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共18篇)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1

各xxx协管员、及监督员;

为了能有效的完成2014年培训工作任务,更好的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达到培训的效果和目的,现对这次培训按排另行增加了工作要求:

一、请各xx协管员下载公享中的培训试卷,按各自xx场餐饮管理的实际户数需用份打印。

这次培训试卷的要求:1.所有参加培训的管理相对人必须参加考试。2.一所的全体监督员及各xx的所有协管员必须完成一份答卷。3.管理相对人的考卷由各xx协管员负责发放、收集和整理。一所监督员及各xx协管员的考卷完成后统一交到稽查办公室负责人处,由监督所负责人和稽查办公室负责人进行考评、记录、归档。

二、在各xxxx上午进行培。下午的工作按排:根据xx发[2014]2号“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的通知”及[2014]3号“二会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堂和学校卫生进行综合监督检查。请各xxx协管员做好检查前的联系工作和学校自查工作的按排。

请多联系!

xxx食品药品监督所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2

培训内容:安全管理基础理论, 安全管理知识,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评价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工程技术。

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 :010-64976192、64896148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3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们课堂教学中游戏的运用与创编能力,提供更多的体验、学习和了解体育游戏发展新动向的机会,加强直接交流与教学实践的指导,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我刊联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于2013年在浙江海宁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体育游戏研讨培训,取得较好的反馈效果。应广大体育教师的需求,我刊拟于2015年继续举办第二届体育游戏研讨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编辑部

承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二、培训时间、地点

时间:2015年7月2日~5日,7月2日全天报到,7月5日离会。

地点: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

三、培训内容

1.专家讲座: 新课标游戏教材的发展与拓展技法。

2.游戏实战培训、大型趣味运动会体验、互动交流。

四、会务费

每人500元(其中包括资料费、培训费),食宿、交通费自理。

五、联系方式

1.《体育教学》编辑部:李海燕 章柳云

联系电话:010-82099033

体育教学QQ群:219270101

邮箱:tyjxpx2014@163.com

2.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翁黎俊

联系电话:13585805777

其他具体事宜主办方将另行通知。

请登陆“体育教学论坛”下载电子版通知及回执:

安全培训通知 篇4

为提高局属单位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保卫干部工作能力和素质,保障师生员工安全,我局拟对各单位分管领导、保卫干部进行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培训人员

局属各单位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保卫干部

二、培训时间

从今年20xx年6月19日起,利用两个月时间,安排在每周五(14:30时至17:30时)开展培训工作。

三、培训模式

面授、实操、交流、考察。

四、培训专题

(一)学校安全工作指导。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演练。

(三)国家安全与反恐工作。

(四)安全生产和校舍安全。

(五)学校(单位)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技巧与方法。

(六)消防、交通安全教育。

(七)学校灾害气象常识。

(八)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和防范。

五、培训地点

广东华侨中学多媒体室。

六、考核

培训后,对学员进行考核。

七、请各单位于6月18日前填好《广州市教育局属单位安全工作培训班报名表》送我局思想政治教育处,并请参加培训的人员于6月19日下午2时30分到广东华侨中学多媒体室报到。为保障师生安全,请参加培训人员将车辆停放在校外。

安全培训通知 篇5

为了进一步贯彻集团公司大干百天工作方针,确保公司全年经营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认真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关于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三年规划》通知的内容及西安市公安局消防局[20xx]9号文件精神,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建设,更好的树立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个人自救能力,商泰公司特邀请西安五进消防知识科对公司全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望各部门提前安排工作,准时参加。

时 间: 20xx年12月24日 星期五 下午 2:00——4:00

地 点:

参加人员:全体人员(各业务部门安全员必须参加)

综合管理部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6

盾构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地下轨道交通、市政各类管线 (水、电、通信、燃气管道等) 地下工程, 水下和公路隧道等工程。盾构技术是一种安全、快速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掘进技术, 虽然有许多成功的实例, 但也有较大的风险。为了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规范工程施工和管理, 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培养能胜任工程施工、管理的人员, 特举办《盾构T B M施工技术专题培训班》。

一、培训班组织

主办:中铁咸阳管理干部学院

协办:建筑机械化杂志社

二、培训对象

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专业管理技术人员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供应单位负责人等) 。

三、培训内容

1) 当前我国盾构T B M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土压平衡盾构、泥水平衡盾构、开敞式及双护盾TBM结构和原理

3) 盾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

4) 盾构电气控制系统原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

5) 盾构始发与到达、姿态控制、同步注浆技术与泥水处理技术等

6) 盾构隧道监控量测技术

7) 盾构T B M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8) 管片的设计与制造、刀具的选用及维护

9) 不同地质情况下的盾构选型

10) 不同地区盾构施工技术难点与对策

11) 盾构项目施工管理

12) 德国海瑞克、法国NFM、日本IHI、加拿大LOVAT等公司讲座

四、培训师资

届时将邀请北京交通大学、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公司及有关制造商等具有理论知识和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专家和学者授课。

五、培训时间及地点

培训时间:2010年3月17日—21日 (3月16日全天报到)

培训地点:陕西省咸阳市

六、相关费用

培训费用1100元 (含培训、场地、专家、结业证书等) , 资料费用200元。食宿统一安排, 费用自理。

七、其他事项

1) 报名回执:请各单位 (人) 详细填写回执内各项内容, 截止时间为3月9日。

2) 参培人员需带近期免冠二寸照片1张。

3) 联系方式

中铁咸阳管理干部学院培训处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皇路5号

电话:029-32879721, 13992099501 (黄老师)

传真:029-32879533

电子信箱:ztgypxc@163.com

建筑机械化杂志社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61号

电话:0316-2014912, 2054135

传真:0316-2010248

电子信箱:com1847@163.com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7

由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完成的GB 5296.7-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7部分:体育器材》、GB/T 23866-2009《体育用品标准编写要求》、GB/T 23868-2009《体育用品的分类》三项国家标准已正式批准发布实施。

为了便于广大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及时、准确的掌握标准的内容,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三家联合举办《体育用品的分类》等三项国家标准宣贯培训班。

培训内容:

1、GB 5296.7-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7部分:体育器材》、GB/T 23866-2009《体育用品标准编写要求》、GB/T 23868-2009《体育用品的分类》三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背景与原则;

2、GB 5296.7-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7部分:体育器材》标准讲解与实施注意事项;

3、GB/T 23866-2009《体育用品标准编写要求》标准讲解;

4、GB/T 23868-2009《体育用品的分类》标准讲解。

培训时间:2010年4月27日至30日(27日报到,30日离会);

培训地点:北京市;

培训费用:1500元/人(含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等);

报名截止日期:2010年4月9日

会议正式通知及回执请登陆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网站(http://www.csgf.org.cn/index.aspx)“标准化信息”一栏下载。主办单位将根据报名回执情况于培训开始前两周发送学员正式报到通知。

联系方式: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联系人:张小晶、陈晓巍

咨询电话:010-87183961

传 真:010-87183075

校园安全国家培训通知 篇8

远程专题培训的通知

各市(州)、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集团,各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0年全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的通知》(教人厅函[2010]21号)精神,现将我省组织中小学校长参加校园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围绕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学校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制订与处理、认真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依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侵权责任法》的解读、如何做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怎样处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校园心理危机的干预与管理、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的经验介绍等十个专题学习、交流和研讨(见附件)。

二、培训对象

各市(州)、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安全工作的局长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相关培训机构的教师等。

三、培训形式

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通过视频讲座、案例分析、在线答疑、论坛交流等形式,将分散学习与网上网下集中学习相结合,依托-1-

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

学习期间,学员通过登录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专区(anquan.teacherclub.com.cn)进行学习、研讨。培训结束后,课程资源将长期挂在培训专区上,提供可持续学习的平台。

四、时间安排

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6月20日至6月29日为我省学员培训阶段。学员可以登录中国教师研修网学习、研讨。6月18日、6月28日、7月9日为三次专家在线答疑时间,学员可以登录中国教师研修网与专家进行网上互动。

五、培训组织与管理

此次培训由教育部人事司会同基础教育一司组织实施,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师研修网承办,培训实施办公室设在中国教师研修网。

教育部委托中国教师研修网提供技术支持和网上学习指导,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相关协调工作。我厅由教师管理处、基础教育处会同省干训中心负责全省培训的领导、管理和总结工作。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成由主管安全工作的局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领导小组,负责市(州)、县(市、区)培训工作的领导、管理、总结工作。

六、培训要求

1.本次培训学员人数多、覆盖面广、规模大,请各地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做好本地区远程培

训的组织管理工作。

2.请各地认真组织学员观看全国开班典礼视频节目(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 [anquan.teacherclub.com.cn]),及时参加培训和网上专家答疑互动环节,并为参训学员提供时间、场地等条件保障和必要的支持。培训结束后,请各市(州)、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参训学员花名册(要求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分管安全工作的校长参加本次培训)及培训总结上报至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办公室。

3.远程学习的主要环节与基本流程:

⑴ 注册帐号

登录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面后,在培训项目栏点击“2010年全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在培训专区右边的登录区进行注册,注册之后会获取一个学习帐号。这个帐号就是学员在培训期间的通行证。通过它,学员可以观看课程,进行学习和留言。

⑵观看课程

根据注册的帐号登录之后,请学员在培训首页的培训课程区点击观看按钮进行课程学习。

⑶讨论问题

如果学员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或者想与其他校长同仁交流学习体会和工作经验。请在相应页面的留言区进行留言。留言时,请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方便大家的沟通与交流。

⑷表达心声

在培训过程中,如果有非常感人的学习故事或需求,学员可以在学员心声留言区进行留言,学员在培训中有什么感想,也可以通过学员心声这个栏目一吐为快。

⑸请教专家

在每个培训时间段结束之后,培训实施办公室都会组织一次专家答疑,以帮助学员解答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如果错过一次答疑的机会,在下一个答疑时间,学员仍可以与专家进行对话和交流。

⑹总结收获

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学员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比较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种种举措,就课程中某一领域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观点或提交成功案例,也可以就本次培训的内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指导以后的日常管理工作。学员的观点和案例以及总结都可以发到aqzuoye@teacherclub.com.cn。中国教师研修网将择优在网上展示。

4.请各地确定一名培训工作联系人,并于6月18日前将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办公电话、手机、Email)报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办公室,E_mail: wu78627@163.com。

5.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实施办公室):陈国杰,电话:010-82235795转826,手机:***

E_mail:chenguojie@teacherclub.com.cn。

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

田明华,电话:027-87328065

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

杨坤道,电话:027-87403857***

吴金兰,电话:027-87803958

附件:2010年全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课程表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二日

附件:

2010年全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

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课程表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通知 篇9

各部门:

为了提升企业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做好安全保护工作,杜绝人身伤亡和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现召开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培训时间:2016年4月27号(星期三)下午17:15。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

培训内容:作业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培训要求:

1.请相关部门提前安排好工作,并通知有关人员准时参加,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请提前通知行政部。

2.参加人员请自带纸笔,准时参加培训,不得迟到及无故缺席。特此通知

行政部

抓实安全培训 夯实生产安全 篇10

给民工上“进场教育”课的,是项目部现场安全科——公司设在施工现场最重要的部门。得知有关部门来了解一线员工“安全培训”的事,安全科负责人柳钢深有感触地说,“我1992年开始在工地干活,那时候并不知道什么安全培训,无非干活时自己多注意。现在安全培训从新人没进工地就开始了,他们要通过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问到现在安全生产事故情况,他加大嗓门吐出一句话:“施工事故?可比从前少多了!”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如今在众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等高危行业的企业,像该建筑公司这样对一线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已相当普遍,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

受培训的人越来越多

在淮北矿业公司,许多职工的口袋里都装有一些小卡片,上面是一个个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问答题。这是公司为全员安全培训推出的新做法;把煤矿安全知识编制成960个应知应会题,制作成卡片,让职工随身携带学习,随机抽考。

在四川的一家煤电公司,农民工与正式工在待遇和管理上一视同仁,新招录的农民工先要进行9天入矿培训,再签订3个月师徒合同,3个月期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国家安监总局通过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强化了高危行业强制性全员安全培训制度,培训法规不断完善。安监总局还出台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等20多个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高危行业必须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作为安全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02年至2005年,全国共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108.48万人次、安全管理人员174.39万人次、特种作业人员927.1万人次。现在,各类高危企业上述3项岗位持证上岗率分别达到98.3%、93.5%和97.8%。

对安全培训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促成了培训支撑体系的初步建立。据安监总局介绍,目前全国已认定的安全培训机构一级26家、二级145家,三级和四级2280多家,四级安全培训基地网络基本形成。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更是直接变招工为招生,从2003年起,技校招收的高考生在校学习一年半专业基础理论后预分配到生产矿井采掘一线现场实习,并签订师徒合同,在师傅带领下实训半年以上,拿到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后,再经劳动部门分配到生产矿井独立上岗。4年来,该集团已有600名学生被充实到采掘一线。

农民工安全培训覆盖面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进城务工农民工总数已超过1.2亿人,安监总局2006年6月组织的调查表明,农民工已成为高危行业生产一线主力,占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行业从业人员的56%。为此,安监总局先后制定修订了17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并组织编写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教材,同时在一些地方电视台开辟安全培训专题节目。不少地方也积极行动,广州今年已免费对全市50万名农民建筑工进行了包括安全在内的基本培训,河南省对参加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工每人补助学费200元,河北省总工会与安监局今年通过电视培训的农民工将达50万人。

让安全生产走上新台阶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安全培训是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的根本手段,怎样进一步提高各行各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一线员工的安全培训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认为关键要抓法律监管和责任主体落实,也就是解决安全培训谁来抓的问题。

要完善安全培训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使法规、政策和具体措施能够配套实施。比如修订、完善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等,使安全培训形成完整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使不按照要求进行安全培训的地方和企业在法律上没有漏洞可钻。

在法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安监部门要将安全培训特别是高危行业一线员工安全培训纳入监察执法的重要内容。监管监察机构要开展经常性安全培训专项督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对新招录的人员,必须实施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作业,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培训档案。

有了完善的法规和监管,还需要落实责任主体。企业是员工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就是第一责任人。企业要按照规定提取培训经费,保证培训经费投入和时间投入,保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同时,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作为安全培训的监管监察主体,要认真履行安全培训监督监察职责。安全培训机构作为安全培训的承办主体,要按照培训大纲认真组织实施培训,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11

培训时间:2016年7月下旬(4天时间)

培训地点:广州阿克苏诺贝尔培训学校

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7月5日

联系人:段金弟027-83614523 13971036507,djd430030@sina.com

钟萍18566363466,paint12@vip.tom.com

夏敬忠027-83641631 13307111792

食品技术培训班通知 篇12

为使我国保健食品研发、生产企业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国家保健食品注册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技术审评要求,普遍提高保健食品研发与技术审评和注册的工作效率,大力推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药学会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将于20xx年8月在北京举办《保健食品技术审评与注册管理培训班》。现将培训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培训班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领导和业务处负责人,以及保健食品审评专家授课(内容见附件1)。同时,会议安排专家与学员进行现场交流和答疑。

二、培训对象

各保健食品研发、生产企业的注册申请人员、技术主管及其他相关人员等。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时间:20xx年8月18-20日;8月18日报到。

地点: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二招待所(国二招),地址:xx市xx大街6号(xx立交桥东南角),电话:010-66xxxxxx(总机)。

四、会议收费

本次培训班收取培训费、资料费等会议费共1200元,报到时交纳;会议负责安排代表食宿,食宿费自理。为了便于协调宾馆预留会议价客房,需要在国二招住宿的代表请务必在参会回执表中注明。

五、报名方式

请参会代表尽快将回执表(附件2)于20xx年8月18日前传真或发电子邮件至中国药学会继续教育与科普部。本通知及相关事宜可查询中国药学会网站(www.cpa.org.cn)和国家中药品种审评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网站(www.zybh.gov.cn)。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邮箱:

会议将给参会学员颁发中国药学会一类继续药学教育学分证书。

食品检验培训班通知 篇13

一、培训主要内容

(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食品检验机构通用要求;

(三)食品检验工作规范及标准选用;

(四)食品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五)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六)监督抽检的检验要求;

(七)监督抽检手册培训。

二、参加人员

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检验所分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所领导和食品室负责人,合计2人。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检定所参会人数自定。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

培训时间:20xx年7月18日至7月20日,17日全天报到。

培训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酒店名称:

地  址:

电  话:

四、其他事项

(一)本次培训由国家局食品安全监管司主办,国家局高级研修学院承办。

(二)参加培训人员交通费、食宿费自理,培训费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食宿费为310元/人/天。

(三)请于20xx年7月11日17:00将报名表(见附件)传真至国家局高级研修学院培训三处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司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14

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培训地点:海南海口

培训时间:2012年11月20日至23日 (11月20日报到)

培训内容:标准制修订程序及报批要求;

标准草案编写要求及方法;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编写标准要求;

服务标准编写要求及方法;

编制说明等附件编写要求及方法;

标准编制质量及问题。

欢迎广大从事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人员, 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事标准审查、报批等相关工作人员参加。

网上报名, 请登录http://www.cnis.gov.cn/bzsc/bzyjdt/网站。

(如有其他培训需求, 可一并联系。)

地址:北京海淀区知春路4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100088)

联系人:张建娣

E-mail:scbpx@cnis.gov.cn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15

一、为什么要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第一,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是持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发展是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着力解决影响安全发展的一些重大制约因素,是有效推动安全发展,巩固和提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必然要求。

第二,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是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关键的一年。年初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把2009年确定全国“安全生产年”,其中,突出抓好“三项行动”,与切实加强“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保障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实现“三个压下来”(重特大事故、事故总量、伤残人数压下来),构成“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实施成效,关系着“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整体成效。

第三,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是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对于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秩序,实施预防为主、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和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对于构建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什么?

总体目标是:通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安全生产年”目标任务落实,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对应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主要目标有三点: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二是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三是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素质。

三、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重点范围和内容是如何确定的?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着眼于防大事故、治大隐患,突出重点对象、重点内容。“三项行动”的对象,侧重于事故易发频发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内容是经反复梳理的,在安全生产执法、隐患治理和安全生产意识技能素质等方面长期制约安全生产并且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对象范围。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包括: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物品、冶金、有色、石油、电力等工矿企业;道路交通、水运、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企业和渔业船舶、农机、水利等企业单位;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旅游景点、学校、医院、宾馆、网吧、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建设工程项目及设施;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居民区和场所;2008年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企业、单位;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重点内容。

1执法行动。对9类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小煤矿应关未关或关闭计划不落实的;私采滥挖、超层越界开采、尾矿库违规排放的;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建设的;瞒报事故的;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2治理行动。对10类行为进行严格治理: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危险l生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率不达标及不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的;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

金交纳等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有关地区、行业(领域)和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许可制度执行不严格的;有关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行业(领域)及企业、单位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的。

3宣传教育行动。着力开展8个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窜制度,增强安全法制意识;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建设;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制度,公布生产安全事故企业“黑名单”、事故查处情况,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全生产科技周”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改革企业相关招用工制度,推广实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大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工作力度;严格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加强师资力量、培训装备建设,提高培训质量;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抓好新进人员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

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重点时段是如何划分的?

(一)进一步细化方案,开展自查自纠(4月底以前)。

(二)加强督促检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5至9月)。

1针对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化工、建筑施工、民爆物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非法违法行为,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监管责任。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2进一步强化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尾矿库安全整治、化工企业规范生产运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道路交通超员超载超速超限治理、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治理、建筑施工防坍塌坠落、砂石运输船和施工船安全管理等专项整治措施,切实防范

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3落实汛期防洪、防透水、防坍塌、防泥石流、防雷电等措施,严密防范因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4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措施的宣传贯彻落实;加强岗前培训,推进职业安全教育,促进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5各地区、各部门在9月份组织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开展专项督查,为国庆6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三)深化“三项行动”,巩固扩大成果(10至12月)。

1针对四季度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执法措施,提高执法效能,坚决查处和打击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超员、超载、超速、超限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非法生产、贮存、销售烟花爆竹、火工品等行为;认真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寒风大潮、防冰雪灾害、防冻裂泄漏,以及交通运输安全防范等各项措施,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三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进行全面总结。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将“三项行动”开展情况于12月上旬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同时,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开展综合督查,于12月底前将全国开展“三项行动”情况报国务院。

五、进一步推进“三项行动”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保障措施,围绕更有效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行业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其中,第一、三、五、六项措施,侧重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二、三项措施,侧重于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三项行动”,层层落实责任,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要抓住不放,组织安全监管、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工商等部门,明确牵头单位,加强联合执法和督促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本行业(领域)开展“三项行动”加强督促指导,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做好综合协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要针对“三项行动”内容,强化各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二)抓好协调推进。着重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安全执法与安全治理相结合,重点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要及时组织联合执法、专项执法督促解决;二是“三项行动”与“三项建设”相结合;三是“三项行动”与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相结合。

(三)突出工作重点。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治理违规违章现象;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安全基础保障水平;组织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检查,促进企业改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条件;加大“五一”、汛期、“十一”、第四季度等重点时段和关键节点的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严格责任追究。要协调执法行动,严格行政执法,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强化监督检查。建立“三项行动”工作督查通报制度,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每月要将“三项行动”开展情况报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六)加强舆论引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三项行动”的目标、范围、重点和要求,广泛发动群众,增强推进“三项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安全标准化宣贯培训通知 篇16

举办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宣贯培训通知

各单位:

为了贯彻国务院、国务院安委会、交通运输部以及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等政府部门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指示精神,为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现举办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培训班。

一、培训时间:2014年4月9日(8:30-11:30)

二、培训地点:龙建路桥三公司八楼大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股份公司领导

各单位行政一把手、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

各单位工程部门、设备物资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贯标人员,安全部门全体人员。

项目部经理、安全员

股份公司工程、设备物资管理、人力资源、安全部门人员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17

各部门:

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管理水平和安全技能,推进隐患治理工作,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决定九月份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月”活动,使公司全体人员,尤其是高危岗位和重点岗位的员工普遍受到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其中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接受系统安全生产教育,做到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100%。

二、时间安排

2009年9月1日—9月30日。

三、培训对象

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全体从业人员。

四、培训内容

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以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为主;企业管理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知识为主;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以专业安全技术理论、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防范知识为主;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劳动纪律和事故防范知识为主。

五、方法步骤

这次“安全生产培训月”活动分层次、分类别进行。

1、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安全科牵头,按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要求,统一组织。参加对象主要是未持安全资格证书或安全资格证书过期未参加再教育的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地点在公司多媒体会议室。

2、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电工、焊工由县安监部门牵头,教育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培训,市安监部门考核发证,培训地点在县教育培训中心。其他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

3、企业全员培训。各部门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围绕“三

级”安全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确保广大从业人员接受系统的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为使“安全生产培训月”活动有序开展,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培训月”活动领导小组。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培训月”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专职人员、明确负责这项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分工协作。这次“安全生产培训月”活动,量大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要按分类管理、条块结合、分级实施原则组织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3、强化措施。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培训月”活动的深入开展。要结合部门规模数量,分解落实培训指标,并做好培训的组织工作。要广泛动员所属班组自主开展培训活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要利用活动契机,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杜绝“三违”、“三超”等问题,大力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实现安全生产。

4、严格督查。公司安全科将对“安全生产培训月”活动适时进行监督检查,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安全培训开展得好的部门给予通报表彰,对安全培训工作不重视、开展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

食品安全培训通知 篇18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 , 做好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监管环节工作衔接, 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 现就《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 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 (国办发[2009]25号) 精神, 认真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 在地方政府领导下, 依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务院确定的部门职能分工以及相关部门规章, 进一步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 加强沟通合作, 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国家各有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完善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规章制度, 在新的配套规章制度公布前,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原则上要按照现行规定开展监督执法工作, 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情况以及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 做好工作衔接

(一) 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许可工作。

自2009年6月1日起,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再发放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卫生许可证, 汇总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单位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名单、许可证复印件和违法记录情况, 分别通报同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申请人提交食品生产许可申请材料中, 不必再提供食品卫生许可证。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 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性评估通过、准予许可的, 不得生产经营。2009年6月1日以后, 对于地方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未完成的, 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工作, 由地方政府确定的部门继续按现行工作机制承担相关工作并做好平稳过渡。

(二)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

自2009年6月1日起,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 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工业和信息化、商务部门要制定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指导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推进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诚信”的食品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商务部门要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管理, 抓好酒类流通管理, 继续做好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和酒类流通附随单溯源制度等行业管理工作。工商部门要加强对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 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督促食品经营企业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依法加强对食品广告的监管, 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质检部门要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 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各项记录、报告制度, 监督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加强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商检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检验;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进口食品进行检验, 继续做好口岸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依法加强进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 对进口食品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实施检验;对已有进口记录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 按原有规定进行检验;对进口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按照现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根据地方政府确定的职责, 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2009年6月1日以后, 对于地方机构改革未完成的, 目前负责的部门应继续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餐饮服务监管工作。各地监督管理部门要在地方政府领导下, 积极配合地方人大机关加快制定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法规, 落实监管措施。

(三) 做好企业食品标准备案工作。

自2009年6月1日起, 卫生部门负责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质检部门不再负责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之前已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继续有效。各有关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自查清理, 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 应当制定企业标准, 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的要求, 开展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加强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 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卫生行政部门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 做好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的衔接。

(四) 规范食品相关产品企业生产行为。

各有关部门要督促食品相关产品, 特别是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生产单位, 按照现行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组织生产, 并开展自查清理。各生产单位要在2010年6月1日前完成自查清理工作, 并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对未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及新品种向卫生部申请批准。各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违规使用有毒有害原料生产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行为。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引导、沟通, 组织本行业企业开展自查清理工作。各相关监管部门要积极指导、督促并给予帮助。

三、工作要求

(一)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食品安全法》的公布施行, 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责任政府的高度, 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 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实施的重要意义, 要把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把实施《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 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整顿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09]8号) 要求, 加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 制订工作方案, 完善工作制度,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 坚决查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重大案件。要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 下大决心、花大力气, 从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各项制度入手, 系统、有序地解决好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物链各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承担综合协调职责的部门要在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综合协调, 组织提出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 并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三) 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各地要组织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食品企业、行业组织学习贯彻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卫生部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 会同有关部门在整合完善乳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同时, 启动整合现行有效的食品相关标准, 提高标准的统一性, 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行业标准进行梳理整合, 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标准执行的跟踪评价和宣传贯彻, 使食品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 自觉履行标准规定的技术性要求, 夯实食品安全的工作基础。在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之前, 原有食品相关标准继续有效。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标准执行情况向卫生部门通报。

(四) 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

卫生部近期将成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 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框架。各地要加快组建食品安全 (含保健食品) 风险评估机构, 结合本省 (区、市) 实际, 合理规划, 不断提高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 尽快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 搭建全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 力争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建立起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和各省 (区、市) 、市 (地) 、县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总膳食调查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有害因素与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 逐步实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机制。落实各级医疗单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责任, 建立事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机制。各地要协调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 依托先进科技力量和手段, 调动各方资源, 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综合利用效果, 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建设, 履行法定职责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各地在执行《食品安全法》和本通知中的问题, 请及时函告上级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检总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给女朋友留言的暖心句子下一篇:个人年度总结与计划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