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时评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时评(精选11篇)

高考作文时评 篇1

北京:微作文和大作文

作文题:微作文三选一: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要求态度友善,语言幽默。文体不限。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大作文二选一: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点评: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顺义区教研考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刘德水等专家认为,今年北京的题目有几个特点:第一,考查学生的想象力,给不同阅历的学生更多选择。第二,倡导阅读经典名著。如“微写作”中,让学生从《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章节或者片段。这几本书有的是课外阅读书目,有的是当代文学名著,但均未进入教材。第三,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记叙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要求考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选择一位“心中英雄”,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

上海:造就和谐自我

作文题: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点评: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胡晓明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生活当中如何去培植柔软素养,音乐美术文学艺术很重要。另外做义工,利用暑假时间去关心弱势的群体,为老人做些事情,为父母尽点孝心,这都是有助于自己的柔软的那个部分成长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环境,要在如何培养柔软的心方面,多用心。

广东:感知自然

作文题: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点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认为,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为新材料作文,即只给材料,不作评判,不给观点。人与自然是个大主题,非常繁复,既传统又有新意,里面有非常丰富和开阔的内涵,这样就给广大考生以较大的自由和空间,既能让写作基础一般的考生有话可说,又可以让写作能力比较强的考生有较大发挥空间。

江苏:智慧

作文题: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点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孙芳铭分析认为,如今,材料的文字越来越简短,今年江苏作文的材料只有三十几个字,有利于考生明确主题,拓展思考空间。其次,高考作文越来越强调理性思维。

浙江:文章与人品

作文题: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怎么看?

点评:浙江省高考阅卷负责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陈建新说,浙江省从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回看作文命题,经历了具有文化色彩,引导同学们书写所见、所闻、所思,引导同学们理性思考等阶段。这反映了我们对高考作文的三个价值取向:第一,面向现实生活,关注现实,思考现实;第二,理性思考问题;第三,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这不仅能使我们在高考中得高分,在今后的人生中,也将获益匪浅。

高考作文时评 篇2

一、为什么要写时评作文

1.学生们写的记叙文有的像流着清水鼻涕的小屁孩, 低幼;有的像卖肉的大叔, 粗糙;有的像跳广场舞的大妈, 琐碎;有的像某些不学无术的机关领导所作的报告, 虚伪。

2.关于议论文, 用一句俗话概括, 幸福的议论文都是一样的, 不幸的议论文各有各的不幸。虽然不幸的内容千差万别, 但大体可以说, 不幸的议论文基本是僵尸议论文。无论素材、观点、分析, 还是结构、思想, 都是奔着完成任务去的, 没有什么鲜活的震荡、新奇, 甚至击节而起感, 所以, 有一点追求的学生, 又谈议论文而色变了。

二、什么叫时评

就是时事评论, 对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 它是公民表达自己见解的武器。时评关注社会生活, 紧扣时代脉搏, 针对当下发生的焦点、热点问题, 做出迅即的反映, 及时解析, 当即评判, 在依托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深开掘、精加工, 发现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颖而有价值的东西, 洞幽烛微, 言人未言, 这样的文章, 当然会受到阅卷者的青睐。

三、写时评注意点

1.好好审阅作文材料, 得出立意, 然后寻找时事新闻。这决定了作文的生死。

2.所寻找的时事, 可以是一件事, 也可以是一类事, 也可以是某个现象。最好是有厚度, 可纵深挖掘, 可引人思考, 可拷问社会理性、良心, 如山西长治河流重污染, 中国兽首追讨, 十面“霾”伏, 亟须从吐槽走向行动, 切忌不要采用奇闻琐事, 如婆媳纠纷、赌钱妻离子散、七十老翁冬泳等。

3.切忌大谈政治, 如谈政治、谈民主、谈选举、谈官员的腐化堕落等。

4.切忌以质疑和抨击为主调, 建设性和参考价值不足, 开不出“药方”, “正能量”不足。

5.语言要新颖活泼, 忌套话说教, 要注意文采。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能用艺术语言表达, 就不要用书面语言表达。要善于化繁为简, 用形象比喻解读复杂道理。如果语言灵动幽默犀利, 那善莫大焉了。

四、如何写高考时评作文

1.严审材料, 得出立意。

2.发现可值得一写的时事。标准是这个立意贴合这件时事。所谓贴合, 就是无论在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还是提出解决之道时, 重心都要落实在立意上。

3.在具体操作上, 要遵循一个原则:用立意及该立意派生出来的子观点包裹住这件时事。万不能信马由缰, 尽情乱说。

4.先概述该事件的大概。切忌把事件来龙去脉, 叙述清楚, 要干净利落, 三两下敲定。一件事, 如“2008年12月, 天地壹号公司正式与35名研究生签订工作协议。大学生养猪、卖肉、擦皮鞋、沐足、当保姆究竟是浪费人才还是转变择业观念的体现?对此, 各方众说纷纭。”几件事, 或是一种现象, 如“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 钱没有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 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的台词。“钱不是问题, 就缺朋友。”这是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这两段话都跟钱有关, 很能引起我们的感慨。

5.分析时事的影响。现以大学生卖猪肉为例进行分析。 (正方) 大学生卖猪肉的这种主动选择, 为当前莘莘学子们的就业提供了可鉴的范例。时下, 众多大学生为就业难而头痛, 尽管这有多方面原因, 但不排除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 自以为满腹经纶, 看不起低职位的工作, 一味地强求自身的学识价值与社会就业价值对等, 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的这选择说明,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重要的是改变就业门槛观念, 在拚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方) 劳动无贵贱,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 从个人角度讲, 大学生想干什么职业, 那是他们个人的私事, 也是他们的自由, 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不过, 他们的举动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惋惜甚至失望。我个人以为, 大学生选择卖猪肉, 只是长了自己志气, 却将知识颜面扫地, 无疑会起到不良影响, 引发“读书无用论”的争议, 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又何在呢。倘若这样的新闻人物不断出现, 必然会葬送了知识的命运与前程, 大学生选择卖猪肉的新闻还是少些为好。

6.分析原因。这是重点, 时事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 但记住, 学生是在写高考作文, 是在穿着铠甲跳舞, 这铠甲就是高考作文审题方面的限制。所以, 不论原因多少, 只取“一瓢饮”, 这瓢水, 就是中心立意。在2010年某卫视某期娱乐节目中, 一个叫马诺的女孩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此言一出, 竟然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

原因分析, 注意要写出中心立意。马诺的言论, 金钱至上, 好逸恶劳, 本该为社会唾弃, 但结果却“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马诺现象不是偶发现象, 而是代表了当前社会中具有拜金主义的不少的一类人。这里不仅有当婚当嫁的女孩, 还有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男女老少;他们唯利是图, 金钱至上, 把金钱当作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 甚至为了钱, 不惜跨过道德的底线。这表明, 不仅在婚姻爱情中, 还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拜金主义思潮都在潜滋暗长, 甚至大行其道。中心立意是:拜金主义作怪, 要批判这种思潮。具体分析的时候, 可以这样展开。

拜金主义的产生, 与中国的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有另外一面, 有的人赤裸裸地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 春秋时期的杨朱, 就公开宣扬“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

拜金主义在封建社会就已经产生, 但它真正成为盛行的观念却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恰如一对孪生姐妹, 或者说, 拜金主义是附着在资本主义身上去除不掉的毒瘤。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由此贫富差距迅速拉大。而物质建设的速度大大超越了精神文明的速度。少部分人暴富及炫富打破了人的内心平衡, 导致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由此独立、自主、自尊、自强、自爱、勤劳、朴素等精神道德品质日益滑坡甚至沦丧。

各种法律法规监督监管不完善, 社会保障系统的脆弱不济, 无法给大多数人提供体面生活的现实条件和正确对待金钱的心理支撑。

7.解决办法。时评的精髓就在于解决问题, 下面还是以这则材料为例。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现阶段核心价值体系, 重建道德体系。主流媒体、学校必须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堕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净化社会和生活环境, 才能进一步净化人们的心灵。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监督监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时评体形式的作文, 无疑为目前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时下学生议论说理时沉闷、单调、枯燥的气息, 从形式到内容均将影响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习惯。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时评写作 篇3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时评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了解时评写作出题人的意图,提高学生相关写作能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形式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需要首先了解出题人的意图,方能迎刃而解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以时评写作为例,这类作文形式的出题意图一般是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程度。高中时期作为高考冲刺的最后准备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被调动到极点。文可出口成章,理可计算实验,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恰恰就是由于学生过于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于时事的了解。殊不知高考作文出题人恰好抓住学生这一方面的漏洞,使得学生在正式写作时很难下手。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学生高考冲刺阶段提醒学生注重时事政治,从而应对考试中作文出现的突发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收听或者观看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节目,并对其中感兴趣的部分做记录,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库,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自己的应试作文能力。

二、高考中如何写好时写作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督促学生认真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为了提高他们的时评写作能力,教师还需要要求他们每天获取足量的时评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应试写作素材库。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可以在课上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下几点讲解内容作为抛砖引玉,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一)立意明确,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

时评写作,顾名思义就是文章题目或者提示信息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且一般都是真人真事。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这类作文的时候,首先需要教授他们如何准确获取题目知识并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时时评写作立意是否明确还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价值观。要知道只有符合新时代并且健康向上的作文价值观才会得到评卷教师的青睐。一篇时评写作拥有明确立意且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心中有一个大方向,从而不至于出现“跑题”的现象。同时在另一方面文章价值观积极向上也是这篇时评写作的加分之处,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最终取得一个不错的高考作文成绩。时评写作立意明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锻炼出来的。例如教师可以从高中语文教材课文内容出发,通过阅读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并要求他们自行写出一篇读后感,文中需要添加时评类素材。教师通过这种平时的时评写作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文章的立意准确性。

(二)文章结构紧凑,体现时评写作文章的美感

在高考作文阅卷的过程中,时评写作的紧凑结构同样是作文出彩的地方。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时评写作文章时也需要着重向他们强调这一点。一篇时评写作如果拥有紧凑的结构,无论是在时事的叙述方面还是在对于事件的议论方面都充满了美感。为了提高学生时评写作文章结构的紧凑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从阅读做起。例如教师在课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寻找一些结构紧凑的时评写作的满分作文供他们的阅读。学生在阅读这些满分作文的过程中需要留意它们的文章结构,无论是“总分总”结构,或者是“开门见山”等形式都应该熟记于心,并且在下次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到,从而使得自己所写的时评写作文章也具有同样的紧凑结构。

三、课余生活的点滴记录与积累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不仅需要教授他们相关的时评写作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注意在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这是因为时评写作之所以难度较大,就是由于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常见时事经历太少造成的。督促学生注意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一方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脑海中的时评写作素材资料,从而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写作中做到“有料可叙”。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做法还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于生活中时事的感悟,从而使得他们在正式写作中真情流露,从而避免时评类写作“无病呻吟”现象的出现。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养成每日写日记的好习惯,学生在日记中可以记录今天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有趣故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时评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时评写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加课堂上写作技巧的谆谆教诲,同时还需要向学生强调课下的点滴记录,从而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2]杨艳丽.自出机杼成佳作——浅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有创新[J].课外语文,2015(22).

[8]武国屏.千锤百炼久久为功——谈高考作文的写作[J].山西教育(招考),2015(Z2).

[9]任和.“吐槽”高考作文,是一种进步[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5(9).

高考时评作文素材 篇4

承担起明辨真伪、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不给虚假信息、失信行为提供舞台,才能更好地捍卫诚信、涵养信任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假冒医生、假冒养生专家的新闻不时出现。近日又有媒体报道,一名冒充301医院“专家”的骗子自称取得“重大医学突破”,运用各种诈骗手段,让不少患者上当受骗。这些假冒医生、假冒养生专家不仅损害了人们的健康权益,而且破坏了社会的诚信氛围。

虚假医疗广告为什么屡屡得逞,假医生、假专家为什么大行其道?从直接原因来看,这与医疗自身的特点有关。医学不是万能的,没有包治百病的神医神药。一些司空见惯的慢性病,目前也只能控制,难以治愈。如高血压药只能降压,糖尿病药只能降糖,并不能彻底根治,需要终生服药。这些慢性病极容易引发病人的焦虑,这恰恰为假医生、假专家提供了可乘之机。通过吹嘘不符合医学常识的“神奇”疗效,这些假医生、假专家迎合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因此往往能够使得骗术得逞。为了令这些假医生、假专家无法得逞,有必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和医学知识水平,增强人们的理性辨别能力。

往深些看,患者面对的不只是假医生、假专家的一面之词,还有不少媒体平台的大范围虚假宣传。就拿已经被打假的假专家刘洪斌来说,她在3年间以9个身份活跃在多家地方卫视,被网友戏称为“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她所推荐的药品、保健品也被多地查处。但问题在于,一些媒体平台为了广告费、竞价排名等利益,放弃了把关人的职责,为假医生、假专家背书站台,消耗了平台的公信力,更伤害了整个社会的诚信。正因此,无论是发布平台还是搜索平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应该承担起明辨真伪、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不给虚假信息、失信行为提供舞台,从而更好地捍卫诚信、涵养信任,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位。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假医生、假专家、假广告的流行,反映的是建立社会诚信机制和社会信用体系这一大问题。在传统文化中,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代代相传,孔子的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公共信息服务、市场信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失信可查、作假受惩,让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这些假医生、假专家、假广告就难以乘虚而入,最终只能消失遁形了。

高考优秀时评作文 篇5

青海省塔拉滩地区,长年干旱少水,荒漠化严重,却是太阳能发电的好地方,所以专家选择在这里建设光伏电站。电站建成后,能源问题得到改善,该区变成绿洲。但杂草丛生,严重影响发电;并且在春冬季节,火灾隐患巨大。园区每年投入180万元除草、打药不管用。

有一天,一位牧民赶着2200只羊闯入园区,让羊在光伏板间隙吃草。见此情景,管理人员恍然大悟,于是在园区养羊,每年收入可观。但发现放养规模大,草场退化,生态再遭破坏;放养规模小,不完全解决问题。最终园区采用分区放牧办法,每个区让羊吃10天,控制草的长速,吃不完的或不吃的草,派人割除,防止火灾。一个世界难题就这样解决了,各国发电厂纷纷称赞“中国智慧”。

对上述材料你是怎么看的?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范文:适度原则,彰显智慧

①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强调了适度的重要性。中国用绿色办法,解决光伏发电中的难题,受到世界同行称赞,纷纷效仿。事实说明一个道理:坚持适度原则,方能彰显智慧。

②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度”,这个“度”是其在合埋范围内得以发展的一个标准,只有在标准内行动,才能彰显智慧,促进事物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③坚持适度原则,彰显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事业的发展。春秋时越王勾践的谋士范蠡,便很好地把握了生存之“度”。在庆功会上,范蠡发现诸位将士都喜笑颜开,唯勾践心事重重、沉默不语。他便明白了勾践担心相权独大威胁统治,而诸将士又同他一起打天下,勾践不知该如何取舍。范蠡因此上书告老还乡,勾践表面十分遗憾,依依不舍,实际心里又惊又喜。范蠡辞宫经商,不仅保全了全家人的性命,还名扬四海,富甲一方。可见,适度性原则对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否则,可能遭受杀身之祸,毕竟“杯酒释兵权”的还是少数。

④运用政治智慧,解决发展难题。先贤孟子以仁政为治国思想四处讲学,路过秦国时,告诫秦王要善待生灵,以德服人,用道德教化百姓,可秦人对天下正是虎视眈眈,哪里能采用他的主张。秦统一后,实行中央集权制,但又无节制地劳役百姓。到了二世更加残暴,大兴土木,最终落了个“成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下场。建国的短暂与灭亡的迅速,与其统治者的“无度”有直接关系。可见,治国理政既需要驾控能力,也需要政治智慧,与民修养生息,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⑤坚持和睦,彰显国家智慧。人不仅与自然和谐,还要与社会和谐,这样才能使国家和谐发展;国家与国家更要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与进步,因为这是文明发展的规律。二战结束后,中国作为反法西斯的战胜国,却没有接受日本的赔款,彰显了中国宽容大度的大国风范,更是把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人民区分开。那些累累罪行的战犯,在中国得到人性化照顾,被特赦后,大力促进中日友好,进行自我的救赎,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帮助中国发展,这是国家的救赎。我国主张和平,妥善处理邻国关系,和睦相处换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充分彰显中国智慧。

⑥相比之下,美国似乎略逊一筹。二十世纪以来,美国采用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为我独尊;为了华尔街某些人的利益,四处发动战争,鼓动颜色革命,挑战世界和平底线;如今又大打贸易战,使世界经济衰退,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在多个世界组织中“退群”,毫无担当与责任。美国这种违反原则的行为,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终将痛饮自酿的苦酒。

高考时评作文 篇6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历史发展的深刻结论。近代以来,闭关锁国的中国在现代化潮流中掉队迷失,“连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具体在哪个方位都不知道”。面对“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的历史课题,今天的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立己达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一跃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火车头”、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变革的推动者。

“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时代大潮是最的“考官”,谁能够主动顺应潮流,谁就能掌握历史主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慨叹,中国改革开放是二战后人类历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为什么改革开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内审中国情势,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外察世界大势,中国主动到经济全球化的汪洋大海中游泳,契合了滚滚向前的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

大海不可能退回到小湖泊、小河流,时代潮流不受阻挡,“世界就是顺应着趋势构成的”。“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把握潮流、驾驭潮势的关键就在于,要有无惧风浪的心态,也要有把准航向的笃定,还要有乘风破浪的本领。在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宣示:“我们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担当,新时代中国始终沿着历史正确方向前进。

“潮流来了,跟不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浙江德清洛舍镇是享誉中外的“钢琴之乡”,1984年当地第一家钢琴厂成立,但受限于当时体制,外聘的技术人员只能当“周末工程师”。“人才流动”问题引来改革共识,最终凿开了束缚发展的坚冰。如今,洛舍钢琴销往全世界,黑白键谱写出的改革故事仍在延续。不久前在德清采访,当地干部群众说,改革开放让洛舍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一旦停下脚步,“当官的都要挨骂”。为什么改革停不下来?因为百姓的期待在那里,时代向前的趋势在那里,迎头向前才能取得更大胜利。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本身就已成为凝结着共识、承载着期待的大潮流、大趋势。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的已经成为历史,崭新的20召唤奋斗者、追梦人一起拼搏、一起奋斗。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走向未来。任何困难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我们的未来“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使用提示:

从《人民时评》看时评的传播效果 篇7

法律和政策效果

权力需要制衡, 公民权利需要保障, 这就需要民主和法制。时评可以推进民主和法制的进程, 可以促使有关部门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规和政策。2009年4月6日颁布的“新医改方案”, 从开始发酵到最终定稿, 时评功不可没。在“新医改方案”的酝酿中, 时评作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用独特的视角, 对“新医改方案”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 终于使“新医改方案”得到完善。

另外, 时评正确地解读有关法律和政策, 可以对广大民众进行普法教育。在2009年“两会”召开时, 一些法律或政策,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 难以理解。因此, 时评就对所研讨的法规和政策详细解读, 使公众对这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能够清晰、全面、深刻的理解。《从吴邦国报告里读懂政党制度信息》一文针对部分人对我国政治制度认识模糊这个问题, 把吴邦国委员长着重提出的制度要点阐释清楚,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个重要信息传递出去, 这对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传递中国信心让世界倍感振奋》一文中,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篇幅很长, 普通民众很难抓住重要信息, 因此, 该文就从中抽取要点, 把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传递出来, 使全世界人民看到, 中国不但积极自救, 而且勇于参与全球大救援, 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对于我国及世界的经济重振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效果

“文化, 从广义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 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毋庸讳言的。时评对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它传递的文化价值是一种思想价值。这一方面是民众的思想诉求, 另一方面是时评对民众的思想启蒙。但由于时评作者的综合素质不同, 会导致其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效果。

积极效果指时评对文化事业或是对国民的文化程度产生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能够促使文化事业发展, 能使国民的文化程度和整体素质提高。在2009年经济危机严峻的时刻, 《人民时评》文章《大学生就业呼唤“治本之策”》中肯地指出了就业的状况和危机, 并传递出这种信号:治疗大学生就业这个病需要找到病根才能治本。从而使人们明白大学生就业不是一个简单和孤立的问题, 而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放大文化产业的“口红效应”》中指出, 在经济萧条时期, 正是文化产业兴旺的时期, 并指出文化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产业, 因此, 在当前阶段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篇文章对拉动内需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消极效果指时评在对某个事件进行评析时, 有意或是无意地传递出庸俗甚至低俗的效果。这些文章为了刺激读者眼球, 语言上粗俗, 内容上媚俗, 迎合社会上的不良倾向, 在民众间产生了不良后果。如《网络热词背后的那些故事……》这篇文章, 作者提出了一些热词, 这些词语是由一些社会热点引发, 如打酱油、很黄很暴力、范跑跑、郭跳跳等。这些词语从语法角度而言, 有些属于贬义词, 甚至是侮辱性的词语, 如“范跑跑”这样的绰号。然而, 作者却把这些词语的“提炼”作为网友聪明智慧的表现, 并且进行毫无专业性的评论:“网友不单纯是当年那些只会聊天、玩游戏的少年, 他们关注现实, 介入现实, 不吝于表达, 而且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这就完全误导了读者, 使民众认为给别人取绰号和爆粗口是件光荣的事情, 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

民生效果

时评要准确地传递民生效果, 就要做到“三贴近”原则, 从平民视角考虑问题, 关注民生、民权、民意、民情, 传递人文关怀思想。本文所指的民生效果有两类:大民生效果和小民生效果。

大民生效果是指时评从宏观角度解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民情、民意和民权, 从而把来自民间的价值观再正确地传递给民间。如《户籍制度改革不应该裹足不前》、《从北京户籍改革新举措说起》、《户籍制度改革会走多远》等文章, 在户籍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就业、医疗、养老等一系列问题瓶颈的情况下, 它们从各个角度分析论证户籍改革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促使户籍改革被尽早地提上议事日程, 终于在2009年4月份, 辽宁省颁布了《辽宁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若干规定》, 该规定中明确表示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 统一实行“居民户口”。还有对教育和科技的时评, 不但推进了教育公平和公众对科技的重视, 而且推动国计民生的良性发展。

小民生效果是指时评针对百姓的衣食住行, 从微观角度诠释民生、民情、民意和民权, 从而为百姓提供具体的思想指南。《“取消公祭”背后的民生关怀》一文, 针对灾后重建的困难, 该文指出取消公祭的益处, 并精辟地点出公祭取消后中华文化的传承、情感的延续更能铭记在国民心中。而《农民工返乡也有作为》一文则具体点出农民工在金融危机下, 不是非到外地打工才能挣到钱, 在家乡这个自己特别熟悉的环境中, 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更能发挥作用, 这篇文章对陷入迷茫的农民工指明了去路。特别是对“三鹿奶粉事件”的一系列评论, 直接使民众的利益得到了维护, 同时, 也使民众能理智地对待政府采取的措施。

服务效果

大多数情况下, 时评对社会不良现象和恶俗风气进行抨击, 这非常容易使公众忽略时评对社会和公众的服务效果。时评正是在这些看似尖锐但却理性辩证的文章中体现出服务效果。其效果主要是提供信息, 化解矛盾, 诚信参考。

提供信息。“评论有提供信息的作用, 因为:第一, 评论有时会夹带从未透露过的新闻;第二, 有些评论传达政党或政府的新观点、新精神;第三, 评论的措辞、语调显示出一个政党或政府对某个事件的态度变化, 这可能是有意的, 也可能是不由自主的。” (3) 那么, 作为评论新样式的时评, 也同样具有这种作用。《为温总理“积极准备官员财产收入公开”叫好》一文, 透露出几个关键的信息——温总理反腐的决心, 有关反腐制度的制定, 公众对腐败的态度——这对震慑腐败和凝聚民众信心具有积极的作用。

化解矛盾。当社会上出现一种社会现象或问题后, 各个群体都会把利于自己的版本通过小道消息传播出去, 它无论是“谣言”还是“流言”形式, 都会对原事件进行歪曲或夸大, 这就隐含着矛盾。这时, 时评就要引导社会舆论, 化解一触即发的矛盾。在《春运包车易疏不易堵》一文中, 针对乘车难的问题, 作者指出春运期间的包车现象, 有关部门要疏导, 不能一味地堵漏, 否则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这对乘客和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化解起到了促进作用。

诚信参考。诚信是立人之本, 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时评, 能重塑良好的诚信社会风尚。如《“华南虎事件”能否成为一个契机?》、《华南虎事件从“真伪之辩”到“意义之争”》、《华南虎事件, 怎样才是对全国人民负责?》等文章对“华南虎事件”中出现的诚信一次又一次的追问, 并拷问社会诚信, 最终, 再次确立“人无信不立, 国无信不强”的信念。

时评,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 要时刻体现出人文精神, 把普通大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位。时评, 还要构建平民空间。构建平民空间就是要为社会提供一个话语平台。这样, 时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效用, 才能增大言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才能推进民主化进程。

注释

1 卢新宁:《手里握着明天绽放的花》, 《人民网---观点频道》, 2008年3月26日。

2 陈建宪:《文化学教程》,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漫画.时评 篇8

2月1日,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西校区400余名初三学生,携带被褥行李,与学校教工分乘10辆大巴,赶赴100公里外的鞍山市汤岗子镇一处建筑物内补课。

沈阳市这所学校的“壮举”实在让人大开眼界,将初三全年级人马浩浩荡荡地拉出去,选择无人干预的地方安营扎寨,不是为了拉练,而是为了继续补课。学校决心之大,折腾劲头之大,“创意”之强,都不免让人感叹。那么,“跨地补课”这样的教育怪胎,为何会诞生呢?深层原因是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得不公平、不合理。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中考竞争之激烈,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高考。一旦进入了那些名牌高中、重点高中,就意味着多了几分进入重点大学的把握。

当升学率成为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唯一指标或重要指标时,必然产生各种教育乱象。于是,各学校只能拼命补课、拼命施压。对此,许多学生家长其实是充分理解的。此前很多媒体就曾报道,有一些学生家长对于学校停止补课表示不满,甚至私下去找老师“开小灶”。由此可见,如果这种以“淘汰”为目的的教育选拔评价机制不改变,教育主管部门仅仅是每年重复几遍“不准补课”之类的禁令,就很难真正杜绝“跨地补课”之类的怪现象。

15天超长春节假成为某些政府机关的“传统”

1月29日,这是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而到云南泸西县政府机关办事的群眾发现,这里依然年味浓厚。除了偶有几名值班人员,其他办公室都是大门紧锁。据反映,政府机关提前放假,节后将上班时间推迟近一周,已在当地形成了一个“传统”。

将春节假期延长至15天,正月十五之后再开工,这是近年来许多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议案。这一议案虽然还停留在代表们美好的假设中,可云南泸西县却率先将其付诸实施,不仅如此,还成为了当地的“传统”,实在令人惊叹。

国家出台规定,春节假期是从除夕到初六这七天,泸西县政府机关的放假节奏显然和大家不合拍。当老百姓初七开始找相关部门办事的时候,吃闭门羹是可想而知的。吃上一回两回,倒也并非稀罕事,而让老百姓吃闭门羹成为“传统”,就十分可怕了。 [S]

2018 年高考时评作文 篇9

起承转合,是中国古代写作理论术语。“ 起” 是开篇,统领全篇,奠定基调;“ 承” 是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和深化; “ 转” 是转折,转开生面。“ 合”是结尾,结构上呼应开篇,圆合首尾,内容上点明题旨,收束全文。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到时评写作中,亦能起到非凡的艺术效果。

下面笔者以 “ 梁某抹黑英雄 ” 作文题为例,谈谈时评怎样运用 “ 起承转合” 结构。【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2017新年伊始,电视评论人梁某在节目中抹黑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暗嘲人民公仆焦裕禄,质疑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英雄,并诋毁雷锋,说雷锋“爱显摆,好自我表现”“干好事,本身有他的动机”“写日记是想给大伙儿看”。这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愤慨,随即各电视台取消了与梁某有关的节目安排。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起――开篇

开篇可简要引述材料,迅速提出观点。

【例 1】梁某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竟公然在节目中诋毁和质疑龙梅、玉荣、雷锋、焦裕禄、抗美援朝志愿军等英雄形象,挑战正义良知的底线,实在令人愤慨!英雄不仅意味着沧海横流时的挺身而出,其灵魂更在狼烟远去之后浇筑起民族精神的坐标。英雄不容抹黑,历史不容篡改,底线不容碰触。

点评:作文题提供的是一则反面材料,最佳立意当然是批判“梁某抹黑英雄”。简要引述材料后,三言两语,直奔主题,亮出观点。

二、承――承接

就事论事,紧扣梁某抹黑英雄这一核心事件,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因果分析,从而揭露梁某的丑恶嘴脸。

【例 2】也许会有人认为,历史的面孔总是模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任意地揉捏史实,恶意地消费英雄人物。且不说无端评判逝者的是非是种冒犯和不敬,即便是想更清晰地看见历史中的场景,也应该经过科学严谨的考据,岂能玩穿越、做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臆测,甚至胡编乱造、肆意杜撰、任性涂抹。梁某竟然为了博人眼球,追求收视率,捞取名利,拿英雄开涮,好像不如此就不能显示自己的时尚和深沉。殊不知,这样不仅搅乱了大众的视听判断,也折损了自己的道德操守,在无形中已经起到助纣为虐的作用。

点评:站在对方角度换位思考,驳斥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荒谬,进而揭露梁某的丑恶嘴脸。

【例 3】梁某之所以成为“网红”,是因观点独到、语言犀利,富有个性魅力,能在一些事件上去伪存真。在当前价值观多元的时代,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我们欣赏那些以客观、真实、理性为前提的独立思想和独到见解。但是,打着“言论自由” “独立思想” “起底”“质疑”等旗号来抹黑英雄的所谓“独到见解”,其实是歪曲历史,扰乱视听,解构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面对抹黑英雄的一切行径,必须用好道德和法治这两柄利剑,让那些不负责任、不顾立场的大嘴闭嘴,让那些别有用心、恶意诋毁的人受惩!

点评:先肯定梁某见解独到,再揭露梁某抹黑英雄的危害,以退为进,文明交流。

三、转――转折

就事论理,由梁某抹黑英雄个例上升到同类事件,由特殊到一般,从多个角度阐述捍卫英雄的意义和抹黑英雄的危害。

(1)背景角度。【例 4】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对历史表现出莫名的 “热衷”,打着“学术”的幌子,考证细节“真实”,对英雄人物诋毁中伤,蓄意诋毁革命英雄,污蔑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断言黄继光堵枪眼不符合常识,讥讽邱少云是 “单面烧烤”,胡说雷锋日记全是造假,企图“证伪”英雄事迹、败坏英雄形象、诋毁英雄人格、颠覆英雄意义。这些论调往往与为汉奸、叛徒翻案呼应,不仅扭曲了历史,而且造成价值观混乱,消解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抹黑英雄,坍塌的是社会的价值,蒙尘的是历史的良心。(2016年第 3期《求是》 张明仓 洪超印《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价值观》)

点评:把梁某抹黑英雄这一事件放在特定的背景中来看待,就会发现其危害之大。(2)正面角度。【例 5】英雄者,有凌云擎天之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度 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英雄者,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英雄者,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英雄者能吃常人难熬之苦,受常人难忍之罪,做常人难及之业……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英雄连、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等,就是这样的英雄。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这些英雄,就是我们民族的“脊”,就是我们国家的“梁”。这些英雄,不断锻造着我们的民族品格,强化着我们的民族自信和身份认同,不断筑造着社会道德和价值基底。(2015年05月 09日宣讲家网 陈鲁民《英雄岂容亵渎》)点评:正面论述英雄的价值,从而阐述捍卫英雄尊严的重要意义。(3)反面角度。

【例 6】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英雄是 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一个社会不能只有醒目的红线、触目的底线,而没有仰望的“天线”。一个人也不能只关注一己悲欢、杯水**,而不去追求崇高和壮丽。如果我们不去“呼吸英雄们的气息”,而沦为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功利的实用主义者或庸俗的消费主义者,整个社会就会失去正能量的风向标。(2015 年 06月 17日《人民日报》辛士红《忘记英雄的民族没有魂》)

点评:反面论述淡忘英雄的严重后果。(4)历史角度。

【例 7】否定英雄形象,毁坏一座座精神丰碑,则是在摧毁全体国人的信仰支柱。在这方面,前苏联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上个世纪 80年代末,受“新思维”影响和西方敌对势力蛊惑,苏联人的历史观发生了动摇,以卓娅、马特拉索夫、奥列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被颠覆,继而党史国史被否定,国家也随之分崩离析。所谓“欲亡其国,先灭其史”,殷鉴不远,任由历史虚无主义之风吹开,抹黑英雄人物之论泛起,国家和民族就会处在危险边缘。(2016年 07月 01 日 《北京日报》胡宇齐《为英雄正名就是捍卫民族的未来》)

点评:从历史角度举例论证,反面案例,教训深刻,事实胜于雄辩。

(5)国际角度。【例 8】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民族,对于亵渎和贬损英雄的行为都是不能允许的。众所周知,在法国,圣女贞德是法兰西民族的英雄,对这位 17岁带兵出征、19 岁英勇牺牲、为挽救法兰西作出巨大贡献的女英雄,法国人历来认为是他们整个民族的骄傲,对她的任何调侃和不恭,都被看作是犯罪的极端行为;在印度,甘地被尊称为圣雄,如果有谁胆敢对甘地指手画脚,普通百姓都会把他看作是大逆不道的疯子和罪犯;在美国,马丁〃路德〃金是反抗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的无畏战士和精神领袖,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场合,对马丁〃路德〃金的不敬都会遭到普通公民的唾骂,甚或能掀起轩然大波。(2015 年 05月 22日 《解放军报 》 陈先义《捍卫我们的英雄》)

点评:从国际角度举例论证,视野开阔,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对抹黑英雄进行严惩的做法不是限制言论自由。(6)现实角度。

【例 9】英雄都是时代的产物,评价英雄人物应将其放到具体的时 代条件下进行审视。当前,一些人对英雄人物总是“鸡蛋里挑骨头”,找到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就大做文章,进而全盘否定英雄。这种思维方式显然是错误的。习近平同志指出: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 “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2017年 04 月 13《人民日报》 吴化清《绝不允许做亵渎英雄的事》)

点评:立足现实,分析一些人亵渎英雄的原因,予以有力驳斥。(7)辩证角度。

【例 10】当然,崇尚英雄不是个人崇拜。崇尚英雄既不是要夸大个 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不是要把某个人推向神坛,成为群众顶礼膜拜的对象。崇尚英雄是为了给人民群众树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学习、可以模仿的榜样,而一个被神化的人则是不可学习、不可模仿的。(2016年第 3期《求是》 张明仓 洪超印《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价值观》)

点评:崇尚英雄不是个人崇拜,观点不偏激,辩证思维彰显思想的 深度。

(8)类比角度。

【例 11】在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德国神父马丁的墓碑上,有这样 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铭文: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出来为我说话了。”当没有人为我说话的时候,个人的悲剧,就可能会导致一场灾难深重的社会悲剧。

我们可以想象:起初,他们抹黑刘胡兰的时候,我们无所谓;接着,他们抹黑黄继光的时候,我们不制止;后来,他们抹黑邱少云的时候,我们不干涉;此后,他们抹黑雷锋的时候,我们不抗争;最后,环顾历史,我们的英雄们哪个不是体无完肤了?在一部没有英雄的历史里,还有什么正义可言?还有什么信念可言?当我们对于领袖、英雄没有最起码的尊重,对历史缺乏必要认识的时候,我们还怎样拥有强大的“四个自信”呢?(2017年 1 月 17日 察网 郭赞《**诋毁雷锋者意欲何为》)

点评:宕开一笔,类比思考,推理严密,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四、合――结尾

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升华观点,首尾呼应。

【例 12】英雄虽已逝去,但从未远离。他们的功勋与日月同辉,他 们的业绩存万世长卷。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光辉壮丽的音画,他们指引着后人无惧艰险、砥砺前行。在当代中国,捍卫英雄就是捍卫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捍卫国家复兴的基业,就是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历史的尊严和英雄的声誉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点评:重申观点,号召人们维护历史的尊严和英雄的声誉。【例 13】庄重的历史,不应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英雄的形象,也不该是被任意揉捏的泥塑。敬畏历史,敬畏英雄,荒芜的精神土壤才能够逐渐肥沃起来,空虚的灵魂才能够得到充实。因此,我们该从娱乐至死的网络环境中清醒过来,更不能在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中堕落。历史厚重不容轻佻消费,英雄神圣不容恶意诋毁。只有记住那些不朽的名字,追求那些伟大的灵魂,历史的底蕴才会更加厚实,文明的根基才会更加坚固。(2015年 06 月 22日央视网 马平川《消费英雄人物的本质是精神荒芜》)点评:升华观点,呼吁人们从从娱乐至死的网络环境中清醒过来,敬畏历史,敬畏英雄。

高考冲刺时评作文素材 篇10

科技自立,时不我待——谈华为遭遇“极限施压”

今天,任正非在华为深圳总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谈话,受到无数网友激赏:“大家,大气,大格局”,不少网友更是直言被“实力圈粉”。

实力,不是比谁嗓门大;自信,不是比谁调子高。任正非被点赞,不只是因为妙语连珠,也不只是因为正“非”——为华为正名,更因为他的一席话道出了常识,充满了思辨的力量,让人深受启发和共鸣。一个个论断,既自信又清醒,既务实又宏阔,让人深切感受到一名中国企业家立足中国、拥抱世界的开放情怀。没有谁能抽离时代而踽踽独行,也没有谁不被时代气质所涵养。“国家一定要更开放,开放才有未来”。任正非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改革开放塑造了中国企业家的气质,中国企业家也在不断“刷新”改革开放的风貌。任正非身上体现出的开放气度,折射了中国改革开放年代的总体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是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

时评的繁荣与困惑 篇11

集最新最快传播技术于一身的互联网也不甘落后,许多有实力的网站也都招兵买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设时评专区,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新华网的《新华时评》等。不仅政府领导下的新闻网站如此,一些大的商业网站也都看好时评,纷纷开办时评专区,如新浪的《新浪时评》、搜狐的《星空论坛》等。2003年10月底搜狐网与《南方周末》联合举行名为“全国年度最佳时评评选和当下时评繁荣的社会意义研讨”的盛会,更是将最近几年时评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可以看出,时评当前在我国的新闻媒体上实实在在地繁荣起来了。

时评之所以重新俏销各路媒体,跟近年来我国公众舆论环境的日渐宽松、言论渠道的日益畅通、社会变动的日趋剧烈、新闻媒体的兴盛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等密切相关。此外,时评自身的文体特点也是它走俏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后,杂文曾繁荣多年。但1999年之后,以直笔写作的时评迅速地取代了以曲笔为特点的针砭时事的杂文。

近年来时评的蓬勃发展,增强了我国新闻媒体传播内容的可读性与思想性,同时也表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因为纷纷设立的时评专版为公民提供了自己“说话”的场所。从一定意义上说,时评是公民参政议政、抨击时弊的重要阵地。在时评发展得欣欣向荣之际,由于没有成熟的规范,媒体时评的操作者亦不免陷于某种尴尬的境地。概括起来,主要有:

价值判断的错位。任何新闻事实所具有的价值都是客观的,但由于认识主体的信仰、立场以及个体利益等因素的差异,人们对同样的新闻事实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判断,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判断。时评作者依据不同的判断创作的作品当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时可能是对舆论的误导。

2003年10月21日电,新华社记者顾立林奉命采访河南登封市昌达煤矿透水事故,在出示记者证并办理了相关合法采访手续的情况下,当地有关权力部门派出打手阻止采访,抢夺相机,还对记者进行了长达10多分钟的殴打,致使其全身多处受伤,不得不住进医院。针对这一恶性侵害记者权益的事件,多家媒体都进行了快速反应,报道这一事件,同时编发时评。综观所发时评,不少作品是从记者采访权益保护、新闻舆论监督或者某些地方权力机构的腐败等角度来发表评论,这些都是不偏离新闻事实本身的符合事实本身逻辑的。时评的发表对于培养公众对这一事件形成正确的舆论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就在事情发生的几天,《红网》上发表了题为《采访,还是闹事?新华社记者被打是咎由自取》的时评,把记者采访被打的原因归结为别有用心,谋取个人私利。这篇时评这样写着:“记者不是按照有关的规定听从当地宣传部门的安排,按通稿发布新闻,而是打着新华社采访的旗号,多次冲击公安机关设定的封锁地段,在公共场所寻衅滋事。”由于对新闻事实作出了错误判断,作品自然就得出了荒谬的结论,当然会对舆论产生一定的误导。

当前的中国已完全不是过去那种“大一统”的社会,国民的思想形态呈现出多元和差异,这就造成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作出判断所依据的标准的多元和差异,因此也就会作出不同的判断。时评作者如何发出合乎新闻事实本身规律的、独到的、负责任的、对社会和公众有益而非哗众取宠的声音,防止片面地采取善恶的判断方式,让时评接受实践的检验,也让时评正确引导实践,是每一个时评作者不能不认真思考的,当然也是承担着“把关人”重任的时评编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

快餐化。快餐化出现的直接动因是市场的大量需求。时评快餐化的直接后果是写作的平庸。因为时评有严格的时效性要求,为投媒体所好,一些时评作者对新闻事件只是做八股式的分析,即不管有无研究,都按照一个套路,抄一段事件的缘由,再加上几句并不深入的议论。这种写作的模式,不可避免地使时评写作进入一个新“八股”的怪圈,时间一长便会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此外,时评写作的平庸还表现在作品缺乏深度和个性,而扎堆的现象比较严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片面追求数量、不问质量的做法,导致时评作品中经常出现低级的专业知识错误。这自然也会妨碍媒体公信力在受众中的树立。

时评是用来评说时事、引导舆论的,所以要承担起直面现实、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这决定了时评应该是严谨和严肃的。然而当前时评的快餐化恰恰走向了事物的反面,一味求新求快,常常忘记了时评应有的内涵和责任。

呼唤理论。呼唤理论是和理论缺失相对应的。时评的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给予指导,但综观时评成长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关于它的理论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前人留给我们的是大量作品资料,对作品的深入研究以至于做理论上的提升还有待今天的人们去努力,呼唤理论还意味着对时评现状做科学的研究企盼,从时评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要使时评成为大众传媒产品中的一棵常青树而非匆匆过客,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是不可能实现的。

上一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白居易生平及作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