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课文的读后感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爱国课文的读后感(精选5篇)

爱国课文的读后感 篇1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琢磨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结合资料,深入文本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

查找海外华侨学习国语的事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语文,我要把我的作业本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它。我一定会激励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作业本上的成绩那样。“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的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过渡:那一声声“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分别的时刻,是多么不忍心离去呀!

二、质疑,研读课文。

1、陈小允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2、你对他的变化有什么感情?

3、对于语文课,“我”由开始的“厌恶”到后来的“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从这些心理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对于语文课,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你又有了怎样的认识?结合一些海外华侨不忘学习国语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升华

爱国课文的读后感 篇2

师: (板书两个大字:爱国) 同学们, “爱国”这个词, 你们早就熟悉了, 老师要给你们提个问题:一个人, 做了什么事才算爱国?

生:死!

师:所有人的死都是爱国行为吗?

生:不!应该是为祖国而死!

师:对, 那应该叫“为国……”

生:为国捐躯!

师:那些为了祖国的利益, 在战场上英勇杀敌, 壮烈牺牲的战士们, 都是为国捐躯的爱国英雄。

生:老师, 还有在奥运会上得冠军, 那也是爱国!

师:说得好, 那应该叫“为国……”

生:为国争光!

师: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课中的少年是怎样爱国的。

分析:闪光的“小”动作

师: (略读课文前半部分, 然后提醒学生) 从“那些人继续喝酒、聊天”开始,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就要开始爱国了, 大家要一字一句认真阅读。 (继续朗读课文)

师:文章在少年大义凛然的话语中结束了, 就这么简单。谁能说一说, 他是怎样爱国的?

生:他用钱砸那些喝酒的人!

师:在生活中, 我们也用钱砸喝酒的人, 那是不是爱国呀?

生: (意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严密) 他砸的那些喝酒的人侮辱了他的祖国。

师:好, 你能用“因为……所以……”把这句话重说一遍吗?

生:因为喝酒的人侮辱了他的祖国, 所以他把钱砸向他们。

师:说得好!请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在这句话上:“一旁的帘子突然拉开, 一把硬币扔了出来, 劈头盖脸地砸在这些人的头上、肩上。”这句话, 写出了这个少年一连串的…… (一边说一边提示, 做拉帘子、扔硬币的动作)

生:一连串的动作!

师:请把动词圈上。 (学生在课本上圈出“拉”、“扔”、“砸”三个动词) 你们想一想, 这个少年做这些动作的时候, 怀着一种什么心情?

生:他特别着急!人还没下床呢, 就把钱扔了出来。

师: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生:他不想听这帮人侮辱自己的祖国, 着急打断他们的话。

师:有一句俗语, 叫“把书吃透”, 你们知道这个“透”字是什么意思吗?

生: (纷纷回答) 学会、弄懂、理解……

师:你们对这三个动词的理解, 就是把书吃透了。文中没写着急, 也没写愤怒, 可是, 你们透过“拉”、“扔”、“砸”, 已经感受到了此刻这个少年的心情。

师:前文已经介绍了, 这个孩子非常需要钱, 因为他在马戏班里没有赚到钱, 他的衣服太破了, 他还想给父母买点礼物, 但是, 一个在国外经受了两年折磨的孩子, 深深地知道祖国是多么可亲, 祖国是多么温暖, 把祖国比作母亲, 绝不是一句空话。此时,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胜过了对金钱的渴望之情, 所以, 他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继续分析“跳下床”的“跳”, “站直了身子”的“直”)

师:理解文章, 要能够抓住小情节、小细节, 发现它们背后隐藏的宝藏;创作文章, 要善于运用小情节、小细节, 表达你的思想感情。既然大家已经见识了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是怎样爱国的, 那么, 让我们再回到刚上课时探讨的爱国话题。

拓展:爱国“小”事

师: (板书:把“意大利”说成“当代”) 现在,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变成了“当代的爱国少年”, 假设这是一个征文题目, 你们打算把生活中的什么人物、什么事例写进这篇作文呀?

生: (在沉默中思考)

师:有的同学可能会想, 如果现在有日本鬼子侵略中国, “爱国”就容易了, 逮住几个鬼子, 不就爱国了吗?如果有外国往咱们这里扔炸弹, 也好办, 接住炸弹, 再给他扔回去。 (学生笑) 可惜啊, 现在是和平年代, 想保卫祖国, 杀敌立功, 也没有机会呀!如果你真这么想, 那就不对了。刚才, 我们通过那个意大利孩子的一连串动作, 已经看到了他的爱国精神, 其实, 在座的各位同学, 个个都是当代的爱国少年, 你们做过许多爱国的事情, 可是, 你们没把那当回事……

生:现在好好学习, 长大报效祖国!

师:说得好, 但是这只是你的远大理想, 我们写作文需要的是具体事例, 最好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生:老师, 我有事例!学好外语, 能跟外国人交朋友, 这就是爱国……

师:你跟外国人交过朋友吗?

生:交过呀。有一次, 妈妈带我到市场买菜, 我看见一个外国人在买菜, 可是他不会说中国话, 那个卖菜的也不会说外语, 他俩都很着急。我已经学好几年英语了, 就给他们当翻译。虽然翻译得不太流利, 但是那个外国人终于买成菜了, 临走的时候, 他一个劲儿夸我。

师:你帮助外国人, 就是在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少年的美好形象, 他回到自己的国家, 一定会对别人说, 中国小孩“Excellent”。

师:我们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也能表现爱国精神。

生:在饭店吃饭, 索要发票, 不让他们偷漏税!

师:你说得太好了!不仅是吃饭要发票, 只要是消费了, 就应该索要发票, 不给商家偷漏税的机会。税款上缴国家, 国家用这些钱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生:北京奥运会期间, 学校组织我们去沈阳奥体中心观看美国女足与新西兰女足的一场预赛。虽然场上的比赛异常激烈, 但是我心中惦念的却是另一场比赛———中国女足与阿根廷女足的较量, 她们正在天津比赛呢。比赛过程中, 突然, 看台上传来“中国队, 加油!”的呐喊声。我被弄懵了, 这里不是美国队与新西兰队的比赛吗?怎么可能有中国队呢?我扭头向喊声传来的方向望去, 没错, 人们正在挥舞着五星红旗, 高喊着:“中国队, 加油!”原来, 人们在为远在天津的中国队加油, 我也跟着大吼一声“加油”。后来, 中国队果然战胜了对手。

师:我们虽然不能参加奥运会的比赛为国争光, 却可以为中国队加油, 这呐喊声一定拥有神奇的力量, 它穿越山河, 飞进了中国队员的耳朵里, 让她们士气大振。看来, 中国女足的胜利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总结:论“小”

师:著名作家郁达夫有两句话说得极妙:“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其实,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 有着无数的“沙”与“花”, 这些小事物一点儿都不渺小, 透过它们可以让我们认识大千世界, 了解人生百态。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是通过“扔”和“砸”的动作表现的, 我们当代少年的爱国精神是通过学好外语、索要发票、为中国队加油这些日常小事展现出来的。现在, 谁能用一句名言告诉我们“小”并不渺小?

生: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师:这是荀子的名言, 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在于点滴积累。

生: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师:也许刘备早就知道, 一点小小的好事就能表现爱国精神。 (学生笑)

生: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 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

师:哈, 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公益广告的广告语, 通俗易懂, 家喻户晓, 也算名言了。好, 那就让我们从这堂课开始, 让伟大的“小”在我们的心中扎根, 从小事做起, 从小处抓起, 做一个阅读有妙招, 写作有技巧的“小”专家。

备课笔记

推开一扇窗, 再推开一扇

当我捧读鲁迅杂文的时候, 鲁迅先生就在我的面前, 在夜色笼罩的寒冷屋子里, 他皱着眉头, 指间夹着烟卷, 正在“吧嗒吧嗒”地吞云吐雾;当我翻开丰子恺散文的时候, 子恺先生就坐在我身边, 他的案头散发着墨香, 他一手挥舞画笔, 一手抚着胡须, 肩头坐着可爱的小猫阿咪;当我阅读王小波随笔的时候, 王小波与我面对面, 大大咧咧地翘着二郎腿, 嬉笑怒骂, 皆成妙文。

每一篇文章都是有生命的, 只要你不是简单地把它当成冷冰冰的文字, 而是怀揣一颗爱心去体味。净空法师开垦菜园, 栽种蔬菜, 他把满园青菜当作自己的朋友, 一边浇水施肥, 一边跟它们聊天:“我精心照顾你们, 你们好好成长。”结果, 他园子里的青菜, 不仅碧绿诱人, 而且味道鲜美, 当地的菜农都甘拜下风。语文老师教学生学习课文, 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那就像菜农种蔬菜一样, 只把蔬菜当作蔬菜, 他的蔬菜永远也没有鲜活的生命、鲜美的味道。

翻开散发着墨香的课本, 你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了吗?阅读抑扬顿挫的语句, 你倾听到迷人的旋律了吗?品味生动传神的细节, 你领略到佳作的绝妙了吗?如果你拥有这些美妙的感受, 你就不是在教授语文, 而是在享受语文。一位陶醉在语文天地里的老师, 怎能被“教学参考书”束缚了手脚呢?面对一堂堂生机勃勃、探索不断的语文课, 学生们又怎能不对语文充满热爱呢?

如果说, 一本语文书是由一篇篇美文垒砌的厚实的墙壁, 那么, 老师的讲解与引导就是在墙壁上推开一扇扇窗户, 让学生看到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阅读《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这篇课文, 我发现的风景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字:一个小孩, 一件小事, 一连串的小动作, 却表现了热爱祖国的伟大主题。轻视生活中的小事物, 使学生作文无米下锅;忽视文章里的小细节, 使阅读分析无法深入。“小”是阅读写作的金钥匙, 为了让这把金钥匙握在同学们手里, 我引领学生从“爱国”这个大话题谈起, 引出课文中的小故事, 细致分析一连串动作背后隐藏的浓浓的爱国情, 最后,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变成了“当代的爱国少年”, 不仅使学生们提升了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也提升了作文选材能力, 还提升了爱国情操。

课文《难忘的启蒙》读后感 篇3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第六章难忘小学生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难忘的启蒙》了。

课文讲了曾在竺西小学上课的作者与他的启蒙老师老师发生的几件事。特别是在演讲上,是老师偷偷在日本兵的监视下举办的;写作上,老师以风趣的批语严厉批评作者;写字课上,又用严肃的语气教训作者;而日语课上却十分宽容——这些都是老师为了教导学生。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在这里,我向所有的老师说声:“谢谢你们,是你们传授我们知识,让我们从懵懂到成熟,是你们教会我们做人,让我们从学校步入社会。”

“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热爱祖国,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从这一句话中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更加具体、清晰地教会了我们做人要踏实、要勤奋、要热爱祖国。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老师们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为我们着想,希望我们能成为有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

在课堂上老师之所以能够为我们讲好每节课,让我们理解地更清楚、深刻,是因为他们课前为我们准备好的一切——备课。又有谁知道老师要备好一节课,需要花多少时间呢?又有谁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呢?

《闪闪的红星》课文读后感 篇4

在这些黑心地主当中,冬子最恨的是沈老板和胡汉三。而我也十分愤怒。胡汉三欺压百姓,持强凌弱;沈老板囤积居奇,米粒倒沙,他们所干的每一件事,在我眼里,都是连野兽也不如的坏事。在他们心中,权利,钱财,都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把朋友、家人、自己的性命都索取了,也要得到宝贵的黄金。

但是,干完这些坏事的后果是死和穷。就像是得到了潘多拉魔盒所给的金钱,那么就该为邪恶而付出代价了。

在社会中,也有这样的人。其实,这些人应该想一想:为了钱,我们什么都可以去贡献吗?

《闪闪的红星》读后感范文(二)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如果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听了一定知道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吧!没错,我写的就是这个。

这部电影是小时候外婆买来的影碟上的,我非常喜欢看。故事的主人公是潘东子,年仅十岁的他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他的爸爸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潘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他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感觉,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冷静、沉着……的好孩子。他会在战斗中破坏吊桥以切断敌人警卫团的后路;他能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他可以宁愿自己少吃些盐,也要分给红军们吃;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还可以沉着机智地应付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砍死了胡汉三,还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

他就是潘东子,一个随时被红星的光芒照耀着的孩子。电影中,我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每当他遇到困难、做一些决定或者帮助红军的时候,他总会从兜里掏出一颗火红的五角星看一看,摸一摸,脸上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想这颗红星应该是他的精神支柱吧!从他的言行上看来,他看见红星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父母一般,也就是这颗红星给予了他力量、勇气和信心吧!

《远处的星星》课文书籍读后感 篇5

看起来如仙境般美丽的草原,却处处充满了危险,许多红军战士在草地饿死,累死,被沼泽吞没,非常残忍,可是勇敢的红军战士还是坚强的挺过来了。一个个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远处的星星,远处的灯火,就是光明,就是希望。我们现在丰衣足食,不愁吃,不愁穿,还挑食,浪费粮食。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革命战士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我想只有在那个时候,也许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了粮食的可贵。

“ 那小小的青稞苗像指尖的太阳,将他们心的角角落落都照了个透亮。一种力量从指间流淌到全身,那青稞苗在众人间传递。他们都那么在指间捏着,专注地看,没人说话,草地上很安静。”远处的星星给了我们希望,给了我们生命。现在我们要珍惜粮食,珍惜生命。好好生活!

《远处的星星》读后感范文(二)

当我读完《远处的星星》后,被红军那顽强的精神深深感动,我不禁感叹到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能靠着心的信仰、坚定的毅力走出草地,真是令人敬佩。

这本书重点写了红军过草地时,其中一支收容队在过草地时的艰难、艰辛、艰苦和坚强。在面对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大家吃的是野菜、树皮,以及大家想都想不到的东西,但是为了信仰,为了活着走出草地,克服了种.种难关。

草地上的天气是潮湿、寒冷的,因为那里说下雨就下雨,尤其到晚上温度是极低的,所以大家每到晚上就靠在一起互相取暖,但是到了天明仍有人再也不能起来了。

草地上的“沼泽地”大家也听说过吧,那就是所谓的“鲜花的陷井”,红军死在这里的就有很多人。

尽管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红军战士最后还是走出了草地,因为他们的希望在远方。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了毛泽东主席写过的一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千山万水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我们的红军战士用鲜血、用生命,不惜一切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我们吃的可谓是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偶而吃一次乡间的野菜,那就是换换口味。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让我们生活中很少有行走的机会,就连自行车也只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工具。我们住的虽不是豪宅,也算得上是高楼大厦。

上一篇: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下一篇:合同管理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