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工作的责任精神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责任精神, 是指一个人对于责任的态度和价值的取向, 其外在表现形式即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对待职业的恒常性理解。责任精神贯穿于各种职业, 它并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 而是可以从实际效果或业绩中得到检验。有着较良好责任精神的人, 其工作效果和业绩必然优于常人, 而他本人也将感受到职业生活带给他的乐趣。

而作为一名教师, 他的责任精神范围就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一要求来自于“为人师表”的内在推动。这一点更体现在大学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身上, 因为对于这部分特殊的教师来说, 他们将负有师长、家人、领导、教练、监护人、咨询师、分配人、调解人、调查人、看护人、朋友等的各种责任。他们较多地并且直接地接触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 他们的责任精神, 其意义变得更为重要。

一、辅导员的责任精神, 首先是以一种对于教育者的理解

什么是教育者?如果连这样一个基本名词都没有概念, 就根本无从谈起职业精神。所谓的教育者, 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 使之成才的人, 通常我们称之为“教师”。我们注意, 如果我们是一个教育者, 首先要明白我们的目的要让受教育者有所收获, 让他们成才。现代社会中, 知识和技能就代表着前途和财富。而由于现在时代发展的一些特点, 大学生们所处的阶段反而成了接触生活生存的第一站。大学生们广泛具有的是一种学习课本知识的技能, 而在其他方面甚至近似于无知。大学辅导员虽然不参与大学教学的过程, 但事实上, 他们在以另外的方式进行着另一种“教学”。他们的教学方式, 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潜移默化, 影响着众多大学生。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教育者, 将负担起教育学生的各种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 我们甚至可以说大学辅导员是大学生们真正的教育者, 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人。作为一名教育者, 尤其作为大学辅导员这样的教育者, 更需要理解的是“为人师表”这四个字。理解教育者的含义, 理解“为人师表”的精神内涵, 这是大学辅导员责任精神的最基本要求。

二、辅导员的责任精神,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与大学生平等

我们可以看到, 很多老师把学生就当成“学生”。这两个学生的含义不同, 前一个学生是指大学生, 后一个学生是指中学以前的学生。当然, 持这种态度的人, 并非做不好大学辅导员的工作, 但实实在在不能让学生们冲破自己的界限, 突破自己的潜能。甚至, 不能让学生们从心里面服自己。大学生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 虽然在做事做人的方法方式上有所欠缺, 但从内心中很希望自己得到平等式的尊重。发自内心尊重大学生的辅导员, 他和其他辅导员是不同的。简单地可以打个比方:我们与同事是处于平等地方式接触的, 我们与自己年幼的孩子, 则是以一种家长式, 监护人式的方式接触的。大学生所处在的这个时期, 正是迫切需要走出“监护”“庇护”的时候, 其直接表现就是想要平等的对待。那么, 能够平等对待大学生的辅导员, 才更能让大学生们接受, 走到他们内心去。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教师做多了, 会产生更多的职业不良习惯, 甚至成为职业病。有的辅导员对于学生们阐述要求的时候, 用“呼来唤去”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禁止学生的时候, 用非常生硬的方式, 让人没有办法接受。其实大学生的心智已经成熟, 他们完全可以理解一些要求的内在原因。采用耐心解释, 以情动人的方式是可以做通大学生工作的。而这种解释的实质上, 是一个辅导员内心中真正与大学生平等的体现。一个大学生只有觉得自己受到尊重, 他才有可能去真正尊重他的老师。

三、辅导员的责任精神, 是一种随时乐观、坚定、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个辅导员的责任精神, 体现在这样的一些方面, “乐观、坚定、向上的生活态度”, 可以让一个辅导员成功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 带出一批拥有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的一批学生。而这种精神一旦升华, 就是学生们无限冲破自己潜能的可能性。

一个怨天尤人, 对工作、生活充满了抱怨, 整日委屈缠身, 觉得社会不公的人是不可能做好辅导员的。消极的态度, 即使没有引起连锁反应, 但给学生们留下的不会是好印象, 甚至受到学生们的鄙弃。辅导员是普通人, 现实生活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不如意。有的人就把把这些东西带到辅导员工作中来, 殊不知这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影响力小一点的辅导员, 会被学生们拿来当做笑谈, 不受尊重;影响力大一些的辅导员, 可能让学生们产生反社会的性格, 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个极坏的结果。

至于“坚定”“向上”这两个描述词, 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拥有这两项生活态度的辅导员老师, 自身会散发一种人格魅力, 使得学生们愿意追随他们, 并且向他们学习。总之,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 应该时刻保持乐观、坚定、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也体现着他们的职业精神。

四、辅导员的责任精神, 是了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 因材施教

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字眼, 是“郁闷”。大学生经常的感觉, 是“迷茫”、“孤独”、“没人理解”、“失落”。其实产生这样的现象, 辅导员们应该自我反思。我们做的就是学生工作, 而学生们有这样的感觉, 我们难辞其咎。

那么为什么结果会这样呢?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到位, 其实, 事实未必如此。更多的时候, 我们缺乏对于学生的了解, 使得交流变得困难, 最后索性停止交流了。我们对于学生的了解, 很多时候会受到心理学上讲的“晕轮效应”“光圈效应”“刻板印象”等心理活动方式的影响, 对于学生存在心理认识偏差。甚至有的辅导员, 会受到媒体、假权威、网络的影响, 自己给现代大学生一个总体性消极的定义, 殊不知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

作为辅导员, 我们是最有对大学生问题发言权的, 但这首先要有对大学生客观的了解。其实辅导员是做什么的?就是带学生, 我们必须了解他们。这其实有些算不得责任精神问题, 更像是在讨论职业道德, 因为我们不了解就根本没办法做辅导员。那么如何了解学生们呢, 其实无非几个方面:1.了解他们的发展心理学特点:青春期, 躁动, 对异性充满好奇, 不喜欢被约束, 反叛, 情绪不稳定, 心理状态不稳定;2.了解他们的状态:少部分人能踏实学习, 生活, 多数人却浮躁, 不稳定。对于前途充满了憧憬, 更充满了迷茫。对于爱情想要尝试却充满各种猜测、忧虑。对于权威既会盲目地跟从, 也会毫无来由地反对。愤世嫉俗, 言辞猛烈。对于交友充满了渴望, 却又抵触。担心考研, 担心工作等;3.了解他们的行为:如网络上的言行, 想做干部的心理, 有些人意志力薄弱整天睡觉等等;4.了解他们流行什么, 关注什么, 偶像的特点;5.了解他们“集体意识”下的目标;6.了解他们的价值观, 人生观;7.了解他们的爱好, 喜恶。

五、辅导员的责任精神, 更是这份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诚然, 在国家现有的分配制度下, 辅导员的待遇在大学中并不合理, 这并不是我们慢待这份职业的理由。辅导员这份职业, 非常神圣, 非常有意义, 并且完全与我们的付出成正比。尤其是当我们送出毕业后, 看着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拼破努力, 屡创佳绩, 他们欢快地回来报喜的时候。那个时候, 我们以他们为自己的荣耀, 高兴之情难于言表。这是每个辅导员最为高兴的事情, 那个时候的荣誉感是超过一切的。在日常的工作中, 爱学生, 帮助学生, 总会得到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回报, 很多时候非常让人感动, 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充满了色彩。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职业会有辅导员这么多鲜花和荣耀, 虽然总是累一些, 我们理应由足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才对得起我们这份工作, 才真正具有一个大学辅导员的责任精神。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辅导员工作的责任精神。大学辅导员的责任精神, 其实是大学辅导员工作的一个完整的加入。辅导员任何方面的表现, 比如生活、婚姻、办事的方法、人生的态度都可以看作辅导员职业的一部分。当然, 这里面自然更侧重态度方面。

关键词:辅导员,责任精神,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的价值探析[J].邹兴平.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2] 高校辅导员工作“以人为本”内涵及其机制建构[J].马晓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上一篇:河南农村劳动力务工保障意识研究下一篇: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