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综合治理对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流域既是天然集水单元, 又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单元和经济开发单元, 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地面水天然汇集的区域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根据浙江省现阶段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情况、流域内降水强度及水利工程现状, 将流域面积20~100km2的地面水自然汇集区域称之为小流域。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单元, 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 预防、治理和开发相结合, 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 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农业耕作等各项措施, 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 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达到山水田林路统一布局, 农林牧副渔全面开发的目的。

衢州市柯城区地处钱塘江上游, 植被资源丰富, 土壤、水质与空气质量无污染超标现象, 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境内有四江七溪, 大小流域有数10处, 小流域众多, 河流径流变化大, 易涨易落, 洪涝灾害频繁, 危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且影响着山丘区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 如何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 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山丘区群众的早日脱贫致富, 对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根本目的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关键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 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 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为发展地方经济打好基础。长期实践证明, 小流域综合治理无论是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 还是为人们生活提供清洁水源和良好人居环境, 都是山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1) 推进山区小流域治理, 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小流域治理是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生态安全。实施小流域治理, 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有效减轻当地环境的水土流失、山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胁, 确保山体与河道的安全, 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小流域治理采取大量地植树种草, 封山禁牧、保护植被, 本身也是直接的建设生态、恢复生态、改善生态的过程。经过治理的小流域, 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功能发挥作用, 山清水秀, 小气候、小环境大大改善, 可促进山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推进山区小流域治理, 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村农业农民是个弱势群体, 尤其是山区“三农”问题, 虽然有着资源丰富、生态优越的优势, 但由于地势环境复杂, 基础条件较差,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的提升和生产力的发展。进行山区小流域治理, 使资源与环境优势得到开发利用, 不仅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又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是推进山区农村生产力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

(3) 推进山区小流域治理, 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途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实现农村生活宽裕。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 是有效保护和高效集约利用水土资源,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这客观上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区域经济的发展, 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和坡面水系工程建设, 增强了土壤保水、保土、保肥能力,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农作物产量, 可解决水土流失地区的温饱问题。通过大面积发展经济林果, 更可直接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促进贫困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

(4) 推进山区小流域治理, 是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推动力量。逐步实现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和要求。小流域综合治理区, 大多数都在经济贫困且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 原来穷山恶水, 村庄脏、乱、差。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后, 不仅改善了山区农业生产条件, 使光山秃岭变成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 而且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生存条件, 方便了出行, 农村环境得到整治, 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 许多小流域变成人们休闲观光的“农家乐”, 客观上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 小流域治理中大量农田生产道路和乡村道路的建设, 还促进了封闭山村与外界的沟通, 促进当地文化、科技、卫生等事业的发展, 加快了农村社会进步, 人们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一定改善。

2 柯城区小流域治理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柯城区在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中,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小流域治理与农业开发相结合, 小流域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发展水保特色产业的思路, 并积极付诸实施。把小流域治理纳入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积极运用价值规律、供求关系指导治理开发, 调整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 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开发路子, 提高了治理开发的效益。

(1) 以制定符合区域优势发展为目标, 提高了山区群众经济收入:小流域治理已成为我区水土流失地区, 尤其是山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在治理开发过程中, 我区发挥区域优势与特色产业开发紧密结合, 围绕柑橘、蔬菜、畜牧等产业做文章, 建成了一批名特优商品基地。如2003年实施的姜家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项目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的思路, 针对该区域有种植柑橘的习惯, 但由于水利设施落后、交通不便, 种植规模小, 群众收入不高的现状, 确定了以综合治理带动当地柑橘产业发展的思路。把小流域治理资金与农机、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资金统筹结合, 发展了1500亩柑橘经济果林, 完成开发治理面积0.5万亩, 扩建加固山塘水库4座, 增加库容28万m3, 衬砌防洪堤2.7km, 开挖疏浚渠道52km, 衬砌“三面光”排灌渠道22km, 修建铺设机耕路16km等农业基础实施。项目区通过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而提高, 实现了涝能排、旱能灌, 从根本上解决了基础设施条件差对项目区农业发展的制约。目前, 该小流域已发展了4500亩柑橘产业带, 年产柑橘850万kg, 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 已经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农民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

(2) 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抓手, 提高了产业经济效应: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区的水土资源得到了有效地治理和保护, 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后, 提高了蓄水保土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如我区开发的济源溪小流域治理项目, 建成12.5km的标准防洪堤, 衬砌排灌渠道12.8km, 修建桥、涵、闸建筑物368处, 新建机耕路8.2km, 维修机耕路3.8km等一批农业基础实施。项目建成后, 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0.4万亩, 新增耕地100亩, 新增防护林100亩, 小流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项目区内7000亩农田得到保护和开发, 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由于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继而吸引了当地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引进了浙江柯香米业有限公司建立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基地3500亩。现项目区内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万kg, 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20万元, 农民收入新增140万元, 纯收入增加192元。直接受益的是项目区内石室乡的石一、石二、石三、大塘底、东村、荆溪等6个行政村的1469户农户。

(3) 以治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 提高了区域内抗灾能力:小流域治理层层设防, 有效提高了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自身抗灾能力。经过小流域的治理, 项目区呈现梯地整齐、路面平坦、沟渠畅通、鸟语花香的景象。济源溪小流域综合治理中, 针对项目区供水主动脉济源溪防洪堤岸堤、引水堰坝倒塌严重, 项目区以新建一座引水堰坝、修建3座引水堰坝建设为龙头, 带动防洪堤、渠道和机耕路建设。栽植了树木, 培植了草坪, 修建便民休闲道, 垂柳依依, 流水伴着小桥, 清澈的池水周围是干净的石板路, 它们构成了新农村和谐的画卷。许多昔日荒山秃岭、水土流失的恶劣景观变成了生机盎然的宜人景象, 变成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安居乐业的秀美家园, 农村环境得到整治, 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同时, 水土保持就地拦蓄水土, 涵养水源, 把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对下游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控制面源污染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区因地制宜推广的“猪-沼-果”治理开发模式, 既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和牲畜粪便排放量等污染, 又减少了水土流失。

3 小流域治理的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柯城区自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以来, 在全区范围内初步形成防洪减灾体系和灌溉排涝体系, 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尤其是农业持续稳产高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但由于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不相适应, 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山区、丘陵带小流域治理上特别突出:一是治理理念比较滞后;二是缺乏系统综合治理思路;三是原来已建成的工程标准偏低, 且老化失修状况十分普遍;四是生产建设资源开发等活动造成一些新的水土流失严重。小流域治理仍然是我区土地治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3.1 先天不足、小流域防灾能力低

我区境内地处金衢盆地西端, 属钱塘江流域, 中部以衢江为轴, 南北两侧海拔依次升高, 具有河谷平原-低丘岗地-高丘-低山-中山过渡的特征, 境内丘陵山地占64%, 山丘起伏、地形复杂。全区有50%的耕地, 45%的人口, 65%的农业产业处于江河洪水位高潮位以下, 主要江河干流防洪标准仅五年一遇, 大部分乡村整体防洪能力不足10年一遇。再者, 小流域多数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山丘区, 自然环境恶劣, 防洪能力则更低。虽然有些小流域有一定的设防, 河道有部分防洪堤, 但从多数小流域发生的灾害来看, 原有的防洪堤防洪标准很低, 经不住洪水的冲刷, 冲出一个口子后即倒塌一大片。许多堤防是当地农民在围溪滩造地时筑起来的护岸, 并没有按防洪堤的标准建造。小流域内大雨大灾, 无雨旱灾, 年年遇灾的现象十分普遍。

3.2 小流域治理未能系统化

前些年, 虽然有些小流域进行治理, 但治理时未经过认真的规划设计, 未能从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工程、河道疏浚、防洪堤建设、建设拦洪工程等诸方面统筹考虑, 只是修修补补, 防洪堤水毁一段补一段, 或是在村镇边及重要的堤段进行治理, 没有进行系统的治理, 综合治理规划滞后。

3.3 小流域水工程设施薄弱, 洪涝旱灾逐渐加剧

小流域大多位于江河的中上游, 降水年内分配集中, 年际变化大, 小流域水利工程设施薄弱, 缺少有效的控制性拦蓄工程,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造成了山区工程性缺水,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山区可耕地少, 经济落后, 在60、70年代, 为了增加可耕地, 在河道上围滩造地, 致使河道过水断面不断减少。山区人多地少, 农民迫于生计, 在山坡地上开荒种植, 由此小流域长期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已表现在土层变薄, 土壤肥力损失, 生产力下降。雨季降水量多、强度大, 分布不均匀,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而且导致水库淤积, 下游河床抬高, 降低水利工程的防洪、蓄水及行洪能力, 加剧水旱灾害的发生。如2002年九华乡的“8.15”洪灾, 引发了小流域内的山体滑坡产生强大的泥石流, 死伤60余人, 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旱季经常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和大面积橘园减产。

3.4 资金不足, 小流域治理相对滞后

前几年, 主要是考虑了大江大河的治理, 对小流域的治理重视不够, 原因是小流域地处山区, 经济相对不发达, 考虑小流域治理投入和所保护范围的经济效益较小。在重视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 对小流域的治理相对较少。小流域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 面广量大, 进行综合治理投入很大, 由于各地财政均没有设立小流域治理专项资金, 而小流域又大多数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丘区, 当地群众投入能力低, 财政能力也十分有限, 无能力承担综合治理项目的高额投资, 在小流域治理中投入资金只能应急之际,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流域治理进度, 而小流域治理需要的资金量比中低产田改造大得多。

4 小流域治理在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

根据我区地形地貌与小流域分布现状, 应依照小流域治理有关建设标准, 要实行治理、开发、管理、经营一体化, 建立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将全区“十一五”计划治理的小流域与“十五”的小流域治理规划衔接起来。注重治理与开发管理相结合, 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4.1 因地制宜做好治理的规划工作

做好规划工作是小流域治理的前提, 为了能全面综合地治理小流域, 在规划中应全面考虑各种治理措施的有机结合, 小流域治理不仅仅是水利工程的治理, 不是做几道防洪堤, 修几座堰坝就可解决的, 要从纯粹是从水利工程的角度治理小流域的观念中跳出来, 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涉及到项目区群众的切身利益, 因此必须坚持科学规划设计, 必须以生态建设为本。治理规划要坚持治山和治水相结合, 疏浚和护堤相结合, 治理和管理相结合, 管理和开发相结合, 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等原则。还要推广新技术、新经验、新方法, 以加快治理速度, 提高治理水平。目前, 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是农业生态工程项目, 治理面积相对较小, 就需要有选择有代表性小流域的进行治理, 以充分发挥其示范意义。

4.2 小流域治理措施

(1) 小型水利工程措施:小流域治理的水利工程措施要按照“上蓄、中疏、下泄”的原则, 上游以维修加固、建拦蓄水库为主, 中游以修建堰坝, 起到消能、引水、稳定河床的作用, 下游以修筑防洪堤、疏浚河道为主。对于自然条件恶劣, 自然灾害频发的小流域, 在流域上游修建防洪、蓄水控制性工程是减轻洪灾、旱灾的有效措施之一。河道整治主要包括修建防洪堤和疏浚河道, 以疏浚为重点, 降低水位, 减少水患, 使河道行洪排水通畅, 力求在治理后达到稳定河床、防冲防淤、改造滩地、合理利用, 达到经济而有效地防治洪水的目的。在防洪堤建设上, 保护农田达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 保护村庄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 保护乡 (镇) 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保护县城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遇到超标准洪水按照“漫顶不垮坝, 防冲不防淹”的技术要求, 通过适地开口, 修筑标准较高的圬工滚水坝和泄水底涵, 进行重点设防, 以减轻全线设防的压力, 达到设计频率的暴雨洪水安全排泄。

(2) 水土保持措施:小流域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分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四荒”治理措施。各项治理措施紧密结合, 构建完整的水土流失防御体系。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一般可采取坡地改梯田、修建水平带、水平沟、排水沟及鱼鳞坑和拦沙坝等措施。可根据坡地的坡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25°以下的坡地, 考虑到土层厚度等方面的因素, 土层厚的可修建梯田, 土层浅薄的坡地, 可通过建立排水系统予以治理, 如沿等高线修横沟, 避免冲刷, 但坡面有比较完整的排蓄工程。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可采取退耕还林和封禁治理, 种植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措施。要根据山地的地形、地貌、土层厚薄等众多因素综合考虑, 选取适合的治理措施。25°以上的开垦坡地全应部退耕还林, 疏林地是山区发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 它的主要治理措施是封山育林, 并在稀疏和空隙处通过补植来增加地表覆盖, 提高治理的效果。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 是小流域治理工作重点, 特别要注意采取保水保土耕作法, 15°以下的坡地, 如等采取高耕作、沟垅种植、草田轮作、增施有机肥、少耕、免耕等。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四荒”水土流失治理要因地制宜, 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种植林木或者封禁治理、修建梯田、建水平沟等坡面水土保持工程。

4.3 小流域治理与开发水资源相结合

充分利用山区坡降大、雨量充沛、水利资源丰富的特点, 在保证下游两岸村庄、人畜用水、灌溉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同时, 积极发展小水电, 同时也美化流域环境。小流域治理与发展乡村供水相结合, 结合全区“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利用小流域上游兴建的防洪、蓄水山塘与水库提供的优质饮用水水源。

4.4 小流域治理与生态农业产品基地开发相结合

根据各小流域所处的小气候、土壤条件, 因地制宜种植柑桔、小水果、高山蔬菜、茶叶、油茶、药材、毛竹等经济作物。与生态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 引进培育出适应当地的优良新品种, 努力选育出一批高品质、高产的地方特色品种, 加以利用扶持开发推广, 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为解决山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使党的富民政策在山坳中体现。要科学合理布局, 充分利用流域内水土资源, 开发“四荒”, 发展经济, 调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注重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使小流域治理与市场经济、区域经济相结合, 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为发展新农村的经济基础。

4.5 小流域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我区一些部分小流域中上游的山水资源、植被资源、人文资源条件相当好, 只要通过下游的小流域治理, 结合旅游开发, 可形成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 大力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特色旅游业, 针对小流域独特的小生态、小风景, 开发“农家乐”, 利用人们的返朴归真的感触, 以及好奇心, 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和劳动的乐趣。小流域治理还要与“下山脱贫”相结合, 一些居住在偏僻的小山村, 在小流域治理的同时, 将这些群众移居下来, 改变以往的住山、靠山、吃山的旧观念, 改善他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其生活质量, 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总之, 小流域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同时对小流域的治理要坚持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的原则, 采取各种措施, 加快小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步伐, 将有力地推进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上一篇:自我管理教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的影响下一篇: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