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通用8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篇1

474470河南省淅川县厚坡镇第一初级中学周江锋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近十年了。十年来,我们的教学面貌都有多大改变呢?恕我直言,没有多大改变!就拿我熟悉的语文科来说,仍是一本书(无非是书里增加了“诵读欣赏”“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名著推荐与阅读”这些内容而已)、一块黑板(电子白板其实仍是“黑板”)、一支粉笔(键盘和鼠标其实仍是“粉笔”)的教学模式,学生仍是长年累月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真正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的机会很少,与课改前几乎无多大差异。真正能称得上变化的无非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和时间比以前多了些,但即使这点权力也是老师们迫于领导的压力无奈地“交给”学生的,可想而知,学生在运用这点儿权力时又会打多大折扣?我想问我的语文同行们一下:“‘诵读欣赏’你们真让学生诵、读、欣赏了吗?‘语文....

实践活动’你们真让学生实践、活动了吗?‘口语交际’你们真让....

学生交际了吗?而你们的抽屉里没收的名著又有多少?”怕三分之..

二的老师都要低下头去!这样的教育咋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难怪有老师发出这样的疑问:“怎么这学生在一年级时还敢举手发言,而到了二年级却越来越少了,到了三年级简直就没人发言了?任你喊破喉咙就是没人举手!?”——不是学生越大越害羞,而是你把学生的灵性和活力全扼杀了,你的“题海战术”和“棍棒教法”已把学生禁锢得木讷呆滞、畏畏缩缩、谨小慎微,他们躲都来不及,哪里还敢主动地举起手来?

这肯定不是新课改的初衷!所以,很早就有专家站出来发表宏论了:“教育的评价方式不改革,应试教育不作彻底改变,那么这种局面就难以有根本的改观!”——把一切罪过都推到了“应试教育”的身上!这个论断猛一听很有道理,甚至这么多年来我都坚信不疑,但最近我却对它产生了怀疑。我只想提出一些问题:“美国难道就不搞‘应试’吗?可人家为什么还出了那么多低分高能的人?”“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从实践活动中去学习,难道就应不了试吗?”“学习难道只有从课本中去学习这一种途径吗?”“语文学习难道就是学课文吗?难道就是积累几个字词句,然后段意、中心、写作特点这样一程一程地搞下去吗?”“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语文学习以及语文成绩是正作用还是负作用?”“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语文素养与单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语文素养哪个更快、更有效、更省力?”“学习难道就只是学习知识和技能吗?对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有何作用?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有何作用?”„„这些问题答案其实是很明确的:语文实践活动既能促进知识和能力这些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能促进需要、兴趣、性格、气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两者之间还有互相促进的作用;而这些因素的协同发展,又必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包括语文素养,而这种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比单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要有效得多,省力得多,因为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和经验更深刻、更清晰、更牢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了,还怕语文成绩上不去吗?都能搞研究和创作了,还怕应付不了一张小小的试卷吗?

答案如此明确、肯定,可老师们为什么宁愿整日把自己埋在书本和作业本里,把头充爆,把腰累折,把眼使坏,把肺气炸,而就是不愿在综合实践活动上多下一点一丝的功夫呢?看看我们现在的实践活动课都是咋上的!笔者教七年级语文多年,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全学年共有六次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赛诗会》,可回忆起来,印象中这么多年好像只举行了两次活动:一次是办文学手抄报,一次是举行科技新闻发布会,其他的好像都没咋弄过,只是让学生把书上的内容读读,想想咋做就算了。而那两次活动又是咋举行的呢?手抄报是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回家完成的,还算叫个活动;而科技新闻发布会就只是即兴之作,学生没有丝毫准备,发言者寥寥无几,气得我大发雷霆,发誓以后再也不搞这样的活动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我一个人这样做,那还说明不了什么,而实际上据我了解,其他语文老师也大致和我一样。这就促使我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活动呢?难道是怕出安全事故吗?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我终于悟出了一点道理:不仅仅是安全,根本原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好上!首先,它容量大,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往往要运用到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天文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它需要的信息量也就大。我们常.........

说:“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得先有一桶水。”那么,现在要给学生一桶水,老师得有多少水呢?而谁愿意下那么大的功夫去搜集那么

多的“水”呢?何况这也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就不难理解我们的老师们为什么宁愿经年累月地埋在书山案牍里而不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活动——因为前者无非是重复一种简单的机械劳动,而后者却是在从事一种复杂的、艰辛的、带有探究性和开创性的脑力劳动。其次,它包含的劳动量大,需要高强度、高效率的劳动。一堂...................

课再累也就是那四十五分钟,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真正要开展好,收到实效,却常常需要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而且还要牺牲课余时间和双休日才能完成。高强度、高效率的劳动,对于已经身心疲惫的老师们来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再次,它需要的条件......因素多。比如说《走进图书馆》,你得先有一座图书馆,可建立一座...

图书馆是那么容易的吗?再比如说《网上读写与交流》,你得先保证每人有一台电脑!你可以利用学校的微机室,但你必须与校微机管理员协商好,而且还得负微机的安全责任,这不麻烦?再加上安全因素,所以老师们就只好避繁就简、避重就轻、避难就易了。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这样维持现状下去或者索性就不要综合实践活动了呢?答曰:非也!我们是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具有能动性。我们可以对书上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嘛!能......开展的我们就开展,不能开展的我们就取消。另外,我们可以根据..................

本地、本校的实际,自行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寻访家乡的风景名胜》、《搜集家乡的民间故事》、《家乡的农业》、《家乡的工业》、《家乡的经济状况》、《家乡的植物、动物、矿物》、《我校的文化状况》、《我校学生的学习状

况》、《我校学生的生活状况》、《我校的周边环境》、《我校的安全机制》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既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又可以开发和发展思维、交际、协作、信息处理、阅读分析和社会调查能力,还可以促进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尤其是广泛的兴趣、坚韧的意志、爱校爱家爱国爱民的情怀。一箭多雕,何乐而不为?再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一定都非得是这样大的完整的活动,有时出一期板报、校报,开展一次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募捐会,搞一次戏剧演出,观看一场电影、电视,参观一处名胜古迹,组织一次春游或秋游,开一场文娱晚会,举行一次作文竞赛或体育比赛„„这些都叫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这么说,语文课程资源有多丰富,语文实践活动的土壤就有多深厚,场地就有多宽广——甚至还要更广阔,因为它还可以跨学科进行。最重要的是,举行这些小而短的活动,需要的信息量和老师的劳动量都不是太大,老师们完全可以胜任得了,而且这些活动大都可以在校园内或家内进行,能够避开不安全因素,使老师们解除后顾之忧。

最后,我还想说一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问题。怎样评价?是不是学生能把试卷上的那道综合实践活动题答对就算成功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对于这类题,即使根本没开展过活动也完全可以凭想象答得上来。这样的评价有什么意义呢?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评价?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还是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上“评价建议”里关于“综合性学习”的那几行

文字为准,即主要看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成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发挥和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怎样,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等。而要想对这些指标有一个科学的评价,就必须要从“质”和“量”上有一个科学的确定,而这正是需要我们教育管理者去做的事情。另外,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学生写调查报告或总结之类的东西,因为这会变成另一种“应试”和负担,从而冲淡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打击学生开展此类活动的兴趣,浇灭学生心头的热情之火。2009、11、5

电话:***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篇2

因此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以及有效实施问题引起了全国课程专家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关注。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郭元祥教授强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化的重点和难点, 并提出了常态实施的几个具体标准:一是课程进入学校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年度方案和学期方案, 学校制定《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二是确定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 组成了指导小组;三是实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课时安排进入学期课程安排表, 并按课程表的计划予以实施;四是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过程。

陈树杰教授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四句32字基本特征, 即“课程必修, 普遍实施;教师能教, 便于操作;学生爱学, 积极投入;效果实在, 确有收获”。在此基础上邹开煌提出了“普遍实施, 教师易导, 学生爱学, 效果实在”精简版的16字特征描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实践探索

1. 对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理解与认识

我们认为, 所谓常态化, 就是课程实施相对稳定、规范、朴实, 具有计划性、可预见性和普遍的意义, 让普通的学校都能有所遵循, 让所有的教师都能上都会上, 让每节课都有一定的质量。所以综合实践教学课活动要从追求精彩轰动回归平凡朴实, 从个案特例的成功追求全面质量的提升。常态化教学的目标追求是, 在每一所学校中都开出, 把每一节课都上好, 让每个老师都能上, 做到稳定中有变化, 规范中有个性, 统一中有特色, 全面中有精彩。

2. 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必须尊重现实条件

在实践的探索中, 我们认识到, 要想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化的实施必须尊重现实, 不能超越现有的条件水平的限制, 必须从实际出发, 才能真正实现常态化有效化的目标。

我们认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主要有两方面的限制:其一是在常规教学中按课程表上课的规定性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灵活性的矛盾和限制。在学校的常规教学中, 教师是按事先编制好的课程表上课, 严格规定执行的。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的灵活性必须保证不能对常规的教学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在正常的情况下,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以每课为基本教学单元, 从而保证学习时间。其二是现有教师的素质水平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要求的高标准之间的差距和限制, 特别是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基本都是兼职, 投入的精力有限。而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成熟的具体的操作方案或规范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必要和必须的。

3. 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基本要求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 课程常态实施单元化、均衡化、系统化的基本要求。

单元是点, 点上要固定。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应按学校的课程表 (单元) 进行实施, 除非特殊情况, 不随意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课程内容安排上, 尽量使每节课都能完成或学会一项小的活动项目。每一节课都能保证是常态化的根本, 单元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对课程进行跟踪定位, 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不被挤占挪用。

均衡化是面, 面上要综合。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和活动内容要体现多元性、全面性, 不能只以研究性学习为主, 必须兼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 并与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合。这四个领域对学生的发展同样重要, 并没有高低之别, 必须给予同等的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 不能求大 (研究课题大) 、求深 (研究难度深) 、求美 (研究成果丰富) , 更不能老师从中包办替代, 最关键的是看有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

系统化是纵深, 单元成系列。就是课程在主题设计 (内容) 要相互关联逐步深入, 在实施时间上要跟踪追踪持续持久作用, 多个单元形成系列。孤立和个案再精彩, 也不会给学生重大的影响。只有持续的、渐进的 (渐进才会产生体验感悟) 、平实的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活动, 不断强化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管理创新

为了使单元化、均衡化、系统化的基本要求能落在实处, 我们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上进行了创新, 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日志》 (见附录) 。《综合实践活动日志》分基本信息、活动主题、活动项目、内容与设计、效果与反应、下次课活动设想等六部分, 功能作用各有不同。整个日志即是“教案”, 又是上课的原始记录。

(1) 基本信息部分主要是为了跟踪定位, 即从中了解并确认学校是不是开足开齐了课程。将日志上的时间记录与课程表核对, 或对学生进行调查, 就基本上能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有没有得到保障。

(2) 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是老师需要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的课程内容。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处于不同层次, 若干个不同项目可以形成一个主题, 主题可以是事先拟定的, 也可以是后来进行的归类。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的开发与设计,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实施是关键。这个部分, 可以作为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之所以设计活动主题和活动项目就是要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整体的把握、全面的思考, 使课程设计有连贯性、系统性。

(3) 内容与设计部分主要是标明或记录或每一单元的活动项目进行的程序, 通俗地说就是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你是怎么上的。对这部分的要求是课前一定要有设计, 但允许有变化在课后记录。这也是日志的重点内容。

(4) 效果与反应是教师课后的反思与对教学的观察感受。

(5) 下次课活动设想有一个联想的效应, 就是老师通过这次活动, 想到学生还需要继续开展什么样的活动, 形成系列, 进一步拓宽老师课程开发的思路。

可以说, 《综合实践活动日志》像一面镜子, 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对综合课程的认识与理解、开发与设计以及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附:综合实践活动日志

注:1.每次课都要有这样的记录, 最后将整个学期的记录汇编装订成册, 册随班走。

2.后来的教师参考前面的内容, 设计新的或加深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思考 篇3

【关 键 词】综合实践活动;更新观念;资源;贴近学生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5-02

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过程,学生是这个学习过程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尝试者、探索者、合作者、体验者。在综合实践活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到引领指导作用,这给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带来了更深刻的思考: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准确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既独立又兼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育思想再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只向学生讲授单一的应试知识,而要求教师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所传授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学科知识,也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必须去思考的问题,也是要给自已准确定位的问题。虽然新课标对教师的定位是多样的,但最终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参与其中。如,给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亲自去调查、去实践、去探究。教师在课题活动中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如,通过“垃圾问题小思考”、“生活中的安全标志”等活动,让学生对他们生活的环境有进一步或更深的了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各学科知识综合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各学科知识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拓展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且要具备对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精选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经验,而且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校资源,引导学生提出课题,合理制定活动方案;要求教师既要有对活动的内容、过程精心设计,又要组织协调好学生的活动过程,组织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协调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的选择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经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资源状况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给低年级学生选一些趣味性强、知识性浅显的话题进行活动,如“小秋收”、“制作琥珀”等。这些都是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动脑进行操作的,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思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选一些难度较高有一定探究性、思考和创造性能力的活动,如“配制盆花营养土”、“汽车与社会进步”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从中有所思考、感悟或超越。

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活动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最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的选择不能只依赖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选取与学生活息息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尽量把综合实践课上成学生的生活课、实践课。这就要求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严谨的态度,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与合作,通过活动达到多种学习活动的统一。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的相互结合,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活动课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应做到课题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如:“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校园环境的调查”、“人类的灾难——洪水、海啸、地震”等。通过活动学生很容易从中感悟环境与环保的重要性,更能体会到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交流、探究与合作。通过活动积累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合理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理念上已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范围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已不仅仅局限于室内、课堂,已向课外多领域、地域延伸。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又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是以教材为纲、取材广泛的开放性课程。

四、创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情境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实践、体验、合作的情境。把活动内容与活动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过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通过让学生“腌咸蛋”、“钉纽扣”等活动,体验动手劳作,体会母亲的辛劳等。教学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情感、兴趣的统一,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直接体验劳作者的心酸与喜悦,成功与失败。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画一画”、“做一做”、“猜一猜”、“讲一讲”等活动形式,把抽象的知识与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等情况来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使用,应本着以教材为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原则,应在实践活动中大胆使用教材,做到增删适度、合理,灵活处理教材。教师只有努力创设真实并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达到实践探究和创新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篇4

各位主任:

作为一名校长的我,首先说一句诚恳的话:“感谢你们!”,学校前勤的很多都和你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这两年,在全省推行素质教育及的今天,在开足开全还要上好的今天,更需要你们艰辛的付出和努力,而很多工作都是无形的工作。因为有很多无形的工作,才有可能换来有形的成果,记得前潍坊教育局局长现国家督学说过一句话:“要想不成为一般人,必须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活。”我记得第一小学的李佃霞在中国教育人博客也发表这样的体会。好切入正题。

汇报提纲

一、突出点——制约瓶颈,开展很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与开发不仅涉及许多理论问题,更涉及许多实际问题。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要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特点、形式和方法等规律性问题,理论上要说得通、实践上也要做得到。当前:针对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困惑着学校领导、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思想,也阻碍课改的进程,更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1、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反差明显,导致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以至观望等待,行动迟缓。当前我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理论层面,课案研究较多,实践层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课程初创时期,百家争鸣属正常现象,然而,而对学校领导、教师莫衷一是的争论,常使得学校和一线教师们无所适从。长期以来,其它学科教有教材、教参或参考资料,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处于“四无”(即无教材、无教参、无教师、无课程标准)的局面,更使得学校对课程实施无从下手,加之传统课程观念对学校教育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影响,导致一些学校观望、等待,开课的行动比较迟缓。这是造成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开课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多数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从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的新课程理念是认同和拥护的。然而,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问题,真正做到化理论为措施,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综合素质,使学校和教师能够得心应手地行动起来,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从实践推进的层面上寻找问题的症结,应引起领导和一线教师共同关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活动两类不同课程理念的混淆,模糊了人们对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要性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之外的一门独立的新型课程,并非任何学科课程的辅助延伸或附庸。然而一些人对“学科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两类课程的区别和联系认识不清,混淆了学科教育活动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别。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科教学重视活动化的研究本无可厚非,然而在一些学科教学改革中,错误的使用“综合活动”的概念,甚至用学科活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导致一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明显学科化的倾向,冲击了对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更有甚者,误认为学科活动的开展,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没有前途的,因而有的学校领导对这一课程的实施和开设不主动、不研究,听之任之,敷衍塞责。这己经成为有的学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行动不力的重要原因。

3、对课程整合或分立莫衷一是,妨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开发的力度。

按《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

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形成四者整合的综合课程。然而,目前有的学校单独开设“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情况十分普遍。究其原因,除了课程实施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外,还因为课改之初由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一书明确提出:“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主张;再者,在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念不久,高中课改便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分别设课,以至引起一些同志思想上的混乱,高中己经分设了,中小学是不是也要分设呢?思想的困惑导致行动的懈怠。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的力度不足,这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4、对活动“领域”把握失当,妨碍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深入开发。

现有文件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都十分强调四个“指定领域”。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项内容,并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念下同一层次的四个低阶成分,很难用“领域”的概念加以概括,这己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况且既然有指定领域自然也就有非指定领域。那么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又有哪些内容呢?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又是怎样的关系呢?看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很难用领域予以概括。近来有人建议用“要素”的概念取而代之,实际上要素这一概念也未必能够科学地说明问题。

由于对上述问题缺乏科学的说明,以至形成对课程内容上认识上的混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当前最常见的表现便是将对生活中的现实“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视作综合实践课程的全部,实际上排除了劳动技术教育技能训练性质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内容的学习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少数学校将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单设的主要理由,其结果造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内容从整体上显得单调、乏味,课程的教育功能自然也难以充分保证。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化”和“浅层次”现象明显,妨碍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功能的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主张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的教育功能。然而现实活动中“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现象十分普遍,那些脱 离儿童、青少年现实生活和智能特点的活动设计很难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根据成人的主观想象,为儿童、青少年安排的活动模块多数并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厌烦。

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认真研究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内在规律,明确活动目标和具体要求,根据活动主题长、短、大、小的设计思想实施策略,实施“知识基础上的活动”和“理性指导下的实践”。提高课程效益,使每一项活动都能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己经成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发展,并深入研究该课题。

六、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都有待进一步发挥。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忽视师生共同合作。教师指导作用迷失和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同时并存,前者集中表现在教师面对活动畏首畏尾,不敢大胆指导,龙其是对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不到位;后者的反映则是片面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脱离教师的指导,常表现为活动的盲目性。前述活动的“形式主义”和“浅层次”的现象的出现,也大多与此有关。上述这些情况,都是妨碍了该课程的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师生互动,认真研究活动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行为特点,真正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动手动脑,心灵手巧的目标。

七、缺乏对活动过程和结果有机联系的深入研究,活动评价的科学性和诚信度有待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当前,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孤立起来,甚至对立起来的现象相当普遍,缺乏对活动过程和结果有机联系的深入研究,将知识和能力割裂开来,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立起来,不了解正确的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过程实施的重要保证,自然也就不明白综合实践活动所以“重结果,更重过程”的道理,甚至以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果无足轻重,提出“重过程、轻结果”的主张。忽视根据

结果的需要设计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加以悉心指导的必要性,其结果导致“过程热热闹闹,结果收获甚微”的情况发生。与之相伴的则是评价的随意性、导致科学性和诚信感明显不足,从而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

八、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瓶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没有经过任何先期培训推出的新型课程。在课程初期,提出“团体指导、合作教学”策略,对推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教师把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较低,有学历无水平。师资流动性大,教学观念、教育思想落后已经成为严重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因素。实践证明,片面强调教师全员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实际是人人都不教,都不会认真地教,自然也就很难保证课程质量和教育效果;从课程性质及其承担的任务来看,没有一支庞大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并不断提高他们驾驭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再从课程资源开发上来看,教师不会编制课案,不会收集资料,不会提出研究的主题,只会拿着教本上课。

九、片面强调活动主题“预设”或“生成”,都不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和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都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展开,寻找问题、把问题提炼成“课题”或进行“主题设计”是活动展开的先决条件。

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活动主题的选择和设计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分强调活动主题“预设”一切按预想的过程按部就班的进行,给予性过强,实际上会剥夺学生主动参与的权利;片面强调活动主题“生成”,以为“一切活动都是生成的”,否定任何对活动的预先设计。特别排斥用于学生的活动资源建设,反对使用资源包案例集之类的教育用书,两种认识都具有片面性。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项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其主题的选择和实施大都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预设”是基础,“生成”是发展。围绕预定目标,依据实际,主动借鉴,积极开发是选择活动主题,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片面强调(校)内和室(校)外的情况同时并存,不利于活动类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资源开发问题上,片面强调室(校)内和室(校)外的情况同时并存,过分强调室内和校内活动时忽视室外和校外课堂资源的开发,弱化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常会导致活动“课堂化”和“教学化”、“学科化”的倾向;片面强调室外或校外将社会调查等类型的活动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忽视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两者均会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调贫乏,也很难全面完成课程的教育目标。

上述十个方面的问题,在我县部分学校不同程度地出现,是阻碍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起步点——借鉴外力,学会临帖

2、立足点——结合实际,学会提炼

3、落脚点——脚踏实地,开展活动

4、关键点——用心干事,着眼发展

几点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篇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产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新课程理念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打破了传统教育评价只重视选拔功能的倾向,更强调发展性、整体性、多元化的评价。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真正落实发展性学生评价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注重活动的过程、方法,展现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了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中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中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即“不以成败论英雄”。

在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时,应揭示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解决问题采取的方法,也许活动结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但也要看到学生的努力,并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参与后与他人进行平等的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得失、经验与他人共享,在展现、交流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观察法,即教师、家长、同伴、学生自己等活动相关人员在活动过程随时观察并记录下每个学生每个细节的表现,及时总结、不断自省、不断改进,达到即时、即兴评价。其中成果记录袋,就可以引导学生随时积累相关资料,达到体现过程、方法,展现自我、共同分享的目的。

二、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形式都具有多元的特性,而活动评价渗透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以它的评价方式也具有灵活性、多元性。在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参观、访问等多种活动展开过程中,评价也伴随着这些方式出现,再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展现出来,可以说是评价方式具有多样性。

在评价过程中,要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真正起到教育的目的,“教是为了不用教”,达到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目的,让他们在活动中随时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情感、态度、意志、习惯等方面有所觉悟,形成认识,并在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从而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平时的作业、活动的记录、计划和相片、小报、录音带等多种形式的资料是评价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引导学生随时记录下对活动的认识、感受,作为评价的依据。

三、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个性结构是由多侧面、多层次心理特征所组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复杂整体,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正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先天基本条件和生存的环境存在差异,造就了思维、行为习惯等思维因素的不同。教师应充分尊重这些差异,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自我参照”评价标准。采取观察法与激励法相结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也可采取观察法与追踪法相结合,长期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真正做到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四、重视学生的态度、情感,促进能力的发展。

在以往的学科课程评价中,成绩首先被推上了评价的历史舞台,无论是平时成绩的测验,,还是期考试,都以是否掌握了知识考到了高分为中心,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更少顾及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世界著名的足球教练员米卢曾经多次强调“态度决定一切”,可见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态度、情感的发展,主要涉及行为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状况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还有学生各种良好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如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等。

教师应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学生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的愿望、技巧和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途径、技巧及对信息的辨别反思能力来评价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作品的创意、设计方法、制作过程及作品的表现形式对学生进行设计与操作技能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篇6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这既是适应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的必然。“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既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要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下面就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的编写

1.选择活动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通过学生的探究和社会参与、体验和操作性的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学生可以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调查,增加许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提高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2.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获得发展,在活动过程的体验中学会反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触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要将教室、学校和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情境可能与我们的预设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可能是预期的,也可能不是预期的,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显著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当学生在活动中碰到问题、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作为一个指导者,给学生暗示性的帮助和引导,使学生的认识在活动中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

二、上好数学综合实践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在经历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中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又区别于其它数学课,在一节课中,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

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仍是实践活动课的灵魂。通过有效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仍需把握这一灵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数学中有机地渗透数学文化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延伸的空间比较深,学生活动的范畴比大,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这些因素就为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名著、著名数学猜想、数学史料等。

4.创新作业形式DD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性作业。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地创新作业形式DD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作业。这项作业可以对课内活动做有效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实践与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接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获得更多的数学信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5.及时中肯的教学评价DD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催化剂。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拨动学生内心情感,启发学生相互借鉴,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6.有效地整合数学素材,不断拓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新课标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在我们的周边还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为鲜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时效性很强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数学趣题而成的素材等。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落实的过程有着很大的探究空间。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们还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大胆尝试,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篇7

一、积极挖掘特色资源, 形成特色基地

近年来, 我们始终坚持以特色基地建设为突破口, 以特色基地建设推进区域教研活动, 引导广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立足学校和地方实际, 并筛选、挖掘一切可用的地方资源, 为学校特色基地的建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长效的资源保障。

(一) 校园科技创新特色基地

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一种普遍特征, 学校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校园科技创新特色基地的创设, 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开辟了通道。

1. 硬件环境保障

科技创新特色基地要有场地、设备、耗料等硬件, 我市的普遍做法是设立科技创新专用教室和科技创新作品展览室, 定期或全天候向全校师生开放。学生在科技创新展览室看到同伴的创新作品, 除了欣赏, 还能点燃心中创新的火苗。

2. 专业教师助力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需要学校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要通过课堂或兴趣小组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发问, 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习惯,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 提高他们的创造力。目前, 我市初高中已基本配齐综合实践活动的专职教师, 科技创新特色基地学校甚至有创新专业教师团队, 成立了校园科技创新研究所、校园发明家协会等学生社团, 教师们定期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学校还经常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座、指导,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 大赛评比推动

为更好地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特色基地学校每年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大赛及科技小论文评比活动, 在学校科技节期间进行优秀创新作品的展览和表彰。学校还积极组织优秀的作品和项目送县、市、省参评, 摘得了一个又一个大奖。

(二) 校园特色人文基地

浓郁的文化气息, 体现儒雅、充满人文色彩的校园, 会以一股强大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 使之冶情、励志、好学, 感悟人生, 开启智慧。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 是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的故乡, 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这是一笔独特的人文资源, 为学校特色人文基地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置身其中的中小学生, 也是受益无穷。目前绍兴市特色人文基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了培育和建设。

1. 借历史名人之名, 培育特色人文基地

绍兴历史上名人辈出, 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学校也多, 如建功中学、鲁迅中学、元培中学、秋瑾中学、越崎中学、马寅初中学等。因此, 围绕历史名人开展的特色主题活动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资源和优势。

案例1柯桥区鲁迅中学是一所以大文豪鲁迅来命名的重点中学。该校充分挖掘鲁迅文化资源, 打造以“鲁迅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活动品牌, 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的滋润, 初步形成了具有浓郁的“鲁迅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该校鲁迅文化工程包括:

(1) 鲁迅文化节。在鲁迅文化节期间, 学生参观学校的鲁迅纪念馆, 观看由鲁迅作品拍摄的电影, 倾听鲁迅知识讲座, 表演鲁迅作品“课本剧”。

(2) 鲁迅知识讲座。邀请对鲁迅先生有研究的专家结合绍兴的风土人情, 向学生讲述鲁迅与绍兴的密切关系, 感受鲁迅先生伟大的思想, 进而激励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崇高品格。

(3) 鲁迅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走近鲁迅”“留住鲁迅”已经成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健全人格的传统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鲁迅作品选读》则是学校适应新课改所开发的选修课校本教材。在鲁迅作品集体“退出”语文必修教材的今天, 编辑一本适合鲁迅中学师生使用的选修教材, 就显得尤为重要。

(4) 鲁迅特色社团活动。与“鲁迅”有关的社团有鲁中之声、鲁迅文学社、百草园等。

(5) “祭鲁”活动等特色活动。通过“祭鲁”活动, 可以将鲁迅精神深深地植入师生的灵魂深处。每年清明时节, 全体师生会聚在校园鲁迅广场, 感受“祭鲁”活动的庄重, 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鲁迅文化工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启迪了学生的心智, 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在系列活动中, 学生看鲁迅、说鲁迅、演鲁迅, 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剧目, 多次在北京、上海、海南、绍兴的四所“鲁迅中学”的联谊活动中演出, 深受好评。

作为鲁迅文化工程活动的延伸, 学校还在假期里组织学生开展拜访鲁迅研究专家、与名家面对面交流等综合实践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 有不少学生在“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征文活动中获奖。

2. 借历史名人在校工作的经历, 建立特色人文基地

在历史上, 不少先贤、名流在绍兴办学讲课, 积淀出独特的名人效应。

案例2百年名校春晖中学, 创办于1908年。20世纪20年代, 一大批名师硕彦汇集白马湖, 比如蔡元培、黄炎培、黄宾虹、张大千、叶圣陶等来此讲学、考察, 推行新教育, 传播新文化。春晖由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础。有“北南开, 南春晖”之说, 春晖成为了中国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春晖校内完好保存着一批20世纪20年代的经典建筑, 记录着这所百年名校的历史沧桑。每当春晖开学之际, 作为进入春晖的学子, 上的第一课便是在学校、年级的组织之下去参观这些名人故居、校史陈列室, 去了解春晖的历史, 接受先贤精神的熏陶, 上好进入高中的第一堂德育课。

春晖将历史文化与新课程教学相结合, 指导学生对春晖先贤及其文化进行研究性学习, 有多篇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获省、市一、二等奖。学校还大力开发春晖校本课程, 与之配套的《春晖读本》, 主要汇集了春晖先贤的作品, 学生人手一册, 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内涵。

3. 借地方戏剧文化, 培育特色文化基地

绍兴是越剧的故乡, 许多学生从小听越剧长大, 耳濡目染, 能演会唱, 在校教师群体中, 喜爱越剧的票友也为数不少。借此资源, 学校成立了校园越剧社, 开设越剧欣赏选修课, 逐渐形成了地方戏文化基地。

案例3绍兴市高级中学成立了戏曲社团, 吸收了不少喜欢戏曲的学生, 指导教师由学校里对绍兴戏曲了解颇深的钟老师担任 (该教师为2012年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所开的课就是“走进美丽越剧”。开课教师以自己深厚的戏曲功底, 通过在课堂上教唱腔、教念白,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越剧语言的柔和隽永的特点;通过对现场服装、盔帽的展示, 让学生近距离欣赏越剧服饰的丰富涵义;通过舞台表演的师生互动, 让学生理解越剧表演的内在美, 把唱、念、做等一系列专业程式用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和评委) 。学校还利用当地的剧团资源, 聘请了剧团演员定期指导。

(三) 校园特色小产业基地

校园特色小产业基地的建立, 必须立足于当地的主导产业。利用当地主导产业相关技术和资源优势, 帮助学校建立特色小产业基地, 可以为学生提供足不出校的实践活动机会。目前, 我市已有两种比较成熟的特色小产业基地模式:

1. 学校与企业合作模式

学校提供场地、学工计划、参与年级, 企业提供设备、原材料 (半成品) 和技术指导;学校适当向企业支付购买原材料的费用, 学生加工成品后归学生和学校自己支配。

案例4绍兴县平水镇中学地处“浙江省竹笋之乡”和“浙江省雷竹之乡”, 丰富的竹资源使竹制品加工发展成为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居民日常使用的晾衣架就大多出自当地的竹木工厂, 而晾衣架破损后很难再修好是一个经常困扰学校住校生们的烦恼, 通过参与竹木工厂体验活动, 学生可以亲自动手了解晾衣架制作的奥秘和维修破损的衣架。

通过前期准备, 学生在校办小工厂里通过挂钩制作、裤夹制作、穿线、固定包装、设计商标等环节直接参与成品衣架的生产过程, 感受到了劳动的幸福, 也收获了劳动的成果。不少学生在总结时都谈到:做一个裤架都如此复杂, 更何况宏大的物品了; 我们总是习惯了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物品, 却缺少发现、探索的心;体验过这些, 我们还会把裤架随处乱扔吗?它代表的不只是一个物体, 更多的是制作者们辛勤劳动的汗水和心血……

2. 学校与经营户合作模式

学校提供场地和一些必要的经费, 经营户负责生产设备的投入和生产全过程的指导, 收益归经营户。

案例5学种草莓, 收获甜蜜。草莓是江藻镇地方经济的主要产业, 江藻镇中学多数学生的父母都种植冬季草莓, 可学生知道草莓的鲜甜, 对大棚草莓的生长过程却了解很少。在学校老师和该镇农技师的带领下, 学生走出课堂, 接受农技人员、农民师傅的指导。

学校平整出空置的土地, 搭建了大棚, 建立了草莓基地。七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 在种植户和农艺师傅的带领下,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草莓种植活动。学生参与整土、种苗、秧苗护理、搭建大棚、摘老叶、拔草与植株管理、草莓病虫害防治、小批量草莓采摘上市、对草莓的销量价格进行调查、大批量草莓 采摘上市、对所在村草莓种植面积与收益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成果展示与总结评比等全部环节, 一个草莓生长周期下来, 不少学生成为了指导父母种植草莓的小行家。

(四) 校园特色环境基地

校园是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场所, 优良的校园环境, 可以给我们心旷神怡、美好的感觉。校园的绿化与美化是一本本活的教科书, 对学生是无声的陶冶和教育。尤其是那些经历多年积累所形成的校园环境, 更可以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环境基地。

二、对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基地建设实践的几点 思考

在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基地建设实践中, 过程虽然艰辛, 但我们的收获同样沉甸甸, 值得思考和总结。

(一) 特色基地建设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依托区域特色和学校实际, 调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进行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开发, 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活动成本, 又能收到较好的活动效果。同样是科技创新基地, 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各有不同:农村中学可紧紧围绕“农”字, 在农具的创新上大展手脚;城市学校可让学生在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取创新的灵感, 开展探究, 甚至可以利用高校优势, 开展一些实验项目。

(二) 特色基地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基地不一定大而漂亮, 关键是能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和空间, 学生才是基地的主人。要让大部分学生能参与进来, 没有学生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走不远、走不深, 更走不出特色。

(三) 特色基地建设要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特色基地主要以校为主, 即便在校外, 也要尽可能靠近学校, 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也要节约时间成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指导教师要始终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如果某些具体的活动一定要走出校园, 一定要把组织工作做细, 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四) 特色基地建设要课程化

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相结合, 积极通过学科渗透, 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 积极整合学校传统活动, 形成基于主题活动、系列活动的课程化模式;积极渗透到诸如科技发明创新大赛这样的活动当中去, 以此促进特色基地建设的常态化发展。

(五) 以课题引领特色基地建设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思考 篇8

一、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传统活动有机结合

学校传统活动是学校文化形成的一种载体,也是学校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往的活动是学校让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按事先的规划完成既定的项目,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等。这些活动从其属性来看,也属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已有较好的环境条件。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事实上,这样的结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某学校举办的“国庆家乡一日游”活动,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内容结合后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前准备】

1. 在学生中间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家乡景点的熟悉情况;

2. 根据学生最常去的旅游景点,归类组队;

3. 激发学生兴趣,查找旅游景点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夸夸家乡。

2. 跃跃欲试:亮宣传景点。

3. 引出重点:学策划、安排行程。

4. 精彩纷呈:展成果、生生互动。

5. 活动延伸:积优点、提供信息。

为让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主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其教学过程注重三个环节:(1)教师先带领学生欣赏家乡美景,在此基础上引出活动主题;(2)引导学生回答“在游玩的同时,我们还能再做点什么”“碰到问题怎么办”等问题并激发学生自己寻找问题探究的兴趣;(3)适时地引导学生如何去实现即定的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再修改等活动不断完善方案。

“国庆家乡一日游”活动是结合了学校传统活动的课程,它既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又没有影响学校的活动计划。同时,它使学校的传统活动更规范、完整与生动。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增长了知识,也提升了能力。

二、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效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资源开发都强调地域特色,强调以学生关注的事物为核心。各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授课形式都被鼓励采取活动课形式,并向自然环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延伸,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起来,实施开放式的教学,以增强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这样不仅便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操作,而且也使得课程的实施更深入、更生动。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资源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做法是有效的。下面笔者就以某校的“锦绣百年”活动为例说明其具体做法。

“锦绣百年”活动的内容出自地方课程教材《我与杭州》中的“杭州的丝绸”。该校将其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活动前学生对杭州丝绸比较熟悉,对都锦生的织锦学生也略有耳闻,他们对杭州的丝绸也有兴趣。于是,该校开展一次名为追寻“锦绣百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第二课堂——杭州都锦生博物馆,让他们在博物馆里寻访、探究,了解杭州的丝绸织锦。

“锦绣百年”的活动内容包括:

(1)活动的启动;(2)参观都锦生织锦博物馆;(3)学生展示汇报活动收获;(4)学扎染。

“锦绣百年”的教学过程突出四方面:(1)学生在活动前的启动课上围绕“织锦”和“都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2)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参观都锦生织锦博物馆,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得出问题的答案;(3)学生在活动收获汇报课上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各自的收获,交流内容广泛,涉及“走进都锦生”“织锦之史”“织锦之步骤”“织锦之魅”“织锦之用”“织锦之传”“扎染实践的体会”等;(4)教师对每一小组的汇报内容和形式以及参与情况给予公正的评价。

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丰富而深入的,方式是生动而有效的。这种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资源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做法也是有意义的,并值得推广。

三、引入校外师资,丰富课堂教学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既要求学校各科教师共同协作,又要求学校教师与社会各方人员(如家长、社会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等)对课程的目标与方式达成共识、融洽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因此,课程可以引入社会各方人员,聘请校外师资共同进行教学。如某校“含血的石头(鸡血石)”的教学,在“鸡血石的辨别”这一教学环节中,邀请了当地鸡血石协会的会长,指导学生辨别鸡血石的质地(血色、血量、血形);又如“走进板龙”的教学,邀请了民间老艺人来教学生学做板龙部件;等等。

实践证明,借助校外师资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既能弥补本校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又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性的特点。

四、让学生最大程度地主动参与活动过程

纵观各校组织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笔者认为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以下两个重要特点:(1)以学生的身边事物为教学内容的对象;(2)让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主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因此,课程的实施在内容的选取、课堂教学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都有了目标和方向,组织教学的工作也有了着力点。

如何保证让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主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呢?下面笔者试举一例。

教学内容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手册》(第一版)第一阶段第三节“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前一节“我们遇到的问题”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取了大量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否都能成为“可以研究的课题”呢?这第三节内容的编写意图,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证。以下是两位教师的做法。

【教师1】

我们比较两位教师的课堂行为可以发现:“教师1”的课堂容量非常大,环环相扣,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是一节近乎完美的课,但他是在“教”教材,没能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丧失了课程的活动性和生成性,也束缚了活动的空间;“教师2”的做法,看似很平常、很普通,但他关注每一位学生,其行为不是在“教学生”研究,而是在指导学生做研究。因此,整节课学生真正在动,动得有效、动得精彩。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来自学生的生活需要并最终能对学生的真实生活造成直接影响的学习,这也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五、切实规划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还没有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这确实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增添了不少困难。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有这样一段话:“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着眼于宏观指导并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学生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那么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各校在这几年组织实施该课程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是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编制一本规划本校学生活动的类型、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的“指导性方案”呢?如浙江省教研室编印的《高中研究性学习》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手册》那样,以示例的形式完整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个环节作个架构,并介绍各个环节,列举不同类型的选题供任课教师选用。“指导性方案”就是这样的“方案”,它供教师参考执行,为教师提供一个支撑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其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探索身边的事物,以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此外,也可以将本校传统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整合进“指导性方案”。

上一篇:加盟大会邀请函下一篇:培训心得体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