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摘 要] 按照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特有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点,总结借鉴德国成功的职业教育的经验,包括“双元制”教育模式、先进的教学管理等的可能性。

[关 键 词]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教育;借鉴

[

根据国际上不同的分类标准,职业教育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传统的类型划分,当前世界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三大模式:即学校职业教育模式、企业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即属于第三种“双元制”的职业教育。

“双元制”定义:一种岗位相关的企业培训和部分时间制学校教育进行补充的培训形式。德国学者格莱纳特教授根据德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特征,将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归纳为“Duales System”,译为“双元”,代表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职业教育,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思维。

一、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双元”特点

(一)“双元制”的双办学主体

在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中,办学主体主要包含“企业”和“学校”两部分。其中,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大部分培训工作,平均每周为双元制学员提供的培训时间为3.5天,主要任务为实训课程;学校作为企业教育的补充,平均每周为学员提供的培训时间为1.5天,为“双元制”学员提供理论学习等适合于课堂形式进行的教育。如果单周在学校上课1天,在企业上课4天,那么双周则在学校上课2天,在企业上课3天。

(二)“双元制”学员的双重身份

在德国,“双元制”学员具有双重身份:企业的员工和学校的学生。这是因为在“双元制”学员进入“双元制”学校之前,必须先和“双元制”企业签订合同,成为企业的员工,然后由企业将学员送到相关专业的“双元制”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进行本企业的实操学习。学员在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和企业的相关规定。

(三)“双元制”的双教育意义

企业和学校作为两个不同性质的办学主体,拥有不同的教育意义。职业学校的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让学生学习各种理论基础;而企业的教育由于有真实的生产环境,则侧重于实践操作,主要让学生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四)“双元制”的双法律体系

在德国的双元制培训中,不同的办学主体遵循不同的法律体系。例如,双元制学员在企业内教育培训的依据是由联邦政府颁发的《德国职业教育法》和《职业培训条例》;而在学校内的教育活动则依据各个州的教育法,主要以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制定的《理论教学大纲》为指导文件。为区分不同法律适用的主体,避免引起误会,《德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该法使用范围不包括职业学校教育。

(五)“双元制”的双主管单位

在德国,双元制企业的培训无论从招生、培训,还是考证,都受到相关行业协会的管理和监督。1969年,德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更加确保了行会对职业教育主导地位的承认。联邦政府授权相关的行业协会来管理企业的双元制培训。由于以企业实际培训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所以代表企业的行业协会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尽管“双元制”作为一种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完全移植到我国是不成功的,但是,德国职业教育制度所蕴含的理念带给我们诸多启发。如何剖析德国职业教育制度所蕴含的精神,来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呢?在这点上,合理的研究视角显得尤其重要。时代的主旋律决定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现代化需求。因此,我们从现代化的视角来解读德国职业教育制度所蕴含的理念及其启示。

按照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特有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解读德国职业教育,总结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德国职业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一)培养宽广的职业资质

宽广的职业资格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也符合劳动者个人的利益。

我国作为现代化后发外生型国家,经济模式同时具有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特点。总的来说,现代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化。在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任务远远没有结束。特别是我国地区差异大,一些地方至今没能摆脱农业社会的落后状态。而在信息技术应用广泛的时代,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又已开始。因此,我国同时面临着两次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经济模式兼具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特点。

纵观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知识经济,培养宽广的职业资质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证明,培养宽广的职业资质,能够克服工业经济企业教育的缺陷,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培养宽广的职业资质,尤其符合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事实上,培养宽广的职业資质,在传统的手工业职业教育模式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学徒参与整个生产过程,以耳濡目染的方式,习得全方位的手工技能,并且完成了程度极高的社会化。而后,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顺应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德国职业资质标准发生了两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教育职业的出现,第二次变革是教育职业的灵活化。在这两次变革中,职业教育以培养宽广的职业资质为目标的传统得以延续。

(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提高职业人才的培养规格。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训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时代所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劳动力市场上开始出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目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同样出现高技能人才大量短缺的问题。高技能人才的短缺,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关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学院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其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并且它的办学规模远不及中等职业教育。因此,到目前为止,它的国际影响力有些不足。然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而言,职业学院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参考他国的做法,能为我们提供思路上的借鉴。

从企业界的声音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等职业教育坚持实践特色,是其具有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以曼海姆“双元制”大学为例。曼海姆“双元制”大学和传统高校最为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其实践环节。通过实践,学生绝不仅仅只是培养了专业能力。轮流去企业的各个部门实习,对于学生了解企业的内部结构有着极大的好处。在熟悉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学生得以形成符合企业文化的个人形象。另外,不同身份的转换对提高学生的成熟度大有好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學校里面是学生,在企业中是员工。这样的身份转换,有利于学生区分不同的机构文化,学会和同事、上司打交道的能力。并且,在真实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责任感和自主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育所不具有的优势。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样是知识经济的呼唤。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满足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三)正确行使国家权力

一般来说,职业教育制度建设都会牵涉这么几个问题,即国家权力是否有效发挥、国家参与职业教育的权重问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制度如何与国际接轨。

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和制衡构成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权利的基本结构。一般来说,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立法和司法都属于直接体现国家权力的范围。在这两大领域,应当实现国家权力的有效发挥。

在全球化和服务型社会生成的过程中,行会办学能力减弱,导致现有职业教育制度部分失灵。具体体现在“双元制”培训位置不足、弱势群体处境不利等。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之外,全日制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设以及对弱势群体职业教育促进,成为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支持力度的表现。

在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德国职业资格框架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兼顾了本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固有特点,而且实现了和欧洲职业资格框架的有机对接。

政治合理化是我国职业教育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政治合理化的程度是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四)构建积极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职业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职业教育在满足各种需求的同时,也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本属性的回归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构建奉行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在学理上进行了艰苦的论证。以此,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得以体系化。

构建积极的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提升职业教育的话语权。职业教育只有拥有充分的话语权,才能彰显自身的价值。提升职业教育话语权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深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构建职业教育学科。在这方面,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其中,两个方面的工作最为重要。首先,构建职业教育学科,必须突出学科特色。其次,构建职业教育学科,必须清晰界定自己的研究边界,还要为它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逻辑进行合理的解释。

目前,在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认可度普遍低下的情况下,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话语权,是构建积极的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必由之路,是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五)建设职业教育系统

作为后发外生性职业教育现代化类型,我国职业教育系统的建设尚未完成。明晰职业教育系统的基本理论,优化职业教育的环境,是职业教育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关键。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刚刚开始,这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才能的广阔空间。职业教育的发展期待人们积极有为。

我们可以从深层次上吸纳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参照其实践模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现代化道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也是中西方理念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5-127.

[2]陈莹.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M].1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05.

编辑 马燕萍

作者:孙智娟

第2篇:德国相关文化政策对我国普及严肃音乐的启示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而相应的精神文化生活却提升缓慢,特别是在音乐文化上,广大民众更是缺少重视,音乐作品的获得途径主要来自广播电视等媒体,当然其中绝大部分是流行音乐作品。对于严肃音乐,大众对其接受程度低,接受途径少,使得严肃音乐在我国的普及困难重重。本文正是通过以严肃音乐发展较好的德国为例,分析了严肃音乐在德国的发展、普及情况,并借鉴德国严肃音乐的普及方式,探讨普及我国严肃音乐可以采用的措施。

[关键词]德国;文化政策;严肃音乐;普及

[

严肃音乐主要是指讲究音乐技巧的音乐,主要的突出表现是展示音乐作品的各类主题[1]。严肃音乐通常被人们称为高雅的音乐,这样讲的深层含义是这种音乐更加关注人性的表达,是一种庄重严肃的音乐。严肃音乐以人文精神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严肃音乐的特殊性在于它将严格的理论与律动的人性相结合。严肃音乐在情感的表达上主要是以自然的呈现为主要的方式,是理性情感的表达物。

严肃音乐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发展、音乐艺术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多,而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的艺术,在文化沟通与交流上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些带有严肃性思想的音乐作品,不仅有深刻的内涵,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文状态和音乐文化水平。

一、德国普及严肃音乐的情况及文化政策

(一)德国普及严肃音乐的情况

音乐是德意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严肃性思想不仅流传于德国,也在德国不断地发展起来,在音乐方面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德国严肃音乐。德国是严肃音乐普及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典型国家,德国的音乐在世界上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2]。德国不仅建立了众多的歌剧院和顶尖乐团,其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更孕育出了许多对世界音乐发展影响深远的贝多芬、舒曼、巴赫、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韦伯、梅耶贝尔等我们所熟知的蜚声全球的音乐家以及大量的音乐作品流传后世,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促进了德国严肃音乐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的严肃音乐的发展。在德国人眼中,严肃音乐是与图书馆、博物馆同等重要的公共产品。德国的严肃音乐拥有其特殊的铁杆粉丝,主要是一些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成为这一类音乐的主要听众[3]。

严肃音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演出成本高。居高不下的演出成本源自严肃音乐的表演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音乐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排练,这就产生各方面的大量费用。针对这一问题,德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政府号召相关的企业对严肃音乐的艺术团体进行有力的支持,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帮助[4]。政府也要在相关音乐艺术团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生活补助等方面进行资助,促使严肃音乐的艺术团体能够正常地进行表演。另外,德国还通过举办音乐节的形式来促进严肃音乐的普及,每年举办的音乐节,成了深受德国人民喜爱的音乐盛事[5]。比如在德国举办的霍伦斯坦艺术节、黑森林音乐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不仅获得相当大的经济收益,也带动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也是举办音乐节的重要意义所在。

德国在普及严肃音乐上还注重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来加强严肃音乐的宣传,比如说新建的德国莱茵国家歌剧院,就促进了当地杜塞尔多夫音乐厅的共同发展,在人力、管理上进行合作,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也使严肃音乐获得更多传播平台。

(二)德国普及严肃音乐的文化政策

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在教育制度、法律制度上的体制也不相同,但德国在音乐教育上的理念却是统一的,即青少年必须接受音乐教育,在其接受学校教育期间必须参加音乐表演。因此,音乐教育在德国普及严肃音乐的行动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

首先,从学校教育角度上讲,德国的学校在普及严肃音乐上,也采取了一些文化策略,来推动严肃音乐的普及。在德国学校的艺术课程上,音乐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学生在音乐课程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多,这样使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加大,培养学生往音乐的专业化道路上发展;其次,即便在德国的非专业性音乐教学上、主要是面向社会的音乐教学,也同样涉及了乐理知识、器乐训练等较为专业的音乐教学,在德国,这种社会性质的音乐教学场所分布较多,大概将近有10000多处,而且学生的年龄也不统一,包括成年、青年、学生等各个阶段的人,这显示出德国的音乐教育理念影响对象较为广泛。与此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来支持这种音乐的传播,许多学生的学费都是由政府來承担一部分,学生只须付一半,这更有利于严肃音乐爱好者进行较为专业性的学习。

在专业性的音乐学校教学上,主要是培养专业的音乐教师、歌唱家、指挥家、作曲家等,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成为职业的音乐人,从事音乐领域的工作。正是这些专业音乐学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活跃在社会各层面,促进了德国严肃音乐的发展,使得德国的严肃音乐始终充满活力,至今仍在不断创作出表现德国当代文化发展的优秀作品。

二、严肃音乐在我国普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大众缺少对严肃音乐的认识

严肃音乐对听众有着较高的要求,往往是一些有较高音乐修养的人才会选择欣赏严肃音乐。比如说在一场交响乐的表演中,需要听众对音乐作品的背景、演奏的乐器等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体会到这种音乐的魅力;在歌剧表演中,一般用外语演唱的较多,而且歌唱家的演唱方法多为美声唱法,对于中国的听众来说较难理解、接受。另外,我国民众从学校教育阶段就缺乏系统的音乐教育,更缺乏相关的音乐知识,在交响乐、歌剧等长时间的艺术表演中,不知所云、难以理解这些音乐艺术所表现的思想性,对这种音乐形式难以产生兴趣[6]。相对来说,中国的大众还是更喜欢流行歌曲,由于通俗音乐在人们的音乐世界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所以要在此基础上接受严肃音乐是很困难的。

(二)政府对严肃音乐的普及力度不够

我国的严肃音乐普及情况并不乐观,尽管文化部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来加强严肃音乐的发展,通过规定国家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北京音乐厅、上海音乐厅等国家级演出场所以及各地的大剧院等文化建设场所要演出一定数量的交响乐、音乐剧、歌剧等,来促进严肃音乐在我国的普及,以及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这种方式来扩大严肃音乐的受众基础,但这些尚未起到根本改善严肃音乐的普及情况的作用,严肃音乐仍然是小众音乐。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交响乐及室内乐演出的观众群体依然较集中,其中还不乏仅仅为了让自己显得有品位或者社交需要而观看音乐会的一类人,他们的注意力不在音乐上,而在于别人如何定位自己的品位上。在其他城市和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经济发达,文化却不发达地区,人们似乎还没有注意到严肃音乐对于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严肃音乐还不能成为与其他社会公共产品一样被大众需要的艺术类型。这说明了我们的文化发展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说明当地政府对严肃音乐的认知不足和普及力度不足有关。

三、德国普及严肃音乐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学校音乐教育的系统性和社会宣传力度

德国具有全方面的音乐教育系统,这也是德国严肃音乐能够有效普及的主要方式。针对我国民众的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对严肃音乐的认识不够,也缺乏对音乐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学校音乐教学体系及社会音乐教育体系,从学生层面扩大严肃音乐的认知群体。对于一些爱好音乐的人士和音乐专业的青少年来说,可以在学校教育这方面加强严肃音乐教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同时加大对此类教育的资金扶持。相应地,普及大众音乐教育,可以在广告中插入严肃音乐的介绍,在报刊上增设音乐评论专栏,也可以在电视、广播上播放艺术歌曲、歌剧、交响乐等,把音乐知识融入音乐小故事中,在各媒体平台传播,使严肃音乐不断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帮助大众了解严肃音乐,提高人们对严肃音乐的认知,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LM]

(二)更为灵活地加大对严肃音乐的普及力度

在我国人民对严肃音乐缺乏认识的情况下,政府应做出有力的调整,加大对严肃音乐的普及力度,使我国群众提高对严肃音乐的认识。各地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在各地市建立形式多样的严肃音乐团体,比如一些交响乐团、歌剧团等,同时鼓励当地的企业对这些团体进行赞助,对于提供赞助的企业,其赞助款抵扣相应的税额,以此提高企业赞助文化事业的积极性。笔者曾接触过德国的州立交响乐团,他们乐团的筹资渠道很灵活,包括政府的固定投入、企业赞助、演出收入等,这种资金构成也可以是我们借鉴的方式。另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德国政府通过创办音乐节、艺术节的方式来吸引赞助,扩大地区文化影响,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来进行严肃音乐的推广。[BW(D(S,,)][BW)]

结论音乐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出现,不断成熟发展起来的。严肃音乐也随着人文精神的不断升华而得到弘扬,严肃音乐代表了一定时期的人文思想和文化,严肃音乐只有顺应时代不断地完善,才能健康地发展。这需要政府等社会的多方力量共同努力。近日,笔者欣喜地看到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感受到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学校艺术教育,相信严肃音乐在我国的普及必将迎来大发展。

[参 考 文 獻]

[1]顾允珏.德国普及严肃音乐的文化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与现代化,2013(01):123—128.

[2] 孙树森,何小燕.论严肃音乐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和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145—149.

[3] 车新春.19世纪德意志严肃音乐思想中的民族意识[J].大舞台,2012(06):29—30.

[4] 龚妮丽.音乐文化精神之我见——兼谈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J].中国音乐学,1997(S1):109—112.

[5] 熊晗坤,徐若菡.严肃音乐vs通俗音乐——浅谈西方严肃音乐教育在青少年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10(09):163—165.

[6] 蔡时英.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之对峙和交融[J].粤海风,2001(04):54—55.

作者:黄志锋

第3篇:英国、德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经验及对我们的若干启示

庄益群

摘自:《论文大全网》

要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对校长进行有计划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跟上社会发展形势,是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英、德两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作法是:

(一)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作为中小学校长,由于都是出身于教师,又都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在培训上两国主要是针对校长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调研,然后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例如,德国莱茵茨----法耳茨州州立教师进修学院通过充分调研提供的翔实资料,依靠培训教师、地方教育行政官员、大学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了1995--1996年最新校长培训计划。设置五门课程:领导艺术;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管理;学校发展;学会交流。

校长们初到学院培训,首先是请校长们对学校制定的培训计划提出要求和意见,学校据此对教学计划作进一步修改,然后确定正式的教学计划。每门课程都有教学指导小组。

与德国的培训相比,英国的培训内容更侧重于实际操作,特别是中小学校长的短期培训更注重实用性。英国校长协会在制定校长培训内容时,确定了如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1.发展领导者个人的价值、视野及领导能力。 重点是:让准备接位的校长认清其职位的价值。 2.接位后,应对学校进行分析,了解其以前的情况。 重点是:校长应能更好地对学校的优势、弱点进行评估。 3.搞好教学管理,提高学生质量。 4.交往技巧:如何管理别人。 5.学校管理策略。 6.学校政策制订及执行。 7.学校财务及账目管理。

8.如何处理好与上级机关的关系。 9.如何处理好与社区、家长的关系。

10.正确处理个人所面临的挑战及作为领导的压力。

这些培训内容虽有学术性的理论讲座,但更多的是如何解决学校管理问题方面的内容。其重点是帮助校长懂得“如何管理”,而不是“管理是什么”,进行学校管理实际的研究,是一种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培训。通过这些内容的培训,达到发展校长管理技能的目的。 在培训内容上他们认为,如果说的理论与用的理论相违背的话,校长就会觉得学无所用。在我们考察中发现,英国许多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在对校长传授新的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学校管理的实际和校长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二)培训方法的实践性

英、德两国在校长培训的方法上,强调以实践为基础、开展多样性的培训工作。既有老师授课指导方式,又有学员分组进行专题研讨的方式;既有“课题----阅读----讨论”的培训方式,也有经验学习的培训方式。

这种培训方法有四个环节:1.实际经验,是指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与教师、学生合作中获得的经验。2.让校长在培训之前仔细考虑经历、经验中都学到、得到什么,以加快校长对经验的思考。3.让校长形成整体概念。4.测试校长在经过几个步骤的培训后,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运用所形成的概念处理问题,让校长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的实际经验。以上方式主要是循着如下的思考体系:“讲授理论专题----学习有关材料,特别是学校管理案例分析方面的材料----继续让校长学习一些材料----组织校长讨论”。英国这种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多样的培训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德国的中小学校长在进修学院的培训一般分作三步进行。 第一步,在学院听课学习阶段。

第二步,返回本地区,与参加学习的校长组成小组进行交流、研讨。

第三步,回到自己学校,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完成学院课题;这期间培训教师还要到学校进行具体指导。

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方法,实现了校长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管理能力,确实是学有所得。

(三)培训形式的多样性

英国和德国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上不作硬性规定,而是采取自愿选择的原则。为了吸引和推动校长参加培训,英、德两国的培训机构都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1.上岗培训。德国莱----法州进修学院对新任命的校长进行为期一周的强化训练。每天从早八点至晚十点,纲要性地介绍校长们所需要的知识,再从正式培训计划中选择重点专题学习。

2.短期的专题培训。

3.高学历培训。实际上英德两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长在未作校长之前已经过了教育管理硕士或研究生班的系统培训,为谋求校长职位作好了必要准备。因此,为了竞争校长职位,未来校长们参加高层次学历培训已成为一种趋势。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此设立了三种教育管理专业学位性质的培训班。

①研究生班(PGCE)。由大学与伦敦地区中小学联合举办。40%时间在大学学习,60%时间在中小学的指导教师指导下学习实践,毕业后授研究生学位。

②教师在职培训(INSET)。与世界其他地区学院联合办学,参加国和地区有巴西、香港、台湾等,采取学分制。假期在大学学习获得学分,平时在各地学习获得学分。要求修满120学分。毕业时按学生要求可获文学硕士、科学硕士或教育管理硕士。

③博士班(PLD)。主要是进行教育研究,可以在家学习,三年时间读完,主要通过EMail电子邮件完成学业。

德国教师进修学院为校长开设的五门课程(如前所述),每门课2年,每年开6次课,每次3天,由校长们自己选择。

这种多样式的培训方式满足了不同校长的需求,较好地解决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四)培训机构的网络和培训师资的优化

英国校长培训是由教师培训署负责全国的宏观管理。各种培训单位主要分为三类:高等学校的教育学院;地方教育局;专家个人。这些单位分别到政府注册登记。高等学校又分别由校长协会、中小学教师协会协调研究制定培训的基本内容。大学还与地方教育局或中小学联合办学实施培训。各培训机构及专家个人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署将组织评估,再确定哪些机构和个人具有校长培训的资格,其效果有待实践的检验。

德国的培训制度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教师培训一般分为四级:州立进修学院、区进修学校、地方教育局、学校。州立进修学院在本州及本州若干地区设置分院,负责校长培训。各州立进修学院每年召开全联邦的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交流、研讨、协调校长培训工作。

与这种培训体系相适应,英德两国都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如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伦敦大学,从事校长培训的教师大都是具有博士学位,并热心于校长培训工作的专家学者。这些培训人员一般都很重视与地方教育局、中小学校合作,共同研究设计培训计划,合作研究学校管理课题。并且在培训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受训校长通过培训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不但提高了校长的理论水平,并且直接推动中小学的教育改革。

德国州立进修学院的教师,不仅有长期的教学经历,许多教师还担任过多年的校长。如莱----法州进修学院的莱德尔女士担任过规模很大的中学校长多年,又多次参加过校长培训。现主管该院中小学校长培训。培训教师每年还有14天的进修时间,可到各州大学听课学习。

由于有高质量的师资作保障,英、德两国的校长培训能卓有成效地进行。两国教育界人士都认识到,培训校长的师资必须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高级人士,只有这样,整个培训工作才能不断登上新台阶。

(五)培训机制的激励性和物质保障

英国政府为激励校长参加培训,对每个接受培训的新校长提供了2500英镑资金,由校长自己选择培训单位使用这笔资金。同时,全国已有200多个培训单位在中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各培训单位在培训机制市场化的条件下,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信誉和知名度。另外,国家将于1996年实施中小学校副校长培训计划,并把副校长培训看作校长任命前培训的一种方式,以加大激励力度。

英国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配备了满足培训需要的条件:一是中小学校长培训都有配套的培训场所和生活服务设施;二是运用电子计算机及电化教育设备等现代培训技术。

德国一般是校长向各个州立教师进修学院申请培训,由进修学院作出预算向政府申请,经费直接拨到进修学院。如莱----法州教师进修学院每年培训校长30人,每年2次,两年共拨给2万马克。为了激励校长进修,德国各州规定,校长培训期间工资照发。

通过上述对英、德两国中小学校长管理与培训经验的介绍,反思我国这方面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培训机构、校长三方面的积极性,以政府政策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英国和德国政府对校长任职条件已经形成明确规定,培训机构按照对校长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英国对各类培训单位实行注册评估制度,推动培训单位主动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而校长为了跟上发展形势,自觉自愿地参加培训。此外,政府为培训工作提供拨款,也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增强培训机构的竞争性,增强校长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迫切性,我国政府应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引导。

(二)应建立必要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构,保证校长成为独立办学法人

英德两国中小学校长都有很大的自主权,而作为监督机构(在英国是地方教育局,德国是学区教育局)不直接干涉校长的权力。在我国行政部门对校长管得太多,使校长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成为独立的办学法人。我国可借鉴英德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中小学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发挥监督机构在学校规划、经费筹措、社区协调、学校评估等方面的作用,为校长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让校长集中精力办学,从而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

(三)应试行中小学校长岗位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建立并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晋升和培训的法规政策

造就我国优秀合格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将竞争机制引进校长选聘过程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家教委已将《校长任免办法》列入《教育法》的配套法规体系,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对这项法规进行深入的研究,争取尽快出台。同时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作保证,建立起有中国特色具有公平性、竞争性、民主性和规范性的校长选任制度。

(四)应针对我国中小学的实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活动,尽快提高我国现任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

就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来看,相当部分未受过高等教育(主要是农村),相当部分未受过师范教育,还有相当部分未有学校管理实践经验。针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实际状况,应把短期的专题研讨培训与系统的专业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提高培训相结合。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行岗位资格证书的同时,推行继续提高培训证书制度,将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以调动广大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通过试点,逐步实行相应的学位证书制度。

(五)要加快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增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培训队伍

英、德两国能够产生大批合格的中小学校长,除了有健全的选拔机制之外,国家统筹建立或确定一批培训基地,并拨出专款作为保证。我国除了完善原有的省、市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系统之外,应在各师范大学创办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也可采取培训单位与大学、重点中小学联合办学的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别地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为了保证培训质量,要建立一支既有丰富的学校管理实践经验,又有教育理论、教育管理知识的人员选聘为教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第4篇:德国会展对中国会展的启示

毕加小编发现德国会展远比中国会展发展要好,德国的会展在各个城市遍布,而中国会展只是几个一流城市在发展。

从1851年举办第一个世界博览会至今,世界会展业已走过10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世界上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无论是其会展业发展水平,还是其会展场馆的建设规模等都在欧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截止目前,德国大约有70座城市建有会展场馆,其中大型会展中心24个,有10个会展中心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德国最主要的会展中心城市有柏林、汉诺威、法兰克福、科隆、慕尼黑、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莱比锡等。

在德国著名的会展中心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规模并不是很大,然而,这些城市为何能在国际会展业的激烈竞争中获胜,并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他们有何主要发展策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揭示德国主要会展中心城市成功的原因,而且也能为我国的主要会展城市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迈进提供可靠的借鉴依据。

抢占会展业发展的先机

德国会展业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早期欧洲经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使德国的会展业抢占了发展的先机。如法兰克福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会展城市之一,其会展业的发展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兰克福一直是世界上会展业绩最好的城市之一。柏林也早在13世纪时就已成为贸易集镇。就近、现代会展业的发展而言,德国的柏林、杜塞尔多夫等城市都是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从十九世纪便开始举办重大的国际展会。他们比欧洲其他许多城市发展会展的步伐都要快,到20世纪50年代,德国一批城市如柏林、法兰克福、汉诺威及杜塞尔多夫等就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其中汉诺威还被称为“国际会展之都”。

世界一流的会展场馆及设施

会展场馆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德国许多城市都把构建世界一流的会展场馆和相应设施当做迈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重要一步,相继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会展场馆。在德国24座大型会展场馆中,有10座室内展厅,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到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五个展览中心有四个在德国,其中汉诺威展览中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会展场馆,占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共27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49.8万平方米,还有5.8万平方米的室外展览面积。

国际一流的品牌展会

德国城市在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过程中,采取的另一重要策略就是结合城市产业基础,打造大型的国际品牌展会。他们不追求每年举办展会的数量,而是重视展会的规模和质量。主办或承办各种展会的专业会展公司数量并不多,在德国拥有会展场馆的70个城市中,专业会展公司大约只有100家,也就是说,每个城市只有1-2家专业会展公司。正是会展中心城市中这1-2家专业会展公司在着力打造世界级的品牌展会,他们在打造大型国际品牌展会的时候,非常重视与城市产业的结合。

德国的会展中心城市还对会展人才的培养以及会展的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予以充分关注,特别是高度重视对展品的知识产品保护等。毫无疑问,所有这些主要策略对德国会展中心城市的构建和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出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近几年,更是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北京、上海、广州在我国会展城市中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各个会展公司也在为推动会展发展做努力,毕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其中做了许多贡献并在全国多地有分公司,而且成为多项展会的指定搭建商,为展会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毕加发现即使发展最为突出的北京和上海也并没有真正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在城市会展的软硬件方面、大型品牌展会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以及会展城市的综合影响力等方面,都与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为加快我国主要会展城市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迈进的步伐,我们应当借鉴德国几个主要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式和策略,毕加展览愿意跟着会展的脚步走,一起成长。

第5篇:德国的崛起对现今中国的启示

德国地处中欧,由十六个联邦州组成,资源贫乏,人口众多,气候寒冷,强邻环伺。在崛起的过程中,远没有英法美俄等国那么顺利,频频受到打压。民族问题复杂,以至于几百个小国在几百年里无法得到统一,甚至随时有被肢解的危险。即使在现在,奥地利,瑞士等国的日耳曼人还是占很大比例。1871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战胜了老牌强国法国,打破了欧洲的政治平衡,一个强大的完整的国家崛起在兵荒马乱的中欧走廊。在俾斯麦的铁血政治的带领下,德国国力日渐强盛,工业产值赶超英法,直逼美利坚。威廉二世也加紧了对“阳光下的地盘”的攫取。最终,德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战后又开始重新忍受民族分裂的痛苦,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下却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头号强国。

如今的中国也在崛起的路上。德国曾长期是仅次于美国的二号强国。中国也奋力实现了的经济的崛起。同样作为后发国家。我们会发现两者的处境多么相似。

1,强敌林立,政治环境不容乐观,边境线复杂。这应该是后发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德国的崛起不可避免的挑战到了英法俄的传统利益,最后导致德国不得不陷入两面作战的怪圈之中。中国影响力渐升,美国重回亚太,日本贼心未改不怀好意,东南亚诸国自身难保却趁火打劫,朝鲜也口是心非,俄国

永远都不会改变其侵略的本性。总之,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比德国要恶劣不少。

2自然资源贫乏。普法战争不仅带给了德国巨额赔款,也带给了德国阿尔萨斯和洛林。阿尔萨斯和洛林虽是弹丸之地,却拥有着当时欧洲最大的铁矿和煤矿。让德国在工业化道路上如虎添翼。但石油天然气储量都极为有限。反观中国,号称地大物博。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任何资源都算不上多,不得不大量进口。以至于在世界原材料市场上,“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完全缺失大宗商品定价权。和非洲、中亚、东南亚、俄罗斯的外交关系中重要议题之一往往是原料供应。万一没有了安全的能源保证和矿产保证,怎么办?侵略? 3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以出口为导向。德国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家。众多的中小企业,世界领先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老龄化严重的社会环境,以及相对饱和、狭小的的市场,让德国成为为数不多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大国。而中国则有着农村人口多、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口抚养比较低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裕、劳动力工资上涨较慢、国内市场较小。人口因素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同时都面临着高端制造业领域被强国占领的危险。所以德国坚持了传统制造业。中国坚持了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在发展策略方面,德国给中国的启示也很深刻。

1农业当先。也许这一点有人会以为无关紧要。可鲜为人知的是,一直到1870年,德国都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国。德国的统治阶层容克贵族一直都依赖传统的庄园农业,将易北河东岸的谷物出口到英国,渐渐完成资本积累,为德国的工业化奠定的扎实的基础。同时,谷物的出口也是以对英国开放其商品市场为代价的,从某种程度上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加速了本国传统手工业的衰落,为工业升级提供了条件。最重要的一点是解放了劳动力,推动了对农奴的解放,使得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为德国产品的竞争力提供了保证。20世纪初时,德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已是世界第一位,远超传统农业强国法国,美国。而中国自不用说,农业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所有的动荡几乎都与农业有关。人口稠密,土地贫瘠,水利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政策上对农业的轻视对农民的打压导致人祸也多,甚至历史上人吃人的事也不少。自然灾害三年,饿死多少人至今讳莫如深,谈此色变。所以改革开放初期首先解放的就是农业,这和德国如出一辙,才有了今天辉煌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而言,农业积累的那些资本是至关重要的。以致于我们现今最大的优势还是劳动力廉价。而不是像德国那样,农业作为功臣,实现了自己对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崛起。中国的农业始终是处于被剥削的地位,而不是像德国农业崛起带动多种产业的崛起。就像中国加入WTO后,工业出口受益匪浅,进出口总值从世界第七到2012年的世界第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农业遭到重大冲击。中国本是传统大豆出口国,可现在无论是生产成本,单位面积产量,产油率都远逊美国。以至于中国现在大豆几乎全靠进口,掩盖了粮食危机的同时撑起了饲料行业。更严重的是食用油市场几乎被外商占领,食用油价格一路飞涨,国内榨油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2用交通打通国家的经脉。1835年,德国开始修建铁路。到1870年,德国铁路里程已达19000公里。当时,英法的纺织工业如火如荼,并有全面占领德国市场的趋势。由于德国独特的庄园经济和以小城市为主的格局,人员流动日益密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显得尤其迫切。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也使得交通的地位上升。莱茵地区发达的工业经济与下游港口的联动使得德国的工业产品得以迅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随着铁路建设的高潮,德国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铁路不仅直接拉动了钢铁、煤炭、冶金、电力、石油等行业的发展,而且随着火车飞转的车轮,消费品市场迅速扩大,物流成本迅速降低。铁路的兴起与扩张,打破了原来单纯依赖沿江、沿河的工业布局,工业文明的成果被迅速传播到远离江河的国土内陆,直接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鲁尔区作为欧洲最重要的的工业区,其最重要的优势条件之一便是交通条件,本已拥有莱茵河这条黄金水道,却还拥有超过占全国五分之一的铁路网,任何一个城镇到高速公路不超过六公里!同时德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均衡的几个大国。从柏林延伸出的密如蛛网的穿行在森林里的铁路网成了德国标志性的风景。反观中国,最好的路在城市里面,却堵得水泄不通:最烂的路在偏远山村,却是人们出行的生命线。中国人口是德国17倍,铁路里程仅仅是德国两倍。交通不畅不仅直接造成物流成本占GDP18%的两倍于欧美的比例。也直接影响了区域发展平衡。东北拥有最稠密的铁路网,同时也拥有最均衡的城市分布:而广东经济发达,却年年在春运问题上吃了不少苦头,每逢节假日广深高速上拥堵的车流让人揪心不已,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落后直接与交通严重不便有关。“东莞堵车,全球缺货”到底是中国制造的无限荣耀还是脆弱交通的低调无奈?反观香港,

本是不毛之地,却因为深水良港走向全世界,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向世界的唯一窗口。而泉州港宋朝时便是东方第一港,今天除了鞋袜,还有多少底气呢?乍浦港也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到的,“将要建成世界级良港”,今天除了钱塘江的呼号,还有什么呢?

3制造业是核心。宝马、奔驰、大众、奥迪、拜耳、巴斯夫、西门子、博世等一串闪亮的名字,都属于一个民族——德国。其实,在欧美各国纷纷转向服务业时,德国的制造业依然屹立不倒,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信赖。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萎靡不振,但有一个国家却是例外,那就是德国。德国不但失业率低而且经济增长迅速,这样好的帐单都是制造业强劲出口带来的。德国制造业出口贡献了国家经济增长的2/3,拉动人均GDP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发达国家都要快。其实,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就是世界的科技中心,最顶尖的杂志是用德语出版。时至今日,德国在化工、汽车、电气、机械、光学仪器等方面依然居世界领先地位。其实原因上面便提到了,铁路的大力发展直接带动了机械工业的崛起,并开启了振奋人心的大机器生产时代。反观中国的制造业,20世纪初由纺织行业和面粉行业带动,可是知道今天在这两个行业上也未有起色。规模自然是全球第一。拿纺织行业来说,品质上从没有被别人认同,更不要说引得尊敬,虽然里面有民工的血汗。更没有像德国那样多点开花,更不要说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丝绸行业一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垄断了养蚕技术上千年,也赚足了欧洲人的钱。可时至今日,意大利的顶级时装设计大师们却设计着那些我们从不曾想到过的绚烂的服饰,那些规模不大的工厂里加工着我们的蚕丝。地理上的优势固然能维持一千年,但技术的进步终将会淹没上帝的恩赐,落后只是那一瞬。

乍一看,中国和德国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德国往往能化危机为转机,为世界留下了他们的严谨的教义一般的态度,硬是把工业产品变成了艺术品。中国呢?希望不要再重复那条具有讽刺意义的“丝绸之路“

第6篇: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甚至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德国学前教育源远流长,在世界各国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对德国学前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混龄编班、融合教育、教育是父母的责任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得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增加办学渠道,使机构类型多样化;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家园合作,发挥家长能动性;课程内容要贴近自然,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期为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学前教育 德国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68-02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特色

(一)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机构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

(1)传统幼儿园:它们有的叫儿童活动场所,有的叫儿童之家。这类幼儿园相对独立,也最为普及,是为3―6岁幼儿提供保育和教育的主要?C构。幼儿园又分为三种:公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私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聘任不接受政府监控;独立幼儿园,不接受政府补助,主要依靠家长缴费。

(2)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幼儿俱乐部主要由教会和福利机构开办,而儿童店则是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产物,重视从小培养儿童的集体和社会观念。这类幼儿教育机构的开办者主要是大学生中做父母的人。

(3)学校附设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主要招收那些已经达到6周岁或将达到6周岁但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学校也有附设的学前班,大多都与小学连在一起。

(4)特殊幼儿园:招收对象主要为各种有残障的幼儿,根据幼儿不同的情况分类,接受与之适应的教育,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

(5)托儿所:这是对双职工子女开办的全日制保教机构,主要是对3―6岁的幼儿实行保育。幼儿教师或保育员须经过培训。

(6)白天的母亲:主要是一些年轻妇女在照顾自己小孩的同时也帮忙照顾临近的其他小孩,为那些工作忙而无暇照顾孩子的父母提供便利,不过政府提供的经费占比较少。

(二)以游戏为主的课程设置

德国以高度自治而闻名,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课程设置不仅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甚至州一级也没有统一标准,而是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由幼儿园举办者自行决定。德国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游戏为主,多自由活动少集体活动,幼儿园阶段没有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幼儿园的课程有八大方面分别是: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动作教育、语言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图像与劳作性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德国强调生活体验,让幼儿自主活动和学习,注重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混龄编班

不按照年龄而强调异质分组,强调尊重不同年龄儿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混龄编班具备按龄分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在儿童互动交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年龄大的儿童的领导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既锻炼思维,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年龄较小儿童一般都喜欢跟年龄大的儿童玩耍,混龄编班不仅可以满足对玩伴的需要,同时可以向年长儿童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且如何与年长儿童交流、怎么融入都是年幼儿童需要克服的问题。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和自我教育的特点,有助于引起3―6岁儿童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憧憬,幼小衔接自然发生。

(四)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主要是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的教育。旨在普通班中进行特殊教育,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让特殊儿童享有和正常儿童同样的权利,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特点,也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能力,让残障儿童也像正常儿童一样,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可以正常生活,而不是将他们隔离开来,这就是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可以使残障儿童接触到不同的人,使他们学习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提高交际能力,充分体验世界的多样性。

(五)教育是父母的职责

德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教会、慈善团体和私人是办理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要群体,因为传统上德国把学前教育视为福利性事业。在1924年,德国出台的《青少年福利法》正式把学前教育定性为福利事业,并划归为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不对学前教育做硬性规定。在德国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但被排除在公共教育体制之外,不属于主管文化教育的机构管辖。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保育和社会性质的。德国把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视为家长的权利与责任,幼儿园不过是对缺少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足的一种补充。

二、德国的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加办学渠道,使机构类型多样化

我国幼儿园数量还很少,不能满足民众需求。我国幼儿园主要应是教育部门主办,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为例,经调查发现公办幼儿园只占全部幼儿园的三分之一,大部分还是民办园,但民办园资金缺乏,办园困难重重。因此,办园渠道的拓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德国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能考虑到不同儿童的需要,相比之下,我国较为单一,针对智力超常、滞后的特殊儿童缺乏相应的机构,所以应多样化发展学前教育机构,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虽然近些年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够完善,学前教育建设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幼儿园的组织管理,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农村幼儿园的开办设立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应尽快完善并落实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出台的《学前教育法》中所倡导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也明确了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政府所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也要严格落实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遇到的问题,让法规政策发挥真正应有的作用。

(三)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

德国幼儿园经费远超我国,我国幼儿园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幼儿园经费来源有:政府的拨款,举办者投入,家长缴纳的保教费。但政府投入有限,而且对民办园几乎没有投资和补助措施,导致幼儿园创建困难:园舍达不到标准,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在财政方面,政府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并将学前教育划分到义务教育体系之中,让幼儿可以免费入园。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所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人性格品质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四)家园合作,发挥家长能动性

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这是德国幼儿教育鲜明且极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在德国,幼儿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教养儿童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已被写入宪法,具有法律效力,德国也充分利用了社区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学前教育机构作为家庭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辅助场所,政府、社会团体等都以不同形式资助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要求父母参与,已经成为幼儿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真正承担幼儿教育责任的人是父母,首先摆正责任的归属,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德国非常重视家园合作,有多种家庭教育的援助项目,注重家长的参与,充分发挥了家长的主动性。

(五)课程内容贴近自然,创造宽松的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这使它置身于东西欧文化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文化。理性、思辨、系统、平等是其文化的主要表现。这些文化特质以及德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德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追求自由,注重培养完善的人格,严谨,教育的学术化与实用化并重,是德国教育的主要特色。因此,德国注重把儿童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教学,注重社会教育,培养儿童合作乐群的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周采.比较学前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陶金玲.德国学前教育特色[J].基础教育课程,2008(1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第7篇: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彭铁光

本人受学校委派,在湖南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下于2011年7月30日至8月20日到德国的黑森州进行了为期21天的职业教育培训学习,现将学习情况与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

德国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对德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尤其是“双元制”模式更是“秘密武器”的核心所在,本人通过深入企业、学校和有关政府机构学习考察,总结以下德国职业教育的五个特色。

(一)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个部分。德国的基础教育相当我国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一般10岁前完成基础教育。小学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学习状况实现第一次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一流的文理学校(约40%),相对较差的进入二流的实用学校(约35%),最差的进入三流的实体中学(约25%)。分流的标准是老师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智力水平向家长提出建议,由家长决定选择哪一类学校。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这个阶段,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

一流的文理学校以进入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中学8年结束后,通过考试获得高中文凭,然后凭高中文凭可以自己选择哪一所大学。上大学不一定要在高中毕业的当年,高中毕业证书作为上大学的资格,终生有效。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在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后,会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技能去工作,到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再去上大学。

二流的实用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对差一些,以进入高等的职业院校和科技型大学为目的。中学的学制是六年,然后升入职业高中学习专业课(2年),职业高中毕业后升入专业对口的科技大学或高职院校。

三流的实体中学是学业成绩最差的学生,以直接就业为目标,中学学制为五年。中学毕业后,这部分学生会按照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去选择工作。但德国是实施12 年义务教育,所以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年限,因此他们会一边在学校里学习,一边在企业里当学徒,这就是盛名的双元制了。在三流的实体中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双元制的,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工作,就必须就读职业学校中称之为“职业准备”的班级,学制一年。

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培训)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先培训后就业,然后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失业救助,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德国的这种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尽早地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为想继续深造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就是纵向实现了渐进式地逐步发展,横向实现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彼此联系与沟通。

(二)企业主导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度,“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但德国不是所有的职业教育都是双元制,双元制的学生大约只占三流实用中学学生的一半左右。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以企业培训(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为主导的教育,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学生与企业是签订合同的,学生的学费由企业承担。双元制学生具备双重身份,他们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们一个星期有3天时间在培训企业,另2天时间在职业学校;学生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的课是专业课程,40%的课是普通教育课程;学生要通过两类考试,一类是企业操作技能考试,另一类是职校专业课考试;学生毕业拥有两类证书,一个是考试证书,另一个是培训证书。双元制学生如果要晋升为管理层或技术骨干,或者想上大学,必须先工作四年,然后要经过职业高中的相关培训学习,成绩合格的进入相应专业的高职院校学习。所以,在德国在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何时都有上大学的机会。

(三)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办法

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职业大类的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考试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化教育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与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试分为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两种,从考试形式上包括口头考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徒工才能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获得毕业证,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四)政府、行业的全面参与

德国联邦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问题上起着综合与协调作用,负责主管联邦职业教育法的修改工作,监督教育法的执行情况;制定职业教育的重大和具有原则性的政策;负责颁发职业继续教育条例和实训教师有关教育学资格条例;资助职业教育中“受歧视者”和“尖子生”;资助职业教育的模块试验和研究计划。联邦经济部及其他业务部负责对有关培训职业的承认和废除,他们通过法律的形式发布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条例,统一这个行业的培训内容、规格、要求、做法,实训教师的资格,组织培训的原则,注意事项和培训结束后有关考试的一系列规定。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保证德国的教育事业在共性和可比性上有一个必要的起码标准。它是各州文教部长们自愿自我协调的一个工具。联邦各州对学校拥有主管权,全面负责职业教育中一些特定的经费资助,对行会主管职业教育的过程行使法律监督权。

德国的行业协会是以地区划分的,具有强制性,这些行业的任务是代表本协会成员的利益,维护和保持工商界久有的信誉传统。行业协会除必须完成促进本行业经济发展的任务外,还承担一些国家委托的任务,职业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行会对职业教育的职责主要有:对承担培训企业的资格认证和监督;缩短和延长培训时间;负责审查企业与学徒之间签订的培训合同;负责考核;职业教育委员会;制定规章制度;监督和咨询;仲裁委员会等。

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是对全德国职业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协助经济界,尤其是德国工商业行业大会,推进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 德国人的严谨、认真和守法是出了名的,德国教育理论认为,德育的目标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东西,而是塑造品格。品格是支配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内在精神统一体,它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形成的。德国各州关于德育的规定,都将遵守行为规范,做到公正、诚实、对国家和社会责任、具有群体精神、承认并且运用自由和民主的基本条例、履行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列为重点。在德国的家庭教育中则强调培养子女的生活能力、履行义务的能力、行动的能力以及批判能力。要求孩子们具有知识、诚实、勤奋、秩序、公正、正直、团结、容忍、认真等品格。德国人非常重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要哭闹,父母会严厉指责他不准哭闹,否则就被扔进厕所,所以德国的小孩是很听话的。他们小孩的玩具是不允许随意丢弃的,假如孩子玩腻了,父母会让孩子整理好玩具去公园卖掉,所得的钱归孩子所有。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就得学会在家里帮父母干家务挣钱,所以德国的小孩都是会干家务的。他们的独立能力是这样从小就得到培养的,这种社会文化毫无疑问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和生存能力,更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中国的家庭意识,总是父母包揽一切,以至于出现啃老族的现象。

(二)基于学生现状,合理安排分层次教育

德国的分层次教育十分严酷,他们就认为,人的智商是有等级区别的,不能因为不努力学习的人影响成绩好的的人,也不能应为成绩好的人拖累成绩智商相对较差的人或者是潜在生,因此在小学四年级(10岁左右)就开始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分层次教育。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读好的中学,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成绩差的就读职业学校;最差的学生才进入双元制学习,从事的是最底层的蓝领工作。但是,德国在教育体系的设计上是十分科学的,那就是只要学生努力,或者智力在某一个时候得到了发展,随时都可以获得读大学深造的机会。 当然,之所以社会能够接受这样的分层教育,一方面是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健全,白领与蓝领之间的工资差距不像国内那么大,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即使学习差一点也没什么,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另一方面是德国的职业是没有高下之别,职业是平等的,即使是最基础的清洁工也不会遭到歧视。

(三)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管理和协调的机制 德国职业教育在国家法律、法规层面上形成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了职业教育行为。而我国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我们一方面要从政策上保障职业教育的地位,包括经费、升学、就业、待遇等。另一方面要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中、高职的有机衔接,专、本科的沟通。第三方面要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调动企业参与办学,增加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的全新机制,要全面推广和执行上岗资格证制度,从而使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必要的教育层次。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学生、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等各方代表构成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本地的职业教育,解决资源分割、教育与市场和社会脱离的弊端。

(四)引导企业参与职教,实现学校主导到企业主导的转变 在德国,企业对人才培养负有很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企业承担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绝大部分的费用,这样做使企业获得了相对稳定的高技能工作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企业目前还没有认识到人才培养是企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各种类型的高级技术工人都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企业开始感觉到人才的影响到头重要,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政府和学校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良好模式,调动企业深度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全过程,积极有引导企业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最终实现学校主导到企业主导的转变。

(五)扎实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不缺少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尤其是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不要今天学这个理论,明天学那个理论,一句话,“不要折腾”,而应该扎扎实实地开展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德国的项目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化教学,确实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从中学开始,学校的学科教学基本采用项目教学法,学期的前两个月老师会按照教学目标,系统的讲授理论知识,后三个月除了做些必要的补充外,学生几个人一组完成某个特定的课题,期间老师制作一些必要的辅导,最后以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作为学科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讲究探究式学习,这种项目化课程教学才是最有实效的方式。

衷心感谢省教育厅领导、学院领导及有关各级办事机构人员,是他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并尽心尽职做好了各项服务工作,使我得到了此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给我职业教育生涯上添了一笔厚重的财富。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教务处长 彭铁光 2011年12月12日

第8篇: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一)政府的支持。

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有效的保证:200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荐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

(二)社会对职业教育意识的提高。

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说,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283万人,在校学生达到861万人,约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人数的一半。

这些数字有力地说明了在选择教育层次和职业方向上,经过了近10年的磨砺,国民的受教育观在理性地改变,传统“上高校,高收入”的传统观念在逐渐转变,职业教育已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高职教育对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要实现社会的充分、合理就业,使求职人员具有就业能力和职业资格,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传统学科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面对2011年巨大的就业压力,示范建设院校一次就业率超过了96%。此外,示范建设院校探索高考选拔制度改革,开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报考人数达到计划招生数的5.3倍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

(一)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个部分。德国的基础教育相当我国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一般10岁前完成基础教育。小学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学习状况实现第一次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一流的文理学校(约40%),相对较差的进入二流的实用学校(约35%),最差的进入三流的实体中学(约25%)。分流的标准是老师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智力水平向家长提出建议,由家长决定选择哪一类学校。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这个阶段,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

一流的文理学校以进入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中学年结束后,通过考试获得高中文凭,然后凭高中文凭可以自己选择哪一所大学。上大学不一定要在高中毕业的当年,高中毕业证书作为上大学的资格,终生有效。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在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后,会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技能去工作,到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再去上大学。二流的实用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对差一些,以进入高等的职业院校和科技型大学为目的。中学的学制是六年,然后升入职业高中学习专业课(2年),职业高中毕业后升入专业对口的科技大学或高职院校。三流的实体中学是学业成绩最差的学生,

以直接就业为目标,中学学制为五年。中学毕业后,这部分学生会按照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去选择工作。但德国是实施12年义务教育,所以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年限,因此他们会一边在学校里学习,一边在

企业里当学徒,这就是盛名的双元制了。在三流的实体中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双元制的,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工作,就必须就读职业学校中称之为“职业准备”的班级,学制一年。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培训)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先培训后就业,然后再培训再就业。

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失业救助,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德国的这种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尽早地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为想继续深造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就是纵向实现了渐进式地逐步发展,横向实现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彼此联系与沟通。

(二)企业主导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度,“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但德国不是所有的职业教育都是双元制,双元制的学生大约只占三流实用中学学生的一半左右。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以企业培训(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为主导的教育,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学生与企业是签订合同的,学生的学费由企业承担。双元制学生具备双重身份,他们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们一个星期有3天时间在培训企业,另2天时间在职业学校;学生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的课是专业课程,40%的课是普通教育课程;学生要通过两类考试,一类是企业操作技能考试,另一类是职校专业课考试;学生毕业拥有两类证书,一个是考试证书,另一个是培训证书。双元制学生如果要晋升为管理层或技术骨干,或者想上大学,必须先工作四年,然后要经过职业高中的相关培训学习,成绩合格的进入相应专业的高职院校学习。所以,在德国在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何时都有上大学的机会。

(三)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办法

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职业大类的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

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考试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化教育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

核、

成绩认定与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试分为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两种,从考试形式上包括口头考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徒工才能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获得毕业证,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四)政府、行业的全面参与

德国联邦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问题上起着综合与协调作用,负责主管联邦职业教育法的修改工作,监督教育法的执行情况;制定职业教育的重大和具有原则性的政策;负责颁发职业继续教育条例和实训师有关教育学资格条例;资助职业教育中“受歧视者”和“尖子生”;资助职业教育的模块试验和研究计划。联邦经济部及其他业务部负责对有关培训职业的承认和废除,他们通过法律的形式发布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条例,统一这个行业的培训内容、规格、要求、做法,实训教师的资格,组织培训的原则,注意事项和培训结束后有关考试的一系列规定。

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保证德国的教育事业在共性和可比性上有一个必要的起码标准。它是各州文教部长们自愿自我协调的一个工具。

联邦各州对学校拥有主管权,全面负责职业教育中一些特定的经费资助,对行会主管职业教育的过程行使法律监督权。德国的行业协会是以地区划分的,具有强制性,这些行业的任务是代表本协会成员的利益,维护保持工商界久有的信誉传统。行业协会除必须完成促进本行业经济发展的任务外,还承担一些国家委托的任务,

职业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行会对职业教育的职责主要有:对承担培训企业的资格认证和监督;缩短和延长培训时间;负责审查企业与学徒之间签订的培训合同;负责考核;职业教育委员会;制定规章制度;监督和咨询;仲裁委员会等。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是对全德国职业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协助经济界,尤其

是德国工商业行业大会,推进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弊端

(一)职业教育的业务管理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经费是财政部门的事情,教育主管部门只有事权而无财权。

(二)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阻碍。

(三)职业教育仍然实行学历教育的模式,从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来看,仍然是“三段式”,即第一学年是公共课,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是专业课,真正的职业技能学习只能占三分之一时间,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没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四)“双师型”教师缺乏,阻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我国职业学校 的教师一般都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进入学校任教后,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但实训课程的培训和进修难度较大,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五)与行业、企业的联合教学模式、互助互利的运行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现行的教育模式来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不一致,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

上一篇: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下一篇:项目合规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