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舆情监测

2022-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食品安全舆情监测

宁波市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研究

摘要

从近年来宁波市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及监管状况出发,针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监测手段与监控方法,并拟定宁波市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与办法,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和内容、工作网络及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等若干方面。

关键词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监管部门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n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f Food Safety in Ningbo

PAN Qi1, WANG Juan1, REN Shugang2

(1.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Ningbo, Zhejiang 315100; 2. Ningbo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Ningbo, Zhejiang 315100)

Key words Food safety;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Regulators

1 宁波市近年来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及监管状况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危机处于高发期,也是在国家高度重视建设和加强食品安全的关键时期。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中指出,2010年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以食品安全为主的公共卫生类舆情事件占事件总量的14%,位列舆情事件类型的第1位。此外,当前也是一个现代媒体高度发达,更多的关注舆论监督,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空前提高的时代。媒体和公众越关注食品安全危机,政府,尤其是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就越是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食品安全危机的特殊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复杂性和舆论的高灵敏度,使得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舆论引导及应对具有不同的策略。

2013年5月30日,浙江宁波市华美线业有限公司的约280名职工及家属在食用浙江新美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美心公司)蛋糕之后,出现集体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的现象。此前,宁波市鄞州区飞虹幼儿园16名小朋友在食用该品牌蛋糕后也出现集体腹泻。事件爆发后,新美心公司声誉与产品形象一落千丈,事件的后续影响较大。2013年6月4日,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认定这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绿姿慕斯蛋糕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新美心公司对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承担企业主体责任。宁波市政府启动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应急响应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该事件的发生使相关部门与企业更加警醒,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速度快、势头猛,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监测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企业、社会都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时舆情监测及应对的意识、经验和能力均不足,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以及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严重削弱政府的公信力。而食品安全舆情信息量较大,且真假难辨、传播迅速、影响深远。因此有必要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机制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并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规程,使食品安全舆情应对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

2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研究现状

2.1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食品安全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与焦点,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已经受到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的重视。但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缺少具体的监测手段分析与应对办法研究,使得相关部门无据可依。

2.2 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融合起来的研究较匮乏

我国目前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还仅限于应用性研究的范畴,对网络舆情的理论性研究仍然不足。主要集中在研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网络舆情演变效应以及网络舆情,但这些研究尚未成型。同时,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融合起来的研究更是匮乏,将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的演变机理作为主要对象的研究尚未出现[1]。

2.3 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角度单一

虽有一些学者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作为研究对象,但大部分是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效应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较多,且研究相对集中于规范研究层面。

2.4 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结合定量分析的研究尚未出現

对食品安全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研究多是从实证分析入手,或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将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舆情结合在一起进行定量研究的文献尚未出现。

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个别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成果。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属于网络舆情的研究范畴,目前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虽然比较匮乏,但参考其他网络舆情理论的研究成果来发展和完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理论的研究是可行的,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

3.1 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网络舆情借助于新媒体(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传播,具有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多媒体性、新媒体等特点,这决定了它的快速发展与它对传统媒体的挑战[2]。

3.2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手段

“舆情监控”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舆情信息主动地进行监测、收集、分析、控制与引导,反映社情民意,调动民智和民力,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舆情监控要起到“信息耳目”和“决策参考”的作用,其主要步骤包括:①监测与收集。在可能或已经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进行调查与访谈,关注网络相关媒体,广泛收集公众意见信息,及时、动态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突发事件舆情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涉及“三敏感”(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敏感事件)的舆情信息,要实施重点监测与收集[3]。②分析与挖掘。对所收集的舆情信息进行比较、识别、筛选、总结、归纳、分类,同时要拓展舆情的深度,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编写、报送高质量的舆情快报,及时地供应急管理决策者参考。由于舆情未必是对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客观、科学的认识,不能直接作为应急管理决策的依据。同时,舆情信息的价值判断不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注重舆情收集的全面性,并掌握从舆情中“淘金”的能力。③控制与引导。舆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于那些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网络舆情,以及受国外组织教唆、借突发事件丑化国家形象的网络舆情,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4]。

3.3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方法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观点,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有“网络群体性事件”之称。对于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应急管理者应当了然于心。对应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网络舆论,管理者应能做出及时反馈,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因此,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舆情分析,从而对其控制和引导[5]。

由于网上的信息量非常大,仅依靠人工的方法难以完成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需要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转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这样的系统应该具备舆情分析引擎、信息自动采集、数据清理等功能。

4 宁波市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策略与办法

建立长效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根据食品安全舆情信息的特点,应结合宁波市食品监督管理的实际工作分工和具体职责要求,在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流程”。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4.1 工作目标

为及时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控制食品安全事件危害,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应对。

4.2 工作方式和内容

监管部门日常每天监测网站、微博等媒体以及消费者网络投诉举报信息,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引起公众关注的涉及餐饮、食品风险监测等网络舆情信息,并根据舆情性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形成情况报告。

4.3 工作网络及职责分工

其中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即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及其分局,媒体、企业等各个单位的职责分工。

4.4 工作流程

包括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预警范围、处理权限、通报途径、基本应对措施等。

4.5 工作要求

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地监测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在第一时间完成情况报告。必要时可边采取措施边完成情况报告,或者根据事件进展,多次撰写情况报告。

参考文献

[1]

陈明.食品安全事件舆论引导理论模型与实际模型差异辨析——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J].声屏世界,2011(8):12-14.

[2] 徐家钏.食品安全须正网络视听[J].今传媒,2011(9):26-27.

[3] 王宇,李蕊.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体报道特色及优化建议——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J].东南传媒,2010(6):37-39.

[4] 言靖.食品安全舆情视闽下的网络道德伦理建设[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l1,7(2):22-25.

[5] 唐鈞,林怀民.食品安全事件中社会态度与建议管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116-121.

作者:潘琪 王隽 任树刚

第2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探讨

摘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对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步骤,指出舆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网络媒体热议的重要话题。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或因网络舆论的误读,经网络媒体的高度放大,极易转化成危害农业相关产业利益的事件,造成消费者的恐慌。因此,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控工作对于维护政府形象,以及维护农户和农业相关产业的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步骤

1.1 舆情信息获取

舆情信息获取是舆情监测的第一环节,也是做好舆情监控工作的基础,直接决定了舆情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因此,设置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搜索方法至关重要。舆情信息获取可以通过人工搜索和专用软件搜索两种方式实现。

1) 人工搜索。应以政府机构网站、权威媒体网络版、公众认知度较高的门户网站和论坛、影响力较大的博客和微博等为主要信息来源,密切关注可能形成网络舆情的热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负面问题,制定热门站点汇总登记,通过浏览网站新闻排行、论坛热帖排行、博客和微博热点话题排行等,确保主流网络舆论热点监测到位。

2) 利用专用软件搜索。这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工作效率的智能手段,应确立正确的关键词,对相关舆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

1.2 舆情分析研判与分级

获取网络舆情信息后,首先要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舆情分析研判方法一般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要想做到全面准确,既要对舆情信息进行性质认定和价值判断,又要对其影响范围、传播情况及不同受众的观点倾向性等进行数量上的研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舆情的整体轮廓和发展脉络,掌握舆情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从而为舆情应对工作提出科学准确的建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截然分开。

1.3 舆情报告

为兼顾时效性和利用率,舆情信息应实行分类报送,建立快报、日报、月报和专题报告制度。通过分析研判,达到分级要求的舆情信息应报送上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常规舆情原则上应以日报形式汇总后上报,如遇到时效性强的重大舆情,可通过快报形式单独上报。同时,为整体把握舆情变化趋势和舆情监测工作进展,每月底应将该月舆情监测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汇总,编写月报并上报。对引发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除在上报中做好跟踪监测以外,还应开展专题研究,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案例,编制专题研究报告上报。

1.4 响应程序

舆情信息报送到有关管理部门后应尽快进入舆情响应程序,建立“政府与网民对话沟通”机制。首先,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判明与事实相违背的信息,应及时组织相关机构或专家科学解读,发布权威信息,化解网民疑虑;需调查核实的,应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开展调查,查清事实真相,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安抚群众情绪。其次,要落实后续事项处理机制,对处置结果要安排专人跟踪回访,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公布调查进展情况和结果,避免事态扩大化。

2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部门对网络舆情工作认识不足

个别部门对网络舆情工作不够重视或认识上不够科学。一提到网络舆情,有的部门认为它所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对自己不利的;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如能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它所带来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网络舆情除了可以正确对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满足百姓的诉求外,还可以间接提高机构的工作规范,帮助机构发现自身不足,促进机构改善自身情况。

2.2 舆情监控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舆情工作人员既要具有监督检测方面专业的知识背景,又必须熟知网络舆情传播特点与规律;不仅要具备从海量信息中快速搜集信息、迅速捕捉舆情热点、甄别挖掘舆情价值、准确预测舆情走势的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提炼分析、文字表达能力及丰富的舆情监测经验。

2.3 多数部门资金投入不够

目前,多数单位采用人工搜索、引擎检索的方式监测网络舆情。然而网络的信息量庞大,信息来源渠道极为广泛,仅依靠人工方法应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其效率和准确度均难以保证。专业的舆情监控软件和人员培训投入巨大,且舆情监测是一项日常性工作,需要持续性的投入。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一些建议

3.1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思想认识

舆情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各部门需有专员来负责,定期整理并上报舆情报告,处理好突发的网络事件,正确地引导舆论,倡导正能量,避免不实舆情转化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2 加强舆情监控队伍建设

应加强对舆情监管人员有关理论、舆论引导、舆情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其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研判能力、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掌控能力及对网络舆情的预见和防范能力。同时,积极培养一批坚持正确导向、熟悉网络语言、了解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技巧的网络评论员。

3.3 加强财政支持

舆情监控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专业的软件和专业的人员互相配合才可以实现,而专业人员的培养和专业软件的开发运行都需要大量资金进行运作,各部门应加大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

4 结语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面临的一项新工作。随着网络舆论对政府工作和百姓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级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相信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将在正确处理网络热点舆论问题、正面引领社会舆论、有效应对负面信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林宇,李祥洲,戚亚梅.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与管理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53-56.

[2] 郭林宇,戚亚梅,李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2):5-7.

[3] 李祥洲,郭林宇,戚亚梅,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5):17-21.

作者:李东生 冯连第

第3篇:边疆地区的网络舆情监测与网络安全治理的现代化

摘 要:网络舆情工作事关社会安全,善用数字技术创新的成果可提升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的效率,并将技术发展的现代化成果运用于边疆地区的网络安全治理。本文从边疆地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情况出发,对技术发展和网络安全治理的关系作出评价,认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分析主要在技术层面与数字相关联,并据此影响了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继而影响边疆地区网络安全治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边疆地区;网络舆情监测;网络安全治理;现代化

中圖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志码:A

网络舆情工作不仅是网络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还事关意识形态安全。安全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与治理工作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1,2]作为国家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重要内容,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网络舆情治理等概念相互交织,共同反映了国家网络安全的治理体系建设新动向。[3]边疆地区的网络安全治理的现代化是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当前新技术应用的背景下,网络安全治理面临着风险与挑战。

一、边疆地区的网络舆情监测与智能技术介入的影响分析

边疆地区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复杂的民族构成与宗教文化冲突成为边疆地区发展媒体首要面临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引介新媒体,借助网络实现边疆地区网络安全治理的长治久安,成为当前新媒体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这一问题上,边疆地区的融合媒介机构如何参与边疆网络环境的建构,如何以更为灵活的新闻报道打开受众的心结,成为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媒体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智能算法技术提升了边疆地区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的效率

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文化问题是该地区网络安全治理的一个焦点,互联网作为一个多元价值的表达空间,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网络舆情危机所具有的破坏力在边疆地区可能表现得更为复杂。就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工作本身而言,网络舆情信息杂糅了丰富的网络用户态度表达与使用行为信息,探究网络舆情信息不仅可以帮助政府了解民意,促进信息的顺畅流通与各方良性互动,还可以借助危机预警、风险防范等职能凝聚社会共识,弥合舆论的撕裂。在智能算法介入后,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的效率得到了稳步提升,这一方面有赖于包括舆情监测软件与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技术工具,这些工具往往都具有较强的舆情信息挖掘能力,对网络舆情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二)技术协助解决了“网络水军”等干扰民意表达的问题

目前我国舆情监测服务行业仍有很多不足,特别是在“网络水军”等民意表达的层面仍存在明显问题,而智能算法的引介对这些问题的改善或有一定助益:舆情服务的产业链不完善,智能算法的引介将促进各环节服务的对接。目前国内各舆情服务机构提供的舆情服务较为简单,主要侧重于舆情危机的治理与预防,很多重要的环节却因自主性不足而处在产业链的下游,智能算法的引介将进一步改善这一境况,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改善舆情服务的质量;改善专业人员缺乏的窘境,以智能化促进人机合一。

目前,舆情分析师大多由记者、编辑转型,对数据分析技术的掌握能力有限,虽然目前舆情监测软件系统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仍需要舆情分析师结合软件数据撰写分析结论。在数字技术带来挑战的同时,技术革新或进一步推动行业透明化、规范化;改变“一删到底”的情况,以技术革新重视民意的研究。目前,网络舆情监测行业仍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干扰民意表达的“网络水军”“网络删帖”大量出现,智能算法的引介将有助于此类问题的解决。

二、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的防范与网络安全治理

边疆民族地区网络媒介使用行为与态度构成了网络安全治理的重要一环,合理表达积极的网络民意是网络安全的重要表征。媒介文化所影响的实际是一种“认同安全”,“认同危机”的出现就是生存价值归属出现了错位、缺失、漂移、失落或冲突等问题。目前,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安全的主要驱动力变量已经发生变化,“生存感”“归属感”“历史感”与“安全感”等4个方面在认同建构层面相互交织、多元互动,共同影响着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一)法律层面对边疆地区网络安全的保障

对边疆地区网络安全的维护是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主要目的。在这一背景下,为了维护互联网安全健康的使用环境,保障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公众利益,2016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下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公布,自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网络安全法》对企业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出了要求和约束,明确了企业责任、政府监管等内容,成为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净化了互联网空间,维护了包括边疆地区在内的国家网络安全和网民自身权益。作为边疆地区网络安全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与治理工作在技术层面的敏感性较高,需要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后与其加强协调。[4]

(二)技术层面对边疆地区网络安全的维护

随着5G等通信技术的升级,智能算法或成为当前网络舆情服务机构防范舆情风险、治理舆情危机的新工具,辅助网络舆情服务机构更有效地对网络信息进行汇集、分类、整理与分析。[1]对于新闻机构而言,不断推进技术革新不仅是新闻媒体之责,还是媒体实现业务拓展与转型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把握智能算法这一新风向,将成为边疆地区媒体机构发展面临的一大焦点问题,仅在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工作上,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技术革新与资源重整效果亦将相当显著,深刻影响媒体发展的未来。技术对媒体发展与信息传播的影响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

(三)人才培养层面对边疆地区网络安全的治理

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从业者而言,程序员、编程师和数据分析师等新“工种”的出现直接体现了媒介经营、新闻生产环节中发生的变化。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的技术手段更迭对媒体传播形态造成的影响将更为显著,因此需要正确认识智能算法对网络舆情服务行业的影响,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直接挑战与驱动升级,并最终将成果落实在网络舆情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关于未来媒体生态,智能算法或将以提供智能服务的方式成为互联网下一步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对网络舆情工作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解放人力,在实践层面,数据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工作中只充当准备阶段的内容,对舆情的研判才是其分析的核心环节。

三、结语

本文联系边疆地区的实际,综合分析了智媒技术介入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影响情况,以评估算法识别等智能技术作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数字分析方法基础的效用与价值。本文认为智能技术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急需介入边疆地区的网络安全治理工作,一方面它解放了人力,完成了大量的机械复制、粘贴的工作,在实践层面还以出色的数据分析技术强化了对舆情的研判,另一方面,当前边疆地区在媒介变迁背景下少数民族群众的媒体使用情况产生了诸多变化,需要调整网络舆情监测的策略,推动网络安全治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闫奎铭,舟宇.大数据时代的人机关系[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6:11.

[2] 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02):72-84.

[3] 吴传毅.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指向、使命担当、战略举措[J].行政管理改革,2019(11):24-30.

[4] 张洪忠,石韦颖,刘力铭.如何从技术逻辑认识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影响[J].新闻界,2018(02):17-22.

作者简介:李延源(1982—),男,云南临沧人,硕士研究生,主任记者,临沧融媒体新闻社新视听编辑部主任,从事广播电视学、新媒体研究。

作者:李延源

第4篇: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

关于印发XX市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和应对

处置制度的通知

各县(市、区)食安办,市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现将《XX市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和应对处置制度》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监管工作,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1 XX市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和应对处置制度

为了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舆情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舆情管理体系,及时引导回复食品安全舆情,赢得了广大网民的理解和支持特制定如下有关制度:

一、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

1、舆情监测。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明确食品安全舆情观察员,舆情观察员不定期登录本地有影响的网站论坛,及时捕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食品安全舆情动向,对收集到的重要敏感信息,认真分析研判、梳理汇总。

2、舆情报告。食品安全舆情观察员认真整理网民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言论,及时上报,保证涉及的部门在第一时间得到网络言论情况,争取工作主动。

3、舆情引导。食品安全舆情观察员发现情况后,在上报的同时,灵活运用身份,积极引导舆情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对群众有疑惑、有怨言的食品安全舆情,多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工作,防止以讹传讹,影响扩大。

4、舆情协作。按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向舆情涉及到的非本部门或人员及时通报情况,通过部门间的快速协作,使舆情得到及时的正面疏导和解决。

二、舆情分析制度。

1、来源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研判人员应首先占有海量信息,在第一时间监控和搜集各大网站上的所有舆论信息,对这些新闻或帖文进行分析与判断,确定其在舆情事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价值。

2、真伪分析。由于信息来源复杂,舆情分析与研判人员必须剔除虚假舆情,排除其对真实舆情的干扰,防止在新闻转载或跟帖中出现添油加醋现象,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

3、指向分析。通过相关网上信息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统计,通过网络舆情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网络舆情的基本研判结果,并给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处置措施和咨询参考意见。

三、舆情应对处置制度。

1、舆情预测性研判。根据一定时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如在重大政治事件、重大节日以及相关事件爆发初期,进行及时的监控与跟踪,从而有效避免食品安全舆情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从源头上进行规范是网络舆情事件少发生的有效手段。

2、舆情动态性研判。根据网络规律和特点,对网络上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动态性地适时跟踪、及时研究和判断,及时准确地把握了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从而做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监控有的放矢。

3、舆情反思性研判。根据网络舆情研判进行总结,在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发生之后或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食品安全监 3 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评析会,交流食品安全舆情研判决策的成败,在第一时间占领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把握主动权,该解释的要解释,该处理的要处理,及时回应,掌握网络的话语权,引导网络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题词:食品安全 舆情监测

应对处置

制度

通知 抄送:省食安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 XX市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4月21日印发

共印15份

第5篇: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

南渡镇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工作,第一时间掌握我镇食品药品安全舆情动态,及时引导和回复食品药品安全舆情所引发的社会关切,确保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南渡镇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工作由镇食安办牵头,各部门、村参与,共同做好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引导与处置工作。设兼职舆情管理员和监测员,加强对媒体等舆情监测处置,加强与各监管部门和社会媒体的沟通协作,构建全方位舆情监控系统。

二、加强舆情监测

镇食安办设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管理员A/B岗,每天至少一次浏览相关媒体,监测并跟踪处理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有关舆情信息;其它村、部门设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员,对掌握到的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信息,及时向镇食安办通报。监测范围重点为:常州市、溧阳市各类媒体。监测内容主要为:新闻媒体报道、反映或正在调查采访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涉及我市的;我市以外已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其产品源头与流向可能涉及我市的;我市以外己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我市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的。

三、进行舆情分析处置

舆情管理员对舆情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划分食品药品安全舆情风险等级。对于被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影响不大的一般舆情,可在24小时(最迟48小时)内交办或通报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影响较大的重大舆情,应在2小时内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同时交办各地各有关职能部门,并于24小时内(最迟48小时)跟踪查办结果。重大舆情交办应以书面形式;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等形式交办,再补充书面交办单。重大舆情处置结束后,舆情管理员要跟踪各地各有关单位的书面结案报告。

四、加强舆情宣传疏导

舆情管理员按照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指导各地各有关单位充分利用网站、报纸、宣传栏等宣传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做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有效疏导和控制食品药品安全舆情,避免群众不必要的恐慌,维护我镇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第6篇: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管理制度

根据《包头市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处置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做好我县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工作,第一时间掌握食品安全舆情动态,及时引导和回复食品安全舆情所引发的社会关切,确保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工作由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科(以下简称食安办)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共同做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引导与处置工作。设兼职舆情管理员和监测员,加强对媒体等舆情监测处置,加强与各监管部门和社会媒体的沟通协作,构建全方位舆情监控系统。

二、加强舆情监测

食安办设食品安全舆情管理员岗,每天至少一次浏览相关媒体,监测并跟踪处理涉及食品安全的有关舆情信息;其它各职能部门设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员,对掌握到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及时向食安办通报。监测范围重点为:国家及省级媒体——《中国食品安全网》、《新浪网》、《凤凰网》、《人民网》《腾讯网》等全国有影响的10多个大网站;监测内容主要为:新闻媒体报道、反映或正在调查采访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我县的;我县以外已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产品源头与流向可能涉及我县的;我县以外己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县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的。

三、进行舆情分析处置

舆情管理员对舆情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划分食品安全舆情风险等级。对于被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县食品安全工作影响不大的一般舆情,可在24小时(最迟48小时)内交办或通报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县食品安全工作影响较大的重大舆情,应在2小时内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同时交办各地各有关职能部门,并于24小时内(最迟48小时)跟踪查办结果。重大舆情交办应以书面形式;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等形式交办,再补充书面交办单。重大舆情处置结束后,舆情管理员要跟踪各地各有关单位的书面结案报告。

四、加强舆情宣传疏导

舆情管理员按照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指导各地各有关单位充分利用网站、报纸、宣传栏等宣传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布食品安全信息,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做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有效疏导和控制食品安全舆情,避免群众不必要的恐慌,维护我县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第7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探讨

摘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对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步骤,指出舆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2-0071-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网络媒体热议的重要话题。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或因网络舆论的误读,经网络媒体的高度放大,极易转化成危害农业相关产业利益的事件,造成消费者的恐慌。因此,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控工作对于维护政府形象,以及维护农户和农业相关产业的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步骤

1.1 舆情信息获取

舆情信息获取是舆情监测的第一环节,也是做好舆情监控工作的基础,直接决定了舆情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因此,设置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搜索方法至关重要。舆情信息获取可以通过人工搜索和专用软件搜索两种方式实现。

1) 人工搜索。应以政府机构网站、权威媒体网络版、公众认知度较高的门户网站和论坛、影响力较大的博客和微博等为主要信息来源,密切关注可能形成网络舆情的热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负面问题,制定热门站点汇总登记,通过浏览网站新闻排行、论坛热帖排行、博客和微博热点话题排行等,确保主流网络舆论热点监测到位。

2) 利用专用软件搜索。这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工作效率的智能手段,应确立正确的关键词,对相关舆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

1.2 舆情分析研判与分级

获取网络舆情信息后,首先要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舆情分析研判方法一般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要想做到全面准确,既要对舆情信息进行性质认定和价值判断,又要对其影响范围、传播情况及不同受众的观点倾向性等进行数量上的研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舆情的整体轮廓和发展脉络,掌握舆情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从而为舆情应对工作提出科学准确的建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截然分开。

1.3 舆情报告

为兼顾时效性和利用率,舆情信息应实行分类报送,建立快报、日报、月报和专题报告制度。通过分析研判,达到分级要求的舆情信息应报送上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常规舆情原则上应以日报形式汇总后上报,如遇到时效性强的重大舆情,可通过快报形式单独上报。同时,为整体把握舆情变化趋势和舆情监测工作进展,每月底应将该月舆情监测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汇总,编写月报并上报。对引发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除在上报中做好跟踪监测以外,还应开展专题研究,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案例,编制专题研究报告上报。

1.4 响应程序

舆情信息报送到有关管理部门后应尽快进入舆情响应程序,建立“政府与网民对话沟通”机制。首先,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判明与事实相违背的信息,应及时组织相关机构或专家科学解读,发布权威信息,化解网民疑虑;需调查核实的,应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开展调查,查清事实真相,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安抚群众情绪。其次,要落实后续事项处理机制,对处置结果要安排专人跟踪回访,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公布调查进展情况和结果,避免事态扩大化。

2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部门对网络舆情工作认识不足

个别部门对网络舆情工作不够重视或认识上不够科学。一提到网络舆情,有的部门认为它所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对自己不利的;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如能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它所带来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网络舆情除了可以正确对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满足百姓的诉求外,还可以间接提高机构的工作规范,帮助机构发现自身不足,促进机构改善自身情况。

2.2 舆情监控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舆情工作人员既要具有监督检测方面专业的知识背景,又必须熟知网络舆情传播特点与规律;不仅要具备从海量信息中快速搜集信息、迅速捕捉舆情热点、甄别挖掘舆情价值、准确预测舆情走势的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提炼分析、文字表达能力及丰富的舆情监测经验。

2.3 多数部门资金投入不够

目前,多数单位采用人工搜索、引擎检索的方式监测网络舆情。然而网络的信息量庞大,信息来源渠道极为广泛,仅依靠人工方法应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其效率和准确度均难以保证。专业的舆情监控软件和人员培训投入巨大,且舆情监测是一项日常性工作,需要持续性的投入。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一些建议

3.1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思想认识

舆情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各部门需有专员来负责,定期整理并上报舆情报告,处理好突发的网络事件,正确地引导舆论,倡导正能量,避免不实舆情转化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2 加强舆情监控队伍建设

应加强对舆情监管人员有关理论、舆论引导、舆情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其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研判能力、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掌控能力及对网络舆情的预见和防范能力。同时,积极培养一批坚持正确导向、熟悉网络语言、了解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技巧的网络评论员。

3.3 加强财政支持

舆情监控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专业的软件和专业的人员互相配合才可以实现,而专业人员的培养和专业软件的开发运行都需要大量资金进行运作,各部门应加大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

4 结语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面临的一项新工作。随着网络舆论对政府工作和百姓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级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相信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将在正确处理网络热点舆论问题、正面引领社会舆论、有效应对负面信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林宇,李祥洲,戚亚梅.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与管理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53-56.

[2] 郭林宇,戚亚梅,李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2):5-7.

[3] 李祥洲,郭林宇,戚亚梅,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5):17-21.

第8篇:乐思网络舆情监测: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危机公关需从网络舆情监测开始

【舆情研究】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危机公关需从网络舆情监测开始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博传播媒介治理和网络舆情监测成为舆情研究新课题。在自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特别是微博传播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同样明显,而法规建设则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因此,“微传播”是把双刃剑备受政企的重视。

微博作为自媒体传播时代的典型代表,其具有很强的信息传播力,特别是轰动性消 息的传播范围之广,对信息当事人影响程度之深令人惊讶。因此,微博成为众多政企 展开网络口碑建设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网络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网民结构的多样化 和网络舆情监测手段的缺失,这就必然使得网络传播存在风险。

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浮躁感,网上泛娱乐化和炒作现象普遍,人们对负面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增强,这些导致网络负面信息更容易发酵传播,形成负面舆情环境,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对政企形象的破坏将是深远的。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显示:近段时间,网络上掀起的各类舆情议论潮,陕西的“表哥”事件、广东的“表叔”事件、白酒塑化剂超标事件以及肯德基速成鸡事件就是自媒体时代体现微博舆情威力的典型案例。微博热点事件的偶然集中发酵,使得政企对突然而至的网络舆情危机倍感压力,对事件发生没有心理准备,导致舆情 危机处置严重滞后,不利于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第一时间法则。因此,如何突围微博舆情危机,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成为政企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今,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一条不起眼的负面信息经网络的发酵很可能突然演变成一场网络舆情灾难,而如果缺乏有效网络舆情的预警,突发而来的舆情风暴就会让政企在处理危机时乏力感倍增。

面对自媒体时代网络危机的强劲爆发力,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全面的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很好地帮助政府企业获取网络微博舆情动态,了解民意民声,实时监测微博相关话题信息的传播效果,监控微博虚假负面信息,在网络舆情危机爆发时可以妥善的、有目的性的针对处置。

以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为例。该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自动 采集子系统与结果浏览子系统。可以对微博上一切与本地区相关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其监测范围囊括各大网络媒介的微博平台,并可对重点微博话 题实施重点监测,最后对检测结果生成各类数据图表和舆情日报周报。

在当下变幻莫测的复杂自媒体环境下,政府和企业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及时发与我相关的舆情呼声,第一时间了解民意,在萌芽状态化解矛盾。

第9篇:云舆情监测系统

随着网络日益的发达,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网络舆论热点层出不穷,各种突发性事件都是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扩大传播。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来源是新闻评论、bbs、博客等,这些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直接渠道,也是新形势下政府的重要舆论阵地。因此,网络舆论一旦被错误地控制和引导,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舆情监测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它可以通过采集各大门户网站信息内容来知晓最新的社情民意,民众的舆论导向。

系统工作流程

采集新闻、论坛网站内容→通过监测系统网站分析、舆情分析第一时间发现敏感、热点话题→由专家学者、评论员或是新闻发言人分析报告、进行及时的舆论引导。

系统介绍

系统对所需信息进行过滤、分析、聚合和数据挖掘,以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分析指标,及时发现信息,分析并追踪传播及演变过程,并对指定重点敏感事件进行专项监测与分析。

云舆情监测系统提供对互联网信息(新闻、论坛、博客、贴吧、微博客等)实时采集、内容提取及排重;并且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全面检索、主题检测、话题聚焦、相关信息推荐;按需求定制主题分类;为舆情研判提供时间趋势、传播路径、话题演化等工具,统计舆情信息,生成舆情报告。

全面实时监测网络舆情

采用定向采集为主、全网监控为辅的方式,自动对新闻(新闻跟帖、新闻评论、RSS)、论坛(回帖、点击数、回复数等)、博客、贴吧、微博客等网络媒体进行全面实时监测。 智能处理舆情信息

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自动提取关键词、摘要、分类、聚类、主题检测、关联分析、情感分析。

完善的舆情监控业务

自动监测敏感信息,自动聚焦热点话题,自动追踪潜在舆情事件。可预置审核流程,逐级审核、上报舆情信息。自动探测页面删除状态,统计研判网络舆情,生成可定制舆情报告。提供对本地网站的属地化管理,支持违规网站信息统计管理。

行业特色功能

支持实现对网络舆论导向的全面掌控、效果评估。

上一篇: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下一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