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努力

2022-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尊重孩子的努力

自然养育,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化成长

即使是被无数家长命名为“崔神”的儿科医生崔玉涛,依然坚持认为自己所说的话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在非常个性化地成长。现在,他正在完成一套“自然养育”系列图书,目的就是希望教会家长如何理解个性化养育,如何按照自己孩子的成长轨迹进行自然养育。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叫“别人家的孩子”。任何事情都是别人家怎么样,别人家的孩子吃得多,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对“别人家的孩子”无比关注的状态,其实隐含着一个重要的信息:父母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按照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养育。

自然养育就是个性化

现在有太多的育儿知识充斥着父母的世界,大家经常会在心里评价:哪些好,哪些不好;哪个专家说得对,哪个专家说得不对。其实这都和自己的孩子什么样有关。比如我说的话,也不是对所有的孩子都有用。因为我并不了解每个孩子,也不能所有的东西都专为某个孩子而写。所以有的家长会说,崔大夫这个观点说得真对,我用起来特别好;也会有家长说,崔大夫说得这个根本没用,这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公共的知识,只有部分人会觉得有用。

但是,如果没有个性化养育的观念,当自己孩子的情况和很多育儿知识里讲得不一样时,父母就会恐慌、担忧,整个养育过程都是诚惶诚恐的,多好的孩子都会担心这儿不好,那不好。所以我希望我能做的,不仅是传播科学育儿知识,还要帮助父母实现自然养育,也就是帮助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怎么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去观察、评估孩子的成长,看待孩子的健康状况。

我不想写出一本“育儿圣经”

现在,我在做“自然养育”系列图书。这个时代,写养育类的书是件很容易的事,保证书中没有知识性错误也很容易。关键是写书的思路是什么?如果思路不对的话,按照“育儿圣经”去写,父母拿到后天天抱着对照、参考,会更焦虑和担忧。因为如果要相信“圣经”说得对,那就是他自己做得不对;如果觉得自己做得对,那就是我说错了。这样一来,这套书就没有了意义。我写这套书,是想给父母写一种养育的方法论,而不想给父母灌输很多数字、标准。在养育上,不能简单地把某个标准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是要在一个育儿科学知识的起点上,不断地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去进行个性化的探索和扩展。

生长是最自然的成长过程

我把即将出版“自然养育”系列图书的第一本锁定在了生长上。因为生长是一个最个性化的过程,而不是用一个框架和标准就能解决的。通过第一本书,我想让父母知道该怎么评估自己的孩子。当父母能够理解每一个孩子的生长都是建立在他个体情况的基础上这一方法论之后,才会对其他养育有更多的理解,也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养育。

随着对儿童健康的重视,父母经常不自主地和同龄孩子比较自己孩子的身高、体重等,但是在这种对生长的比较中,可能会忽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每个孩子的出生是不一样的。出生应该是一个孩子生长中最基础的起点,如果不重视这个起点,很难做到个性化。比如一个宝宝出生时4千克,另外一个宝宝出生时2千克。4个月之后,如果两个宝宝的体重一样,甚至是出生时体重2千克的宝宝更胖,那肯定是两个宝宝中的一个出了大问题。因此,每个孩子不一样的出生情况,包括家庭遗传因素,都会使他的生长无法完全地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甚至无法和所谓的标准进行比较,只能是遵循他的个体情况自然养育。如果总想根据标准强行改变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付出代价也许会很大。

养育不是“管理”孩子

现在很多父母是在想如何“管理”孩子,而不是养育孩子。就像我们在职场上会订立管理目标一样,父母也给孩子定了不少成长目标:应该一个月长多少厘米,一天吃多少奶粉或辅食,应该什么时候会走,什么时候会跑……一旦这些目标不能实现时,父母就就非常着急,甚至差不多实现了都不会太开心,必须超额或提前实现才有成就感。

但是,需要提醒父母的是,这种现代管理方式用到养育孩子上,会出现很大问题!但是也许父母会疑惑:为什么管理团队、管理公司非常有效的方式,不能用于养孩子呢?这是因为管理面对的是成人,即使在管理中出现错误,被管理者一般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反抗。但孩子不一样,他是非常天然的个体,只要感觉不舒服就会反抗,多一口饭,甚至多一粒米也不吃,吃得不对就是一厘米也不长。

所以,最好的养育永远不是机械化养育,也不是目标式的管理,而是尊重生命,遵循每一个孩子自然成长的轨迹和规律,通过各种引导让他长得更好,更健康!

作者:崔玉涛

第2篇:让孩子在尊重与关爱中成长

一、“尊重与关爱”是幼儿生命成长的诉求

1.幼儿教育中缺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时下,幼儿教师队伍可谓鱼龙混杂,很多教师根本就没有系统学习过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知之甚少,对幼儿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原则认识不清就匆匆上岗。幼儿教育基本理念的缺失导致了教师对幼儿尊重与关爱的缺失。他们把孩子当成容器,可以任意灌装;把孩子当成白板,可以随意涂抹,无视儿童独特的存在和价值。

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本该属于孩子们玩耍的、游戏的童年,不得不提前加入升学竞争的队伍之中;本该自由自在玩耍的学龄前儿童,不得不被迫学习拼音、写字、算术、英语等所谓的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既是对幼儿教育规律的漠视和幼儿教育方向的偏离,也是对孩子“尊重与关爱”缺失的具体体现。

2.“尊重与关爱”本身就是幼儿教育的要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和促进孩子生命的健康发展。幼儿园里的孩子身体、心理发展都很脆弱,生活的自我服务能力处于低水平阶段。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还没有发展好,孩子吃饭、穿衣等方面都会遇到困难,游戏、活动中没有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老师的悉心照顾、耐心的帮助。其次是幼儿的心理还不成熟,孩子在家里受到众多长辈的关注,而在幼儿园一个教师要照顾多个孩子,孩子较难获得归属感,往往表现出拒绝、哭闹、冷漠等负面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幼儿,做出相应的积极回应让每一个孩子有被关心、被接纳的积极情绪体验。教师在与孩子交往过程中,要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和幼儿保持适度的疏离,以客观、中性地观察分析儿童,并给予幼儿适宜的发展空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让每个孩子接受适宜的教育,促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这应是幼儿教育的本质追求。离开了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离开了对儿童学习规律和学习方式的尊重,教育如同无源之水。

尊重与关爱既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本身。面对稚嫩儿童,需要我们以“尊重的姿态,关爱的情怀”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对他们实施教育的影响,让他们在尊重与关爱中学会尊重,学会关爱。

二、“让孩子在尊重与关爱中成长”的教育意蕴

1.“尊重与关爱”的生活意义

尊重:敬重、重视。包括尊重权利、尊重他人的意见。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

关爱:关心、爱护。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少不了关爱。我们需要别人的关爱,别人同样也需要我们的关爱。而关爱只有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促进生命的发展。没有尊重的关爱往往让生命无法承受,带来的可能是伤害。

2.“尊重与关爱”的教育意义

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钟启泉)。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而尊重与关爱则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只有建立在对儿童生命的尊重与关爱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儿童生命成长,可以说有无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是检验教育真伪的重要指标。

“让孩子在尊重和关爱中成长”就是以孩子为原点,关心爱护孩子,从孩子的成长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与个性。“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花开有季,人达有时。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发展都有阶段性的特点,同时,每一个孩子又有各自的特点。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需求、愿望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无可估量的发展潜力。教育者的职责就是提供优质适合的土壤,静待花开。我们只有基于对孩子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教育才能促进孩子的生命成长。

三、“让孩子在尊重与关爱中成长”的实践策略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心智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成人有很强的依赖倾向的孩子。我们只有了解并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促进其发展。幼儿教师如果对孩子没有真挚的爱心,不能与孩子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就失去了作为幼儿教师的基本资格。

1.赏识助力孩子个性化成长

赞科夫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和尊重儿童。”正所谓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是世界的唯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独特的智能组合, 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智商高低、聪明与否的绝对差别,而是智能类型、智能强项是什么的相对差别。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智能优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用适合其风格和特点的方式来促进其学习与发展。同时,孩子的差异性还来自家庭情况、生活环境、遗传基因、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教师还要注意从家庭和幼儿园的不同环境中去认识孩子,理解孩子。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手中是许许多多的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梦想。他们的成长都依赖我们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教师只有从不同的视角去赏识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去鼓励孩子,拿不同的尺子去丈量孩子,才能帮助孩子个性化的成长。

2.倾听并悦纳孩子的见解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告诉我们:儿童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有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可见孩子的世界是丰富的,孩子的见解是独特的,表达方式是多元的。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切不可“看小”孩子,学会倾听并悦纳孩子的见解是我们必须练就的本领。

孩子的见解既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反映也是思维发展水平的体现。由于受词汇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限制,他们常常用零散的单词、不甚规范的语句、表情、动作、图画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事物的认识和探究。作为幼儿园工作者需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理解孩子的表达方式。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打开多种通道接纳孩子的见解。倾听孩子的表述,调动多种情思理解并尊重孩子的见解,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见解。我们只有用心去观察,用情去体会,用爱去领悟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精彩世界。

3.蹲下来,用孩子的视野看世界

蹲下身子,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看到你的眼睛,这是一种平等,更是对孩子的尊重。蹲下身来,当我们的眼界和孩子平齐时,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的世界,才能理解孩子的世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喜欢逛商场,但每次她领女儿逛商店,女儿总是哭着闹着不愿进。这位年轻的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商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孩子为什么不爱来呢?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天,她领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儿的鞋带开了,她蹲下身来,给孩子系鞋带。就在这一瞬间,她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到的只是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手。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一个个带棱角的背包,时不时磕碰着孩子的小脸和弱小的身体。年轻的妈妈这才明白女儿哭闹的原因。不是蹲下来,我们很难注意到孩子的视野与成人有什么不同;不是还原为一个孩子,我们也很难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蹲下身子让我们沉浸在孩子的世界里,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才能把你当朋友。蹲下来看孩子,不仅仅是一种形体动作,它更是一种感情的姿态。而且并不是蹲下了身子便意味着学会了“蹲下来看孩子”,只有抛掉了成人自认为的先知先觉、自以为是、趾高气扬,才是真正的“蹲下来了”。

4.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工作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的一段描述让我难以忘怀:“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这个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的人,让我肃然起敬。面对孩子,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勇气和耐心。我们已经习惯快节奏的当今生活,我们常常要孩子,快点、快点!在家里,从孩子一睁眼,就听到妈妈的催促:快点起来,吃饭快点,快点走,上学要迟到……什么都是快点,快点;到了幼儿园,老师们又在催:看谁第一名站好,看谁第一名吃完,看谁第一名把玩具收好……第一名、第一名,总是第一名。可“快点”“第一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吗?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需要慢下我们的脚步配合孩子的节奏。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停下脚步、静下心来,默默地如同欣赏身边的风景般地欣赏孩子的行为、动作。人生是一个必然的由幼稚到成熟、由愚钝到聪明、由低到高不断提升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的生命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特殊的规律。我们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发现、多一些等待,别以爱的名义和对儿童负责的牺牲精神,来控制孩子的行为,抑制孩子的个性发展。

5.呵护孩子的心灵,让孩子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共同生长

蒙台梭利对儿童的探秘告诉我们,幼儿不仅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只是他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不立即表现出来。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犹如荷叶上的露珠,需要我们的悉心呵护。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机灵;有的木讷;有的反应很快;有的却总跟不上节拍;有的活泼开朗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却“默默无闻”地跟在你后面,不时还会拉拉你的衣角,仿佛担心你把他忘记。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更要关注孩子的个性、情绪、困惑和忧虑,给予孩子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2009年在英国考察期间,曾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小男孩因为没有争抢到一个玩具而在一旁两拳紧握,小嘴紧闭,表现得非常气愤,我很好奇老师会怎么处理,就停下了脚步。一个老师走来了,轻轻地拉起孩子的手,走到一旁的座位上,老师和孩子面对面坐下,老师做了一个深呼吸的动作,她要求孩子也像她一样,先深吸一口气再徐徐吐出,就这样她做一次孩子做一次。期间,她还轻声地和孩子进行简单的交流。不一会儿,只见老师搂着孩子轻轻地拍了他两下,这个孩子又愉快地和其他孩子玩耍了。回想我们在遇到此类事情时,往往会把自己当作法官,或是安慰一方批评另一方,或是各打五十大板。其实孩子之间的事真得很难用对和错来判断,孩子正是在矛盾和冲突中学会交往。而人生难免要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怎样消化掉这些不良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教师更应该像朋友似的帮助孩子积累这样的经验。

6.为孩子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成长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写道:“要帮助一个儿童,我们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使他能自由发展的环境。”而这个环境,我认为既包含物质的环境也包含心理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让孩子去认识世界,为孩子创设鼓励、支持、平等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去理解世界。陶行知提出的要让儿童的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解放,这“六大解放”为我们道出了教育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什么。学龄前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动物、对自然……一只蚂蚁能让他们趴在地上研究半天;一颗种子的发芽能让他们惊喜连连;一只受伤的小鸟又让他们忧心忡忡……幼儿园教师就是要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建构孩子们感兴趣的课程,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研究,像艺术家一样创造;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究,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19岁跨进幼儿园的大门,如今在幼教这片热土上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我时常在想,什么是好的教育?琳琅满目的玩具?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美丽舒适的环境?花样翻新的活动……离开了“爱与尊重”,这一切都将失去生命的意义;离开了“爱与尊重”,师生之间永远都存在着一条不能跨越的鸿沟;离开了“爱与尊重”,教育将永远不会有心与心的交汇。爱是最好的教育,尊重与宽容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逐渐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愿意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化作一缕阳光,不断提高自己人格的魅力,丰盈自己生命的底色,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甘甜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让每一粒种子都能充满勃勃的生机。

(赵月华,淮安市洪泽县县直机关幼儿园,223100)

责任编辑:颜莹

作者:赵月华

第3篇:尊重孩子,唤醒意识比提高能力更重要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采访对象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不能缺失对孩子的尊重。没有尊重,便没有教育,更谈不上科学的教育。本刊编辑部邀请相关专家对“尊重的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家长和教师如何以尊重为基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家》:关于家长(或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据您的观察,目前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缺乏意识    基本需求    以爱的名义

孙云晓:今天的父母越来越意识到应当尊重孩子,也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需求,但实际上离真正的尊重差距还很大。《家庭教育促进法》有五处提到“尊重”,如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与个性差异,而许多父母恰恰在这方面问题突出。例如,忽视孩子的潜能特点,一律要求高分数高名次,以及盲目攀比与竞争等。这种功利化的误导已经成为孩子发展的重大障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父母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目标与要求,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这才是尊重的教育。

陈默:经常有人问,当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哪里。我的回答就是:教育者缺乏尊重孩子的意识,也没有尊重孩子的行为。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人的需求分别为:生理需要(食物和衣服)、安全需要(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前三种基本已得到满足,那么尊重需要就成了他们需求的起点。一面是教育者缺乏这种意识和行为,一面是受教育者的基本需求,这便形成了教育上的一大冲突。

教育的碰撞、教育的现实,让我们看见了孩子对尊重的需要,有的孩子甚至因不被尊重而跳楼自杀。比如湖北武汉那个因玩撲克被请了家长的14岁男孩,其母亲在楼道处呵斥并打了他耳光,男孩在母亲离开后,默立了一会儿,转身爬上栏杆一跃而下。面对这样的事件,常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其实这并非孩子心理脆弱的问题。家长、老师打骂孩子,在以前或许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是因为以前的孩子需求层次还没有达到心理需求的高度,但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则大不一样。

综观当下,最可怕的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对待一个生命体没有尊重却不自知。我一直做教师培训的工作,拿教师拖堂这件事来说,很少有人会跟学生打招呼,而是直接延时,根本意识不到所面对的学生也有被尊重的需求。家庭里面同样如此。比如很多学生高考报志愿时,家长早早给孩子做了决断,这种现象已司空见惯。这就是剥夺了对孩子的尊重,因为一个生命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自由意志的选择,如果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不明白对于孩子自己的权力边界在哪里,何谈尊重?

教育如何体现对人的尊重、如何唤起教育者对尊重的意识和理念,这根本上是哲学思想的问题,需要教育界连同社会学界、哲学界开展讨论,让大家先看见这个问题,然后可以进一步做对比,看看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再引发教育管理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最后自上而下地建立共识。

王占郡:爱孩子是一种本能,控制孩子也是一种本能。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往往大于对孩子的爱,这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从精神分析的原理上来说,如果父母自身在原生家庭得不到足够尊重,走上“内卷”严重的社会后,他们内心积蓄的委屈和愤怒,就需要找到发泄的出口,而这个出口往往就是他们的孩子。如果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不能有效保护孩子的独立意志,不能有效约束父母的权力,那么对于多数家庭而言,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伤害几乎不可避免。

不尊重孩子的情形,可以说是中国家庭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最近找我咨询的一个留学生家庭,从小学开始,妈妈对孩子学习、玩耍、休息的时间安排得十分严格,孩子的任务就是在妈妈安排好的赛道上拼命奔跑,努力达到妈妈要求的目标。选择中学时,孩子想读外国语学校,准备留学,可是妈妈坚持让他去重点中学,参加国内高考。可进入重点中学后,孩子刚刚适应,妈妈又后悔了,不顾儿子反对,又将其转学到了外国语学校。虽然这符合孩子当初的愿望,但是妈妈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见,还给孩子带来了很多麻烦。后来孩子考上了美国一所排名前二十的大学,妈妈很满意,而孩子早已疲惫不堪,自主意志一直被忽视,失去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大学期间,妈妈逼着儿子选一些难度大的课程,结果好几门课挂科。而且妈妈对孩子各个方面都不放心,要求他每周必须打一次电话。学习的压力、妈妈的控制,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他终于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拒绝回复父母的信息、接听父母的电话。

咨询中,我问这位妈妈:“你是什么学历?”她说:“我是专科学历,中学时没有努力耽误了,我两个姐姐都是研究生,现在大学教书。我要让孩子吸取我的教训,不能让孩子像我一样。”可见,在这个家庭中,孩子背负了妈妈的遗憾,在一定程度上,妈妈是为了实现当初的理想,牺牲了自己的孩子。一个生命不能为自己而活,或许是最悲催的事情了。

关承华: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观察和研究教育最大的一个着力点。现在,教师不尊重孩子、伤害孩子自尊的现象很多,但更可怕的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北京朝阳区某小学教师谩骂学生的事件,两位教师不仅在语言上侮辱这个小女孩,还鼓动全班学生一起声讨。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具体事件,值得深思的是,这两位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将自己录的这段视频发到了家长群里,似乎认为自己的做法非常正确,没想到会被家长曝光。这件事发生后,网上出现了各种声音,有的说“老师脾气不好、性格不好,但还是负责任的”。那我就提出问题了——这是对谁负责?是对校长负责,是对她自己的荣誉负责,还是对教育对象负责?

学生的心理是教师最应该关注的,可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举个例子,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发现带的一壶水没怎么喝。家长并没有就此说什么,只是给老师发了条微信:“老师,春天干燥,麻烦您提醒孩子们多喝水。”想不到,这位老师第二天在课堂上把这个孩子拽到讲台前,打通孩子家长的电话:“说,我让没让你们喝水?”这个孩子边哭边说:“让我们喝了。”接着又问全班同学:“你们回答,我有没有提醒你们喝水?”学生们一起喊:“提醒了。”可以想象,当时这个孩子的自尊被伤得多厉害,可是这位老师却不以为然,后续又指定几个同学监督这个孩子,每节课下了课就让他“喝水,喝水”。这个时候,孩子们已经不是善意的提醒,而是执行老师的命令,是在起哄。这件事情之后,孩子心里始终有阴影,不敢让家长找老师反映任何问题。

另外,我特别反对以爱的名义、以负责任为借口,实施一些我行我素的、伤害孩子自尊的行为,那样的人根本不配当老师。

我曾经管过一件闲事,在一所小学门口,每天放学,有位老师把学生带出来解散以后,一定要留下一个当天犯错的学生,家长在旁边等着接孩子,肯定也会跟过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校门口,老师怒不可遏地训斥着某个孩子,孩子垂着小手、低头听着,不敢有任何反应。我特别观察了几次,如果来接孩子的是位妈妈,就会配合老师一起数落孩子。如果是位爸爸,往往是一声不吭地听着,脸上时而愤怒时而尴尬。每当这时,不只是老师、家长、孩子三个人的活动,这个孩子的同学们也会跟着起哄,你一句我一句地帮腔。有一天,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时我说了句话:“同学们、家长们,咱们都散一散,给孩子留点自尊,给家长留点面子。”虽然我没有直接对那位老师说什么,但估计她也感觉到了我的意思。在校门口实施这种训斥行为,不仅伤了孩子的自尊,甚至伤了家长的自尊,可是老师不以为然,还认为自己特别负责任。

我在给老师们讲课的时候经常用到这个案例,特别想提醒老师们,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定要有尊重孩子的意识。

《教育家》:尊重孩子不是一个口号,而要切切实实去落实。您认为家长(或教师)该如何提高尊重孩子的能力?请以案例方式来谈谈。

独立的生命个体    边界感    释放空间

孙云晓:尊重未成年人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是法律原则。这四种权利可以视为尊重孩子的基本内容,也可以简而言之为“儿童友好”。我的小外孙八九个月喜欢爬,10个月后喜欢走,现在14个月,走得很快。我常常想抱他却总是被拒绝,于是我明白了,强行抱孩子就是不尊重孩子,甚至是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再比如许多孩子四五岁了,大人还喂饭,这也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吃饭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婴儿一岁后基本都可以自己吃饭。

再举个例子,北京一个女生2021年高考成绩优异,可以进北大、清华,却选择了公安大学涉外警务专业。她母亲告诉我虽然自己很纠结,却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这种明智的态度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陈默: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每个方面而不是某些方面,这一理念适用于所有的教育过程。不过,可以找一些突破口,比如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有发言权。当然,有时孩子做出的决定未必正确,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把你的意见给他,而不是直接替他做决定。

举个例子,一位妈妈生完孩子后成了全职妈妈,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她的儿子。这个男孩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由妈妈来安排,而且他也逐渐习惯于跟妈妈相处的模式。小时候还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男孩出现了心理问题。已是高中生的他感觉不到周围环境在允许他长大,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且觉得自己没有了选择的能力,什么事情一定是妈妈来选择他才放心,但他又会想“自己的人生由妈妈来安排,自己不是永远长不大吗”。这个男孩变得非常纠结和挣扎,患上了抑郁症。究其根本,这位妈妈从没有把男孩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只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这就是最大的不尊重。所以我选择先去“治疗”他的妈妈,让她出去工作,别再把儿子作为生活的全部内容。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的生活非常糟糕,男孩一天几个电话把妈妈叫回家,因为他已经习惯于做精神上的“奴隶”,没有办法勇敢地长大。我叮嘱这位妈妈一定要坚持,让孩子知道自己该独立起来,该做选择的时候鼓励他自己来。慢慢地,男孩学会了选择,感觉到自己渐渐走向了独立,可以融入同龄孩子当中去,不再胆怯、恐惧,因为他和同龄孩子一样拥有了长大的能力。

对孩子是否尊重,跟家长的素质、所经历的教育环境以及个人的哲学思考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对孩子相对更加尊重,在尊重中长大的家长往往也会尊重自己的孩子。我们呼吁教育要体现对生命和人性的尊重,在这点上,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

王占郡:家长是否尊重孩子,与家长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文化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家长思维的底层逻辑,不仅决定了家长是否尊重孩子,也决定了家長是否懂得什么是尊重。

底层逻辑要更新。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的情感需要越来越突出。但传统的家庭文化并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这自然会造成亲子冲突。《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文化传统也许在以前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今天的父母如果还坚守这些东西,显然不能得到孩子们的信服。

家长自己要过得好。如果家长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一塌糊涂,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身心状态爱孩子,甚至可能会折腾孩子,让孩子背负父母的遗憾,也就谈不上尊重。咨询中我遇到一位家长,当我们谈到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时,这位家长委屈地说:“我从小就是被父母打骂长大的,我还有满肚子怨气没地方发泄呢,现在的孩子骂不得打不得,这还不把我活活憋死!”只有家长自己成长了、开心了,才能腾出心理空间来容纳孩子的情绪,才能去尊重孩子的感受。

家庭要有边界感。什么是边界感呢?例如,一位妈妈经常不经过女儿的同意,也不打招呼,就去女儿的宿舍整理柜子、拆洗床单。女儿表示抗议后,妈妈却置若罔闻。这就是没有边界感的体现。家庭成员之间拥有边界感,才能进入一种理想状态:各就各位,避免越位,按需补位,及时归位。家长有边界感,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清晰的边界意识,会时刻提醒家长“谁的事情谁负责,过于主动的帮助就是控制”。如果我们爱孩子,就要把与孩子有关的选择权还给孩子,培养他们自己做主的能力和意识,给我们所爱的人以自由。

以孩子成长为中心。尊重生命,就要去满足成长的需要。在孩子自幼萌生的主张没有被扭曲的情况下,孩子本能的需要往往都是对其发展有利的。所以,家长需要听见孩子的呼唤,了解孩子的需求。就满足孩子成长需求而言,孩子应是“主人”,家长则是“后勤”和“顾问”,提供孩子所需的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赏识肯定、优质陪伴等,而不是当“管家”。例如,一个初一女孩在换学校后,不能适应,情绪低落,放学后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和家人说话。她的父母能够理解,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时间慢慢调整,退缩是这个特殊阶段孩子成长的需要,是一种自我保护。所以父母并没有焦虑,而是放任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躺平”一阵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走出来。还偶尔组织女儿的同学来家里聚会,帮助女儿熟悉新同学,建立新圈子。半年多时间,孩子慢慢有了活力,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减少规矩释放空间。家长应该审视一下家庭的规矩,砸掉一些不必要的、过时的、僵化的家庭规矩,给家庭成员解放出更多的空间,为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尊重创造更多条件。

关承华:我在解释“老师”这个概念的时候常说,老师是个尊称,是个身份,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就要遵守师德,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师德的底线就是对孩子的尊重,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也是人,需要尊重。做到这一点,你的行为、言语,才会受这一思想意识的支配,就可以做到尊重孩子。有这种意识之后,再去提高尊重孩子的能力,就会相对简单。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总是习惯以“稍息”的姿势站立,腿还不停地抖。我知道,这其实是孩子的一种自我防御,就像小刺猬一样。因为他小学六年里总是被老师批评,进初中后他就防着老师,你说什么他都刺你一下,你越说,他越来劲,所有科任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思考,怎么来“刺激”一下他。于是我“备好课”,把他叫到一个没人的教室里,拉他坐得离我很近,悄悄地说:“老师问你个私人问题哈,你告诉关老师,我不会让别人知道。你是不是得过小儿麻痹症?”“没有啊。”孩子一听急了。我接着说:“你知道吗?同学们都在背后议论,说你可能得过这个病,说你的两条腿不一样长、不一样粗。”孩子立刻拉起裤腿:“老师你看,我的腿是一样长的。”我说:“你立正站好我比一比。”他赶紧立正站好。“哦,你会立正啊。同学们都这么说,我还真以为你有残疾呢,如果真的有残疾,那我就得要求老师们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你了。”“没有,我不是。”我说:“那太好了,今天就咱俩,我知道了你没有残疾。你呀,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我不要求你一下子改过来,我给你个过程,你看见关老师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立正站好行不行?”此后,他一看见我就立正,因为我是他的班主任,每天总能看见,慢慢地,这个孩子就改过来了,其他老师都感到特别惊讶。

教师要尊重学生,当学生意识到你尊重他的时候,就会对你心服口服,就会听你的、接受你,哪怕是你的批评。

《教育家》:家长(或教师)应如何把握尊重的分寸,比如与溺爱、纪律性的平衡等。

有原则    独立思考    教育的底线

孙云晓:真正的尊重是一种理性的爱,也是有原则和有界限的爱。尊重不是溺爱,也不是放纵,而是以真正有利于儿童成长为原则的教育。在孩子迷茫甚至是误入歧途时大喝一声,敢于对孩子说“不”,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尊重,更是监护人的神圣责任。

举个例子来说,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一女生在家里提议养猫,妈妈怕猫却采用三次家庭会议方式讨论女儿的提议,并与女儿一起了解养什么猫和怎么养及责任分工。当女儿听说自己也要当铲屎官、承担给猫洗澡等任务,非常意外,原来养猫不只是撸猫那么简单,但她认真考虑后还是接受了分工及责任。這位妈妈的做法就是以尊重的态度唤起女儿的责任心,这种尊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陈默: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e  Baumrind)基于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教养方式理论。根据父母在“温暖”和“控制”两个维度上的高低水平不同,可以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教养方式:权威型(高温暖、高控制)、专制型(低温暖、高控制)、放纵型(高温暖、低控制)、忽视型(低温暖、低控制)四种。

权威型的家长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关心孩子的成长,对孩子有要求、有控制,他们会设置清晰的规则并且持续性地强化规则,会跟孩子解释规则背后的意义,同时也积极听取孩子的想法并做出正面回应。在孩子心里,这类家长往往是可敬可爱的,从小受尊重长大的孩子,他的人生欲求会很高,这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专制型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度很高、接受度很低,他们会强加很多的规矩,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畅通的交流途径。在孩子心里,这类家长的形象往往是可敬可畏。这种家庭走出的孩子多半谨小慎微,缺乏创造性。放纵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充满关心和积极的肯定,但是缺乏控制,对孩子不提任何要求,让其自由随意发展,对孩子违反要求的行为也是采取无限度容忍和接受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孩子哪里都好,很少发怒或训斥孩子。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很无能。忽视型家长很少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他们好像并不是很关心孩子,抑或是家长被自己的问题已经搞得晕头转向了,没有精力给孩子关爱和引导。在孩子心里,父母和自己仿佛永远隔着一堵墙,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

权威型家长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是民主的、平等的,会跟孩子进行协商。比如给孩子零花钱的同时给他一个账本。关于零花钱的使用可以跟孩子进行约定:家长不支持买的东西或是不想让家长知道的东西,需要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购买商品后要记账,标明品名、数量、价格等;如果零花钱有结余可以存放到家长这里,家长会支付一定的利息,等等。这一过程既尊重了孩子又建立了规则。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人,必须思考未来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特质。时代在变,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未来的世界需要创造性人才。那么,一个人的创造性需要建立在什么样的人格基础之上?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成长训练,怎么可能具有创造力?正确的逻辑是:给予孩子尊重,他才能够独立,独立了才有独立思考的可能,能独立思考了才有创造的可能。

王占郡:尊重孩子不是溺爱孩子,尊重孩子和用纪律去要求孩子也并不矛盾。尊重,本质上是看见、是关怀、是满足、是放手。尊重是相互的、平等的,单向的尊重不是尊重,是讨好,是纵容,是不平等。应当让孩子明白,享受父母的尊重,也要尊重父母。

纪律性是每个家庭成员获得尊重和自由的条件。家长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欣赏自己喜欢的歌曲,这并不表明孩子可以把音量开得很大,影响父母看书或休息。你听音乐是你的自由,我看书是我的自由,但你的自由不能影响我的自由,这就是互相尊重。当孩子要求不合理时、当孩子的行为违反了约定或者越过了家庭既定红线时,家长平静而坚定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不尊重孩子和不爱孩子。

尊重是一种权利意识,而权利意识需要通过人性的觉醒来体会。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也许会更明白。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要求孩子向客人问好,孩子不愿意或不好意思说,父母坚持要求孩子必须问好。这就忽视了孩子可以拒绝的权利,没有做到尊重孩子。再如,做作业是孩子的义务,但先写语文还是先写数学,这是孩子的权利。孩子每天被允许玩一会儿手机,先写作业还是先玩手机,也是孩子的权利。

尊重和权利是密不可分的。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小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利可谈。“你吃我的、喝我的,就得听我的,等长大能自食其力了,再来跟我谈权利。”这是现在很多家长仍然持有的逻辑。

家长制定规矩时,也要把一些自主权留给孩子,这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当然,每个家庭中孩子的具体权利是不一样的,规矩越多权利就越少。在我的家庭,只要不沉迷,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孩子可以有尊严地玩游戏。我发现,在安全积极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会激发自我管理的动力。

家长把握分寸是一门艺术,没有标准答案。但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处理得好,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会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自主意识的发展,孩子生命的潜能也容易得到更好的发挥。当然,这需要家长持续不断地觉察、思考、改变。

关承华:教师尊重学生不存在分寸的问题,而是底线。反省自己,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冲动的做法,到现在都很后悔。20世纪80年代,我刚当老师没几年,班里有个学生叫李月宝,爸妈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有五个儿子,生活条件不好。有一天,他上学迟到了,我就在教室门口等着,他来了以后,我非常和蔼地问他:“是不是起晚了,还没吃饭吧?”他“嗯”了一声。我从钱包里拿出二两粮票两毛钱让他先去吃饭,吃饱了再从第二节开始好好上课。他答应后就跑去吃饭了,吃完回来上了第二节课。第三节是体育,我到操场去看看学生们上体育课的状态,没想到李月宝又旷课了。我当时确实没忍住,把他找回来以后,(没有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说:“我二两粮票两毛钱就顶一节课呀,这样我供得起你吗?”然后就给他家长打电话:“我今天打你们儿子了……”还挺理直气壮的。现在,我特别想给李月宝道个歉。如果当时再多懂点心理学,我不会这样做,而应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希望现在的年轻老师吸取我的这个教训。

今天的教育和传统的教育,不能截然分開,但一些糟粕再传承下去是绝对不行的。我特别想提醒教师们,务必要加强尊重学生的意识,提高尊重学生的能力,爱心、师德、法律三者缺一不可。现在我们强调爱学生,但是怎么爱、什么是真正的爱?我认为,师爱里有母(父)爱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责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智慧的爱去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他们成长的路,而不是在压制和打击下,让孩子的心越来越灰暗。我们也非常强调师德,但我真的觉得很多教师并不知道何为师德。在我看来,师德最基本的底线就是对人的尊重,教师们应该多学点心理学,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这是最关键的。另外,教师要认真研习法律。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生效实施,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我认为,学校和教委应该带领教师们好好学习这个法律,认真领会其中的细节。还有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学校和教师可采取哪些教育惩戒措施、哪些不当教育行为被明确禁止,都规定得非常细致,需要教师认真学习,用法律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4篇:尊重 发现 智慧 改变 努力成为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

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以爱育爱,关键在于第一个“爱”——来自父母、师长,孩子身边这些“重要他人”的爱。这个爱,绝不能止于本能的心疼、呵护,这个爱,还须充满理性、智慧。为此,我们提出:真正的爱,能给予孩子生长的力量。教育之爱,一定要真实且富有力量。

以爱育爱,是17年前我做校长之初提出的“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的主旋律。通俗地讲,就是以教师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和爱的智慧,培育出学生的爱。育出的学生之“爱”,既包括心中有他人的优秀品格,又包括对知识与未知、对探索与尝试的热爱,以及愿以一己之力为周围世界带来改变的使命之爱。拥有这种“爱”,方为走向未来、健康快乐的大写之“人”!

然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这“能给予孩子生长力量”的真正的爱即教育之爱到底表现为什么呢?我请身边的同事就各自多年的教育实践,予以概括和描述,得到结果如下:尊重、理解、包容、付出、奉献、牺牲、扶持、激励、信赖、陪伴、等待、成就、责任、要求、能力、智慧、理想、发展、理智、多元、目标、勇敢、欣赏、诚恳、体贴、关怀、温暖、感动、支持、幸福、难过、交融、规则……40年的教育生涯,使我面对每一个词汇,都仿佛看到一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这每一个词汇都有其特定的教育寓意,都来自于教育者的种种亲历。

但细品之后我发现,这丰富多彩的词汇还没能将我对“教育之爱”的体会全部涵盖。对此,我想就今天的教育实际,与家长朋友们分享我对这个“爱”字的理解。我以为“真实且富有力量的爱”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尊重——互动关系之特征

有人云,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育。我认为很有道理。准确讲:好的教育,一定基于好的师生(亲子)关系;建立好的师生(亲子)关系,是好教育的起点。温暖、支持、理解、包容、信赖、体贴、关怀……这些都是“好关系”的显著特征。在我看来,这些“好关系”的特征都源于两个字:尊重。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尊重首先表现为对差异的尊重。任何老师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或“决定”爱或者不爱某一位学生。这就是“有教无类”的要求。父母也是一样,少一些“前一位妈妈咨询,怎么让自己内向的孩子活泼好动起来;后一位妈妈咨询,怎么让自己外向的孩子安静听话”的现象;少一些横向的比较和竞争中只做赢家的追求;相信“每一位孩子都是有价值的”,相信“差异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将有助于教师和父母对差异的接纳与尊重。

其次,尊重表现为对规律的尊重。除了对孩子成长规律的尊重之外,我想强调的是:对“真实的成长环境与成长过程,必然会有不尽如人意”之生态属性的尊重,和对“孩子是未成年人”之限制的尊重。不要强求孩子按照我们的规划前行,孩子属于我们必将会被淘汰的未来;不要过度关注总是在孩子身边担心地问这问那,自主独立的孩子才有能力有担当;不要帮助孩子扫平所有路障,没有了沟沟坎坎的柏油路只有单调的体验。尊重错误、拥抱失败、享受困苦、正视委屈,都该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遍尝人生百味的孩子,才能适应能力强、经得起风雨,而且多彩人生中懂得珍惜何谓幸福与甜蜜。这就是给孩子一份拥有生态属性的真实的成长经历的意义所在!

“孩子是未成年人”,寓意孩子需要保护的同时,也会因为交往主体之间成熟性的不对等,提醒我们要懂得限制孩子的权利和引导孩子的需求,这也是教育之爱的有机组成。曾听闻一位6岁男孩的父亲炫耀:我们家特平等,今天儿子当家,明天我当家,谁当家听谁的……我不禁忧虑这位6岁孩子对权威的认知,以及上学后对集体生活的适应。从幼儿园到学校,从小朋友到小学生,社会角色的逐渐形成从这时开始,学业的完成、规则的建立、纪律的遵守等,是此时孩子面临的成长,对孩子保护的同时需要对其行为指导、限制和约束,如此才是对规律的尊重。

发现——认识孩子之关键

我始终坚信:每一位孩子都有价值,无论他表现得如何与众不同!关键在于“发现”。拥有“教育之爱”能力的人,总是能敏锐地发现每位孩子的独特潜能,即其天赋。天赋往往意味着价值,只要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教育就变得充满意义。一位残疾儿妈妈笑呵呵对我说:我儿子就像是掉落人间的天使,因为面对他,每个人就会展现出内心最柔软、最温暖、最明亮的部分,变得如圣人般纯洁、友善……就是这样的认识,使互动中所有的烦琐、疲惫和枯燥,都变得美好、圣洁且充满意义。

拥有“教育之爱”能力的人,还总是能敏锐地发现此时那些影响孩子面对未来挑战的欠缺是什么,从而及时给予帮助与引导。比如某位学业成绩优秀的孩子,多了一些自我,少了与人合作的意识与经验;比如某位乖巧出众的学生干部,多了一些顺从与依赖,少了独立、批判和冒险的精神;比如一些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看问题却过于偏激负面、爱钻牛角尖。有“教育之爱”能力的人,总是能透过这些当下的“出色”,立足于孩子的未来,入木三分地看到孩子亟待改善和修炼的部分,从而及早引领,培育出具可持续发展潜质的人才。 这两点发现,是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真正的职责所在,更是教育之爱的价值所在。

智慧——教育行为之追求

在实验二小,我们称之为“爱的四有”的最高水平则是要有“爱的智慧”。

很多父母,也包括一些教师,对孩子的爱总是以“牺牲兴趣”为前提,总是以“无限的时间”为代价。事实上,从早到晚学习的孩子,被忽视的是用脑卫生;而以补课取胜的家长和老师,很多时候并不懂得学生学习优势通道的差异。

爱的智慧,往往表现在“选择”当中。比如孩子的培养方向,比如孩子的爱好与特长,是基于孩子的未来发展之需进行选择,还是基于当下社会之风进行选择;是基于父母、教师自己的需要所做的选择,还是基于孩子自身发展特点所做的选择。只有科学地认识孩子,认识孩子的天赋、认识孩子面向未来的欠缺,选择的智慧才能展露无遗。

爱的智慧,还表现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家长的态度与行为。比如孩子打架之后,比如孩子受到委屈之时,家长是火冒三丈,冲上前为孩子“伸张正义”,最终导致三败俱伤。还是多一层理智、多一些理解、多一点包容,在理智、理解和包容中展现出自身的素养,为孩子做出身体力行的榜样的同时,将“打架行为”和“所受委屈”作为教育资源,引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在孩子眼里,这些行为皆是教育,非正即负。智慧的行为必然为孩子未来智慧的人生奠定着坚实的基础。

改变——自我成长之状态

教育过程对围绕在孩子周围的这些“重要他人”的反作用,突出体现在“改变”这两个字上。

现在流行说,有这样几类父母:

第一类: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类: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类: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确定,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第四类: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不再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其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第五类: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第六类: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成长成为真正的自己。 前两类父母,都是依据本能来爱孩子,是有缺失的爱。后面四类家长,集中地表现出“改变”的状态,即为了孩子自愿发生改变。这是一种伟大的爱,又是一种无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所以,教育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发生改变。只是那些拥有成长自觉的改变,更能体现出“教育之爱”,也更能体现出教育的积极效能!这就是教育者之爱,真实而富有力量。

第5篇:读《请尊重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有感

庞涛艺

“陈道明发飙”一时成为热搜话题,这源于《传承者》节目的一出花鼓表演,难度极高,是几十来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的,孩子们动作整齐划一,赢得满堂喝彩。而节目中的青年评论员们却表示:很多人一起表演,面孔单一,没有个人英雄。陈道明老师反驳道:“每张脸怎么会是一个样子呢?是你没有看到他们每一张脸的样子。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与平庸,但是请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是啊,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平凡但是却同样努力。 传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遗留在人间的天使,而天生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便是折翼的天使。在这群特殊孩子的身后有这么一群年轻教师,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每一天,他们的身旁围绕的是一群有脑不能思、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言的特殊孩子。在这个没有鲜花和掌声的世界里,老师们掩藏了太多的委屈和心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爱心、耐心、细心守护着折翼天使们。他们很平凡,很渺小,所做的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也许,好长时间才能教会一个智力障碍儿童一项正常儿童轻易学会的基本技能;也许,好长时间才能教会一个佩戴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说一句简单的生活用语;也许,好长时间才能教会一个视力障碍儿童理解一个正常儿童看一眼就明白的概念„„这份工作除了单调、乏味外,老师们还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学校里的孩子自我伤害的可能性比正常孩子大,每时每刻都要留意,生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老师的神经时刻都是紧绷着的。特殊的教学工作虽然辛苦,但采访中老师们却毫无怨言。这就是教师中更加平凡的教师,也许,他们在努力,但是并不能使那些折翼天使和常人一样,只是尽可能的康复教育,难道我们就不尊重他们的努力么?

“谁在最需要我的时候轻轻拍着我肩膀,谁在最快乐的时候愿意和我分享,谁能帮我忘记一路走来受过的伤,谁让我的童年焕发金黄色的光芒。谁能预料未来茫茫路在何方,谁能见证我的成长让我感到充满力量,谁能让我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谁能让我看到雨后彩色的阳光„„”这是一位听障儿童的日记。我读后内心深受触动,也许,特殊教育老师很平凡,但是在那些孩子的生命中是太阳,他们的努力值得尊重!

我早就过了相信努力就有回报的年纪,可我却依然选择努力生活,努力学习,努力向上。事实上,我们可能辛苦一年也买不起富二代随手就能刷下的奢侈品。但我想,真正的励志,应该是教你看清生活本来的样子后,还仍旧愿意努力,踏踏实实的付出,只为了比现在好一丁点的未来。就如同那些特殊教师,也许努力真的不一定有回报,或者回报很少很少。比起无所事事,他们至少在奋斗,每一个平凡人的每一张脸,都是不一样的!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陈道明跑了七年龙套,才有了出头之日,而和他一起跑龙套的那些人并没有都大红大紫,无缘光鲜亮丽的主角,没有光环加身,万众瞩目,他们依旧选择努力,认真的过好每一天,未曾懈怠!特殊教育教师亦是如此,那些折翼天使更是如此。那些孩子就像一只只慢吞吞的蜗牛,你看起来轻而易举的高度对他们来说却难于登天,但是他们在爬呢,随着特教老师的脚步爬着呢,无论葡萄在不在枝头,他们从未放弃!平凡的力量也正在于此,也许还有很多人在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努力着,我只是以特殊教育老师和特殊儿童为例,平凡的沙子中蕴含着宝贵的黄金,平凡的泥土里培养出鲜活的生命,平凡的事业后矗立着壮丽的人生。平凡的背后总是蕴藏着不平凡的力量和价值!。

请尊重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

备注:非全部原创

第6篇:尊重孩子的“面子”

开学一段时间了,早已恢复了忙忙碌碌的生活,感觉自己整天被一些琐碎的事情羁绊着,有时好不容易有一丁点的空闲时间却又被那帮家伙的一些可笑又可气的事伤透脑筋。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事务中,常会有个别的孩子因为这样那样的错误,受到所谓的“教育”。特别是现在的他们已是六年级了,感觉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单纯了,有时简单的批评教育根本就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更甚至会产生反作用。从教两年以来从上学期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事务中如何与孩子相处,也积累了一些小经验。

每个孩子都有缺点,我们作为他们的施教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现在的孩子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自尊心一般都比较脆弱,如何能够既尊重了孩子的自尊,又让孩子真心的接受教育以改正缺点使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面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站在孩子的立场尊重孩子,会益于孩子产生和形成一种自重、自爱、自尊,并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的情感。据有这种情感的孩子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更能与人和睦相处,他在生活中就会自信心高,责任心强,有进取精神。孩子也需要面子,他们不希望当着同学的面受到批评,更不希望当着同学的面出丑。上学期在课上就曾发生了一次,一个学习很好的孩子仅仅因为一道数学题做错了,自己感觉到很没面子,伤心的哭了一节课。这种情况的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当着同学的面受到批评。孩子的面子比大人的面子更重要,这是由孩子所处的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所决定的。那些原因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孩子的眼里那是很严重的事情,不了解原因而当面批评孩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糕,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绪,是的对孩子的教育很难继续下去。孩子做错了事确实要受到批评,有时甚至要受到应有的惩罚,但这些都应发生在尊重孩子的自尊即所谓的面子上,对孩子的批评要让孩子能够接受,特别是批评要就事论事,对于孩子以前所犯的错误切不可翻旧账,否则还让孩子更加难堪,会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失去信心。

第7篇:尊重孩子的梦

2011级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刘曦201121080016

想必乌鸦喝水是每个人记忆中的保留篇目。小学低年级课文经常把动物作为主人公,这符合儿童把万物拟人化的认知特点。但为什么要选不美丽不怎么讨人喜欢的乌鸦做代言呢?大概乌鸦真的是鸟类中智商较高的吧,不是有人拍到过乌鸦喙爪并用撕开偷来的烟盒叼着烟神气十足的样子吗?

乌鸦聪明,当然人更聪明。除了放小石子使瓶里的水升高,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到水呢?课上,郑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几个一年级孩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例一,乌鸦看到旁边恰好有一根吸管,就用它来喝水了。估计这孩子多次喝过带吸管的饮料吧,这也算一个小小的学以致用。例二,乌鸦飞到我的窗台上说:“小朋友,我渴了,给我点水喝吧!”我给乌鸦倒了杯水,乌鸦很感动。多么温馨的一幕啊,童心善心在简单的一个设想中呈现出来,打动人心。例三,石子不干净,乌鸦把玉米粒儿放进瓶里喝到了水,晚上还可以煮玉米粥呢!哦,用玉米粒儿虽然水面上升的慢一点,但很卫生,而且被泡软的玉米粒儿煮起来就容易多了,一举两得!

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的教育却往往热衷于教给学生标准答案,并满足于仅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郑老师讲述,同样一道数学题468÷12=?,在中国的课堂上学生会列一个除式得出结果作罢,而在美国老师却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去讲十种方法。两种课堂都解决了一道数学题,而只有后者才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中国孩子看似聪明,小小年纪就在奥数上忙得不亦乐乎。但即使是这些在高难度题海里游刃有余的头脑,到后来有多少创新性呢?中国不论是在学术还是技术上的创新水平都极为惨淡,长期单调死板的教育方式难逃其咎。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儿童的想象力优于成人。童年是爱做梦的的时候,童年有爱做梦的权利。没有过多知识的羁绊和理性的束缚,他们用纯净的眼光打量着万事万物,用独特的认知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故事构建着独特的心灵世界。俞发亮先生在《中国学生作文惹争议》中提到一则实例:仔细观察右图(一篮水果),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提示:图上的一篮水果是谁送来的?还是谁准备送到哪里去?先想一想,再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一篮水果的有关故事。(某省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作文题)。我们会想到什么呢?辛勤劳动秋日丰收?闲暇之日购物归来?亲朋聚会要摆大宴?但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却组织了这样一个故事:懒惰的小白兔幻想不劳而获,让小鸟去传播自己生病的消息,小动物们都带着水果前来探望。在返回的路上,小猴突然起了疑心:“小白兔一向很少生病,怎么突然病了呢?于是,它返回小兔家,果然听到小兔在为自己成功骗得水果而欢呼呢!从此以后,大家都不理小兔了。失去朋友的小兔十分后悔,向大家道歉,并得到了原谅。第二年,小兔也辛勤劳动,还收获了一卡车萝卜呢!多么精妙的构思啊!

尊重孩子的梦,呵护创造力的萌芽吧!

第8篇: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江南区第一幼儿园

杨春宇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一种特别受大家欢迎的人,他们在听对方谈话时,无论对方的地位怎样,总是细心、耐心地专注地倾听,说者自然也就感觉畅快淋漓,受到重视。我们也曾这样耐心地对待过我们的孩子吗?每当孩子主动要向你倾述,你可曾放下手中的工作,让他畅所欲言,把心中的郁闷宣泄出来。有时只是一时想不开,过度地焦虑;有时真希望有人为他分担一些痛苦。这时候,他也许会对父母吐露心事,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鼓励。亲子之间如果能彼此倾诉,经常恳谈,问题会少得多。孩子成长过程是很快的,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方法不对,亲子双方都会感到痛苦,而且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会白白浪费家长的许多精力与时间,让亲子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曾经听到朋友抱怨爱人这样教育6岁多的孩子:要多练习写字,以后长大就会更聪明学习更棒!于是买了好几本描红本来给孩子每天练习,而且一写就是两三页,刚开始孩子还乖乖地完成爸爸的任务,后来就不乐意了,每次一写就皱眉头,才写几个字就开始发呆。他爸爸看到这样就劈头盖脸的指责道:“写这么点字就不想写了?你怎么都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考100分?”“爸爸,好累啊,我不想写这么多!”孩子流着眼泪说。朋友也说小孩子还小,写不了这么多,写多了也没效果。可孩子的爸爸却一意孤行,不听孩子的倾诉,非要儿子按他原来布置的去做,有时甚至还让孩子多写点,觉得这样做是为孩子的将来好。孩子没办法只能听话照做。转眼3年多过去了,我到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的儿子正好在写作业,我拿起一本作业本来看,发现作业本上的字不太端正,歪歪扭扭,而且还喜欢涂改。这时朋友的爱人说:“我这孩子挺聪明,成绩也不错,就是字写得乱七八糟,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改不过来,气死我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对儿童的倾听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价值的尊重与接纳。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一种倾听,能够反映出成人对孩子的理解。倾听孩子内心的心声,我们才能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在孩子面前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家长以为,好孩子的标准就是一切听大人嘱咐、按大人意图办事。因此,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模式记事父母不停地说,孩子看似在听,但是,孩子仍会犯些父母经常告诫的错误,其实孩子并没有听进父母说的话。这些父母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学会倾听,而是一味的教导!如果朋友的爱人能在儿子不愿写字的时候能停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分析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我想现在的情况会大有不同。

调查发现,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使用的频率最高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真没出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假思索地把“听话”这种命令试的两个字挂在嘴边;“没出息”这三个带着强烈贬损意味的字不知道刺伤了多少孩子的心。这些话反映了大多数家庭缺乏亲子间的平等沟通。“好好学习”可以看出大多数父母只看到孩子学到的知识,得到的分数,殊不知孩子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有其他的生活内容。作为父母,谁都希望“子成龙、女成凤”,于是不少家长都是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培养孩子,甚至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孩子,总带着自己的主观色彩去看待孩子的问题,总以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就是为孩子好,无形中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孩子的世界。试问这样做的父母:“你们了解孩子吗,倾听过来自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吗?”

那么,家长该如何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呢?首先父母要听孩子把话说完。有时候,孩子会兴冲冲想跟父母谈一些事情,想告诉父母自己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可是,父母都总是忙着做其它的事,要孩子等会儿再说;或者孩子诉说一件委屈的事,父母一听就发火、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当孩子还没把事情说完,父母就打断孩子,也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就责怪孩子,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问题,也会使孩子失去应有的自信,而且孩子会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先听孩子把事情说完。听孩子说活,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其次,父母适当给予分析和建议想要孩子能够得到锻炼和成长。父母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要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父母要在倾听中,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孩子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听完孩子的倾诉后,家长还要根据自己的阅历,给予合理的建议。例如,当孩子说起幼儿园里的某个小朋友上活动课的时候推打了自己,你就要和孩子分析,以后要小心保护自己,同时也不要去伤害其他小朋友。

倾听来自孩子真诚的音符,把自己的心灵泊进孩子的港湾,听听来自他们真诚的感受。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第9篇:尊重孩子的选择 文档

尊重孩子的选择

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大人就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除了一些必须如此的事,如生活常规。)因为只有做他自己选择的是,孩子才能全力以赴,遇到困难才能忍耐,并且想办法去克服。

不过孩子在进行选择时,父母应协助分析明显有利或不利的部分,并告诉孩子:“你做对了选择,就应该承担选择后的一切。”让他学会为选择而付出,为选择而承担后果。

不过,父母常会因自己的喜好来左右孩子的选择。如:孩子喜欢灰色的运动鞋,父母却给他买红色的:孩子想要学跳舞,却被要求去学小提琴。绝大多数孩子会因此而失去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有判断力、有独立意识的人吗?所以多尊重和培养孩子的选择权利吧!

上一篇:综合部工作报告下一篇:建筑公司员工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