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2022-05-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和认识

摘要: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各民族之间虽有战有和,有统有分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认为自己是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现在的五十几个民族及其祖先,几千年来一直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尽管出现过多次分裂,但是与统一相比,分离的时间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而且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巩固。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开发出来的,每个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步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关键词:民族团结;多元一体格局

在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精神,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紧密的联合在一起,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新中国了自己的力量使中国人民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不搞独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才能取得胜利。这和历史上我国长期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民族关系受内向型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历史的面貌与发展方向,一向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密切的联系。中国长期统一和各民族的内聚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东亚的自然环境。中国的地理环境,由于其天然的特点而自成一个半封闭,内向型的区域,这种环境一方面阻隔了和着区域外的交通,另一方面有保证了这一区域各地区各民族的之间的密切交往。总而言之,这个地理区域的环境特点促成了多元文化的产生,又使多元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走向统一。造就了文化各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差距的民族。华夷界限与天下一统,几千年以来,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抱着这样混一九州,一统天下的思想,几千年的各民族的密切交往,特别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一的经济基础,使得华夷界限之分的概念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统一的过程与民族融合,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日益交往密切,团聚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的。各民族经过不断的迁徙,杂居,通婚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在文化学习上共同学习,交流,如东北的满人,随着大清王朝的建立大部分迁移到关内,到了清末这些人已弃用满文,满语,改用汉语,汉文,进入中原后的少数民族,有的主动向汉族学习。如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发布命令要求鲜卑族学习汉语,穿汉族服饰,改汉姓,鼓励与汉族通婚,加快了鲜卑人与汉族的融合。也有反对汉化的,但是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如元代的蒙古族,元朝统治者曾实行严格的民族隔离政策,但是元朝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还是在燕京设立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忽必烈也曾下令个王子和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皇子皆受双语教育。我国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争。战争固然是民族关系中一种重要的现象,但是我们首先明确,几千年来,各民族之间主导的关系是和平相处,是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交往。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充满了世界史,也充满了中国史。但是我们今天必须用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来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在大一《文化人类学教程》中我们也有所了解。这一理论是由费孝通教授于1988年11月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泰伦演讲”做主题发言时提出来的。次年《北京大学学报>>第四期发表了该篇演讲稿,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97年他又在《北京大学学报>>第二期发表了”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做了如下概括:

1. 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员都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员都已具有更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2.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这就是华夏族团和后来的汉族。汉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蔬的网络,这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汉族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由于它发挥了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

3. 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

4. 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

5. 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汉族以农业为主,形成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

6. 各民族间在人口规模上大小悬殊。

7. 中华民族成为一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统一体,又形成北牧,南农两大统一体,最后以汉族为核心汇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

8. 中华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认同体,尽管我们在语言中都用民族这个民词来指称他们。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属于一个层次,他们互相结合而成的中华民族是高一层次认同的民族实体。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语言、多文化的整体。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期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在矛盾,是包含了差异的一致,并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从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费孝通教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他从研究我国民族现状与历史的实践中得出来的,为理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实体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创性的理论框架。他以独特的视角总结和归纳了中华民族集团、发展的历史轨迹,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理论。对正确理解和处理我国境内的多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我们党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既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这也是对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实际运用。有利于正确解决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世界上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方面有不同的模式,如联邦制,邦联制,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物的权利。这是关于这理论中各少数人口在空间和规模上的分配不均正确认识。这一制度适应了各民族在空间上”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于周边地区,这些地区汉族聚居的中原相比,自然地理条件有巨大的差别,中原气候温和,土地平坦肥沃,易于农耕,北方民族的居住地区寒冷干燥,多草原沙漠和森林,易于牧业和狩猎。南方民族居住区,气温高,潮湿多雨,多高山、丘陵、河流和湖泊,易于农业和渔业。这一复杂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造成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的不同。因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得自古以来,各地区与民族之间尽管有山河阻隔,却一直进行着日益密切的经济交流。这就形成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汉族以农业为主,形成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如历史上活跃在北方蒙古草原的相继有匈奴、鲜卑、柔然、高车、突厥等游牧民族,牧民日常所需的粮食、布匹、金属工具和各种手工业品都需要用牧产品从中原换回,所以游牧经济对商业有很强的依赖性,与中原的交流方式有互市、朝贡、赏赐、通史、和亲等。纵观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北方民族和中原几千年的关系史,可以看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一步通常是从各民族的经济交往开始的。而这种交往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交往。如汉族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耕作技术,先进的生产工具。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所说的“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密切而又互相依存的经济关系联系,是中华文明能够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的重要经济基础,而与之相对应的,依靠暴力武力建立的帝国相比,中国具有共同统一的经济基础,如希腊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疆域辽阔,地跨欧亚,虽盛极一时,却没有一个能够作为统一国家的共同体而维持下来。这种帝国是短暂的、不巩固的。民族关系是矛盾的,对立的,冲突的关系,国内民族关系复杂。纵观历史可以看出几千年来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始终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以汉族为主体而日益发展和扩大的。“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这就是华夏族团和后来的汉族。汉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蔬的网络,这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汉族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由于它发挥了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中华民族成为一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统一体,又形成北牧,南农两大统一体,最后以汉族为核心汇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如我们经常所听到的‘“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国历代朝代都是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北方地带,以洛阳为首都或者陪都的朝代不胜枚举,如武则天时期。定都神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更是一再要求迁都洛阳。可见中华民族始终是以中原为核心,以汉族为核心的发展以及疆域的不断扩大。历史上,秦汉时期华夏民族吸收了更多其他民族的成分,形成了汉族。到了隋唐时期,中原王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隋唐两王朝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联合建立的政权,隋朝主要是汉族与鲜卑族联合政权,唐朝控制了北到黑龙江和贝加尔湖、西到巴尔喀什湖和中亚两河流域。到了元朝,包括西藏的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都统一在中央政权之内了,到了清朝,这种统一就更加巩固了。自西汉以来,羁縻制度经历了边郡制和羁縻府州制与册封制和土司制三个阶段。汉族能够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不仅以为它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先进的生产方式,比较发达的经济文化。即便汉族被其他民族征服以后仍然如此。在中国历史上,相继征服过汉族地区的鲜卑族、契丹、女真、蒙古、满清。他们在进入中原以前,都处于比中原汉族较低的发展阶段,因此,当他们进入中原以后,不仅未能改变汉族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反而逐渐被汉族同化。在民族的融合过程中,汉语,汉文,汉朝的管理制度和官僚制度,被各少数民族采用,如鲜卑族原居于大兴安岭丛山附近,山林树密,交通不便,难以发展。于是他们率部南迁,先到蒙古草原东部,再到阴山之南的蒙古草原,在这里他们与曹魏和西晋政府和亲,接受册封,后来鲜卑势力逐步强大起来,先是统一了蒙古草原,于公元340年定都盛日,占领了淮河以北的大半个中国,建立了北魏政权,到北魏孝文帝执政时期,大力像汉族学习先进文化,与汉族通婚,讲汉话,沿袭汉族的管理制度和官僚制度。加快了与汉族的融合。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如满清统治中国,沿用中国的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科举制度。清朝皇帝亲自为孔庙题词题词“万世师表’”汉语逐渐成为各民族之间交流的共同语言.中国的 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员都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员都已具有更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如当年的土尔扈特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归了中华民族的怀抱中,这就说明,长期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向心力的民族。在近代抗击外辱中,各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在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抗冻救灾中,全体华夏子孙儿女凝聚在一起。当今民族关系是一种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大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如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人口少的民族都至少有一名代表,体现了国家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了少民族兄弟们的民主权利。天下一统,天下一统,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流传了几千年的思想传统。虽有华夏和夷狄之分,有民族歧视的观念和政策,如汉代统治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蒙古统治者对不同民族划分等级,清朝统治者对汉人加以防范,但是自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以后,华夷之分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

作为当代大学生,中国公民要深化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认识,认识学习关于民族事物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立足生活实际,坚持从自身做起,在与其他民族同胞交往的日常生活中,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话。不说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树立献身民族进步事业的崇高理想。立志毕业后到基层,到西部,到民族地区去奉献青春和智慧,建功立业。要坚持原则,明辩是非,旗帜鲜明的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每一个大学生不论是哪个民族,都要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认清各种反动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坏人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捍卫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志》 杨圣敏主编,丁宏副 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2-1

[2]《文化人类学教程》主编:孙秋云 民族出版社,2004-11-1.

作者简介:周桥(1994.08-),男,汉族,浙江省江山市人, 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2级社会学一班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分层,社会学理论。

作者:周桥

第2篇: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观的三个基本维度探析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深刻理解该理论创新的基本内涵,需要我们从世界历史发展维度、民族形成过程维度及社会主义建设维度来把握其适时性、紧迫性和先进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世界历史;民族发展;社会主义建设

【作 者】李贽,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博士后。北京,102628;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100081。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统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航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要求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为正确的社会实践凝聚力量和引领方向。只有从世界历史发展、民族形成过程及社会主义建设三个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观的基本特征,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一、从世界历史发展维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观的适时性特征

(一)从王朝体系向民族国家体系转变的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有机构成和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批判性地继承发展和创新。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不是由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简单组合,而是由这些要素在纵横联系的广泛基础上形成的有机整体并使自己也成为世界历史的“器官”,“这种过渡和联系使我们达到全体的联系——达到世界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概念”[1]113。在批判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方法,重塑了世界历史概念。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并不必然地就等于世界历史,“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2]112。世界历史的形成从本质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发明了先进的交通工具并开拓了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3]276。在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阶级本性在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的人们共同体的基础上,用民族主义的观念塑造和形成了维护自己阶级利益的民族国家,并将之作为自己开疆辟土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政治工具。一般认为,十七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代表了欧洲哈布斯堡王朝体系和神权统治的崩溃,确立了近代主权平等的国家关系原则和“民族国家”的国际地位,是近代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国际体系形成的标志。自此之后世界历史的国际秩序,就可以看作是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各地王朝体系的解构与新的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这样的历史过程既包括了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的经济全球化的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过程,也包括维也纳体系、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等。马克思主义用阶级观点批判分析和改造利用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民族国家”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肯定:“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3]291承认资产阶级民族原则的历史合理性,并利用“民族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整体利益服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基本观点。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论还是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落后国家内“一国胜利”论,都只不过是利用民族国家取得胜利的途径和方式的区别而已,并没有也不可能取消“民族国家”这个无产阶级取得胜利还不得不利用的政治工具。当今时代依然还处于王朝体系坍塌后向民族国家体系转变的世界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无产阶级追求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的实践运动,依然要以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国家范围内立足于自己国情基础上的艰苦探索和创新试验为基础和载体。这就是我们把握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观所要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维度,也可以称为“世情”維度。

(二)世界体系转变中近代中华民族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

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可以看成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东亚开拓世界市场的武力侵略和殖民威胁的副产品。1840年的鸦片战争在把中国强行拖入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同时,也打破了千百年来笼罩于满清王朝“天朝上国”观念里的中华帝国迷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由自命不凡的“中央帝国”坠入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困境。为了摆脱困境,清王朝内部虽然也做出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预备立宪等改革努力,但终因自身治理机制的腐朽和落后而未能成功。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华民族也日益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改良没有出路,革新未见成功,留给中国的道路只有彻底打破旧的满清王朝体系强加于中华民族身上的枷锁,效法西方建立主权在民的共和国。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建国理念喊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并成为动员和凝聚革命力量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的基本纲领。1911年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后,虽然历经了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等短暂的历史逆流,但主权在民的共和体制已经深入人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4]所以尽管按照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和标准来衡量中华民国国家主权的统一和独立程度时,其还存在着种种的欠缺和遗憾,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中华民国是中华民族第一个近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迈入世界历史的第一个现代政治载体。这也正是在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支持沿用“中华民国”国号的理由所在:共产党是救中国不是亡中国,新中国取代旧中国是新政府取代旧政府,不是新国家取代旧国家,共产党反蒋不反孙。[5]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满清王朝体制崩溃到中华民国,再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和征程中,体现的是全体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追求民族进步、民族团结和主权独立、国家统一的奋斗历程和信心决心。新中国建立后,在对外实现了国家主权平等独立的同时,对内则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制度的创新实践了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6]591及各民族“相亲相爱,如兄如弟”[7]440,同心协力,共策国家前进,共享共和幸福的基本方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还用爱国主义精神改造和完善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国族主义”,并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积极支持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认真实践孙中山先生所嘱咐的必须“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7]994的政治遗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4]

(三)统一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载体

近代以来世界“民族国家”的政治实践表明,西方民族主义所追求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并不符合国际社会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的主流与实际。史密斯认为,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实际上多多少少都是多民族、多族群国家,但他们渴望国家统一并且寻求通过调适和整合,将不同的民族与族群整合为统一的国族。所谓的国族,就是“多族群国家渴望民族一统并且寻求通过调适和整合将不同的族群变为统一的民族(但不是同质化)”[8]13。这样的理解是基于国家与民族的相互关系的正确把握上:民族可分为单一民族和复合性民族以及原生性民族与次生性民族,前者通常强调的是基于共同文化心理特性基础上的共同体,而后者则更多强调的是共同的政治认同和归属。前者是国家赖以生成的母体,而后者则是以国家为共同的政治载体。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在国内民族构成上可以包含有多个单一型的原生性民族,但在国家民族层次上,则只能有一个次生性的复合型民族,即由诸多国内构成民族形成的、以民族国家为政治依托和载体的国家民族。所以有学者指出,对于那些多民族、多族群的国家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能是奢望,其真正内涵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即“在国家内部通过经济和文化的融合整合为同一个国族,比如美利坚民族,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族,而是与近代的美国宪法和体制密不可分的、多种族、多族群整合为一体的国族”[9]。从这个意义分析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我们不难得出: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构成的次生复合型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包含了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国家载体和政治依托;在国际体系和国家民族地位上,代表56个民族行使统一国家主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国家民族地位的是中华民族。正是基于这样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结构和民族与国家间关系基本状况清醒把握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可以讲,前者“关系”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核心,后者“关系”以维护民族团结为核心,前后两个“关系”的关系就是:“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和实现好这两个“关系”,就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11]。他号召:“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10]

二、从民族形成过程维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观的紧迫性特征

(一)民族形成过程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民族形成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12]91,民族的形成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民族(原生形态民族)的角度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13]53。恩格斯曾经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指出了从部落发展到民族具有典型意义的三种途径,即民族形成具体过程中的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式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作为共同体纽带的血缘关系因为财产差别、社会交往、语言交融以及战争扩张等因素影响而逐渐被共同的地缘关系所替代,从而形成了基于共同地缘基础之上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共同语言、共同心理、共同经济生活的人们共同体。与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相伴而生的包括了前国家社会的部落联盟和酋邦等政治系统,[14]56-58而国家社会的形成则是在民族共同体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组织自然发展的结果。国家起源于民族聚合,民族聚合的大门是由民族之间的交换、战争和出于对抗和利用自然的联合打开的。“民族聚合过程带来了由民族碰撞激发起来的社会振荡,也创造了平息这种振荡的工具——国家。”[14]76可以讲,民族的族体形态的形成离不开其自身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综合因素的影响,而基于其上的民族的政治形态的演变则对民族族体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民族的政治系统发展到国家形态后,“国家在民族产生过程中起了型铸民族的作用”[13]53。从民族形成后的发展形态角度(次生形态民族)看,次生形态民族主要是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一体化)而形成的,这个过程表现为“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等具体形式。“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13]54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文中对中世纪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民族分化及组合情况的研究就是对该类次生民族形成问题的典型分析,实际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对自身赖以依托的民族共同体形态的再塑造过程。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在城邦国家、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中,国家的民族结构形式都是以多元聚合为主流和常态,所谓的“单一民族国家形态”只具有民族主义理论模型的参考意义,而并非人类社会民族形成和国家发展的普遍性实际。

(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基本历程

从内部构成和生成过程来看,中华民族是复合民族和次生民族。[15] 从普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56个民族和港澳台同胞、侨居外国的海外侨胞的统称。从民族社会發展形态角度讲,中华民族是现代国家层次意义上的民族(具体而言,是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民族成份与部分资本主义民族成份相结合的复合社会形态的现代民族),是孕育了统一多民族的中国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从历史发展过程上讲,中华民族是指来源于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的众多古代民族,经历了千百年相互间的交流融合、冲突磨合等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形成了生存于中国历史地域范围内的具有内部联系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体,并经过近现代百余年来各族儿女共同应对民族生死存亡危机的血火锤炼,发展融合形成的现代民族。1

首先,前国家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民族起源时代包括整个中国的石器时代近200万年的漫长岁月;从社会进化而言,可以看成是向国家过渡前的原始社会时代。现代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成果说明,中华民族是起源于中华大地上的以蒙古人种为主的本土民族。在彼此分隔的条件下,中华大地上的远古居民分散活动于四面八方,适应辽阔中华大地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创造了绚烂多彩又各具地域特色的历史与文化。旧石器时代已显现出来的区域性特点的萌芽,到新石器时代更发展成为不同的区系,从而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历史特点。中华远古居民在原始社会的进化依循了原始群、血缘公社、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和原始社会向国家起源的过渡。[16]68到了父权制时代,经过部落集团间的战争,黄帝战胜炎帝、两昊,尧、舜、禹战胜三苗,在黄河中下游及江汉平原间广大的地区,与原有各部落集团结成了更大的联盟。以黄帝为共同天神与共祖的部落大联盟,经过千年岁月,促进了原有各部落集团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夏、商、周三族。同时各部落集团又都有一部分按照原有传统发展,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的东夷、氐羌与南蛮。远古时代各部落集团的这种融合与分化,是中华民族起源时代的进化过程,是打破部落与地方的隔绝状态,完成由地区性部落联盟向国家与民族的过渡,从而进入华夏与夷蛮戎狄五方格局酝酿与形成的发展历程。[16]68-111

其次,王朝国家体系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的过程,就是民族开始形成的过程。夏、商、周三个王朝相继兴替,形成了中华先民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也促成夏人、商人、周人的融合,三族到西周时已融为一体,具备了华夏民族早期的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民族主体构成民族——汉族的前身。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合纵连横的战争洗礼,华夏民族的认同意识通过“大一统”的国家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张扬,从而完成了对自身历史来源、文化特征和统一谱系的认同认知,并最终形成了华夏居中,称为中国,夷、蛮、戎、狄配以东南西北的五方构成格局。[16]140-158这可以看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结构的早期表现形态。秦汉时期汉族形成后,在与我国北方的匈奴族与羌族,东北方的夫余与乌桓、鲜卑,西北方的西域诸族与柔然,南方的西南夷诸族与百越的长期相处中,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平往来,兵戎相见,和战相间,错居杂处,互通婚媾等方式,把众多散布四方的民族揉合统一于一个国家——中国。 秦汉以后,虽历经过魏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及五代十国、辽金与两宋时期的长期分裂状态,但伴随每次分裂与战争的是范围更广的民族大融合及与之而来的更加强盛、更加繁荣的隋唐盛世及元明清的大统一,在此过程中,“中原地区的汉族深入到‘夷狄’所居住的边疆,而‘蛮荒异域’的边疆民族也流入中原地区与汉族融为一体”[17]30。这样分合相间的王朝国家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先民在经过长期的互动融合和发展演化,最终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以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为主的两大民族集团并建立起内部有机整体性的历史。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两大民族体联系的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其民族交往的本质仍然是基于共同生存地域内不同群体社会分工差异基础上的需求互补和交流融合。1在开发疆土的过程中,中华各历史民族以各自所在地区为中心形成政治中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不同民族的融合和统一,最终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统一多民族的中国王朝国家的政治体系。在此过程中,各民族“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8]3-4。并且在王朝国家的主体意识建构上,各民族入主中原建鼎称尊后都以中华正统自居,体现出强烈的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体认同意识,并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整体性政治意识的完整统一的自我表达方式。

最后,近代民族国家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18]9-10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沉睡于中华大地上的这个在清王朝政治体系下封闭的“共同社区”中生存和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的历史阀门,从而使中华民族整体在面临强大的外部侵略时发生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的历史性飞跃。在对作为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家层面民族的中华民族的整體性认知上,“1902年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可谓对中国的国家民族命名之举,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19]37。此后,用“中华民族”来表述与西方列强及其他世界民族国家相区别的独立整体的国家民族概念,就逐步成为中国各政治力量集团、各阶层人士和各内部构成民族的共识。这样的基本共识,既体现在国民党领袖人物孙中山、蒋介石等人的讲话、文章中,也体现在中华民国的法律文件中[20]105-153;既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等的政治主张中,也体现在八路军对抗日战士的政治教育上[19]53。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满清王朝体系对中华各民族的政治统治,开启了中华各民族和中国人民对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历程,但由于受其阶级局限性的制约,导致其所创立的中华民国的国家形式没有也不可能完成支撑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自觉的历史任务。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最终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外求中华民族整体独立自主、内求国家构成民族平等团结为目标,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艰难困苦和不懈抗争后,终于获得的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可靠的民族国家形式,标志着中华民族完成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的历史性飞跃。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其自身民族发展过程的基本构成和必然要求

如果说民族发展的自觉状态就是对民族自身存在本体性的清醒认识,那么在实现了以民族国家建立为政治载体和标志的民族自觉状态之后,一般都会迎来国家体系基于对国家民族及构成民族发展规律探索基础上的民族建设时期,这是国家对自己民族母体的形塑和铸造期,可以称为民族“自为”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从中华民族的政治载体、民族地位及成员构成三个不同角度的发展指标方面对民族复兴目标内涵的基本把握,是在正确把握近代以来从王朝国家体系向民族国家体系转轨过程中,中华民族在实现了由自在民族向自觉民族过渡后,进而迈进民族“自为”阶段的民族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自身发展目标的正确阐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身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基础上对自己国家层次民族实体内涵建设的积极引导。

新中国在国家制度方面的政治建设和民族关系方面的社会建设成果,无疑开启了中华民族由“自觉”状态向“自为”状态迈进的步伐。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和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在内部构成民族关系上,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建设保障了各族群众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共同管理民族区域事务的权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疏通民族关系,构建起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致力于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这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的民族复兴“序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吹响了实现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迎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高潮”的冲锋号。在这样伟大的民族发展进程中,十九大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有机构成和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完成好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我们要看到:其一,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层次上的逐步实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和全面实现,各族群众对共同所拥有的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和自豪感及归属感将会得到极大提高,甚或会终将超越对自己所属的构成民族心理认同和归属意识,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发展过程的大势所趋,也是有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此过程中,各族群众对自己所属的构成民族心理认同和归属意识并不必然会减弱或者消失,而是会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存共荣,既以自己民族能成为中华民族大家族的一个成员而感到光荣,也以自己民族能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增添光彩而感到自豪。其二,我们还要看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由“民族虚体”向“民族实体”的发展,1离不开民族国家这个政治载体的强力形铸和建设,即国家“引导一国内部走向一体化,并使其居民结为同一民族成员”,[21]527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虚向实建设、由多元复合体向单一实体发展的伟大工程。实际上,考察汉族、蒙古族、藏族的形成,都不难发现其中西汉王朝政权、蒙元王朝政权和吐蕃王朝政权在解决当时民族冲突问题时内外有别的文治武功对自己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塑造之功。1中国漫长而悠久的王朝体系时期,通过国家政治治理促进民族发展过程的历史经验,是中华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能够为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提供丰富而有益的启示。其三,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建立的标志,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必将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建成的标志,而我们现在就处在中华民族复合性实体已经建立而单一性实体却尚还未建成的历史时期。“道虽迩,不行不至”,这样伟大的民族建设目标绝不会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我们要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坚定信心。把这样艰巨的历史任务寄希望于学习西方的民族群体“公民化”“原子化”思路及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等“舶来品”,无异于缘木求鱼、扬汤止沸,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带来新的混乱和更多更大的麻烦和问题。

三、从社会主义建设维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观的先进性特征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国家层次民族主体建设的实践类型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从而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3]291的国家类型。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来,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自己国家层次的民族主体建设的探索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按照其各自不同的建设思路和实践特色,我们大概可以将这些不同国家的探索模式归纳为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和中国模式三种类型。前两种模式已经被其国内社会主义民族发展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了自己的失误,而中国模式却已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向世界多民族国家展示了其独特的发展魅力与建设经验。

一是苏联模式。在民族国家主权的法律建设上,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按照在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平等联合原则基础上形成的双重主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双主权结构模式为建设和维护自己联盟层次上的民族共同体埋下了难以回避的法律陷阱。联盟法律上的漏洞为国家分裂和民族分离运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列宁以后的继者们都没有认真理解列宁的“民族自决权”和“民族自由分离权”理论,未能及时地调整民族政策,也没有及时地通过法律形式完善联邦制国家结构和进行国家层次的民族建设。“民族分离权”操作手续的不明确,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些联邦构成国家(以波罗的海三国为代表)任意宣布脱离苏联创造了可资利用的条件。在国家层次民族主体性建设上,苏联模式也没有平衡好联盟共同体共性建设与构成民族个性发展的关系。斯大林及后任者們既没有摆脱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侵蚀,又盲目自信地沉迷于所谓的“新的历史性人民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而无视国家层次民族主体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违背民族平等原则,以行政手段加速民族同化和融合,推行超越民族发展阶段的政策。苏联模式在国家民族主体建设上实践的结果,虽然“使各民族繁荣昌盛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要消除民族差别,把各民族融合成一个新的历史性高级共同体,即融合成‘苏联人民’”的努力却失败了。[22]263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应该肯定苏联对国家层次民族建设取得的成就,即各民族间已经自然地形成了对苏维埃联盟国家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普遍认同,形成了强烈的对“苏联人民”的归属感,“当时苏联各民族的自我意识是和作为‘苏联人’的国民意识重合在一起的,因为当时苏联各民族的繁荣发展、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和整个苏联社会的繁荣、发展和强大分不开的”2。

二是南斯拉夫模式。南斯拉夫在建国以后的20年中长期忽视民族问题,过早地宣布民族问题已经解决,掩盖了存在的各种矛盾。例如,1953年,南共就撤销了民族院。1964年南共联盟八大则宣布国内的民族问题已经以最好的方式解决,民族关系不存在任何问題,从而忽视了国家层次民族主体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实际上许多问题,如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的边界问题、对不发达地区的援助问题、阿尔巴尼亚人人口众多但又不能建立共和国问题,都隐藏着民族矛盾与冲突,都需要从国家层次的民族建设角度去协调和考虑解决办法。与苏联模式下主政者们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膨胀截然相反,南斯拉夫为了防止历史上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再现,南共联盟曾长期实行“弱塞强南”的政策,压制塞尔维亚共和国,通过内部分割来削弱塞尔维亚族。这虽然有利于平衡各民族力量,协调民族关系,但其错误之处在于过分削弱塞族的势力,减少其领土面积,并且人为地制造民族、划分边界,引起了更多纷争,客观上是对大民族主义情绪的人为刺激和挑衅。同时,联盟中央权力过于分散,也失去了维持各民族统一的制约能力。由于各自治共和国权力的增加,其自主性、独立性越来越强,联邦中央的权力已失去对各自治共和国和自治省的有效制约能力,以至后来形势变化时无力控制住全国局势。另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进行的“有没有南斯拉夫人”的全民讨论中,相当多的学者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现状出发,肯定了“南斯拉夫主义”。但南共中央从反对“塞尔维亚化”出发,否定了“南斯拉夫民族”,将讨论的最后基调定为“没有南斯拉夫人”,认为,南斯拉夫只是对外的名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因此,没有形成对南斯拉夫人民统一体的国家认同意识,这也成为导致南斯拉夫最终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1980年铁托逝世以后,南共联盟逐渐放弃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中央党政领导的任用上,强调“机会均等”和“轮流坐庄”,在组织上逐渐背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助长了党的 “民族化”“联邦化”的倾向,地方民族主义在党内急剧膨胀和发展。各共和国的领导都把民族利益置于南斯拉夫整体利益之上,最终陷入了民族主义的泥潭。南共联盟解体不仅使南各族人民的团结失去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组织保障,而且为民族分裂分子上台提供了机会,使各种民族矛盾冲突总爆发,南斯拉夫最终失去了从国家层次上建设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机遇。

(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遵循

与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解决国家层次民族主体建设上的思路不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把无产阶级的阶级使命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于在探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中,推进和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国家层次民族主体的建设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的形势、特点和任务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思考民族问题,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民族工作经验及民族理论与政策纲领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阐明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八个坚持”1的基本内涵。这是我们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决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主体建设的根本遵循。

首先,处理好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内容。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就是由不同阶级的人群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并且不同阶级在民族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所能够起到的历史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产物,无产阶级由于能够适应近代以来形成的社会化大生产这种先进生产力的根本发展要求,而成为各民族追求发展实现繁荣的先进政治力量。但无产阶级的这种先进性意识并非自发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其阶级先锋队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灌输和引导才能形成和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就是担负着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中国无产阶级,从而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无产阶级政党。所以,“八个坚持”中的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华民族及其56个构成民族间关系的精辟概括,是当代中国民族与阶级关系的集中体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既是对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和“富起来”历史任务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复兴目标的根本保证。中华各族儿女只有以这两个坚持为遵循,才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铸就先进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意识,才能维护和实现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其次,处理好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前提基础。作为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民族共同体发展到阶级社会的政治产物。在国家形态形成后,民族与国家间就形成了相伴相生、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在近代民族国家体系中,民族是国家建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要素,国家反过来也为民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中国悠久的王朝国家建设史和民族发展史为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参考,而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家与社会主义民族的相关理论原则也为其提供了坚实可靠理论支撑。“八个坚持”中,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等三个“坚持”就是对当代中国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原则的精准规范,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与国家关系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保持整体性和完整性的政治基础,《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3]8,包含56个构成民族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赖以存在、赖以发展的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有机构成部分。这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和必要条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规范和解决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内部政治事务的基本政治制度,《宪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共同构成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处理构成民族地位及权利与国家治理间多重繁杂关系的基本法律。依法治国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包括对处理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以及民族之间关系问题治理的法治化等三个“坚持”既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利器,又是对民族与国家相互间权利与义务关系问题的基本规范,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构成民族两个层次的角度对民族主体权利保障和治理体系建设内容的基本阐释。

最后,处理好民族与民族的关系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中之重。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次生复合型民族,而其所包含的56个民族则基本上大多数都可以看成是类似于原生单一型民族。中华民族是国家层次的民族共同体,是包含56个民族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以中国这个现代民族国家为政治载体的国际民族。而“八个坚持”中的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等三个“坚持”全面构成了我们处理民族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其中前两个“坚持”是解决中华民族56个民族间关系,即“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体现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纲领和原则;后一个“坚持”则是处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层次的次生复合型民族主体性建设的认同要求和发展规律。只有在中华民族内部构成民族关系上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实践民族平等纲领和“两个共同”的主题,才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就团结和谐的内部民族政治结构,才能形成“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同时只有“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11],才能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共同的认同基石。

放眼世界,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如何建设好国家层次民族主体仍然是世界体系转换中方兴未艾的世界性重大历史课题。回顾历史,中华民族在历经坎坷中完成了从民族自在到民族自觉的飞跃,在百屈不挠中探索着从民族自在到民族自为的伟大复兴事业,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模式和道路,即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强调指出,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確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是成功的。[24]149-161展望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才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OL].(2016-11-11)[2019-11-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11/c_1119897047.htm.

[5] 国名之议[N/OL].(2014-10-09)[2019-11-26].http://www.zgdsw.org.cn/n/2014/1009/c244523-25796173.html.

[6]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 [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许纪霖.国族、民族与族群:不容被混淆的三个概念[J].西北民族研究,2017(4).

[10] 习近平.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N/OL].(2015-09-30)[2019-11-2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30/c_1116727894.htm.

[11] 新华网.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OL].(2014-05-29)[2019-11-26].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5/29/c_126564529.htm.

[1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13]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14] 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15] 许力心,冉景福.中华民族研究—兼论中华民族的复合[J].天府新论,1998(6).

[16]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上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17]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简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8]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9] 郝时远.类族辨物:“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中西对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0] 赵学先,等.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21]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2] 唐科斯.分崩离析的帝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24] 国家民委民研室.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Key words: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world history; national development; socialist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俸代瑜〕

作者:李贽 金炳镐

第3篇:中华传统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

【摘 要】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成分,以达到现代企业文化的有效整合。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义利并重等优秀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只有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才能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传统文化 竞争力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是生产进一步发展,使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保证。实践证明,文化力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我国企业应尽最大努力改造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环境,完善企业管理,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活力,充分利用文化的作用力和推动力,将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整合功能及规范功能,使之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服务。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为正统,“仁者爱人”、“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除儒家文化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包含道家和佛教文化等。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磨合,儒、道、释“三教归一”,互相补充,彼此渗透,构建了中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民为邦本,民本德政。在德治、法治、礼治中,德治始终处于核心的主导地位。二是和谐统一,礼义教化。三是中庸适度,贵和持中。四是义先于利,以德制欲。五是自强不息,求是务实。六是共济均平,取财有道。

2.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员工共同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他是指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企业价值观为实质,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的精神现象、规章制度的物质现象为载体的经济文化。企业文化包含企业整体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企业形象四个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其历史渊源久远。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才在日美两国企业管理比较研究中提出了将企业文化作为管理主题上升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他们认为这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长期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它又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与其他文化相似,同样具有继承性、个异性、相对稳定性以及民族性。每一种科学理论都具有继承性,作为管理历史的延续和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累积起来的,它不仅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吸纳了外国文化的积极成分。因此,企业文化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还是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3. 中华传统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将企业打造成为百年老店,还要对企业文化加以创新和发展,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涵。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造就企业特有的、不可替代的性格、性趣和特长。在思想上表现为精、气、神;在形象上表现为休养、气质和风度;在行为上表现为原则、操守和风格;在气质上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竞争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诸多思想对构建现代企業文化给予我们以重要的智慧及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华夏族群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我们对宇宙世界的独特的觉识、“观法”及特殊的信仰与信念,即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

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心的隔阂,肯定彼此的对话、包涵、相依、相成、相济。中华文化的整体性的学说,充分显示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它以和谐为最高的价值诉求,强调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只有解决好共生问题,实现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才可能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这正是我们构建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企业制度是一种约束力,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牵引力,他能够使员工找到一种归属感,从而在思想意识上把要我干自觉地变成我要干,最终形成强大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3.2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中性智慧。中性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丰富的资源,也可说是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处事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把“中”与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成为“中道”、“中庸”、“中和”。中性智慧的精义在于克服两极对立,达到天与人和谐、人与人感应、人与物协调。所谓“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关系、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倡人与人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和”的思想精髓对于企业构筑和谐的内外部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就企业内部而言,“和”的心态对于加强企业员工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就企业外部来说,“和”的理念对加强企业间、企业和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实现“1+1>2”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3中华传统文化在维持人的身心平衡、注重精神建设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如儒家大力提倡求真、行善、崇美,使人类摆脱纯物欲的低级趣味。儒家的“身心和谐”、“义利兼顾”、

实现“内在的超越”的思想,在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重视人的精神价值等方面,或许是一剂良药。技术与精神平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个体层面就是身心平衡问题。从儒家思想可以看出,人的本质是精神的,道德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所谓身心平衡的人生观,就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相结合的人生观,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重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4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未来人类生态文明重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是当今和未来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自然)人关系是其核心主题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时,力求探寻两者的内在联系,并把天人关系视为同源的和谐关系。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企业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对于企业而言,要统筹考虑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期利益为代价,换取现在的发展,同时,“天人合一”理念对于引导企业注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保持环境与生态平衡也具有重要引导和促进作用。

总之,现代企业能否持续生存与发展,决定因素在于能否构建有强大凝聚力的和谐、共进、融洽的内外部关系,建立能够不断自我完善、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易于与环境相融合、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只有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结合企业自身条件,才能创造出全面、和谐、科学、发展的企业文化,从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6,(9).

[2]陈义堂.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U].长春大学学报,2006(1).

[3]孙玉霞,张雅丽.中国传统“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贵州社会科学,2005(6).

作者简介:刘继雷,男,1983年7月出生,2006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2006年7月至今任职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刘继雷

第4篇: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征文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在成熟的企业里流淌着一条河,这条河就是企业文化,每个员工就是水滴,每个团队就汇流成小溪,每个部门就汇聚成了小河,整个企业组织便形成了拥有一致目标和方向的河流,新走进企业的人,便会被这条浩浩荡荡的河水同化,而成为河流的一分子,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下面我就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当然是大厦面前抛砖,不对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

企业文化 重在用心领会。庄子曰“乘物以游心”,在企业里面能不能乘业以游心,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在我看来,文,就是记录,化,就是不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不断发展的记录,那么你们想企业留下什么的记录你们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当然这记录包括企业过去的现在的,和规划今后的记录,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财富,这种记录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就像一个人有外在的美也有那种气质的美,纯是人们感觉的韵味。 1企业的社会责任

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许你们不太理解,谈企业文化怎么谈起社会责任来了,但我觉得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是鱼水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任何企业不管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是为了社会企业文化征文

的人们,都是在对社会作出贡献,当然在履行社会责任,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首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不管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职工,都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像松下的自来水哲学、强生的减少病人痛苦的信念、杜邦公司安全炸药理论、迪斯尼公司给游客以欢乐的理念、日本九州电力公司要与社会携手共进,创造出丰富多彩美好的社会的理想都是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为社会的人们忠心服务的目标。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般都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诚然,利润不可少,但它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事业经营谋求提高人类共同生活,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我想像松下、迪斯尼等这样的国际公司全球化操作、本地化运作贡献社会的思维来给企业文化定位是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并获得合法的利润才是正确的,如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出现非法人头传销诈取利益等此类恶性事件,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为人们所痛恨的。

我觉得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诚信经营的自律意识和机制,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竞争秩序的责任;建起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绿色环。 保体系,努力节约社会资源的责任;承担职工所有的后顾之忧和顾客的所有需求,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而努力的责任;在可能的情况下挖渠放水救济社会弱势群体等各个方面。

第5篇: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因此,国内企业界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用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来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

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的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公司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

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般都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诚然,利润不可少,但它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事业经营谋求提高人类共同生活,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我想像松下、迪斯尼等这样的国际公司全球化操作、本地化运作贡献社会的思维来给企业文化定位是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并获得合法的利润才是正确的,如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出现非法人头传销诈取利益等此类恶性事件,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为人们所痛恨的。

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一个只知道做鞋的企业充其量只是一个鞋匠,要知道文化力的竞争是深层次的,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科学,它在一个企业一旦形成定势,这个企业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对内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使得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施,对外可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中国是企业文化的发源地,但企业文化枝干长在日本,理论研究之花又开在美国,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深入研究和不断努力实践。

要想行动落实到实处,教育监督必须要跟上,一个好的企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谓的‘铁打的营盘’就是企业文化,兵呢就要不断受到磨炼才能成才,因为人都有惰性和懒散的特点,要想把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变成日常的务实、沟通和信仰,就必须要加强教育和监督,具体来说就是要认清企业文化的含义并改变固有的

观点和习惯,严格执行企业的制度和企业文化等,当然每个企业有不同的贯彻落实方式,相同的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人的持续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努力积累的过程,通过共同价值的不断引导来塑造员工,潜移默化地使员工接受本企业的文化,逐渐发展成具有下列精神的企业,就是:咬定发展、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科技领先、事争一流的争先精神;严细管理、开拓市场的求实精神;率先垂范、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心系企业的主人翁精神。

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2013年5月16日

第6篇: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重百的内涵

时间流逝,从50年的重百大楼,到如今的重百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在经历几十个风风雨雨,重百商场以有80多家连锁商场,带着幸运和荣幸的心情我也成为了重百人。

企业的创业激情正在慢慢消退,如何才能让企业具有二次创业和持续发展的澎湃动力?形成文化提升的系列成果:在与企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企业文化提升的系列成果,包括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宣导报告、文化推广实施方案、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故事集、企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新的商场成立和到来新的重百人,都在努力的工作着,我也曾在努力中对自己失去信心,但我名记我们的企业理练“绿叶不忘根的情”,作为一名重百的一员应坚持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天天认真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这一切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从此我意识到,工作的单调和艰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你、我、他也一样能创出一片精彩的天空。人就应该这样,无论工作多么平凡,肩上的担子多重,脚步多沉,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直到永远。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都是平坦大道,伴随我们的还有困难和挫折。流水因为受阻才形成美丽的浪花,人生因为受挫才显得更加壮丽多采。遇到困难我们就要这样,跌倒了再爬起来,用失败来记载自己走过的路程。 对企业所有进入重百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内涵的宣导,对企业中高层领导也进行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培训,结合文化提升的成果,帮助企业建立或完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另外,针对企业文化管理所需要的理念和技能,提供了专业课程培训。

后来在不断的学习企业文化中我渐渐地认识到:我的岗位不仅仅是我履行自己责任的地方,更是对顾客奉献爱心的舞台。于是我天天给自己加油鼓劲:不管我受多大困难,绝不能让顾客受一点委屈;不管顾客用什么 1

脸孔对我,我对顾客永远都是一张微笑的脸孔。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对着它笑时,它也会对着你笑,当我看到顾客们对我的微笑时,当我的工作业绩得到领导的肯定时,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自豪:我是在用这种方式向社会奉献爱。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要树立更高的目标------"做行业中最好的一员"!最好的就是拥有高尚品德、极富诚心、爱心和责任心,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领先职业技能的业务精英!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承诺是金,坚持勤劳进取,坚持学习创新。我们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都是优秀的营业员,让我们以更先进的营销理念、更专业的营销技能、更完善的服务不断增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稳定、健康、持久的发展壮大,为社会、为公司创造财富和价值 。

我深信,将以适当的管理机制、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产品、全新的服务来勇敢自信地面对今后的挑战!我们的队伍也将以最专业、最高效、最真诚的服务面对千千万万的客户!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筑“百年老店”!

2008年10月30日唐维兰

第7篇: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践行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践行 何为企业文化?它的功力何以会这么大?

说到企业文化,人们一般很容易把它与企业的文体活动、文化生活等具体性的文化形态相互联系。做这样的理解并不算错。因为这些形式的文化活动的确是构成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的一个有机环节和组成部分,是企业凝集人心、提高士气、活跃气氛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哈尔滨分公司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而创建并屡获殊荣的“百人女子合唱艺术团”(黑龙江省合唱比赛金奖、中国人寿东北地区文艺调演特等奖、中国人寿全国系统进京汇报演出第一名),在树立公司形象、展示员工风采、鼓舞员工斗志方面就起到了很大的助动作用;比如哈尔滨分公司为展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而创办发行的《中国人寿服务资讯报》,对公司建设、业务发展就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内涵却似乎更为的宽泛。现代管理学理论上的企业文化则主要是指, 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群体意识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经营实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有的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还将其中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凝结成一句话概括出来,如 中国人寿的“成己为人、成人达己”,新华人寿的“立信于心、尽责至善”等。

透过这些立于言、行于文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也透过那些涉及个人或企业命运转折的典型案例,我们似感受到两方面的无形意义。一是,所谓的企业文化是由一些诸如精神风貌、公司风气、员工士气、领导风格、发展愿景, 以及责任感、荣誉感等软性的词汇和概念组合起来的 ;二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在平时是隐含不露的,它只有在当企业发生重要变故或个人组织关系发生重大变动时它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正像美国学者迈克尔 ?茨威尔所说:“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只有当我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才能感到它的存在。”由此我们可能会问,难道这些无形的意义和无形的存在真的就能决定企业的未来、决定竞争的成败、决定个人命运?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管理大师盖瑞 - 哈默尔在《竞争大未来》一书中就曾这样说过:“文化,就像能力这类字眼,可以说出名称,但是却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然而,文化却绝对是竞争成功与否的关键。”这是因为,在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后面却隐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涵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 生产经营和 工作实践 中,伴随着自身的经济活动和行业特性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它体现着管理层的 领导风格、个性品格 和员工的 文化素养、职业操守,并凝结着企业的精、气、神, 它渗透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与员工日常行为之中,不仅 调节着员工的意志和信念,而且还 深刻影响到企业的远景目标和经营策略。在企业文化 这面旗帜上标示着企业信奉、倡导的是什么,它告诉企业的每一位成员“我们是谁”、“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显然,这些无形的意义就是通过这些无形的存在来起作用的。让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士气高昂的企业,它在市场上的拼搏力会是什么样子?而一个人心涣散的团队,也就很难企望它能有好的执行力。正是基于此,哈默尔又进一步强调说:“究竟要如何塑造使企业导向成功的价值观、思想,以及精神模式?这是一个无数管理者都在关注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哈尔滨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不遗余力地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经过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几年来的共同努力业已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并在经营活动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我们的展业队伍能征善战,我们的的管理团队精细周到,我们的业务收入逐年攀升,我们的文艺活动名声在外。这些都是公司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继续发扬光大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有其时段性,它会随着经营目标的变化和领导人员的更替而调整和深化。当前,随着中国人寿股份制改造的深化,公司在美国、香港的成功上市和新领导班子的组成,以经营绩效最优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企业经营目标就逐渐突显出来了。 因此,适时进行公司文化变革,导入新型企业文化已势在必行。 这样以来,努力营造一种 绩效导向的文化氛围, 树立长期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建立以绩效文化为核心 的企业文化,要有 一个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的执行力和素质良好、业务娴熟的执行层来保证和推动。这就需 要大张旗鼓地宣扬总公司 提出的:“能力决定岗位,贡献决定价值”的用

人理念,并 围绕有关人的各项规定,包括机构设置、岗位安排、教育培训、工资待遇、职位调整等相关环节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手段和 薪酬激励体系, 以据此向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表明和宣示,企业文化的导向和管理层真正倡导的是什么。企业要发展就要进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论是改革分配机制,还是调配人力资源,还是重组业务流程,都需要利用企业文化系统来一步一步的引导,以促进员工逐渐转变观念、顺应变革,而只有当员工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做到了与时俱进,才会真正促使企业与员工共同进步发展,有效确保企业的基业常青。当然一个好的执行力,需要有一个好的领导力和决策力来提升、去推动。这无疑也对企业领导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在人们思想上,尤其是在领导层中都有着一种不好的偏向,即每当遇到企业发生了什么问题就往往会认为这都是下级的责任;每当业务指标完成不好时就往往会认为这都是执行力方面的问题,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反思,好象领导永远都是正确的。其实如果深究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企业里有很多的问题大都应问责于决策层。这里或者可能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定得不切合实际,或者可能是由于领导用人不当、人才没有适才适所,等等。8月11日至8月13日在成都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暨2006国际龙奖IDA年会上全球280位保险企业的CEO就如何确保企业的管理效力,增强其执行力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

论.CEO们一致认为:用人得当是关键!而在隋朝工匠博友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文章中有一位网友做了一幅这样的跟贴:"我是中铁快运的一名员工,看了这篇文章后感觉到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们公司的领导对工

人的要求非常高,但对于职工工作的场所,能力从不过问。我们每天工作13个小时而从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对于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无限上纲上限,什么下岗,什么待岗,全都向你扑来,而对于员工没有半点的尊重,想让你加班你就得加班,完全忽视我们的权利,我们在汉口车站工作了将近30年,现在作为劳务输出到中铁快运工作,给我们的印象似乎就像一名黑打工者。我们现在真是苦不堪言!!!上班有点下班无点,而没有哪一位领导到现场来关心我们。"足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因此,企业的领导班子一定要有民主作风和前瞻意识,不断 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计划编制的透明性。以便有一个好的团队来执行,以便有一个好的政策去依循,以便有一个好的文化去激励、以便有一个好的目标去奋斗。

第8篇: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规划

我心目中的公司与企业文化

许多年以前,我代表公司去参加一场上千人的大规模培训课程,当时正值酷暑时节,却恰逢停电,现场顿时一片哗然,空调停止运作,空气极度闷热,尽管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多番安抚,但还是出现了不小的躁动,大家群情激愤,各种抱怨、怒骂以及要求退费的声音此起彼伏,正当我想着事态是否会继续恶化下去时,现场的工作人员的一个动作让全场安静了——她跪了下来,用几近哀求的声音说着对不起,我甚至能听到她的声音在颤抖。其他工作人员趁大家安静的间隙引导大家有序的离场,并承诺了相应的补偿。这件事给我的震撼很大,事后我专程去了解到那个员工不是企业的管理层,也不是老板的亲戚,而这个培训机构塑造的企业文化核心就是感恩文化与主人翁精神,我想这也许是如今它能成为珠三角地区最顶尖的培训机构的原因之一吧!

不可否认,上面所讲的这个企业文化塑造是非常成功,它已经根植到员工的心里,让员工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宁愿放下自己的尊严去维护公司的尊严,这是很多企业无法实现的。

在我看来,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老板的文化,换言之,老板的行为风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文化导向。我曾经遇到一个老板脾气非常暴躁,每次开会所有人都不敢发言,就是他一个人在从头到尾的骂人,甚至毫无底线的指爹骂娘的话都有,这种老板的行为风格就导致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大家都不想做出头鸟,不发言,有事情要担责时就尽量推诿躲避,甚至用出差等理由来逃避与老板碰面的机会;还有一种老板想学孙子兵法用制衡术,用一个高管制衡另一个高管,结果导致企业内部争权夺利,党派斗争特别严重。由此可见老板的行为风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之大。

综上所述,来谈谈我们员工心目当中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

首先,在公司制度方面,赏罚分明的同时又能兼顾人性化,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坚决不能估息(例如作风问题、偷奸耍滑者),对于家庭、自然灾祸等因素能够酌情考量,必要时能施于援手;

其次,在团队氛围方面,我们希望是轻松活跃的,沟通直接,不要拐弯抹角,快速高效,不在背后打小报告,不搞帮派斗争,公平公开公正不搞特殊化,能经常有聚会娱乐,促进同事之间的感情与配合默契;

最后,在其他方面,有学习的机会和快速的成长空间,有完善的能够看得到的有期待的薪酬阶梯;有不断完善的福利;面对老板不是畏首畏尾,老板是亲切可人的,是笑容可掬的,能开得起玩笑的,希望老板能把员工视为共同创业的战友,年终能给员工一点分红,让员工有一点作股东的窃喜的同时能满怀激情与主人翁的精神,为企业尽心尽力,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工作。虽然很残酷很现实,但是企业的老板不得不承认:员工是抱着打工的心理与抱着作为股东一起创业的心理去工作,最后对企业所产生的效益是截然不同的。

这三个方面,都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现实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部分理想无法实现,我们分析哪些因素的同时,首先会想到一件事,企业所能给员工所供的一切都源于企业的营利,只有企业营利了才有存在的必要,才能逐步的实现员工心目中的理想状态,那么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公司要如何塑造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去实现这个理想呢?

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通常是先有企业的理念文化,继而转变为制 度文化,再延伸到行为文化,最后演变为精神文化。前面所提到的大多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期望与表现形式,要实现这些的首要条件是先确定企业的理念文化。

企业的理念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以下是我写的几点理念文化:

1、企业愿景:地产榜样

百年留芳

也就是企业的发展目标,我们希望能够成为房地产界的标杆,能够流芳百世(这些目标是老板根据自己的发展来定的,这只是我个人建议)

2、企业使命:建良心精品

筑温馨美家

企业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它不是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但它站在企业形象定位的层面上影响着经营者的决策与思维。我们是房地产企业,我建议应该以良心的品质和舒适的环境来赢得市场赢得客户。

3、企业价值观:塑造城市形象

实现家居梦想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与宗旨。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

4、经营理念:创新高效 追求极致 诚信务实 企业经营理念就是企业的管理思想,经营行为的准则

除此以外,企业文化的形成还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

企业环境:企业的LOGO,建筑物、办公设施的风格,标识标志、名片等象征企业形象的外在体现。

英雄人物:企业的标杆人物,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他成为标杆人物,什么样的品质才是企业所推崇的行为。

典礼仪式:企业举办各种典礼仪式或聚会活动的风格体现都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文化网络:是企业组织文化的载体,企业内部特有的传递消息的形式,没有文件没有音频,全靠人的口头表达所形成的一种隐形的文化。

以上就是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期许!

行政人事部:XX

2017/8/5

第9篇: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在成熟的企业里流淌着一条河,这条河就是企业文化,每个员工就是水滴,每个团队就汇流成小溪,每个部门就汇聚成了小河,整个企业组织便形成了拥有一致目标和方向的河流,新走进企业的人,便会被这条浩浩荡荡的河水同化,而成为河流的一分子,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下面我就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当然是大厦面前抛砖,不对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企业文化 重在用心领会

庄子曰“乘物以游心”,在企业里面能不能乘业以游心,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在我看来,文,就是记录,化,就是不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不断发展的记录,那么你们想企业留下什么的记录你们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当然这记录包括企业过去的现在的,和规划今后的记录,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财富,这种记录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就像一个人有外在的美也有那种气质的美,纯是人们感觉的韵味。

1企业的社会责任

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许你们不太理解,谈企业文化怎么谈起社会责任来了,但我觉得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是鱼水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任何企业不管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是为了社会的人们,都是在对社会作出贡献,当然在履行社会责任,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首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不管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职工,都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像松下的自来水哲学、强生的减少病人痛苦的信念、杜邦公司安全炸药理论、迪斯尼公司给游客以欢乐的理念、日本九州电力公司要与社会携手共进,创造出丰富多彩美好的社会的理想都是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为社会的人们忠心服务的目标。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般都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诚然,利润不可少,但它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事业经营谋求提高人类共同生活,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我想像松下、迪斯尼等这样的国际公司全球化操作、本地化运作贡献社会的思维来给企业文化定位是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并获得合法的利润才是正确的,如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出现非法人头传销诈取利益等此类恶性事件,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为人们所痛恨的。

我觉得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诚信经营的自律意识和机制,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竞争秩序的责任;建起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绿色环保体系,努力节约社会资源的责任;承担职工所有的后顾之忧和顾客的所有需求,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而努力的责任;在可能的情况下挖渠放水救济社会弱势群体等各个方面。

2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

企业文化的真谛是什么呢?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来体现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靠制度来保障同时我觉得氛围也很重要,相同的事相同的观点,氛围不同文化就不同效果也不同,窥一管而知全豹就是这个道理。如两份关于公司组织员工去深圳欢乐谷游玩的通知,我们可以鲜明的看出文化上的巨大差异:

一家公司的通知是这么写的:经研究决定,拟定于三八妇女节组织全体员工去深圳欢乐谷游玩,时间一天,全体员工务必带好身份证、边防证,于当日早上八点前赶到公司门前集合,否则,后果自负。另外,单位只负责门票和来回车费,游玩期间,伙食自理。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而另一家公司是这样在告示牌上“通知”大家的:邀请书:如果你想尖叫而办公室里又不允许,如果你想牵漂亮mm的手而又找不到借口和机会,如果你想忘记无处发泄的郁闷和不快——那么,请在下面签下你的大名,参加公司的“深圳欢乐谷之旅”吧!在一大堆横写竖画的名字(包括老总的名字)中挤进了某gg的名字。在起程前一天,同事笑吟吟地送两样东西——一张门票,还有一张制作特美的卡片:某gg:恭喜你已成为我欢乐之旅的成员!请你做好行前准备:

1、带好边防证、身份证、你的门票、让你轻松、保暖的衣服;

2、约好你的朋友;

3、如果你嫌开私家车麻烦步行又太累,请早上八点前到公司门前乘车;

4、如果你不吃不喝,可以不带一分钱。祝三八和爱三八的人玩得愉快!

两份通知氛围不同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效果是不一样的,后面那家公司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足感,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而人们其实是需要这样的鸡汤并且乐于消费这样的鸡汤的,所以企业文化的表现就是这么简单,它就在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身上,通过每一位员工的点点滴滴的细节表现出来的全体员工共有的素养。

3制度支持很重要

当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不能相互支撑时候,那么企业文化只能变成无力的口号,在这个企业里如何保证相互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确实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企业文化的口号可

上一篇:托班教案游戏教案下一篇:情报信息工作保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