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中华美德演讲稿(精选8篇)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数不胜数。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朗诵的题目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爱国、气节
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 3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
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
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3
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当你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时;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时;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时;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时;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时……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柳树中心学校:陈彬 2017年10月26日
一、找准教学切入口,真正认识“真、善、美”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稿)》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情趣。”苏教版小语教材的选文注重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注重传统美德的熏陶和传承,用真善美的人性感染人和教育人。这就要求我们对语文教材的内涵用心挖掘,找准切入口。
1.激起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
《我要报效祖国》中的乒乓女将邓亚萍立志为国增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时刻不忘报效祖国;《钱学森》记叙了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卓越的贡献;解放军战士黄晓文在与长江特大洪水顽强斗争中显示出的铮铮铁骨……教材中这些先进人物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闪耀着人格的光芒,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热忱应该贯穿我们语文教学的始终。
2.传承仁爱孝敬的传统美德
《奶奶的白发》浓缩了祖孙三代之间的亲情;《陈毅探母》展现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孝敬老母亲的情怀;《沉香救母》已经广为传诵,是老少皆知的神话故事;《掌声》揭示了“人人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掌声奉献给别人”;《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和《给予是快乐的》教人学会奉献……尊老爱幼、仁爱奉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这种美德的教育和养成十分重要。
3.塑造自尊自强的个性品格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通过小骆驼由自卑到自豪的心理转变,说明人要正确认识自己,自信地面对人生;《骑牛比赛》、《军神》、《卧薪尝胆》、《第八次》、《征服世界第一高峰》,都说明了“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赢得他人的尊重”的道理;《山羊过桥》教育学生“主动退让”……相信读了这些课文,孩子们的道德“独木桥”也会变得宽广。
4.树立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微笑着承受一切》的桑兰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即遭遇了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度过的噩运,但她用无比坚强的勇气直面一切,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海伦·凯勒》主人公身残志坚,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刻苦地学习,考上了大学,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天游峰的扫路人》中的那位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进行珍视生命教育,上述课文的教育功能是不可言喻的。
此外,还有团结协作方面的,如:《学会合作》、《天鹅的故事》等;有爱护自然方面的,如《珍珠鸟》、《放小鸟》、《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有诚实守信方面的,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诚实和信任》等……总之,苏教版小语教材充满了德育因素,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二、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激起情感共鸣
怎样充分利用教材中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呢?我认为在教学中不应是搞贴标签式的说教,而是凭借的语言材料教材的优势,丰富教学形式,变枯燥为鲜活,激活共鸣点。比如我在执教《爷爷的芦笛》后,播放音乐《真心英雄》,要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激发起学生对文中揭示的道理“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理解,当孩子们随着录音机的乐曲唱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激活了共鸣点,再让孩子们谈谈学习后的收获,真是事半功倍呀!另外,古诗名句的引入、名人或成语故事的讲述、为英雄画像、排演课本剧、音像资料的应用等形式,会象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领悟其思想内涵。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在阅读中延伸情感
教师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大语文观,要指导学生主动地博览群书,加大阅读量。譬如,在《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教学结束后,我饱含深情地说:“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宏伟篇章,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关这方面的书很多,课后希望同学们找来读一读。”时过一月,我作了统计,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读了这方面的书,学生读了这些课外读物还写了读写笔记,收获颇丰:既使自己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有所增长,又对英雄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读物中饱含的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情感、伟大的思想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有效运用语文实践课“,放飞”心灵
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生活处处有语文。同样,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也应该强调和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海阔天空中“放飞”自己的思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收到实效。记得在教学《说勤奋》一文后,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把搜集来得勤奋成材的故事整理整理,再利用班级特色办一期专题小报,介绍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故事佳作等。在班会课上还让班干部组织排演的小品《20年后的我》闪亮登场,学生看到勤奋和懒惰20年后不同的境遇,联想自己,真是感慨颇多。
一、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深远意义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昌盛的世界里。
2.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
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
而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强调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要求施行德政。施行德政,首先要求为政者自身有德,追求道德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等,就是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这些都越来越重要。传承经典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3.民族团结的协调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促进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种社会制度之下,但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扬儒学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起来,团结起来,抛开政治信仰的分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出力尽智。
二、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丰富洗练的民族语言,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感受灵活机敏的处世哲学,陶冶高尚宽广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则是历练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叙事、融情、传道、明理,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自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处世的原则,懂得了什么叫仁爱、孝道、礼仪、诚信、奉献、尽责、利民、报国……经典凝练的中华成语汇聚了古人的智慧,阐明了千古良训。或针砭实事,或促学启智,或敦品励行……
总之,在历代经典名作的诵读之中,既是文学的积淀,又是心灵的洗礼;既是章法的感悟,又是人性的完善;既是意境的感受,又是精神的传承;既是气节的体悟,又是意志的磨练;既是壮行的激励,又是理想的源泉!
三、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
1.科研引领
将儿童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抓,旨在提高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从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经典诵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行动、有检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来认识。使经典诵读,美德熏陶与教学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从而实现博学启智,立德树人的愿景。
2.学科渗透
语文学科是经典诵读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传统名篇的学习,诵读课的开设等,最终实现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适时渗透,有机整合的原则,形成全校师生的大教育观,从而实现“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目标。
3.校本研发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分学段纳入各年级诵读计划,并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主题单元性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环境熏陶
所谓环境熏陶包括软环境:学科教育的渗透、学习氛围的营造;硬环境:校园文化布置等。在这两方面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与价值。
5.活动凸显
通过诗词擂台赛、励志故事宣讲、读书汇报会、每日名言、主题班队会、历史名人故居参观等活动,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社会的交流。
6.家校相通
使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实现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有机整合。
7.学用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心系国家,情牵社会,学习致用。如开展讨论:《论语》与人生、“朱子处世”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谈古论今说诚信等。再如让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国学小博士”、国学小讲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经典诵读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一笔丰厚文化遗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东四小学 )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美德,做诚信好少年》。中华美德是五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我国自古以“礼仪之帮”著称于世,讲诚实、守信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言必信,行必果。”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诚信人物及故事广为传诵——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近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宁按时归还图书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
让我再跟大家重温湖北省“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的事迹吧!大雪纷飞的2010年年关,哥哥孙水林为给家乡的农民工结清工钱,寒夜上路,不幸一家五口遭车祸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得知哥哥遇难消息后,义无反顾地赶在大年三十前返乡,代哥哥将多方筹措的33.6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送到60余位农民工手中。他们在一家五口遭车祸遇难的情况下,不躲、不藏、不找借口,信守承诺,认的是“干活给钱天经地义”的理,守的是做生意应有的信。他们以生死接力的壮举恪守和践行了“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的约定和承诺。可见诚信是一座桥,让人们彼此互相沟通;诚信是一副厚实的盾牌,保护我们应有的权益;诚信是一个醒目的路标,防止人们掉进“金钱关系”的深渊;诚信是夜空中闪烁的北斗,指引一个又一个有良知的人走向成功和辉煌。
然而,在我们身边,缺失诚信的事却仍有发生:社会上有偷税漏税现象,有“豆腐渣”工程,有虚假广告,有劣质商品 „„学校里少部分同学有抄袭作业行为,有弄虚作假行为,有说谎行为„„这不禁让我们质疑:诚信何在? 同学们,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必须言而有信;我们可以不美丽,但在平凡的外表下必须有一颗金灿灿的诚实的心;我们可以清贫,但我们必须因为诚信而富足。因为,诚信是一把尺,它虽不能决定我们生命的长度,却能标示我们生命的厚度。
同学们,学习的路上没有捷径,生活的路上同样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诚诚实实地做人,不为狭隘的利益所诱,才能展开你青春的翅膀,自由快乐地飞翔!请记住:诚信无价!让我们以“信义兄弟”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祖国的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的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些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 —— 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它的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被称为伦理型文化。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它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例如:“与人为善”,“诚
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例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第一,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传统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思想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反映,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必然要伴随新的价值思想体系的建立。但是,新的价值思想体系的建立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在对旧的价值思想体系的批判和改造中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中国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的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理论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特色在哪里?我的理解,一是社会主义的,二是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有特色。第二,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带来了许多外来的,特别是西方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浸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包括它的价值观念,我们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选择和改造,选择先进的优秀的精华,例如他们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开放意识、进取精神等。同时要摒弃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适合于西方而与我国国情不符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制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浸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新美德。
第三,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极需要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今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明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20年中,我们现在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将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他们的成长将关系到中国传统美德能否传承下去,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问题。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从小让他们身体力行,形成习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懂得这个道理,为了让少年儿童牢记各种行为规则,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读本和格言。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一方面让儿童识字学知识,另一方面学习传统美德,身体力行,铭记在心,从而形成习惯。这些读本今天当然不能再用了,里面有许多封建的东西,但是其中有许多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还是应该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应该有新的读本,选择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编纂成册,让青少年广为传
诵,并指导他们努力实践,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汇编出版《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丛书》,很有意义。选择经典古籍中适合青少年阅读并具有时代生命力的内容,让青少年阅读背诵。有些内容可能青少年一时还不能理解,但随着年龄学识的增长,他就会懂得其中深奥的道理。我小时候也读过一点四书五经,如小时候背《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时并不明白,现在才理解它的教人做人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小时候读《论语》时背诵的,现在成为我的座右铭。可见,小时候趁记性好的时候读点、背点古籍是很有好处的。当然,我不提倡如过去意义上的读经。中国的四书五经主要内容是宣扬封建道德,与今天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经典中不乏待人接物的公共道德和教人修身养心的道理,即前面说到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这是我们今天仍然要继承和发扬的。
每逢佳节倍思廉,功成有赖好家风!在“十三五”开局的关键时刻,向全党发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号召,为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再次提供了遵循。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坚持学思践悟,主动吸取家训家规家风中的精华精髓,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效廉洁履职提供力量支撑和坚强保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即为历代先贤崇尚,薪火相传至今。时至今日,我们需要进一步走近“正己修身”“居安思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家国”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中华有美德,佳话永流传。家训家规连着家风,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全区党员干部职工、共青团员要带头践行家风建设号召, 带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表率、放样子;广大妇女朋友和青少年朋友们也要努力当好廉内助、贤内助,互促并进,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身体力行创立和延续独具特色的良好家风,争当树立良好家风的典范,用自身行动和人格魅力带动家人、感染他人、影响社会,引领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全社会营造尚德昭廉、知敬存畏的思想舆论氛围。
一、立足课堂教学, 开设美德课程, 进行学科渗透
1.传统美德走进校本课程。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美德课程的开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 能够使美德教育系统化。我校在自编教材《中华寓言故事》的基础上, 搜集和整理了一系列中华传统美德材料, 包括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美德故事等, 以年级为单位精编成册, 每册包括爱国孝亲、诚信守纪、修身处世、勤学立志、自立自强等篇章, 作为传统美德课程校本教材, 题名“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供1~5年级学生使用, 为课题实施提供了材料上的保障。与此同时, 每周开设一节校本课程———美德教育课, 班主任担任美德教育教师, 从人员、课时、内容上提供保证。这样, 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对校本教材的拓展阅读, 系统地去感知传统美德故事, 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杰出的人物和为人做事的道理, 从而对自身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科课程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校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即通过各学科教学, 把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教师不仅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更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情感体验, 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取新知和丰富体验的过程。
教科书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美德教育材料, 为此, 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不忘对美德教育内容进行挖掘,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以语文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ɑoe”时, 以自编的故事《小燕子回家》引入:“春天到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她看到春天的祖国像一个大花园。她又见到了自己的伙伴:小姑娘、大白鹅、大公鸡。小姑娘正在为明天的歌咏比赛做准备呢, 看她张大嘴巴 (ɑɑɑ) 练声练得多认真哪。她要演唱的歌曲正是《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大公鸡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燕子, 高兴得欢呼起来‘ooo’, 腼腆的大白鹅不好意思地弯下了长长的脖子, 样子就像‘eee’。让我们也到这美丽的花园里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吧。”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 学生们聆听、模仿、展示, 不仅掌握了“ɑoe”的音和形, 也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 幼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二、拓展美德资源, 创设传统美德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 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1.创设美德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创建优质管理文化的重要途径。为营造美德教育氛围, 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承和发扬、美德和美育、规范和成长、体验和分享相融合, 发挥潜在教育功能, 走内涵发展之路, 寓教育于方寸之间。
教师层面:作为管理者, 我们坚信, 任何人都可以在充满激情的工作中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与幸福, 也都有收获成功人生的可能, 但是工作的质量往往来源于面对工作时的态度, 推诿、拖拉、寻找借口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希望“不找任何借口”成为大家面对事业时的严肃态度, 成为全体教师做人成事的准则。因此, “工作中拒绝任何借口”成了我校教师自觉遵行的行为文化, 每一名教师力争成为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学生层面:从掌握文明语言起步, 把最基本的文明语言“请、您、谢谢、对不起”作为必备的交际语言;把最朴素的动作“鞠躬、行礼、示意、微笑”作为待人接物中传递的和睦举止;把“不打架、不骂人、不比吃穿、不乱花钱、诚实守信”等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作为最起码的道德认知和健全的法纪意识的保证;传颂“爱国、诚信、正义、为公、奉法、尊长”的美德故事, 使传统美德精神深入人心;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增强民族自豪感;将《论语》作为校本教材中文字凝练的智慧导语, 让学生理解“君子”与“美德”的深刻内涵。
六个楼层的整体设计, 寓美德故事图片与文字于一体, 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引领, 更是美德承载的最高境界, 于无声中成为师生心灵品位的高尚追求。
2.让学生理解、融入美德氛围, 涵养品质。
为使学生进一步融入学校文化氛围, 我们在校园广播中开设了美德栏目, 宣讲传统美德文化主旨及相关内容, 让学生对美德教育入脑入心。同时, 针对学生因分布楼层和行走路线所限而无法全面了解学校整体文化布置的情况, 学校组成文化氛围宣讲小组 (由学生担任宣讲员) , 以班为单位组织专题参观活动, 达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三、分解美德教育目标, 细化规范训练点
1.以“着力培养一个好习惯”为抓手细化文明礼仪, 强化落实。
美德成块:依据学生年龄特点, 本着“小、实、活”的原则, 出台了包含礼仪常规要求、劳动教育要求、公德要求、诚信要求、学习要求等的《朝阳小学学生成长系列要求》, 把美德教育内容细化分解为阶段性的习惯养成目标和文明礼仪要求。在教育手段上坚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集和再现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景, 以讨论、座谈、反馈的形式, 情理结合, 学生按具体要求去做;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每学期评选出文明学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和训练, 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文明班集体。
规范以点:将美德教育内容细化规范为一个个训练点, 内容渗透到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起床、上学、回家、卫生、作业等方面对学生一天的行为设定相应的标准, 分周训练实施, 定期检查反馈, 并以每周填写“笑脸卡”的形式记录学生行为变化的轨迹。通过《朝阳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方案》《朝阳小学行为规范训练细则》、校园“笑脸卡工程”等, 将一条条规范立体化、形象化, 提高了学生遵守规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让规范内容走进学生的心中, 内化为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行为习惯。学生们主动自觉地遵守一日常规, 学校秩序良好。
2.开设礼仪讲坛, 举手投足间传承文明。
我们立足校情, 依据《朝阳小学学生成长系列要求》的要点, 编写了《朝阳小学学生礼仪规范》系列校本教材, 借助学校红领巾广播中的“礼仪与我同在, 文明与我同行”栏目, 开设礼仪讲坛。在落实措施上, 以年级集会的方式上大课, 开展礼仪要点的专题讨论, 通过抽测、观察、知识竞赛、擂台赛、表演赛、问卷调查等方式, 保证知、情、意、行等环节的统一, 让责任与文明同在, 理解与行动并行。
四、活动引领, 制度规范
1.综合实践活动成为美德教育的载体。
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 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 并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学生发展的联系, 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开展“童话进校园”活动。我校学生中约有70%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大多家境困难, 父母多为低收入、重体力劳动者, 无暇照顾孩子, 亦无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此, 我们开设了电影课, 让童话、美德故事走进课堂, 走到学生身边, 实现美德教育立体化、日常化,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一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中华勤学故事》《中华美德故事》《二十四孝故事》《经典童话故事》等动画片、木偶剧, 让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感悟传统美德, 懂得敬老孝亲、自立自强。
(2) 在校园广播中开辟“心灵品读”栏目, 通过分享励志成功的哲理故事, 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塑造美好心灵, 并把哲理故事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使其道德行为找到了最有力的情感支撑。
(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师节组织敬师会、表彰大会, 国庆节组织书画摄影展, 清明节举办诗歌朗诵和故事会;六一期间, 除举办传统的庆祝活动外, 还组织开展“我心中的老师”演讲比赛、“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等。结合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举办“传统美德伴我行”手抄报比赛、“中华美德代代传”故事大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主题征文和班队会活动、“小小校园导游员”美德宣讲活动等。学生们还在科技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创造的艰辛, 感受科技的魅力;社区实践活动中, 学生们践行公益精神, 感受参与和奉献的快乐……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成为美德扎根在学生心中的重要途径。
2.学校、班集体制度形成规范。
学校加强德育制度建设,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小学生守则》《文明班集体评比条例》《学生一日常规》《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制度的基础上, 开展常规教育和日常评比活动, 促进美德教育目标的落实, 达到让全体学生知晓规范、执行规范并外化为自觉行动的目的。
一.诵读诗文,崇美尚德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古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经典的古诗文,不仅韵律流畅、节奏鲜明,而且文词优美、简洁凝练、寓意深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与精华,语文教学应深挖中华经典文化品德教育内涵,向中华经典文化要教育,向中华经典文化要素材。
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谭嗣同的《题壁》等爱国诗词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我们可以用“怒发冲冠,凭栏处”培养他们精忠报国的伟大情怀,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树立他们只取丹心不畏死的高尚品格,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教育他们继承和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读《五柳先生传》,让学生体会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读《论语》,学生知道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把它当作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座右铭;读《木兰诗》又感受到家庭的责任和国家的安危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挖掘课文,悟美思德
语文教材是民族文化的凝聚点,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的思想道德的丰富内涵。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感染,心灵得净化,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是非曲直与美丑善恶,并依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就必须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树立传统美德的教育意识,挖掘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且融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启发学生思考发言,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讨论,使大家取得共识,《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我们伟大的民族才能在广袤的塞北大地开采出石油,正是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在群山峻岭中凿出红旗渠,正是这种精神我们才能自力更生实现“两弹一星”的梦想。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不畏艰难的精神所至。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更需要继承这种精神,在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大展宏图。
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传统美德为题材的课文还有很多,她们生动而真实地记载了我国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例如《背影》《散步》《劝学》《送东阳马生序》《陈太丘与友期》等,这些课文以传神而富有强烈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展现了丰富独特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利用好这些课文,就能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心田,使他们逐渐摆脱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才会使他们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继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三.写作训练,绘美歌德
作文体现着学生的个性及其内心所思、所想、所感,学生要写好作文就要了解有关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知识,就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这样无形之中他们就走到了从历史到现实的继承和发展之路,在比较鉴别之中,传统美德的精神犹如种子默默地播种在他们心底,直到开花结果。因此,围绕传统美德教育,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进行作文教学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传统美德故事成为写作的素材,被学生熟知并运用。如李白改邪归正归功于铁棒磨针的启示,而这种持之以恒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重要材料之一。如学习《记王忠肃公翱事》时,我设计一道作文题“王忠肃公,我想对您说”,学生列举古今清政廉洁之士,鞭笞今时贪官污吏,使清政廉洁的意识植于头脑,深入骨髓。可以说无数传统美德都可以入题作话,通过学生创造,形成优美精深的文章,洗涤学生的心灵,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提高其思想深度。
语文教学是一片纷繁而肥沃的土地,它培养着智慧,孕育着品德。为了造就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社会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让语文教学为德育教学提供不竭的源泉;我们挥洒一腔汗水,在语文教学中让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
熊惠,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中华美德演讲稿】推荐阅读: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06-29
学习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美德演讲稿07-01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06-05
中华魂美德颂演讲稿11-07
小学生的中华美德颂演讲07-13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400字11-12
传承中华血统11-02
中华文明我传承总结10-19
开荒小学“中华魂”(中华美德颂)活动方案07-20
中华传统美德诚信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