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工作

2022-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灾后重建工作

灾后重建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机制与经验研究

〔摘要〕 汶川地震后社会工作在灾区形成嵌入性的发展,这种嵌入性发展的条件需要有专业权威的影响力、有专业服务产生的示范效应、有嵌入的互惠效应。它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工作灾后重建嵌入机制,首先有专业权威人士对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这些专业人士“主动推销”社会工作;其次,社会工作服务得到当地或上级官员和服务对象的认可与肯定;最后,政府形成发展社会工作的相关政策(形式上为文件)“主动接纳”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形成了社会互构共变关系,是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一种形态,也是社会工作发展的中国经验。嵌入性发展中还同时存在一些困境:主动嵌入与主导嵌入的问题、反嵌入与嵌入后的脱嵌问题、嵌入发展的空间问题。

〔关键词〕 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社会互构;中国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此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王思斌认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优势在于其专业性、价值观。①社会工作重建至今, 其在社会上(主要是政府那里)的合法性地位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成绩争取来的,但它尚未进入社会服务的主流。〔1〕

2008年汶川地震已经十年了,该地震为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契机。根据国际经验,特大灾害重建,物质重建可以在短期内完成,而精神重建、社会重建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汶川地震以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做出反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政策方针②,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指出:“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保障、生活困难救助、农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社会福利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对孤儿、孤老、残疾人员的安置、补助、心理援助和残障康复。”《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虽然明确规定“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但社会力量(主要指社会组织)如何介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没有具体的可以操作性的行动方案。民政部对于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援助工作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但没有涉及灾后重建如何发挥作用,对于如何介入,经费、人员从哪儿出,如何组织人员、服务内容等具体问题均无指示意见。

由于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帮助困难群体,在灾难面前,所有受灾者当然成为困难群体,即使是没有明确的相关政策支持,社会工作者也有不容置疑的责任去介入灾后救援与重建中。正因为这样,汶川地震以后,有很多社会工作者主动进入灾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有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三十多家,前后有五百多位社会工作者进入灾区开展服务〔2〕,社会工作者本着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社会工作的价值与功能。社会工作在没有法定责任的情况下,通过嵌入政府救灾与灾后重建领域,扩大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社会工作。而进入灾区的社会工作者大部分来自四川省外,由于他们的介入服务也促进了当地社会工作的大力发展,到2014年底四川省社会工作机构已有266家,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4250人。〔3〕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工作是一种嵌入性发展,嵌入性成为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特征。〔4〕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嵌入概念本身是比较模糊的, 意义指涉具有多重性。〔5〕嵌入的本意是指某一事物卡进另一事物的状态和过程。嵌入本身是没有科学意义的,最早用于科学研究中,是波兰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他认为社会关系必须被嵌入经济体系之中,市场经济才能在市场社会中运转。〔6〕其后,格拉诺维特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嵌入概念,研究了嵌入的机制及后果,对嵌入现象进行因果分析, 指出经济关系是嵌入于社会关系系统之中的。〔7〕早在2006年有学者就提出我国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是要嵌入在社会中发展〔8〕,社会工作发展需要“体制嵌入”〔9〕,其后,有学者用嵌入性来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汶川地震救灾的过程, 认为社会工作者必须主动将自己納入灾区救灾行政体制中〔10〕;王思斌进一步指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只能嵌入在行政社会工作中,在嵌入中才能发展,并分析了社会工作嵌入的过程与空间、嵌入的类型。〔11〕也有学者认为,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反思来看,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缺乏嵌入性的战略视角,尤其在文化理念上表现出缺乏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及其思想的认同,由于社会工作没有嵌入我们的文化中,导致社会公众不认同社会工作,更谈不上要开展专业的社会服务〔12〕;更多的学者从发展社会工作的战略角度,提出社会工作应该嵌入相关服务领域,如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应该嵌入妇女工作中, 妇女工作需要借鉴社会工作的方法〔13〕;社会工作应该嵌入现在中学教育体制中,建立相关制度,设立相关岗位,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14〕;还有学者认为必须嵌入到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中,建立学校社会工作,从制度层面与服务层面去嵌入,这样才能发挥社会工作服务作用、扩展其专业空间。〔15〕还有学者分析了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专业社工嵌入社区工作开展社区治理,其被嵌入的客体街区的权力关系严重地限制了其专业性发展,使社会工作的影响力明显减弱〔16〕;政府与社工机构是相互嵌入,但二者嵌入的强弱关系不同,政府对于社工机构的嵌入是一种强嵌入,是结构性的嵌入,而社工机构对于政府的嵌入则是一种弱嵌入,仅仅是制度性、职能性的嵌入。〔17〕

福利多元主义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福利多元主义强调社会责任多元化,强调多元社会主体,强调主体多元参与,强调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等都是福利提供者,福利服务的相关制度决策是多元的,福利服务输送过程是多样化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符合福利多元主义的主张,福利多元主义强调社会福利民营化的思路。〔18〕而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不是唯一的政治活动主体,社会组织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主体。〔19〕

以上文献分析了嵌入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社会工作嵌入福利制度与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嵌入的途径与战略,但是它是如何嵌入传统上并不存在的服务领域和福利行政制度中的?嵌入的机制是什么?这种嵌入性发展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借鉴?这些问题还缺乏有价值的研究。本文试图探讨和回答上述问题。我们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在十多个灾区极重县(市)中和十多个仍然在这些地方开展工作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中,选取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县(市)的都江堰、汶川、理县这三个地区进行研究,这三个县(市)都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有对口援助的县(市)。汶川地震后,国务院于2008年6月出台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该方案规定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采用“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支援方共19省市帮助19个重灾县(市),上海对口援助都江堰、广东对口援助汶川、湖南对口援助理县等。

三、嵌入过程与嵌入机制

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是指社会工作者主动推动社会工作纳入某地的服务领域与福利行政制度的过程。社会工作是否嵌入到一个地方的服务领域与福利行政制度,我们认为其标准应该是:是否有当地政府出台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是否有政府成立的相关机构(如社会工作者协会或民政局的社工科等);是否有政府购买的专业社工服务。如果一个地方同时具备了这三个要素,我们认为社会工作就嵌入了该地的服务领域与行政制度中(这里的行政体制、行政制度主要是指执政党和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性措施)。〔20〕嵌入过程是指专业社会工作嵌入灾区的社会服务过程,嵌入主体是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对象是原有的行政化的社会服务领域和制度〔21〕,嵌入机制是指嵌入的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那么汶川地震后社会工作是如何嵌入服务领域与福利行政制度中的呢?

(一)专业权威的影响力

权威是一种让他人行为改变的影响力。它是对他人形成的感召力量,是一种人格、能力、道德品质综合形成的行为举止的魅力。最早对权威进行学术探讨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他将权威分为法理权威、传统权威、感召权威。〔22〕专业权威是借助于专业影响力建立起来的权威,它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训练、专业资格、专业岗位、专业薪资、专业效力、专业规范等。〔23〕笔者调查发现,都江堰、汶川、理县三地在地震后都有社工专家到灾区考察,并给当地政府或者援建方提出社会工作服务的建议或方案,都形成了专业权威影响力,影响了当地的社会政策。

根据相关安排,由上海市对口援助都江堰。汶川地震后,在2008年5月13日由上海市民政局主要领导召集上海的高校与社工界的专家、学者召开紧急会议,研讨社工介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和服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专家们一致认为社工介入灾区是社会工作的使命。其后,上海市组织了社会工作专家到灾区考察,市民政局向上海市政府请示将“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此处原名是“上海社工灾区援助团”,后为方便工作更名为“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笔者为行文方便,统一用“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这一名称。纳入市政府派出的专业救灾团队范围进行管理,并在“上海社工网”上公开招募社会工作志愿人员,全市共有近1100多名社会工作者報名要求参加“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6月25日,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的第一支队伍——华东理工大学服务队正式进驻都江堰市“勤俭人家”安置点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随后,复旦大学服务队、阳光·上海师大服务队和浦东新区服务队分别进驻城北馨居祥院安置点、幸福人家安置点、滨河新村安置点。到2008年12月25日止,服务团共有29批计236人次先后进入服务点工作。其后,都江堰市委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授支持下,在2009年2月成立了四川省第一家社会工作专业H机构,并同时成立了都江堰市社工协会(以下简称社工协会),政府还购买了一百多万的社会工作服务。社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已经嵌入当地的行政体制中了,因为这种专业协会都是政府组织成立的,社工协会的负责人是当地政府领导,协会的顾问更是该市的书记、市长。2009年3月该市民政局又成立了社工科,这是社工嵌入当地行政体制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同年9月社工协会又成立了S机构,在当地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完全是该市本土的机构,从法人到社工都是本土的,政府对该机构不仅支持经费,还支持了办公场地。

当时是广东省对口援助汶川。2009年初,广东某高校教授刘某与广东省民政厅一位处长和某社工机构负责人前往汶川进行灾后社会重建需求调研,发现灾区民众普遍对地震还心有余悸,难以走出地震的阴影,有些特殊群体如孤老、残障人士等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和照料,因此,灾区民众对社会工作服务有很大的需求。随后,他们向广东援建工作组和汶川县委、县政府领导报告了调研结果,并提出将社会工作引入援建工作规划的建议。其后,他们又多次与相关领导交流,介绍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技巧等。此建议最终被广东援建工作组、汶川县委、县政府领导采纳,决定将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汶川灾后援建规划中。随后,汶川县委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2009年9月汶川县民政局成立了社工股,2011年该县民政局成立了县社工协会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标志着社会工作嵌入了当地的服务领域及其行政体制中。在2011年11月出台了首个社会工作文件①,同时,在该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及《汶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将社会工作纳入重要议题和制度规划中。该县社会工作嵌入一开始就比较深入,并形成了社会工作服务的一种常态化发展。2009年11月,(汶川)广东社工站在汶川县挂牌成立,该年12月县民政局批准注册了汶川第一家专业社工类社会工作D机构,(汶川)广东社工站与D机构以“两张牌子一班人马”开展工作,从援建资金中安排424万元作为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社会工作项目的专项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资助D机构开展三年的服务(2009年11月-2012年10月)。

当时是湖南省对口援建理县。2008年6月初,就有长沙民政学院社工服务队、湖南娄底残疾人爱心互助会等社会组织在那里开展社会服务。长沙民政学院社工服务队2008年8月经过调查,发现民众非常需要心理援助和精神重建,该队负责人S教授是湖南省政协委员,他向省政协、省发改委上书,建议在湖南对口援建中加入社会工作项目,该建议得到该省援建队认可,援建队随后决定把“精神家园重建和物质家园重建并重”作为湖南对口援建的基本原则,并专门设立了“社会工作和心理援助项目”,纳入3年援建规划,划拨500万援建资金用于社会工作服务。为此,湖南援建队整合了在理县灾区已开展社会工作和心理援助的上述两支队伍。同时还将湖南湘理相亲社会公益组织、芙蓉心理咨询中心纳入援建服务中,于2009年3月成立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该机构在此期间,主要由长沙民政学院的教师与学生组织开展活动,这个阶段经费很充足,人员最多时达到三十多人,他们有针对性地对少数民族开展民族社会工作,并对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公务员开展社会工作和心理知识培训与心理辅导,前后共开展了六期培训。在当地民政局大力支持下,2009年8月在该社会工作服务队基础上成立了理县X机构。随后,理县县委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再加上由于受到湖南援建社会工作者的良好影响,也感受到了社会工作服务的效果,2011年县民政局专门成立了基层政权和社会工作股,负责该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社会工作的发展,这也是社会工作嵌入当地的一个标志。

(二)专业服务产生示范效应

社会工作嵌入灾后社会重建,其效应如何呢?这是笔者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嵌入效应是指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服务实践所产生的效应。此效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生的社会效应;二是自身发展的效应。〔24〕到目前为止,社会工作服务效应如何都还缺乏第三方评估,有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工作绩效评估很有必要,并提出为了保证社工服务的质量,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25〕罗观翠、王军芳强调应该从社工机构的培育、运营入手,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26〕这些建议对于规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提供了一定帮助,但是有些规则还需进一步深入与细化。譬如说关于绩效评估,社工服务效果难以量化,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开展评估,还缺乏操作性、详细的方案。事实上,我国社会服务评估没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事后评估在社会服务中表现较多,其方法主要是借鉴我国香港和国外的经验,缺乏本土化的评估规范,缺乏有效的评估,缺乏评估指标的科学性。〔27〕因此,本研究的社会工作服务嵌入效果评估在没有定量评估的情况下,也只能采用质性评估。

1.嵌入的社会效应

嵌入的社会效应是指社会工作介入实际服务所产生的服务效果。〔28〕社会工作嵌入灾后重建,其服务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正如当年参与社工服务的刘华丽认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社工服务队在都江堰灾后重建社会服务中取得了以下成效:其一,大型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对于安置区居民的认同与融合起了促进作用;其二,促进了当地安置区居民间关系的和谐,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其三,帮助了弱势群体,缓解了当地社会矛盾;其四,培养了当地人才,并组建了一些民间社会组织,为今后本地化服务打下了基础;其五,还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社区各层面的沟通,对居民进行了正向的引导,疏导了灾民的情绪,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使灾民的精神生活发生很大变化。〔29〕另一位上海社工参与者也自我评估:“我们在工作中与都江堰市民政局、安置社区管委会及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逐步实现了社会工作在现有行政工作体系中的有效嵌入;我们通过开展各类服务,在安置社区营建了积极、健康和相互支持的社会关系和社区氛围;我们发动居民开展自我服务和管理,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解决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0〕这些自我评估,应该说是有一定代表性,反映了灾区服务的效果。当然,由于这些评估难免带有主观性,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笔者根据调查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服务效应做一个分析:

其一,社工通过对灾区居民的心理辅导与陪伴,增加了居民的安全感,抚慰了居民的心理。对这一点,政府公务员与社区干部认识比较深刻。正如公务员Q某所说:

“作用肯定是很大的,谁都不会想到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后,老百姓包括我们,人都是慌的,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些社会组织来了以后,首先从心理上给我们有了安全感,其次增加了我们的信心,他们提供的服务都是老百姓和我们最急需的,可以说,没有他们,抗震救灾工作很多都要被耽误。从我个人从事民政工作来讲,他们的参与肯定是有助于我们民政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比如,心理辅导,他们要更专业一些,这对安抚老百姓,作用是很大的,另外他们也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资金的问题,这也是个实际的问题。”(访谈资料:Q20090226)

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工接触是非常多的,他们对社工的工作也是支持最多的,同时也非常认可社工的工作,也正如其中社区干部Z某说的:

“这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可以说极大地帮助我们进行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我们老百姓相当满意,(他们)切实解决了诸如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生活方面的一些困难。”(访谈资料:Z20090227)

其二,修復了当地的社会关系,增强了社会支持网络,增加了社区资本。地震后,由于通讯不畅通,再则灾区民众住进帐篷或板房,致使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暂时失效,居民缺乏社会支持,普遍地感到焦虑、紧张、不安,社工的工作起到了弥补原有社会网络的作用。都江堰勤俭人家安置区居民K某在访谈时说:

“地震后,我们很多朋友、亲属都找不到了,大家都很害怕。你看嘛,我们都住在板房里,开始大家都不认识,办个事情,都不知找哪个。是社工来了以后,组织开展那么多活动,我们才彼此认识,邻里之间才有拉扯(指相互帮助),大家才感觉有组织了。”(访谈资料:K20090225)

其三,帮助了低保人员、残疾人、儿童、妇女等特殊群体,使他们增加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巨灾或大灾中,最无助的是残疾人这样的特殊群体,他们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社会工作最关注这些特殊群体,这始终是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我们在访谈时,很多居民都表达了这方面的意思:

“这些社工过来以后,首先组织儿童,在这里搞了儿童服务站,带着儿童唱歌、跳舞、画画、学习、学英语,还看电影,打乒乓球,安逸得很哟。”(访谈资料:D20090225)

“当然他们(指社工)很关心残疾人嘛,帮助他们搬东西,修房子,陪他们聊天,给他们领取补助金,还给了他们好多生活用品哟。” (访谈资料:X20090227)

其四,弥补了政府工作的不足,维持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上海社工在都江堰服务就达到了此效果,当地政府在评估社会工作服务后认为,在和谐度上,有社工开展服务的安置社区比没有社工开展服务的安置社区要高出一倍以上。〔31〕公务员G在访谈时说道:

“社工机构对我们的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对周边环境卫生、治安都起到了一定维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工作的负担,也给生活带来了便利……慈善机构为我们送来的物资在当时是为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我们这个板房区能够那么快地走上正轨,快速地展开各种行政工作,是和他们的支持分不开的。我们非常感谢他们……这些服务机构都是民间的、非营利的,它们做了很多工作,在第一时间发挥了先锋作用。我所接触的老百姓对它们的工作评价都很高。它们弥补了政府工作的不足,这些机构通过细致地走访居民,所获得的信息也主动与政府部门汇报分享。”  (访谈资料:G20090225)

社区干部H对此的认识也非常清楚:

“社工来了,她们给老百姓做了很多事,也帮助政府做了很多事情,最明显的是,板房区内,居民关系更加和谐了,居民之间吵架的少了,相互帮助的人多了,大家更遵守规矩了,板房区里秩序更好了。” (访谈资料:H20090225)

2.嵌入的社会工作发展效应

在此方面,嵌入效应是明显的,都江堰市成立了西南第一家县级社会工作者协会,到2016年底,全市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社工已有267名,协会还组织社工进行继续教育,每年组织社工进行职业水平考前培训;全市到2017年已经成立了15家社工专业机构,最大的机构员工有30多人,社区(包括涉农社区)都设有社工岗位,全市共有124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其中配备2名以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城市社区比例达到58%;社工服务已经介入社区、学校、残疾、养老、社区矫正、青少年、扶贫、灾害等领域;每年国际社工节都开展大型的社工宣传活动。

汶川县也是较早成立了社会工作者协会,到2016年底,虽然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社工仅有11名,协会还是组织社工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全县到2017年有社工专业机构3家,最大机构的员工有10人,社工主要介入社区、学校、残疾、养老、青少年、扶贫、灾害等领域开展服务;每年借国际社工节也有大型的社工宣传活动。

理县嵌入的社会工作发展效应随着时间增加明显较弱,虽然2011县民政局专门成立了基层政权和社会工作股,但到2017年5月止还没有成立社会工作者协会;县民政局也组织过职业水平考前培训,但到2016年底,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社工仅有2名;全县到2017年只有一家社工专业机构,机构员工最多时有8人、最少时仅有2人,社工服务主要介入社区、养老、青少年等领域,国际社工节也有一些社工宣传活动。

(三)嵌入的互惠效应

社会工作嵌入要形成制度化,还需要有嵌入者与被嵌入者的互惠,即通过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形成共建共享发展的局面。

由于上海社工界及其专家的努力,上海社工多次为都江堰开展了社会工作知识的培训,都江堰还分两批共三十多人到上海市、北京市参加社工培训,给当地社工带来了社工理念和技能,推动了社会工作在都江堰的发展。在上海社工和当地政府推动下,2009年2月成立了都江堰市社工协会(以下简称社工协会),由该协会承接了上海原来4个点的社会工作服务;2009年3月该市民政局又成立了社工科,同年9月社工协会又成立了S机构,政府还专门拿出100万财政资金支持S机构开展社工服务。这种嵌入的互惠效应体现在:一方面,嵌入者通过他们的努力促进了当地社会工作发展,既有了社会工作机构,还有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打开了社会工作在当地发展的空间,这对社会工作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当地政府支持社会工作的举措,得到上级政府部门与领导的认可与肯定,2009年成都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场会就在都江堰召开,民政部和四川省相关领导乃至于国务院总理都到都江堰社会工作服务点去实地考察,充分肯定了社会工作灾后重建的服务与功能。

汶川的嵌入互惠效应大体相似,从2012年11月开始该县每年继续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2013年购买了55万,从2014年开始每年60万用于购买社工专业服务。现在,该县有3家在本地注册的社会工作机构,3家机构的办公场地均为政府免费提供,并在该县不同地域开展了专业服务。这些服务得到当地政府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以及民政部、四川省相关领导的肯定,一直被作为典型学习推广,成为当地政府一项标志性的政绩。

理县由于2011年底灾后重建工作完成了,这个时期还继续使用没有用完的援建经费,也接受四川省民政厅“三区计划”项目。指全国社会工作人才规划中专门针对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8月机构交给当地社工负责,由于没有了当地政府购买服务与对口援助资金,机构开展工作的经费是申请相关部门的项目经费:一是连续三年申请了四川省民政廳支持三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二是申请了民政部李嘉诚大爱之行“理县‘守护希望’弱势儿童照顾性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这些服务同样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以及民政部、四川省相关领导的肯定,也是当地政府的政绩项目。但是,由于四川省民政厅项目2017年结束以后,就没有新项目,该机构生存已经面临巨大的问题,机构面临暂时歇业,员工已处在失业状态边缘。我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与该机构工作人员联系,该机构已经暂时停止工作,二位社工2017年7月已经失业。这时候原有的社会工作嵌入明显在体制中松动并即将出现脱嵌。脱嵌指在社会工作嵌入后,由于社会工作服务在该地出现空白,在行政体制中也不再发挥作用的一种状态。

总之,嵌入者通过推动社会工作在都江堰、汶川、理县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工作的影响,惠及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使其增大了发展空间。对被嵌入者这三地政府而言,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都被当地作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样板、典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学习,多次在上述地方开展工作现场会,这凸显了当地官员们的政绩,也惠及了上万灾区居民,很显然地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可谓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嵌入灾后重建的社会服务机制,首先要有专业权威人士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还需要这些专业人士“主动推销”社会工作,这无疑是重塑社会工作的角色与功能〔32〕,影响政府官员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再通过他们在政府中的决策确定社会工作在灾区开展社会服务;其次,通过社会工作者初期在灾区开展的服务得到当地官员和服务对象的认可与肯定,同时还要得到更上一级政府对社会工作者做出的业绩的肯定(符合当时中央的相关路线、方针、政策),使当地官员增加了支持社会工作服务的信心,获得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的动机;最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红头文件形式)“主动接纳”社会工作,包括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成立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支持在政府中成立社会工作管理部门或社会工作者协会,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设立社会工作岗位等,就形成了社会工作的嵌入。在嵌入过程中,专业人士“主动推销”社会工作和政府“主动接纳”社会工作是两个关键环节,政府官员对社会工作服务业绩是否认可是嵌入的焦点,即使政府按照紅头文件开展社会工作,如果没有当地政府官员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认可,也是很难持续的。

四、结论与讨论

王思斌认为,我国的社会工作面临着本土化与创新的双重任务,实践中面临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事业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政府、社会组织与社区良好合作形成互助系统的问题。〔33〕他还认为,现存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体系没有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专业社会工作与现存的制度与社会结构不匹配必然形成结构性张力, 使社会工作很难发挥作用,制约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34〕在我国推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既要肯定本土的理论价值又要肯定本土实践模式的价值。〔35〕因此,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实践模式,是由政府主导,多元社会力量(包括社会组织、企业、自治组织和个人等)作为社会工作发展主体共同推动,参与的各方是一种互构关系,也是行动主体间交互“建塑”“型构”的过程〔36〕,“专业社会工作与行政性社会工作的互构性演化将是建设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社会工作的必经之路”〔37〕;这种互构性演化形成共变共生关系,这种互构共变关系正是郑杭生先生创立的社会互构论的表现内容〔38〕,这也印证了该理论在实践中的价值。社会互构也是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即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实现过程共建,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实现过程与结果共享。不同的主体和力量,基于各自的领域、角色和诉求,为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权责分工并发挥着独特的功能,这构成了共建共享的主旨意义。〔39〕显然,嵌入性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践经验,也是社会工作发展的中国道路,其成功经验需要我们总结提炼。

“主动推销”与“主动接纳”为特征的政府与社会的互构关系,在政治制度完全相同的同质化的中国社会,作为一种发展社会工作的模式,完全具有可复制的价值,能够为其他地方发展社会工作借鉴与推广。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对于我们今天实现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也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的,社会工作嵌入过程就是多方利益主体的沟通、协同互动、多元共治、合法博弈的过程,是多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多元协同共治必然就是社会互构,它充分体现了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体现着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治理的行动理念,最终要求达到善治的实现。当前,要构建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与机制,在实践层面上,借鉴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有效实施和运行机制来促进社会治理,这是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的。

不可否认,社会工作的嵌入,带来了专业组织的成长机会与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社会工作学者以自己的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影响了实际工作者服务方法的改进。另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也引起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变化。近年来社会服务领域实际工作者通过接受社会工作教育培训,也了解和学到了一些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并尝试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既往的工作模式,原来的行政性社会工作正在发生蜕变,尤其是嵌入程度较深的S组织和D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对社工、社会组织的认识,不仅促使政府积极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也促使相关部门反思社会工作的服务能力。

对社会工作来说既获得了政府支持,但又存在着嵌入的两难困境,困境之一:主动嵌入与主导嵌入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嵌入动机是很明确的,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需要嵌入到体制中,他们是主动地采取行动,动用各种资源去促进当地政府接纳社会工作,但嵌入的主导权不在于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工作机构,主导权在于政府对社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社会工作服务给政府所带去的资源(利益);社会工作对服务体系与制度的嵌入只能是弱嵌入,而政府对社工机构的嵌入是一种结构性强嵌入〔40〕,无论是政府强嵌入社工机构或者是社会工作弱嵌入服务体系与制度中,始终都是政府在主导,嵌入的主导权在政府;这也决定了很多地方社会工作者主动嵌入,但当地政府没有接纳,嵌入实际上很难有成效的结果。社会工作发展较好的地方,也是政府“体制嵌入”非常明显的地方。即在社会工作嵌入服务体系与制度中,必然受到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体制嵌入”,即政府将自身的行动逻辑渗透到社会组织中去,将社会组织纳入政府的行动逻辑中,成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41〕这也表现为“双向嵌入”,社会工作发展以专业机构的形式在合法性、资源方面嵌入于政府或国家,而国家或政府的意志与目标也嵌入于社工机构的运作中,从而实现了提升社会治理绩效的目标。结果是,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双方的权力都得到提升,而非一种此消彼长的对抗关系。〔42〕

困境之二:反嵌入与嵌入后的脱嵌问题。社会工作在某地得以嵌入,是社会工作者努力的结果,但保持何种嵌入程度能够使双方都满意,这确实是个技巧和策略问题,我们调查发现深度的嵌入,如S机构和D机构都出现过度依赖政府资源,政府深度反嵌入社会工作的现象。S和D两机构被政府反嵌入后,成为该地政府工作成绩的样板,机构被要求按照政府领导人的意图去承接政府委托的服务。嵌入发展的结果有可能出现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无法保持其独立性、自主性问题,如S机构和D机构,或者脱嵌问题,如X机构。有嵌入就必然有脱嵌现象,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理县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期应该说是嵌入了的,有湖南省对口援助购买的服务、有民政局成立的民政股,也有社工機构的服务,但到后期,政府购买服务没有了,社工机构的服务也随之暂时停止。实际上就是嵌入后又出现社会工作被边缘化,被行政制度挤出原有体制中,这就是脱嵌。

困境之三:嵌入发展的空间问题。嵌入后社会工作发展空间有多大?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嵌入后社会组织发展空间实际上很狭小,由于政府对社会组织强嵌入,政府与社会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43〕即使从嵌入效果较好的都江堰、汶川两地来看,社会组织发展的空间也是很有局限的,其发展必须首先考量政府是否有购买服务,不能仅仅看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如都江堰的S机构并不擅长从事老人服务,但因为政府近几年非常重视养老服务,政府资金在此方面投入较多,S机构也被迫按照政府的意图开展养老服务,否则其服务经费就会大幅下降。汶川的D机构的服务是按照政府规定划分的地域进行的,“以前呢一个乡镇有的有两家机构,不利于发展。我们就跟三家机构负责人协商了一下子,现在基本上D机构就管城关区,L机构就管映秀和旋口,Q机构就管水磨和三江那个片区的。”(访谈资料:W20170526)这显然导致社会组织发展空间有限,不仅仅是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和范围有限,而且缺乏自主性,政府还没有真正将社会组织当成自己的伙伴。〔44〕

最后,本文还存在一些局限。首先,仅从三个县(市)的案例来探讨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其案例来源存在选择上的主观性,并不一定代表所有社会工作发展的模式,是否在我国社会工作只能嵌入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更多的实地研究。其次,由于研究主题内容所限,本文没有探讨社会工作嵌入的策略,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有意义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待以后学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2).

〔2〕韦克难,等.NGO介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概况调查——基于社会工作视角〔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2).

〔3〕韦克难.2014年四川社会工作研究报告〔M〕//郭晓鸣,主编.四川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77.

〔4〕〔21〕〔24〕〔28〕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2).

〔5〕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J〕.社会学研究,2009(5).

〔6〕〔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50.

〔7〕〔美〕马克·格拉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1.

〔8〕彭华民,宋祥秀.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理论与政策反思〔J〕.社会,2006(6).

〔9〕熊跃根.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与体制嵌入〔M〕//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徐永祥.建构式社会工作与灾后社会重建:核心理念与服务模式——基于上海社工服务团赴川援助的实践经验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1〕〔20〕〔34〕〔37〕王思斌,阮曾媛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12〕王瑞华.从嵌入性理论看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战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13〕谢建社.社会工作嵌入妇女工作之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9(4).

〔14〕许莉娅.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内的嵌入〔J〕.学海,2012(1).

〔15〕王劲.嵌入式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的发展路径探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6〕朱健刚,陈安娜.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3(1).

〔17〕〔40〕唐斌.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组织的相互嵌入及其影响〔J〕.社会工作,2010(7下).

〔18〕唐咏.从社会福利社会化视角思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行为〔J〕.社会工作,2010(3).

〔19〕王达梅.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城市观察,2010(5).

〔22〕〔英〕R·马丁.论权威——兼论韦伯的“权威三类型说”〔J〕.国外社会工作,1987(2).

〔23〕陈友华,许加明.社会工作专业权威建构:现状、问题与思考〔J〕.人文杂志,2017(6).

〔25〕汪建明,莫盈盈.政府购买民间社工服务模式研究:以深圳某社工服务社为例〔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12).

〔26〕罗观翠,王军芳.政府购买服务的香港经验和内地发展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8(9).

〔27〕邵亚萍.社会服务评估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J〕.社会福利,2016(9).

〔29〕刘华丽.社会工作与灾后生活重建——以都江堰A安置点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0〕费梅苹.灾后安置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反思——都江堰市“勤俭人家”社会工作服务经验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1〕张昱.灾后社会关系恢复与重建的路径探索——基于Q安置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2〕边慧敏,等.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框架及其因应策略〔J〕.社会科学研究,2013(5).

〔33〕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2).

〔35〕熊跃根.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反思〔M〕//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6〕谢立中.超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二元对立——“社会互构论”理论意义浅析〔J〕.社会学研究,2015(5).

〔38〕郑杭生.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杨敏,郑杭生.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J〕.社会科学研究,2010(4).

〔39〕宋学增,蓝志勇.社会管制的全民共建共享机制: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2).

〔41〕李春霞,等.体制嵌入、组织回应与公共服务的内卷化——对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经验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2(12).

〔42〕纪莺莺.从“双向嵌入”到“双向赋权”:以N市社区社会组织为例——兼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J〕.浙江学刊,2017(1).

〔43〕汪锦军.嵌入与自治:社会治理中的政社关系再平衡〔J〕.中国行政管理,2016(2).

〔44〕杨丽,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责任编辑:何 频)

作者:韦克难 陈晶环

第2篇: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干部职工参加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今年1~2月份,我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及时发动全院职工开展抗灾救灾行动,保障医疗、药品和物资的供应,确保灾害天气意外伤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受到了卫生部和省政府的肯定。

1月27日,医院成立了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急领导小组,院长陈明人亲自担任组长,全面指挥医院应急人员、药品和物资等的调配。建立了院领导、科主任、行政人员三级应急值班制度。严格执行灾害气候意外伤日报告制度,每天及时将医院应急信息报告给省卫生厅应急办,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三先一后”:先抢救、先治疗、先用药、后交费,确保每一位灾害天气意外伤的病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党委书记胡志方坚持深入抗灾救灾一线,现场协调处理应急情况。在抗灾救灾期间,工会积极捐款1000元,用于购买被褥。医院共购进融冰用工业用盐近1000斤、防滑麻袋500条、应急灯50支、蜡烛1000支、手电筒100支、应急发电设备1台,增加备用病床50张、备用被褥100套。

从1月26日至2月20日,医院门诊接诊意外伤患者370人次,住院85人次,用血病人数为108人次,用血量为271u。其中意外伤占医院门诊外科急诊人数的95%,80%的摔伤病人均为髋关节、肘关节受伤,85%的摔伤病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科意外伤手术占90%以上。通过广大医护人员和全院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接受治疗的意外伤病人恢复良好,并已全部出院。

作者:饶晓明

第3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先后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5月12日晚上11时4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在地震灾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提出四项要求:

第一,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我们必须把抗震救灾工作组织好,尽最大力量救人。要调动更多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紧急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第二,要不惜一切代价连夜打通道路。这是目前抗震救灾工作的关键。同时,要采取措施,尽快恢复通水、通电、通讯,不能有丝毫耽误。

第三,卫生部要统筹协调,从各地调医疗人员赶赴灾区。要准备好足够的救护车、药品等。

第四,要全力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要紧急从各地调运大批帐篷,满足群众避震、避雨需要。

温家宝强调,人命关天,救人要紧,抗震救援要科学、有序、统一进行。干部和党员要站在第一线,组织好抗震救灾工作。

5月13日20时30分,温家宝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强调当前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救人。

温家宝说,面对这次特大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截至目前,救援工作开展得有力、有序、有效。他强调,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要抓住时机、抓紧时间抢救人员,这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阶段的全部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救人展开,在这样特大震情下,把人员伤亡降低到最低限度。

温家宝强调,为使整个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力争尽快通路、通电、通水,保障电讯畅通,这其中,通路是关键。要把灾民安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满足灾民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要走到群众中间去,走到受灾群众当中去,真正地关心他们。

温家宝强调,要加强统一指挥,提高救人的效率。部队、武警、公安、消防、地震救援等多种救援力量要协调行动,使抗震救灾工作更加高效,更加有力。他同时要求卫生部门迅速从全国抽调3000名医护人员,以最快速度到达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在谈到救援人员仍然没有抵达汶川等个别重灾区的原因时,温家宝强调,这次特大地震灾害造成有些地方多处山体滑坡,导致公路多处中断;山体移位,近距离相靠,给抢修公路造成极大困难,尽管各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机械,但由于受工作面狭窄的影响,抢修作业无法全面展开,温家宝再次强调,尽管困难很大,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连夜抢修,尽快打通通往震中地区的公路。同时,参与抢险救灾的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要通过各种不同途径,采取空运、水路、步行、翻山等多种方式尽早进入汶川等重灾区。

温家宝要求会后各个工作组要立刻落实会议要求,连夜部署,连夜行动。

5月14日晚,温家宝在从成都前往广元灾区的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强调救人仍是当前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向灾区新增90架直升机,用于紧急救援。

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空军将向灾区新增60架直升机,从民航系统调集30架直升机。目前,灾区有20架直升机在执行紧急救助伤员和运送急需物资的任务。

会议强调,这次地震受灾地区大部分是山区,因为塌方、山体移位、泥石流等原因造成许多道路中断。打通道路、恢复交通异常艰难,加上余震不断,山体滑坡接连发生,导致救援物资和救援人员很难通过公路抵达重灾区。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抓紧时间救人,必须动用空中力量。

会议要求空军15日以空投方式将部队官兵送达救援人员尚未到达的重灾乡镇,以便尽快摸清灾情,抢救受伤群众,为进一步抢险救灾创造条件。

温家宝在会上强调,抢救人员仍是当前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要尽一切力量,不惜任何代价抢救人员。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就必须在这个关键时刻把救人的工作组织好、安排好、落实好。从大地震发生到现在已有50多个小时,对于抢救工作来说,下一段时间仍然极其宝贵,早一分钟就可以多救活几个人,失去这段宝贵时间,就会造成更多人的伤亡。救人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决策和部署要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温家宝说,随着救援队伍的增加,必须紧急调配抢救工作所需的各种工具,包括吊车、推土机、起重机等大型工具,也包括抢救人员随身携带的切割机、千斤顶、老虎钳等轻型工具。

温家宝最后说,要加强领导,切实做好组织工作。直升机前往灾区时要带足物资设备、医疗人员和抢救人员,返回时要运送重伤员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要将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公安民警、预备役民兵和专业救援队伍紧密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5月15日晚,溫家宝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时说,抗震救灾工作是关系全国、关系全局的大事,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温家宝说,经过地震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加上实地观察以及各地上报的情况,汶川地震重灾区的范围已经超过10万平方公里,汶川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从震情看,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温家宝说,今天是抗震救灾第四天,地震发生到现在接近80个小时。在特大灾害面前,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迅速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展工作,坚持抗震救灾工作以人为本,始终把抢救被困人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一刻也没有放松。我们发扬军民团结、干群团结、党群团结的优势,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救援体系。从目前看,前一阶段的工作是有序、有力、有效的。

温家宝说,不管是抢救被困人员,还是将来善后处理、人员安置以至恢复重建,抗震救灾工作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他提醒说,下一阶段,两个问题可能会比较突出,一是善后,包括对遇难者遗体的处理、防止疫病出现等。二是灾民生活安置问题,伴随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四川,要加强食品、药品和帐篷等救援物资的组织、协调、发放。

温家宝强调,当前抢救人仍然是首要任务,只要有生还希望,就要抓紧时间救人,摸清情况,统一部署,集中指挥,合理调配,搞好分工,落实责任,要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要加强基层工作,重视思想工作,维护社会安宁和稳定。

从北京飞抵四川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国务委员孟建柱等参加了会议。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水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地震灾区的突出问题。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在原有8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增设水利组,负责三项工作:一是水库安全;二是河道内因灾害变形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三是解决饮水问题,保证水的供应。

5月17日下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形势,要求抗震救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搞好抢救工作的同时,要切实做好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妥善处理遇难者的善后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严密防范余震破坏和次生灾害,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会议议定以下事项:

一、继续全力搜救被困人员。抢救工作不可放松。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一是扩大搜索范围,特别是重点地区和救援队新到达地区。在巩固县乡搜救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向村庄展开,确保搜救不留死角和盲点。二是科学施救。每支救援队伍要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充分利用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等实施搜救。凡发现生存人员的,要立即设法输送药品、牛奶,提供水和食品,并对倒塌建筑进行科学切割、破拆,千方百计施救。三是做好保障工作。要尽快调集起重设备,对大型建筑、工厂等进行全面清理,并提供运输、电力、通信等保障。四是加强搜救组织工作。对救援工作实行集中指挥、合理调度,科学分工、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发挥境外救援队伍的作用,并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二、抓紧被救伤病人员的救治工作。一是已经到达灾区的应急医疗队伍要全力开展有序、有效的救治,保护伤员生命安全;对少数医疗队伍尚未进入的乡镇,要尽快安排空运进入,迅速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争分夺秒地抢救受伤群众。二是通过空运、陆运等方式把重伤员转运到省内城市医院实施救治。同时,统筹周边省、市的医疗资源,适度分流、转运、收治受伤群众。三是增派有经验的专家,调集急救设备,加大对重灾区以及偏远地区医药器械、药品供应力度,确保救出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尽全力减少伤员致死、致残。

三、着力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一是认真解决好吃的问题。在继续抓紧向灾区调运方便食品、瓶装水等生活物资的同时,要组织向灾区调运粮食、食用油等物资。国务院决定,在三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民政部和财政部要立即制订具体规定。二是全力解决好饮水问题。做好应急饮用水保障工作。加强对城乡水源地进行监测和过滤;加快对损毁工程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供水;修建小型应急集中供水系统;对恢复供水困难地区要把分散的水井作为临时水源,并做好临时水源卫生检验和防护。三是切实解决好住的问题。再组织生产调运70万顶帐篷。现有帐篷生产厂家加班增产,同时组织有条件的其他工厂临时转产生产帐篷,边生产边调运,尽早运达灾区。抓紧组织生产、调运、安装一批活动板房和简易房,重点解决临时课堂、卫生院和安置群众的用房。活动板房和简易房的建设要统一规划,合理选址,尽量集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投亲靠友、对口安置等,动员社会力量安置群众。四是认真解决好穿的问题。要紧急采购和调运一批衣物和棉被,同时组织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动员大中城市向灾区捐赠衣被。五是搞活商品物资流通。有条件的商场店铺尽快恢复营业,并在受灾群众临时集中居住点开设小卖部等。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物价基本稳定。六是做好抢险救援队伍的组织和保障。地方政府要全力协助保障部队、公安、地震、卫生等救援队伍的后勤补给,做好境外救援队伍的接待和保障工作,有效利用各方力量,为抢险救援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四、全面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要把卫生防疫作为抗震救灾的重大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要增派卫生防疫队伍,覆盖所有受灾县乡村,指导开展防疫工作。已经进入灾区的防疫人员要分片包干,合理设点,巡回指导,落实责任制。一是当务之急要尽快做好尸体的消毒和处理。二是搞好灾区水源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三是做好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以及垃圾、粪便消毒等环境卫生工作,保证消杀药品供应。四是加强疫情监测,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五是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防止传染病流行蔓延。

五、妥善做好遇难者善后处理工作。一是做好遇难者遗体的身份辨认和火化、埋葬工作。二是做好遇难者家属的抚慰工作,舒缓情绪,向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发放抚慰金。三是做好灾区孤儿、孤老、孤残的安置工作,确保基本生活。

六、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地震部门要密切跟踪震情发展,做好趋势分析判定,准确把握主震区及全国震情变化;在灾区增加流动观测组,及时了解各地区地震征兆,全力做好余震防范工作,坚决防止余震造成新的人员伤亡。

七、严防次生灾害。重点防范由于降雨和強余震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滚石,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重点防范水库、水电站、堤坝、堰塞湖破坏,引发水灾;防范恢复通电时可能引起的火灾;抓紧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军工科研生产重点设施的震灾受损情况的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八、做好灾区稳定工作。要严密防范、严厉打击趁机进行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以赈灾募捐名义诈骗敛取不义之财、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

会议强调,抗震救灾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四川省等受灾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指挥机制,落实责任分工,保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确保抗震救灾工作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国务委员孟建柱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5月17日,回良玉连夜在成都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前方指挥部会议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形势,细化实化工作方案,把抢救被困群众、救治受伤人员、安置受灾群众、防治次生灾害、抢修基础设施和恢复重建准备等工作抓紧、抓实,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5月18日下午,温家宝在中国地震局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会议要求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做好灾害评估,开展地震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会议听取了中国地震局关于汶川地震有关情况的汇报,并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加强监测,努力准确把握震情发展趋势。地震部门要加强余震监测和趋势分析,加密、强化现场流动观测,把握震情的发展变化,及时提供可靠的预警信息,做好余震防范工作,防止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同时,要统筹安排力量,科学部署,做好全国其他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

第二,做好地震灾害评估工作。要结合灾区实际,抓紧做好地震灾区灾害评估,为人员搜救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加强科学考察和研究。总指挥部成立“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由全国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开展地震的科学调查、总结和专题研究,为抗震救灾和地震预报提供科学支持。

第四,继续发挥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在抢救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马凯、孟建柱等出席会议。

5月19日下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次会议,听取被困人员搜救、伤病员救治、遇难者善后处理和灾区卫生防疫等工作情况汇报。会议议定以下事项:

第一,扩大搜救范围。部队要克服一切困难,确保24小时内进入到所有村庄。

第二,做好防疫工作。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医药器械物资要覆盖到所有灾区。尚无医疗防疫队伍进入的地区,要安排空运医疗防疫人员和药品。根据灾区防疫工作的需要,在5天内,每天增派卫生防疫人员500名,并派出1000名卫生监督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从全国各地调运防疫物资,在四川或附近省市企业组织生产消毒杀菌药品。普及防疫知识,紧急印制500万份宣传材料,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设专栏。加强信息沟通和统一报送,已制作的400台带有疫情报告软件和GPS定位系统的手机要尽快发往成都,开展网络直报系统工作。

第三,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认真执行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关于“5.12”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在遗体发现后尽快完成相关鉴别程序,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同时,做好家属抚慰工作。做好孤儿、孤老、孤残的救助安置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国务院决定,3个月内,为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民政部要抓紧核实确定“三孤”人员身份,采取就地安置和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进行安置。

5月20日下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受灾群众生活安排、防范次生灾害等工作。会议议定以下事项:

第一,近日再向灾区紧急调运4万顶帐篷。从5月30日起,每天运抵灾区3万顶,一个月内新增90万顶。同时,另有80万顶简易棚支援灾区。

第二,两天内首批6000套安置房起运灾区,6月30日前达到25万套,三个月内达到100万套。

第三,对高危水库逐一排查,做到低水位或空库。落实保安行政责任人和管护责任人。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和下游人员转移方案。加强预报和巡防,24小时值班。水利部调集专家和抢险队员,实行分片负责,对险情严重的要立即实施应急除险加固。

第四,对堰塞湖情况进行全面核查。由水利部抽调专家与武警水电部队、四川省共同组成工作组迅即到达现场。对高危风险的堰塞湖要加强监测预警,制定转移预案,及时转移受威胁区群众和抢险人员。组织专家进行全面评估,制定除险方案,实行工程除险。部队和国土资源部在人力、技术和设施上予以支持。

马凯、孟建柱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5月22日晚,温家宝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处理堰塞湖的问题,决定成立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前线指挥部,由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任总指挥,水利部、武警水电部队、成都军区空军的负责同志参加。

温家宝提出了处理堰塞湖问题的三条原则:一是主动处理,避免被动处理;二是要立足早处理,防止因水量增大增加处理难度;三是同时制定工程排险方案和人员转移避险方案,确保群众安全,确保部队和抢救人员安全,绝不能再造成人员伤亡……

5月23日晚,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三次会议在列车上举行,温家宝主持会议。会议研究部署卫生防疫工作,决定成立灾后重建规划组。

会议指出,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汛期也将到来,卫生防疫工作的困难会越来越大。确保灾后无大疫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必须摆在突出位置。做好这项工作,要抓住四个要点:一是要保证有充足的防疫技术人员和督导员,覆盖到每个村;二是要保证防疫需要的药品,尤其是消毒剂、灭菌剂、杀虫剂;三是要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四是要保证饮水和食品安全。

会议指出,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做好规划。灾后重建规划组由发展改革委、四川省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要在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地质地理条件评估和建设项目科学选址的基础上,抓紧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总体方案,争取三个月内完成。重建规划总体方案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规划。

回良玉、马凯出席会议。

5月25日上午,回良玉在成都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紧急会议,专项研究部署唐家山堰塞湖排险问题。回良玉强调,要认真落实温家宝总理召开会议确定的排险要求、目标、原则和时间表,下最大力气,争分夺秒排除唐家山堰塞湖险情。

回良玉对位于绵阳市北川县县城上游的唐家山堰塞湖除险提出明确要求。首先,要克服路不通、天气差等困难,尽全力空运武警水电部队、水利专家等抢险人员迅速到达现场,掌握现场准确情况,迅速实施排除工程;第二,尽快组织工程机械、工程爆破设施,做到科学合理有序高效;第三,最大限度地发挥直升机的使用效率,尽快把各种设备在最短时间内运到现场,迅速实施排除工程;第四,抓紧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制订人员转移规模、转移范围、转移途径、险情发生几率测算预案等,做到胸中有数,并尽快组织实施堰塞湖下游受威胁群众的安全转移;第五,切实加强预测、预报、预警、监测;第六,在抓紧组织空运的同时,探索公路、水路多头并进的办法,千方百计,尽快排除险情。

5月27日下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四次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任务。

会议指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要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时,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严密防范余震破坏和次生灾害,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同时部署恢复生产,规划灾后重建。

会议提出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一)抓紧救治伤病人员。(二)着力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三)全面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四)妥善做好遇难者善后处理工作。(五)严防次生灾害。(六)组织恢复生产。(七)保持灾区社会稳定。(八)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工作。

会议重点研究了受灾群众住房安置、卫生防疫和堰塞湖险情处置问题。目前,90万顶帐篷、80万顶简易棚物资和100万套活动板房生产运送任务已经落实到省区市和企业,并启动第二批再生产50万套活动板房的工作。会议要求统筹做好资金支持、原料供应、生产运输、接收发放各个环节的衔接;受灾地区要抓紧规划选址、制定分配使用方案;对农村特别是山区和边远地区要组织力量抢运,帮助灾区群众搭建过渡用房。

会议强调,要增派防疫专家和专业防疫人员,重点加强山区和边远地区防疫工作,切实做到覆盖每一个村,严密控制传染源。尽快摸清灾区灾情底数,精心组织实施易感人群免疫接种工作,建立免疫屏障。加强灾区群众安置点、救灾人员集中生活点等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做好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

会议指出,尽早排除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要调集足够的施工设备和人员,抓紧时机实施工程除险,尽最大努力降低堰塞坝引流渠高程,以减轻对下游造成的危害。同时,切实做好人员转移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

李克强、马凯、孟建柱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讯,日前,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学生伤亡有关善后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

会议指出,在汶川地震中,一些学校校舍发生垮塌,造成学生伤亡,给许多家庭造成极大不幸。党和政府对此深感痛心,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灾区,要求全力搜救和救治被困、受傷学生,并向遇难学生表示深切哀悼,对家长表示同情和慰问。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及各方救援队伍,有关部门和地方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会议要求,(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做好地震灾区学生伤亡的善后工作。要继续组织力量全力搜救失踪学生,全力救治受伤学生,尽最大可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对地震造成的孤儿,要切实做好安置和救助工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深入开展思想工作,重点疏导好遇难学生家长的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安抚,给予情感慰藉,尽可能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创伤。(二)尽快组织力量对灾区所有学校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和鉴定,确保复课学生安全。发现危房必须立即停用;需要加固后才能使用的,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对损毁校舍建筑,要进行科学鉴定,收集、保存必要的资料和样本,为灾后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发现建筑设计和施工确属存在违法问题的,要依法查处。(三)对遇难学生家庭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地方政府要对遇难学生家庭给予关心和照顾,对其中生活困难的优先安排住处,提供生活补助。要按照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规定,对有子女在震灾中死亡或伤残的家庭,给予再生育政策照顾,免费提供生育咨询和技术服务;对其中有收养、领养地震孤儿意愿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优先安排。在灾区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给予定期补助。

会议强调,以上各项工作,由各有关地区政府负责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提供必要的协助。

5月30日下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五次会议,研究规范和加强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做好救灾物资和资金分配使用等问题。

会议指出,抗震救灾捐赠物资管理要遵循“自愿捐赠、不得摊派,尊重意愿、专款专用,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公开透明、加强监督”的原则,切实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灾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接收捐赠要按照《捐赠法》及有关规定,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切实保证捐赠款物全部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不被挪作他用。各种救灾捐赠都要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合理使用,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会议强调,抗震救灾物资的分配要根据受灾地区的情况,保证重点,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向群众公布救助标准、享受救助条件及救灾物资数量,坚决杜绝优亲厚友、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维护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物资分配既要保证需求,又要避免浪费。要在灾民集中安置点设立抗震救灾物资发放点,推选若干名群众代表参与物资的发放和管理工作,并公示负责人名单和联系方式,让群众监督。

会议要求,建立抗震救灾资金物资使用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各级政府和接受捐赠的机构、社会团体要主动向社会公开以下事项:上级政府拨付和本级政府安排的资金数额、分配情况,接受捐赠资金的来源、数额、种类、分配去向及使用效果,采购物资项目的品种、数量、单价等,监察、审计部门要实行跟踪检查,并定期公布监督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交一笔明白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国务委员孟建柱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6月3日下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六次会议,部署灾区恢复生产工作,讨论《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

会议指出,当前,灾区在安置好群众生活的同时,要着力抓好恢复生产工作。第一,抓好农业生产。当务之急是搞好抢收抢种,及时调剂调运种子、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应种尽种。要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做好无害化处理。要抢修受损的农田基础设施、农机具和农机提灌站等,尽快恢复灾区农业生产能力;修复受损的畜禽圈舍和良种繁育设施,恢复养殖业生产。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第二,恢复工业生产。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抓紧恢复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加大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磷矿石的调运,优先恢复供电、供气、供水、煤矿企业生产。保证生产救灾、重建物资企业的恢复,重点支持大型骨干企业恢复生产,加强对中小企业恢复生产的政策指导。要确保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发生。

第三,加快基础设施恢复。必须集中力量抢修通往重灾区的国道、省道,同时,要向基层延伸、向乡村延伸,扩大抢通覆盖面。要加大电网特别是地方电网的修复力度。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公众通信能力。要全力保障粮食、食品、饮用水、帐篷、活动板房等急需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

第四,做好灾区商贸流通和服务业恢复工作。要切实保障灾区急需商品货源。尽快恢复商业网点,在居民安置点建立帐篷商店和便民商店。没有受损的商业网点要尽快恢复营业;受损较轻的商业网点要抓紧维修加固。要积极为灾区群众提供急需的基本生活服务,支持企业在重灾县(市)建设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餐饮网点,在重災区群众集中安置点建设大众洗浴场所和理发店,为灾区群众提供安全、便利、卫生、实惠的生活服务。要抓紧恢复金融等服务业。

会议指出,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统筹兼顾,做到重建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相结合;坚持地方为主,充分发挥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的支持下实现灾后重建和发展目标。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在深入论证、科学规划的同时,尽可能加快工作进度。

李克强、回良玉、马凯、孟建柱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据5月13-19、26、28、31日和6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篇:工作总结 灾后重建

中国电建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

第五工区

2012下半年工作动员大会

汇 报 材 料

二〇一二年九月一日

第五工区下半年工作动员大会汇报材料

尊敬的席局长,各位领导:

大家好!

在2012年上半年的工作中,第五工区严格按照总指挥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圆满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任务。如今已步入9月,玉树冬季即将到来,施工黄金期所剩不多,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但第五工区将再接再厉,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全力确保今年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首先,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目前为止工区的人员情况和工作完成情况。

工区现有职工71人,利源劳务2人,聘用工12人,下属9支施工队,施工人员811人。截止8月31日,工区承建的扎三城镇居民住房锁定232户,现已封顶208户,封顶房屋的各项装修施工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扎西科社区、赛依娜社区的大小市政工作已经启动,工区样板房装修施工已完成,受到了村民、建委会、监理中心的肯定和好评。

扎西科组团二玉树州干部职工周转房两栋11层均已提前封顶,两栋6层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扎西科组团三公建项目,目前正全力以赴进行装饰装修,其中重点考核施工项目——城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已初步具备验收条件。

太阳湖假日酒店于8月10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洗浴中心、西餐厅的基础施工;唐蕃古道项目已完成了部分建筑的基础开挖工作,后续根据图纸到位情况,及时做好生产安排;歇武镇79套城镇居民住房竣工移交工作正在进行;称多县、玉树县农网改造项目已进入收尾验收阶段。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和安排

矛盾叠加、难点聚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式。其中确保扎三城镇居民住房9月30日入住目标,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五工区将继续实施“一线工作法”,加压提速,营造“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的浓厚氛围,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坚定信念、鼓足干劲,全力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1、继续实施“一线工作法”,加压提速, 全力以赴推进城镇居民住房建设

虽然在扎三城镇居民住房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但我们将继续坚持“少讲困难、多讲对策,少讲条件,多讲实干”的工作思路,坚决消除退缩畏难、观望等待的工作态度,迎难而上,坚持“沟通协作、和谐重建”的原则,加大与村民、建委会、监理等各方的对接联络,及时协调解决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化解矛盾,排除干扰。全力加快施工进度,及时跟进装修、屋面防水、市政工程等配套施工,增加资源投入,特别是屋面防水施工必须吸取教训,坚持精细化施工,严

格保证工程质量,确保9月30日入住目标按期实现。

2、明确目标、确保太阳湖假日酒店项目高效保质推进 太阳湖假日酒店工程,是公司在玉树投资的战略性工程,将为公司在青海的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们将根据业主的工作部署,加强工作对接,保证资源投入,推进工程顺利进行。

3、按照考核工期要求,完成其他公建项目的竣工移交工作 对于扎西科组团三5个公建项目,将抓紧装饰装修和市政配套设施施工,确保9月30日顺利竣工移交;对于扎西科组团二玉树州干部职工周转房项目两栋6层将在10月15日前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两栋11层力争年底完工;唐蕃古道项目因施工图纸迟迟未到位,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我工区现已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待图纸到位后,将立即展开大规模施工,力争于10月30日完成既定任务;称多县、玉树县农网改造项目将抓住剩余的黄金时间,做好收尾消缺工作,确保在9月30日前完成移交。

4、竣工档案移交工作不放松

工区承建的大部分项目,将在下半年陆续完成竣工移交工作。确保竣工资料与施工同步进行,是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工区高度重视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已采取竣工资料与施工队伍工程款结算挂钩的办法,认真做好施工资料编制工作,保证竣工资料归档移交工作及时跟进。

5、坚持双零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受控

目前,各项目正在争分夺秒的进行施工,确保重建任务按期

完成。但越是时间紧迫。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双零目标,牢固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警钟常鸣,常抓不懈,提高整个管理队伍质量安全意识,确保工程安全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6、全力以赴确保外协队伍稳定工作

工区将多措并举加强外协队管理,通过预留工资保证金,加强监管力度,特别是要经常深入到外协队伍中去,切实解决困难,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施工队伍稳定。

7、继续做好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

工区将始终盯紧重建资金这根“高压线”,完善管理措施,加强合同风险防范意识,站在双赢的角度,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加大变更索赔工作力度,做实、做细基础资料,加强与业主、监理等各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上报、反馈相关信息,做到资料齐全,没有纰漏,争取重建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8、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工区将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把“创先争优”活动与重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工团组织在玉树灾后重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切实有效地推进重建工作,工区将把“党建带动工建、党建带动团建,工建、团建促进党建”的理念融入灾区重建工作中,全面掀起施工热潮,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下半年工作中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但五工区全体干部职工将迎难而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以高昂的斗志,不屈的决心,真抓实干,坚决完成今年重建任务。以优质工程,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 6 -

第5篇:镇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镇因灾倒塌民房重建工作汇报

县督查组:

今年6月份以来,我镇遭受洪水袭击,广大群众财产损失惨重,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帮助受灾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在这次水灾中,**镇因灾倒塌民房56户,座落在16个村,其中五保户21户,低保户4户,困难户9户,一般困难户22户。到9月8日止,已经开工至正负零51户,已经捣制一层楼面共7户,按照农村习俗,因日子未到而尚未开工的5户。重建工作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领导重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重建工作,分别于7月16日、7月23日、8月13日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同时在镇干、村干会议上也专题研究部署落实灾后重建工作。

二、落实责任。根据我镇实际,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我镇灾后重建包村工作方案,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包户的责任制,明确责任,要求每隔10日汇报一次进度。并于8月20日、9月7日将全镇重建进度情况上墙公示,同时进行大力宣传,到11月底捣制完一层楼面的农户每户奖励2000元,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全镇如火如荼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为了如实反映我镇全倒房重建工作情

况,镇政府多次派出民政办人员到重建点核实情况,保证灾后重建工作按质按量按要求完成。

至9月8日止,全镇56户重建户中,尚有5户未开工,已落实专人跟踪督促落实,确保在9月底前能开工建设。

三、领导、干部到点到位。8月

19、20日,民政办陆主任带领镇干部陈汉成、蒙胜昌、吴安峻三位同志,冒着酷暑,利用两天时间跑遍56户重建户,明确了解他们“想不想建?”、“什么时候建?”、“材料准备得如何?”、“谁帮助建?”的意愿,帮助每户列册建档。9月3日至6日,民政办陆主任再次到沿路村核查重建进度情况。9月7日,镇长、陆主任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陪同民政局领导落村抽查重建情况。

四、工作亮点

1、工作落实到位,明确专人跟踪进度,定期督促重建户按要求赶工,进度上墙公开,鞭策后进赶先进。

2、村干部组织五保户的兄弟叔侄帮助重建,如民乐村魏祖芬、魏次堂户;五保户中无兄弟的由村干部承建,如光华村徐庆志、杨尚梅、徐寿宏和等。

3、由党政办出具证明,包村镇干出面担保钢筋、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同时联系砖厂优先供应砖块。

五、重建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一是资金方面,全倒户多是贫困户或五保户、低保户,筹备资金十分困难。二是受制于农村风俗习惯,有的因为选址、坐向不合问题未落实,有的因为未选好日子所以未见动工。三是人力问题,五保户、

低保户人单力薄,力量有限,担心不能按时完成而犹豫不决。四是运输问题,有些村交通不便,建筑材料需要经过二度运输,造成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难以快速完成重建。如光华村、镇安村、新中村、兴隆村 ;有些全倒户地处偏僻,也要经过二度运输,因而对重建进度也造成一定影响。

今后的两个多月,镇党委政府将加大力度,强化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重建过程中的问题,保证重建工作快速有序进行,力争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我镇灾后重建工作,让受灾全倒户及时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2010年9月9日

第6篇:×乡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灾后红卫更靓丽

今年,红卫乡抢灾后重建和云雾山生态旅游区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调整思路、转变作风、整合机构、狠抓落实,乡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乡上下面貌焕然一新,村村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1、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果。在2003年“4.24”、“8.29”连续遭受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后,为加快恢复重建进程,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重点突破,使中心小学顺利迁建,政府门口1500米河堤、8座便民桥、226户集中安置点、183户454间到房户和49户三无户建房、3处自来水工程、移动机站、农电网改造为主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恢复水毁农田300亩、堰道15公里,恢复乡村公路80公里,新修组级公路12公里,不仅改善了发展条件,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更加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2、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业收入4432万元,增长31%;林业95.59万元,同比增长1.7倍;牧业369万元,同比增长1.9倍;粮食产量2620吨,增长65%。全年养蚕1750张,创产值80万元,新建桑圆300亩,推广方格簇501万片,老劣桑改良500亩;生猪存栏4580头,出拦2802头,同比增长58%,大畜牧存栏1137头,出拦376头,同比增长37%;羊存栏2490头,出拦1096头,同比增长27%;家禽出拦0.86万只,同比增长15%;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亩。

3、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年初,红卫乡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抽出3万余元资金对春耕生产进行扶持,使农民喜获丰收,全乡粮食产量达2620.1吨,油料产量65吨。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先后组织富余劳动力科学技能培训3次,达8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乡共输出1510人,同比增长1.97倍,拒调查以创产值450余万元,同比增长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7元,均增430元。

4、退耕还林质量提高。目前,以完成6.5万亩天然林管护,人工造林5800亩,其中荒山造林4300亩、退耕还林1500亩,经县林业局检查验收,获得好评。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已完成2所校舍恢复重建,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计划生育工作争创“六好”活动准备就绪,等待验收。

6、群关系更加密切。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合理重组政府内设机构,整合人力资源,组成6个服务队,进行转变工作作风,处处考虑群众利益,重大工程实行公开招标,重大事项张榜公布,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工作透明度。同时各服务队长期进村入户给群众宣讲政策,传递致富信息和技术,手把手帮助群众生产,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二、2005年工作思路

2005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枪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05年工作,为加快我乡建设小康步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005年全乡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00万元,增长25%;完成固定投资650万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同比增收1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计划生育控固在95%以上。

2005年全乡的工作思路是:

1、继续坚持以“云雾山旅游开发区”建设为主线,枪抓机遇,积极做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前期准备、协调、服务性工作,为云雾山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围绕两个增长,即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生产,推广科技含量,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力争达到一村一品特色乡域经济新局面。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达到县乡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同时对桥涵建设,堰渠的恢复,饮水设施,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抓对象。

4、对传统产业蚕桑、畜牧业发展要有新的突破,要丛科技上、规模上、效益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我乡传统产业的潜力,使传统产业为我乡支柱产业。

5、继续加大劳务输出这项新型产业的开发,要引导富余劳动力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掌握实用技术,为当地经济创收。

6、加大烤烟种植面积的落实,力争全面完成县下达我乡烤烟生产任务。

7、继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激化干部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红卫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实现上述工作思路,其主要措施是:

一、改革现行政府运行机制。

(一)打破干部现行管理制度,实现双向选择、实行工资待遇与各干部工作业绩挂钩,充分发挥干部的聪明才智,避免部分干部整天人浮于事,工作不能深入,影响整体工作积极性。

(二)鼓励部分干部带薪从事企业、产业入股经营,实现产业发展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到村任职。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 新的作风开创2005年各项工作。

第7篇:灾后倒房重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今年夏季,嵩县因雨受灾严重,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灾后倒房重建工作汇报(。嵩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嵩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方针,严格按照《2010年洛阳市灾区倒房重建工作方案》要求,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严密组织,精心施工,从9月初开始兴建,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市政府下达我县的953户、2404间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11月中旬,县委、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安排部署受灾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其他4位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嵩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县灾后重建工作。县委书记马振宇、县长李大伟、主管副县长王洋多次深入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9月份全市灾后重建会议之后,我们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市里精神,研究部署我县灾后重建工作,制定出台了《嵩县2010年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实施方案》。9月至11月的3个月里,我们根据市里对灾后倒房重建工作的新要求以及全县工作进展情况,先后召开4次倒房重建专题会和1次倒房重建现场会,相互学习交流经验,适时研究解决各个阶段的问题。我县的灾后倒房重建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受灾初期临时救助阶段。根据各乡镇受灾情况的轻重不同,第一时间安排好帐篷、衣被、米面等生活必需品,把倒房灾民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等方法妥善安排,实现了“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就医、有必要的文化生活、有组织管理”的工作目标。第二阶段为倒塌房屋重建阶段。根据市灾区倒房重建工作方案确定的标准,在全县16个乡镇逐户排查,确定出符合条件的953户、2404间灾后倒房重建任务。从9月初开始兴建,在各乡镇、县直各职能部门的精心组织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至11月15日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二、严格建房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以《2010年洛阳市灾区倒房重建工作方案》为依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对因灾造成的无房户以及受灾的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优抚对象、残疾人家庭予以优先安排。在安置中,我们根据灾民自身财力、受灾严重程度、受灾群众负担能力,具体进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在建房标准上,按照一口人补助1间、二至三口人补助2间、三口人以上补助3间,每间按建筑面积15平方米的标准掌握。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在确定建房对象时,我们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布、村委审查、乡镇审核、县局批准”的工作程序进行,保证确定的每一户都是符合条件的。同时,各乡镇认真建立和完善了灾后重建的有关审批手续和档案资料,灾后重建档案表上粘贴建房前和建房后的对比照片,做到一户一档,工作汇报《灾后倒房重建工作汇报(》。

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为了使全县灾后重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县广播电视台在嵩县一套、二套节目上制作灾后重建专题片,在灾后重建工作的起步和关键阶段,多次深入建房现场和灾民家中采集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积极性,加快了建房进度。二是把灾后重建工作确定为县委、县政府2010年全县重点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逐级签订责任书,确保按期足额完成建房任务。三是整合部门资源,为倒房重建工作提供快速便捷服务。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结合倒房重建优惠政策,在项目立项、用地审批、扶贫开发、资金投入、税费减免、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照顾,切实帮助倒房户加快重建进度。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重建房屋的整体规划,建设部门负责重建房屋技术质量指导服务,财政部门负责补助资金的筹措、供应和管理,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宅基地的审批和调整,审计部门负责建房补助资金的监督和审查,保证了灾后重建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协调发展。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和资金筹措力度。为缓解物价不断上涨,建房资金短缺的压力,县财政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足额落实建房补助资金95.3万元,比中央、省市配套比例高出11.3万元。与此同时,县、乡政府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危房改造的困难家庭解决资金困难。据统计,全县灾后重建工程共投入建设资金2410万元,除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承担1089.3万元外,政府协调银信部门调剂贷款460万元,建房改造对象自筹建房资金和建房材料共折款572万元,亲友暂借款和无私援助298万元。在上级建房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乡、村积极协调和担保,各建房材料销售供应单位先后赊销钢材、门窗、水泥等价值300万余元的物资,有效地保障了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做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建房质量和工程进度。在建房过程中,为了加快进度,保证质量,除县领导分包乡镇外,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多次对全县灾后重建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次检查情况,在县政府《政务督查》上进行通报,表彰先进,督促和鞭策后进;县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督查例会,了解各乡镇建房进度,解决建房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民政局班子成员带领局机关干部分六个督查组定期深入乡村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上措施有力促进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几点工作体会一是领导重视是根本。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马振宇、县长李大伟等领导多次深入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及时解决建房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组干部在整个灾后倒房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旧县镇党委书记张新强同志,为了让灾区倒房群众尽快住上新房,整天巡回在各个建房工地,在建房的关键时刻,母亲有病住院,弟兄几个都在医院侍候,他本人竟没有抽出一天时间到医院照顾母亲,他说:“母亲有其他儿子可以照顾,但旧县镇几万口人就我一个党委书记,关键时刻我怎么能舍弃工作不管。”在他的带领下,旧县镇的重建工作进度快、质量高,提前完成了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张新强书记心系灾区群众的实事迹在嵩县传为佳话。白河镇栗札树、上河等村支部、村委一班人时刻把灾区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在建房中,班子成员每人包1至2户建房对象,主动为建房对象联系工程队,组织劳力帮助倒房群众建房,在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村干部自己出资8万余元,并协调银信部门贷款13万元,缓解建房户资金困难。二是群众主动参与是基础。灾倒房群众既是灾后重建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今年的倒房群众有相当一部分系孤老病残或憨傻痴呆户,政府足额补贴本人也根本没有能力建房,对于这部分对象,完全要靠乡村组织群众帮建和邻里援建。据统计,嵩县今年灾后重建,群众义务出工帮建12300人次,达36000个工日。三是加强督促检查是关键。今年灾后倒房重建期间正值“三秋”农忙时节和物价上涨的高峰期,受灾群众又多是贫困户,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出现。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下,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定期到各乡镇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9月至11月的3个月里,我们根据市里对灾后倒房重建工作的新要求以及全县工作进展遇到的新情况,先后召开4次倒房重建专题会和1次倒房重建现场会,适时研究解决各个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位领导:今年我县受灾比较严重,灾后倒房重建期间又正值“三秋”农忙时节和物价上涨的高峰期,尽管有因灾倒塌房屋多、建房成本高、施工队紧缺等诸多不利因素,我们仍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并按时完成任务。但在工作中也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第8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报告

都江堰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工作推进情况的

报 告

“一座座颇具特色又极富现代气息的漂亮农房和沁人心脾的田园风光,与欢快嬉戏的孩童和新农村居民们宁静和谐的生活。构成了一副乡村田园图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带给心灵强烈震撼和向往。”

——这就是都江堰的新农村,诗情画意,美轮美奂!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都江堰市农房18613户倒塌、56436户严重损毁、25059户中度受损、29469户轻微受损。在中央、省、成都市、社会各界和援建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构建新型城乡型态的目标和夺取灾后重建全面胜利,率先构建新型城乡形态,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的战略目标。坚持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整合、集成政策资源优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指标增减挂钩为平台,着力构建“群众自筹、政府补贴、担保贷款、上海支援、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力推进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目前,截止目前,享受国家救助政策的34447户中,农房重建基本完工率达98.2%。入住率达74%。其中:原址自建14703户已全部入住;统规自建5217户,完工5217户并全部入住;统规统建6970户,已完工6770户,已分房4547户,已入住3954

户;社会资金开发重建7162户,已完工6677户,已分房4084户,已入住1200户;异地迁建395户已全部完成。

我们通过灾后农村重建的2年探索实践,终于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升级、环境相互融合、基础设施共享、建筑风格多样的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新路子。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一、坚持“四性”规划,农房重建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我市始终坚持春城书记提出的灾后重建要体现“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发展性”的原则不动摇,将重建规划与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川西林盘保护、农业产业发展和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整合集成政策优势,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完善安置点内基础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增强了聚居区的凝聚力和承载力,实现了推进集中,节约耕地,变现资源,科学重建。

(一)突出多样性,民居设计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从房屋平面布局、建筑形态、建筑风格、结构类型、建筑材料、细部做法等“六要素”上拓思路,做文章,通过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的不同变化和屋面、门窗、墙体、入口、大角、转角的细部处理,不断丰富和完善建筑造型,着力打造高低错落,收放有序的建筑型态,努力做到村落有不同,院落有差异,单体有个性;二是抓方案设计。结合自然条件、产业发展和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防止将城市小区简单复制到农村,避免夹道建设和行列式、军营式布局,使每个聚落的建筑形态风格因景而异、丰富多彩;三是抓试点示范。结合当地地理区位和人文 2

特色,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建筑多样性样板点位,从展现传统川西民居的蒲阳镇花溪村,到体现现代民居风格的天马镇向荣村,再到具有浓郁地中海风味的紫宽路沿线房屋,充分表达了不同地域、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农房建筑风貌。

(二)注重共享性,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基础配套是关键。为实现城乡基础、公共服务配套的均等化,我市从规划着手,参照城市小区配套标准进行集中居住区的配套设计,大力完善水、电、路、气、讯、光纤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成果。按照要求,全市205个农民集中安置点必须全部配套。为此,我市专门筹集资金近13.7亿元,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方式,对市域和安置点内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及社区、村落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文化活动、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建设,着力实现全市范围内基础配套全覆盖,公共服务齐共享。

(三)坚持相融性,村落环境和谐程度明显提高。坚持将灾后重建与地域人文特色、地形地貌、川西林盘保护、耕地保护等相结合,秉持“房子进院子”、“小院并大院”的理念,规划了一批彰显地域风貌、特色鲜明突出的农民集中安置点和农家院落,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如天马镇向荣村、翠月湖镇清江村等依托林盘实施统规自建农民集中安置点,房屋在林盘中穿插点 3

缀,灵活布局,原来的零星院落实行还耕,既方便了生产生活,又节约了土地,还有效保护了林盘生态资源,传承了川西农耕文化。蒲阳镇花溪村根据山区地势风貌,还原了传统川西民居风格,将房屋建筑风貌与山村乡土风味有机融合起来。

在聚居点的规模上,根据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与自然环境相融的要求,不仅有向峨乡石碑岗安置点等的大型聚居,还有天马镇唐家院子等的中型聚居,也有蒲阳镇花溪村等的小型聚居。这充分体现了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同时,我市还注重对聚居院落内古井、水碾、磨坊等历史遗迹的保护,延续历史文化脉络,做到农村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和谐交融。

(四)提升发展性,一三产业提升空间明显扩大。按照房屋建设与当地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的发展性要求,着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特色农业,全力加快农村产业恢复提升,使农民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相适应。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大观镇茶坪村、紫坪铺镇沙湾村等利用旅游区位优势,将住房重建和旅游发展有机结合,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筑巢引凤,引进社会资金发展乡村旅游。建成的乡村家庭连锁客栈、乡村酒店已投入运营,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紫宽路乡村酒店租用的农民房屋已达到500元/间.月。徐家林盘利用其邻近成青旅游快速通道便利条件和该院落花木种植产业基础,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通过完善院落内道路、沟渠、旅游标识、休闲平台、公厕等基础、旅游接待设施,改造院落房屋建筑风貌,清理周边卫生,美化林盘环境,着力

打造一个小巧精致,别具特色的旅游休闲接待群落。目前,徐家林盘内房屋重建、基础配套和环境整治已全部完成,12户农家乐已开张营业。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精致的房舍、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观赏、休闲品茗。院落内农家乐日接待游客达400人左右,实现营业收入10000元以上,是震前旅游收入的16倍。“2009相约都江堰首届乡村旅游节”在徐家林盘拉开帷幕,为我市林盘保护和开发利用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我市还有800余农户采取自建自营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二是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打造特色效益农业。借助上海对口援建,实施了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粮经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以粮食与猕猴桃、蔬菜、食用菌、川芎、园林花卉优势互补的五大特色产业示范带,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目前,正加速实施向峨乡猕猴桃、“三木”( 厚朴、黄柏、杜仲)药材、食用笋、茶叶“四个一万亩”特色产业基地,聚源粮经复合型示范片,崇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全市近40%农业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项目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500元以上。

二、坚持融资创新,资金市场化来源进一步拓展

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支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以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为保障,坚持市场化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农房重建的资金问题,加速了农村财富积累。经测算,全市6万余户农房重建投资总额达100亿余元,户均拥有财富价值将在20万元以上,极大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并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以“个体参与、原址联建”的创新形式吸引社会资金。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制定出台了联建政策,在全国率先颁发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大力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农村住房重建。截止目前,全市有1100余户通过原址联建实现了住房重建,吸引社会资金4.8亿元。

(二)以“业主经营、开发重建”的规模形式引进社会资本。在资源优势明显,社会资金参与积极性高的区域,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实施土地整理并完成农民安置后,将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开发,同时解决了农民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和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如青城山镇味江村十二组引进北京昊海立德科技有限公司,对本组零星集体建设进行整理和产业开发,已完成整理土地涉及的16户农户的安置,还将投入1.2亿余元对节约的2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和流转取得的300林地进行旅游开发,既有效解决了农户灾后重建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的长效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目前,全市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实施的开发式重建项目达45个,吸引社会资金60多亿元。

(三)以“政府主导、集中重建”的形式引进重建资金。在资源优势不明显、对社会资金吸引力较弱的区域,通过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由政府实施土地整理,将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依法出让,实现了资源变资本。比如,通过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对我市向峨乡全域实施集体建设用地土地综合整理,整理出建设用地指标3160余亩,整理出的土地指标价值达4.7亿元,确保了向峨乡16个

统规统建安置点建设的有序推进。目前,全市199个村中有102个村参与土地整理,采用政府主导型统规统建、统规自建项目达133个,可获取重建资金15亿元以上,安置农户2.9万余户。

(四)以“金融支持、自主重建”的形式引进资金。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和融资担保平台,为农户通过担保贷款实施住房重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发放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6076笔2.3亿元,发放乡村旅游抵押贷款50宗2300万元。通过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全市有6000余户农户实现了住房重建。

三、坚持群众主体,民主化在重建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在推进农房重建过程中,我们抓住产权制度改革和灾后重建机遇,指导村组成立了议事会、监事会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意愿选择、规划设计、建设方式上均由群众说了算,实现了灾后重建由 “为民做主”到“群众自主”的转变。

一是在意愿选择上,将原址自建、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异地安置、社会资金联建、维修加固6种恢复重建方式和重建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受灾群众,让群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二是在规划设计上,采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设计单位深入村组农户与群众进行密切沟通。初步规划方案出台后,规定须经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同意后才能实施,提高了规划的落地性。三是在建设方式上,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重建,建什么样

的房子,由谁来建设,完全是受灾群众说了算。四是在安置点管理上,坚持自主、自愿、自治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引导农户、村组自行做好安置点的后续管理工作,有效避免了集中安置点后续管理的困难和矛盾。

年5月18日

2010

第9篇:在灾后重建工作会讲话

一、要统一思想。一个是不留死角,另一个就是实事求是既要克服我不是重灾区麻痹大意不重视灾情上报,又要防止弄虚作假故意把数字夸大的倾向,这是今天这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所以目前来说,全国上下最大的政治就是灾后重建,最大的政治就应该有最大的担当,而最大的担当就是要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数字要有依据,情况要属实。刚才吴市长讲了从村上到乡上到县上到市上,一级一级开始,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有其他想法。虽然我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想多争取一些经费,解决我一些历史欠账,但万不可没有原则的弄虚作假,这一点我要认识到要重视起来,一定要从保护干部、爱护干部的角度去把握这件事情。

二、要加强领导。不要因为不加强领导,最后因为上报不力把我干部装进去,把我县区装进去。各个县区都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实对这个事情不敢大而化之,党政“一把手”一定要对上报来的数字进行核实,一定要亲自看、亲自听,一定要工作到位、严格程序、把好自己的关,报上去就是责任,一级一级地负责。今年的工作大家可以看到从新上任的国家审计署的同志到陕西、甘肃灾区来调研,中纪委副书记马文来甘肃调研,都讲了很多。所以我理解,要从四个方面来抓:一是要把抗震救灾的数字申报和重建过程、款物的发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来抓,看谁敢触这个“高压线”这个上面我不要当典型。二是要把数字申报和灾后重建作为今年审计工作的重点。根据同志提出的要切实做到职位明、不扰民。一定要关口前移,不要搞秋后算帐,不要说出了问题把我县区收拾一下,所以要把审计作为今年的重点。三是要把数字申报和灾后重建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切入点。今年是深入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第二年,市直各部门、各个县区的各部门、学校和医院在数字的申报上要体现我速度,灾后重建、确保重点尤其是一些倒塌的房屋方面一定要体现我效能,不要让老百姓在天冷了还没有房子住,监察局、效能办一定要抓好行政效能建设。四是要把数字申报和灾后重建作为考察提拔干部的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陆浩书记都反复讲了要在抗震救灾一线尤其是恢复重建的过程当中来考察和提拔干部,希望各个县区发现这样的典型,各个部门发现这样的典型。因为在重大的事件面前,最能考察一个干部,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职和素质。所以,加强领导、抓好灾后重建,对于防止次生问题和次生事件的发生,一定要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抓好工作。

三、要强化引导。这次抗震救灾我国家实行了新闻的第一时间和全方位的开放,宣传工作出现了新的形势、新的方式和新的手段,各级宣传部门和各级领导一定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领导调研不是去作秀,抗震救灾不是去调研,电视台的镜头、报社的文字报道要根据这个形势去变化。最近我网上都看到这次抗震救灾中领导穿的鞋、穿的衣服,媒体上都播放出来了最近我安排梁部长召开一次宣传会,各个县区也要召开座谈会,安排好下一步的工作。另外一个就是这次地震大家感受很深,心情也很沉重。讲强化引导,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这次地震虽然一时打乱了物质上的秩序,但是重组了人们心灵上的秩序。平时讲爱国,讲民族精神,应该说通过这次地震的全方位开放和党中央、国务院靠前一线、第一时间的指挥,使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得到空前的提升。座的领导干部要考虑,地震在人们心灵上所重组的这种秩序,实际上最终转化为民族精神。如何设法将地震凝聚的道理力量转化为社会动力,最后内化为国民素质,对市来说内化为市民素质,必须重视的问题。要引导大家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不误。现在都感觉到老百姓捐款是自愿的但仅仅靠捐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第一我不能反对捐款,第二我不能逼着老百姓捐款,第三我作为一个成熟的领导,要把这种凝聚力转化为市民素质来加快我发展。目前正在转型,前一段时间花了那么大的力量在宣传为了啥,就是说要发动全民的力量去推动转型。现在地震凝聚的这种动力如何内化为各个县区的市民素质,如何转化到本职工作上,需要我研究和引导的工作。要尊重法律过程的公正,使大家把精力放在发展上,这是最应该引导的方面,所以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好。这个基础上,引导的同时,灾后重建统计的工作一定要全过程透明,让老百姓参与,各种媒体上做好宣传,让大家理解、大家支持,人人支持重建,人人关心重建,人人参与重建,使老百姓从观察员、评论员转变为运动员来做这个事情。现在各个县区都在搞,但有些老百姓、有些干部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反而在告我干部,说我弄虚作假。还没有报上去,人家已经告上去了说我报的假的不希望五毛钱的一封信告上去以后,上面直接查到这个地方,把我当成典型,所以一定要把好这个关。这个社会是一个唤醒的公民社会,每个部门和公民都有责任为国家分忧,让大家都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来。所以这件事情是今天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他灾后重建的工作怎么做,刚才吴市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完全同意。这次抗震救灾实行了全过程的透明,所以我土地工作、建设工作也要透明,让大家参与,这件事情一定要引起我高度重视。

四、要做实规划。有个三方面需要大家注意:一个是救灾款物的管理、发放和使用,尤其是财政专户的设置,应该怎么管理、怎么使用,要听上面的各县区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公示,让老百姓知道我钱用在什么地方。第二个是灾情的统计上报上要走群众路线,从基层到各个部门、县区,大家都参与、最后大家都签字。最大的政治就是最大的担当,每个人都来担当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就做好了第三个是重建工作要有序,要分清轻重缓急。会宁县和靖远县重建任务比较重,房子已经裂缝的这些房子一定要尽快建成,天热的时候不是问题,但入冬之前在帐篷里睡觉和上课的要解决好,不能住的该推倒的就推倒的该重建的就重建。想对于市来说,吃饭喝水应该不是问题,关键是住房,城建部门在做规划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会宁县、靖远县作为甘肃省重点县,其他三个县区是市上的脑瓜子要清楚,这个时候就抗震救灾这件事情来说,确实不存在跑省进京争取资金的问题,这次程序非常严格,要按照程序来做好工作。

五、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今年的任务很艰巨,县区的工作也不平衡,从市上来说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难度比较大。今天上午听了一下招商引资的情况,15月份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的数量比较少,所以这段时间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进入转型城市以后政策洼地的效应一定要挖掘好。这一段时间要围绕七月份召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产学研项目对接会,各县区和各部门要加大去外面学习和招商的力度,这个一定不能耽误。请市政府下发通知,七月底八月初我要召开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现场会,把各个县区看完以后,搞得好的县区开这个会。不能躺在家里,尽快地下基层、走出去,使我今年的目标任务能够在确保完成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六、要压缩各种开支。县区党政一把手,还有我和吴市长,两个今年带头不出国。其他一些出差的问题,比如说前一段时间省人大来调研,为了压缩开支,大家都坐中巴车,不是一人一台车,节省各种成本,希望各个县区也拿出具体可行的办法。现在国难当头,万不可抱侥幸的心理去发国难财,这个时候我还要说最大的政治就是最大的担当,把我县区搞好,把我这一片的稳定搞好,把发展搞好。捐款的事情,一是不强迫捐款,二是不压制捐款,各个县区都要把握好分寸,后面的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两三个月内解决问题,捐款到财政专户以后,钱到底怎么用,要听上面的切不可随意动用。

范文网【】

上一篇:四年级下期操行评语下一篇:党员大会闭幕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