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工作人员工作总结(精选8篇)

农业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1

一、考核对象:

各村书记、主任。

二、考核办法:

(一)林业工作(15分)

(二)粮食生产(10分)

完成粮油生产各项考核指标得3分。做好毒鼠强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小农资行业整规、种子执法年活动得3分。完成植物防控工作和粮食订单任务得2分;未发生重大植物疫情,未出现农产品或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安全事故得2分。

(三)畜牧业(10分)

(四)水利工作(15分)

落实水库巡查制度,完成水利工程巡查责任书相关内容得5分。体系建设完备,制度上墙,建立值班制度和各类防汛预案,备足防汛抢险物资,建好各类台帐得5分。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适时蓄水,按规范运作,在防汛和抗旱与养鱼发生矛盾时,要及时作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水事纠纷,确保水库(山塘)安全运行得5分。

(五)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20分)

村建有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并运转正常、档案齐全得5分,建立土地流转示范片得5分,完成年度土地流转任务目标得10分。

(六)其他(30分)

1、完成粮食直补资金申报工作按时、正确、规范得5分。

2、完成食用菌、蔬菜种植指导性计划得5分。

3、农村信息化(5分)。完成省农民信箱万村联网计划、农民信箱典型用户、信箱用户培训任务。

4、农业机械机化(5分)。完成机耕、机收、机插等作业指标、做好农机安全组织管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年度检审验率达90%以上,发生重特大农机责任事故不得分。

5、农村经营管理(10分)。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村级财务审计任务,审计意见整改落实到位;积极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各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落实到位,无农民负担案件投诉。

(七)农业工作创新(加分项20分)

2、由市政府组织在当地召开全市性农业方面会议,加3分。

6、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亩(包括老茶园换种改植),经验收合格加2分。

7、列入水利工程建设,如水库除险加固和库系配套任务,能及时处理落实有关政策,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加2分。

8、推广机械化育插秧及油菜机械化收割技术(新增插秧机、油菜收割机)加2分;

农业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供需矛盾,瓶颈

当前,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已经形成:从国家的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到省、市、县、乡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从事研究、试验、示范到培训、指导、推广和咨询服务的科技人员。这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的技术服务体系。这一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 在推动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牧民对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所掌握的技术经验, 已远远无法满足农村、农业和农民生产发展的多方面技术需要了, 农业新技术供需矛盾突显。一些农村政策运用的不当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的瓶颈,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广大农牧民依靠科技进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如何解决农业适用技术的供需矛盾, 突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瓶颈, 是当前摆在政府和农技推广服务行政管理机构及各级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的新问题。

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供需矛盾和瓶颈的主要表现

1.1 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衔接不够紧密

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研究成果大多产生于农业科研机构或大中专院校中, 产生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农业高科技人才中。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主体是基层最广大的农牧业生产者。一项新技术从诞生到最后推广应用产生效益, 才能体现出技术和成果的价值。然而, 新技术成果从审定、鉴定到应用, 要经历层层关卡;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到推广机构, 再经历试验、示范、培训、咨询指导等过程, 最后才能真正得到普及应用, 发挥新技术成果应有的作用。整个技术成果供需过程经历了巨大的时空跨度

1.2农业技术推广内容与实际需要不相匹配

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产生于不同的科研机构、不同的专业研究内容及不同应用方向的科研人员。新技术和新成果层出不穷、纷繁复杂, 如何选择和应用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技术成果和技术措施, 也是地方政府和基层技术推广人员面临的难题。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农民生产有了自主权, 除了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原因, 市场需求和效益最大化决定了农民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一家一户自主的生产模式和生产经营内容决定了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 地方政府主导的和农技推广机构主推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不一定是广大农民和生产经营者需要的。

1.3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

从全国来看, 农业技术推广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体系。但就一个乡镇来看, 以科尔沁右翼中旗为例, 每个乡镇农牧业人口有1~2万, 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人员不过1~2人, 有些还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决定了任何一个乡镇的农牧民对农业技术的需要都是多方面的, 如农作物方面的、果树园艺方面、蔬菜方面的、土壤肥料的, 及病虫草害防治方面的等。只有满足了农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术需要, 农业技术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 当前农村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

1.4 农业新技术推广手段不能满足生产发展需要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通讯手段的更新, 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和推广方式有了极大的进步, 网络和通讯科技在农业科技推广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建设和应用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但是, 从目前全旗的情况看, 类似的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应用还局限于县级以上单位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的科技人员, 还没有普及到乡镇一级, 农业生产经营者应用的数量就更是少之又少, 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2 农业技术推广供需矛盾和瓶颈的主要原因

2.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科研机构体制的原因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技术科研机构及大中专院校隶属于不同层级的政府或农业部门的行政机关和教育部门的行政机关管理, 行使着不同的职能。他们之间相互联系较少, 对相互之间的需求特别是科研机构对基层农业技术方面的需求了解得少, 基层对科研机构研究新成果及新技术项目的进展了解也不多, 且在工作中相互协调、联系方面没有硬性规定, 缺乏专门负责协调联络的机构和沟通机制。

2.2 农业和农村政策的原因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落实, 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规模化经营和大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造成一定的难度。同时一家一户的自主生产方式及多样性的生产经营内容也给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2.3 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机制的原因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人员力量不足和队伍的不稳定, 严重影响着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同时, 农业科技干部任用制度和乡镇过多的事务也是影响农技推广队伍稳定和作用发挥的重要原因。以科尔沁右翼中旗为例,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隶属乡镇政府编制, 业务指导由旗农业局负责。由于农业技术工作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阶段性, 在业务工作完成后, 乡镇农业技术员基本都忙于乡镇的事务性中心工作, 在乡镇工作表现突出的, 不久会离开农技推广队伍, 走上领导岗位, 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流失。

2.4 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地方经济发展滞后是制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因素。虽然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网络科技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但在基层, 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还没有全面铺开, 没有实现全覆盖。边远的贫困乡镇或村的通讯网络还没有覆盖。比如在内蒙的一些地区因地广人稀, 实现宽带网络覆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有的村屯虽接入了宽带, 但使用效果不理想。由于无线宽带费用又太贵, 很多农村家庭购置了电脑也变成家中的摆设。

3 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供需矛盾、突破瓶颈的途径

3.1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机构协调机制,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新的农业技术成果或技术措施只有让广大农民或农业生产经营者掌握并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 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成果的价值。要使一项新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技术措施走出科研院所, 完成成果转化和体现价值的最简便的办法, 就是各层级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部门内部的纵向联系, 加强与科研院所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横向沟通, 强化对基层技术推广部门与科研院所的协调职能, 让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了解新技术发展动态, 让科研院所的高科技技术人才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需要。大中专院校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基层推广实践能力并支持他们在学术上取得更加符合农村、农业和农民需要的技术成果。当然, 只有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这种协调机制并强化工作职能, 才能使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走出院所, 走向“三农”, 实现农业技术供需见面、无缝对接。

3.2 科学把握和利用好当前农业、农村政策, 推进农业新技术应用

当前农村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是制约农业新技术成果和新技术措施应用的障碍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全面把握利用好当前的农业、农村政策, 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 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强化统分结合生产经营方式中统的功能。如有的地区通过村屯集体经济组织宣传发动农户, 实现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有的地区制定措施鼓励土地流转, 使土地向种田能手流转, 形成规模种植;还有的地区利用国家鼓励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政策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等。这些符合国家政策的措施为实现规模经营, 更好地应用农业新技术、推广新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3.3 建立农村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激励机制, 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是新技术成果、新技术措施应用推广的主要力量。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对解决农业技术供需矛盾、突破农技推广工作瓶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 渺茫的个人发展前途, 影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发挥。要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应该引入激励机制, 给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改善工作条件。对工作积极性高并在推广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 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放宽政策或提高绩效工资待遇等。让从事基层农技推广的科技人员感觉到付出与收获是正相关的, 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保障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

3.4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手段

农业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3

双辽市委书记刘树毅、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宋国地、市政府副市长刘慧、农业局长刘兴业、牧业局副局长李杰参加了会议。

会上重点听取了当前春季农业生产情况。一是增加春季生产投入。全市共投入备耕资金4.4亿元,投入底化肥14万标吨,农肥投入559万立方米。改造中低产田70万亩,发展畦田4万亩,大力推广“先育335”、“郑单958”等耐密型高产玉米品种,进一步做到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单产,为稳定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抗旱打井,发展水浇农业。全市共有抗旱水源井25853万眼,其中大井11749眼,小井14104眼。今年新打抗旱大井340眼,使全市的坐水种能力达到了140万亩,全程灌溉能力达到了60万亩,其中,地面管灌面积达到了26万亩。三是狠抓粮食高产创建等科技项目的落实,提高技术到田率。我市共抓了7个方的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田,每个方1万亩。其中:水稻5个,玉米1个,花生1个。推广玉米畦田栽培模式片2.25万亩、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技术3万亩、水稻防渗保水剂节本增效技术10万亩、旱作节水灌溉技术6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50万亩、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面积50万亩。

今年我市共新开发水田3.8万亩,水田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发展到了35万亩。截止17日,全市水田插秧面积达1万亩,25日基本结束。花生播种预计25日可以结束,目前已播15万亩。全市瓜菜等作物正在陆续播种和定植。

目前全市的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补贴已全部发放完毕,总补贴资金1.3725亿元,其中粮食直补4268万元,农资综合补贴9467万元。全市农机具补贴资金1720万元,也拨付到财政,农机部门正在进行统计申报工作中。

农业局农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4

2015年,**县农业局按照州、县农业工作总思路,围绕社会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现就**县农业局2015年农业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5年农业工作基本情况(一)调优结构、农业新技术应用普遍

2015年**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2.64万亩,特色作物面积显著增加。其中:棉花面积为76.96万亩,枸杞11.8万亩,小麦9.98万亩,玉米7.06万亩,甜菜1.81万亩,蔬菜瓜类0.8万亩;特色作物14.23万亩(其中籽用西葫芦2.15万亩、打瓜1.41万亩、苜蓿3.96万亩、红花0.26万亩、甘草0.69万亩、芝麻0.5万亩、葵花1.45万亩,甜叶菊0.15万亩,葡萄0.45万亩,果树、南瓜、红薯、黄芪、饲草料等其他3.66万亩)。

2015年**县进一步强化农业各项新技术推广,推广机采棉种植模式60.81万亩,计划完成机械采收30万亩。组织绿色综合防控面积5万亩,种植生态诱集带2.8万亩,落实测土配方施肥66.5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22万亩,配方肥施用量达到11000吨。完成农业科技培训140场次,参加人数2.3万人次,利用电视做专题宣传6期,发放技术宣传材料2.8万份。

2015年全县温室大棚970座,除12座危旧棚外,种植果树215座、蔬菜573座、食用菌31座、西甜瓜11座、枸杞育苗、花卉、甜叶菊等其他作物128座,平均每棚高产5-8吨,纯收入1.5万元以上。全县棉花单产皮棉达146.2公斤,预计总产皮棉117.63万吨。小麦单产327公斤/亩,总产8.84万吨;玉米单产789.4公斤/亩,总产5.58万吨;油料总产3564.87吨;甜菜总产1.63吨;枸杞总产3.07万吨。

(二)棉花种植面积调减及录入工作全面完成

根据自治州任务,**县2015年调减棉花种植面积30万亩。经统计全县基本农田棉花面积28.18万亩。核实**县经营单位棉花种植面积为48.778万亩,其中地方国营农林牧场棉花面积为20.52万亩,非农公司棉花种植面积为0.498万亩、种植大户种植棉花面积为25.88万亩、其他棉花种植面积为1.87万亩。棉花种植面积核实录入工作全部完成,全县棉花种植总面积为76.96万亩,比2014年棉花种植减少32.5万亩。

(三)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规范

开展集体土地专项治理调查,共排查集体土地80234.7亩(其中:机动地45061.76亩;四荒地21632.24亩),涉及农户3078户,集体管理的国有土地7358.7亩。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按规定进行农村财务公开。依法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和扶持工作,2015年**县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358家,新增86家。2015年开展农村财务审计22个村队超额任务完成。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

针对“三品一标”工作,按照“三位一体,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健全了农产品基地监管、市场监测、源头治理和检测检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截止至目,我县共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覆盖面积7153公顷;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11个2015年续展绿色食品2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个。**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以大宗消费蔬菜为重点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截止到目前,开展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工作30个批次,其中例行检测20批次,自行检测5个批次,节前检查5个批次,共计2600个样品,合格率均达到97%以上。

(五)良种生产基地建设良好

2015年与科研育种单位和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合作,开展参试棉花新品种展示30个、自治区级品种实验1个,试验展示田290亩。根据2015年州级下达的“三圃田”的工作任务,完成棉花株行圃10亩;株系圃100亩;原种田2170亩;棉花良种繁育面积2.7万亩,完成计划的100%。新引进玉米制种企业2家,制种面积2500亩。

(六)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2015年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围绕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培育我县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工业园区内设立自治区级**县农业产业化园区,目前已入住农产品加工企业17家,就业人数2000余人,棉纺规模达到65万锭、年处理棉籽26万吨,年加工棉油3万吨。2015年全县确立了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企业技改扩能项目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左右。申请**县**油脂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精深加工扶持贷款300万元;申报批复我县享受自治区财政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企业三家80万元。申报了**农业名牌产品2个(**油脂小包装食用油的“**”品牌、“**”黑枸杞品牌),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及企业农超对接工作亦初见成效。截止9月底,全县4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829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1%;营业收入11522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4%;利润总额84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9%;上交税金285万元,劳动者报酬2189万元。

(七)农业执法工作严格有序。

农业执法严格有序。开展农资经营户及农业执法人员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161人,发放宣传单6800份。对全县种子经营户备案登记143户,下发整改通知书21份,按规定完成整改20家。会同州、县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3次,日常执法累计出动389人(次),督查农资经营户678户(次),共检查种子2980吨、化肥6700吨、农药104吨、地膜1970吨。抽检各类作物种子样品330个,合格率99%。调节种子纠纷5起,查处违法案件7起,已全部结案,目前农资市场秩序良好。

(八)农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15年**县共申请项目13项,资金已到位项目11项、到位资金4851.84万元。资金未到位项目2个,分别是危房改造项目1090.5万元没拨付,优质棉基地建设植保、精量播种项目由自治区统一采购。一是全面落实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下拨补贴资金1682.92万元,计划补贴面积110.89万亩;小麦农资综合补贴计划10.29万亩、956.97万元;二是按进度推进国有农场危房改造,计划完成727套(**农场275套、八家户农场452套),国家投资1090.5万元。三是农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项目资金80万元,建设示范基地3个,科技示范户300户;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完成棉花高产示范片6个、96万元;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推广面积66.5万亩,应用配方肥面积22万亩,补贴资金25万元;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面积4.58万亩、补贴资金55万元;新型农民培育项目资金100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55人;**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试点项目25.73万亩,补助资金385.95万元;优质棉基地建设植保、精量播种项目17.15万元,购置杀虫灯150台,精量播种机10台;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50万元,由**县丰之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全面启动2015年旱作农业农田地膜污染治理项目,计划回收面积60万亩、回收废旧地膜2500吨。

二、2015年农业重点工作

(一)农村土地流转超额完成。

2015年我县逐步形成了合作社引领承包型、入股型、经营大户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4种土地流转形式。截止目前,我县已流转土地面积4.7万亩,已完成计划面积的156%,其中:向16家合作社流转3.9万亩(承包流转2.9万亩、入股流转1万亩)、向专业大户流转0.74万亩,其他向企业和农户间互换流转0.074万亩。

(二)土地确权试点稳步推进。2015年**县被确定为全区14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示XX县之一。截止至目前已完XX县乡、村级的宣传培训和农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实地测绘工作同步有序进行召开农村土地确权动员培训会4场,培训乡村干部450人,印制下发乡镇村土地确权宣传单8000份、发放乡村参与确权人员确权应知应会读本500份、农村土地承包工作手册500份,发放农村土地确权调查摸底表18000份。

(三)棉花高产创建工作

建立国家级棉花高产创建田6万亩,分别在大河沿子镇2万亩、**农场1万亩、托里镇1万亩、八家户农场2万亩,经测产验收高产田产量均在158公斤以上。

(四)地方国有农场危房改造项目

2015年国有农场危旧房改造工程727套(**农场275套、八家户农场452套)。截至目前,已签订协议520套(八家户农场245套,**农场275套),开工520(八家户农场245套,**农场275套)开工率71.5%,基本建成405套(其中八家户农场245户,**农场160户),基本建成率55.7%;竣工216套,竣工率29.7%。已完成投资4559万元。

(五)农田地膜污染治理项目

按照自治区“三个千万亩”高产田建设任务,在**县60万亩棉花高产田内组织开展地膜污染治理工作。依托国家扶持的农业清洁生产项目建设企业组织实施,以天龙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为及各乡镇回收点为中心,组织人工和机械回收农田废旧地膜,田间回收率达80%以上,实现回收废旧地膜2500吨。通过企业加工造粒2125吨,实现资源再利用率达85%。完成培训1.5万人次,全面提高农民污染治理意识。

(七)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

为了改善我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财政支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技术。2014年国家对我县实施此项目,批复资金220万元已到帐,用于补贴建设组装式冷藏库900吨和烘干房42座,项目正在建设中。

(八)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性补助

计划完成良种补贴及粮食综合补贴840万元,补贴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62万亩;小麦农资综合补贴计划任务8万亩。农业政策性保险计划参保面积37.7万亩。实际完成情况:

一是争取良种补贴面积53.62万亩,补贴资金770.54万元,目前资金已到县财政,待乡镇公示审核后下发;

二是争取农资综合补贴9.68万亩,补贴资金965.97万元,截止至目前已发放6.12万亩,补贴资金569.46万元,其中:第一批发放8299.6亩,补贴资金771862.8元,第二批发放52706.01亩,补贴资金4901658.93元,第三批发放227亩,补贴资金21111元,通过“一卡通”直接拨付,目前发放工作正在严格有序进行。

三是农业政策性保险实际参保面积为30.8万亩,收缴保费1438.1万元。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在订单农业运行中往往忽视农户的利益,农民在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时也经常违约,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危房改造工程受市场影响,今年老百姓建房和购房的积极性不高。

四、2016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引导种植结构优化,强化技术服务推广。进一步做好籽用西葫芦、芝麻、甜叶菊、打瓜、谷子等特色作物的高产创建、标准化生产建设工作,建立精准农业高标准示范区5万亩,集成展示各项农业生产新技术。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上下功夫,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2)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强同阿拉山口检验检疫局的合作,从源头管理、质量追溯、应急预警、诚信引导等多方面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以龙头企业为引导,推动以枸杞等农产品出口销售。

(3)抓好支柱产业品牌与质量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重点围绕棉花、枸杞等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引导企业利用内地4个农展会平台拓宽销售市场,通过创品牌、搞认证提升产品知名度;继续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申报无公害、绿色产品认定3项以上。完善县乡两级监管机构和手段,加强地方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照安全标准组织生产,重点控制瓜果、蔬菜两大作物的农药、化肥用量,提高鲜食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4)深入推进农业执法专项治理。以体系建设为抓手,集中清理整顿农资经营主体,加大重点农时、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重点打击非法使用高毒农药和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完成专项整治5次以上,实现全县范围内所有农资店全面监管;建立健全各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通报协查、案件移送等制度,推动形成多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机制;妥善处理种子质量、土地承包纠纷及农作物药害等案(事)件,有效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5)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发展。重点抓好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建设项目的实施,提前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业、棉花高产攻关、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等重点支持和投入领域的计划落实,积极争取一些自治区试点项目,(6)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搞好农业政策性保险,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鼓励农民开展个体经营、农产品加工和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养殖、农家乐、牧家乐、观光农业等项目,增加农民创业性收入。抓住当前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加大农民从业就业技能培训,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幅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农业农村工作工作总结 篇5

这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工作总结范文》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经过了风调雨顺的一年后,我们县的农业经过了一年的丰收,可以说今年的农村工作十分的顺利,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努力的成果,在不断的成长中,我们县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样,我们县的农村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信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要做好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离我们设想的工作已经差距不是很大的,相信我们县的农村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各乡镇及各涉农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稻米城,争当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排头兵”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手全力以赴抓抗灾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农业发展,克服了特殊困难,顶住了特殊压力,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改善:

——新农村试点村快速推进。2019年纳入全县试点工作范围的自然村共100个,其中省级试点自然村74个。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战役意识”“民本意识”“平台意识”三种意识,紧扣提升试点村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种生活品质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提升试点工

作的操作层面和工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全县共投入资金3138.32万元,截止到11月底,全县7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100%完成村庄规划;建设村内主干道107.9公里,改水3917户,改厕3319户,改房1319户,使用清洁能源1971户,其中使用沼气户数939户,使用太阳能户数832户;各试点自然村电视和电话基本普及。全县已形成“一村一品”试点村75个,其中贡米、雷竹、吊瓜、泡桐、蚕桑、无籽西瓜、蔬菜等种植类的专业村46个,生猪、龙虾、渔业、珍珠、獭兔、麻羊等养殖类的专业村15个,加工、运输、商贸、劳务、农业旅游等各类的专业村14个;试点村农民人均“一村一品”纯收入2437万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1%。

——“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强势推进。全县上下坚持以“四化“为目标,严格按照“弘扬抗冰保电精神,决战‘一大四小’工程”及“全县总动员,会战一百天,决胜十万亩,绿化我万年”的要求,以山上绿化为依托、以通道绿化为重点、以城镇绿化为突破口、以农田林网建设为支撑,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县已完成新造林5万亩,其中补植3万亩;完成育苗1780亩,雷竹施肥1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今冬明春10万亩造林任务,截止目前,已全部落实造林主体,外业规划设计全部完成,全县完成整地挖穴面积6万余亩。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万年县用水安全规划》已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尾声,三个规划的编制,必将为我县今后争取水利项目奠定扎实基础。姚坊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我县滨湖乡镇的排涝问题,这是我县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6月份的防汛过程中,该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张家山及8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解决存在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人口2.2万人,改造中低产田1.2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启动大港桥渠系加固工程。争取到齐埠圩除险加固工程等21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或省相关项目笼子,项目资金将过亿元;创新水务管理机制,成立了万年县水务管理委员会,向水务一体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组建了大禹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将有效破解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瓶颈。

三稳:

——粮食作物稳定增产。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确保了粮食主产县的地位不动摇。全县共落实水稻面积59.62万亩,较去年增加3.53亩,粮食总产量达4.77亿斤,较去年增加0.04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超历史。

——畜牧水产稳步发展。全县注册养猪企业共发展到23家,成立了养猪合作社5个,建立种猪场6个(其中一级资质2个,二

级资质4个),建成万头以上规模猪场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96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48户)。预计全年生猪出栏60.2万头,其中:供港7.3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20.2%、25.86%;生猪产值预计可达9.3亿元,较去年增长41.3%。肉类总产量51280吨,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1.28亿元。全县共完成水产养殖面积65600亩,同比增长1.7%。其中珍珠养殖面积达6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XX0吨,同比增长37.9%,水产品总产值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0.9%。

农业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6

XX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处坚决落实上级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力抵御自然灾害,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全处上下紧扣发展主题,认真落实农村工作责任制,统筹农村各项工作,致力于新农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一、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全处农业人口35086人,根据全面统计按总量分析和30个农村记账户情况推算,我处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11.41元,较去年同期2188.46元人均净增122.95元,增幅5.62%。其中:政策性增收9.36元、种植业增收126.23元、养殖业因生猪价格下滑减收99.41元、劳动服务增收86.79元。

二、农业农村工作主要成效

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发展。传统农业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蔬菜产量达8369吨,油菜产量4337吨,生猪出栏46950头,家禽出笼36.5万羽。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以**寺茶叶公司为龙头,以**茶叶合作社为依托,出台激励政策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产业,今年新增茶叶种植面积2500亩。

二是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完成**水库加固工程,并通过国家、省验收组验收合格。完成小农是项目建设,共硬化渠道1.5万米。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上半年共完成1290人。

三是做好林业资源的验收及调查工作。办事处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组驻村干部、林业站技术人员、村干部为成员的调查队,采用卫星拍片等技术方式,切实掌握我处森林资源的广度及深度,顺利完成了全处1920余亩退耕还林的阶段性验收、80000余亩生态公益林验收以及XX后续产业及补植补造项目的

自查验收工作。对全处20余万亩的二类林业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

四是组织群众认真开展绿化活动。在办事处的号召和倡议下,全处在植树节前后共造林面积2345亩,其中:湿地松1690亩、杨松595亩、刺槐60亩;通村公路绿化24公里,植树50000株,路旁植树101000株。

五是做好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办事处积极邀请畜牧技术人员讲解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统一聘请有市畜牧局颁发了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兽医为村防疫员,统一领发防疫物资,统一防疫时间(3月24日开针,4月5日结束),统一防疫标准,统一发放防疫人员报酬。全处共防疫牲猪56010头,猪耳标识率达100%,防疫耕牛2990头,牛免疫耳标识率达100%,防疫山羊7080只,家禽22.6万羽,清栏清毒率达100%。

六是抓好防汛工作。办事处以泉处发〔XX〕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将处内水库、沮河沿岸防汛劳力、物资器材和防汛责任人安排进行了部署。汛期各水库、河堤明确专人加大巡查力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把险情化解在萌芽阶段;办事处组织驻村干部、水利服务中心人员对全处大小水库、泵站、当家堰、渠道进行拉网式检查。同时,组织专人进行明查暗访,对防汛工作不及时、不到位等现象及时查处,并限时整改到位。

七是启动生态走廊建设。办事处组织专班对**沿线房屋、基础设施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同时大力进行宣传发动,向沿线所有农户发放了环境整治的《倡议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整治工作,提高沿线农民的卫生意识。先后组织相关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到仙洪试验区、夷**区、**县、**市等地考察村容整治和生态走廊建设。年初开始,对**沿线村容村貌进行了初步整治。在沿线修建垃圾池 57个,对沿线农户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聘请保洁员进行日常保洁;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组织沿线农户对门前地坪进行了硬化,共

硬化地坪 5XX平米;在沿线种植绿化树木 3000余棵,修建花坛 1700 米。对部分土墙屋进行了拆除或改造,对部分地段的杂草进行取土覆盖,使**沿线“脏乱差”的局面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为后期生态走廊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

一是依托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今年年初,办事处组织相关村、茶叶生产企业共商茶叶发展大计,根据各村实际,制定了《**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依托****茶叶有限公司,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茶生产基地2500亩。为鼓励农户发展茶叶种植,办事处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为茶农提供每亩100元的资金资助。为确保茶农的茶叶顺利销售,办事处以****有限公司为依托,实行订单式销售,茶农的亩产收入较去年增加了1000多元,可达4000至7000元。我处去年引进的****公司甜玉米种植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在周边地区发展订单农业4000亩,预计2年内甜玉米种植规模可达2万亩。

二是引进项目发展养殖业。我处引进****有限公司在我处建设苏家庄渔业养殖基地,已于5月下旬落户我处,共征用5个鱼池,55亩,并聘请每个鱼池原养殖户4个,每人每月工资1250元。目前我处****村150亩鱼池已加盟(现今已有50亩鱼池已加盟,剩余100亩正在整建中)。主要养殖品种有金鲩、金桂、金花鲷,已于5月下旬放苗,每亩放养3000尾。公司计划通过这类品种养殖带动当地的养殖业发展,并以**为突破口,逐步扩大规模,形成养殖+深加工+出口(生鱼片)的产业链。

三是依托专业化合作社加强管理。我处充分发挥专业化农业合作社的作用,为农户提供各类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市佳鑫柑橘合作社在周边地区发展社员451户,柑橘种植面积达到6000多亩,并在我处雄风村建有新品种引进

示范园和优质苗木基地50亩。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柑橘种植一条龙服务,并组织有技术特长的社员外出提供技术服务创收,极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茶叶合作社成为****公司与茶农的联系纽带,为茶农提供技术服务,根据我处气候、土质等特点,为茶农推荐茶叶品种、肥料,指导茶农抽槽、播种、定植、施肥、采摘,为茶农提供全程技术支持,确保茶叶健康快速生长。合作社积极联系****公司,上半年共收购鲜叶20万斤,加工商品茶4万斤。

四、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上半年,我处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村基础设施仍显薄弱。虽然每年都在进行水利基本建设、乡村道路、末端渠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但农业抗灾能力仍显薄弱。二是农民持续增收形势不乐观。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业比较效益仍显过低,农民收入缺少长效的增收机制。三是“三大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如林果生产受地域的影响较大;畜禽生产受行情波动起伏较大动荡不安。

五、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的主要目标规划及具体措施

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加强柑桔管理,依托柑橘合作社,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引导柑农实施翻耕施肥、清园消毒、大食蝇联防和夏季管理。做好柑橘销售工作,引导柑农不等不靠,广泛联系客户,加强柑桔的销售。抓好秋季动物防疫,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抓好蔬菜产业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个村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村61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申报陈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预计年底前开工。各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维修各自水毁工程为主,确保路、渠、桥道畅通。

三是做好生态走廊建设工作。抽调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及相关

单位负责人,成立生态走廊建设工作专班。加大宣传力度。对沿线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让沿线群众既是生态走廊建设的最大收益者,更是最重要的参与者,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必要时将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到周边县市参观学习。根据我处整治路线长、整治任务重的实际,我们拟在今年重点整治三个节点地段,对该地段约500户居民的房屋进行改造,然后以点带面全线铺开民房改造工作。

农业委员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XX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我委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加强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较大事故0起,重大事故0起,实现了预定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 日,召开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安全生产大会,要求各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三是搞好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依法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案》、《**市农产品行业标准》,全面负责我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完善执法和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等等相关职责工作。四是搞好水利建设的安全管理。推行工程项目“四制”管理,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同时,施工人员和监理佩戴袖章坚持24小时旁站制。在切实搞好技术指导的同时,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加强监督检查,每个重点工程都明确了责任领导、驻现场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一)搞好安全生产执法。

一是对全市森林防火情况进行大检查;二是上半年共对全市厂家进行两次全面安全生产检查,落实责任到人。三是农业执法大队对农药生产和经营进行日常检查,每季度一次。四是水政执法大队对沙场、水库、水利渠道等作业工地进行安全检查。

(二)认真进行整治

农业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7

会议指出,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 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 迎难而上, 顽强拼搏, 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5 308亿kg, 再创历史新高, 连续6年增产, 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5 000亿kg。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 000元大关, 实际增幅6%以上。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农村改革有了新突破, 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会议指出, 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 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会议强调,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 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 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 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

会议强调,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会议指出, 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 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 强调指出, 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 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 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 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 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

会议强调, 2010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 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认真研判“三农”形势,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会议提出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1) 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 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 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2) 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 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切实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3)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 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 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 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 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4) 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支持农村住房建设,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 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 推动草原生态建设, 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

农业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8

会议指出,2008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成功夺取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的胜利,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产生的影响,有效化解了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的冲击,农业生产取得了极不平凡的好成绩,农村发展迈出了令人欣喜的新步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570亿斤,创历史新高,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4700元,实际增幅8%左右,农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6%,是20多年来第一次。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

会议提出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

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决不能因某些品种和局部地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认识上的反复,决不能因年度的丰歉而出现工作上的摇摆。要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东北地区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适宜地区木本油料生产,扶持优势产区发展糖料、马铃薯、天然橡胶等生产。推动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推动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养殖水平。

二、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不失时机出台调控措施,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改善进出口调控,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努力稳住农产品市场价格。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都要继续增加,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

要提高投入强度,加大推进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解决600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城乡电网同网同价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公路投资力度,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范围,加快农村安居建设。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和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予

以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四、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落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各项措施,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严格执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项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抓紧制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具体办法,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推广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工作安排、制度建设、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按照中央部署认真搞好全国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完善“三农”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上一篇:2024年公司年会董事长致词下一篇:我的中国梦演讲稿:编织老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