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设计

2022-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设计

用色彩学的视野解析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新校区的校园绿地景观设计

摘 要:通过对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新校区中景观设计元素的色彩进行分析,提出从色彩学的角度对高校校园景观进行设计。本论文从校园景观色彩设计要素中的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入手,论述了怎样将这三种色较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统一。在进行高校校园设计时,遵循色彩设计原则,通过合理地运用色彩创造适宜使用群体的校园景观,在实际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背景;色彩理论;设计要素;色彩设计方法

一、研究背景

随着对教育的重视,高校扩招,很多高校有了新校区,但是在校园面积不断增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破坏性的景观建设。明显的问题如高校校园绿地景观中缺乏色彩设计,这个问题一直未受到重视,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在国外,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中色彩学的应用研究才刚起步;在国内,色彩在校园中的应用也紧限于建筑色,出于国内一直缺乏有关色彩方面的专项规划与管理制度的原因,导致了校园色彩环境变得越发混乱和无序,使很多的高校校园失去了鲜明的个性和丧失了文脉,这些视觉污染给校园使用者的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伴随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一些地方开始重视高校校园环境色彩的建设问题,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新校区的校园景观色彩设计就是不仅停留在呼吁的声音上,而是落实在实处的案例。

二、色彩理论

生活中随处可见色彩,万物都有颜色。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

分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色彩三属性为色相、明度、纯度;原色又分为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二)色彩设计新理论

色彩地理学理论。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生栖着不同的人种与习俗,文化传统也不同。

色彩四季理论。

三、高校校园景观色彩的设计要素

高校校园景观的色彩分为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三类。

(一)天空的色彩属自然色,有阴、晴和清晨、黄昏之分

色彩随气候和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是人类无法控制的非恒定因素。天空作为高校校园景观的背景色出现时,在大多数时间里是明色调的,所以在设置中景和前景色时,宜采用稍暗的色调,在明度上找到差别后形成空间感,或选用白、橙色作为中、前景,与天空的颜色形成和谐的对比。秋季的建大,学生坐在千亩稻田中读书、休息,明色调的天空是背景,中景是微风吹拂下金橙色的麦浪,前景是读书的学生,明暗的对比使得空间层次分明,有深远感,形成了一幅色彩和谐、永不退色的风景画画面。这是由景观设计师俞孔坚设计的稻田景观,位于体育场西侧,当几十万米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的时候,建大保留了这块神圣的稻田地。设计师将稻田做成景观,这在全国高校属首例,独具匠心地妙用水稻,既经济,又收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自然材料是取于自然,可直接应用的材料。如石材、木材、水体和上述的植物等都属于自然色。在设计时,尽量选用当地盛产的石材,既可体现地方石材特色,又可节约运输成本。校区内入口处的休闲区漫步甬路,就是对老校区中废弃红砖的再利用。建筑红砖以地面铺装的形式出现,细看时,每块砖石的色彩倾向略有不同,符合人眼在视觉上希望看到全色相的要求,与周边大面积的绿色草坪在色彩上形成了鲜明的补色对比。

(二)人工材料是通过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可调配出各种色,分玻璃色、涂料色、路面色、人工光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善用人工光,可改变夜晚灯光的色彩,彩色的灯光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冬季夜晚的色彩;景观小品色彩的运用,可以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或者是万暗里面一点亮,这是利用补色和对比色做出的反衬,使两种色彩得到最大程度的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高纯度色彩强烈,虽能很好地引起校园使用者的注意和停留,但对视觉刺激大,易引起视疲劳,所以在设计中要注意色相不宜过多和景观小品尺度的把握。

四、高校校园景观的色彩设计方法

整体色调统一,整体感觉和谐;色彩的主、次明确,重视焦点色彩的设计;色彩的对比可增加视觉冲击力,色彩的调和可柔化空间环境。运用这些方法力求设计后的高校校园景观具有审美、功能及可持续性,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园使用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田勇《城市广场及商业街景观设计》.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吴红岩(1975–),女,辽宁铁岭人,就职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李岩(1983–),女,辽宁葫芦岛人,就职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吴红岩 李岩

第2篇:沈阳建筑大学长廊与庭院的空间美感

摘 要:沈阳建筑大学的空间美感主要通过长廊与庭院的创新风格体现出来,表现为校园环境的“功能美”、“形式美”、“育人美”这三个方面的一致性。长廊空间美感可概括为“净”,即纯净、洁净、整洁有序,具有积极的育人内涵;庭院空间美感可概括为“静”,即静谧、沉静、恬静,承载着安静的教学场所激励人感染人的功能,有闹中取静的独特之美;校园环境的整体空间美感可概括为“境”,即心境、情境、意境,蕴含着环境影响人塑造人的设计理念,长廊与庭院的设计形式共同赋予沈阳建筑大学“育人美”的理想境界即踏实、创新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长廊 庭院 空间美感 净 静 境

校园建筑为教学服务,同时也是育人空间。校园建筑的“功能美”、“形式美”、“育人美”在内涵上相一致,沈阳建筑大学(以下简称“建大”)的校园设计创新表明了这一要求。建大校园长廊(以下简称“长廊”)与庭院汲取了中外建筑之优长和精华,尤其凸显了东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元素,其空间设计表征着现代大学以强化环境美来育人的根本要求。该文对建大长廊与庭院的空间美感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期引起人们对校园建筑设计如何达到创新这一问题的重视。

1 净:长廊所具有的空间美感

建大长廊(详见图1),被人们称为“亚洲第一建筑长廊”,长756.31 m,宽8 m。

长廊极具建筑特色:集建筑节能、人行通道、学习交流、资源共享、展览展示于一体。建筑节能,这是校园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一个功能,长达半年的供暖需求需要采用绿色环保设计。长廊二层封闭,冬天起到保暖作用,方便师生生活。人行通道,这是学子们认为最受用的功能,利用率很高,尤其上课下课期间。学习交流,简约的桌椅以及挂壁图书为学生探讨问题、切磋学习提供了方便。资源共享,布局其间的网络、电视、海报等信息载体让学生随时了解天下。展览展示,校园文化活动、学术讲座通知、学生作品汇展等得到及时发布。

在长廊的上述功能中,最大的亮点是穿行空间功能。长廊横跨于中心景观中央水系上,校园春夏秋冬的景观格局一览眼底。长廊的美感意境通过特有的空间形式为人们所感知和把握,那就是,“净”。

净,纯净、洁净、整洁有序。长廊透明、宽敞、前行的火车车厢式设计风格对学子的人生追求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大学校园是教书育人之处,是提升人生理想的场所。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修身养性贵在志存高远、心无旁骛。学子最好的时光在这里始终如一地穿行,为了不留遗憾,必须严于律己。

首先,直线式的穿行长廊隐含着始终如“一”的纯净学风。横卧于中央水系之上的长廊如正直的天平,容不得虚假与戏弄。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也来不得弄虚作假,为了学有所得、学有所值,必须坚持做真人、做实事。

其次,直线式的穿行长廊预示着始终如“一”的洁净斗志。人生就是穿行的过程,一节节车厢犹如一段段人生。偶尔倚窗观景,偶尔放飞思绪,偶尔娱乐休闲,但是,为了不改初心,必须勇往直前。

最后,直线式的穿行长廊意味着始终如“一”的有序成长。变化无常,生活有规。身临长廊之中,严谨的学习、积极的实践、热烈的研讨激励着莘莘学子主动规划人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人人不是自己的路人,而是自己的主人。

一句话,尽管长廊对于教学区也有明确的指向,但长廊的学习空间是次要空间,穿行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始终如“一”的穿行功能有着积极的育人内涵。

2 静:庭院所具有的空间美感

庭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庭院是指建筑物(包括亭、台、楼、楼、榭)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通称为庭或庭院,即一个建筑的所有附属场地、植被等;狭义的庭院是指房屋前面的寬阔地带,也称为屋院。

建大庭院(详见图2)位于教学区,网格式的布局将庭院分割成九个空间,每个庭院由教学楼围合而成。教学楼与庭院空间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观景视角。庭院平面设计丰富,层次清晰。庭院中的铺装形式多样,与绿化的分割形式体现了教学区特有的建筑设计特色,即简约精致、整洁美观。

尽管目前国内不少学者撰文指出,建大的庭院未能很好发挥大学文化功能。但笔者不这么认为,庭院与长廊连接成为一体,相应的需要从整体上看待庭院的空间美感和育人内涵。庭院的设计风格展现了大学校园所遵循的一个意境,即“静”,即静谧、沉静、恬静,承载着安静的教学场所激励人感染人的功能,拥有闹中取静的独特之美。

其一,庭院作为教学区的延伸部分,有着肃静、规范的内在要求。庭院内张贴教学公告、文化活动等内容直接与育人相关,因此庭院的空间有着不同寻常家庭的庭院空间那样自由随意,因而设计格调较为单一也是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

其二,庭院作为师生交流的公共空间,有着知性、人文的基本特征。庭院是师生进入教室的必经之处,其设计格调注重安全与典雅,材料考究、装修精细、设施实用,少了一份家庭庭院的喧嚣,多了一份校园庭院的静美。

其三,庭院作为学校个性的展示空间,具有另类、独特的重要含义。庭院作为一种人工创造物,往往要体现使用者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基本理念。北方庭院的高大气场不同于南方庭院的小家碧玉,豪爽、大气、不拘一格,有着“保持自我就是最好的气质”那般沉静。

可见,庭院担负着安静与稳重的学习空间功能,这里很适合思考与学习,有着浓厚的研究氛围;是知性与智慧的塑造空间,很有设计技巧和人文境界。

3 境:建大所具有的空间美感

长廊的“净”与庭院的“静”相互映照、相得益彰,共同承载大学建筑的“境”,即心境、情境、意境,蕴含着环境影响人塑造人的设计理念。也就是,长廊与庭院的创新风格共同赋予建大“育人美”的理想境界,一起生动诠释了建大的校训,追求人的踏实作风、创新精神与全面发展。

一方面,景觀建筑所反映的建大校训本身就是一种理想情境。

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由四组词构成,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三部典籍。博学源于孔子《礼记·学记》篇,原文为“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善建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为“善建者不拔”;厚德源于《易经》坤卦中的《大象》篇,原文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成源于老子《道德经》,原文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博学善建,即全校师生应当博学多才,在治学上不仅要专,而且要博,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和文化,要善于创建完美,为国家建功立业;厚德大成,即在博学的基础上,师生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志存高远,厚道宽容,虚怀若谷,成为集大成者,成就大业。校训中的前后两句,更是有意识地嵌入了“建”和“大”两个字,寓意明确,反映出建大是以建筑为优势和特色的学校,建大人应当成为具有广博学识和高尚品德的创新型人才。

另一方面,长廊和庭院共同映现建大人的理想境界:踏实、创新与全面发展。

踏实,即脚踏实地,认真努力求知求学、做人做事。创新,即面向未来,不断革新思维、转换思路、寻找新路径、解决新问题。全面发展,即身心健康、知行合一、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相和谐,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展示、才能得到发挥、需要得到满足、生活获得幸福。

总之,景观建筑与人文精神相互呼应,环境建设与育人工作融会贯通。校园建筑的空间设计能够突出“功能美”、“形式美”、“育人美”的一致性。只有从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才能理解建大长廊和庭院所具有的独特意境:长廊的“净”具有积极的育人内涵;庭院的“静”承载着激励人感染人的功能;校园的整体空间之“境”蕴含着环境影响人塑造人的设计理念。建大长廊与庭院的空间设计融合了人的主体元素与客体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在历史传统与现代发展之间找到了恰当的联系机制,因而能够实现风格创新与环境育人的双重价值,这一点给景观建筑设计领域以深刻启发。

参考文献

[1] 刘滨宜.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田学哲,郭逊.建筑初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任炜.文脉,校园亲和力的源泉——解析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新校区设计理念和手法[J].浙江建筑,2009,26(8):

24-26.

[4] 李玉康.人工之美 调节之匙——论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生态化景观在校园规划中的作用[J].城市建筑,2013(8):191.

作者:江宇凡

第3篇:北京大学校园设计与建筑变迁

未名湖燕园建筑于2Q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52年北京大学从沙滩红楼迁入燕京大学校园,物是人非,但“燕园”的名称却沿用了下来,甚至成为这所学校的代名词。燕园的建造与设计,历史与变迁和两任声名显赫的主人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见证着中国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

校园所坐落的海淀一带,是清朝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的所在地。从康熙年问营建畅春园开始,这里成为清朝历代皇族贵胄们建造园林的首选之地。直到清末圆明园、颐和园诸园毁于战火,这一带也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而成为废园。

《在华五十年》里。司徒雷登回忆了为燕京大学选择新址建造校园的经历:他们“或靠步行,或骑毛驴,或骑自行车”转遍了北京思郊,最终从军阀陈树藩手上买下了这片废园,并在校园设计上做出了伟大的决定:

“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按中国的建筑形式来建造校台,室外设计优美的飞檐和华丽的彩色图案。主体结构则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并配以现代化的照明、取暖和管道设施。这样,校合本身就象征着我们办学的目的,也就是要保存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后来,凡是来访者无不称赞燕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

这个决定的结果是建造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而其意义却远不止于此。

在为建设项目筹集资金时,司徒雷登校长在回答“国外的教会学校为什么要在中国办学”的问题时指出:“任何文明不仅是属于一个民族的,它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如果能够加强双方的交流,将有助于彼此间的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合作,建立起一种新文化。”这样的办学信念与设计师亨利·墨菲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共同缔造了这座中西结合的不朽杰作。1921年至1926年,亨利·墨菲正式接受校长司徒雷登的聘请,承担设计工作。从1914年来到中国,墨菲已规划设计了雅礼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几所学校。他的巨大成就来自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更来自于他试图融汇中西建筑精神的追求。

1920年第一张设计图纸完工,西方建筑思想在墨菲的心里根深蒂固,规整的环湖道路便体现了西方园林追求规整和次序的理念。由于第一次的设计要求把整个土岗、湖区整平,对于捉襟见肘的办学资金来说如此恢宏的工程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1921年墨菲做出了第二套方案,这次充分重视了自然环境,这套方案奠定了现在燕园的基本格局,在此基础上略加修正之后,燕大的新校区正式动工兴建。在一张并没有完全实现的设计图中,黄色部分是1926年迁入时已建成的建筑,直到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又继续着亨利·墨菲的理想建造这所园子。在未名湖的南岸最初设计了教堂,最终未能建成。南北轴线的交汇点处,即今天未名湖石碑所在地,原本设计了一处大殿作为学生中心,联系南北男女校区,最终也未能如愿。

墨菲对燕大的设计代表了20世纪初期一批西方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看法: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个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所蕴藏的强大生命力。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的是,墨菲超越了以西方建筑为主体,在细节上模拟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或者简单地加个大屋顶的做法,彻底地把建筑的主体让位给了中国建筑。

他指出:“的确,屋顶是整个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但是中国建筑的特色是贯穿整个建筑的,它的开窗、实体与虚体的关系,整体表现与细部处理等等,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想在现代建筑上获得这些精彩的中国建筑特征,是一点也不可能的,除非我们能在模仿屋顶之外再做点什么。”

从燕京大学中轴线的设计,到庭院式的建筑布局,到古典园林式的校园构造,超越“大屋顶”的对中国古典建筑的模拟体现在整个燕京大学校园的设计之中,体现着墨菲对中国建筑精髓的理解。在1914年参观故宫时,墨菲被建筑雄浑的气魄和华丽的装饰所倾倒,他认为故宫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群,并将对故宫的崇敬带到对校园的设计中来。

首先,故宫中轴线给了燕园设计以启发,而玉泉山塔的存在则促使墨菲做出了东西中轴线的创造:“那就是我想找的端点,我们校园主轴线应该指向玉泉山上的耶座塔。”校园主轴线由此贯穿博雅塔、未名湖、办公楼、西校门,直指玉泉山塔。除了东西主轴线外,还有一条南北主轴线用以贯穿男生、女生宿舍区,穿过燕南同、第一体育馆、静园。未名湖与湖岸丘陵则位于两条轴线相交之处,呈现“十字”的南北、东西轴线或许蕴含着教会学校的宗教意义,但设计更显而易见的是对中国园林与建筑的效仿。此外,从今天西侧门进入,沿路绕过一湾湖水,穿过南北阁、俄文楼一线,是当时为女生校区设计的东西次轴线。这一东西次轴线由湖泊的加入而曲折,充分蕴含了中国古典园林之韵味。

进入校门后,由校友桥、华表、石麒麟所确定的中轴线直通宏伟的办公楼,恢弘的屋顶样式、高大的台基则体现了亨利-墨菲对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仿效。除办公楼外,其他建筑对台基的处理并不突出。台基只是屋身的延伸,起槛墙的作用。对于屋身的处理则是墨菲在故宫启发下的杰作:直抵屋顶、突出墙面的立柱,以及不同的窗花和墙面装饰,突出了墨菲对传统建筑细节的强烈关注。

呈“品字”形的三合院式建筑组合更是几乎所有燕大建筑结构的基本形式,从办公楼与南、北化学楼的组合,到静园六院每个院落的组合,到再“德才均备”四斋的组合,无一不体现着“品”字形的布局。而这一结构很大可能源自于对气势宏伟的故宫城楼的模拟:城楼与城楼两侧宏伟的建筑气势给墨菲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此外,没计在未名湖南岸的教堂为高两层的大殿,直接模仿故宫太和殿样式,可惜种种原因未能建成。

除了对故宫的崇敬与模仿,墨菲还认为塔是中国最具象征性和特色的景观。在燕京大学的多个建筑图纸中部保留了建造塔的构想,最终促成了今天博雅塔的矗立。整座校同的设计也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书院的形态与环境:融入自然。进入校门之后是一长方形的校友池,颇有古代文庙、书院之内的泮池之意。用混凝土材料制作斗拱也是融汇中西方建筑特色的一大创举。

正是这些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建筑成组布局的原则,传统园林的意境与西方建筑规划理念融合在一起,墨菲将其称为“改良式中国建筑的复兴(adaptiveChinesearchitecturalPenaissance)”。既结合了冈峦起伏、流水萦回的皇家园林特征,又结合了现代大学的使用要求,成为大学校园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之后,圆明园建筑构件华表、石麒麟、丹墀、石屏风等的加入与这座散发中国皇家园林与宫殿气质的校园相映成趣,堪称天作之合。这座美丽的校园由此奠定了她独‘无二的特质。

设计精神的延续与建筑功能的改造

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燕京大学校址,学生人数连年增加,至1957年时,学生总数已接近9000人。因此北大在1950年代一迁入新址便加速了校园的扩张。一方面,相继购得了位于北部和西部的承泽园、镜舂园、朗润园,主要用于兴建教师公寓。由于再向北发展受圆明园的阻碍,因此整个校园建设牛要向东、南扩展。另一方面,补充燕京大学未来得及修建的建筑:第一教学楼、文史楼、地学楼、化学楼、生物楼、哲学楼等都是在墨菲的设计框架下建造而成,并努力与燕大建筑风格保持一致。此时期还修建了1-27号宿合,中关园、1~3号公寓等生活楼区。此外,物理大楼、力学风洞、图书馆也陆续启动建造。至1965年,又陆续建设了38~44号学生宿舍,朗润园8~12号公寓等(李婷婷、冯支越、唐伽拉《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校园规划的历史考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7期)。

校园的扩建虽然一部分采用了墨菲最初的设计,但难免受到当时校园规划理念和设计者个人思想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莫斯科大学为代表的苏联大学建设模式深深影响了全国高校的建设。北大新建的南部宿舍区基本采用典型的苏联网格型设计模式。此外,除了传统东西主轴线外,沿着图书馆、文史楼、哲学楼、再向东直通东大门的轴线成为新的轴线。“我在作总体布局时,就确定将图书馆放在这两条轴线的交点一成府路的尽端,作为对景。这一条路过了半个世纪,才拓宽成现在这个样子,将来还直通北京北中轴”(吴良镛《学园建设与文化内涵》,《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改革开放后是校园改造与建设的高峰,开启了理科教学楼群、东西部学生宿合和西部住宅区的扩建。理科教学楼群沿承了燕京大学三合院或者四合院的建造形式,但整体风格与燕大建筑风格迥然相异,新式建筑风格在校内全面兴起。1990年代以后,随着图书馆新馆、百周年纪念讲堂等一系列新式建筑的崛起,使得这所校园远离了墨菲设计的风格,而增加了更为多元化的现代气息。

除了校园扩建和新建筑的建设外,新的大学建设理念与体制带来了校园建筑使用功能的转变。原本作为男女校区分隔意义的南北、东西轴线丧失了原有的含义。男女校区各自独立的体育馆、食堂和医院等功能分区也因此而消失。新的功能布局形成,今天的北大校园西南部作为学生宿舍生活区,未名湖以东、南为教学区,以西、北为办公区,朗润园、镜春园则为一系列科研单位所在地。燕大时期的建筑虽然一并为北大所继续沿用,但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列举

朗润园在清朝几易其主,道光末年为载涛所有,燕大时期一直租赁作为教工宿合使用,北大迁入后买下,在此兴建了8至13号公寓。2001年在此兴建了万众苑,作为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办公地。镜春园原为庄静公主的赐园,燕京大学时期也曾作为教工宿舍使用,北大迁入后购买,现在为斯坦福中心、中古史研究中心、建筑学研究中心、教育基金会等众多研究机构和办公单位所在地。

未名湖北岸的“德才均备”四斋原本作为男生宿舍使用,取“水北为阳”之意。四斋呈现两组“品”字形结构,每组的两斋之间有一栋狭长的东西走向的建筑衔接,体量雄浑,气势开阔,充满阳刚之气。现已成为学校各部门机关的办公楼。

办公楼(贝公楼)功能基本没变,都为校园建筑的_丰楼。司徒雷登曾在此办公,现在也是学校党委和校长办公室及各下属单位所在地。二楼是从燕大就建造使用的办公楼礼堂,1935年“一二·九”运动前夜,燕大学生在这儿策划了这场著名的爱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江泽民主席、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施罗德、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爵士等许多政要、著名学者都曾在此演讲。校内的一些重要典礼、仪式、演出活动等也会在此举行。

与办公楼组成“品”字布局的南、北两座建筑原来各自名为睿楼、穆楼,为办公楼群的组成部分。睿楼南的一座建筑为化学楼,今天把穆楼称为外文楼,睿楼称为化学北楼,化学楼称为化学南楼,这就打破了原有“品”字形的设计结构。

民主楼位于办公楼以北,燕大时期名为“宁德楼”,是燕大第一所建筑宗教学院所在地,二楼有小礼拜堂,燕大的很多圣事和选举曾在此举行,现在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所在地,小礼拜堂犹存。

档案馆的前身是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其收藏的善本和古籍著称,仿照文渊阁而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建造,内部仿照西方图书馆的形式,中间有天井,二楼有回廊。北大迁入后设为档案室,1993年设为北京大学档案馆。

南北阁又称为姊妹楼,二者的造型、色彩完全一致,与俄文楼共同构成了品字形楼群。北部名为麦风阁,燕大时期作为音乐教室和男女学生活动中心使用,现为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南部名为甘德阁,现在为北大国际合作部。

俄文楼位于静园以北,燕大时期原名S楼,后改名适楼,曾是女子学院上课的教室,内有图书馆、小礼堂和教室,现在作为对外汉语中心和留学生上课之地。

静园六院精巧优雅,别具匠心,与二体共同构成大的品字布局,每一座园子又单独由品字布局构成,六座园林分布于燕园南北次轴线的两侧。燕大时期仅有四座,北大迁入后新建了三、六院。六院整体结构十分相似,但每座的门窗形态各异、花色不同。燕大时期作为女生宿舍和女教师宿合使用,每座庭院中还有自己的食堂,现在为历史学系、哲学系、中文系等一些院系、研究所所在地。

临湖轩位于未名湖南岸高地上,原是和坤临风待月楼所在地,燕京大学时期精心修缮,曾经是燕大校长司徒雷登、陆志伟的居住地,冰心和吴文藻的婚礼,费孝通与王同惠的婚礼都在此举行。北大迁入后第一任校长马寅初也曾在此居住。现在是北大接待贵宾的地方。

从大清王朝鼎盛时期的三山五园,再到清末战火洗礼下的废园;从燕京大学的苦心营建,再到北大迁入后的现代、多元化的改造,燕园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她的一山一水,一楼一阁都凝结着设计者的创作理念,更承载着时间流转的文化沉淀。设计在变,风格在变,不变的是每一位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更是守护者的燕园情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这所用宽广的胸怀容纳文化差异的伟大园子里生长,也将永远在这所与时俱进的园子里回荡。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考文献: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海南出版社,2010年;唐克扬《从废园到燕园》三联书店,2009年;侯仁之《燕园史话》,北京大上学出版社,2008年。)

(责任编辑:孙秀丽)

作者:孙雪静

第4篇: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生态建设

沈阳建筑大学人文生态校园建设

人文生态建筑是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与交往的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建筑的设计是以低碳发展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提高建筑性能,通过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优化能源系统、采用废物管理等措施,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使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

那么,人文生态校园是什么呢?

我们的时代正深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在大学建设中融入绿色理念以及气候变化责任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最终的目标是形成校园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正如有学者所说“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社会意义上高度综合的生物有机体.它融汇理论和思想.进行创造、学习、发明和发展.但他还必须吸收自然资源并消耗资源.校园作为这一生物有机体的栖息地应是功能完各的、适于居住.但更应是能够赋予学者以灵感.能够在其中更有效进行创造、学习与发明的环境。”所以一个优秀的校园规划.应具各泛生态化特征。大学校园是一个社会意义上高度综合的生物有机体.在这个系统里.师生、植物、知识等相互融洽.形成和谐的生态系统。

一、在整体的布局

校区按类别划分为稻田地、草地、水体和文化4种斑块,各个斑块之间通过廊道连接。教学楼部分底层架空。校园中大片的草坪、绿萌延伸到网格状的内庭院之中,视野通畅,扩大了绿地而积,丰富了环境空间的层次,也打破了内庭院的封闭感。反映出较强的生态意识。规划对用地进行网格的划分,然后将绿色斑块与水体斑块集中放置在校区的中心,构建“绿色中心”,形成绿色与蓝色的“肺”,将中小型的绿色斑块按照面积大小与生态功能系统化的要求布置于校区的网格结点上。充分发挥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为学习、生活于其间的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沈阳建筑大学总平面图

教学区采取网络布局结构,功能区与绿带相间布置,最大限度地将“中心绿色斑块”的生态环境向教学区渗透、延伸。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作为一个建筑类的专业院校,考虑到专业对知识广博性的要求,教学区采用80m ×80m的模数网格为基本中-元的网格形式,平而扭转45度形成一个整体,强调整体的交流和互动。建筑定位线形成网络建筑中一元以数量美学的原则,生长重复。中部围合公共活动空间,其间形态呈矩形,该模型建筑密度较高,“集中”有利于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师生交流与院系间资源共享。适用于学校中文理科基础究、艺术等学科组织交流。

由于网络本身的均质性,虽能有效地保证空间的秩序,但空间较难形成焦点。因此,从校园空间形态上,其动线的布局应有主辅次; 其围合型的空间内形式丰富多样。这样才能避免校园空间形态的中调和划一。

在功能布局上,整个校园以中心公共教学区为核心,其南侧为娱乐活动区,东侧为生活区。西南侧为实验区。一条沿带状池岸展开、起始于学院正门、终止于体育馆的景观中轴,将主建筑的正立而、学院标志塔、过街廊、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绿萌碧草连同水而垂影等这些点睛之笔联系起来,形成一道精彩的风景线。配套服务设施(食堂、活动中心、公共浴室等)分散布置于生活区。

二、环境景观空间

在景观设计上也具有一定的新意。把稻田景观引入学校,为学校的生态性带来新的活力当然也符合现在所追求的原生态性也即是最大限度的还原地于景观特色。稻田新校区曾经是千亩稻田耕地,沈阳建大在新校区的建设中保留了一块稻田地,将稻田做成景观。通过将稻田引入校园,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法,使大田稻作既有生产功能,又能满足校园学习、美育和文化及农业劳动教育的等功能。其主要优点有:一是延续当地文脉;二是较种植草皮更具有经济效益;三是水稻一年四季的景观很不同,是一种动态的景观,具有趣味性,荞麦景观效果也不错。春夏秋冬,稻田不断变换景观,从稚嫩的秧苗到郁郁葱葱的秧秆再到沉甸甸的稻谷,让学子们欣赏如画风景的同时,更能领略到辛苦、收获和成功。稻田校园景观用当地的东北稻和荞麦等农作物为材料,营造出富有独特的现代感和乡土气息的稻田景观,让学生在一个现代城市环境中学习书木知识的时能感受自然的过程、四季的更替、作物的春秋和民以食为大的道理。同时还建立小型的生态园区.如鹿园、孔雀园等。

稻田景观 鹿园

三、人文景观空间

继承文化人文景观特性.力争把历史的记忆留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94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建筑院校。60年的风风雨雨,老校区的一草一木,早已与老沈阳的印象交织在一起,深深烙在老一代学校师生的脑海中。新校区处于新开发的浑南区,虽然有更开阔的校园、更具时代感的建筑,但是难免会给人一种缺乏历史积淀的感觉。全新的场所里,没有了记忆中熟悉的背景,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陌生的疏离感。怎样在新校区中唤起人们对老校区乃至老沈阳城的回忆,加强人们对新校区的历史认同感,成了摆在设计师面前必须解决的课题。于是,在新校园的规划建设中,特意移植了老校区和老沈阳的一些建筑符号,从而增强了新校区的历史文化韵味。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要数“滚滚向前”和“老校门”这两者了。“滚滚向前”是位于新校区铁石广场。前的一组雕塑,由一个铁碾子和若干拉着它的人像组成。那绝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校园雕塑,它还是一组历史符号,她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与学校的历史紧密联系着。

铁石广场 老校门

校门往往被隐喻为人们梦开始的地方。走进大学校门,多彩的大学梦就开始了;跨出校门,踌躇满志的学子们就开始为实现自己的事业之梦而打拼。多少年来,多少代沈阳建筑大学学子跨出老校门走向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老校门成了人们对老校区印象中的代表元素。如今,她被移师新校区的龙泉广场前,继续唤起人们当初走过她面前时的珍贵回忆,也激励后人不辱母校赋予的使命,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脉,即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主导的文脉。人脉的延续以人与人间的交流为基础。 1方格网络状的教学楼北方冬季较漫长,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设计中,建筑师有意把“人气”都聚到了温暖的建筑里边。新校区设计的创新就是各院系的楼宇以方格网的形式联系成统一整体。在这个建筑群内,任意两点间都是可通达的。有时,要到达一个目的地可以有多种走法:要去信息学院,你将“不得不”经过土木学院;要去艺术设计学院,你也可能碰巧经过建筑与规划学院。这种网状的空间组织手法,与传统的系馆相互独立的大学校园相比,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人流在不同学院大楼中交叉穿行,不同专业同学、老师间邂逅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从而也增大了他们交流的几率。个人交流面扩大了,集体融入感就加强了,校园生活变得更具有亲和力。

人脉的加强也促进了各学科间的交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各学院的特色文化、学术思想就通过人脉更广地传播开来。如果把教学区方格网状的廊道比作城市街道,那五彩缤纷的各学院沿廊展窗,就俨然成了沿街建筑丰富多彩的立面通过阅读墙面上展示的各学院宣传资料,通过“当地人”的交流,每个人都能从不同“地域”体会不同的“地域文化”,并且有所收获。

网状布局也有弊端,它增加了交通面积,增加了建筑造价和能耗,还导致容易迷路等问题。但从其贡献看,是利大于弊。诸如迷路等问题,可通过设立更直观的路标系统来解决。

2尺度宜人的半围合休憩空间

设计师在教学区建筑中有意安排了不少半围合的空间。后期在这些空间里摆上了茶几和椅子,挂上塑料藤蔓和壁画,有些还在附近设置了咖啡机等设施。就这样,一个个半围合的小空间变成了一个个茶座、一个个书报园地。冬天,同学们课间会捧着热咖啡在这里看报交流,一阵阵欢声笑语留驻在了这些小小的空间半围合休憩空间为使用者构建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交流环境,使人们在此可以作更深层、更长时间的交流。如果说“网络格”是在广度上增进了人们的交流,那么半围合休憩空间是在深度上对之进行了发掘。

四、行为空间

分区明确.居住生活空间、教学空间、活动空间完全分离.相互之间不产生影响:更为可取的是车行空间几乎不能进入教学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车行对教学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整个交通线路在园区外围形成一个环.更显得具有围和感。

结论:

本文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个层面对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蕴含的人文思想进行解读。 大学校园占地而积大,相对容积率不高,因而应该有效地发挥它的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市大型公共绿地的有效补充。校园生态以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思想为指导,景观格局的形成与形态、空间异质性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景观生态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相互作用、与景观空间格局的相互影响,所以对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体的大学校园规划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凹.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赵捍,李月辉.实用景观生态学凹.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陈伯超,徐丽云,王晓晶.沈阳建筑人学新校区设计解读 建筑学报.2005 [4]汤桦 建筑乌托邦 [M] 成都:贝森出版社,2004 [5]理想空间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5

目前.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建设在原规划的大构思下不断完价.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中央水系对气候微调—宿舍、教学和运动场馆二大校园功能区围绕水系形成‘品”字型格局.水成为校园微气候环境的调节器。新校区将人工建筑、自然保留景观等结合的协调增加了校园自然景观生态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自然生态环境与校园人工空间是相互作用的。这样才能实现校园的功能效益最大化。

生物廊道通行顺畅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校园的特点。底层架空的教学楼群.使生物畅通无阻。这种设计手法.可以方便学生在廊道底下行走。上面为学习教学安静区。教学楼下面则是行走.通透的活动区.动静分离。微型生态园中央水系的东面是一个自然微型生态保护区.这里除了有自然的生态环境.还可以饲养一些小动物.保留了自然的生态面貌。水系与自然微型生态保护区所形成的自然环境.含有十分丰富的生态关系.同时也为自然界的生物提供了栖身的场所.畅想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第5篇:【沈阳建筑大学专业】沈阳建筑大学招生网站-沈阳建筑大学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沈阳建筑大学专业】沈阳建筑大学招生网站-沈阳建筑大学分数线

一、 学校自然情况说明学校全称:沈阳建筑大学办学地点及校址: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层次:本科学习年限: 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标准学制为5年,学习年限为4-7年;其他普通本科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为3-6年。 办学形式:全日制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95.825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4.2882万平方米,专任教师85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432人,教学仪器设备值11322.93万元,图书126.82万册。

二、 计划特别说明 语种限制:英语专业仅招英语语种考生;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建筑智能化方向)等专业部分专业课程采用英语、汉语进行双语教学;其他专业新生入学后外语教学为英语或日语、俄语。 其他说明:英语专业在招生录取时参考英语成绩。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按建筑工程俄语强化方向进行培养,入学后外语教学为俄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俄语语种考生。 建筑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设计方向)、风景园林等专业要求考生须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对于上述专业录取的考生,入学后加试美术,不合格者在校内进行专业调整。 学校各专业在招生录取时无男女比例要求。

三、 专业设置说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制科类授予学位门类082801建筑学五年理工建筑学082802城乡规划五年理工工学090502园林(景观设计方向)四年理工农学082803风景园林四年理工工学081001土木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1006T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0101理论与应用力学 四年理工工学081201测绘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2901安全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1005T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理工工学081801交通运输四年理工工学120602物流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0201机械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10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100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2502环境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0801自动化四年理工工学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理工工学080703通信工程(建筑智能化方向)四年理工工学080901计算机科学与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技术四年理工工学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理工管理学08100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四年理工工学0804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年理工工学080403材料化学四年理工工学080412T功能材料四年理工工学120103工程管理四年理工管理学120104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四年理工管理学120105工程造价(注册造价工程师方向)四年理工管理学120404土地资源管理四年理工管理学120405城市管理四年理工管理学030101K法学四年文史法学120201K工商管理四年文史管理学120203K会计学四年文史管理学120206人力资源管理四年文史管理学130503环境设计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503环境设计四年艺术(理)艺术学130504产品设计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504产品设计四年艺术(理)艺术学130310动画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310动画四年艺术(理)艺术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理)艺术学050201英语四年文史文学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理工理学我校工商管理类2014年继续按大类招生, 入学两年后分流为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四、 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说明本科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沈阳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达到沈阳建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颁发沈阳

建筑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五、 收、退费等说明

1、

学费收取标准:按照省物价部门

批准并办理收费许可的标准向学生收费。

2、

学费的退费办法:学生因故退学

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将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

3、

助学和助困的具体措施:我校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学校的实际采取了“奖、助、贷、勤、免、补”等多种措施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是按规定发放国家和辽宁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时,学校还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及多种企业奖学金,贫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可获得奖学金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部分费用;二是按规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定发放国家助学金的同时,学校还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三是与有关银行落实了为贫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事宜,当地没有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可持相关证明,入学后办理助学贷款;四是经核准符合学校减免条件的学生,可以享受学费的减免政策;五是对于特殊贫困的学生,可获得以下形式的资助,如定餐、阳光卡、慈善卡、学校党员助困基金、雷锋班历任班长资助基金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助学助

困基金等资助。

六、 招生录取规则说明

1、

调档比例:我校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省区,按该省区规定的相应比例调取考生档案;在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省区,

按学校招生计划不超过120%的比例调取考生档案。

2、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

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

院校志愿录取办法:我校2014年在招生省区的所在批次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我校也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 在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省区和批次,学校则实行院校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即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

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计划招生数时,不再调阅其他志愿考生档案。

4、

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相同的情

况下,优先录取享受国家规定政策加分的考生。

5、

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方法:考生专业安排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 即在进入我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中,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为依据,按先高分后低分的原则,依据考生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安排专业。 在考生专业安排过程中,当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的分数要求时,如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将根据考生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对于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报考同一专业且高考文化课成绩相同的考生,录取顺序为:①享受国家规定政策加分者;②专业志愿靠前者;③高考相关科目分数较高者,理工类专业科目优先顺序为数学、外语、语文;文史类专业中英语专业科目优先顺序为外语、语文、数学,法学专业为语文、外语、数学,工商管理类为数学、外语、语文。

6、我校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的录取原则。

7、我校在江苏省对报考考生的要求为:理工类选测科目一为物理,选测科目二不限,两门选测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为2B以上(含),必测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为4C以上(含),技术科目等级为合格。 对进档考生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方法进行录取。 报考同一专业且高考文化课成绩相同的考生,录取顺序为:①享受国家规定政策加分者;②专业志愿靠前者;③选测科目一(物理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较高者;④高考相关科目分数较高者,理工类专业科目优先顺序为数学(含附加分)、外语、语文。

8、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说明(1)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的工作程序、日程安排及录取办法2014年,我校在列有艺术类招生计划的省区均不再单独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简称校考),将统一采用考生省级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简称省级统考)。 在我校列有艺术类招生计划的省区,凡取得该省区相应艺术类统考合格证的考生均可报考。 录取原则为:当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划定的艺术类提档控制线的基础上,以其高考文化课成绩与省级统考成绩相加的综合成绩(即:综合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省级统考成绩)进行排名。 在具有所在省区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的考生中,按综合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对于报考同一专业且艺术类综合总分相同的考生,录取顺序为:①享受国家规定政策加分者;②专业志愿靠前者;③省级统考成绩较高者;④高考相关科目分数较高者,产品设计专业科目优先顺序为数学、语文、外语;环境设计专业、动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科目优先顺序为语文、数学、外语。 (2)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的工作程序、日程安排及录取办法工作程序:高水平运动员考生需按我校规定时间到学校进行体育专项测试报名,报名时需持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1份、所在学校推荐介绍信、国家等级运动员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份、被认定为等级运动员相应竞赛的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秩序册、成绩册原件及复印件1份、1寸近期照片3张。 考生需本人到校报名日程安排:2014年2月25日前考生网上报名;2014年3月7日,现场确认报名信息;2014年3月8日,体育专项测试;2014年7月,招生录取。 录取办法:我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录取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考生须在我校组织的体育专项测试以及所在地省级招考办组织的高水平运动员统一测试中成绩合格,且文化课成绩达到相应要求,并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合格,我校方能录取。 具有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证书,且在我校组织的体育专项测试中成绩优异,并在我校自行组织的文化课考试中成绩合格的考生,我校将根据其体育专项测试成绩和文化课考核成绩,在考生所在地省级招办审核同意后择优录取。 经我校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并参加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如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相应科类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65%,我校将在考生所在省级招办审核同意后予以录取。 具有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在我校体育专项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如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区相应科类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将在考生所在省级招办审核同意后,参照考生所报志愿择优录取至额满为止

9、联系电话:024-24693969 网 址:http://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沈阳建筑大学报考指南:

沈阳建筑大学招生计划:

沈阳建筑大学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6篇: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摘 要: 结合进行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实践,论述了中国教育大发展背景下的校园规划理论及其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校园规划;空间;环境;环境

0 引 言

近年来,全国高校建设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更新,也促进校园规划设计观念的改变,对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更新的要求。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是校方和规划设计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

①注重交往空间和环境的整体设计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大学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的形式和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中。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在教室外的庭院中以及一切活动场所中相互交流都是获取知识陶冶性情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话、交流、沉思乃至休憩,这些课堂以外学生更为自主的活动变得大为重要。

为了顺应教育内涵的变化,新校园规划设计应着重加强校园交往空间(交流共享空间)设计,在校园内为师生提供多层次的亲切宜人的学习、交流和思考的场所,并通过各种层次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设计师的关注焦点从仅仅注重建筑的单体结构转换到建筑与环境上来,把校园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规划、建筑、景观的整体化设计,创造“建筑之间和谐一致而不失各自的特色,建筑与环境相互呼应,融为一体”的整体校园形象。在这里,建筑只是主角之一,作为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强化群体空间场所的感染力,加强环境和空间特色的创造。

②注重校园中心区规划设计,使之成为个性鲜明,有凝聚力的共享空间

在校园交往空间中,校园中心往往是处在主入口,主轴线上,由主体建筑,主要空间(广场)和主要景观组成,是学校的行政教学中心,人流交往(礼仪)中心,资源信息及景观中心,是整个校园的资源共享和环境共享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校园的形象,统帅整个校园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校园中心区设计是学校设计的重中之重。

③建筑集中化、综合化

建筑集中化、综合化是当今校园建筑发展趋势之一,打破传统的学科分界,集合教学研究空间,集合信息传输、贮存管理等系统使之集中化、集体化。减少资源重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分散为集中使之共享、公用。

④自然与建筑的和谐

一个全新的校园建设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同时具有鲜明特征的自然环境也对校园的空间氛围产生强烈的作用。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地形,使建筑与地形巧妙结合,融于山水自然环境中。

⑤注重校园的地域性、文化性及个性创造

校园的地域性、文化性及个性是校园场所精神的实质,是师生们对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根基,对于全新的校园尤为重要。没有地域性,文化性与个性,校园建筑与环境将显得苍白无力。

⑥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

大学校园内交通组织的重点应是确保步行系统(自行车)流线的顺畅和便捷。从生活区到教学区“三点一线”之间的人流是主要人流,要设有足够宽的道路以满足人流交通。

基于对以上认识的实践,我们在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设计中刻意营造这种氛围。

1 工程概况与场地特征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第一所专门培养酒店管理、旅游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其目标是培养准外交人员,追求端庄、典雅和时尚。新校园位于青岛市李仓区,地处花椒山北麓,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坡度10%左右,属中缓坡地形。自南向北形成三个台地,台地高差4~8m。第一台地东西向坡度<3%,属平坡地形,平坦宽敞,是校园主要建设用地。第一台地东端与九水路高差约7m,西端高差约2m(入口处)。几条冲沟自南向北从校园穿过,流入校前明渠再流入李村河。北侧有一因冲沟作用形成的约3000m2的水塘。整个校区占地44hm2,总建筑面积约10×104m2。

2 规划布局

2.1 功能分区

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和设计指导思想,本着合理利用地形,合理解决功能分区与地形之间的矛盾。将校园分为三个区,分别为学生生活区、行政教学区及体育场馆区。为加强校园交往空间和环境的整体设计,加强校园中心区的塑造,把教学楼、实验楼等集中化布置。在主入口处设置中心区,位置合理,形象突出,与城市道路联系方便。学生食堂、生活服务楼及学生生活区通过一条环形道路把它们联系起来。体育馆位于次要入口处,便于对外开放。体育活动区位于生活区与教学区之间,联系方便,提高了体育场利用率,在空间上也起着隔离作用。

2.2 建筑空间组织

在规划布置上注重带状开放空间(共享交流空间)的塑造,将学生生活区→水塘(体育场馆区)→中心广场→东广场等空间联系起来形成带状开放的空间结构,将不同功能的分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多层次交往空间。

绿地系统规划丰富合理。根据不同地块,不同空间作出不同的布置,自然和人工相结合,草坪、乔木、灌木相结合,带状林荫路与开敞的绿地相结合,形成可以观赏,可以游览,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立体化绿地系统。

2.3 文化及个性塑造

评价一个建筑首推其人文价值。在校园共享交流空间带上,根据环境和功能的不同设置三个主题。在共享交流空间带的起点———学生公寓,结合水塘景观、食堂前广场、体育场边绿地等环境要素设置生态园,在水塘岸边布置座凳、草地、花池等以创造生活、休闲运动等环境氛围;在校园中心广场,布置喷泉水景、雕塑、花池、花台、广场灯、乔木及铺地等地景,塑造现代大学校园行政教学空间环境氛围;在校园东广场中心花坛布置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标志性雕塑,反映酒店的历史文化,题材可以是中国古代驿站,也可以是世界酒店管理组织的行业标志。在广场周围布置庭院灯、座椅、花池花台等环境要素,塑造可观赏、可休闲的有文化内涵的共享学习交流空间。

3 建筑与环境相关资料

新校园的建筑形式应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建筑风格应是庄重典雅、简洁明快、新颖大方,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感。把校园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建筑之间的既和谐统一而又不失各自特色,建筑与环境相互呼应,融为一体”的整体校园形象。

3.1 建筑与山地的融合

根据山体山位的自然特点,按功能分区将校园分成行政教学、生活服务和体育活动三个不同形态的空间,布置在三个不同的台地上,环形路联系各建筑形成整体。各组建筑与地形充分结合,根据各自特点分别加以处理。

将八幢学生公寓两两集中形成四个半封闭的庭院空间,一来便于管理,二来丰富景观空间,改变行列式的单调感。四个学生公寓组团依山就势排列,每个组团两幢公寓高差2米,用连廊调整二者之间的高差,并作为组团的总出入口。

为减少食堂及室外场地与环形路之间的高差,减少食堂下沉感,南入口设在三层,通过栈桥与环形路相连,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图书馆设置架空层,降低图书馆广场标高,以减少中心广场与图书馆之间高差,增强广场的围合感和图书馆的视觉效果。

适当提高校园东广场场地及建筑标高,减少下沉感,较好地展示东广场及围合建筑的形象。

3.2 建筑与空间的结合

①中心广场与行政教学区

中心广场由办公楼、教学楼C、D,学术交流中心及图书馆等主体建筑围合而成。图书馆位于广场南端,校园中轴线上,对称布局,为增强围合感,平面呈弧形布置。办公楼与交流中心、教学楼C、D均采取左右对称布置,入口设在面向广场一侧,以增强建筑之间的对话和广场的凝聚力。前后两排建筑入口及立面处理形式相近、材料相同以求得建筑之间的和谐一致。

②东广场与教学实验区

东广场位于中心广场东侧,是中心广场的延续,由教学楼A、B及综合实验楼、烹饪实验楼组成。四组建筑的入口均面向广场,朝向九水路,以求建筑之间、建筑与广场及与九水路之间的对话。前后两排建筑虽分设在两个台地上,通过在中轴线上设大台阶,沟通前后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整体。四幢建筑平面功能不同,形式相近,通过入口的组织取得建筑与广场的和谐、统一。

③学生公寓与生活区带状空间

学生公寓的四个组团与食堂、生活服务楼围绕环形道路,依山就势布置,组成高低错落,封闭与开敞相结合的舒展形带状空间。四个内庭院布置形式各异,景观主题不同,以增加组团空间的个性和趣味性。

4 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统一变化

大学校园作为群体建筑,单体建筑特别是主要建筑,既要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又要与整个校园相协调,在变化中求统一,并形成有机的整体。

①行政办公与教学实验楼功能、体型、高度相近,在立面处理上采用相同、相近的形式。入口及主楼梯设在端部且面向广场,主楼梯及次楼梯突出墙面与屋面,打破水平条的单调感。立面采用底层、顶层及中间标准层三段式,向北立面的檐口统一为飞檐。不同之处在于中心广场各建筑入口为1/4圆弧形,东广场各建筑入口为矩形,办公楼与交流中心为倒锥形。

②图书馆是整个校园的主体建筑,功能与教学楼不同,且位于中轴线上,采用弧形对称布置,架空层大台阶拾级而上,统帅中心区形成整体。凹弧形的主体部分及连廊和凸弧形的共享大厅及室外大台阶相辅相成,和中心广场其余四幢建筑入口处的弧形相呼应,显得和谐统一。

③学生公寓功能相同,结构形式、层数相同,组合方式上相近,在立面形式上采用相同的处理手法。主楼梯设在靠环形路一侧的出墙部位,并突出屋面(作为上屋面楼梯)形成学生公寓的标志性符号和景观,将楼梯间和部分房间突出墙面和屋面,与弧形阳台形成虚实对比,在顶部作蝶形装饰使建筑显得轻盈、柔美。

④学生食堂及生活服务楼是生活区的主体建筑,平面采用园形、三角形,刚柔并举,具有鲜明个性。食堂为两个半园错开布置,中间插入矩形的连接体。生活服务楼圆形体块与三角形体块融为一体。

5 建筑色彩

学校整个色彩处理以浅色明快为主,体现活泼时尚的文化精神。

学生公寓为兰灰色调,分三段式,底层为浅灰、顶层及阳台为白色,中间各层为深灰色,以取得和绿色山体背景相和谐,与行政教学区建筑三段式立面形式相呼应。

行政教学区建筑色彩以白色调为主,底层(基座)为浅暖灰色,上部各层为白色,局部窗间墙为兰灰色以求与学生公寓主色调相呼应。

图书馆中间共享大厅及连廊部分为浅暖灰色,上部为兰灰色,墙面上下两部分均用白色色带划分墙面。

6 结束语

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设计中,通过对现代大学校园设计理念的理解、创造和构建,在复杂场地环境中营造出具有校园时代精神的场所空间。

第7篇:沈阳建筑大学建设项目管理公司

第6期

月报

每月赠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本月进行的重要工作内容

召开2006年上半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

迎接ISO9001-2000认证审核工作

进行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第二批换证准备工作

下月主要工作内容

进行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第二批换证工作

进行涉外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

应届毕业生来公司工作状况的调查

工作与效果

●公司动态

8月2日,朱红副经理到星河湾工地指导工作,并与甲方共同检查监理工作

8月4日-6日,公司召开上半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智德春、张万庆及朱红等领导、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各项目管理部经理及科技处财务部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共讨公司发展大业,会议的召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8月11日,朱红副经理落实ISO9000认证准备工作。

8月14日晚,张万庆副经理及朱红副经理到铁岭工地指导检查工作。

8月14日-15日,北京埃尔维认证审核中心检查组一行三人对我公司进行了ISO9001-2000质量认证的审核工作。

8月29日,朱红副经理到黑牛豆奶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8月29日,张万庆副经理和办公室刘革前往深圳市金田帝进出口有限公司洽谈涉外建设项目管理事宜,并达成初步协议。

●公司会议

2006年8月4日至6日,公司召开2006年上半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公司智德春、张万庆、朱红、高福彬、高庆华、安永海、郭宪辉、刘革、刘利华、张悦梅参加了会议,项目管理部王立国、于淑芹、杨光、宗东战、王铁军、张希增、姜永力、宋舒、徐伟等参加了会议,科技处财务部史献民、徐国涛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副经理朱红主持,公司决定召开这次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是公司上下统一思想、加强管理的需要,各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都要有紧迫意识,通过总结上半年工作,调整思路,更好的进行工作,确保今年任务顺利完成。

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及各项目管理部经理作了上半年工作的汇报,同时还就现场管理、公司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工作交流。

朱红副经理就项目部人员管理和财务状况发表了几点说明;

1,第一项目部张权的关系落在公司,要从项目部预留部分资金,从公司开资。

2,汤元甲关系落在公司。

3,宋舒、毕亚林项目部的人员将停办工资和养老保险等,原因是在公司的帐户上,没有款项。

4,公司目前具有国家注册人员不足30人,涉及合同鉴证人员的数量有限,各项目部必须从大局出发,也要聘养一些资格人员。公司对项目部有3名注册人员是最低要求,也是项目部工程负责的要求。目前,公司就没有注册的电气人员,队伍不健全,争取项目也难。

5,截止7月末,大多项目部在公司的财务帐户都是负数,只有姜永力、于淑芹项目部略有余额。

张万庆副经理就组织机构、项目部与公司的利害关系等发表了意见;

公司发展到今天,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成果,是市场的培育和建筑大学的支撑的结果。企业如何发展和壮大,除了经营方式,还有是大家共同努力,按照学校的要求,公司将转制,走向独立,将真正面对市场。

1,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

作为一个企业,要有良好的机构和人力资源。在这个队伍中,项目经理和总监更为重要,要提高综合能力,要加强自身建设。同时,要发挥其他人员的作用,不能单打独斗,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好。

2,要有负责的工作态度。

3,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

4,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5,要与公司保持密切联系。

这里首先要接受公司领导,其次是及时反馈项目部情况。

智德春总经理就会议主要内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说, 这次会议,大家都做了精心准备,也在会上做了发言,从各个角度谈了态度。公司召开这次会议,考虑到许多方面要相互沟通。

今年年初,公司调整了经营思想,提出项目管理责任书的要求,随之,有六个附件,在座的都履行了手续。目标责任书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一定的法律责任,对于强化管理责任、调整人力资源、落实工作关系、经营指标的实现都有一定的要求。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样子。因为是刚开始实行,大家还不太适应,但管理部门有了主动意识,承担起了责任,也出现了项目部不满意的地方,要大家调整心态,端正、摆正自己的位置。

1,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共同发展。

公司组建项目管理部,是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承担了经营和管理风险,要保证正常运转,必须有管理,有责任。

1)各项目部是公司的组成部分,关系不是合作,而是一体,没有外部之说。

2)公司与项目部的关系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公司的规定和要求都具有严肃性、纪律性,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公司指令下级要坚决贯彻和执行。

3)项目部对公司的要求有异议,可以反馈,职能部门要及时反应和解决。

4)公司的各项规定,不是管死大家,不信任大家,是一种组织管理行为,是在按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把握局面的一种管理。各项目部的财务管理也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

5)各项目部对公司的要求要及时反馈,包括财务报表,经营情况。8月份开始,经营部开始清理帐目,希望我们的工作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而不是掩着盖着,如果那样,我们将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2,还有一个问题要说给大家,就是诚实办事。

各项目部使用公司印章,要按照要求严格用印,但绝不许用项目部印章代替公司印章,另外,沈阳市下发了新的监理细则,对监理市场及人员进行了规范,包括刚刚公示的八条禁令,我们要认真对待,上岗人员注册、劳动关系的补办要抓紧,经营部、办公室要落实好。

2006年8月11日下午,在公司会议室召开总经理工作例会,智德春、张万庆、朱红、刘革、刘利华、高庆华、高福斌、郭宪辉参加了会议,会议议题是迎接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工作。

会议由智德春主持,8月14日和15日,北京埃尔维质量认证中心审核工作小组将来公司进行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工作。这次会议是审核工作的准备会议,由总工办汇报准备情况和在会议期间各部门的工作分工。

高福斌:通过对质量手册的修订和与李辰欲的多方面沟通,总工办又与相关部门进行了

落实,将目标进行分解到各部门。目前,公司基础工作已经完成。在会议期间,有工作会议、材料审查、现场考察等若干内容,办公室、总工办、工程部、经营部都安排了相应工作,要按时准备好。

张万庆:这次审核工作尽管人员比较熟悉,但各项准备工作必须按照要求去做,标准不能低,要认真重视此项工作。

智德春:会议期间,公司员工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各项准备工作要充分、有提前量。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总工办负责审核工作,首次会议要隆重热烈,要有气氛。各部门要及时沟通情况,确保会议期间严肃和顺畅,不能出现差头和问题。

8月14日至15日,北京埃尔维质量认证中心组成了以高级审核员李辰欲为组长的审核组,一行3人对我公司自2006年3月1日质量手册换版后运行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认证审核。此次审核的目的是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是否持续保持和改进,以确定是否决定推荐认证注册资格。

8月14日上午8:30,认证审核首次会议在公司会议室召开。审核组长李辰欲主持会议,科技处处长周静海同志、公司领导层、各部门副部长以上干部、各部门与体系运行有关人员和审核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审核组组长李辰欲在会上宣读了审核计划,在计划中明确了此次认证审核的目的、审核依据、审核范围、审核组的分组情况、审核的日程安排等有关事项。首次会议之后,审核组成员在公司陪同人员的协助下,利用两天时间,对公司领导层、总工办、工程部、办公室、经营部、招标代理中心、建赏欧洲项目监理部、国际饭店项目监理部依据审核原则和审核计划进行了现场审核。审核工作始终在紧张、和谐、有序的气氛中进行。

历时两天的审核结束后,审核组与公司领导层就审核情况进行了交流,并于8月15日16:30召开了监督审核末次会议。会上审核组组长李辰欲代表审核组宣读审核报告并宣布了

此次认证审核结论:“沈阳建筑大学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建立并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能持续保持和改进,推荐认证注册资格”。

公司总经理智德春作了总结发言,智总首先代表公司对审核组3位审核员两天来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给予的指导表示感谢。他说,此次认证审核为公司提供了一次全面检查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审核组老师们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其次,他要求各部门要认真地对待所发现的问题。大家要认识到没有开具不合格的部门并不代表工作就非常到位了,开具不合格的部门也不代表工作不好,由于时间紧,又是抽样审核,没有触及到的部门要举一反三,自查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问题。他要求本次监督审核开出一般性不符合报告的部门,尽快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关闭。最后,他要求大家要正确认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他说,公司付出了很大的精力搞了质

量管理体系,就是要做到规范管理。我们是沈阳市第一家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监理企业,我们要做就要扎扎实实地去做。

各部门在末次会议后,针对审核组开出的不合格报告及指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了不合格项产生的原因,制定了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预计到8月25日所有监督审核中开出的不合格项将全部关闭。

2006年8月30日下午,在公司会议室召开总经理工作例会,智德春、张万庆、朱红参加了会议,刘革列席了会议。会议主要是讨论承接涉外工程项目管理事宜。

智德春先就这次涉及境外项目的工作想法进行阐述,进行海外项目是公司向外发展和拓展业务的需要,万庆等前往深圳进行面谈,加大了我们对项目的了解,公司有机会到境外,有钱赚,为啥不干。对此,领导也向处里做了汇报,希望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会上,介绍了深圳金田地公司情况和双方合作意向书的内容,张万庆、朱红也就此发表了意见,大家希望能够促成合作,并安排办公室进行下一步工作。

会上,还就近期经营工作进行了讨论,会议要求,公司的正常工作还要继续进行,对于较大工程,公司要下大力量去争取,创品牌,积累工作经验更为重要。会议要求,继续催促应进款项及早进帐,同时,研究催要欠款的措施和办法。另外,招标代理工作停步不前,没有业务和市场,要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刘革陪同张万庆经理到深圳洽谈有关孟加拉国达卡达拉吉商业大厦项目管理事宜,并达成初步协议。

及时传达学校本科教育评估的各项要求。

进行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第二批换证工作,本次涉及汪忠明一人。

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申报工作。

按照学校要求,继续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经营部

新签订监理合同星河湾一期工程、沈阳新荣电力有限公司科技园工程,辽宁中医药大学学生第二食堂和教学楼消防改造等工程协议。

编制投标文件11项,其中沈阳市化学工业区路灯(一期)中标。

本月进款13笔,总金额为88万元;管理人员工资6万元;管理成本10万元。

●工程部

对沈阳建筑大学西院办公楼拆迁现场进行检查安全工作。

参加辽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检查通告会。

参加东北MOTO新城项目监理部甲方召开的有关安全的监理例会。

严格控制各项目监理部工程现场相关报表使用公章情况,积极配合建设方进行现场验收工作。

● 总工办

8月14日-15日埃尔维质量认证中心对我公司进行质量体系审核,共发现2个不符合项。我公司已于8月24日整改完毕。审核小组认为我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推荐认证注册。预计9月初证书可颁发。

编写“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内科病房楼工程”、“沈阳市金融学校新校区建设工程”、“沈阳工业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沈阳工业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二标段)”、“公安部东北警用武器装备应急物资储备库工程”、“抚顺市国税局综合业务用房及附属楼工程”项目投标用监理大纲六份。

编辑、整理现行有效的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用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电子版。

8月17日,为迎省检到格林生活坊工地检查。

8月18日,到国际饭店项目监理部现场解决混凝土问题。

为有问题的监理部、监理人员做技术咨询服务。

● 招标中心

整理上半年招标工作资料,并存档。

参加了沈阳市建委针对招标代理行业召开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动员大会,会议上贯彻上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精神,并全面部署了市建委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按照要求,我公司招标代理中心本月全面进行自查自纠工作,并制定了确实可行的方案。

多次往返到营口市洽谈招标代理业务,并新签订两项招标代理合同。

● 预算中心

8月9日-10日在行政学院参加广联达平法讲座课程学习。

解答各投标单位关于《新华社辽宁分社二期工程》工程量清单提出的问题。

8月17日整理大剧院项目有关材料,进行收尾工作。

8月26日参加沈阳市定额站举办得工程造价人员普法教育,知识更新的培训班。

本期编辑:赵贞丽

第8篇:沈阳建筑大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相关部门、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下,学校2009-2010学年中,在我校原有的资助体系上,进一步健全了管理机构,完善了规章制度,拓宽了资助渠道,加大了资助力度,深化了励志教育,形成了以“奖、助、贷、勤、减、补”为主要方式的资助,以心理健康疏导、励志奋发成才的教育,“扬帆计划” 培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三位一体、互为依补的,全方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体系,确保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现在就沈阳建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自查情况做以概述,对于自查报告中的不当或遗漏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学校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概况

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实行省部共建。学校建校历史追溯到1948年成立的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学校现位于沈阳浑南新区,校内设有14个学院,有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校园获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在2002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2010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个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二级硕士学科点,41个本科专业,是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单位之一。学校招生范围覆盖31个省区,其中在14个省区进入一批次录取,在省内有16个专业和方向进入一批次录取。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辽宁省高校一直名列前茅。

目前,我校共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1637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589人,占全校学生数的30.8%。学校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情况划分为一般困难、困难、特殊困难三个等级。其中,一般困难等级学生82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困难等级学生1548人,占全校学生数的13.3%,特殊困难等级学生1221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5%。通过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校奖助学金和各项资助政策保障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可以得到一定形式的有效资助,资助覆盖率达到100%。

二、学校资助工作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情况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资金到位,资助工作有效展开

多年来,学校党委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学校党委书记等学校领导经常走访困难学生定餐窗口、阳光超市等,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定期参加学校、学院组织召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座谈会、见面会、总结交流会等,了解学生资助管理情况,及时指导学校资助管理工作。

学校的资助工作一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分管,由团委具体负责,2006年学校将资助工作划到学生工作部。在教育部教人[2006]6号文件下达后,学校根据国家和省教育厅的精神,在原有的学生资助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职责,调整并成立了由学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新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2007年组建了沈阳建筑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这一专职工作部门,与学生工作部合署办公,增拨了工作经费,专门负责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聘任了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任),配备了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学校资助管理工作。同年,还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励志服务中心这一学生组织,具体学生勤工助学等服务学生的工作,起到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校在资助工作的资金划拨投入方面,一直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 92号)、关于印发《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 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辽财教[2007]575号)两文件下达后,学校对照文件规定进行了认真的审核、梳理,在原有的学校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等的学生资助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勤工助学经费的投入,2009-2010年总投入544.61万元,落实了国家、省政府的有关政策,远超过国家规定的4%-6%的上限规定。

2、建章立制,严格落实,规范管理,资助工作有序进行

学校根据国家和省里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及时下发了“沈阳建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规定”、“沈阳建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办法”、“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沈阳建筑大学国家、省政府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以及“沈阳建筑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等资助工作管理文件,并于2008年汇编成册,保障了学校各项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学校还根据国家和辽宁省每年资助工作精神的调整,及时对各项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基本形成了适合学校情况的、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

在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学校根据《辽宁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和《沈阳建筑大学学生资助管理规定》的规定,狠抓程序管理,严格落实。学校在每学年进行一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学年中期进行一次认定调整。在认定工作中,以学院为单位分别成立相应的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经学生个人提交申请、评议小组认定,学院认定小组对结果进行审核,结果无异议将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范围内予以公示,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档案,最后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最终审批并录入我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在每项资助政策落实过程中,学校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情况公示制度,阳光评比、规范管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如学校师生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在公示期间通过电话等有效方式相本学院认定工作组提请复议。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复议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学院认定工作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请复议。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接到复议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在各项资助金的发放过程中,学校严格执行文件规定。对于一次性发放的,如国家、省政府、学校的各类奖学金等,在资金到位后,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对于资助学生学习生活性的,如国家助学金、学校的各类助学金等,按月打入学生就餐卡中,保障学生生活需要。

3、形式丰富,活动多样,针对性强,构建全方位资助工作体系

到2010年,我校开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已走过19个年头。学校在国家、省、市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通过评定奖学金、发放助学金、成立助学基金、开设订餐窗口、设立勤工俭学岗、开放阳光超市,发放越冬棉衣、接受社会捐助等多种资助形式,保障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确保了我校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离校失学。

学校在做好生活资助工作的同时,还加强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引导他们贫困不失志,知恩报学习。每年,学校都组织多场受资助学生与社会爱心人士的见面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座谈会、报告会等,宣传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矢志不移勤奋学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爱心传递的引导。每年六月,学校都举办沈阳建筑大学自立自强之星评选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号召广大同学以自立自强之星为榜样,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学校还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要点,写入工作计划中,并要求辅导员老师要经常到学生中了解并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排解他们出现的心理危机。

学校为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还有针对性的开展“扬帆计划” 培训活动。“扬帆计划” 是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综合能力拓展而开展的培训活动。通过聘请从事职业规划、素质拓展培训多年的优秀教师,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角色的开发与创造,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开辅导。是我校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善资助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已经有近百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中受益。

现在学校基本形成了以“奖、助、贷”为主,以“勤、减、补”为辅的资助,以心理健康疏导、励志奋发成才的教育,“扬帆计划” 培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三位一体、互为依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4、倾注爱心,扎实工作,成效显著,资助工作获得肯定

学校各项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倾注了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无私关爱,调动了全校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多特困学生被评为省、市、学校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大学生等荣誉称号;很多特困学生获得了省、市、学校的各级奖学金;很多同学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获奖比例远远高于普通学生。 学校的扶贫助困、勤工俭学和心理咨询等工作,不仅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更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吸引了众多社会人士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也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如中央电视台、辽宁省电视台、沈阳市电视台、沈阳日报、沈阳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对我校的定餐工作、阳光超市、勤工助学等工作措施给予报道,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2009年,学校的《开展扶贫励志工程让爱心的阳光洒满校园》、《实施扶贫励志工程,收获资助政策体系扶困与德育双效应》分别荣获省教育厅优秀专项工作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三、学校各项资助工作开展情况

1、认真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措施,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

①认真开展国家(省政府)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有效落实国家、省政府的各项资助政策。学校在2009-2010学年评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共计201人,评定国家助学金1652人,发放奖助学金总额330.3万元;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67.5%。

②学校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目前我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累计达1781人,累计申请贷款两千余万元,基本做到应贷尽贷,同时学校按时足额地支付贷款风险补偿金近30万元。总体情况看,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问题得到了基本保障。

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精神指示,我校2009届毕业生中共有10名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含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一名)。学校按照国家文件要求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宣传动员工作并及时将名单上报给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和总参谋部颁布的《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财教【2009】35号)的有关规定,对应征入伍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由中央财政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目前学费贷款代偿款8.92万元缴纳到学生贷款银行,学费补偿款11.08万元分别发放到学生或学生家长手中。

2、积极做好校内资助工作,确保了学校各项资助措施的有效落实

①开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关爱入学新生。2009年,学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将“绿色通道”的助学工作进一步细化,将“绿色通道”全方位延伸。一方面,学校通过邮寄信件把国家有关政策宣传到学生家中,让学生和家长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助困政策,让一些经济困难家庭不必再为孩子学费担忧。另一方面,学校在新生接待站设立“绿色通道”专用场地,并详细记录新生的困难情况。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绿色通道”现场领取勤工助学指南和学校资助政策宣传页,接受学习、生活用品大礼包和临时就餐补助卡等资助,将贫困家庭新生工作落实到学生生活的点滴。在“绿色通道”现场还设立了家长休息和饮水站,通过细致的工作、热情的服务,让新入学贫困家庭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克服自卑心理,更快的融入到大学生活。每年都有200余人次在学校迎新现场受到资助,确保了我校没有一名新生因经济困难而离开学校。

②认真开展学校的奖学金评定工作,有效落实学校的评奖评优政策。学校在2009-2010学年评定学校各项奖学金共计8821人次,占全校学生数的79%,发放奖学金总额340.61万元;

③开设定餐窗口,保障生活基本。学校在2009年增加了定餐投入,改进了定餐的管理方式,保障了定餐学生的就餐质量。2009-2010学年学校投入21.75万元资助145名特殊困难学生在学校开设的 “定餐窗口”就餐。 ④进行学费减免,落实国家政策。学校积极落实国家的学费减免政策,在2009-2010学年学校为孤儿和单亲家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军训服装费、教材费等30余万元;

⑤阳光慈善资助,体现人本思想。自2008年11月份起,我校与辽宁省慈善总会成功签订了合作协议,辽宁省慈善总会每年固定投入10万元,在我校阳光超市的基础上成立慈善助学超市,与阳光超市共同运营,在更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学校每年投入经费4万元,2009-2010学年通过阳光慈善超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计800余人次。

⑥校内师生关爱,设立爱心基金。在学校党委的关注和倡议下,学校内的各种资助活动接连不断。在学校“共产党员助困基金”、“雷锋班班长长基金”、“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助学基金”的基础上,学校学生工作党支部又成立了“自立、自强、自信”助学基金,各学院也先后成立了各种资助基金,2009年有近100人受到校内的各种助学基金资助。

⑦社会爱心捐助,开设奖助学金。社会各界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给予了热心的资助。有的长期资助,有的一次性帮扶;有的补助回家路费,有的资助生活费、医疗费。长期对我校学生进行资助的有“左中平助学金”、“宋颖奖助学金”、“建行东陵支行助学金”、“人寿保险助学金”、“平安保险助学金”、“文华基金”、“校友助学金”等各种社会人士,企事业单位的奖助学金20余项,有百余人受到各项资助。这些措施的实施,充分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

⑧购置御寒棉衣,开展暖心行动。学校还加强了对新入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体贴关怀。2009年学校投入近5万元为452名黄河以南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购置并发放了御寒棉衣件,使他们在远离家乡的东北沈阳,能够温暖顺利的渡过大学的第一个寒冷冬天。

⑨开展勤工俭学,培养自立能力。学校积极挖掘可以利用的工作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俭学创造条件。一方面学校将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来完成的所有临时工岗位都留出来提供给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另一方面,积极在有利于锻炼、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地方开设勤工俭学岗位,如在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图书馆、教学服务区、学校门卫等地方设立岗位,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立自强。目前在校内为学生提供了长期的勤工助学岗位近500余个,临时的岗位100余个,2009年有千余人次在校内从事勤工俭学,学校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补贴127万元。

同时,在学校“大学生励志服务中心”的组织下,学校开展了勤工助学岗位双选会活动,爱心换旧书活动,爱心回馈校园、社会等活动,通过活动,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竞争的激烈,爱心的高尚,奉献的乐趣,劳动的光荣。积极参加到学校组织开展的“扶贫励志工程”中来,争做自强自立的合格大学生。

这些资助活动都大大的改善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有效的解除了他们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安心学习提供了保障。确保了我校没有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离开学校。

四、工作中的启示与思考

1、领导的重视是资助工作全面开展的先决条件。学校的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始终坚持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坚持把“扶贫励志工程”与学生的理论学习工程、文明大学生工程、学生干部示范工程等学生工作系列工程有效的结合,集物质资助与精神激励于一体,并将诚信教育与励志教育贯穿始终,适应新形势学生工作发展需要,逐年加大投入,对学生工作进行长远规划、系统整合,科学实施。

2、完备的制度是落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在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由于起步早,措施完善,工作到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有效保障了我校各项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开展,各项国家、学校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同时,这些工作管理制度和措施,为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俭学、心理咨询、爱心传承等方面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3、全方位的资助体系促进了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在学校形成的以“奖、助、贷、勤、减、补”为主要方式的资助,以心理健康疏导、励志奋发成才的教育,“扬帆计划”

培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三位一体、互为依补的,全方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体系下,我校不仅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去学业的,而且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典型。他们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用他们自己的执著追求,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科技创新和各种专业知识竞赛。他们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坚强,有力的带动学校的学风,净化了校风,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使自己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工作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全员参与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资助工作的有力保障。我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在这些年里,我校有数千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了社会各界单位、爱心人士的热心帮扶与无私资助,学校的资助工作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与热切关注。他们不仅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与学校一起使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校里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物质保障,为学校的资助工作进行了有利补充,更为学生送上了一份关爱和爱心传承,也使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长久以来一直能够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与社会的好评。

五、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难以准确把握。学生来自与国家的各个省份,虽然都有当地的困难证明,但因各地的生活消费标准不一样,自然困难证明的认定标准就会不同,仅凭学生的表现与生活很难把握。而区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家庭走访,因此希望能有专项的资金支持,让辅导员老师可以利用假期更多地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从而加强认定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避免模糊认定。

2、开设置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资助专项基金,保障他们经过变故之后的学习生活。

总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工作是当前每所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工作,是新时期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党委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在坚决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资助政策的同时,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资助工作的投入,开拓性的制定各项有效措施,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综合素质,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沈阳建筑大学

2010年11月15日

第9篇:中建一局沈阳建筑大学招聘会报道

时间:2013年10月8日上午9点30分

地点:沈阳建筑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

招聘会活动经过:招聘会吸引了许多与建筑相关专业的同学,大家都跃跃欲试,现场呈现出热闹的氛围。招聘会是以宣讲演讲开始的,会上,中建一局的相关负责人一一介绍各个公司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负责的一些工程项目,例如近年来承建了国家游泳中心(即水立方)、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等大型知名建筑。目前在建的工程有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华北第一高楼天津津塔、合肥京东方8.5代线、昆山龙飞8.5代线、长春奥林匹克公园主体育场、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等众多标志性工程;还介绍了一些取得的成就,例如累计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3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7项、詹天佑奖5项,省部级以上工程质量奖500余项次;各公司对前来应聘的学生所学的专业、学习成绩以及其他要求做出陈述。通过相关负责人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是一家具有国家特级工程总承包资质,集设计、科研、施工、安装、物流、房地产开发于一体,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整场招聘会非常的精彩。在这场宣讲会结束以后,同学们携带本人简历、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成绩单及各类证书原件参加招聘会并现场投递简历,然后经过各公司负责人筛选之后进行初试、复试、均合格后签订三方协议。

通过今天的招聘会,我懂得了很多,公司在招聘人员的时候除了看重工作能力,还看重大学期间的成绩,企业看重的是综合能力和素质,而我们常常会忽略这个问题。试想,一个学生如果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又如何在企业中胜任呢?所以,我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大学期间不仅要注重社会实践,还应该注重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今后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上一篇:班级植树节活动方案下一篇:行政复议答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