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设计(推荐9篇)
应与基础设施层相对应,且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系统分项宜包括包括信息接入系统、布线系、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能效监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及相配套的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
2、布线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根据线缆敷设方式和安全保密的要求,选择满足相应安全等级的信息缆线。应根据线缆敷设方式和防火的要求,选择相应阻燃和耐火等级的缆线
3、无线对讲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根据建筑的环境状况,设置天线位置、选择天线形式、确定天线输出功率。信号覆盖应均匀分布。
4、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接收天线、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空间和天线基座基础、室外馈线引入的管线等应设置在满足接收要求的部位。
5、公共广播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②业务广播应根据建筑物业管理的需要,按业务区域设置音源信号,分区控制呼叫及设定播放程序。业务广播宜播放的信息包括通知、新闻、信息、语音文件、寻呼、报时等。③背景音乐应向建筑内各功能区播送渲染环境气氛的音源信号。背景广播宜播放的信息包括背景音乐和背景音响等。
④紧急广播应满足应急管理的要求,经济广播应播放的信息为依据相应安全距离划分规定的专用应急广播信令。紧急广播应优先于业务广播、背景广播。
6、会议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按使用和管理等需求对会议场所进行分类,并分别按会议厅、多功能会议室和普通会议室等类别组合配置相应的功能。会议系统的功能宜包括音频扩声、图像信息显示、多媒体信号处理、会议讨论、会议信息录播、会议设施集中控制、会议信息发布等。②具有远程视频信息交互功能需求的会议场所,应配置视频会议系统终端(含内置多点控制单元)。
7、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宜由信息播控中心、传输网络、信息发布显示屏或信息标示牌、信息导引设施或查询终端等组成,并应根据应用需要进行设备的配置及组合。
8、时钟系统应符合下列功能:
①用于统一建筑公共环境时间的时钟系统,宜采用母钟、子钟的组网方式,且系统母钟应具有多形式系统对时的接口选择。
9、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监控的设备范围宜包括冷热源、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给水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等,并宜包括以自成控制体系方式纳入管理的专项设备监控系统等;②采集的信息宜包括温度、湿度、流量、压力、压差、液位、照度、气体浓度、电量、冷热量等建筑设备运行基础状态信息;
10、建筑能效监管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能超监测的范围宜包括冷热源、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给水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等建筑设备,且计量数据应准确,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包括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和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人口控制、电子巡查、访客对讲、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等;
12、机房工程的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房面积应满足设备机柜(架)的布局要求,并应预留发展空间;与机房无关的管线不应从机房内穿越;
住宅建筑:
13、住宅建筑信息接入系统应采用光纤到户的方式,每套住户应配置家居配线箱。
14、越高层住宅建筑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消防应急广播可与公共广播系统合用,但应满足消防应急广播的要求。
办公建筑:
15、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应做到公共区域元盲区。
16、行政办公建筑内应根据信息安全要求或其业务要求,建立区域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或移动通信信号屏蔽系统。
旅馆建筑智能化:
17、客房内应配置豆联网的信息端口,并宜提供无线接人。公共区域、会议室、餐饮和供宾客休闲的场所等应提供无线接人。
18、旅馆的公共区域、各楼层电梯厅等场所宜配置信息发布显示终端。旅馆的大厅、公共场所宜配置信息查询导引显示终端,并应满足元障碍的要求。
19、客房内宜配置视频点播装置。
20、智能卡应用系统应与旅馆信息管理系统联网。旅馆建筑内进入客房区的电梯宜配置电梯控制系统。
文化建筑: 图书馆:
21、会议系统应满足文化交流的需求,且具有国际交流活动需求的会议室或报告厅宜配置同声传译系统。
2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满足图书储藏库的通风、除尘过滤、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监控要求。
观演建筑:
23、剧场的公共区域应设置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现演厅宜设置移动通信信号屏蔽系统,并应具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功能。
2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满足剧(影)院的军内宅气质量、温湿度、革开风量等环境参数的监控要求,并应满足公共区的照明、室外环境照明、泛光照明、演播室、舞台、观众席、会议室等的管理要求
2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但在剧场内、放映室、候场区和售票处等场所设置撞像机。
广播电视业务建筑:
26、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应具有公共信息发布、提示通知、形象宣传、客流疏导、广告发布等业务信息发布和内部交通导航的功能。
27、时钟系统宜以母钟为基准信号,在导控室、音控室、灯光控制室、演播区、设备机房等处设置数字显承子钟,系统时钟显示器可显示标准时间、正计时、倒计时,并可由人工设定。
2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在演播室、开放式演播室、播出中心机房、导控室、主控机房、传输机房、候播区和资料库等处设置摄像机。
29、首层电梯出入口处宜设置速通门以及临时访客的发卡设备,应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智能卡兼容。在导控室、演播室、传输机房、制作机房、新闻播出机房、主控机房、分控机房、通信中心机房、数据中心机房和节目库等处,宜设置与智能卡系统兼容的出人口控制系统。30、应设置独立的广播电视士艺缆线的竖井,按功能分别预留垂直和水平的工艺线槽,制作和播控等技术用房内缆线直采用地板下布线方式。
会展建筑:
31、展厅的公共广播系统应根据面积、空间高度、扬声器的布局等,选择扬声器的类型及功率。
3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检测会展建筑的空气质量和调节新风量的功能。展厅宜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并应具有分区域就地控制、中央集中控制等方式。
教育建筑: 高等学校:
33、学校的校门口处、教学楼、行政管理楼、图书馆、会议中心(厅)、体育场(馆)、游泳馆、学校宾馆或招待所等应配置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高级中学:
34、公共广播系统应满足学校单体建筑室内和室外不同播音内容的需求,且公共广播系统在室外公用操场播音时,应具有远距离控制播放进程的功能。初级中学和小学:
35、教室内宜根据需要配置多媒体教学终端系统,并在学校的电视演播室内配置远程电视教学接人、控制、播放等配套设备。
交通建筑:
民用机场航站楼:
36、布线系统应支持电话、内通、离港、航恩、网络、商业、安检信息、数字视频、泊位引导、行李控制等应用系统,并宜支持时钟、门禁、登机桥监测、电梯、自动扶梯及自动步梯监测、建筑设备管理等系统的信息传输。
37、时钟系统应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校时,主机应采用一主-备的热备份方式,并宜采用母钟、二级母钟、子钟三级组网方式。母钟和二级母钟应向其他有时基要求的系镜提供同步校时信号。航站楼内值机大厅、候机大厅、到达大厅、到达行李提取大厅应安装同步校时的子钟。航站楼内贵宾休息室、商场、餐厅和娱乐等处宜安装同步校时的子钟。铁路客运站:
38、信息网络系统应支持列车到发通告系统、售票及检票系统、旅客行包管理系统、旅客引导显示系统、车站应用服务系统等的运行,并应能满足车站各作业点、旅客候车区对信息通信的需求。
医疗建筑: 综合医院:
39、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功率应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患者的人身安全。40、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应在民院大厅、挂号及药物收费处、门急诊候诊厅等公共场所配置发布各类医疗服务信息的显示屏和供患者查询的多媒体信息查询端机,并应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互联。
体育建筑:
41、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应满足体育赛事和其他应用功能对通信的需求,并应为观众、运动员、体育赛事主办者、新闻媒体等提供便捷、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
42、公共广播系统应在比赛场地和观众看台区外的公共区域和工作区等区域配置,宜与比赛场地和观众看台区的赛事扩声系统互相独立配置,公共广播系统与赛事扩声系统之间应实现互联,并可在需要时实现同步播音。
商店建筑:
43、餐厅、咖啡茶座等公共活动区域宜配置具有独立音源和控制装置的背景音乐系统。
44、公共区域宜配置信息发布显示屏,大厅及公共场所宜配置信息查询导引显示终端。
45、信息接入(含移动通信室内覆盖接入)机房宜设在建筑首层,当该建筑物有地下层时,可设在地下一层。卫星通信(包括卫星电视)天线等安装于建筑物顶部的接入机房,宜设在便于信息收发及信息缆线接入的合理部位。住宅建筑:
46、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通常监控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水泵、电表、燃气哀、热能(有供暖地区)表一般具有计量、抄收及远传功能,通常采用兼容通信接口与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系统联网。
办公建筑: 行政办公建筑:
47、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应根据办公建筑中各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工作业务实际需求配置,并预留裕量。
旅馆建筑:
48、应在旅馆内总服务台、办公管理区域和会议区域处配置内线电话和直线电话,客房、客人电梯厅、商场、餐饮、机电设备机房等区域处宜配置内线电话,在底层大厅等公共场所部位应配置公用直线和内线电话及无障碍使用方式的电话。
观演建筑: 剧场:
49、信息网络系统系统应在舞台、舞台监督、声控室、灯控室、放映室、资料室、各类技术用房、化妆间、票务室和售票处等处设置信息端口。
50、信息显示系统的终端宜设置在人口大堂、售票处和等候区。广播电视业务建筑:
51、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信息显示终端宜设置在入口大堂、底层电梯厅、电梯转换层、候播区和参观通道。
教育建筑: 高等学校:
52、学校教学楼、行政管理楼、图文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厅)、体育场(馆)、学生宿舍、餐厅、校园休闲和流动人员较密集的公共区域等有关场所处,应配置与公用互联网或学校信息网络相联的宽带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应满足信息设备信号数字化传输质量和管理的要求,后勤物业管理系统宜运行在学校信息专用网络上。高级中学:
53、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端口宜设置在学校的大门口处、各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图文信息中心、体育场(馆)、游泳馆、会议接待室、餐厅、教师或学生宿舍等单体建筑室内。初级中学和小学:
54、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系统端口宜设置在学校的大门口处、各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图书阅览室、室外操场、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餐厅、教师或学生宿舍等单体建筑室内。
交通建筑:
民用机场航站楼:
55、布线系统应在航站楼内旅客活动区域安装公用电话、无障碍公用电话或语音求助终端。
56、有线电视接收系统在候机厅、贵宾厅、公务机厅、办公室、值班室等处宜设置有线电视终端。
城市轨道交通站:
57、站厅层、站台层、车控室、环控室、电控室、站长室、警务室及其他与行车直接有关的办公室等处所应设置子钟;当站厅层、站台层等处设有乘客信息系统(PIS)系统显示终端时,子钟宜与PIS 系统显示终端合并设置。汽车客运站:
58、大型汽车客运站旅客公共场所宜设置多媒体自助查询系统,问询亭侧宜采用触摸屏式旅客自助查询机,且多媒体自助查询系统应接入公共信息查询网络。
医疗建筑: 综合医院:
59、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宜根据医疗工艺要求配置,系统的监控功能包括:对氧气、笑气、氮气、压缩空气、真空吸引等医疗用气的使用进行监视和控制;对医院污水处理的各项指标进行监视,并对其工艺流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有空气污染源的区域的通风系统进行监视和负压控制。
60、入侵报警系统: ①宜在医院计算机机房、实验室、财务室、现金结算处、药库、医疗纠纷会议室、同位素室及同位素物料区、太平间等贵重物品存放处及其他重要场所配置于动报警按钮或其他入侵探测装置;61、出入口控制系统: ①应根据医疗工艺对区域划分的要求,在行政办公区域、财务室、计算机机房、医技区、实验室、药库、血库、各放射治疗区、同位素室及同位素物料区以及传染病院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等处配置出入口控制系统。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 对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要求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 智能建筑出现了各种类型, 有智能学校、智能工厂、智能图书馆、智能车站、智能机场等, 在设计上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本文在此, 主要针对目前建设数量最大的智能办公楼建筑设计, 从建筑师的角度做以探究, 对智能化办公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殊要求进行空间设计, 以期对其他类型的智能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迪和帮助。
1 智能办公建筑的发展背景
智能办公建筑的形成除了经济、社会、技术及生活需要这些客观因素以外, 智能办公楼本身独有的一些特点也加速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 现代办公方式不仅仅需要办公建筑的智能化, 而且也适应这种智能化的趋势[1]。
信息在现代办公中的重要地位, 促使办公建筑必须智能化。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战场, 还是在商场, 信息往往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它通过调节人流、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目标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以使人类劳动避免浪费, 从而释放最大潜能, 提高工作效率。信息交流越通畅, 则这种效率越高。因此, 现代办公比其他行业更加追求信息流通的高效性。
2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对智能办公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
办公环境是工业社会的产物。科技、管理、环境三者是不可分的。环境的改变, 科技是第一动力。新的共有策略, 不在乎空间形式和空间大小, 以适应知识经济新时代的环境形态。以下几个方面都对办公建筑的设计从功能到形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工作和生活共有空间的发展, 产生新的环境形态。为适合个人或合伙的小型事务所租用, 将空闲办公楼和库房, 改造成工作与生活共有型公寓。
现代电子通信技术, 使工作和生活环境能够双向互动。公司管理权下放, 人们不再拘泥于时间、空间限制, 可以在任何一个条件允许的地方, 以电脑网络、电话传真、扫描及打印机等进行工作[2]。
办公空间布局要具备私密和开放的要求, 随着使用者的不断变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要求建筑结构和建筑空间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
3 智能办公建筑的空间设计
智能建筑是数字化时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它己经给设计理念与方式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新发展, 还将从本质上或者说从更深入的层次上对建筑物的创作思维、建筑审美和建筑文化产生影响。作为建筑师, 我们的关注的重点不是智能建筑的设备、系统、布线等自动化技术层面, 而是从建筑设计角度, 对建筑本体的智能化、建筑与智能化的适应性, 智能大楼的环境影响及控制等层面的问题, 寻找对建筑设计共性的东西。
3.1 智能办公建筑的核体空间
高层建筑中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重要作用的“核”, 决定着高层建筑的构成模式。
l) 核体的布局形式。通过将核心筒和办公空间的不同组合, 可以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平面形式, 每个形式的特性如下所述[3]:
在设计中, 到底选择哪一种核体布局方式, 还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视具体情况而定。智能建筑中大量应用计算机和电信通信设备, 其光缆与电脑网络管道井、配线箱、中继装置等, 每层都必须设置三处以上才算合理。许多建筑设计为了满足机电设备经常变动的需要, 将“核”分散化, 分置多处设备用房和管道井, 以便于局部更改、结构抗震、避难疏散及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
2) 智能办公楼核体空间的规模。实际工程中, 在满足了消防安全检查、交通、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要将核体的规模控制在最小范围, 这是提高平面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智能办公楼中, 核体的规模将有所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其技术空间中的智能布线所需面积的增加而导致的。
3.2 中庭空间
智能建筑中插入一个或数个封闭或开放的中庭, 这种内部空间设计手法提供自然化的休息空间, 改善封闭的室内环境, 体现了建筑的气派和空间变化, 使得楼层间的自然通风换气成为可能并利用中庭节能。
3.3 办公等使用空间布局
3.3.1 决策空间
其空间面积、照度、家具和办公设施等建筑标准应很高, 以便于向决策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工作环境与辅助决策支持手段。
3.3.2 会议空间
增设现代化通信与办公手段, 利用通信网络将分处两地的人, 通过声音与影像举行会议。设置于安静、无回音的场所, 面积大小与形状根据须能容纳所需的设备与人员、开会人员均须在摄影机范围内、都能看到影像与画面等条件的决定。会议坐席背面的墙面不可开窗或有强光, 空间形状及装饰能防回声, 使用隔声、吸声装饰材料。
3.3.3 接待休息空间
布置在靠外窗周边区, 设有谈话站桌, 内部设小会谈桌椅供员工协商交流。
3.3.4 办公空间
建筑平面布置合理、采光设计良好, 具有安全、健康、温馨、便利等特点, 配备先进信息环境、自动化办公条件。
以上布局形式只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 实际工程中的布置方式是千差万别的。相互紧凑是为了节省办公面积, 便于办公区内环境设备的集中和配管布线;合理分隔是为了减少交叉、避免干扰。
4 智能办公建筑的特殊功能需求及其专用空间设计要求
在智能办公建筑的设计中, 有一些与智能布线相关的, 具有特殊功能需要的内容, 相应地在建筑空间设计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有时被称为智能建筑接口环境要求, 对此建筑师应当有所了解并在设计中给予重视[4]。
l) 监控室。监控室内主要设置各类监视及控制设备, 如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设备、电梯运行监理所控设备、电源工作监近代设备等。监控室对环境要求通常较高, 要求与周围房间进行防火分隔, 室内照度应充足、均匀, 尽量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显示屏上产生眩光, 温温度亦应有一定控制。
2) 电信间。电信间是电缆在垂直方向及干线和水平通道在水平方向的连接点, 它包括有源语音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终端区和交叉连线。建筑师要了解目前的弱电竖井并不单单是走线缆桥架, 它是楼层设置间。电信间的位置通常置于每层的中部, 距建筑的外缘距离宜均等, 以有利于电缆的进线与出线。
3) 电话程控室。由于智能办公楼内通讯量的大幅度提升, 对电话、传真等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智能办公楼内往往要独立设置电话程控室。它的大小应由大楼内的电话门数确定, 并应留有发展余地。为了缩短布线距离, 减小信号衰减, 电话程控制室宜设在五层以下。
4) 智能化布线方式及对建筑层高的影响。智能化布线是针对智能办公楼提出的全新概念, 它是智能办公楼的“神经系统”, 它不仅与办公楼内的自动化工作站息息相关, 和室内的陈设及装修紧密相连, 更和建筑物的层高、总高及主体建筑结构选型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小结
本文分析了智能化办公建筑的发展背景, 深入探究智能办公建筑的主要空间构成。通过分析计算机在智能办公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 明确了智能化系统所要求的一些专用的技术空间的布局和技术处理, 以此来更好的做好智能办公建筑设计。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建筑行业市场兴旺, 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认识到现代建筑必须要有智能化方面的建设内容。人们也认识到缺少智能化系统设计内容的建筑设计是不完整的。笔者结合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智能办公建筑发展背景的分析阐述, 明确了计算机对智能办公建筑的影响, 详细的对智能办公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研究。
关键词: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川窦志, 赵敏.建筑师与智能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87, 2003.
[2]谷口泛邦.办公楼[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49, 2002.
[3]薛志峰.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关键词:“一网易通”平台;数字智能建筑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22-0166-01
1设计原则
应按三网融合的概念设计,并适应国家产业政策及后续发展需要。应建“一网易通”社区信息网络,作为小区智能化各系统架构的物理平台。为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模式。
2系统构成
社区信息服务系统是在安全防范系统、家居智能控制和服务,以及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基础上,依托社区信息网络,面向物业管理、住户信息服务等应用建立的集成系统。因此,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是建设以信息网和监控网为中心的社区网络系统。
小区智能化系统由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社区信息网络、综合安全管理系统、社区一卡通和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组成;这些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划分为4个层次,由上到下依次是:管理服务层、控制层、传输层和接入层。
①在接入层面,接入层面的功能子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周界报警、家居智能、楼宇可视对讲、门禁、停车厂出入口管理、机电设备监控、公共LED显示和应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等子系统。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情况,在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分别将视频监控与门禁系统,家居智能(含家庭防盗报警)与楼宇可视对讲子系统,在信号传输、中心设备方面进行融合,以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可靠性,降低系统建设成本。
②在传输层面,通过视频服务器、OPC服务器、家庭智能终端、楼宇对讲中心管理机等设备或网关,在技术上保证了社区信息网络与视频监控网、楼宇可视对讲专网和RS485监控网等现场网络的互连互通。
③在控制层面,依托社区信息网络,通过集成接入层的所有子系统,实现了对小区内各子系统的联动控制,达到可靠、安全、最优控制的目的。同时,为实现社区一卡通提供了技术保障。
④在管理服务层面,通过将控制层面把系统信息集成到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平台上,将原来彼此分离的各系统整合在一个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实现了小区内各种信息、资源和管理服务的共享。
3系统功能
小区智能化系统应实现社区信息服务管理、综合安全管理、社区信息网络平台、社区一卡通和家居智能远程控制五个方面的功能。
①社区信息服务管理。其一,综合物业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办公的自动化,以及实现房产管理、房屋维修与保养管理及小区收费等方面管理的数字化。其二,综合信息查询。主要包括小区周边地区交通信息与旅馆服务资料查询、小区周边地区购物指南及商业网点与价格查询、小区周边地区影视剧场信息查询、网络游戏软件库、网上电子教学及图书资料库等。其三,小区内Web信息服务。主要包括能通过社区网站的Internet 代理服务器(ISP),实现Internet 信息下载和小区综合服务信息的Web 发布与浏览;收发电子邮件服务器(E-mail),VOD点播以及提供电子新闻服务等功能
②综合安全监控管理。通过在社区信息网络平台的宽带网络上,集成安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巡更、车辆进出管理、楼宇对讲、门禁、家庭防盗安全报警等)、机电设备集中监控(供配电、给排水、电梯、暖通等)、紧急广播及背景音乐和公共电子显示屏幕等子系统,在一个平台上,实现集监视、接警、联动和处置为一体安全处理机制,提高了系统对突发事件如:机电设备故障、盗警、火灾和医疗急救等的情况掌控、快速反应和指挥调度的能力。
③社区信息网络平台。以小区建立基于EPON的FTTH社区信息网络平台,提供宽带网络、宽带接入网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包括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两部分,其中内部网络提供社区内部信息服务,外部网络提供外部信息服务。
④社区一卡通。为确保住户的安全和方便,在集成门禁、物业考勤、停车场出入管理、消费、和巡更管理等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小区一卡通管理功能。小区的持卡人能使用一张非接触IC卡,便可完成进门、购物、娱乐、医疗、健身及停车等活动;物业管理人员利用它可进行考勤、电子巡更等操作。
⑤家居智能远程监控。主要包括为家庭防盗报警、家电智能控制,接收社区电子公告以及网上购物等功能;住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数千里之外,都能遥控家里的空调设、家用电器和照明,当家庭中发生安全报警(包括:盗警、火警、煤气泄漏以及疾病紧急呼救等),在外的家庭成员都能接到报警,并通过电话和网络线路查询和确认家庭中的安全状况。
⑥其它。每个商铺安一个智能家居终端箱,用于提供宽带、电话、电视及安防报警系统; 每个住户安一个智能家居终端箱,用于提供宽带、电话、电视,传呼对讲系统,有洗浴间和独立厨房应留综合终端盒。
4社区信息网络平台
小区信息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宽带网络、宽带接入网和信息服务3个方面。
①宽带网络。它是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连接了社区中所有的住户、管理部门、Internet/城域网和社区中几乎全部的信息资源。
②宽带接入网。宽带接入网是连接社区智能化系统与Internet/城域网的桥梁。小区采用的宽带接入网形式是光纤到户(FTTH)的光纤接入网作为连接电信局端的接入网。
③信息服务。包括Internet信息服务和社区内部信息服务。
5结语
“一网易通”智能网络平台,可以将智能园区内所有的弱电信号接入园区宽带网进行互联互通,改变了园区弱电“多网互不通”的现状。
在经济效益上,为房地产开发商避免了多管网的重复投资、节省了机房的土地和建设投资,节省了多管网的系统运行维护费用。
在功能上,各子系统的互通联动,使得更贴身的人性化智能联动功能成为可能,凡是将设备接入宽带网进行通信的需求,“一网易通”均可满足。将网络低成本的远程互联互通特性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应用于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 王岩.智能化居住小区安防系统的设计实例分析[J].建筑 设计管理,2010,(2).
一引言、台灯是学习与工作的必需品智基于一种单片机控制的LED智能台灯,LED被称为21世纪的照明光源,效率高、低电压、低功耗、无辐射。而智能随着科技大发展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手机、家电、汽车等等。台灯是学习与工作的必需品,智能台灯也正在日以继夜的发展。
二关键词、单片机(STC15F2K60S4)、传感器、LED灯条、AD转换,PWM型号,驱动
三设计方案、两种模式:手动调光,智能调光(工作在夜间),延时停止
1、手动调光:用触摸电容无极调光器实现对LED灯条进行无极调光(PWM信号)。通关单片机控制调光器的启动与关闭。
2、智能调光:通过按键进行选择工作模式智能模式。开启智能模式后,人体红外感应器开始检测房间内是否有人,如有人就进行工作,无人一直检测,检测到人体之后,立即启动周围环境亮度检测,采用光敏电阻进行分压,通过单片机内部的Ad转换,将电压值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判断数字信号的大小来输出占空比适当的PWM信号进行调光。此时单片机一直检测环境亮度强弱进行调光
3、延时停止:当启动延时停止时,内部设定10s关闭led灯。在这10s之内台灯正常工作,手动模式和智能模式仍可任意切换,在台灯停止工作之前按下延时停止键,则可以取消延时关闭,台灯停止工作后可以通过按下延时停止键唤醒台灯。
硬件设计:
1、模式选择电路:
K1与为智按键与时台模式
P4.5相连,按下按键时台灯工作能模式;K2与P2.7相连,按下后台灯工作在手动调光模式;K3P3.7外部中断3链接,按下按键灯工作10s后停止工作;前两种可以任意切换。
2、指示灯显示电路
由五颗发光二极管构成,实时显示台灯的状态;当D1亮时台灯工于智能模式;当D2被点亮
时台灯工作于手动调光模式;D1、D2不能同时点亮;
D3、D4、D5、分别表示三位二进制共8种状态,用于显示台灯工作在智能模式中led灯条亮度的8个档位,000台灯不亮,111台灯最亮;
台灯关闭时五颗登都不亮;
3、人体感应电路;
人体感应电路有红外感应模块构成。由P3.0上拉电阻控制感应模块的启动,P3.1外部中断1接感应模块的输出; 有输出时触发中断
4、环境亮度检测电路:
主要组成部分由光敏电阻构成;由P0.7上拉电阻控制光敏电阻是否工作,R1与光敏电阻串联接地,P1.0测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单片机内部的ad转换器。
5、pwm输出电路:
台灯工作在智能模式中,有P1.1输出pwm信号,同时由P1.2上拉电阻控制手动调光模块不工作,工作在手动调光模式时,P1.1输出0,手动调光模块开始工作,输出pwm信号;两个二极管作用为隔离使得两个电路互不印象。
6、驱动电路:
由L298N驱动芯片构成,放大电流使得led灯条(功率3w)正常工作。接电机的接口接led灯条;两组接口12和34分别与输入端12和34对应。任选其一组即可
问题总结:
放方案
权威+专业+广泛发行+网刊互动+18年办刊经验+良好口碑 = 您的选择
多少年来,设计院、开发商、工程公司、装饰公司业务渠道,被那些略有远见的企业悄然关注,他们不动声色悄无声息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随着行业的成熟,企业的发展、市场的营销、渠道的通路却面临种种困惑。应该如何让产品真正的到达终端?打通产品良性循坏的终端命脉„„
当机遇、机会如约而至,为何又匆匆擦肩而过昙花一现?究竟真正的差异在哪里,在产品?在销售团队? 还是在营销渠道„„
几年的风雨创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对媒体也提出了各有不同的需求。得终端者得天下,细分化的市场,只有找准了渠道,才能事半功倍„„
虎年岁首,又一次企业蓝图的宏伟规划,又一次营销团队的怦然聚首,又一次媒体投放的慎重选择„„
《智能建筑技术应用》杂志将为企业打通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商、经销商、家装设计、工程选型、工程招标的营销通路!为企业通路的成功营销和营销成功推波助澜!
一、广告影响分析
1、对电气工程设计工程是不同的影响是:设计计谁的?
影响因素:产品性能、产品技术参数、品牌信誉、甲方接受程度、合作关系。
2、对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商的影响是:为什么要买?
影响因素:品片信誉对产品价格、性价比、售后服务、付款方式等。
3、对在建工程材料采购部门的影响是:买谁的?
影响因素:品牌信誉、工程预算、性价比、知名度、消费档次产等。
4、对经销商、代理商的影响是:为什么要卖?
影响因素:品牌知名度、用户指名采购以度、销售政策、利润回报等。
5、对制造商的影响是:找谁合作?
影响因素:OEM/ODM、核心部件采购、配件加工对象、企业扩大合作等。
二、广告效果分析
1、建立企业形象和产品的知名度
2、建构与维护全国营销网络
3、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强化指名购买
4、直接有力的产品推广和销售
5、建立与设计院所友好合作关系
6、直通电气工程招标采购
7、直接与工程使用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8、协助采购单位了解待业品牌与产品
9、协助使用单位寻找理想的工程/集成商
10、在建设领域寻找广泛的合作伙伴
三、《智能建筑技术应用》媒体优势
1、资源优势:
①行业政府资源:从国家建设部到各省市建设厅、建设局、建委,通过本刊了解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形象、行业名优企业、名优品牌及行业的领导人物,为智能建筑行业厂商打开政府渠道建立直接的平台。
②行业协会资源: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到全国的各大设计院所到几万家会员单位,为智能建筑生产厂商产品设计、招标、施工、安装、采购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提供有力的支持。③自身资源:本刊17年的办刊经验,拥有十几万家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及房地产公司的数据库和准确的工程设计师名录,绝对地保证了广告宣传的实效。
2、运作优势:
《智能建筑技术应用》杂志进行市场化运作,人性化服务:
①为客户提交详细的广告宣传方案,提供广告价格与广告效果分析报告 ②积极主动上门式的服务,以广告客户为主 ③定期的将广告信息反馈到客户
④提供及时的供求、招标、代理、工程信息 ⑤主办行业论坛、产品推广展示会等
⑥根据广告客户需要向经销商等渠道定向发行 ⑦为广告客户在全国各大专业展会、年会发放资料 ⑧帮助客户提供展会、展会信息及参展服务
⑨为广告客户的企业领导及产品技术进行免费报道宣传
⑩为广告客户提供行业协会“推荐产品”和“推荐品牌”等活动信息
3、发行优势:
《智能建筑技术应用》杂志全国范围发行,月发行量30000余册。
①全国大中城市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商、工程公司、装修公司、行业经销商等。②在建筑装饰协会5000多家会员单位邮寄,260多个地方省市级协会会员单位免费派送 ③有效到达工程设计、招标、采购单位专业人士手中 ④逢展必参,逢年会必参,并在现场举行大规模赠送 ⑤通过“智能建筑在线”免费注册,相关会员赠送
四、广告价格及版位:
五、2010年广告投放方案:合计:37000
六、《智能建筑技术应用》增值服务:(合作在4万以上企业,将享受一下权益)
1、公司领导列入本刊专家顾问
2、列入《智能建筑技术应用》杂志核心理事单位及战略合作品牌
3、全年可刊登企业报道10期,每期1-2P彩页
4、企业可优先参与国家住建部主办,我社承办的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高峰论坛
5、推荐参与住建部主办的2009—“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品牌及人物”的评选
6、在企业遇到危急公关的时候,本社将提供适当的新闻援助
7、国内各大展会全程跟踪报道
8、企业重大活动全程跟踪报道
9、全年网站首页进行企业LOGO连接
10、全年网站企业新闻发布中心全程信息发布服务
11、共享全国建筑设计院、家装设计公司网络资源
《智能建筑技术应用》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东路2号金源时代商务中心2#A座15E(100097)
根据用户需求以及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发展规划,大楼智能化子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从实际出发: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整体的考虑,选取合适的智能化系统产品,保证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通过性能价格比较好的软、硬件设备来实现网络互联,
2.开放性:集成后的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集成的过程主要是解决不同系统和产品间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使本智能大厦开放性地融入全球信息网络。
3.先进性:在用户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并考虑今后的发展,使本方案保证能将商务中心建成先进的、现代化的智能型建筑。
4.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整个智能化系统所涉及的各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分散式控制、集中统一式管理和监控;总体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集成不同生产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
5.标准化和结构化:本方案依据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进行。
6.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整个楼宇的智能化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7.服务性和便利性:适应多功能、外向型的要求,讲究便利性和舒适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及能源的目的。
8.经济性:在实现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功能和经济的优化设计。
太原作为发展中城市,近1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使交通量持续增长,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并导致公交车辆运营条件恶化,主要公交走廊上公交时速仅为15.01 km/h。与个体机动客车相比,公交是载客效率最高而占用道路资源最少的方式,因此,本文介绍了太原公交智能信息系统中智能调度的设计,以引导太原城市交通高效率地使用道路资源,使太原的道路交通有序畅通。
1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智能公交系统的发展尚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仅仅局限于少量的引进和使用一些关键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公交管理运营系统,也没有与智能交通系统形成有效的连接。“九五”、“十五”期间,北京、上海、杭州和青岛等城市开始小规模地在公交车上安装GPS 装置,试验有车辆定位功能的调度系统。太原、南京、青岛、杭州、沈阳等相当一批城市在公交车上实施了IC 卡付费系统。但这些技术仅作为独立技术运用,没有对多种技术和信息进行整合,为公交决策和管理提供完整的方案。
本文根据太原市实际情况,对太原公交智能信息系统中智能调度进行设计,以实现营运数据采集、信息传输、信息自动化处理和信息发布等功能。
2 智能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太原公交智能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太原公交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管理改进计划为基础,配合公司体制、机制、管理和技术的持续创新,目的是建立一个覆盖太原公交公司总部、下属公司、车队场站、站台以及移动车辆的整体网络。在公司内部建立数据中心和监控指挥调度中心,并建立和形成满足公司及下属单位协同运转、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需要的集团综合信息系统,同时建设一套统一的安全体系、标准体系、运维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高信息利用能力提供有效手段,促进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提高公交公司的整体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要保证太原公交ITS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在框架中明确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各个建设层次,明晰了层次,才能在具体实施中明确各具体项目的前置过程,使建设过程有序高效地进行。图1为太原公交智能信息系统整体框架。主要由基础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系统层、全媒体交互层等组成。
2.1 基础资源层
IT基础设施是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运行的基础,在基础资源层的建设上主要分为5个中心(机房中心、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监控中心、应用中心),基础资源层的建设围绕这5个中心展开,各中心相辅相成,同时为应用支撑层提供资源保障。
2.2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是非常关键的一层,是承上启下的层次,是太原公交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应用支撑层将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通用和前置元素抽象出来,通过通用平台技术、统一用户管理技术、资源库、目录和交换技术等形成资源目录和交换平台、主题数据库和基础数据库平台、GIS平台、开发运行管理平台、安全支撑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等共6个平台。 这6个平台作为统一的应用支撑层的具体实现,提供各种标准服务功能来构建和实现对系统应用业务的技术支撑。
标准服务主要有:组织服务、权限服务、表单服务、流程服务、展现服务、数据交换服务、资源服务、业务协同、信息服务、日志服务等。6个平台采用SOA架构实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与易维护性。利用这些服务和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结合二次开发,可以构建出太原公交的各项业务过程。 利用平台技术提供的系统接口适配器和开放的系统架构,可以任意与第三方系统进行无缝集成,构建太原公交的信息化集中展示平台。 应用支撑层的实现就是太原公交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和平台化实现,这个实现将使太原公交公司的信息化过程始终是一个标准化的、可扩展的、解耦性的过程。 信息化过程将不再受制于某个软件的原始承建商,避免了某个厂商的IT私有化,任何有实力的IT厂商都可以根据统一平台的标准规范接手来进行后续改进和开发,IT厂商还能够随时利用平台的各成熟组件和服务,加速其开发的速度和效率,并大大提高开发质量。
2.3 应用系统层
应用系统层是在应用支撑层上的具体业务实现,是贯彻管理层的管理思想、固化管理流程、执行经营理念、自动化各项业务的实体化过程,各项业务的业务逻辑均在此实现。 通过应用支撑层提供的支撑,根据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来确定各阶段的业务实现需求。
2.4 全媒体交互层
全媒体交互层是用户端的各种形式的接口,主要包含内部门户、外部网站、语音短信、移动设备、站台交互、车载交互等。
2.5 其他层次
除以上各层外,该系统的纵向两部分分别为安全保障和相关法律政策法规,在法律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形成安全保障,成为整个系统的支撑框架。
太原公交的ITS信息化建设应该是基于咨询方法论和实施方法论完成需求、分析、策划、实现、装配、测试、运行等步骤。
3 智能信息系统中的智能调度系统
在整个智能信息系统应用系统层中,我们对智能调度系统应用逻辑分为5层架构设计,包括通信接口层、数据存储层、核心处理层、应用层、功能表现层(也就是应用操作的客户端),5层架构更方便业务管理系统的管理、维护和今后的业务扩展。公交智能调度应用系统层次架构见图2。其具体功能如下:
(1) 功能表现层:包括各种客户端(如实时监控、实时调度、管理维护、质量监督等)及操作界面。该层将系统的操作界面与系统的功能实现分离开来。表现层不存储任何数据,主要负责用户的数据接收与发送接口,并对系统数据结果进行展示。
(2) 应用实现层:它是系统的业务逻辑实现层,是系统比较核心的部分。其主要是利用核心处服务的数据结果,实现数据的重新组合与功能的实现。
(3) 核心处理层:用于系统内数据的融合与处理,特别是公交调度模型的算法执行与中间结果的生成。它是系统的技术核心,与系统数据库紧密联合,针对系统功能的不同需要进行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处理。
(4) 数据存储层:存放并管理各种定位监控、调度管理等数据信息,封装对数据库的访问,但也是系统访问其他数据源的统一接口。智能管理和数据挖掘、调度智能决策分析等应用也通过这一层来访问数据库。
(5) 通信接口层: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系统的数据,如车载系统中的GPS数据采集、IC卡乘客信息、上下车乘客数等;同时将系统处理的数据发布到相应的外场设备上,如电子站牌、互联网等。它也负责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换,如车上报警处理、车辆应急调度。
4 结论
太原公交智能调度作为公交核心业务系统之一,也是公交智能系统的子系统之一。智能公交最终要实现车辆位置、客流状况等基础数据的实时采集,营运班次、到站时间、出行诱导等服务信息的实时发布等功能,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很多专门的硬件设备和子系统,如果没有统一接口,这些孤立的子系统往往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太原公交企业信息化始终要以公交智能系统的总体框架为指导,为各类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建立统一的接口,并通过太原公交智能系统将其集成在一起,以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
摘要:分析了太原市公交信息化现状,以太原公交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管理改进计划为基础,采用442框架设计了太原市公交智能信息系统整体建设框架,并运用咨询方法论和实施方法论完成公交智能调度设计模型的设计,为整个太原公交智能调度信息系统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公交智能信息系统,智能调度,技术模块
参考文献
[1]杨兆升,史其信,高世廉.智能运输系统概论[M].第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王笑京.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摘 要:在现在高档建筑日益普及的时候,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能源与经济、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从建筑照明节能方面考虑,我们不仅需要确认合理的照度,从而选择适用的光源,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照明系统的控制。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照明
智能建筑主要是指依托计算机网络控制平台,对安防、配电和照明系统进行监测,最大限度地满足安全性和方便性要求,从而实现高效管理、节能降耗之目的。智能照明行业近几年来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其最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对智能照明认识不足,大部分智能照明厂家目前也正在极力引导消费者,在渠道的建设上也一直在探索着适合这个行业的模式。接近现实需求的产品也在不断增加,产品的功能定位和稳定性均已取得长足的进展。我们坚信,智能照明系统进驻每一栋智能建筑,成为智能建筑内不可或缺的一个智能化子系统将指日可待。
一、智能建筑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信息交互性、节能性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建筑中增加了各种智能化系统,一种能过满足社会信息化发展和生活工作水平提高需要的新型建筑——智能建筑。我国专家对“智能建筑”的定义为:以建筑为平台,兼顾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空间。从用户服务角度看,智能建筑可提供三大服务领域,即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性。从1981年美国第一座智能建筑发展到现在,智能建筑通过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而具备了许多崭新功能。
二、智能照明与传统照明对比
(一)控制系统比较
传统方式控制简单,只有开和关: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调光模块,通过灯光的调光在不同使用场合产生不同灯光效果,以适应不同的氛围。传统控制采用手动开关,需要开或关每一路:智能照明控制采用低压2次小信号控制,控制功能强、方式多、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实现场景的预设置和记忆功能,操作时只须按一下控制面板上某一个键即可启动一个灯光场景,各照明回路随即自动变换到相应的状态。该功能也可以通过其他界面(如遥控器等)实现。传统控制对照明的管理是人为化的管理: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能源管理自动化,通过分布式网络,只需一台计算机就可实现对整幢大楼的管理与控制。
(二)线路系统比较
传统照明控制开关直接接在负载回路中:负载较大时,需相应增大控制开关的容量。开关离负载较远时,大截面电缆用量增加,只能实现简单的开关功能。总线式智能照明系统负载回路连接到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用EIB总线与输出单元相连。负载容量较大时仅考虑加大输出单元容量,控制开关不受影响,开关距离较远时,只须加长控制总线的长度,节省大截面电缆用量。传统照明实现双控时用两个单刀双置开关,开关之间连接照明电缆,多点控制时开关之间的电缆连线增多,使线路安装交得非常复杂,施工难度也增大。总线式智能照明系统双控时只需简单地在控制总线上并联在一个开关:进行多点控制时.依次并联多个开关,开关之间仅用一条总线连接,线路安装简单、方便。
三、智能照明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一)照明控制智能化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使照明系统工作在全自动状态,系统将按预先设定的若干基本状态进行工作,这些状态会按预先设定的时间相互自动地切换。例如,当一个工作日结束后,系统将自动进入晚上的工作状态, 自动并缓慢地调暗或者调亮某个区域的灯光,同时系统的移动探测功能也将自动生效,将无人区域的灯自动关闭,并将有人区域的灯光调至最合适的亮度。此外,还可以通过编程随意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以适应各种场合的不同场景要求。智能照明可将照度自动调整到工作最合适的水平。例如,在靠近窗户等自然采光较好的场所,系统会很好地利用自然光照明,调节到最合适的水平。当天气发生变化时,系统仍能自动将照度调节到最合适的水平。总之,无论在什么场所或天气如何变化,系统均能保证室内照度维持在预先设定的水平。
(二)照明效果科学化
传统照明系统中,配有传统镇流器的日光灯以1 00HZ的频率闪动,这种频闪使工作人员头脑发胀、眼睛疲劳,降低了工作效率。而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则工作在很高频率(4070kltZ)不仅克服了频闪,而且消除了起辉时的亮度不稳定,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使用了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能对大多数灯具(包括白炽灯、日光灯、LED灯、配以特殊镇流器的钠灯、水银灯、霓虹灯等)进行智能调光。当室外光较强时,室内照度自动调暗,室外光较弱时,室内照度则自动调亮,使室内的照度始终保持在恒定值附近,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实现节能的目的。除此之外,智能照明的管理系统采用设置照明工作状态等方式,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节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普通照明人为的开与关转换成了智能化管理,不仅使大楼的管理者能将其高素质的管理意识运用于照明控制系统中去,而且将大大减少大楼的运行维护费用,并带来极大的投资回报。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为主的智能照明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建筑结构中的智能照明系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和安全性的同时,仍需进步一步的改进,比如怎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以及经济的智能照明系统。本文对智能照明系统的优点以及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总而言之,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给智能建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通过人性化的控制,使其实现了环保和节能之目的,因此,应当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惠梁.智能建筑照明之智能功能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5.
随着电子设备对电源系统要求的日益提高,研究廉价的具有监视、管理供电电源功能的开关电源愈来愈显得必要。本文在综合考虑电源各种技术性能和对自身的安全要求以及开关电源性能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实用的带有过电压检测和保护装置的智能化电源。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际了对过电压的检测,并能记录每次过电压的瞬时值和峰值,可启动备用电源供电,实现对电子电路的保护作用。
(2)具有抗冲击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带液晶屏数字监视的特点,同时通过RS485通信接口与管理计算机通讯能实现“透明”电源的工作和保护等功能。
(3)能实时显示输出电压、电流的大小,过电压的次数、大小以及必要的参数设置信息。
(4)通过接口与后台或远端PC机实现数据传送。
智能化电源的核心由显示板、CPU板、通信板、备用电源板、过电压检测板、键盘、通信转接板组成。装置的关键是实现电压的峰值检测,尤其是过电压的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过电压检测和峰值电压检测方法,实验证明它满足了对检测的快速性和精确性的要求。
2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框架如图1所示。在正常的情况下,220V的交流输入电压经过整流、滤波、DC/DC变换、稳压电路后可得到一个稳定的输出电压,基本上是一个开关电源;当有过电压时,过电压信号经过过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和峰值电压保持电路保持,控制电源回路,断开正常工作的交流电路,同时通过计算机启动备用电源工作,以及完成对过电压的瞬时值和峰值的测量。
2.1过电压检测电路
过电压对于电源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害的信号,雷电等引起的瞬时高电压如果不加遏制,直接由电源引入RTU(远程终端设备)则会影响其电源模块的正常工作,使各功能模块的工作电压升高而工作不正常,严重时会损坏模块,烧坏元器件(IC)。典型过电压形成的冲击电压脉冲如图2所示。
过电压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在瞬态过程电压发生的时侯(微称或纳秒级),通过过电压检测电路对这个信号进行检测。过电压检测电路中主要的元件是压敏电阻。压敏电阻相当于很多串并联在一起的双向抑制二极管。电压超过箝位电压时,压敏电阻导通;电压低于箝位电压时,压敏电阻截止。这就是压敏电阻的电压箝位作用。压敏电阻工作极为迅速,响应时间在纳秒级。
过电压检测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当有过电压信号产生时,压敏电阻被击穿,呈现低阻值甚至接近短路状态,这样在电流互感器的原级产生一个大电流,通过线圈互感作用在副级产生一个小电流,再通过精密电阻把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这个信号输入到电压比较器LM393后,电压比较器LM393输出高电平,经过非门A输出的控制脉冲1控制电源回路,断开开关电源电路,启动备用电源。控制脉冲2送到单片机的中断中,单片机控制回咱启动A/D转换,采样过电压的瞬时值。
2.2峰值电压采样保持电路
峰值电压采样保持电路如图4所示。峰值电压采样保持电路由一片采样保持器芯片LF398和一块电压比较器LM311构成。LF398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通过LM311进行比较,当Vi>V0时,LM311输出高电平,送到LF398的逻辑控制端8脚,使LF398处于采样状态;当Vi达到峰值而下降时,Vi 2.3单片机控制回路 单片机控制回路如图5所示。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过电压的瞬时值和峰值的检测、过电压次数的检测、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检测,并通过键盘的操作显示出各个检测值的大小;同时通过485接口和上位机实现通讯,在有过电压的时候通过控制回路启动备用电源,实现对电源本身的保护。 3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主要由主程序、键盘扫描子程序、显示子程序和通信子程序等组成。图6是主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由初始化、看门狗置位、键盘扫描子程序、中断子程序组成。主程序主要进行分配内存单元、设置串行口等器件的工作方式和参数,为系统正常工作创造条件。在主程序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按键可以显示检测的各个量的值;同时在系统过电压和干扰信号产生时,液晶显示屏会显示提示信息,使电源实现“透明”,便于电源的管理。在本系统中,键盘采用的是由P1口组成的3×3行列矩阵式键盘。由于键盘程序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具体过程不做介绍。 子程序中值得一提的是通讯子程序。为了实现与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MODICON系列测控系统的接口,本系统选用了控制系统中较为通用的MODBUS协议进行通讯。MODBUS协议采用主-从通信方式,它规定把各个报文封装成对应的一帧数据,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主站发送的报文包括接收者地址、任务、任务数据、校验方式等内容;从站响应信息报文包括从站地址、所执行的任务、执行任务得到的数据、校验方式等内容。MODBUS协议有两种报文组成结构(又称传输模式),分别是ASCII(美国信息交换码)模式和RTU模式。同一MODBUS总线网络上的所有站点设备都必须使用相同的模式和对应的串口通信参数。本次设计采用的是RTU报文传送方式。RTU模式的报文字符由8位二进制编码组成,本设计方案的每个字符包含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和2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RTU模式的报文的报文字符必须以连续数据流的形式传送,每帧报文以至少3.5个字节时间的停顿间隔开始传输,同样以至少3.5个字符时间的停顿标志摄文传输的结束。通讯程序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具体的框图省去。通讯程序软件运行时随时倘中行口,若证实为上位机通讯请求,则发应答信号,实现“握手”,然后按上位机要求发送或接收数据。发送时,将本机检测的电压值、电流值向上发送,接收时则将上位机发来的系统设置参数进行差错判断后放入本机原设置单元,然后再由软件根据设置值进行相应处理。 【智能建筑设计】推荐阅读: 建筑智能化文05-25 建筑智能化经典10-30 重庆科创学院-智能建筑工程07-05 智能建筑系统说明书11-16 智能车设计大赛策划书07-10 智能设计师岗位职责07-16 弱电智能化设计方案09-10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10-05 智能城市论文国外智能城市建设的启发论文06-05 多元智能理论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