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精选8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篇1

2012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计算机学院班级:

姓名:黄庭磊

学号: 14010103班201104010111

3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在我县金润万家超市打工

一.摘要

实践目的:通过亲身实践锻炼才干、获得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实践时间:2012年7月

实践地点:金润万家超市

实践内容:在超市当收银员

1).摘要: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和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提高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2).摘要正文:

虽然时值七月中旬,天气炎热,但我毅然选择参加社会实践,一个月的社会实践结束了,让我从中领悟到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这片广阔的天空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多感悟。

1.赚钱的辛苦

一个月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八个半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我往返超市与家里需要四十分钟,几乎就没有休息时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帮顾客结算物品的价钱并收款,这项工作看似很轻松,其实不然。这项工作有“五步曲”。看到顾客向收银台走过来时要面带微笑地接过顾客挑选的东西,紧接着把顾客在入口处封存起来的包消磁打开;询问顾客是否有会员卡,有会员卡的要刷一下会员卡;同时把物品进行一一刷码,都刷完后告诉顾客物品总价钱;接过现金以后要先看货币的真假,确认是真币以后告诉顾客收了他多少钱,找零钱并顺手撕下机器打出的小票,双手递给顾客,同时告诉找给他多少钱,请他收好慢走。客流量大的高峰期就要手上麻利,不然就会有顾客等得不耐烦,有负面情绪。而客流量大的时候就要做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扫前台卫生,收购物车、购物篮,擦地面等等。来年甘甜的辛苦工作,我终于切切实实地明白了父母赚钱的不易,应该珍惜父母赚来的每一分钱。

在这里,不一定会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一切要靠自觉。在学校,同学们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而努力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们为了得到更高的薪水而努力工作。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的环境下要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学习怎样做人,学习怎样闯社会。工作中要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设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会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淘汰。

2.人际关系

在工作岗位上,每天要接触顾客、同事、上司等等,关系比较复杂。大家因为工作走到了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想和每一名同事相处好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不是每个人你都喜欢,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现状,那么我们就要学着适应。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方面有了进步。

3.管理

第一天,我接受了超市人事部田经理的岗前培训。她主要给我们讲了一本小册子,它是由超市总部统一发放的。上面详细介绍了超市的发展历程,超市规模,对员工的一些管理规定等等。一个企业要想发展的好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管理体系,这家超市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这家超市值得一讲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每天早上七点半的早会。大家先站成两排,做早操,同事们相互之间帮助按摩肩部,缓解第一天工作带来的劳累,也便于大家以一个全新的状态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早操结束后,经理会对大家

昨天的工作进行讲话,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不尽人意的地方及时指出。经理说话幽默风趣,一点都没有领导的架子,很受大家的喜欢。

超市的物品摆放整齐而且美观,使顾客们能心情舒畅地在这里购物。仔细观察,超市的角落里还有一些温馨的提示性标语,提醒顾客们看好自己的物品、保持超市整洁等等。顾客们自觉保持好超市的环境卫生,无形中就减轻了超市工作人员的清理工作。

在超市,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全体员工一起努力,为全镇百姓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它成为百姓最受欢迎的超市”是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宗旨。一张张诚挚的笑脸,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一句句温馨的话语,让我们超市走进了百姓的心中。

4.自立自强

在家里,有父母照顾,衣食无忧;在学校,有老师同学关心;但在外面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靠自己一个人解决,没有人帮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好。只有学会自立自强才不会在困难到来时畏惧。通过这次实践,我感觉到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了,少了一份脆弱,多了一份坚强,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5.实践出真知

一切认识均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社会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可以为我们今后毕业找工作打下一个基础,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就会不同,学到的东西自然就会不同。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会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习其他知识,不断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日后激烈的工作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

6.工作要认真

以前做题,错了一道题,用笔轻轻改过来就可以了。但在工作中,一旦出了一点错就会招来顾客的不满和领导的指责,罚点钱是小事,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就麻烦了,而且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这次的打工实践让我认识到,对待工作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可马虎大意。

3).关键字:

辛苦 人际 管理 自立 真知 认真

二.收获和感悟

我就只在超市干了一个月。但也同样达到了体验生活的目的,感悟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品尝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苦的是工作的劳累,乐的是工中带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乐的是顾客对我的工作的肯定,乐的是与同事相处的融洽,乐的是能在一个这么优秀的企业中工作,乐远远多于苦!

以前总觉得在学校读书不如出去工作,但这次打工让我改变了想法。学校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美好的象牙塔,是令人神往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的是将来学有所成,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里的学生们保持着原有的那份纯真、善良和真诚。暑期结束后我就要返回学校了,继续学习生活,我应该珍惜和同学们相处的美好时光,珍惜这份纯真的友情。

3年后我将不再是一名大学生,要靠自己的实力找一份工作,这次实践对我今后的求职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社会上有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社会经验。这次实践为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会以此为起点,以后更加勤奋的学习,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类的活动,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谢辞

很感谢超市的田经理,是她让我有了一个参加实践的机会,得到了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还要感谢超市的同事们这两天来对我的照顾,他们教我业务经验,还在生活中关心我。他们虽然工作在非常平凡的岗位上,但他们是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获得报酬,他们是光荣的!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在超市里打工是绝对有收获的。因为我提前进入了社会,提前了解了社会,对这个社会提前有了认识,我以后在社会上就能少走点弯路。更何况我还拿到了几百元的报酬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篇2

1 高校学报应致力于为学科建设服务

1) 学报是展现高校学科建设成果的窗口。高校学报的本质决定了其主要是为主办高校服务的, 是展示主办高校学科建设成果的窗口, 是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报的传播, 能够促使学科建设成果尽快产生社会效果, 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2) 学报是学校学术探讨和争鸣的平台。航空产业大发展, 迫切需要航空院校在学科建设中要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 推陈出新, 焕发新的生机。近年来, 我校培育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理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重点学科。作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学术探讨和学术争鸣的园地, 学报一直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 主动为学科服务, 在为学科服务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学报办刊质量的提升。

3) 学报是迅速传递学科建设成果的媒介。高校学报是综合性学术期刊, 其特点是所涉及学科的范围较广, 论文发表周期短, 信息传递速度快。我们在每期学报出版后, 都会第一时间在学报网站上更新, 并把纸质刊送到各个教研室和学科团队。科研人员翻阅学报就能迅速得到不同学科最新的信息以及校内外最新的成果信息, 了解同行的科研情况, 从中得到启发, 突破学科和专业的限制, 找到新的课题灵感。

2 寻找学科融合的切入点

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促成了很多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 很多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都是在学科的交叉点上诞生的。在我国很多大学资源分配形式导致科研人员局限在课题组、研究所或各院系的小范围内, 形成学科和行政的双重壁垒, 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近在咫尺的科研团队虽然研究课题也密切相关, 但由于分属不同学院, 互相协作的局面很难形成, 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影响了科研实力的提升。近年来, 很多高校为了打破传统学科之间僵化的边界, 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沟通借鉴, 实行大部制管理, 组建了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如我校于2011年成立了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是由原航空宇航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和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相关专业学科整合而成。学部的成立是我校集中优势打造航空航天特色、主干专业学科群的重要举措, 是学校迈向“国际知名、国内有影响、省内一流大学”目标的重要部署。

作为学报编辑, 要对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全面实质性的了解, 弄清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力量和资源配置情况, 确定一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及弱势学科, 并慎重对待学校现有的基础学科、主干学科和整合性学科, 把握不同团队研究中方向的趋近性。我刊编辑在深入课题组调研中发现, 基于视觉的人体运动分析在智能视频监控、虚拟现实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已经成为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而我校计算机学院和自动化学院分别有两支团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如果把这两个团队的科研成果同时刊发在学报上, 必然会产生学术的碰撞与争鸣。

3 积极构建学科融合平台

1) 跟踪学科发展热点, 积极约稿。学报编辑要深刻领会学科建设对学报的重要意义, 多了解学校的科研资源, 及时研究并掌握学校关于学科建设的政策方针, 密切关注国内外各种学科的发展前沿及科研动态。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是我国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学科。近些年来, 我国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学科发展较快, 在研究与应用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同时,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也是我校五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之一。在组稿过程中, 责任编辑深入相关学院, 在学科团队中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在相关学科编委的帮助下, 2013年到2014年, 我们共刊发了七篇这个方向的稿件。

2) 聚集学科方向相同的稿件。稿件投稿有先后, 在安排稿件的发表时间上, 要把稿件的相关性研究透彻, 尽量把相近研究方向的稿件安排在同一期发表, 从而实现相关稿件的集中见刊, 使科研人员在阅读学报时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学科信息。

3) 设置跨学科类的栏目。在设置栏目的过程中, 使相近学科的稿件能够汇聚, 我们设置了几类跨学科的栏目, 信息科学与工程栏目是其中之一, 就是为了在同一个栏目中, 汇集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信息化等学科的论文, 在同一个栏目中集中刊登相近学科的研究成果, 提高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可能性。

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大部分是国家保密人员, 重点型号的科研人员的保密级别甚至是绝密或机密, 单位内部不能上网, 不能用移动介质随意拷贝资料, 获取科研资料存在很多限制, 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不能够形成论文发表。即使有这些行业因素的影响, 作为行业类的高校学报, 近年来办刊质量明显提升, 成为航空航天类科研人员非常欢迎的一本学术类刊物。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方向两篇稿件的刊发过程也坚定了我们的学报发展思路, 即坚持为学科服务, 敏锐把握学科融合中表现出的富有生命力的生长点, 积极与相关学科专家联系, 及时刊登学科发展中取得的最新成果, 促进学科发展, 进而不断提高学报质量,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 在稿件的刊发过程中, 我们也意识到, 编辑人员的学识和素质对于刊物建设非常重要。作为高校学报的编辑, 要能够与所负责栏目的科研人员对话, 能够就策划的选题进行深入沟通, 这就需要平时加强编辑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编辑部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进修和研讨, 比如, 我们编辑部每年组织编辑参加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行业学会举办的编辑培训班, 不定期约请省内知名的学报主编到编辑部讲课, 安排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了解相关学科最新的动态和热点问题, 开拓编辑人员的视野。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 是高校学报为学科建设服务的根本保障。

摘要:学报是展现高校学科建设成果的窗口, 同时也是学校学术探讨和争鸣的平台和迅速传递学科建设成果的媒介, 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促成了很多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 很多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都是在学科的交叉点上诞生的。作为学报编辑, 要对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全面实质性的了解, 弄清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力量和资源配置情况, 把握不同团队研究中方向的趋近性, 从而跟踪学科发展热点, 积极约稿, 聚集学科方向相同的稿件, 设置跨学科类的栏目, 更好地为学校的学科发展服务。

关键词:航空航天,高校期刊,学科建设,学科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伟.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创新与学科优势浅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4) :152-153.

[2]刘岩, 刘新军.论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及推动学科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 :297-30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篇3

活动简介

“航梦杯”航空航天创新竞赛,是2015年高校科学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营和航天科技与北航分营共同开展的创新活动项目。活动以其节奏激烈、内容丰富、趣味性浓厚等特点,深受营员们的喜爱。整个活动分为两大赛事,分别为“航梦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和“航梦杯”航空航天知识问答竞赛。

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以激发营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天赋为主要宗旨,鼓励营员们积极思考、大胆设想,畅想出自己心中未来飞行器的发展蓝图。各营通过筹划组队、方案构思、成果展示及答辩等环节完成比赛,营员们充分发散思维,构思出了各种别具一格的未来飞行器方案,得到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航空航天知识问答竞赛以现场答题计分为主要比赛形式,题目涉及科普知识、基础理论及发展史等众多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内容。营员们在比赛中与队友积极协同配合,争先恐后,场面十分热烈。此项赛事既普及了航空航天知识,又增强了营员之间团结合作的意识。

活动实施方案

“航梦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

设计主题

空天飞行器设计

临近空间飞行器设计

未来飞航式无人飞行器设计

无人平台(或无人机)设计

新概念飞行器设计

飞行器关键技术创新设计

作品技术要求

针对飞行器设计作品,参赛作品应满足的要求

需求分析:分析提出飞行器的发展需求,描述其使命任务和发展定位。

起飞发射性能:描述起飞发射方式或运载平台需求,论证主要性能指标。

支撑技术:描述飞行器的主要技术特点。

其他要求:要求参赛作品科学、合理,并具备未来潜在的可实现性。

针对飞行器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作品,参赛作品应满足的要求

项目背景:描述关键技术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适用什么对象和适用范围。

总体思路:描述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的总体思路,明确研究目标,提出总体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描述为达到技术指标,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方案及如何实施。

创新点:归纳与提炼技术内容的创新性,包括技术思路、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的创新。

应用情况及前景:阐述项目的推广应用程度和范围、转化和产业化程度及应用前景。

评分标准

总分100分,其中创新性40分、性能设计30分、表现形式10分、可用性20分。

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

“航梦杯”航空航天知识问答竞赛

环节1——齐头并进

各队按顺序依次上台选择题目组作答,每支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5道题目,主持人下达计时口令,大屏幕显示题目,选手在答题板上写出答案;时间到后,参赛者亮出题板同时出示各题答案;超时视为弃权。

环节2——生死一线

第1环节中前6位附近平分的队伍,同时上场答题。答对题目的队伍留下,答错题目即被淘汰,直到产生最后晋级6强的名额。

环节3——多多益善

6强队伍,在60秒时间内,主持人可问选手多个是非题,选手急速回答。选手可以在主持人念完题目之前进行作答,答对或答错都立即进入下一题。答对题目越多,分数越高,答错不扣分。

环节4——争先恐后

6强队伍,围绕10道高难度的题目进行抢答比賽,答对加分,答错扣分。

环节5——孤注一掷

6强队伍,每队完成最后2道高难度题目的作答,可以选择作答题目的分数权重,权重越高,答对得分则越高,但答错扣分也越多。

奖项设置

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若干。

活动总结

“航梦杯”航空航天创新竞赛活动将航空航天知识、文化、精神融合在趣味性的比赛之中,吸引营员们身体力行,积极参与,促进了青少年自主的思考方式和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营员们的科学思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锻炼了营员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中,营员有的擅长理论,有的擅长想象,有的擅长展示和交流,他们的有机结合才得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飞行器设计构思方案。比赛过程中团队协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竞赛成败的关键所在。赛事迎合了中学生向往组织感、向往集体荣誉的特点,锻炼了营员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极大地激发了营员对航空航天的兴趣

借助此次竞赛活动,营员们得到了飞行器设计专业带队辅导员的精心指导,也在问答竞赛中学到了航空航天科普知识。了解航空航天的同时,感受科技的巨大魅力,提高了对航天的兴趣,也坚定了更多营员航天报国的理想。

发扬了对知识的崇尚态度

本次航空航天创新竞赛,是一场智慧的交锋,一次思想的碰撞,但在比分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营员们对知识的态度。培养始终对知识孜孜以求、好学乐道的营员,对这种精神加以褒奖与检验,才是航空航天创新竞赛所具有的核心意义。

“‘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是要继承一种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刻,历史书上的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一个个字仿佛都从书本中站立起来,越来越高耸,越来越挺拔,直到促成伟大,直到让人仰望到潸然泪下。

科研是什么?是对祖国最赤诚的忠心,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执著。那些勋章的背后,究竟是谁一生戎马,携剑梦回国防的连营号角?又是谁巡万里关山,让祖国的旗帜睥睨于九重天外?世间风云兮幻亦真,天地无穷兮大道行。敬茫茫科学路上仗剑英雄,为苍苍辽阔中华奏响凯歌。”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篇4

论文题目:

甲方(所有作者本人签字):

乙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

甲、乙双方就论文版权转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向乙方投稿应保证该论文为其原创作品,并且不涉及知识产权和保密科研项目而产生的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甲方承担。

2.甲方应保证对作者的排名顺序没有任何异议,若在作者署名的正确性或排列顺序上发生问题,一切责任由甲方承担。

3.乙方通知甲方录用稿件后,甲方即自愿将其拥有的对该论文的以下权利转让给乙方:

(1)汇编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

(2)翻译权;

(3)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

(4)网络传播权;

(5)发行权。

4.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有关情况外,本合同中

第3条的各项转让权利,甲方不得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但甲方本人可以在其后继的作品中引用(或翻译)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将其汇编在甲方及甲方所在单位非期刊类的文集中。

5.甲方若在100 天内没有收到乙方稿件处理情况的通知,经向本刊编辑部声明后可以另行处理该稿件,本合同即自动终止;若甲方收到的是退稿通知,则在甲方收到该通知时本合同自动终止。

6.该论文在乙方编辑出版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不论以何种形式)首次发表后,乙方将向甲方一次性收取版面费,若乙方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收取甲方版面费。

7.该论文在乙方编辑出版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不论以何种形式)

首次发表后,乙方将向甲方赠送样刊2本。若乙方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支付甲方稿酬(本刊论文稿酬为50元,作者投稿后需缴纳审稿费50元及版面费,审稿费和稿酬相抵,因此作者只需缴纳版面费,编辑部也不再另行支付稿费)。

8.若甲方点击“我同意”按钮,则本合同自动生效

9.其它未尽事宜,双方将协商解决;若协商未果,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

10、在读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投稿,无论导师是否同时作为作者出现,均需要导师签字同意后方能在本刊发表论文。

导师签字:

11、此合同解释权归学报编辑部。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篇5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为国防科技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沈航原为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所本科院校之一,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地方院校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省属重点建设院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余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6.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拥有图书103万册,各类报刊2000余种。学校以航空航天学科与专业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等学科门类相结合,设有21个二级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学生20000余名;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博比达到7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5人。

学校现有辽宁省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工程训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7门。

学校设有研究生部,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籍管理、学位和就业等工作。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6个,学科涵盖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四个门类。在航空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安全工程四个工程领域,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根据社会需要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30余人,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先研究、国防基础科研、国家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0余项,通过各级鉴定的科研成果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50余项,成果获奖30余项,获专利30余项,年科研经费已超过5000万元;近3年,学校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在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60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近200篇。

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常年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考察及开展科学研究,并先后与美、英、俄、澳、韩、日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面向未来,学校与时俱进,在不远的未来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将再次腾飞!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二、报考须知

(一)20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

1、我校有16个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预计招生数为355。具体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招生规模为准。

2、我校各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为拟定人数,录取时将视考生情况适当调整。

3、考试科目中政治理论、外国语和数学(含数一、数二、数三)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100分,数学满分为150分。其他为我校自命题科目。

4、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若初试达到国家最低分数线要求,须加试所报考专业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复试。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报名手续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方式,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均为国家统一规定时间。

1、网上报名(必须)。考生按规定时间通过互联网报名。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

2、现场报名。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网上报名时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现场报名,办理确认手续,包括确认本人网报信息、交纳报考费。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四)录取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由考生所在报考点组织。复试由我校组织。复试办法和程序详见我校当年复试录取方案。我校将根据招生计划和入学成绩确定拟录取名单。

(五)就业

硕士生毕业时采取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年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最新).xls

985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篇6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27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13个。有59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已形成“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综合发展、融合互动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四个学科领域进入ESI,空天信融合正逐渐成为北航的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在职教职工3779人,其中专任教师2164人,教授、副教授169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79.3%。凝聚了以20位两院院士,20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3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6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涌现出了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811人,其中本科生14428人,硕士研究生8700人,博士研究生4015人,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668人。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力推进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面向基础科学和重大工程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大学章程建设”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发布《人才白皮书》,强力推进人才培养“长城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完全学分制试点,抓好国家和校级试点学院和试点班的建设,探索以书院制为载体开展博雅教育,打造了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华罗庚数学班、知行文科实验班等四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统筹考虑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了自主设置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试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成立了高等工程学院博士班、大型飞机高级人才培训班、高级人才研修中心,探索与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201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积极促进教学科研的融合互动,把一流的科研能力转化为一流的教学能力,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中创造知识。涌现出了以“北航1号”、“北航2号”和“北航3号”探空火箭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署名学生达51名。历史悠久的北航“冯如

杯”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已连续举办22届,吸引了3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在创造和应用知识中提高创新能力。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连续十二届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的高校,2009年捧得“挑战杯”。建校60年来,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机关、国防系统、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15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团队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和精品课程17门,“英才培养、质量为本、学科交叉、科教互动”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2006年,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现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年来,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55项,特别是近年来,9年获得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与地方政府、航空航天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围绕空天信特色优势领域,通过与行业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的深度合作、全面协同,强力推动“先进工业合作伙伴计划”,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北京落地,与北京市共建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与昌平打造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园,与北汽集团共同出资成立通航集团;推动建设以深圳、广州研究院等为核心的南方基地,把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成功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面向国际,开放交融。通过实施“国际品牌计划”,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获批国际交流合作外事自主审批权。大力推进“学生国际经历计划”,积极开展与欧洲、北美、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学生交换和学位互授、联授。先后与国外近2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设了“中德软件联合研究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法材料联合实验室”和“法国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已成为全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学校设立外事自主审批权。

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突出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与体系,突出以育人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交流,突出跨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及能力提升,成立了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打造了包括艺术馆、校史馆、科技创新馆、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在内的“四馆一厅”文化阵地,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注重大学精神和治

学文化内核审美化、景观化,提升两校区校园艺境品位,形成了“文化景观”品牌。搭建高端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了“人文滋养”品牌,目前,“北航大讲堂”已举办70多期,北航艺术馆和沙河校区“艺文空间”举办了近150期高品位展览,人文品质、学术品格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探寻师生身边的感动,形成了“典型引路”品牌,两年一度的“感动北航”活动已举办三届,荣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篇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企业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大变革, 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工作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沈阳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 (简称“沈飞公司”) 是我国的“老军工”, 从计划经济的国营企业到市场经济的集团公司,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与沈飞公司几代财务人员努力顺应潮流、不断实现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向现代财务管理模式转变是分不开的。

一、沈飞公司财务管理变革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8年间, 中国的经济体制一直属于计划经济, 沈飞公司的财务工作的主要职能就是出纳、记账、算账和报账。从1979年到1986年, 国家对企业采取了放权让利、利润包干和第一次利改税等改革, 这一时期财务工作的主要职能相应地增加了核算和债务融资等。1987年到1993年, 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为完善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 这一时期沈飞公司的财务工作的主要职能又相应地增加了预算和成本管理。1994年到1998年, 随着国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工商税制改革, 财务职能又相应地增加了多渠道融资和税收筹划。一直到1999年, 沈飞公司才开始正式步入战略性调整和与国际企业逐步接轨的阶段。

近几年, 中国航空工业开始逐步向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市场化改革、国际化开拓方向变革, 沈飞公司也开始自主寻求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增长方式的转变, 主动迎接市场主导型的、体制性的对外开放。这个变革给作为沈飞公司管理核心之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带来了深层次的改进需求, 对企业的财务职能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除增加了资本运营职能外, 全面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控制等职能被正式赋予了财务部门。在参考同行业及其他企业经验的基础上, 沈飞公司财务部门提出了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路并付诸于实践。

如今, 沈飞公司的财务职能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从过去多年来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被动式管理模式转变成了现在的综合提供, 并运用信息控制经营活动和参与决策, 完善了财务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本质功能, 财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定位和作用越来越被提升和重视。公司的财务部门变成了公司战略规划的参与者、资源价值的管理者、流程系统的控制者、业绩评价的主导者和公司控制的责任者。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财务管理历程, 沈飞公司的财务管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7年的销售收入比1978年增加了45倍多, 利润增长了26倍多。目前, 沈飞公司基本上建立了与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要求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

总结起来, 沈飞公司的财务管理变革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 适应宏观经济变革而推进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变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沈飞公司一直紧随社会经济体制调整完善不断进行改革, 逐步实现了对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根本改造。

第二, 适应公司成长发展和管理需求而推进的内部财务管理变革。在由体制内单位向市场主体逐步转变的过程中, 沈飞公司的财务部门一直都是企业变革的“排头兵”, 扮演着引领企业变革的角色。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 财务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 从逐步改革的成功再推进企业整个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保证了拥有50多年历史的大型军工企业稳步而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沈飞公司财务管理的新转变

近两年, 尤其是“十一五”以来, 沈飞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提出了市场化方向、产业化发展、资本化运作、专业化整合、国际化开拓的发展思路, 到2017年销售收入达万亿元, 即“五化万亿”战略。沈飞公司领导层在集团公司的战略指引下, 提出了自身的“千亿”战略目标, 财务部门秉承“航空报国, 强军富民”的宗旨, 践行“敬业诚信, 创新超越”的理念, 积极对公司财务战略进行了梳理, 在这两年里从基础管理和财务战略管理两个角度推动了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一) 完善财务制度体系, 夯实管理基础

从2008年1月1日起, 沈飞公司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沈飞公司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集团化、一体化管理要求, 对公司现有的财务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补充、健全和完善, 共编制了涵盖了公司财务管理各个方面的基本制度62项并汇编成册, 正在努力构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执行监督体系, 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财务管理基础得到了有效夯实。

(二) 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 实现财务管理手段升级

为了夯实基础信息化工作, 沈飞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财务二级核算管理与控制系统项目和利用成熟商业财务软件, 经过三年的实施和完善, 庞大的基础信息资料和便捷的管理方式, 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公司生产、经营、核算、分析、预测、决策、控制、考评等工作不可缺少的基础, 实现了基础成本管理、日常财务业务等工作的信息化目标, 实现了沈飞公司母公司、生产车间、子公司三个层级的财务软件规范和统一。

通过信息化体系建设, 不仅极大地解放了公司财务人员的生产力, 也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标准化、及时性和准确性, 使沈飞公司在从年销售收入几亿元到近百亿元的增长过程中, 财务人员总数基本没有增长, 反而让财务人员从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 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日常管理工作中。

(三) 将全面预算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平衡计分卡相结合

沈飞公司正在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在预算制订之初即综合考虑成本管理, 通过平衡计分卡形式将成本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员工, 从而实现公司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双重最佳效果。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以及与之配套的平衡计分卡等工作, 沈飞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以公司战略为前提, 以绩效价值为导向, 以实际状况为依据, 制定出每个年度各个层级的经营目标, 并以此明确相应的经营措施和保证体系, 进而推动公司整体管理效益的提升。

(四) 建立多层级内部控制方式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沈飞公司财务部门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 明确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先的总体执行框架, 坚持完整性、有效性、合理性原则相结合, 体现出了全过程、全方位、各环节、多层次监控的特点。在风险防范和内控建设的具体制度和措施上, 考虑到沈飞公司既有生产车间, 也有参股、控股的公司, 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的方式和手段, 选择的是不同层级的结构化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

在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层级, 不断完善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民主决策的经理办公会制度;在集团公司和子公司财务管理上, 在理顺子公司投资关系和《子公司财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推进财务预警机制和财务人员的统一管理及财务负责人委派制;日常内部控制建设方面, 一方面强化和开发内部审计的职能, 组织审计部门对子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财务收支等各种专项审计, 另一方面还建立了向总会计师负责的总稽核制队伍。

(五) 建立高素质的财务梯队人才

近两年, 沈飞公司财务人员在参与重大项目论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资产评估和引进外部合作者的过程中, 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建议, 使公司在制订方案时就全方面考虑企业的运营基本面, 使改制后的企业生机勃勃;在财务部门参与论证的加拿大庞巴迪公司Q400项目中, 由于财务人员在谈判过程中将细节问题落实清楚, 使项目执行进展顺利;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即将合作的C系列飞机项目, 由于准备充分使谈判目标明确, 工作开展较为顺利;在国内和国际具有标志性的ARJ21项目和大飞机项目, 由于财务人员的独特视角, 使国家在投资时统筹兼顾了经济效益。

三、沈飞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展望

沈飞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既是财务管理人员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 也是集思广益、强调管理创新的结晶。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面临着新的转折, 中国的航空工业在国家重大决策的影响下正处于改革突破期, 沈飞公司作为航空工业的重要成员也面临着重大转型时机。宏观经济条件的变动和企业经营的转型都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与公司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共同研究, 财务部门确立了未来几年内沈飞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规划。

(一) 采用作业成本法, 精细成本管理基础

沈飞公司成本核算方法一直沿用平行结转法, 使得科研与生产并行的生产模式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下缺乏有效细致的核算。财务部门在分析有关各种成本动因的基础上, 开辟了改善成本核算方法的新途径。通过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 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 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 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保证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 发展项目财务管理模式, 推进财务管理模式转型

经过深入地调研和分析, 沈飞公司决定将项目财务管理模式作为今后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变革的方向。项目财务管理模式适合沈飞公司的发展要求, 主要体现在:第一, 沈飞公司的主业是军机生产, 其特点是型号多、批次多、产量小、周期长, 采用项目财务管理能全过程准确、真实地反映公司财务状态;第二, 沈飞公司未来的产业将在现有的民机转包项目基础上发展民机、通用飞机等项目, 这类项目产品的性质也是价值量大、批次多, 也需要从科研到销售和售后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第三, 沈飞公司未来的民品产业发展模式也是与产品结合, 即大力发展建立在某个民品项目基础上的公司, 这些子公司的核算也是建立在确定的民品项目基础上, 因而也适应于项目财务管理。

在财务部门规划中, 项目财务管理将建立起强调“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阶段”、“四个过程”的项目总会计师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一个中心”指以项目为中心, 即一切财务管理活动都以产品需求为中心。财务部门要及时对项目在各个阶段对资源的需求进行事前预测, 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资源的供给, 同时确保项目创造的经济利益及时流入企业。“两个重点”是指项目成本管理关注的主要内容, 包括现金流量管理和资源在多项目之间平衡这两个方面。“三个阶段”是指依据项目进展的过程和财务资金来源与支出的匹配, 按项目研制、批产交付、售后服务三个阶段实施项目管理。“四个过程”是指在项目的每个阶段都按照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四个过程进行财务核算与管理。在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 项目总会计师一直是各个项目的财务负责人。

目前, 项目管理已经在沈飞公司成本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试点, 财务部门已经制订了明确的时间表在全公司财务管理领域推广。

(三) 深化全面预算管理, 拓展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功能

沈飞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几年的实践已经显现了作为一种先进财务管理方法的作用。现在沈飞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日常经营运作的重要工具, 是企业管理支持流程之一, 与其他管理流程相互作用, 共同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明确并量化了公司的经营目标, 规范了公司体制, 落实了各责任中心的责任, 明确了各级责权和考核依据, 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起包括收入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人力资源预算、技改及修理预算、工艺装备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生产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等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以及各部门预算管理机构和负责人的预算责任网络, 成本、费用与相应的成本动因相匹配, 使成本与费用的支出更加合理, 财务部门监督与信息稽核更加有依据, 并减少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矛盾。

拓展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功能, 就是要在全面预算的引导下, 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系统, 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 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目标, 简化各项支出的审批程序, 增加决策的效率, 使公司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能力。

(四) 探索企业资本化运作渠道, 提高公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下, 国有企业资本运作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沈飞公司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企业, 加强资本运作的力度, 注重企业的资本运作, 促进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才能形成适合的内部运行系统, 将一般资本变为优良、高效资本, 再投入到其他领域, 来影响和促进其他企业和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

近期, 沈飞公司的大飞机项目以及支线客机、通用飞机等项目将陆续上马, 这些体现综合国力的标志性工程的上马, 对财务部门的理财和资本运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提出了市场化方向、产业化发展、资本化运作、专业化整合、国际化开拓的发展思路, 总会计师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实施者, 须遵从CEO的思想脉络, 在追求企业价值和利润的同时, 注重企业的实体经营盈利能力向融资能力的转换, 依据企业近期的经营需求、资产结构、债务计划, 改变传统的交叉抵押担保信用模式, 充分发挥企业长期积聚的社会信用, 吸引广大社会投资者, 变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一方面, 要积极筹划公开上市, 募集资金;另一方面, 要致力于金融性投资、融资, 积极探索和打通发行企业融资债券的渠道, 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篇8

关键词: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课程设置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11年又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与修订也不断地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紧密地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依据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及专业特点进行人才培养[1]。本文通过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为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日趋完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方案进行分析,并与教育部颁布的教体艺(2003)7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文件、著作、期刊论文等,了解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现状。

(2)比较分析法:将沈阳师范大学现行课程方案与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培养目标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设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指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2]。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把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科研、竞训和群体工作能力,具备从事学校体育管理、科研及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可见,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出了要具备扎实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强调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性。因此,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是比较合理和切实可行的。

2.课程结构分析

2003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课程设置结构除公共课外,将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分为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分方向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程,其中分方向选修课开设了五个方向以供选择,任意选修课分为理论学科选修和技术学科选修,共提供了47门课程供选择。实践性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社会调查、就业指导等)、教育实践(见习1-2周,实习8-10周)和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三部分。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按照修学的要求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课程。又按照知识结构层次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类。其中公共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国家课程方案》基本相同,其中任意选修课程除开设理论选修和技术选修之外,还开设了跨学科选修课程,显示出了课程设置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到“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的要求[3],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可见,国家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关注和沈阳师大落实这一决议的积极性。然而,通过对课程结构的分析发现,沈阳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涉及人文、自然、艺术等学科的课程主要是通识选修课程和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中的跨学科选修课程,其中通识选修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学科、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和其他等六个领域,共开设了73门课程,从现有课程数量和课程内容来看,我校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数量较多,涉及内容较广泛,但从学分和学时比例方面看,选修学分为8分,仅占总学分的5%,学时为120学时,仅占总学时的4%,学生在73门课程中仅选择4门课程就可以满足学分和学时的需要;跨学科选修也仅仅开设了6门课程,最低修读学分仅为2学分,其中康乐设施经营与管理、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科技三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划为体育学科领域,而音乐欣赏一门课程在通识选修课程中也开设,就不免造成了课程重复的现象。作为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门类的多学科性大学来说,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通识选修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所占的学分、学时比例较少;开设的跨学科选修课仍然较少,没有较好地利用现有的丰富课程资源。

3.学时比例分析

《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67.7∶32.3。除去公共课的720学时,专业课程按照1900-2100学时安排,其中必修课为1126学时,选修课为880学时。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总学时为2829,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比例为66∶24。其中专业必修课为990学时,选修课为413学时。

由上可知,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总学时比国家《课程方案》中要求的高,但需要说明的是沈师大的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占285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10%,而国家《课程方案》中的实践环节则无学时分配,沈师课程方案中除去实践环节占有的285学时以外,必修课与选修课占有的总学时为2611学时,在国家规定的总学时范围之内。由此可见,沈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过程中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实践环节具有合理的学时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才培养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但是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990)学时和选修课(413)学时均远低于国家《课程方案》中要求的1126和880学时,因此,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比例与《课程方案》中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怎样更合理地处理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之间的关系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1.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合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均低于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时。专业选修课程中涉及人文学科的课程开设仍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程设置没有紧密地贴合培养目标。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门数较多,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但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学分和学时较少;学科专业选修中的跨学科选修仅开设了6门课程供学生选修,最低学分仅为2学分,作为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门类的多学科性师范大学来说,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开设的跨学科选修课仍然较少,没有较好地利用现有的有利资源。

3.应结合本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调整课程结构,使其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充分运用多学科性大学的有利资源,增设一定的跨学科课程,尤其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以供学生选修,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选修课方面可以考虑除核心主干课程外,对其他课程进行整合,以模块形式开展;除去限选这一环节,使选修课程真正地成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合理调整选修课程的学分和学时比例,或对现有的某些项目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小型化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率地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还可以避免课程内容之间不必要的重复。

参考文献:

[1] 王建民.“新课程标准”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征及原则[J].体育成人学刊,2005,(2):12-14.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Z].教体艺[2003]7号,2003.

[3] 黄汉升,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2):1-4.

[4] 方千华,黄汉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沿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1):104.

[5] 黄汉升,季克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解读[J].体育学刊,2005,12(6):1-3.

上一篇: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下一篇:cng发动机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