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全能”比赛对音乐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以湖南省第十届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基本功比赛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项全能”比赛根据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要求, 体现出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要求, 对促进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立合理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湖南省第十届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设立的项目为歌唱与伴奏、钢琴弹奏、自弹自唱、微课教学和合唱指挥。此次赛事体现出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不仅对促进湖南省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还对湖南省音乐教师的培养和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音乐学专业是集教育学和艺术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以当前最为先进、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为指导, 以全面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湖南省音乐学专业大学生基本功竞赛旨在推动高等院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质量的音乐师资。近些年来高等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五项全能”比赛对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高等院校在课程建设的改革、人才培养的标准、教材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和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指明了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师培养的新方向。针对当前五项全能比赛的要求, 今后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改革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目前湖南高校的音乐学专业普遍存在着专业盲目攀比的倾向。片面强调音乐技能的培养, 过分重视拔尖学生的培养而忽视音乐综合素质及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致使许多毕业生具备专业技能、掌握理论知识而无法组织教学, 适应就业需要。目前高校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尽完善, 导致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 掌握音乐教育理论与参与音乐课程教学是有很大差距的。

1. 改良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

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必须从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两方面下手, 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必须加大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习和教学讲座等教学实践科目的教学力度, 相对应地提高与教学实践相关课程的学分分值, 加大教学实践项目课程的考核力度, 提高教学实践项目的毕业考核标准。提高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的音乐教学水平。将学生视作未来的教育者, 音乐专业技能必须为教学服务, 必须要服从于教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通过学生的教学来展现音乐技能以及通过音乐技能来发挥教学的能力。

2. 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

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实践活动包括教学比赛、讲座、实习等方面。学生的课后实践活动是增强素质、开阔眼界、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与学生探讨多样的中小学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驾驭课堂、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教学表现的能力, 以适应中小学教学。同时开展教学能力比赛, 提高学生对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视, 让学生将所学的教学方法付诸于实践, 并在实践中总结、思考、成长提升教学能力。高校音乐学专业应更多地组织和安排与教学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 邀请优秀的教育专家和一线骨干音乐教师参与到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交流中来, 通过讲座、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 倾听专家们的言传身教, 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中小学教学的经验, 学习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以外, 高校还应重视学生的实习环节, 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教学、观摩的机会, 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互动中感受教学的成就和快乐, 从而提升教学能力。

二、注重音乐基本技能的均衡

1. 跨学科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项全能各个单项科目的评分标准的是以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础音乐教学的需要而设立, 体现了音乐教育事业的职业要求。钢琴演奏、歌唱与伴奏、自弹自唱跨越好几个学科, 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合唱指挥和微课教学体现出对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自弹自唱”“歌唱与伴奏”项目的实践并不是在单一学科中进行的, 它跨越了声乐演唱、钢琴伴奏、音乐理论三大学科, 体现了三个学科之间的融汇贯通。并且自弹自唱是现场抽签曲目的, 这对参赛选手的钢琴基本功、演唱能力、伴奏织体的选择、和声的设置以及整体布局都有较高的要求。检验了学生在声乐、钢琴、音乐基础理论方面的综合实力。“合唱指挥”则是跨越了声乐、指挥、钢琴三个学科而进行的教学实践。合唱指挥项目的比赛重在考查学生的指挥的基本功、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临场应变能力。通过三个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锻炼学生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协调配合和驾驭多声部合唱音乐的能力, 合唱指挥现场抽签曲目的设置对选手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体现了高校的教学水平, 是对教学质量的直观检验。在高校教学中必须培养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 提升跨学科的实践操作和应变能力, 从而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2. 树立“通才教育”的教学理念

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音乐专业技能, 应该树立“通才教育”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某一项专业成绩的拔尖, 而走向“表演型”人才的发展道路, 要遵循音乐教育“师范性”的特点, 注重学生全面均衡的能力的培养。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关怀, 选择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挖掘学生的潜力。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师团队应专注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通才教育”有三层含义:其一、提高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 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和音乐教学能力。这是音乐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柱, 也是音乐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其二、拥有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并能够自我完善、举一反三, 以基础理论为依托拓宽知识面, 能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能够适应音乐教学及社会音乐活动的需要, 最终适应社会的需求。其三、掌握多方面跨专业全面的综合知识, 拥有深厚的知识涵养, 使学生的学习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力争成为真正的音乐教育专家。

3. 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音乐学专业的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是关键, 各学科间的互相借鉴、互相融通、互相交叉应当坚持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分合合, 应符合当今基础音乐教育的动态发展方向。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课程建设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具备掌握并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新时代对基础音乐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原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种矛盾, 如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不匹配、课程设置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不符、学生的知识面过窄、授课内容与教师工作相脱节等。面对诸多矛盾, 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重视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 课程教学体系应体现综合化、实用化、多样化的特点, 建立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全能型人才, 重点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 同时拓展课程的知识面。开设诸多极具特色的选修课程, 如自弹自唱、钢琴配奏、键盘交响、作曲与编曲等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加强艺术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在教育理论、文化修养、艺术实践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开设的史论类课程、文化类课程、音乐理论课程、教育类课程, 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拓宽艺术视野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临场心理素质培养

选手在五项全能赛场上的表现不仅取决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还取决于选手的临场心理素质。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多能型的音乐人才。

在音乐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艺术实践, 多途径地提高学生的表演心理素质,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演出实践, 以适应表演的环境、减少临场紧张。1) 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舞台表演机会, 举办多种形式的音乐会, 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挖掘潜力, 在表演实践中不断进步。2) 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课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公开课的形式督促学生积极准备从而获得进步, 锻炼临场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尤其对表演容易怯场的学生是非常好的锻炼。3) 加强适应性表演练习, 锻炼应变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出错是难免的, 在演出中出现错误时要快速做出反应及时补救, 以保证后部分的弹奏能够顺利地完成。平时要加强适应性表演练习, 进行情境设想, 设想自己是在舞台上表演, 不断重复情境来锻炼对临场事故的心理承受力与应变能力。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临场心理素质训练, 对增强综合音乐表演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南省第十届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简称“五项全能”比赛, 作为湖南省音乐学专业的省级赛事, 自创办以来以其权威性、导向性及示范性在湖南省普通高校的音乐学专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此项赛事对促进湖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对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和课程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五项全能”比赛,教学改革,启示

参考文献

[1] 辛恩利.“五项全能”比赛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启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 (7) :46-47.

[2] 朱银华, 刘韵.音乐教育“五项全能”比赛与音教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 2012 (15) :7-8.

上一篇:浅析金融企业人才利用及其优化下一篇:新税收政策下建筑工程合同的税收筹划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