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问题和应对措施探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 经济的发展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监督、评价和服务的职能, 对事业单位的各项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 事业单位原有内部审计的定位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亟待提升和改进。本文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入手, 指出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应对措施。本文旨在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完善和发展, 增强其作用发挥的力度, 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完善治理结构, 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不断提升。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在经济不能简单追求增速, 要保持合理增长, 又要防范风险, 更多注重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增长。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在经济新常态下各项事业健康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监督力量和保障。通过内部审计全面系统的开展职能工作, 依法独立客观的监督单位财务及经济活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关注风险管理并提出有效建议,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堵塞管理漏洞,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防止贪污腐败和舞弊, 保证资金效益, 提升单位管理水平, 最终实现单位管理目标。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在国家的有力推动下, 事业单位逐渐建立起内部审计机构, 并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增强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并在防范风险和促进廉政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内部审计既有的机制和工作职责、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影响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我国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要求, 要求健全审计法规和制度, 保障审计可以独立客观依法行使监督权力。审计署也根据发展的需要重新修订了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国家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法制化要求, 在国家层面更新和完善了制度规范, 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工作指导。事业单位需要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根据单位情况和特点建立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和工作规范。但是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缺乏量体裁衣的建立适合本单位情况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标准科学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二) 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

(1) 内审机构地位不高。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保证质量的重要基础是内部审计具备较强的独立性。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不高, 独立性不强。很多单位的内审部门不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向其汇报, 而通常是和其他部门处在同一级, 由单位的分管领导进行管理, 独立性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没有建立健全内审机构和岗位。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推动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和有力抓手。当前一些事业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的内部审计岗位, 内部审计工作由财务部门人员兼任, 内审工作容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干扰, 影响独立性, 导致审计意见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内部审计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 单位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和深入的认识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 但是很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正确和深入的认识, 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认为有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内部审计作用不大。甚至认为内部审计的工作会降低单位经济活动和业务发展的效率, 阻碍单位发展的步伐。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充分的支持和配合, 审计建议得不到有效落实, 影响审计效果和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四)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内部审计工作政策性较强, 业务要求较高, 工作难度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审计的需要,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与审计业务相适应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除了需要掌握财务审计业务知识, 还应该不断积累内部控制、管理、经济、法律、工程、信息等领域的知识, 才能胜任当今时代的内部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很多内审人员都是从财务或其他部门调配而来, 没有具备相应的知识和业务能力, 也没有及时补充和更新业务知识, 再加上缺乏实践经验, 导致内审人员专业胜利能力不足, 缺乏创新思维, 队伍建设乏力, 内审力量薄弱, 现有人员素质不能满足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 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五) 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较窄, 工作模式和方法陈旧

(1) 工作范围较窄。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还处在传统审计阶段, 主要围绕财务收支进行检查和监督, 对于单位经济管理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工程项目等方面涉及较少。审计覆盖面较窄, 审计着眼点偏重具体细节, 对于经济活动的主要环节和高风险领域缺乏监控, 难以从更高层面发现单位整体问题, 缺乏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问题的实质, 缺乏提出促进单位实现整体目标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2) 工作模式单一。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采取的是事后抽查审计的单一工作模式, 较少在事前和事中介入经济活动进行审计。随着国家对财务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 内部审计工作应从事后检查向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进行转变, 将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贯穿于内部审计工作, 全面发挥内部审计的预防保健的作用。

(3) 工作方法落后。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业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还处在手工审计的陈旧模式, 没有充分将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审计工具, 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 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

三、改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对策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提升, 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审计的新要求。

(一)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

事业单位要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功能, 就必须构建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事业单位应依据国家颁布的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 逐步建立、细化和完善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明确内审机构和人员管理、内部审计职责、工作程序、审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建立内审工作实施细则, 规范工作流程, 形成操作性强的工作指南。实现内部审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保证审计质量。

(二) 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1) 内部审计工作主管领导需为单位一把手。内部审计机构的主管领导应该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计划、工作实施情况和最终审计结果应直接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内审地位的提高, 可以有效避免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增强了审计独立性, 切实做到为单位实现管理目标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有效的决策支持。应建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 切实落实内部审计整改意见, 保证内审工作权威性。

(2) 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和岗位。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事业单位, 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配备专职审计人员, 明确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划分。对于条件尚未具备的事业单位, 应该在财务部门之外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岗位, 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应遵循国家规定和专业标准开展工作, 严格遵守内部审计职业规范, 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不能参与影响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工作。通过构建合理和完善的内审机构和职能, 增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加强对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

(三) 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领导和单位其他部门应该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单位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事业单位领导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和重要意义方面的讲解, 提高单位领导对内审工作的深层次认识和理解。内部审计机构可在单位内部开展审计培训, 向本单位人员普及审计常识, 宣传审计成果,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 加深单位领导和各部门接受审计监督的意识, 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四)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业务能力

内部审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需要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内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审计业务知识和技能, 还应该熟悉经济、法律、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知识, 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 构建多层次的立体知识结构体系, 并通过深入开展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提高职业胜任能力。内审人员可通过参加多种业务知识培训拓宽思维, 获取最新政策法规信息, 并通过学习和分析总结, 将学到的新思想和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配备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人员, 形成高素质审计团队, 为内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 发展审计业务内容, 改进工作模式和创新工作方法

(1) 拓宽审计业务覆盖面。应从单位大局和整体着眼, 提高审计站位, 关注单位经济活动的重点环节和高风险领域, 以风险为导向, 做好工作计划, 按照计划积极主动、高效务实的全面开展审计工作,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加大审计覆盖面, 充实审计内容, 挖掘审计深度, 发挥审计效力。内部审计应主动全面围绕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预算执行和决算、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经济责任履行、基本建设和修缮工程等方面有效的开展监督及评价工作。

(2) 改进工作模式。事业单位应改变事后审计的单一陈旧的工作模式, 关口前移, 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 加强工作统筹管理, 逐步构建和完善单位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提高工作主动性, 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防范风险, 增进审计工作的效果, 有效发挥内部审计预防保健和服务保障功能。

(3) 运用现代化的审计方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高科技信息技术,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并与单位整体及各业务模块信息系统相联通, 实现信息共享。应主动积极的探索现代化的审计工作方法, 创新手段,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审计工具, 熟练掌握和使用审计软件, 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 内部审计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本文简述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几点问题, 并详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应对策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逐步优化提升, 以纠错防弊、完善制度、促进管理、提高效益为工作目标, 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 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化审计方法, 实现监督评价与咨询服务的职能, 为单位内部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促进单位加强内部控制, 有效防范风险, 实现单位各项事业的健康运行和不断提升。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内部审计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断进行改进和提升, 在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自我中,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保健医”的效能, 为单位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 促进事业单位提高宏观管理水平, 增强内部控制, 改善治理结构, 为各项事业良好运行做好奠基和保障。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阐述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目前存在制度不健全、独立性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范围狭窄、工作模式单一和工作方法陈旧等方面的问题, 并从完善制度、增强独立性、提高重视程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拓宽业务范围、改进工作模式和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丁晨妍, 丁欢新.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制体制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 2019 (3) .

[2] 李芳亮.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7 (24) .

[3] 丁孝梅.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22) .

[4] 焦利媛.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 (27) .

[5] 李继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时代金融, 2018 (35) .

上一篇:棒磨机主轴瓦的修复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