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分析了加强中职生挫折教育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当前中职生的特点,就如何在中职教育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挫折教育进行了一番探讨,以提高中职生的抗挫折能力。关键词:中职生;挫折教育;方法现代教育观推崇民主尊重式教育,即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其人格,尊重其个性,顺应其天性,宽容其过失,提倡无批评教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篇1:

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凸现,将严重影响到儿童健康成长。单亲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有利或不利来说明,而应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审视。对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篇论文通过对单亲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实现儿童社会化功能的价值多面性分析,提出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单親家庭;儿童;社会化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受到了挑战, 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由于家庭结构的缺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种嘲讽、轻蔑、忽视,单亲家庭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缺乏父或而变得心理失衡。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常常感到孤独、忧虑、无助,从而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相对于完整家庭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等社会性发展相对不足, 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处于不利地位。儿童社会化是一个发展过程, 是经过儿童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人际交往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一、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单亲家庭”又叫做“不完全家庭”,指的是子女只与父母亲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单亲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有利或不利来说明,而应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审视。单亲家庭中的家长、儿童的观念及行为容易呈现出一些特殊性。无论是缺乏父爱还是缺乏母爱, 都可能给处在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儿童带来终生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使孩子在角色认识、结识同伴、职责承担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父母离婚后, 孩子普遍表现为情绪低落, 心情浮躁, 抑郁悲观, 性格孤僻, 好走极端。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纠正, 久而久之, 会扭曲性格, 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严重影响单亲子女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导致单亲家庭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表现。

1、单亲家庭的众多非正常情况,是导致其子女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一直被认为负有照料、抚养儿童的基本职责。虽然各家庭的组合成分大有差异,但是家庭成员的行为和家庭创立的环境对儿童都有着强烈的影响。单亲家庭中出现的众多非正常情况,成为导致其子女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

2、同辈群体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等环境为其提供了社会化的场所,而儿童此时很容易所影响的群体则是同学、小朋友等同辈群体。单亲家庭儿童的同辈群体对其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等各方面的攻击语言、欺侮行为等都会对单亲家庭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3、教育方面。在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完整与残缺对子女教育有着很大影响。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上也有其特殊性。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通过调查发现, 单亲家庭的儿童比正常家庭儿童更喜欢自己的班集体, 比正常家庭儿童更认为老师能理解自己的心情。这说明了学校的环境、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情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感到, 许多老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关怀和理解, 以及同学们的友谊给单亲家庭儿童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有些老师往往只对他们眼中的“好学生”倾注较多的情感, 而对其他学生关心、帮助不够。单亲家庭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家庭的破裂, 性格上出现了一些毛病, 情绪经常有些波动, 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行为, 因此被老师认为是“差生”, 经常被老师严厉训斥, 横加指责。老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使得他们本来就失去平衡的心理, 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往往情绪低落, 心情烦躁, 抑郁悲观, 性格孤僻, 好走极端。失去父爱或母爱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中,许多孩子在家庭变故几年之后,其心理创伤仍难以愈合。

4、心理方面。儿童时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都还不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处于发展期,很容易产生逆反、自卑、妒忌等心理问题,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很多的,常见的还有逃避心理,女性化倾向,抑郁症等等。当家庭破裂,一些脆弱的孩子一时难以接受残酷的现实,而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这些儿童心理问题都是单亲家庭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偏差的原因。

5、行为方面。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是造成子女思维偏颇的原因,这虽不是绝对的,但单亲家庭的某些环境对儿童及青少年行为方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是绝不能否认的。

6、社会关爱方面。社会对单亲家庭儿童持有偏见。单亲家庭儿童往往会受到社会的轻视、遭到同伴的讥笑, 这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社会上有的人认为, 单亲家庭儿童生长在破碎的家庭中, 很难成长为好孩子。首先, 他们认为, 离异的父母本身就不好, 不能养育出好孩子。其次, 他们认为父母离异是父母长期冲突的结果, 在父母长期矛盾冲突中成长的孩子, 也不会是好孩子;再就是单亲家庭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时, 常常会被骂为没妈或没爸的孩子。在大人和同伴的长期歧视下, 造成了单亲家庭儿童的悲观孤独、失落等不良的心理反应。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干脆走向反面, 结交一些不良青年, 做出一些违纪甚至违法的事, 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

二、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1、对单亲家庭儿童进行赏识教育。孩子需要赏识,需要爱。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赏识、渴望爱。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应该当好主角,尊重儿童的人格、接纳他们的缺点并激励他们的进步,还必须动员家长、同学等做好配角,这是为单亲家庭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健康良好的环境所必备的。

2、对单亲家长进行针对性教育。单亲家庭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离婚和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和谐的家庭关系,给孩子以安全感和爱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使之较好地实现个性社会化,并且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性格。而婚姻破裂的家庭,孩子会缺乏安全感,自卑,难以建立对他的信任,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顺利发展,容易导致出现较多的心理、行为、品德方面的问题。

(二)掌握科学的育子知识、方法,消除心理障碍,正确引导儿童的行为。

1、加强沟通。教师和家长们对单亲儿童在心理上相互理解、信任、沟通,是消除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障碍的基础。教师和家长要用教育疏导和劝慰方法消除单亲儿童与父(母)的隔阂,通过教育启发,让单亲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给予的心理支持,有安全感;用宣泄的方法让单亲儿童倾诉心中的苦闷、委屈;要重视“爱”的教育,创造奉献爱的机会。

2、尊重人格。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自己家庭的破损,往往会变得异常敏感,自尊也往往变得异常,要么是过强,要么是自卑感太重。学校、教师、家长在日常言行中一定要注意维护单亲儿童的自尊,要强调他们做得好的方面,不要过分夸大他们的错误,要多鼓励。对犯了过失而又有悔改表现的儿童,更需要信任、尊重,要有足够的耐心,切忌讽刺挖苦。其实儿童做错事情或者是做得不好,他自己也知道,老师和父(母)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给他一份尊严,他也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做得更好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3、激励自信。单亲儿童往往自信心不足,因为他们感到被抛弃。教师要运用激励功能,激发他们的信念,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要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特长、优势、闪光点,表扬他们,激励他们。

4、友谊的力量。开展了一帮一互助活动。即由一个普通学生和一个单亲家庭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帮助,共同去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还可以让单亲家庭学生通过对别人的认识和帮助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 学校应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促使单亲家庭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1、建立单亲家庭儿童档案

学校应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儿童档案, 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 并详加记载。学校要把对每个单亲家庭儿童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 由他们负责对单亲家庭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关照、行为矫正, 定期与家长联系, 以便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儿童在家里和社会上的情况。

2、加强同伴交往, 用友情弥补亲情

皮亚杰说, 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更能使儿童从自我中心化的状态中走出来。教师应认识到同伴交往的价值,把握、处理好单亲家庭儿童与其他学生的关系。教师应该教育其他学生对单亲家庭儿童不要歧視,不要嘲讽和挖苦他们, 更不能对他们有成见,对他们的处境要理解和同情;教师应大力倡导友爱互助精神,让学生主动与单亲家庭的学生交往,与他们交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娱乐,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忘却家庭的不幸和忧伤,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慰藉;教师也要引导单亲家庭的学生与同学建立纯真的友谊,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融入集体生活中。从而使得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得以改善。这样,单亲家庭儿童在社会化中的不利地位也会逐渐得到改善。

(四) 社会应建立专门组织机构, 促使单亲家庭儿童尽早融入社会

全社会都应当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关心单亲家庭儿童,保证他们享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人格保障和尊严,通过社会力量和环境氛围为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创造条件。可以设立单亲家庭儿童教育咨询机构,开设咨询电话,使单亲家庭儿童遇到问题,能及时与社会联系,让家长在教育中遇到困难时能通过这些方式找到正确方法, 科学地教育孩子;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书刊等设立相关栏目,让全社会都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教育问题;还可以发动教育工作者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与社区联手共同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健康的教育。最终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 共同关心、爱护单亲家庭儿童, 为他们社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 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殷强红

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篇2:

中职生挫折教育方法探析

摘 要:本文分析了加强中职生挫折教育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当前中职生的特点,就如何在中职教育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挫折教育进行了一番探讨,以提高中职生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中职生;挫折教育;方法

现代教育观推崇民主尊重式教育,即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其人格,尊重其个性,顺应其天性,宽容其过失,提倡无批评教育。而传统教育则推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提倡教师教学生要规范,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使其认真学习,对学生的错误予以坚决彻底的纠正。然而,今天的中职生都是在和平、幸福的年代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中的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创造的优越条件,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活得安逸、过得开心。在他们心目中,一切都非常美好,感觉不到有什么挫折和苦恼。但是,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接二连三富士康的“跳楼秀”等心理失衡现象的发生,折射了传统挫折教育的不尽人意,这促使教师要重新审视,探索中职生的挫折教育方法,强化对中职生的挫折教育。

一、挫折教育对中职生的现实意义

1. 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从科学角度讲,人无完人,成功与失败往往结伴而行。由于环境和自身的原因,学生在进入职校到毕业的过程中普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各式各样的心理困惑。这些心理困惑虽绝大部分没有成为心理疾病,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但通过挫折教育,可以让中职生知道,人生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遇到挫折,而是不能战胜挫折,没有勇气面对挫折。教师要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成为健康的人。

2. 利于学生全面提高素质。

中职生正处在青少年期,这个时期最容易产生受挫感。挫折易使一些意志薄弱、情绪不稳的中职生意志消沉、自暴自弃。然而,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积极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往往会为理想、信仰的实现执着不懈,有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挫折,其挫折承受力自然就高于那些计较个人得失、缺乏理想和信念、对人生持消极态度的人。学生的思想困惑少了,解除了,相应的文化、专业技能等社会素质就会提高,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就会增强。

3.利于学校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中职学校教育的全部工作应该是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可供选择的条件和机会。学校、班级、课堂及各种活动应成为学生提高和施展才能的舞台。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挫折成因后,学校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逐渐克服心理上的依赖性。同时还必须优化学生的竞争心理,当学生在竞争中取得成功时,要及时教育他们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成功,引导他们主动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要培养学生承受各种挫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挫折中正视自己,帮助学生及时消除竞争失败带来的怯懦和自卑的心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从逆境中奋起。

二、科学有效的挫折教育方法

1. 引导学生正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

不少教师认为,中职生的耐挫力较弱是因为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去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味地让学生吃苦,使学生对挫折教育产生厌恶感。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是平坦的,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一些挫折。这些挫折,有的来自外部环境,有的来自自身。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可能给人带来伤痛感,都需要正确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失败是一笔财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主的精神,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挫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有依赖心理。作为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培养学生,不能因学生做得好就满心欢喜,做得不好就产生厌恶心理。教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讲民主、平等,要尊重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看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时,就要多鼓励,多表扬。教师只要恰当地运用激励的方法,学生就会信心倍增,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挫折。

2. 实施赏识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强调的是学生成才,过高的要求和评价标准的单一,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少学生沦为失败者,但学生并不认可自己现在的处境,总想证明自己的能力,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鼓励和帮助,这部分学生大多数都没有走出失败的困境,学生在一次次失败中强化了不良的心理定势,有的就觉得自己很笨,难以承受失败,甚至采取了很多偏激的行为。

辩证的观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要把所有的长处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是不可能,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是人对人的工作,是心与心的碰撞,是智慧与智慧的交流。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愉悦的心境对待中职生,要用爱心去解读这个群体。赏识教育就是要赏识中职生的长处,在教育实践中,要善于发现中职生身上的闪光点,为中职生设立恰当的奋斗目标,以保持其自信心,还要善于发现中职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强化。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要把职业理想落实到自己的生涯设计中。职业生涯设计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要通过学习、训练、顶岗实习等,掌握实际专业本领,实现零距离就业。

3. 严要有节,宽要有度,让学生自我激励。

有教师认为,学生在接受挫折的过程中得有一定的痛苦体验,甚至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一味地提要求,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得深,才能体验深刻,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中职生还处在青少年期,其自我意识强烈,自尊心的需求迫切。所以,教师对于中职生的任何方式的批评都会或多或少地伤及他们的自尊,关键是中职生如何去对待这种伤害。事实上,教师对中职生的批评是一种现实的挫折教育,是培养中职生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既为教育者提出了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又提出了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摸清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前提下,没有必要过分小心地保护学生的自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伤及自尊”的行为和言语,理解和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自我反省,引以为戒,把“伤害”化为自我完善的动力。教师只要利用好学生的“自尊”,掌握好分寸,让学生在受到打击之后,恍然大悟,并自我激励,那么教师的“严”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 积极进行挫折疏导,为中职生排忧解难。

在具体的挫折教育中,有的教师认为找学生谈谈话、看看相关录像等就能解决问题,认为所设置的挫折情境难度越大越好,导致学生承受不了,甚至产生恐惧感,最后丧失了参与挫折教育的兴趣和信心。

人们在受挫无助时,特别需要他人的帮助。中职生正处于从依赖、被保护向独立承担社会责任转变时期,如遭受挫折,更需要关怀、指点迷津和疏导。教师在疏导学生过程中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疏导思想,了解中职生受挫的苦衷,帮助和引导他们把心中的苦闷尽情吐露和宣泄出来;二是稳定情绪,帮助学生采用积极正确的防卫形式去摆脱苦恼情境;三是帮助中职生分析受挫的主客观原因,帮助其战胜挫折,摆脱困境;四是引导中职生完善自己,将挫折的郁闷和压力转变成奋发进取的动力;五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营造一种关心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氛围。一方面,广泛利用各种途径、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尽快在中职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中职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提高挫折容忍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为一些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中职生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何泳瑞.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表现及调适[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3).

[2]张飞燕.提高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J].湖湘论坛,2001,(6).

[3]王红英.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方法[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赵大梅,王春生.谈如何对待学生的自尊心[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1).

[5]张骞,张大均.试论我国当前挫折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2).

[6]李俊卿.浅谈挫折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4).

责任编辑 何丽华

作者:刘湘潭

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篇3:

赏识教育:应为、难为与可为

[摘 要]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颇具活力的教育方法,能否有效实施关乎儿童的全面发展。赏识教育在儿童主体意识激发、生命意识唤醒以及和谐关系维系等方面体现出诸多可为之处。但由于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当前中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为难之境。如:赏识教育形式化、物质化、偏差化、泛滥化、片面化等问题,使赏识教育遭到不同程度的批判,致使赏识教育备受质疑。笔者认为,采取多元赏识,注重差异;适度赏识,把握原则;分层赏识,强化互补等措施是应对赏识教育所面临的难为之境的可为之举。

[关键词]赏识教育;问题;策略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100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及家庭深刻意识到赏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新华字典》(第11版)将“赏识”解释为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和赞扬。历史中推崇赏识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礼记·学记》便有“教也者,长善而救其者失也”的记载,《左传·襄公十四年》中也有“善则赏之,过则匡之”等相关语录。古人箴言,意在阐释“赏识”这一重要理念。赏识教育是通过赏识孩子的优秀行为结果,并强化该优秀行为的一种具有活力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秉持尊重、信任、宽容等原则,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力求在一种宽松的教育场域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陶行知先生开创了赏识教育,而明确提出赏识教育理念的当属周弘先生。周弘先生认为,赏识即无条件地尊重人格,信任潜力,理解个性。赏识教育要求从各个方面赏识儿童,挖掘儿童生命个体蕴藏的潜能,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进而促进其主动发展。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家长的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中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使赏识教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致使赏识教育备受质疑。上述,已严重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以及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研究赏识教育的价值、问题表征以及探索破解赏识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对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为:赏识教育的价值皈依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颇具活力的教育方法,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能够有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它是充满人情味、人性化的教育,其价值性辩护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激发、生命意识唤醒、和谐关系维系等方面。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有效实施赏识教育对儿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主体意识激发——追寻儿童本位的返璞归真

主体意识是指主体能充分认识外界和自我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能主动参与生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改造世界和自我教育的意志、力量和能力[1]。主体意识的培植需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儿童的自我认同感。赏识教育认为,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处在不断发展中的个体。因此,赏识教育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儿童“小主人”的主体意识。杜威(John

Dewey)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儿童本位”俨然成为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形象标签。儿童本位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儿童立场中的渗透,即“尊重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教育的中心”[2]。赏识教育以“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为指导思想,能够充分接受儿童这类群体存在的自然事实。时代的发展需要尊重儿童,回归儿童本真。儿童与生俱来拥有知识、道德和虔敬的种子[3],儿童不是小大人,他具有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4]。这样的特殊身份就要求成人要尊重儿童的选择和意愿,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可贵之处,并给予及时而恰当的肯定,发挥赏识的正强化功能。通过赏识手段确保每个儿童在“最近发展區”得到主动发展,捍卫儿童主体性地位,复归童年幸福期。

(二)生命意识唤醒——关照生命修养的濡染升华

生命意识是指个体对于生命本源、状态、自我和他人存在的价值等方面的感知。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生命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协同配合,教育者和家长理应采取有效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儿童对生命的自我认知,助力儿童将生命意识内化为本能。必要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既能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生命意识,又能够使其产生对生命的美好向往。反观现实生命意识教育缺位的窘境,使得当下儿童亟需获得必要的人文关怀。赏识教育关注儿童生命修养,尊重儿童的生命意识,敬畏儿童生命的伦理底线,重视儿童良好而自然生命状态的培养,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使儿童逐渐感悟生命的整体性和自由性。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在学校和家庭场域中,教师和家长要学会利用教学和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事件促进儿童生命意识的生成,避免成人精神层面的愚昧无知对儿童生命意识的遮蔽。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成人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实现爱的双向度互动,引导儿童爱护自我的同时也关爱他人,重视自我和他者生命,引导其切实体会爱和被爱的幸福感,进而实现其生命的跨越和生命修养的升华。

(三)和谐关系维系——联结情感话语的调衡建构

和谐是指对立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一、协调的状态。和谐能够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融洽且良性互动的平衡状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异化现象肆意蔓延,儿童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教育功利化的戕害。赏识教育理念的提出,给予了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可能,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唤醒儿童人性的和谐。这样的和谐关系旨在促使儿童与周围的一切生命订立和谐的契约,共同谱写和谐的乐章,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园。赏识可以培养儿童的和谐心态,儿童的和谐心态离不开教师和家长对于赏识教育的有效实施。校园场域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班级和谐氛围的营造需要师生和生生间的相互赏识。同样,家庭场域中,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家庭氛围的和谐与否将严重影响儿童和谐心态的形成和管理,而且家庭氛围和家长的教化手段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有时会远远超过学校对儿童的改造。可见,和谐关系的建立和维系离不开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合理赏识,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在双方情感和心灵上的平等且真正的对话,离不开“我”与“你”之间精神上的动态相遇。

二、难为:赏识教育问题的表征厘析

尽管赏识教育显示出诸多应为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难为之处,而这些问题也是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掣肘。

(一)赏识教育形式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赏识教育形式化现象,即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某种行为时常常缺乏真诚,形式单一。一方面,有些教师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生的真实表现,没有真正地去发掘其闪光点,只是为了赏识而赏识,致使赏识逐渐流于形式。有国外学者曾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中低段的小学生由于各方面能力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更希望得到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肯定和赏识。反观现实,教师不管学生回答问题的好坏程度,习惯于给每个学生竖起“廉价”的大拇指或给予“廉价”的鼓掌,进行所谓的“赏识教育”。家长对于子女的行为,总会想方设法地给予表扬,未曾权衡此种行为是否值得表扬。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惯用的赏识语言也较为单一且次数频繁,如“你真棒”“太棒了”“真不错”等等。这些语言对于低段小学生可能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对于中高段小学生来说,长期下来极易产生疲劳感,导致丧失学习的激情和动力。许多学生也会逐渐意识到教师和父母的表扬是“廉价”和虚与委蛇的。由此可知,这是一种缺乏实效性的赏识方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赏识教育的效果。其实,儿童最需要最在意的是教师和家长给予了自己多少次真诚的赏识而不是“多少次”的赏识。

(二)赏识教育物质化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尤其是独生子女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即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会想方設法地去满足他,所以儿童的物质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但是,这类群体中儿童的心理需求方面却未必能够得到满足。因此,笔者经常听到一些学生的祖辈和父母抱怨“身在福中不知福”!通过此现象可以发现,许多家长只意识到通过给予子女一些物质奖励满足其要求,却忽视了适当的精神鼓励。例如:当孩子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优异时,许多家长错误或片面地认为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言语赏识力度不够,因而家长习惯于通过购买礼物、美食款待或者给予资金等方式予以儿童奖励,即家长主要是用金钱和物质奖励来赏识孩子,认为只要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就能够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证明,有的孩子确实希望得到祖辈和父母给予的物质奖励,但有些孩子更希望得到精神鼓励。研究表明,过多的物质奖励容易诱发儿童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势必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以及长远的发展。

(三)赏识教育偏差化

教师作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主体,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同样,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实施赏识教育时也会陷入一些误区,两者均会使赏识教育的实施偏离其本质。其一,赏识目标对象的偏差。许多教师更喜欢赏识“学优生”和班干部群体,而不重视“边缘生”和“学困生”这类群体。在赏识教育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只关注平时成绩和表现较好的学生,而对于“边缘生”和“学困生”则缺少必要的赏识和评价,结果必然导致“学优生”“边缘生”和“学困生”三者之间关系的僵化,进而威胁到整个和谐班集体的创建。其二,赏识主体的盲目性。教师和家长作为实施赏识教育的主体,往往会忽视学生和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下,许多教师和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难以逃脱“唯分数论”思想观念的桎梏,因而很少关注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也未曾洞悉其心理承受能力。另外,教师在赏识学生时,习惯将学生与学生进行对比,竭力赞赏“学优生”,教师的初衷是发挥“学优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殊不知此种做法反而会给“边缘生”和“学困生”带来心理挫伤。此外,许多家长也习惯于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不愿意承认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异与差距。总之,这种否认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和差距的做法,都是实施赏识教育时应极力避免的问题。

(四)赏识教育泛滥化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方法的一种,并非万能,所以不可能“包治百病”。教师与家长意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后,若对学生无原则无条件地赞扬,起初会有一定效果,但在长期泛滥化过程中,这种“廉价”的赏识不仅使青少年降低对赏识的期许,也会使其陷入失落的境地,最终会使其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导致这类群体也会逐渐变得自傲、自卑、焦虑,“赏识馈赠”也俨然变成了“赏识疲劳”。由于实施赏识教育,使得有些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表现不直截了当地指明,而是拐弯抹角地指出,甚至忽略不计,这都是不可取的。其实,学生难免会出错,教师理应引导学生知错而改错,使其明白要对错误的行为负责。总之,适当的赏识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反之则适得其反。因此,任何教育方法都要讲究“度”的把控。调研表明,赏识教育泛滥下的一个鲜明的产物就是班级“三好学生”泛滥。“三好学生”本是对先进学生的奖励,但我们发现有的班级“三好学生”过多,家长也普遍认为现在的“三好学生”背离了评优的初衷,降低了“三好学生”的含金量,使得“三好学生”变得贬值。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和使用赏识教育,发挥其正向作用,避免其走样和变味。

(五)赏识教育片面化

赏识教育并非无限放大学生的优点而忽视其缺点。在课堂和家庭场域中,教师和家长经常过度运用赏识教育,而忽视必要的挫折教育和惩戒教育。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有效管理班级,许多教师主张“多鼓励、少批评”,甚至“只鼓励、不批评”的理念,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赏识,而摈弃必要的挫折和惩戒,这样的赏识教育会挫伤儿童的心灵,扼杀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会使一些学生变得虚荣、傲慢和自负。自赏识教育推行以来,部分教师就一直持有错误的想法,认为赏识教育就等同于给予表扬和鼓励,而不批评学生。这类教师普遍认为要多表扬学生,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发现其闪光点,挖掘其潜能。教师还认为,如果一味地批评或者惩戒学生,会直接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家长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在学校得到教师的赏识,即使孩子犯错,家长也希望教师不要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和惩戒教育。因此,部分学生在学校有问题行为,教师有时为了迎合家长心理,也不会给予学生严厉的批评,进而逐渐摈弃了挫折和惩戒教育。由此可知,教师盲目片面地赏识学生,学生肆无忌惮地犯错却未得到相应的惩戒,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心灵更加脆弱,将来无法独立面对挫折。

三、可为:破解赏识教育问题的策略

赏识教育对于个体的长远发展不可或缺。面对赏识教育之应为与难为,我们应努力积极而为,创造有利条件,避免赏识教育的滥用和低效,进而增强赏识教育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多元赏识,注重差异

个体在身心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要想使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挖掘其体内蕴藏的“宝藏”。综合考虑个体间的差异,切记生搬硬套,应依据其特点采取适切性的、多元性的赏识教育方法。教师和家长只有正确认识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地利用差异来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赏识教育旨在回归儿童本位,有效促进儿童的长远发展。为此,教师和家长必须采用多元化、多样态的赏识方式,从多个角度赏识青少年。反观当前赏识教育形式单一,实效甚微的问题,教师和家长亟需实行奖惩明晰的方案,刺激和维持儿童的学习动力。对教师而言,“要成为一名欣赏型教师需具备两大条件:欣赏之眼和欣赏之能”[5]。教师应以欣赏之眼看待学生,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欣赏其他学习或表现良好的同学,同时对赞扬其他同学和被赞扬的同学给予积分奖励。教师还可以让表现优秀的同学为同学讲解难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拓宽其解题思路和培养其发散思维。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赞美学生的作业态度和习惯。家长可以在孩子房间里或者写字台上粘贴贴近学习和生活的名人名言,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对于孩子取得的成就,家长应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效结合,增加亲子沟通的频度,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使其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二)适度赏识,把握原则

赏识不等同于一味地表扬,应具有其实施原则。其一,赏识必须泾渭分明。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赏识要合乎情理,实事求是,必须充分肯定儿童个体的闪光点,使其闪光点更加光彩夺目。但是,教师及家长不可夸大孩子的闪光点,忽视其不足之处,教师和家长必须使儿童明晰自己的行为是值得赏识的,使其在赏识中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其二,赏识要遵循适度原则,即教师和家长应厘清赏识的时机、赏识的量以及如何给予赏识的问题。教师和家长要“保质保量”地实施赏识教育。“保质”即只要儿童有积极的行为表现,就应该给予科学、具体的赏识。“保量”即讲究及时而适切的赏识。教师和家长对处于赏识饥饿状态中的儿童要慷慨且经常性地给予赏识,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该类群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还可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相反,而赏识一旦泛滥,極易会使儿童“上瘾”和质疑赏识的“含金量”。小学生特别容易满足于眼前的赏识,不能完全分辨出自己的行为表现是否合乎要求,一味地沉浸在赏识漩涡中会使其心理变得逐渐扭曲,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压力。其实,教师和家长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给儿童带来心灵上的触动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在对低段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一定要重视赏识技巧的运用,要狠抓时机、保质保量、讲究原则、陶冶情操、立足发展,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正向效应。

(三)分层赏识,强化互补

在中小学阶段教育中,教师和家长使用赏识教育频率极高。但是,教师和家长也要正视批评、挫折和惩戒教育的积极作用,并充分发挥其互补性。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教师和家长应给予适当和及时的批评和惩戒。赏识是肯定孩子的某种行为,起激励作用,具有正强化效果。相反,批评和惩罚则是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否定。教育离不开赏识,同样,它也离不开科学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伪教育[6]。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在《大教学论》专门提及了惩罚教育的必要性,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也极力肯定了在日常培养学生遵守秩序和教学过程中训育和管理的重要价值。因此,批评和惩罚均要慎重考虑,若批评和惩罚过重,儿童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批评和惩戒的度,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同时,我们还需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儿童心理承压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不畏艰险。分层赏识,强调实施赏识教育的主体的多层次和赏识教育目标对象的多层次。首先,实施主体层面要求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家长要目标统一,步调一致。班主任要积极创建和谐的班集体环境,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施赏识教育。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科学地实施赏识教育,给予学生适切的表扬和鼓励,培养其学习兴趣。家长要密切配合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做好赏识工作。其次,赏识教育目标对象方面要因人施赏,即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赏识,使“学优生”“边缘生”和“学困生”协调发展。其一,发挥“学优生”的模范作用,强化其集体荣誉感,拉近其与其他学生的距离。其二,调动“边缘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发挥其在班集体中的中坚力量。其三,教师要额外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肯定其点滴进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助推其长远发展。

总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学校和家庭场域中实施好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和家长只有深入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遵循科学的实施原则、掌握恰当的实施方法,才能发挥好赏识教育的正向效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新时代优秀的“爱弥儿”。

参考文献:

[1]胡江霞.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与培植[J].中国教育学刊,2011(02):79-81.

[2]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65.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

[4]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91.

[5]张新平,冯晓敏.教师角色新定位:做一位欣赏型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2016(10):22-26.

[6]王桂红.惩罚教育别缺位[J].江苏教育,2016(42):72-73.

(责任编辑:刘玉)

Appreciation Education: What can It be, What are Difficulties and How It Do

YAO Gang, LI Hua, YUAN Qiqi, HUANG Dianxia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China)

way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appreci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appreciation education; problem; strategy

[收稿日期]2019-10-10

[作者簡介]姚刚(1991-),男,江苏淮安人,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李华(1979-),女,江西永新人,博士,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袁齐齐(1995-),女,江西丰城人,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数字化教育。黄典霞(1990-),女,福建福州人,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作者:姚刚 李华 袁齐齐 黄典霞

上一篇:医院院长述职报告(3篇)下一篇:燃气公司工作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