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诵读课工作总结

2022-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诵读课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校本诵读课工作总结

校本诵读课工作总结

校 本 诵 读 课 工 作 总(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2013.12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校本诵读课工作总结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同时学校定期组织专人进行诵读检查,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几学年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现将本学期诵读课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小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的益处。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一年级诵读《三字经》,二三年级诵读《弟子规》,四五年级诵读经典古诗。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经典诵读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健全,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全体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诵读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包括经费的落实;教导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活动方案的起草,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语文教研组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活动;教导处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建设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适应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经典诵读的有效举措。①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年、提高年、巩固年活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着力形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风;②钻研业务,以“教学沙龙”、网络为载体,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原著,并开展“四个一”(每年读一本经典著作、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读一本教育期刊、每周读一篇教育成果作品)读书活动。以扩展视野,强化内功,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

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和每天中午上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还在每周的课程表上专门排出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学校委派少先队专人检查,校领导不定时抽查,确保诵读时间。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

我校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有的是小品表演,有的是话剧表演。

3、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

四、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1、每天利用校园广播系统,课间操后进行“经典诵读5分钟”,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午间“经典诗文欣赏一刻钟”,陶冶学生心智。

2、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和革命烈士先进事迹等,学校每周评出优秀班级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3、措施方法到位,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员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求速度又求效果。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五、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流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即学做“五小”儿童:勤学好问的小学生,集体生活的小主人,兴趣小组的小能人,科技宣传的小喇叭,家庭社会的小帮手。树立“七自”精神:思想上自辩、品德上自励、文化上自学、情感上自陶、智能上自开、科学上自创、社会上自立。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古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一个学期以来,我校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经验。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诵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经典诵读工作定会有所突破!

第2篇:校本诵读课工作总结

校 本 诵 读 课 工 作 总(2013-2014学上学期)

2013.12

2013---2014学上学期校本诵读课工作总结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同时学校定期组织专人进行诵读检查,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几学年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现将本学期诵读课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小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的益处。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一年级诵读《三字经》,二三年级诵读《弟子规》,四五年级诵读经典古诗。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经典诵读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健全,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全体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诵读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包括经费的落实;教导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活动方案的起草,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语文教研组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活动;教导处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建设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适应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经典诵读的有效举措。①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年、提高年、巩固年活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着力形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风;②钻研业务,以“教学沙龙”、网络为载体,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原著,并开展“四个一”(每年读一本经典著作、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读一本教育期刊、每周读一篇教育成果作品)读书活动。以扩展视野,强化内功,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

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和每天中午上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还在每周的课程表上专门排出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学校委派少先队专人检查,校领导不定时抽查,确保诵读时间。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

我校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有的是小品表演,有的是话剧表演。

3、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

四、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1、每天利用校园广播系统,课间操后进行“经典诵读5分钟”,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午间“经典诗文欣赏一刻钟”,陶冶学生心智。

2、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和革命烈士先进事迹等,学校每周评出优秀班级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3、措施方法到位,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员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求速度又求效果。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五、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流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即学做“五小”儿童:勤学好问的小学生,集体生活的小主人,兴趣小组的小能人,科技宣传的小喇叭,家庭社会的小帮手。树立“七自”精神:思想上自辩、品德上自励、文化上自学、情感上自陶、智能上自开、科学上自创、社会上自立。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古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一个学期以来,我校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经验。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诵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经典诵读工作定会有所突破!

第3篇: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教学总结

二年级(1)班 李 琼

“国学经典诵读”早已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年级的学生学习已有四年了,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化已有了初步了解,收到了启蒙教育,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实践活动:每天一次固定时间的诵读,师生共同进步;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每学期评选一次 “国学小标兵”。让老师、学生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带来勃勃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操与文化底蕴。“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师生的口头禅,“李杜诗篇万口传”成了班级良好的学诗风气,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日益浓厚。

1、方法趣味化。小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所以在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画画法: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2、内容“不求甚解”化。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在阅读教学中要力求甚解,但古代经典的学习意在提高文化底蕴,是远离功利的一种精神修养。因此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目标单一,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

3、诵读形式多样化。重视朗读,强调背诵,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读出节奏、音律,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也可以个人读。多样的诵读延续了学生的诵读热情,使得他们深深地喜爱上了诵读诗词。现在,每到开学初,孩子们总会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学期我们背哪些诗啊?什么时候学啊?”看着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我感到异常欣慰。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语言快速积累。“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到目前为止,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背诵上百首经典诗词。经典诵读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大量诵读丰富了语言积累,增强了语感,获得了审美体验。

说写能力不断提高。多样的诵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本期以来,我们与孩子们一起行走在这开满鲜花的诵读之路上,体验着诵读的快乐,欣赏着经典的魅力,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思维开阔了,兴趣广泛了,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一学期的时间转瞬即逝,期间不乏有许多困惑,有几许收获。时间在变,但我们的信念不变,我们的行动不变,期待收获更多!

第4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活动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3)班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活动总结

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积极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绿色校园。我校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本学期我们活动课小组,由五年级(3)班的30人组成。主要学习了几篇名篇佳作。现将本学期活动总结如下:

一、整合古诗,统一教材内容。

为了使以后校本课程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本学期我组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出适合我们学生背诵的古诗词20首,确定了教学内容。

二、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古诗文。

我在进行古诗诵读教学中,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老师教为主,第二阶段以学生自学为主。在第一阶段中我们主要采取“入境+吟诵”的方法:既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古诗画面的美,并让学生粗略了解诗的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学习吟诵古诗,从吟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

在指导学生学古诗的时候,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教学生一些朗诵技巧,比如朗读的节奏语音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以及朗读的语感情变化和朗读重音的把握等,不断

提高学生的吟读的能力,强化记忆背诵。长此之后,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日益高涨。因此我及时把课程进行到第二阶段,开展《我做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查找喜欢的古诗,理解意思,并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教给其他学生。这样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孩子们踊跃展现着自己的古诗才华。我们班的“经典诵读”活动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我班基本保证每天课前3--5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周背四句三字经,一首古诗。

2、为了使学生收获颇丰,我们利用板报、专栏,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熟悉唐诗宋词,为诵读创设了氛围。

3、校本课程的开设,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当然,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4、对每一篇必背古诗文的通过,我们都经过自背、学习小组检查、全班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如今,我班的古诗文诵读逐步走向深入,已融入学校的肌体,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引发着学校由内而外的变化,对学校儒雅风气的形成,学校文化的重建,学生的成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开设校本课程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田开出花、结出果。

栾文斌

2015/12/31

第5篇: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总结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本校课程

《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王口镇中学 2016年7月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本校课程

《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宋词诵读是我校的一项特色。古诗词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是连绵千里不断的烽垛,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丰碑!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学期我们开展每周一词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尝试运用的教学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有道是“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根据教材扩充学习法。在教一新课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宋词,课外补充让学生回家好好诵读,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起学生读背古诗词的兴趣。

(三)是诵读想象法。就是在诵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去。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再现画面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

(二)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三、不足的地方

(一)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二)检测反馈需要改进。背诵检测的方式单一,都是组长检查组员,对于会背的没有采用奖励措施,会背的学生也没有采取任何帮助手段。致使部分学生不会背的内容越积越多,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以后检测、激励措施要跟上。

(三)讲解方式需要改进。虽然我改进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我的讲解太灌输,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解,耗时费力,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后的方法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边读原文边看后面的注释,学生读不懂的,提出来再让老师帮助解决。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总之,从升初中开始让学生直面古诗文,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本校课程

《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积极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绿色校园。我们八年级继续开展了宋词诵读校本课程,现将本学期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标

(一)本学期分小组活动课小组,每组由六人组成。主要学习了20篇名篇佳作。

(二)利用每周校本课时间进行学习,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诗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二、采取的措施

(一)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经典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词人,解词题——抓字眼,明词意——想词境,悟词情——吟词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二)关注方法,加强经典诗文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熟读成诵法。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不求甚解”地诵读,多读自然成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联系扩充法。将所学的某一首诗文,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诗文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这样做,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诗文的极大兴趣。

3、想象入境法。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三)收到的效果

学生能够诵读所学的古诗词,拓展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古诗词诵读可以浇灌学生的心灵,可以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以爱促发展,以爱促行动,只要有爱,学生便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品学皆优的学生。学生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诵”的方式,使之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古诗词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学生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随着古诗词诵读课程开发的深入,相信古诗中的智慧、风骨、操守、意境,将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本校课程

《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我校古诗文吟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从多种途径让学生在诵读诗文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经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思想情操、文学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文化积累,增进了学生人文素养

(一)是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我国的古典诗文中有很多佳作,像屈原的《离骚》、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正气歌》等等,这些古诗文无不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滋养、激励和启示。学生在诵读中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性情的陶冶。

(二)是为学生启悟人生奠定早期积累。古诗文既押韵又富于节奏感,很容易背诵,但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需要一辈子来学习和体会。虽然学生并不是完全能理解,但这些不理解的词句会在心灵中慢慢沉淀下来,等到年纪渐长,慢慢就会明白。一旦经历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学过的东西会豁然贯通,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早已拥有”的感觉。

二、构建书香校园,完善了学校校园文化

古诗文诵读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每天的诗文诵读与欣赏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形成古诗文诵读课程特色,也形成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学校的小广播站、校报、橱窗、走廊、班级板报上的古诗文欣赏专栏,独特而浓郁的传统文化,让走进校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书香班级”评比,古诗文“诵读之星”评比等活动,也活跃校园文化,促进了文明校风的形成。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

自宋词诵读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人人学会吟咏古诗,培养了孩子们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平有明显的提高,丰富了词汇,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原来很多学生不愿写作文,通过诗文诵读活动,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作文下笔轻松,语句流畅,古诗文的引用恰到好处,妙笔之处不胜枚举;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我国的古典诗文中有很多佳作,这些诗无不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滋养、激励、慰藉和启示。在那“争占坐位、互推课桌”时,弟-子们的一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你三尺又何妨”,把千年古诗化成了“宽容、礼让、共处、和-谐”之绚丽,让我们看到了诗的春天,看到了美好的未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参与学习的兴趣与成功的喜悦,优化了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在这些强调全员参与,不设门槛的活动中,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一样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展示自我的风采。一个平时考试不及格的孩子手捧着诗配画比赛的奖状,连连地说:“没想到我还能行,我真的能行!”从那一刻起,他又重新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四、塑造高尚人格,进行了学生思想教育

古诗文吟诵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是学生明理的重要手段。如让学生背诵《游子吟》教育学生爱父母尊长辈;背诵《青青园中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背诵朱熹《将还政和》教育学生爱政和、爱家乡等等。融亲情、友情、爱国情于古诗文诵读中,培养了学生的宽容、友善之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互助协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6篇: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总结

2015—2016学七年级本校课程

《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王口镇中学 2016年7月

2015—2016学七年级本校课程

《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宋词诵读是我校的一项特色。古诗词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是连绵千里不断的烽垛,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丰碑!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学期我们开展每周一词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尝试运用的教学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有道是“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根据教材扩充学习法。在教一新课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宋词,课外补充让学生回家好好诵读,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起学生读背古诗词的兴趣。

(三)是诵读想象法。就是在诵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去。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再现画面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

(二)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三、不足的地方

(一)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二)检测反馈需要改进。背诵检测的方式单一,都是组长检查组员,对于会背的没有采用奖励措施,会背的学生也没有采取任何帮助手段。致使部分学生不会背的内容越积越多,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以后检测、激励措施要跟上。

(三)讲解方式需要改进。虽然我改进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我的讲解太灌输,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解,耗时费力,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后的方法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边读原文边看后面的注释,学生读不懂的,提出来再让老师帮助解决。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总之,从升初中开始让学生直面古诗文,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

2015—2016学八年级本校课程

《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积极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绿色校园。我们八年级继续开展了宋词诵读校本课程,现将本学期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标

(一)本学期分小组活动课小组,每组由六人组成。主要学习了20篇名篇佳作。

(二)利用每周校本课时间进行学习,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诗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二、采取的措施

(一)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经典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词人,解词题——抓字眼,明词意——想词境,悟词情——吟词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二)关注方法,加强经典诗文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熟读成诵法。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不求甚解”地诵读,多读自然成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联系扩充法。将所学的某一首诗文,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诗文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这样做,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诗文的极大兴趣。

3、想象入境法。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三)收到的效果

学生能够诵读所学的古诗词,拓展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古诗词诵读可以浇灌学生的心灵,可以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以爱促发展,以爱促行动,只要有爱,学生便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品学皆优的学生。学生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诵”的方式,使之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古诗词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学生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随着古诗词诵读课程开发的深入,相信古诗中的智慧、风骨、操守、意境,将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2015—2016学九年级本校课程

《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我校古诗文吟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从多种途径让学生在诵读诗文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经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思想情操、文学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文化积累,增进了学生人文素养

(一)是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我国的古典诗文中有很多佳作,像屈原的《离骚》、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正气歌》等等,这些古诗文无不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滋养、激励和启示。学生在诵读中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性情的陶冶。

(二)是为学生启悟人生奠定早期积累。古诗文既押韵又富于节奏感,很容易背诵,但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需要一辈子来学习和体会。虽然学生并不是完全能理解,但这些不理解的词句会在心灵中慢慢沉淀下来,等到年纪渐长,慢慢就会明白。一旦经历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学过的东西会豁然贯通,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早已拥有”的感觉。

二、构建书香校园,完善了学校校园文化

古诗文诵读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每天的诗文诵读与欣赏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形成古诗文诵读课程特色,也形成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学校的小广播站、校报、橱窗、走廊、班级板报上的古诗文欣赏专栏,独特而浓郁的传统文化,让走进校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书香班级”评比,古诗文“诵读之星”评比等活动,也活跃校园文化,促进了文明校风的形成。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

自宋词诵读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人人学会吟咏古诗,培养了孩子们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平有明显的提高,丰富了词汇,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原来很多学生不愿写作文,通过诗文诵读活动,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作文下笔轻松,语句流畅,古诗文的引用恰到好处,妙笔之处不胜枚举;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我国的古典诗文中有很多佳作,这些诗无不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滋养、激励、慰藉和启示。在那“争占坐位、互推课桌”时,弟-子们的一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你三尺又何妨”,把千年古诗化成了“宽容、礼让、共处、和-谐”之绚丽,让我们看到了诗的春天,看到了美好的未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参与学习的兴趣与成功的喜悦,优化了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在这些强调全员参与,不设门槛的活动中,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一样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展示自我的风采。一个平时考试不及格的孩子手捧着诗配画比赛的奖状,连连地说:“没想到我还能行,我真的能行!”从那一刻起,他又重新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四、塑造高尚人格,进行了学生思想教育

古诗文吟诵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是学生明理的重要手段。如让学生背诵《游子吟》教育学生爱父母尊长辈;背诵《青青园中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背诵朱熹《将还政和》教育学生爱政和、爱家乡等等。融亲情、友情、爱国情于古诗文诵读中,培养了学生的宽容、友善之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互助协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党委办公室工作流程图下一篇:二手房贷款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