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五中全会

2022-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十六届五中全会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部署。为此,我们特开辟这个“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专栏,组织广西区委党校11位专家学者撰写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以期更好地帮助大家学习领会《决定》的深刻含义和精神实质。

新的理论,新的实践

副校长、教授 央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重要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深刻阐述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重点,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的部署。《决定》主题高远、目标明确、全面务实、重点突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载入史册,必将化作极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首先,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因共产党开始了新的战略追求,开创了新的伟大实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华,古今中外的先哲们在探索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进程中,都对“和谐”思想有过精辟的论述和不懈的追求,主张在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和谐。但是,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把“和谐”作为一个党、国家和民族的统一行动纲领和共同奋斗目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付之以实践。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率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并做出具体的部署,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非凡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又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是党的战略任务和伟大实践的重大创新。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发展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文化教育、安全稳定及其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为此,十六届六中全会极具针对性地向全党突出强调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六个重点领域,即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这意味着党和国家战略重心的重大转变,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历史性飞跃,这一飞跃必将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巨变。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和内涵的提出,是我党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新飞跃。阅读《决定》,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前所未有地揭示了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决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和谐利益,这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新发展。《决定》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次将“和谐”一词与富强、民丰、文明并列提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目标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决定》深刻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准确地把握了当前社会矛盾的症结和关键。《决定》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节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从战略的高度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落到了实处。《决定》还提出了九大任务、六项原则以及许多具体目标,为我们展现了现阶段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诸多理论创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些重大的理论创新,为意识形态领域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

“和谐”是个很高的目标,它的实现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我们虽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而进行地艰辛探索和证反两个方面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以及我们有中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使我国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多种有利条件,社会实践的快速发展及其强烈呼唤也将促进这一伟大实践的步伐。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正是顺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动,因而我们的事业注定会成功。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 刘小兵

社会公平的关键是政治的公正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所有的社会公正中,政治的公正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核心因素。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政治文明的最高价值选择。政治公正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文明的程度,政治公正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公正、公平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政治基础。政治公正所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组织一时的生存与发展,而是一种长期、可持续的整个国家、社会的生态资源。这就决定了它需要一系列“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K期性”的制度的有力支撑。这里的“制度”就是指社会和国家的权力结构、权力秩序、权力运行机制,即政治制度。政治公正需要制度的关照,需要制度化解决的途径。政治公正是社会的平衡器和安全阀。政治的公正是由掌握若各级公共权力的官员来实现,因此,官员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治的品质,官员的道德修养直接地影响着政治的公正。每一位官员都应树立崇高的政治精神、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及敬业精神,使自身成为公平与正义的象征。当官员丧失了政治的公平和正义时,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受损,并使政治的不公正与经济的不公平陷入恶性循环。

政治公正的关键则是政治的民主

政治公正要从一种理念倡导变为生动的社会现实,官员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从政治公正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公正的政治,必然要从官员的主体因素为核心来加以思考并进

行制度卜的设计与调整。社会的不公正,许多时候不是一个技术瓶颈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道德问题。但要根本解决社会的不公正问题,却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人手。政治不公有其制度性根源,要改变政治不公的现状,唯有通过公正的立法、建立能体现政治公正三的法律和制度,才能建立制度性公正。政治公正的核心问题,是对政治权力的合理配置、规范运作和有效制约。政治权力的运作(包括权力的分流、权利的分配、决策的制定、制度的设计、人力物力的配置、实施手段和目标的确定等方面)向更为利学和更为合理的形式发展。政治公正的核心应当是公开性、公正性,政治公正主要体现为行政的程序性、规范性。要实现社会的公正、政治的公正,就必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张家寿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给现阶段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州论上的指导。构建和谐社会足科学发展观在现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和谐社会不是…个永恒目标,它是在我国小康社会即将要完成的基础上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和谐社会把实现社会层面上的和谐作为其主要内容。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离不升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于发展。离开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经济上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群众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完善市场信用机制和公平体制,依法治国,实现社会民丰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调整和完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协调群众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文史教研部教授 陈学璞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谐文化的地位作用、根本理念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作了充分的深刻的阐述。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内涵特质、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进步文化。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经济社会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结果。

和谐文化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开放性、渗透性、民族性的特征。一是时代性,不同时代的和谐文化体现不同的时代精神,实现和谐的理念、原则、方法、步骤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色。二是继承性,和谐文化源远流K、传承文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儒道释等都蕴含着和谐精神的内核,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义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都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旅的成长历程。三是开放性,和谐文化是世界各国多种文明交流融汇的成果。心是渗透性,和谐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形态,而是渗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所有文化范畴之中、与一切门类的文化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五是民族性,和谐文化具有民族的和地域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映衬、相互学习、相互交融,呈现了世界和谐文化的多姿多彩。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文化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没有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就会失了正确方向、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和谐社会是产生和谐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谐文化来自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朱革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系统。所谓“核心”价值体系,有三层本质属性:一是主导性,它是我国和谐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起根本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念系统。二是认同性,它是我国和谐社会具有广泛社会认同、达成普遍社会共识的价值观念系统。三是指导性,它对我国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突出表现在它具有四个基本功能:一是导向功能,亦称目标引导功能,即通过构建与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全社会有基本明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引领全体公民努力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是吸引功能,即通过构建与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提升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发社会活力,同心同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中整合功能,即通过构建与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整合社会价值理念及利益取向,最大限度地化解利益冲突及社会矛盾。四是评判功能,即通过构建与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达成社会共识的价值评估标准,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及其社会行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着力完成四项任务:一是明确范畴及内容,构建范畴基础。必须确立和谐社会

核心价值体系的池畴系统。“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必须以是否促进社会和谐为轴心来构筑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系。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还应当包括二十八字的基本范畴,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二是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打造思维基础。要树立求真务实、求同存异、求发展、求协调的思维方式,打造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思维基础。三是知荣明耻,巩固道德基础。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制度基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陶建平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科学普及等方面。近年我国政府在这些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共享了发展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仍是突出的,公共服务的广度、力度和高度都不够:一、就广度而言,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不够广,相当多的人没能广泛地享受公共服务,甚至根本没能进入“服务区”,服务的公平性也就因之大打折扣。二、就力度而言,好些地方的公共服务因缺乏明确的制度分工、问责和财政支撑而软化,缺乏应有的力度和可持续性。对公共服务的监管也较为乏力。三、就高度而言,各方面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水平有待提高,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就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也都不可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就不可能达成。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完善民丰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覆盖面广、水平适度、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在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初级卫生保健、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保护贫弱者为重点,逐步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共享成果的空间。

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丰体,要担负起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尽快完成从管制型无限政府到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有限政府的第二次职能转变,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此,必须扭转单纯追求GDP而忽视公共服务的“政绩观”,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中,建立以公共服务业绩为导向的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主要精力、财力集中到发展社会事业和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上来,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科技基础研究、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民生、公共产品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贺先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基本问题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执政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路径选择。

第一,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党内要和谐。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实现和保持党自身的团结和谐,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为完成党所肩负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我们党是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先进性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来体现,也通过党的形象和表率作用来体现,只有实现和保持党的团结和谐,才能对社会和谐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因此,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第二,增进党内和谐,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组织原则和制度,也是增强我们党的团结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把发扬民主作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所有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提高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巩固和统一。

第三,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是实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党内的团结和谐,首先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只有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才能带动整个干部队仇的团结和谐,营造相互信任、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是否团结,干部队伍是否和谐,对当地的民心和社会风气影响极大。群众看干部,干部看班子。要通过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推进党内和谐,并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

法学教研部副教授 卢尚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论述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时,再次强调扩大公民的有序的政治参与,这说明党对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在进一步深化,党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决心在进一步加强。

所谓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是指一般公民以合法的形式,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参与政治生活和影响政治决策的过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体现。广泛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执政党民主执政的核心任务,就是推进公民政治参与适度发展。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政治文明归根到底是关于权力的来源与行使问题。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形成的标志。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应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与“人民行使一切权力”的高度统一。而衡量政治文明的标尺就是民主的具体制度的完善程度,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迈向最高程度政治文明的唯一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着力在以下两个方面下

功夫。第一,构建公民的政治参与制度体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制度包括三个层次: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一系列具体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以及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制度、社情民情反映制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信访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行政公开制度,新闻发布会制度等等。

第二。保持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畅通。在实践中要进一步提高选民的政治素质,增强政治责任感。完善民主评议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等评价、考核制度,加大人民群众评价的权重。只有把对领导干部的思想要求和制度保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畅通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卞谦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可供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借鉴和利用。从整体上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合德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追求两个层面的和谐:一是人道层面的和谐。孔子讲“修已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等观念,都是在追求人道和谐的理想境界。二是人道与天道相协调层面的和谐。孔子认为理想的修养境界必须是人的行为与天道协调一致,因为天道的特点是“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因此人必须“乐天”,亦即顺从效法天道法则。《周易》则讲得更明白:“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即只有不违背天道规律,才能达到人与天地合德,天道与人道整体和谐。

二、执政天下为公。“公”在古代指的是为政公平,处事公道。《论语·尧日》在赞扬尧、舜、汤、周之政绩时说“公则悦”,意即为政公平百姓高兴。在勾画和谐社会理想时,儒家认为执政者应使广大社会成员老有归宿,壮有事干,幼得抚育,残有赡养,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各得其所。

三、人际讲信修睦。孔子把“信”看作人际关系和睦相处的基础。他说“民无信不立”,认为治国讲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讲:“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致于败”,把讲信修睦提升到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四、社会关爱弱者。孔子主张:“泛爱众”,提倡“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运用“推己及人”的方法超越一己之私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老有所终、残有所养,“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凡天下疲癃残疾、恂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赈济弱势群体,避免社会危机的发生。

五、国家协和万邦。《尚书·尧典》里“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是讲先王尧能重用有才德之士,以团结族人,又通过表彰百官中之贤者,使百官族姓的各个邦族都能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历来以和睦、亲善、协调、和谐作为处理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准则,“协和万邦”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的典型表达式。

努力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党校教学中去

教务处处长、教授 宁健

十六届六中全会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王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广大领导干部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校作为教育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合格干部。

要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共有六个方面,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必须发挥我校的学科优势,设立恰当的专题,讲深讲透相关的原理,让广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并自觉运用。

二是在教学布局上突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在这一布局中突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首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为中心的过程中,突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教育培训。其次,在加强理论基础的过程中,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科专业理论教育结合起来,突出与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学、法学、公共管理学等理论教育。再次,在开阔世界眼光的过程中,着重分析和了解发达国家促进社会和谐的经验,如运用科技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和利用。第四,在培养战略思维的过程中,重点是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养成识大体、顾大局、统筹兼顾的良好思维。第五,在增强党性修养过程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三是在教育培训模式上注重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和能力需要。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尤其是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紧紧围绕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开展培训,把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能力提升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由素质教育向素质和能力教育培训相结合的转变,促进领导干部本领和能力的提高。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部署,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六种本领,即: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创新和完善教育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和推进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等现代教育培训方法。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氛围

科研处处长、副教授 黄志恒

十六届六中令公通过的《决定》强调:“社会和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可以说,一个单位的和谐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使我校的科研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氛围。

首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精神,设置科研新课题。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来设置研究课题。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是党校的科研必须坚持的方针。因此,我们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精神,鼓励教研人员拓宽视野,积极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根据形势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来开展科研。目前,就是要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研重点,特别是要围绕我区“十一五”时期建设“和谐广西”的需要来设置新课题。

其次,要调动教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的新活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形势的发展,我校的教研队伍中,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的人员在增加,他们已成为我校科研的主力军和科研成果的主要创造者。但是,各个教研部门的发展还不平衡。在新形势下的科研工作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上述“三高”人员的优势,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又要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的方式,搭建教研人员合作交流的平台,让科研能力较强的与科研能力较弱的结对子、搞课题,在合作研究中共同提高、协调发展,使全校教研人员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科研活力都能激发出来。

第三,要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宽松和谐的科研新机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特别是关于科研奖励和激励的制度,为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科研是一项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从事某一个课题的研究时,既有成功的希望,又有失败的可能。因此,我们在科研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就不仅要有奖励成功的制度,也要有宽容失败的措施,使成功者得到肯定,更上一层楼;使失败者得到鼓励,迈步从头越。这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教研人员,营造一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宽松和谐的氛围

责任编辑 谭焰 任浩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央 吉等

第2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人为本研究若干问题综述

摘要: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后,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成为各界特别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梳理和归纳关于以人为本含义的界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等主要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对以人为本的深入研讨。

关键词: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文献标识码:A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一)关于“人”的含义的界分

第一种观点指所有的人。有论者认为,以人为本不同于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比以民为本宽泛得多,这里的人不仅包括人民,而且包括人民以外意义的人,即所有的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主体指人民或人民群众。有论者认为,以人为本的主体是人民,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以民为本。也有论者认为以人为本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第三是折中观点。有论者认为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主要是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理念,以民为主,但要把以人为本仅仅归结或理解为以民为主,是不够全面的。“提出以人为本,具有与以民为本不同的特殊的意义。……‘人’比‘人民’的外延更宽泛,更具有包容性。……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的内涵更丰富。……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具有超越精神。”与此相近的观点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现实的人”,一是指全体成员,即“人人”;二是指人民。

还有的论者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怎样理解,到底以什么样的人为本,从来就应该法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凝固的。

(二)关于“本”的含义的界分

1、依本体论视角解读“本”

有的学者指出,以人为本的“本”是指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当中的“根本”,是解决我们的工作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是阐明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问题,不是来解决哲学本体意义上的本原问题。世界本原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已解决。整个宇宙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能说本原是人。在社会领域,也不能说人是本原,社会是派生的。对以人为本的“本”之意的理解,必须同“人”作为劳动生产的、社会实践的、历史活动的主体相联系,是指“人”居于主体地位。人提出的这个价值追求,并非是为了更换马克思主义“物质是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而是凸现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价值地位。因为,人是外部自然的一部分,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否定是以肯定为前提的。主体之“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然界”。因此,以人为本的“本”非世界本原之义,而是为了彰显人的主体地位。

有的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是世界之本。论者多数沿袭实践路径追寻世界之本。他们从批判以往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人手,指出马克思以前的一切本体论都是在人的世界和创造之外去设定世界的终极原因和构成的,均不理解世界的属人性质,只有马克思把对世界终极本质的追问回归到人及其实践。马克思不仅为现实世界找到了真正的人本基础,即包括人在内的全部世界的根基所在,而且还对人做了科学的解读。自然界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价值、追求重塑的,自然也是“以人为本”的;而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人集合而成的,社会之本无疑是人自身,而非物。人以生产实践而生存自立,人本身是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进行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精神和意识本身又是人高度进化的产物,是人的思维的结晶,它以人的存在为载体。对于现实世界来说,人是本,而对于人来说,实践和感性活动是本。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唯物主义不是“一般的唯物主义”,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所以,以人为本是对世界本质的正确认识和如实反映,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首肯和认同。

2、依历史观视角解读“本”

有些学者认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以人为本在唯物史观中所占的地位的角度来说明的。他们认为,马克思确立和完善唯物史观的过程就是以人为线索的,是以对人的深刻揭示为内容的。“当初他们在批判唯心史观、创立唯物史观时虽然强调‘唯物’、强调历史规律的作用的一面,但也没有忽视作为历史创造者、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恩格斯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之后,“又明确地规定它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明确地把‘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作为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历史是人创造的,是人活动的历史。马克思对人的经济和历史的分析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还认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真正开创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因为只有这时生存斗争才停止,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脱离了动物界,摆脱了异化,此前的一切社会形态都不过是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由史前时期进入真正人类历史的标志仍然是人自身的进化和完善。因此,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是外来的东西,不是从人本主义那里嫁接过来的,而是唯物史观题中应有之义。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悖的。他们从界定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含义入手,认为这些词语“从字面上看是一致的、同义的、差不多的同义语”。人本主义历史观的错误并非从人的角度出发,而在于作为出发点的“人”是抽象的“类”,不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人。这种历史观把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做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异化扬弃的历史,它只是表达了一种善良和美好的意愿,其本质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始,就站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在人本主义停留的地方开始前进。他们从人的劳动、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人的经济关系中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真正看到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创立以社会物质生产为根本的唯物史观。这样,“在历史观领域里‘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不能成立的,正确的原则只能是以社会的物质生产为本”。

3、依价值观视角解读“本”

一类观点认为,“本”是价值论意义之本。持这种观点的论者认为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将人的生存、发展、利益和尊严等需要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人的平等、创造个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和机制。塑造人就是把人塑造成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有论者从理论的高度论证了以人为本作为价值观的正确性,将人与物的关系问题看做是价值论的基本问题,认为价值观问题上只能坚持一元论。认为离开人就无所谓价值,在价值论中“人”是中心。人的价值成为衡量客观事物价值的依据。也有论者总结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实

践中对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和显著成果,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恢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生存和价值的重视和高扬,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

但有的论者认为,以人为本不能作为普遍意义的价值论原则,更不能笼统地把以人为本当做价值观的原则。他们认为,如果“ 人”在类存在意义上使用,以人为本成为价值观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如果“人”在群体意义上使用,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如果“人”在个体意义上使用,对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的坚持将会出现个体间利益对立。因此,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原则,只能在纯粹的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领域中彰显明确的意义,一旦引入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领域,它就会显现出不足和弊端。因此,如果笼统地把以人为本的原则用到我们的实践活动中,就会搅乱我们的思想,带来有害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研究的价值导向和意义

有论者认为,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为核心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又重申了人民作为社会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发展观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也不例外,它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这个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本身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神圣家族》中明确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别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不仅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最终意义上引领和决定着社会基本矛盾的走势,而且还以主体力量的角色,直接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直接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人民进行历史创造活动的过程,始终是他们为争取自身利益而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新的选择的过程。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尊重,就是按照人民的意愿,依靠人民的力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不懈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论者认为,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它作为一种价值航标,强调经济发展的属“人”本质,批评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追求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生产目的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目的就是增加物质财富的狭隘认识,揭示了在社会发展中重物轻人、只见物不见人、人被视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手段的现象,努力把人从物质经济浪潮的淹没中拯救出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人们在发展观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的一切违背人性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不尊重人和漠视人的价值、差异的现象进行反思,既要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付出的惨痛代价进行反思,又要对“官本位”残余影响进行反思,突出经济发展为了人的目的性。以往我们总认为人是为人以外的某种东西而活着,并非为自身而存在,对社会的关注过多地集中于人的外部世界,而对人的内在世界的关注严重不足。而现代社会的关注正在实现从人的外部世界向人的内部世界的转移,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不同的价值取向,生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要关注人的共性、普遍性和共同人性,又要关注人的个性,极大提高对人的自主意识的重视程度”Ⅲ。以人为本的实质,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基点和归宿,把人当成一切制度和政策措施等规范得以产生的价值源泉,切实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有论者认为,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的本质,强烈地表达了我们党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为人民谋福祉的意愿。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人为重、以民为先、关注大众、情系民生。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诠释了党的宗旨的时代内涵。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这种追求的新体现。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自觉地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全部行为的目的和归宿。这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其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衡量党一切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倡导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及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也是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三、应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一)坚持以人为本,应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最高原则

有论者认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但不是唯一的原则,更不是最高的原则。它所体现的是唯物史观体系中的合目的性方面,以人为本与承认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有机地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把以人为本看成最高指导原则。有的论者认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基本观点之一,但它不是唯一的基本观点,也不是最高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它的第一个理论前提。

(二)坚持和运用“以人为本”原则不会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冲突

有论者认为,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而不是排斥,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的坚持。提出以人为本,就意味着要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方式,通过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和手段,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以人为本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在发展理念上,要把发展的任务与发展的目的结合起来,不是为了积累物质财富而追求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而实现发展;在发展方式上,要从过度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向注重人力资本的开发转变,主要依靠并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还有论者指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物质基础。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但归根到底,“物的增长”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不能颠倒过来,以损害人的生存发展来满足物的增长。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能“见物不见人”,但也不能“见人不见物”。

(三)坚持以人为本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应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在发展理念上,要坚持造福人民、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性;在劳动成果的分享上,注重公平,坚持多样需求;在价值导向上,要打破或淡化金钱至上的神话,引导人们更加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没有物质成果的创造和积累,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但是,与作为主体的人相比,物质成果只具有次要的意义,只是人类求生存与求发展的手段与条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必须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创造者应当支配和占有物质成果,既不能让创造者与劳动成果相分离,更不能让物成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

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注重贯穿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制度的作用,把不同阶级、阶层与利益集团的人们整合、凝聚在一起,使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多样化活动有章可循。顾及人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努力建设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激励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成果的分配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健全能上能下、凭业绩选人用人的竞争机制,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竞争氛围,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健全与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多元化的激励格局;要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等制度,打破城乡壁垒、身份限制和观念歧视。

人们的利益关系在新旧转制、社会变革推进的调整中发生了新的分化、产生了新的矛盾,收入差距的拉大直接造成了某种社会不公平现象。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妥善处理好富裕群体与困难群体的利益关系,而且要切实强化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高度尊重富裕群体的创造能力和业绩贡献,继续为他们提供展示与发挥才能的环境和空间;与此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扶助困难群体方面,努力增强其发展能力,设法提高其收入水平,不断改善其生活质量。

另外,还有论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对人以外的任何事物都注人人性化的精神和理念,给予普遍的人性化关怀;就要对现实经济社会中不尊重人、远离和违背人性的现象进行反思,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宋淑芳

作者:李鸿才

第3篇: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2007年价格工作

2006年是价格工作不平凡的一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发挥价格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价格问题,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于2006年价格工作

(一)加强涉农价格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

涉农价格工作是整个价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价格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涉农价格工作,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2006年初我们组织10多个调研组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管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一是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促使粮价合理回升。为稳定粮食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小麦主产省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防止了小麦价格的下滑。10月份以来市场粮价回升,到12月初,稻谷、小麦、玉米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2.1%、6.2%和19.5%。二是稳定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2006年进一步完善各项化肥优惠政策,加强监督检查。三是整顿各项涉农收费。在中央对义务教育加大转移支付的同时,在西部农村地区免除了义务教育杂费,取消了所有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组织了农村中小学、建房、计划生育、村委会等收费专项检查。四是加强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宣部、广电总局等部门,利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以及重要新闻网站,定期发布重要农产品价格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二)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为缓解资源瓶颈约束的矛盾,应对国际市场能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挑战,继续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一是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两次提高成品油价格,相应调整了铁路货物运输价格和民航燃油附加标准。认真贯彻国务院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的要求,采取价格联动、发放临时补贴、减免收费等措施,缓解油价调整对出租车等运输行业的影响。天然气出厂价格改革方案顺利实施。二是及时疏导电价矛盾。按照煤电价格联动的要求,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解决了煤炭价格上涨、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电厂脱硫成本增支及水库后期移民扶持资金等问题。三是完善差别电价政策。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意见》,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提高列入淘汰类和限制类生产企业用电加价标准,对加快淘汰落后企业,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推进水价改革。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实施阶梯式计量水价的城市增加到15个。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也有所增加,污水处理费标准有所提高。

(三)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对列入中央政府定价目录的1500种药品价格,已调整了200多种,其余1300种药品价格将陆续调整。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规范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研究起草了《加强医疗器械价格管理的办法》。二是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清理公办改制学校收费,制止中小学校以改制为名乱收费。规范教材定价,限制豪华教材出版,2006年秋季学期中小学教材价格比上年平均降低11%,降价金额达12亿元。三是完善律师收费管理办法。配合司法体制改革,研究制定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律师事务所应便民利民,严格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制定收费标准应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四是整顿房地产收费。按照国务院稳定住房价格的要求,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的基础上,整顿房地产交易收费,完善房地产价格监测,切实稳定住房价格。五是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对种粮农民发放综合直接补贴,缓解成品油调价和2005年化肥价格上涨的影响。各地在价格调整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稳定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保持社会稳定。

(四)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进一步强化价格主管部门服务职能

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予以推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转变了思想观念。通过开展服务活动,促使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由定价、调价、查价的传统思维方式,向同时注重为监管对象提供服务、寓服务于监管之中的思维方式转变;树立了市场主体既是监管对象、又是服务对象的新观念;初步建立了预防、服务在前,监督、查处在后的工作模式。二是树立了服务形象。广大物价干部主动以服务者的形象进入千家万户,把价格工作做到群众身边,树立了价格主管部门的良好形象。三是规范了市场秩序。服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价格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倡导了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促进了经营者价格自律。四是维护了群众利益。通过开展服务活动,清理了一批收费项目,查处了一批价格违法案件,促进了企事业单位价格和收费行为的规范,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利益。

(五)组织价格专项检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在做好日常价格检查工作的同时,围绕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障价格改革措施顺利实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在全国重点组织了化肥价格和涉农收费、成品油价格、电力价格、医药价格、教育收费、出租车收费、房地产价格、人事和劳动系统收费等专项检查,开展了查处商业促销和通信行业价格欺诈行为专项行动。

(六)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价格法制工作取得新进展。修订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和《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与费用分摊管理办法》、《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工作取得新成效。印发了《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十一五”指导意见》、《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价格工作预案》。价格监测分析工作取得新成绩。各级价格监测机构认真做好粮食、化肥、石油、煤炭、钢材、房地产等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监测,为宏观调控和价格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保障。成本调查和监审工作扎实推进。农产品成本调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成本调查户已经成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了解农村情况、农产品市场价格和粮食

供求状况变化的重要信息渠道。成本监审工作全面展开,颁布了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了近200个项目调价前成本监审,为科学制定价格奠定了基础。药品价格评审工作开局良好。药品价格评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药品价格评审中心边组建边工作,在人手少、任务重、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调查了900种药品成本和市场价格,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为核定药品价格提供了依据。价格鉴证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价格鉴定、认证工作稳步推进。价格鉴证网络开通运行,价格鉴定机构和人员资格“双认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价格协会换届工作已准备就绪。价格理论研究和价格图书出版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

二、关于2007年价格工作

2007年价格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及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安排,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和谐发展;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成本约束,提高定价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工作。要加强价格监测和价格形势的分析,密切关注粮食、石油、钢材等重要商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重要指标的变化,提高价格调控的预见性。要把握好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虑其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要特别注意价格变化中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防范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价格异常波动引发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2007年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要迈出新的步伐。继续完善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继续推进电价改革,及时疏导脱硫加价和可再生能源加价。配合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设市城市、县城和建制镇要开征污水处理费。继续推进用水超定额加价、阶梯式水价和差别水价制度。结合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设市城市要开征垃圾处理费,有条件的县城、建制镇也要开征。推进供热价格改革。

(三)加强垄断行业价格监管

要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垄断行业的价格监管。一是强化成本约束。要加快制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的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加强对工资总额的监控,约束成本上升。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的成本价格信息定期发布制度。三是建立调价前公示制度。公用事业和垄断性行业价格调整前必须先进行成本监审。制定重大价格政策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调整方案,不影响正常市场秩序的,要事先公告,留出社会评议期;列入听证目录的,要依法听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四是调节利益关系。要规定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的利润率,对超过规定标准的盈利,由政府进行利益调节。

(四)继续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

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等价格热点难点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物价工作的难点之一。一是规范教育收费。在全国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继续对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将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的要求,严格控制择校生收费标准。加强高等教育收费管理,规范成本构成,提高收费透明度。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要认真落实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各项救助措施。继续加强中小学教材价格监管。二是加强医药价格管理。要继续加强药品市场价格的监测和调查,做好药品价格评审工作,充分发挥药品价格评审在制定和调整药品价格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降低部分偏高的药品价格,适当放宽廉价药品管制,保障临床用药需要。按照国务院已经批准的意见,研究把全部处方药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办法。配合有关部门规范医疗器械和药品招标采购行为,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确定采购药品的质量、数量和价格。修订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落实医疗器械价格干预措施。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三是整顿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工作的重点是稳定廉租住房租金以及中小户型政策性住房和限套型、限房价商品住房的价格。完善中小户型政策性住房价格的统计监测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落实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和房源,努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加强对建设“双限”商品房选择开发商过程中土地拍卖和降低商品房价格竞价过程的监督。整顿房地产交易环节的价格行为。积极推进物业服务市场化进程,合理确定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做好涉农价格管理工作

一是促进农产品价格合理回升。要加强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研究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最低收入、防止生产大起大落的支持性价格政策。二是稳定化肥等农资价格。要继续抓好化肥生产运输各项优惠价格措施的落实。继续执行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出厂最高限价和化肥经营环节差率控制的各项规定。根据农用柴油和化肥价格上涨的情况,完善对农民的综合补贴政策。三是整顿规范涉农收费。要巩固清理整顿涉农收费的成果,继续落实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对涉农乱收费案件的举报,要接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防止涉农乱收费反弹。进城务工农民办理暂住证、健康证、计划生育证要尽可能免费,由地方财政负担相关的管理费用。农民工输出省份对出省农民工管理,不得收取费用。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居民一视同仁,不得收取借读费等歧视性收费。

(六)扎实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

要继续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一是突出重点。要全面开展价格服务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商场、进景区活动,重点抓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价格服务工作。二是分类指导。起步较早的地区要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活动成果,在全面、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刚开始起步的地区,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和责任,在部分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以点带面,力争迎头赶上。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做好明码标价、价格公示、价格诚信体系建设、

价格举报等工作,构建价格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价格监督员的作用,发挥有关社会团体的作用,促进企事业单位开展价格诚信建设,加强价格自律。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宣传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扩大“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五是促进作风转变。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以“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高水平。

(七)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2007年,要围绕深化价格改革、维护群众利益、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抓好价格监督检查各项工作。一是组织资源和环境价格检查。配合推进资源和环境价格改革,加强资源性产品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价格政策,重点抓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和发电脱硫加价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强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排污收费执行情况的监督。二是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价格重点检查。加强对医药价格和教育收费的检查监督。组织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检查。加强与纪检、监察、纠风、行业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的协调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公开曝光典型案件,提高检查的威慑力。三是继续开展涉企收费试点检查。落实国务院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要求,严肃处理违反规定向企业乱收费的行为。完善涉企收费公示制度,推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四是规范通信、有线电视、交通运输价格。研究改进移动通信计费办法,降低资费水平。清理规范套餐资费的标准和服务条件,提高资费透明度。规范电信增值服务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严肃查处各种通信价格欺诈行为。加强对有线电视服务质量和标准的监管,降低农村有线电视收费标准。规范收费公路定价成本构成,严格控制收费公路管理成本的上升。严禁以转让为名延长收费年限。五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密切关注粮食、液化气、建材等商品的价格动态,适时组织开展市场巡查,打击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加强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管,着力打击相互串通、合谋涨价行为。加强节假日市场价格监管,整治旅游行业价格欺诈行为。加强价格信访和举报工作,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规则,推进全国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八)推进价格法制建设

一是规范政府价格管理。加快出台《药品定价办法》、《公用事业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价格行政处罚证据规则》,修订《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和政府定价目录。二是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研究制定规范企业自主定价的行为规则,重点是研究规范商业企业降价促销和季节性降价的行为,禁止虚构原价打折返券的行为。三是建立价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扩大价格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范围。继续推进物价系统“五五”普法工作。

三、关于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资源环境约束是“十一五”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这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通过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一)提高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认识

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对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迅速增加。按现在的资源消耗强度,实现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两番的目标,是难以为继的。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目前这种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的状况。必须使资源性产品价格真正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其次,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是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提高环保收费标准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的迫切需要。

第三,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是实现“十一五”规划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的重要手段。为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十一五”规划规定,到“十一五”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十五”末降低10%。确保这两个目标实现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深化价格改革,引导和推动全社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染治理,是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二)明确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原则

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原则:一是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性产品价格要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促进资源节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所有企业、单位和居民,排放污水要缴纳污水处理费,产生垃圾要缴纳垃圾处理费,向环境排污的要依法缴纳排污费。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约束成本上升,强化行政执法,加强社会监督。四是保持社会稳定。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要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妥善安排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持社会稳定。(本栏目策划、编辑:李志明)

作者:毕井泉

第4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论形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描绘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正确认识形势,把思想统一到以胡锦涛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进而把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科学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只有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才能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圆满实现。 一

孙中山先生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与世界的发展、时代的潮流息息相关。

近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虽有“天下”观念,却乏世界眼光,闭目塞听,抱残守缺,自绝于世界潮流之外,以致中华遭遇“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国势衰微,饱受欺凌。

“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残酷的现实令诸多仁人志士痛定思痛,思考中国社会的根本性质和振兴之路。他们竞相“睁眼看世界”,积极了解世界大势,介绍域外典章制度,借鉴各国文治武功,以求救亡图存,强国富民。他们更在实践之上,或致力于器物的更新,或求助于制度的变革,又或仰赖于文明的改造与自新,凡此种种努力,无不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从而使得古老中国逐渐踩上了现代化的“鼓点”。

在这个“看时局”、“图振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革命与建设带入了全新的境地,清醒、深刻地把握着鸦片战争后历史的变化和本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使命就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把中国革命融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潮流,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国情之中。国民革命兴起之时,我们党审时度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革命转入低谷之时,我们党认真分析时局,总结经验教训,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抗日战争爆发后,我们党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了全面抗战、打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抗战胜利之后,中国面临着两个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还是“黑暗的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力求“光明的中国”,在和平有望之时,积极谋求和平,在和平破坏之后,毅然展开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解放之后,我们党深入分析国际环境与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我们党对于国内外形势有明智的判断,因而政策得力,成就斐然,但也曾发生过误判,由此而导致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审视时局,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力行改革开放。随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党再次顺应时势,拨开“市场”与“计划”之争的迷雾,使改革进入了快车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无论出现怎样的分歧、争论以及波折,明辨局势、顺应潮流都是我们党制定并调整一系列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的前提。 二

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是一项伟大的实践,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我们对世界局势与中国国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在此情况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并存,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然而,国际风云还有云谲波诡、乱象杂陈的一面。我们应当看到,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格局解体之后,大规模战争的阴影已逐渐褪去,但局部冲突依然时有所见。同时,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也给世界埋下了不安的隐患。我们更应当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面对今日之新世界,中国当谋求自身之新发展。

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了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我国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全世界都看好中国。抓住战略机遇期,我们的和平发展之路前途光明;把握好黄金发展期,将为我国后面十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市场经济改革的加速,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也日益多样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因而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客观形势,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具体问题。总体来看,这些特征由一系列的成就与挑战构成,每一个特征都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它们既记录了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轨迹,又为我们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世界大势与本国国情,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图上必须标明的“路标”。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机遇稍纵即逝,挑战不请自来,而浪费机遇则无异于放大了挑战。正确分析形势,勇于把握机遇,我们的征途上便会少去许多荆棘。 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形势,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为我们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正确分析和认识形势,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认真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形势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对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阔步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形势,才能找准历史方位,明确前进方向。“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到2020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从目前算起还有15年。“十一五”时期能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下一个10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形势,才能抓住关键所在,作出科学决策。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正确认识形势,才能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形势好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忧患意识。“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当中华民族扬起复兴之帆时,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都需要一种危机感,譬如警钟,常鸣在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中华前人的教诲,也是一个大国应对国际风云与国内局势时应有的气度。有了这样的忧患意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敏锐的眼光与清醒的头脑,缜密思路,未雨绸缪,洞察先机,趋利避害,躲过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暗礁,抵达胜利的彼岸。

当代的世界与中国,一日千里,瞬息万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因时适变,为法不同”。我们要认清前方的形势,坚定脚下的征程,把握时局,破解难题,明察秋毫,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走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第5篇:十六届五中全会(推荐)

十六届五中全会:谋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举国关注。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立足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部新近问世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书》,体现了中国公众对“十一五”规划的热烈关注。412万中国公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一个个真知灼见,相继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之中。

这是一个社会公众如此广泛参与的五年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精心运筹、构思慎密、集思广益的五年规划。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坚持发展的主线一脉相承,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7月25日和9月29日相继召开的两次会议强调,制定“十一五”规划,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将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主线,把推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未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举措,必须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基本出发点。应当看到,今后五年,既是我们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我们必须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的“矛盾凸显期”。我们既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更高起点上,也面临比过去任何一个五年计划更严峻的挑战。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根源日益显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差距明显,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克服这些矛盾和困难,在“十一五”期间赢得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十一五”规划之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着力自主创新: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点当今世界,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企业的竞争,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较量,日益集中地表现在科技竞争方面。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我国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会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的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洞察科技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的重要论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再次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强调,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完善体制机制:以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功伟绩;“十一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破前进中的各种阻碍,推动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仍要靠锐意改革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体制性障碍,仍制约着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十一五”期间在这些关键领域改革要有新突破,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起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有利于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改革重点。应从政府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

改革取向要体现以人为本。应该更加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的改革,让改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推出,显示出中央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努力和决心。党中央、国务院抓住经济形势较好、各方面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工作,奠定了下一步改革的坚实基础。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次大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两次大飞跃,那么,“十一五”期间改革创新必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促进社会和谐: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境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为中国经济社会树立了更高境界的发展目标,也极大地丰富了“十一五”规划的内涵。

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十一五”期间,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规划建设好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同步发展。

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清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要更加注重人民生活和群众利益问题。努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百姓关心的上学难、看病难、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等问题,妥善处理征地、拆迁、拖欠、改制等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企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分配是民心所系,要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公共服务特别是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要进一步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差别大的问题。

意义深远的“十一五”规划,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最新体现。

承载人民愿望,凝聚全党智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为关键时期的中国再绘宏伟蓝图。登高望远,脚踏实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再创辉煌。

第6篇:十六届五中全会体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体会弹指之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即将过去。“十五”时期的中国,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全世界的赞叹。“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下一个十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能否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第一个“五年时期”。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趋利避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乘风破浪?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的第一个“五年时期”。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

中全会从这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达到新的高度。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五中全会公报关于自主创新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我国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使得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更加系统、更加具体。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工作迈入新境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近年来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及时提出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重农、惠农的政策。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改革攻坚: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寻求突破“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五中全会的这一科学判断,形象地揭示了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古老的中国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然而,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两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精神,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开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改革的本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村税费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关键改革加速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也被摆上突出位置……一系列改革举措的相继出台,使得~年成为“改革攻坚年”。但“攻坚”还仅仅是开始。从现实看,有些改革进展不快,处于滞后状态;有些改革仍止于表层,整体上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全会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会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等7个方面,对攻坚阶段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全会同时强调,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谈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切中要害。五中全会会场内外,求真务实的清风扑面而来。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清醒的科学态度。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风雨岁月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党的十六大告诫全党,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强烈的忧患意识,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

的科学分析与正确判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我们要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心存忧患,方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居安思危,才会始终挺立时代潮头。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是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信心之源。

第7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激励斗志,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过去的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是这次《建议》最鲜明的特点。过去的五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的巨大压力和处理好社会的各类矛盾,没有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是做不到的。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轨道。《建议》明确提出,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们应当准确把握、认真落实。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我们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要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深入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发展重点,制定好本地区本部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规划,扎扎实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0日 第一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维)

“十五”时期已接近尾声,“十一五”时期正在向我们走来。

中国宁波网讯 “十五”时期是本世纪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新开局,我们乘大好时机,破浪前进,全面落实“十五”计划的各项要求,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同“十五”时期先后承接,是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重要历史时期,担负着分三个阶段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中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十五”和“十一五”的历史定位、奋斗目标、指导思想都是一致的。

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好基础,是“十五”和“十一五”共同的战略任务。“十五”是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起步的。当我们把

关注点开始转向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提升时,就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计划强调这种调整不是局部的调整,而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调整。这显然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的反映。在“十一五”时期,我们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五个统筹”,这就更鲜明地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从“十五”的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到“十一五”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反映出在发展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这就清晰地说明了“十一五”时期和“十五”时期所面临的环境的“同”和“异”。“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判断,应当引起高度警觉。从国际上看,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种摩擦增多,“中国威胁论”逞抬头之势,从国内看,由资源能源紧缺所形成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这些都属于“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表现。

在“十一五”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着重强调三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快”与“稳”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发展的较快速度,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要求,也是解决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的要求。“十五”计划强调,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总结“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经验,胡锦涛同志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关于“十一五”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快”与“稳”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快,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平稳运行;只有稳,不搞大起大落,快速运行才能持续。我们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努力在长时期内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通过体制创新破解难题。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收入差距的调节、对外贸易摩擦的应对,等等,所有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都和体制机制有关。其中有些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长期呼吁,又长期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就更同体制相关。“十一五”时期,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特别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体制创新来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扫除体制机制障碍。

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以对利害得失有深思熟虑的远见去面对未来,以充分的精神准备去迎对挑战;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克服困难,科学发展,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十一五”时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丙戍)

稿源: 新华网编辑: 吴素威

新华社评论员

中国宁波网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议》提出的“六个必须”的原则,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也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深入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部署,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我们要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同步发展。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

度。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对食品、药品等的监管。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战略全局指明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全国人民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创辉煌!

稿源: 新华网编辑: 徐叶青

第8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一、

企盼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左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翻开中国古代的典籍,随处可见对于“和谐”的描述。《礼记·礼运》中描绘了一个令人为之神往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都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也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家和万事兴。”

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把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命名为“新和谐公社”;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发展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人心思变革,人心思发展,人心思稳定,人心思和谐。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战略思想,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国际局势发展的风云变幻,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的新把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和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能力。

二、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

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条基本特征,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理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充实、更加完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正在神州大地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生动实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切实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之中,才能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实现,进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

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体制上、措施上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全党全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和处理好各类矛盾,必须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同时,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就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放慢改革步伐,也不是改变改革方向,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就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珍视、切实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要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执政意识和政权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亘古梦想正在我们手中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辉煌历史正在我们手中谱写;

构建和谐社会,千秋伟业正在我们手中成就!

回顾以往,企盼社会和谐之梦启迪良多;展望未来,构建和谐社会之路前程似锦。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奋力开拓进取,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9篇: 十六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二)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胜利闭幕。

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

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的历史方位

“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会议”——这是舆论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定位。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年前,党的十六大作出的这一重大判断,吹响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号角。

弹指之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即将过去。“十五”时期的中国,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全世界的赞叹。“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下一个十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能否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第一个“五年时期”。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趋利避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乘风破浪?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的第一个“五年时期”。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处于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起。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后,突出强调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灵魂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径图”。针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会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发展取得的成绩,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发展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我国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的发展。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安全事故损失已占全国GDP的2.5%……

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鲜明讯息。全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6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以人为本:提纲挈领的发展本质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重大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决策、举措的中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嘘寒问暖、解困救急,到有关部门频频出台便民利民举措;从全国28个省区市免征农业税,到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利益观、地位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更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引发广泛的变化。

发展的力量来源于最广大人民,发展的成果必须惠及最广大人民。专家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坚持以人为本,亲近民生、关注民生,对“十一五”的中国而言,仍然是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5年前,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5年后,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层面,提出了诸多新的思路。这预示着,“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就业、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等人文和社会指标,正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规划编制者的视野。

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面临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日益引人关注,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文章來源:http://www.ws126.net)少数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甚至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

从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从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深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到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思路和举措……回顾这一发展轨迹,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宏大命题,已逐步从初步破题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中全会从这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达到新的高度。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五中全会公报关于自主创新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我国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使得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更加系统、更加具体。

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工作迈入新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近年来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及时提出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重农、惠农的政策。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攻坚: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寻求突破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五中全会的这一科学判断,形象地揭示了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古老的中国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然而,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两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精神,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开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改革的本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村税费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 改革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关键改革加速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也被摆上突出位置……一系列改革举措的相继出台,使得2005年成为“改革攻坚年”。

但“攻坚”还仅仅是开始。从现实看,有些改革进展不快,处于滞后状态;有些改革仍止于表层,整体上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全会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会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等7个方面,对攻坚阶段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

全会同时强调,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谈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切中要害。五中全会会场内外,求真务实的清风扑面而来。

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清醒的科学态度。

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风雨岁月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党的十六大告诫全党,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强烈的忧患意识,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与正确判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我们要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心存忧患,方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居安思危,才会始终挺立时代潮头。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是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信心之源。

上一篇:做好冬季防寒防冻通知下一篇:民营医院培训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