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走向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走向

从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走向 篇1

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

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的历史方位

“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会议”——这是舆论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定位。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年前,党的十六大作出的这一重大判断,吹响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号角。

弹指之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即将过去。“十五”时期的中国,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全世界的赞叹。“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下一个十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能否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第一个“五年时期”。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趋利避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乘风破浪?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的第一个“五年时期”。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处于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起。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后,突出强调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灵魂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径图”。针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会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发展取得的成绩,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发展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我国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的发展。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安全事故损失已占全国GDP的2.5%……

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鲜明讯息。全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6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以人为本:提纲挈领的发展本质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重大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决策、举措的中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嘘寒问暖、解困救急,到有关部门频频出台便民利民举措;从全国28个省区市免征农业税,到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利益观、地位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更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引发广泛的变化。

发展的力量来源于最广大人民,发展的成果必须惠及最广大人民。专家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坚持以人为本,亲近民生、关注民生,对“十一五”的中国而言,仍然是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5年前,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5年后,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层面,提出了诸多新的思路。这预示着,“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就业、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等人文和社会指标,正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规划编制者的视野。

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面临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日益引人关注,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甚至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

从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从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深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到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思路和举措……回顾这一发展轨迹,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宏大命题,已逐步从初步破题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中全会从这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

划。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达到新的高度。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五中全会公报关于自主创新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我国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从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走向 篇2

一种意识更加迫切:应对挑战时抓住机遇, 全球变革时用好机遇, 稳定和谐时创造机遇

当时光的列车驶进2012年, 中国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节点: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过半, 前半段“赛程中”, 从乡村到城市, 从个体到国家, 一扇扇机遇之门被打开, 紧紧抓住机遇的中国人, 不断创造发展奇迹:中国经济实现年均10%的增长,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 困难和挑战迎面而来环顾国际, 金融危机阴霾未散,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 主要发达经济体仍然深陷泥潭,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审视国内, 经济增长下行与物价上行压力并存, 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缓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 难度更大。“我们还有没有机遇”, “还有多大机遇?”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 两会内外, “中国机遇”成为人们关注、讨论和思考的话题。“从发展的要素看, 中国潜力巨大。只要发挥出来, 足以支持我国经济20年快速增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 基于对经济增长潜力的定量分析, 拿出一份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账本”。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对郑新立的看法深表认同。“关键是要通过调整和改革, 向潜力要机遇, 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支撑。”郑新立说。

历史发展证明, 抓住机遇, 就能争取主动, 赢得发展;丧失机遇, 就会陷于被动和落后。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时间和财富, 也可能是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尊严。

“在当代中国, 稳定和谐是最大的机遇。”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教授胡鞍钢认为, 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不仅能创造巨大的机遇预期, 也是实现一切机遇的基础。反之, 社会大局不稳, 已经抓住的机遇也会失去。

“经济上不能大起大落;政治上不折腾;社会上不折腾;生态上不折腾;国际上不折腾别人, 别人折腾我们要理性回应。”胡鞍钢说, “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 守住这五个底线, 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创造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

一股动力已经积蓄: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 以更周密系统的顶层设计攻坚克难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改革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经济好比人的身体。宏观政策的调整是通过外力对经济起作用, 就如同人生病了靠吃药来恢复。而改革是让经济这一“肌体”依靠制度制约, 具有内部调整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从外生转变为内生, 改革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和厉以宁委员一样, 两会期间, “改革”成为代表委员审议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触及面最广的话题之一。

30多年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 成为支撑中国发展奇迹的根本动力。今天, 已过而立之年的改革, 为何再掀热议?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有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共识, 但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代表委员认为, 当前改革面临三重困境:协调利益分配难、推动政策落实难、很多问题久拖不决且矛盾重重。

中国正面临双重转型:既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 同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两个转型叠加在一起, 而且第二个转型在世界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可循。“这些因素决定了在中国改革的艰巨性。”厉以宁说。

改革开放初期, 发动一项改革往往能找到普遍受益点。“现在这个点很难找。”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说, “当时存量动不了动增量, 现在增量和存量是联动的, 怎样对待既得利益是改革的难题。”

破解难题, 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70次‘改革’。改革就是要有政治勇气, 下定决心。要想找一个所有人都赞成的改革是不可能的事情。经过充分论证后, 多数人认为正确, 就是下决心的问题了, 下决心后改革是可以推进的。”郑新立说。

破解难题, 需要更科学周密的谋划和设计。

“30多年前的改革, 无论是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改革还是股份制,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由民间自发、‘自下而上’式的改革。”厉以宁说, “今天的改革, 更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就要求改革的决策者要具备战略家的眼光, 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而是将整个战略布局做得更好。”

不过, 厉以宁同时强调,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改革中无法分开的两面, 在统筹考虑通盘问题的同时, 当然要吸收群众的智慧。“不调动民间蕴藏的积极性, 改革将无法进行。”

破解难题, 需要更清晰的路径。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深化价格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理顺五大关系,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有了适合的水分、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后, 蘑菇自然会成群长出来。政府不要自己种蘑菇, 也不要希望从中挑选蘑菇。”徐冠华委员用“蘑菇论”比喻政府职能的转变。他说, 要打破计划经济延续的旧体制、旧思维, 资源配置不是由政府主宰, 而是要由市场来主宰, 政府来创造环境。

共识已经凝聚, 动力不断积蓄, 路径更加清晰。

用科学发展破解“发展瓶颈”, 避免“发展陷阱”,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0.5个百分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数字, 两会期间吸引了海内外关注的目光。

政府工作报告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为7.5%, 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

站在更宽广的历史背景下审视, GDP增速只降半个百分点, 绝非无关紧要, 在发展的坐标上, 这是一个信号, 意味着中国走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

经过30多年来年均增速接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但发展的瓶颈制约也逐渐加剧:国内外新的形势, 决定着原有的过于依赖出口、过于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过于依赖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凸显。

世界经济发展史还表明, 在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 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 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自身矛盾难以克服, 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 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 跌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难以自拔。

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如何避免跌入发展陷阱?道路只有一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实现科学发展。

在厉以宁委员看来,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四大区别:传统发展观重物轻人,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传统发展观重生产轻生活, 科学发展观生产是为了人, 人不是为了生产, 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发展观只重视GDP、GDP至上, 科学发展观认为GDP是重要的, 但绝不唯GDP是从, 总量固然重要, 结构更重要, 增长是有质量的;传统发展观不重视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重视社会的可持续性, 走的是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之路。

在59岁的农村妇女辛喜玉眼里, 科学发展就是她正在做的“清洁养殖、清洁种植、减农药、减化肥”。

走科学发展之路, 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下一步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是‘转型’。”郑新立说, “要调整需求结构, 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调整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第三产业;要调整要素结构, 通过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来推动经济增长;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内外经济关系, 由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走科学发展之路, 必须更加凸显“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更需要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道德诚信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吴焰委员说, “解决这些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更需要科学发展, 真正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和目的, 解决好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 保障好基本民生, 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 更有尊严。”

从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走向 篇3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建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资产阶级内部因政见分歧组成了不同的政党。政党的争论使报刊进入政党报刊时期,“报纸作为主要政党的机关报,它们的主要目的是讨论政治经济问题而不是刊登新闻,报纸反映并加剧了政党政治的恶斗”

进入19世纪,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发展迅速。随后的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末,美国步入著名的杰克逊时代,公民识字率上升,为报纸造就了大量潜在的读者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1833年纽约《太阳报》的创办为标志,便士报产生了。

一个便士的低廉售价,使便士报成为廉价报纸的代名词。在美国工业最发达的东北部城市,先后出现了便士报。美国早期四大便士报是本杰明·戴的《太阳报》、詹姆士·戈登·班内特的《纽约先驱报》、贺莱士·格里立的《纽约论坛报》和亨利·雷蒙的《纽约每日时报》(后改为《纽约时报》)。本杰明·戴在《太阳报》的创刊号上宣称:“本报的目的是办一份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报纸,为公众报道当天的新闻,同时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体。”《太阳报》在创办时发行1000份,4个月后即达到5000份,第二年发行1万份,第四年发行量为3万份,成为美国第一个获得成功的廉价报纸。班内特1835年创办《纽约先驱报》时,只有500美元的微薄资金。但他精通新闻业务,又深谙经营之道,使该报出版6个星期时销量即达7000份,第二年销量近2万份。

到70年代,政党报纸销声匿迹,便士报取而代之成为美国报业主流。报纸开始走入普通百姓家庭,报纸发展进入大众化时代。

但由于便士报的新闻重消遣而不是提供决策参考,重故事而不是重信息,它对于软新闻和社会新闻的高度重视使趣味性和反常性成为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日趋煽情化的实践最终导致了黄色新闻泛滥。显然,这种办报思路无法有效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广泛需求,人们不能指望从便士报上获得关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于是,以精英阶层为主要目标的读者,主要刊登政治、经济等硬新闻的严肃报纸在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出现了。它们追求政治目标和社会影响,同时追求经济利益,是政企合一的综合性日报。这些严肃报纸在英国以《泰晤士报》为代表,在美国以《纽约时报》(原为便士报,后经奥克斯改造为严肃报纸)为代表。此后,两种报纸分道扬镳,雅俗分赏,政企合一的综合性日报成为严肃的高级报纸,便士报则发展成为通俗的大众化报纸,以满足不同社会阶层读者的需要。

在中国,自90年代后半叶起,一种以市民为主要对象的、突出新闻性和服务性的生活化的综合性报纸异军突起,这就是都市报

都市报填补了我国报业结构的空白,结束了我国报业历来是以党的机关报和行业报为主体的历史。因此,都市报的出现也可以看做是新闻改革的成果。我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是边缘突破。都市报同样是在边缘新生的一块,而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比如是对党报或机关报进行改革而来。但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都市报后来居上,很快成为所在城市的强势媒体,发行量、广告量遥遥领先,成为报业市场上令人刮目相看的“黑马”。

不同的都市报尽管各具特色,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平民化风格。它以平民的视角报道时政新闻,多刊登与市民关系密切的社会新闻,有详尽的服务性信息,为市民所关注和需要;语言通俗,贴近普通市民,适合阅读。二是报纸的售价低廉,代表了面向普通百姓的市场姿态。三是其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广告和其他经营收入,需要从市场上开拓报业运营的经济基础。但由于中国媒体所具有的双重属性,都市报的市场化运作是有限的商业化运作,还没有完全按市场规律运行。

通过对西方便士报和中国都市报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本质上的同一性:一是诞生背景。它们都是在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的大背景下产生于较发达的城市。二是发展态势。它们都是在政党报纸时期出现,并最终取代政党报纸成为主流(在中国主要反映在数量上)。三是内容。它们都追求新闻信息化、内容大众化,都以反映市井生活为主要内容,刊登普通市民关心的社会新闻。四是受众指向。它们明确以普通大众为传播对象。五是企业化运作。它们都需要从市场上寻求生存的根基,因而注重管理经营。因此,在世界新闻史的视野中,中国的都市报和西方的便士报同属大众化报纸。

然而,由于中西国情不同,双方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新闻体制的不同,中西媒体生态环境有重大差异。因而,讨论都市报的未来走向,离不开对都市报植根于其中的中国社会现实情况的考量。

我国都市报大多是省市级党报主办的子报,但它又与过去党报创办的子报——专业报、对象报、文摘报不同:都市报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它的报道和覆盖范围与党报无异,只是视角不同,是站在平民和大众的立场上解读新闻的。都市报又不同于传统的晚报,它以强综合性、大信息量,以浓厚的市井气息和都市气息宣示自己与晚报并非“一家人”。它“既嫁接机关报优势,也嫁接晚报优势”,它的成功除了市场因素,也源于党报拥有的丰富资源。没有党报提供的优越条件和坚强后盾,都市报的崛起不会如此迅速。在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美国,便士报的成熟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党报以自己的有形和无形资产造就了都市报。都市报的诞生和成长,离不开党报,都市报的发展,也离不开党报。

因此,都市报的未来走向,除了市场因素,还在于其与党报的依存关系,在于党报的改革方向以及由此带来的二者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这一切归根结底将受制于新闻改革的深入。有学者认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是重新选择“喉舌”。在路径选择上,需要把媒体分成三类。

首先是把新闻媒体和非新闻媒体“切”开来,将非新闻类的媒体分离出去,如电视音乐频道、体育频道、影视频道、戏曲频道及纯粹的娱乐休闲类报纸,让它们完全走向市场,作为第一类。接着是把新闻媒体一分为二:一类以刊登市民新闻为主。比如大众化报纸,像都市报、大部分晚报,作为第二类。它们以提供市民新闻为主,具有事业性质,以事业为主,同时按企业化运作,但必须兼顾社会效益第一;一类是以刊播时政新闻为主,就是党报和电台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率,把它们作为真正的“喉舌”类媒体,即为第三类。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它的主要功能是宣传,它是党和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它的目标受众是干部、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它的风格内容定位在严肃的高级报而不是大众化的通俗报。都市报作为党报的子报,同样担负着一定的宣传任务,但都市报与党报风格迥异,它适应了读者的需要,赢得了市场,成为“让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

综上所述,如同在西方,存在着严肃的高级报纸和通俗的大众化报纸的分野,这种分野也正在中国出现。以党报为代表的综合性日报将走上精英路线,成为严肃的、有重要社会影响的高级报纸;以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软新闻为主要内容的娱乐休闲类报纸将成为向大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的通俗报纸。而以都市报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将行走在严肃报纸和通俗报纸的中间地带:它与党报在新闻报道范围上并驾齐驱,但以大众化风格与党报相区别;它具有与通俗报纸相同的外在形态,却以信息的涉及范围和众多关乎市民生计的硬新闻与通俗报纸划清界限。这正是都市报的特色所在,也是都市报的优势所在。

注释:

①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②孙旭培:《走进家庭的报纸——论都市报的特征与特色》,中华传媒网。

③魏永征:《论党报和“都市报”的依存关系》,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4)。

④参考李良荣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演讲《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三大难题和路径选择》。

从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走向 篇4

由“中国制造2025”浅谈中国机械制造改革

学生姓名:Haze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机自实验班

学 号:

中国﹒重庆 重庆大学

二〇一五年五月

摘要:80年代初中国的制造业是全面落后,随后的三十年里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和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全盘野蛮生长,这期间中国政府对制造业也是相当扶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的就业问题,可是随着发展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过去,然而中国制造与工业强国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发展,必须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我们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本文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阐述了机械制造行业的改革。关键词: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2025 机械制造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根基,,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可是中国的制造与其它工业强国的差距却是可怕的。

我们可以载人航天,却没有一个优秀的马桶盖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春节期间,日本的马桶盖火了。很多中国人不远千里跑到日本,就是为了捎几个马桶盖回来,看起来挺可笑,但却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制造的诟病。但后来却证实,大多数在日本出售的马桶都是中国制造的。

有人在问,为什么我们已经可以载人航天、有了高科技战机,却不能生产一个让人们满意的马桶盖呢?这其实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弱点和缺陷。获得技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成熟的人才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诚信的交易体系等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

因此,我们用着进口的装备,雇请外国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按照国外的标准生产产品,贴上跨国公司的标签,直接运到国外,这是中国制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最愿意也是最常见的方式,而随着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这种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

目前“中国制造”处于两头受挤压:低端制造业,我们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竞争不过东南亚等国家;高端制造业,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整体上看,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虽然我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像航天、高铁、核电等,但同时在某些领域还十分落后,比如还有完全依赖人工作业的小矿山、小作坊等。那么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我就机械制造谈谈我们国家应该如何进行机械制造上的升级。

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道路上,我认为机电一体化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它将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的核心,是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结合的具体表现。

机电—体化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等特点。因此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机械制造业也应该朝着信息化和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和管理柔性化、灵活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1.机械制造应信息化和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的急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也必将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所以机械制造业应该以信息为主导,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而不同于以往以物质和能量为主导,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产出价值。2.机械制造应自动化和智能化

目前我国关于自动化的研究较多,在机械制造业中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代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智能化是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早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类不满足于此,如今我们还要从繁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智能化促进柔性化的发展,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3.机械制造应该在山寨中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以前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高科技和垄断行业暴利的情况下,曾一度采用山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客观上形成了对国外暴利行业的自发反抗。这种反抗为中华民族自主品牌行业崛起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可是山寨虽然能一时解决我们的内需,却改变不了我们中国制造业缺乏创新的局面,在这个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结合时代我们应该在山寨中创新,在创新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生命力与活力,从而以价低、质强的优势打入国际市场。

目前中国的制造与外国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无法在时间内逾越,所以在“中国制造2025”这个条件下,中国应该以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加快完成制造业向中高端的跃升。因此不管是我们中国的机械制造业,还是其他制造行业,我觉得都需要一次类似互联网革命一样的颠覆思维的革命,全方位的普及各行各业,抛弃以往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人才培养,深化互联网与制造业相结合,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缩短社会劳动时间,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如此中国制造才能有彻底的改变,否则我们处在国际产业链下游的地位始终难以有很大改变。对于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心得与体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老师您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且老师您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用通俗又深刻的话语为我们介绍这“经济”这一抽象复杂的概念,引导我们对国家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和把握,这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您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

其次,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里,老师您曾说过说:“小学我会九九乘法表,中学我会元素周期表,而现在如果脱离手机我就是一文盲”,是的,您的说法足以验证这个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的庞杂,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该课程就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参考文献:

从茅台暴跌看中国白酒业畸形发展 篇5

中秋节前夕,A股市场上的贵州茅台股票再度出现暴跌。9月17日,茅台股价大跌5.58%,茅台股票的市场因此跌破1500亿元,创下9月2日跌停后的新低,A股市场上曾经的第一高价股已经雄风不再。与资本市场上股价暴跌“相映成趣”的是,原来奇货可居的茅台酒,最近在市场上的销售也不像以往那样火爆,即使是中秋节这样的旺季,茅台专卖店里也是“举杯邀明月,一日无三人”,即使已经降了价,也乏人问津。

对于投资者来说,茅台的暴跌和茅台酒的遇冷并不意外。由于茅台的主要目标客户政府公款消费群体遭遇廉政风暴,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出现大幅度跳水,实现净利润72.48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61%,创下了这家公司上市以来的最低值。其业绩增幅的急剧萎缩,表明茅台借助公款消费保持了多年的增长势头已经不可持续。

茅台的市场营销已经与公款吃喝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这是茅台错误的营销战略所导致的恶果。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深刻的原因是,茅台的品牌效应和它曾经在政府机关等权力部门中的高度影响力,使它在当地的地位高高在上,而它依赖团购消费所创造的巨大利润也成为当地政府财税收入的一个宝库。而当茅台被绑上了政府经济发展的战车以后,它的经营方向也就发生了脱离市场实际的畸变。

作为上市公司的贵州茅台,其大股东茅台集团在2010年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五年规划”,它的中心内容是,到2015年,茅台酒的产量要从2010年的1.2万吨增长到4万吨。这个大手笔的规划其实出自贵州省政府。在地方政府的目标中,到2015年,作为上市公司的贵州茅台要达到500亿元的销售规模,茅台集团则要达到800亿元销售规模。若这一目标达成,则贵州茅台和茅台集团的年均销售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14.4%和24%。这一目标只有依赖量价齐升才能达到,但对于市场销量基本恒定的高档白酒来说,在失去了公款消费这一重要支撑以后,短短几年内显然不可能出现如此快速的增长。

茅台出现的问题,不仅是茅台一个企业所具有,也是中国高档白酒厂家共同的问题,因此,茅台这几年的畸形扩张,可以成为整个中国高档白酒业的镜鉴。今年上半年,整个高档白酒业都出现了业绩下滑,除了茅台以外,五粮液、水井坊、沱牌舍得等高档白酒上市公司的利润下滑都很严重,皇台酒业甚至出现了亏损,净利润下滑108.54%。从整体来看,14家酒类上市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平均为—7.54%,净利润同比增长则平均下滑近两成,是整个白酒行业近几年交出的一份最差的成绩单。

从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走向 篇6

作者:杨凯

摘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夏商周的先秦时期,也经历了秦汉时期,更经历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所展现出来的各种风采不仅影响着当时的思想。也决定着这些朝代的命运。

关键词:王朝更替、政治体制、传统文化、发展 一:夏商周时期的传统文化

夏商周时期的是我国的先秦的时期,它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典型代表。奴隶制从夏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夏,到周烈王五十九年——周的灭亡。总共经历了1800的历史。在这1800年中一共经历了三个朝代。它的年份是东汉到清朝的总和。为什么夏商周的政局会这么稳定。第一:夏商周的思想是奴隶主思想,贵族生下来就是贵族,奴隶生下来就是奴隶。这种思想深深地印刻在夏商周每个人的心中。第二:夏商周的思想崇尚上天的意志,国家的大事小情都得经过占卜决定。君王所颁布的每一条法令都是上天的意志。下级平民都认为这是真理。就无法形成反抗思想。夏商周三朝的更替也是建立在贵族之间的权利争斗。代表商部落的汤灭掉了夏朝的国王桀,代表周部落的武王灭掉了商朝的国王纣,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替。夏商西周三代极力维护这种社会思想。到了东周。周王室的权利已经日渐衰微,已经无力管理王翦以外的地方。周王室封分的诸侯国势力逐渐加强。奴隶制的思想正在瓦解。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消失。天下共主的思想荡然无存。从夏商周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已经名存实亡。

二:秦汉时期的传统文化

秦汉时期的思想继承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思想脉络。秦朝是从春秋战国三百年**的年代中完成统一的国家。经过三百多年的封分统治。中华各地的思想、政治、文化早已异彩纷呈。随着秦国的变法日渐成功。统一全国的重任就留在了秦国的身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齐国,完成统一。摆在秦国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快速的统一全国的政治思想防止叛乱,这时就需要法学思想家的理论来统治国家。废藩置县,通过秦始皇钦定的官员来传播法学思想,实现国家的真正大一统,但是法学家的思想过分强调依法治国,崇尚重刑,导致本来就破败不堪的农民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再加上夏商周时期已经建立起来的贵族思想荡然无存,各种起义不断爆发,在这种时候出现了陈胜吴广的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又进一步打击了贵族思想,最后由南方楚国贵族发动了波澜壮阔的灭秦起义。结束了秦王朝21年的统治。秦朝的法家思想文化注定在刚刚统一的秦帝国不适用,汉朝吸取了秦朝覆灭的历史经验,在汉朝前三代,极力推崇黄老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安定国家内外隐患,保证了汉朝建立之初的发展,它所适用的黄老思想是建立在秦朝所同意的政治思想基础上,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逐渐恢复,边患严重,汉初实行的黄老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于统治帝国的需要。汉武帝运用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加强对内统治,以抵抗匈奴的进攻。

秦汉时期贵族阶级所推崇的思想文化,深刻影响这下层平民的生活习惯。造成了一种崇尚孔孟之道、崇尚法治,崇尚以人为本的美好理想社会。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传统文化

经过了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熏陶,特别是汉朝后期推行的儒家文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朝人的个人修养,但是过度的儒家文化思想导致了东汉时期的文弱之风盛行,公元220年,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了三国争霸的时期,公元280年,晋朝灭掉南方的吴国,晋朝完成统一。虽然经过了三国东汉时期的磨练,中原人的武力有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儒家思想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晋朝也没能改变国家的文弱之风,甚至于晋朝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导致国家统治内部矛盾复杂。公元360年,北方少数民族一举消灭了文弱之风盛行的西晋王朝,建立了以北方少数游牧民族为基础的少数民族政权。在他们的统治时期内,虽然对当地的思想文化有一定的修改,但是由于儒家文化盛行,北方少数民族的思想无法抵御中原汉族思想文化的冲击。公元462年,从北魏孝文帝的迁都洛阳的计划,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终于战胜了北方少数民族。

纵观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不断遭到外来思想的冲击,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融合力彻底同化了少数民族,由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少数民族独有的思想文化,不断冲击不断碰撞,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四.隋唐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

公元581年,隋国公杨坚取代周朝皇帝的地位,建立隋朝,在这个时期,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思想不断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大融合思想。统治国家的贵族们不仅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孟之道,也带有少数民族的精神色彩。在这个时期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导致了隋朝第二代皇帝好大喜功,他希望通过武力交通来传播帝国的思想。最终导致帝国人民不堪重负,纷纷起义。公元681年,隋炀帝被缢死在扬州,隋朝的唐国公,占领长安,建立了唐朝。唐朝的统治者们继续推行隋朝以来的思想文化,用各种政策是各种民族大容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由于唐朝的统治者们,继承了隋朝遗留下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保证了唐朝的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

唐初的三位皇帝,李隆基分别开创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这三个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既包括了外国传来的思想文化,也包括了中国本土所生长出来的道教文化。同时还吸取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主流。

纵观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是开放的和多元的。在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统治者已经不满足现有的统治现象。开始希望把中国的思想文化传播到外国去。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统治者们开始以武力输出。和文化输出两种形式。武力输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隋炀帝三征高丽。在文化输出的表现形式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在武力输出上。中国的统治者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在文化输出上。中国的统治者成功的。它成功的使高丽、暹罗成为唐朝的附属国。从而形成了东学西渐之风。五:宋辽金元时期的传统文化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柴氏家族的皇位,建立宋朝。公元907年,在唐僖宗迁都洛阳之际。在北方逐渐强大起来的契丹族建立了契丹国。公元1124年,在北方的白山黑水之间,女真族头领完颜阿骨打带领他族人建立金国。

讨论宋朝时期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看宋朝和辽国、宋朝和金国的社会关系,自从宋朝和辽国签订《檀渊之盟》之后,宋辽进入相对安定的时期。在宋朝方面,由于统治者自身的关系,社会风气是重文轻武,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文化得到大力发展,宋瓷、宋刻本、盛极一时,出现了大量的文人雅士;在辽朝方面,辽朝的统治者重用汉族官吏,积极推行汉族文化,导致社会安定、政局稳固,再加上宋朝每年进攻给辽朝的金银财宝促进了辽朝的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契丹文化。

在这个时期,北方的汉族文化蓬勃发展,南方的理学思想进一步促进。

公元1125年,金国灭掉辽国。随即大举南侵,北宋灭亡。绍兴31年,南宋政府和金国签订绍兴合议。南宋和金国进入相对安定的时期,由于金国占领中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统治者们积极的推行汉族统治,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弱之风,在金国盛行。从金世宗完颜雍以后,女真族的文化逐渐融入汉族文化当中,为后来形成满族奠定了基础。在南宋方面,统治者们未能吸取北宋灭亡的教训,仍然是以重文轻武为国策,这一政策虽然保持了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但不能扭转失败的结局。再加上这一时期,理学的代表人程颢,朱熹,他们的理论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社会过于沉闷迂腐,致使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源动力正在消失。

公元1279年,宋朝自建立之初的社会诟病再也无法抵御强大军事力量的冲击,盛极一时的宋代文化就此覆灭。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他所统治的帝国是在他们祖孙三代不断开拓中建立起来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国家。它统治着亚洲二分之一的土地,正是由于这么大的帝国,才导致了元朝的文化既有中土文化的色彩,也充斥着西域文化,更兼杂着南方文化。大都是当时国际上最大的大都市。来自世界各国的官员、商人、探险家汇聚于此。带来他们各国的文化,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在这一时期,科技迅猛发展。但是在元朝统治者的统治过程中,导致种族歧视政策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朝代,仅仅存在了九十八年就轰然倒塌。

纵观元朝的文化,他以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为代表的官员阶级推崇的社会精神文化,又以黄道婆、狄连珠所推崇的社会民间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的种族分离的统治,导致中国传统的理学文化在这个时期被严重遏制。六.明清时期的传统文化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王朝——明。明朝自建立之初,就积极的推行儒家思想,通过理学的理论来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明朝是一个统治混乱的朝代,自从建立之初就发生了靖难之役。社会不安定因素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明成祖朱棣设立锦衣卫制度,来巩固他的统治。他以后的继承者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最终形成了明朝严密的监察体系。在这种体制之下,社会虽然表面上安定,但是内心却充斥着对社会的不满与反抗,以儒林外史、金瓶梅为代表的长篇巨著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严重腐朽。

纵观明朝的社会文化发展,既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万历朝鲜战争,这种光荣事迹也有锦衣卫东厂西厂荼毒全国百姓的耻辱。明朝的社会文化在相对矛盾中不断发展,再加上程朱理学在这时期的不断深入人心,导致社会思想和经济严重不匹配。出现了以王阳明、王夫之为首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他们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缢死于景山。北方的满族占领京城,建立了以满族贵族为统治基础的清王朝。在这个朝代初期,由于人们的害人思想,满族贵族和汉族贵族时常发生斗争,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公元1661年,康熙皇帝即位。他逐渐重用汉族重臣。他缓和满汉关系,促进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有康熙字典,是社会文化上主要以画艺术品最为显著。郑板桥的《竹》,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曹雪芹的《红楼梦》,表现出来了社会精神文化的高峰。但是,从明朝衍生出来的科举考试弊端和清朝兴起的文字狱又阻断了人们的思想文化交流。再加上明清时期所推行的闭关锁国制度,导致中国在科技文明、思想文明上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封建社会所创立起来的繁荣与昌盛已经腐烂不堪。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风雨飘渺。

公元1841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一举打开了中国这个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大国。他以武力和鸦片摧毁着中国人的精神和财富。又用船坚利炮摧毁者着中国传统文化。再加上统治者无力阻挡这一事件的发生蔓延,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于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政治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七、结束语

纵观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王朝更替的不断变迁。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从一开始单纯的汉族文化发展到后来的中华多民族文化。这些成就靠的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改革和发展。最终中华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袁腾飞《两宋风云》、《历史是什么玩儿意》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白寿彝 《中国通史》 4.胡汉达《中华上下五千年》

5、张建《中国传统文化》

从消费的角度看中国3G发展 篇7

近年来, 快速发展的移动通讯技术使得我们能够摆脱“有线”通讯的不便、随时随地传输信息、从事各种社会和个人活动。截至2009年1月,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移动运营商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6亿。然而, 由于2G (包含2.5G) 网络在带宽上的限制, 基于WAP的服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3G的开放和运用使得运营商能够克服这些限制, 开发出更有效的商务模式, 开创移动事业的新格局。

虽然3G被视为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方向, 但是2G运营商由于对盈利模式没有清晰的认识, 在3G牌照的争取和网络建设中投入过多, 给自身发展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 有鉴于边际收入的缩减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3G运营商必须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挖掘, 在非传统语音业务中创造更多的盈利途径。

二、3G的发展

3G的特点是对于视频传输的支持,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娱乐、办公、处理私人事务。3G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能力将推动以网络为平台的消费文化的发展, 催生出新的商业和消费模式。

纵观全球, 已经开展3G业务的地区主要是北美、西欧、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地区。这些地区都是经济相对发达、商业相对繁荣的地区, 给3G的商用带来稳定的市场和可观的用户群。

然而, 3G在这些地区的接受程度是有显著差别的。西欧相比于日韩而言, 移动运营商部署3G的进度比预期慢。由于3G牌照发放的失误, 以及在商用过程中遇到的来自技术、发展定位、竞争、用户习惯等方面的困扰, 使得欧洲3G发展经历了一段挫折期。相比而言, 日本和韩国在部署3G方面进展很快, 开放了3G移动通信网络, 并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3G业务。

从3G发展较好的地区看来, 运营商普遍将移动多媒体信息娱乐服务作为切入点, 投入大量资源来开发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移动多媒体信息娱乐服务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3G通信终端从3G门户获得个性化内容。之所以选择这类服务为3G的切入点, 是因为从当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来看, 个人信息和娱乐服务最易激发人们对3G业务的消费热情。比如, 韩国SKT主推音乐和影视的点播业务, 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以2.4Mbit/s的速度下载所需的音乐或电影;英国Vodafone考虑到欧洲人对于体育赛事的狂热, 制定了一系列与足球、赛车等受欢迎程度颇高的体育项目有关的业务, 并借助3G网络的高速度特性向用户进行推广;3G运营商也向北美、欧洲、亚洲的商务人士提供24小时财经服务, 在2G时代所提供的财经资讯的基础上, 提供更详细的财经分析和相关新闻评论等。

总的看来, 3G业务的市场拓展不仅仅需要解决技术、制度上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市场需求的开发问题。也就是指, 在2G业务已经能够满足用户一定程度的需求的前提下, 如何将消费者的需求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使得运营商对于3G的先期投入能够得到弥补, 开创新的经营模式。

三、关乎3G前景的几个问题

目前3G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开发消费者对于3G业务的需求, 如何在满足用户的价格期望的前提下向其提供所需的服务, 如何革新自身的盈利模式等。从目前为止各国的经验来看, 必须考虑市场、技术、业务之间的关系, 建立3G特有的消费方式。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考虑:

(一) 消费者认知

一类新产品推出后成功与否, 不仅取决于消费者是否了解这一产品, 还取决于消费者对这一产品的需求情况。

就目前的中国移动业务市场来看, 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运营商在获得3G牌照后, 均在抓紧相关技术开发的同时, 通过大量广告对消费者进行宣传, 宣传3G网络的技术优势, 塑造3G品牌的鲜明形象。运营商不仅借助原有自身品牌的声誉对3G品牌进行推广, 还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将3G品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进行品牌重塑。运营商都希望通过对3G品牌的经营来占据移动业务市场的领导地位。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相关调查显示超过60%的被调查者自认为已经了解了3G, 50%以上的被调查者将高下载速度看作是3G的最大优势, 表示肯定将使用3G业务的受调查者达到近60%, 被调查者对于运营商各自的3G品牌比较了解的占优势比重。

另一方面, 3G的价格问题是阻碍消费者购买的一大因素。有69.3%的受调查者认为3G的资费偏贵、难以接受, 71.2%的受调查者认为3G上网卡移动业务的资费偏贵、难接受;对于单一3G品牌的关注方面, 资费因素仍排在信号覆盖程度、网络速度和业务实用性之前, 占比为43.7%;对3G终端手机的购买考虑因素中, 运营商资费标准也被列为首要因素;处于观望中的受调查者比例也远高于已购买3G业务的比例。

总的来说, 消费者目前对于3G技术和3G品牌已有一定的认知, 对新产品具有一定的信心, 具有了一定的消费欲望, 对3G产品持积极态度。运营商前期的宣传投入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有益于运营商积累对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加大投入的信心。然而, 大部分的消费者仍处于对3G业务的观望状态, 对于3G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拥有期望, 这些期望主要与价格有关, 还包括对上网速度、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期望。可以说, 运营商如果不能在价格方面进一步与消费者妥协、减少费用, 那么就必须在3G的服务内容上加大投入、满足消费者的预期, 以弥补资费价格给消费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 运营商的角色定位

3G运营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负担着昂贵的成本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就不存在发展机会。鉴于多种客观因素, 3G运营商已形成了一些关键性的难以模仿的优势, 包括对网络基础设施、相关技术的占有、现有品牌的声誉和影响力、现有销售渠道、终端用户数、价格控制能力等。因此, 从这些优势出发, 可以建立几种与3G业务发展相匹配的运营商角色。

1、增值业务提供者

3G网络的高传输率使得运营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尚待解决的问题, 即哪些服务是用户最需要的。

运营商通常拥有大量的非公开用户资料, 如果能够运用好这些资料, 将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对此, 运营商可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处理用户资料, 从中寻找到用户和增值业务之间的联系, 从而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此外, 运营商所拥有的庞大用户群和品牌声誉能吸引众多增值服务商与其开展合作。这些增值服务商的主要是指服务提供商 (SP) 和内容提供商 (CP) , 其数量在3G商业环境下将快速增加, 其所提供的内容也非运营商独力所能抗衡。增值服务商利用3G网络将大量娱乐、商务等方面的内容开发成3G服务包, 通过运营商的网络将服务包传递给用户并向运营商交纳相关费用, 甚至通过3G网络直接与用户进行交易。运营商与增值服务商开展更多的外包合作, 减少培训相关开发人员的成本负担, 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技术开发、用户沟通等核心业务。运营商也可以向增值服务商开放自身独占的用户数据等核心资源, 深化与增值服务商之间的合作, 构建更加庞大的商业组织, 提高3G服务的效益。

2、交易支持者

运营商有一优势是对消费者的账单进行合并处理的能力。在此前的商业模式里, 用户在不同的网站上进行订购之后, 从各网站收到相应的账单后进行支付,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过于繁琐的交易过程, 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带来负面影响。对此, 运营商通过3G网络对帐单处理过程进行优化, 提高消费者支付的便捷性, 起到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是运营商因为对网络的占有而获得的很难复制的竞争优势, 可以借此建立对于3G商业模式的主导地位。此外, 运营商可以和银行、信用卡公司等金融类机构建立更深层次的商业合作, 完善自身对于交易的支持作用。

3、移动门户

运营商对派发的SIM卡进行预设, 可将自有门户站点设为用户的默认站点。即便这有可能招致用户类似“霸王条款”方面的投诉, 但在自有门户运营方针正确的前提下, 大部分用户还是愿意在便捷的条件下使用运营商门户的。

移动门户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精确、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而运营商对用户数据的排他性占有使其在这一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运营商可以通过移动门户在广告等渠道获得收入。这一收入模式与互联网上的门户站点是相似的。当消费者建立起品牌认知, 门户的访问量显著上升时, 投放广告的公司数量将会有相应程度的提高。这对于运营商、广告投放商和消费者来说, 在达到一定均衡状态时是一个三赢的结果。运营商获得多种数据业务之外的广告类收入, 广告投放商获得消费者的关注, 消费者通过将自身信息反馈给前两者, 获得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三) 新的商业模式

1、用户分级模式

用户分级是指根据不同用户交纳的不同额度的定期资费, 将用户分为若干等级, 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 运营商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这一分级制度是一种类似于“价格歧视”的策略。之所以选择这种商业模式, 是源于不同用户对于价格有着不同的承受程度, 对服务内容有着不同的需求程度。运营商使用这一商业模式, 将不同的服务内容进行分级。用户所属等级越高, 能享受的服务内容的等级就越高。这样, 价格敏感度较低的用户将会选择支付更高的费用来换取更多的服务, 而价格敏感度较低的用户则会首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定的费用, 当对更高等级的服务内容产生需求时, 再选择是否承担更多的费用以便获得更高等级服务的使用权。同时, 运营商可以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 确定服务内容的等级划分是否合理, 并根据用户反馈和分析结果对服务内容等级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 在这种商业模式中, 运营商和用户的合理沟通是商业模式成功与否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否则, 运营商可能面临用户诉讼等方面的不利情况。总的来说, 这一商业模式是尽可能的将用户吸收到3G业务的经营范围内, 吸引用户从最基本的业务应用出发, 根据自身需求, 逐步深化3G业务的使用程度。 (下转第138页 (上接第78页)

2、产业联合模式

“内容至上”是3G业务竞争策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否拥有好的服务内容, 能否满足用户对内容的需求, 是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运营商为了提高服务内容的丰富度需要投入巨大成本, 甚至遇到版权问题。为了减少这一方面的投入成本, 运营商可以与相关产业开展合作, 如电影业、动漫业、出版业、休闲娱乐业等。产业之间的联合能够拓展产业内容的市场覆盖度, 减少产业隔离情况下的运营成本, 如宣传费用、产品开发费用等, 并减少在知识版权方面的纠纷。运营商与产业商互通合作, 完善联合产业链, 开发适合3G业务发展的产业联合商业模式。

3、SNS模式

这一模式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移动通信应用服务。运营商在这一模式中处于中介的地位, 为用户提供网络平台, 充分依靠用户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在SNS式业务拓展过程中寻找盈利模式。这一商业模式的盈利模型类似于目前诸SNS网站的盈利模型, 可以作为用户分级模式和产业联合模式的补充。

摘要:3G业务在中国的开展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三大运营商在克服技术上的壁垒之后, 开始在中国市场中全面推进3G业务。在这样的市场推进中, 如何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开发新的消费热点, 成为运营商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消费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 考虑消费者认知的问题, 探讨运营商可能承担的角色, 并就可能的商业模式进行假设。

关键词:3G,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新浪3G调查.

[2]杜振华, 曾静平.3G发展动力源及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J].移动通信, 2008, (01) .

[3]刘德明.我国3G服务推广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07, (06) .

[4]罗玲.我国3G服务推广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广西通信技术.2008, (04) .

从德国制造看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 篇8

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欧元区经济板块阴云笼罩之时,德国依托扎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科技创新优势使其经济一枝独秀。德国的成功是“中国制造”的一面镜子。“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位居榜首,但是中国只是世界加工厂,创新才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

一、德国雄踞欧洲之首,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经济总量占欧盟的三分之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经济都萎靡不振,美国这个全球头号经济大国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但德国经济卓尔不群。美国的失业率持续攀升时,德国的失业率则降至20多年来最低水平。当美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出口大幅下滑时,德国公司的订单数量不降反增。2011年欧元区成员国人人自危,整个经济板块黯淡无光,经济增长率只有1.3%,德国经济增长幅度高达3%,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欧元大关,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远低于欧盟设定的3%警戒线。鉴于投资者对其国债的强劲需求,2012新年伊始该国首次以负利率发行国债。2012年2月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跌破50点大关,欧元区陷入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但德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已是连续5个月超过50点,经济前景乐观。

拉动德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根本动能是其工业的强大竞争力。德国工业革命起步晚,但是发展迅猛。20世纪初,德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结构,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的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工业已相当发达,是当时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领先国家,靠着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凭借完善的教育、研究机制以及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制造业的工程师、技术骨干和熟练工等聚集到原西德地区创业,依靠雄厚的人力资本和高素质的劳动力,经济开始重建和转型,20世纪60年代后,德国制造业就一直稳居国际排头兵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德国政府确立了以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电气等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制造业在战后迅速崛起,德国人在废墟上创造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经济奇迹,“德国制造”名声响彻世界上空。德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工业生产部门齐全,体系完整,技术水平先进,其制造业制定的很多“德国标准”,是欧盟乃至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标准。汽车工业长期保持德国第一产业地位,德国的汽车工艺精湛、质量高,在国家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大众等知名汽车品牌一直占领世界汽车品牌的高端,世界第一辆汽车也诞生于德国。机械制造业是德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工业部门,更是德国从业人数最多的工业部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球最高。四分之三的机械制造产品都销往国外,机械出口额占世界机械总出口额的20%左右。在机械设备业的31个产品领域中德国在21个领域是世界出口第一,在其余领域内也几乎全部位列世界三甲之内。德国的电子电气工业规模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拥有雄厚的实力和极高的技术水平。

二、创新是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的致胜法宝

(一)竞争优势源自卓越的技术,“德国制造”强势定位

德国这样一个资源相对匮乏,工资成本高的国家,竞争优势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优势。德国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在基础研究领域,德国科学家获得了10%左右的诺贝尔奖;在应用研究领域,德国在机械制造、车辆制造、医疗技术、环境科学、生物技术、工程学、纳米技术、光学技术等领域都位居全球之首,大量的工业制品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德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4%,位居欧盟成员国之首,高于高收入国家(2.48%)和世界平均水平(2.31%)。德国每年在欧洲专利局登记专利数量超过2.3万项,明显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德国机械制造业最关注的重点,能提供全世界客户所需要的先进设备和机器,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很难被新兴国家复制的尖端产品,产品有极高的不可替代性,位于产业价值链的顶端,高端加工制造业领域优势明显。“德国制造”是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Made in Germany”的标签几乎等同于质量保证书。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区的许多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根据企业特点和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制定自己的科研计划。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德国最大的工程师聚集地,庞大的工程师队伍为德国机械制造业带来强大的创新实力,赢得“欧洲创新企业密度最高国家”的美誉。

德国的汽车工业长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汽车生产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技术领先的优势地位。德国工业领域28%的研发人员从事汽车的研发工作,而汽车工业九分之一的员工供职于研发部门,德国汽车工业平均每十天就有一项专利产生。

(二)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的命脉,推动技术创新的主体

德国除了少数大企业外,大量的是中小企业,即年营业额在5000万欧元及雇员总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分布在中小企业,其产品占德国产品70%至90%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创造了德国全国利税的50%,对德国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

中小企业大都从事工业制造,视科技创新为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认为只有掌握不可替代的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才能有持久的发展,技术创新热情高涨。德国全部研发投资中的2/3是由私人企业投入的,成为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力量。据联邦经济部统计,在德国注册的专利中有?3/4来自于中小企业。正是这些中小企业凭借着强大的创新能力,赢得“德国制造”的声誉。

中小企业对市场反应快,容易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技术力量高度集中于某一特定产品领域,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密集。通过创新,不断占领同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用核心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发展。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特点明显,98%的德国中小型企业介入了国际市场,有很多企业的产品在同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额。49%的中小企业在国外建有生产基地。

(三)德国政府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创新

德国政府长期鼓励创新,重视研发。2004年初德国联邦政府向社会各界发出创新倡议,联邦政府与科技界、经济界和工会建立了创新伙伴委员会,其目标是:全面加强德国的创新体系;消除妨碍创新的障碍;唤起全社会对德国创新能力的信心。同年,政府开始着力进行科研、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创新,后又建立创新与增长咨询委员会和“经济界科研联盟-面向未来市场的科技研发”两大交流平台,推进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联邦政府于2006年曾推出了由总理府牵头的跨多个部委和领域的“高科技战略”。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创新活动,以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和创新,积极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还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对中小企业给予全方位的大力支持,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全部资金中,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占70%。为给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甚至不惜牺牲大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如联邦卡特尔局自1958年成立以来,该部门的主旨就是“限大促小”,禁止大企业的合并和对中小企业的兼并,监督大企业是否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采取压价或提价等不正当手段打击限制中小企业。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科研、技术开发和技术革新的能力,全国建立了160余个技术研究协会,并在政府相关机构中设立中小企业开发促进基金,对中小企业的科研开发项目和科研开发人员进行费用补助和投资补助,鼓励中小企业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同时,为鼓励企业自身开发项目和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国内科研合作开发,国家给予长期低息贷款,资助中小企业参加国外各种商品博览会和交易会。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企业界与科技界、高校和政府部门的交流,制定出创新计划,千方百计促使各类相关单位和人员参与创新网络,加强产学研结合,加速创新知识的产品转化,把各种创意、方法和研究成果,转换成成熟的新产品。德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承担研究项目,共享研究成果,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这些合作均给予补贴,极大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鼓励研究机构围绕企业需求研发与创新,研究机构(包括大学)可以以研发产品或技术等作为投资,参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德国制造”留给“中国制造”的思考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根本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动力。企业唯有创新,才能拥有自主品牌,才能了解市场、掌握市场并开拓市场,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德国的成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出口面临的环境也日益严峻,唯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加大高新技术研发投资,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才能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初级加工者的角色,使中国制造业提升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分享全球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长的份额,摆脱环境和资源挑战日益严峻、国际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困境。“创造”即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中国制造”意味着价低质低,“中国创造”意味着优质优价。

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增加科技投入。我国近年来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不断增加,R&D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目前R&D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只有德国的58%,研发人员人均R&D经费比例更低,约为德国的1/6。我国的研发产出、发明专利主要是集中在少数央企和少数技术型企业,绝大多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没有研发投入,不能够支撑自主创新,更不要说中小企业,它们基本上没有自创性的能力,这些企业要长远生存发展下去,必须以创新为先导,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企业的自我提升。

(二)把中小企业创新提升到战略高度

我们在进一步对外开放、技术引进的同时,要通过制度和体制的完善,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保证各项创新活动的开展。国家和地方特别应该把中小企业创新提升到战略高度,重新认识和定位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近4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最有活力,创新的愿望最强、动力最大、积极性最高,机制灵活,决策及相应的调整更快,更能把握市场机会,条件成熟,更易取得创新成果。社会要象呵护儿童一样呵护、关心、帮助、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所有知名的大企业也无一例外都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著名的联想集团1984年成立初始,资金只有20万元人民币,员工11名。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但它也是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手工作坊式集体小厂通过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等迅速成长起来的。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和沃兹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创办了苹果公司,从此揭开了苹果公司传奇般的创业史。

让企业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并成为研发投入和创新主体、创新成果应用和受益主体。加快发展以创新驱动为主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是大力推进“中国制造”由产品出口到高技术出口转变的根本举措。1988年以3万元资本创业的民营企业远大集团,20多年执著于非电中央空调主机,从创业之始就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集团的发展目标是拥有全球独创技术,创造世界领先品牌。如今的远大集团是中国高科技制造业中的佼佼者,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在欧美市场占有率第一。湖南的民营企业三一集团1994年进入工程机械行业,当时90%以上的国内市场被几家跨国大公司牢牢占领,依靠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机械产品相继问世,“中国泵王”、“混凝土机械行业老大”等美誉接踵而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身为工程机械制造强国的日本,主动提出购买三一研制的创新产品——世界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用于救援。2011年,三一重工名列《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0家公司”榜单,三一重工,从创立之时的无名小卒到如今名声鹤立的国际化大企业,靠的是科技创新这个强大推进器。比亚迪是1995年在深圳成立的一家充电电池制造商,创业时仅有20余名员工,当时它仅仅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手机巨头提供手机电池代工业务。2003年,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发展的发展模式,依靠一流的研发中心和研发人才队伍,这个业内的后来者,很快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更以独特技术领先全球电动车市场。美国著名投资者“股神”沃伦·巴菲特入股比亚迪,全球最资深的传统汽车发明者奔驰也与比亚迪合作,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比亚迪迅速发展的根本。

(三)构建支持产业升级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创新平台

资金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环境变动的影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遇到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时,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作为被调控和压缩资金的对象。国家应该改变传统的“重大轻小”、“保大限小”的做法,实施“限大放小”、“限大促小”,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支撑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活力。生产活动不仅是制造,更重要的是创造,要特别关注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把那些可能获得较大商业利润的创新开发项目交由企业进行,并采取各种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创新,拓宽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使企业生产与研究开发并重。

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应实行特殊政策、特殊对待。通过设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保证创新的可持续进行。对于经评估确属创新领域的新建中小企业,可给予投资额一定比例的补助或津贴。对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如果实行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要像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企业优惠那样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给予足够的优惠。

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鼓励和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其提供科技信息,针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创新方向等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让中小企业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急需的信息咨询。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关系,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中小企业的转化。

(四)加强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的艰苦努力获得创新能力

眼下中国的制造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扭转这种局面亟需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人才瓶颈问题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升中国制造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性条件,没有创新型人才,就不会有创新型产业,北京中关村的崛起就是很好的一例。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凝聚了大批高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形成了以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为重要组成,涵盖各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成为创新人才的富集地和技术创新的集聚区。人才的集聚极大地提升了中关村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力地支撑了示范区的发展建设。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数据,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增加值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9.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4%。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专利授权量近1.2万件,总收入过亿元企业1550家,上市公司总数207家,已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位于中关村的联想集团是全球第二大PC制造商,是全球硬件领域仅次于苹果的耀眼明星,拥有近两千人的世界顶级研发队伍,遍布全球的一流实验室和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保证了联想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正是持续的技术创新让这个创生自中关村一间门房内的企业张开了腾飞的翅膀,如果没有了创新,也许联想会像许许多多同期创业的中关村企业一样淹没在市场竞争的大潮里。

上一篇:“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下一篇:教师年终评优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