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必背考点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十八届五中全会必背考点(精选9篇)

十八届五中全会必背考点 篇1

1.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双百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4.“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5.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坚持科学发展;③坚持深化改革;④坚持依法治国;

⑤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⑥坚持党的领导。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②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④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⑤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7.确立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例】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的关于“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五大理念是()

A.创新、协调、长效、绿色、平衡

B.创新、协调、开放、共荣、科学

C.创新、协调、规范、突破、共享

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十八届五中全会必背考点 篇2

1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著名论断

1.1 人类共同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20世纪后期,人类工业化文明成果越来越多,人类也越来越按照自己的意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裂痕。在《寂静的春天》中,崇尚田园主义的蕾切尔·卡逊指出:“人类处于成败十字路口的关键。”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致辞时说的一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牢记这个万物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人类共同体概念,这个地球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国际社会要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人作为这个系统内的寄生生物,城市是这个系统内的寄生者,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这个系统内部的“平衡”,这与康芒纳的“有机整体”概念所见略同,以人为本是技术生态化的核心理念,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和谐发展是技术进步应该遵循的原则。

任何企图滥用技术,以碧水蓝天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共生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卡逊认为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北京举办亚太经济论坛时的蓝天白云,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因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目标。我们强调“共生”而非“人类中心”,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重要,以至于共生这个和谐的关系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前提。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低速增长已经被中国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无论是高速发展经济还是保持经济中低速增长,其深远意义都是为了“让各国人民共享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1.2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习近平曾多次论述“政治上的绿水青山”,我党推行三严三实教育就是要告诉人民政治上的雾霾一定会清除。但这里更主要指生态环境方面,这“两座山”之间有矛盾,这几个关联词之间的递进关系,生动地为我们展示出两座山之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我们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能够实现代内代际的平衡才是良策,而且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一大资本。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同时变成现实,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赢任重而道远。正如习近平在2014年年底视察江苏时所强调的经济和生态文明同时上台阶一样,“不能经济上去了,生态环境恶化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1.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五中全会报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作出的最全面和最深刻的概括,这个理念为了把我国经济建设的质量推向中高端水平,推动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发展,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我们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环保的地位空前提高,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将“绿色”列入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将这个目标进一步指向“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永续发展”。早在2012年底,习近平考察广东时就说过“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

2 新时期党的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初探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的这个思想,创新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他明确指出实现生态文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结合产生的这种新的生态文明观,这种“人类共同体”的概念,既是一种包含人的维度,又包含了自然维度的新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就为在哲学上衍生出生态美学站稳了脚,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就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科学技术依然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的利器。但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的确是一个污染极为严重的国家,正如卡逊提出的一样,人类活动和社会生产等“如果处于非理性的、不清醒的、无远见的状态”,不能把人作为自然的一个因子与大自然共生的话,那么人类对自然的危害将通过生物链循环返还到人类自身,比如人工合成的生物药剂等,一旦进入生态循环中,将永远无法清除干净,最终进入生命体内,人类也将自食恶果。所以,正确利用科学技术,走人与自然共生、发展与环境共赢之路才是我们今后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从早期的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中,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二者中的辩证关系,尤其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取舍”的著名论断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和生产力二者具有一致性。这个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含义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结合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不禁显示出我党对西方“生态技术观”的融会贯通与创新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自觉的、有效的政治行动来重建自然,发展我们国家的生产。

康芒纳认为我们之所以陷入环境危机之中,是因为:“我们借以使用生态圈来生产财富的手段毁灭了生态圈本身。当前的生态体系是自我毁灭性的,当前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自杀性的。”他分析了现代农业、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中导致环境污染的几个因素,特别是对技术的效用作了重点分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观,因此也得出一个结论:“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所以,改造现有技术,采用生态技术才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

3 小结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经历了浴火重生后,在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以极大的勇气和胆量,以足够的气势和魄力,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带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为中国社会发展孜孜不倦,发愤图强,国际上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中国力量,无论是经济、政治或者外交上,国际期待更多的中国声音,中国对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发展正面临突出矛盾和挑战,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汲取、发展和创新前人的优秀成果,从生态文明视角入手,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也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国家能够掌握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命脉,越来越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即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坎坷和艰难,相信天将降大任,都能在前人的指引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教师:陈蔚)

参考文献

[1]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陈望衡.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4]刘希刚,王永贵.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5]黄勤,曾元.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篇3

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为企业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确定改革突破口和优先顺序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解读:我们需要确定改革突破口和优先顺序:一是改革的增长效应。在新一轮改革的起始阶段,尤其需要选择那些增长效应明显的改革举措。二是紧迫程度、配套条件和达成共识的程度。那些矛盾突出、不改将会形成严重制约甚至重大隐患的领域,应当放到优先位置。三是改革措施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对那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较高的改革,可适当推后,并在前期通过深入调研、精心设计、分散试验等方式做好准备工作。

完善市场体系改革尚需时间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解读:完善市场体系,重点是深化基础产业领域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如果这两点达不到,完善市场体系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尽管明年还不是推开这方面改革最佳的一年,但至少改革方向已经十分明确。

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区域银行,要对这个地方的企业家、企业状况了如指掌。

让土地出让收益和农民搭上关系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解读: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现行土地制度存在权利二元、市场进入不平等、价格扭曲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弊端。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两种所有制土地权利平等、市场统一、增值收益公平共享的土地制度,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土地出让收益和农民搭上关系。

从“出口创汇”转向“价值链升级”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解读:我们已经不缺外汇了,现在主要要通过开放实现价值链升级,过去都处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现在要提高到高端。

十八届五中全会必背考点 篇4

咱们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60道不定项选择。其中时政部分的题目偏好考一些文件,尤其是党中央的重大会议的文件,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既然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性意义,也就不难想到,一定是咱们2014公务员考试的一大出题点。那么,在前面的文章中也说道,都考什么呢?会不会就直接选取一段原话来考?当然!

原话中的新提法和变化的提法是最容易考到的。

那么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有哪些原话可能会考?中公教育专家做一下分析。

首先,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这句话是一大亮点。前所未有。要注意:我们的总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这是十八大报告新提出的)。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注意这些词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提法。

原来提什么?提国家统治、国家管理,现在提国家治理。大家想一想,其中暗含的变化是什么?那就是原来是统治,也就是说国家是主人,管着这个社会,管着人民;管理也有管着的意思,我管着你;现在治理,强调的是多主体,政府、社会、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主体,大家共同治理社会出现的问题。

而现代化,则进一步强调治理体系的完整科学构建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科学化提高。

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内容 篇5

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二、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三、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

四、全会认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五、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七、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八、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九、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十、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十一、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十二、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十三、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十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十五、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键词

一个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大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

三个基础: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四大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四大发展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六大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八大转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区域经济: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

宏观调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养老金全国统筹: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开放体制: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

生态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五中全会公告中的七个民生关键词

1、关于计划生育:全面放开二孩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关于就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3、关于教育:实现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4、关于扶贫: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税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5、关于收入:完善按市场贡献进行分配的机制

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6、关于社会保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7、关于医疗卫生:理顺药品价格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篇6

目录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情况说明二、十三五规划宏观背景 三、十三五规划产业变革 四、十三五规划区域竞合

五、以改革姿态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一、十八届五中全会情况说明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八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自十五届五中全会开始,五中全会一般都在10月召开,会期也一般都在三到四天。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会期就是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会期是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以往议题:人事调整+审议五年规划。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自此开始,审议通过“五年规划”成为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此后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十二个五规划,就都是在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

最近几届五中全会讨论的问题

十三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十四届五中全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十五届五中全会:“十五”计划 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 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

十八大以来历届中央委员会主题

一中全会:党的主要人事安排问题。主要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二中全会:通过拟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建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

会议时间

2015年1026日至29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

主要议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出席人员:中央委员199人,后补中央委员156人。

列席人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

总体判断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快社会事业改革。

(二)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

(三)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办好特殊教育。

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四)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

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五)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

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

(六)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

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研究实行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统筹救助体系,强化政策衔接,推进制度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发展远程医疗。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八)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注重家庭发展。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二、十三五规划宏观背景

第一,外部挑战

世界发展格局深度调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种种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可以说仍是“阴云未散,晴天难期”。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美国:2.4%

日本:零增长(0%)

欧盟:1.4%

拉美:1.5% 东盟:4.6%

中国:7.4%。全球价值链分工更有利于处在价值链两端的发达国家,在分工重塑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全球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再制造业化”战略。这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关系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跨国公司盈利明显: 2008年至2013年,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利润增长93%,达到2.3万亿美元。2008年至2013年,日本上市企业在亚洲的营业利润年均增长20%左右

全球治理格局日趋复杂,发达国家积极主动的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增加了全 球经济治理的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世界主要区域协定: 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影响:跨越太平洋39个国家、60%GDP实现新的自治。

第二,内部环境

发展绝对水平不够高和老龄社会过快来临之间的矛盾凸显,我国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绝对下降的趋势,创造社会财富的人相对减少,依靠社会赡养的人口相对增多。2014年,中国老龄人口已达总人口的15%,达到2.1亿人口,大大超过传统老龄社会10%的标准;同期,日本老龄人口比重25%;德国21%;印度:8%。“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提高劳动生产率迫在眉睫。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转型发展紧迫要求之间矛盾尖锐,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显著表现是很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如集成电路、关键部件。美国副总统拜登认为:中国不足畏惧,因为中国缺乏创新能力。在21世纪,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将在于其国民的创造性意志和创造能力,我国的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青黄不接”。

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新压力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环境的新要求之间矛盾空前,中国GDP达到65万亿元左右。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资源环境构成的压力远非昔日可比。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过大的收入差距与人民群众对于公平的渴望之间矛盾突出,长期存在的过大收入差距,引发了或者加重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包括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3。这一水平高于国际上0.4的警戒线。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的效率,更要注重社会的公平,避免落入“中等收入”的陷阱。

三、十三五规划产业变革

四次产业转移浪潮:

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地区转移。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0 世纪60-70 年代,日、德向亚洲“四小龙”转移轻工、纺织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中国向越南、缅甸、印度劳动力和资源等更低廉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二由中国沿海地区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三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引导下回流。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推进制造业回归,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提出“美国制造业行动计划”,欧洲推出“未来工厂计划”等。

国际产业资本 “被迫型”转移,众多国际跨国公司迫于金融、资金和市场需求大环境的变化,“不得不”开始转移布局具有一定核心技术的相对高端产业,“被动”转移以前不愿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和技术。

沿海向内地的“集群式”产业转移格局加速形成,众多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即不仅将产业的上、中、下游各制造环节整体转移,而且将产前的研发设计、资本运作以及产后的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也一同转移。

四次产业变革历程:

各国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互联网+重塑产业价值链,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低碳经济成为发展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向低碳经济转型,加快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大趋势、大潮流。

四、十三五规划区域竞合

五、以改革姿态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四个全面”思想,全面加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深入学习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理念,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3、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会精神于行动中。附:

刘易斯拐点,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瓶颈状态。

十八届三中全会:增进百姓福祉 篇7

前不久,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对未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总目标。

对此,本文围绕《决定》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农民工福利制度等决议,进行了详细解读。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决定》沿袭这一既定方针, 针对“逐步完善政策”,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是一个十分有分量的信息,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之前各地有关双独子女生两孩, 单胎生二孩已有试点。显然,《决定》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单独两孩”政策必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国家的人口结构将产生重大影响。长达32年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措施,造成了大批“四二一家庭”以及不少失独家庭,并造成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单独二孩”政策将有效缓解这种状况,获得广大民众欢迎和相关学者赞许,是顺应形势、与时俱进,是一大进步。

2.可以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虽然社会化养老已成趋势,但中国人口众多,加上传统影响根深蒂固,家庭养老在相当一段时间还是中国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模式。“单独二孩”可使“四二一家庭”增加生育,令二孩以上的家庭传统得以延续,避免了一代一胎的人口负增长危险,不失为补救、纠错之举。

3.生二孩的夫妇可能显著增长,人口负增长的局面将有所改变。这是我国人口政策30多年来第一次重大调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他方面的效应还有待细致考究,值得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跟踪关注。

根据人口学家及有关专家长期研究观察, 一对夫妇生育二孩才是人口正常更替比率,低于这个比率就是人口负增长,若长期负增长, 对人口更替不利。我国30多年前推行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属于应对急剧人口增长的极端纠偏政策,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时过境迁,确实是更正的时候了。

关于农民工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问题

一、户籍改革问题。

十八大报告没有提及户籍改革问题。《决定》则针对我国进入大规模城乡化阶段,提出户籍改革问题。《决定》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农民工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可说是一个阶层,保守估计有2.6亿。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一个特殊问题。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形成一股民工潮。这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把国民划分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以户籍制度安排的,只有本地户籍可以享受本地的教育、民生、医疗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和救济服务。而农民工来自农村,农村户籍,来城市打拼,并不能享受城市市民的一切社会保障,除了低微的工资收入,城市的一切均与他们无缘。这就是农民工今日的处境,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尴尬。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改革城乡户籍分隔制度已成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我国城市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大规模城镇化,必须打破城乡严格分离的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

《决定》把我国城镇化发展在城市化规模上划分四个层次,按照层次安排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就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这就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享受市民同等社会保障制度作出了制度性安排。第一,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里指的是常住人口,并未指户籍上是否入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城市打工半年以上农民工为2.6亿,在城镇化统计上已作为城市人列上, 使我国城市化率为52%,实际上他们并未享有城镇就业保障及一切公共服务,此次《决定》为此补充上全覆盖,常住人口无论是否入籍公共福利都必须考虑他们,全覆盖就是这个意思。第二,把进城落户发展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划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这两点,使入籍农民工完全享受城镇住房和社保,又可以把在农村参加的养老医疗保险规范转移接续,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这是近年来关于农民工社会福利保障的一次最大动作。当然,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实在太庞大,有八亿左右,迅速转移户籍,由此带来的社会保障需求和公共服务,流入地的地方政府一时承受不了,只能分批分期设置一定门槛,最大限度地按四个层次城市发展序列,转移农村人口,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二、关于保障农民群体利益问题。

《决定》对十八大规定的,“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基础上,再次明确规定,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包括‘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

概括来说一句话,党中央就是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提高农民资产的活力,让广大农村民众早日致富。

中国农民为什么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财产性收入,光在土地上种粮食的农业经营是永远达不到致富的。为此,《决定》开了一个口子,尝试探索农民土地资产和宅基地房产可以转让、抵押、担保,以达到农民致富的目的,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

温家宝在离任前一个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农民的“三权”是农民的永久保障,必须保证无论农民个人是否以农业为生,无论其是否外出务工,其“三权”都不得剥夺,一切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三权”问题如何处理,目前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重庆探索的地票制度,入户农民交出“三权”,即主要是承包的土地和宅基地,则享受城市市民社会保障。另一种模式是农民工入户城市,成为市民,享受当地社会福利保障,但保留“三权”,成为两栖人,或两头沾。

两头沾还是有利于稳定的,因为农民进城务工入户,风险甚高,对未来走向即生活状况难以把握,“三权”是其最后保障,如果放弃“三权”,一旦在城市生活无着,后果不堪设想。

《决定》是在进一步保障农民“三权”, 在“三权”收益以及“三权”的盘活上下工夫,千方百计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让农民群体更有社会生活福利和保障,这同样是农民工群体的一大福音,他们亦工亦农,穿梭在城乡之间。家家富裕了,农民工群体无后顾之忧,整个农民群体权益得到保障,农民工群体也将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打工城市,我国城乡面貌也将出现一个全新的变化。

十八大就明确提出,“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增强农村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十八届三中全会受益主题梳理 篇8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受益板块主题来看,主要有金融改革受益板块、土地改革受益板块、产业政策调整受益板块和生育政策调整受益板块。

首先看金融改革受益板块,包括多层次市场建设、利率汇率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等等,实际上金融改革此前一直在推动,比如温州金改以及鼓励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在内的政策均属此类。自贸区也是金融改革的试点区域,利率汇率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现均可能在自贸区破题。

其次看土地改革受益板块,李克强总理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很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土地改革。如果土地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破局,拥有土地资源的企业将迎来新一轮资产重估,包括受益集体用地流转放宽,拥有农地、林地储备的企业;拥有大量城镇土地储备,未来土地可以转商用的企业;以及受益存量城市建设用地优化,自由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的工业企业将显著受益。

再看产业政策调整受益板块。产业政策调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鼓励新兴产业,此前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另一个是对传统行业的整合,国务院确立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九大行业作为重点扶持的并购整合行业,这九大行业在证监会分道审核新规中,将有望进入豁免审核行列,政策支持未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增多,会带来很多事件性炒作机会。

最后看生育政策调整受益板块,这也可以从两方面看,首先生育政策调整,是因为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务院此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把服务亿万老年人“夕阳红”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另一个层面是单独二胎政策,如果生育政策适当放宽,奶粉、婴儿医疗等概念股将长期受益。

受益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的这些板块,有些是短期事件刺激性的,持续性不足,有些则是长期的投资主题,比如新兴产业,比如老龄化,这些将是未来长期确定的投资主题。

展望11月份的大盘行情,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对历史上11月份涨跌情况进行了分析,过去22年中有15个年份在11月份上证指数是上涨的,从统计数据来看可以说11月份是上涨概率很高的月份,不过最近三年确实11月均出现大盘下跌,我们对11月行情持谨慎态度。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试题(范文) 篇9

D.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答案:B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中高速)

B.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一番)C.我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实现脱贫(普遍)D.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答案:D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

A.改革 B.创新 C.投资 D.消费 答案:B

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奉行的开放战略,A.互不侵犯 B.合作团结 C.互利共赢 D.尊重主权 答案:C 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B.创新 C.改革 D.廉政 答案:A

6.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坚持协调发展的重点是

A.增强国家软实力

B.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C.增强国家硬实力

D.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答案:D

7.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

A.一对夫妇可生育两胎 B.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C.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育两个孩子 D.夫妇双方为独生子女可生育两胎 答案:B

8.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的战略布局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 答案:ABCD

9.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 D.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答案:ABCD 1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发展理念包括开放和 A.协调 B.绿色 C.共享 D.创新 答案:ABCD

1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坚持协调发展,必须促进同步发展的是

A.信息化 B.新型工业化 C.农业现代化 D.城镇化 答案:ABCD

1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定走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命保障 D.生态良好 答案:ABD

1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缩小收入差距必须坚持 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B.经济结构转型和生态文明转型同步 C.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同步 D.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答案:AD

14.2015年10月21日和22日,中共中央分别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10月26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开除党籍的处分。这一系列事情表明 A.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B.纪律处分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C.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 D.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好用好领导干部 答案:ABCD

15、全会认为,到_____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______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A.2020 关键 B.2020 决胜 C.2030 重要 答案:B

16、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__________,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A.依法治国 B.从严治党 C.反腐倡廉 答案:A

17、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经济保持_______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_____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A.高速 出口 B.中高速 消费 C.中高速 投资 答案:B

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提到,要使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______贫困。A.整体 B.部分 C.个别 答案:A

19、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______、协调、绿色、开放、______的五大发展理念。A.创新 包容 B.共赢 可持续 C.创新 共享 答案:C

20、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________”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A.互联网+ B.信息共享 C.数据共享 答案:A

21.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A。实现中国梦 B。到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B

22.十八届五中全会认为,到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A。”十五” B。”十一五” C。”十二五” D。”十三五” 答案:D

2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A.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B.市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C.县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D.乡镇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答案:A

2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此,下列理解中错误的观点是()。

A、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终结 B、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C、有利于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

D、标志着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答案:A

2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

A、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B、社会治理法制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C、社会治理法治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D、社会治理全面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答案:A

26.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包括(ABCD)A、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C、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27、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ABCD

28、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ABCD)。A、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B、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C、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D、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29.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A.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B.全面实施”单独”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C.全面实施鼓励生育政策

D.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答案:AD

30.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在(第二个)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2.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34.“四个全面”的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5.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36.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7.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38.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39.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40.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4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答: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4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是什么?

答: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4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44.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中,按照()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A、人人知晓 B、人人参与 C、人人尽力 D、人人享有 答案:BCD

45.“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A、精准扶贫 B、精准脱贫 C、财政扶贫 D、产业化扶贫 答案:AD

46.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

A、战略互信 B、经贸合作 C、人文交流 D、资源共享 答案:ABC

47.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的方向发展。

A、合理透明 B、平等公正 C、合作共赢 D、平衡稳定 答案:BC

48.我国水生态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

A、江河干涸 B、湿地减少 C、水域污染 D、过度取水 答案:ABCD

49.《建议》提出加强水生态保护,这体现了维护我国水系健康的重要性、紧迫性,是()的重大举措。

A、提高森林覆盖 B、实现山川秀美 C、保障生态安全 D、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 CD

50.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要坚持几个方面的原则()。A、搞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B、立足各地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 C、和国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 D、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起来 答案:ABCD

51.《建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这是()的根本要求。

A、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 B、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C、与其他国家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网络和广泛伙伴关系网络 D、打造广泛利益共同体 答案:ABCD

5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A、简政放权 B、健全机制 C、放管结合 D、优化服务 答案:ACD 53.“十三五”时期构建产业新体系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人才为本。A、坚持创新驱动 B、坚持绿色低碳 C、坚持两化融合 D、坚持结构优化 答案:ABCD

54.《建议》进一步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重点措施,主要包括()。

A、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B、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C、从多方面增强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能力

D、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 答案:ABD

55.“十三五”时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做到有度有序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要()。A、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B、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C、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D、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答案:ABCD

56.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一个()的国家战略。A、立足全局 B、面向全球 C、聚焦关键 D、带动整体 答案:ABCD

57.现行环保体制存在的问题有()。

A、难以落实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 B、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 C、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 D、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的建设 答案:ABC

58.以五中全会描述的蓝图为引领,切实把生态文明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A、规划 B、理念 C、原则 D、目标 答案:BCD 59.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水价、()、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A、编制节水规划

B、实施雨洪资源利用 C、控制水资源消耗 D、再生水利用 答案:ABD

60.总书记在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强调突出()。

A、重要性 B、前瞻性 C、科学性 D、引领性 答案:ABCD

61.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开展()。A、退耕还湿 B、退养还滩 C、退耕还林 D、退田还湖 答案:AB

6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其中: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A.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B.贫困县全部摘帽

上一篇:工会XX年工会经费收支决算说明下一篇:一级结构师挂靠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