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第五中学校长
一、竞聘工作专班
组长:王衡岳
成员:王安益(总支政工干部)熊国金 万绍友 优秀教师代表四人
(教师代表推荐方式另行文)
二、范围对象
区五中副校长和内设机构中的干部
三、竞聘原则
1、坚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
2、坚持注重业绩,群众公任的原则
3、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4、坚持严格职权,按岗位聘用的原则
四、根据武政办(2003)52号文件神结合五中实际设置,副校长2人,教务组,政教处,总务处,办公室主任各一名,副主任各一名,学校不设教科处,增设教务外副主任一名,分管科教工作。
五、任职条件1、2、素质即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
3、经历(有上级组织批文)
□在采访您之前, 我们也查阅了大量有关您的资料, 很多资料中提及“生态型教育”的理念, 请您具体解释一下。
■从大的方面讲:从教育的本质来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活动, 要以人的生命成长为起点和终极关怀。回到现实, 我们发现,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但是, 在我们很多学校, 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过于注重物质建设, 人文内涵挖掘不足, 形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失衡。师生虽然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 但精神境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二是智育依然高于一切, 德智体美各育呈现结构性失衡。三是课堂教学低效, 新课程改革要求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及行为跟进之间存在失衡。我认为, 要解决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 就要坚持教育的生态取向, 实施生态型教育。生态型教育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尊重个体差异,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 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讲。学校也是一个生态系统, 也需要平衡、和谐、开放、共生。只有呵护教育生态, 顺应教育生态, 才有可能办好学校。
□请您谈谈生态型教育的特点。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要求我们必须敬畏规律, 尊重规律, 遵循规律。这正是“生态型教育”的最大特点。因为“生态型教育”恰恰在如何理解“适合”、探索“适合”、落实“适合”这些关键问题上, 给了大家重要的启示。生态型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自然性。“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是树木的大道,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是树人的至理。生态型教育强调以尊重和敬畏生命主体为起点, 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挖掘人自身所蕴藏的潜能。
二是多样性。万众生态, 丰富多样, 不拘一格。生态型教育充分关照人的发展的差异性, 做到因材施教。
三是整体性。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都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生态型教育坚持以教育的完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和谐性。和谐是时代的强音, 和谐是一种境界。生态型教育追求各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和谐, 以教育自身的和谐促进个体和组织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
□生态型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师?
■生态型教育是全面优化教育生态, 尊重生命主体, 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充分开发个体生命潜能, 顺应并促进每个生命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型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和谐教育, 这种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是文化精神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型教育要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生态型学生。即:具有和谐境界的高素质人才和能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走向和谐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和谐境界的高素质人才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与自然和谐, 具有保护环境的能力;二是与他人和谐, 具有合作精神;三是与社会和谐, 具有社会责任感;四是与自身和谐, 具有自主发展能力。能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走向和谐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强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二是有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三是有主动探索和自主研究能力并有所发明创造。
生态型教育要求建设一支生态型教师队伍, 打造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 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谐共荣的境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培养德才兼备, 能在全市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专家型骨干教师群体。
□如何打造这样一支生态型教师队伍?
■以团队意识为主旨建设和谐教师团队。我们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注重整体规划, 促进教师团队建设;立足校本培训,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搭建发展平台, 培养名优骨干教师”。在具体措施方面, 学校制定订了《五十五中学教师发展规划》, 教师们结合学校规划, 制订《个人发展计划》, 激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 在个人发展目标确立的同时, 又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册, 让教师全程关注自己纵向发展过程, 并通过阶段性反思、总结、积累、不断完善自我发展体系。
为了使教师能成为生态型教师, 并具有开放、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校搭建平台, 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校内外同行交流, 与同学科教师交流, 学习和借鉴同行的有效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 不断汲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不断学习所教学科的最新成果并以适当形式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学校注重校本研修, 通过专家讲座、名师讲坛、师德论坛、专题学习、参观访问、课程开发、同课异构、技能比赛、听课评课等活动,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使青年教师提速进步, 学校坚持“老带青”的师徒结对, 并安排部分教师校外听课, 老师们感到收获很大。学校为每位一线教师购买“五三”等复习资料, 使教师都具有驾驭中、高考的教学能力。学校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为教师购买图书, 不仅有业务书籍, 还有立德、立行、立志的书籍, 例如, 教师节我们为每位教师购买两本书, 一是《工作赢在心态》, 二是《别让压力伤了你》, 真正践行“急教师所需、助教师提高、帮教师成功”的校本培训理念, 形成了“心怀感激、追求卓越、和谐共赢”的生态教师观。
我们注重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生态型教育理念倡导共生共荣, 和谐发展, 我们以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 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每个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研讨课观摩, 互相听课评课, 共同提高进步。每个备课组集体备课, 集体编写学案、集体制作课件, 学期末备课组的教研成果互相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在班集体管理中, 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班主任定期召开任课教师会, 分析学生各科情况, 确定薄弱学科、薄弱学生,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齐抓共管, 使每一位教师的分力形成集体的合力。现在教师们合作意识增强, 既能相互尊重, 共享信息和资源, 优势互补;又能积极向上, 勇于拼搏和进取, 不断超越自我。
□我们刚才走进校园后, 感觉各个楼层的设计很新颖, 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也体现了生态型教育的理念吗?
■对, 这是我们的生态型教育在校园文化物质层面的具体体现。我们希望让校园生态成为师生精神的乐园, 就是要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 有益于师生精神成长的校园生态环境。校园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因此, 我们对校园环境布置作了整体设计。
校园绿化整体规划设计突出了生态校园的办学特色, 整体以绿色为主色调, 不仅使校园绿意盎然, 而且在楼道、教室、办公室处处布置绿色植物, 透出生机和活力。环境文化设计分几个系列。例如:在实验楼的每一层都设计为学科走廊, 将化学、生物、物理、信息技术的学科发展历史、前沿动态、学习方法等知识用展牌形式布置在走廊, 另外在教学楼通道学校将统一布置四个系列主题教育板块, 即: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在校园和教学楼的显著位置设置多个宣传橱窗, 重点展示师生风采, 正确引导弘扬正气, 使全校师生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教室是重要的育人阵地, 每一间教室既有学校规范的统一布置要求, 又有个性化的班集体名片, 班集体名片中有激励全班积极向上的口号、有体现全班同学是一家人的合影照, 等等。各班都设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园地, 彰显班级特色教育。
我校的校园环境布置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一个主题内容都由师生共同参与研究设计, 不仅调动了师生热爱学校、钻研学科知识的积极性, 同时也张扬了师生的个性, 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校园环境布置的每一个主题都作为校本课程内容, 是每一个新生入校的必修课, 体现校园的生态育人功能;三是校园环境布置力求做到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观都能体现教育力量, 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不仅是在学校的物质文化层面, 在学校制度文化层面和学校精神文化层面我们也做了很多探索。
□生态型教育下的德育是什么样的?
■生态型教育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我们提出“让道德的生命自主成长”的生态型德育观, 整体构建三大德育生态圈。一是构建学校德育生态圈。我们遵循“生态型教育”的理念,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遵循系统性原则, 将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连贯起来, 实现德育目标的系列化;遵循整体性原则, 统整学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学科德育和学科教学, 实现德育内容的整合化;遵循差异性原则, 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主动发展的机会, 实现德育方式的多样化。二是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生态圈。我们注重用大德育观构建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开办家长学校, 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建立校级、年级、班集体三级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 增强家校的教育合力;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让社区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新课堂”。三是构建网络德育生态圈。结合学生实际, 注重普及网络法律知识, 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全校每个班都开通了班级博客, 建立了“QQ”群, 家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情况, 增进了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生态型教育下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学校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生态型课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理想场所。我校以“生态型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校本课题, 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究、听课评课、相互学习, 让教师在学习实践中, 努力构建生态型课堂,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 制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设计上, 教师们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设定不同的目标要求,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知识养料和能力的提升。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知识内容的讲授, 从作业布置到考试测验, 从课堂提问到课下辅导都有层次性, 真正做到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
第二, 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一是课程的开放性。学校设置多种多样的校本课程中, 有每周一次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 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启迪了智慧, 发挥了特长。二是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我们组织学生走进军营、走进田野、走进厂房、走进社区,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人生体验。三是学习成果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表现在教材中的习题作业, 还通过海报设计、学具制作、调查报告、论文征集、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等多种形式得以体现, 拓宽了学生展示学识和才华的舞台。
第三, 选择多样性的教学策略。教师们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研究适合本学科、本年级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 “学案导学, 自主探究”“模块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等多种教学策略应运而生, 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维互动和动态生成, 使师生的学科素养和生命质量得以整体提升。
生态型课堂要求从“教”走向“学”, 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从“传授”到“体验”, 使学生感悟学习的意义;从“被动”到“主动”, 使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将动员全体教师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课堂教学评价的改进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将课堂创建成民主、和谐、开放、共生的生态型课堂。进一步构建“‘一二三四’课堂教学模式”:一个理念———生态型教育理念。把课堂看作一个有机生态整体, 师生共同创设民主、和谐、开放、共生的教学氛围, 师生和谐, 共生共赢。两个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师生生命质量整体提升。三个原则———学案导学、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四个环节———整合式导学、互动式认知、分层式运用、发展性评价。
将管理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是我几年来做校长的习惯, 通过系统整理构建生态型课堂的每一步探索, 目的在于将自己多年探索实践的“生态型教育”真正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充分开发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潜能, 力争实现全校师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为将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打造成一所名副其实的生态型学校, 我深感任重而道远。
链接:王杰, 198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 获硕士学位, 中学特级教师, 现为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校长, “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批学员;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天津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主持完成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生态型学校实践研究”, 撰写专著《生态型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课题成果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关键词:高中生;医学院校;志愿报考;暴力伤医
医学专业长期以来一直是高考志愿报考的热门。高校招生中,报考人数与录取计划的平均百分比医学类为150%,仅次于政法类和财经类专业[1]。报考医学的高中生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兴趣选择报考,并受家庭、学习成绩、医疗环境等多因素影响[2]。近几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暴力伤医事件逐年增多[3],对高中生医学志愿报考造成恶劣影响。部分省市医科高校或医科专业投档线大幅下跌,个别省市甚至低于畜牧兽医专业分数线,也曾有调查显示,超过1/3的医学生对从事医疗职业的态度有所动摇[4]。为了解陕西省高中生医学院校报考意愿及是否受医疗环境影响,我们对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选取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向学生本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52份,回收问卷340份,其中重点班问卷153份,普通班问卷187份。
(二)研究方法。自主设计调查问卷,选取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老师协助下发放。问卷中插入一例暴力伤医事件,使部分未关注过暴力伤医事件的学生对此类事件有所了解,提高学生医学报考志愿受医疗环境影响的真实性。
(三)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13进行录入,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医学院校报考意愿调查结果。所有340名学生中,有意向报考医学院校共101名(29.7%),其中重点班58名,普通班43名,重点班较普通班报考意向强烈(37.9%vs23.0%,P=0.002)。无意向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共37名(10.9%),重点班16名,普通班21名,二者在报考意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vs11.2%,P=0.481)(见表1)。
(二)报考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有意向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中,33名(32.7%)學生由于兴趣选择报考医学专业,占各种因素的首位。26名(25.7%)、15名(14.9%)和9名(8.9%)学生报考意愿分别受工作稳定、未来就医便利和家庭环境影响,其中普通班学生更易受工作因素影响,重点班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者较多。在无意愿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中,医疗环境差是重点班学生放弃的主要因素(50.0%),学业困难则成为了普通班学生放弃的重要原因(47.6%)(见表2)。
(三)医疗环境对报考意愿影响调查结果。340名学生中,共20名(5.9%)学生受医疗环境影响放弃报考医学院校,其中重点班8名,普通班12名。在了解暴力伤医事件后,重点班没有学生动摇报考志愿,普通班9名学生放弃报考。三、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医学院校依然是报考的热门,29.7%的学生有报考意向。由于医学院校分数线较高,医学类专业的报考与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关系,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倾向于报考医学院校,而学业困难也成为部分学生放弃报考的原因之一,普通班尤其显著。医学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课业负担重,要求高,有本硕连读、本博连读[1],因此普通班学生报考医学时受成绩影响更大。
在倾向报考医学的众多因素中,个人兴趣位居首位,医学的学习是枯燥、乏味而且漫长的,且医学专业性更强,兴趣驱使下进行学习才会有更加充足的动力。许多高中生大部分精力投入课程学习,对医学专业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因此加强中学生对医学专业的了解,培养中学生对医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医学院校报考比例。医学院可以在得到相关学校的许可下对其附近院校的中学生开设讲座,学校可以成立医疗社团,普及各种急救知识和医疗常识,增加学生对医学的感性认识。
此外,工作稳定也成为了学生青睐医学专业的重要因素。医生是较为受人尊重的职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工作相对稳定,而且属于“越老越吃香”的专业[5],因此倘若找准定位,达到一定业务水平,医生不失为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医生就业也存在门槛高、压力大、就业难的情况。医生就业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医疗机构然需求量不多,但学历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也较多,而乡镇医院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需求量多,本科毕业生却鲜有应聘[5]。本研究也显示,普通班报考医学院校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如何提高中等学历学生从事医学专业意愿,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疗环境安全也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话题,暴力伤医事件的频繁发生。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4年,媒体报道的暴力伤医事件持续增多,甚至高达140例[3],平均2- 3天就会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医疗环境的恶化,势必影响到高中生的报考。本调查显示,5.9%的学生由于医疗环境差、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放弃了报考医学院校,这甚至成为重点班学生放弃报考的首要因素。而随着暴力伤医事件的升温,多地医学招生遇冷的报道数见不鲜。倘若由于医学院校报考人数降低,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就会相对降低,这意味着对今后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降低,加重病患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甚至阻碍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综合近3年陕西省医学院校分数线,并与同年一本、二本批次分数线做参照,大致持平,并没有显著增高或降低,关于媒体“医学招生遇冷”的报道招生办也进行了统一回复和纠正[6]。然而,医学招生未遇冷并不真正代表着医疗人才的充足,有许多在职医生因为安全问题而离开了深爱的岗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卫燕教授认为,行医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外部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首推医护人员人身安全[6]。安全的医疗环境是优质医疗的前提,唯有维护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让他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为此,我国已颁布了相关法律来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期待法律能够有效的减少暴力伤医等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及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在我市的“双案导学”课改中,集体备课的作用更是显得分外突出。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为确保集体备课活动的正常开展,特制定集体备课制度
一、组织形式:
1、在教务主任的领导和教研组长的指导下,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主持下进行。
2、备课组长按照教材内容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共案的基础上必须深加工形成富有个人特色的个案。教学校长和教务主任到各备课组进行巡查,当场给出评价。
3、备课组长要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实效,填写好备课组活动记录,记录包含两部分,一是预授课部分,主要记录双案的设计讨论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解决的问题:二是已授课部分,对使用过的双案的实效性和得失进行反思评价。期末上交教务处存档,以便给下一同年级的备课组参考。
二、集体备课原则:
坚持“三备”、“四定”、“四统一”。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教法、备学情学法;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设置、统一检测内容。
三、集体备课分三个阶段:一次备课阶段、集体备课阶段和二次备课
阶段。
1、第一阶段——一次备课阶段。
在集体备课讨论前,教师根据备课组统一安排,按单元或按课时分工备
课,互相交流。教师根据预授课的备课内容,个体完成深挖教材,收集资料,认定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中心发言人主要负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
点、问题创设、教学预设及应对策略,编写预授课所使用的导学案和学案的第一稿。
一次备课阶段是集体备课阶段的前提准备阶段。一次备课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集体备课讨论效果的优劣。
2、第二阶段——集体备课讨论阶段。
集体备课时逐课时由中心发言人说课,大家讨论补充,通过集体备课
要形成导学案和学案的共案部分。集体备课的形式,主要是发言、讨论、认
定。由备课组长主持,先由组长预先指定的中心发言人,依据一次备课时思
路,对本周教学内容作广泛而又有针对性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备课组长和
其他成员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对单元备课或课时备课内容、环节、教法、学法、预测问题的创设等作具体深入的探讨,边探讨边认定,边填写“备课组活动记录”,“备课组活动记录”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由备课组长认真保管,教务处将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检查,检查结果记入备课组长考核,“备课组活动记录”在期末上交教务处存档,以便给下一同年级的备课组参考。
第二阶段(集体备课阶段)是第一次阶段(一次备课)的继续与深入,是第三阶段(二次备课)备课质量的保证。第二阶段备课才是教师集思广义、变个人优势为集体优势,提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卓有成效的备课。
3、第三阶段——二次备课阶段。
集体备课后,由教师根据第二阶段形成的双案的共案,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特长优势实施二次备课——添加个案。
二次备课是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的融合,是集体备课优势的最高体现。授课后要认真写出教后反思,下次集体备课时先对上周“双案”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进一步吸取经验,提高“双案”使用的实效性,提升教师“双案”编写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四、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以下几个意识:
1.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如,文科教师在准备某课时,有些教师可以去找相关的资料(风俗,人物,经济,政治,体育等);有些教师可以去准备教具,如,制作幻灯片,准备实物等。在进行专项复习时,要根据各位教师的长处,备课组长指定专人负责,准备各自的练习材料。
2.整体意识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例如,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同时,还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体备课活动有可能会因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
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3.超前意识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在制定好整体教学计划后,集体备课时最好能提前准备
一、两个单元的课。
4.反思意识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
途径。众多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反思。教师的成长= 经验+反思。写教学反思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教务处
2010.3
通化市第二中学教研组长职责
1、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论,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引导教师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2、遵守学校一日常规相关规定,能以身作则,讲师德、讲文明、讲奉献,带动全组同志创建良好组风。加强组内团结,耐心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搞好与兄弟组的团结和配合,学习外组、外校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本组工作。
3、负责贯彻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布置学校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根据本组特点,在学期初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学期末写出相应的工作总结;确定本教研组校本教研方向、主题,提出教改方案和措施;组织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的政治和专业学习,带头执行学校量化考核的有关规定,带动全组成员做到组内合作,校外竞争。
4、了解本组教师业务水平及教学水平,督促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各年级教学进度。在摸索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按时做好组内总结工作。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本组教师的教学经验。坚持积累教学资料,积极鼓励本学科教师撰写科研论文。
5、组织教师认真开展集体备课,督促教师在个人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做好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主要包括①传达和落实学校各项工作,责任到人。②教研的总结,学科共性问题的解决。③各备课组的备课情况小结,表扬突出者,警示后进者。
④给组内成员(备课组长)集体备课表现打分。协助教务处检查教师备课情况。
6、组织教学研讨课、公开展示课等各类教学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读书学习,开展相互间的听课评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订出教师进修的规划和措施,并定期检查落实,通过结对子、示范教学等方
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7、指导教师精选例题和习题,恰如其分地把握作业量度、难易,实事
求是地减轻学生负担,认真做好本学科各年级校内考试的命题评卷工作,把
关出卷、审核、校对、评卷、成绩分析、问题解决等各项工作。
8、组织学生本学科师生教学活动,注意过程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指导
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差生转化与优生提高的工作,使教学内
容丰富、实在。
9、按时参加教研组长会议,积极提出自己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
设。及时反映本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起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桥梁作用。
10、安排本组室内环境布置,组织人员做好教学资料的整理积累和各种
教具、图表、工具书的保管工作,充分发挥这些资料和设备的作用。
教务处
2010.3
通化市第二中学备课组长职责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备课组的教学教研和组织集体备课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每学期初组织本组教师商讨、制定出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负责配合教务处完成本备课组的教学常规检查评估工作。
2、组织本备课组教师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确保活动有实效。组织集体备课要符合坚持“三备”、“四定”、“四统一”的要求。填写好备课组活动记录,记录包含两部分,一是预授课部分,主要记录双案的设计讨论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解决的问题:二是已授课部分,对使用过的双案的实效性和得失进行反思评价。期末上交本学期完整的电子版双案以备教务处存档,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
3、组织本备课组教师进行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督促、检查本备课组教师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每学期相互听课每人不得少于二十节。
4、负责本组教师导学案突出课后反思及特色个案的周检查工作,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组织本组教师精选好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督促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作业的精选、布置、批改、讲评工作。
6、组织好本组、本年级的阶段测试,要精选试题,严格测试,认真讲评,及时查缺补漏。对期中、期末或阶段模拟考试认真审定试卷,把关质量,对试后的成绩分析,做到求质求疑。
7、负责本备课组内青年教师的成长帮辅工作,经常关心、帮助本备课组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尤其是对本备课组的新教师的备课、上课应建立固
定的帮、带、评帮辅机制。
8、协调好本备课组老师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上要互帮互助,密切协作,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并协助教研组长督促本备课组教师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9、根据教研组制订的校本教研课题,带头进行教改试验,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组织教学。
教务处
2011年新教师成长培养方案
我校2011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了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李铭,按照区进修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1年新教师成长培养方案。
一、学校成立新教师成长培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刘光泉(校长)
组员:王玲(书记)陈军(副校长)
金凤英(教导处主任)
刘宝柱(组织人事科科长)
工作小组
组长:陈军(副校长)
组员:金凤英(教导处主任)
李克增(教导处副主任)朱传霞(业务指导教师)
陆海燕(班级管理指导教师)
二、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朱传霞老师为李铭的指导教师,聘请班级管理经验的路海燕老师为李铭的班主任指导教师。由教导处和团委牵头举行隆重的“拜师学艺”仪式,颁发聘任书并签订指导协议,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三、对新教师及其指导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对新教师李铭的要求: 1.虚心学习,主动请教。
2.主动承担指导教师布置的课题及有关任务。
3.不断总结,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每学期的心得与体会。4.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一节课或向指导老师理论业务学习一次,虚心学习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写出听课体会和教学反思。
5.每周应与班级管理的指导教师交流班级管理工作一次,写出心得体会。
6.做好听课、班级管理交流记录、期末总结。每学期期末将本人及指导教师活动记录收齐,上交团委。
7.拜师学艺一年,结合工作转正,上一堂汇报课。一年师生关系到期前,上一堂优质公开课,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开好一堂主题班会。
(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及发展情况,要指导新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教法的具体指导。
2.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 A、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 B、备课及教案书写;
C、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 D、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
E、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每周至少跟踪听课1节,一学期不少于20节,全学年不少于40节,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使用指导徒弟专用听课本。为能够有效指导,同时要在听课记录中做好课堂点评和总评记录。
3.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学术、教育教学方面的活动。
4.业务指导教师每周不少于1节课或者1次教研活动,及时评课指导;班级管理指导教师每学期与青年教师至少谈话交流10次。
5.业务指导教师学期末填写期末总结表及指导意见;班级管理指导教师填写期末总结表及指导意见。
6.定期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汇报新教师指导工作。
四、加强与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学研究室的合作,邀请区名师、名班主任来校对李铭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其成长。李铭要按教师进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定期向进修学校汇报自己的工作。
五、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全程指导、监督新教师成长培养的工作,并为新教师成长和指导教师的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计入其工作业绩。
济南第十五中学
为了促进学生社团系统自身建设,确保社团的正常活动和健康发展,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榆林五中学生社团管理方案》、《榆林五中学生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制定本细则。考核在校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下,由教学处具体负责。考核结果将决定其社团的升降级,并按照一定的比值,纳入“榆林五中教师综合量化考核”,并计入“榆林五中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总分。
一、考评内容
考评将社团工作分为三大项及附加项。三大项内容分别为:社员人数考核项目、社团组织管理工作部分考核项目、社团活动部分考核项目。
注意事项:
教学处对各社团的考核每学期一次。结合两学期考核情况,进行考核。
学期考核总分:社团自评分占考核总分的15%,会员反馈分占考核总分的20%,教学处考核分占考核总分的65%。
考核总分:第一学期考核总分占考核总分的60%,第二学期考核总分占考核总分的40%。
二、考评程序
1.上交社团学期工作、活动总结手册(附照片)。
2.就一学期本社团的社员人数考核项目、社团组织管理工作考核项目、社团活动考核项目及附加项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如实填写《榆林五中学生学生社团量化考核表》。
3.教学处在社团的学期末会员大会上进行会员反馈评分。
4.教学处结合各社团的社员人数考核项目、社团组织管理工作部分考核项目、社团活动部分考核项目及附加项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及会员反馈分加以考核。
5.学生会将考核结果上报校委会审核。
三、考评标准
(一)社员人数考核指标(10分)
1.不遵榆林五中学社团管理办法得(0分),按照榆林五中社团管理办法进行社员招聘及资格论证得(2分)。
2.每学期末进行社员人数统计,与学期初人数相同或增加得(8分),比原人数少15%以内的得(5分),比原人数少30%以上得(4分)。
(二)社团组织管理工作考核项目及考核指标(50分)
3.及时、齐全上交本社团社员名单及相关活动材料得(6-10分),延迟的得(0-6分),不上交得(0分)。
4.每次社团活动结束后认真打扫活动教室,整理社团活动教室(门窗,风扇等设备),整洁卫生的得(6-10分),马马虎虎得(2-6分)基本上无人管理得(0-2分)。
5.按照学校要求每星期准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得(6-10分),偶而不开展活动得(2-6分),经常不开展活动得(0-2分)。
6.社团指导老师集会或相关负责人按时参加各类会议讨论,并积极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及时准确的传达各种精神得(6-10分),经常不参加或参加少部分的议题讨论得(0-6分)。
7.社团骨干培养
(1)有健全的社团骨干培养计划和制度,并得到实施得(6-10分),无计划、制度或未实施(得 0-6分)。(2)认真贯彻落实学生会“评优”工作得(6-10分),应付或舞弊得(0 分)。
(三)社团活动考核项目及考核指标(30分)
8.特色活动(20 分)
(1)不提前报批或不接受考核“特色活动”得(0 分)。
(2)每学期结合社团特点,积极开展社团品牌活动得(5分)(3)活动主题及形式:
①主题好、形式多样有效(5 分)。②主题一般,形式单一(2 分)。
(4)会员参与面: ①90%以上会员参加(5分)。②75%-90%会员参加(2 分)。③75%以下会员参加(1分)。
(5)活动策划、组织方面:
①策划周全,组织有效(5 分)。②策划、组织欠佳(2 分)。(6)活动结果:
①活动成效显著(5 分)。②影响及效果不佳(2分)。9.其他活动(10分)
(1)不提前报批或不接受考核“其他活动”(0分)。(2)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内部活动(2 分),未进行内部交流(0 分)。(3)活动形式多样有效(2 分),形式单一(1 分)。(4)会员参与面50%以上(2分),50%以下(1分)。(5)社团内部成员有较好的交流、反映良好(2 分),成员反映不佳(1 分)。(6)活动在学校活动影响大效果好(2 分),影响及效果不佳(1分)。
(四)附加项(10分)
1.完成校各部室临时交办任务(2分/项)。
2.社团间合作开展活动成效及影响显著(3分/次),影响及效果不佳(1 分/次)。3.结合本社团特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形象好(3 分),一般(1 分)。4.承办校级活动(3分/次)。
5.参加大型活动或比赛,学校的每次加1 分,校外的每次加3分。
6.在刊物、广播台、网站等媒体投稿并被录用,校级每篇(1 分),市级每篇(3分),省级每篇(5分),国家级每篇(10分)
□什么是“八静三品四用”?您是基于什么提出的?
■2006年, 我刚刚担任学校校长, 每天的事务性工作很多:不是写计划就是写总结, 不是开会就是写汇报, 不是迎接检查就是准备督导, 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事情。论身体, 每天处于疲劳状态;论学问, 教育教学研究颗粒无收;论道德, 不知教育服务于谁;论工作, 丢了教育的方向。由此我想起了奋战在一线的教师, 他们是否能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如果不能, 影响他们静下心来的因素又是什么?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 我认识到“立德强身、文化修身、技高立身”的治学理念、“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的工作态度, 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于是, 我提出了“八静三品四用”, 就是“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 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 静下心来与每一个学生对话, 静下心来研究学问, 静下心来读几本书, 静下心来总结规律, 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 静下心来品味与学生的分分秒秒;品尝工作的乐趣, 品味生活的意义;用智慧启迪灵性, 用人格陶冶情操, 用爱心浇灌希望, 用汗水哺育不凡”。应该说, “八静三品四用”是一个目标, 一个理想状态,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和理想状态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如何理解这个“静”?
■“静”是一种状态, 也是一种境界, 要想使教师达到这种状态和境界, 学校首先要为教师提供一种制度的支持。
第一, 求静, 要为教师争取时间。静心教书要时间, 潜心育人要时间, 时间对教师极为珍贵, 我们做到不让班主任到操场去监控学生, 实行整体管理。每学期四次检测, 考后数字统计可以由相关人员集中输入, 然后提供给教师们, 自习课可以实现无师管理, 回归自习的本来面目。这样算起来, 一周会给教师节省很多时间, 这无疑为教师提供了静心思考的时间。
第二, “静”字要有心理文化引导。“静以养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境界。心静则远, 这就是站得高, 看得远, 认识得深刻。静心静悟是人之共识。问题在静中化解, 是非在静中明辨, 思想在静中绽放, 工作在静中出色。静控制冲动, 抑制盲目, 克服粗劣, 驱散功利, 何乐而不为?
第三, “静”字蕴于学校管理之中。“静”字文化的要义在于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师工作的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进以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教师读书要以学校推荐的书目为主, 实现有固定地点、课表化安排的读书活动;教师学术研究实现团队化, 以“青年教师文化沙龙”为学术研究中心, 辐射全体教师;学校管理实现民主化研究, 以“谏言组”为核心, 定期召开建言会议, 学校管理层要兑现每一项建言。
□通过教育科研提升学校的品位,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应该说已经成为校长们的共识, 但问题的关键是持久、深入地进行教育科研比较难。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教师能够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静下心来进行教育科研呢?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在促进教育科研深入开展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力图让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思维习惯和一种工作习惯。
一是校长应该成为教育科研的领路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 能否抓出实效, 关键在校长的重视程度, 关键在校长的观念是否有前瞻性, 关键在校长是否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校长要成为教育科研的领路人, 就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 使自己对教育科研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为校长, 既要做教育科研的管理者, 也要做教育科研的实践者。这样, 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科研的领导, 组织工作才能有实效。
二是抓好学习, 使教育科研工作能够可持续发展。我校科研处每学期都要制订出具体的理论学习计划, 做到学习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而且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评价。对教师的学习, 我们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我们坚持“请进来, 走出去”, 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指导我校的教科研工作, 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另外, 我们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 给教师拨专款购买理论学习用书, 订购有关的教育教学刊物, 并定期组织报告会、汇报会、研讨会等理论学习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学校的教育科研气氛日益浓厚, 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顺利, 参与的教师越来越多, 教育科研的水平逐渐提高, 教科研成果逐渐增多, 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三是构建教育科研的网络体系和评价机制。教育科研的网络体系主要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核心体系”, 处于教育科研管理和实践的“领头羊”位置。第二层是“骨干队伍”, 由从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选出的优秀教师组成, 在群体性教育科研活动中起带头、引领作用。“骨干队伍”不但在实际工作中指导把关, 更是市、区级课题组的成员, 并且参与教师课题的评估。第三层是“群体队伍”, 我校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在评价机制方面, 我们在制度上保证教育科研的地位, 把它作为一项全校教师的基本功来评估, 在教师的业务考评指标中占有一定的权重, 是评选先进教师等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是坚持正确的教育科研选题思路, 保证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教育科研有没有生命力, 能不能持久进行, 与我们的选题有密切的联系。在教育科研选题过程中, 我们力求体现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们十分注意将教学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典型矛盾引进课题, 采用“问题即课题”的教育科研选题思路。在教育科研工作中, 我们坚决抵制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和“假、大、空”的倾向。在价值判断与导向、方法论等宏观决策上确立“求真务实、研以致用”的教育科研价值观, 使之在揭示教育规律、用教育规律办学治校、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中切实起到指导作用, 做到“真实显功力, 平淡见奇崛”。我们要求学校课题研究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 必须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使课题研究切实沿着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轨道健康发展。
五是抓住课堂这个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教育科研的主阵地在课堂上, 没有课堂教学的实践, 只能是纸上谈兵, 不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为此, 我们确立了以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科研导向, 使科研工作走进课堂, 走进新课程。我们围绕课题开展了相应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说课比赛活动、教学设计方案评比活动等, 这些活动都使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作用,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都离不开心理需求, 都会以成功感为心理慰藉, 而获得成功的过程一定离不开有效的激励, 学校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激励会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校要想使教师静下心来工作, 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为此, 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细化岗位职责, 增强责任意识。从2006年开始, 我校为每一个岗位制定了岗位职责, 每项职责描述得都很具体, 避免大而空、模棱两可的现象。
二是落实岗位职责, 注重督促和考核评价。如果说岗位职责对教师是激励教育, 那么考核评价则是对教师工作成就的肯定。在学校工作中, 各项工作如果不与评价考核结合起来, 便很难落到实处。为此, 学校根据每个岗位的职责制定了考核评价方案。方案按工作特点归为16个类别, 考核评价分为工作态度、本职工作、加分和减分四个指标, 每一个指标都有若干关键表现予以具体化。加分项主要是鼓励教师做特殊贡献, 鼓励教师对学校工作提建设性意见。同时, 方案还制订了对全体教职工的考勤, 参加学校各种会议、活动等其他工作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形式分为自评、主管领导评、学生评、家长评、学校评;考核评价方法分为月评、期评, 最后由各部门归总成绩, 形成学期每一个人“千分制”考核评价结果。
三是适宜奖励, 激励教师工作。对于工作优秀、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通过奖励促使教师们更加愉快地工作。健全奖励制度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 学校相继制定、完善了《班主任工作的奖励方案》、《教师完成教学常规工作的奖励方案》、《各年级教学质量的奖励方案》、《体育竞赛的奖励方案》、《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奖励方案》、《教师参加教育硕士学位进修的奖励方案》及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的奖励方案。
奖励有“舍得”之哲理, 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学校只有用心去投入, 合理分配使用资金, 惠民有道, 才能打造出民心工程, 教师群体的凝聚力、积极性才会产生, 学校才有望得到发展。
尤溪县第五中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校社联)是在团委领导下独立组织活动的一个学生组织。现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主任1名,副主席和主任分别负责管理各个社团,主席管理副主席,主任,进行层次化管理,责任制管理。第一条
主席职责
一、主要职责:主持校社联日常工作,把握规划校社联,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对校社联,团委负责。
二、工作细则:
1、负责召开学生社团代表大会、校社联例会、校学生社团负责人大会。代表校社联向团委经常性汇报工作,对校团委负责;
2、对外代表校社联,积极加强与其他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工作交流与合作,负责与各分校区社联的工作沟通,对学校社联的工作进行提供建议和指导;
3、抓好校社联自身班子建设,抓好学生社团负责人队伍建设,发挥集体作用,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我校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
4、监督校社联各项临时规章制度的起草与实施,与时俱进,督促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与更新工作;
5、在每学期初,在社联办公会议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社联学期工作计划,并负责落实与实施,审批学生社团各项活动经费。
6、在每学期末,在社联办公会议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好社联本学期工作总结,并提出下学期工作的初步设想;
7、负责做好学生社团各项先进以及各项个人先进的考核,推荐,评比工作,做好各学生学生社团的成立注册、整顿注销和年检工作;
8、负责做好社联班子的交接工作,卸任前做好任职期间的工作和经验总结,并向社联、社联例会作述职报告;
第二条
副主席或主任职责
一、主要职责:协助主席开展工作,做好学生社团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各学生社团活动计划的审批,对活动的监督与总结;
二、工作细则:
1、授权校社联三个部门行使工作职责。监督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学生社团活动的工作;
2、负责做好每学期学生社团系列活动的计划制定活动布置及总结工作;
3、协调学生社团由于活动开展所造成的各类矛盾与冲突;
4、负责对校社联会所有会员的意见采集并反馈工作;
5、负责社联内部干部队伍的建设,负责校社联及学生社团对内和对外的宣传;
6、每周向社联主席,校团委老师汇报近期工作;
7、在主席不在时,有执行主席职责的权利。
第三条
学生社团的成立和注册
1、申请成立以学校为挂靠单位的学生社团,须经学校团委审查同意后,向学校申请登记注册,并送校社联备案。学生全校性新闻、宣传社团由校党委宣传部审查,并批准登记注册。
2、申请筹备、成立学生社团都必须按照具体要求,真实地填报《尤溪五中学生社团筹备、成立申请书》。
3、筹备成立学生社团,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5名以上的学生联合发起,发起人必须具有开展该学生社团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未受校纪校规处分的;
(二)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三)有社团指导老师
(四)有规范的章程,包括以下事项: ①.学生社团的名称、宗旨、主要任务;
②.学生社团类别(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志愿服务、体育健身); ③.学生社团活动范围;
④.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的产生办法及其权限; ⑤.经费的来源;
⑥.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⑦.章程修改程序; ⑧.学生社团终止程序;
⑨.学生社团组织机构及其权限。
(六)学生社团的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校园文明风尚。学生社团名称应当与其性质相符,准确反映其特征。
4、以下情况不得批准学生社团成立:
(一)学生社团宗旨、活动内容、范围不符合章程中有关条例规定的;
(二)发起人受过校纪校规处分的;
(三)在申请成立时弄虚作假的;
(四)筹备学生社团的人数未超过5人的。
(五)其它经审核被认定为没有必要成立的学生社团。
5、社联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动员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近的学生社团合并或成立以校有关部门为挂靠单位的协调机构。
6、学生社团的注册工作为每学年一次,在每学年第一个学期的第一个月内进行。
7、学生社团申请注册的条件为校内所有正式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
8、学生社团的注册工作程序如下:
(一)向同级社联上交上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和财务报告,并上报有关资料
(二)社联根据各学生社团上报的财务报告及其它相关资料,召开社联部长以上会议,对各个学生社团的学年工作提出全面的意见,上报团委;
(三)社联根据团委的批复,对符合注册要求的学生社团报校社联进行注册登记;
(四)学生社团聘请指导教师
学生社团均需聘请指导教师。社团指导教师原则上由本校教师担任,校外人员担任指导教师,须持本人单位证明材料。社团聘请指导教师,须填写《学生社团聘请指 导教师申请表》,经团委批准后生效。各社团负责人须按时填写指导教师工作情况。
同时,社团成立应有健全的管理形式,内容包括;
社团名称
社团性质
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发起人姓名、、班级、联系方式
领导机构及成员名单及基本情况介绍
其它
9、有以下情况的学生社团暂缓注册:
(一)没有及时上交财务报告和有关材料的;
(二)限期整改的学生社团;
(三)有违纪违规行为,正在调查中的;
(四)其它经审检被认定为需暂缓注册的。
10、没有进行注册的学生社团不得以学生社团的名义开展任何活动,否则将追究该社团负责人的责任,有违法乱纪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报司法机关处理。
11、学生社团更改名称必须按照本章相关条款重新申报登记,更名后原社团资格将不再存在。
第四条
学生社团注销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社团将会被注销。
(一)学生社团活动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章程的;
(二)一学期内不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或虽然开展过学生社团活动,但活动质量不高的,限期整改,无法达到要求的;
(三)背弃学生社团宗旨,情节恶劣的;
(四)学生社团执行机构知道或应当知道有成员利用学生社团名义进行非法活动而未予以有效制止,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无法继续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经该学生社团全体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可申请注销;
(六)进行盈利性活动,对会员乱收会费且屡禁不止的;
(七)学生社团成员连续两学期不足5人;
2、学生社团的注销程序:
(一)学生社团自动要求注销的,将报告上交同级社联,在报告中必须充分阐明申请注销的理由,同时将善后工作计划上报。由社联将有关材料上报审批机关;
(二)社联根据被警告的学生社团的整改情况,认为应该注销的,上报审批机关;
(三)审批机关批复同意注销的,由社联公布该学生社团注销。
已经被注销的学生社团,不得以学生社团的名义开展任何活动,否则,将按照有关校纪校规,追究该学生社团负责人的责任,有违法乱纪行为,情节严重的将上报司法机关处理。受到处分的学生社团取消参评本学年“优秀社团”的资格。
第五条
活动制度
一、学生社团应正常开展社团工作,积极组织社团活动,满足社团成员合理的活动需要。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基本原则,配合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工作,达到学生社团工作的协调一致,正常开展。
二、学生社团活动过程中应始终与学生社团联合会(分管主席)保持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活动期间需要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帮助时,学生社团联合会将给予联系和支持,以保证活动的圆满成功。
三、社团活动期间学生社团联合会有权对活动进程进行监督,各学生社团应该积极配合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监督工作。
四、学生社团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做好一学期的活动计划,交活动部备案。
五、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A、(小型活动):提前两个星期准备,1、策划:思考活动类型,形式,主题。活动需要创新但要可行,同时要扩大影响力。
(1)计划书:内容包括主题、目的、形式、参加对象、时间、地点、活动流程、经费预算、工作人员安排等。
(2)报上级审批征求意见:交分管主席审核,分管主席再汇报团委老师。
2、开展实施: a.前期准备:申请场地(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操场…)、海报宣传(发文)、组织人员参加、拍照、写新闻、邀请领导嘉宾(礼貌,礼仪)等。b.进行中:接待嘉宾老师(座位安排包括台签)、突发事件处理(详见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
3、活动总结:结合活动部,分管主席的意见,对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做出书面和会议两种形式的总结。汇总活动材料包括计划、总结、照片。本社团做好存档,并上交社联办公室档案存档。B、(大型活动):流程与上述步骤大致相同,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必须提前一个月准备策划。
b.策划期间首先要做一份活动计划书(大型活动方案)成册。方案制作格式:封面、目录(前言)、活动计划(内容如上)、活动流程、详细的经费预算、工作人员安排等。方案制作要求美观,实用。
c.待团委老师同意之后,本活动方可开展。
d.活动前期准备还包括:安排彩排、音响、主持人、观众嘉宾座次、现场控制、节目单、布置场地包括舞台设计,场地打扫、寻求其他部门帮助。必要时可请分管主席帮忙。
e.开展阶段:参考方案执行、协调好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把整个现场控制好。主办方不可以自乱阵脚。多参加其他部门的活动可以得到锻炼学习。
f.总结:归还话筒或其他物品,安排人员整理场地。对所有帮忙的部门与个人表示感谢。总结活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吸取教训。
六、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不得出现下列情况:
(一)擅自开展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活动;
(二)活动安排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三)帐目经费不明,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私吞社团经费物品,违反社
团经费管理制度;
(四)活动期间损坏学校公物;
(五)活动存在人员安全隐患因素;
七、社团活动应丰富多彩、有特色,有开创性,努力建设“特色化社团”,逐步形成社团自己的特色精品活动。
第六条
会议制度
(一)每两周开一次例会,时间定于周五中午12:30,全体社团社长、副社长以上成员必须准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迟到。各社团会议由社团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安排,每月不得少于三次,所有临时会议时间、地点由办公室具体通知。
(二)开会时必须携带笔记本,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各社团会议记录由办公室不定期检查。开会期间不得交头接耳,大声喧哗或讨论与会议无关的事情。认真并及时完成上级传达的工作任务。
(三)凡例会1次无故缺席者,给予点名批评;2次无故缺席者,给予警告;超过3次无故缺席者,给予撤职处分!
(四)遇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者须事先向分管主席请假,递交办公室书面假条,事后补假无效。
(五)会后应保持会议室整洁。
第七条
请假制度
(一)社团联合会会议、值班、举办活动因故不能参加时,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二)请假一律事先通知分管主席,由分管主席同意方可,并写一份书面假条备案。
(三)确实因为情况需要,事先没有请假者,需事后补假,补假需有正当理由,经核实后才能生效,否则视为无故缺席。
(四)无故缺席达三次者视为自动退出社团联合会。
第十五条
社团干部
(一)社团干部包括:
(1)社团联合会的主席、副主席、主任;
(2)各社团社长及副社长;
(3)社团下属各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和核心会员。
(二)社团干部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位居本班中等或中等以上;
2、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观念与协作精神;
4、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热心社团工作,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宜担任社团干部:
1、在校学生会担任重要职务者;
2、被校社联撤职的学生干部;
3、因违反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受警告以上处分者。
(四)社团干部的产生与任用
1、社团于每学年末召开全体会议,选举新一届社团干部。
2、产生的社团干部需经过校社联进行笔试、面试、审查,并上报校团委进行最后的审批;
3、校团委经审查通过后下达有关的任命通知,最后产生新一届社团干部。
(五)任用原则
1、社团干部的选拔,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采取推荐、自荐等不同形式,产生候选人,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2、根据工作需要,社团干部也可由组织以指定、任命或招聘等形式产生。
3、社团下属部门干部由各社团自行招聘,并报社联会备案。
4、社团正副社长人选,由会员推荐选举产生初步人选,报社联审批任命。
5、各社团正副社长遇有特殊情况提前离职者,应提前一个月报社联同意后方可离任。
6、社团干部聘期均为一年,表现突出者可续聘。
(六)社团干部的权利和义务
一、社团干部的权利
1、根据有关规定开展社团活动;
2、正副社长可参与校“优秀团干部”的评选;
3、对社联及其他部门在工作方面的意见,可直接向校团委反映;
4、对社联做出的撤职决定,可直接向校团委申述。
二、社团干部的义务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牢固树立面向基层、服务同学的意识,讲求认真热情的服务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方针,主动协调好各部门、各级干部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会员和广大同学,及时反映广大学生的意 见和呼声;;
3、接受社联的监督和工作指导,主动配合社联的工作。
4、努力学习,模范遵守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七)社团干部的评优与奖惩
一、社团干部的评优
⑴每学期末,对学生干部应采取不同方式严格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干部,应予以不同形式的奖励。
⑵对表现优秀的社团干部,可以给予通报表扬或以上奖励,并依照 “优秀社团”和“优秀社团干部”的有关规定,授予“优秀社团干部”等称号。
二、社团干部的奖惩
(1)本着“教育为主,处分为辅”的方针,学院对违纪社团干部视其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
(2)对社团干部做出处分决定,应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社团干部违纪,须经社联调查核实情况,并报校团委。
(3)社团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撤职:
1、违反校规校纪受到通报批评或以上处理的;
2、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失误的;
3、违反工作纪律经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
4、年度工作考核不合格的。
(4)社团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免职:
1、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担任社团工作的;
2、因为学习任务较重不能继续担任或在职期间学习成绩达不到任职条件的;
3、因其他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担任社团工作的。
对社团干部做出免职处理,应由干部本人提出书面辞职请求,报校团委审批。
尤溪五中团委
【从化市第五中学校长】推荐阅读:
从化学教学谈深化教学改革09-09
广州市从化区教育局12-05
宽容怀化市高考满分作文07-16
中国人民银行奉化市支行07-23
遵化市洪水资源利用研究专题11-30
绥化市政府调研工作情况的汇报09-13
绥化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12-25
通化市中考满分作文-以关心为话题的作文12-10
怀化市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汇报材料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