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展的可行性报告

2022-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展的可行性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关于会展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南昌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摘要:南昌,一座革命英雄的城市,不仅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式的美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崛起,会展业随之快速跟上。短短几年,南昌会展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它不仅具有营造投资窗口、搭建合作平台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更由于其在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而引起重视。因此,必须结合本市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会展业;可持续发展;品牌;文化

一、南昌会展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南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为加快我市会展经济的发展,2004年11月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的南昌市会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全市会展经济的发展方向、目标定位、政策环境进行决策。

(一)南昌会展业基本情况

南昌市适时提出了“发展会展经济,打造会展名城”的口号;按照“动足每一根脑筋、捕捉每一条信息、联络每一份感情、抓住每一次机遇、办好每一个会展”的“五个一”要求;坚持“一手抓培育品牌会展,一手抓龙头会展公司”的“两手抓”措施;确定“一年起步、二年上台步、三年迈大步,用五到十年时间将南昌打造成会展名城”的总体目标。制定了“东南西北”发展战略,即:向东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向南加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向西参与中部大崛起,向北进京跑部要争办全国品牌会展。实施“会展、旅游、贸易、城市”互动战略。

“十一五”期间,南昌展会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共举办了各类展览活动近500项,其中包括第22届全国医疗器械展览交易会、第四届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中国南昌国际汽车展览会、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64届全国药品交易会等全国性展会。同时,参展企业达34418家,展位数达68902个,展出面积达304.46万平方米,专业观众及观摩人数达千万人次,会展交易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通过各类会展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有力地推动了南昌旅游、商贸、交通、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南昌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进程,成为南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一新亮点。

(二)南昌会展业发展亮点

南昌市会展经济发展思路为:以建设富有特色的会展城市为目标,以产业优势、区位特点为依托,以多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及大型赛事、演出和节庆活动为载体,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规范运行秩序,在确保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不断扩大总量,大力推进会展业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和进程,带动南昌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1)品牌会展推波助澜

在南昌会展起步阶段,我市只能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加大力度培育和扶持本地的展会。例如,红色旅游博览会、绳金塔庙会、天香园候鸟节等一些节庆类的展会。这些展会的品牌化程度局限于区域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展会。

随着我市会展经济的发展,我市加大了对全国性品牌展会的申办和自主品牌展会的培养力度,南昌会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2006年,我市举办了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南昌)博览会和首届中国南昌国际汽车展览会等2个区域性大型展会;2007年,我市举办了第22届全国医疗器械展览交易会等9个全国性及区域性大型展会;2008年,举办了第64届汽车配件交易会、第36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等6个全国品牌展会;2009年,举办了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南昌国际汽车展览会等7个大型展会;2010年举办药交会、广告节、中博会、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国际汽车展等10多个全国性品牌展会;2011年举办了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2012年,全市共举办了会展节庆活动154项,全年展会交易额达134亿人民币(含合同)。

(2)专业路线引领方向

我市会展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受制于无大型专业化展馆,在我市举办的大多数展会只能在省展览中心、体育馆等小型室内展场,甚至在八一广场、步行街等室外举行,这不仅成为制约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容市貌。

随着会展业不断发展,南昌从事会展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专业化程度也更高,之前的一些广告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会展公司。无论是场馆设施,还是办展能力,南昌都可以满足低碳大会、药交会、广告节等专业大型展会的需求,这也使得南昌的会展经济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至此,南昌进军大型、专业会展的号角已然吹响,开始主动融入全国经济大循环、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大竞争。

(3)现代化展馆助力会展

2005年之前,南昌只有江西展览中心唯一一个会展场所。该中心于1992年由原省展览馆、省农业展览馆、省工业展览馆三馆合并组建成立,拥有展厅面积10000平方米,外展场地5000平方米,国际标准摊位550间。

没有大型的综合性展馆,一度成为了制约南昌会展业发展的瓶颈。于是,南昌审时度势于2005年建成了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从而为南昌会展业的发展构筑了平台。南昌国际展览中心地处红谷滩新区红角洲片区,是大型的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会展中心。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人”和谐发展的理念。中心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外展出面积13万平方米,包括7个展厅和13个会议区,集展览、会议、商贸洽谈、信息交流、旅游、餐饮娱乐城等各种功能于一体。该中心的建成,拉开了会展经济崭新的一页。

二、南昌会展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创新要求不断提高。国内外会展业发展创新趋势明显,会展市场主体在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策划、运作机制、营销模式、展出形式等方面积极谋求创新,对南昌加强会展策划、运作机制、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国内会展城市竞争激烈。国内众多城市在场馆建设、项目申办及宣传推广、会展品牌培育等方面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重庆、武汉、成都等部分中西部城市的国际化大型场馆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内会展重点城市相继出台了促进或发展会展业的政策和办法,对重大会展项目的吸引力大大增强,给南昌申办项目带来较大压力。

(三)会展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南昌正在加快国际化进程和步伐,我市展会中国际化展览、会议和活动的占比还不高,展会的服务水平对照国际化要求还有待提升。因此,要紧抓机遇,放眼全球,先行作为,才能在推进会展经济国际化,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宏伟事业中做出新的贡献。

三、南昌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会展业发展还存在着品牌展会数量少、市场化展会规模小、重点城市场馆设施不足、会展专业人才缺乏、会展行业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与我省周边和中西部一些省份相比,有明显差距,与我市具有的历史、文化、旅游等优势资源相比,会展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还不相适应。

(一)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国外会展业的管理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机制和自律规范,政府的介入一般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国际大型展会的协助招揽上。但是我市尚没有统一行业自律组织,根据现行的展览管理办法,地方政府或省市级外贸主管部门、展览场馆、境外展览机构等都能举办展览会。这种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局面造成会展过多过滥,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现象,使得会展管理混乱。而且我市会展业目前依然维持计划经济形成的展会审批制、展览公司资格认定制,尚未与市场接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至有的展会虽然质量很差,组织和服务严重欠缺。

(二)展览场馆和设施上的差异。南昌市现有会展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举办特大型展览、会议难度较大,存在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较落后、服务水平不高,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我市展览场馆尚部具备提供全方位服务能力,包括会议室、办公场所、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仓库、停车场等,整体服务体系使展馆成为一座城中之城。设施如餐饮、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与兄弟省市也有很大差距,尤其网络信息技术在展馆的应用还不普遍,制约了我市展览水平的提高。

(三)展会定位、服务水平上的差异。南昌多数展会缺乏明确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同国内其他知名展览相比,我市展览缺乏明确定位。让参展厂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的展会则什么档次与质量的产品都一拥而上。有些名为国际名牌精品展,但实际上却是类似集贸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些展会甚至成为处理积压商品的场所。有些参展商也缺乏定位,参展的目的不明确,而大多数厂商只是“坐以待客”。会展业是服务行业,不同于制造业,如果不在服务水平上花狠功夫,那南昌的会展业势必无前景可言。

(四)会展阶段性和地域性差别明显。南昌会展活动主要选择在秋冬季节,而春夏季节更少些,因而会展经济也就产生了季节性的差异。而就地域性来说南昌会展旅游主要以国内大型的会展为主,吸引来自全国内外的人流,而省内的小型会展是辅助。举办地也主要集中在南昌的市区,郊区很少。

(五)会展人才的差异。目前我市会展业专业人员欠缺,大多数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会展业发达城市之间差距较大。展览专业人员的欠缺除了历史原因外,相当重要的是,目前为止我市没有专门培养展览专业人才的场所。

四、加快南昌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会展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朝阳产业,加快会展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转型,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质量提升,扩大国内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招商引资,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在国家扩大消费、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会展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相关经验

1、广交会成为“中国第一展”

广交会是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展览会,30年前,广交会的展览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到会客商1.8万人,成交金额18.8亿美元;30年后,第103届广交会到会客商19.2万人,出口成交达382.3亿美元,第104届广交会全面启用新馆后,展览面积进一步扩大到113.1万平方米,到2015年,广交会展馆可展览面积将达52万平方米(含室外展10万平方米)左右,举办展览面积达700万平方米以上,举办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展会达20个,培育成世界顶级品牌展会。

“一流企业做品牌,二流企业做市场,三流企业做产品。”这句话在广交会得到了充分印证。利用“危”中所存“机遇”,秉承创新发展理念,是广交会上一些企业从传统生产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由“制造”逐渐向“创造”和“服务”跨越的强劲动力。从办展角度讲,广交会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力支持,任何一个展会都需要一个培育期,广交会正是有了前30年的政府财政支持,才能稳固地树起“第一展会”的品牌;二是商务部在广州成立专门机构——贸易中心进行专业布展,拥有一支即有多年精通展会市场运作,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客户认真负责,服务周到的专业会展队伍;三是坚持大量投入进行进行海外市场推介,确保稳定的海外采购“大军”,广交会集中了世界前沿产品和理念,为企业了解市场信息和技术潮流,通过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带来机遇。

2、杭州会展业市场化运作成效明显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这是杭州在政府扶持会展产业发展和促进会展企业自身发展方面的三个原则,政府来做项目整体推广,具体运作则以企业为主。杭州办展的企业,不是以政府主导的企业为主。浙江省有一个与全国其他地方很不同的地方,就是全省的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很发达。所以,会展也以私营企业为主。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杭州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严格控制以政府名义举办的会展,逐步减少政府直接主办、承办会展的数量。除西博会等少数大型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会展外,市政府不主办、承办或联合举办纯商业性会展。各级各部门不得随意以市政府名义举办各类会展,确需以市政府名义举办的,须经市长办公会议审定。组建国有控股的大型会展公司,发挥大企业在发展会展业中的带动作用。控股公司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承办具有政府背景的特定会展项目,也可组织同业合作,从而既有利于体现政府的主导,又使会展运作符合市场化要求。政府可以将相应的会展和广告等资源授予控股公司运作,为有政府背景的特定会展项目筹集资金。“十一五”以来,杭州市会展业在产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相关产业带动等方面综合效益突出,通过西博会的举办实现贸易成交额630.9亿,协议引进外资52.48亿美元,内资652.16亿美元。

3、成都会展业市场培育大跨越发展成都,已成为各类展会在西部地区的首选城市。成都市在发展过程中深感体制变革的重要性,从2003年设立会展办,到设立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分管副市长担任主任,再到全国第一个副省级城市设立独立的博览局,形成了适应会展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世界城市竞相发展格局中,成都市提出了构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创新形式提出了会展业的“一站式”服务理念,并提出了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要求。与此相呼应,成都会展业乘势而上,深化一二三次产业互动和区域联动,定点打造与成都13个产业功能区结合紧密的展会,搭建对外开放交流合作高端平台,促进专业招商引资。通过精心培育,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新能源论坛、物联网峰会等自有品牌展会的规模和知名度越来越高;春季全国糖酒会、欧洽会、全球汽车论坛,国际化工新材料论坛、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国内外知名展览、会议纷纷定点成都。会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会展业直接收入年均增速达32.27%,间接收入年均增速达33.23%,2010年会展业直接收入达到32.39亿元,间接收入达到272.87亿元,促进经贸合同签订金额达2880.74亿元。

(二)有效对策措施

按照会展业全球化、信息化、集团化、品牌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结合南昌独特的交通区位条件,雄厚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技优势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力争使南昌会展业可持续发展。

1、科学谋划,力促南昌会展业的有序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会展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应该定位为一个宏观调控者,切实改变行政化倾向和政府主导会展的局面,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行业自律”的发展模式,建立“政府牵头、全社会参与、各方联动”运行机制,让会展业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发展。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有:①制定统一的会展法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应探索由政府、参展企业、会展企业共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就会展立项审核、业务指导、情况汇总、资料统计、业务培训等工作进行明确规定,并逐步建立全市会展业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以及相应的展会准入资质评定标准、评估机制、展会动态跟踪体系,确保会展业向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促进会展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为南昌会展业发展创造一个健康、和谐、规范的发展环境。②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在我国,会展场馆的建设方面,政府仍将是一个重要的投资主体。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参股,吸引国内外的其他资金,采取多种方式来建设会展场馆。③协调各部门、各类机构之间的关系。会展涉及公安、卫生检疫、海关、商贸、旅游等众多部门,政府应为展览公司提供必要的协调服务。

二是探索会展行业协会自我发展新形式。南昌市应探索成立会展行业协会,协会应定位为把政府转移的权利视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进行协调的一种工具与职责。行业协会在市场中的管理者地位决定了协会将是市场中会展主要活动的组织者,具体到工作方面,主要有:①制定会展公司举行会展活动的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对会展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年度审核、信用评级,为他们提供国内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②通过招标的形式将一些展会的主办权转移给会展公司,防止会展项目的低水平重复,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③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中外合资、民营或外国独资会展公司,并赋予其一定的经营权,以加速会展业的发展,遵循市场规则,使会展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

2、整合会展资源,培育南昌会展业国际竞争优势

一是要积极引进外资,开展国际合作。要提高南昌会展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会展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缓解会展经济资金紧张的问题,应建立广泛的国内外展览关系网,积极加入IAEM(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和UFI(全球展览协会)世界展览机构,加快会展市场的对外开放。

二是会展公司集团化,打造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南昌会展业“航母”。南昌目前有很多小型会展公司,往往依附于政府办展。在这些公司承接的展览中,展会规模很小,没有形成名牌展会。要提高南昌会展业整理的竞争力,联营与并购、强强联手将成为南昌会展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要打造多艘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中国会展业“航母”,塑造企业品牌,促使南昌会展业走上规模化经营之路。会展业的集团化发展可以优化会展产业结构,推动南昌会展业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从而提高全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南昌会展业应导入国际化运作思路。通过举办国际性的研讨会来获取前沿的理论知识,加大会展的国外宣传力度,利用南昌的旅游优势,吸引国外厂商和观众,提升南昌会展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3、加强人才教育培训,构筑南昌会展业人才高地

目前南昌会展业的从业人员来自各行各业,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严重制约着会展业务的开展及会展的组织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南昌会展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还应探索实施以下举措:

一是要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根据不同的需要培养多层次的会展人才,对南昌会展业的发展进行人才储备。在高等院校开设有关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会展人才。通过组织专门培训,提高会展组织人员的外语水平和经营管理技能。

二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提高会展人员的业务水平。要积极与国际会展协会开展会议设施和人员培训的合作,通过与国际知名的会展公司或会展研究机构共同培训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如可以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介绍会展组织、设计、建造及运输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会展人员的组织及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会展业的职业资格等级制,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不同层次的会展人员的水平。探索推行助理会展师、会展师、注册会展师、高级会展师四个等级的岗位资格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南昌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会展岗位资格证书”,其个人信息将纳入紧缺人才数据库。

4、大力培育本土特色会展品牌,努力提高南昌会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会展业的兴旺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需要名牌。一个展会必须创出品牌,一届一届办下去才可能盈利。因此,成功的展会需要有鲜明的特点和长远的规划。南昌会展要上规模、上档次,要吸引海内外广大客商参展、观展,努力扩大交易规模,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结合南昌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及特点,确定办展内容,使会展富有特色,创名牌会展,不搞恶性竞争,不断增强南昌会展业的竞争实力,才能同国外发达的会展业展开有效竞争。

一是依托“世界低碳大会”,做大做强绿色会展品牌。绿色会展的概念范围广泛,首先,它要还给地球纯净的空间。其次,它要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从会展整个产业链上倡导低碳生活,注重物品循环节能功效,让人类在大自然中不断追求绿色和蓝色的回归。绿色会展既是绿色贸易的交易平台,也是新能源的展示基地,同时也是节能环保应用的前沿阵地。南昌要继续用活“世界低碳大会”这个平台,用好国家赋予南昌低碳试点示范城市的政策和举措,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加快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研发、产业化推广,广泛推广低碳产品的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的消费选择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向海内外客商充分展示南昌并网光伏电站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工程、“十城千辆”工程、“十城万盏”工程、城市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节能照明灯推广工程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工程等八项低碳示范工程建设成果,促进形成低碳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二是借助“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大力唱响红色会展品牌。江西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也是红色旅游的策源地,拥有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摇篮南昌、人民共和国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等一大批中国红色文化经典,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应下大力气用好红色资源“孵化”会展品牌。南昌要继续做大做强“红博会”,有效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推介江西省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展示江西“红色之魂、绿色之美、古色之特”的旅游精粹和“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建立一个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舞台、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推广“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品牌,创设中国水文化暨水产品展销会。南昌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在古籍中,南昌城又被称为“洪都”、“洪州”、“章江城”,南昌民谚就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南昌襟赣江枕抚河,水网密布,城区有东湖、西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瑶湖等众多湖泊,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外围各县区有鄱阳湖、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全市湖泊水域面积达1239平方公里,天然湖岸线长达260公里。南昌应创设中国水文化及水产品展销会,用好“中国水都”品牌,把水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广泛汲取水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内涵和生态文明成果,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开发丰富的亲水旅游资源,引导水产品开发紧跟市场需求,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走上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践。

四是整合安义县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华东新型建材家装产业展销会品牌。2012年7月,南昌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安义县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扶持安义县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打造全市产业集群发展的“闪光点”,有效推动安义建材产业形成综合实力强、产品质量优、配套体系全、市场份额大的建材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安义县现有建材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82户,铝合金、塑料型材产能100万吨,不锈钢产能30万吨,集成门窗组装能力达到500万平方米,整体产能达到300亿元。南昌应下大力气,全力打造华东新型建材产业展销会品牌,围绕着“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的主题,顺应环保、生态、健康、舒适建材发展趋势,从铝合金、塑料型材、不锈钢、集成门窗到各种配套材料,充分展示了当今建筑装饰材料节能保温的最新技术及前沿科技。通过展销会,能够吸引众来自全国各地众多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经销商、相关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专业媒体的参与和关注。

五是依托“华夏笔都”品牌,着力打造中部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暨中国制笔文具博览会。江西省进贤文港镇地处赣抚平原,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复笔都”,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文港抓住自身优势,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文化用品、皮毛加工、医疗器械已成为全镇三大支柱产业,全镇毛笔、钢笔市场占有率为全国市场的50%以上,培育了一大批全国知名品牌,如万里、劳文、德文、文雅等。南昌市应利用好“华夏笔都”品牌,可以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制笔协会名义举办中部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暨中部制笔文具博览会,通过评选中国文具行业风云人物,组织中国制笔行业热点深度研讨,举办制笔行业发展专业论坛,于交流、探讨、互动中,谋划未来,共赢发展,积极推动制笔产业与保护传统文化、新型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品牌标准、科技人才等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制笔产业从“中国人均一支笔”向“中国人均一支好笔”跨越。

五、切实处理好南昌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与核心增长极的关系,扬会展集聚效应

《中共南昌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全力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博会作用,继续办好绿博会,扩大经贸交流。进一步打响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品牌,广泛开展低碳发展领域国际国内合作。南昌会展业要服务核心增长极,通过加快会展设施建设,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区域合作组织、国际组织等机构的合作,积极举办工业产品、高技术成果、生态文化、低碳经济、绿色食品等各种展览展销活动,打造吸引力强的会展业集聚区,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贸物流城市。

(二)处理好与品牌塑造的关系,聚品牌资源优势

品牌形象具有具体性、主观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良好的品牌形象,拥有最多对本会展具有品牌忠诚度的参展商和观众的会展,必将成为该行业中最为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会展。首先是确定会展品牌的个性即会展主题、特点,会展品牌形象定位是在会展定位的基础上赋予会展自己的个性,是确定目标市场或目标消费者,明确在消费者心理空间的位置。其次是确定品牌传播的内容,会展品牌形象定位只有传播到其目标公众那里并被目标公众所接受才能发挥作用。第三是创造差异化优势。要充分考虑市场竞争的需要,要考虑到竞争者的特点以及本会展与竞争者的相对关系,并寻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三)处理好与硬件设施建设的关系,强硬件引擎功能

南昌会展业发展目前面临两个主要硬件“瓶颈”,主要是“交通路网”和“酒店住宿”,要切实处理好与这两者的关系。交通路网方面:南昌要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快建设“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和高速外环建设。应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促进铁路、地铁、公路、港口、机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衔接,形成南昌到省内设区市2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的交通格局,建设环鄱阳湖旅游路网,推进南昌港和九江港一体化进程;扩建符合国际标准的白水湖国家集装箱货运中心,扩大航运能力。酒店住宿方面:南昌要控制高星级饭店的发展,鼓励现有低星级饭店、社会旅馆和家庭旅馆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改建提升,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包括汽车旅馆、家庭旅馆、青年旅舍等)。引导旅游饭店企业与南昌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实现旅游饭店的主题化经营,大力引导特色鲜明、定位差异化的观光型酒店、度假型酒店、会议型酒店、商务型酒店等建设,形成多种主题酒店系列。加强与住宿设施相关的管理部门的综合统筹和协调,加强对星级宾馆和社会旅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实施绿色饭店战略。

(四)处理好与软件设施建设的关系,拓软件提升效用

会展软件服务主要体现在优质高效的软件服务上,南昌会展业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个成功的会展从前期的策划、宣传、网站、印刷到中期的招展、招商直至后期的摊位搭建、展品运输、现场服务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做足功夫。基于此,应全面提升南昌市民的会展文化意识,让会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城市文化,引领城市特色的社会功能。政府相关部门应树立会展文化与会展经济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意识,共促会展繁荣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下大力气整合行政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力培育会展主体,建立多样化服务平台、服务活动载体等,推动南昌会展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树梁,王铁骊;会展、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演进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梁立英;回眸2005[J];中国会展;2006年01期

3、刘松萍;城市政府如何与会展经济握手[J];决策;2006年09期

4、王方华,过聚荣,张月莉;发展会展事业 提高城市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9年09期

5、赵娟;南宁会展经济的发展定位分析[J];市场论坛;2010年04期

6、刘松萍,郭彦娜;广东会展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和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06期

7、钟颖;由“隆中对”看南宁会展发展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23期

8、陈柳钦;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刘松萍;展览营销的4P组合和三维展示策略——以2004年罗森照明展览营销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03期

10、钟颖;关于区域会展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7年22期

11、黄建锋;南通加快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J];江苏商论;2011年11期

12、赵宁;以世博会为契机,打造上海市全新会展形象[J];中国市场;2010年15期

13、俞烨操;互联网环境下会展视觉形象设计与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4、黄赫;东北地区会展企业管理模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5、陈文倩;北京市体育用品展览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16、王新平;会展业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7、娄静;上海中外办展企业竞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8、付桦;长江三角洲会展业空间格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9、刘东峰;数字时代的商业展示视觉语言表达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0、周慧颖;会展业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21、魏中京;试论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产业对接[D];东南大学;2006年

22、陈超;中部地区会展经济发展途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作者:赖洪标 黄思伟 曹龙友

第2篇:关于中泰高校教育合作与企业结合开设创新性实践课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摘 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随着东盟合作的日益密切,国际贸易越来越繁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在校生也将迎来更大机遇与挑战。因此,各高校的相关教育课程应该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换代,提高教育质量及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泰高校 合作办学 实践课程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经济一体化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东盟迅速成长起来,中国与各个国家的经贸往来,特别是与东南亚各个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东盟永久性会址落户广西南宁,更是对广西,对南宁的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对国际经贸方面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大量增加。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紧跟时代发展非常有必要,特别是作为广西区内经济类院校的国贸专业,课程及教育水平更应该走在前列。另外,对于在读的国贸专业学生来说,能学习合理的课程,不仅能在学业上得到更好更恰当的引导,提高个人专业能力,更能得到相应的实践训练,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为日后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对本项目的研究,提倡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不仅能为学校提供有用的课程设置意见,而且能使得学生不浪费时间,学到更有效有用的知识。

(二)研究的意义

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泰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中泰经济合作领域需要大量经济型人才的涌入。在此环境下,广西区内各大高校(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与泰国有紧密的教育合作联系,各高校与泰方面教育合作项目增加,高校合作的目的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出国学生的课程设置。因此,本项目致力于通过探索研究广西财经学院与暹罗大学的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尝试创新性地通过泰方学校和泰国当地企业合作,为泰国留学课程增加实用的创新性实践课程,以提高泰方各高校对泰国贸易方向的留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最终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高校之间的教育合作新模式的发展,为中泰间经贸合作打下人才基础。

本项目以广西财经学院与泰国暹罗大学的教育合作项目的背景下,暹罗大学为广西财经学院留学生设置的课程安排为例子,通过对泰国当地企业的调查了解,深入分析暹罗大学与当地企业合作为留学生设置创新实践课程的可行性,为泰方高校对财院留学生设置实践课程的发展提出实用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内文献对于中泰教育合作办学和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上。其中李有江2004(12)指出在课程改革上,泰国教育部课程与教学发展厅对旧的课程作了修订,重点放在强调学生思维过程和实际技能的训练,减少必修课程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的分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广泛地选择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独立学习,以便他们从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兴趣,从而发展自己的能力。

泰国一些大学里的期评考核有十分新颖和有趣的形式。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笔试之外,学生还有歌舞艺术才能的考核,由学校统一考试,考试一般持续2周。每个学生都必须在舞台上单独演唱或舞蹈,有专业老师和大众评审团。这种考试方式既很轻松又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大胆、外向、开朗、大方的学生素质。此外,各个专业还要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相关的实践活动,考核成绩列入学分。比如学商贸专业的学生,每年他们都要在全校举办模拟的商品买卖会,自己动手设想怎样营销、进货、拉客户。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际贸易成果打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跃东2009(08)认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应该融合高校专业特色与社会市场需求,整合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发展需求,迎合高校专业发展与政策需求,提高专业课程设置技巧。我们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培养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货代员、报关员等。但是如何将这些职业岗位能力贯穿到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通常只从一门课考虑,比如报关报检实务培养报关员,外贸跟单实务培养跟单员,并没有从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考虑,没有从职业的工作任务考虑,存在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等问题。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以外贸业务这一条工作任务为主线,把各门课程贯穿到这一工作任务中,每门课程都是这一工作任务中的一个环节,每门课程只是负责一个环节。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打破原课程和学科之间的界限,精简课程内容,避免重复交叉,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整合应淡化理论探讨,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把理论性过强、实务操作性不足的课程或删除、或与其他课程合并。在教学中把那些复杂的理论推导、论证和公式计算省去,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张文红2007(35)指出财经类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的路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

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随之改变,应在原来的“老三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增设以下课程:国际融资与结算实务、报关实务、报验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实务等。通过以上课程设置,使学生能看懂并分析各类英文进出口合同和信用证;根据合同和信用证能独立办理报验、报关、托运、投保手续等;根据合同、信用证及装运资料,制作所需结汇单据并送交银行,其中以报送、缮制单据这两方面的能力为重点,真正做到“宽基础、活模块”。

在参考文献中我们了解到,大家都认为现存的国贸专业课程设置体系需跟随社会的发展有所改善并增加更多的课外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探讨合作教学模式,我小组成员以暹罗大学和广西财经学院为样板从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比较。

三、两校合作办学中国贸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我小组成员利用在泰国暹罗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收集并对比了财院与暹罗两大高校国贸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具体分析如下:

(一)财院高校国贸专业学生课程设置分成四部分

1.公共基础部分:高等数学(1)B类、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计算机基础、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专业基础部分:西方经济学、基础泰语、基础泰语(2)、基础泰语(3)、基础泰语(4)、泰语听说(1)、泰语听说(2)、泰语听说(3)、管理学、会计学、经济法、商务泰语。

在泰学习课程包括:泰语写作、泰语口语、英文经贸文献、外贸英语函电。

3.专业主干部分:国际商法、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市场营销学、商务风险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双语)、国际商务管理(双语)。

在泰学习课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东南亚经济与贸易。

4.实践实习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1)、军事理论与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应用写作、社会调查、市场营销综合模拟、国际贸易谈判仿真模拟(双语)、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习、毕业实习。

在泰学习课程:国际市场营销模拟、泰语听说读写实训、进出口商检与报关管理。

在财院的这些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程总课时为632课时,专业基础课程总课时为704课时,专业主干课程总课时为384课时,实践实习课程总课时为300课时(不包含在泰学习的课程课时)。我小组成员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实践实习课程的总课时最少,而且仅约占所有课程总课时比重的百分之十五。按照学分制形式计算,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总学分为34个学分,专业基础课程总学分为44个学分,专业主干课程总学分为24个学分,实践实习课程总学分为14个学分,由此可见,实践实习课程的学分比重较低,仅约占所有课程总学分的百分之十二。

(二)暹罗大学的国贸专业学生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生命与环境、日常数学、基本统计数据分析、人与环境、科学与文明、统计与概率、体育与健康。

2.专业基础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析商业决策、法律事务、税务、战略管理、会计导论、会计管理、财经、市场营销原理、生产管理与操作、个人理财、中小企业的管理、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商务法。

3.专业主干部分: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进出口管理、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管理和跨文化、国际商务研讨会、战略管理。

4.专业选修部分:企业研究、国际航运、国际贸易法、市场对出口、东盟商务、货物运输保险、海关进出口、国际商务研究、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5.实践实习部分:泰语翻译、英语(1)、英语(2)、英语(3)、英语(4)、计算机技术应用、国际语言、会计理论应用、会计管理实训、科技英语专业演讲、毕业实习。

在暹罗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我小组成员发现其采用学分制计算的形式。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的总学分为23个学分,专业基础课程的总学分为48个学分,专业选修课程的总学分为27个学分,实践实习课程的总学分为30个学分。由此可见,在暹罗大学国贸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实践实习课程的学分比重较大,约占所有课程总学分的百分之二十三。

(三)对比得出的结论

通过对比财院与暹罗两所高校国贸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安排,我小组成员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财院国贸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比暹罗大学的比重大;

2.财院国贸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程的比重比暹罗大学的比重小;

3.财院国贸专业(东南亚方向)学生课程设置中没有专业选修课程的安排,暹罗大学国贸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中有专业选修课程的安排;

4.财院国贸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中实践实习课程的比重比暹罗大学的比重小,而且比重差距较大。

(四)暹罗课程体系改革的变化

泰国教育发展厅对旧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修订后,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及减少必修课程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的分量,丰富学生的课程选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此外,泰国高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了培养人才的目标。在课程体系中越来越重视实践实习的课程设置,引导学校与企业相互联系,提供教学实习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质量。

(五)财院课程体系改革的变化

财院与暹罗两所高校的课程体系都是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构建的。财院从改革开放以来就采用了新的指导思想构建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有以下几点变化:

1.从单一的计划调节向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转变;

2.从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3.从僵化刻板向具有弹性和灵活性转变;

4.从强调“专业对口”向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各学科相互渗透,增强适应性转变;

5.从纯粹的专门教育向专门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转变;

6.从只强调社会需要向在注重社会需要的同时兼顾学习者个人需要、兴趣和选择转变;

7.从封闭性向开放性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转变;

8.从重视单门课程功能向同时重视课程整体功能转变。

课程结构与模式也有所改变。从形式上看,过去的课程体系通常以“专业”为单位,大致由4个部分组成,即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见表一)。

如今,新的课程体系将相近的专业合并起来,打通了公共课和基础课的壁垒,使二者合并成一门公共基础课(见表二)。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则划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相应地形成了几个课程组,这些课程有些就是原来专业,有些则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要求新组成的或是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值得一提的是,应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校在课程体系中结合专业的最新进展,增设了相应的实践实习课程,通常表现为实验室操作、课程情景模拟、毕业实习等形式。其中实验室操作是校内实践,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较真实的场景模拟,使学生能够在该模拟场景中完成相关的国际贸易业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国际贸易的现实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但前提是应保证教学软件的真实性和先进性。

四、两校合作办学中国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小组成员认为当前广西财经学院和暹罗大学两所高校国贸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安排,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课程内容安排较为陈旧,缺乏创新;

2.课堂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实践实习课程偏少;

3.缺乏能够让学生开阔国际视野的实践课程;

4.各类课程时间安排不尽合理;

5.师资相对单一,缺乏各行各业的人才作为老师。

在仔细分析财院国贸专业学生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该专业除了公共基础课程外,专业课程都是一些传统的、陈旧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课,缺乏创新,学生在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缺乏相应的实践实习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导致一部分学生学过就忘,不能真正掌握所学习的重要专业知识。这样的情况与我校新的办学思想及课程体系要求是不相符的,如果一直按照陈旧的课程安排培养学生,就很难实现培养新型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最终目标。

在四大类课程中,公共基础课程课时所占比例为31.3%,学分所占比例为29.3%。专业基础课程课时所占比例为34.9%,学分所占比例为37.9%。专业主干课程课时所占比例为19%,学分所占比例为20.7%。实践实习课程课时所占比例仅为14.8%,学分所占比例仅为12.1%。通过比较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一大二学生所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学分比重较多,而更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及实践实习课程所占比例相加只达到33.8%,甚至不达专业基础课程这一类的总课时。专业主干课程及实践实习课程学分所占比例相加才仅仅32.8%,远低于专业基础课程这一类的总学分。这样的课程安排导致学生将重心放在大一大二的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而忽略了专业主干课程及实践实习课程的重要性。若学生缺乏实践实习的经验,那么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得不到应用的情况下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因此花费大量的课时和精力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太切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的。当前,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因此要适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把目标放在实干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课程安排中存在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便是缺乏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实践实习类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经济环境日新月异,在学生实践经验仍不足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安排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老师通过实时要事带领学生分析、解读时政形势,了解目前的国际经济状况,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因此,在这个设想下,我们认为如果在广西财经学院与泰国暹罗大学的合作办学中,添加这一类分析时政经济的课程,让泰国方面的老师进行教学,那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国际环境下经济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可以从泰国老师那里得到不同背景、不同教育、不同体系下的分析意见。这类课程开设的作用及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新的教学思想背景及经济发展潮流中,培养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是很有必要的,由此作为开设创新课程中的一项,也是十分富有深远意义的。

首先,我小组成员在暹罗大学交流学习期间,曾与暹罗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的朱映丽老师多次讨论,我们认为留学生想要留在泰国进行实习、工作不无可能。在暹罗大学与多个泰国本土企业及跨国公司均有合作的前提下,暹罗大学及授课老师们都很乐意为留学生咨询实习的信息并提供机会。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留学生的泰语和英语表达能力都能达到专业要求,其中双语口语能力能够运用于日常交流及处理工作事务,书面表达能力达到专业水准的基础上。中国留学生在泰国实习、工作的企业方向一般是跨国物流公司或者跨国贸易公司等。

其次,我小组成员经过认真分析、深入讨论后一致认为,广西财经学院和暹罗大学的合作办学过程中,在为财院国贸专业留学生设置课程时应该开设一类专门的泰英双语的单证学习课程,利用真实的跨国公司进行跨国贸易的例子,深入学习国际贸易过程中所涉及的单证知识,并在实际演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留学生能够切实接触到国际经济贸易事务,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理解及认知,熟悉国贸事务的处理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及不足,从而巩固自身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这类实践实习课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学到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为留学生在泰国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战基础。

(二)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我小组成员认为,以上所述的实践实习类课程应该占留学生在泰留学课时的35%,学分占30%才能达到相对平衡合理的状态。用多学时保证学生实践实习课程的时间,同时,用多学分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实践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这两方面都应该占总课程学时和学分总额的大比例,这样才能保证实践实习课程的有效执行,更能为实现实践课程设置创新后对《中泰高校教育合作与企业结合开设创新性实践课程的可行性分析》这一研究课题产生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曾佩琬.促进中泰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王佳.关于课程设置研究的综述和展望——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视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7):45-47.

[3]高宏梅.基于双赢文化视角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4]周之良.当前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7-8.

[5]刘源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教育服务贸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6]吴跃东,王伟伟,董葵.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相关性研究——以地方性高校为例[J].科技传播,2009(08):100-102.

[7]张文红.财经类院校实验教学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7(35):7-8.

[8]李有江.当前泰国教育改革趋势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4(12):49-54.

本文系2014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1411548049】研究论文。

作者:梁献丹 池千羽 韦红

第3篇:南昌会展旅游的发展可行性及策略

[提要]会展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行业,在南昌这个省会城市有着难以估量的市场潜力。通过对南昌会展业现状及南昌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进行分析得出,南昌作为会展旅游目的地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笔者从南昌现状出发。并参照会展旅游的影响和要求,分析了南昌对会展旅游的发展可行性,同时提出南昌会展旅游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南昌;会展旅游;发展可行性;策略

一、会展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及其要求

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标志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国际展会是最大、最有特色、最有意义的城市广告,它能够向世界各地的参展商、贸易商和观展人员宣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实力,展示城市的风采和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展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主要拉动效应:会展能够促进商品流通,扩大企业销售方面的作用巨大;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科技发展进程;为举办会展而兴建的场馆和交通设施,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发展、环境改善和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而通过会议和展览的举办又提升了城市声誉,扩大了城市影响,并改善了发展环境。

会展旅游作为都市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及规模已经从其它都市旅游业中突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它,并参与到这一竞争中来。因此,对会展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进行分析十分有必要。只有透彻地了解了需求者对目的地的选择标准,从市场的角度去给需求者传播最有效的信息,才能吸引各种展会者到目的地来参加展会,进而使城市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表1为陈晓静在《会议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评估——以上海市为例》中所作的调查,根据这一调查项目表,笔者对展览目的地选择标准的重要性进行了问卷采访(见表2)。

据对一些展览管理人员及参展商的了解,他们对设施设备的要求是依展览活动的需求而定,但对展馆的服务和价格则较为重视。

二、南昌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

江西省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入境旅游人数也逐渐增加。南昌市作为省会城市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并成最大、最重要的接待中心,这为会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南昌会展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有了长足发展,展会数量和整体办展水平与质量均有较大提高。展览中心已经成为拥有租赁业、展览业、广告业、宾馆服务业、健身娱乐业等为一体的全省会展经济龙头企业,是江西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几年先后举办了全国性和全省性展会500多次,尤其是2003年9月与周边七省市共同举办的大型旅游交易博览会,为江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昌市会展经济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仅江西省展览中心2004年档期就从年初一一直排到了2005年元月份。江西省展览中心项目经理陈鹏透露,南昌会展业的利润率在20%以上,而且产业带动系数达1:10。初显成效的会展经济有效带动了全市商业、宾馆、餐饮、旅游、交通等产业的繁荣,促进了南昌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扩大了南昌在国内外的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南昌企业走出去,扩大了南昌外贸出口。与此同时,南昌已经初步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

自古以来,南昌水、陆交通便利,是东部沿海与内陆和西部地区紧密联系的要塞及中原沟通南方地区的必经之路,加上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现代化交通工具,已经具备成为区域性会展中心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南昌会展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市场前景非常被看好。南昌作为沿海城市后花园的中心,而且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对会展参与者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如果将会展地设在南昌,在达到展会目的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开支,这对一些中小与会者来说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吸引因素。

南昌的饮食、文化及饭店的多样性也是一个优势。目前,南昌拥有星级饭店近40家,还有一定数量的商务酒店和大量招待所。有特色菜肴及小吃洪都鸡、思乡鱼、豫章酥鸡、三杯狗肉、南昌米粉等等,如果把丰富的饮食文化做好的话,能够为南昌作为会展旅游目的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作为“英雄城”,南昌拥有大量优质的旅游景点。市内就有一街(胜利路商业步行街)、一桥(八一大桥)、一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一寺(佑民寺)、两楼(杏花楼,滕王阁)、两塔(八一起义纪念塔,绳金塔)、两馆(八一起义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两场(八一广场,红谷滩秋水广场)、三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及九园(八一公园,人民公园,抚河公园,象湖公园,相思林公园,湖滨公园,孺子亭公园,天香园,南昌环球公园),市区有150平方公里的国家森林公园梅岭,毗邻国家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和世界名山庐山。这些都为南昌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吸引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加入WTO的进一步深入,国际会展产业必将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在我国举办的国际会展活动和国内会展活动均将位居世界之首。作为南昌市,应该很好地把握住这一良机。

三、南昌会展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发展会展旅游,政府要起到一个总体规划与政策扶持的作用,为城市整体营销作出努力

会展旅游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目前,南昌市的市区接待能力及城市吸引力虽较以前已有较大改善,但要成为区域会展中心,则应该进一步开发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同时对现有的RBD进行设施完善和美化。会展业需要目的地为其参与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就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因此,政府必须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作为南昌会展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努力构筑南昌会展业的PCO(会展组织者),使其为南昌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政府还要主动出击,向国际或全国性组织申请主办或承办会展活动。同时,自筹自办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会展活动,吸引参展商。逐步放开政策,招商引资,吸引民营、私营资本进入会展行业,允许他们独立办展,逐步引入内部竞争机制,以适应外部竞争的需要。

(二)城市之美,美在独特的文化个性上

如何使城市在目前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凸显出来,要做的不仅仅是建设高楼大厦,也不只是对某一产业链的培养和建设,更应是对自身个性识别、认同和强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土壤。南昌市作为沿海城市后花园的中心,同时拥有自己丰富的革命文化、赣文化和饮食文化。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资源,在树立品牌会展时,突出其差异性,以吸引全国甚至国际性会展在南昌举行,塑造南昌会展旅游城市的形象。南昌应该从汲取地方传统文化人手,对城市文化内涵、文化形象做深入、持久的挖掘和组织,构建并突出自身特色。同时根据南昌当地自然、人文特色,已有文化设施特点,进行文化功能分区。

(三)新闻媒体的宣传是塑造品牌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展会,乃至一个城市的知名度,通过新闻频繁的报道和适时的炒作,能够促进宣传,并形成良性互动。现在使用互联网的人已越来越多,互联网已成了公认的继广播、电视和印刷之后的第四种广告媒体。使用这一方式不仅简易,而且启动成本较低。南昌市发展会展旅游起步较晚,如果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强势媒体进行宣传,能使南昌市及其会展业在竞争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四)南昌地处南京、上海、杭州、合肥、武汉、长沙、广州、福州的中心地带,尤其是与合肥、武汉、长沙为内陆近邻之地

如果独自办展,则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展会。但若能够多市联合办展,就可办成一个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型展览会。南昌应该扬长避短,有效地抑制重复的、低水平的办展活动,将自身融入到区域会展活动中,力争从省内办展中心转为真正国内区域办展中心。

(五)现代会展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市场份额越来越向有价值的品牌展会集中

品牌形象是展会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是展会取得竞争优势的金钥匙。品牌会展不是单方面能形成的,它需要的一方面是规模,另一方面则是权威协会和代表企业的坚强支持。因此,旅游部门要加强会展旅游市场调研,把握会展旅游者的真实需求,精心设计出适合游客偏好的旅游产品,遵循“先做强,再做大”的发展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会展旅游的精品、名牌。

总之,南昌发展会展旅游必须走“专业化、特色化、区域化”之路。要定好位,努力朝着区域会展中心城市发展。南昌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会城市,一定可以在会展旅游上大有作为。

作者:陈艳华

第4篇:四川旅游纪念品会展可行性报告

1.项目简介

本次会展结合四川充分的旅游资源,宣传四川的旅游资源,推动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开展这个旅游纪念品会展项目。

2.技术性要求

场地:本次会展在四川国际会展中心开展。

专业人员:由四川各大旅游区派出自己的设计团队,会展工作人员主要是四川旅游局和国家旅游局、还有设计领域人员。

3.财务预算

(1)价格定位,本次会展的价格定位本着宣传四川旅游特色的原则,在展位的价格上是中上价格。

利润目标:会展的展位利润和会展合同的分成利润,旅游公司的广告费用及其他广告利润,招商的客户利润

市场汲取目标:广告公司、设计公司、旅游地区

生存目标:立足于四川的旅游业和广告设计,在媒体的宣传下,推动会展的顺利进行。

(2)成本收入预测

展览场地费用:10万

会展宣传广告费用:7万

招展招商费用:6万

相关活动费用:人员的调配和客户的接待费用:10万

办公用品和人员费用:4万

税收:7万

其它不可预见费用:20万

收入:A. 展位费用 50万B. 门票 100 C. 广告和企业赞助 70万D. 其它收入6万

(3)收支平衡分析: 在保持成本和推动四川旅游业的发展的原则上,这次会展应该可以收入20万。

4.展览会市场前景与目标市场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四川旅游业正在呈上升的趋势,四川旅游总收入已占GDP11.2% 将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2)政治安全环境:虽然四川经历了汶川但并不影响四川旅游业的开展,在经过国家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下,地震带来的问题基本上已经解除。

(3)技术环境:四川旅游业作为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对旅游的新时代的定义。

(4)自然环境:四川为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正所谓民间便有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南有乐山大佛,北有李白故里,中有九寨沟和武侯祠。在蜀地,我们面对大自然的恩赐,景色令我们美不胜收,虽前有诗词说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现在却有条条大路通蜀地之势。

2.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四川曾多次组织关于旅游纪念品的会展,2010年就曾经举办过大学生旅游产品设计大赛但是对于四川旅游的丰富,并不对于此次会展产生多大的影响。

(2)参展商和观众分析:参展商包括四川旅游胜地的参展商,观众主要是针对于对旅游有

兴趣的各类人群,和通过旅游产生经济效益的公司或个人。

(3)会展主办者分析:主办者为四川旅游局。

二、项目生命力分析

1.项目发展空间

产业空间:旅游产品是近几年国内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国外成熟的旅游业早有对其的发展和分析

市场空间:旅游产品具体很大的市场空间,因为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旅游产品作为新兴产物,在市场具有一定的冲击性和发展性。

政策:旅游业作为四川GDP的10%,虽是第三产业,但是四川政府作为一项可以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发展。

2.项目竞争力

定位的号召力:此次定位对于四川的旅游产业的各大公司都有希望参加此次会展,毕竟谁也不想错过可以对外宣传自己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机会

办展机构的品牌:四川旅游局和产品设计公司

三、会展执行方案分析

时间:2011年4月10日

地点:四川国际会展中心

5.结论

此次会展对于四川旅游业具有推动性,在各方面考虑分析过后,此次会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此次会展的举办性质,产生的经济利益不大,但依然能够通过此次活动,会展举办方可以赚取足够的利润。

第5篇:关于开办“艺术瓷厂”的可行性报告

一、市场分析

作为汉族传统文化之一的陶瓷文化,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它以活生生的凝聚着创作者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意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汉族文化,叙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而前行。

常德作为湘北的重要城市,有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自然条件,千百年来,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名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获得一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几年,常德的艺术品市场不断繁荣、壮大,艺术家队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艺术品市场中,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媒介还停留在传统的平面视觉形态上,这就不能满足广大文化消费者的多文化需求。俗话说:室无瓷不雅。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雅士都用瓷瓶、陶罐装饰自己的书斋、客厅,以体现主人自身的文化修养及品位。这些我们都能从现在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或古代绘画中看到。现代的家居陈设,大多趋于以下两大风格的定位:一是中国古典主义风格和中式现代简约风格;二是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和西式现代简约风格。两者的区别在于:颜色基调的不同以及家具与饰品的不同,相形之下,目前,大多数家装都采用了中式装修与陈设,这就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品提供了极大的市场空间。就常德的城市发展速度来看,不要多少年,常德城区将步入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大型城市。

二、意义与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陶瓷产业市场行情并不是十分乐观,产业出现订单下滑的状况令其产业备受压力。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和价格不断地上涨,加之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加大,导致陶瓷行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地加大,而利润却在不断地降低,行业生存备受压力。

从整体来看,现阶段我国陶瓷产业的低成本优势已经消失。加上用工荒、薪酬福利的快速上涨,及节能减排的压力之下,创新不足导致我国大多数的陶卫企业处于产业底层,加上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发展中国家的不断追赶,让我国陶卫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之路。总之,我国陶瓷产业面对陶瓷产业低成本优势的消失,要尽快的从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升级,这也是市场的必然趋势。 陶瓷产业作为生产成本较低的产业已经不复存在,各种因素导致陶瓷企业面临挑战,前路坎坷。但是陶瓷企业应该振作起来,积极探索,寻求创新型人才创造出新型的陶瓷产业,寻找到一条有利于行业发展的道路。

在这里,我们将开发陶瓷本性的艺术特色,利用全新的企业和管理模式,建设“艺术型企业”,发挥知识创造与设计的作用,一方面提高陶瓷行业的科技水平,甚至进行技术创新,科技化生产,一方面坚持跨行跨界学习,因为企业的创新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陶瓷技术的创新,可能是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工艺创新、应用创新,或者是各种创新元素的聚集。因此对于提升常德市陶瓷行业的整体水平,这样的艺术瓷厂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三、市场定位

1、常德陶瓷行业对外的门面所在:“艺术瓷厂”的开办,主要是利用本地艺术家资源创作出一批让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陶瓷作品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将其打造成常德陶瓷行业的形象企业,随着市场的提升,还可邀请一批省内外名家前来创作交流,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扩大常德陶瓷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还可增强常德陶瓷行业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提升陶瓷行业的整体水平。

2、常德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这里,我们会聚集常德市工艺美术及陶瓷行业的各方大师,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争取达到常德市陶瓷行业的最高水平。大师们以顾问或者股东的形式在企业挂名,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最新陶艺。成立“艺术瓷厂”美研所,进行艺术的探索,提高企业产品的艺术水平。

3、常德市民的学习之处:在艺术瓷制作的间隙,还可面向广大青少年、大学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或陶瓷爱好者,提供给他们陶瓷艺术的兴趣实践,为常德在今后的时间内培养出更多的艺术后备人才以及青少年素质教育。

四、实施方案:

(一)场地要求:

1、烧制车间:至少不低于100平方米的面积以及不低于四米的空间高度(必须在一楼或平房)。

2、创作室:至少不低于80平方米的面积。

3、半成品与成品仓库:100平方米左右即可。

4、陶艺体验区:60~100平方米即可。

5、办公室区域:20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即可。

(二)设备投入:

1、气窑(以1m3容积计)约2~2.5万元左右,(可同时烧制20~30个瓷瓶)

2、硅板及支架:约2万元左右

3、红炉(即电炉):约1万元左右(1个立方容积)

4、素烧坯:景德镇 平均150—200元/个

醴陵 平均300—400元/个

5、包装:景德镇 平均约100元/个

醴陵 平均约150元/个

6、釉料及各种色彩:约万元左右

7、烧窑工:3000~5000元/月(醴陵技工)

另:可由景德镇设备或瓷瓶提供商承包烧制,以成品率计算费用,要面商!

8、烧制成本:约1200~1500元/窑(管运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约600元/窑(电炉)

9、其它辅料:约1万元

(三)成品产出:

1、平均1个瓶:可卖3~5千元左右,如:乘以20瓶=6~10万元/窑

2、陶艺体验:100元/人,每天至少可接纳20人×100=2000元/天

五、风险分析与控制

1、市场风险:

对于常德这样的内地三线城市,要发展一个比较大的市场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况且定位在常德这样一个非省会,非自治县市的地区,仅仅面向常德市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开发足够大的市场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精力支持以及资金的大项目。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开篇就要站在全省的高度,联合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及各个有关商会,加强宣传工作,并且加强常德名家与省内各地的交流与学习,打响知名度。

2、技术风险:

陶艺一直以来都是以人工为主要劳动力,要形成技术性需要一个大的突破,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应接不暇,我们必须首先要保持信息的流通,建立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共账号,及时关注全国各地的行业动态,虚心学习,培养一支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定期轮番的外出学习,提高本身的素质,利于公司的发展。

六、经济与社会效益

1、“艺术瓷厂”的开设,一方面能填补常德艺术品市场的一个空白,又能为常德文化产业的提升拓展新的路径,为本地区艺术家提供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2、“艺术瓷厂”的开设,对于常德市整个陶瓷行业来说将会是一个里程碑,这意味着常德市陶瓷行业终于有一个中心所在,这意味着常德市陶瓷行业将会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规整,这有利于常德市陶瓷行业的发展。

3、“艺术瓷厂”的开设,对于常德人民是一个非常好的陶冶情操的机会,在业余时间,可以来亲身体验,放松紧绷的神经,丰富精神生活,同时还可以提升常德人民的审美水平,加强艺术性的建设,这对于常德市以后的发展更是起了奠基作用。

4、“艺术瓷厂”有较好的投入产出回报率,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整个投资在10—15万元左右(不计场地)即可开始启动,经济成本低,如另有一部分资金作为后期周转或营销推介,将会更好使“艺术瓷厂”的品牌形象加以提升。当然,在此报告中,不可能详细地计算出投入和产出的具体数据,这有待于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以及开办前期的精打细算筹划中加以解

决,但总的原则下,此项目是一个不错的艺术投资项目。

5、“艺术瓷厂”产品的收藏与交易同时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财富的积累对于开展各项工作,包括对于工艺美校的合作,以及湖南文理学院的社团指导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七、营销方式

1、在收藏家中推介:以名家画瓷带动收藏。(正是因为大师齐聚一堂,会更多的迸发灵感和创意,就会有更多优秀作品的产生,而在于同行业人士中,欣赏的就是这些优秀的作品,收藏之风自然兴起。)

2、在中、小学生中推介: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赞助中小学生的课外陶艺比赛,并设臵奖品,例如大师的陶艺作品等;与工艺美校合作,定期带学生进行参观或见习,并对优秀实习生给予奖励,以培养公司的后备人才;以湖南文理学院艺术学院为平台,成立湖南文理学院陶瓷协会,企业作为社团课外活动中心,并且指定人员对社团进行专业的指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时尚青年中推介:作为时尚青年结婚纪念物珍藏。(在现代西方和韩国潮流漫天飞舞的环境中,潮流正在慢慢的走向复古和中国风,时尚青年在追求个性时尚的同时,也会更加追求有文化内涵的结婚家居装饰或纪念品,作为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之风的陶瓷便是不二之选,我们可以推出根据婚房家居风格,定制陶艺家居摆设,或是根据新婚青年的浪漫爱情故事,打造出有个性的新婚纪念品。)

刘主席11日交待事宜

1、尽快和赵总落实演员认证收取标准,并与海姐沟通。

2、请赵总通知黄会计,告知工资标准(1000元/月)。

3、拟定18日中午在天福聚餐,参加人员有:

刘、周、赵、(杨)、海、戴、陈、小萍、小郑、程娟、王鑫、李平艳、 (张卓姐)、刘司、(杨夫人)、王立坚、赵司(共14—17人)

4、抓紧报批演出经纪人收费标准(物价)

5、张青渠

第6篇:关于《内蒙古会展业发展的制约瓶颈、解决办法及未来发展规划》的调查报告

关于《内蒙古会展业发展的制约瓶颈、解决办法及未来发展规划》的调查报告

学院::旅 游 学 院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班级:09会 展 班

姓名:高 飞郝 凯

目录

(一)内蒙古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

3(二)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 ................. 4

1.旅游业的被动收益阶段: ................... 4

2.旅游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阶段: ..................... 4

3.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完全融合阶段: .................

5(三)内蒙古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

(四)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 ...................... 5

调查地点:呼和浩特市

暂时的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迎来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所以我们对内蒙古的会展业进行了调查。

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区文化产业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内蒙古会展业的平均增速达26%。2007年,以总投资4亿多元的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为代表,一批高档会展场馆和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内蒙古大中型展馆达10余座,室内展览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全年共举办会展40多场,各种参会客户和观众累计390多万人。

(一)内蒙古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内蒙古共举办了大大小小的集文化娱乐、经贸洽谈、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群众节庆文化活动上千次之多,知名的大型节庆文化活动有30多个。如分别在呼包两市举办的两届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六届昭君文化节、呼伦贝尔市举办的四届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阿拉善盟举办的国际生态旅游文化节、通辽市举办的七届科尔沁艺术节、乌兰察布市举办的三届全国蒙古族服装服饰展等等,都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按照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提出的标准,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已初步具备了形成区域性会展城市圈的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在“增长竞争力”指标上分别列全国前三强;这一城市圈积聚了内蒙古35.1%的城镇人口,45%的工业固定资产,73%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52%的生产总值;“十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23.4%;有较发达的公路、铁路、民航立体交通运输网和通讯信息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产业结构升级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区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85%以上,外贸出口额占全区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76%以上,经济外向度显著提高;在内蒙古属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匹配条件、投资环境和发展基础最好的经济区域。目前,这三个城市的大型展馆建设速度和规模在我国西部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正在形成功能互补、竞合互动、布局合理、相对集中的区

域性会展城市圈。

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其独特的经济带动作用日渐显现,被国内外经济界称为“无烟工业”。在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少城市借“展”借“会”既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区会展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会展业在我区也只是有“展”无“会”。硬件设施落后,会展人才的匮乏,还有专业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是我区会展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同样也是内蒙古展览馆所面临的问题。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即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所以,会展业在我区如何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有前景也有挑战的重要课题。

(二)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 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产业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也就是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的一种与身俱在的和固有的局部组合。而我们现在讲的会展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就是将这种结合从初级的、被动的和局部的阶段提升到高级、主动和全面的阶段。

1.旅游业的被动收益阶段: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使二者有一种固有的内在的局部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初级阶段的被动结合。它主要体现在会展业给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客源即来自异地的会展主办者和参与者,而这些客源所带来的旅游需求又使旅游业中的饭店业和旅游公司得益丰厚。但会展业为旅游业带来的客源面前,旅游业没有充分认识、准备不足,十分被动,无论是它们的数量、质量还是服务项目都不能满足会展业发展的需求,更不要说主动推出会展服务项目或去开发会展业发展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了。在这一阶段,会展业的发展常常受制于旅游业。

2.旅游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阶段:指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突破了原有的那种内在固有的局部联系,会展业的发展给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旅游业开始认识到会展业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从而使旅游业从被动消极地局部结合转入积极参与和配合阶段。这第二阶段的主要表现为:会展业发展产生的大量特殊需求给旅游业创造了许多的商机,旅游业从仅对来自异地的会展主办者与参与者,即会展旅游者提供服务而转向对各种会展活动的全面接待服务即整个会展业。会展成为旅游业新的兴奋点,旅游业纷纷推出为会展业服务的产品,即满足了会展业发展过程的需求,推动了会展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旅游业受益水平比第一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众多的旅游企业仅以提供服务这种相同的方式进入会展业,势必导致产品雷同,形成过度竞争,重演价格战的恶梦。由于旅游企业在这一阶段还没有承担会展的策划和组织功能,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旅游业的被动受益。这一阶段的结合还是局部和浅层次的;

3.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完全融合阶段: 这是两者结合的高级阶段,是指两者的结合突破了原来内在固有的那种局部联系,旅游企业不仅突破了对异地会展活动举办者与参与者的接待服务,也突破了对整个会展业服务接待局限,开始承担会展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会展业与旅游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推动。

(三)内蒙古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内蒙古会展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的现实又让我们忧心忡忡:目前,内蒙古会展业发展水平与内蒙古在全国的经济实力排名极不相符,处于落后位置。据《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8)》公布的数据,从展会数量上看,在第16位徘徊,内蒙古位居全国会展业二类地区倒数第二,我区会展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展会规模小,场馆利用率低。近年来,场馆设施建设为内蒙古会展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是场馆在投入使用后,又遇到了难题,会展规模小,数量少,场馆的利用率普遍偏低。据了解,自治区60周年大庆过后内蒙古各场馆普遍冷清。

第二:缺乏特色和品牌。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郭晓川分析道,目前,全国会展业发展趋势分化,具体体现在一线城市以国际性、全国性会展为突破口,

二、三线城市则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为基础展开会展营销。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内蒙古会展业在特色和品牌的打造上需要进一步努力。

第三:会展服务质量低,缺乏专业人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焦志强认为,内蒙古会展和旅游、交通、住宿等配合仍是老大难问题,会展的服务和管理跟不上形势需要。为展览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息等水平相对滞后,这制约了内蒙古展览规模经济的发挥。内蒙古东昭展览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永文则表示,从目前来看,内蒙古会展业的发展需求与专业会展人才供给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中。同时,人们对会展业的模糊认识,也导致会展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使得内蒙古会展业缺乏竞争力。

(四)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

根据内蒙古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便于发展国际贸易。广阔的天然草原、丰富的煤电和天然气等资源,为内蒙古品牌展会的诞生提供了先决条件。而且,近10年来,内蒙古培育出了自己的民族品牌,形成了煤炭、化工、电力、羊绒、乳业等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在国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表现在会展业上,这些产业集群有可能成为内蒙古会展业中的品牌项目。此外,内蒙古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这些特有的旅游资源,可以实现会展业和旅游业的优势互补,发展会展旅,我个人认为针对会展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做以下四点分析来解决问题:

第一: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展馆建设,避免会展企业小而散,搞恶性竞争,力争走专业化、大型化之路。

第二:创建自治区特色品牌,用品牌效应推动会展业的发展。《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发展会展业列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明确指出:“培育会展主体和会展品牌,发展草原文化节、药交会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搭建经贸合作平台,提高展销活动的知名度和会展业

的影响力。”内蒙古优美的草原风貌、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风土人情的有机融合必能使“内蒙古草原文化”概念闻名于世,所以要主打具有比较优势的“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和集会展、经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昭君文化节”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加速会展经营的品牌化,创立特色会展品牌。

第三:通过培植专业化的展览公司和聘用专业的展览人才来推动内蒙古会展业的发展。无论是从会展业发展趋势的要求上,还是从存在问题的解决上,都从方方面面对会展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的说会展人才指的是策划和实施层次的人才,其中包括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与会展支持型人才。会展核心人才是会展策划组织的核心、也是会展设计制作服务的核心,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知识面最广,专业性最强。我们可以利用自治区的各大高校来培养人才,同时区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支持会展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之一的会展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会展经济所生产的效益及其强大的带动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重视。争当会展名城、打造城市“名片”、兴建大型会展场馆、举办各种会议和展览已成为许多城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加快我区会展业的发展刻不容缓。

从长远看,发展内蒙古的会展经济必须面向全国、面向国际,规范市场形成品牌。只有打造知名度高、信誉好、优质的品牌展览会才能将内蒙古的会展产业做大做强,内蒙古的会展经济也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要打造会展经济优质的品牌,必须确立好自己的定位。内蒙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俄罗斯、蒙古国边境接壤,广阔的天然草原,占全国产量第一的羊绒生产企业,丰富的煤电和天然气资源,迅速发展的奶牛养殖业等众多推动自治区发展的资源和产业,是可造就我区品牌展览会的无限资源。内蒙古在今后应下大力气培育自己的品牌展览会。利用我区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便利条件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培育“中蒙俄三国边境贸易洽谈会”,培育“中国奶业产品博览会”、“中国草牧业博览会”、“中国羊绒及皮毛博览会”,发展“内蒙古民族商品交易会”、“内蒙古文化产业博览会”、“内蒙古旅游交易会”、“内蒙古药交会”,从形式上创新,改革做大做强“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等具有地区特色的品牌展览会,并通过培植专业化的展览公司和聘用专业的展览人才来推动会展业的发展,改善现有场馆的办展条件,提高办展和管理水平,提供优质服务。从而确立内蒙古会展业品牌展会的发展方向,真正使21世纪的朝阳产业——会展业,成为我区城市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第7篇:关于申请购置彩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彩超超声检查的发展与本科室现状:

随着医院的医疗环境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将迎来大增长的2010年,预计下半年的日门诊量将要达到600人。如门诊量达到600人,超声检查人数将会达到140-150人,目前,本科室拥有的三台彩超满负荷运转,最多可满足120人左右的检查。而且西门子G-50型彩超技术已经相对落后,目前仅用于妇科阴超以及体检用,随着超声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随着超声病人的不断增多,我们急需增加一台高档设备腹部彩超来满足目前以及未来门诊病人的增长。 ■技术可能性:

本科室现有医生7人,医学影像执业医师五名,四人具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三人曾在上海、南通等地进修,资质上能胜任。

■设备可能性:

本科室申请购置一台高档腹部彩色多普勒诊断系统,价格在150-180万左右。从目前医院状况和科室发展需要方面,较为合适。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

首先能解决现有病人拥挤,等候时间很长的问题,大大方便病人的就诊。因现有三台机器,具有各自分工,1号室菲利普主要检查心脏、血管、小器官等等,2号机GEV-730主要检查四维产科超声,

普通产科,乳腺等,3号室西门子主要检查妇科阴超病人兼体检用,而普通腹部超声(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现由1号室和2号室做,有时病人等候时间较长(经常大于1小时)。

经济效益方面。按每天检查40例计算,每例病人平均费用72.5元,40×72.5×365=1058000元,两年即可收回成本,经济效益颇为可观,可望成为本科室新的增长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本科室现在添置一台高档腹部彩超是较为适宜的,并且能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领导批准为感!

如皋市博爱医院B超室

2007年4月21日

第8篇:关于成立摄影工作室的可行性报告

摄影工作室概况

摄影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 许多工作室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利益等而共同努力的集体。一般没有资金进行企业注册,或员工较少的团体常以工作室的名义存在。 工作室的规模一般不大,成员间的利益平等,大部分无职位之分,各自负责各自应做的事。 大部分工作室的事务可由成员一起讨论、决定。

早期区分摄影工作室是以楼宇内的小型店加网络店的经营模式。现很多工作室都已经大型化,甚至影楼化。但是一对一的拍摄服务还是区分摄影工作室和影楼的一个重要区别。工作室抛弃了呆板的模式化的拍摄,自然就是美,拍摄手法不过于花窍而令情感失真。感受生活,才是摄影师与主角沟通的重点,透过摄影师的艺术感染力,带领新人的情绪投入角色,令每辑婚纱照变得独一无二,绝对个性化。工作室一般都是透明消费,前期一次性收取费用,后续不用另外加钱.比如化妆时间假睫毛安瓶首饰都是免费使用,挑选婚纱时也是任选的.最重要的是拍摄影都是一对一拍摄,也就是一位摄影师一位化妆师还有一位灯光助理全天跟随拍摄.拍完后即把底片赠送给客人,不会让客人再花一百多块钱买一张底片.一对一的拍摄,使得新人在拍摄过程中更放松,更自然,摄影师也有足够的时间找出新人最美丽的一面,而不是像传统影楼一样,一个摄影师拍三对甚至七八对..正因为如此N多人

性化的服务,全国各地的工作室发展的都比较好,

可以说摄影工作室就是婚纱摄影的定制服务和个性化的服务。北京摄影工作室现状分析:

摄影工作室面临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缺失、员工培训缺失、服务和水平参差不齐、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源是工作室投资门槛低,技术性强。所以从业者多为有一技之长、具有影楼工作经验的外来打工人群。这些人少小离家,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在影楼 打工,先从杂工干起,然后以师傅带徒弟方式学到了一门技术,比如摄影、化妆。大多没接受过系统教育。他们在有一定行业经验之后便合作成立摄影工作室,怀着单纯的致富梦踏上了创业之路。相比之下自我能力的提高、学习充电意识不足。虽然工作室门槛低、但是是相对投资、技术来说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具有文化创意行业特点,属于艺术领域范畴。可以说管理水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制约工作室发展的瓶颈。其经营管理还是要走正规化路线。这就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进行开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引领行业的发展。

摄影工作室的产品类型:

第一种:影楼纯内景婚纱拍摄

这种婚纱摄影是最传统的方式,即在婚纱影楼里,由专业的化妆师摄影师在室内的人工背景前拍婚纱照,价格大概在2500~5000元。

第二种:内景外景相结合

这种也是时下最主流的婚纱摄影方式,随着婚纱摄影工作室的兴起,外景婚纱照逐渐成了主流趋势。如今无论是专业的婚纱影楼还是摄影工作室,基本上都是采用内景外景相结合的方式,由专业的化妆师摄影师在室内的人工背景前拍摄,以及部分城市或城郊外景的拍摄,价格比单纯的室内婚纱照稍贵。

第三种:蜜月旅游全外景婚纱照

对于要求较高的新人,则会选择远一点的美景来拍婚纱照。在享受蜜月旅行的过程中,挺实在在风景绝佳的自然外景地留下最美好的瞬间,着实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不过这种婚纱摄影方式对资金投入相对较高,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蜜月外景地有海南、云南,西藏,四川等等。 蜜月旅行式的全外景婚纱照费用最高

第四种:自己动手DIY

婚纱照DIY也就是自己策划,在化妆师、摄影师、灯光师协助下拍摄,自己动手拍婚纱照可以充分享受婚纱摄影的乐趣,而且花费最少。

第5种:DV摄影短片婚纱

工作室工作流程

1、预约客户

2、面谈套系内容,签订合约

确定套系包含的内容(照片的入册数量、相册与相框种类、可免费选择的礼服套数、外景拍摄地、赠品内容、是否提供底片光盘等)。

3.预约拍摄时间

一般情况下影楼工作人员会提前通过电话方式与您预约到场拍摄时间,并告知拍照的注意事项、必备物品;

4.拍摄

新人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到指定场所拍照,拍照过程一般要一整天时间。整个过程包括选择服装、化妆造型、室内拍摄、外景拍摄等;

5.后期制作

拍摄完后,影楼会告知挑选照片的具体时间,影楼也会将照片送到专业的后期制作公司进行制作。包含了设计、修片、冲印制作等;a.设计,主要是对照片进行裁剪、拼接、加入文字、添加艺术效果等。

b.修片,主要是调整照片的亮度、对比度、色彩,淡化皱纹、黑点等。

c.修改,针对客人的建议来对照片进一步修改完善等。d.冲印和制作,通过专业的设备制作相册、版画等产品。

6.挑选照片

根据所选择的套系中所规定的入册照片数量,在全部样片中进行筛选。例如套系中规定入册30张,则新人只能从所有样片中选择30张,交给影楼制作相册,其余样片一般只以刻录光盘的方式提供。

7.领取相册

按照约定日期到影楼领取制作完成的相册、相框及相关赠品;工作室成员组织形式

1. 董事长(总经理)

2. 艺术总监(运营主管)

3. 业务员(总经理兼职)

4. 摄影师

5. 化妆师

6. 设计师

7. 灯光师(摄影助理)

工作室硬件配置

1. 电脑4台

2. 相机2部

3. 道具

4. 服装

5. 100平米左右工作空间(接待、影棚、道具间)

工作室软件配置

1. 总投资金额15万人民币

2. 广告投入

3. 签约摄影基地

4. 签约产品制作工厂

5. 签约婚博会

工作室选址

原则上选择4环以内交通便利的地铁沿线,商、住两用小区 工作室取名

工作室文化(企业文化)

1. 《员工岗位职责暨奖惩办法》

2. 《产品服务质量可追溯机制》(质量控制)

3. 《统一化服务标准细则暨员工培训制度》

4. 《例会制度》

5. 《薪资福利制度》

6. 《职务晋升评定办法》

管理构架

1. 客户部(总经理、业务员)

2. 运营部(艺术总监)

3. 技术部(摄影师、化妆师、设计师)

4. 创意部(艺术总监)

马斌臣 2011年4月2日

第9篇:关于申报高级技工学校的可行性报告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申报高级技工学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和《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2]8号)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天津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的指导思想,坚持“规范管理、提高质量、贴近企业、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服务于生产劳动一线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的办学方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乘势而上,夯实基础,扎实办学,为天津重点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自2010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以来,在全面落实国重校办学标准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拓展功能,扩大规模,申办高级技工学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现就申报高级技工学校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如下:

一、 办学亮点鲜明,彰显出申办高级技校的优势

1、以素质教育为本,德育工作有亮点。

学校设立了由校长、书记直接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由校领导、科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组成的五级学生工作队伍;建立了一批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德育工作层层定目标,逐级抓落实,已经形成了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紧密结合的全员育人的工作网络,在实现学生成人、成型、成才的教育目标上发挥了强大的合力。

学校实行封闭式和半军事化管理,在严明学校纪律、塑造学生优良的品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校同时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就业指导讲座、开办业余党校、社会服务、心理健康讲座、安全法制宣传、体育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目前,我校已经形成由德育量化成绩、文化

1 课成绩、技能等级成绩三方面组成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和推荐就业的依据。学生每年的操行考核合格率在97%以上,建校以来无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2、形式多样,以点带面,培训工作有亮点

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开设技工班学历教育的同时,注重办学模式的创新,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的职工培训。

一是依托求知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所,广泛开展了“农民工培训”,培训后学员基本达到了中级技术工人水平,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切实得到明显增强,绝大多数学员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为促进农民工就业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推动农民进一步增收探索了一条新路子。近三年为农民工培训达到?人次,获得了农民工和政府的好评,2010年我校职业技能鉴定所被天津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予“技能鉴定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求知培训中心被评为“西青区先进集体”。

二是针对职工上岗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多项“职工岗前培训”和“在职职工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工的技术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职工培训有声有色,几年来,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中高级技能人才。如与天津一汽华利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入职职工的岗前培训;与天辅机电有限公司合作编写了天车工培训教材,并应用于公司员工实际培训中;与海华技术开发中心合作了职工的无线电装接工培训;与理洋泽有限公司合作了职工的车工培训;与高速集团合作进行了驾驶员培训等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适应企业发展新形势,为企业度身打造急需的培训项目。如应天津市银龙预应力刚才集团有限公司的要求专门调研编写了《银龙集团员工电工培训方案》和讲义,并对公司30名职工进行了维修电工的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

2 培训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实现了校企双赢,以点带面,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校多项工作上水平,我校也被确定为“天津市滨海新区职工素质培训基地”。

3、就业渠道通畅,校企合作有亮点

本着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的原则,学校发起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经过长期的努力,学校先后与市内多家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聘用企业人员到校任教、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安排学校教师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等形式,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融合。同时,学校建有供学生综合实习的附属工厂,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对接。学校成立了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努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按专业性质实行了“订单式”、“工学交替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达到47%左右。多年来,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

我校隶属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明显的优势。学校未雨绸缪,成立了顶岗实习科和就业科,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就业网络,同时做好了毕业生跟踪管理。近年来,学校与天津钢管集团公司、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丰田发动机公司、天辅机电有限公司、中电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华北电力建设公司、华为(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等42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用人关系,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等不到毕业就已经提前被用人单位预订,就业渠道十分通畅。

工作扎实有效,彰显出申办高级技校的充分自信

1、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实力日益雄厚。

学校创办于1972年,是国家级重点技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第50所,学校占地面积267亩,建筑面积57000平方米,开设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数控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现代物流等12个专业。在校生3286人,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专任教师161人,企业兼职教师28人;学校建有机电、数控、汽修、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五大类校内实训基地;拥有电力拖动与PLC、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网络维护等实训实习室;实训实习设备总值2125万元。经过几十年

3 的拼搏发展,学校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天津市技工学校系统先进学校、天津市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天津市2010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市技工院校系统示范课评比优秀组织奖,全国技工院校德育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并连续多年被授予“市级文明学校”荣誉称号,为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1、创新发展有力,拥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现校领导班子6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均具备副高级职称,年龄结构合理,都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管理经验。

一是领导班子在事关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上,始终能坚持集体议事制度,推行校务公开,保证重大问题决策无失误,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是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理念先进。领导班子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了在专业建设、培养规格、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基本思路。确定了“规范管理、提高质量、贴近企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服务于生产劳动一线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方向。

三是不断更新办学观念,规划学校未来。近年来,学校主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走出了一条先外延,后内涵的发展之路。领导班子在学校规划建设中着重实施了三个战略:

质量提升战略。根据天津重点发展产业、重大建设项目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积极打造精品专业;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机制;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以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能力提升战略。积极营造校企合作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着力推进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

4 设,全力打造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服务提升战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为我市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

近三年,学校为天津重点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输送了5000余名技能型人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技能水平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校已成为天津市企业技能型人才重要的培养、培训和输送基地。

2、培养措施得力,造就了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

学校在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校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出台相关政策,注重抓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现有在职教师161人,其中技术理论课教师90人,实习指导教师27人,一体化教师 人;兼职教师28名。学校教师队伍精干,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能够满足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学工作。

为了打造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出台激励政策,促进教师学历能力的提高。除了坚持新引进 的教师必须具有大本以上学历和能力,加大从职业高校毕业生中招录新教师的力度之外,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专门负责的师资队伍建设小组,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学习毕业后学校报销 1/3的学费,调动了广大教师学习深造的积极性。

第二, 多项措施并重,促进教师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教师 实践教学能力和办公能力,近三年,学校有计划的安排6名教师参加国 家级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利用寒暑假的实践安排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和调研;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带学生进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教学业务竞赛和教研,每年开展技能训练展示活动,选拔教师带学生训练并组队参加天津市职业

5 技能大赛,对获得成绩的教师学校予以表彰。利用业务时间或寒暑假刚放假前的几周时间,在学校实训中心进行不同内容的校内培训,结束后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教师人均培训学时超过40学时等。通过对教师进行科学严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为教师提供了提高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使教师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适应了高级技工教育发展的需要。近三年,学校有计划地安排42名教师下企业进行为期1—6个月的实践,占教师队伍总数的26.1%;周峰、李卫国等5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和市级优秀教师称号,39名教师在国家级和市级各类业务竞赛中获奖,如

——2010年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比赛活动中,于忠武老师获一等奖,肖艳云老师获二等奖;在天津市信息化大赛多媒体教学软件项目中,杨晓明老师获得二等奖,张芳芳老师获得三等奖;

——2011年尚玉凤老师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市级一等奖;杨璐铨老师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创新杯”教师课件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市级二等奖;苏国芬的《语文》课在天津市技校系统“示范课”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示范课”,并获得说课比赛一等奖;在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师说课比赛中刘振艳老师荣获二等奖;在天津市技工院校系统优秀教案、课件评选活动中,魏忠芳老师荣获教案一等奖;

——2012年刘楠老师在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荣获课件类一等奖,在“劳动社杯”全国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大赛中荣获说课二等奖;杨璐铨老师在“劳动社”杯全国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示范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王海东和李欣老师在“劳动社”杯全国技工院校数控加工专业课多媒体仿真课件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天津市技校系统“示范课”评选活动中,赵燕杰老师荣获说课比赛二等奖;李欣老师在数控加工专业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中的论文《车工实习中“切断与车槽”课题的教学方法浅析》获得答辩一等奖。

第三, 依托学校就业科,不断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长期坚持聘 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

6 师,并对我校专业建设给予建议和指导。近三年,我校共聘请兼职教师28人,已成为我校相对稳定的专业兼职教师,这大大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也带动了我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学校的师资能够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所开办专业的师资需求。

3、专业设置合理,满足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顺应天津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商贸服务等重点支柱产业和今后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形势,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成立了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面向市场,加强调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了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布局,开设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数控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会计等专业为核心的13个专业,专业设置与我市的重点支柱产业基本接轨。目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数控加工高级技工专业办学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同时,为了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增强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我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为依托,形成了以重点专业为核心带动专业群发展和专业水平全面提升的发展思路,从而带动了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4、教改不断深化,贴近了企业岗位需求。

学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依据教学突出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不断探寻和完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各专业课程建设本着为天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按照“宽基础,大口径,淡化课程界限,突出素质和能力”的思路,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实训项目三个系统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方

7 法,开展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下,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创新教育内容,同时加强了校本教材建设,参编教材、自主开发编写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15本,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如: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和数控加工专业,把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教学合并进行,改善了理论与实习脱节的情况,实训实习场所与课堂融为一体。最终的课程综合设计实习,以专业岗位所面临的实际工作为导向,组织综合性教学内容,突出学生运用不同课程、不同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材建设上,关注实习设备与相关教材的配套,采用校企合作开发的,将理论知识与实习训练合二为一的校本教材。在教师配备上,“一体化”课程均由兼具理论和实习教师资格并且具有相关职业技能水平的教师担任。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场景教学法,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习实训场所,围绕课题模块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学校推行了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将教学同职业资格技能培训相结合,将技能考核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相结合,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学校每年举办技能训练展示活动,以专业为单位,组建技能训练小组,开展初级培训、强化培训、技能展示和比赛,同时依托学校实习工厂开展生产性实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技能培养效果显著,近年来,有39名学生在国家级和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不同奖项。

三、 建设基础雄厚,彰显出申办高级技校的良好保障

1、学校拥有可靠的经费来源

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是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学校是全额预算单位,经费来源由财政拨款、学费收入、上级主管部门专项拨款、同系统单位单位赞助等四部分组成。近三年的生均经费分别为6308元、5672元、7853元。

8 学校经费除满足人员工资、日常支出、常规教学支出等需要外,每年均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师资培训、改善办学条件、更新实验实习设备,新增建筑面积等。学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重视,每年均支持学校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多,稳中有升,能够充分满足学校办学和发展的需要;学校建设发展快,教学条件好。

2、学校管理规范,拥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同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强化各项工作。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监督和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学校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研究处理学校重大事务;定期召开教代会,充分听取民意,决策学校发展大计。学校评优评先、干部任免、职称评聘等工作严格执行公示制度。

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首先,《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对教学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如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考试管理、实习教学、教学基本规范、教学事故处理等;第二,坚持教学校长参与,督导室和教务科负责的听课小组集中听评课活动,教学部主任每月听评课活动,建立了学生信息员制度,邀请对口企业献计献策,实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构建了校长--教务科、督导室—教学部--学生四个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第三,制定实施了《教师教学督导评估办法》,全面评价教师授课质量、教学工作量、学术科研工作和教学规范执行情况,内容涵盖教师教学工作各方面,综合评定教学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3、学校拥有较完备的校内实训场所和设备。

学校目前有机电、数控、汽车、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五大类实训基地,拥有机电实训楼、汽修实训楼,机加工、钳工、电工实习场,还有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与PLC、数控编程、计算机多媒体制作、物流实训室、会计电算化等25个实训室,实习设备1305台套,现共有实习实训场地15405平方米,设备总值2125万元,能够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需

9 要,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较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机电实训基地拥有2个实训车间及变频调速系统实训室、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室、气动液压基础实训室等11个实训室,工位总计409个;数控实训基地拥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普通车床、铣刨磨锯等机器、气动液压基础实训装置等主要设备设施和数控模拟软件50套;汽车维修实训基地配置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设备、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设备、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实训设备、整车实训设备等总计119台套,工位总计207个;学校建有计算机房8个、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1个、计算机局域网组建实训室1个、动漫工作室1个。上述实训设备设施为学校拟开设的高级技工专业积极有效地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相应工种的社会培训搭建了平台,可确保拟开设的四个专业每个学生都有规定的实习工位。

综上所述,学校借助周边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的发展优势,满足高 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有边建设边使用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条件;学校自身有多年技工培养经验,有合作企业广泛的人才技术力量支持,学校规划已纳入上级主管部门总体规划之中。从以上多方面分析、论证,我校申办高级技工学校是可行的。

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72年,隶属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995年晋升为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第五十所,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技工系统先进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306.7亩,建筑面积57446.5平方米,实习场所10405平方米,拥有机电实训楼、汽修实训楼,机加工、钳工、电工实

10 习场,还有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与PLC、数控编程、计算机多媒体制作等25个实训室,实习设备1305台套。现有在职教职工337人,教师16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90人,中级职称教师27人,技术理论课教师90人,实习指导教师27人,学历教育在校生3286人。学校开设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等13个专业,能够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同时,学校每年还承担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任务,近三年共完成培训6000余人次,完成技能鉴定2500余人次。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已有了很大发展,为建设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上一篇:观感动中国观后感下一篇:主斜井皮带机安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