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精选8篇)

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1

[摘 要]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会展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从旅游会展的视野,对旅游会展的现状、存在问题、管理模式做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旅游会展的对策。本文主要以大型旅游交易会、展览会及博览会为研究对象,而未对旅游会议、节事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状 管理模式 对策 旅游会展

一、我国旅游会展的现状分析

自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于1993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旅游会展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推进器”,得到了我国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视,使全国各城市形成了一股大办旅游会展的热潮。目前每年全国举行或组织参与的的各种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展览会不下20场次。

纵观历年全国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展览会,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会展具有以下特点:

1.类型多样,层次众多

每年全国举行的各种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展览会种类繁多。

2.主题多样,形式不断创新

随着携程、51766网站为代表的第四类旅游网站的出现,旅游会展形式不断创新,出现了虚拟旅游会展―网上展览会,这种形式使旅游展会更具推广效果。网上博览会所采用的是“自助式旅游大卖场”模式,运用这种模式,博览会将会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供需双赢的信息流平台与交易平台。换言之,展商借助这样的博览会可以完成从收集市场信息,产生销售线索,到制定销售方案,实现销售目标等完整的营销体验。

为了更好地推介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具有鲜明的主题的旅游展会也相继亮相,如红色旅游博览会、森林旅游博览会、民俗文化旅游博览会等。

3.展出规模不断扩大,展台搭建更具特色

以历届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为例,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业界参展需求的增加,各种类型的旅游会展的场馆规模都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为了取得更好的展台视觉效果,各展团及参展单位积极组织,认真筹备,注重突出自身特质,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计,使展台设计更加新颖、展台搭建更具特色。

4.旅游会展的管理模式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目前我国的展览会管理模式还停留在“政府主导型”阶段。根据“2006年全国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展览会目录表”,2006年我国举办的旅游会展,除了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的主办有公司参与运作外,其他的主办方都是各级政府部门,在承办单位中,政府承办的比例为45% ,公司参与承办的`比例为55%。可见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及其直属部门、机构仍是办会办展的投资主体。

二、我国旅游会展存在的问题

从全球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会展业还处于市场化、产业化的初级阶段,但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会展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19,我国全年举办的各类展览会数量为1000个,2006年,这一数字跃升至3800多个。然而,当前我国会展业存在着管理法规滞后、准入制度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目前中国市场的展会真正形成规模和品牌的展会还不多。作为我国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会展除了具有上述共性之外,仍存在自身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展会规模偏小,层次较低

一般认为,大型展览的展出面积为5万平方米以上。从表2我们发现,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盛会,除2006年、年和20的展览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以外,其余的都小于5万平方米。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旅游会展。国际旅游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旅游交易会―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2007年展览面积为15万平方米。

2.市场化运作的比例很低

随着旅游会展产业的逐步成熟,我国的旅游会展逐渐向市场化、商业化转型,在很多项目上采取面向社会招标的运作方式。而在由政府总体掌控的大型国际旅游展会的运作中,企业或社会各界也开始承担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子项目。这反映了我国旅游会展办展主体的创新和转型趋势。但是,如前所述,各级政府及其直属部门、机构是仍目前办会办展的投资主体,企业介入的非常少,即市场化运作的比例很低。

3.旅游会展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

国际展览会同盟(UFI)是展览业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之一,UFI对申请加入的展览会的规模、办展历史、国外参展商比例、国外观众的比例等都有极严格的要求。UFI认证对展会的市场推广、品牌意识的增强、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经UFI认证的展览会是高品质展览会的标志。截止到2006年年底,我国内地已获UFI认证的43个国际品牌展览会中,只有国际酒店餐饮设备展一个是旅游展会,这与有着类型、主题多样的旅游会展是不相称的。

4.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中国“入世”,许多新开放行业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会展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会展人才的状况表现为: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流失率大,会展经理人极不成熟,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相对滞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中国有会展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其中从事经营策划的各级管理人员约15万人,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展览专业学习和培训,各地都缺乏真正懂得会展业的人才。

三、大力发展我国旅游会展的对策分析

有识之士认为,会展经济应该沿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合资源、打造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本着这样的原则,笔者认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会展经济,可着力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企业与协会各司其职,是构筑会展业管理模式的三条不可缺少的路径。对于政府而言,应跳出会展活动的微观运作,发挥宏观调控、政策支持、产业导向和市场监督作用。

加强法规建设,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要进一步完善会展业管理办法,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会展管理体制、会展主、承办单位的资格和职责、报批程序、会展市场秩序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导会展业健康发展,加强行业自律,防止同行之间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

2.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

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吸引各地优秀会展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引进和培训双管齐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队伍,也是政府需要加以促进的工作。

国外把会展管理人才划分为核心人才、辅助性人才与支持性人才三类。在核心人才中,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管理人才尤其重要。他们在行业内层次最高,专业操作能力最强。辅助性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与销售等人才;支持性人才则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员等。从中国的客观情况来看,会展支持性人才的培养已具有相对较长的历史,许多高校开设了外语、旅游管理专业,而且教育层次、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这使得支持性人才相对充裕,而会展核心人才和会展辅助性人才缺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要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先有一个较强的师资队伍。但是,中国高校目前专门投身于会展教育与科研的学者不多。

要加强会展教育与科研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应给予相关人员到会展先进国家培训的机会,以便了解国外会展业最新发展状况、研究成果以及会展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支持相关人员到会展企业挂职锻炼;应对会展教材编写和出版给予资助;在科研项目立项、资助额度和研究时间保证方面,也要给予帮助。

4.提高旅游会展的市场化程度

在会展业发展成熟的欧美国家,展览会很少由政府直接出面主办,完全融入了市场化机制,而极少数由政府主办的展览会,也是以招投标方式授权中介机构或展览企业承办。从中国目前会展市场的实际来看,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在现阶段完全退出会展项目的投资领域,完全依赖现有会展企业来办展,但由政府主办的展览会可逐步逐步以招投标方式授权中介机构或展览企业承办,先实行“官办民营”,最终实现“民办民营”。

5.整合资源,打造旅游会展品牌

与实施成功的品牌战略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一样,展览会也要有自己的品牌。

众所周知,中国不缺展览会,缺少的是展览会品牌。为促进中国旅游会展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整合资源,打造旅游会展品牌。

从国内外成功展览会来看,品牌展览会要有六大要素支撑:一是权威协会和行业代表的坚强支持;二是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三是提供专业的展览会服务;四是配合强势的媒体宣传;五是获得国际博览会联盟的资格认可;六是坚持长期的品牌战略。要想把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吸引到展会上来,组织者一定要牢固树立品牌观念,制定品牌战略,对照上述品牌展览会的六大要表,从主题选择、管理服务、场馆设计、展览会的宣传与推广模式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并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立 青:国内外成功展览会的经验及借鉴[J].发展研究,第4期,P7~9

[2]苏文才著:会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出版

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2

关键词:会展旅游,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地域性

一、会展旅游的基本内涵

会展经济即举办会展活动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 它对各个相关行业发展的联动性影响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并为各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所重视。近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际会展商将投资的目光投向中国内陆地区。以武汉为代表的中国中部城市具有良好的地域条件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政策支持, 构建出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了国际会展企业的巨额投资。国内会展行业的发展也日益完善, 目的地管理公司 (destination managemen company, DMC) 、专业会展组织者 (pro-fess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r, PCO) 的建立以及大型会展中心的落成使国内会展行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 会展旅游的概念

会展业与旅游业都属于第三产业, 而会展旅游业的产生则是市场细分的结果, 是服务行业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会展旅游业的概念分为广义的奖励旅游和狭义的会议旅行。广义的会议旅游是指会展奖励旅游 (称会奖旅游) ;狭义的会议旅游是指单纯为组织、出席各类会议而进行的旅游, 称“会议旅行”。会展旅游业即基于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而衍生出的新的行业形式, 是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发展而产生的两个产业相融合的产物。

(二) 会展旅游的特征

1、与会者消费层次较高。

会展旅游与会者人群多为高消费的旅客群, 具有独立的消费意识, 较高的收入水平, 消费水平较普通观光客高, 加之在相对时间里聚集效应, 其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巨大。以2004年在玉溪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为例, 会展举办当期, 玉溪旅游接待人数就有1.24万人次, 旅游收入150多万元, 星级宾馆客房入住率在90%以上, 而在此之前, 玉溪宾馆的入住率只有30%左右。

2、会展地多为旅游胜地。

如今会展举办权的竞争非常激烈, 而在竞争中胜出的举办地多为颇具特色的旅游胜地。国际上, 著名的展馆多分布在地域经济环境较发达的旅游城市, 如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英国伦敦、西班牙马德里等;国内, 大型会展举办地除了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之外, 一些风景好的旅游小镇也成为国际会议的举办地, 如2001年在江苏周庄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APEC) 贸易部非正式会议, 2009年在海南博鳌举行的2009年博鳌亚洲论坛等。

3、不同会议个性化需求。

会议根据不同的类型对会展地的选择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宏伟指出, 信息滞后、服务被动、相互支撑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制约着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 他认为在提供商务会展旅游服务的时, 不仅必须注意到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的影响, 还必须掌握商务客户的行业特点和会展类型, 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服务和提供差异化商务旅游产品, 结合客户商务会展与度假相融合的需求, 提供“菜单式”服务, 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经济下的共识, 而会展旅游的个性化特征也要求各方在发展会展旅游经济时灵活发展。例如, 专业技术型会议多选择在较为安静的环境, 并对专业设备有特殊的要求;股东会议则对会场的服务、餐饮等软环境要求较高;产品展销类会议对场馆要求以及配套服务要求较高。针对于不同的会议个性化要求, 不同城市应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会展旅游。

二、我国会展旅游业的现状

我国会展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并迅速发展, 其年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加之我国旅游市场的供过于求, 我国传统旅游业增长速度开始放慢, 而会展旅游业以其高利润率与迅猛的发展速度吸引国内旅游业界的重视, 并逐渐形成成熟的服务体系。会展旅游 (亦称“奖励旅游”) 对国内旅游企业来说, 是一个全新的市场, 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蕴含着较大的经济利润空间。

目前, 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存在, 主要依托于大型旅游社、目的地管理公司。譬如, 中国青年旅行社专门成立了会展旅游公司, 其他各旅行社也成立了会展旅游部、会议旅游部或者商务旅游部等部门专职负责会展旅游的接待与安排。当前, 与会展旅游业相关的组织机构有:奖励旅游管理协会 (Society of Incentive and Executives, SITE) 、相约明尼阿波利斯———官方会展旅游协会 (Meet Minneapolis, Officia Convention+Visitors Association) 、国际目的地营销协会 (Destination Marketing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DMAI) 、会议旅游局局 (Convention&Visitor Bureau, CVB) 等。

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有以下几大特征:

(一) 会展服务全面化

会展旅游是如何为与会展相关的人员提供服务, 从会展本身拓展到住宿、餐饮、娱乐方面, 继而争取在游览、购物、旅行等方面创造需求。会展旅游服务对服务全面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同零售行业的发展, 最终达到顾客“一站式”服务体验, 会展旅游业也将朝着更高层次的服务发展。例如, 会展旅游的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与展会主题相关, 在会展前准备好各种产品方案, 与相关行业沟通协调, 全面完成产品的包装和内容设计, 以达到在展会期间同步向目标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目的。会展旅游服务链的延伸使会展旅游经济在基础性服务上得以扩展的同时, 各项配套服务也愈加全面化。

(二) 会展旅游信息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会展旅游的沟通成本下降, 网络系统带给会展组织方和与会者便捷的体验。会展的时间、地点、与会者信息、会展所在地的信息都将在互联网上实现互通, 这也将为会长旅游的信息化提供可能。网络会展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 在互联网上举行会议或展览会。网络会展能过突破现场会展时间、空间的局限性, 有效抵御风险、保持展商和参展专业人士的畅通商贸渠道、维护客户关系和延伸会展业的电子增值服务, 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会展”, 是会展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服务人员专业化

会展旅游业的异军突起突增了对会展旅游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部分高校新设会展专业, 来满足市场对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业内人士也通过不断的自我培训、自我提升, 不断摸索出适合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途径。有学者提出, 可通过采取会展旅游研讨会、专业人员短训班、定期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展有关会展组织设计、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方面的讲座等不同形式的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加大对会展从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

(四) 会展组织国际化

我国加入WTO后, 对外交流合作加强, 会展旅游业随着其产生与发展也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国内旅行社与会展组织方积极与国际组织接轨, 吸收其成熟的发展、运营模式。例如, 1993年, 经国务院批准, 获准2000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 ;2001年8月上海市政府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加入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会议业协会组织国际会议协会 (International Congress&Convention Association, ICCA) , 成为其正式成员;中国青年旅行社加入了美国旅行代理人协会 (ASTA-American Society of Travel A-gents, ASTA) ;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了国际博览会联盟 (Union of International Fairs, UFI) 。中国会展旅游相关组织也积极筹办各种业内跨国会议。例如, 2009年9月8日至10日在新建成的国家会议中心 (CNCC) 举办的中国 (北京) 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 (CIBTM) , 该会议是业内颇负盛名的专业会议, 这也将提升中国旅游会展的国际影响力。总而言之, 国内会展旅游组织与国际组织的接轨, 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会展旅游在国际社会的认可程度, 并有效避免盲目发展。

三、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解会展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笔者浏览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2003年之后出版的相关文献篇名, 发现会展旅游的文献已由介绍一般性会展概念及其未来的应用研究, 转变成如何运用地域特征来发展地方特色化会展经济的地域性会展旅游研究, 如长春市会展旅游、贵阳市会展旅游、武汉市会展旅游、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南昌会展旅游等。这种地域性会展旅游经济的研究说明了会展旅游界已开始重视地区会展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开始针对地域特征发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会展旅游, 并且已懂得充分运用各地区地域文化特征因地制宜的发展本地会展旅游经济。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会展旅游经济的地域性将成为未来会展旅游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

譬如, 会展公司依据其所在地地域特点展开更具地方特色的宣传, 凸显其地域化特征, 形成品牌形象。由于会展组织者在选择举办地时往往会考虑诸如当地旅游资源、居民好客程度、地方政府的支持等外在因素, 会展旅游者也将被便利的与会条件、完善的交际环境、魅力十足的会后观光和主题聚会所吸引, 地方特色地挖掘成为取胜之本。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公司无疑具有其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加之优质的服务, 必将成为会展公司立足之本。

2008年12月24日, 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委会会议指出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 促进消费升级”, 许多地方政府都积极的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当地会展业发展。其中, 广州、石家庄、南宁等省会城市以及余姚、宁波、义乌等中小城市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 涉及到展览会项目补贴、展会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政策改革等方面, 为当地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省会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优越, 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及公共基础设施。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全力支持本地会展经济发展。各省省会城市率先发展本地会展旅游经济, 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并拉动本地相关经济的发展, 地域性发展特征也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戴光全.节庆、事件及事件旅游理论·案例·策划[M].科学出版社, 2005.

[2]、玉溪兰花网.会展旅游:玉溪新的旅游风暴[EB/OL].http://www.yxlhw.com/shownews.asp?NewsID=867, 2004-02-16.

[3]、刘宏伟.关注北京奥运会后的商务会展旅游热点[N].国际商报, 2008-01-02.

[4]、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 2002 (4) .

[5]、张哲乐.会展旅游的服务对象和产品创新[J].管理观察, 2009 (15) .

[6]、胡月明.我国会展旅游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商业文化, 2009 (8) .

[7]、王梓, 李忠宝.我国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 2008 (11) .

[8]、中国国旅.辉煌50年[EB/OL].http://www.cits.cn/cits/brand-50years.htm, 2009-09-22.

[9]、王莉霞, 王潇.会展旅游业战略规划探析[J].理论导刊, 2005 (10) .

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3

关键词:会展旅游:城市经济: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101--02

一、会展旅游对大连经济发展的贡献

大连会展业从1996年7月1日承接“第10届中国东北地区暨内蒙古出口商品交易会”作为标志,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每年平均举办100个左右的各类展会,其中20多个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会展经济已成为大连市国民经济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自从大连明确了发展会展经济以来,市政府就专门成立了展览工作办公室,办公室常设在大连市贸促会,负责对大连举办的各种展会进行审批、组织、协调,实施统一管理。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与“经济的晴雨表”之称,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展览业的年均产值约占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如果再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所获得的利益,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则达到8%。会展旅游可以为会展举办地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会展旅游期间所直接成交的金额。间接的经济效益,是指会展旅游所带来的门票、广告、餐饮、交通、旅馆收入等。同时还能为举办地带来社会效益,即举办方以及会展旅游地获得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发展示范效应。这种由会展业的发展带动前后相关支撑产业例如餐饮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广告通讯业等的共同发展,并可培育新兴产业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产生整体的倍增效应被称为联动效应。

二、大连发展会展旅游优势条件

(一)区位交通。大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

大连海运以大连港为主体,以北良港、大连湾新港等30多家企业和专业码头为辅助的庞大港口群;大连铁路是辽南地区主要的客货运输枢纽,连接大连、营口等8个市区以及大连港、大窑湾港、旅顺港等5个港口,与全国路网相连;大连市共有公路4560公里,其中有包括沈大、丹大省际高速公路在内的高速公路共计126公里、一级公路303公里、二级公路147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6.3公里;大连空港是4E级国际航空港,现有航线80多条。连接国内外60多个城市。年旅客吞吐量300多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万多吨,国内外城市通航数量和客货吞吐量均居东北地区首位。

(二)城市经济。虽然大连的城市规模在全国排名第11位,人口561.6万人,但在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第八位,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2006年3月,针对大连市会展业出现的重复办展等的问题,大连市及时出台了《“十一五”期间大连市会展业发展的指导目录》,再次在全国会展行业最早实现从单纯管理型向政策引导型的重要转变。

(三)旅游资源及配套服务。大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不仅有“半个中国近代史天然博物馆”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南部沿海风景区、旅顺口风景区、金石滩风景区和冰峪沟风景区是大连四大名胜风景区。市内旅游资源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森林动物园、星海广场、虎滩乐园、滨海路、棒棰岛等。旅顺旅游资源有白玉山、东鸡冠山、203高地、黄金山海水浴场等。

截至2007年末,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168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25家。大连是东北地区星级宾馆酒店最多和最全的城市。目前有5家五星级酒店,20家四星级酒店,67家三星级的酒店。其规模、设施、装修、设备具有国际水平。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全方位、档次齐全的旅游接待网络,仅2008年“十一黄金周”就接待海内外游客45.43万人次(海外游客1.55万人)。

(四)会展、会议硬件设施。大连星海会展中心展区面积为2,5万平方米,新建成的大连世界博览广场拥有近百万平方米的滨海绿地和广场,内部金融商贸、会议展览、商务办公、餐饮酒店、文化旅游等功能配套齐全。成为大连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平台。大连金石国际会议中心是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先进的,融清静、幽雅于一体的一家五星级国际会议中心和休闲度假酒店,总建筑面积为4万7千多平方米,绿化面积为21万平方米。

三、大连会展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较为滞后。会展旅游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有政府的主导,但是政府在什么层次上主导,参与到什么程度,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大连的会展旅游受到全国其他大中城市的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展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干预过多,而对会展旅游管理体系、会展和旅游部门的合作、会展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参与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

(二)硬件设施及配套服务尚需提升。大连发展会展旅游的配套设施应进一步完善。要继续完善城市对外交通和内部公共交通体系,建立连接国内外较发达的航空交通网络,完善道路建设、街道整修与装饰、环保绿化等各种功能,进一步强化各种市政设施的建设,对现有的星级酒店、购物中心、大型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等进行整合改造,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与完善。

(三)会展旅游竞争力偏低。根据AHP模型分析会展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北京、上海以绝对优势居于领先地位,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其会展旅游的发展具有雄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会展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其优越的區位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是上海会展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州作为南方会展旅游中心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以“广交会”的品牌效应闻名全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跻身国内三甲;深圳作为沿海的门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会展旅游的竞争力较高。

(四)会展行业较为单一。目前,大连已经初步具备了承办国际会议的设施和条件,也具备了一定的承办国际会议的经验,但在承办国际会议方面进展不大。大连服装展、进出口商品博览会、汽车展、软交会等一批展会已经初步成型,发展前景较好,但应该看到,会展的种类较为单一,尤其是国际性的展会较少。

四、大连发展会展旅游提升策略

(一)加强行业协调管理,推动行业自律建设。充分发

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功能。加快相关立法,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充分发挥会展行业协会职能,统筹协调展览业务,加强同行业的自律和合作,逐步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推动会展业健康、稳定、快速、持续的发展。

市场环境的改善和良性发展离不开市场竞争的规范、有序。为了避免恶性的市场竞争,大连市可以通过政府法律法规的管制和行业协会的规范,通过会员企业的自律行为和行业的制裁措施实现企业自我约束与自我协调,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纵观世界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在其旅游管理机构下设专门的会展局,北京市旅游局下设有国际会展处。为适应市场需要,建议大连设置相应的会展旅游主管机构,按市场化体制运作,统一规划和管理会展业。

政府应加快从办理、经营会展活动中的退出步伐,要努力为会展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大连应鼓励建立专业会展公司、目的地管理公司(DMC),形成市场运作机制。所有会展活动要逐步由专业化的会展公司按照市场规则去运作。大连要借鉴国内外会展旅游成熟的运作模式,培育专业的会展旅游企业,构建“政府—踟会及会展旅游中介机构——会展旅游服务人员——参展商及观众”的运行体系。

(三)培养会展人才,建立专业队伍。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因此,提高会展业人员的素质,发展壮大展览公司,是保证会展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大连会展旅游人才短缺现象严重,高层次的会展旅游管理、策划、经营人才比较缺乏,导致配套服务水平较低。

因此,要通过大力引进和培养短缺人才来改进服务水平。在利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要加强会展旅游业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引进,形成一支PCO队伍。短期内要对在岗人员和即将上岗的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从长远来看,要采用国际惯用的质量认证体系和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创办的注册展览经理培训认证制度等,来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走国际化之路。目前,大连服装展、进出口商品博览会、汽车展、软交会等一批展会已经初步成型,发展前景较好,应重点加以扶持,某些展会要尝试实行国际化运作,用3~5年的时间争取更多的展会获得UFI的資质认可,真正培植一批国际和国内名牌。国际上著名的会展城市都有一批著名的会议和展览。大连要发展成区域性国际会展名城。把会展业做大,必须实施名牌战略,精心培育名牌展会。

云南会展旅游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篇4

摘要:受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会展旅游业发展飞速,云南的会展旅游业也跟随着国家发展的趋势在不断进步。近年来云南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及云南本身优良的旅游资源不断深入发展会展旅游业。这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而我们从这些成绩和问题中也可看出云南会展旅游的一些发展趋势。

一、发展状况

(一)成绩

1.会展旅游做的越来越大已初具规模。云南会展旅游不管是次数还是规模从上世纪90年代后,都不断增大,云南会展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昆明为龙头,向周围辐射的形式。1999年昆明世博会后,云南跃升为我国发展会展旅游经济的热点地区,进入2000年以后,云南的会展形势越来越好,各种节庆会展活动不断,形成了云南会展的高峰期,并且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近几年每年在昆明地区举行的100人以上的中型会议近千个,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节、会、展每年都有10个以上,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0多个亿,拉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占云南省GDP的百分比越来越大。除昆明这云南龙头老大外,云南其他州市地区的会展旅游业发展也很迅速,如腾冲、普洱、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都以当地的民族节日和特产等丰富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2、办展设施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以昆明为首的云南各大主要城市在能源、交通、通讯、城建等方面取的了飞速发展,宾馆、酒店、餐饮等设施也逐步完善。专用会展会馆数目规模都在增大,酒店可利用的会展中心也越来越多。大型的会展中心有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世博会场馆、云南省科学技术馆等。其中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更为云南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直接保障,因为其隶属于云南省人民政府。会馆占地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展场面积达7万平方米,可搭建3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拥有当今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单位大空间展厅以及可容纳2000人宴会、3000人会议的大型多功能厅;可容50-3000人的各类国际国内会议;拥有多功能厅、写字楼、商务酒店、健身中心以及1000余个泊车位。而中小型展会更是众多,如:茶博会、物流博览会、能源展、电力展、冶金展、保健品展、教育展、婚庆展、工业用品展、花卉展、酒店用品展等等。

3.办展人才积淀到一定人数,办展经验越来越丰富,云南会展旅游的名声也越

来越响。云南举办过许多大型会展,截止2011年末,已先后举办的7届“昆明国际

农业博览会、全国药品交易会、5届昆明石博会、6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

易会、第三届泛珠论坛、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29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暨第6届亚洲民间艺术节、99世博会、19届昆交会、5届中国

昆明国际旅游节、6届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首届中华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首届中

国舞蹈节、首届马铃薯大会、.世界烟草展、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东亚城市市长论

坛等数百个国际性.全国性活动,极大地锤炼和提高了云南举办大型展会的能力和水

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举(承)办各级各类大型展会的专门人才,也更增添了举办

展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特别是2005年7月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六国首脑及亚行行长聚首昆明,这是云南历史上最高规模的一

次盛会,云南省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充分展示了云南办展办会的高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1.会展旅游中心地形象不明晰,对会展旅游尚缺乏认识。对于国际国内市场而

言,云南的旅游产品仅只是自然山水景观和民族风情,并没有树立起知名会展旅游

中心的形象。多数人把会展活动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活动、文化交流,认为旅游

活动仅仅是个副产品,因而常常只重视会议或展览活动本身,而没有将其与旅游活

动相联系。

2.会展市场运作机制、统一管理体制等组织管理方面存有缺陷。在发达的市场

经济国家,会展旅游在运作上有一套成熟的市场化机制,而在我国,这种机制还远

未建立起来,在云南则仅仅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手段,使云南在发

展会展旅游时更多依靠政府介入,这与旅游经济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现实不相符。尽管自2000年以来,云南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运作举行会展活动,但离成熟的旅游

市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云南本省会展从业人员大多数总体业务水平不高,会展教育跟不上,特别是专业研究会展的理论研究人才更缺乏。国外会展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开发会展旅游市场,关键是要有一批整体素质高的会展旅游人

才。就云南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会展组织者、管理者还是从业人员或是为会展

提供其他服务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云南还没有专业的会展服务队伍,很

难满足会展组织和接待的特殊需求。

4.全世界知名度大的品牌会展不多。在云南除世博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较高外,能长期发挥效应,其他的会展都还不具有品牌优势,品牌会展的数量少,多数会展的档次低,吸引力有限。品牌的缺乏,加上一直存在的市场不规范、低水平重复办展等不良现象,必然会制约云南会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云南会展旅游的竞争态势。

5.会展场馆存在很大问题。

(1)数量过多,规模小。云南较大的会馆就只有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世博会场馆、云南省科学技术馆。其他的会馆其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处于一个展馆的规模,且部分展会以会养会的目标很难实现,云南省中小型展会存在的问题在于规模小、档次底、投入少、招展难、招商力度不够(参观观众少)等等。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很难提高云南省展会的档次,另外礼品、家具、珠宝,还有玉器、服装等好多种不相干的东西往往会同时出现在同一展览会上,把展览会变成了大杂烩,降低了展览会的专业性。现在连本应是书画展示的艺博会,也挂上个什么工艺品、珠宝的头衔。珠宝展上卖皮包、小百货、服装等等让专业参展商忍无可忍。

(2)布局不合理,展馆使用率低。自云南会展业兴起起,有许多投资商盲目投资,大家一哄而上兴建展馆,致使展馆建成后造成后闲置浪费。出现大型展馆少,而小型的会馆却很多的现象,致使大型会馆不够用,小型会馆使用率低的局势。

(3)配套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低。云南省目前的会展场馆从硬件上来看,展会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先进完善。一个会展中心不仅需要与展会规模相适应的展厅,还应具有一定容量的停车场、会议中心及餐饮服务场所。而目前云南省的大部分展馆都没有停车场,大量的车辆都停在展馆附近,影响道路畅通。展馆内的设施智能化水平还比较低,使用的电子登陆系统的场馆很少。从软件上看,云南省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经营经验都与广上海及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

6.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近年来全国各地相出台了针对会展经济发展的专门法规、意见。但由于缺少国家级别的统一法律,地方立法正逐步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地方政府“各自为营”。

全国范围内的市场缺泛统一的标准规制,会展经济正面临着“无法可依”和“有发不依”。的双重困境。云南会展旅游业也一样不能列外。

(1)会展市场的运作无法可依

1)云南省地方的立法环节遭遇瓶颈,数据表明,在缺乏全国性会展法律的情形

下,地方立法在2005年达到高峰后,颁布的数量明显减少

2)市场运行缺乏有效规制。云南的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在高速膨胀,而有效的运行机制没有及时配套。主要体现在:会展缺乏对主办方资格、参展标准、会展展馆资质认证等方面的明确的规定。

3)市场主体法律责权不明。现今的会展有许多都政府的影子,办展主体有着不

对等的权责,甚至不明确的权责关系,往往随意解释权责关系。

(2)会展经济的管理有法不依。

1)市场监管“严进宽出”,展会内容良莠不齐。云南会展出现多而杂、重复办

展、办展过热扥的现象,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落后。

2)知识产权保护“有法无律”侵权行为屡见不鲜

3)会展合同“一纸空文”,法律纠纷难以解决。会展合同没有引起重视,订立

水平还不够高,考虑的问题还不够细致,很多问题没有事先做好约定,以

致会展纠纷难以解决。

二、趋势

(一)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云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济的重要枢纽,处在中国西南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三大圈区域交汇的中心处。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参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中印缅孟区域”和“泛珠三角区域”等区域合作,主动参与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3条经济走廊建设,是区域性的国际城市,有较强的向外辐射的能力。

近年来在云南举办了一系列中国一东盟之间的国际会议与论坛,以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节和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为平台的国际商务活动在云南举行,为国际和区域商务活动搭建了平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云南会展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加上云南政府的引导,如:昆明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不断提升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超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迈进。所以说云南会展旅游的国际化趋势会越来越强。

(二)云南将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建立较完善的会

展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制度。云南省乃至全国会展业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重复办展、多头审批,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没统一的、权威性的会展管理机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会展业形成了行政色彩浓厚、多头审批等特色。这制约了云南省的会展旅游的发展也制约了我国的会展旅游的发展。所以云南将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建立较完善的会展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制度。

(三)会有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参与进来。目前会展旅游的主办方一般是政府和会展策划公司,而旅行社只是会展的一个供应商,旅游活动仅仅是个副产品,为会展后提共旅游服务,因而常常只重视会议或展览活动本身,而没有将其与旅游活动相联系。会展这是一块大蛋糕必定会吸引更多的旅游企业参与进来,今后旅游企业将会成为会展的主要主办方,而政府将会转变职能向服务和管理转变,退居二线。这也将是旅行社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潜力点,所以会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参与进来。

(四)会展会馆建设将呈现大型化、智能化。随着云南举办越来越多的大型的全国性国际性的会展,会展展馆的建设也将会大型化、智能化。

(五)办展将更加专业化。专业化不仅指会展项目更专业化,办展操作人员也更具有专业化水平。在国际上,专业性的会展已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主流,代表着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云南也将会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因为与一般会展旅游相比,专业会展旅游将更具有针对你性、参观的观众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对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更有利。在人员上,云南也将会培养、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

(六)会展旅游将品牌化。参加会展的人员作为会展旅游的潜在旅游者。具有不同于一般旅游者的特点,他们的商业意识强,强调舒适性,文化素质高,消费力度大,且时间观念强。他们参加旅游活动,通常有很强的独立性,旅游也只是发生在参展之后,放松身心的一张方式,休闲成为他们的一种重要的辅助目的。会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把握住这个特点,将休闲与会展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互补性发展。

云南独特气候优势,造就了休闲的的生活气息,多元的文化,发达的旅游业,众多的娱乐场所和设施,为云南城市休闲与会展的结合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云南在会展业和休闲业都相对发达,可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开发会展旅游产品。包括康体休闲会展旅游产品,放松娱乐休闲会展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休闲会展旅游

产品,度假休闲会展旅游产品。

云南省会展旅游品牌的建设,可依据云南的丰富资源开发相应的会展旅游品牌,比如,凭借云南的“植物王国”、“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的美誉,推出绿色经济会展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会展旅游品牌,开发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节庆等的会展旅游活动。

(七)会展公司将并购、联盟、重组趋向集团化。当前,购并、联盟已席卷了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会展业业不列外。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会展企业将很难生存,而大型会展旅游公司也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而进行收购重组小型会展公司。所以会展旅游公司集团化趋势将日益加强。

结束语:

云南会展旅游业初具规模,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场馆规模也在扩大,会展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在进一步得到重视,加之云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内部因素都为云南会展旅游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外部因素中有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还有国内外会展旅游城市的竞争威胁,这些机遇和挑战对云南会展旅游的发展起到外部的助推作用。云南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前途一片大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宏伟.中国会展经济报告. [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

【2】崔益红.会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

【3】游海斌.2011年昆明展会发展概况浅析——以第十九届昆交会为例.[D].2009

【4】王干湘.云南会展经济发展及评价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

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5

郑州市会展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会展旅游经济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郑州市地处中原,是内陆商贸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郑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经济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对郑州市会展旅游经济的市场培植和拓展提出了对策.

作 者:丁浩然  作者单位:许昌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南,许昌,461000 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2) 分类号:F713.1 关键词:郑州市   会展旅游经济   条件   对策  

会展旅游考题 篇6

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它往往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议特别是国际性会议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政建设、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二、会展含义:会展,顾名思义,即会议与展览活动的简称。会议是指人们为了解决某

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一定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展览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洽商合作和开展市场营销的一种活动形式。广义的会展还包括体育、文化、旅游、节庆等人流、物流大量聚集交流的活动

三、会展旅游的定义:●从旅游需求来看,会展旅游是特定群体因会类或展类的举办而

前往举办地参加会类、展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会展前、会展中以及会展后期的直接延伸)中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相关参观考察、休闲游览等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的旅游形式。●从旅游供给来看,会展旅游是在会展组织者或承办方的倡议下,由指定的旅游企业针对各类别会展的举办而设计推出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

四、节事旅游的特点:指依托某一项或某一系列节事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开放性

强、参与性强的各项活动,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所有活动总和。

特征:一是鲜明的地方性。一个旅游节事的产生往往都会依托于当地地方特色或文化民俗特色,以地方性为吸引源。由此引发的节事旅游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是节事活动容易赢得深度旅游者青睐的根本原因。

二是活动的集中性。节事旅游活动大都集中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一般有固定的时间期限,活动安排十分紧凑。使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体验带有明显的集中性特点,若节事活动有魅力,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一般较长一些。

三是影响的广泛性。大规模的节事旅游活动往往会引起比较大的关注,吸引人们从世界各地集中到一个地方一起参与活动,感受当地的节庆气氛。这会给区域旅游发展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四是效益的综合性。一次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既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又带来间接的隐形的其他方面的效益,会给举办地的发展带来多方面的推动。

五、节事旅游形成条件:独特的城市印象。强大的吸引力。良好的经济环境。便利的交

通。宜人的气候。丰富多彩、充满个性化的选择

六、展览旅游的特点

(一)消费水平高

一方面,由于展览旅游者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同时其差旅费用通常由所在企业支付,因此他们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低,购买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展览旅游客逗留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展览会的持续时间会在三天以上,加上布展和撤展时间,不少参展商需要在举办城市逗留一个星期左右,部分参展商和观众还会在展后安排自己的旅游活动,从而引致更多的旅游消费者。

(二)出行人数多,但实际的旅游者少。

由于展览会本身的特性,容易引发众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参加,从而为城市带来大量客源。然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具有接待优势的旅行社并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可以大规模地接团,长时间地为参加者提供出行服务和获取较高的回报,其主要原因有:

(三)商务目的明确

与一般的旅游形式不同,展览旅游者最主要的目的是参加展览,是为了交易、展示或获取信息等目的而来。因此,展览会的市场信息、规模大小、知名度是吸引展览者的最主要因素,而游览观光只是起到展览活动完成之后的辅助休闲功能,是配套服务之一。在达成展览会的目的之后,相当一部分的参展商和观众的整个行程就结束了,部分会对展览举办所在地的旅游吸引物产生兴趣,从而转变为旅游者。

(四)游客学历层次相对较高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的相关调查,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参加展览会的参展商和观众的学历总体较高,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比例连续三年都在70%左右。展览旅游的高学历特点,决定了其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表现出不同特征,这部分旅游者消费更加理性,对服务的要求更高。高学历者通常对旅游的需求要更为强烈,对体验、个性化定制的旅游安排兴趣更大,因此,旅游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关服务,迎合顾客需求。

七、会议旅游的功能:、会议旅游,尤其是国际性会议旅游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消费。会议旅客的消费是一般观光客的2-3倍每增加20位出席会议代表就可创造一个全职就业的机会。

2、会议旅游能够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国际会议是最大、最有特色、最有意义的城市广告。

3、会议旅游能够提升知识,促进学术、科技、文化以及产业的交流。能够提供最新的信息,促进学术、科技、文化及产业的交流。发表的往往的行业里最先进的知识,这给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知识和财富的良好的途径。

八、会议旅游的特点:

1、参加会议的人员比一般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高,购物能力强,从而会给会议旅游的接待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2、参加会议的人员需要参加会议又要参观游览,逗留时间比一般旅游者要长得多。

3、会议旅游的计划性强,而且多在旅游淡季进行,可以有效地调节旅游旺季与淡季客源的不平衡,提高各类旅馆的全年利用率。

4、会议旅游开展难度较小。

●公司会议:

1、时间周期:是按照需求而不是固定的时间周期来举行的,多在工作日。大多数公司会议旅游控制在1-2天;培训或奖励会议旅游的时间可长达3-5天。

2、前期准备时间相对较短,很少长于1年的。如果是奖励旅游的话,应该提前8-12个月就要考察旅游目的地。

九、什么是会议旅游:会议旅游是会展旅游的一种,广义上也属于商务旅游的范畴,一

般指会议接待者利用召开会议的机会,组织各国与会者参加的旅游活动,其所涉及的旅游往往带有与工作相关的目的。其特点是:消费档次、费用远远高于普通观光。会议旅游最早始于欧美地区经济发达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召开国际会议的数量已经成为该国或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十、展览定义:参展商通过物品或图片的展示,集中向观众传达各种信息,实现双向

交流,扩大影响,树立形象,达成交易、投资或传授知识、教育观众等目的的活动

十一、展览的分类:内容---综合展览、专业展览。目的----宣传类展览、贸易展览。对象

---业内人士展览、终端消费者展览 或两者兼而有之。展览内容---单边展览、多边展

览、世博会。地区---国内展览、国际展览。

十二、会展业特点:效益性高。联动性高。导向性强。凝聚性好。专业性浓。交融性大

十三、会展市场的特点:Group 为单位参加(相对个人)需要专业的策划能力和策划人

员通过举办地的选定工作及评估决定举办地要求专门设施和专业化服务容易模仿服务

十四、会展业作用:产业带动性强。综合效益高。信息交流。城市形象提升。提供就业机

会。

十五、举办会展的意义:①国家角度:

1、从制度上使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变成可能的系统

2、促进文化,科学,体育等所有领域的人力 / 物力的交流

3、促进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和和平,为经济发展作贡献

4、申办国家, 申办城市的相关产业波及效果。世界多个国家和城市都把会展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战略。(提高举办国家的形象)。通过大规模会展中心的建立、社会间接资本的扩充等争取。会展城市(提高生活质量)。对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产业起到经济波及效果(创造就业)。②主办者:为主办组织带来直接利益在国内外提高知名度并宣传活动内容通过国际交流提高组织内会员的成就感和凝聚力增加收入。③参展者:给会员个人带来直接利益 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教育培训的需求增加(会议可以以廉价的价格提供信息)适应脱工业化社会, 信息化社会(人们掌握的信息的 85%是通过会议获取的)可以接触实际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

十六、会展的影响:积极影响:政治:对外宣传国家提高国际知名度体现和平外交政策。

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获取最新信息改善国际收支。文化:弘扬地区文化 提高市民素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巩固国际友谊。旅游:吸引大量外来游客 解决淡季问题延长滞留时间丰富旅游市场。消极影响:政治:利用主办国家的政治为政治目的加重经济负担。经济:物价上涨、房地产投机助长享乐业 浪费非专家的会议费用。文化:犯罪率增加反面文化的侵入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治安问题。旅游:人口密集 旅游产品的极端商品化交通混乱、噪音、公害酒店客房的预约给一般游客带来不便。

十七、会展业发展条件: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处于世界中等

水平以上,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接近或超过10%,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那么会展经济就会在该城市或地区得到强势增长,并发挥作用。

十八、什么是会展经济:会展经济,就是某一特定地区,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发展会展业,能够为对本地区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是一种综合的经济效应。

十九、会展与旅游的关系:会展业和旅游业是两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但是会展与旅游的相

互介入是经济活动发展普遍联系的外在表征。会展业和旅游业同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举办会展不仅使当地的展览馆、饭店、餐饮服务业受益,而且对相关的电信、交通、购物、旅游服务以及城市市政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事会展业是旅游有多元化战略之一,而会展业则可以利用旅游业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NO1、会展对旅游的促进作用:会展本身具有行业性、产业性以及组办规模大等特点,这势必将吸引政府、民间组织的会展团、参观团、旅行社组织的观光团队。会展由于会议规格高,参会人员均是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商务客人、较高文化素质客人,其消费档次、规模均比普通旅游者要高得多。一个大型或知名展会的举行,对本地旅游业中的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交通、购物均会产生较大的促进带动作用。同时,对于一般旅游团队或旅游者来说,若在旅游过程中恰逢举办会展,由于会展所带来的强烈的气氛,使其旅游情趣大增。

会展旅游还具有时段不受气候和季节影响的特征,从而消除了观光旅游时段性明显的缺点。会展活动大多数安排在城市的旅游淡季,会展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旅游设施和服务的使用率。会展为城市提供了一次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展示的良机。有利于带动城市功能的提升、增加城市的知名度,这些都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动了有利的环境。NO2、旅游对会展的辅助作用:无论从会展业的发展历史沿革,还是从会展的具体活动内容来看,旅游业所涉及的六大要素都与会展的举办形影相随。会展的构成要素及圆满完成所需的服务正是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优势。在会展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为会展的举办提供相应服务,协助会展树立品牌,成为了会展旅游集约型发展趋向中关键的因素。

会展的成功举办除了参会者的规模或专业性等因素之外,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旅游业的参与程度。开展分工协作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是实现会展业接待专业化分工的前提。如果旅游企业与会展公司进行专业化分工,会展公司负责展会的招募、宣传、布展和会场内的组织管理工作,旅游企业则向参加商或参观者提供场外的“六要素”服务,各司其职,各取所长,通过专业化的服务令参展商、参观者和当地居民均感便利而满意,从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获得更多的、持久的支持,从而树立展会的品牌,使会展的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最终形成以会展带动旅游、以旅游完善会展的互动互惠的发展新局面。

二十、会展旅游的定义:●从旅游需求来看,会展旅游是特定群体因会类或展类的举办而

前往举办地参加会类、展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会展前、会展中以及会展后期的直接延伸)中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相关参观考察、休闲游览等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的旅游形式。●从旅游供给来看,会展旅游是在会展组织者或承办方的倡议下,由指定的旅游企业针对各类别会展的举办而设计推出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

二十一、会议旅游运作条件:不是任何地方都能举办会议旅游活动的,它的成功运作有

着基本的条件依托。我们可以从举办地内外部环境和主观能动性方面进行会议旅游运作条件的分析。外部条件:和平稳定,没有战争恐怖活动及突发事件。举办地没有主动和被动进行敌意行动,与他国友好。举办国与主要目的地空间距离适宜,交通便捷,费用合理。主要或潜在的客源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主要客源地货币汇率稳定,或者举办地货币相对贬值。

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7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现有49个民族, 历史悠久, 区位优良, 气候宜人, 除了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外,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接纳吸收来自于泛珠三角区域、东盟一体化区域经济、文化影响, 每年现存1000多个民族节日, 在体现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文化的同时, 也为贵州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 民族风情浓郁。

贵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有苗族吊脚楼、侗家鼓楼和风雨桥、布依石头寨, 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等。

2.山水秀丽玲珑。贵州山水韵味独特, 是迷人的“天然公园”, 壮美的黄果树大瀑布, “中国飞瀑双绝”的赤水十丈洞瀑布, 号称“小桂林”的百花湖, “山水精华浓缩”的天河潭等等。

3.文化资源灿烂。贵州文化富饶神奇, 17个世居少数民族, 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 积淀了丰厚而独具个性的民族民间文化, 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千岛”奇观, 其中很多已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利用会展平台发展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路径

会展是展览、会议、节事活动、体育竞技活动的简称, 会展能使举办城市成为人流、商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地, 给办展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就是其中最受惠的行业之一。充分利用会展平台, 促进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可以收到经济与文化共同推动的双重效果, 具体路径如下:

1. 通过举办“贵州避暑节”, 充分展示贵州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气候。

贵州的夏季凉爽宜人, 紫外线低, 生态环境优良, 空气清新, 与国内其他省、区的气候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以贵阳市为例: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风光优美, 年平均气温15.3℃。贵阳——“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推动了“避暑经济”的发展。只有避暑产业发展了, 才能充分体现贵州大公园、大空调、大氧吧的优势。“贵州避暑节”的举办不仅要立足于国内, 而且要面向国际, 并力争将“贵州避暑节”办成一流的、可持续的、国际性、特色性节庆品牌。2007年以来我省通过“避暑节”系列旅游活动的推广,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特别是2009年的盛夏避暑游市场出现井喷现象, 一些酒店甚至出现“一床难求”的状况, 避暑游与观光游的区别在于避暑游可年年重复。与此同时还应根据贵州旅游资源优势推介“春——赏花游、夏——避暑游、冬——温泉游”, 让贵州的旅游旺季更旺、淡季不淡。除此之外, 贵州应多形式适度发展旅游房地产经济, 如:适度合理发展产权酒店、候鸟式养老公寓、高尔夫景观房产、城市经济型酒店、旅游商铺等不同形态的旅游物业;积极建设各类生态旅游主题社区, 使贵阳市成为避暑旅游者的第二家园。

2. 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吸引中外游客。

近年来, 贵州相继举办了一系列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如贵州省乡村旅游节、黄果树瀑布节、龙宫油菜花节、荔波梅花节、百里杜鹃花节、遵义国际名酒节等。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较好地推销了贵州各地的旅游品牌, 创造了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了贵州旅游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旅游收入不断提高。

3. 通过学术会, 提高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 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贵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大自然奇观令专家、学者, 热心探险者神往, “中国避暑之都——贵阳”的品牌效应, 为会议的举办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因会议旅游的组团规模大、创汇能力强、停留时间长, 因此会议旅游的利润十分丰厚。通过会议的举办可以向参会人员展示贵州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 展示城市形象, 提高贵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形成旅游品牌效应。与专题展相比较, 贵州的会议市场前景相对来说优势更突出。

4. 通过交易会形式, 推介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充分利用“旅游交易会”这一展示平台“走出去”推荐贵州民族旅游精品线路、特色产品, 应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技术, 将具有民族特色元素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制作成虚拟的展示系统, 给参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此同时还应针对不同的地区制定恰当的促销优惠政策吸引省外游客;还可以应用网上会展展示平台, 对贵州旅游特色进行全方位的、永久性的宣传。再有, 就是以贵州民族特色会展作平台, 以“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贵州民族旅游业的宣传, 召开与旅游相关的会议, 或举办各种论坛与专业展会, 让各类学者与商务客人亲身体验贵州民族地区原生态旅游的无限魅力, 还可通过“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来宣传和全面提升贵州整体旅游优势, 打造贵州旅游形象品牌。

5.通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特色体育竞赛, 进一步拓展民族特色旅游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21世纪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风格各异, 形式多样, 如:苗族的划龙舟, 舞狮;彝族摔跤, 赛马;侗族抢花炮、斗牛;瑶族的瑶拳;水族的狮子登高等。这些项目既有民族特色, 又有娱乐、健身的特点和艺术欣赏价值, 在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中注重民族感情、民族精神, 以民族风格将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自然融合, 令参与者与观赏者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使少数民族体育更富有魅力和活力, 使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得到满足。2009年11月通过举办第二届全国山地运动会进一步展示了贵州具有的优良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 是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好地方, 贵州应抓住机遇打造户外运动品牌。与此同时, 贵州应抓住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大好时机, 展示贵州、宣传贵州、发展贵州, 以促进贵州体育旅游的发展。

利用会展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促进会展与旅游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是: (1) 为会展与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2) 设立会展专项发展资金, 加大产业的宣传与促销力度; (3) 引导建立会展行业协会, 加强行业自律; (4)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及会展与旅游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搭建会展与旅游互动平台。首先要改善交通条件, 加快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会展场馆的建设;再次要抓好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3.突出民族特色, 设计会展与旅游互动项目。特色是旅游产品永远的吸引力, 旅游就是追求异地异域的特殊生活。旅游有了特色, 就能扬长避短;会展有了特色, 就有了比较优势, 就有了持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会展和旅游都要有特色, 这就要靠好的项目来打造。在设计会展和旅游项目时, 要充分依托民族特色资源。贵州应精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酒文化节、药博会、茶博会等特色会展以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还要利用好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宣传贵州民族旅游业, 吸引海内外游客及投资者。

4. 充分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优惠政策。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如财税优惠政策、金融优惠政策、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的优惠政策、扶贫开发优惠政策、经费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政策、营业税优惠政策等等, 民族地区在会展和旅游项目实施中, 要充分应用好这些优惠政策。

5. 实施文化旅游“十个一”工程, 为贵州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8

【关键词】郑州会展旅游;SWOT分析

一、郑州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郑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一直是全国商品贸易的集散地,优越的中部区位,加之便捷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条件,使郑州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与流通基地,其现代市场覆盖力更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所以一直以来也是国内多种会展的首选地。

从国外会展业发展一般经验看,随着会展业发展的逐渐成熟,会展旅游的发展和功能将超越会展行业本身,产生广泛的带动和辐射效应。目前,郑州会展业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会展旅游的开发依然大大滞后于会展行业本身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管理工作滞后,规范化程度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会展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会展的质量,品牌,知名度等有待提升。

二、郑州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郑州发展会展经济有着明显的交通优势,铁路方面, 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郑州站是全国第三大客运站, 有直达国内各主要城市的车次。京珠、连霍高速在此交汇, “米”字型高速公路网也以郑州为中心。航空方面, 1997年建成投人运行的新郑国际4E级机场, 可与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 为旅客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无论铁路、公路、还是航空方面完全可以满足各类大型会展的需要。

2、现代化的会展中心,有一定的办展设施和办展经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在面积上仅次于广州、深圳展馆的全国第三大展馆。正是因为它,第二届中国会展产业年度评选中,郑州被推选为“中国最具潜力的会展新锐城市”,该展馆也与香港亚洲展馆一起,被授予“中国展馆新锐奖”。自2005 年10 月建成开馆以来,凭借一流设施吸引了一系列重头展会,每年举办的会展大小不下150个,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郑交会、中原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中部旅交会、糖酒会等,积累了丰富的办展经验。

3、旅游资源丰富, 城市旅游吸引力强。会展与旅游是分不开的, 很多时候会展的举办就是冲着举办地的名胜古迹、美丽风光和良好的城市环境而来的。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有着异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优势,郑州市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 以少林寺、中岳庙、篙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宋皇陵、黄河风景名胜古迹享誉中外。郑州距九朝古都洛阳有列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七朝古都开封两大旅游胜地仅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郑汴洛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郑州居中, 这对举办各种会展活动是极为有利的。郑州完全可以形成旅游促会展, 会展促旅游的良性循环格局。

(二)劣势

1、会展层次低、精品少, 缺乏品牌意识。郑州每年都会举办几百场的各种会展活动,但是,档次高、规模大,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甚至是世界性展会却很少,很多展览形式有些单一,技术含量偏低、展览重复,虽然,郑州有全国商品交易会、世界少林武术节、郑州糖酒交易会、世界传统武术节等一批本土品牌,但是这些展会与国际性品牌展会相比,无论是在展示水平、组织效率,还是影响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2、会展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市场竞争秩序不完善。郑州至今没有一家专门的会展行业管理组织机构, 缺乏有效的协调、引导和明确的分工。具备怎样资质的单位才能举办会展, 举办哪种层次和内容的会展, 参展商要具备什么的行业标准才能入场都没有明确的要求, 导致了目前多数会展场景看似热闹, 本身的含金量却很低。另外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 多个部门都有审批的权力, 又导致重复办展、会展内容混乱、办展公司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郑州会展业的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展览公司和专业人才,缺乏比较高的理论知识的指导。对郑州来说会展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郑州目前还没有一个在外界叫得响的会展企业,专业的会展人才缺乏。目前大部分的会展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往往会出现一人兼多职的现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不高。会场及展台的设计人员水平不高,有时会展的设置与主题会出现不相符的想象,高等设计人才匮乏。

(三)机遇

1、借助中原崛起的战略优势。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和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国际、国内大中城市以及周边城市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其附属和关联的中原城市群都有分布合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郑州市将会展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养和扶持,以展会友、以展带业、以展扬名、以展兴市已成危房全市上下的共识,尽力打造郑州会展业的品牌。

2、国际会展业重心向中国转移的机遇。近年来, 国外展览公司纷纷采取在华设立办事机构、与中方合资兴建展馆和品牌并购等多种方式向中国展览市场渗透,国际展览业重心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东亚特别向中国转移、亚洲展览业的重心从新加坡向中国转移, 中国会展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郑州面临着会展业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郑州可以借助这一发展的机遇,发展会展业,进一步的打造中国会展新城。

3、政府大力扶植会展业发展。郑州市政府从2009年开始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会展业发展专项基金1500万元。主要用于对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本土品牌展会或重点支持展会的培育、补贴或奖励;引进、申办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影响力强的国内外大型展会及对引进者的奖励;会展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以及宣传、招商推介等费用。推动郑州会展业的发展。

(四)挑战

邻近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对郑州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郑州位于中国会展城市的第二线,与一线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二线城市,在城市群下,郑州的“中部会展之都“之名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郑州虽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处于省会城市的中上水平,但与周边省会城市如济南、西安、武汉等相比还存在差距。上述城市在区位、交通等方面都有与郑州抗衡的条件,甚至超过了郑州,并且在会展场馆方面优越于郑州。

郑州发展会展旅游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以上通过对郑州会展业的SWOT分析表明,郑州发展会展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但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发展会展业的优势和劣勢,机遇与挑战是可以转化的,在发展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针对弱点和短处进行针对性的提升,扬长补短。总之, 郑州的会展经济发展可以结合郑州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 以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为发展方向, 坚持自我壮大与合作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方婷婷.论新经济形势下郑州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商贸,2010,(5)

[2] 黄阿琼,王艳辉,张爱国等.郑州发展会展旅游的思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5)

上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对比下一篇:生产部个人优秀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