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办学可行性分析报告(精选7篇)

办学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1

一、项目的提出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民办教育在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力量。《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条例(试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现阶段航空事业铁路交通运输迅猛发展,衡阳市计算机学校致力于培养航空、计算机、高速等专业型人才。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舒适的教学环境,利用软件硬件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招的进,留得住,推得出”。“招的进”:学校为单位委培,学生毕业后能够为他们安排工作,所以会有足够的生源。“留得住”:学校有优秀教师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推得出”:招收生源,通过学校培养,成为道德品质好、专业性强的合格大学生。

二、社会资源分析 2.1招生情况

2016年教育局实施教育改革,全市40%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就读,60%初中毕业生流入各类职业院校。我校计划每年招生200余人,四年总共在校学生800余人。2.2教师资源

近年来大量本科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走入社会,而公办学校师资趋向饱和,起点不高的民办初中,可以大量招聘优秀重点本科毕业生。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其优势在于聘用青年教师,工资支出相对较低;其次,青年教师没有经验,可塑性强;再次,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更适合民办学校全方位管理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强度,更善于开创性的开展教研改革;最后,他们和初中生的心理层面也更接近,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录用通过笔试、面试和试教三重考核,合格的老师一年后正式录用。学校的管理人员也将从事教学工作。2.3就业

学生就业由校长负责。校长与董事会签订法律协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工作由校长直接负责。

三、组织机构

领导班子:校长1名,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名,学生科科长1名,招生办主任1名,财务主任1名

职工队伍:(第一年)教师10人,其中计算机老师1名,体育老师1名,专业老师1名,礼仪老师1名,语、数、外老师各2名,后期补充。招生队伍15人。

管理体制: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四、财务分析 4.1投资及资金分配

总共投资200万。具体资金用途如下:

1.前期费用30万用于挂牌学校、疏通人员关系、招待费用、场地押金及组建招生队伍(15人)。

2.设备购买40万:车10多万、办公设备及仪器(如电脑、多媒体教师、课桌)。

3.装修费用30万:场地、办公楼、学生宿舍等场所的装修费用。4.50万作为招生预备费用

4.2 费用及收益计算(按第一批学生来算)

费用:1.老师工资按平均5000每月,总共10个老师,每年费用为:10*5000*12=60万。2.每招一个学生,招生者可获得招生奖金4千元每个。所以第一批200个学生的最大招生费为200*4000=80万3.招生队伍:30万。4.其他开支(如水电费等)40万。第一年费用共计210万,第二、三、四年费用共计130万(没有招生费用)。收益:按每年招收学生200人算,学费每年1万三,每年的总共学费收入为260万。第一批学生共计收益为260*4-210-130*3=440万,四年共有四批学生,预计收益可达1760万。另外,如果第一批就业顺利,后续生源不成问题,招生费用可大大减少。

五、经营管理

5.1资金管理

一是学校资金的使用采取严格的财务制度,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制度。会计和出纳单独设立,实行账款分离,有独立的银行账户。二是建立了审批制度,凡各项开支必须要由经办人、证明人及账务经理或者董事长的签字才能入账,5万元以上重大开支必须经过董事会会议讨论通过。三是财务账目定期公开,于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董事会议时公布,接受股东的监督。

5.2 教师管理 老师基本工资3000元,按工龄和职称累加。课时费另算。正式上岗的老师签订劳动合同,学校为其购买五险一金、工作日可到教工食堂就餐并且有住房补贴。

学校秉持的观念是为老师打造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学校老师随着后批次学生的入学也会相应增加。但是人员尽量做到精简,老师必须以参与者的心态,要成为经营学校的一份子,而不只是个教书匠。5.3学生管理

班主任负责学生日常生活动态和心理状态的指导和监督。

班级设立班干部制度,班干部协助老师进行学生管理。

六、存在风险及规避办法

风险:一是投资风险。二是学生的就业问题。

办学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2

纵观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 并非人们期待的那么美好, 校企合作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有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合作的层面上, 有些合作完全是学校对企业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的人力投资, 有些则一直陷于“有‘合’无‘作’”或“有‘作’无‘合’”的消极与被动状态。其结果是有的在“腹中夭折”, 有的在“途中殒命”。就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而言, 基本上都是学校为了对学生的就业负责而主动出击“找锅下米”或“送货上门”。主动来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微乎其微, 一些企业门槛很高, 合作的形式无非是单一的人才投资, 学校把人培养好了, 企业乐意笑纳。

这种合作,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乐意、优势互补、校企共赢的合作。要使校企合作真正达到优势互补, 真正体现“校企共赢”, 就要在“合”字上下工夫, 从培养目标的结合、培养方式的吻合、教学资源的组合、教学形式的融合、专业选择的适合、校企主体的配合等方面向深层次发展, 使学生毕业后与合作企业真正实现“零对接”, 从而加速企业急需人才的培养进程,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一、培养目标的结合

首先要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观念, 一切以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为准则, 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去解决企业用人需求的问题。明确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未来的准员工, 就是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具备员工的基本素质, 能够适应在企业的发展。

其次要树立“以就业为根本”的服务学生理念, 一切以学生需要和对口就业为宗旨, 着力解决校企合作中主体缺失的问题, 形成促进双方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制度框架和动力机制。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习惯, 精湛的专业技能, 和谐的团队精神。再次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企业的技术骨干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有的放矢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员工。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 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对学生实行对口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 生产与教学同步, 实习与就业同步。

二、培养方式的吻合

校企合作的双方都在为培养“准员工”这个准成型产品而相互考证, 学校既要保证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 又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 而企业更加关心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业、技术熟练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把学校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此, 可以选择以下培养方式进行尝试。

(1) 让学生尝试入校后先到企业见习, 然后返校学习的方式。尽管学生没有岗位生产技能, 甚至不会工作,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习, 他们对工厂的生产环境、生产状况、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了解, 产生了好奇心和许多疑问, 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坚定了他们学技能的信心。 (2) 经过在校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 学生有了一定实战基础, 再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训练, 让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以检验, 查找不足, 有针对性地弥补。再返回学校学习, 这样学生的自理能力就会明显增强, 就会自觉自愿地学习。 (3) 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掌握了基本的岗位技能后, 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既可缓解学校的实习压力, 又可满足企业岗位用工需求, 学校可派专业教师进行跟踪管理, 共同完成培养计划。

三、教学资源的组合

一是合作企业专家可到学校兼职授课, 学校教师可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 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 教师在企业中了解新技术、新工艺, 改进教学, 注重企业化管理的内涵, 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的人才, 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工作, 大大缩短企业用人成长周期。教学资源组合的另一目的, 企业可向学校提供实习设备、实训场地, 改善学校的实习条件。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全程参与到学校的招生、教学、就业三大环节中。

二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课程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能力, 决定了课程制定的逻辑起点在工作任务分析, 目的是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 分析的对象是任务, 而不是完成任务的人本身。三是课程的转换来自工作任务分析。任务模块转化为课程模块其目的是形成完整的课程门类和课程结构, 便于学生完成所学专业的某个典型的综合性任务, 使学生获得所学专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四、教学形式的融合

在教学形式上, 一种是以学校为主体, 采取“工厂式学校”的教学方式, 采购与企业生产相配套的设备, 参照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 通过企业提供的项目进行教学, 实现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另一种是以企业为主体, 实行交叉式在岗培训与脱产学习, 如学生第一年用约三个月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 约七个月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年用约七个月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 约三个月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正式顶岗, 使学生理论与实践两不误。以上两种形式, 其共同特点就是力图让学生对工作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体验。

具体表现为: (1) 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刻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尽可能促进学生独立完成包含“咨询、计划、决策、实施、评价”的行动过程。 (2) 对完成工作任务相关的知识、技术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帮助学生建立完成生产任务所应具备的、符合工作需要的综合性知识, 促进学生实践过程与能力形成过程的结合。因为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 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

五、专业选择的适合

在寻求合作企业的过程中, 首先要了解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规模及发展趋势, 然后针对本校的专业设置, 找到与企业的对接口、切入点。企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 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法, 把企业的需求作为学校的追求;企业找到了专业对口, 能顶岗工作的人才, 学生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 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我们必须利用现有的优势, 扩大就业范围, 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 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 实现以“出口拉动进口”的局面, 只有出口畅通, 学校在企业站住脚, 学校才有生命力, 效益好的企业才愿意与我们合作, 宣传渠道自然形成, 进口问题自然解决。让学生能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 好学生就业时就得去好企业。这样就解决了学生学好学坏都一样的问题,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自然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同时, 也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六、校企主体的配合

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配合是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人才培养行为和人才输送行为的双重教育形式, 人才培养应根据企业的要求, 人才输送应根据企业的需求, 因此, 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必须真正变成以企业为主的合作, 企业要把校企合作作为“迎亲娶媳”来看待, 为“媳妇”进门做好充分的准备, 让进门的“媳妇”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作为职业院校也要把校企合作作为“我的责任”来重视, 为“女儿”出嫁准备好充足的“嫁妆”, 让出嫁的“女儿”在“婆家”有大显身手的资本。

综上所述, 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在于:一是学校培养与企业直接挂钩, 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二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缩短成长周期;三是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招用技术人才的要求;四是破解了教学“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 解决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存在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只有这样, 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四个零对接”, 即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对接, 课程安排与职业活动零对接, 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对接, 毕业生与准员工零对接, 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校企合作是一个“在艰难中求快乐”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过程。一方面我们要不断认识自我, 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 并要勇于尝试;另一方面我们要完善自我, 不断进步, 体验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快乐。相信通过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技能人才被企业“抢购”的情形将不再是幻想。

摘要: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 近几年已被各院校广泛运用,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于是有人把校企合作这一模式称之为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工人的唯一出路, 并认为这种模式是确保学生就业率的最佳选择。但纵观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 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有些合作一直陷于“有‘合’无‘作’”或“有‘作’无‘合’”的被动状态。要使校企合作真正达到优势互补, 真正体现“校企共赢”, 就要在“合”字上下工夫, 从培养目标的结合、培养方式的吻合、教学资源的组合、教学形式的融合、专业选择的适合、校企主体的配合等方面向深层次发展, 使学生毕业后与合作企业真正实现“零对接”, 从而加速企业急需人才的培养进程,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办学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3

启示一:政府的支持与投入是搞好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关键

富锦市政府花大气力综合治理,由分散制变为集中制办学,优化了农村师资队伍结构,平衡了教育资源,使农村的学生也享受到和城里学生一样的教育。而这一切关键的关键是政府加大力度,在财政上对教育多投入。前任市委书记刘臣同志曾经说:“任何财政永远都是缺钱的,任何财政在任何时候也都是有钱的,关键是支出顺序,把哪项支出作为重点,摆在前面。”富锦市就是靠这种“挤出钱来办教育”的精神,在几年里累计投资1.6亿元。原本不是很富裕的市,拿出这么多的钱来投资教育,足见富锦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

我省的一些地区,论富裕程度,要比富锦市好,可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农村集中办学的投入却不是很多。或者找各种理由:“政府财政上不宽裕。”等等,说到底还是对教育重视得不够。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抓教育不能很快看到成效,不如搞一些形象工程来得快。

我们认为:我省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向富锦市委、市政府那样,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集中资金,整合资源,既量力而为,又竭尽全力,用巨大的财政支持保障教育事业均衡、协调、跨越发展。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快速发展,达到《纲要》所要达到的目标。

启示二:重视学生人生观等思想品德教育

实行集中办学、寄宿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高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过的。相对来说,家庭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相对要少了。更多的影响,来自伙伴、同学,来自老师和学校。富锦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而积极抓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他们的“三主一环境”德育网络工程(即强化主渠道作用,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唱响主旋律,寓德育于各类活动之中;拓展主阵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优化德育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实行农村寄宿制的地区和学校作出了典范。

从我省实行寄宿制教育的学校来看,改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一些新出现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如,随着从学前到高中一条龙的寄宿制的推进和发展,亲情教育自然会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地去研究、探索。不能让冷漠的亲情关系随着集中办学的发展,在寄宿制学校形成气候,蔓延、发展。

我们认为:人生观等思想品德教育,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精神层面的建立、发展,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探索出集中办学模式下的人生观教育和培养方法,是我们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启示三: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富锦市委、市政府,还是教育局,抑或是各个集中办学的寄宿制学校,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政府各个部门为了加强学生食品、住宿、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度上墙、责任到人。从我们采访的几所学校的宿舍来看,宿舍管理井井有条。每栋楼的门上,都把住宿学生的信息粘贴在墙上方便查找学生;有的学校为了保证饭菜的食用安全,把剩饭、剩菜都及时处理掉,不留隐患……正是因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几年来,富锦市各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尤其是交通安全。

尽管如此,校长们还是担心交通安全问题。向阳川小学校长关志强谈了他的举措和担忧。虽然学校也参与了送子车的管理(离校时由司机签字,确认上车人数;学生监督司机有没有中途拉客的现象,举报有奖),但对路况和司机的担心仍旧困扰着他。每到周五,他都是看着送子车离开学校。直到很晚了没有学生家长来电话,他才把悬着的心放下,回家。其实,他们担心的是学校方面无法掌控的路上的安全。

就在我们成稿之时,发生了甘肃一幼儿园校车被撞的严重事故。事故造成21人遇难。此时,我们又想到了向阳川小学的关校长的举措。我们不禁佩服起他——严把送子车的人数关,不容许有超载现象发生。这是有前瞻性的举措,它把危险降到最低。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家长,一切为了社会。如果我们的校长都能像关校长一样,像甘肃这样的交通事故还能发生吗?

我们认为:我省寄宿制学校的安全问题的隐患还是存在的。

在加强宿舍管理的同时,还应当重点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住宿安全的教育。如,严禁在宿舍打闹,多进行防火逃生、紧急情况下的宿舍撤离等教育。防患于未然永远是安全教育的头等大事。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采买食品出处的安全、卫生防疫等等,需要各个环节,特别是学校后勤部门的“严防死守”。富锦市集中办学的学校为全省作出了榜样。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抓好食品卫生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健康的大事,马虎不得。不能让“地沟油”“瘦肉精”之类的危害学生健康的食品流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不能重视一世,疏忽一时。

当然,解决交通安全问题不是只靠学校一方来完成,这需要方方面面联合起来一道解决,尤其是要政府方面应加大管理力度。甘肃幼儿园校车事故,为我们提了一个醒:重视校车安全行驶,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这是实实在在、血淋淋的提醒。不要让家长、教师、校长为此担心。也让更多的校长放心,能安心回家休息。这方面,我省各有关部门应当全力解决。

启示四: 心理健康不是小问题

在采访中,使我们欣喜的是,富锦市农村寄宿制教育已经注意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尽管农村学校心理健康还处在刚刚起步发展阶段,但富锦市教育局还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一些寄宿制学校,专门开辟了心理治疗室和心理活动室。随着农村寄宿制的实施和加强,心理健康问题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许多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脱离父母,在心理上一定不适应。这就要求学校不但要关心学生衣食住行,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富锦市的许多教工不辞辛劳,默默地为住宿的学生服务,他们更多的是担当母亲的角色,是心理辅导老师。孩子晚上想妈妈,他(她)们就不回家,搂着孩子一起睡;有的班任老师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学生有事,还要陪着学生。要知道他(她)们也是有家的人啊!其实他(她)们更需要心理解压。富锦市为我省集中办学中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开了一个好头,它告诉人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不分城市和乡村。这也是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一个新气象。

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是不均衡的。这一点在农村特别突出。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急需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有:

小学生,尤其是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完善,有些学生还需要父母的爱抚,不少学生晚上让生活老师哄着睡就是这种心理问题的体现。和小学生心理问题不同,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是少年成长中的问题,比如,早恋、逆反、需要长辈理解、希望与同伴沟通和认可等等。解决不好的话,会阻碍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心理问题也应当引起校长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住宿制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长久下来,会严重影响教师和职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随着集中办学的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在解决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农村教职工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会有更好的发展和突破,会进入到更广、更深层次的研究领域。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E-mail:114153580@qq.com

编辑/岳凤

规范办学自查报告 篇4

专项整治乱办班乱补课工作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开展集中整治中小学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紧急通知”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校立即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紧急通知”精神,全面展开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1、接到教育局紧急通知后,学校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专题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全体领导要带头学习贯彻教育局“关于开展集中整治中小学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紧急通知”精神,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学校全体干部对教师要从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高度加强管理和实施,每个领导都是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人,对本校的专项整治工作要认真部署、层层落实,严格检查。

2、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局“关于开展集中整治中小学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紧急通知”精神,公布了相关的制度,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专项整治乱办班乱补课工作领导小组,与吴承文副校长专门负责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学校实行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和年级主任包年级制度,把责任落实到每一名教师,要求全体教师要对照通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学校利用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关规定,帮助学生家长了解专项整治工作的内容,理解支持专项整治工作,公布教育局和学校设立的违规办班举报电话,争取家长对专项整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将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学校成立了专项整治承包领导小组,规定小组成员利用休息日和假期,定期不定期对承包对象进行家访,电话了解。对有违规苗头的教师进行谈心、批评教育、限期改正。专项整治承包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性的找学生谈心,了解情况。

5、组织全体教师签订了“不乱办班乱补课”承诺书。

6、为了切实开展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7、学校结合师德建设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剖析,自查自纠,并写出心得体会,进行整改提高。

8、学校大力开展“高效课堂”活动,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等先进教育手段的应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求突破。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健全了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我们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团会等形式督促学生自觉远离网吧、游戏厅等不宜学生进出的场所,双休日或节假日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度过一个文明、安全、充实的双休日或节假日。

经过我们认真自查,目前,学校未发现有教师违规乱办班乱补课现象。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工作领导小组将进行不定期督查,对在督查中发现或经家长举报后核实的违反以上规定的事件,给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经督查核实的违规行为,有关教师要写出书面说明,并全校通报,年内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的交上级直管部门处理。

瓦房店市第二初级中学

2011.10.27

自 查 报 告

(专项整治乱办班乱补课工作)

瓦房店市第二初级中学

集中办学效益分析 篇5

(一)实现校点布局科学化。丘北县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统筹规划,先建后撤;确保巩固,均衡发展;坚持标准,优化资源”的原则,以打破乡(镇)界线,建设一批标准化寄宿制小学为重点,整合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低的小学校(点)。具体分两步实施:首先,整合现有校点,保留现有完小;其次,待条件成熟后再整合弱小完小,实现“一村一校”或“一村几校”。根据规划,2008年至2011年,全县计划投入资金3.6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30万平方米,建成乡、村标准化小学校145所(其中标准化寄宿制小学校115所),整合弱小完小和校点467所,努力实现校点布局科学化。2008年以来,选择2个乡作为试点,其余10个乡镇分别选择1个村作为试点,全面实施校点布局调整改革试点工作。截至目前,2个试点乡校点布局调整工作已顺利完成,其余10个试点村校点布局调整工作正在实施中,改革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

(二)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丘北县抢抓机遇,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以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为突破,力争校舍建设基本达到《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努力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在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地方财力弱、教育底子薄的情况下,丘北县多出主意,多想办法,采取“争、捐、免、垫”等措施,多方筹措,确保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的投入。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同时进一步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不含教育费附加)用于排危。二是通过开展“爱心献教育”活动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三是县建设、发改、财政、税务、国土等部门认真落实关于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税费的减免规定,其他相关部门也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教育综合改革和校安工程的实施给予大力支持。四是在项目建设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采取由发包方先拨付20%的工程启动资金,其余80%的资金由施工企业全额垫付至竣工;从竣工之日起,所欠资金由政府付给每年9%的资金占用费,所欠资金在3至5年内还清的办法,邀请有资质、实力强、信誉好的建筑商承担校舍建设工程。五是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提供保障。2008年至今,丘北县共投入资金1.1亿元,改扩建校舍面积10.3万平方米,排除D级危房面积5.3万平方米,消除校舍安全隐患点120个,在广大农村普遍形成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是学校的可喜局面。2009年10月起,丘北县将全面启动实施其余10个乡(镇)学校的校舍安全工程,计划投入资金2.5亿元,规划改扩建校舍面积20万平方米,排除D级危房面积17万平方米。

(三)实现学校办学规模化。丘北县以“力争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建成校均18个教学班,在校生700人左右的标准化小学;在每个行政村建成1所或几所校均12个教学班,在校生500人左右的标准化小学”为目标,在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干部群众思想意识上存在的一些顾虑,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工作,推进校点布局调整工作的实施,走集中办学的发展路子,努力实现学校办学规模化。截至2009年9月底,全县确定的2个试点乡校点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完成,共建成标准化寄宿制小学校25所,成功整合弱小完小和校点76所,校均在校生达400人(其中住校生达300人)。

(四)实现教师配置结构合理化。丘北县通过实施校点布局调整,集中化、规模化办学,有效集中了师资力量,教师专业技术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自2008年起,采取“关、招、辞”的办法,妥善解决了全县顶编代课教师问题,并按照省定的教师编制标准,结合各学校教师编制数及各学科教师需求情况,通过特岗教师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等形式,逐年招聘一定数量的教师补充到师资薄弱的学校,努力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确保各级学校专任教师与学生之比达标,实现教师配置结构合理化。

(五)实现学校管理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按照“创特色、强管理、上水平”的要求,加强学校现代管理,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新型学校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一是配备校医加强师生健康维护。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中调剂名额,招聘业务素质精、责任心强、具有临床医学资格的人员到寄宿制学校担任校医,加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师生卫生保健水平。二是实施“安保工程”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每年从政府安置的退伍军人中优先安排思想好、能吃苦、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员到寄宿制学校担任保卫工作和协助学校开展后勤、校园美化绿化等工作。三是研究制定了《丘北县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建立低年级寄宿制学生上下学家校接送制度,实行月假、半月假休假制度,寄宿制学校安全、学生宿舍、环境卫生、学校食堂、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创新和规范。四是县财政安排资金,对贫困家庭寄宿生除国家给予的生活补助外再给予适当的学习和生活补助,并全力抓好寄宿制学校勤工俭学基地的落实,认真组织学校实施 “菜篮子工程”、“肉食供应工程”、“饮食安全工程”和“小超市工程”等四大工程,大力开展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办好食堂、开设小卖部等勤工俭学活动,寄宿生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生“进得来、吃得好、留得住、学得好”有了保障。同时,大力推进普及实验教学工程,充分利用“农远工程”设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六)实现校园建设人文化。坚持以建设绿色学校、文明学校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成人文化校园环境,努力实现校园建设人文化。通过努力,新店乡小江口小学、树皮乡矣得小学、朦胧小学等一批寄宿制学校初步呈现出勤工俭学效益好、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校园绿化美化成果显著等办学特色,校园建设正向着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和人文化的目标迈进。

(七)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优质化。一方面,狠抓科学质量观和育人观的树立,积极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深入开展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重点的“三生”教育,坚定不移地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以规模化办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优质化。自2009年秋季学期起,所有村完小三年级全部开设英语课并配备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农村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目前,丘北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与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呈现出齐头并进、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改革工作将在全县推广。

三、改革效益分析

(一)有效降低投资,为国家节约资金。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发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0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按基本指标计算:一校2班建校舍面积200平方米,一校4班建543平方米,一校6班建2120平方米,一校12班建3432平方米,一校18班建4655平方米,一校24班建6117平方米,一校48班建12234平方米;寄宿生生均5平方米;初小生均占地25平方米,寄宿制完小生均占地30平方米;单方造价1200元∕平方米。

1.树皮乡矣得村。原有学校8所,其中:完小3所,初小5所,共需规划建设7360平方米。其中:3所完小需建设6360平方米;5所初小需建设1000平方米;学校现有完好房600平方米,实际需要建设面积为6760平方米,实际需要投入资金811万元。

布局调整集中办学后,矣得村办一所12班的寄宿制学校,学生662人,需建校舍3432平方米;住校生470人,需要宿舍2350平方米。以上共需建筑面积5782平方米,扣除现有完好校舍600平方米,实际需建建设面积5182平方米,需投入资金622万元。

通过测算分析,布局调整可节约投资189万元。

2.树皮乡。共有学校62所,其中:完小19所,初小43所,共需规划建设65558平方米校舍。其中:12班4所需建设13728平方米;6班15所需建设31800平方米;4班10所,需建设面积5430平方米;2班以下33所需建设6600平方米;1600人住校生需建设宿舍8000平方米。扣除现有完好校舍3747平方米,实际需建建设面积61811平方米,需投入资金7417万元。

布局调整后,全乡有11所寄宿制学校,需建校舍55189平方米,其中:有住校生4000人,需建设宿舍20000平方米;24班1所建设6117平方米;12班6所需建设20592平方米;6班4所需建设8480平方米。有完好房3747平方米,实际需建面积为51442平方米,共需投入资金6173万元。

测算分析:布局调整可节约资金1244万元(目前我县按照安全、实用、基本满足的要求仅投入资金2200万元)。

3.全县测算。

①校舍建筑面积测算。布局调整前,全县有小学627所,其中:48班2所需建24468平方米;18班5所需建23275平方米;12班38所需建130416平方米;6班148所需建313760平方米;4班20所需建10860平方米;2班414所需建82800平方米;住校生15515人,需建77575平方米。以上共需建筑面积663154,扣除完好房62390平方米后,需建600764平方米,建设资金72092万元。

布局调整后,全县建寄宿制学校115所,全县有住校生42000人,需建校舍面积210000平方米;48班2所需建24468平方米;24班12所需建73404平方米;12班36所需建123552平方米;6班65所需建137800平方米。以上共需建筑面积569224平方米,扣除现有完好校舍62390平方米,实际需要建设面积506834平方米,需要投入资金60820万元。

比较分析:集中办学节约校舍建设资金11272万元。

②附属设施测算。分散投入学校大门需建627道,需投入资金940万元;需建球场627块,需投入资金2195万元;需建围墙12.5万米,需投入资金2500万元。以上资金合计5635万元。

集中后需建学校大门115道,需投入资金230万元;需建球场345块,需投入资金1207万元;需建围墙5.1万米,需投入资金1020万元。以上合计2457万元。

比较分析:集中办学附属设施节约资金3178万元。

③学校用地分析。分散需学校用地3267亩(414所校点,平均每所学校有35名学生,平均每所学校占地为3亩左右)。集中办学需学校用地2700亩。

比较分析:集中办学节约土地567亩。

④施工情况分析。校点分散施工困难,单方造价增加,因此,集中办学施工成本低于分散办学。

综合分析:按基本指标测算,全县分散办学需投入资金77727万元,集中办学需投入需投入资金63277万元,集中办学比分散办学节约资金14450万元,可节约土地567亩。按安全、适用、基本够用测算:全县分散办学需投入资金44220万元,集中办学需投入资金36000万元,可节约资金8220万元。

(二)有效整合师资力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县共有小学教师2006人。改革前,共有小学学校627所,教学班2056个,按教育部班师配备1:1.4的标准计算,需要配备专任教师2878人。改革后,全县由原来的627所学校优化为115所,教学班优化为1340个,按标准计算,共需教职工2809人。其中:专任教师1876人;工勤人员按1:45配备需933人。可节约教师69人。并实行专任教师竞聘上岗,建立教师间激励竞争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有效巩固“两基”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前,各校点,特别是一师一校点,教育教学设备难以配齐,教师只能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单一模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枯燥,学生怕学厌学等现象突出,流失率严重。教师配备不足,多数学校是两级或三级复式教学,课程难以开齐,课时不足,教学质量低。实施集中办学后,各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音、体、美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安全员等各类人员基本配齐配足,各种先进教学设备能满足教学需求,课程课时开齐开足,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后勤管理有保障,学生能吃饱吃好,学习积极性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保证。

(四)有效提高师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规模办学后,丰富了师生课余生活,教师能充分开展教学交流和学术研讨,实行集体备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综合素质。学生能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掌握更多知识,从小学会团结友爱,增强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陶冶情操。

(五)群众满意,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对已实现集中办学的试点乡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 4000份,收回“满意测评卷”3918份,“基本满意卷”80份,“不满意卷”2份,满意率为99.9%,人民群众一致好评,均等教育得到充分体现。

三、改革效益分析

(一)有效降低投资,为国家节约资金。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发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0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按基本指标计算:一校2班建校舍面积200平方米,一校4班建543平方米,一校6班建2120平方米,一校12班建3432平方米,一校18班建4655平方米,一校24班建6117平方米,一校48班建12234平方米;寄宿生生均5平方米;初小生均占地25平方米,寄宿制完小生均占地30平方米;单方造价1200元∕平方米。

1.树皮乡矣得村。原有学校8所,其中:完小3所,初小5所,共需规划建设7360平方米。其中:3所完小需建设6360平方米;5所初小需建设1000平方米;学校现有完好房600平方米,实际需要建设面积为6760平方米,实际需要投入资金811万元。

布局调整集中办学后,矣得村办一所12班的寄宿制学校,学生662人,需建校舍3432平方米;住校生470人,需要宿舍2350平方米。以上共需建筑面积5782平方米,扣除现有完好校舍600平方米,实际需建建设面积5182平方米,需投入资金622万元。

通过测算分析,布局调整可节约投资189万元。

2.树皮乡。共有学校62所,其中:完小19所,初小43所,共需规划建设65558平方米校舍。其中:12班4所需建设13728平方米;6班15所需建设31800平方米;4班10所,需建设面积5430平方米;2班以下33所需建设6600平方米;1600人住校生需建设宿舍8000平方米。扣除现有完好校舍3747平方米,实际需建建设面积61811平方米,需投入资金7417万元。

布局调整后,全乡有11所寄宿制学校,需建校舍55189平方米,其中:有住校生4000人,需建设宿舍20000平方米;24班1所建设6117平方米;12班6所需建设20592平方米;6班4所需建设8480平方米。有完好房3747平方米,实际需建面积为51442平方米,共需投入资金6173万元。

测算分析:布局调整可节约资金1244万元(目前我县按照安全、实用、基本满足的要求仅投入资金2200万元)。

3.全县测算。

①校舍建筑面积测算。布局调整前,全县有小学627所,其中:48班2所需建24468平方米;18班5所需建23275平方米;12班38所需建130416平方米;6班148所需建313760平方米;4班20所需建10860平方米;2班414所需建82800平方米;住校生15515人,需建77575平方米。以上共需建筑面积663154,扣除完好房62390平方米后,需建600764平方米,建设资金72092万元。

布局调整后,全县建寄宿制学校115所,全县有住校生42000人,需建校舍面积210000平方米;48班2所需建24468平方米;24班12所需建73404平方米;12班36所需建123552平方米;6班65所需建137800平方米。以上共需建筑面积569224平方米,扣除现有完好校舍62390平方米,实际需要建设面积506834平方米,需要投入资金60820万元。

比较分析:集中办学节约校舍建设资金11272万元。

②附属设施测算。分散投入学校大门需建627道,需投入资金940万元;需建球场627块,需投入资金2195万元;需建围墙12.5万米,需投入资金2500万元。以上资金合计5635万元。集中后需建学校大门115道,需投入资金230万元;需建球场345块,需投入资金1207万元;需建围墙5.1万米,需投入资金1020万元。以上合计2457万元。

比较分析:集中办学附属设施节约资金3178万元。

③学校用地分析。分散需学校用地3267亩(414所校点,平均每所学校有35名学生,平均每所学校占地为3亩左右)。集中办学需学校用地2700亩。

比较分析:集中办学节约土地567亩。

④施工情况分析。校点分散施工困难,单方造价增加,因此,集中办学施工成本低于分散办学。

综合分析:按基本指标测算,全县分散办学需投入资金77727万元,集中办学需投入需投入资金63277万元,集中办学比分散办学节约资金14450万元,可节约土地567亩。按安全、适用、基本够用测算:全县分散办学需投入资金44220万元,集中办学需投入资金36000万元,可节约资金8220万元。

(二)有效改善办学条件,提升管理水平。全县627所普通小学中,完小190所,校点437所,一师一校占校点总数的68.42%,学校校舍破烂陈旧全部是D级危房,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不是配置不齐,就是交互混杂,点多面广规模小,给学校规划管理带来不便。改革后,校舍建设将在规范的设计图纸和科学的校园规划下进行,有严格的施工监理,校舍建设将更上档次,学校教室、食堂、宿舍等硬件设施将一次性规划投资到位,避免重复建设,特别是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实验课程的开设和学校各功能室得配备,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三)有效整合师资力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县共有小学教师3061人。改革前,共有小学学校627所,教学班3061个,按教育部班师配备1:1.4的标准计算,需要配备专任教师2878人。改革后,全县由原来的627所学校优化为115所,教学班优化为1340个,按标准计算,共需教职工2809人。其中:专任教师1876人;工勤人员按1:45配备需933人。可节约教师69人。并实行专任教师竞聘上岗,建立教师间激励竞争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有效巩固“两基”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前,各校点,特别是一师一校点,教育教学设备难以配齐,教师只能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单一模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枯燥,学生怕学厌学等现象突出,流失率严重。教师配备不足,多数学校是两级或三级复式教学,课程难以开齐,课时不足,教学质量低。实施集中办学后,各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音、体、美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安全员等各类人员基本配齐配足,各种先进教学设备能满足教学需求,课程课时开齐开足,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后勤管理有保障,学生能吃饱吃好,学习积极性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保证。

(五)有效提高师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规模办学后,丰富了师生课余生活,教师能充分开展教学交流和学术研讨,实行集体备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综合素质。学生能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掌握更多知识,从小学会团结友爱,增强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陶冶情操。

办学报告 篇6

寻甸县教育主管部门:

随着昆明市教育改革的推进,根据寻政发„2008‟42号《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申请人拟在寻甸县柯渡镇境内开办幼儿园以满足地方群众教育需要。

一、办学目的

为了方便新沙村委会、可郎村委会、磨腮村委会及周边儿童就近入学,申请人将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专心致志办教育”的办园宗旨,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健康能自理、礼貌懂交流、好奇爱探索、独立会合作的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幼儿。以 “精心育苗求生存,团结奋进谋发展,优质服务创品牌”为我园的办园目标,运用规范的管理制度,依靠优良的师资,创造良好的办学效益。

我园将长期以管理育人、环境育人、艺体育人为办学思想,坚持“尊重、平等、和谐、快乐”的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努力培养一代健康又快乐、好奇又探索的新时代幼儿。在教育思路开放的今天,幼儿园以特色教育为主,以“爱心为土壤,关心为雨露,耐心为阳光”,精心抚育祖国的幼苗。

教学课程设计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为教学目标,充实儿童生活经验,提高儿童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办学目标是创办镇级示范性幼儿园,创艺术教育、环境教育的特色,在课程设计上大胆创新,瞄准先进水平,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

二、机构名称

寻甸蒙正幼儿园。

三、开办地址

寻甸县柯渡镇新沙村委会22号及可郎村委会555号。

四、举办性质

民办个人投资。

第1页

共2页

五、建筑设施

新沙村委会教学点占地面积360㎡,建筑面积160㎡,户外活动面积110㎡,建筑结构为混泥土框架结构,楼层为2层;可郎教学点占地面积230㎡,建筑面积260㎡,户外活动面积100㎡,建筑结构为混泥土框架结构,楼层为2层。

六、服务对象

为3至5岁的学前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七、办学形式

周一至周五全日制办学。

八、办学规模

拟开办学前班大班2个班,中班、小班各1个班,共计4个班级,预计学生规模100人

九、师资状况

根据《教师法》及教育相关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配备一批思想健康、热心教育工作、敬岗爱业、专业化程度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时刻关怀下一代的成长,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十、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

开办经费采取个人自筹,主要用于配臵课桌、室内教学设施、体育活动器材、接送学生的校车及办公经费,预计投入10万元。

为了能够为周边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申请人急盼教育主管部门给予批复,以便尽快筹备开园事宜。

申请人: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2页

办学申请报告 篇7

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体育局:

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郑州学前教育在二七区教育体育局的直接领导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城区中部分优秀幼儿园。

为了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幼儿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为3—6岁的孩子提供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成长环境,特申请举办

一、办学目标

1、办学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改革方向,坚持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以“走好人生、蒙以养正、启迪思维、纳人悦己”为办园宗旨,以“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幼儿的多种兴趣”为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因人施教,深入开展幼儿教育的教科研活动,努力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2、培养目标

以“走好人生、蒙以养正、启迪思维、纳人悦己”为办园宗旨,以教孩子学习生存,学习自我保护,学习做人,学习求知,学习审美,学习健体为目标。积极创设和提供具有教育化、儿童化、艺术化、科学化的优良环境,努力开展富有童趣的适合幼儿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以利于幼儿积累经验、丰富情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善于表达,养成良好习惯、活跃身心,打下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

二、学校名称和办学性质

学校名称拟用“郑州市二七区阳光雨露七一三幼儿园”,办学性质为民办。

三、学校规模、招生范围

1、学校规模:

拟定招生规模为八个教学班,每班不超过30人。

2、招生范围:面向全社会。

3、服务对象为3—6岁幼儿。

四、学校场所、教师等落实情况

1、学校场所

拟办“郑州二七区阳光雨露七一三幼儿园”坐落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内,校舍包括三层教学楼一栋。幼儿园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室内外均采用人性化布置。楼梯有婴幼儿专用扶手,教室、楼道内走廊均铺有塑胶,教室内配备高档幼儿专用杂物柜和桌椅,卫生间采用婴幼儿专用盥洗池、小坐便。草场铺有幼儿专用的塑胶跑道,配备有各种大型玩具器械。

2、师资力量

“郑州市二七区阳光雨露七一三幼儿园”举办人徐玲,37周岁从教19余年,举办人兼园长徐玲,37周岁从教19余年,是国际学前教育学会会员、美国PAT国家中心授证导师、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妇联巾帼创业指导师、河南省学前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教育教学专家„„现已招聘多名有幼教经验的幼儿教师,并全部经过蒙特梭利教师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书,阳光雨露教育集团长期与台湾师范大学华人教育研究所合作,用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结合现代西方教育理念,对婴幼园进行关于教育理念、园所发展、教师成长、团队建设等方面的专业化指导与培养,成为大陆首家生命教育园所。同时聘请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钱志亮教授为课程专业指导教授,研发园本教材。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提倡完整人格教育,每个园所都配备男教师,鼓励男老师发挥男性人格魅力,培养幼儿自立、勇敢精神。

3、办园经费自筹,资金充足。

我相信,在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育设施和良好的服务,“”一定会在较短时间内成为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的一流幼儿园!

以上申请恳请领导批准!

上一篇:党委书记培训心得下一篇:乡村振兴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