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

2022-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与实践

摘 要:应急集成信息服務体系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其中科技信息服务是重中之重。文章旨在研究与实践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为COVID-19)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及服务模式。分析了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特点与信息需求,综述了应急信息服务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COVID-19疫情防控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包括以大数据信息服务理念为指导的“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提供专业科技信息知识服务),以及以“专业型、计算型、方法型、战略型、政策型”五型融合的科技战略研究范式与咨询服务理念为指导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提供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两大部分,并开展了全方位科技信息知识服务与战略决策咨询服务,发挥了专业科技智库的作用。

关键词: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COVID-19);应急管理;应急信息服务;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决策咨询服务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emergency;COVID-19;emergency management;emergency information service;emergency integrated knowledge consulting service system;integrated information platform;decision-making consulting

1 引言

2019年12月,武汉现不明原因肺炎[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派专家组指导疫情处置[2],2020年1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称此病毒性肺炎病原体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3]。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命名为“冠状病毒疾病-2019”(COVID-19)。与此同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2”(SARS-CoV-2)。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COVID-19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全球大流行疾病。

2020年1月20日,中央领导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4]。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并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5]。

从1月22日开始全国各省先后緊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措施。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至此,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一场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在全国范围打响。至3月10日,以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指导疫情防控为标志,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向好变化,与此同时,国际上的疫情却快速蔓延,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构成全球大流行疾病。可以预见,此次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将持续一段时间,成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最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

此次COVID-19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从国内来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从国际来讲,疫情从2月下旬开始在全球蔓延并快速演变为全球大流行疾病,成为联合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对全球各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也必将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涉及到政府管理决策、疫情信息发布、病患医疗救治与心理辅导、疫病防控科研攻关、医疗物资生产调度、科学知识传播、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秩序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外交与合作等众多方面。各级决策层、科技界、社会公众等都对事件相关信息高度关注。特别是对于一个人类根本不了解的重大新疫情,在应急管理中涉及到大量的科技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科技信息知识服务、科技决策咨询服务。对于这样一个非确定性、高度动态变化的事件,没有现成的针对性信息服务平台、决策咨询模式可以利用,即使应急建设的信息服务平台与咨询服务模式等也需要随着快速变化的情况而不断动态完善。

面对重大危机事件的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新需求,必须建设“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本文即阐述这样的知识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理论指导、服务体系架构、信息服务平台、咨询服务体系等的建设及实践,以及相应的服务模式及其效果。本文阐述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以大数据信息服务理念为指导建设的《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为各类信息用户提供“即时、准确、严谨、科学”的专业科技知识信息服务;二是以“专业型、计算型、方法型、战略型、政策型”五型融合的科技战略研究范式与咨询服务理念为指导建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为各级决策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管用、权威”的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两大部分互为重要依托和支撑,集成信息平台是战略研究与咨询服务的主要信息数据基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是在集成信息平台的数据信息分析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智慧产品。通过实战化运行和不断完善,可以说这是一套面向高时效、高强度、高效率实战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开展这样覆盖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的知识咨询服务,才可以体现专业科技智库的能力和贡献,取得最佳的服务效果和影响。

2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类型特点与服务需求

2.1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信息类型特点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的扩散蔓延过程,借助各类网络及新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各类信息呈指数级爆发式增长和广泛传播,信息种类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主要可以归纳为几大类:

(1)疫情发展实时动态数据与趋势预测类信息。对于影响所有社会公众的、人命关天的严重传染病疫情事件,这是公众最高度关注的数据信息,每个人每天都多次刷屏关注。从来没有一个其他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受到全国、全球民众如此长时间的持续关注。

(2)政府管理决策和政策及调度管理类信息。应对如此严峻的传染病疫情,个人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政府强有力的集中决策、政策文件及时发布、高度组织化管理实施,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组织管理效率,各种调度管理的指令、指导、引导等政策和管理行为,直接决定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也成为社会稳定和秩序维持的决定性信息。

(3)疾病诊疗方案方法与科学预防类信息。对新发传染病,在没有任何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诊断治疗方案方法、预防和降低传染的各种科学方法和行为指南信息,成为大众最关心和最关键的疫情防控信息。

(4)疾病相关的科研攻关进展类信息。这类信息不仅涉及到病毒溯源研究的进展信息,更涉及到病毒检测试剂、疫苗研发、有效药物筛选等信息。科研攻关的任何进展信息都牵动人们高度关注。比如大众彻夜排队购买双黄连口服液的现象。

(5)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分析类信息。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直接考验各级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特别是对突发的危机事件,在起初往往是情况不明的,政府应对难免迟缓和不当;但危机又瞬息万变,迟缓的应对往往导致更大危机。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分析、反思与有关建议等,主要涉及到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完善等。

(6)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分析类信息。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必然重创经济发展,打乱正常社会秩序。在经济高度全球化时代,这次史无前例的重大疫情,必然对我国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这方面的信息涉及到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多方面的影响等大量信息。

(7)社会舆情类信息。这类信息量大面广、纷繁杂乱,国内、国外场景都有,多源的各类信息相互交织,包括主流媒体信息、自媒体信息(其中不乏虚假信息等),涉及到各种宣传信息、情绪宣泄性信息、意识形态冲突信息(包括一些西方政客对涉疫情有关国家和民族的污名化等)等。其中一些信息形成高度的集中度,如中西医药作用之争信息。

(8)国际公共卫生外交、合作及国际关系类信息。病毒无国界,抗“疫”需要开展国际公共卫生外交和卫生合作,也牵涉到更广的国际关系。中国疫情严重时,世界卫生组织及友好国家支援中国;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国外疫情蔓延扩散时,中国驰援他国防控。以各国政府首脑为核心的大量国际全方位公共卫生外交,疫情防控中的国际医疗合作和信息经验交流等,从国家间的公共卫生外交扩展到更深层次的政治外交等国际关系,规模是历史之最,涉及到海量的信息。

上述信息类型,大多属于科技类信息,或者与科技密切相关(必须以科技的手段去治理)。即使社会舆情类信息,也高度关涉科技信息,只有促进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才能引导社会舆情更加理智。

2.2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信息服务需求

要成功应对此次严重的新冠肺炎大流行疫情,使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以控制的大流行病,就不能任由病毒扩散,就需要向科学技术要方法,“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6]。在应对突发的重大而影响所有人、持续时间数月的严重新发传染病疫情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科学决策和科学防控、加强科学研究攻关、科学知识传播和科普教育等,而这需要科学知识信息的高度集成服务支撑,而开展线上的集成知识信息与咨询服务是唯一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2月2日公布的第13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报告[7]中,技术焦点聚焦在“信息流行病”(infodemic)上。所谓“信息流行病”指的是,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线上线下过多的信息——有些准确有些不准确,使得人们在有需要时难以找到可信赖的消息源和可靠的指导。

因此,没有有效和有力的科学信息与知识集成服务,科学决策、科学研究、科学诊疗、知识传播等就是无源之水。急决策之所急,急救治之所用,急科研之所需,急科普之所求,建设全面、系统、权威、高效的应急集成信息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就成为成功抗击疫情的关键科技信息与决策咨询支撑,是科技文献情报机构在关键战略需求面前义不容辞的战斗职责。作为专业型科技智库,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紧急行动,发挥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信息资源丰富和组织利用的优势,高效建成“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及相应的服务模式,既满足各类信息用户的科技信息需求,也有力支撑决策用户的科技决策的战略咨询需求,从而充分发挥科技智库的科技信息知识保障作用和“专业型、计算型、方法型、战略型、政策型”等“五型融合”[8]的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作用。整个“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及服务模式的实战化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服务效益。

3 应急信息服务体系相关研究现状与理想模式设计

3.1 应急信息服务体系相关研究现状

突发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作为一种系统、科学、有效地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和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了政府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9-10]。应急信息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应急主体所需的相关信息内容及信息资源的集合和统称[11],在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服务、预测预警、情报支撑、决策支持和舆论引导等作用[12]。

国内外关于应急信息服务的概念、内涵等的理论性研究近年来较多,还在不断系统化发展之中。有研究从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应急信息服务的概念,指出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危机管理体系中承担着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情报、向民众传递适当信息等功能[13]。杨灵芝和丁敬达[14]则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指出应急信息服务是面向应急主体的信息需求,利用相关信息技术和方法,进行信息收集、传递、组织、分析、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朱晓峰等[15]提出了面向突发事件的情报体系的概念,从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管理三个方面设计突发应急情报体系的基本功能;苏新宁[16]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系统地提出应急响应信息服务体系的概念,即以大数据环境为基、情报技术为力、情报流控制为策、应急决策为标的新型情报体系。该体系分为情报采集系统、处理系统、组织系统、分析系统和评价系统,与应急响应知识库一起,构成完整的应急响应情报体系,可为突发事件的预警、发现、处置、善后、评估提供强大的情报支撑。

从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来看,应急信息服务的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应急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研究、应急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急信息服务模式实证研究。

应急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的研究,目的是针对应急信息服务全生命周期,研究如何构建一个信息全面准确、多方协同合作和服务精准及时的信息服务总体框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7)[17]对应急信息需求界定为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機后三个阶段,并对信息采集到分析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Pradhan等[18]从技术层面提出了一个高灵活性与可用性灾害信息管理框架,包括标准化的数据格式、中间件服务和支持分布式应用;刘建准等[19]采用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依据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情报介入策略;沙勇忠和徐瑞霞[20]将AT(Activity Theory)引入应急信息需求分析之中,利用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优势,构建了基于AT理论的应急信息需求分析框架。

应急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挖掘与分析方面。宋建功等[21]提出了一种支持动态收敛性的信息抽取算法,用于应急信息的精准提取;Trecarichi 等[22]研究了开放知识系统在应急信息服务系统中实现资源搜集的模式,实现不同领域信息资源在紧急情况下互通操作。“谷歌流感趋势”(GFT)是Google于2008年推出的一款预测流感的产品,通过对检索词进行数据挖掘,成功预测了H1N1在全美的传播[23],虽然也出现了2013年预测出错的情况,但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算法预测公共卫生事件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高影繁等[24]将主题图在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复原出复杂事件的整体知识结构;张建宇[25]提出通过确认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评估信息风险、重视信息沟通和建立信息网络等方式,应对危机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失真、信息处理方式缺陷等问题。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较早开展了一系列应急信息服务研究与实践,包括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露事件、2011年日本核辐射事件以及2014-2015年间的埃博拉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服务。NLM的应急信息服务实践举措包括:(1)在组织架构上,成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中心指导应急信息服务;(2)在数据与工具层面,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产品和工具。如建立了涉及生物恐怖袭击、传染性疾病、核辐射等灾害事件的专题数据库,开发了核辐射诊断与治疗指南APP、毒理学综合数据库TOXNET、生化事故应急信息服务工具REMM等;(3)在服务层面,面向具体需求提供多元化的精准信息服务。如针对受灾地区,联合出版商开展紧急信息获取计划(Emergency Access Initiative),联合开展灾害信息专员培训计划等[26]。

在应对此次COVID-19疫情事件中,国内外学者也都及时开展了应急信息服务研究。如王伟军[27]提出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公共卫生情报战略定位,构建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情报体系等措施;王芳和连芷萱[28]利用定量方法对公共危机情境下谣言真实度进行了计算,提出辟谣的建议;周晓英[29]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的视角分析了此次疫情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李月琳和王姗姗[30]提出疫情信息发布要形成及时、规范的动态发布机制。所有这些研究与服务,都反映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3.2 应急信息服务体系的理想模式设计——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

本文重点聚焦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科技信息集成服务与科技决策咨询服务。应急信息服务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为应急管理发挥真正的“耳目、尖兵与参谋”作用。以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我们高效建设并推进服务的科技型“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包括《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和“覆盖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两大部分。《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为各类信息用户提供即时、准确、严谨、科学的专业科技信息服务,发挥科技信息机构信息尖兵的作用。“覆盖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为决策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管用、权威的决策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科技智库战略决策咨询作用。整个“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具有以下鲜明的理念与特点:(1)服务体系聚焦于应急管理的特定领域,必须以相关的信息用户主体的紧急需求为导向,必须以专业化知识积累和专业化团队为支撑;(2)服务体系涵盖信息收集、筛查、整编、分析、信息平台建设、开放传播的基础信息服务,以及相关领域科技战略研究、对上决策咨询建议报送、利用和反馈的战略咨询的高端服务,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全层次、全流程的系统性咨询服务工作流程体系,需要采用“集成”的思路构建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并开展服务;(3)服务体系的数据是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多粒度的,包括政策、新闻、报告、咨询建议、文献、专利、数据平台、科普知识等多元数据来源;信息服务对象和用户主体是多层次的,包括决策者、专业人员及普通民众;(4)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服务主体包括科技战略情报专家、学科专业情报信息分析员、动态数据与文献数据分析员、信息技术与数据库工程师等;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服务的形式,从信息平台建设与推送服务,到科学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学科领域知识服务,以及涵盖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等;(5)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中,战略情报专家牵头通过对情报的分析和提炼,形成战略决策咨询建议或报告,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咨询支撑;学科专业情报分析员通过对一线科研信息需求的对接和梳理分析,形成学科研究进展快报或事件发展专题分析简报,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方向或最新动态方法等;动态数据与文献数据分析员通过科学、全面、及时的多维度、跨时空数据信息关联和可视化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专业知识图谱、科普知识和准确的实时信息;而信息技术与数据工程师则通过构建信息集成平台,提供应急领域的集成大数据信息平台和网络化传播渠道,以加速信息的传播、利用与反馈,全面实现在线实时应急信息服务。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面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集成知识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的建设与实践,还有几个特点:(1)在工作组织机制方面,建立了高效率的扁平化工作组,工作组由中心主任直接牵头负责。工作组采用矩阵式团队管理模式,将各类工作落实到人;(2)在事件相关大数据组织建设方面,高效建成集成信息服务平台,采集并梳理涉及政府政策动态、国内外研究进展、机构报告、防控指南、新闻报道等多维数据,链接国内外知名的科学数据;(3)在咨询服务开展方面,组织专业团队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决策咨询与科技信息服务,面向国家和中科院开展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面向地方政府和部门开展科技信息咨询与产业分析服務,面向一线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动态跟踪和专题学科知识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科学、权威的相关科学知识传播和科普知识服务。

这样的科技型应急集成知识服务体系和决策咨询服务模式,完全不是个人爱好式的务虚性的所谓理论探讨,也不是纸上谈兵式的信息服务模式构建和分析,而是科技专业领域信息服务与战略决策咨询的、覆盖创新价值链的高强度高效率知识服务实战,没有科学的设计、高效的组织、专业力量团队的配置和调度,是根本做不到的。

4 应急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

信息集成系指通过对多个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与服务进行汇聚、关联和融合,创建出新的内容与服务,从而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31]。应急集成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明确原则、确立机制、制定框架、组织实施和提供服务。建设《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服务平台》是本文阐述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1 建设原则

建设原则是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平台建设宗旨的体现。建设集成信息平台的主旨在于发挥信息服务机构及时、客观、准确、丰富、得力的有效支撑作用,及时满足疫情防控决策、疫情攻关研究、科学知识传播、公众科普教育等大量科技信息需求。为此,平台提出了“科学、客观、即时、权威”的原则。

(1)科学。科学是平台的最基本要求,制定科学的信息和数据采集方案,制定科学的筛选原则,并要求所采集的数据全部聚焦于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信息具有严谨的科学性。

(2)客观。数据客观采集、原文展示,并可溯源,不做人为修改或删减,尽最大的可能保障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全面。采集的新闻数据尽可能覆盖最多的权威新闻渠道,减少部分媒体选题偏好的影响。

(3)即时。信息发布服务与病毒蔓延赛跑,越快获取和发布信息,就能越准确的为决策提供支撑。要求从源头发布到平台集成,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事件性信息数据在6小时内完成,非事件性信息在24小时内完成并发布。

(4)权威。确保信息来源的权威和可靠,主要信息源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网站、权威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全球相关卫生组织和机构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国家级、省级新闻媒体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文献出版平台、科学数据库等。

4.2 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是平台建设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组建了由中心主任负责的“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领导小组”,下设相应工作组,统筹协调和承担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技术维护、科普传播等工作。

(1)信息采集组。由科技战略决策、学科知识服务、科技政策、经济产业情报分析、文献信息服务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组成。采集组负责制定信息采集规则,遴选信息源,抓取并处理信息。

(2)审核发布组。由科技管理人员和主管领导组成,负责对信息采集组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查、校对,对数据进行溯源跟踪,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客观,保持7×12小时在线值守,确保信息第一时间发布。

(3)技术维护组。由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组成,负责数据采集工具的开发和定制,编制技术方案和技术框架,搭建和维护数据平台,设计前台展示页面,并确保平台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科普传播组。由科学传播和信息宣传人员组成,负责依据系统采集的信息,汇聚科普知识、制作科普作品,并通过多种渠道对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扩大平台受众面。

4.3 技术框架

从集成对象来看,信息集成可分为数据层集成、功能层集成与表示层集成三类(平台技术框架见图1)。数据层集成指从多个异构数据源直接获取底层数据,然后将其融合成新的数据对象提供服务,它是实施难度较高但服务灵活度强的一种信息集成方式。功能层集成是指通过标准服务接口,将不同系统的功能与服务进行组合,以构建出新服务。表示层集成是一种较简单的信息集成形式,它通过展示页面将多个网站或系统的内容集合在一起,以方便查找利用信息[32]。针对应急服务事件的信息特点,结合应急服务需求,平台采用数据层集成方式实现多源异构信息集成、一体化组织与服务。

数据汇聚层是平台的底层数据基础,是多源异构信息的元数据仓储。它采用元数据整合、标准协议整合、页面分析等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清洗、格式转换与规约等汇聚操作。数据汇聚层既可以提供单独元数据检索,也是信息融合层的数据来源。

信息融合层是信息服务的数据基础。它通过引入元数据标准规范来实现异构信息的关联、映射、集成等融合操作,向服务层提供统一的信息调用接口。多维索引是一种对复杂数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索引的技术,在信息集成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33]。平台采用多维集成索引对异构信息进行统一索引,实现异构信息的集成融合。具体而言,多维集成索引采用 Apache Solr对各异构信息源中不同数据类型的元数据进行融合单独索引和集成索引。索引字段包括信息服务中常用检索信息,如信息资源类型、题名、作者、机构、出版年代、来源、关键词等。根据数据更新频率采用相应的索引更新机制,包括实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等。

信息服务层是面向用户服务的窗口。在对数据汇聚层的元数据与信息融合层的多维索引进行统一封装基础上,面向用户可提供信息导航、分面浏览、统一检索以及信息分享等服务。此外,还设计提供精准信息推荐、热点探测、知识脉络分析、可视化分析等功能以及包括微信在内的移动端服务。

4.4 栏目设置

平台包括10个一级栏目:

(1)“防控政策动态”发布国家、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发布的重要文件、通知、公告及要求等,并按照发布时间形式标注和排序。

(2)“战略决策咨询”发布中心科技战略研究咨询团队完成的大量决策咨询建议报告,转载权威智库研究机构的重要建议咨询类报告。

(3)“疫情研究进展”发布国内外学术期刊(含开放出版)发表的研究论文摘要、机构、作者等信息,并提供全文下载链接。

(4)“防控组织报告”发布世界卫生组织等国内外重要疾病预防控制组织和机构发布的疫情报告、防控指南等,提供全文链接或下载。

(5)“预防诊疗指南”发布国家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发布的有关预防、诊疗的手册、指南、科普知识等各类科技信息。

(6)“新闻媒体报道”发布国家级媒体、权威科学媒体有关科研攻关、科学诊疗进展的及时新闻报道。

(7)“动态数据服务”链接发布和提供国际国内大数据机构关于病毒研究科学数据库、疫情传播和感染人数等方面的在线实时服务平台和系统。

(8)“病毒信息快报”发布由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联合有关研究机构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快报》及有关专题分析快报。

(9)“科技信息服务”发布本文阐述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可以全方位提供的各种定制化信息服务方式及联系方式。

(10)“常用地址链接”发布相关的重要研究机构、重要组织、信息服务平台等地址链接信息。

5 覆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

5.1 覆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

作为专业型科技智库,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在生物科技、信息科技、知識产权、科技政策、创新发展政策等领域培养和锻炼了建制化的研究力量与人才。面对突发疫情,组建“科技决策咨询服务团队”,面向宏观战略决策(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科研攻关决策(科研机构科研创新决策)、地方政府治理决策(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决策)的创新价值链开展咨询服务,形成了覆盖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见图2),开展针对特定决策用户的研究与咨询服务。在决策咨询服务方面,必须以专业知识长期积累和学术思想沉淀为支撑,有能力快速研判把握相关决策用户关注的相关重要问题,诸如宏观战略决策问题、科学研究攻关问题、地方政府治理问题等,组织专业团队力量开展超常规的相关问题研究工作,高效率完成研究咨询建议报告。重点开展的科技战略研究工作包括:主要国家的生物安全战略与生物风险防御战略与计划、主要国家生物安全立法状况、全球野生动物贸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应急管理机制、相关诊断检测疫苗研发进展及其知识产权动态、政府信息交换与共享模型机制、区域疫情防控措施、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国际疫情应对、国际经济金融政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策划组织系列决策咨询建议报告、专题分析研究报告等,及时报送有关管理部门,有效发挥战略决策咨询支撑作用。

作为专业型科技智库咨询服务机构,在决策咨询服务中研究的各种问题(决策问题、科研问题、治理问题),可以来自相关决策用户的委托,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主动研判和超前管窥潜在重要问题的能力;研究与咨询的工作实施,可以来自相关决策用户的任务需求的“被动驱动”服务模式,但更重要的是自主选题研究与咨询服务的“主动驱动”服务模式。

5.2 面向不同决策用户群的决策咨询服务

(1)面向战略决策需求主动选题开展科技战略研究与咨询服务。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34] 。围绕国家高度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和有关疫病防控与治理体系建设等,先后研究和完成了《国际生物安全战略态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建议》《关于完善我国生物安全战略及其治理体系的建议》《全球大流行病模拟研究及其启示》等系列研究报告,系统整理推出系列的“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专题报告”,涵盖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生物安全战略和生物安全立法等。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与交互在应对突发重大事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信息交互机制不畅通将造成信息滞后、冗余甚至发生谬误等,严重制约事件应对,为此紧急跟踪研究了美国“911”后建立的政府信息交换模型及应用发展情况,完成了《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模型建设对我国危机防控的启示》等咨询建议报告。另外,还开展了有关国家疾控机构管理运行机制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服务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成了“新冠肺炎疫情后应高度重视的科技创新领域”系列报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强国》《加强人口健康与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与智慧社会》《大力促进智能制造发展, 全面建设制造强国》等,以及《世界各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主要金融政策举措》《美联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措施及未来行动》等报告。

(2)面向科研攻关创新主动开展学科前沿知识服务。围绕决策层、科研攻关层面以及社会关注的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进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研究和分析的优势,围绕病毒相关监测试剂、疫苗、专利药品的研发进展等进行专利分析,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研发进展及冠状病毒检测相关专利分析》《吉利德科学公司Remdesivir(瑞德西韦)相关专利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展及冠状病毒疫苗相关专利分析》《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疗法清单》等系列分析报告,为政府主管部门及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参考。同时,主动对接科研一线科研攻关人员的最新科技信息需求,主动服务科研攻关活动。因为在应对疫情中,一线科研机构担负着迅速进行科研攻关、快速研制检测试剂、疫苗和药物等的重要任务。为此,紧紧围绕一线科研人员的科研信息需求,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室、项目组以及核心研究团队、专家等的联系和合作,开展学科知识服务,结合病毒学学科发展特点,制定学科知识图谱,对科研攻关研究进展、在线学术文献出版等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将核心的内容提炼形成信息快报。在此过程中,为有关科研攻关的研究所和研究团队,编发和递送了数十份《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快报》等,直接满足了科研人员对最新研究进展动态的学科情报与文献信息需求。

(3)面向地方政府治理需求主动开展选题研究与咨询服务。研判和对接地方政府防控疫情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问题和咨询需求,迅速研究并完成提交了《做好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若干建议》《关于提前做好“方舱医院”建设评估预案的建议》《加快建设四川省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的建议》《关于利用大数据技术追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员精准轨迹的建议》等咨询建议报告。同时,通过构建分析和预测模型,紧密关注和跟踪各级政府采取的应急策略、措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方案,研究完成了《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四川经济发展的建议》《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四川第三产业的影响及政策建议》《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制造业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等咨询建议报告,及时提供地方政府部门决策参考。受邀专门参加省级政府“加强生物安全与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座谈会”,在会议上提出《加强生物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建议》,直接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

能够成功开展大量的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工作,根本上说是依靠长期的专业型科技智库建设的雄厚专业知识积累和学术思想沉淀。

6 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的影响效果与认识

6.1 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的影响与效果

(1)《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社会服务效果显著。从1月26日该集成信息平台推出上线到3月20日,集成信息平台监测权威数据源(包括国家及地方政府机关)102个,国内外主要学术出版数据平台13个,卫生健康及疾病防控组织和机构6个,相关主要科研攻关机构12个,国家级新闻媒体及权威科技类微信公众号35个,发布了大量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据网站统计显示(见图3),平台累计访问量达到500万人次,文件点击量突破1000万次,覆盖用户数突破20万人。平台发布以后,被中国科學院院网、成都市科技局官网、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封面新闻、红星新闻等众多新闻媒体以及相关微信号报道和推荐。集成信息平台被纳入成都市科技局第二批科学抗“疫”专项项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成都市科协等都提出加强平台建设方面的合作,集成信息平台社会服务成效非常显著。

(2)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取得显著社会效益。从开始应对疫情至撰此文的2个月时间里,围绕疫情防控的相关决策需求问题,研究和完成报送有关决策用户采用的决策咨询建议报告达20多份。《国际生物安全战略态势分析及对我国建议》在《中国科学院院刊》“智库战‘疫’专题”发表;《关于完善我国生物安全战略及治理体系的建议》在《经济要参》发表;《建设“健康中国”投入重心在何处》在《中国科学报》发表等。同步完成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专题深度分析报告20余份,涵盖国际生物安全战略与生物安全立法、疾病防控治理体系、检测试剂疫苗及药物等专利、信息共享交换模型、疫情后应重视的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等方面,在“中科院生物科技战略情报”“科技咨询频道”“现代产业与创新发展研究智库”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供社会免费获取使用,获得大量阅读和下载。

6.2 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本文阐述的应急集成知识服务体系及快速响应服务模式,取得显著服务效果和社会效益,主要的经验可以总结为:

(1)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必须有效满足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的科技决策咨询需求。在极短时间内上线服务并不断更新的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满足各类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针对应急管理决策需求高效率开展相关战略与政策研究,及时提供专业咨询建议报告、专业分析报告等并被采纳使用,及时服务管理决策的关键需求。这样的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才是知识获取、决策咨询的有力信息知识源与政策咨询智库。

(2)应急集成信息平台建设与服务,必须要有效满足公众获取全方位信息的需求。从访问量和使用率来看,集成信息平台上集成的各类科技信息资源符合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从重点用户的反馈来看,公众需要一个经过专业化筛选和组织的即时、真实、严谨、权威的科技信息数据,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同时保证信息的质量。

(3)应急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其成功必须得益于长期的战略布局与储备。应急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专业型科技智库从集成信息服务、学科领域知识服务、地方治理与区域发展咨询服务到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的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知识服务体系的长期建设布局。同时,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的实战化运行,检验了科技创新全价值链咨询服务体系的服务效果和运行效率,锻炼了能够开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咨询服务的专业化队伍,进一步全面强化塑造了专业科技智库覆盖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的知识咨询服务体系。

7 结语

新冠肺炎是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冠状病毒疾病,这类冠状病毒已经有了较大的病毒家族,对它们的继续攻关研究将是未来的长期科学任务。因此,《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应进一步完善,长期维护并持续运行,服务相关领域的长期专业科研和科学知识传播。因此,集成信息平台的数据将成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宝贵数据资源。集成信息平台上积累的所有相关的重要和实时数据,有着重要的时间记忆,从而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关联分析技术,可以深挖数据价值,将数据变为学术创新资源。

数据涵盖面将进一步增加。平台当前集成数据主要是政策、论文、网络新闻、专业报告等数据,缺少医疗、实验、案例、专利等数据类型,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平台资源。未来将加强与专业医疗机构的合作,完善基础数据。

数据分析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当前平台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分面浏览、分类统计和简单可视化导航,下一步的工作中,將借鉴知识图谱和画像技术,进一步强化平台信息分析功能,完善语义检索、热词分析、趋势预测、交互可视化等高级信息分析功能。

数据服务形式将进一步丰富。当前平台以网站的形式提供信息导航、浏览与检索服务。未来,将基于集成信息进一步研发新冠病毒科技信息知识图谱、新冠病毒智能问答机器人、微信小程序等,丰富服务形式与内容,将服务拓展到移动端。

总之,本文论述的面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尽管是面向COVID-19疫情防控这个特定的危机事件,但其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具有普适性的使用价值,从指导思想、服务理念、工作组织、信息组织、数据建设、服务模式开展等,是一整套服务重大应急管理需求的集成知识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这样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是一个覆盖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的服务体系,包括了集成信息平台服务等科技大数据基础信息服务与覆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后者包括宏观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相关学科领域创新知识服务、地方治理决策涉及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咨询服务等多个维度,构成了覆盖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的决策咨询服务体系。这样的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应该是专业科技智库的核心业务体系与机构使命,只有长期的战略布局与建设和发展,才可以担当关键应急服务状态下的重大服务任务并做出独特贡献。针对疫情防控的各种需求,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还将持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EB/OL].[2020-02-05].http://wjw.wuhan.gov.cn/front/web/showDetail/2020010509020.

[2] 国家卫健委委派专家组抵达武汉指导疫情处置[EB/OL].[2020-02-05].http://www.stdaily.com/zhuanti/zfhzlt5fr/2020-02/13/content_878199.shtml?from=groupmessage.

[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武汉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疫情 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EB/OL].[2020-02-05].http://tv.cctv.com/2020/01/09/VIDEl7bN3pjtvo5SExnKAh9c200109.shtml.

[4] 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李克强作出批示[EB/OL].[2020-02-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1/20/c_1125486561.htm.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EB/OL].[2020-02-05].http://www.nhc.gov.cn/jkj/s7916/202001/44a3b8245e8049d2837a4f27529cd386.shtml.

[6] 习近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J/OL].[2020-03-19].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3/15/c_1125710612.htm.

[7] 世界卫生组织.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Situation Report-13[R/OL].[2020-02-02].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situation-reports/20200202-sitrep-13-ncov-v3.pdf.

[8] 张志强.论科技情报研究新范式[J].情报学报,2012,31(8):788-797.

[9] 刘奕,许伟,乔晗,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法研究进展专辑序言[J].管理评论,2016,28(8):3-5.

[10] 赵发珍.我国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情报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现代情报,2020,40(2):168-177.

[11] 雷志梅,王延章,裘江南,等.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多维度需求分析[J].情报科学,2014,32(12):133-137.

[12] 姚乐野,胡康林.2000-2016年国外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3):6-15.

[1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专家纵论: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4-6.

[14] 杨灵芝,丁敬达.论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J].情报科学,2009,27(3):351-352.

[15] 朱晓峰,冯雪艳,王东波.面向突发事件的情报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4):77-80,97.

[16] 苏新宁.应急响应情报体系:理论、技术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2-15.

[17] Jeffrey S K.Emergenc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elecommunications[C].USA:Department of Humanitarian Affairs/Unite Nations Disaster Relief Office Diasster Management Trainning Program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1997:62.

[18] Rradhan A R,Laefer D F,Rasdorf W J.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ramework requirements for disas- ters[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007,21(2):90-101.

[19] 刘建准,唐霈雯,石密,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情报介入與融合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78-86.

[20] 沙勇忠,徐瑞霞.基于AT的应急信息需求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1(2):34-50.

[21] 宋建功,王之欣,李勤勇,等.面向地震应急响应的互联网信息处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43(6):1155-1164.

[22] Treca reca richigg,Rizzivv,Marchese M,et al.Enabling information gathering pattern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with the OpenKnowledge System[J].Computing and informatics,2012,29(4):537-555.

[23] 赵摇斌.从谷歌流感趋势(GFT)出错看大数据发展之路[EB/OL].[2020-03-20].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776900.html.

[24] 高影繁,李颖,孟令恩.主题图在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6):115-119.

[25] 张建宇.对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的思考[J].现代企业,2003(11):14-15.

[26] 张靖.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灾害应急信息服务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7):72-77.

[27] 王伟军.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报机制及体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情报视角[J].图书与情报,2020(1):15-26.

[28] 王芳,连芷萱.公共危机情境下谣言真实度计算及其与正面信息交锋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0(1):34-50.

[29] 周晓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0(1):51-57.

[30] 李月琳,王姗姗.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发布特征分析[J].图书与情报,2020(1):27-33,50.

[31] 蔡文彬.基于知识发现:文献资源建设三大关系新论[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4(3):7-10.

[32] 李春旺,费大羽,周强.集成融汇工作流引擎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12):27-31.

[33] Wen Yi,Fu Hongguang,Shu Fang,et al.Amino acids industry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J].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5,8(4):78-89.

[34]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EB/OL].[2020-03-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2/14/c_1125575922.htm.

作者简介:张志强(1964-),男,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战略与规划、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学、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等;张邓锁(1981-),男,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等;胡正银(1979-),男,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与档案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大数据、学科知识发现与知识挖掘、智能情报方法与技术。

作者:张志强 张邓锁 胡正银

第2篇:生命周期视角下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效能转化探究

[摘 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所面临的联防联控的情境是错综复杂的,大学生因为公共卫生知识的缺位会导致应急能力的薄弱、自身情绪的变化和非理性行为的产生,因此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和应急转化能力体系框架亟待建立。基于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联防联控的实地工作,采取线上网络一对一深度访谈及网络志田野调查,以生命周期为理论视角,针对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效能的内在机理进行调研,最终得出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效能设计框架。可为各高校制定有效的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和安全管制政策,提供针对性的知识管理思路和政策实施路径。

[关 键 词] 公共卫生;生命周期;知识管理;应急管理

[

一、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生命周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具体表现为生物体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最后所經历的全部过程。知识和生物体一样具有生命周期。知识生命周期最早出现于知识管理领域,目前学界对生命周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体系、情报管理、图书信息层面和创新管理绩效方面,知识管理体系方面如曾子明等(2017)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在情报管理方面,朱光等(2016)基于信息生命周期对大数据隐私风险进行了框架研究;殷西乐等(2015)以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探讨了网络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联;在图书信息层面,钱毅(2016)基于文件生命周期视角提出电子档案格式长期保存的管理对策研究;绝大多数学者从企业生命周期、双重社会网络视角展开相关研究,如吴绍玉等(2016)以该视角研究了海归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的影响因素,许晖等(201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品牌故事视角下本土品牌成长演化机制。目前该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企业生命周期评估法为主,研究趋势以家庭生命周期视角和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为主,因此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将生命周期放置于大学生知识管理体系中,从微观角度探讨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如何搭建、如何有效运作和应急效能转化,生命周期作为理论指导视角加快提升大学生对公共卫生知识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实施自我防御知识赋能。

二、期间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与应急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在2020年2.15-2.20通过线上调研问卷系统共投放问卷368份,共涉及学生人数368人,均为正在进行线上学习的大学生,本调研问卷结合线上教学互动与体验相关问题,从中设计与公共卫生知识相关的应急管理问题,共回收有效问卷350份,回收率为95.1%。结合上述问卷调研结果及本研究针对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线上的一对一深度访谈,得出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能力的困境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本研究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盲目参与网络社会“舆论战”的现象

由于“非典”时期目前的大学生都处于孩童时期,影响不深刻,加上公共卫生知识杂乱无序、共享不足和多层次演化等特征导致大学生在公共卫生知识上的空白,而舆论往往带有煽动性,对具有一定反思批判精神和行为活跃的大学生来说,思想上容易被无意识地诱导和变异,充当“舆论战”的主力以及极端观点的传播者和加工者,因此在舆论场上看,大学生对公共卫生知识的缺乏会造成热点负面舆情的追捧和鼓动,容易造成大学生的群体极端情绪和非理性行为。

(二)部分大学生存在传播和转发未经证实的自媒体谣言

由于大学生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信息来源可靠度的分辨能力弱、缺乏公共卫生知识无法进行例行判断、下意识传播信息速度快等原因,所以大学生很容易信谣和传谣,在本研究调研期间,多次发现大学生在朋友圈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和谣言,部分大学生在微博、抖音等自媒体也转发了一些“小道消息”,影响大学生在信息层面的判断,从而造成谣言二次传播和加工的情形。

(三)违规返校、复工和防控理念薄弱

从防控防范过程来看,大学生违规返校、复工的案例层出不穷,除了媒体公开报道的几例大学生提前返校之外,更多的实习单位复工的情况是无法被监控的,这是大学生对政府政策号召的忽视所导致的防范理念的薄弱。从另一方面来看,若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共卫生知识所产生的自我防范的驱动力,便可知返校和复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危害,因此,对大学生公共卫生防控知识强化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公共卫生知识体系框架上的缺位和应急响应能力的缺失会增加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产生的蔓延风险,因此,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体系亟待构建和实现应急能力的转化。

三、生命周期视角下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效能转化对策

为了尽快对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的缺位和应急响应能力两大模块的补位,本研究拟从生命周期视角来进行大学生的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体系搭建和应急响应效能途径探索。

(一)构建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管理体系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并参考信息生命周期模型将研究视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卫生知识获取阶段、组织阶段、储存阶段、利用阶段、更新阶段,每个阶段涉及诸多环节。具体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因此该知识管理体系是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协同平台搭建的依据,通过学生网络化管理、联防联控、应急预案等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通过上图的框架设计图可知,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卫生知识通过获取、组织、储存、利用、更新来实现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的实时更新和迭代,每一层的周期都对应着大学生知识管理的规则、流程、机制和规范,确保大学生能够在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体系中获取对应的知识输入,以便在应急效能转化过程中进行实际的能力输出。在该设计框架确保知识体系搭建和运作的基础上,框架右边针对应急的理念、知识融合、网格宣导、情境预演等模块进行效能转化设计,兼顾到学生的复学情况,从价值观理念、知识应用、宣导渠道、应急演练等角度进行效能产出设计,从内到外对大学生的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效能产出进行精准转化。因此在该设计框架下,大学生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和应急效能产出能够更具有适配性,共同推进大学生在知识体系(输入)和应急效能(输出)中的效能提升。

(二)应急响应能力的理念培养和精准施策途径

应急响应能力是大学生在突发等公共卫生事件下能够主动产生防御和防范能力,从意识和行动上做到积极主动抵御风险并响应政策号召的能力。大学生应急响应能力的功能整合包含几个层面:(1)理念意识层面的整合,通过思政教育、课程教育、专题教育的渗透和统一标准传输应急响应的风险预判的理念;(2)治理层面的整合,也就是高校理念更新、权责关系对接、应急管理流程再造、行为模式转型等;(3)信息资源的整合,高校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在公共卫生和应急信息层面的共享;(4)施策预演的整合,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和情景模拟,在每个学期实施主题应急响应预演,提高大学生的应急心理预期和灾害心理承受的阈值。

(三)公共卫生知识与应急响应能力的相容构建

目前无论从实证研究还是方法论上都未对知识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输出的关联做出深入研究,这就需要:改变原有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单向健康传播的现状,结合应急响应能力的标准和要求,实现知识管理与应急响应转化的相容机制构建研究;构建一套科学评价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普及与渗透效能的框架体系和应急响应能力预演的顶层设计方案,促进两者良性耦合的相容机制构建;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转化”与应急响应能力“传播”的相容考评具体机制构建,通过考评目标相容、过程相容、手段相容和结果相容,为化解大学生由公共卫生知识缺位所造成的“非理性行为”与应急响应能力薄弱造成的“非理性理念”等背离难题提供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田亚丽.浅析大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意识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1):99.

[2]曾子明,黄城莺.面向管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报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10):79-84.

[3]曾子明,黄城莺.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知识管理体系研究[J].現代情报,2017,37(10):23-27.

[4]吴绍玉,汪波,李晓燕,等.双重社会网络嵌入对海归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10):96-106.

◎编辑 马燕萍

作者:向科衡 郝佳秀

第3篇:高考中力学试题的知识点分布统计研究

摘要:力学知识是高考物理试题中很重要的考查内容.对2014-2018年全国物理Ⅱ卷力学知识点进行统计研究,帮助高中物理教师了解近几年力学试题知识点分布及其特点,了解考纲中必考内容与细微变化,以及物理试题命题趋势,从而帮助物理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并且也有利于学生了解高考试题,了解学习的侧重点,进而实现高效学习与备考.

关键词:高考;力学;知识点;统计

作者简介:冯立峰(197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理学科教学.

高考试题是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编制的,黑龙江省的高考采用全国物理Ⅱ卷,主要考查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并且注重发散思维.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

12014-2018年高考力学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研究

1.1物理力学试题的题型及分值统计

2014-2018年高考试题共包含五套试卷.从出题方式上看,试题主要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其中选择题包含单选和多选,非选择题分为两类:必考题和选考题.从分值上看,选择题占48分,其中单选题占30分,非选择题62分,共110分.

1.2物理力学试题考查知识点统计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物理Ⅱ卷力学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共涉及到以下四本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选修3-4》和《选修3-5》.

1.2.1选择题

选择题有两种,单选与多选.首先先对近五年全国物理Ⅱ卷单选题与多选题的题号、试题呈现形式、考查知识点、分值以及所对应教材分别作出详细统计(表1-表2).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14-2018年里,全国物理Ⅱ卷力学单选题部分试题的呈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直接提问、文字与图形结合、分析图像题、分析物理模型和与生活相关的实际物理问题.其中文字与图形结合和分析图像题考查较多,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后,还要学会分析图像,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定律,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知识点上,机械能守恒定律作为重点考查对象,在五年里共计考查三次,其中2016年和2017年连续考查.共点力平衡在2016年和2017年连续考查.牛顿运动定律每隔一年一考查,平抛运动规律和功每隔两年一考查,动能定理和万有引力定律每隔三年一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并不单一,或是多个知识的结合,或是结合数学方面的知识,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表2可以看出,在2014-2018年里,全国物理Ⅱ卷力学多选题部分试题的呈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看图题、一些具体的物理模型和与生活相关的实际物理问题.在知识点上,牛頓第二定律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在2015-2017年连续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隔一年一考查.另外考查的知识点几乎都是多个知识的整合,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后还要学会融会贯通,适当地举一反三,找到知识内部的联系.

1.2.2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主要分为两类:必考题与选考题,必考题约47分,选考题约15分,共62分.必考题部分又分为两种题型,分别是实验题与大题.对于选考题的考查,2014-2016年涉及三本教材:选修3-3、选修3-4与选修3-5,从三个中选择一个作答.2017-2018年考查的教材出现变化,变为选修3-4与选修3-5,二者中任选其一作答.

(1)表3对2014-2018年全国物理Ⅱ卷力学试题必考题中的实验题的题号、试题呈现形式、考查知识点、分值以及所对应教材作出详细统计.

由表3可以看出,2014-2018年全国物理Ⅱ卷力学试题实验题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所涉及到的教材共两本:必修一与必修二,其中以必修一为主,必修二的考查只在2016年出现过,至于必修一的考查相对来说则比较全面,有时还会出综合性的考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在具体的知识点上,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作为重点考查对象,在2015-2017年里连续考查,牛顿第二定律隔两年一考查,弹簧部分的知识隔三年一考查.

(2)表4将对2014-2018年全国物理Ⅱ卷力学试题必考题中的大题的题号、试题呈现形式、考查知识点、分值以及所对应教材作出详细统计.

由表4可以看出,2014-2018年全国物理Ⅱ卷力学试题必考题中的大题考查知识点所涉及到的教材共三本:必修一、必修二和选修3-5,着重考查必修一和必修二,选修3-5只在2018年考查了动量守恒部分.在知识点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五年中共计考查四次,其中2014年和2015年连续考查,2017年和2018年连续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在五年内进行三次考查,并在2014年和2015年连考.考查形式多为多个知识点的结合,并且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关注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理解其中的物理规律.

(3)表5将对2014年至2018年全国物理Ⅱ卷力学试题中的选考题的题号、试题呈现形式、考查知识点、分值以及所对应教材作出详细统计.

由表5可以看出,2014-2018年全国物理Ⅱ卷力学试题选考题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所涉及到的教材共四本: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4和选修3-5,重点是选修3-4和选修3-5,必修一和必修二只是偶尔涉及,对于2017年的选考题根本没有力学部分的内容.选修3-4主要研究简谐运动和机械波,选修3-5主要考查动量守恒定律.

22014-2018年高考力学试题的特点

2.1重视能力的考查

高考物理力学部分试题不仅考查基础知识,还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必修一对许多内容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应用,其中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和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应重点掌握,精通这些内容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必修二要求理解与应用的部分居多,其中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和机械能部分是考查的主要对象,这部分内容多贴近生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修3-4只有简谐振动的图像公式与横波的图像要求进一步理解与应用,了解与认识的部分明显居多,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而选修3-5涉及的力学部分必考内容明显减少,只考查碰撞与动量守恒部分,其中对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要求较高.

2.2试题灵活度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题越来越少,试题的呈现形式多为多个知识点的结合,例如2014年第16题摩擦力做功问题,不仅考查了功的计算还考查了动能定理.知识的整合有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物理问题.

3教学建议

基于笔者对2014-2018年全国物理Ⅱ卷力学试题的知识点统计分析和考纲分析,对今后的物理教学和高考辅导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3.1立足基础、提高能力

物理试题的命题依据主要来源于高考考纲,考纲中详细地说明了所要考的内容,也阐述了各部分内容需要掌握的程度,需要全体师生共同仔细研读.试题的呈现形式多为多个知识点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们要紧扣教材,重视教材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并且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考查也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个能力的交融,这就要求教师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2重视物理思维的培养

物理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难学的科目,物理教学当然也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形成物理思维,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教师们要逐渐改掉“灌输式”教学,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3.4关注生活、联系实际

物理作为一个自然学科,试题的形式多贴近生活,注重將物理概念、规律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国家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紧密结合.物理试题的应用性很强,物理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联系实际,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体会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广业.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物理试题分析[J].青海教育,2017(09):42.

[2]陈金忠.浅谈高考物理命题中的理论联系实际[J].中学物理,2016,34(23):68-70.

[3]张彩霞.紧扣说明 立足实际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谈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J].湖南中学物理,2018,33(11):67-69+35.

[4]李康思.源于教材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06):43-45.

[5]朱志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99.

[6]聚焦主干内容 考查关键能力 凸显素养导向——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8(07):17-23.

(收稿日期:2019-10-06)

作者:冯立峰 于嘉欢 高红

第4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2分,计10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指征病例:在一起暴发或者聚集性疫情中引起研究者注意的第一个病例。

3.艾滋病的窗口期: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

4.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 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5.聚集性病例:2例或以上病例或疑似病例在短期内集中发生在某单位(如车间、家庭、学校、医院等),病例之间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联系。

二、单选题(30题,每题1分,计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2.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危协程度( C ) A、发病率 B、死亡率 C、病死率D、罹患率

3.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4.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B )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 5.疫源地消毒的常用消毒方法有( D)

A.煮沸消毒法B.消毒液浸泡法C.环氧乙烷简易熏蒸法D.以上都是 6.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B)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D、回忆偏倚 7.潜伏期的意义,以下描述错误的有:(D)。 A.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

B.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常见潜伏期增加1—2天为准,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或有关规定予以留验或检疫;

C.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可根据潜伏期评价已采取预防措施的效果,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评价疫源地的消灭。

D.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最重要依据 8.不属于经蚊虫传播的疾病是(D)

A.丝虫病 B.疟疾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 9.在我国蝇类的主要传播疾病方式是(A)

A、机械性传播 B、生物性传播 C、吸血性传播D、直接接触传播

10.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在原有6种疫苗的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替代百白破疫苗,又将哪几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B) A、HIB、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B、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腮疫苗 C、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肺炎疫苗

D、甲肝疫苗、流脑疫苗、麻风腮疫苗、轮状病毒疫苗 11.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是(D )

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 C、麻疹疫苗D、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1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依次用(D )进行预警。 A、红色,黄色,蓝色,橙色 B、黄色,红色,蓝色,橙色 C、蓝色、橙色、黄色、红色 D、红色、橙色、黄色和兰色

13.哪项不属于预防接种后的异常反应( A)

A.接种部位的红肿24小时后消失 B.癔病发作C.血清病 D.过敏性休克 14.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D )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计划免疫 15.孕妇患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此种传播方式称为(D) A、空气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水平传播D、垂直传播 16.被肠道病原体污染的水是(B )

A、传染来源 B、传播因素 C、传播途径 D、传播方式 1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法定丙类传染病( A)

A、水痘 B、流行性感冒C、风疹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8.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D)

A.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B.携带时间的久暂 C.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 D.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 19.下列那项不是传染病个案调查的内容:(D )

A 核实诊断 B确定传染来源及可能的传播途径 C 确定病人传播范围 D计算平均潜伏期并推算暴露日期

20.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C )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21.下列哪种排出门户通常是最难控制的,然而又是最重要的(A ) 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生殖道D、皮肤

22.下列动物中,哪种动物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D ) A、家鼠B、牛C、鸡D、猪

23.当临床上轻型的菌痢病人所占比例增大时,在痢疾预防措施方面下面哪种措施是恰当的?( A )

A、对传染源的措施易于见效 B、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难于见效 C、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易于见效 D、研究菌型分布,找出敏感药物

2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C ) A、隐性感染者和气溶胶传播B、潜伏期感染者和接触传播 C、患者和近距离飞沫传播 D、慢性感染者和气溶胶传播 25.目前我国引起霍乱暴发流行的菌株主要属于:(C ) A、非O1群 B、O1群古典生物型和O139群

C、O1埃尔托生物型和O139群 D、O1群古典生物型和非O1群

26.某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应当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D ) A、2,2 B、1,2 C、4,2 D、2,1 27.对疫源地粪池内地粪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时,漂白粉的用量与粪便量大比例是(C) A、1:3 B、1:2 C、1:5 D、1:4 28.下列哪一项有关艾滋病的描述不正确:(B )

A、艾滋病是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B、艾滋病是不可以预防的疾病

C、艾滋病尚无法治愈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29.预防和控制麻疹,主要采取哪项措施:(B )

A、加强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B、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 C、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D、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 30.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发现以下情况,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D )

A、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B、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

C、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D、以上均正确

三、多选题(20题,每题1分,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5个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目前影响霍乱疫情的不利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

A、农村土厨师缺乏食品卫生知识,家庭自办酒席现象增多并缺乏卫生管理

B、居民家用井水消毒得不到重视和落实,少数群众生活饮用水仍有以井水为主 C、部分农村地区化粪池、河水、阴沟相距很近,水体之间存在相互渗透和交叉污染 D、滥用抗生素,使得轻型霍乱患者被大多数医生忽略

2.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科履行下列哪些职责( BCD) A、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

B、负责疫情报告、传染病到消毒隔离、计划免疫接种、预防性投药等 C、积极防治传染病、结核病等常见、多发病

D、积极开展检查指导本院和地段的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宣传卫生知识,做好除害灭病工作。

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中,规定2小时必须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ABC) A、鼠疫、人禽流感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肺炭疽、霍乱 D、艾滋病

4.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ABC ) A、发现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B、1周内,同一学校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C、1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D、3天内,同一幼儿园发生5例及以上细菌性痢疾病例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哪些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ABCD )

A、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B、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C、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D、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6.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传播广泛,传染源周围发生继发病例,发病率迅速升高 B、切断传播途径的效果甚小

C、常有冬春发病率升高,经常与居住、工作环境条件有关 D、多为儿童发病较高

7.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传染病有:(ACD) A、病毒性肝炎 B、麻疹 C、伤寒 D、霍乱 8.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ABC)

A、计划免疫B、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C、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D、新生儿增加

9.对传染病接触者的预防措施包括:( ABCD)

A、医学观察 B、留验(隔离观察) C、应急接种 D、药物预防 10.以下哪几种疾病属于AFP病例:(ABCD)

A、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 B、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C、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D、肉毒中毒

11.以下哪几种是我国应报告的疑似异常反应疾病:(ACD) A、热性惊厥B、偶合症C、过敏性皮疹 D、晕厥 12.我市霍乱的控制目标是:(ABC )

A、不发生霍乱死亡病例 B、不出现疫情扩散导致的二代病例

C、不发生中、高强度流行D、开展口服霍乱菌苗的推广和接种工作 13.下列免规计划中哪项措施是正确的( ACD )

A、8月龄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腮疫苗 B.儿童18~24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 C.18月龄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1剂次 D.3月龄起接种百白破疫苗

14.传染病报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在订正病名中填写以前病名。 B、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C、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D、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

15.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B、在艾滋病流行的重点地区实施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准确掌握疫情; C、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地方政府负责有关费用;

D、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16.在甲型肝炎防治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遏制春、秋两季发病高峰 B、立足长期治本,狠抓关键措施

C、科学实施以甲肝疫苗接种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措施 D、严格实施疫点处理 17.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CD)

A、冰箱门内搁架不宜放臵疫苗 B、冻结过的乙肝疫苗可以使用 C、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D、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18.冷藏包(箱)的正确使用方法:(ABCD) A、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放在冷藏包(箱)的底层 B、卡介苗放在中层,并有醒目标记

C、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放在上层,不要紧靠冰排,防止冻结 D、冷藏包的空隙用纱布或纸张填充,防止疫苗安瓿振荡破裂

19.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对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局部伤口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进行伤口处理

B、用流动的水、20%肥皂水或含有清洁剂水强力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C、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D、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20.关于手足口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该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B、传染源为病人和隐形感染者

C、主要经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传播 D、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在液体环境中很稳定,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简答题(5题,计20分,每题4分,简要回答提出的问题,不需要展开说明)。 1.消灭疫源地的条件有哪些?

答:传染源被移走(如隔离、死亡)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2.饮用水传播流行特征是什么? 答:(1)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2)如水源持续受到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3)停止使用污染的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3、洪涝灾区卫生防病的根本措施有哪些? 答:“三管、三灭、一清理”,三管是管水、管粪、管饮料;三灭是灭蚊、灭蝇、灭老鼠;一清理是清理环境。

4.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答:(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5.简述霍乱暴发疫情处臵中对疫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的原则。 答:原则:“早、小、严、实”,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

四、问答题 1.计算题(1题,10分,请列出计算公式和配臵方法);

某地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必须用含有效氯2000mg/L到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现需要配臵4000ml该浓度的消毒液。如使用含有效氯5%的84消毒液,如何配制?如使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如何配制?(请列出计算公式和配制方法) 答:(1)使用含有效氯5%的84消毒液,配制方法: 2000×4/(5%×106)=0.16L 准确量取含有效氯5%的84消毒液160ml,加水至4000ml,搅拌均匀即可。 (2)使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配制方法: 2000×4/(25%×1000)=32g 准确称量32g漂白粉,用少量水溶解,静臵5分钟,取上清液倒入4000ml的容器内,加水至刻度,搅拌均匀即可。

2.案例分析题(1题,10分。给出案例,正确全面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2008年4月,某医院预防保健科接到报告,该镇中心幼儿园一周内发生多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临床特点:早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伴轻微咳嗽、咽痛和眼发红等症状,口腔粘膜光滑,体表可见稀疏的红色斑丘疹或针尖样红点,消褪的皮疹处留下较浅色素沉着。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全园学生380人,发病20例,罹患率为5.26%。 提问一:你接到报告后,到达现场首先要开展哪些方面工作? 答(1)核实诊断,确定此次疫情的存在;(2)建立病例定义,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3)对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4)形成初步假设;(5)现场采样(6)报告给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问二:到达学校后,要收集学校的哪些基本信息?

答:包括发生学校教职工和各班级的学生分布情况、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涉疫人数、教学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是否寄宿等);全校的名册及单位平面图、示意图(注明住宿分班级、部门、楼层、区域);地理地貌、居住条件。

提问三:根据以上资料,你估计本起疫情可能的疾病和传播途径是什么?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采集哪些标本? 答:(1)可能的疾病有麻疹、风疹,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 (2)应采集标本有:咽拭子,血标本。

提问四:如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出风疹病毒,应采取什么措施及时阻断本起疫情的蔓延? 答:(1)隔离病人:对患病儿童进行隔离;

(2)严格晨检,及早发现早期病人,指导落实防控措施。

(3)加强卫生消毒措施:教室开窗通风,对教室内外环境、家具、用具、玩具及一切还在能触摸到的地方,用紫外线灯和84消毒液消毒。儿童被褥清洗曝晒。 (4)开展应急接种

(5)健康教育:给每位家长发一份家长告知书,介绍疾病防治常识,特别强调孩子放学后尽量在家,不要外出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时消除家长不必要的恐慌。

第5篇:公共卫生应急总试题

公共卫生应急试题 选择题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A)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2002年9月5日

D、2003年9月5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B) A、政府分管领导人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 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5.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6.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8.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A、30分钟

B、2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9.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

A、同级卫生部门 B、同级政府 C、上级政府 D、下级政府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 B、卫生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B)

A、食物 B、食物和水源 C、水源 D、交通

12.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A) A、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病

13.甲类传染病由哪个部门决定?(B)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 C、省政府 D、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A)。 A.办事机构;B.办事机关;C.派出机构;D.派出机关;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B)。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B)

A.应急准备阶段;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D.应急处置期间;

17.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

18.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

19.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直线通道;

20.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 21.发生核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 A.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

B.如在室外,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下风方向就近躲到人防工程内;

C.衣服或皮肤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时,小心地脱去衣服,仔细洗手、洗脸、洗头发; D.身体受到污染,大量饮水,使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并尽快就医;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A)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2002年9月5日 D、2003年9月5日 23.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24.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25.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B) A、政府分管领导人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 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26.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7.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29.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A、30分钟 B、2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30.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 A、同级卫生部门 B、同级政府 C、上级政府 D、下级政府 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 B、卫生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B)

A、食物 B、食物和水源 C、水源 D、交通

33.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A) A、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病 34.甲类传染病由哪个部门决定?(B)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 C、省政府 D、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5.负责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技术方案。(B) A 宣传部门B 卫生部门C 教育部门D 科技部门 36.西尼罗热是经(C)传播急性发热性疾病。 A 鸟类B 牲畜C 蚊子D 鱼类

37. 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将人感染猪链球菌分为(C)四类。

A 普通型、休克型、脑膜炎型、败血症型B 普通型、关节炎型、脑膜炎型、败血症型 C 普通型、休克型、脑膜炎型、混合型D 普通型、休克型、心内膜炎型、败血症型 38.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负责接受生物恐怖报告的部门,应在生物恐怖事件核实后2小时内,向(D)进行网络直报。

A 上级人民政府B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C 国务院D 卫生部

39. 发生化学恐怖事件后,应在(C)设立现场临时医疗救护站接受中毒患者。 A 染毒区B 染毒区下风向处C 染毒区外围上风或侧风向处D 以上均不对 40. 引起脑炎的真菌是(B)。

A 李士特菌B 新型隐球菌C 土拉伦斯菌D 链球菌 41. 旱灾主要是由于(D)原因所致的自然灾害。 A 气象B 过度放牧C 滥砍滥伐D 上流截流过量 42.以下无季节性发病特征的食物中毒类型为(A)。

A 化学性食物中毒B 有毒植物食物中毒C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D 细菌性食物中毒 43. 马尔堡病毒也称为绿猴病毒,为(B )。

A 正链RNA病毒B 负链RNA病毒C 正链DNA 病毒D 负链DNA 病毒

44.对于群体性心因反应患者发病的先后顺序与其服药或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D)。 A 一致B 不一致C 不一定D 以上均不对

45. 有机磷类杀虫剂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A) A 阿托品B 亚甲蓝C 二巯丙磺钠D 乙酰胺 46. 以下病毒发病率与气候有关的是(A )。

A 登革热B 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热C 流行性肌痛D 以上都不是 47. 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属于长期防护措施的是(B )。 A 控制进出口通道B 控制食品和饮水C 个人防护D 服用稳定性碘 48. 关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说法错误的是(D ) A 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事件。 B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与药物有因果关系。

C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是否确为药物所致必须经分析评估。 D 它也可以理解为临床新出现的偶然事件及不良反应。

49. 调查食物中毒的现场个案发病者,一般调查发病前(B)小时内摄入食物的情况。 A 24

B 48

C 72

D 96 50. 造成危害最大的化学恐怖袭击方式是 (B) A 纵火施毒B 爆炸施毒C 制造泄漏事故D 食物、饮水中投毒 51.目前我国的监测系统的分类有(C)。

A 疾病监测系统B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C A+BD 以上均不对 52. 以下属于地震波的是(C )。

A 纵波

B 横波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53. 直接导致机体疾病的致病因子称为(C )。

A 病原学病因

B 流行病学病因

C 重要病因

D 次要病因 54. 物中茄碱含量大于( A)mg可以引起中毒。 A 25

B 45

C 75 D 100 55.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者病死的比例达(B? )。 A 10 %

B 15 %

C 20 %

D 30 %

56. 采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第一份血清应在入院后(B)小时内采集。 A 12

B 24

C 36

D 48 57. 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应急人员的一般防护要求不包括(D)

A 进入现场前必须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具。B 按照上级指示服用稳定性碘片。

C 通过缓冲区进入污染区。

D 离开污染区时,不需要接受体表和衣服的污染监测。

5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化学恐怖事件后,应在(A )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 1

B 2

C 4

D 6 59. 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负责接受化学恐怖事件报告的部门,核实化学恐怖事件无误后,应在2小时内向(B)进行网络直报。

A 卫生部

B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C 国务院

D 上级人民政府 60.(B) 负责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应急装备。

A 卫生行政部门或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

B 应急装备日常管理单位 C 卫生应急队伍

D 以上均是

61. 胸腺肽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B)

A 各种过敏反应

B 流感样综合征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C 过敏性休克和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

D 发热、腹泻甚至中毒 62. 呼吸及呕吐物有蒜臭味的食物中毒患者最有可能是(A)中毒。 A 磷化锌

B 甲醇

C 乙醇

D 桐油 63.以下灾害不是地质、地震灾害的是(C)。 A 滑坡

B 沙尘暴

C 荒漠化

D 崩塌 64.SARS 以()为主,(A)内未发现有传染性。

A 显性感染,潜伏期B 显性感染,感染期C 隐性感染,潜伏期D 隐性感染,感染期 二.多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ABC)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突然发生 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国家应急指挥系统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ABCD)

A、由国务院设立指挥部 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 C、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 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履行各自职责

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 A、部门职责 B、监测与预警 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D、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E、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AC)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B、开展应急教育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

6.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BD)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B、开展应急处理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应急储备工作方面,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哪些?(ABC) A、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保证应急物资储备 B、政府应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C、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和人员的培训、演练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传染病专科医院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B、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应给予的行政处分是:(AB)

A、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 B、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 C、追究其刑事责任 D、可以免予处分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行为?(ABCD)

A按规定报告B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核实C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D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卫生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哪些部门通报?(ABC)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部门

C、军队有关部门 D、向社会发布

1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ABCD)

A、国家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B、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 C、接到报告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

D、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是如何要求的?(ACD) A、及时 B、准确 C、全面 D、注意保密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ABC)

A、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B、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 C、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D、立即采取医疗救护措施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有哪些职责? (ABCD)

A、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 B、突发事件的确证 C、突发事件的处置 D、突发事件控制和评价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哪些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ABC) A、医疗卫生机构 B、监测机构

C、科学研究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

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B、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 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D、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哪类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ABCD)

A、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 B、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什么服务?(ABD)

A、医疗救护 B、现场救援 C、技术调查 D、必要时将病人转送到指定医疗机构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哪些工作?(ABCD)

A、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B、人员的分散隔离 C、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D、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BC)

A、就地隔离 B、就地观察 C、就地治疗 D、尽快转诊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ABCD)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E、尽早公布疫情

23.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E)

A、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B、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C、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D、拒绝接诊病人的 E、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2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拒绝接诊病人,应当受到处罚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B、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D、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如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如何处罚?(ABC) A、责令改正 B、通报批评 C、给予警告 D、不追究刑事责任

2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发生以下哪些行为,应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ABCD)

A、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 B、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

C、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 D、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

2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由哪个部门负责?(ABC)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地方政府 C、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D、医疗机构

2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的运送由以下哪个部门负责?(ABD) A、铁路 B、交通 C、卫生 D、民航

3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部有权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BCD)

A、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设备 B、对人员进行疏散、隔离,封锁疫区 C、紧急调集交通工具及设施 D、控制食物、水源

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ABC)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3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突然发生 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国家应急指挥系统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ABCD)

A、由国务院设立指挥部 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 C、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 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履行各自职责

3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 A、部门职责 B、监测与预警 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D、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E、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3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AC)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B、开展应急教育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

36.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BD)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B、开展应急处理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

3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应急储备工作方面,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哪些?(ABC)

A、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保证应急物资储备 B、政府应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C、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和人员的培训、演练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传染病专科医院

3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B、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3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应给予的行政处分是:(AB)

A、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 B、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 C、追究其刑事责任 D、可以免予处分 4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行为?(ABCD)

A按规定报告B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核实C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D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卫生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哪些部门通报?(ABC)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部门

C、军队有关部门 D、向社会发布

4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ABCD)

A、国家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B、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 C、接到报告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

D、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是如何要求的?(ACD) A、及时 B、准确 C、全面 D、注意保密

4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ABC)

A、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B、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 C、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D、立即采取医疗救护措施

4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有哪些职责? (ABCD)

A、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 B、突发事件的确证 C、突发事件的处置 D、突发事件控制和评价

4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哪些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ABC) A、医疗卫生机构 B、监测机构

C、科学研究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

4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B、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 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D、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4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哪类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ABCD)

A、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 B、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4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什么服务?(ABD)

A、医疗救护 B、现场救援 C、技术调查 D、必要时将病人转送到指定医疗机构

5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哪些工作?(ABCD)

A、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B、人员的分散隔离 C、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D、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BC)

A、就地隔离 B、就地观察 C、就地治疗 D、尽快转诊

5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ABCD)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E、尽早公布疫情

53.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E)

A、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B、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C、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D、拒绝接诊病人的 E、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5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拒绝接诊病人,应当受到处罚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B、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D、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如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如何处罚?(ABC) A、责令改正 B、通报批评 C、给予警告 D、不追究刑事责任

5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发生以下哪些行为,应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ABCD)

A、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 B、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

C、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 D、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

5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由哪个部门负责?(ABC)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地方政府 C、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D、医疗机构

5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的运送由以下哪个部门负责?(ABD) A、铁路 B、交通 C、卫生 D、民航 5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部有权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BCD)

A、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设备 B、对人员进行疏散、隔离,封锁疫区 C、紧急调集交通工具及设施 D、控制食物、水源

二、填空题

1.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最高级别为Ⅰ级,用(红色)表示。

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4、《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

5、《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7、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8、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10、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11、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12、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决定。

13、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14、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15、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判断题

1.只有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才有权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2.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人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应给予适当补助和津贴.× 4.省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 5.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卫生部报告突发事件情形. √ 6.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均应在1小时内向本级政府、上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7.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卫生部报国务院批准。√

8.省级启动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省政府决定,不须向国务院报告。× 9.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10.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人员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 11. 医疗机构对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12.接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13.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

14.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5.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16.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24小时内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17.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18.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1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20.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1.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第6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4)级。

2、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 ( 2)小时内以电话或网络报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

3、(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 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 2)例及以上死亡,应立即报告。

4、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 10)人及以上或者死亡 ( 1 ) 人及以上的,应立即报告。

5、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 ( 5)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应立即报告。

二、是非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生活密切接触传播。(x)

2、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病人时,不用采取隔离措施。( x )

第7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知识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

3、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等四类。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是()、()、()。

5、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县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选择题(每题4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A.2003年5月9日B.2002年5月9日C.2002年9月5日D.2003年9月5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A.国务院有关部门B.国务院C.军队有关部门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5、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A.国务院B.卫生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7、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12小时

8、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

A.同级卫生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A.国务院B.卫生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

A.食物B.食物和水源C.水源D.交通

第8篇: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小结

刘垓子中心卫生院二〇一五年卫生应急

业务知识培训总结

为规范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全面提升卫生应急队伍能力,我院于3月13日在三楼会议室举办了卫生应急业务知识培训,参加这次培训的有我院职工、卫生应急队伍各小组成员以及各村卫生室负责人共计66人。

我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和能力建设,这次培训由我院董宜华副院长主持,他充分肯定了我镇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性、影响面大,若处置不及时可能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要应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常抓不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成立专业的应急队伍,打造一支精锐的预备役队伍;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做好日常培训工作,包括相关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现场流调、健康教育及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最后,他要求大家要提高认识,加强卫生应急演练和培训,贴近实战,练就一支拉得出去、能成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有力的应急队伍,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李建河副院长就突发公共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卫生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及客体;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卫生应急实用条款;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概念、构成、应急机制、医疗机构报告的内容和程序;群体不明原因疾病等的概念、特点、分类与防控伤病者的现场紧急的医疗处理原则,创伤生命支持,心肺复苏,伤病者的转运原则;现场个体防护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各种突发事件必先,逃生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生动的授课。

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丰富了卫生应急队伍处置知识,提高了处置本领,增强了整个队伍人员应急作战能力,为有效应对全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技术支持。

刘垓子中心卫生院 2015年3月14日

第9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得分:

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20分 )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 A、2003年5月9日 B2003年12月1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 A先治理后预防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 A卫计委 B、国务院

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 ) B、政府主要领导人 5.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 A、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B指导突发事件治理工作 6.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 )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国务院制定,卫生部批准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A、国务院B、卫生部

8.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小时 B、3小时 C、2小时

9.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 )

A、同级卫生部门 B、市级卫生单位 C、省级卫生单位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 A、人民政府B、卫生部门 C、公安执法部门 二.多选题 (每题2分共50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第1页共5页 A、突然发生 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国家应急指挥系统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A、由国务院设立指挥部 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 C、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 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履行各自职责

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的论述正确的是?()

A、部门职责 B、监测与预警 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D、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E、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B、开展应急教育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

6.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B、开展应急处理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应急储备工作方面,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哪些?( )

A、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保证应急物资储备 B、政府应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C、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和人员的培训、演练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传染病专科医院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B、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应给予

第2页共5页 的行政处分是:()

A、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 B、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 C、追究其刑事责任 D、可以免予处分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行为?()

A按规定报告B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核实C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D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卫生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哪些部门通报?( )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部门 C、军队有关部门 D、向社会发布

1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

A、国家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B、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 C、接到报告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 D、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是如何要求的?( ) A、及时 B、准确 C、全面 D、注意保密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

A、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B、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 C、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D、立即采取医疗救护措施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有哪些职责? ( ) A、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 B、突发事件的确证 C、突发事件的处置 D、突发事件控制和评价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哪些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 A、医疗卫生机构 B、监测机构 C、科学研究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

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第3页共5页 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B、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 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D、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哪类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

A、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 B、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什么服务?() A、医疗救护 B、现场救援 C、技术调查 D、必要时将病人转送到指定医疗机构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哪些工作?( )

A、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B、人员的分散隔离 C、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D、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

A、就地隔离 B、就地观察 C、就地治疗 D、尽快转诊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E、尽早公布疫情

23.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B、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C、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D、拒绝接诊病人的 E、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由哪个部门负责?( )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地方政府C、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D、医疗机构

2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的运送由以下哪个部门负责?() A、铁路 B、交通 C、卫生 D、民航

第4页共5页

三、判断题(A为正确,B为不正确)

1.只有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才有权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2.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人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应给予适当补助和津贴.( ) 4.省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 5.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卫生部报告突发事件情形.( )

6.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均应在1小时内向本级政府、上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7.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卫生部报国务院批准。()

8.省级启动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省政府决定,不须向国务院报告。() 9.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10.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人员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 ) 11. 医疗机构对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

12.接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

13.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 )

14.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于2003年12月1日公布实施。( )

第5页共5页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晨会内容下一篇:房地产销售淡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