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精选8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 篇1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选择题

1、《规范》是()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

A、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 B、二级以上医院;

C、三级医院。D、其它机构

2、健康档案服务对象是指在辖区内居住()以上的有户籍和非户籍居民;

A、二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3、重点人群中儿童的年龄范围是();

A、0—36个月 B、1-2周岁 C、2—5周岁 D、0—6周岁。4、2011版规定健康档案统一编码是()位;

A、16 B、17 C、18 D、15

5、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共为()条;

A、56 B、66 C、76 D、46

6、每个机构每年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不少于()种;

A、12 B、20 C、8 D、6

7、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宣传栏 不少于()个;

A、6 B、3 C、2 D、4

8、每个机构最少每()个月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A、6 B、3 C、2 D、1

9、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A、12 B、6 C、3 D、1

10、每()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A、一年 B、一年半 C、半年 D、三个月

11、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分钟

A、45 B、60 C、15 D、30 12、2011版《规范》规定辖区内常住()岁及以上为老年人范围。A、60 B、65 C、70 D、55

13、辖区内()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A、18 B、25 C、30 D、35

14、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次面对面的随访;

A、4 B、2 C、8 D、6

15、发现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时,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

A、血压 B、血脂 C、空腹血糖 D、胆固醇

16、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A、2 B、1 C、3 D、4

17、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A、<7.0mmol/LB、<5.0mmol/L C、<11.0mmol/L D<8.0mmol/L

18、重性精神疾病人危险性评估分为()级;

A、3 B、5 C、6 D、4

19、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小时内报告;

A、6 B、12 C、2 D、24

20、《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至少保留()年;

A、10 B、5 C、3 D、2

21、新生儿家庭访视,在出院()周内(与产后访视结合)进行;

A、1 B、2 C、3 D、4

22、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每年为()岁儿童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A、4-6 B、0-6 C、2-6 D、3-6

23、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A、本科学历B、专科学历C、执业资格D、中专以上学历

24、为儿童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

A、《儿保手册》B、儿童记录表C、健康档案D、儿童登记溥

25、孕()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

A、3 B、4 C、6 D、12

26、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

A、1--7 B、3~7 C、7-15 D、15--30

27、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

A、业务指导B、行政领导C、后勤保障D、政治指导。

2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时间是?()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

29、人均食盐日摄入量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呈()性;

A、显著相关 B、无相关C、基本无相关D、不确定相关

30、居民健康档案中的规范记录必须全部使用()表格。

A、《规范》规定的 B、省级规定的

C、市及规定的 D、机构自行规定的。

二、简答题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在2009版的基础上增改了哪些项?

2、《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时要做到?

3、《规范》规定的孕产妇保健共几项内容?

4、《规范》规定的健康教育共几项内容?

5、《规范》规定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共几项内容?

三、论述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 篇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专业技术机构、乡镇卫生院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疾病预防控制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概念最早起源于1952年,由Winslow提出的改善健康的五大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演化而来[4]。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我国于2009年实施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5],此后在政策和资金上不断给予扶持,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6]。

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村医承担着绝大部分工作任务,其通过提供居民健康教育、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务管理和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农村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7,8,9]。

本研究旨在了解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知晓情况,发现其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为行政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加强村医队伍建设以及更好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6—7月对某县15乡镇卫生院管辖的371个村卫生室的1 053名村医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053份,回收有效问卷1 046份,有效回收率为99.3%。被调查的1 046名村医全部在职在岗,且取得了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采用课堂集中填写问卷方法收集资料。由县卫生局向各乡镇卫生院下发通知,各乡镇卫生院再通知所辖村卫生室的每一名村医,分两批到卫生院会议室,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到各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村医间隔而坐,以考试的方式无记名独立填写问卷。答卷前,由调查员讲解答卷注意事项;答卷中,调查员巡视并维持秩序。整个过程留有影像资料。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村医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历和联系方式等;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内容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教材)》编写,主要包括营养与健康知识18题、疾病防治知识24题,前者内容为健康生活方式、营养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等,后者内容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诊断、治疗、防控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处理和报告等。

1.3 质量控制

对参与本调查的人员统一进行培训;采用课堂集中考试的方法填写问卷;大龄村医佩戴花镜;根据统一标准核对问卷,发现有漏项、模糊不清处,通过电话询问补充完整;数据录入人员也进行统一培训,录完后按照15.0%比例进行复核,结果一致率达到99.0%。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变量采用0,1编码),应用Excel软件筛选出各种变量的数量并计算出其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按营养与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分组,各组包含若干问题,全部答对为知晓,分别用百分率描述各个问题的知晓情况。每题知晓率为(本题答对人数/总人数)×100%,总知晓率为[全部村医本部分内容对题数/(本部分设计问题总数×全部村医数)]×100%。

2 结果

2.1 村医的基本状况

在1 046名村医中,男、女村医各为683人和363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5.3%和34.7%;平均年龄为42.12岁,大部分村医处于40~60岁的年龄组,占42.3%,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5岁。小于30岁的所占比例为11.9%;60岁及以上的占9.5%。村医的学历以中专为主,有733人,占70.1%,初中及以下学历有112人,占10.7%,大专及以上学历有201人,占19.2%,见表1。

2.2 村医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知晓情况

2.2.1 营养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共设计18个问题,总知晓率为67.3%。单个问题知晓率在70.0%以上的有11题,在50.0%以下的有5题,题目之间知晓率差别较大,最高为95.1%,最低仅为12.4%。钙含量较丰富的食物、合理的膳食营养、蛋白质较丰富的食物和碘缺乏的影响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5.1%、94.5%、93.9%和92.3%,肥胖的体质指数范围、体质指数计算公式和成人每天水的最少摄入量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2.4%、33.4%和37.5%,见表2。

2.2.2 疾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共设计了24个问题,总知晓率为61.3%。单个问题知晓率在70.0%以上的有11题,在50.0%以下的有10题,知晓率最高为97.6%,最低仅为21.1%。如何控制传染病传播途径、乙肝的预防、合理控制血糖的意义和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7.6%、96.0%、95.3%和90.5%,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值、传染病报告时限、糖尿病的病因、脊髓灰质炎传播途径、血压控制理想值、传染病人隔离原则和国家法定传染病分类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1.1%、23.2%、32.6%、34.0%、35.4%、35.9%和36.0%,见表3。

3 讨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否达到理想效果,关键在村医。村医对服务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服务对象的认知态度和依从性[10]。国外研究发现,医务人员对服务知识的熟悉程度与其实践行为的规范性呈正相关[11,12],且服务对象的主动认知行为与医务人员的教育、环境氛围等对信息的强化起一定作用[13]。我国农村居民的卫生知识主要来自于村医[14],如果村医知识水平低,指导不规范甚至指导错误,势必会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项目的顺利开展。

3.1 营养与健康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教育列为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三大措施之一,并作为21世纪前20年全世界减轻疾病负担的重要政策策略[7]。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1994年开展了9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也将其列为专项内容,但效果不理想。农村居民营养与健康知识知晓率仍很低[15,16],与生活方式和营养饮食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仍较高[17]。村医担负着向村民宣传健康知识的任务,如果其自身对健康知识都不甚了解,那么必然会影响健康教育效果,导致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因此,要不断提高村医健康知识水平,以便其更好地指导村民合理膳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或促进康复的目的。费县村医的营养与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体质指数的概念、范围和成人水和油的日摄入量等知晓率均不到50.0%,说明村医对健康知识的一些具体指标不熟悉,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服务水平不高。若不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必将制约村级健康服务的开展,进而影响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3.2 疾病防治知识

我国农村慢性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由于经济落后,居民认知水平较差,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很低,知晓率相对较高的地区也仅达到25.4%[18],且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迅速,已与城市相当[19]。同时农村居民传染病知识了解少,防病意识差,也导致农村成为卫生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20]。而调查发现,该县村医血糖、血糖控制理想值、糖尿病病因、传染病报告时限、传染病隔离原则和国家法定传染病分类知识知晓率较低,均不到40.0%,说明村医对慢性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不能熟练掌握,可能造成目标人群定位不准确,治疗不规范,最终可能贻误控制和治疗的最佳时机。而该县村医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较低,无法准确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我国农村因此种情况造成疫情漏报现象十分严重,这直接导致卫生行政部门不能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无法有效应对和控制疫情暴发,易造成传染病的扩散、流行。我国基层医务人员慢性病、传染病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有研究认为,医务人员学历低、业务素质差和接受专项培训少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且通过培训能明显改善[21]。该县也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加强传染病防治法、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指南的专项培训成为该县提高村医疾病防治水平的当务之急。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喜与忧 篇3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成绩喜人

平江县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山区、林区、边界县、贫困县、行政区域大县于一体的内陆县份。2011年以来,平江县按照国家、省、市财政和卫生部门要求部署,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广大群众从中享受了改革红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居民健康体检和全面健康教育有序开展。以重点人群为切入点,采取入户建档、就诊建档等形式,及时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61199份,建档率80.31%;录入电子档案714387份,录入率75.37%,其中动态管理档案143570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设置健康教育专栏827个,定期更新;发放健康宣教资料616500余份;举办知识讲座265次;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100%。县健教所成为全省健康教育与促进“红旗单位”。

(二)卫生监督和预防接种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全县卫生监督协管员网络机构,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2名以上卫生监督协管员。严厉打击非法行医,2013年取缔无证行医39家,没收大型医疗器械28件,罚款8.84万元。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管理服务面为35%,0—3岁儿童中医药规范管理面为32%。同时,稳步推进预防接种体系建设。

(三)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比较扎实。一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强化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制订相应的工作预案和实施方案。2013年排除疑似病例1例,全县未报告1例确诊病例。二是手足口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加强手足口病的登记、报告、随访、病家消毒等管理、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救治工作,2013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88例,重症死亡病例1例,完成手足口病例监测采样66例,有效处置3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三是霍乱疫情防控工作严密。通过监测,未检测出内、外环境阳性标本,无霍乱病例报告。四是传染病报告得到落实。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992例,涉及乙、丙类传染病种18种。2013年未报告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妇儿和老年人保健管理得到加强。在儿童保健方面,2013年全县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81272人,健康管理率86.66%;0—3岁儿童系统管理34981人,健康管理率83.24%;新生儿访视12145人,访视率95.66%;开展新生儿筛查11139人,筛查率92.65%。婴儿死亡率为5.83‰,5岁以下死亡率为9.45‰,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听力筛查率85.94%。在孕产妇保健管理方面,2013年全县孕产妇总数12630人,活产总数12696人,孕产妇建卡率为97.25%,产前检查率为97.22%,产后访视率为95.57%,系统管理率为92.9%,住院分娩率为99.85%。2013年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在老年人保健管理方面,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健康指导。全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档92140人,建档率98.6%;电子建档48925人,电子建档率46%;规范管理率98.6%。

(五)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逐步完善。乡乡建立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量血压制度,为全县35357名高血压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在管高血压患者33272人,规范管理率92.6%。全县登记建档的糖尿病患者5221人,在管糖尿病患者4827人,规范管理糖尿病人3792人,规范管理率90%。为3152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录入国家管理系统3128人,在管患者3027人,规范管理率为70.4%。同时通过“686”和“癫痫防治”项目对部分病人进行了免费治疗,给予用药康复、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指导。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约较多,问题不少

平江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不足。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入开展和上级的要求越来越严,项目支出呈现水涨船高之势。2013 年,平江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需求达3954万元。平江县2013年在籍人口为109.28万人,但是,上级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是按常住人口95.75万人计算的,按每人30元计算,财政补助经费缺口达406万元。此外,各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部署、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经费保障太少,导致基层开展工作受到很大制约。

(二)乡镇卫生院能力不强。全县位于边远山区的乡镇卫生院超过50%,工作环境差,服务半径长,造成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人难进,进难留”。全县50%的乡镇卫生院缺乏医疗器械,无法开展B超和肝、肾功能、血脂等检查项目,只能请县人民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帮助解决。

(三)乡村医生素质不高。一是人数太少,覆盖不全。虹桥、福寿山、大坪、黄金洞、长寿等乡镇至今还有部分乡村没有医生,只能靠卫生院医生和邻近村的乡村医生兼职服务。二是人员老化,能力不强。全县35%的乡村医生是以前的“赤脚医生”,年龄都在60岁以上,文化程度低,又没有参加过正规的专业技术培训,对新知识、新技术陌生,难以适应工作。三是资格不符,服务不优。部分村卫生室由跟师学徒、没有资质的人员担任乡村医生,不能按要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有的由于不懂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认为上级补助经费是按人头拨的,不做事也可以拿钱,导致工作造假、敷衍了事等现象,造成不良影响。

(四)信息化水平与业务工作不匹配。平江是湖南省首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县,网络信息化管理比较好。但201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全省公开招投标后,新中标的公司责任心不够强,没有派人常驻管理,远程指导也不到位,致使全县多家卫生院输入的数据丢失或无法保存,电子建档与省卫生厅无法保持一致。此外,网络通讯条件仍然落后,南桥、咏生、黄金三家乡镇卫生院以及全县20%的村卫生室无电信光纤架入,加上市卫生局服务器容量有限,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

三、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对症下药,综合施策

(一)优化财政支持政策。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应实行差别化分配。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贫困地区政府实施基本公共服务难度大、综合成本高,建议上级在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时,根据各地国土面积、地形地貌、人口、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因素,实行分类分档补助,进一步将财力向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同时视财力情况,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兼顾各地外来人口没有补助的问题。二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布局,努力让群众就近就地享受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

(二)加强医卫队伍建设。地方政府要加大公共卫生人才的引进力度,对自愿到基层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在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并通过进修学习、继续教育等途径,提高现有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其技术潜能。同时,全力抓好村一级医疗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乡村两级公卫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解决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强、队伍不稳、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改进公卫项目绩效考核评价方式,实行现场检查与第三方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尤其是要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考核力度,建立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三方面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考评体系,提高公卫人员工作积极性。地方政府应适当解决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单位的工作经费,以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四)整合信息网络平台。上级卫生部门应制订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建设长远规划,开发全国公卫信息平台系统,统一应用软件,避免地方各自为政,解决数据丢失、信息不能共享的弊端。同时,应加强对信息管理服务商的管理,监督其履行合同,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责任编辑:欣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 篇4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5分)

1、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 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老年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2、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及其、健康评价等。

4、体质指数(BMI)=。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预防接种操作时要“三查七对”。七对是: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规格、、接种部位、。6、0—6岁儿童健康管理中对儿童提供免费测血红蛋白的时间段分别为、18月龄、、3—6岁每年一次。

7、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孕早期健康管理内容是在孕 前为孕妇建立,并 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

8、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

9、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 居民中。

二、判断题(每题5分)

1、对于同一个居民患有多种疾病的,其随访服务记录表可以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整合,避免重复询问和录入。()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村卫生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预防接种后,告知儿童家长需在留观室观察15分钟()

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辅助检查中包括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

三、选择题(每题5分)

1、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位编码制。A、15 B、16 C、17 D、18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至少()A、6种 B、12种 C、9种 D、15种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以下疫苗要在12月龄前完成3剂次接种的是()A、流脑疫苗 B、乙脑疫苗 C、甲肝疫苗 D、乙肝疫苗

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A、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B、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C、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着 D、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在进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中的非法行医巡访时,行医场所必须具有的资质是()。A、执业医师 B、工商营业执照 C、税务登记证 D、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答案:

一、填空题

1、半年以上、孕产妇、慢性病患者

2、基本信息、健康体检

3、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疾病用药情况

4、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5、疫苗品名、剂量、接种途径 6、6月龄或8月龄、30月龄 7、13周、母婴保健手册

8、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指导

9、常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判断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文] 篇5

工 作 职 责

一、牢记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二、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城市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居民健康需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三、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

四、建立规范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综合、适宜、经济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

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开展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等。

六、开展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好辖区传染病防控、传染病人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结核病、艾滋病等及其他各类传染病)。

七、做好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向孕产妇提供规范的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向育龄妇女提供常见妇女病查治工作。

八、做好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开展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工作。

九、进行慢性病与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对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和精神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和治疗指导。为65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定期随访等。

十、做好公共卫生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报告,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

十一、建立健全各类工作台帐,及时、认真做好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记录和资料管理,按照上级相关规定要求,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归档、上报。

十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各种报表、资料数字要真实、准确、完整、无误,做到不虚报、不漏报。

十三、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自查评估,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细则》对照检查各项工作,及时做好查漏补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查报告 篇6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查报告1

自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以来,我所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絮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报告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情况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全村居民726人,全镇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726人建档率 00%,其中电子建档726份,建档率 00%。

(二)健康教育。

发放健康资料500多份,更新宣传栏每2月 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2次

(三)免疫规划。

按时完成卫生院下达的各种免疫通知,通知到户。督促儿童完成免疫规划。

(四)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未发现传染病病历,上报数为0

(五)儿童保健。

积极完成新生儿家庭访视并做好了家庭访视记录

(六)孕产妇保健。

积极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

(六)老年人保健。

全镇对6 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67人,健康管理率 00%以上,督促完成健康体检率达95以上

八)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登记高血压患者数3 人,已纳入管理3 人,糖尿病:登记糖尿病患者数2人,已纳入规范化管理2人

(九)重性精神病管理。

本村未发现重性精神病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

个人基本信息缺少联系方式,健康体检存在缺漏项,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用药情况、健康问题、健康指导选项等项目填写不完整,不够规范、已建电子档案使用率低,更新慢等

(二)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

规范管理率不高,控制达标率不清。随访次数欠缺,随访工作开展不够细致,内容填写较为随意

总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理清思路,查找不足,按要求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查报告2

为进一步规范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均等化,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及贵州省卫生局《关于开展20xx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院于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对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及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自20xx年1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我院就将此项工作做为重点工作来抓,今年12月按照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组织人员对20xx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查。

(二)全面自查,严格考核

此次自查由院长张信强组织,通过听取各村卫生室负责项目人员汇

报,查看档案等形式进行。自查的.内容主要为:是否实行组织管理,是否规范使用资金,是否按要求建立健康档案,是否按要求开展慢病管理、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病管理等。

1、项目组织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

为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确保实现项目预期工作目标,我院切实加强和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专

户核算,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各项健康教育活动中使用的资金均在此范围内。

2、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我院通过集中建档、门诊建档、入户建档等方式来提高建档率,进一步提高了重点人群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共建立居民健康档40015份,建立率达到了85%。其中电子档案已录入40015份,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了66%。

健康教育:为了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普及卫生知识,我院利用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设置了宣传栏,每季度更换一次,根据季节不同制做了多种宣传资料,通过集贸市场发放宣传单、电子显屏、学校集中培训等形势大力宣传,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健康生活方式及防病的相关知识,全年发放3种宣传资料,其中包括1次中医知识,总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全年进行了3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其中包括1次中医知识加大中医知识的普及。参加参与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00余人次。参加各种培训在岗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总计50人。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全年共20余次。

预防接种:不断加强预防接种的规范化建设,今年我院乙肝首针接种率在75%以上,乙肝、麻诊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其他麻诊疫苗均在90%以上。

儿童保健与孕产妇管理:我辖区共有自然村14个,年平均生育儿童400余名,为了更好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我院依托村防疫医生和计生专干的平台,对辖区内0-6岁儿童彻底地进行了摸底排查,为其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对新生儿进行访视,并纳入保健管理,根据年龄段不同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为所有适龄儿童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儿童健康管理率70%,儿童系统管理率60%。

孕产妇健康管理:我镇共有常住人口7万多人,孕产妇年平均400

余人,为了提高高孕期妇女的保健管理,我院及时地和妇幼、婚检、结婚登记、镇计生办进行沟通统计,最大限度地摸清辖区内孕产妇数量及分布情况,及时地为孕妇发放叶酸,为产妇建立了保健手册,开展2次孕期保健服务及产妇分娩后访视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

老年人健康管理:我镇共有65岁以上老人5500人,根据项目要求,我镇卫生院组织了业务精干的大夫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入户检查,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了健康知识普及、对其服药及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指导,提高了老年人的防病知识和生活质量。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xx)版》的要求,坚持为辖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首诊测量血压一次,对已确诊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并免费测量血糖一次。20xx年已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2464份,建档率达到70%,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到85%,管理人群血压控制满意率达到70%。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对已确诊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并免费测量血糖一次,及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按照疾控中心的文件要求,我院建立了传染病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配备了专门的疫情报告员。按照传染病管理要求,建立了传染病门诊,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传染病报告及时率、报告率100%。定期对院内人员和村防疫医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并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了疫点处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留观、随访,做好预防消毒工作。根据卫生日的主题开展了结核病、艾滋病等防治知识的宣传,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对非住院的结核病、艾滋病人员进行治疗管理,有效地遏制了传染病在我镇的流行。

二、存在问题

1、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不健全。由于我乡实际情况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比例不足,没有固定的人员负责,现公共卫生负责人为兼职,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工作需要。

2、项目执行水平有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覆盖面存在不足,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率偏低,已建档案存在诸如:缺项、漏项,随意涂改,健康体检不及时等不规范现象。

3、慢性病人系统管理不规范,随访不到位;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围产期保健、体弱儿筛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存在较大空白。另外,由于部分村居民电话变更,未能及时更新信息,导致部分档案无法核实。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我院工作的重点,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工作目标。

2、进一步明确负责人职责,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纳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我乡疾控、保健对村级工作的指导、培训职能,扩大培训范围,规范居民建档技术服务,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3、加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落实更新,对工作突出的人给予资金奖励政策。

4、规范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流程,认真学习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规范,加强人员培训,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使用等基本知识,提高健康档案的质量,确保20xx年下半年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标的完成。

5、继续核查每个村居健康档案相关工作,对信息及时查漏补缺,完善公共卫生工作。

安场卫生院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析 篇7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五项重点改革中第一次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卫生改革目标之一。之后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又再次提出2014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

以下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设计、筹资、质量监控等几方面展开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设计

2.1 相关的基础理论

在卫生服务市场中,相对于医疗服务来说,大部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经济学属性。这两个特性造成了公共产品在市场上的供给不足,需要政府介入纠正市场失灵。明确政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均等化的前提。

公共卫生服务还具有正外部性及良好的成本效益。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包设计时宜优先纳入正外部性显著的服务,以获得更高的社会收益。如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中涵盖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服务包、妇女保健服务包。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能显著降低传染病流行风险,开展优生优育宣教以提高人口素质,两者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均等化”的内涵:首先从健康权利来看,是指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从服务包的内容来看,是根据人群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财政能力而确定的。因此,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的公共卫生服务[1]。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而是不断缩小城乡差异,保障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的权利均等化。即满足人群基本健康需要的那些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托底,缩小城乡差距和服务差异。但不搞“一刀切”,政策制定要留有一定的弹性,使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居民和不同健康需要的人群,有选择满足各自不同健康需要的权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2 国外的公共卫生服务包设计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了67个国家145位专家在全球范围内就“基本公共卫生”功能和内涵进行研究,并于1998年确定“基本公共卫生”功能的框架,包括:(1)健康状况监测;(2)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3)健康促进;(4)公共卫生立法和管理;(5)对弱势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个人卫生服务;(6)职业卫生;(7)环境保护;(8)特定公共卫生服务。“泛美卫生组织”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健康的社会参与、提高公共卫生政策与机构进行公共卫生规划与管理的能力、评估和提高必要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性、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个人和人群卫生服务的质量保证等多项内容[2]。

基于此框架,各国根据自身的卫生状况,设定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各有侧重。从国际经验来看,高收入国家主要根据需要、人的尊严、平等原则来遴选基本卫生服务包,而不去过多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中低收入国家多采用世界银行所推荐的成本效益、疾病负担原则来确定基本服务包的内容。其内容也与该国家或地区在当时所面临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相结合[3]。

2.3 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包设计的几点思考

2.3.1 优先纳入成本效益最大的公共卫生项目

由于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经费投入的持续性得不到保障。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能仅根据需要、人的尊严、平等原则来遴选基本卫生服务包,而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疾病负担原则来确定基本服务包的内容。

在卫生经费有限的背景下,应在服务包设计时优先纳入成本效益最大的公共卫生项目,解决疾病负担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不能一味求全求多,否则将导致服务包内容与财政能力脱节,无法真正落实,反而降低了公平性,背离了均等化的目标。

2.3.2 通过引入第三方,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

由国家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后,允许第三方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出售保险扩充服务包内容。保险公司根据客户支付能力,设定不同的套餐内容,覆盖具体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居民自由选择参加哪种医疗保险,满足自身健康需要。对低收入人群,国家保险机构提供基础性的公共卫生服务包,保障低收入人群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权利。

2.3.3 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在服务包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和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对居民电子化健康档案、传染病报告与管理、慢性病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卫生监督等几个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能大幅提高卫生工作效率,追踪人群的健康问题,比较人群健康水平。完整、高质量和标准化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能使不同地区的健康数据具有可比性,是公平性研究和健康相关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

此外,在对服务包内容所涉及的多个系统电子化的过程中,要注重系统结构的合理设计、编码标准化,并做好数据的日常维护与动态管理。

3 筹资模式及支付方式

3.1 筹资模式

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政府投入属于政府投资的范畴,是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手段。在筹资模式选择上,结合各国实际,主要有两种筹资途径:税收和社会医疗保险。除了部分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实行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外,我国同其他大多数国家全部采取以税收为主的筹资模式[4]。

3.2 支付方式

由政府直接投资公共卫生服务,并不意味着政府要直接生产服务。在支付方式上,常用的方式有直接拨款和政府购买两种。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引进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等途径,将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结合起来,以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质量和效率。

3.2.1直接拨款面临道德风险

直接拨款与政府购买相比,其缺点是对公共卫生服务市场的供方缺乏激励性。在预先支付公共卫生经费及缺乏对服务质量监控、服务提供者绩效考核的情况下,政府将面临道德风险。一方面,政府计划投入是预先经济行为,需要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方事先拨款投入,增加风险。另一方面,政府投入发生在服务行为之前,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部门、服务的质量和状况无从选择,从而对服务行为缺乏约束力[5]。在服务提供机构和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短缺经济的影响下,最终导致投入预算膨胀,而服务质量、态度、水平也常难以得到保证,影响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品质,从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产生影响。

3.2.2 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形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履行。政府购买是事后行为,不需要对生产力预先投入,从而可以大大降低财政成本和风险成本;其次,政府对采购的服务是有选择的,可以选择效果好的、效益高的、满意度高的公共卫生服务,这种选择同时对服务提供施加影响,使服务提供方增加那些具有成本效益优势服务的产量,并同时自发关注服务质量[6]。采用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的方式,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用以补偿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均等化的必由之路。

3.3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

除政府投入外,非政府组织,如慈善机构也是公共卫生服务筹资的一大来源。在西方发达国家,非政府机构成立专门的基金,为大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情况并不少见。成熟大型的非政府组织还设有专门的部门来对基金池进行投资和管理,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基金的保值增值和项目的持续性。

此外,发展第三方商业机构也是一种筹资渠道。政府可出台政策鼓励保险公司进入公共卫生领域。保险公司营利的本质促使它会对保险项目中健康效益更好的预防性卫生服务给予更高的报销比例,鼓励投保人积极“消费”公共卫生预防服务,降低疾病风险,产生更好的健康收益,这样保险公司可以节省为投保人报销医疗服务所花费的高额成本,提高收益。

在有限预算的约束下,要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积极探索,开拓多元化的渠道,创新机制,逐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均等化目标,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健康的权利。

4 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控

4.1 政府是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控的主体

卫生服务产品包括实物产品、技术方法和卫生服务等,如各种疫苗、疾病筛查技术、孕产妇保健服务等。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群的生命健康。由于卫生服务专业性特点,服务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居民往往存在信息缺损,因此,应由政府行政部门介入监控服务质量。政府的监管用以纠正市场失灵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4.2 制定公共卫生服务的国家标准,是实现均等化目标的技术保障

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是一个技术过程,可以由不同的专业机构完成。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制定工作还比较滞后,评价体系很不完善[7]。完善的技术标准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种类、内容和标准等。在建立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流程优化和质量控制,使不同地区间的服务具有可比性,使考核、评价成为可能。因此,制定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国家标准是实现均等化的重要一环。

4.3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发挥质量监控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产品生产许可、审批、上市流通、运输等多环节的政策法规是保证公共卫生产品质量的长效机制。加强产品检验检疫、加强质量管控,从制度上保证在公共卫生产品的生产、审批、流通环节中无寻租空间、无监管死角。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建立健全问题服务产品的召回机制,加强排查隐患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

对服务的监管有两种方式。软性的监管,如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之中,只有质量达标、满意度高的服务政府才会买单。软性监控的好处是将提高服务质量内化为公共卫生机构自发的需求,提高服务机构质量监控的主动意识。因为提供的“劣质服务”将由自己买单,因此服务机构具有质量监控的内部动力。质量监控总体的管理成本也比较低。但软性的监管前提是必须要规范的政府采购流程,否则监管将不具有约束力。此外,质量监管也可以是硬性的,比如,作为行政指令下达绩效考核指标。这种质量监管的推动力是外源性的,对服务质量的促进效果往往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且管理成本较高。

质量监控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的重要一环。公共卫生产品相关政策法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质量监控的前提。将质量目标内化为公共卫生机构、服务人员的成本是提高质量的源动力。

5 结论

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无论从公共卫生服务包设计、筹资和质量监控等方面政府均扮演了重要角色,起主导作用。

除了优化服务包设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环节,还包括:加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开拓筹资渠道;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机构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农村地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可及性;运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手段,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卫生服务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建立公共卫生产品及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

此外,我国应在服务包设计、筹资等方面借鉴国际经验,鼓励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种途径,力求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一改革目标。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文链接]http://doi.org/10.13688/j.cnki.chr.2016.15328

参考文献

[1]冯显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政策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7):9-11,17.

[2]罗乐宣,林汉城.国内外基本卫生服务包的研究及其对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A):2195-2197.

[3]杨莉,王静,曹志辉,等.国外基本卫生服务内涵、服务包与遴选原则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6):599-609.

[4]张毓辉,张晓,刘冲,等.国民基本卫生服务筹资国际经验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4):15-18.

[5]李武成,张酸梅.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0,23(5):1200-1201.

[6]王俊华.补偿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开启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的途径[J].卫生软科学,2002,16(4):30-3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 篇8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均衡配置 特征 内涵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45-01

近年来,我国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均衡配置是决定农村居民能否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条件。它不仅影响着城乡居民的健康情况,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因此,实现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均衡配置是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居民公平有效的享用公共卫生资源这一长远目标的工作重心所在。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特征

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显著特征,是市场失灵领域,需要政府干预。公共卫生服务的三大特点,第一,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个市场或产品存在着供需双方信息严重的不对称性,第二,由于信息上的不对称,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相当高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所以医疗服务市场是个特殊的市场,存在技术上的垄断和不完全竞争,这些特点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公共卫生领域大多有政府干预,干预程度较高。理论上公共卫生到底是商品还是人的基本权利并未解决,如果单纯把其视为商品,那只有富人才能得到,如果是基本人权,有些经济规律和原则就很难实行,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于弱势群体必须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已达成共识。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配置的内涵

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味着经济运行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在量上处于相对均等的状态。这种均衡体现着经济总量的均等,还体现经济结构的均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均衡体现的是一种和谐,是在两种相对的力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公共卫生资源均衡配置是指,在政府财政制度下,公共卫生资源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分配和转移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均衡是公共财政公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财政均衡的继续延伸和最终目的。城乡之间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分配结果,或分配状态的描述,还体现了资源在不同阶层、群体间的分配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配置的内涵可以从两方面界定:从保障公民健康权看,意味着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力是相同的;从服务的内容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根据公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的,既有面向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也有面向个体的公共服务。因此,有助于政府判断这种资源分配的结果是否合理及有效。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公共财政的目标之一,它不仅涉及民生问题,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评价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则,社会公平原则,以城乡居民需求为中心的原则,低水平广覆盖及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原则。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表现,第一是公平,第二是效率,第三是效益。

3 促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配置的重要意义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配置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四个方面:第一,是保证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依,明确的表达了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政治主张。第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配置,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健康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维护公众健康,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意义重大。第三,有利于减轻疾病经济负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是达到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可持续卫生系统的基本要素。第四,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保障社会成员公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强调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中的责任和主导作用,即以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但在公共资源筹资方面也强调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其中既有政府部门负责直接配置,也有非政府组织企业及社会对公共卫生资源的供给及分配,多元化的供给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筹资水平,还能更的好利用社会的其他力量来更好的发展贫困地区的公共卫生情况,且各供给方之间形成的竞争态势有利于政府能高效的为公众提供优质廉价的公共卫生资源,在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方面,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采用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也有所不同,但其目标都是为了使社会居民能公平有效的享用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安定。

参考文献

[1][美]盖依彼得斯 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M]顾丽梅 姚建华,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刘宝,姚金建,陈文等 基本公共卫生功能界定的国际比较[J].中国卫生资源,2006.(5).

[3]项继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华中师范大学,2008(47).

[4]颜媛媛,秦富 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分配的差异[J] 科学决策月刊,2006(3).

上一篇:转正提交材料下一篇:互相帮助的经典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