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验收规范

2022-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标准农田验收规范

中职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构建探析

【摘 要】在简要分析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框架。

【关键词】中职 标准化建设 规范化管理 指标体系

0047-03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工作,是广西首轮职业教育攻坚初战告捷后,新时期深化职教攻坚,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继续保持科学和谐发展,并促进优质特色中职学校再次提升的重要举措。根据《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精神,桂林市遴选5所学校作为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学校,明确了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内涵要求,研究制定了符合本市实际的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有效推动了项目的实施,并为市级评估验收提供了依据。

一、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总体目标

(一)基本内涵

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两大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在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推荐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学校的通知》和《关于公布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中,明确了试点项目的基本内涵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了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为依据开展建设;以《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为依据健全规范各项制度;落实《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科学设置学校内设机构;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建立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中职德育工作体系;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为依据,健全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从操作层面来看,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既涉及硬件建设,也涉及软件建设,应当包括九大方面的内容,即办学条件及办学规模、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及师资队伍、依法办学及校企合作、教职工管理及内部管理体制、教学及实习管理、学生管理及德育工作、招生与就业服务管理、安全及资产管理与后勤服务。

(二)总体目标

桂林市遴选的5所项目试点学校均是自治区示范校或立项建设特色示范校,按照“源于标准、高于标准;样板引路、辐射带动”的原则确定总体目标,即通过开展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使试点学校在办学规模、基础能力、办学效益、服务经济社会和辐射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在管理机制体制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水平,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打造若干个具有职教鲜明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中职教育品牌,带动桂林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构建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指标体系指的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指标体系,用多个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来描述项目进展和完成的状况。因此,在构建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时,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内涵丰富,内容广泛,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求覆盖面广,体现全面性,能多维度、综合地评价试点学校实施项目的状况和成效,即不仅包括标准化建设的过程,还应包括规范化管理的过程。

(二)先进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要体现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把握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如突出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实训室、教学工厂、校企合作机制、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等反映现代职教特征的内容。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三)导向性原则

建立“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一方面是通过对试点项目实施状况的评价,科学地指导推进“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试点项目的动态监测,了解“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我市全面开展“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导向和可供借鉴的范式。因此,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只反映示范校和特色示范校的状况,也不能只考虑普通学校和县级职校,而要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要体现城乡差别,又要考虑示范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异。

(四)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原则

“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所要反映的是一个状态和状况,有些方面可用具体的数值来量化,有些方面涉及程度和范围,这样的指标不能简单地用数值来表现。因此,应注重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做到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状况和规范化管理情况。

三、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框架

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层次性。“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是以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为基础,按照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根据我们对“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基本内涵、目标、任务的理解,并结合自治区示范校和立项建设示范特色学校建设标准,最终选择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两个子系统,共13项指标,构成了“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一)标准化建设

主要从办学条件、领导班子、办学规模、管理机构及制度建设、教师队伍、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反映试点学校开展标准化建设的情况。

1.办学条件指标。该指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以下简称《设置标准》)第八条为衡量尺度,重点考核试点学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育场地及设施、仪器设备、图书及阅览室配备、实习实训基地、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设施等是否达标。同时,对示范校或特色示范校在校园面积、建筑面积、设备、校园网、示范专业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2.领导班子指标。该指标以《设置标准》第九条依据,考核试点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备及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情况。

3.办学规模指标。该指标以《设置标准》第六条为依据,重点考核试点学校的学历在校生和开展职业培训情况。同时,对示范校或特色示范校提出更高要求。

4.管理机构及制度建设指标。该指标以《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和《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为依据,重点考核试点学校设置内设机构和职能部门管理职责和岗位职责编制情况,以及制定教职工、教学、德育、学生、招生与就业服务、资产与后勤服务、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配备教学文件情况。对示范校或特色示范校,提出应设立教学督导机构的要求。

5.教师队伍指标。该指标以《设置标准》第七条为衡量尺度,重点考核试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特别是四级培训(国家级、区级、市级、校级)情况。对示范校或特色示范校,还要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企业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教师等比例提出更高要求。

6.校企合作机制指标。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将校企深度合作、深度融合以及开展集团化办学作为考核内容。

(二)规范化管理

主要从依法规范办学、内部管理体制、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含实习管理)、学生管理(含德育工作)、招生与就业服务管理、安全资产管理与后期服务等方面反映试点学校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情况。

1.依法规范办学指标。该指标主要考核试点学校的法人资格、校长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办学经费来源等情况。

2.内部管理体制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以下简称《管理规程》)第七、八、九条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校长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党组织保障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内部管理体制情况。

3.教职工管理指标。该指标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条规范学校教职工管理的情况,主要包括科学设置各类岗位;规范教职工的聘任、考评、奖励、职务晋升、解聘或辞退等工作;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优秀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职聘任制度;师德考评机制、班主任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

4.教学管理(含实习管理)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十五至二十三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实习管理情况,包括落实《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教学水平评估和规范使用教材情况;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工作机制、配套措施、实习责任险情况;定期举办校级学生技能竞赛,组织参加市级、区级和国家级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文明风采比赛和广西中职新时代刘三姐评比等活动情况。同时,对示范性或特色示范性,在全区性或全国性相关专业领域技能比赛获奖以及毕业生获得“双证”(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率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5.学生管理(含德育工作)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二十四至三十三条规范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学生入学注册、课堂教学、成绩考核、实习实训、学籍变动、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以及毕业、结业等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情况;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奖励和处分制度,以及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制度情况;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规定,开足德育课课程,并在其他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等环节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情况;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情况;学校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规范化情况;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机制、学生德育档案情况;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6.招生与就业服务管理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三十四至三十七条规范学校招生和就业服务管理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按照国家、自治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学校的招生、录取、联合办学和就业服务工作情况;建立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报告情况。

7.安全资产管理与后期服务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三十八至四十九条规范学校的安全管理、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依法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收费和财务公开情况;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对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情况;设施设备采购、管理和使用等规范化情况;依据有关规定做好学生食堂、宿舍等后勤保障工作情况;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管理预案、日常安全管理规定、应急处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情况;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和符合安全标准情况;开展学生法制、安全、卫生防疫等教育,与当地公安建立校园安全联防和协调机制情况;创建文明校园和卫生优秀学校情况。

桂林市根据上述原则和指标体系架构,制定了《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开展了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5所试点学校全面通过评估验收,有效推动了项目和内涵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全面实施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工作中,要把学校常规建设和发展与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创建标准、执行标准,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并在常规中体现标准,提升规范,用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来衡量学校的日常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基金项目】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

【作者简介】赵月桃(1966- ),女,教育学硕士,高级讲师,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与研究;卢爱兴(1958- ),男,在职研究生,桂林市教育局中学高级教师,工程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责编 丁 梦)

作者:赵月桃 卢爱兴

第2篇:高标准基本农田验收归档材料清单

第一篇 验收程序篇

根据《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验收规程(试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分为:单项工程验收、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

1、 单项工程验收

单项工程验收由项目建设单位(实施主体)组织。

2、 初步验收

初步验收由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或农业部门,下同)组织。

3、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由地级以上市项目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或农业部门)组织。

第二篇 资料归档篇

第一节

建设单位应收集整理的资料

(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一、 项目立项审批资料

1、 项目申报文件;

2、 可研报告及立项审批文件;

3、 项目计划和预算批准文件;

4、 资金拨付文件;

5、 项目核查有关文件;

二、 招投标资料

1、 招标公告;

2、 招标文件;

3、 投标文件;

4、 评标报告;

5、 招标标底编制文件;

6、 中标通知书;

三、 实施管理资料

1、 项目实施方案;

2、 领导机构文件;

3、 管理制度;

4、 宣传、公告资料;

5、 会议纪要;

6、 项目建设大事记;

四、 合同协议资料

1、 设计合同;

2、 监理合同;

3、 施工合同;

4、 勘测合同;

5、 补偿协议;

6、 营护协议;

7、 其他协议;

8、 有关(设计、勘测、监理、施工)单位资质材料。

五、 权属管理资料

1、 权属调整公告;

2、 权属调整方案;

3、 权属调整协议;

4、 权属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六、 财务档案

1、 资金申请资料;

2、 施工决算资料。

七、 验收资料

1、 单项工程验收表;

2、 项目竣工报告;

3、 竣工决算报告(含附件: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表、项目投资预期收益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地类统计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地类汇总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

4、 初步验收报告(县级主管部门);

5、 耕地质量等级检测报告(县级主管部门);

6、 工程结算书(经财政审核);

7、 建设单位的财务决算报告。

八、 影像资料

1、 照片;(项目实施前、后影像;隐蔽工程验收影像;上级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检查、会议影像);

2、 录像。

九、 其它资料

1、 审计资料;

2、 工程管护资料。

第二节

设计单位应提交的设计资料

(设计单位负责编制上报建设单位归档)

1、

2、

3、

4、

5、

6、

规划设计报告; 预算书;

规划图及单体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 包含上述资料的光碟; 变更规划图及单体图; 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第三节

监理单位应提交的监理资料

(监理单位负责编制上报建设单位归档)

1、 监理规划;

2、 监理细则;

3、 监理月报;

4、 监理日志;

5、 质量控制资料{不合格项目通知(如有)、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意见(如有)}(包括有关质量管理的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单、停工令等);供货单位资质材料;试验等单位资质材料;

6、 进度控制资料{工程开工/复工审批表、工程开工/复工暂停令}(有关进度管理的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单等);

7、 投资控制资料(有关资金管理的工作联系单等);

8、 工程验收施工质量检测资料核查表;

9、 工程延期资料(工程延期报告及审批资料)(若超出合同工期的话);

10、 会议纪要;

11、 工程建设阶段项目建设大事记;

12、 隐蔽工程验收影像资料;上级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检查、会议影像资料;

13、 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第四节

施工单位应提交的施工管理资料

(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和整理上报监理单位审核履行手续后,提交建设单位归档)

1、 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月报;

3、 施工日记;

4、 工程变更资料(基层村委申请书、单项工程调整审批表、较大变更单体图(设计单位);

5、 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验收及施工质量评定资料(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

6、 工程材料检测资料:钢材、水泥、砖材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混凝土原材料(粗骨料、细骨料)试验报告、砂浆、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通知单;砂浆、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试验报告、路基压实度等相关试验报告(如有);检测单位资质证明(复印件盖章);检测单位资质证明(复印件盖章)

7、 工程延期资料(若超出合同工期的话);

包括工期延缓的情况报告(施工单位);工期延缓的情况说明(监理单位);工期延缓的情况报告的复函(建设单位);

8、 资金申请资料;

9、 竣工图、竣工图册;

10、 工程量完成情况明细表;

11、 申报单项工程验收的请示;

12、 施工前、施工后部分影像资料;隐蔽工程验收部分影像资料;上级部门及建设单位检查指导项目、会议影像资料;

13、 竣工报告;

14、 建设工程结算书;

第3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交工验收的报告

关于对甘州区2017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完工验收的报告

( 镇 村)

张掖市甘州区现代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

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由我公司中标,由

监理,该项目位于甘州区

村。根据该项目要求,我公司充分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于2017年

月进场施工,现已将全部的工程内容完成,具备完工验收条件。

该项目由张掖市甘州区现代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要求,并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施工。2018年

日由张掖市甘州区现代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

监理、

镇人民政府、

村、项目施工单位及部分农户代表人员会同对本工程完工的验收工作。

工程完成情况:

1、土地平整:

2、渠系工程;

3、道路平整:

4、农田防护林: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监理单位: 监理工程师:

项目所在村: 负责人:

项目所在镇: 负责人:

项目业主

负责人:

月日

第4篇:关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成果评审验收标准

(讨论稿)

为满足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要求,规范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专项成果的审查验收工作,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一、评审验收的主要内容

(1)保护面积等指标的确定;

(2)保护区位置的调整划定;

(3)基础成果,包括:规划图、表、册;

(4)保护标志的设立;

(5)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6)成果资料档案的整理。

二、保护成果的基本要求

(1)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成果验收工作,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122号)有关要求进行。

(2)基本农田保护规划要依据本次规划修编的有关原则要求进行,确保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成果符合《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保证基本农田的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相统一,数量长期稳定,质量逐步提高。

三、验收评审的标准

(1)组织领导及制度建设(10分)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工作在县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以乡、镇为单位开展;是否成立了领导机构及日常管理机构;各级政府法人任期目标和责任制落实情况;是否签订各级责任书;是否建立政府部门共同责任机制;是否制订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管理制度、保护措施。

(2)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核实(10分)

在满足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求的前提下,对照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核实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是否符合规划、划定面积是否符合上级规划的指标要求、划入范围的地类和地块图斑是否一致。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确定要在原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基础上进行,做到与原有基本农田保护成果相衔接。

(3)保护区位置的调整和划定(30分)

根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调查核实情况,绘制乡级(或村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1:10000),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指标并落实到地块;在基本农田保护图上,标出地块位置和地块编号(以上内容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可直接反映的,也可不再绘制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填写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和面积登记表,县级填写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汇总表。做到图、表与实际情况相符。基本农田保护期限和基础数据做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和基础数据相一致,变动幅度一般不能超过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条规定的耕地,特别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等周边地区没有规划为建

设用地的耕地,优先划入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和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耕地,预留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外。

(4)基础成果(40分)

划定的基本农田要做到图、表、卡、册一致;保护责任是否层层落实到县(市、区)、乡(镇)、村、组和农户,乡镇人民政府及村民委员会、农户是否均签订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从农户、组、村、乡、县到市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表、保护区统计表、基本农田保护区(片)、图斑、面积登记表、及其基础工作落实情况汇总表是否齐全;乡镇、村组与农户签订保护责任书时,在责任书上既要注明统计面积(习惯面积),又要注明详查面积,确保农户保护的地块与图斑面积、位置相对应;图斑内基本农田涉及的农户必须全部列入;图件界址清楚,每个闭合界线明显,图件要素齐全;着色均匀:基本农田应着黄色,一般耕地着浅黄色。

(5)建立标志(5分)

依照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在主要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周边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了保护标志,界址、标志明晰,每个保护区一个(文本说明)。

(6)建立档案(5分)

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工作成果档案,并抄送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图、表和文字报告是否齐全;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汇

总表上报市(州)和省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档案资料管理是否符合基本农田保护日常管理的需要。

三、统评办法

依照上述标准,保护成果综合得分在65分以下的为不合格,65-80分的为基本合格,80分以上的为合格;凡不合格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成果,要按照相关规定要重新编制;基本合格的按照专家组验收意见整改落实后再报评审,评审合格的成果依照行政审批程序审核后备案。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验收评审为不合格:

1.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基础数据、规划期限)与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脱节的;

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于当地耕地保有量的;

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布局在县(市、区)、乡镇之间调整幅度大于4%的;

4.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没有落实的,图、表、册统计内容不一致的。

第5篇:《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验收考核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为更好地完成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持续推进“三个陕西”建设,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过发布《关于下达首批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陕质监标〔2015〕16号)和《美丽乡村建设规范》陕西省地方标准等一系列举措来推动我省美丽乡村的建设。三年来,随着我省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试点村庄在生态生态环境保护、村庄建设管理、产业发展规范、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管理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推动陕西省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指导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和验收工作,陕西省质监局于2017年提出《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验收考核规范》地方标准立项(陕质监办发〔2017〕115号,项目编号SDBXM 92—2017),该项目由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完成具体编制工作。

二、编制依据

1、主要参考文件

1 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结合陕西省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重点引用和参考相关法律、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指南及技术文件等,包括: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3)GB/T 32000-2015《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4)DB 61/T 992—2015《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5)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环发[2014]12号

(6)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

三、编制原则

1、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标准框架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能够覆盖美丽乡村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组织管理等核心要求,重点突出美丽乡村建设管理过程中标准化活动的开展,突出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工作亮点。

2、科学规范、实用有效

标准以规范指导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评价考核为目的,标准力求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围绕评价考核的组织

2 实施程序、考核内容及考核结果处置实施闭环管理,既有定性要求,也有量化指标要求。

四、标准编制过程

根据我省相关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及地方标准编制规范要求,我们首先收集整理了相关标准、文件等资料,经过对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特别是着重对《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和DB61/T 992-2015《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总结了我省第一批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经验,确定了DB61/T***-2017《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验收考核规范》地方标准的框架。标准编制力求围绕“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创建目标要求,将验收规范要求与我省已开展的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经验成果融为一体。既符合地方标准的规范要求,又要彰显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地域特色。

为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自接到省质监局标准立项文件,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质量研究中心召开了首次协调会,明确了标准起草小组及工作任务分工,初步确定了标准编制方向和结构框架。

为了加强标准的适宜性、可靠性,使标准内容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客观的评价我省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实际成效和水平情况,做到内容规范、切实可行。标准起草组成员多次赴关中、陕南等地对我省第一批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村

3 进行实地调研,对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就有关问题和村干部、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村庄标准化建设管理情况。同时,多次组织召开项目研讨会,对我省第一批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第

一、二阶段考核情况、出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对已编制的《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验收考核规范》标准草案逐条进行讨论,修改完善。同时向全省各地市标准化主管部门广泛征求意见,确保标准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五、标准结构内容

《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验收考核规范》标准共分6个章节,4个规范性附录。

1 范围

(明确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中所引用的其他标准) 3 考核原则

(考核验收的基本原则)

4 考核主要内容

(按照考核评价重点列举主要内容) 5 考核程序及要求

(按照考核的流程顺序明确实施的步骤)

4 5.1 验收申请

5.2 考核组织

5.3 现场考核

5.3.1 召开考核首次会议

5.3.2 实地考察

5.3.3 末次通报会

6 考核结果处置

(对考核的结果与资料整理和严重问题的处置进行规范)

附录A 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验收申请表 附录B 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考核评分规则

B.1 评分标准

B.2 评分说明

附录C 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不合格项报告

附录D 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考核验收报告

五、知识产权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内容。

六、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建议发布为推荐性地方标准。

5

第6篇:装饰公司瓦工施工规范以及验收标准

1、 施工中,严禁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改变房间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擅自拆改燃气、暖气、通讯等配套设施。

2、 施工时保护好下水道,防止堵塞,施工前必须做好交接检。水电预埋管线经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3、 防水应在地面、墙面隐蔽工程完毕并经验收后进行,其施工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4、 施工时应设置安全照明,并保持通风,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防水材料的技术要求,并宜在 5 ℃以上。

5、 基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松动、空鼓、起沙、开裂等缺陷,含水率应符合防水材料施工要求。

6、 地漏、套管、卫生洁具根部、阴阳角等部位,应先防水附加层。

7、 防水层应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 100 ㎜,涂膜涂刷应均匀一致,不得漏涂。

8、 地面防水做完应做蓄水, 24 小时无渗漏。

9、 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抹灰应分层进行,每遍厚度宜为 5 ~ 7mm 。抹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宜为 7 ~ 9mm 。当抹灰总厚度超出 35mm 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10 、混凝土表面应凿毛或在表面洒水润湿后涂刷 1:l 水泥砂浆(加适量胶粘剂) , 加气混凝土,应在湿润后边刷界面剂,边抹强度不大于 M5 的水泥混合砂浆。砖砌体应清除表面杂物、尘土,抹灰前应洒水湿润。11 、 冬期施工,抹灰时的作业面温度不宜低于 5℃ ;抹灰层初凝前不得受冻。

12 、 墙面砖铺贴前应进行挑选,并应浸水 2h 以上,晾干表面水分。铺贴前应进行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 1/3 。

13 、铺贴前应进行放线定位和排砖,非整砖应排放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每面墙不宜有两列非整砖,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 1/3 。14 、铺贴前应进行放线定位和排砖,非整砖应排放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每面墙不宜有两列非整砖,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 1/3 。15 、结合砂浆宜采用 1:2 水泥砂浆,砂浆厚度宜为 6 ~ 10mm 。水泥砂浆应满铺在墙砖背面,一面墙不宜一次铺贴到顶,以防塌落。16 、 石材、地面砖铺贴时应保持水平就位,用橡皮锤轻击使其与砂浆粘结紧密,同时调整其表面平整度及缝宽。

17 、石材、地面砖铺贴前应进行对色、拼花并试拼、编号,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结合层砂浆厚度,拉十字线控制其厚度和石材、地面砖表面平整度。

18 、结合层砂浆宜采用体积比为 1:3 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厚度宜高出实铺厚度 2 ~ 3rnm 。铺贴前应在水泥砂浆上刷一道水灰比为 1 :、 2 的素水泥浆或干铺水泥 1 ~ 2mm 后洒水。

19 、石材、地面砖铺贴时应保持水平就位,用橡皮锤轻击使其与砂浆粘结紧密,同时调整其表面平整度及缝宽。

20 、铺贴后应及时清理表面, 24h 后应用 1:1 水泥浆灌缝,选择与地面颜色一致的颜料与白水泥拌和均匀后嵌缝。

21 、 墙面腰砖按现场尺寸及顾客意见自定。一般以窗台下口以及台盘上口高度铺贴为佳。腰线铺贴时应避开水龙头。

22 、 地砖与地板连接处要做好防潮工作。可使用塑料薄膜或玻璃胶进行防潮处理。

23 、有排水要求的地砖铺贴坡度应满足排水要求,与地漏结合处应严密牢固。

24 、 石材、瓷质砖地面铺装后的养护十分重要 , 安装 24 小时后必须洒水养护 , 两天之内禁止上人。为不影响其他项目施工 , 可在地面上铺设实木板供人行走

第7篇:高标准基本农田

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出台

● 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 ● 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鼓励群众全程参与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须达到哪些标准?建设过程中公众如何参与?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等,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规范》明确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即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则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规范》要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要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五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整理重点县。地形坡度大于25度的区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区、退耕还草区、行洪河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水面等区域则禁止建设。

上一篇:基层党员先进事迹下一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