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标准规范(精选8篇)
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中国大众富裕阶层和高净值人士全球资产配置策略中的标准配置,并看好私募股权资产类别在中国的发展。于7月31日在京举办的“宜信财富2015全球资产配置系列论坛——私募股权投资高峰论坛”上,不少与会者表达了上述观点。
会上,宜信公司创始人唐宁透露,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今年年底将达到百亿元规模。
这为热度见长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再次加温。
根据清科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市场总体募资336.07亿美元,投资额253.9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市场升温
发端于美国,发展到欧洲,随之全球普及,私募股权50年来经历了很多浪潮,诞生了很多成功的企业,也诞生了很多伟大的投资家。中华股权投资协会创始人、理事长孙强梳理私募股权的发展历程时说。
据介绍,目前,中国私募股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超过4万亿元的水平,同时活跃的机构已经超过了8000家。
不仅如此,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继续平稳发展。
据统计,上半年,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VC/PE)机构共新募集541支可投资于中国内地市场的基金,是2014年全年新募基金数的72.6%;已知募资规模的468支基金,新增可投资中国内地市场的资本量为335.07亿美元,已披露金额的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为7159.62万美元。1至6月,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计完成2525起投资案例,投资交易共计涉及金额253.96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处于上升趋势。
“非常看好私募股权资产类别在中国的发展。”唐宁表示,“下一个5年、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整个中国经济就是靠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转型、大消费、物联网等都代表着政府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创新的方向。”
2013年,宜信发起了私募股权母基金。
实际上,近年来各路资金都加码私募股权。据透露,深圳天天有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平稳发展的大前提下,正式宣布战略加码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标准配置
A股向好,新三板快速发展,退出方式多元化等,均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同时,国家政策导向大众创业,众筹、孵化器迅速发展,也为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提供土壤。更为重要的是,财富的配置也需要私募股权。
业内人士建议,私募股权应当成为“中国大众富裕阶层和高净值人士资产包之中的标准配置”。
为什么?孙强说,“如果在1918年的时候,在工业时代,当时的富豪资产是以资源为主,谁有资源、谁有石油、谁有银行就是大王,所以那时候的大王都是资源型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美国富豪资产中最大的占比是金融,占到25%左右,这里面就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资产。”
私募股权投资的好处是长期,并且分散风险。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合伙人肖健说,“资产类别形成有效的对冲、风险分散。”
孙强则用举例来说明,“如果我做餐饮业,我投到私募,就让我的资产配置在无形当中分化了风险。缺点就是进入门槛比较高,最低投资额比较大,所以通过知名的母基金进入是比较好的方法。”
不仅如此,肖健认为,“因为VC/PE私募股权是真正让你投资到中国和世界的未来的。”
那么,个人投资者如何介入私募股权?孙强表示,“这个取决于个人资产有多少。投资占资产配置当中不要超过20%,太大的配置不是很合适的,而且一定要找专业的管理人。”
如何挑选
中国股权市场经历了外币市场为主,到人民币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对各位投资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挑选什么样的基金,同时由于这些优秀团队不断地涌现,甄别的需求也促使了专业母基金的快速发展。
据悉,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母基金业务发展速度非常快。
母基金作为个人投资者分享国内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新一轮繁荣的最佳解决方案,专业优势凸显。近年来,中国私募股权母基金发展迅速,已逐渐形成三大阵营: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市场化母基金、民营资本运作的市场化母基金。
据肖健介绍,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是宜信财富旗下的私募股权资产类别业务平台。从成立之初,已发行人民币综合母基金、美元综合母基金、并购主题母基金、医疗健康主题母基金、TMT主题母基金、二级私募股权交易母基金等多支母基金。覆盖代表产业未来和全球战略的热点领域和市场。
“当前,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紧抓热点,聚焦TMT、大健康、现代服务业、消费、互联网金融等高成长行业领域,专注于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一级投资、二级投资和项目直投。”宜信财富高级副总裁侯琳表示。
“股权投资、PE投资,简单来说就是投资组合和多元化。”IDG资深合伙人过以宏说,真正做好股权投资的核心就是寻找内在价值。
近日, 温州市财政局根据《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及《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标准 (试行) 》有关规定, 针对教育系统资产配置的特殊性, 在调研论证和多次磋商的基础上, 联合市教育局印发了《温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单位) 装修、设备配置限额标准 (试行) 》, 进一步加强了市级教育系统资产配置的标准化管理, 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该配置标准包括装修限额标准和设备配置限额标准两部分内容, 每个部分又根据教育系统的特点, 对有关配置标准进行了细化。其中, 装修限额标准分为办公用房装修、教学用房及场所装修、生活服务用房装修和其他装修等4个大类, 22个小类;设备配置限额标准分为办公家具配置限额、通用办公设备配置限额、教学设备配置限额和生活用设备配置限额等四个大类, 18个小类。
该配置标准的出台, 是温州市财政局探索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取得的重要成果, 将进一步解决当前教育系统内部, 特别是各学校之间资产配置不均的问题, 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同时, 该配置标准也是浙江省内第一个有关教育系统的资产配置标准, 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资产配置是理财的核心问题,可在配置资产前我们是不是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配置资产呢?如果你知道投资某个产品在一年内一定能带来100%的收益,你还需要配置资产吗?当然不需要,把所有资金投进去就行了。
遗憾的是,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产品。我们大量面对的是未来收益不确定的产品,比如股票、房产、黄金、艺术品等等。为了能让未来的收益更加平稳一点,为了降低投资的风险,资产配置就成了人们惯用的解决方案。由于不同的产品会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将不同的产品组合到一起,利用此消彼长的原理,就可以起到平滑收益,降低风险的作用。近些年,一些研究机构,利用统计学原理,发展出了一门新的学科叫——金融工程,利用金融工程的数学模型,人们可以精确地配置资产,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对于个人来说,采取金融工程的方式来配置资产并不现实。采取网上的比较流行的方法行吗?显然不行。如“4321”原则,即40%的收入用于投资,30%的收入用于开支,20%的收入用于储蓄,10%的收入用于保险。对于普通人来说,收入中只有30%用于支出,它的生活质量能高吗?一个月收入1万元的家庭,每个月只能花3000元,除去衣食住行等正常开销,他们还能有多少资金可用于提高生活品质?收入低些的每月可能还要饿肚子。大量的资金用于储蓄和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到生命终结的时候积累一大笔财富吗?如果这个资产配置比例是万能的,那么,所有的理财师都该失业了,只要居委会给每个家庭发一张纸,上面写好“4321”的具体内容,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成为理财高手了。同样“100-年龄”法则也不靠谱,巴菲特已经80多岁了,他的主要资产依然是股票,按照这个法则,他只能投资不到20%的资产到股票中去,他要真按这个比例去配置资产,还会是股神吗?
一、干粉灭火器
1、根据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按该要求商场灭火器配备标准为2具/50㎡,不足50㎡按照50㎡计算。(如某商户营业面积51㎡应配备4具不得少于4KG装 ABC干粉灭火器)
2、灭火器保质期,灭火器筒体报废年限为10年,出厂满5年需充装灭火剂,充装以后每隔2年需再次充装(具体根据维修厂商提供质保期为准),但总共不超过3次。即5+2+2=9,9年后的下一年报废。
3、干粉灭火器压力表检查,压力表分为红绿黄三个颜色,当指针指示在红色区间时表示灭火器压力不足不可用、指针指示在绿色区间时表示压力正常可用、当指针指示在黄色区间时表示压力充装过高勿超出1.4mpa超出需返厂维修如未返修使用时有爆炸的危险。(正常压力值1.2mpa-1.4mpa)
4、灭火器只得充当灭火器具使用,不得当作它用,灭火器摆放位置需放置在醒目明显的位置不得被杂物堵塞阻隔且放置在通风干燥位置时常进行保养擦拭,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灭火器检查卡。
5、灭火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报废:
1)筒体严重锈蚀,(锈蚀面积大于等于筒体总面积的1/
3、表面有凹坑)
2)筒体明显变形,机械损伤严重。3)器头存在明显裂纹、无泄压机构。4)筒体为平底等结构不合理。5)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
6)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包括铭牌脱落,或虽有铭牌、但已看不清生产厂名称,或出厂年月铭牌无法识别。
7)筒体有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8)被火烧过。
二、过滤式自救呼吸器(防烟/毒面具)
1、按照标准每50㎡至少配置1个防烟面具,不足50㎡按照50㎡计算。
2、防烟面具有效质保期为3年,从出厂日期算起超过3年可做报废丢弃处理;该器具为一次性使用,如在检查时发现真空包装袋有漏气或包装袋撕破现象可视为已失效不能再使用。
3、该产品为存放型,一旦固定存放后不能经常随意搬动、敲击,拆装以免引起意外失效。
4、存放环境:环境温度应为0℃-40℃,周边无热源,易燃、易爆及腐蚀性物品,通风良好,无雨淋及潮气侵蚀。
三、灭火毯
1、按标准如商户有使用明火炉或日常操作使用油炸作业需配置灭火毯,每2个炉灶至少需配备一个灭火毯(灭火毯面具需大于锅体直径),如只有一个炉灶需配置一个。
2、灭火毯放置位置,需将灭火毯放置固定显眼的位置且能快速拿取的墙壁储物架。(灭火毯放置在炉灶附近2m内)
3、灭火毯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纤维斜纹织物,在无破损的情况下可重复使用。
4、如发现灭火毯有损坏或污染需立即更换。
四、消火栓的检查
1、消火栓箱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或其他损害,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消火栓月检查卡。
2、检查消火栓和软管卷盘供水闸阀是否渗漏水,若渗漏开单维修。
3、对消防水带、水枪、软管卷盘及其他进行检查,全部附件应齐全完好,卷盘转动灵活。
4、检查火灾报警按钮、指示灯或控制路线,应功能正常无故障。
住宅类型服务等级配置人均面积M2/人(R1)人员配备调整系数(R)2 高层一级19001.5
高层二级22001.5注:
1、项目人员配置数=项目面积+R1+(50000-项目面积)+10000×R22、所得人数按四舍五入计算
3、入住、装修期可在定编基础上上浮15%
4、商务楼及单体楼可上浮50%(30000M2以下)
5、容积率在3.0以下可适当上浮5%
二、管理人员配置
1、主任1人(20万M2以上设主任助理)
2、客服主管1人(8万M2以上)
3、保安队长1人
4、维修主管1人(小区业主在800户以上,50000M2以上写字楼
三、其它人员配置
1、客户助理:按每人300户业主计,超过300不足600按每增加100以上增加1人,依此类推
2、维修人员:80000M2以下设3人(含班长),8万——10万设4人(设主管);10万以上每增加3万M2增加1人;
3、保洁人员:每10000M2配置1人,设班长1人,商务楼每5000M2配置1人;
4、绿化人员:按建筑面积8万M2(或800户业主)配置1人,20万M2——30万M2设班长1人,30万M2以上设主管1人,容积率小于3.5以下可增加设1人。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定岗定编的数量标准
物业管理公司机构的设置根据管理的需要而定,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以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计算,大致为:多层房屋配6人,高层大楼配8人,不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不少于5人。
一、多层住宅物业管理人员的定岗定编标准
多层住宅物业管理人员的定编标准,按建筑面积计算1万平方米配置3.6人左右(不包括车辆管理人员),各类人员配置及标准如下:
1、管理人员:主任,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下设1人,10~20万平方米,设一正一副,25万以上,设一正二副;助理,总建筑面积10万以下设1人,在10万平方米以上每增加5万平方米增加1人;社区文化设一人,活动中心、场所的值班人员另计;管理处财务相对独立,一般设出纳、会计各一人,但可以兼职;其他人员如资料员、接待员、仓库管理员可根据物业的大小和工作需要来设置。
2、维修员:建筑面积每4万平方米设置1人。
3、绿化员:绿化面积每4000平方米左右设1人。
4、保洁员:每140户设1人。
5、保安员:每120户设1人。
6、车管员:根据道口或岗亭设置,车辆流量大的每班设2人,流量小的每班设置1人,一日3班。
二、高层住宅物业管理人员的定岗定编标准
高层住宅物业管理人员的定编标准,按建筑面积计算1万平方米配置7.5~7.8人左右(不包括车辆管理人员),各类人员配置及标准如下:
1、管理人员:建筑面积小于5万平方米设主任1名,每增加5万平方米增设副主任1名;助理每350户设1人;社区文化设1人,活动中心、场所值班人员另计;会计、出纳各设1人;其他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
2、机电人员:高层住宅楼宇机电设备设施一般都有电梯、消防、供水、供电设施,要相应配备工程技术人员,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楼宇每1万平方米配1.5人。
3、保洁、绿化人员:建筑面积每7000平方米左右或90~100户配1人;公共场所或商业场所可适当调整人员。
4、保安人员:每40户配1人或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配1人。
5、车辆管理人员:依据岗亭或道口设置,车辆流量大的每班每岗设2人,流量小的每班设1人,一日3班。
三、高层写字楼物业管理人员的定岗定编标准
高层写字楼物业管理人员的定编标准,按建筑面积计算1万平方米配置15~18人左右(不包括车辆管理人员),各类人员配置及标准如下:
1、管理人员:建筑面积小于3万平方米设主任1名,每增加3万平方米增设副主任1名;助理每2万设1人;社区文化设1人,活动中心、场所值班人员另计;会计、出纳各设1人;其他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2、机电人员:高层写字楼要增设空调通风系统,其他类型设备的数量也较高层住宅有所增加,所以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备相对要求高且数量多,一般每1万平方米配4~5人。
3、卫生、绿化人员;建筑面积每2500平方米配1人。
4、保安人员:建筑面积每2000平方米左右设置1人。
四、其他类型的物业
作者:消防知识 文章来源:消防知识 点击数:
766 更新时间:2006-12-4 17:00:19
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本条说明制订本规范的意义和目的,强调只有合理配置灭火器,才能真正加强扑救初起火灾的消防战斗力。
众所周知,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轻便灵活,可移动,稍经训练即可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硫属消防实战灭火过程中较理想的第一线灭火工具,然而,建国三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对如何配置灭火器,存在若干不合理、不一致的规定,甚至是技术性的严重失误,没有全国统一的法规。
例如,在选择灭火器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用B、c类干粉灭火器去扑救含碳固体可燃物或可燃建筑构件的A类火灾; ·用不适于灭带电火灾的灭火器去扑救带电设备火灾;
·用会造成水渍、粉尘或泡沫污染的灭火器去扑救精密仪表或贵重电气设备火灾; ·设置点的环境温度超出灭火器的使用范围,等等。
而在灭火器配置基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更为严重。目前,国内仅有个别部以及少数省、市公安部门发布过关于灭火器配置基准的规定或通知,有的“规定”多年在国内沿用较为广泛,影响较大,综合对比分析这些规定或通知,见表1和表2,可以发现,存在如下严重的技术问题:
1.配置基准相差幅度较大,对同是甲类厂房,有50M2配一具灭火器与20M2配一具灭火器的差异悬殊的不同规定。其它具体细节不统一或相互矛盾的款项为数众多。详见表。
2.对贮放可燃物的各类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不统一,致使灭火器的配置基准交叉重 复、彼此矛盾,造成技术上的不合理现象。
3.灭火器配置基准规格的灭火级别不等,甚至相差悬殊,致使按规定配置不同类型灭火器后的灭火能力不等效,差异很大,不符合消防实战需要。例如,表2中的一具MF8灭火器的灭火级别是18B,一具MT5灭火杂的灭火级别仅为3B,相差15凡而一具MY4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则为8B,比MF8小10B,比MT大5B。4.表2中的1211灭火器的配置基准规格有二种:MY6和MY4,灭火剂量相差2kg,灭火级别分别为12B和8k相差4B,不科学,不合理。
5.表2中的泡沫、酸碱等灭火器的规格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四氯化碳灭火器 已淘汰禁用。
6.尚有个别单位或部门的规定,只有多少平方米配一具灭火器,未规定配置基准规格,难以进行灭火器的配置设计与计算。
上述种种不良因素,导致国内配置灭火器的不统一、不科学、不合理的混乱局面,实在是急需扭转;当然这也是制订本规范的必要性和急迫件的一方面表征。
第1.0.2条 本条对本规范在灭火器配置场所(以下简称配置场所)方面的适用范围作了规定与限制。
本规范适用于应配置灭火器的,生产、使用、贮存可燃物的,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亦即凡是生产、使用、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均应配置灭火器。因为有可燃物的场所,就存 着火灾危险,需要配置灭火器加以保护。反之,对那些确实不生产、使用、贮存可燃物的建筑,则可以不配置灭火器。
鉴于目前国产各类灭火器均不能有效扑灭 火药、炸药、弹药、人工品、花炮的火灾,因此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这些物品盼厂房、库房。可采用其它有效的防火防爆或灭火抑爆措施。
由于目前国家的财力不足,普通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较低,尽管非常需要配置家用灭火器,而且在许多发达国家灭火器已经进入家庭,但本规范片能规定在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老内可暂不配置灭火器。
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均属于移动式的交通运输工具或军用装备,也非常需要配置足量而适用的灭火器,但鉴于其试验验证工作量较大,且不属于本规范的工作范围,赦本规范不适用于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或军用装备。
本规范所述灭火器系指各类移动式灭火器,包括各类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至于灭 火棒和灭火灵等,因其一无国家标准,二灭火能力较低,灭火级别不入级,不能参与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故本规范暂不包括这些小型灭火器材。
第1.0.3条 本条系根据国内目前普遍存在的不重视灭火器配置的情况而提出的。本条要求建筑工程设计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灭火器的配置问题,进行配置设计与计算工程设计图纸上注明灭火器的类型,规格和种量。标明灭火器的设置应置与设置要求将配置灭火器所需要的费用算。各地各级消防监督部门在核和建筑消防火检查时,均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审核灭火器的配置情况。这样做,可避免在灭火器配置问题上前后脱节互相推委,一直拖延到建筑物竣工后或开业前的防火检查时临时应付,买几具灭火器充效;有钱或重视防火工作者,多配;无线或不重视防火工作者,少配,甚至有个别单位在需配灭火器的场听根本不配置任何灭火器等等诸如此类的反常现象。
第1.0。4条 本规范是一本专业性的技术法规,其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故在为各类建筑配置灭火器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且不能与之相抵触,以保证各相关标准、规范之间的协调与一致。
第二章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2.0.1条 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消防法规,大多是将建筑划分为三个火灾危险等级 如英、美、日和澳大利亚等国均将建筑物分为: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和轻危险级;而西德则将建筑物划分为:1级(即轻危险级),2级(即中危险级)、3级(即严重危险级)和IV级(即严重堆积贮存危险级)。总的看来,各国划分危险等级的原则是基本相同的,均以可燃物为主要保护对象,”并且以可燃物在生产、使用和贮存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和可燃物数量为主要考虑因素,结合起火后的火灾蔓延速度和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来划分火灾危险等级,它与建筑本身的耐火等级无直接关系。
我国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
危险等级,也划分为严重、中、轻三级,为同国内有关规范取得一致,并与国外的标准相协调,我们采用了将危险等级划分为严重、中、轻三级的规定,们是,划分危险等级还是应该履粥各类建筑配置场所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和补充,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建筑物的固定灭人装置,它是用水来灭火或防止火灾蔓延的,侧重于扑救A类火灾;而灭火器欠可移动的灭火设备。其类型规格较为齐全,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能扑救多类初起火灾,所以对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工业和民用建筑的不同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分别划分严重、中、轻级。
工业建筑包括厂房及露天、半露天生产装置区和库房及露大、半露天堆场,划分其危险等级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配置场所内生产、使用、贮存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是划分危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我
们可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厂房和库房中的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来划分工业建筑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原则上可将甲,乙类生产场所和甲、乙类物品贮存场所列入严重危险级;将丙类生产场所和丙类物品贮存场所列入中危险级;将丁、戊类生产场所和丁、戊类物品贮存场听列入轻危险级…其对匝关系如表3所示。
2.配置场所内可燃物的数量愈多,其火灾荷载就愈大,起火后的火灾烈度与火灾破坏 程度也就愈大,因此,对可燃物数量多的配置场所应确定为严重危险级。
对可燃吻较多的配置场所,则可帽应确定为中危险级对可燃物较少的配置场所,则可相应确定为轻危险级。
3.配置场所内可燃物的火灾蔓延速度,除了同可燃物本身的燃烧特性有关之外,还与
配置场所内的环境条件有关。如果采取了良好的防火分隔措施和生产工艺密闭操作等安全设施,则可将火灾危险性局限在一定的部位内;如果将可燃物堆积贮存较高或松散包装、敞开贮存,则起火后就会增加火灾蔓延速度;又如金属制品采用大量可燃材料包装(指包装材料重量超过本身重量1/4),则应作为可燃物来考虑。
一般说来,可燃物的火灾蔓延速度快,则其扑救难度就大,尤其对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要求扑救得快,否则火势蔓延扩大就可能增加扑救难度,甚至会灭不了火。对情况复杂的油类流淌火、深液位的油槽火灾和可燃物的隐蔽部位、深部位或高部位的火灾,其扑救难度较大、需相应提高其危险等级。
第2.0.2条 民用建筑大体上可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信建筑二大类,在划分依据配置场所的使用性质,可燃物数量,火迷危险性和扑救难度等四个因素来划分危险等级。
从可燃物数量来看:凡可烯物数量多、可燃装修多的配置场所也应列入严重危险级,如剧志舞台及后台、电影电视摄影棚等;
从火灾危险性来看:凡功能复杂、用火用电多,起火后会迅速蔓延的配置场所,尤其是高层建筑中设有空调系统者,火险隐患较多,容易滋火、也最危险,均应列入严重危险级;
从扑救难度来看:对高层建筑中结构复杂和功能复杂的配置场所,其竖向管进井多、隐蔽空间多、火灾蔓延途径也多,起火后扑救难度大,应列入严重危险级。同样,对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在地下建筑起火时,为了安全疏散,防止火场混乱,以及有大量有毒烟气的产生,也往往会增大扑救火灾的难度。
上述四个因素同危险等级的定性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
第2.0.3条 本条系根据《火灾分类》现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便于设计人员确定配置场所火灾种类而作出规定的。对本条未列举的可燃物,可对比本条各款的规定和举例,相应将含碳固体可燃物划分为A类,将甲、乙、丙类液体划为B类,将可燃气体划为C类,将可燃金属划为D类。
带电火灾系指带电物体诸如电子电器设备、电线电缆等在燃烧时仍处于在带电状态的火灾,必须用所充装的灭火剂达到电绝缘性能要求的灭火器来扑救,而且灭火时尚需注意保持一定的安全电间距。对于在起火前或在灭火器喷射灭火剂之前已切断电源的火灾,则不作为带电火灾,可相应按同时共存的A类或B类等类火灾使用灭火器。
第2.0.4条 本条系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质量标准并参照相应国际标准草案,驻规定了灭火器灭火级别的组成和表示方法,以便于在各类建筑配置场所内进行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灭火级加紧表示灭火表示灭火器的灭火能力,系采用科学试验方法即用灭火器扑救相应的标准火试模型的火来确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现行国家标准仅有二类灭火级别,即A和已IA、出是灭火器扑救A类火灾/8类火灾的最低灭火级别,也是灭火级别的基本单位值,我国现行标准系列规格灭火器的灭火级别有3A、5A、8A、13A、21A······55A等和1B、2B、3B、4B、5B、。。。120B等二个系裂,分别标记在相应规格灭火器的牌上。运用灭火级别进行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可能是当代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普采用的先进、科学方法,也符合灭火战斗必须注重灭火能力的消防实战需要。
表5列出了目前国内所有标准规格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以便设计人员在进行配置设计计算时选用。这些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系根据本规范编制组的三次大型灭火器灭火级别定级验证灭火试验和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质量标准而确定的。
第三章 灭火器的选择
第3.0.1条 本条是根据国外标准和国内调查情况而作出规定的。提出本条的目的是要求设计和监督部门重点按本条规定的五个因素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美国标准规定:“在已知情况下,灭火器的选择须根据预期火灾的性质,建筑构造与居住情况,被保护的车辆或危险物,周围环境温度等等因素来确定。
澳大利亚标准规定: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A)预期火灾的特性(B)建筑结构和居往情况(C)需保护的财物(D)环境温度(E)供水的可靠性
(F)消防队到达前的预期延误
(G)使用手提式灭火器人员的专门技能
一、根据配置场所的性质以及其中可燃物的种类,可判断该场所有可能发生哪一种类的火灾,然后进行灭火器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合适的灭火器扑救火灾,不仅有可能灭不了火,而且还可能引起灭火剂对燃烧的的逆化学反应甚至还会发生爆炸事故。
如有一个古建筑单位,大部分可燃物是木质材料,原配72具泡沫和酸碱灭火器,由于
该单位对消防工作比较重视,又添置了101具干粉灭火器。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买的是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该灭火器只能扑灭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火灾,不能扑灭A类物质的火灾。若换成磷酸铰盐于粉灭火器就比较合理了。
另外,对碱金属(如钾、钠)火灾,不能用水型灭火器。因为水与碱金属作用后,生成大量氢气,与空气混合,容易引起爆炸。
二、从表6中可以看出:虽然有几种类型的灭火器均适用于灭同一种类的火灾,但值得注意是,他们在灭火有效程度上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对同一个4B标准油盘0。8m2)火灾,需用7kg的二氧化碳灭火器(M17)才能灭火,而且速度较慢;而改用2kg1211灭火器(MY2),不但能成功灭火,其灭火速度也快得多;如果换用2kg干粉灭火器(MF2),甚至能灭5B油盘火。以上举例充分说明适用于扑救同一类火灾的不同类型灭火器,在灭火剂用量和灭火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即其灭火有效程度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在选择灭火器时应充分考虑该因素。
三、为了保护贵重物资与设备免受不必要的污渍损失,灭火选择应考虑其对被保护物品的污损失,灭火顺的选择应考虑其对被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例如在电子计算机房内可选用干粉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但必须考虑该配置场所内被保护的对象是电子计算机等精密仪表设备。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后,其残留的粉状覆盖物,对仪表设备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和粉尘污染,而且也难以清洁。而用卤代烷灭火器灭火,没有任何残迹,对设备没有污损和腐蚀作用。
灭火 灭火机理 类型火灾种类 水型 十分型 泡沫型 卤代烷型 二氧化碳 清水 酸碱 磷酸铵盐 碳酸氢钠 化学泡沫 1211 1301 A类火灾系批含碳固体可燃物烧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适 用水能冷却,并穿透燃烧物而灭火,可有效防止复燃。适 用粉剂能附着在燃烧物的表面层起到窒息火焰作用,隔绝空气防止复燃。不适用碳剂能附着在燃烧物无粘作用,只能近期火不能灭火。其有冷却和覆盖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的作用。适 用目前世界各国均认为它其有扑灭A类火灾的能力,经过试验证明这一点。不适用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最少,无液滴,全是气体对A类火基本无效。B类火灾系指甲、乙、丙类液体燃烧的火灾。如汽油、甲醇、乙醚、丙酮等。不适用水流冲击油面,会激溅油火,致使火势蔓延,灭火困难。适 用干粉灭火剂能快速窒息火焰,还有中断燃烧过程的链反应的化学活性。半适用覆盖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可有效灭火出于极性溶剂破坏泡沫,故不适用。适 用卤代烷灭火剂能快速窒息火焰,抑制燃烧链锁反应,而中止燃烧,灭火不留残渍,不污染,不损坏设备。适 用二氧化碳靠气体规程在燃料表面稀释并隔绝空气。
C类火灾系指可燃氧化燃烧的火灾。如煤气天燃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不适用灭火器喷出的细小水流对立体型的气体火灾作用很小基本无效。适 用喷射干粉剂能快速扑灭气体火焰,具有中断燃烧过程的链瓜的化学活性。不适用泡沫对平面火灭火有效,但灭火体型气体火基本无效。适 用卤代烷灭火剂能耐 掏燃烧链锁反应,而中止燃烧。灭火不留残渍,不污染,不损坏设备。适 用二氧化碳窒息灭火,不留残渍,不损坏设备。
四、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对灭火器的喷射性能和安全性能均有明显影响,若环境度过低则灭火器的喷射性能显著降低,若环境温度过高则灭火器的内压剧增,灭火器有爆炸伤人的危险。
本款规定的含义是要求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应在灭火器使用温度范围之内。
五、灭火器是靠人来操作的。要为一建筑物配置适用的灭火器,就应先对这一建筑物中的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和买下敏捷程度进行分析,然后再正确选择灭火器,如钢铁厂大部分是男工,从体力角度来说比较强些,可以选规格较大的灭火器。再如纺织厂大部分是女工,体力较弱,可以优先选用小规格的灭火器以适应工作人员的体质,有利于迅速扑灭初起火灾。
第3.0.2条 本条是选择适用灭火器扑救A、B、C、或口等类火灾的关键之一,这些规定主要是根据国外同类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及国内多年来所进行一些实验验证而确定的。根据各类型灭火器的不同灭火机理,决不同类型灭火器可灭A、B、C。或D类火灾。
从表6灭器适用性中可以看出,在灭火机理上磷酸铵盐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器都适用于灭火A、B、C类火灾,所以对这几类火灾并存的混合火灾,应优先选用多功能的灭火器,即可心避,即可以避免在同一配置场所设置多种类型的灭火器。
此外,对D类火灾即金属燃烧的火灾,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还没有定型的灭火器产品。目前国外灭D类火灾,的灭火器主要有粉状石墨灭火器和灭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灭火器。在国内尚未生产这类灭火器和灭火器和灭火剂的情况下,可采用干砂或铸铁末来替代。本规范之所以提出并强调在存在带电物质燃烧的带电火灾的配置场所配置灭火器的要求,是为了防止因选配灭火器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电南人身伤害或设备事故。这一规定同澳大利亚标准和英国标准的要求基本相吻合。灭火器不能灭极性溶剂日类火灾。醇、酮、醛、醚、酯等都属于极性溶剂。为什么化学泡沫灭火器不能灭极性溶剂B类火灾呢?因为化学泡沫与有机溶剂接触,泡膜的水分会迅速被吸收,使泡沫很快消失,这样就不能起到灭火的作用。
第3.0.3条 本条是根据国外标准和国内现状而提出的。
英国国家标准规定:“为了避免混乱,在任何一幢建筑物的一个使用单元内设置灭火器应尽可能用同一功能的灭火器,从外形直到操作方法完全类似”。
水型灭火器有酸碱、清水、虽然同属一种类型的灭火器,但是操作方法不完全一样。清水灭火器操作是取下安全帽,用力打击一下凸头,就戳穿了贮所瓶的密封片,二氧化碳气体就立即喷到灭火器筒内,由于气体的压力把水从喷嘴射出。
酸碱灭火器操作是一手把住提环,一手紧抓底边,然后颠倒筒身,上下摇晃几下,喷嘴朝下方就可喷灭火剂。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具有提环式和手轮式两种操作方法。
根据以上实际存在的善,本规范规定在同一配置场所内宜选用同一操作方法的灭火器。这样规定有利于以下几方面。
一、为各部门培训灭火器使用人员提供方便;
二、在灭火实战中灭火人员可方便地用同一种方法连续操作使用多具灭火器灭火,为积累灭火技能提供了方便;
三、便于灭火器的维修与保养。
但是当增补或更新配置灭火器时,若购买同一类型操作方法完全一致的灭火器有困难时,可相应放宽要求。
第3.0.4条 本条为防止在同一场所选用的各灭火器的灭火剂之间相互反应而制订。美国标准规定:“在选用灭火器时,应该考虑药剂可能的相互反应、污染或其它在制造过程中或配备时对灭火剂的影响”。
选择灭火器应保证所选择的干粉和泡沫、干粉和干粉之间能够联用,不论是同时使用还是依次(先后)使用,都应防止因灭火剂选择不当而引起十粉与泡沫、干粉与干粉之间不利的相互作用,产生泡沫消失等不利因素致使灭火效力明显降低。
第四章 灭火器的配置 第4.0.1条 确定每A保护面积分别为20/A(轻级)、15 M2/A(中级)和10 M2A(严重级)的配置基准的主要依据有如下几点:
1.与英国国家标准的规定相吻合。英国标准规定,每平方米需0.065A,即400m“的
场所面积至少应配置26A的灭火器相当于每A保护15:8m(详见表7)、同体规范中危险级的要求一致,本规范的A保护15。38M2/A。根据中国和英国国家标准关于A类三级危险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的总平均值亦为15 M2A。根据中国和英国国家标准关于A类火试模型的大型级别、木条尺寸、本条层数、木条总根数及木垛的形状、三维尺寸、体积与总表面积等参数的全面比较,证明两国的A类火型级别相等,详见表8可等同比对。
2.与我国某些省市或有关部门的规定即目前各地相断沿用或现行采用的配置基准基本相当。例如。表1第2项规定关于甲、乙类生产厂房(在本规范中划为严重危险级),规定50 M2配一具 MP6(相当于原10 M2/A;丙类生产厂房(属一中危险级),80m2配一具MP6(5A)灭火器,其配置基准相当于6mm2/A;以此类推,丁戊类属于轻危险级的配置场所,每100 m2配一具MP6,其配置基准相当于20 m2/A。本规范除将中危险级的配置场所的面积定额80m2,按严重危险级50 m2和轻危险级100 m2的中值作合理调整定为75 m2,使该级的配置基准改变为15 m2/A之外,其它方面与国内现行的A类灭火器的配置基准水平基本吻合。
关于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系参照国外标准(见表7),并根据国内灭火器实际生产的标准规格、规定:在严重危险级和中危险级的配置场所不得配置灭火级别低于5A的灭火器,在轻危险级配置场所不得配置灭火级别低于3A的灭火器。3A是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最低的A类灭火器级别,国内目前尚不生产3A的水型灭火器,可选用lkg磷酸铰盐干粉灭火器或2kgl211灭火器。
第4.0.2条本条在表4.0.2中规定的8类灭人器配置基准分别为10 m2/B(轻级)、7.5m/B(中级)和5 m2/8(严重级),比本规范第4。0。1条规定的A类灭火器配置基准20 m2/A(轻级)、15 m2/A(中级)和10 m2/A(严重级)高一倍,主要是考虑B类火的发展趋势和蔓延速度比A类火灾大得多,特别是对汽油等易燃液体,一旦遇明火。立即闪燃,火焰传播速度很快,危险性很大。因此,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高一些,国内以往沿用的配置基准实际上是A、B类不分,通用一个基准故表4。1。2的规定对保证有效、迅速控制和扑灭8类火灾有利。
澳大利亚标准规定每8保护面积平均为3.8 m2(参见表7),本规范将其圆整为5 m2/8,列为8类严重危险级场所的配置基准,中级与轻级递增2.5 m2/B,即7。5 m2/B(中级)和10 m2/B(轻级),主要还是考虑国家财力不足,即应有利灭火,又要经济。关于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器级别主要系根据国产灭火器的标准规格、尺寸等因素并参照国外标准而确定的,即规定;在严重危险级配置场所不得配置灭火级别低于8B的灭火器;在中危险级配置场所不得配置灭火级别低于4B的灭火器;在轻危险级配置场所至少应配置灭火级别等于1B的灭火器。IB灭火器的规定也考虑了国产标准系列规格中有0.5kg 的1211灭火器和2kg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它们的灭火级别均为1B,生产销售量均较大,而且对轻危险级配置场所的初起小火有一定的灭火效能,故不能排除在外。
第4.0.3条 目前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采用灭火试验的方法,仅就灭火器对A类火灾和8类火灾的灭火效能作了定级,规定了灭人级别。而对其它二类即C、D类火灾,鉴于其标准火型尚未确定且灭火器的灭火器对这以准确测定等因素,至今各国均无灭火器对这二类火灾的灭火级别定级值。因此,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实际上是以A类和B类灭火级别定级值为基础依据的,当然,这也符合大多数火灾是A类火灾和B火灾的客观事实。由于C类火灾的特性与B类火灾有所类近,则C类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可按照8类配置场所 的灭火器配置基准执行。
第4.0.4条 地下建筑配置场所,与其相应的地面建筑相比,通常存在火灾危险性较大、人员疏散较困难,通常存在火灾危险性较也较困难等问题、灭火救援人员进入施救也较困难等问题,需加强其自身的灭火自救能力。根据各地各部门的要求以及审查会代表们的意见,决定地下建筑按其相应地面建筑的规定增配30%的灭火器。
第4.0.5条在安装消火栓(包括室内和室外消火栓)以及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究竟如何处理,世界各国和我国各地有各种不同的意见:1按规范配置基准足额配置;;减半调霎2减半;3减少三分之一4减少三分之二;等等。不管意见分歧的大小,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在设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仍需配置灭火器,作为初期防护,特别是在安装了灭火剂投资很大的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尤其需要配置灭火器,不能因为发生一点小火就启动系统,这时若用灭火器来扑灭初起小火,则既经济又适用。
日本自治省消防厅预防救急课汇编的《消防预防小六法》的《消防法施行规则》第八条规定,在已安装固定灭火装置的配置场所,可减少三分之一的灭火器。成都化工工程公司编写的《灭火器的配置》一文也印证了这一点。
美国标准规定:配置的灭火器最多有半数可用11/2IN室内消火栓来替代。其减配系数0.5。本规范根据国内各行业使用单位的综合意见,参照国外标准,规定在设有消火栓的配置场所可减少应配置灭火器数量的30%;在设有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可减少应配置灭火器数量的50%;在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配置场所,可减少应配置灭火器数量的70%。
第4.0.6条 可燃物露大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配置场所,通常其占地面积较大,需配置灭火器的数量亦较多。根据各地各部门的要求以及审查会代表们的意见,考虑到目前国家经济现状和财力有限,均可减配70%的灭火器,但是,使用单位的安全防火工作应加强,并增设其它有效的消防设施。
第4.0.7条 在需配置灭火器的一个配置场所。设置灭火器的数量应不少于2具。本条这一规定主要考虑在实际灭火时,若有二人能同时子侍灭火器协同灭火,对迅速。有效扑灭初起人灾有利,对较大火势则更有必要。另外,在目前国家尚未制订出“灭火器维修与报废”标准而且部分灭火器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的状况下,致使一些灭火器或因不按规定存放与维修,或由于超期使用等因素,往往发生打不环喷不出。灭火剂变质或灭火器损坏从而导致不能灭火的情况。因此,规定一个配置场所至少设置之具灭火器也是一个良好的预防措服,若一具夹效,还可用另一具灭火。英国标准中也规定在每个配置场所内灭火器的最小配置具数为2,见表7。
本条还规定。配置场所内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这是由于在消防实时。可能同时有多人参加紧急抢险灭火,人多杂乱,互相干扰,贻误战机。而多于5具的换算法,还有可能造成在某一灭火器设置点设迂的灭火器具数过多而规格过小的现象,其实对迅速有效灭火不利,也有灭火器展览之嫌。而且为放置多于5具的灭火器而设计的挂钧、托架或灭火器箱的尺寸过大,占地或占窨亦相对较大,对正常办公或生产活动不利。
第五章 灭火器的设置 第一节 灭火器的设置要求
第5.1.1条 本条对灭火器的设置位置主要作了两方面的规定。
第一,设置位置要求明显。这是为了在平时和发生火情的情况下都能让人们一目了然
知道何处可取灭火器,减少因寻找灭火器而花费的时间,从而及时有效地将火补灭在初起阶段。第二,设置位置要求使人们便于(包括不受阻挡和碰撞)取用灭火器,即当发现人情后,人们在没有任何危及人身安全或阻挡碰撞的情况下,就能跑到灭火器设置处,方便地取得灭火器进行灭火。这是由于要扑灭初起火是有一定时间限度的,而能否方便安全及时地取到灭火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灭火的成败。如果取用不便,那么就是离火点再近,也有可能因时间的拖延而使火势蔓延造成大火,从而使灭火器失去作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标准也对此作了规定:
美国标准:“灭火器应设置在能够迅速接近而且在火灾发生时能立即可用的明显场所,好放置在正常的通道,包括出口处”,“灭火器应安装在一便于看见的地方和易于进去的地 点,并要靠近房间所提供的撤离通道的出口”。
英国标准:“一般灭火器应放置在托架或置物架等明显的位置,在这些位置,灭火器将很容易被沿着安全路线撤退的人群看到。距房间的出口、走廊、门厅及楼梯平台较近的安置位置是最合适的”。
澳大利亚标准:“每具灭火器均应设置在显另外,从国内某些省市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及某些专家的文章来看,基本上也都作了如此要求。
所以对于设置位置,将国外标准和国内规定及要求归纳起来,就是推荐将灭火器放在那些不易被货物或物品堵塞或碰撞,平时经常有人路过,明显易见,便于取用,如走廊、门厅及各种出入口等处。
对于那些必须设置灭火器而又难以做到明显易见的特殊情况,应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来指出灭火器的实际设置位置,使人能迅速及时地取到灭火器。这主要是参考了澳大利亚标准的规定:“每具灭火器均应设置在显目和很快能取得的位置,并用一定的标志来表示”和美闰标准规定:“在大型房间内或因视线障碍而不能直接看见灭火器的场所,须设置指明灭火器放置位置的标记”。
灭火器的设置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的规定,不仅关系到人们在火警发生时能否及时安全疏散的问题,也涉及到人们去取用灭火器时通道的通畅问题,故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主要依据了澳大利亚的规定:“采用厨柜安放灭火器的场所,在使用灭火器时,要求顺利、方便拿取,且橱柜的门打开时,不应占据疏散通道蔌通向其它灭火器材装备处的门道”。
第5.1.2条 美国标准和澳大利亚标准等都规定灭火器的设置应稳固和安全。因为灭火器的稳固设置是灭火器设置及使用的前提和保证。如果灭火器设置不稳固的话,就有可能发生跌落,造成灭火器不能正常使用,甚至伤人事故。从而达不到配置灭火器的目的。
灭火器在设置时,其铭牌必须朝外,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直接明确配置场所内灭火器的主要性能标和用法,使他们在拿到符合配置要求的灭火器后,就能很快用上,真正充分发挥灭火器的作用,有效地扑灭初起火,美国标准规定:“灭火器的操作、分类、警告标记应朝外”。另外,澳大利亚标准规定:“灭火器的铭牌应朝外,可见”。
第5.1.3条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的规定是根据国外标准和国内调查情况而作出的。美国标准规定:“灭火器一般不宜放在地上,宜悬挂或放在托架上”,除推车式灭火器外,灭火器应放置在挂钩或托架上或固定在壁橱(灭火器箱)内或搁架上”。
英国标准规定:“一般灭火器应放置在托架或置物架等明显的位置”。
澳大利亚标准规定:“每一种灭火器应由坚固、适用的挂钩或托架来支承,固定到墙上或其它合适的结构上”,“灭火器可设置在一个不上锁的壁橱或墙柜内:并用与橱柜表面色差明显的50mm高的字体写成“灭火器”三个字来标志。在灭火器可能受到异常干扰的场所,其柜橱可以上锁,但要求能在需要时可以顺利取出灭火器”。
就我们调研和查阅资料所知,国内一般是要求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有的部门甚至作了规定。各地有关安全防火人员认为此要求是有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灭火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另一方面是为了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另外,这一要求对灭火器的保管、维修、使用和美化环境都有一定的益处。
这里规定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钧、托架。L或灭火器箱内,当然包含了灭火器应竖直向上设置的要求。
美国标准规定:”对总重不大于40IB(18.14kg)的灭火器,其顶部离地面应不超过5FT(1。53m);总重量大于401b(18.14kg)的灭火器(除推车式灭火器外),其顶部离地面应不超过3FT(1。07m)。在任何情况下,灭火器底部或托架底部离地面的距离均不应小于4in(0。102m)”。
英国标准规定:“灭火器的搬运手柄离开地面大约lm左右”。
澳大利亚标准规定:“灭火器的顶部应离开地面1~1。5m之间,其底部离地面不得小于0.15m,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允许较低的安装高度。但其底部离地面也不得小于0.15m”。
日本法规规定:手提式灭火器其项部离地面距离不得大于1.50m。
我国以往发表的文章和规定:手提式灭火器顶部离地面距离应在1.~1.5m之间。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1.5m这一数据比较适合我国的实际状况,也同大多数国家
出的要求相同,因而是能够被接受和在实际中执行的.对于较重的灭火器,没有采用有的国家具体现定某一个数据的做法。因为本规范的规定是小于1.50m,只要符合这一要求,将重的灭火器设置低一些也包含在其中了,并不矛盾,而现在这样规定就可以使人们因地制宜,比较灵活了,在大的方面进行限制,小的方面放开,我们认为这样比较切合实际,也符合标准既要统一,又不要统死的方针。
本条的另一个要求是灭火器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从而规定了灭火器的设置高度不能无限制低下去,即一般不允许直接放在地面上。当然,这里采用的是“不宜”二字。因此,对于那些环境条件较好的场所,如洁净室、计算机房等等场所、也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具体可和当地公安局消防监督部门协商。0.15m这一数据的提出是参考了澳大利亚。美国的标准,考虑到我们在调研时,人们普通反映灭火器底邵应与地面有一足距离,并且最好为0.15M。因为此高度对于灭火器的保养和平时的打扫方面较合适,再低一些,如为0.1m,就感到不太方便了,所以我们现定为这一数据。对于设置在灭火器箱的灭火器,可直接放在灭火器箱中的灭火器,可直接放在灭火器箱的底面上,但灭火器箱底可直接入在灭火器箱的底面上,但灭火器箱底离地面高度仍不宜小于0。15M。
第5.1.4条 由于灭火器是一种备用器材,一般来说存放时间较长。显而易见,灭器如果长期设置在有强腐蚀性或潮湿的位置或场所,会严重影响灭火器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这些位置或场所一般是不能设置灭火器的。但考虑到某些单位、部门的特殊情况,如实在无法避免,则本规范规定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设置灭火器,本条文主要是依据了英国标准的规定,即灭火器不应放置在可能处于腐蚀性强的大气中,能被腐蚀性液体溅着的地方。除非经过厂商特殊处理过或特殊地装上了外罩的灭火器”。
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必须要有保护措施。这是由于灭火器配置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使大多数推车式灭火器和部分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室外。对灭火器来说,室外的环境条件比起室内要差得多。因此,为了使灭火器随时都能正常使用,就必须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灭火器性能的完好,使灭火器的使用不受室外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另外,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由于远离人们的视线,同室内相比,在保管和维修方面也要较差一些。为了弥补这些,特提出来加以要求,使灭火器在关键时刻能真正发挥作用。
第5.1.5条 在环境温度超出灭火器使用温度范围的场所设置灭火器,必然会影响灭火器的喷射性能和安全使用,甚至贻误灭火。所以本条规定灭火器不得设置在环境温度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位置。本条依据美国标准的规定:“灭火器不得安放在温度超出适用温度范围的场所内”和英国标准的规定“灭火器不应被置于标记在灭火器上的温度范围之外的贮藏温度中”。
第二节 灭火器的保护距离
第5.2.1条 在发现火情后就能及时有效地扑灭初起火,取决于多种因素,而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的远近,显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实际上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及时取用灭火器,进而是否能够灭火,或是否会使火势失控成灾等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在以往灭火器的保护距离无章可的阶段,灭火器设置时保护距离应为多少,确实也给设置,监督检查等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实际需要,必须对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作出规定。对于本条涉及的A类火灾配置场所各危险等级,根据它们划分的说明,并考虑到人们取用灭火器的速度这一因素,为了使灭火器能扑灭初起火,对灭火器在不同的危险等级下,要求具有各自的保护距离,显然是合理的和必需的,也符合既要保护安全,又要兼顾其它的原则。
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标准和我国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及地方法规对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各有如下规定:
日本:不划分A类、B类等配置场所,对建筑物划分等级,统一规定建筑物中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应小于等于20m,推车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应小于等于30m。
美国:划分A类、B类等配置场所,对各类配置场所又划分为轻、中、严重危险级,对A类配置场所各危险等级的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均要求小于22。7m,推车式灭火器数据缺。
英国:划分A类、B类等配置场所,不划分危险等级,对于A类配置场所,要求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应小于30m,推车式灭火器数据缺。
澳大利亚:划分A类、8类等配置场所,对各类配置场所划分为轻、中、严重危险级,对A类配置场所各危险等级的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均要求小于bm,推车式灭火器数据缺。
我国以往发表的文章及地方法规:不划分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一般规定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为15~30m,其中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为15~23m。
考虑到我国人的身材、体力等各方面同日本较相近,并且几国的平均值取整后约为20多米。另外20m这一数据同我们在调研时获得的数据接近。因此A类配置场所的中危险级手提式灭火保护距离取20M,显而易见轻危险级和严重危险级的距离应该远些和近些,分别规定为25M和15M。这样就使这些数据既同国外各先进标准的规定基本吻合,又符合我国目前实际设置情况。
推车式灭火器保护距离主要是考虑了日本的数据和我国的现状并基于上述手提式灭火器保护距离确定的思想,通过讨论和征求意见,认为保护距离放大,经研究决定,推车式灭火器保护距离为手提式灭火器的二倍。
第5.2.
2、5.2.3条 对于B类和C类配置场所,国外先进国家的标准大多是一并考虑的,本规范认为此想法在现阶段目前条件下是可行的。因此在此以B类为例一起进行说明。
在具体考虑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时,由于B类火灾比A类火灾燃烧速度更快,也较
A类火灾危险性大,故其在B类配置场所的最大保护距离应有别于A类(即要比A类小),至于本条其它方面的说明与本规范第5.2.1条的条文说明大体相同。本条规定参考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国外标准,二是我国以往发表的文章、公布的地方法规和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然后加以综合而确定。
各国对B类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的规定如表9所示。
从表9中可看出,澳大利亚、美国是在每一危险等级下,对某一灭火级别定出一保护距离,但两国数据不相一致,而英国又太笼统,与本规范的编写格式两样,可比性差。综合这些情况,我们即以美国标准提出的保护距离9.15~15.25m的最小值9.15m取整后的9m,作为本规范严重危险级的保护距离,最大值15.25m取整后的15m,作为本规范轻危险级的保护距离,这两者的平均值12m,作为本规范中危险级的保护距离。并且根据我国以往的习惯和调查反映,在此不考虑灭火级别这一因素,而代之以用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表示,从而使其更为合理,易于理解和实施。由于推车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暂无数据参考,经研究决定:推车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数据为手提式灭火器保护距离数据的之倍,从而得推车式灭火器在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和轻危险级场所的保护距离分别为18m、24m和30m。
第5.2.4条 本条主要是考虑到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这些对象的特殊情况而制订的。
由于它们本身所占的面积很大,尤其是有些贮罐还有很大的围护堤,且不允许在其内放置任何物品,因此,若按照本规范规定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来进行要求显然是不行的。为了不影响本规范的执行和使用,故提出在这些配置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
第6.0.1条 在按照本规范进行灭火器实际配置设计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这样问题,即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相同的相邻配置场所,是分别单独作为一个计算单元呢?还是按层或防火分区合并为一个计算单元呢?对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有一不相同的相邻配置场所,又该如何考虑?显然,对于不相邻的配置场所,容易理解和执行,而对于上述相邻配置场所的这些情况,由于按不同的方法来配置。无论在配置数量上,还是在保护距离上,结果都是不相同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人们能够正确理解,统一认识和便于执行,本条对相邻的配置场所,从合理、经济、方便、科学的角度进行了规定。
第一、当相邻配置场所其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均相同时,可按楼层或防火分区合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如办公楼每层的成排 办公室、宾馆每层的成排客房等,就可按层或防火分区将若干个配置场所合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
第二、当相邻配置场所其危险等级或火灾种类有一不相同时,可分别单独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加建筑物内相邻的化学实验室与计算机房等,就可分别单独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这时一个配置场所即为一个计算单元。
按楼层和防火分区进行考虑,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建筑设计人员和审该人员掌握,另一方面也利于配置设计计算,并且能同其它标准和规范的概念和要求相协调。
第6.0.2条 在划分配置场所的计算单元后,为了进行计算,需要确定各单元保护
积。由于建筑上含有多种面积术语,概念下一,如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占地面积等等。因此这给我们的实际配置计算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们除了应正确理解和区分它何IL2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保护面积是指建筑上的哪一种面积。
在国外的一些标准资料中我们发现、其基本上是以使用面积来表示和计算的。而我们进行的一些调查炎明,我国大都也是以使用面积为准进行计算和配置的。征求一些专家们的意见也认为以使用面积进行配置计算为宜,并且这样的规定较经济合理和便于掌握与计算。
但由于建筑还抱括可燃物露天堆垛以及甲、乙、丙类液体罐和可燃气体贮罐等特殊对象,从而决定了我们不都以使用面积来进行配置计算,否则是不合理、不经济也不现实的,故我们应另加考虑。经征求意见和讨论,决定将这些对象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定为其占地面积。
第6.0.3条 对干一个地面建筑配置场所,我们如何得到其所需灭火级别呢?为此
本条提出了一个算式,以此来解决这个问题。若我们以Q来表示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单位为A或B;S表示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单位为m2;U表示A类或8类配置场所相应危险等级的灭火器配置基准,单位为m“/A或m2/B,此值可通过查阅个规范第四章得到。对于是否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情况,根据本规范第四章的规定,我们以修正系数K来反映,即当配置场所无消火栓和灭火系统时,K=1。0当配置场所设有灭火栓和灭时,K=0.7;当配置场所设有灭火系统时,K=O5;而当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或为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时,K=O。3。这样,根据它们的定义和之间的关系及本规范第四章的规定,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到一个具体的计算式,就是Q=KU/S。
举例说,有一个为中危险级的A类配置场所,其保护面积为360M2,且无消火栓和灭火系统,要求计算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根据上述我们知道,其S= 360M2,U=15M2/A,K=1。0则Q=KU/S=1。0×15/360=24(A)。显然这24A就是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
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就是Q=KU/S=0。7×15/360=16。8(A)。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灭火系统,则该配置场所所需要的不料炎级别就是Q=KU/S=0。5×15/360=12(A)×15/360=12(A)。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就是=K 第6.0.4条本条是为计算地下建筑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而制订的。
根据本规范第4。0.4条的规定,结合6.0.3式,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本条的算式为0=1。3KU/S假设上条条文说明中所举例的中危险级A类配置场所是一地下建筑的话,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即为:Q=1。3KU/S1.3×1。0×15/360=31。2(A)。
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的话,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为:0=1.3KU/S=1.3×0.7×15/360=21.8(A)。
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灭火系统的话,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为:Q=1。3KU/S=1。3×0.5×15/360×15。6(A)。
假如该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话,则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为:Q=1.3KU/S=1。3×0。3×15/360=9。4(A)。
第6。0.5条本条主要是给出了在得到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和设置点数目后,如何得到每一个设置点灭火级别的算式。
假如在某灭火器配置场所选定N个设置点,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值用QE来表示,根据均衡分布的原则(这在国外标准和国内规定中一般都作过要求),显然QE=N/Q(Q为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
举例说,如有一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计算值为24A,在考虑了保护距离和灭火器实际设置的情况后,假设最终选定了三个设置点,那么,我们就可在通常的情况下,计算出每一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分QE=3/24=8(A)
第6.0.6条 本条首先规定了配置场所实际配置的所有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用Q表
示)不得小于按本规范第6.0.3条或第6.0.4条计算所得出的配置场所灭火级别(用0表示),即0<Q。例如,算出某一配置场所灭火级别为24A,即0=24A,则该配置场所实际配置灭火器的A类灭火级别总和)即QT应大于或等于以24A即应QT<24A。
制订及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配置标准是提升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必然要求。目前, 我市仍未出台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配置标准, 本文结合三明实际情况, 对配置标准的原则和思路进行梳理, 并提出具体的配置标准, 供决策者参考。
一、现有配置情况及存在问题
截至2012年底, 除驻外机构、外埠及派驻单位、不需纳入统一管理的教育医疗等单位外, 三明市区共有389个市直行政事业单位, 编制人员6295人, 办公用房总占地面积235494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60566平方米, 其中用于办公的面积244519平方米。
三明市区地形狭长, 是福建的老工业基地, 城市可开发面积较小、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滞后, 使市区的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建设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呈现出地点分散、更新缓慢、设施简陋等特点, 并在相当程度上导致配置的无序与低效:一是不平衡。根据有关部门2012年的统计调查, 市直单位办公用房建筑面积配置最高的达到137平方米/人, 最低的建筑面积仅7平方米/人, 部分单位甚至以租借的方式办公。二是不合理。有的单位业务单一、服务对象少, 但办公用房面积大、配套设施条件好;有的单位直接服务群众, 业务量大、服务对象多, 但办公用房容量有限, 且条件简陋。三是不集约。有的单位办公用房装修豪华, 家具、空调、健身等配套设备明显超出办公需要, 增加了财政支出和运行成本。
解决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存在的问题, 根本途径是要完善决策管理体制, 建立起建设标准统一、配置标准公正、管理手段可续、处置程序规范、调剂安排合理的机制, 把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纳入法制化、专业化管理轨道;有效举措是结合城市的开发建设, 对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布局进行科学规划, 并尽快制订符合三明实际的办公用房配置标准, 使办公用房建设有规可循, 配置有章可依。
二、制订配置标准的原则和思路
1. 遵循政策法规
办公用房标准既要考虑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现状, 也要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规定, 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 (中办发[2007]11号)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 (计投资[1999]2250号)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5号)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6号) 等政策法规来制订。党的十八大以后, 中央对建设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更加严格, 我们不但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务院提出了“本届政府任期内, 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的要求, 对于目前在建的办公楼和业务用房, 也要对在建设及修缮支出上厉行节约, 能省则省, 并贯穿于标准制订的全过程。
2. 体现节约集约
一要明确办公用房性质。办公用房的主要功能是办理公务, 不是给干部配备住房, 办公用房大小和装修好坏与高效率办公没有必然联系, 具体面积和配套设施应该由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特别是公共服务职能较强、接待群众数量较多的单位, 其配置标准可单列管理, 比如行政服务中心、婚姻登记中心等窗口单位, 其办事大厅等用房面积可不作为人均面积计算范畴。二要规范配置标准。办公用房标准不能只是一个粗线条的模糊标准, 除了规范各类用房的具体面积外, 还要明确装修等级、配套功能等, 特别是装修方面要分不同时期出台相应的工程造价标准, 使办公用房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刚性标准, 避免有些单位“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擅自提高配置水平, 增加财政支出, 消解政策权威性。三要推动资源整合。鉴于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较为分散的实际, 新的办公用房标准要鼓励集中建设或联合建设, 在公共服务用房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3. 坚持分类实施
一要设定建设等级。主要依据各机关的行政级别来设定。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 可将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等级分为二级, 一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市级机关, 如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二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市直部门及其二级机构, 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二要划分用房属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办公用房的功能呈现多样化趋势, 除了领导人员办公室和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用于日常办公外, 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配置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 以使各项业务高效推进, 其中, 公共服务用房包括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收发室、计算机房、储藏室、卫生间、公勤人员用房、警卫用房等;设备用房包括变配电室、水泵房、水箱间、锅炉房、电梯机房、制冷机房、通信机房等;附属用房包括食堂、汽车库、人防设施、消防设施等。除上述几类用房之外, 还有一些特殊业务用房, 比如机要室、视频会议室等, 需要在配置标准中予以明确。三要对应岗位职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配置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工作需要, 但目前工作重要性和业务量还难以合理界定, 按职务高低来设定人均使用面积仍较为妥当。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人均面积可按市级正职、市级副职、直属机关局 (处) 级、科级以下四个档次来确定。
4. 注重约束防范
近年来, 一些地方不顾中央三令五申超标准配置办公用房, 豪华办公楼的报道屡见报端, 引起公众的强烈质疑和不满。尽管这种现象仍未发现, 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配置标准制订中加以约束防范。首先, 建筑标准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做到因地制宜, 功能适用, 简朴庄重, 特别是规划和布局要科学合理, 鼓励建设多层建筑, 延长耐久年限, 控制建筑层高, 并尽量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其次, 装修标准应遵循经济适用、兼顾美观和地方特色的原则, 设定办公用房外部和内部的装修等级, 特别是内部装修方面, 必须设定刚性控制指标, 对新建的办公用房, 按内部装修费用占建安工程造价的比例进行控制;对重新装修的旧办公用房, 按建设等级来确定装修等级及具体造价。第三, 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标准要体现环保节能, 对采光、调温、通信、卫生、电梯等设备作出原则性要求。
5. 强化执行保障
从各地情况看, 尽管有的地方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标准, 但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 标准难以落到实处。对此, 在制定实施办公用房标准的过程中, 应吸取各地的经验和教训,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为标准的执行创造条件。一要抓好基础性工作。坚持调查研究为先, 对各单位办公用房使用、建设等情况进行摸底, 并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 包括实地测量数据、使用单位编制数据以及各种设施设备配套情况, 以利于对标准执行的动态跟踪。二要明确职责分工。办公用房标准的制订和执行涉及多领域多部门, 必须建立协调性机构及责任分工。建议成立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工作小组, 由市财政局作为牵头单位, 成员包括国土、房管、住建、监察、审计、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 日常工作由市直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营运中心负责。三要建立问责制度。配置标准出台后, 工作小组对标准执行情况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专项检查或联合检查, 并形成情况通报, 对违反配置标准的, 除财政部门等额扣回相关资金外, 还由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关于具体配置标准的建议
1. 按等级设定的标准
一级办公用房, 编制定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为20—24平方米, 使用面积为12—15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200人时, 应取下限。公共服务用房人均建筑面积为8—12平方米。二级办公用房, 编制定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为16—18平方米, 使用面积为10—12平方米, 编制定员超过100人时, 应取下限。公共服务用房人均建筑面积为5—10平方米。
2.按岗位设定的标准
各级工作人员办公室的使用面积原则上不应超过下列规定:市级正职每人使用面积32平方米, 市级副职每人使用面积18平方米, 处级每人使用面积12平方米, 科级以下每人使用面积6平方米。
3.建筑标准
办公用房建筑总使用面积系数, 多层建筑不应低于60%, 高层建筑不应低于57%;多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不宜超过3.3米, 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不宜超过3.6米, 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5米;建筑耐久年限不应低于二级 (50—100年) ;建筑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装修标准
办公用房的外部装修原则上采用普通装修, 一级办公用房外墙和二级办公用房主要入口部位可适当采用中级装修, 外门窗应按有关规定的节能指标要求采用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产品;办公用房的内部装修, 一、二级办公用房的门厅、电梯厅、贵宾接待室、重要会议室、领导人员办公室等重要部位可采用中级装修, 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以及其他房间和部位应采用普通装修;办公用房的内部装修费用占建安工程造价的比例, 砖混结构建筑不得超过35%, 框架结构建筑不得超过25%。
参考文献
[1]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2250号.
【关键词】规范;劳动用工;人力资源
1.劳动用工管理现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相关法律的逐步完善,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想要实现科学的快速发展,必须要遵紀守法、自我监督,创立优秀的劳动用工环境,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降低劳动用工成本。现在,有很多企业采用非全日制的管理模式,并实行劳务派遣、业务外包等管理手段,使得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复杂化。劳动用工越复杂劳动责任也越多样化,长期以往,令企业的发展陷入风险而不自知。因此建立科学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刻不容缓。
2.依法完善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体制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的形成必须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企业与劳动者之间要建立确切的责任与义务,这在劳动合同中一定要有明确的体现,同时还要在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的利益、福利等做详细的记录。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从而避免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能力而在合同制定过程中出现纰漏。可见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体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加强员工合法权利的保障,化解用工矛盾
第一,打造一个公开、公平、合理、合法的协商保障机制。首先,要以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前提,确保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地有序进行。尤其是在关于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中,一定要通过全体员工代表的一致肯定,依法履行民主程序。有效化解劳动用工管理矛盾的方法,就是在企业各项组织活动中,提高员工的话语权和执行权,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加强企业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公开企业各项重大决议,使员工能更清晰地看到企业发展过程,从而促使劳动用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对于现行的人力资源配置需要进行深度的改革,需要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与手段,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丰富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多样化与全面性。
第三,在当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模式中,一定要根据现行的生产技术与组织模式,对于不同职位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然后制定详细的定员管理方案,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稳步实行。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当代企业管理标准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同时也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的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
4.强化劳动合同管理,规避劳动用工风险
(1)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建立稳定的劳资关系。结合企业自身的岗位需求,企业应当详细解读劳动合同的管理章程,从而深度规范劳动合同的管理内容。合同内容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相关条款,保证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劳动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相关工作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条款,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学会合理地保护企业切身利益。
(2)建立健全劳动制度,打造和谐的劳资关系。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精神。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资源,良好的管理环境,全面竞争体制,有助于人才的高速成长,从而实现和谐的人力资源关系。
(3)持续规范用工管理,规避劳动用工风险。整合企业用工的详细情况,完善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对于屡次考核都未能通过的劳动者,按照相关法律规章及合理的企业制度对其进行调整乃至解除劳动合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在劳动者劳动合同到期时,应及时终止或续签合同,管理过程中保证相关材料的准确性和齐备性,可以有效规避劳动用工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现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应依法完善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体制,规范劳动用工人力资源关系,加强员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有效化解用工矛盾,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避用工风险。全面提高劳动用工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综合业绩,从而促进企业在现行经济体制下,能够稳步持续地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许玲.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8(1).
[2]曾立群看,张中江.依据《劳动合同法》做好电企人力资源管理[J].华北电力,2012,4(20).
[3]周兴林,章坤英.企业劳动用工改革及劳资关系趋势的分析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09.
【配置标准规范】推荐阅读:
公司办公设备配置标准06-22
消防器材的配置规范09-06
电脑配置申请07-09
园林植物配置设计07-19
论司法职权的配置05-28
配置管理岗位职责05-28
dns配置实验报告09-06
网络安全配置基础总结05-25
招聘与配置试题及答案06-16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