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

摘要:技术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不竭动力,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就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一种偏向性技术进步,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值得关注。本文研究工业机器人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结合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分析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机理,并构建多种回归模型进行性实证检验,总结所得结论提出应对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产生的“机器换人”影响的政策建议。利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全球行业层面工业机器人数据,从时间、区域和结构等多维度进行考察。结果发现:2008-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和密度迅速增长;区域上由东到西的安装密度逐渐降低;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安装占比正逐年向高技术行业转移。将制造业就业划分为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分别讨论工业机器人对其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通过直接替代劳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间接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替代效应来抑制就业。工业机器人也通过扩大再生产、延伸产业链和提高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就业创造效应来促进就业,两种效应的强度对比决定了工业机器人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是增加还是减少;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一方面通过技能结构效应促进制造业技能结构的单极化,另一方面通过就业转移效应促进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使用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以替代效应为主;区域差异上,工业机器人显著降低东、中、西部制造业就业量,对东北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同时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越高,就业替代效应越强;技能结构上,工业机器人促进技能劳动力就业,抑制非技能劳动力就业,形成就业单极化效应;行业结构上,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中低以下技术行业就业替代作用更强,且显著提升了中高以上技术行业就业份额,利于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另外工业机器人还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外部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量和高端服务业的就业份额,促进了服务行业的结构升级。基于上述研究所得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稳步推进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因地制宜地实施制造业智能化举措;积极引导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发展,促进不同技能劳动力的稳步优质就业;大力推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就业吸纳能力。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就业总量;就业结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

学科专业:劳动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

1.2.2 工业机器人对就业影响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可能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工业机器人

2.1.2 制造业

2.1.3 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就业理论

2.2.2 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机理分析

3.1 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数量的影响

3.1.1 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的替代效应

3.1.2 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的创造效应

3.2 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3.2.1 就业转移效应

3.2.2 技能结构效应

3.2.3 政策效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业机器人与制造业就业的现状分析

4.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4.2 我国制造业就业现状

4.2.1 制造业就业数量

4.2.2 制造业就业结构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计量模型的构建

5.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说明

5.2.2 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豪斯曼检验

5.3.2 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总量的影响

5.3.3 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儿科护理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量化宽松政策宏观经济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