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教学反思

2023-0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数学下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面对这个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动脑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将是每一位教师今后一直要坚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规律;主人;认识与思考;小结

转眼间,一学期又结束了,那么本学期有什么收获呢?我想了又想,就写一些这学期的反思吧。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面对这个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首先,我有以下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第一,作为七年级的新生,刚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对新的环境还不太适应,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产生他们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第二,七年级的学生比较小,敢于回答问题,因此,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潜力,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认知结合起来,不妨讲讲一些课外知识,比如有趣的数学故事、生活中的事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共同讨论分享,增长学生的知识。

第三,在成绩面前,心中只觉得手中的教鞭的分量更重,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回过头去想一想,上公开课、比赛课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难得的机会。一直以来,无论承担任何级别的公开课,我都把这种“煎熬”作为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艺术的难得的机会。这个事例,我要说明的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事情才会做得更趋完美,教学也是一样。

第四,讲课要讲究“趣味”,做好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尽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艺术地处理教材,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5分钟的质量。在我的教学观念里,我不赞成加班加点。原因是:一方面我觉得靠拖长时间给学生补课的办法,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处;另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低效率,甚至没有效果。

第五,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生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要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其次,我说以下几点教学的小结

第一,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数据的收集”教学中,由于班上正好要选一个团支部书记,借此机会,我就引出问题:“我们怎样确定这个团支部书记呢?”接着让学生进入课堂,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让学生去体驗去收集数据,最后确定人选。这样就可以根据调查的数据再引出频数与频率。这样让学生体验了数据的收集过程,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第二,让学生在动手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在“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提前做了一个正方体,在课堂上,我先让他们剪开,看看谁剪得和别人不一样,结果大家都动起来了,而且都投入到不同的剪法上;然后我把不同的图展示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看看是否相同;最后我在一幅展开图的六个正方形上写了“祝你学习进步”六个字,让学生再看看每一个字的对面是哪个字,以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合作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调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学生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收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学生从中能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总而言之,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动脑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将是每一位教师今后一直要坚持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中学)

作者:李同天

第2篇:从七年级的一堂课反思农村薄弱校的语音教学

摘要语音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薄弱校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薄弱校英语语音的教学方法,即字母、音标集中教学;强化单词的拼读和发音规则,达到“观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 ”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薄弱校 语音教学

0 引言

最近到一所农村中学听课,其中听的一节课是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七年级Unit 6 Topic 1 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study? Section B。该教师对这节课的单词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1)学生齐读单词两遍;

(2)教师带读一遍;

(3)教师解释单词、词组的意思:

talk about sth 与 talk with /to sb的区别;

near 与next to的区别;

key 钥匙/答案 ……

这是该教师的整个单词教学流程,从该教师的单词教学流程我们可以看出该教师侧重讲解词的区别,而拼读音标、字母组合的读音却被忽略了。恰恰是这样的忽略,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发音不准,甚至是拼读困难,影响了农村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整体教学水平。这一问题在目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还较为普遍的存在,制约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值得我们重视。笔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对此问题做相关的分析,以期对农村薄弱校的英语语音教学能有所裨益。

1 初中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近几年来学生两级分化提前出现,而且处于落后水平的学生越来越多。实际上,学生学英语最大的困难是单词拼写困难,记不住,遗忘率高。由于缺乏必要的语音意识训练,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存在音对应的联系,更没有掌握基本的读音规则,具体表现在许多学生在单词拼读中发音不准确,甚至读不懂音标,不会根据读音规则拼读单词,也不会根据音标拼读单词。许多学生存在分不清“开音节”、“闭音节”和“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的问题,不会给单词划音节,看着音标读不出单词或读不准单词,尤其不能正确拼读多音节的单词。老师在课堂上领读过的单词随着单词量的增加一转眼就忘记了,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观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在英语单词的学习中完全靠死记硬背,考试中常发现拼写错误,如把first写成frist,(R音节没掌握)把play 写成pray(辅音连缀没过关) 。

2 问题的根源

我县初中部英语教材使用的是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该套教材的编写思路以交际功能为主线,把国际音标分散放在Unit1至Unit 4 里,部分教师为赶进度,弱化了语音的教学。还有部分教师对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对学生没有进行必要、足够、系统的语音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出现生词,教师就领读,“ Read after me ”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课堂用语。因而造成学生的语音不是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差。另外,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也减少了语音教学的力度。近几年来,无论是市里的统考还是中考,都没有直接考查相关的语音试题。部分老师认为,考什么,就教什么。正是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学校教师不重视语音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没能得到相应的指导,导致阴郁教学成为中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甚至是整体教学质量。

3 语音教学的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提出了语言知识的五级目标,该目标描述中的语音5为“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如果把英语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语音就相当于这座大厦的地基。语音集中教学不仅为学生打开了英语学习进程中沉重的第一道大门,还为他们以后记忆单词、发展口语、提高听力都有极大帮助。只有通过语音教学,学生才能掌握以下几项重要的英语学习技能:(1) 听音、辨音和模仿;(2) 把单词的音、形、联系起来;(3) 按照读音规则把字母及字母组合与读音建立起联系;(4) 迅速拼读音标。

由此可见,英语语音学习在中学英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语音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指标之一。英语语音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不但会影响其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会对学生的英语听力带来不利影响,会造成学生的误读误认。

4 加强农村中学语音教学,为学好英语打下牢固的基础

针对我县仁爱英语教材音标较分散的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要做好农村中学的语音教学,应当重点做好的是整合教材,集中音标及读音规则教学,并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巩固和重复。可采用的策略是:相对集中、分散巩固;先易后难,难点分散;字母、音标、单词“三结合”。笔者认为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先集中后分散,字母、音标教学同时进行

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国际音标,我们把26个英语字母、48个国际音标放在一起集中、强化教学。利用2-3周左右的时间先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是学生在学校一开始便化被动为主动。教学的重点应当是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三者各自在单词拼读中的作用,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音标的发音和单词的拼读规则。

由于小学阶段开了英语课,学生对字母很熟悉,会读会写,字母不再是教学的难点。而音标才是学生掌握的难点。我们一般是按一课时6个字母,6个音标(元音和辅音交叉)的进度。 先易后难,集中教学。以第一课时为例,教学目标是掌握字母a—f,掌握音标/ i:, i,e ,,p,b /。具体的做法是:在学生能拼读单个音标后,然后再领着学生做拼读练习。如/b i:/ / i: b /…… 由于拼读的单词都是单音节词,学生拼读起来相对容易。这样,他们对音标很快熟悉起来,同时也很快掌握了怎样拼读。大约在12课时之后,学生能独立正确地拼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单词。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后认真练习单词拼读。

在完成26个英语字母、48个国际音标和基本拼读规则的集中教学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拼读能力的考察、矫正和指导,不断巩固语音教学成果,把语音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从而保证语音教学的效果。

4.2 强化单词的拼读和发音规则,达到“观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 ”的能力

学会音标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单词的拼读和发音规则, 如:开音节、闭音节、字母组合、R音节,成音节等等 。在开音节中五个元音字母发它们自己的本身字母音,如:name、bike、time、those、go、do、stay等等;而在闭音节中发它们的短音〔〕、〔e〕、〔i〕、〔〕、〔〕(或〔w〕),如: big、pig、dog、box、but等等。这些单词都是规则的。在学生掌握了某样读音规则后,如掌握了开音节词take的发音后,出示cake,lake,make,snake等词给学生巩固拼读,并要求学生从课后单词表中归纳这种发音规则的单词。从而达到“观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 ”的能力。降低学生学习英语,记忆单词的难度。虽然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掌握好这种方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训练,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4.3 语音教学要贯穿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语音教学要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从入学阶段开始,教师就应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经常向学生发出一些简练而准确的指令,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巩固中了解、掌握语音信息。单词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语调等语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句子就不断反复重复。通过学唱英语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练习重音、节奏、语调等朗读技巧。总之,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关键。 中学英语入门教学主要是语音教学,然而,语音教学绝不限于入门阶段,而是要贯穿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5 结语

语音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农村薄弱中学来说,英语语音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水平,进而影响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在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结合仁爱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实际,在语音教学中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把字母和音标的教学同时进行,并强化发音规则和拼读规则的教学,把语音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切实提高中学英语语音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程中一.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研究.搜狐博客.

作者:许映梅

第3篇:初中七年级数学的兴趣教学分析

一、重视入门教育,把握好起始阶段教学

初中的数学知识和小学数学知识存在密切联系,但是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七年级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当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时,大多都是有着迫切的求知欲,拿到初中课本时,也会觉得新奇、有趣,有着一颗探索的心。因此,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花费耐心和精力把握好七年级学生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展开与折叠”这一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践,通过画、剪、叠获取课题的正确答案,让学生在有趣的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开设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课堂,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一整堂课,因此,老师要开设趣味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七年级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本身就具有其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教师可以把握好数学的特性,注重课堂的引入。首先,从一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应该给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真知;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技巧,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数学“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师可以准备三根木棒,先让学生猜想要讲什么课题,进而引入三个木棒能不能组成三角形,再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最后老师总结三角形原理。

三、注重传授学生学习方法

七年级数学学习中,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必要的学习条件,因此教师要注重传授学生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是评估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让学生养成交流和讨论的好习惯。

四、拓展课外课堂,培养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具有生活性、知识性、趣味性,教师要抓住数学的特性,积极拓展课外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结合教材的情况下,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数学兴趣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和独特的创造力,进而挖掘数学学习潜能。例如:让学生帮助家庭记录一周的生活收支账目,并且计算当周的总收入、总支出、总结余以及每日平均支出等数据,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授七年级数学课程的过程中,首选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好数学。

编辑 谢尾合

作者:王烨升

第4篇:七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

斗古中学 七年级(6)班张学政

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年来,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认真回顾这一年的教学工作,现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思考,将反思所得总结如下:

第一,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改变了自己在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角色:将要讲述的内容为自己编好“剧本”,然后自己在讲坛上尽情演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是给学生编好“剧本”,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绎,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

第二,教师应有组织、领导能力

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要让学生演好主角的角色就必须为学生设计好适合学生演绎的剧本。因些,本人认真钻研教材,为集体备课和学习材料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尊重个体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努力提倡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不挖苦、不讥讽,相反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都要尽可能让

1/

2全体学生能主动参与,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或有能者有大作为,小能者有小作为的练习。

第四、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

由于人数较多,新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今后还可适当增加。七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第五、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

2012年6月25日

2/ 2

第5篇:七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反思

小山中学 柴新秀

今天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一节,学生昨天就说,老师,明天讲应用题呀?唉哟,不会呀!为了缓解学生这种畏难情绪,我今天所讲的例题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

1.在引入时,要让学生体会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必要性。也就是说,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很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之前我了解到,不少学生喜欢NBA篮球赛,于是,就先给学生演示了几张NBA篮球赛的照片。其中,有麦克"乔丹,还有我们中国自己的篮球明星姚明。当学生们看到姚明时,自豪感油然而生。(看来数学课有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嘛!呵呵......)由此引出篮球联赛时的积分问题。

2.结合前两天学校统计各班订《中学生时事报》的问题,我自编了一道应用题: 学校统计各班订《中学生时事报》的情况,全年34元,半年17元。初一(2)班共有10人订阅,共计306元。问:订半年的同学多少人?订全年的同学多少人?

由于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学生感到很熟悉,没有了陌生感,学生也敢解题了。他们觉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应该可以解决!紧接着,我又让他们回忆去年秋季运动会上各班的积分情况统计,就我们班的得分情况,我让学生们自己编一道应用题。因为是自己班级的事情,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不到5分钟,就有

5、6个学生举手。总结他们编的题,大致有以下两类:

秋季运动会,初一(2)班共得17分,有2名同学取得第一名,有1名同学获得第二名,问:第一名加多少分?第二名加多少分?注:假设第三名以下不积分。(刘雅惠)秋季运动会,初一(2)班有3人参加,都为班级加了分。第一名加6分,第二名加5分,共17分,第一名有几人?第二名有几人?注:注:假设第三名以下不加分。(刘雅惠)其中,有一位学生编的应用题不严谨:秋季运动会,初一(2)班有5人参加,但不是每人都得奖,第一名加6分,第二名加5分,共17分,第一名有几人?第二名有几人?(孟杰)她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有多少人获奖,问题就不能得解。学生自编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消除他们对应用题的畏难情绪!

1 / 1

第6篇: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反思

付剑波

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练习也做了不少,可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出现上述情况涉及诸多方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只是例题继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面,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为怪了。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 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 “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第7篇:七年级下历史教学反思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这一年里,我经历了困惑和彷徨,也经历了欢乐和收获,总的来说,这一年我在不断的成长,在逐渐的走向成熟。一年来,在学校和年级组各位领导、老师的关心指导下,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认真的完成了教学常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我担任初一年级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与去年相比,我在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上课时的条理性更强了,能够较好的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分析重点与难点,思考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比如在上册书讲条约时将各项条款编成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为了适应学生会考的需要,在备课时,我针对不同的内容,从历年的会考题中为学生选出典型的题目来练习。同时还要“备”学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的质量,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等等,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我今年所教的四个班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六班、八班的基础较好,因此在上课时讲课的速度稍快一些,补充的课外知识也多一些;而五班和七班学生的基础稍差一些,学习的自觉性不是很强,于是在上课时重点讲解课本上的基本的历史知识,每节课加大检测的力度。另外,如果学生对某一个历史问题感兴趣,在课堂上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渐的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我对课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能够较好的做到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为了突出了历史学科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将本节课的内容以圆明园为中心进行重新的调整,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展示盛世圆明园和被毁后的圆明园,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在讲课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做到根据课本内容选择恰当的历史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方面的资料,尽可能的为学生展现一个鲜活的历史。

第四,除了应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外,我还学会运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我制作的课件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开发基地组织的“第二届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并在学校的评选中被评为A级课件。同时,这一年里,我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我的论文《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师的重新定位》在学校的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工作中经验不足。2005年我参加了昌平区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得区级三等奖,成绩不是很理想,在参加这次比赛的过程中,有一些方面体现了我的教学经验的欠缺。比如选题方面,我选择的是《武昌起义》,这是广义辛亥革命中的一部分,这节课内容少,可挖掘的内容也不多,在当时备课时,为了体现内容的完整性,我补充了“武昌首义的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联系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第二,在工作中,创新的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这一年的工作有收获,也存在着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相信一定会做得更好

七年级下历史教学反思

走上教师岗位已经有两个星期了,生活、工作、学习都步入了正轨。这段时间里,有成就感,也有受挫感,但的确收获了许多,成长了许多。随着教学工作的逐渐展开,我发现自己原来设定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学情,导致我开始工作之初便遇到了十分棘手的麻烦。

一、学情分析

我实习的学校在北京,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老师,共负责80名学生。

在北京市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和生物这四门学科均不参加中考,只参加八年级下学期的会考,九年级不再学习这四门课程。这就意味着学生们需要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两个学年的时间里学完初中三年的课程,时间很紧张,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非常大。目前我需要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完成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的教学任务,是初中阶段的第六本课本,也是最后一本,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富裕。

就学校的历史成绩而言,并不是十分理想。单从我负责的三个班级的成绩来看,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将近有一半学生历史成绩不及格,但是每个班的优秀率在6%左右,与地理、政治、生物这三科同样不参加中考的科目比起来,优秀率太低,不及格率太高。在我的了解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更换过于频繁。

由于学校历史老师资源不足,到目前为止我是任教班级的第四位历史老师,过于频繁的更换老师,是导致学生历史成绩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师生之间是需要时间来彼此磨合,彼此适应的,而每一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风格,每更换一次老师就意味着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适应。长期下来,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对这门课程也会失去归属感,使他们从心里认为这门课不重要。

(二)时间紧,任务重。

因为学生需要在两学年的时间内学完六本书,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迫于教学任务,老师不得已加大课容量,讲课速度也偏快,以致学生知识掌握不牢,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历史学科不作为中考科目。

因为历史学科不作为中考科目,学生在历史方面下的功夫可能就相对语文数学等少一些。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二、教学反思

截止到今天,我一共上了十三节课,在将近两周的实际教学,观摩其他教师上课,以及指导老师听评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我总结了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明确了日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一)学生情况了解不足

这一点是造成我这一阶段教学工作失误的根本原因。由于自小在河北接受教育,了解得最多的也是河北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一开始设定教学的时候,便较多地体现出了河北教学模式的特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必须要加大对学习历史的投入。然而,在河北历史需要参加中考,这是两个地域最大的区别,而我却忽视了。

再加上长久以来我同高中生接触较多,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更多地偏向了高中历史课堂,内容很多很全面,这样恰恰偏离了出重生的学习特点。受到年龄、经验的局限,初中生对于一些专业名词、较复杂的历史事件接受起来并不容易,反而加深了他们的困惑,引起了他们的反感。

(二)课前备课准备不足

课前备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直接决定了你一节课质量的高低。最开始上课的时候,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常常出现不知道接下来课件上要展示的内容是什么,甚至有些内容的出现甚至会给我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以致于后来出现了课件带着我走,而不是我来操控课件的局面。

再有一点就是课前备课时,对于一些课外知识掌握不清要提前调查清楚。在讲授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时,我提到了“空包弹”这个词,结果学生就这个词提出了更深一层次的问题,而这恰恰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可想而知,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

(三)课上时间安排不合理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课上时间安排不合理就十分容易导致讲不完课。第一节课的时候,课前导入我用了十五分钟,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讲解课本知识再加上处理习题,往往就是一课书的内容要用两个可是才能完成,要么就是匆匆收尾,这样就无法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四)教学活动设计缺乏吸引力

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和学生彼此简单地认识了一下。期间,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由于一开始就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加上之前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出现了冷场,整个游戏环节几乎是我一个人完成的。由此,我也充分感受到了一趟无聊的课对学生对老师来说都是煎熬。

(五)讲课平铺直叙,缺少亮点

平铺直叙是我上课最大的特点。为了避免照本宣科,同时也为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在备课的时候,我特意将课本上的知识串成一条线,力求面面俱到。这样非但没有达到设想的效果,反而让我陷入了一个困境。整节课我都在向学生们灌输知识,虽然知识之间的衔接很紧密,但太过于笼统,以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找不到让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反响自然也不热烈,很显然,这堂课失败了。

(六)细节问题没能提起注意

细节决定成败,而我却常常输在一些小细节上。比如:

1、写字时笔顺不对,这一点指导老师和我的学生都曾给我提出来过;

2、上课时拄讲台,小动作太多;

3、经常忘记写板书,要么板书就是太过简单随意。

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修养。注意细节,也可以向学生们传递一个积极的态度。

教师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业,每次上课学生的面部表情都会直接碰触到我的中枢神经。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工作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我有理由也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今后的日子里,吸取教训,努力钻研,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试卷试题设计新颖,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卷试题设置了适量的开放性、时代性、综合性试题,增强问题的趣味性、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题特别重视体现三维目标的考察,是本次试卷的亮点。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为112人,参考率100为%,平均分:一班58.1分,二班55.8。及格人数为46人,及格率为41.8%,优秀人数0人,优秀率为0%。最高分84分。

三、答题情况分析 21题(选择题1~20小题):第1-9题学生完成得很好,其余题除大部分学生答题较差,主要错因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审题不清,第9题关于成语退避三舍有关的战役,学生对此题答对率较低,主要原因就是超出教科书的要求,及时补充。 22题(历史对与错):本题得分较好,除少数同学对个别历史事件和人物掌握不清外,多数同学都能做对,14分中得分在10分以上。 23题(中华文化的勃兴)本题计14分,多数学生答得一般,得分在8分以上,个别失分是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差。 24题(大变革的时代)本题计16分,部分学生对材料读不懂,理解分析能力较差,所以对提出的问题答得不够全面,个别同学甚至张冠李戴。 25题(统一国家的建立)主要考察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及分析能力。学生不能客观、全面的进行分析和评价,有些回答过于片面,所以得分一般。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本次试题基础题所占比例大,容易题占一半左右,从答题情况看,材料题失分相对较多,主要原因是基础不扎实,课本知识掌握不够,而且很多学生读不懂古文。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一些变式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记硬背,因而得分率较低。

4、平时提问力度不够,只注重了新课程的教学而忽略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尤其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熟练。

五、对今后教学建议

1、加强训练,注重巩固 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2、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

3、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试又结束了,在本次考试中我所任教的3个班级的成绩很不理想,原因很多,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为此就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好学生可以考90分左右,而差生只能考20分左右,差距太大。

二、教的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4. 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结果学生无从回答。

三、其他方面: 1. 本次考试试题出的偏难,题量大涉及范围较广。

2. 期中考试前时间紧,内容多,期中复习时间少,这也是考试成绩不好的一个原因。 1.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对社会知识的讲解要透彻,观点要明确,点评要到位。不能出现是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

2.单元测试和课堂练习要围绕教材,难易得当,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 3.学生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课前要作深入调研,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度”。 4.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尽可能多安排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 5.对学生课堂听课、讨论、回答问题等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不可盲目表扬和一味的说好。 另外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也很重要: 1.采用了领着学生复习,每一节课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内容,然后小组抽背,课代表抽背,之后教师串联知识体系,使学生有个完整的历史概念。 2.老师统一思想,强化基础训练;多接触了解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让一些在历史学科成绩有突飞猛进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历史成绩的提高并不是高不可攀。 3.教给学生读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习题讲评不只是知识的再现,更关键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课堂,体现主体知识,重视结构体系;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4.多搜集材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课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对本科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5.课下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接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我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自己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给我们老师和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体验是全新的,而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还相当有限,还有待于我们全体老师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从而在教改中求发展。 本次考试虽已结束,但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期末考试再创佳绩。

第8篇:七年级历史下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

白山市第三中学

张雪芬

学习历史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理解、解决现实问题。我在教学中突出了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如利用资料对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原因的分析;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对戚继光的评价等都使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并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培养了个人能力。在教本文时,我做到:

一、新旧知识结合。如在介绍戚家军时,把“戚家军”与“岳家军”相比较,不仅复习了岳飞及“岳家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戚继光及“戚家军”的记忆。让同学们掌握和以前的知识相联系、比较的这种学习方法。

二、图文结合。用多媒体演示书中关于郑和的相关图片,戚继光抗倭图,澳门回归的相关图片等。及时利用书中小字,让学生去理解、吸收,通过图文结合,利于学生消化、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文史知识的结合。讲解本文时,在学习戚继光抗倭时,我利用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通过理解诗意,从中发现他的志向,便于学生对他思想品质的认识,也能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收获颇多:

一、我们做老师要相信学生,放开手脚,多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如学习本文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了书中的活动与探究,让同学们自己收集郑和和他下西洋的材料,并在课堂上展示。

二、由于中考地位决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备好课,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那么老师的教学手段就要跟上时代要求,要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手段现代化。

通过本课学习,我认识到: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有待改进,时间把握还不够充裕。学生参与面还不够广泛。

第9篇: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来到七年级,随着数学知识的深入,我明显感到孩子们接受新知识是那么的吃力,毕竟六年级数学还是小学的内容,看不出孩子的真正实力,随着有理数的开始,整式到方程部分孩子开始慢慢听不懂了;现在几何知识的刚接触,让孩子们更是无从下手!现在我都怀疑我的能力了,教了十几年数学了,忽然感觉给孩子们讲不明白了:

1、第一节课的对顶角,邻补角,老师们集体备课时感觉只是比较简单,可能进行的比较快。但万万没想到找对顶角成了这一届孩子的难点,更不用说邻补角的2种情况了。于是课上我让金宏达详细地展示了如何去找邻补角(比微课更形象),但就是这样,仍有孩子找错了。从这里我意识到孩子们几何意识需要慢慢培养!接下来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就先让孩子们预习,课上展示,效果倒不错,思维好的孩子点的相当到位!

2、相交线2周后结束,第一节平行线进行的很顺利,但从平行线的判定开始明显感到孩子们反应慢了,这一课时现在10班上的,上完课,我做了一个调查:本节课学完知道我们学了什么,将要解决什么问题?10班孩子不到一半啊!9班稍好点(9班孩子脑子灵活啊)。为了能让孩子们有点做几何题的感觉,我们组被迫在此停了2课时,一课时根据角找平行线(最笨的方法:画角),第二课时,知道平行线和其中的一角,如何找另一角(根据条件找截线,再找角),一步一步领着孩子们找,一句一句引着孩子们说 ,一点一点 陪着孩子们写,但截止到现在昨晚的作业我都看了,孩子们逻辑思维还是不够严密!期待10班孩子周末顿悟一下,周一有大的改观!

3、班内出现这样的现象:代数部分不是很好的孩子,有几个几何思维特好(金友梅,张硕,田明正 等)但也有代数不错,几何很慢的(张梓剑,成淑卓、金子健等),这部分孩子多多关注了!

孩子们,加油!希望咱们尽快入门!咱们共同努力!

上一篇: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下一篇:摩托车整治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