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通用8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篇1

1、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数乗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乗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乗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乗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乗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

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哦!原来使这样啊!”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耶使学生自己总结的。因为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所以在这里只要在“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中添上“一共”就行了。最后黑板上只有五个字“算、看、数、点、化”。提醒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

从两天的作业看,学生出错不是方法上,都是算错,不进位、看错数,7×7=46等。所以对这部分自己的评判是“过!”下周一上例3。

我感受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移动小数点位数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虽然最初担心学生不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现注意点(能化简的要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才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

务。

3、求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

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4、“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

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

(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首

0.7×1.2

1.2×0.7(0.8

×

0.5)

×

0.4

0.8×(0.5×0.4)

(2.4+

3.6)

×

0.5

2.4×0.5+3.6×0.5 让学生先分组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

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自己探究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计算、观察、发现。

学到了知识,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再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这一步教学能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接着出示:

0.25×4.78×4

4.8×0.25 0.65×201

1.2×2.5+0.8×2.5 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不足之处:只重视了运算定律,而忽视了口算能力,在练习时,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不够灵活.。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6、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我按照教学进度已经完成了本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经

过单元测试,情况都不容乐观,合格率和优秀率都较低。根据平时作业和此次考试,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情况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对此深刻的进行了反思:

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强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而我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只停留在填表格、分析变化的原因上,仍按照地地道道的传统模式,出示问题——找答案——分析原因,以达到掌握某知识点的目的,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

二、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

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三、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五、没有抓住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在课上作好强调,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经过此单元的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7、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第二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情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添0”。我纠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例3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余

数是6,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继续算?也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讨论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十分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继续计算了。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即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教学中我认为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在教学时针对这些情况我作了以下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9、《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不定型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像、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本节观察物体的课,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观察物体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

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1、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从面认识物体的上面、正面和侧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并能从这三个面观察到物体的不同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说出从某个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正方体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但是因为教具不足,不由得就浪费了时间。

10、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现行第九册数学是新课程标准教材实施改革新内容,其中的利弊

在于:

1、教改方向有点聚向七年级的教学方法,意图是与七年级的教学接轨,这种设计本来是一件好事,让小学生尽快接受初中一年级(七年级)教学方法,并为七年级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2、课程改革改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就有点不够恰当了,因为五年级第一学期既没有学约分,更没有学六年级的倒数,这样使教师教起来非常困难,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也十分艰难。如:解方程:20÷2X=10如果用旧知识来解答是非常容易的,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商”,就可以求出2X。再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就可以求出X了。而新教材的教法是方程两边同时×2X,先把方程左边的2X消去,而20÷2X×2X从小学的算理上讲,应该是从左往右算,(在三至五年级学混合运算都是这样要求学生计算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出现矛盾,很难接受这种算法;即使学生接受了这种算法,方程的右边出现了10×2X,这时又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0,便得到2=2X,再把2X和2调换位置,成为2X=2,然后再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才求出X=1,这种算法既费时,对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又难理解,就会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落下,并对今后的学习会都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稍复杂的方程的内容安排上也欠妥。在这一内容上,学习解稍复杂的方程的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同时进行,在同一节课要解决两个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难点的学习内容,至于教师是没问题的,但对学生来说难度就大了,首先,前面所说的解方程是比较简单的方程,相当部分学生学得一塌糊涂,再进行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更难掌握。其次,正是有稍复杂的方程解答方法不能完全掌握,在学生的心理上就有解不开的结,所以对怎样运用好的方法去进行列出解应用题的方程,那就更难掌握,因此,有部分学生把这一知识采用的学习方法的放弃,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更不能达到为七年级打好基础的目的。

11、找规律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关注新旧知识联系,促进新旧知识合理沟通。精心预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所隐藏的数学因素,感知 “规律”,就本教学内容而言是让学生感知事物排列的“序”。

2、给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空间,让小组活动效果落到实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没有思考的合作与交流是低效与流于形式的,学生将会出现无话可说。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我做了如下的安排:在解决盆花问题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在练习本上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在解决彩灯问题时,我则让学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用自己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经历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这时,我将彩旗问题交给学生处理,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我则用“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

旗?”这一问题将这堂课的关键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提高认识。

3、合理组合、挖掘教材。如规律练习的拓展,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情景,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找规律的知识,自己设计出一个规律,让学生深刻理解排序中的“组”和“组内事物的个数”及“组内事物的序”,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喜悦。

4、自然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主题图――盆花、彩灯、彩旗的出示,到结束时自然界中的规律现象和生活中的规律现象的展示,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知识去改造生活的欲望。

12、“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三角形面积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拼一拼

摆一摆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是本节课上的一个较为成功的地方。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今后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越俎代庖。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点在本节课中做得还不够。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采用齐答的办法,容易给成绩中下的学生以混水摸鱼的机会,不利于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今后要注意在教学中避免运用这种方法

13、多边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通过学生的表现体现出来的,所以只有经常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成因,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现在结合学生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中的学习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多机械记忆,缺灵动思考

应该说,课堂上每一个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比较清晰的。在推导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的参与度是很高的。在课堂上也能从操作、比较到发现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公式。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表达不清。不能很清楚的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对应相等的。更有甚者,当老师提问:“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他回答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问不对题!当一个图形里面出现几条高和底时,有较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选择数据进行计算。有些学生甚至把题目中所有的数据都用上了。学生的反应,促使我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排除一些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强这一客观因素,作为老师,我有没有引导学生把探索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有没有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深刻的体会?而学生,对学习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意识如何?是积极地自主探索和思考,还是墨守成规地接受书本知识呢?

反思课堂教学,我觉得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让学生探索的,教师尽量少干预,使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猜想面积公式、对比归纳转化前后的情况,最后抽象出面积公式等实践活动,理解相关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并且产生深刻的体会;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也要让学生明白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选择对应的底和高的,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出一些有关这方面 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最后,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作为老师尽量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来。这是作为新老师的自己所没有注意到的。老是在担心学生学生,代替学生给说出来了。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了。

(二)面积单位进率严重遗忘

有关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在学生三年级时教学的,现在五年级再用到,学生基本都忘了。作业中发现问题后,我在评讲作业时,重新进行了面积进率的推导,以其帮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但是作业中的情况反应,仍有错误存在。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复习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达到常温常新的目的,以减少遗忘。

(三)审题不清,甚至不会审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篇2

【教材分析】

以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的教学片段。本课《找规律》教学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 的现象。教材通过发现具体现象的周期规律, 对现象里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是“练一练”中的两道习题。

【思考】生活中蕴含周期规律的现象很多, 但单纯出现判断后续情况的却很少见。为此, 我在这两道习题的基础之上, 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设计了两道开放题, 旨在让学生应用规律, 尝试创造出个性化的周期规律现象,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润泽心灵。

创意一:为老师选饮料

创意情境:学校打算在教师节期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 五 (1) 班同学协助做好后勤准备工作。活动前在每位老师的会议桌上摆好雪碧和可乐任意一种饮料。秦老师的座位号是24号, 怎样有规律地摆一摆, 才能让秦老师喝到她喜欢的雪碧饮料呢?

生1:我把28名老师平均分成两份, 前14名老师都分发可乐, 后14名老师都分发雪碧就可以了。

生2:我想以一瓶可乐和一瓶饮料为一组, 根据单双数推理, 只要第2瓶摆雪碧, 那么秦老师的第24瓶肯定也是雪碧。

生3:我以可乐、可乐、雪碧为一组, 24÷3=8 (组) , 秦老师正好是第8组的最后一个, 所以能够喝到雪碧。

……

【“创意一”与“练一练”第1题的对比】“创意一”和“练一练”的第1题都是以两种不同的物体交替出现, 判断此规律后续第几个物体的种类。“创意一”与教材中的练习题不同的 是, 学生要自主设计出周期规律, 并能让此规律符合后续第24个物体的种类。这个练习训练, 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方法的发散思维能力,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创意二:为妈妈串项链

创意情境:老师为每人准备了一瓶彩色的珠子, 有绿色、黄色、蓝色、红色, 按一定的规律串一串项链。想一想, 怎样让你串出的项链更有意义呢?

生1:我想把项链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

生2:我想把项 链送给我 的好朋友。

生3:我想把项链挂到门上。

独立操作……

展示1:妈妈今年36岁, 我就串了36颗珠子。以红 、黄、蓝各一颗为一组, 共串了12组。

展示2:黄色代表美丽的心愿, 所以我以一颗黄色珠为一组, 串了66组, 也就是66颗黄珠子, 送给我的好朋友。希望她能实现愿望, 让在外地打工的妈妈经常回家看看她。

展示3:我们是五 (1) 班, 所以我以5颗绿色和1颗红色为一组, 串了7组, 共35彩珠, 我想把它挂在班级的门把手上。

展示4:爸爸是个司机, 车牌号是213, 所以我以2颗红色、1颗绿色、3颗蓝色为一组, 串4组共24颗彩珠, 挂在爸爸的车上。

……

【“创意二”与“练一练”第2题的对比】“创意二”是以多个不同的物体 (彩珠) 交替组成按一定的规律出现。教材中的练习题是判断后续现象中第18颗和第24颗珠子的颜色。“创意二”更具挑战性和开放性。“怎样串才更有意义呢? ”抛出个性化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学生“量体裁衣”, 既要考虑到每几颗珠子为一组, 确定串几组形成一定的周期变化。另外, 教材中的珠子和“创意一”的项链不同, 项链问题在数学上是个封闭图形, 而教材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此创 意的设计 注重让学 生操作, 感悟其规律的存在。教育孩子关爱自己的父母、朋友以及班级, 让孩子懂得感恩。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反思

引言:著名的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不能促进学生进步的课堂教学是毫无益处的,而且,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实际作用,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严重的损失。随着我国社会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顺应教改的步伐,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只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

“鸡兔同笼”问题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孙子算经》中就出现了,而北师大版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本的“数学广角”环节再现了这一题目。“鸡兔同笼”问题表现出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数学文化,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大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鸡兔同笼”问题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以往的教材中,这类问题一般是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新教材则把这道问题作为全体学生都能够面对的问题。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例如假设法和列表法等,也表现出数学学习的灵活性。下面通过课堂上使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师:大家通过了解这道题目,知道主要问题是什么吗?

学生:题目告诉我们鸡兔共有八只,脚共有二十六只,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教师:大家可以先猜一下结果,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比较一下答案。然后来列举一下可能的情况。

学生:可能的情况有七只鸡,一只兔子;六只鸡,两只兔子;五只鸡,三只兔子;四只鸡的话,就有四只兔子;三只鸡,五只兔子;两只鸡;六只兔子;或者一只鸡,七只兔子,这么多种情况。

教师:还有其他可能吗。

学生:全部是鸡或者全部是兔子。

教师:那么我们来分别计算上面的情况,看哪种情况下,脚的数量是二十六只。大家来计算一下。

学生:计算后得到的结果是有五只兔子和三只鸡。

通过上述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自主的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散自己的思维。然后让学生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再引导他们通过计算得到正确答案。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反思

从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引起数学教师的反思。第一个方面趣味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课堂教学基本成功了一半。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转变传统课堂枯燥无味的气氛,能够大幅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只有有了求知欲,学生才会主动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满足他们丰富的学习欲望,才能保证高涨的学习热情。美国的教育学家通过研究证明,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能够成倍增加。孔子的《论语》中也提到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之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快乐学习。但是,现今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虽然知道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仍然固步自封,不远转变观念,填鸭式的教学,造成课堂效率低下,浪费时间,又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激发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学无定法,掌握方法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课堂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在“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就体现了以下两种数学方法:

(1)检查检验:要保证得到的答案准确,就要做好检查和检验。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能够揪出在解决数学题时出现的问题,保证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后,很多同学会将答案弄错,比如将鸡和兔子的数量弄反了,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所以,检验是保证解题正确的重要方法。通过方程或者其他方法得到了鸡和兔子的只数,还要通过计算总的脚的数量,来保证答案的正确性。检查和检验,是学生务必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2)数形结合: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难懂的,而且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都还不高,对过于理论性的解题方式,很多都是一知半解。针对这个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就要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教师可以使用符号、图形来代替题目中的元素,通过题目中的条件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就能很快得到答案。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今普遍使用的信息化技术,通过计算机、课件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易于理解,课件还能够提供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全方位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是很成熟,而且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过度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接受的数学知识,仍然具有较强的具体形象性。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数学上的很多问题,都能够用生活上的知识来解答,而我们也可以使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难题,所以,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结合的。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经过知识性的凝聚和提高,成为专业的数学知识。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接受程度最高,而且,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首先能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了解这部分知识的大致内容,基本相当于预习,对接下来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

综上,通过小学数学课本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可以发现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知识的生活化,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易于接受。这样才能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卢春华.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2,(31):90.

[2]周胜琼.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教学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86.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篇4

教学反思

反思课题: 《方程》1

反思内容:

例1在提出问题后,我要求学生“找出大雁塔与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并通过交流,抽象出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明确“已知大雁塔的高度,求小雁塔的高度,可以列方程解答”。需要说明的是:让学生自主地找出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的高度=22等,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列不同的方程去解决,并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虽然列出的方程不同,但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都是根据“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这一关系列出方程的。

相对而言,例2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教学时我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颐和园的陆地面积是

公顷,那么水面面积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颐和园的占地面积与颐和园的陆地面积、水面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引导学生自主地抽象出数量关系式:陆地面积 水面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并根据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反思课题: 《方程》2

反思内容:

为了配合例题的教学,教材有层次地安排相应的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一方面,安排和例题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如:第1、4页的“练一练”,练习

一、练习二的第3、4、5题等。

另一方面,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富有变化的实际问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开寻求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如:练习一的第7、8、9、12、13题,练习二的第7至11题等。

此外“整理与练习”的第14题,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课题: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3

反思内容:

例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结合具体的实例,按“再现实物表象→抽象立体图→探索特征→认识长、宽、高”的顺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①再现表象,激活经验。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图,说一说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又丰富了感知。

②抽象图形,修正表象。通过观察长方体,说一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引导学生不断修正、抽象已经形成的实物表象,使其更准确、更清晰。在此基础上,揭示标准的长方体,以及面、棱、顶点等概念。

③自主活动,发现特征。教材让学生再次观察长方体模型,并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以几个问题:一是在交流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已经知道有关长方体的哪些知识?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使下面的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观察长方体模型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像长方体的样子,并试着描述或画出头脑中的影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三是探索长方体的特征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归纳长方体的特征。例2是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自主探索正方体的特征,并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

反思课题:

《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4

反思内容:

几何体的展开图是用二维的面表现三维的体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既能够促进学生准确把握其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又能为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作一些准备。教

材通过沿着棱把长方体、正方体剪开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做好课前准备。课前要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如: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剪刀等,并在纸盒的每个面上涂上不同的颜色(或给每一个面编上号)。⑵突出实物和展开图面的对应关系。教师示范前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正方体的每一组对面,记住每组对面的颜色(或编号),并按例3所示的步骤将正方体展开。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后,要让学生说一说哪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相对的面。⑶变中求同,感悟规律。在组织操作时,既要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将正方体的六个面展开,又要提醒学生注意“要让正方体的六面互相连接着,不能互相分离”。反馈时,可以让学生把正方体复原,先说一说自己是沿着哪几条棱剪的,再将展开图展开,分别指出三组相对的面,以帮助学生体会展开图中六个面的排列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反思课题:

《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5

反思内容:

“试一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探索长方体展开图。教学时要组织好学生的操作活动,并着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把展开后的每个面和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深刻地体会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发展初步的空间想像能力。

反思课题: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6

反思内容:

表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要计算的面的个数是不一样。因此,教材没有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而是从现实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灵活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反思课题: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7

反思内容:

例4主要教学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要通过交流,使学生在理解“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求长方体6个面的和”的同时,弄清如何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初步感知长方体表面的计算方法。⑵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和。交流时,要让学生具体地说一说是怎样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和的?⑶通过比较和交流,理解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交流后,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学生理解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可以自觉地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中来。因此,教材没有出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例题,而是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自主解决,又一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

反思课题: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8

反思内容: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源于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联系。教材十分重视从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初步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

例6按照“物体占一定的空间→物体的大小不同所占的空间也不同→抽象体积概念”的认识线索,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体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次实验活动,首先,呈现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第一个杯里面盛满水,第二个杯里面放着桃,通过把第一个杯中的水倒入第二个杯中的实验,说明“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了”。接着,在第一个杯中放入一个荔枝,继续通过往两个杯中倒水的实验,说明“桃占的空间大,荔枝占的空间小”。然后,呈现三个大小不同的水果,通过“说一说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想一想,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引导学生归纳体积的含义。教学时要注意三点:第一,组织第一次实验时,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说理,充分体会“空间”一词的含义。可以让学生联系四年级下册认识的容量的概念,体会玻璃杯中的空间就是指玻璃杯的容量,第二个杯中的空间被桃占了,所以,盛的水比第一个杯子少。第二,组织第二次实验时,要通过比较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大小不同,所占的空间也不同。第三,在揭示了体积的概念后,要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物体的体积。如:文具盒的大小就是文具盒的体积等。

反思课题: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9

反思内容:

例7结合实例认识容积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比较两个盒子里容纳书的体积的不同,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容积的概念。

此外,由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升和毫升,教材对容积单位的认识作了相对简单的处理。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说明1立方分米=1升,并在交流中提升的认识。

反思课题: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10

反思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教学,教材突出了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概括和抽象,自主地发现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

例8通过摆长方体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一方面,这一活动具有较强开放性,只要求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4个不同的长方体,没有规定怎样摆,摆什么样的长方体,充分体现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为学生探索、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提供了丰富感性材料。另一方面,教材设计了一个极富启发性的表格,让学生把实验的结果填在表格里,既有利于进一步的比较与分析,又可以启发学生把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联系起来,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学时我注意两点:一是要切实组织好学生摆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既要充分操作,又要对操作的过程作适当调控。因为摆长方体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和交流活动提供材料,要注意控制操作的度,不宜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二是在组织交流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发现摆出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提出合理的猜想。

反思课题: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11

反思内容:

例10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先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想像、验证等活动,自主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并概括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在初步理解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教材及时提升学生对体积计算公式的认识,通过对体积计算公式的分析和比较,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统一成“底面积×高”。这是所有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更具有普遍意义的体积计算方法。

反思课题:

《分数与整数相乘》12

反思内容:

例1创设了小芳做绸花的实际情境,通过给绸带涂色的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教材给出了两种预设,一种是用“ ”来计算,另一种是用“3× 或 ×3”来。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 ×3的结果。⑵ 乘法意义的扩展。

反思课题:

《分数与整数相乘》13

反思内容:

例2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体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第⑴问结合小芳做绸花的情境提出怎样“求10朵的 是多少”的问题。由于学生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时,已经初步接触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用两种方法算出结果:一种是在图上分一分,圈出是10朵的 ;另一种是用“10÷2”算出结果。因此,教材先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再告诉学生“求10朵的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通过合情推理,体会到“求10朵的 是多少”可以用10× 来计算。第⑵问继续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教材组织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让学生根据题意在示意图上圈出绿花的朵数,体

会绿花的朵数是黄花的,是把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的。第二层,根据已有认识和经验,列式解答。学生可能根据分数的意义用10÷5×2算出绿花的朵数,也可能由前面的第⑴问想到用10×算出绿花的朵数。第三层,在比较中体会两种计算方法的联系,概括分数乘法的意义。⑶ 练习中加深理解。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①操作性练习。引导学生借助直观进一步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如:第39页第1题,第41页第1、2题等。②对比性练习。如:P42第6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反思课题:

《分数与分数相乘》14

反思内容:

教学我分三个次层进行:

第一层,观察示意图(如右图),说一说画斜线的部分各占 的几分之几,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第二层,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的各是多少; 第三层,借助示意图,通过观察直接得出。

例5引导学生在示意图上画斜线分别算出得数。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之间的联系,概括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例

反思课题:

《分数与分数相乘》15

反思内容:

例4和例5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两个过程:

一是要引导学生经历利用示意图寻求算式得数的过程,以突出示意图对理解算理的作用。

二是要精心组织学生的比较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地归纳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的过程。

“试一试”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计算分数和分数相乘时,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明确“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外,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用示意图表示计算结果,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反思课题:

《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16

反思内容:

教材的例2是最基本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其对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例2教学的基础上,例3教学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多的部分是多少。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对以后学习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及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着重通过对“红花比黄花多的是多少朵的?”的思考和交流,明确红花比黄多的朵数是黄花朵数的,也就是50朵的,所以可以用50×计算。教学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

二是要抓住“红花比黄花多”这一关键,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让学生结合条形统计图讨论: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在图上是哪一段?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谁的,要把谁看着单位“1”?

“试一试”是已知“绿花比黄花少 ”,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提醒学生先看图想一想“绿花比黄少”是什么意思,再列式解答,反馈时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反思课题:

《分数连乘》17

反思内容:

例6是分数连乘的实际问题。

由于题目中增加了一个条件,数量关系相对比较复杂,且解题时需要两次判断把哪一个量看着单位“1”,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例6的教学,可以按教材设计的思路:“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分步列式解答→列综合算式解答”,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同时,我注意以下几点:

⑴我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画出表示三班做绸花朵数的线段,并说一说是怎样画出表示三班做的朵数的线段,为什么可以这样画?以帮助学生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⑵每一步计算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把谁看作单位“1”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⑶列出综合算式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算出的结果所表示的意思。⑷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计算分数连乘时可以先约分,再一次完成计算的方

法。

反思课题: 《倒数的认识》18

反思内容:

由于倒数的概念是学生探索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必要基础。所以教材在分数乘法计算的教学之后,安排了倒数的认识。例7主要教学倒数的认识和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教学时我注意两点:

第一,在组织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时,我通过交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

第二,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倒数的认识是为分数除法的教学服务的,必须安排在分数除法教学之间进行教学。

因此,在引导学生探索求一个的倒数的方法时,我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变化,概括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反思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19

反思内容:

例1呈现了4/5升果汁的图画,让学生在图中分一分,算出结果。一部分学生在直观操作中会看到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5,列出算式4/5÷2=2/5。“兔子”卡通的思考和这部分学生的想法一致,它的“4个1/5平均分成2份”清楚地解释了4÷2/5的意思。另一部分学生在直观情境的支持下,从4/5平均分成2份推理,得出就是求4/5的1/2。“小鸟”卡通把这样的思考用式子的恒等变换表示出来,就是4/5÷2=4/5×1/2。教学例1我在鼓励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多样的前提下,突出“小鸟”卡通的方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感悟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联系,对继续教学分数除法有定向作用。

反思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20

反思内容:

第55页的“试一试”计算4/5÷3。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把例1算式的除数“2”改成“3”,其实它的计算中有很丰富的思考内容。如果采用4÷3/5这种方法,商的分子不是整数,无论是表示还是化简都很麻烦。如果采用4/5×1/3这种方法,能很快得到结果。挖掘“试一试”里的思考内容,教学我注意了三点:

一是让学生算一算,在教材上通过填空得到结果。

二是让学生想一想,这里用了“兔子”卡通的方法还是“小鸟”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另一种算法。

三是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策略与过程,初步学会算法。

反思课题:

《整数除以分数》21

反思内容:

例2教学整数除以分数,这里的除数是1/

2、1/

3、1/4,这些分子都是1的分数。选择这样的除数,便于通过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这道例题的教学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在“4个橙子可以分给几人”的问题情境中引出整数除以分数的算式。先是每人吃2个橙子,求可以分给几人的算式是4÷2。再是每人吃1/2个、1/3个、1/4个,求可以分给几人的数量关系与4÷2相同,通过类比推理,列出4÷1/

2、4÷1/

3、4÷1/4等算式。

第二步看图计算4÷1/2,初步感悟算法。由于每人吃1/2个橙子,因此教材把4个橙子按1/2个、1/2个……画,一共画了8个1/2。“小猴”卡通看图知道可以分给8人,即4÷1/2=8(人)。“小鸟”卡通看图时想:1个橙子可以分给2人,4个橙子可以分给4×2=8(人)。4÷1/2和4 ×2都是求4个橙子可以分给几人的算式,得数都是8,它们能组成等式4÷1/2=4×2。教材里的“想一想,1/2与2有什么关系”在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研究等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初步发现整数除以分数可以变成这个整数乘分数的倒数,感受这可能是计算分数除法的策略和方法。因此说,4÷1/2的教学要领是建立等式、研究变化、领悟算法。

第三步通过画图操作,计算4÷1/3和4÷1/4。这一步以4÷1/2的活动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在计算4÷1/3时,把代表1个橙子的圆三等分,表示出每人吃1/3个。通过画图看出1个橙子给3人吃,4个橙子给4×3=12(人)

吃。据此写出等式4÷1/3=4×(3)。用同样的操作和思考,还能写出等式4÷1/4=4×(4)。寻找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是例题的教学任务,教材要求学生思考“括号里的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引导他们再次感受整数除以分数改写成乘法的关键与要领。

反思课题: 《两步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22

反思内容:

例6是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分数乘除混合或连除计算。例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两种解法都先分步解,其中有一步是分数乘法,另一步是分数除法。分步解答能够让学生明白,在计算分数除法时,要“乘除数的倒数”,在计算分数乘法时,不应这样做。这对计算综合式是十分有用的。另外,先分步解答还能降低列出综合算式的难度。

反思课题: 《两步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23

反思内容:

列出的两道综合算式,教材已经计算了一道。示范了计算分数乘除混合式题,一般先转化成分数连乘,再约分、相乘。突出了只能把算式里的除法变成“乘除数的倒数”。教材把另一道综合算式留给学生计算。计算前应该想一想,怎样把这个分数乘除混合的算式变成分数连乘的算式。计算后应该比一比,两道综合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进一步突出计算的策略和转化的方法。

反思课题:

《两步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24

反思内容:

在计算乘除混合式题时得到的体验会迁移到分数连除里去。教材在“试一试”之后让学生说说,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样计算,促进迁移,发展认知结构,并在“练一练”中得到巩固。“练一练”的两道题分别是乘除混合和分数连除计算,在计算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辨辨左题里的除数与乘数,比比右题里的整数与分数,说说计算的体会,使计算的思路更清楚、牢固,计算的技能更扎实、灵活。

反思课题:《比的意义、表示方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反思内容:

例1有2杯果汁和3杯牛奶,“怎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猴子”卡通从相差关系思考,“小鸟”卡通从倍数关系思考。教材接着“小鸟”卡通的思考,由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引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由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引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结合这两个比,讲了比的表示方法(写法与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如果联系2/3是2÷3的结果,3/2是3÷2的商,学生就能初步感受比与分数有关,分数与除法有关,因此比与除法有联系。如果结合2杯、3杯这些具体数量来体会2∶3和3∶2,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对比的认识就能深刻一些,写出比也方便一些。

反思课题:《比的意义、表示方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反思内容:

例2先让学生分别计算小军、小伟的行走速度,引起对路程÷时间=速度的回忆。然后教材指出,可以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分别写出了两人走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是900∶15、900∶20,让学生感受两个不同类数量间的除法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

比、除法、分数的相互关系重在理解,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要通过改写来体会和掌握。至于比、除法与分数的不同,在改写中也能有所感受,不必刻意去区别。

反思课题:

《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27

反思内容:

例3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教学活动从写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并求出比值开始。先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再得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尤其是提示了“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学生理解比的性质应该是顺利的。教材编写放得很开,正是出于上面的考虑。

比较4∶5、16∶20和40∶50,看出4∶5比另两个比简单,体会它的前项与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只有公约数1,不能再化简了。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含义,能自然地过渡到化简比的教学中去。

反思课题:

《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28

反思内容:

例4教学化简比,三小题分别是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在虚线框里表达了化简的关键步骤,并提出“为什么除以(或乘)这个数”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化简比的思路和要领。化简整数比,一般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能较快地得到最简单的整数比。如12∶18=(12÷6)∶(18÷6)中的“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当然,在化简12∶18时,前项和后项先同时除以2,再同时除以3,也是可以的。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一般先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5/6∶3/4=5/6×12∶3/4×12,这里的“12”是5/6和3/4的公分母,比的前项与后项都乘它们的公分母,是为了把分数比化成整数比。再如1.8∶0.09=(1.8×100)∶(0.09×100),前项、后项都乘100,是为了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是着眼于0.09考虑的。教材写出了12∶18化简的结果是2∶3,突出必须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把5/6∶3/4的结果让学生写,体验“只有同时乘公分母”才能把分数比化成整数比。让学生接着完成1.8∶0.09的化简,从中理解化成的整数比180∶9不是最简整数比,还要继续化简。

反思课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9

反思内容:

要想上好计算课,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贴近学生用真实、扎实、丰实、厚实的教学感染学生,这样的计算课堂一定会告别枯燥,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旧拓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这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旧拓新。课的开始我出示一道口算题和一道整数四则运算题,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巧妙过渡到新知探索环节,促使学生“愿闻其详”,激发求知欲望。接着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与基本训练题对比而导入新课,为学习新的知识从心理需求到知识铺垫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新课程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知学生。所以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尝试题的出示,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育。我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尝试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计算,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反思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30

反思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课本以和倍问题作为例题,让学生体会使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能便于解决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有部分教师把课堂设计成和差,和倍问题的练习课,把教授如何解决该类问题作为课堂重点,使课堂失去生命力。

其实第一单元已教授了列方程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如果把该节课定位在训练解题技巧上,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学生的思维仍停留于如何解题,没有提升到利用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统一为一个未知量是一种策略的高度。不能形成更抽象的数学思维。

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应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体会到各种解决方法的共同点,体会方法中渗透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一一列举,替换等实际上是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解题技巧。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应该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些策略有什么共同点,感受这些策略为解决问题带来方便,重在体会。

另一方面,学生的程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可能上新课前已经掌握了解决该类问题的具体方法。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几节课才能掌握该类问题的解题技巧。因为这些例题本来就是由奥数题改编而来。把课堂的重点定位在体会策略的优势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反思课题:

《可能性》31

反思内容:

“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目的是渗透一些概率的思想。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活动贯穿始终,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始部分,通过创设摸奖的情境,复习以前学习的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新知学习部分,先通过例题1“猜左右决定由谁先发球”引导学生认识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此想到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以此为桥梁,将可能性由以前的定性描述过度到定量刻画,这也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紧接着,组织学生完成“试一试”,通过摸球,继续感知在摸球过程中每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例题2的学习比例1提高一个层次,为了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魔术表演中常见的扑克牌为载体,让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整堂课始终为学生创设各种游戏活动,让其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意义和方法。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在本节课的练习中,设计了一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为学生学

以致用创造了条件。如通过猜左右的方法决定发球权来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不同的摸奖活动方案中认识中奖率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概率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3.注重对知识的深层挖掘。

试一试的第(1)小题是要学习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结合学生的多种思考方法,让其体会到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因此,在学生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时,提出如果任意摸一个球,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七分之三,可以怎么装球?此时,学生思维处于极度活跃状态,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而六年级学生已经有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了,因此,在课堂上,要培养其善于思考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拥有一张网,去捕获所有的鱼。

反思课题:

《认识百分数》32

反思内容:

《认识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热点问题,两者的和谐统一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能减轻教师的不必要的教学负担。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压缩教师的“教”的时间,而尽可能留足学生学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课堂上通过调整例题的呈现顺序,产生问题冲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的思辨,在思辨中不断生成智慧的火花,自身的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篇5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3×2/5 4/5×2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___1/2的算例。

2.出示3/4___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___1/5,5/6___2/3写出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设计:

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篇6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2、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送材料”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得的信息,理解题意(相遇)

教师出示题目和线路图: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路程是50千米。王阿姨的面包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张叔叔的小轿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请学生读一遍题目。

①遗址公园距天桥50千米。

②小轿车的速度60千米/时,面包车的速度40千米/时。

③两人同时出发。

④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2、全班交流“相遇”意义,引导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师:我们以前学习的都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如果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同时相对运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相遇问题。(板书副课题:相遇)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①要知道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首先得知道两车跑的路程谁多谁少? ②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快一些,相同时间小轿车跑的路程就多,从线段图可以估计他们的相遇地点距离遗址公园近,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李村附近。活动二:思考并解决“出发后几时相遇?”问题

1、引导学生把抽象的问题用线段直观的表示出来: 面包车行驶

小轿车行驶 的路程的路程

遗址公园 天桥

2、各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出相遇用的时间?

3、汇报交流。

①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先算出两车每小时的速度和,就可以用路程÷速度求出相遇所用的时间:

60+40=100(千米/时)

50÷100=0.5(时)所以,出发后0.5时相遇。

②我们小组可以列综合算式: 50÷(60+40)=0.5(时)比他们小组的方法简单。③我们小组是用学过的方程来解决问题的:

我们先假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使40x千米,小轿车行使60x千米。60x+40x=50

100x=50

x=0.5 ④„„

活动三:让学生体会用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方便。①

算式方法简单,但思考难度大。

方程方法是顺向思维,很容易,所以简单。

小结:有些问题用方程来解决更容易思考,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活动四:思考“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

1、各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①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实际就是求出面包车行使的路程,就是:40×0.5=20(千米)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20千米。

②也可以算出小轿车行使的路程:60×0.5=30(千米)总路程-小轿车行使的路程:50-30=20(千米)③„„

小结:同学们能从多个角度看出问题的实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值得表扬,希望今后再接再励。

(三)课堂检测

1、解方程:9x-4x=6.5

2y+y=105

2、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修建一条9千米的公路,两队同时从两端开始修建。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70米。多少天完成任务?两队各修建了多少千米?

3、练一练:第4、5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四单元

分数加减法 教学建议

1、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折纸”这一课时中,教材安排了学生折纸的活动,通过折纸,提出两个小朋友所用材料是几分之几的问题。随后,教材安排了一组对两部分进行拼图的活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两部分是如何合起来的。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陈述数字符号运算的过程。由于学生有了直观的图像结构,因此,当他们进入数字符号运算时,就能较容易地理解先通分,后运算的道理。同样,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减法,虽然教材是直接呈现了数字符号的计算方法,但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安排的。当然,对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如学生认知能力较弱的班级,仍可以运用上述的折纸方法,以帮助学生认识减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2、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套教材编写的重要特点。同样,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四个情境的学习内容都具有这样的特点。特别是在“看课外时间”这一课时中,如何进行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教材并没有用一种硬性的规定进行说明,而是把它放在如何比较两种不同数的活动中。首先,教材提出如何比较两个用不同形式表示时间的数,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类似的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寻找解决的途径。其次,教材安排四种探索的具体方法,来说明学生可能在探索中出现的方法。这四种探索的方法,已用比较详细的篇幅来呈现分数是如何化为小数的,以及小数是如何化为分数的。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方法,只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导即可。

《折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探究解决计算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几张用来折纸的正方形纸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还记得怎么计算吗?

[2].先看书上的折纸活动

师:要知道他们两个人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要怎样列式

二 新授

1.情景引入

手工课上小红用了一张纸的二分之一折了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的四分之一折了小鸟。

(1)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相互提问并列出算式

如: 小红和小明一共折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

1/2+1/4

-小红比小明多用了几分之几?

列式

1/2-1/4

(2)这与以前学习的分数加减法有什么区别?

揭出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折纸来估计

小组讨论书上两幅图的计算方法,理解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减的办法。

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折纸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学习必要性。

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不是简单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的相加。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自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巩固练习

Ρ67练一练

4、全课总结学生讨论刚才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学生自己看书学习

第(2)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总结法则。

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想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星期日的安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星期日的安排(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使学生掌握从1里连续减去两个真分数的异分母分数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

[教学准备] 调查活动。

[教学过程]

星期日的安排。

展开“星期日的安排”调查活动。

通过对星期日三种形式的安排,引出了问题“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

讨论出算式。

先让学生们独立尝试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们将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行运算。

讨论具体的运算过程。

可以是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可以是先从“1”中减去部分,再用剩余的减去另外部分;还可以先计算两个部分的和,再从“1”中减去“和”。

试一试。

练一练。

第1题,请学生独自完成计算。

第2题,先作草图,再进行解答。

第3题,先填表,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行一段山路,山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行时间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会不同?”。建议作草图来帮助理解本题目。

第4题,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第一次加水是,第二次加水是,第三次加水是,三次加水的总量是1/6+1/3+1/2 = 1,所以笑笑喝的果汁与水同样多。[ 课堂总结]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方法一:

方法二:

1-3/8-1/6

1-(1/6+ 3/8)《看课外书的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看课外书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

3、能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4.使学生掌握分数化小数的一般方法,掌握最简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教学过程]

看课外书时间。

问题的引入。

出示两个小朋友课外看书的时间,一个是用分数小时,一个则是用小数0.4小时,然后请学生比较“谁用的时间多一些?”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除法或者画图或者其它方法进行尝试。

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悟出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基本方法:

“一般地说,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

练一练。

第1题,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请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下列小数化成的分数是否正确?如果不对,请改正。请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以“你说我答”的形式,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结果。如四分之几、五分之几、八分之几化为小数的数值。

第4题,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请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要学会取有效数字,如与0.33进行比较,由于化为小数是无限小数,所以在用除法把化成小数时,只要取三位小数即可,不需多取,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第5题,在直线上面填上适当的分数,在直线下面填上适当的小数。学生独自填写,并仔细观察直线上下数的大小顺序。

实践活动。

在生活中寻找用分数或小数表示的信息,将它们写在本子上,之后再与同学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新课标第一网

看课外书时间(分数、小数相互转化)

谁用的时间多一些? 基本方法:

小时 0.4小时 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 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

第五单元

图形的面积

(二)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

1、能多角度探索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

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一种图形,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每个图形均可分为不同的几个部分。因此,学生在解答中,也将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这是教学组合图形面积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第74页是一个较为简单的组合图形,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把这个图形进行分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仅仅是举例说明。学生在解答时,出现的计算方法可能大大超出教材呈现的内容。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解答与思考习惯,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开始的阶段希望他们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希望他们能从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及时地吸取好的方法,从而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以往的小学数学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的内容,仅局限于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但在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内容中则增加了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内容,增加这一内容的目的:一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现象,学生要解决现实问题必然会接触到,因此,借助课堂教学的平台,给学生一些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则显得较为重要。二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需要,对学生来说,会计算图形的面积固然重要,但形成较强的空间观念,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因为生活中有大量不规则图形的存在,所以,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估计能力,即能根据图形的形状,会用各种方法迅速估计出这个图形的面积,甚至能直觉地估计面积。而这种能力的产生是需要一定时间训练的。本单元安排的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利用方格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计算,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此类内容,所以希望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学生建立如何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使他们会运用这些方法去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估计边界比较复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需要“凑整”(割、补、添加、舍去等)。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可采用以大化小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因选取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不同,学生得到的结果会不同。所以,结果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即可。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75-76页内容。内容简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图形的面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一些基本图形学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的课上所用的主题图形。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条件,割、补成学过的图形,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准备一些基本图形学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师准备: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的课上所用的主题图形。教学过程:

一、拼图活动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用纸做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1、让学生叙述各种图形的特点。(指名1—2个同学叙述,其余同学评定)

2、组织学生用这些基本图形拼出各式各样的图案。(教师请学生把自己拼的几种主要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如:

3、全班交流、讨论拼好的图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感受组合图形特点。生:我发现这些图形都是拼出来的。

生:我发现每个图形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起来的。

师:大家说的好,虽然拼出的图形形状不同,但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起来的,所以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组合图形。(教师板书:组合图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主探索组合图形面积

1、出示计算客厅面积问题的主题图。

2、请学生观察此图形,有何特点: 生:客厅地面是一个组合图形。

生:客厅地面与刚才我拼的图形一样,像我家的客厅地面。生:客厅地面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可以分别估算出它的面积。

师:同学们观察的好,它是一个组合图形,也能估算出它的面积。但实际上我们铺地面的时候,买多了浪费,买少了不够用,那么怎么能算出实际面积呢?(停顿一会儿)

3、学生独立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篇7

1. 认识生字“洛”。

2. 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 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 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 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 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 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 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 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 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 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 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 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篇8

2.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右边组合图形的面积=( )的面积-( )的面积。

4.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图中的阴影部分约有( )平方厘米。

5.一块直角梯形的菜地,它的下底是40米,如果上底增加10米,这块地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来这块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6.如右图,平行四边形面积是60平方厘米,涂色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7. 如右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8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是6厘米,在这个梯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剩下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反复比较,正确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成一个长方形后( )。

A.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B.周长变小,面积不变 C.周长和面积都变小

2.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的( )一定相等。

A.高 B.面积 C.上下底之和

3.把一个等腰梯形的两腰向相交的方向延长,一定能得到一个(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4. 如果甲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甲乙两个图形中的阴影面积之和的大小关系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都有可能 5. A、B两点分别是长方形的长和宽边上的中点,图中三角形①的面积( )三角形②的面积。

A.= B.< C.>

三、看清题目,正确计算。 (16分)

1. 列式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2. 求下面这面中队旗的面积。(单位:分米)

3.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四、认真审题,正确解答。(42分) 1. 红山动物园里的金丝猴是一个美术大师,它心灵手巧,动物园的美化工作全靠它的一支笔了。动物园建立6周年活动前,它负责布置会场写美术字。右图是它在一张纸上写的一个“6”字,这个“6”字所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每个小格正方形边长都是1分米)

2.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 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桃园,被一条宽为1米的长方形石子路分成了两块(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6米,高是24米。 (1)这个桃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平均每棵桃树占地5平方米,这个桃园有多少棵桃树?

4.下面是一个鱼塘的平面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0.5公顷吗?

5.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和宽均为整数。

(1)这样的长方形一共有几种可能?

(2)请你算一算,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时,它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多少?

6. 一个梯形(如右图)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拼成的。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4.8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7. 下图是一块梯形菜地,王阿姨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地种西红柿,平行四边形种白菜。 (1)白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上一篇:论文写作的收获和体会下一篇:农村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