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境分类

2022-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古诗词意境分类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及意境探究

摘 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重要的艺术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大家的喜欢。文章重点介绍艺术歌曲,分析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并探究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以便人们能夠切身体会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让人们喜欢上古诗词艺术歌曲,从而可使我国的古诗词能够得到大范围宣传。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演唱意境

注:本文系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立项课题“培育家国情怀——‘中国力量’抗疫诗词诵唱会”(2020XYWH005)研究成果。

在所有的歌曲类型之中,艺术歌曲是较难演唱的一类歌曲。不同于国外的音乐作品,我国的古诗词歌曲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和教学是难点也是重点,要想快速提升演唱技巧和演唱能力,演唱者可以对古诗词歌曲进行演唱练习,这样既能体会古诗词的优美,还能感受歌曲的独特。

一、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为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艺术歌曲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著名诗歌歌词作为歌曲歌词,用于表现特定时期人的内心世界。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段以及作曲方法比较繁杂,其中歌曲曲调和歌曲伴奏占据主要地位。进行艺术歌曲创作时,歌曲选词最重要,能够决定歌曲的整体质量。在所有类型的歌曲中,艺术歌曲的地位最高,歌曲风格最为高雅。每个时期、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人对艺术歌曲的理解均不一样,因此艺术歌曲没有好坏之分。我国的艺术歌曲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众多留学音乐家,例如萧友梅、赵元任等回到祖国后,将从西方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作曲技巧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随即开始了艺术歌曲创作。在抗战时期,众多爱国题材的艺术歌曲相继问世,例如《游击队歌》等。音乐家通过歌曲演唱的方式,将抗日救亡的心声表露出来。新学堂的建立推动了艺术歌曲的发展,众多艺术歌曲涌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繁荣,艺术歌曲得到了最大的发展。例如,《我和我的祖国》《小河淌水》等众多艺术歌曲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如今,将古诗词融入艺术歌曲创作中,更是推动了艺术歌曲的发展,著名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有《枫桥夜泊》《长相知》《春晓》等。将古诗词歌曲制作为艺术歌曲后,人们能够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包括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与此同时,将古诗词创作为艺术歌曲,还能给忙碌的人们提供娱乐,使得人们忙碌一天后身心能够得到有效放松。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

(一)气息运用方面

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气息是唱歌的主要动力,气息不足将导致歌词不连贯,无法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流露出来。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正确使用气息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声音,向听众传递出不一样的感情。例如,在古诗词艺术歌曲《长相知》中,描写一位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宣誓。演唱这首艺术歌曲的时候,演唱者要有足够的气息。第一句歌词为“上邪”,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应当深呼吸,并保证呼吸尽量深沉。同时演唱者要体会歌曲主人公的心情,将感情带到演唱之中,不断进行吸气和换气,将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演唱者无法掌握古诗词中主人公的情感,不能科学地运用气息,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演唱艺术歌曲,将导致演唱效果达不到要求。

(二)咬字吐字方面

字正腔圆是歌曲演唱的主要要求,无论是传统戏曲还是各种艺术歌曲,演唱者进行歌曲演唱时均需要字正腔圆。如果演唱者总是使用声音共鸣,不注重歌词吐字和咬字,将导致观众听不清演唱者的演唱内容。良好的咬字和吐字能够帮助演唱者发出动人的歌声,将听众带到音乐的世界,给听众以良好的听觉体验。例如,在古诗词歌曲《枫桥夜泊》中,演唱者演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时,要运用慢咬字,将“霜”中的U音延长,可以有效突出古诗词的古典韵味。

(三)情感表达方面

任何古诗词都有创作背景,在不同创作背景下,创作者具有不一样的心情和心境,故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尽相同。演唱者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时候,不仅需要高超的演唱技巧和优美的声音,还需要将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演唱的方式表露出来。因此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之前,演唱者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思想情况,充分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才能将古诗词歌曲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演唱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演唱,该古诗为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张继所作,当时张继身处异乡,观景有感随即写下了这首诗。作曲人也是在异乡孤独的情况下,将这首诗制作成艺术歌曲。因此演唱者需要把握孤独的情感,通过演唱将古诗中的凄凉、孤独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体验[1]。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探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意境是情与景、意与象的融合统一,也是作者创作灵感与创作心源的有机结合。在古诗词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所遇人和景融为一体,向世人表达了一定的心情。音乐创作者将古诗词作为歌词后,进行精心设计和构思,通过给古诗词作曲,将古诗词的意境通过演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古诗词的意境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歌词意境、旋律意境和伴奏意境。

(一)歌词意境

歌词意境是指古诗词艺术歌曲歌词所描绘出来的意境,属于古诗词本身携带的意境。演唱者将古诗词演唱后,能够为听众创造一个独特的意境,用于感染听众,让听众能够得到良好的听觉体验。例如,在古诗词《春晓》中,孟浩然仅仅使用二十个字,就将我们带到一幅清新的春景图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句当即点明了时间为春季早晨,“不觉”一词表现了诗人对睡梦的不舍。“处处闻啼鸟”描述了百鸟欢唱的清晨美景,诗人从睡梦中惊醒,当看到百鸟鸣叫的情景后,随即爱上了这一清雅的美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句古诗讲述了诗人追忆昨夜细雨,眼前浮现出风雨交加,将花朵打落满地的景象。诗人此时显露出淡淡的忧伤,惜春之情逐渐表露。全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给人构造出一幅春天万物复苏的意境,诗中的情景交融将诗人惜春的感情表露无遗。音乐家将该古诗制作成艺术歌曲后,演唱者通过清晰的吐字和咬字,能够用歌词为听众创造一个独特的意境,便于听众融入歌曲之中。

(二)旋律意境

旋律意境是指古诗词艺术歌曲旋律所营造的意境。通過娴熟的作曲技巧,音乐家能够通过旋律为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意境,提升听众的听觉体验。还是以古诗词艺术歌曲《春晓》为例,该歌曲全曲采用二二拍的作曲方式,速度为舒缓的广板,歌曲曲式结构为并列单二部曲式,该歌曲所采用的音乐系统为降D宫系统,歌曲调式为羽调式。通过这种作曲方式,能够制作出符合《春晓》诗词意境的旋律。该古诗词艺术歌曲具备民族古韵,附点节奏将春天的活力尽情展现出来。听众通过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即可在大脑中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诗人当时的心情[2]。

(三)伴奏意境

通俗来讲,伴奏是指使用钢琴、吉他以及鼓等乐器为歌曲创作的音乐背景。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占据主要的地位。音乐家合理运用伴奏,能够与旋律联合,一同表达歌曲的主要内容和情感,给人创造出独特的听觉体验。例如,在古诗词艺术歌曲《春晓》中,音乐家将歌曲前奏分为八个小节,使用主和弦支撑低音区,主和弦上下方相隔八度,从而引出了旋律的部分动机。从第五小节开始,音乐家通过将中声部F音设计为不断重复的方式,为听众塑造出雨滴沿屋檐缓慢滴落的意境。同时,高音区出现的附点二度下行,巧妙地模仿了鸟的鸣叫,为听众营造了热闹的氛围。音乐家通过合理制作歌曲伴奏,能够为听众呈现出独特的意境,丰富听众的体验。

总而言之,古诗词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古诗词制作成为歌曲,能够再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为提高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能力,演唱者需要充分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和演唱意境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把握歌曲演唱情感,将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张贵.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及风格:以《枫桥夜泊》为例[J].四川戏剧,2019(12):96-99.

[2]吴谋.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J].黄河之声,2019(13):23.

[3]成斯瑗.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和演唱处理:以作品《长相知》和《枫桥夜泊》为例[J].北方音乐,2019(8):19-20.

作者单位: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李敏

第2篇:论述古典园林中诗词意境

摘 要:古典园林建筑和诗词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古典园林及山水诗词的妙境,能够抒发人物心志。在古典园林中充分体现了声与色、自然与人造空间的统一与结合,把园林设计者的思想融入到了园林景观之中。本文主要讲述古典园林中诗词意境的表征,以期能为园林工作人员提供思路和工作上的启迪。

关键词:古典园林;诗词;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时代的变迁中被赋予经济、政治以及诗词文化等音符,内涵十分丰富,我国目前对于古典园林研究比较多,多是从空间结构、园林属性以及传统空间认知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论述古典园林中诗词意境的表现。

1 古典园林与诗词的联系解读

我国古典园林与诗词都需要人的参与,园林和文化、绘画、建筑以及书法等艺术门类同为一体,彼此融会贯通,充分体现出综合艺术的本质。在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内容是筑山、植物搭配、理水以及营造建筑等,但是不仅仅如此,在这些设计中还需要赋予这些事物诗词以及音乐等艺术气息。首先从筑山上来讲,这是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筑山不仅仅是假山的堆叠,在这其中还需要从造型等中突出意境美,使假山体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或者“却道天凉好个秋”等意境。

园林的理水同样与诗词存在很大关联,这种表现充分体现在各种园林设计中,不仅是皇家苑囿,还体现在了私家园林上,具有非常强烈的风格和自然风貌。由于水本身无形,因此在制造中能够形成各种气氛,使人感受到平静、欢乐等感觉。如形体狭长的水体与石头的击打声能够赋予水生动活泼的本质,而叮咚的泉水则是能够给人带来大自然的感触,人工水体的池塘、瀑布、泉水等都有着“峰回路转”的意境。在园林的设计中为了充分体现超然意境,水体的设计往往是有聚有分、错落有致。

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建筑本身同样也是充分体现诗词意境的载体。在古典园林中往往会带有亭、舫、楼台等,在设计中“亭”意味停,有休息之意,为体现出意境,“亭”的设计往往比较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榭”意味借,在园林设计中被赋予了借景而成的含义。在园林的设计中建筑物的名称不仅仅从功能性上取名,通常名字还需要带有诗词气息,使建筑物本身具有文化内涵,我国是人在园林景观的取名中往往会抓住意境,如西湖三潭月的一亭取名为“亭亭亭”,点出静的主题增加诗情画意,还具有使游客驻足停留注意。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搭配同样与诗词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在设计中根据建筑植物玉山绘风景的特色、植物本身的观赏性以及植物的形态等融入诗词中。

2 古典园林中诗词意境的表现

在古典园林设计中诗词意境的表现形式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从亭开始讲述,亭是园林设计中数量最多的,本文设计包括有顶无墙、无门无窗以及空间开敞等,在设计中亭的设计形式往往是根据园林中的地形环境以及植物等设计,为园林的空间增加意境。亭与自然地融合格外受到文人的喜爱,如我国四大名亭中的“陶然亭”乃是七组白居易诗中的“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在园林亭的设计中诗词意境在苏州园林中得到充分体现,如精粹沧浪亭,式样简单,设计没有以华丽取胜,但是“沧浪”二字曲子《孟子》中的“沧浪之水清兮……”,体现设计者高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精神之亭。

高台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独特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使用来进行登高望远,始于夏末,主要是贵族之间用于攀比的资本,导致到了隋唐年代,这种建筑形式也逐渐落寞,到明清时代已发展成为另一种表现形式,通常以“月台”等命名,不再是单独的建筑物。楼阁建筑形式很是相似,被人们赋予登高望远的属性,如苏轼的“赖有高楼能聚远”,诗句体现出了楼阁的使用功能,在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楼阁的作用主要是观景和景观,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打破平缓地形的建筑成为整个园林的标志景点和观景中心。在楼阁上观景引发人们内心的震撼,如李清照的“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等诗句,为楼阁增加无限诗词意境。

古典园林中堂的设计,其本意是指建筑在台基上的高大建筑物。堂的作用主要是作为礼节性、祭祀或者宴请等的功能空间,在整个园林设计并不突出。堂功能的延伸主要是根据建筑本身的特色改变,园林山水画木多是在厅堂前展开,为堂增加了诗情画意。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四面开敞荷花香远益清,由于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渐被人所知,堂的设计逐渐演变为今日的形态,增加了很多平易近人的意境。古典园林中馆的设计也是逐渐发生变化,王维的千古名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得竹里馆成为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拙政园中的卅六鸳鸯馆是西花园的建筑主体,屋顶能够反射声音,使人在其中充满浪漫的诗情画意。

斋在园林设计中本意是指祭祀场所,逐渐发展成为修身养性的形式,现存斋建筑多是完整地小庭院,如苏州的怡园画舫斋建筑明净,跟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在其中人们嫩巩固退回到“清修之地,气聚神和”的意境。廊的建筑设计形式多样化,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廊本身蜿蜒,能够根据山水的变化,充分体现诗词意境。廊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得到充分使用,游廊重在“曲”“长”,可以从李商隐的“廊深阁回此徘徊”中得到体现,苏州怡园的复廊将园林分为两院,使人们在其中充分感觉出“闲庭信步花还在,一园春色分两院”的意境。轩本身形体比较小,在设计中往往依据“轩轩欲举”,其空间形态设计灵活多变,通常具有陪衬的含义,如杜甫的诗句“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作为了饮酒赋诗,品茗作画的地方。榭这种建筑形式来源于台,在《释名》中明确说出了古典园林中的榭的设计是依照位置而定的,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中可以得出榭与园林关系密切,在苏州怡园的藕香榭,是园中的最大建筑物,是夏日赏花的最佳去处。门窗在园林设计中主要起到装饰的作用,式样多变,门窗的妙处就在于借景成趣,一波三折,如在拙政园的门窗设计中雕刻玲珑剔透,使人能够借景寓情,赏心悦目。

3 结束语

本文先简单分析了古典园林与诗词的联系解读,进而具体讲述古典园林中诗词意境的表现形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古典园林设计和诗词意境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很多思路上的启迪,在当前的建筑中只有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才能在古典园林设计中体现现代与古典融为一体的完美意境,更好地契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

参考文献:

[1] 肖和忠,张玉兰.浅谈我国古典园林中意境与诗词绘画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14(1):91.

[2] 刘沫,刘艺,刘渊,等.试论中国古典园林与古典诗词之融合[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46-149.

[3] 李劼刚.我国古典园林与诗画艺术意境之比较[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0-142.

作者简介:朱秋月(1981—),女,河南开封人,本科,林学专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

作者:朱秋月

第3篇: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意境”与“方法”

摘 要: 古诗对于小学生而言枯涩难懂,在语文教学中是难点内容,古诗的群文教学难度更大。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就要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既注重“意境”,又注重“方法”。要让学生见“文”亦见“生”,“意境”与“方法”要兼顾,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关键词: 小学古诗教学 意境 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无疑是难点,能够让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就很不容易,更不要说完成群文阅读的任务了。对于古诗而言,群文阅读主要难在内容繁多,时间很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既让学生得意境之真趣,又收方法之功呢?

一、见“文”亦见“生”

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的群文阅读时要涉及文本的组合与议题确定,要有效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见“文”亦见“生”。

(一)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关联度进行关注

教学“鸟鸣涧”这首诗时,就可以选择“竹里馆”、“鹿柴”这样的古诗同时进行群诗的阅读教学,可以设计这样的议题: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这三首诗组合在一起是合理的,因为它们的写作者都王维,而且均为山水诗,都运用了以动衬静这种写法,都体现了恬淡祥和的特点。这样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会对以动衬静这种写法有深入、全面的认识,而且会对山水诗有系统的认识,进而对诗人王维有深入了解,深刻地理解诗人恬淡祥和的风格特点,学会以诗读人。

(二)注重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选择议题时应该对文本的内在特性有所关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即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否理解。前面选择的这三首古诗,有着共同的特点:王维的诗、山水诗、衬托写法。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选择,是让学生感受王维山水诗所表现的静美呢?还是以衬托作为主要问题呢?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如果从可接受的角度看,衬托写法更容易为小学生所接受。第一个问题的涉及面较宽,不易把握,运用衬托手法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具体的着力点。运用此法,学生理解古诗就容易了,甚至可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衬托这种手法有比较广的涵盖面。例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是在用声音衬托寂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在用光衬托深幽。从知识本身来说,显得比较深奥。特别是手法之间的差别,小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教师需要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只交代以动衬静这个比较浅显的写法,这在小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

二、“意境”与“方法”要兼顾

(一)引导学生品悟古诗意境

1.运用想象

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就一定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进入古诗的意境中,体悟古诗的意境。如果无法进入意境、体悟到古诗的意味,就永远不会真正读懂古诗。在古诗的群文阅读过程中,看似阅读的量明显增加了,但是,还是那个重点。还是以前面的例子为例,虽然阅读的中心议题是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是用语言直接讲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品味意境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发现。教学“鸟鸣涧”这首诗时,教师巧妙设计了一个问题:从哪些词句中你可以感受到静谧之美?然后让学生默读、思考,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空”“惊”这两个词进行想象。“空”这个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在春山的月夜中,那独有的静态之美,“惊”这个字无疑会令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会体验到月亮的皎洁光芒让静谧的山林在一瞬间所发生的突然变化。体悟至此,学生就好像进入其间一样,甚至连小鸟的“惊动”“惊醒”与“惊喜”学生都感受得到。这个时候,这“惊”与“鸣”山林的静幽被打破了,变得活跃起来。这样的想象,为下面引导学生理解以动衬静的写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2.引导朗读

对于群文阅读,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默读、跳读等方式,这样做是为了节约时间思考,一般不采用朗读的方式。然而,古诗阅读却有特殊之处,特别是古诗的群文阅读,必要的默读当然需要,但是朗读是重点。只有经过朗读,学生才会有所感悟理解。朗读的作用主要是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渐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意境。例如,教授“鸟鸣涧”的群诗过程中,就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使学生通过想象进入“夜静春山空”的意境之中;用朗读的方式处理后面的两首古诗,这样,古诗意境就会得到有效凸显。

(二)在提炼统整中彰显群文阅读的作用

1.借助于提炼

“互文共现”是群文阅读的重要作用,“互文共现”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时进行联系与比较,寻找文本特性,这种特性可以是主题、表现手法,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也在此范围内。可以说,联系比较策略,是让学生学会群文阅读的主要手段。教学“鸟鸣涧”的群诗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诗中,诗人所渲染的是春夜山中的静美之景,但是写了花落、月出与鸟鸣,这是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激烈地讨论起来,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作者的写作艺术:以动衬静。只有动的衬托,春夜山中的静谧才突出,才有了美的效果。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提炼的过程。

2.借助于统整

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逐渐形成统整能力,通过对群文的系统感悟、分析,学生会逐渐了解统整,并会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养成统整的习惯,形成统整的能力。以“鸟鸣涧”的群诗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炼出第一首诗的“以动衬静”的手法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要求学生系统阅读这三首诗,寻找其中的共同点:山水诗、安宁之美、以动衬静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审视古诗,对诗人王维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由一首诗到一组诗,由一组诗到诗人,再到诗人的同类诗;通过统整,学生对诗人的人文情怀与性格特征等有了深刻认识。

三、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一)让学生在内容上延展

例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这两首古诗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中的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比较体悟到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荷花那种不同凡响的美。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内容上延展:利用图书、网络查找作者的其他有关荷花的诗,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以荷花为主题查找其他诗人的古诗。这样,就达到了以一点成线、以线成面的延展目的。

(二)让学生在方法上延迁

例如,在教学“鸟鸣涧”这部分群诗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再一次把在课前诵读的诗句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从中领悟“以动衬静”的写法。一旦又一次地诵读这些诗句,学生就会发现,尽管是早已熟悉的,但还是有新的收获,体验到古诗写作方法上的独到之处。成功的感觉会令学生做深入思考,逐渐养成思考诗句写法的习惯,在联系与比较中学会鉴赏诗句。

参考文献:

[1]孙芳铭.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诗——浅析几首古代诗词[J].江苏教育,1982(09).

[2]单晓婷.肩膀[J].新少年,2009(06).

[3]段永明.古代诗词之“情趣”[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2(12).

[4]郭素花.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Z1).

[5]胡明亮.古诗教学应注重“读”的训练[J].黑龙江教育,2001(09).

[6]董庆佳.引入多元智慧理论探索古诗教学新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8).

[7]张大秀.优化古诗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0).

[8]张俊英,李家根.小学古诗教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2(11).

[9]李莹.谈古诗教学中认知与情感的统一[J].当代教育科学,2003(05).

[10]王伟民.以自主体验为本让古诗教学充满活力[J].教学与管理,2003(23).

作者:杨敏

第4篇:古典诗词意境的分类鉴赏

古诗词的教与学之于语文学科,可谓房阙之柱、楼塔之基。对于古代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水平,因此,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与考查的重点。然而,很多同学在对古诗词的学习中并没有能够把握住一个系统思路和综合技巧,没有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个整体框架结构,这对于同学在语文知识的夯实以至应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鉴于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此总结一些学习经验以供参考。

诗词本以言情,情不能直达,寄予景物,情景交融,境界全出,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这正是唐诗冠历代、宋词集大成之所在。古代诗人词人格外重视文学意象创造中的“意”与“象”的有机融合,重视创造出“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斋诗话》)的审美意象,而追求的最高标准就是从意象中升华出境界,即意境。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这样论境界: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由此来看,对于境界,也就是意境的把握是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重中之重。在此,我们便对古诗词中意境进行一个整体分析。

一、雄壮阳刚类意境

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

①雄奇阔大的意境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观沧海》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②旷达开朗的意境

典型代表——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脱俗飘逸,虚实相生;抒情则自然开朗,舒缓绵长;文辞轻健明快,奇谲俊丽。

③苍凉悲壮的意境

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言。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

④深邃沉郁的意境

典型代表——杜甫的《秋兴八首》,举其第四首为例: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特点在于思想上厚积薄发,沉郁顿挫,曲回郁结;语言上不饰雕琢,真挚感怀,长于以情动人。

二、内敛阴柔类意境

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瑰丽香艳,或清净静谧,或清新素雅,或凄婉忧伤。

①浓艳瑰丽的意境

典型代表——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其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浓艳绝人”。

②淡泊静谧的意境

其特点在于题材多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号称“诗佛”的王维晚年的田园山水诗便是杰出的代表,例如他这首著名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③清新素雅的意境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可以说是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或描写大自然景物,青山绿水,芳草佳树;或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表现手法多为细致素雅,清新婉转,似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

④凄冷寒凉的意境

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其特点在于环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至此,我们分析总结出了两大类、八小类意境。古典诗词其实是一种抒情语言艺术,品诗词就应从这种艺术的核心——意境入手,正所谓“景中有情,象中有境,情景交融,自有意境”,优秀的古诗词作品无不遵循此通法,当我们注意古诗词作品的韵律和谐、文辞考究的特点时,要对其进行审美鉴赏,则必须把握意象,深掘意境,善于展开联想,通过再造想象,深刻揣摩意象,准确捕捉诗眼词眼,把握作者的人格,方能领悟古诗词“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刘知几《史通》)的精髓。

第5篇:意境唯美的古诗词

白海棠(红楼梦)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林加林大豆油,非转基因, 物理压榨,寒地黑土,绿色富硒。

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字诗(陈沆)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七绝

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功名万里赋予谁,去年秋江水,

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

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

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李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喑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解连环 (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pàn)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佛教情诗(仓央嘉措)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剪梅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也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系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坐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

系腰裙(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回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新荷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藉,几时莲。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虞美人(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楼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遇见心事,独语栏杆,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第6篇:意境优美的经典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深刻的印记,关于古诗词名句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好句,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词好句1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李益《上汝州郡楼》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谢灵运《岁暮》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刘长卿《别严士元》

古诗词好句2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人间岁月堂堂去。——辛弃疾《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今年春浅腊侵年。——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古诗词好句3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遗台何处是黄金?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王鹏运《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白居易《望月有感》

芳草年年惹恨幽。——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孟浩然《万山潭作》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古诗词好句4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涂《春夕》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韩疁《高阳台·除夜》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藩《端午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古诗词好句5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杜甫《赠李白》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王沂孙《齐天乐·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李商隐《风雨》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適《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第7篇:古诗意境神来之笔

——使用windows画图软件

湖北宣恩长潭民族中学 李超

【教材简介】

湖北教育出版社湖北中小学《信息技术》2008年1月版 七年级 下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XP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5.综合运用语文、美术知识到绘画作品中的能力.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工具箱中工具的运用。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一首古诗,学生欣赏一幅“画图”软件完成的作品(参考书上P15面,放幻灯)。同学们喜欢吗?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XP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学会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

作步骤。

A.单击Windows系统“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

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参考P16 图3-2):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3)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

为丰富。

(8)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

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11)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按照书P17介绍的步骤绘图

(课件 、范图演示)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 (1)构思整个图的内容和布局

(2)画房子、床、窗户、月亮(P17图3-3)

(3)画人物(P17图3-4)

(4)涂颜色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

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 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屏幕弹出对话框

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画图程序;

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使用画图程序。

6.练一练

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 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制的简笔画。(参考书P19 练一练2)。

7.评一评

找同学、老师评价,完成书P19评一评。

8.课后实践 按照书P20题目要求试一试。

9.本节小结

(1)熟悉画图软件操作

(2)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体现诗意的图画。

【教学反思】(略)

第8篇:古诗教学要创设出“意境”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原底社区中心小学 张玉芳 小学阶段,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习几十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其中不乏写景状物、叙事抒情、咏物寄意之作。毋庸置疑,每一首诗几乎都是一副精美的图画。那么如何让学生心领神会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创设出诗中的有“无穷之味,不尽之意”的意境,铸造心灵,陶冶性情,进行审美教育。教学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生动的语言描述。

古诗教学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教者、诗人及学生三者产 生了情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必不可少,它的贯穿课堂始终。如学《梅花》一首诗时,我用了如下导语:“同学们,在冬天,当百花早已凋谢时,有一种花却在不被人注意的墙角里独自开放,她昂首挺胸,不怕风霜严寒,也不怕受到人们的冷落,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如此导入新课,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的头脑里已经对傲雪凌霜的梅花有了初步的印象,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精彩的画面展现。

一般来说,古诗所描绘的人、事、物与学生的现实生 活相距甚远,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画加强直观性,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我绘制诗意画、放大插图,运用幻灯片、电视录像片,使用图景再现诗的意境,使儿童触景生情,融情于景。例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我绘制了彩墨画,突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讲《暮江吟》这首诗时,我用了两张幻灯片:落日余晖、新月强弓;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出示了松下问童子图……精彩的图画展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致,使他们更直接更迅速的理解了诗的大意和体验到诗人的情感。

3、美妙的音乐陪衬。

音乐美在诗歌艺术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音乐 表现力的三要素旋律、节奏、和声中,诗歌语言具备节奏感强的音乐性。所以教学中适当用音乐能去的良好的效果。比如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之前,自制录音带,配上略带抒情的钢琴曲,朗诵“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让学生边听朗诵,边欣赏乐曲,体会清新自然的暮春景色和儿童那种浪漫的生活情趣。

4、多姿的美读训练。

美读时学生与诗人发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地吟诵诗歌,缕缕情思便会从他们心底萦绕而上。我国的格律诗容易调动学生情感,它讲究对仗,押韵,平仄,读来朗朗上口,嘤嘤成韵,机具音乐美,令人百读不厌。因而更应让学生多朗读,细品味。 比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可先范读,以情真意切吸引学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孟浩然依依不舍的深情,节奏宜舒缓。“故人西辞黄鹤楼”乃叙事,朗读音调可稍低,“西”、“三”各在句子中间,应读重音。后两句写景,但从空阔恢宏的景象中却渲染出作者真切浓重的感情,“孤”、“远”可重读,表现故人独自远行和诗人寂寞惆怅,“碧空尽”要读成升调,朗读最后一句应渐慢,音量渐弱,显示舟行渐小,缓缓地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天际流”三字应读得轻柔舒缓,如静静的流水,表现出绵绵情意,力求生止而意无穷,情不尽。教者可范读,指导朗读(集体、个人、小组等),反复训练,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情景。

5、大胆的想象力的培养。

对我国古典诗歌研究颇有建树的袁行霈教授指出:意境 是主观情意、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足以让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因此,古诗教学中应让学生大胆想象。比如学习《马》这首诗时,让学生大胆想象大漠的空旷壮阔,燕山的清凉幽静……启迪学生思维,在反复吟诵之后闭上眼睛细细体味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图景,将一幅精美的图画展现在头脑中,从而正真入境,陶醉其中。这样才能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第9篇:诗词鉴赏意境类教案

二、意境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分析思路

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1、解读全诗,勾其玄要。要总体把握意象、形象的特征(什么景、什么地、什么时令、什么人、什么特征) .

2、理清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有时诗中所描写景物比较复杂,要分清景物间的主从、详略、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分清景与情之间的并列、因果、互衬、交融等关系。

3、分析写景技巧,主要从三方面考虑:层次角度(时空顺序、动静虚实、色调冷暖、点面等),遣词造句(炼字及修辞手法),具体技巧(渲染、烘托、白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

4、体会意境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达志向,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等。

5、语言组织:先分后总,联系诗句,分条作答。

三、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失误】

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常用术语】

雄浑壮丽 雄奇险峻 辽阔苍茫 清幽明净 闲适恬淡 恬静优美 萧瑟凄凉

孤寂冷清 肃杀荒寒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 宁静恬淡 安谧美好 清净悠闲 冷森幽僻 凄清冷落

萧疏凄寂 淡雅闲适

和谐静谧 开阔苍凉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

沉郁孤愁

四、答题示例 【例题1】(2012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问: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步骤一)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 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步骤二)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步骤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步骤一)全诗选取了商山旅店早起赶路时的所见之景: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枳花,描绘了一幅旅途之人早行图。

(步骤二)用昨晚温暖的梦境“凫雁满回塘” 来反衬旅途的清冷,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意境。

(步骤三)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的思念。 【题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问: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题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2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问: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题7】

〔双调〕 大德歌 · 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问:这首元曲中写了哪些景?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答:三处。“子规啼 ”引出“不如归”的思乡念头,由写景转入叙事,自然连贯。“虚飘飘柳絮飞”既是暮春实景的特写,让人触景生情;又写游子如柳絮般漂泊无定,因思乡而瘦削,还渲染了忧愁的氛围。“双燕斗衔泥”也写的是暮春实景,同时用“双燕”反衬游子的形单影只,用“双燕斗衔泥” 反衬游子的离家在外,暗写人不如燕,燕还有个窝。

上一篇: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下一篇:大一暑假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