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古诗词教学(推荐8篇)
贵州省遵义县乌江小学
陈金太
摘要:古诗词没有现代文那样直白,所以很多学生是望而生畏,就算能背,也对诗词表达的意思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体会意境。教了十多年语文的我,看过甚至听过语文名师的古诗词教学,自己也潜心研究,觉得古诗词的教学“趣”字当头,让课堂“妙趣横生”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趣味 激发 兴趣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精神营养,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子孙,而且古诗词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古诗词没有现代文那样直白,所以很多学生是望而生畏,就算能背,也对诗词表达的意思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体会意境。教了十多年语文的我,看过甚至听过语文名师的古诗词教学,自己也潜心研究,觉得古诗词的教学“趣”字当头,让课堂“妙趣横生”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古诗词教学。
一、“趣”味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诗词教学的导入要以“趣”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进行《早发白帝城》教学时,我在导入时便以谈话激趣:诗人李白写的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很美的画面。白帝城笼罩在彩色的云霞之中;长江之水白浪滚滚,一泻千里;两岸青山层层叠翠,江畔传来猿猴啼叫声声。这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的长江三峡美景图真令人陶醉。想学这首诗吗?学生听后产生好奇,学习兴趣不言而喻了。
如教学《长相思》可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老师问:“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是不是有什么想问的?”学生有的问“谁在长相思?”,有的问“作者思什么?”有的问“作者为什么长相思?”„„这样学生在课题的质疑中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以“问”激趣,学生定会碰发出思维的火花。
如学习《牧童》时,老师对农村学生这样导入:“同学们放过牛、羊吗?放牛、羊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代的孩子放牧后的情景。”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和古人的生活对比,用“比”激趣,学生的兴趣不是乐在其中吗?
二、“趣”读诗词
古诗词的教学一定要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从而升华了情感,但读要“趣”在其中。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新课标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从新做了更明确的界定。因次教学古诗文必须改变以往的教法。应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方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古人对读的最好诠释。那么,怎样读效果才是最佳?如一位老师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读”的方式多,有范读,齐读,赛读,小组读,默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这样多种形式的读书方法,让“读”平添乐趣,读味浓时知文意。
读古诗词要以“趣”字当头。如老师上《静夜思》,老师和学生一边读诗,一边做动作。老师把枯燥的读书变成演读,学生喜闻乐见,乐在读中。
配乐朗读,回味无穷。如教学《长相思》时,不妨配上“风”和“雪”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放一首轻音乐加上老师感情朗 2
诵,学生在陶醉中领略了读的另一番“风景”。
三、“趣”唱共吟
优美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在教古诗词时,根据诗词中的内容、感情,配上符合感情基调和风格的音乐朗读古诗,能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愉悦。因为古诗是十分讲究音韵的文体,诗歌与音乐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为了让学生真正领悟古诗词的情韵,用音乐来配合朗诵、图片显示等,可以加强古诗词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去咀嚼古诗词的“原汁原味”。
为了帮助学生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我便教学生唱起了《水调歌头》这首歌。学生兴趣大增,两遍下来便学会了,接着便自吟自唱起来。突然,我灵光一闪,说:既然能唱, 我们把其他诗词也改成歌来唱吧?学生一片欢呼,教室里一片沸腾。不久,学生们欢呼雀跃:“老师老师,用黄梅戏的调可以唱《过零丁洋》。”“《乞巧》我也能唱。”„„
四、“趣”背诗词
在“趣”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趣”背就轻而易举了,但如果用“趣”渲染就能锦上添花。如教学《长相思》指导学生背时,让学生抓住“山”“水”“千账灯”“风”“雪”“梦”“故园”等词去背诵,在背时让学生想画面,边背边画出画面。这样以“画”促背,让学生背诵更容易,也为体会诗词的意境作了铺垫。
五、“趣”想意境
古诗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意境之美,在于以自身有限的形象,引发欣赏者无限的想象,以文字所描摹的有形形象,引发欣赏者想象中的无形形象,向读者提供想象的广阔空间,充分满足欣赏者艺术再创造的审美心理和欲望。意境,是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无 3
限的抽象想象的融合,是诗人之情及其所描绘的实境,与欣赏者之情及其所感悟的虚境的统一。其实古诗词的教学也是有章可循的。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去想象意境就能胸有成竹。如教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师生一起做动作一起背诗,其实师生已经陶醉其中,如作者一样身临其境,对诗的理解就水到渠成。
六、“趣”味深长
一个“趣”的开头,有一个“趣”的过程到“趣”的结尾,可谓“趣”味深长。教学古诗词用“趣”字贯穿始终,让古诗词教学增添乐趣。在学到情深意浓时,让学生写成短文,以“写”增“趣”,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同时,也锻炼了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如著名教师王崧舟上《长相思》时就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这样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读写结合,读写促悟。
古诗词的教学以“趣”为主,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定能让课堂其乐融融,定能使“拦路虎”向师生屈服。工作单位:贵州省遵义县乌江小学
联系方式:贵州省遵义县乌江小学
作者:陈金太
教龄:12年
邮编:563104
新教材中已有许多示例正是如此构思的,也有许多教师联系本地、本校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了不少生动有趣、切合学习内容的课例,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仅仅为着“有趣”,不考虑“实例”与学习内容、学生的经验和认识能力的相关性,而盲目地为每节课都添加一个牵强附会的“片头”的现象也随之大量产生了。例如,一教师为“同类项”这一课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其内容是辽阔的草原上牧民赶着牛羊的场面,画面、音乐非常美丽、动人。由此,教师引出的回题是:“牧人将怎样关好赶回的牛羊?”很显然,其目的是要引出一个“物以类聚”的道理,从而导出“同类项”的概念。诚然,这一设计也的确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有了兴趣。但是,用近5分钟的时间来引出一个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是否值得值得思考。
二、以合作激发兴趣
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在合作中学习肯定是好的方式。但是,讨论交流的滥用,甚至没有小组交流就是对课改的片面理解。例如,有的教师将“什么是负数”、“什么是直线”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交流各自所给的“定义”,学生实在是无从说起;又如函数的概念本来就是一个抽象而不易理解的难点,有教师在给出几个实例后,让学生用大量时间分组讨论,去“发现”这一概念,各组交流时要么不得要领,要么生搬书中叙述。
三、以情感激发兴趣
数学教学绝不仅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它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撞碰、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把他们当着学生去交往,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前提下,以真诚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还应把他们当成孩子去交往,允许他们犯错误,宽容他们反复地犯错误,相信并帮助他们在不断地犯错与纠错中逐渐成长、走向成熟;更应把他们当成朋友去交往,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拘时空、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力求与其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一旦浓浓的师生情建立起来,学生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在教育实践中屡见不鲜的事实。
四、以美学激发兴趣
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依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则数学美无处不在。只要有了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五、以意志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数学绝不是“娱乐性”学科,单凭兴趣而学是学不好数学的。皮亚杰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教育。”“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并让其充分认识数学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明白,没有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和百折不挠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同时,教师还应更多地创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历经磨难而获得成功的不寻常的快乐。
六、以成功激发兴趣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然而,客观地说,在普及教育的初中阶段,要想用一刀切的要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是不现实的。首先,教师要运用因材施教原则,分类要求、区别对待,采用“登门槛效应”,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积累成功中得到强化。其次,教师要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皮亚杰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予恰当的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当不多不少,恰使学生有一份合理的工作;教师应当考虑周到地、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当学生真正感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就是自己的时候,由此而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目前尚不能回避的中考、高考,数学每年都是最让学生伤心的一科,偏难的命题也是挫伤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因素。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自信心,中、高考数学命题必须降低难度。
“诗仙” 唐代诗人李白诗风雄奇豪放,绚丽多彩,同代诗人贺知章把他比作“谪仙人”,故后人尊称他为“诗仙”。
“诗圣” 杜甫的诗气势雄浑,多表达其忧国忧民之情。叶燮有“诗圣推杜甫”之句,后人遂称他为“诗圣”。
“诗魔”白居易的诗富有情味,雅俗共赏。他写诗刻苦,常常“狂醉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因此被称为“诗魔”。
“诗佛”因为王维的诗多禅味,故被称为“诗佛”。
“七绝圣子”王昌龄由于善写七绝而获得“七绝圣子”的美称。
“诗囚”孟效、贾岛二人作诗十分讲究锤炼字句,为诗拘囚,金人元好问称“长沙一湖累,郊岛两诗囚”,“诗囚”之称便由此而来。
“柳絮才” 晋代才女谢道韫因有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得“柳絮才”的美称。
“卜算子”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吟诗爱用数字,人们读后非但不感到枯燥,反而觉得兴味无穷,因而称他“卜算子”。
“郑鹧鸪” 唐代诗人郑谷因一首《鹧鸪诗》闻名于世,故人们送他“郑鹧鸪”的美称。
“许洞庭” 唐代诗人许棠因其《洞庭诗》脍炙人口,被奉以“许洞庭”之美称。
“谢蝴蝶” 宋代诗人谢逸爱蝶成癖,一生写过三百多首咏蝶诗,其中有“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的咏蝶名句,故获得“谢蝴蝶”的美称。
“袁白燕” 明代诗人袁凯因一首《白燕诗》闻名遐迩,所以人们称他为“袁白燕”。
“王桐花” 清代诗人王士祯因有“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风”的佳句,故被人称为“王桐花”。
“崔黄叶” 清代诗人崔华有“黄叶声多酒不醉”的佳句,故被人冠以“崔黄叶”之美称。
1、Chemistry 化学
古代的炼金术士们总想找到一种方法,将低贱的金属变为金子。现在通过原子裂变的原理表明,他们的这种想法并非一般人们想象的那么愚蠢。古埃及人入侵欧洲后,将他们所研究的炼金术,连同其命名al-kimia一起传入欧洲。后来,这个词变成alchemy,“炼金的人”叫做alchemist,最后成了chemistry。“化学”的概念就是从“炼金术”演变来的。
2、Geology 地质学
“地质学”是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Geology是从希腊语来的,ge即“earth”;-ology,“science”,即研究地球本身的科学。
3、Law 法律
“法律”是立法机关制定的、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Law在古英语中写作lagu,意即“something laid down(规定下来的事情)”。
4、Electricity 电
古希腊人常用琥珀制作爱情护符,确信戴着这种护符的人可以引来爱人。他们发现,磨擦琥珀可以吸引羽毛、线头等小东西,磨擦时会放出火花。他们就把这种磨擦起电的现象叫做elektron。来自希腊语elektor,意即“发光的太阳”,进入拉丁语后写作electrum。英语演变为electricity。
5、Atom 原子
古希腊人认为,特质是不可能无限止地分割下去的,越分越小,最后小到不可再分。他们把“原子”叫做atomos:a即“not”;tomos,“cut”意即“不能再分割”以后这个词在英语中演变为atom。尽管后来发现“原子”并非“不可再分割”,然而约定俗成,“原子”的名字仍然以atom流传下来。
6、Uranium 铀
“铀”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U,主要用来产生原子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曾用铀作实验,发现了放射现象。
Uranium这个词是从希腊神话中一位神的名字来的。1781年,英籍德国天文学家赫瑟尔(Sir William Herschel)发现了颗尚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于是他就借用了希腊神话中“天王”Ouranos的名字,命名这颗行星为Uranus。即“天王星”。8年后,德国化学家Kloproth发现了第92种元素。为了纪念赫瑟尔和他的行星,他命名这种元素为uranium,我们简译成“铀”。
7、X-ray X射线
X射线,又叫X光,或音译为“爱克司光”,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Konrad von Roentgen)发现的,因而也叫“伦琴射线”。
1895年的一天,伦琴正用一个真空管作气体导电实验,突然发现这种射线穿透了普通光不能透过的物体,这一发现使他十分吃惊。数年后一位好奇的朋友问这位教授:“你发现这种射线时,是怎么想的呢?”“我什么也没想”,他回答说,“我在做实验”。这位物理学家命名字这种射线为X-strahlen,译成英文为X-ray,这里“X”的意思是说这种射线的性质尚未探明,还是一个未知数。
8、School 学校
School这个词是从希腊语schole一词来的,意思是“闲暇”。在古希腊人看来,即些从事战争和搞政治的人是辛苦的,而只有“闲暇”的人才有时间读书学习。后来,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给青年讲课的地方就被称作schole,这个词以后转成拉丁语词school,后又被英语借用。
和school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词:scholar(学者)。同样道理,这个词是指那些有“闲暇”时间读书、研究,构思以及进行学术讨论的人。
9、Education 教育
教育,就是启发、引导、培养新一代。学校的教师是最主要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就是把学生内在的天资,能力引导出来。启发出来,而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教育”。英语educate一词的原始含义恰也是如此。这个词是从拉丁语来的e-即“out”;duco-“lead”,合起来就是lead out(引导出来,启发)
10、Astronomy 天文学
astronomy从希腊语来的,字面含义是“研究星球分布的科学”,astron即“star”;nemo, “arrange”,天文学,即是研究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的分布,运行规律,天体宇宙的结构、性质和发展的科学。
11、Geography 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的平原、山川、河湖、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因素的一门科学。Geography是从希腊语来的,ge, “earth”;grapho, “write” or “describe”。因此geography(地理学)就是“描写地球”的科学。
12、Geometry 几何(学)
geometry原指“大地测量”来自希腊语,ge即“earth”;metro, “measure”(测量)。现在的“大地测量学”
叫geodesy.13、Algebra 代数
Algebra一词是古代阿拉伯人从他们的医学术语al jebr(“断肢再接”或“正骨”)中得到的启示,从而为数学部分支——代数,创造了一个生动的短语ilm al-jebr wa’l-muqabalah,意思是“利用方程式进行简化运算”,意大利人将这个短语来了个掐头去尾,把中间的词变化为algebra,不过,这个词直到17世纪还保留着“正骨”、“接肢”的原始词义呢。
14、Anthropology 人类学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分布、起源、进化、早期的文化、信仰、习俗和人种的分类等的科学。
Anthropology在古希腊语中写作anthroplogos,anthros即“人类”,logos即“学习”,“研究”合起来也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
Anthrop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不过当时没有“人类学”的含义,而是指如何“对待人类”。
15、Rostrum 讲台
这个词现代英语里作“讲坛”,“演讲台”,“检阅台”等解,“(天安门)城楼“也用它,即the Tien An Men Rostrum。你也许想象不到,rostrum的原义竟是“鸟喙”!但了解一下这个词演变的历史,你就会觉得从“鸟喙”到“讲台”并非不合乎逻辑。
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的rodo,意思是“一点一点地吃”,渐渐演变成rostrum,意思也变成“鸟喙”,因为鸟是用它的喙一点一点地啄食东西的。后来rostrum又用来指古罗马战舰的喙形舰首。同时,古罗马的演讲台又是用战争中缴获来的舰史的“喙形舰首”和金属撞角作装饰,于是“喙形舰首”即rostrum,又成了“演讲台”、“讲台”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16、Library 图书
library来源于拉丁语librarius,意思是“拥有书籍”。它派生于liber一词,意即“书”或用来刻划字母的“树皮”。
不过,当今世界上多数图书馆已打破了“拥有书籍”的界限,除了书籍以外,还包括拥有报刊,杂志,手稿,文件,甚至录音磁带,幻灯片以及电影胶卷等。
17、Laboratory 实验室
这个词可缩写为lab,它来自于中世纪拉丁语词laboratorium,起源于labor一词,意即“劳动”。Laboratory的真正含义则是“劳动之场所”,在那里,许多科学现象和原理被发现,研究出来。
18、College 学院
这个词一般指综合大学中的学院,如哈佛大学内的文学院、理学院等;也可指独立的学院,如师范学院(a teachers college)、农学院(a college of agriculture)、医学院(a medical college)等。它来源的拉丁语的collegium一词,col 即“with”, lego, “choose”, 意即大学生是被“选拔在一起”到这里业学习的。
19、Academy 专科院校;军事学院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海伦的斯巴达姑娘,被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忒修斯(Theseus)劫去,海伦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ydeuces)——Castor和Pollux现在是双子星座的两颗明星——四处寻找他们的妹妹,然而没有找到,最后他们遇到了一位农夫,名叫阿卡得摩斯(Akademos),他提供了劫持人和被劫人的下落。作为对农夫有这样高的警惕性的答谢,诸神永远守护着阿卡得摩斯的园林。这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篇有名的故事。
后来,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在这座园林里授课,于是这座园林就根据阿卡得摩斯的名字被叫做academeia。柏拉图死后许多年,他的学生和信徒们仍在这时举行学术讨论。当然他却为后提供了academy这个意味着学习场所的词。
20、Museum 博物馆
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词Museion;意思是“谬斯神庙”。谬斯(the Muses)是主管音乐、诗歌、舞蹈、天文等九位女神的总称。他们喜居于希腊南帕那萨斯山脚下以及赫利孔山上的名泉之中。因此,至今仍有fountain of knowledge(知识的源泉),springs of inspiration(灵感的源泉)的说法。出于对谬斯女神们的敬仰,古希腊人把艺术作品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物品放置在谬斯神庙,即mouseion里面。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王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城建造的西方第一座收藏文物的博物馆,据说就是以谬斯命名的,这是一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博物馆,一直存在了将近七百年,后来焚于战火。
至今在欧洲国家文字中,不论英、法、德等,都把“博物馆”称作museum。
21、Paper 纸
摘要:自然界的魅力和神秘无处不在。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研究动物行为可以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自然,感受自然。动物的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任务,研究动物行为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进行动物保护工作。
关键词: 动物行为
动物保护
前言:动物行为是指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为了生存,就要取食、御敌„„;为了繁衍后代,就要生殖,这一切都是通过行为来完成的。动物行为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在理论上,通过行为方式的生物交互作用是进化的重要动力。在实用上,对动物学习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正文:
一、动物行为
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同类)、防御性为(不同类)、繁殖行为、节律行为(洄游行为,迁徙行为)、社群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各种行为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行为帮助动物更好的生存繁衍。觅食行为
觅食行为是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食物食动物进行一切活动的能源保障。与之密切相连的是贮食行为,各种动物都有贮食行为,如蜜蜂。这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利的。如:猫头鹰捉老鼠;蛇捕食青蛙。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争斗,如一顿美餐,迷人的配偶和地盘都会引起同种动物之间的相互攻击。不过,虽然每次争斗都很激烈,但都遵循一条有趣的规律,就是很少受到致命伤害。不知道是动物们之间约好的,还是不忍看到血腥的场面,毕竟都是同类。所以与动物的攻击行
为相比,我们也许应该学习他们对规则的执行力度。自然界中的攻击行为也是多见不怪的了。如;两只狗为争一块骨头打架,老虎之间为争领地大打出手等。防御行为
防御行为则是异种动物之间进行的保护自己,防御天敌的行为。又分为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初级防御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都起作用,它可减少与捕食者相遇的可能性,而次级防御只有当捕食者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者相遇后的逃脱机会。初级防御包括:穴居或洞居、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而次级防御则包括:回缩、逃逸、威吓、假死、转移捕食者攻击的部位、反击等。如:竹节虫拟态;乌贼释放墨汁。社群行为
动物的社群行为,是同种动物之间维持群体共同生存的行为。并不是指一群动物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典型的如一支庞大的蚁群和蜂群。动物的这一行为也应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人多力量大”。通讯行为
通讯行为指动物社群中要依靠信息的传递来达到行动的一致。包括视觉通讯、听觉通讯、化学通讯、触觉和电通讯。如:蚂蚁通过触须传递信息、蜜蜂通过飞行姿态传递信息等。繁殖行为
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正是因为动物的繁殖行为,动物才得以像人类一样把物种保留下来。动物繁殖行为主要包括识别雌雄动物、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如:蜻蜓点水;夏日蝉鸣。节律行为
动物的活动或运动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有节律性的变动,叫做节律行为。包括昼夜节律、月运节律(潮汐节律)、季节节律、生物钟。
定向行为
定向行为包括化学定向、视觉定向、听觉定向。
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动物行为大致分为两种:
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有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袋鼠爬到母袋鼠育儿袋内吃奶。学习行为
在遗传基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用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二者关系
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先天性行为很难形成学习行为
由此可见:1﹑任何一种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二、动物保护
动物在自然界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人们对他们的生存环境破坏,活动区域减小。人们对动物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产生近亲繁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很多的工厂排的废水、垃圾、废气,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改变它们的生活环境,使它们大量死亡。所以,现如今动物保护的问题已经成为可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做好动物保护工作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完善法律制度
我们应该对动物保护这一问题重视起来,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受保护野生动物的界定、种类及人工驯养繁殖和开发利用野生动物的条件作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各地方尤其是野生动物常聚的地区也应该出台相关地方法律法规,并实行打击违法盗猎、经营野生动物的案件、宣传教育多管齐下的方法,为野生动物谋求良好生存环境。在这方面,我国做的还是不错的,我国先后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森林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2、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对保护濒危动物是起着有很大作用的。就以我国来说吧,近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有效地保护了许多物种栖息地,使一些珍贵濒危物种种群得到恢复。我国建立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在国家林业局设立了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了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又在北京等全国22个中心城市设立了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办事处,使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和履行国际公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在公众教育方面,新闻媒体充分发挥作用,向社会广为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1994年公开销毁非法盗卖走私虎骨、犀牛角,1999年公开销毁藏羚羊皮毛以及查获云南瑞丽特大野生动物走私案等热点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增强了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3、加大动物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力度
进一步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群众及青少年学生加深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动物保护的行列中。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动物对于人类来说存在的重大意义,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捕杀动
物行为。
三、保护动物的重大意义
1、经济效益
无论家养动物还是野生动物都有一定的价值,人类猎取、饲养、宰杀动物的主要驱动力主要是经济利益。
2、社会效益
动物保护的社会效益要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建立文明的法治。提倡动物保护对儿童尤为重要,从小陶冶心灵,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
3、生态效益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保护各种动物就是保护各种基因,有利于人类更深层次的认识自身。家养动物物种及品种资源的多种多样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
结语: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人类不可能脱离动物等其他东西而孤立的存在。而在自然界中起着很大作用动物也是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依赖。研究动物行为,可以更好的让我们了解人类的“好朋友”,也能让我们对他们做出更的保护。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1、画眉生新月
靓妆似婵娟
2、水清鱼读月
山翠林沐光
3、水中有月原无月
云后无日本有日
4、楼高窗小可储月
峰平径长难藏景
5、箫声遥呼关山月
笛韵震破水底天
6、圆月照方窗,有规有矩
长笺写短诗, 无方无圆
7、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圆
浣纱激起湖面波, 浪平仍无
8、月缺月圆,缺似梳子圆似镜
潮起潮伏, 起如花朵伏如町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2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3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清诗纪事》
孤篇盖全唐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中秋吟月诗
(一)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中秋吟月诗
(二)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吟月诗
(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吟月诗
(四)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中秋吟月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月佳联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 明日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网友中秋吟月诗词选
芙蓉已遍萧湘浦,黄菊正倚东篱香。今夜秋清梦不成,故园何处不秋风
仲秋赏月名泉畔
元夜吟风古寺前
寄妾愁心江上月
随君夜梦镜中秋
士子醉吟江上月
佳人羞对镜中花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
窗含明月十分圆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虎踞迎风爽
溪流印月清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星 东林寺对联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妙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补充:
1、画眉生新月
靓妆似婵娟
2、水清鱼读月
山翠林沐光
3、水中有月原无月
云后无日本有日
4、楼高窗小可储月
峰平径长难藏景
5、箫声遥呼关山月
笛韵震破水底天
6、圆月照方窗,有规有矩
长笺写短诗, 无方无圆
7、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圆
浣纱激起湖面波, 浪平仍无
8、月缺月圆,缺似梳子圆似镜
潮起潮伏, 起如花朵伏如町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入无恨月长圆
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格)亮
雪飘梅岭 处处香山白乐(了)天
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月上柳梢头
一、精心导入,唤起兴趣, 让学生爱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内容中的角色,设计好简短、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导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关键,是学生学好课堂知识的前提。如:教学第四册《小鸭子》一课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见过小鸭子吗? 它是怎样的? 怎样用优美的词语来描述它呢?因为是熟悉的事物,学生顿时思维活跃,兴趣大增。然后,我紧抓住学生求证知识的心理设置问题。“同学们刚才对小鸭子描述了很多,用了很多好的词句, 但我们所描述的小鸭子还很不完整。老师这里有一篇写小鸭子的文章, 把小鸭子描写得非常好,我们一起学习好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便很快地转入到课文中来,主动地把课文中的语言同事物形象地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完成了教学内容。顺利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从一开始就爱上教学内容,促使我的课堂教学成功完成。
二、应用直观教具,引起兴 趣,让学生想学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各种直观教具,为聋生提供具体、鲜明的直观形象,发挥其对听觉的补偿作用,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捷径。
⒈以图激趣
学生大多喜欢五颜六色的图画。将一些静态的内容制成图片,不但易带而且使用方便。教学时,引导儿童根据课文的要求观察图画,一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则可以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启发思维,引起学习兴趣。如:《螳螂》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螳螂的形状。教学时要找其实物很难,但如果老师凭口讲述,就会很抽象空洞。即使讲得绘声绘色还是难以在聋生的头脑中形成具体的形象。 我利用彩色图片将螳螂的身体结构, 头、触角、腿、腹部、翅膀的部位、形状、颜色,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一目了然,很轻松地就理解了课文内容。
⒉以形激趣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借助电教手段,运用多媒体、录像进行课堂教学,其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事物的特性,体会出其中的意思,会让学生兴趣大增,通过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来很好地掌握知识。如:《小猴子下山》这一课,要使聋生从课文中弄懂小猴子下山后看见了什么,是怎样做的,最后为什么是空着手回来? 这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根据孩子们爱看动画片这一特性,把文中的小猴子制作得活泼、可爱,让其逼真的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心抓住。并在录像中观察: 小猴子下山后—玉米(摘玉米)—桃子(扔桃子、摘玉米)—西瓜(扔桃子、摘西瓜) —小兔(扔西瓜、追小兔)—小兔不见了 , 只好空着手往回走。通过认真观察,学生一下子便了解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来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难变 易,由形象到抽象,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得,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三、主动参与,产生兴趣, 让学生乐学
⒈精心设疑,想一想,说一说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蕴含在知识本身中的。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魅力,精心设计一些适合聋生思维水平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充分发挥想象,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好奇心促使聋生深入到课文中寻找答案,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如:《老山羊请客》一课中,老山羊看了看,一下子明白了,它想了一个办法,大家就高兴地吃起来。”是重点句,也是该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学透这篇课文,我从“看了看、明白了、想办法”这三个关键词入手,精心设计问题:“老山羊看了看一下,于是明白了,它究竟看到了什么?”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聋生兴趣高涨,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想象。有的说出了:是老山羊看到动物们面前的食物摆错了,明白了动物喜欢吃什么。有的却说:老山羊发现动物位置坐错了,明白了动物们应坐在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旁边,等等。接着我又提出让学生“想办法”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其想象,说出自己想出的办法。一堂课下来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思考、回答问题也积极多了。
⒉学做结合,动一动,做一做
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获得知识。我根据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这一特点,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 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动一动手, 做一做。如:在学完《老山羊请客》了解了什么动物喜欢吃什么之后,我紧抓住课文中的第七句话“老山羊想了一个办法,动物们就高兴地吃起来。”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制好的活动图片,采用插图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反复动手操作来帮助老山羊想办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就想出两种办法:①动物们不动,交换食物位置。②食物不动,交换动物位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兴趣始终是高涨的,对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这种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又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⒊开展比赛,试一试,比一比
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竞争,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知识。如:我在教学第六册《皮球浮上来了》一文时,首先在讲台边设计一棵树,用碗口粗的塑料管放在提桶中代表树洞。然后,在我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之后, 我对学生说:“谁能把皮球弄出来?”学生有的说用手掏, 有的说用树枝夹, 有的说用钩子钩等,他们为自己的办法争论不休。我抓住时机当场宣布:“现在,我们进行一场比赛。”话音一落,学生便磨拳擦掌,跃跃欲试。比赛开始了, 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盯住树洞。课堂上气氛紧张极了。上台参与的同学聚睛会 神地掏, 不时用手擦擦脑门上的汗珠。他们一会儿用手掏, 一会儿用树枝夹, 一会儿用钩子钩……却都不能拿到皮球。这时,我班的一名成绩较差、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何XX走上讲台, 只见他打来一桶水灌进树洞,皮球一下子浮上来了。全班同学齐声欢呼。通过比赛,哪种方法最好,孩子们已经一目了然了。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民风民俗。它可以说是诗词曲赋的余波,它比诗词曲赋更简明,更有神韵。建筑与艺术,书法与文学,都在这里变得直观,变得具体。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为戏台题写过一副对联:
二帝生,三王净,五伯七雄丑未耳,汉祖唐宗也称一时名角。其中拜将封侯,不过扛旗打伞跑龙套;
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曲也,李白杜甫能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总是沿街乞食耍猴儿。
这副对联,境界开阔,戏演的是历史,而历史也如戏:炎黄二帝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生角,夏禹、商汤、周武三王扮演了净角,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只能充当丑末的角色。那汉高祖、唐太宗称得上名角。其余的历史人物不过是充当扛旗、打伞、跑龙套的角色了;儒家经典《四书》《六经》是戏台上的念白和引子,诸子百家的言论是杂曲,李白杜甫的诗是唱词。此外,那些咬文嚼字的文人,为了生活写写画画,这和沿街乞讨耍猴行骗的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一副对联,话尽千古风流人物。雄视历史,点化生活,有情有理。
对联,是一种民风民俗。婚丧喜庆,开业典礼,各种类型的大小会议,都会张挂一下对联的。
对联是传统的。它源于宋初期的后蜀。最早的一副对联相传是蜀后主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简洁而有气势。“新年”、“嘉节”、“余庆”、“长春”这些字眼,渲染出新年的吉祥喜庆。但是,这副对联,对蜀后主来说,却是一个亡国的预言。巧得很,宋朝灭后蜀后,新上任的成都太守姓吕,名 “余庆”;宋太祖的诞辰就叫做“长春节”。这位才子式的后主为自己题写了一副人生谶语的对联。
对联是现代的。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有一道让各省市出句对句的文艺节目。西藏自治区出了个很妙的上联:
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是藏语吉祥如意的意思。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对得天衣无缝!“乌鲁木齐”是回语――美丽的草原。
对联,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种典雅的的智慧游戏。下面以拆字联和回文联来谈谈这一特点。
先欣赏一下金朝的一位皇帝在琼华岛上和皇妃的对句。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皇帝和皇妃在琼华岛上赏月。皇上触景生情,吟出了上句:二人土上坐。皇妃望着一轮明月,对出了下句:一月日边明。出句与对句合成了一个很妙的对联,上实下虚,颇有气势。
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岳阳楼上,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两只螃蟹,呆在楼壁上,怎么也不走,像是贪恋这里的风景似的。后来大才子李白来到岳阳楼上,看见这两只“稀客”,沉吟片刻,题写四字:“水天一色”,一落墨,那两只螃蟹就“咚”的一声掉入洞庭湖了。原来,仙人吕洞宾知道李白要到洞庭一游,他想试试这位被人间誉为“谪仙”的才气,于是用法术,把两只螃蟹挂在楼壁上。李白一见,知道这是一个下联的谜语:“虫二”描写的就是眼前的景色,这个谜底就是 “风(繁体字)月无边”,李白以“水天一色”来对,真是自然天成。
说对联有下里巴人的流韵,是一点也不夸张的。“下里巴人,”是说它符合大众品味,“其和者众”。
有这样一则笑话:
古时,一个学监到一地去视察,遇见一位农民,学监想考考这位庄稼汉,随口说了一上联:
花园里桃花香,荷花香,桂花香,花香香花花花香;
那个农民回敬了一下联;
大街上人屎臭,猪屎臭,狗屎臭,屎臭臭屎屎屎臭。
上联听似顺耳,实则不合逻辑,桃花开于三月,荷花开于夏季,桂花开于秋天,“花花香”于花园是不可能的。对于学监故弄玄虚,信口开河的出句,庄稼汉用如此不雅的对句来嘲弄,也是一种智慧。
说对联是阳春白雪,更不为过。每一个中国人不可能不和对联打交道。结婚,有婚联;过生,有寿联;吊唁,有挽联;开业,有贺联。道观庙宇,茶肆酒楼,家居厅室,都是对联的栖身之所。对联既是风景的点缀,又是文化的象征。
婚联,数量最多,但我认为脱俗的少,大都落入“比翼鸟、连理枝”之类的俗套。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回文联,它顺着念倒着读都是一样的。就是用这种文字游戏的形式来表达一种情感,可以说是婚联中的`佳构。
在对联的海洋中,挽联的艺术高出婚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大哲学家金岳霖为绝代风华的旷世才女林徽因撰写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是言其貌,还是言其才?是叹惋,还是佩服?是写实,还是想象?下联“万古人间四月天”,写得哀婉凄艳。“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诗句,更是作者的发挥。工巧的对联中,有美好的追忆,有无穷的叹惋。不是哲学家作不出此联,不是和亡者有深厚的情谊也难为此联。
新月新诗广陵散;
奇人奇死破天荒。
――只有大才子徐志摩才担当得起这样的挽联。“广陵散”与“破天荒”相对,以典对典,工巧,贴切,是对徐先生功名事业,人品才情的经典概括。
那么,什么样的对联才是好的呢?
对联,就是要对而且联。上下联之间要求对仗而且相关联。但是上下联如果势均力敌,仅仅是合格而已。上联弱下联强或者上联实下联虚那才是上乘的作品。像上面所讲的“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就是这样的好作品。这样的对联读起来有一种气势,符合仄起平收的音节规律。
下面的几幅对联,是我所作,援引为例子来谈谈。
我曾为几篇小说题写过对联。
题《祝福》
前夫夭折,后夫暴亡,莫非克夫之命?怪谁?
娘家不收,婆家又逐,终成无家之人。恨天!
题《边城》
唯善唯美构建桃源世界;
至清至纯展现湘西风光。
题《荷花淀》
描写战争不见刀光剑影;
刻画英雄原是渔妇村氓。
这三副对联,自然工整,既概括了小说的内容,又有观点和思想。尤其是题《祝福》,庄谐并举,寓庄于谐,堪称上品。高天厚地,竟无一寡妇的立足之地;芸芸众生,竟容不下一贫妇!想当年,杜甫寄居四川成都时,门前有一枣树,邻居一个寡妇来打枣子,他从不惊动她。后来杜甫移居别地,就把这间草堂让给一位亲戚居住,这位亲戚为了防止别人打枣子,就在枣树周围围上了篱笆。杜甫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写诗劝阻,告诫他不要这样做:“堂前扑枣任西邻,无衣无食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柳却甚真。”西邻的这位寡妇,有杜甫这样的邻居,是她的福气。可是祥林嫂生活的周围却尽是篱笆,尽是冷眼,尽是嘲弄。“怪谁”?人无情;“恨天”,天无眼。
创作或欣赏对联,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上下对等
我为教育局春节联欢晚会撰写了一副对联:
歌以抒情,舞以壮志,载歌载舞,歌舞声中庆盛世;
诗而铭德,乐而颂功,亦诗亦乐,诗乐场里度流年。
上下对等,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点,只算是“工”,还没有达到“化”,艺术境界不会高。上面讲到有艺术的对联是上联弱,下联强,或者是上联实,下联虚。这样的对联,有回味,有气势,是仄起平收音韵形式的内化。
二、上实下虚
有一年的高考前夕,我题写了这样一联:
十二年梦想凝笔端,友情亲情,美圆七彩梦;
九万里风云奔眼底,高校名校,好凭六月风。
三、长点的对联要注意起承转合。
山之气度,水之情怀,磊磊落落,无愧如诗盛世;
诗以栖居,书以相伴,潇潇洒洒,不负似水流年。
四、富有哲理
在《敢问路在何方》唱遍的一年,我为一所学校题这样一副春联:
路在何方?在你脚下;
【趣谈古诗词教学】推荐阅读:
趣谈歇后语09-15
狗的趣谈作文10-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10-19
5古诗词教学反思11-13
小学生古诗词教学10-25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11-02
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11-05
古诗词解读的教学方法05-24
初中古诗词教学法初探06-10
略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