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的新使命

2022-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时代大学生的新使命

担负时代赋予岳麓书院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指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地方”。这个重要评价,高度肯定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赋予其新的时代定位,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伟大事业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谱写岳麓书院传承红色基因的新篇章。

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岳麓书院的新使命。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明确了新时代岳麓书院的全新定位,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是岳麓书院的政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个重要论断是对新时代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再强调、再动员、再出发。这是岳麓书院的文化使命。岳麓书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这一定位赋予了岳麓书院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我们要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结合点,从岳麓书院和湘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独特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来认识其意义,承担其使命。这是岳麓书院的育人使命。作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岳麓书院要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激励中华儿女把实事求是写在神州大地上,写进人民的美好生活里,写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

岳麓书院担当新使命有其必然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岳麓书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策源地,其内在逻辑是岳麓书院承载了内含实事求是的优秀传统文化,岳麓书院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孕育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毛泽东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创立者和重大贡献者,所以岳麓书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策源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地方,传承红色基因是岳麓书院的历史使命。岳麓书院承载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了经世致用的入世作风、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岳麓书院之所以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策源地,是因为岳麓书院承载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实事求是”匾额、“经世致用”的湘学精神就是其最好的诠释。岳麓书院孕育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精神,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孕育和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岳麓书院讲堂悬挂的“实事求是”匾额,是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所题,宾步程把“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1916年至1919年,毛泽东曾寓居于岳麓书院的半学斋,深受书院文化精神的熏陶。后来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课后,毛泽东曾仿岳麓书院,书“实事求是”作为中央党校校训。由此可见,“实事求是”匾额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是主要创立者,他把实事求是纳入党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其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这次考察湖南,总书记讲到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及毛泽东的重大贡献、毛主席为中央党校题写的“实事求是”校训,等等。这说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与毛泽东密不可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建设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毛泽东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创立者和贡献者,岳麓书院孕育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所以岳麓书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策源地的论断具有鲜明的指向和严密的逻辑,是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把岳麓书院建成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教育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就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这次总书记提出岳麓书院是党的思想路线策源地,我们要深刻思考、深入贯彻。高站位认识。岳麓书院是党的思想路线策源地,意味着岳麓书院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也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国学的文化场所,而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策源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结合点。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岳麓书院之行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关于实事求是的重要阐述,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点的特殊地位,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独特价值来认识岳麓书院在新时代的定位和地位。高质量研究。岳麓书院是党的思想路线策源地,这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要深入研究其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要深深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结合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重点研究岳麓书院的历史定位和地位、湖湘文化和思想路线的关系、岳麓书院对毛泽东的影响、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等系列专题。高起点规划。按岳麓书院是黨的思想路线的策源地这一定位来重新规划岳麓书院发展,大力拓展岳麓书院的现有功能,把岳麓书院办成学习研究宣传湖湘文化、传播国学的重要文化阵地,办成学习研究宣传党的思想路线、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党性教育基地。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作者:曹健华

第2篇: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新使命与新任务

【摘 要】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要在学深悟透“七个深刻领会”上下功夫。学校美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仍然存在认识不足以及软硬件资源配置、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与机制跟不上的差距。新时代学校美育要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实现两大转变,打好三大攻坚战。

【关键词】新时代 学校美育 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美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对文化文艺工作又提出明确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美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突破性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要切实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标对表。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和美育工作,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论述,深刻阐述了文艺和美育工作的地位作用、重大使命,深刻阐述了学校美育的价值功能作用,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首先要在学深悟透“七个深刻领会”上下功夫。

一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艺术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

二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从提升全体国民素质、汇聚民族共识、凝聚伟大复兴最深厚力量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

三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

四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文艺要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我们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

五是要深刻領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学校美育的价值功能作用。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美育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

六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

七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推进学校美育的方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这就要求我们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

学校美育工作必须不断增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同向同行,与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同向同行,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同向同行。

二、审视成绩与不足,明确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以来,学校美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要在全面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1.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一,以美育人导向更加凸显。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要求,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把握学校美育的育人导向,课堂教学、教材建设、课外校外活动、专项品牌活动过程中,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形成了学校美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动局面。

第二,美育课程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5月的《教育部深化学校美育改革督察报告》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93.5%的省(区、市)的音乐、美术课程的课时数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占九年总课时9%的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全国86.43%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管理。

第三,品牌示范引领成效显著。“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持续深入,“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精神,领略艺术经典,塑造健全人格”的价值导向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和喜爱;“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每三年各举办一次,“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展演特质,成为学校美育的示范引领;“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让更多青少年亲身体验学习,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第四,资源保障持续向好。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08 年的43.41万余人增加到2018年的71.70万余人,10年共增加28.29万人,其中2015年《意见》下发后的三年期间,美育教师增加了11.8万人。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2008—2018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由45.6%提高到93.8%,初中由59.8%提高到95.5%,平均提高了42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建立了较为稳定、专兼职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艺术场馆和教育教学场地逐步扩大。

第五,美育受惠群体不断扩大。近5年来,每年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200所左右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近87%的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了艺术类的课程教育,69%的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活动,并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艺术技能。

2. 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

学校美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学校美育的改革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形势变了,对学校美育价值功能作用的认识跟不上;事业发展了,学校美育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配置跟不上;学生需求变了,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方式跟不上;教育改革发展了,学校美育的评价方式和机制跟不上。

从工作导向上看,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养、重比赛轻课堂、重形式轻内涵、重少数轻全体的现象,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程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从资源配置上看,美育师资队伍仍然缺额很大,专职美育教师分布很不均衡,硬件设施设备亟待加强,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校际差别比较明显的现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从美育评价上看,美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没有解决,尚未建立与之配套的评价考核机制,美育评价仍未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评价的倒逼功能与杠杆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

学校美育在改革发展中表现出了三个不适应:学校美育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两个百年目标不相适应。学校美育仍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三、聚焦改革发展,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迈上新台阶

当前我们要围绕新时代学校美育“面向人人”的发展目标,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美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強全局谋划。

1.坚持一个指导思想

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倡导美育生活化、生活美育化,面向全体,在美育实践中纯洁道德、丰富精神、温润心灵、培育情操,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综合育人、协同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实现两大转变

第一,要转变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学校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功能;对于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审美与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审美修养,激励精神,温润心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学校美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

第二,要转变发展思路,提高学校美育治理能力。以统筹整合协调的改革思路,更新发展理念,补齐发展短板,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面向人人”的育人机制和长效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内部的统筹;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筹;加强教育、文化等部门合作,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整合资源,促进教体融合、教文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氛围,破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难题。

3.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打好深化教学改革攻坚战,解决学校美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做到“三聚焦”:(1)课程建设要聚焦“开齐开足上好”,在落实“开齐开足”这个底线要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上好”。(2)教学改革要聚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与技能+艺术核心素养+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美育项目教学,确保学生形成1~2项艺术特长。(3)美育实践活动要聚焦“面向人人”,既要做到全覆盖,也要给学生选择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中小学要大力推广合唱、乐队、集体舞、校园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博物馆体验学习等群体性实践活动,高校特别是专业艺术院校要坚持弘扬主旋律,扎根时代生活,开展主题性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以真挚的情感、鲜活的形象、平实优美的语言诠释伟大时代。

二是打好改善办学条件攻坚战,解决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要做到“三强化”:(1)多措并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在逐步配好的前提下,现阶段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师资不足问题,推动高校主动支持基础教育,实施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深化美育教育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美育师资。各地各校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多种形式配齐配好美育教师。(2)依据标准强化场地设施配备。中小学在按现有标准配备美育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高等教育要解决好学校美育场馆设施从无到有的问题,推动将高校艺术场馆纳入高校建设标准。(3)精准施策强化教育脱贫攻坚。建立城乡学校共享帮扶机制,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开展对口定点帮扶、支教扶贫等志愿服务,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确保农村孩子也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美育。

三是打好完善评价机制攻坚战,解决学校美育发展动力问题。要做到“三推进”:(1)学生评价要推进艺术素质测评。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强化结果应用。要认真总结有些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2)学校与教育部门评价要推进“硬指标”考评。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纳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健全问责机制,把美育评价的“软要求”变成“硬指标”。(3)政府评价要推进问责制实施。推动各级政府把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对学校美育政策落实不到位的予以问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两大政治问题,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特别重大深远的影响。学校美育要切实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完善学校美育制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动新时代学校美育迈上新台阶。

(作者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作者:万丽君

第3篇:建设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体系 是新时代产权交易机构的新使命

今天,产权界的盛会在“红色摇篮、革命圣地”井冈山召开,让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弹指间改革开放40年过去了,产权市场发展30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产权人相聚井冈山,共商推进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大计,意义重大。今天,我们大家还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产权界的前辈、开拓者高峦先生、何亚斌先生、郑康营先生、任胜利先生等,他们是我们产权界的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井冈山精神需要传承,产权交易事业需要传承!

今天,听了各位领导的致辞讲话、专家和嘉宾的演讲,作为产权界的一员新兵,我深受启发!深受鼓舞!下面,我围绕《建设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体系是新时代产权交易机构的新使命》主题,谈谈我个人一点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1 我国产权市场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我国产权市场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国务院国资委、中产协,特别是产权局等有关局办历届领导功不可没。

从1988年5月武汉诞生中国第一家产权交易机构开始,我国产权市场经历了15年的艰难探索阶段。2003年3月,國务院国资委成立以后,我国产权市场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2003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3号令),第一次以政令形式要求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此后,国务院国资委相继印发了《关于做好产权交易机构选择确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文件,努力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在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部委推动下,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发了《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提出“支持企业依法合规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变现的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和行业”,首次将产权市场与证券市场平行并列为“资本市场”。2016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会同财政部联合发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32号令),明确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转让行为一并纳入产权市场,在资产交易和变现的基础上,赋予了产权市场股权融资的资本市场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引领下,在国务院国资委和有关部委精心培育下,中国产权市场进入了资本市场定位发展的新时代。

2 建设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体系是产权交易机构的新使命

中国产权市场进入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理论体系建设、信息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风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国产权交易机构应当承担的新使命。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产权交易资本市场要遵循资本市场的定位精神,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以完善的信用制度保障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护各类投资人的合法权益。要借鉴证券交易资本市场的做法,积极推动建立以《产权交易法》为引领的产权交易制度体系。要研究产权交易资本市场本质特性和运行规律,为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要以互联网新理念和新技术为引领,建设网上全流程和网下便捷服务的交易信息系统。要扩大市场覆盖面,联合各类中介机构为产权交易提供全流程服务。要总结产权市场多次陷入整顿的历史教训,坚持“非连续、非标准”的交易方式,严格防范各类市场风险。要特别重视研究中国证券交易资本市场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继承和发扬“产权市场中国创造”的开拓精神和科学态度,同心协力打造服务国企国资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交投活跃、规范有序的新型产权交易资本市场。

3 我国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就

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行业协会成立以来,为中国产权市场规范和创新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法规,协助政府职能部门规范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行为;二是研究产权交易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反映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意见要求,提出完善政策和立法的建议;三是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和自律规则,督促会员规范执行;四是组织行业的培训和交流,提升业务水平;五是宣传和表彰先进,激励推动全国产权交易机构团结协作、创新发展。

产权市场进入资本市场定位发展的新时代以来,中国产权交易机构行业协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组织和引领全国产权交易机构按照“统一信息披露、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系统、统一过程监测”的“四统一”原则,建设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体系,取得了初步成就。据专家总结分析,这些成就主要包括六大方面:

一是诚信自律建设初见成效。2011年2月中国产权交易行业机构行业协会成立以来,分别于2017年4月和2017年7月开展了两批信用评价工作, 2018年7月开始了第三批信用评价工作。协会建立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制度、行业诚信自律机制,对提升产权市场诚信意识、规范产权行业信用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在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政策指引下,国务院国资委等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部门、产权交易行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产权交易制度和规则体系,确保了产权市场的有序运行和规范操作。

三是理论体系建设成果显现。理论研究是建设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基础。近年来,产权市场通过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举办创新论坛、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门成立咨询研究机构等措施,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同时积极促进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转化应用,推动产权行业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

四是信息体系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产权市场已实现注册、登记、挂牌、竞价、结算等交易流程的线上运行,形成完整的、支撑交易全流程的信息技术系统。同时,在产权协会的推动下,启动“全国产权交易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并组建专门的运维综合服务公司,为全行业互联互通、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打下了基础。

五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截至2018年7月底,全国具备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资质的产权交易机构有66家,覆盖除台湾、香港和澳门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产权市场积极吸收从事产权经纪、审计评估、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顾问公司、投资银行机构等各类专业服务主体成为会员,有效提升交易活跃度、完善了产权市场服务功能。同时,产权协会推动成立资本投资运营专业分会和董事分会,不断提升了产权市场的资本市场功能。

六是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产权市场通过接受国资委牵头,财政部、发改委、中纪委、证监会、工商总局等部门参加的对交易行为的定期评审检查,推动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纳入国务院国资委监测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认真落实各项监管要求,在做好国有产权交易风险防范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对创新业务的风险防控。

这六大方面的成果,充分展示了产权人探索有形的、非标准化的产权市场制度的执着、勇气和智慧,必将载入中国产权市场发展的史册!

4 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建设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体系的实践

面对产权市场发展新机遇,江西省产权交易所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山东、重庆、湖北、安徽、深圳、陕西、甘肃、贵州等省市兄弟交易机构的学习调研,结合实际,提出了“二次创业”构想:通过5年努力,争取在做大做强国有产权交易、国有企业增资和股权登记托管业务基础上,大力拓展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资产交易、环境能源产权交易、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文化体育产权交易等业务板块,按照“政府培育、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原则,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具有影响力的区域产权交易集团,加快建设江西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平台。近几年来,江西省产权交易所按照协会的统一部署,结合 “二次创业”构想,努力推进建设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体系。

4.1 不断推动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近两年来,推动省财政厅、国资委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完善出台了《江西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试行)》《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17年版)》等政策文件,不断强化国有资产进场规范交易。

4.2 积极参与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2017年4月25日,江西省产权交易所被评为AAA信用等级产权交易机构,为全国获此殊荣的15家交易机构之一,2018年7月16日通过中产协AAA信用等级复审评价。2017年8月14日,江西省产权交易所首批通过全省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检查验收。

4.3 开展创新发展理论研究

2017年,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委托江西财经大学开展了《江西省产权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课题研究。课题报告提出了我省产权市场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课题经专家评审,于2017年12月结题。

4.4 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

2016年以来,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加快推进建设“1+3”产权交易系统,即基础综合平台+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企业增资、实物资产转让系统,并实现了与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监测系统、协会信息发布系统和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对接。

4.5 强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学习借鉴湖北、广东经验,在全省推进“统一交易系统、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披露、统一过程监测、统一交易凭证、统一收费标准”的产权市场建设,通过设区市办事处、会员单位、经纪人,为全省各类产权流转提供服务。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完善服务体系。一是积极吸收审计评估、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成为会员,强化交易服务功能;二是免除会员年费,减轻会员负担,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实行竞价分佣制度,激励转让方及会员引进投资人参与竞买,提高交易活跃度。

4.6 加快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加快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公信力、公益性”平台。一是严格遵守政策法规,规范交易流程;二是认真贯彻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的政策规章,坚持落到实处不走样;三是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时评估和解决重大项目和重要业务流程中的风险问题。十五年来,江西省产权交易所没有发生过违规违纪案例。

5 江西省产权交易所成立15年来的主要业绩

江西省产权交易所自2003年4月1日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产协的指导下,在省发改委(公管办)、国资委、财政厅、金融办、工商局和文资办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省市兄弟交易机构的帮助下,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18年8月底,累计完成交易额近1000亿元。2015年,股权交易额在全国排列第9位,资产交易额在全国排列第5位。2017年,交易总额在全国排列第15位,企业融资交易额和资产转让交易额双双排列第9位,为全国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建设作出了一份贡献。

一是保障国有产权公开交易和保值增值。截至2018年8月底,累计完成国有资产交易项目3975宗,成交金额480.51亿元,竞价成交率达53.33%,增值率达20.8%。2015年5月,挂牌价为18.29亿元的江西中江集团100%股权项目,经过82轮网络竞价以41.49亿元成交,增值23.2亿元。

二是创造国企混改“江西样板”。截至 2018年8月底,已为我省国企混改募集资金40.1亿元。《江西省盐业集团增资实现江西“四个第一次”——江西省盐业集团增资扩股》案例,创造了国企混改“江西样板”。2017年11月,该案例荣获协会“典型增资案例”殊荣。

三是在“三去一降一补”中提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2017年8月以来,成功转让煤炭产能减量置换指标2125万吨/年,成交总金额12.52亿元。

四是处置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资产,助力化解金融风险。历年来,累计成交各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资产25.8亿元。2017年8月9日,挂牌价为11536万元的江西银行持有的某公司债权,经过19轮竞价,最终以22336万元成交,增值10800万元,增值率达93.62%。

五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促进财政增收。截至2018年8月,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共完成行政事业单位产权交易项目572宗,成交金额60.90亿元。

六是拓展企业登记托管业务,促进企业融资发展。截至2018年8月底,累计登记托管企业157家,办理股权质押登记1061宗,质押融资510.47亿元。2018年6月26日和7月10日,江西省产权交易所登记托管的江西银行、九江银行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分别募集资金72.6億港元和36.74亿港元。

七是开展环境产权交易,服务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17年6月12日,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首单2.1万吨林业碳汇减排量项目签约成交,开创了江西碳自愿减排量交易先河。截至2018年8月,成交林业碳汇8宗,共计3.443万吨。

八是广泛披露信息,建设江西招商引资大平台。15年以来,江西省产权交易所建设江西招商引资大平台,通过广泛披露产权转让和招商信息,吸引400多亿元省外、国外资金通过受让产权、增资扩股投资江西。

《产权市场 中国创造》是一部产权市场的创业发展史。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产权人的信仰情怀。正如书中所言:“中国产权市场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和创建市场制度的历史。探索有形的、非标准化的产权市场制度永无止境”。“中国产权人一定会把握今后几十年的发展机遇,抓住‘规范发展’不动摇,咬住‘依法依规’不放松,把握创新发展主旋律,恪守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交易规则,以满足市场交易主体需求为己任;中国产权市场一定能够在要素市场配置资源上发挥重要作用,一定能够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历史性贡献!”

(作者为江西省产权交易所总裁。本文为作者在“推进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助力国企国资改革<井冈山>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文章经作者修改)

作者:刘超

第4篇:探讨新时代招标投标工作的新使命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自2000年1月1月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笔者围绕招投标制度和供给侧改革的关系,探讨新时代招标投标工作所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及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招标投标工作。

一、招投标工作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各大经济体都在加紧谋划、抢占先机,如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等。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也势在必行。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需求管理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供给体系的调整。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大量的产能供过于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因此供给侧改革是必然趋势。

在我国经济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前,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个时期的“要素投入驱动”体现为粗放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和环境不友好性。在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支撑点,这将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规律。

(一)招投标制度是供给侧改革中制度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招投标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法律制度。《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是国际社会认同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基本准则。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招投标法律制度决定了国家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伴随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达到51.2万亿元,2015年达到56.2万亿元,2016年增加到60.6万亿元,招标制度正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根据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大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的招标投标市场金额达到20万亿元左右,占GPD总额的15%~20%。国内每年参加招标投标的企业占大中型企业的80%。主要的需求方和供给侧都在参加招投标工作,故招投标制度与供给侧改革密不可分。

(二)招标投标活动在微观经济中决定了供给侧的结构和质量

招标和投标是市场经济中典型的需求和供给关系,投标方就是供给侧。招投标的过程是市场经济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易合同的要约和承诺。

我国每年有超过20万亿元的招标需求,通过招标文件的要约邀请对投标人即供给侧进行直接引导,中标率高的企业,也在其所在的行业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因此,招标投标制度在有效地引导供给侧的结构和质量。

当然,招标投标市场中招标方的需求也不完全是由招标人所决定的。在实践中,招标需求往往是由众多投标人的供给能力所决定的。一是供给方有什么样的供给能力,招标方才能在既定规则的标的中进行选择。二是有些招标人存在需求模糊、产品指标和技术规范不清等问题,需要在投标人的协助下完成。三是信息的不对称性,致使招标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信息缺乏了解,只能以原有的技术要求来招标。所以,很大程度上,招标方只能在已有的供给结构中进行选择,就如同消费者去超市购物,只能在已有的货品中挑选。从供给结构的角度来理解,这正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经济模式的动力从需求转变为供给。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益,离不开招标制度,更离不开招投标工作。

二、完善招标制度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

客观地评价一项制度总是要结合它产生的历史环境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更要看它是否有助于实现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和初衷。历史地看,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从无到有,作为市场经济条件成熟的一种交易方式,充分发挥了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体现了市场竞争机制中择优原则的初衷。这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所处的阶段而言,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一)招标制度的历史沿革

现行的招标投标基本制度,特别是在程序和评标办法上,基本采用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规则。我国规定了两种评标方法,一是综合评估法,二是最低评估价法。随着《招标投标法》的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在招投标实践中,又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将综合评估法进行细化,使得价格成为最重要的评价因素;最低评估价法则被简单地解释为最低投标报价法。所以,名义上是两种评标方法,实际上都是以价格为主要评判依据的评估方法。

《招标投标法》立法之初,我国学习和借鉴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制度,有助于解决我国当时从价格入手促进更有效的投资决策。而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发展援助性机构,其制度更多适用于经济最不发达或者最贫穷的国家。其目的是通过发放援助性贷款及项目投资,为他们消除贫困和极端贫困。用很多专家的话来说,照搬世行的规则买不到好的东西。换言之,就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已不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

尽管如此,近年来,世界银行也在进行采购制度的改革,探索给予业主更多的采购自主权,让采购程序更加灵活。比如世界银行新版的采购框架从原来的8种采购方法增加到71种采购方法和市场比价方法,为备选采购方式提供了可能。世界银行专家将更多地把时间用在规划和合同管理工作上,其项目经理将更全面地了解最适当的采购安排,推动实现发展目标及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等。世界银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我国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完善提供了参考。

(二)招标制度的国际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并不使用这些制度,因为他们的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及企业信用体系相对成熟。他们在采购中通常较多地使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评判标准上则以综合评分法为主,招标方自主决定中标人,这种做法使招标的程序更加灵活。笔者曾在瑞士参与过多个公共工程项目的招标,例如在参与日内瓦公共体育场项目评标时,业主曾和评委们说,“这是我们瑞士的项目,品质是第一位的,不要考虑钱的因素”,这个理念也始终贯穿于瑞士所有公共工程的招标项目,这席话让笔者印象深刻。当然,在瑞士,法律对于公共工程的监督也是非常严厉的,工程的所有过程必须向公众公开,接受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从项目立项到竣工以及使用情况,政府要向议会汇报,而且项目的成败永远都记在执政党的名下,所以政府从不敢掉以轻心。曾经有华裔日内瓦建筑师和笔者坦言,“在瑞士图纸上划条线的钱,足够在国内砌堵墙。”

(三)全面修改我国的招标制度是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供给体系产能巨大,220多种主要工业和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生产能力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低质量、低价格,需求、供给结构不合理,高端、高质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沿用以价格为主要评判标准的招投标制度,必将进一步放大低价格、低质量的供给结构。由于在评标中过多地强调价格因素,实践中也经常出现企业低价中标后以次充好、弄虚作假,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企业投标中恶性竞争、“亏死自己,搞垮同行”、“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愈演愈烈,严重扰乱市场的经营秩序。诸如西安地铁电缆、江苏苏州元和小学“毒跑道”等低价抢标典型事件,都非常值得业界反思。

三、对招标制度变革的几点建议

对比研究中外招投标制度,我国的招投标制度有着自有的鲜明特点,法律调整范围比任何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的范围、内容都要广泛得多,这是由我国经济所有制的特点所决定的。尽管国家在实施多项举措促进民间投资,但目前的推进尚不足以完成政府融资新渠道这一“任务”。按照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投资和国有投资仍将占主导地位,包括政府消费在经济生活中仍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分类指导招标投标活动中不同的实施主体

在现有的招标制度中,我国实际上是采用一个招投标程序和一个评判标准来规范、管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采购,而且评价标准是以价格为核心的,这显然不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必须做出修改。目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要调整《招标投标法》的适用范围,即缩小强制招标的范围。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必将导致大量的采购活动无法可依和管理缺失。为此,笔者建议在招投标活动中对政府和企业两个不同实施主体进行分类指导。其中,依照世界惯例,对于政府消费以及使用纳税人的钱进行的采购,仍然坚持原有的法律程序和评判标准;对于企业主体的采购,在程序上应更加简捷方便,在评标方法上要更加关注质量和效率,并在评判标准中加入绿色、环保、创新和可持续等内容,淡化价格因素。

此前,很多地方和行业在《招标投标法》规定之外,增加了大量的审批程序,严重影响了招标投标的效率和招标人的自主权,导致现有招标制度没有真正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而是成为全世界最复杂的制度,并带来了成本的大幅上升。国家也在三令五申地要求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因此,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各级政府在招投标活动管理中的越位和缺位问题,亟需出台措施,清理没有法律依据的各项审批、进场和备案制度以及流程,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回归评标委员会的咨询地位,将决策权交还业主

评标委员会在招投标活动中,对内连接需求,对外连接供给,可它却是一个松散的组织,目前的制度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招标人参与评标过程的权利被弱化。招标人必须接受评标专家出具的评标结果,只有被动承担风险的义务。其次,评标委员会越位决策的现象经常存在。招标人确定中标人的行为受法定定标规定的约束,必须选择评标委员会推荐的第一名。第三,评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承担的责任是个人责任,也就说其只有权利,却不承担法律责任。如何消除这种权利、责任与义务不对等的法律关系,值得认真研究。此外,评标委员会的工作是否合格,也缺乏判断考核的程序和标准,更没有终止或者解散的明确规定。

为保证评标结果的供给质量,应让评标专家回归咨询职能的本位。在具体评标工作中,可以增加评标委员会只出具咨询报告、中标候选人名单不做排序等规定,把决策权归还业主,让业主有更多的供方可选择,让业主为项目承担最终责任,这与我国投资体制改革中“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担风险”的规定也相一致。

(三)“互联网+”招标投标是多路径实现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采购的趋势来看,电子化是改革的方向。过去,在供给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供给抑制表现出最大的特点是供给信息不对称和供给不充分,最终导致采购效率低下、采购成本提高。所以,互联网与招标投标的深度融合,成为多路径实现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招标投标将无缝对接供需双方,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一瓶颈问题,让招标方掌握市场,让投标方了解需求。同时,也使得新产品、新技术等创新的手段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因此,当前大力发展电子招投标,是供给侧改革落地生根的推进器。

(四)鼓励创业、创新企业参与投标,建立健全供给侧创新结构

创业、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招标活动中应该鼓励创业、创新。一般来说,创业企业大多是小微企业,受资质、业绩等要求限制,他们很难有机会参与招投标活动。在招投标制度的修改中,应当明确鼓励创业企业参与投标。投标人的条件设置上,要考虑到创业企业的特点,拿出一部分比例,帮助创业企业成长发展;应当还要通过招标需求的引导,鼓励企业创新,尽可能地多使用新技术、新标准参与投标。建议国家和行业组织,出台各行业新技术的基本规范,在招标中强制推广使用,加快淘汰落后的技术和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五)完善供给侧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当前,投标人重价格、轻履约等不诚信行为,破坏了竞争机制,降低了工程质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招标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招标投标领域,供给侧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完善,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是运用信用体系来管理投标人。

笔者曾经去新加坡进行过考察,新加坡主要使用短名单制度来规范、管理供应商的信誉,防止投标人低价抢标。投标的企业必须先进入这个名单,企业中标后,政府会持续跟踪项目的实施,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和弄虚作假的情况,该企业就会被列入黑名单,并永远失去投标资格。我们应统一诚信评价标准,通过信用制度供给,清理低端供给,优化资源配置。

四、招投标从业人员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先行者

供给侧改革中隐含了人的因素,制度、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终究需要人来完成。供给侧改革对招投标、采购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从业者作为招投标活动中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先行者,最直接接触供给侧,负责对接供需双方,实现供给需求,不再只是从事程序、知识和文本简单相加的工作。行业的发展要求,招标从业人员必须从程序服务走向专业化服务。

国家虽然取消了招标师的职业资格,但并非说明这项工作就不重要,这只是政府在转变管理方式。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招标采购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具有资深和专业的工作经验,职业化是国际化的趋势。招标采购人员在招标、采购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人员能力的择优对于供给效果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新时期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生力军。笔者建议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由国际标准、社会企业标准来替代国家认证的标准,由行业和社会共同推动从业教育,提升从业人员能力,促进新时代招标投标事业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招标投标事业正站在新时代供给侧改革的制高点,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只要认真应对,招标投标事业的未来将大有可为。在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招标投标行业不能否定过去,而是要在新的起跑线上优化、创新改革,赋予《招标投标法》新的使命,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提高工业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和服务业等领域的行业标准。提升竞争能力,引导企业突出质量建设,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的百年老店,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做大做强我国的实体经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并肩负起招标投标人的历史新使命,开创新时代中国招标投标事业的新格局。

第5篇:新时代的新使命与新征程-授课搞

欢迎大家来到《形势与政策》微课程,本次微课的主题是“新时代的新使命与新征程”。我是主讲教师:XXX。

导入新课:

一个兴旺的民族必定顺应时代潮流,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把握时代趋势,一个伟大的政党必定开创伟大时代。接下来,请大家看一段短视频。(18秒)

正如视频中所说,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新征程谱写新篇章。新时代的新使命是什么呢?新征程要谱写怎样的新篇章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新时代的新使命。

PPT一:新时代的新使命 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来讲述, 1.中国各阶级为民族复兴做的努力 2.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

1.中国各阶级为民族复兴做的努力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各阶级做出了不懈努力:首先,跃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是中国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提出主张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圆梦模式。然后是农民领袖洪秀全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并形成的理想天国梦想。进而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大同世界的蓝图。最后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在《建国大纲》里边儿描绘的中国未来。比如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在三峡修建水库这些观点都不是共产党人的。但是中山先生没有能够来得及实现,最后实现者是中国共产党,所以我们才说中山先生是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追随者。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从鸦片战争开始,不屈不挠的中国人进行了坚决的,反抗斗争,各种救国方案都努力地试过了,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这就是我讲的2点

2.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

以实现共产主义和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了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在这9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具体而言,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边所强调的,事实也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给了几副图片一副图片是1927年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岗山的镜头,在一个镜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在中华民族的危亡关头是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全体人民同国民党联合,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我还给了一个镜头,那就是八路军作战的第一站。平型关大捷,所以当年八路军军歌里唱到了,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最后一幅图片是天安门开国大典的镜头,这是第一条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变革,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是第二个伟大飞跃,此图显示的是毛泽东在审查文件。还有一幅图片就是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场面。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我给了几幅图片第一幅图片,我们看到的是小平同志视察的一个镜头。是小平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下边一个镜头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一个历史画面。还有一个画面就是2005年胡锦涛同志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北京参观,开创了两国两党之间的再度接触。最后一个镜头表现了我们领导人的顺利交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可以说97年来为了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以上是第一个问题:新时代的新使命。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问题:新时代的新征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征程。新时代催生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十九大谋定的目标、擘bo画的蓝图表明,我们开启的新征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的新征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方式的新征程;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新征程;以人民为中心,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新时代的新征程

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的新征程

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方式的新征程

三、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新征程

四、以人民为中心,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

五、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的新征程

1、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是方向,第二是途径。

2、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3、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管事管人

4、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这是第一方面

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方式的新征程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是第二条。

三、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新征程

我们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便落后,中国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图片

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二是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三是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四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四、以人民为中心,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

2014年2月,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台。记者采访的时候,记者问:您的执政理念是什么?总书记的回答非常干脆。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来。在n次讲话里边习近平都强调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对中国历史经验一种深刻的总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五、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指出,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的机遇,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具体我们做了三项承诺

中国共产党对世界作出的承诺:

第一,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做贡献; 第二,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做贡献;

第三,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做贡献。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奋进新时代,牢记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我们相信:新时代的气象会更加恢弘,新时代的征程更加壮阔。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上新征程,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本次微课讲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6篇: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新使命与新作为

社区组织,是党和政府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干部,是最贴近老百姓的“官”,是政府与人民的“连心桥”,一言一行都代表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在新的时代,社区工作要顺应时代要求,社区工作者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把“一切为了居民、为了居民的一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新时代社区工作的重要性

这些年,随着我县“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化脚步加速推进,在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如此次“村改居”工程的实施,就存在着城中村功能区和城乡两种体制分割的矛盾,城郊村一些土地被大量征用,“村改居”规划调整、城市建设、管理与整个整体布局不协调等问题,有些村民担心村改社区后,相关身份、福利待遇会被取消,面对这些问题,由县民政局牵头,协调各社区组织,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将相关政策及时送达,消除了村民的顾虑,使得我县“村改居”调整平稳实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此,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新时代社区干部的新姿态

今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经过全县各部门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云和县行政村(社区)规模调整方案》顺利通过法定程序,初步实现了“并建制、并三资、并人心、促发展、促民生、促振兴”的目标。我县由原来9个城市社区增加到15个和1个居民委员会,并对城市社区的四至范围进行科学划分,有效拓展了城市社区范围,较好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从而,为打造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工作者

想要成为一名受居民欢迎的社区工作者,就应扎扎实实做好服务群众和各项管理工作,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浓厚感情,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社区是一个整体,想要和谐的社区环境仅靠一己之力是不可行的,需集思广益,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平时要和同事及邻里之间要多交流,多走动,脸上要常挂笑容,遇到困难,要主要伸手,努力营造出良好的社区工作氛围。

二是强化服务,踏实做好每一件小事。社区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区工作的特点突出,一切事务都和社区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日常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老娘舅”、“管家婆”的角色,不厌其烦的做思想工作,用真挚的感情,做大家的知心人。

三是端正作风,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正人必先正己,慎独慎行做表率。作为一名社区干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整个社区的形象,要树立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亲民爱民的的干部形象,既要要经常深入邻里之间,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内心想法,又要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节纠纷。同时也要强化党性修养,认真学习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精神内涵,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

第7篇: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论文3篇

范文一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系列重要讲话及对本学期课程的深入了解,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战略定位,是新时代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夺取新胜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对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与担子更加明悉,那就是,新时代要有新思路,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要有新变化,新时代更要有新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首先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概念,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强调指出“现在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总书记同时也指出:青年是我们新时代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和重要组成不封,“中国梦”我们青年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康庄大道,指引我们想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有为人民作出贡献的青春,才能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伟大的复兴之梦,仿佛初升跃动的朝阳,喷薄欲出。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

们,必须将其作为一生奋斗不变的信念,融入生活与学习之中,溶入我们日常之中,勇于拼搏,敢于担当。

从宪法的尊重与保障人权提到重要位置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从修改宪法选举”同票同权“,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在民主法治的道路上迈着坚定的步伐,稳步前进。我们青年学生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好的机遇和发展氛围,我们没有理由懈怠,唯有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毕生精力。中共十八、十九大也相继提出,要全面深化法治建设,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法制中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对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把握民主法治建设航船的大方向,闯激流,绕险滩,自觉地把个人成才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无数的成功者给我们青年一代作出了榜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临终前几小时还在工作。当朋友问他有什么事时,他回答:“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能够把一些稿子整理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每天黎明即起,坚持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六时的“科学知识讲座”;

著名画家黄宾虹生前每晚必画,一次可画8张;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每天观察天气,记录气象日记;

孙中山在国外流亡时期,经济十分困难,但他省钱买书,每天必读,他说:

“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是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年过七旬以后,由于积劳成疾,双目半盲,但他依然奋斗不息。他每天从清晨开始工作,一口气写作到下午5点半,6点吃“中饭”,饭后又继续写到深夜。1907年1月20日清晨5时,门捷列夫因心肌梗塞坐在椅子上去世,面前的写字桌上,是一本本写完的著作。他死去时,手里还紧握着笔。

建国短短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天巨变。从饥寒交迫到丰衣足食,从技术落后到领跑国际前沿……中华巨龙在腾飞!而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生活的条件比他们更好,学习的环境比他们更优越,在全体人民共同筑梦“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指引下,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中华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必须负重前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努力,青年人责无旁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寄予厚望。为此,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应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修身立德。坚决做到“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伟大复兴奉献我们的热血和青春!

范文二

7月2日,习近平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讲话中强调: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的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青年一代的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期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情况下,都把忠诚忠实于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发扬不怕苦、肯吃苦的良好作风,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雨,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在顺境中不骄傲不急躁,在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抵得住风浪的冲洗、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坚决抵制任何妄想破坏民族团结和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阴谋诡计生存实现。

新时代青年必须敢于担当,勇担时代重任。时代将历史使命交给了青年,时代把责任担当压给了青年,这是党对青年无比的信任和重托,也是党对青年极力的鞭策,无论哪个社会、哪个年代,青年都将是最具有创新活力和富有责任担当的群体。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的力量。所以,新时代青年不能当井底之蛙,自私狭隘地等靠要,而是要增强

“四个意识”,勇担社会责任,坚决服从党的领导,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青年必须加强学习,积极进取。科教兴国、人才振兴,是新时代强国富民的重要堡垒。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青年一代的基本要求。青年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学习知识是青年的首要任务,广大青年只有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积累,才能让脊梁变得更加坚韧有力。要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等活动平台为载体,不断加强党的惠民为民政策知识学习宣传。打牢筑实理论知识根基,不断拓宽视野范围,更新知识结构网络,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竭尽所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志气、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肩负着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担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将贯穿着千千万万当代青年肩负的责任担当。因此,新时代青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增强对党对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凝聚人心、勇于担当、激发动力的有志青年,为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谱写壮丽青春篇章。

范文三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这三大历史性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青年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青年群体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未来“因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列宁指出,“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总是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我们是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无数中国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义无反顾、前赴后继。诚如毛泽东盛赞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党深知青年的作用,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高度重视青年,把青年群体看作是革命的先锋队、国家建设的生力军。

在推进涉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青年群体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之后,青年人不负所望,发愤图强争做“四有新人”,积极为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在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青年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争创“青年文明号”,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潮流;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之后,青年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祖国共奋进,积极投身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也产生了新的历史方位和环境条件。青年人具有知识、观念和创新优势,在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实施“四个伟大”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青年群体作为建设者的积极作用;

青年人具有体能、技能和智能优势,这一优势为青年担当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提供了必要条件。

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并对青年担当尽责、成长成才提出了六点期望和要求。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青年人要切实承担起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励志,立鸿鹄志”,并指出,“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新时代青年只有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新时代青年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持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奋斗中不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休戚相关,民族振兴与个体发展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在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广大青年应深刻认识自身所面临的时代际遇和历史责任,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和民族重托,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要有“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勤奋学习、锤炼身心,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过硬本领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广大青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追求梦想、担当使命需要依靠过硬的本领,而练就过硬本领则要依靠勤奋学习。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青年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不仅要学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实践中的知识。要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局中不断提升体能、技能和智能,要在感悟新时代、紧跟新时代、引领新时代的新际遇中持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思维的集成体。与此同时,要注重修炼品德。新时代青年要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自身的言行品格,自觉按照党和人民要求不断锤炼自己、完善自己。自身的提高是为了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材,而这一价值的最终体现则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中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第8篇: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詹妮 财务管理 080420069

摘要

目前,温室效应与极端气候成为了威胁自然环境的主要原因,它产生的危害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

关键字

低碳经济 责任 使命 保护环境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而如今极端气候频发,自然灾害接连不断,低碳经济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一)低碳经济概述

1、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2、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也许还有很多人认为《后天》、《2012》只是纯粹虚构的美国大片,全球气候变暖会议只是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的国际新闻„„而实际上,当全球的政治精英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人类争取最后一个机会时,地球变暖衍生的恶魔已悄悄地走近了你我,它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瞪着狰狞的眼睛,制造着一个接一个祸端。首当其冲的就是全球暖化,不仅带来了沙尘,还有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去年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在我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

虐。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而今年不幸就在我们身边,湖南地区5月份的连续干旱使得湘江的水位越来越低,而在6月初的大雨虽然缓解了旱情,却又带了了洪涝灾害,不少人在此次灾难中遇难。不单是在我国,在国际方面,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啸至今让我们心存余悸。而地震海啸后带来的连锁反应更是让我们手足无措。比如说,核电站的爆炸,海洋污染等,这些都给日本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带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这一切都警示着大家要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过度的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必将招来大自然的报复。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即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的低碳经济之路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践行科学发展观,响应国家政策,树立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一点一滴从自身做起。要做到践行低碳经济的先行者,我们大学生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1、加深对低碳概念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基本的环保术语内涵。如了解何谓碳源、碳汇;明晰碳足迹、低碳经济等“低碳”词汇的概念和内涵。我们大学生可以适当选修环境生态类课程,参加环保系列讲座,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环保知识,树立低碳新理念。

2、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加强节能减碳等环保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要根据当前全球的环境趋势,将

校园碳足迹研究、低碳建筑设计和评估等校园低碳建设作为重要的科研方向进行攻关,为学校和今后在社会上推广提供数据和技术上的支持。

3、加入各校环境保护类社团,积极参与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类环保活动。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与活力,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新生力量。鼓励大学生投身绿色校园建设,有助于推动大学校园和社会公众的环境教育,使高校成为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模范社区,引领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从点点滴滴做起,切实践行低碳生活。大学生应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切实落实在生活中。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倍;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仅可以调暗,或者干脆关掉;尽量吃绿色食品,多喝水,少喝酒和碳酸类饮料,高脂肪高糖等垃圾食品尽量避免;节约一水一电;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捐献旧衣物;珍惜粮食,减少餐桌浪费;多乘公共交通;种植绿色植物,优化社区环境;使用节能产品,引导市场消费。;尽量少使用和不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出门尽量步行,低碳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争取将自身碳排放降到最低。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

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必然要有负责任的公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经济,更应该主动践行低碳生活。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共同地球,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第1期 维普资讯网

2、《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 中国市场 2010年第16期 刘世锦

3、《低碳教育与高校的实践路径探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四期

4、《实践“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绿色大学校园》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

5、上文中关于低碳经济的定义均来自百度百科

第9篇:当代大学生四个全面的时代使命——四个全面学习心得课件

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当代大学生“四个全面”时代使命

The “four comprehensiveness ” Era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

学 院(系):

业:

学 生 姓 名:

号:

指 导 教 师:

评 阅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目录(请自己修改后,自己制定页码和目录)

当代大学生“四个全面”的时代使命

——“四个全面”学习心得

1.“四个全面”的背景

1.1时间背景

2014年11月,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推进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

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1.2历史背景

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总源头,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是姊妹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也就是说,“四个全面”是从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十八大精神的延伸、丰富和发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既面临挑战,也隐藏机遇,而“四个全面”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擘画出清晰路线图。

2.“四个全面”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四个全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进行的顶层设计、谋划的战略布局、作出的战略部署,同时从它的本原意义上说,它来自于实践、产生于实践,是由我国现实社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倒逼而出、呼唤而来。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两个得出来、一个提出来”,正是对“四个全面”提出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所作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 2.1“四个全面”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

任何一种理论和思想都有自己的定位,都会对社会产生或大或小的作用和影响。总书记在多次考察时,曾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并在不同的研讨班上,也曾多次强调了提出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论述了“四个全面”的理论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战略布局”是对“四个全面”最权威、最规范、最准确的理论定位。自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得到全党的认同,并成为我们党对“四个全面”表述的标准语和规范语。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2.2“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和辩证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有机构成。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也不等于个别的简单组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还是辩证统一的。

2.3“四个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如何贯彻落实好、协调推进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此作了详细具体的阐述,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继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第二,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吸取智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带领人民奋力开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三,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发扬钉钉子精神,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第四,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第五,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第六,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协调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第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第八,必须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保证正确方向、形成强大合力。

3.当代大学生“四个全面”的时代使命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时期作出的战略布局。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对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良好的情形下,“四个全面”又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怎样的时代使命呢? 3.1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继承与创新的时代使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梦,这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与人才保障,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开拓精神,观念开放多元,知识相对密集丰富,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之一,更应该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和践行者。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造就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善于寻疑,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成为未来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2努力学习,夯实基础,所学知识服务于人民的时代使命

中国梦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幸福安宁的生活。而大学生将来也要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所学知识为谁服务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我国,由大学生参与的支教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对学生关注和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和弱势群体,这是大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民的行动落实的体现。但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更多的大学生自觉树立起为民众服务的理念,使他们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服务民众的重要意义,在志愿性公益服务活动中锻炼服务民众的能力,并在职业岗位上真正为人民服务。

3.3 完善自我,积极进取,突破气我勇于担当的时代使命

2013年9月26日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当今价值多元、文化交锋、观念多样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仍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通过不断的人生实践,提高自己的道德践履能力和道德成熟程度,从而凝聚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正能量。

3.4 敬畏生命,躬身实践,关爱与保护环境的历史使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相待、和谐共处。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紧迫要求。当下,各个高校成立的环境保护社团环保小分队,还有大学生义务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都证明了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关爱。同时我们大学生也应该知道,对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责任行为不能仅局限在学校有组织的情况下,更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通过关爱、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向更多的人传达环境恶化、急需保护的讯息,通过点滴力量的汇聚,使环保的力量不断增加和扩展。蓬勃兴起,使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社会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正经历着第二世界大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正在加速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只要当代大学生抓住国际形势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深入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就会更快发展,综合国力就会较大的增强,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和历史使命必将实现

3.5 视野宽广,胸怀民族,以中国梦为个人梦的时代使命

没有一种梦想,比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加豪迈壮阔。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梦是唱响中国、响彻世界的时代最强音,二者贯通于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夙愿和不懈追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我们在新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而作出的战略布局。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人民的追梦征程描绘了总蓝图和路线图、施工图,为最终实现中国梦增添动力、扬帆护航。

马克思、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应运而生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建立宏图伟业、成就伟大梦想。

上一篇: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案下一篇: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