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022-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我们生活还是工作中,计划总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我们认清前进的方向,能让我们更顺利的实现目标,那么你会拟写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农村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摘要]农村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直面困难,大胆尝试、创新,综合性学习也同样可以在我们农村中学绽放光彩。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探索 创新 农村特色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在农村中学的实施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教师不重视或缺乏经验,学生参与兴趣不高,可利用的活动资源不足等等。农村语文教学如何迎接挑战,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针对以上问题,在农村中学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做了积极探索。

一、教师:积极探索,用心积累,做实践活动的引领者

《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教师要主动钻研教材,做到胸中有丘壑,实践有计划

在精心钻研全套语文教材以后,我们可以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在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目标:七年级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合作意识,积累语文知识,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八年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九年级重视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2.教师要主动做好指导工作

《课程标准》指出: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解决。教师的指导对于能力有限,资料来源严重缺乏的农村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而且必要。这种指导如果做到有分寸,它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还能大大减轻活动的难度,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应该在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形式,开展活动过程,展示活动成果方面都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

3.教师要主动创新,积累经验

在农村中学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主题和形式多样:如诗词诵读,经典书籍故事,出黑板報,改编经典课本剧,为经典课文配插画,办楹联知识讲座等;如拍摄户外优秀的广告,搜集整理农村对联材料,到村屯收集气候物候谚语等;如农村学生压岁钱使用情况调查,“上网”面面观等;如祭奠英魂,八月十五话亲情等等。教师如果能积极交流,用心积累,并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识,灵活借鉴,一定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学生:激发兴趣,树立信心,争做实践活动的小主人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1.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

激发学生兴趣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起点。我们的活动设计内容和形式既要贴和农村学生生活,又要符合学生心理。设计七年级上册第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时,考虑到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不多,口头表达能力也较弱,容易害羞。可以先让学生同桌之间讲讲最喜欢的童话、神话故事,激起学生交流兴趣后,再让学生互相推荐同学讲文学故事,鼓励学生信心,之后教他们将交流的成果用文字固化下来,最后再手把手指导他们形成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

2.树立信心

教师应该在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形式,开展活动过程,展示活动成果方面都给予学生指导,特别是在拓展到校外的活动过程中,农村学生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难免会信心不足,教师更应该多在社会交往方面加以指导鼓励,打消其顾虑。

要重视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情况的总结和展示。表达交流阶段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最为期待的环节。学生交流的也许是成功的喜悦,或是失败的体验,也可能是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和碰撞,这是学生参加下一次活动的动力。如果是直观的成果展示,不仅能扩大综合性学习的影响,也满足了青少年的表现欲,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3.培养合作意识

针对农村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实际,我们可以对个人兴趣、家庭所在村屯等方面综合考虑,帮助学生结合成合理高效的学习小组。

学生在合作过程当中因为急于求成,但又不善于表述沟通,经常会产生分歧、误解等情况,这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导致活动“搁浅”。教师除了及时了解情况鼓励学生,还应引导学生尽快调整心态,帮助小组成员积极沟通,相互理解,团结协作,使他们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促进者。

三、资源:立足实际,积极整合,使实践活动富有农村地方特色

要顺利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关键是要确定好主题及形式。农村中学受限于条件,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完全照搬教材提供的主题内容,大家的经验是:既要结合教材,又能根据农村特定的资源、环境等因素有创造性地进行改造、变通、完善并确定活动的主题。例如:在开展“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把主题改为“寻访身边的发明”,鼓励学生到村屯同学家里、田间地头去寻找农民自己发明使用的富有创造性的农具、科技小发明,并介绍给同学们,这同样可以锻炼说明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根植于劳作中的智慧。又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为“民俗风情”,我们可以将传统节日中农村习俗调查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单元教学中拓展富有农村特色的实践活动,如,开展“乡间里的节日习俗”之类的主题活动。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语文学习资源。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有限、落后,无法与城里学校相媲美,但农村地区的独有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民风民俗、古老的传统文化都可成为我们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例如:在自行设计的“爱家乡 爱母亲河”活动中,我们带领学生到镇上的小河进行观察调查,了解小河的今日往昔,了解疯长的“水葫芦”对水质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环境问题。环保课题虽大,但活动立足于现实,更直观,更有冲击力,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参与。又如:有位教师在上《专题 莲》时,充分利用农村“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的资源,在学校旁边的荷塘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分为三步:“赏莲”“画莲”“说莲”,由浅及深,由生活观察上升为精神领悟,既有经典文化的知识积累,又有独特感受的表达训练,很好地达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农村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直面困难,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大胆尝试、创新,综合性学习也同样可以在我们农村中学绽放光彩。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葛海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3]杨凤娣.在综合性拓展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J〕.快乐阅读,2013(9).

(责任编辑 韦淑红)

作者:陈峰蓉

第2篇: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手段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开展实践活动,只是一味地讲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不停地背诵或者记笔记,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锻炼,让他们学会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把理论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政治 课堂教学 实践活动 学生

政治学科中的很多内容可以与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分析生活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学政治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养成合作的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并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与合作。

一、政治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践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方式,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就是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最好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的基本问题,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政治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政治本身就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性,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存在着方法单一,只重视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知识的应用等问题。其实,在政治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师多是这样做的,先把重点的知识给学生讲解一遍,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即使学生把知识记住了,在做题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对问题的分析不透彻,不会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引导学生从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社会开展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未来学习的需要,是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需要和动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 综合实践活动的事实举例

政治课本中有很多的阅读材料就是生活中的某些情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启迪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例如,在讲解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环境问题,有哪些污染源,我们如何做才能减少环境污染。这样的教学不仅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还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也可以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分小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然后总结发表本组的观点,提出可行性的策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哪些是比较好的,哪些是有待改进的,这些都属于实践活动的内容。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实践活动不以知识为中心,能让学生在运用中理解知识,这样的课堂比起普通的教学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点,强调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走完中学时代。另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让教师得到锻炼,提高教学能力,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需要学习,教师也要学习,只有教师进步了,教学方法进步了,学生素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高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武云梅.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J].学园,2013(28).

[2]刘荣辉,张红军.初中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初探[J].政治课教学,2003(10).

[3]刘忠.浅议在政治课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中小学电教月刊,2008(8).

[4]张清.政治学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和思考[J].贵州教育,2006(15).

[5]郁杨.初中政治活动课该怎么上[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22).

作者:高素英

第3篇:审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弊因

【摘 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作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本校通过对农村完全中学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中审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弊因,提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建议,试图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农村中学生 综合实践能力 现状分析 管理弊因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我校(注:此处是指广州增城市派潭中学,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下文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对我校的教师、学生家长有计划的访谈,了解我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从中审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弊因,提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建议,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调查从我校初中到高中学生(从初一到高三)中。随机抽300名学生为样本(每年级随机抽样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300份问卷,回收300份。其中有效卷2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其数据的统计、处理运用Excel进行。

2.访谈法:通过对我校的教师、学生家长有计划地座谈、访问等方式收集调查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态度和认识。

见表1,认为有必要培养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241人,占80.9%;而认为无必要的只有18人,占6.0%。可见,中学生普遍认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意义。

见表2,认为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且活动开展正常的有89人,占29.9%;认为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无活动开展的有208人,占69.8%。可见,目前学校都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待落实。

2.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和形式。

见表3,中学生认为最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是小组活动的有211人,占70.8%;认为是个人调研活动的有59人,占19.8%,认为是学校组织的有36,占12.1%。可见,中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小组活动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

见表4,对于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认为是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的有41人,占13.8%;认为是与书本知识挂钩的有99人,33.2%;认为是兴趣爱好的有158人,53.0%。可见,中学生希望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是学生感兴趣的、又能与书本知识挂钩的综合实践活动。

3.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

见表5,对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指导,无从下手的有183人,占61.4%;缺少实践基地的有111人,占37.2%。可见,缺乏指导和缺少实践基地是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大困难,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4.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

见表6,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评价,评价主体是老师的有178人,占59.7%;是学生的有116人,占38.9%;是家长的有4人,占1.3%,没有社会人士参与评价。可见,对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几乎没有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

见表7,学校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评价方式,是档案袋评价的有179人,占60.0%;举办成果展的有81人,占27.2

%;撰写调查报告的有35人,占11.7%。可见,学校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5.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见表8,认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会影响学习的有9人、占3.0%,不会影响学习的有171人,占57.4%;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可以协调好的有118人,占39.6%。可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学习不是矛盾的,学生可以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见表9,认为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的有231人,占77.5%;认为无帮助的有45人,占15.1%;分不清的有22人,占7.4%,可见,中学生还是普遍认同综合实践能力对提高自身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6.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限。

见表10,对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认为是任务式的有103人,占34.6%;认为是无意义的有102人,占34.2%;认为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有93人,占31.2%,可见,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教育意义宣传不够,学生从中得到的收获并不理想。

见表11,对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认为是形式单一的有74人,占24.8%;认为是缺乏主动性的有182人,占61.1%;认为费用问题的占了14.1%。可见,目前学生对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主动性和组织形式单一。

7.教师、家长认为制约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因素。

见表12,在接受访谈的100名教师、家长中,认为制约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安全问题的有43人,占43.0%;认为是教师评价制度的有37人,占37.0%;认为是相关资源缺乏的有14人,占14.0%;认为是时间不足的有6人,占6.0%。可见,学生安全问题和教师评价制度是造成学校不能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因素。

四、审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弊因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最有效途径,而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只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分析目前我校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可发现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存在严重弊因。

1.农村学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匮乏、课程资源开发不足,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需要,制约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安全问题的过分担心与忧虑。农村中学虽开设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由于学校的安全教育与措施力度不足,考虑到“安全第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活动极少开展,绝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

3.农村学校中学生虽然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愿望十分迫切,但因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乏味、形式单一而难于激发学生兴趣,教育效果有限。

4.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评价导向存在偏差,制约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课的有效实施。

5.农村中学普遍教育经费及师资不足,缺少专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这也影响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课的有效实施。

6.学校、家长与社会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是直接导致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实效差的原因。

五、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建议

1.建议回归生活, 整合社会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计划,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利用当地农村的有效资源,挖掘农村中学的课程资源优势及其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时间,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自发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开辟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从而解决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有限,所需成本不足等综合实践资源匮乏问题。

生活是综合实践能力发展的原动力。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最有效、最易摄取的活动资源,它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综合实践能力发展所需的养分。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当聚焦生活、关注学生生活背景,让活动在学生生活世界中开展。

目前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农村中学教师应立足本土,充分利用当地农村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利用本地区有利的社会资源开展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了解、实践、思考、再实践去认识社会、掌握真理、学会本领、增长才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各地的特色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等,都是农村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资源。

2.建议制定相应的学生安全保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在高度重视学生安全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学生安全保障制度,完善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学生的安全自救自护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前,认真分析本次活动的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堵塞安全漏洞,有效防范安全事故。

3.建议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1)组织形式多样化。学校要组织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课题调研、劳技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学生可根据自已的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类型,多方位接触实践,实现教育方式多元化。

(2)时间安排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安排要经常化、制度化,时间安排合理化,如寒暑假、周末、节假日、课余时间等,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

(3)实践内容多样化。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及知识结构安排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立足于农村学校的实际,注重层次性和探究性,如自护自理能力教育、种养业调查、农村志愿者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实现实践内容多样化。

4.建议制订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

(1)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要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体验和感悟,关注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促进学生的反思。

(2)对教师的科学评价。教师评价应侧重于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结果记入工作量,与教师工作绩效挂钩,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3)对学校的评价。相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实践活动课时、实践活动师资、实践活动实施状况等,综合实践活动才不流于形式。

5.建议建章立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

(1)加强农村学校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农村中学综合实践资源普遍匮乏,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资源的建设扶持力度,创建融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

(2)完善协作机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应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由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家长代表、综合实践活动接受单位负责人、大众媒体代表等参与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协作小组,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持续开展。

(3)加强制度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应制度,确保综合实践课在列入课程计划的同时,保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序、健康地开展,以提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6.建议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1)要全面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人才价值,认清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2)要建立领导机制,强化学校领导的责任意识,提高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加大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把学生的实践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实现理论学习教学课堂和实践课堂的有机统一,形成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要加强扶持、监督。各级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切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措施,落实相应的课程设置,专项安排,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等等,促使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任务得到具体落实。

本论文来源于增城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立项课题——《农村学校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中的子课题研究。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加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督导,规范课程管理,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邓衍斌.农村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遇到的困难与应对[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9):116-117.

[2]殷世东.普通中学社会实践教育常态化开展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8,(4):85-87.

[3]吴志华.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科学,2001,22(5):23-53.

[4]王东.构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J].教育科学,2005,21(1):9-13.

[5]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杨晓红.中学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邱伯聪 黄见良 陈富斌 黄志毅 潘春辉 李银雁

第4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继续开展《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重点搭建好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的专题研究,努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策略,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全面总结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阶段实施策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而努力。

二、具体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九月份:

1.制订本学期的教学、科研计划。

2. 认真做好“十五”课题“运用现代教育网络,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的结题准备工作,撰写论文、收集课题相关资料。

3. 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调研活动。

十月份:

1. 通过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系统地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生活中意外”主题活动,动员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活动。

3. 每位教师准备上一节研究课。要做到课前思课、说课,课后组内评课、议课。不但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及时反馈,以指导促进教学工作。

4. 做好十五重点课题的结题工作。

十一月份:

1. 认真贯彻执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加强理论学习。

2. 做好参加“十一五”课题申请的工作。

3. 建立学生活动成长记录袋。活动成长袋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作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观察和评价等。

4. 丰富我校远程教育资源,将我校师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放入网站供大家传阅,充分发挥网站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作用。

十二月份:

1. 讨论校本课程开发有关问题,教师对活动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对活动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元月份:

1. 研究下学期的校本课程方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设计方案的内容、形式。

2. 讨论有关学生活动和教师工作

的综合评价方式,填写评价表,统计评价

情况,做好评价工作。

3. 做好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自我小结,撰写案例、教学反思、活动总结。

第5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黑田铺中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

一、初

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

(二)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

“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

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平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长:刘刚

副组长:唐荣

唐亮

员:刘宏伟

王建明

谢庭春

唐东方

高晚垟 欧阳远交

刘恒

谢俊强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唐荣

员:刘宏伟

王建明

唐亮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第6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

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

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

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

一、初

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

(二)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

“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

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平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赵大进

副组长:陈文东李文忠

成员:向长富武月娇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陈文东

成员:向长富武月娇王运雄、王作友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调查报告必须用word文档。提供学校网站录入。

第7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8年9月10日-14日

二、活动人员安排:

组 长:

副组长:

带队领导:

音乐会组织:班主任、 (周四晚)

每天早晨跑操、集合、整队: 班主任

三、具体安排:

1、周一活动课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家长阅读说明后,周二带回回执。

2、外出领导、老师会议碰头会:周二上午大课间(二楼阅览室)。

3、全体学生动员大会:周四下午活动课(报告厅)。

4、出发时间及乘车:9月10日早晨7:20学校集合上车,7:30发车;共16辆车,每个班一辆车。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跟随所负责班级大巴。其他人员随机坐车。主任和干事自驾,以防拓展期间出现紧急情况,负责接送老师和学生。

5、上车秩序:林维坚及各班班主任;

6、车标:xx(xx一中*号车)

7、带队教师职责:负责学生上课及住宿等日常所有的管理。中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抽调级部其他老师代替。

8、录像照相: 。

9、宿舍日常检查:男宿舍:葛 ;

女宿舍:每个楼层两位老师,由颜妮老师负责统筹安排。

10、返校时间:14日下午2:30——3:30回校

11、特殊体质学生:要求家长签安全保证书

12、安全和纪律:每一个项目都由实践活动中心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并全程负责。

13、安全公约:各班主任收好并交级部保留。

四、本次活动具体内容:

1、“生存体验”包括:应急救护、交通安全、防震减灾、消防安全、金工、木工等课程。

2、“素质拓展”包括:真人CS、激光打靶、信任背摔、攀岩、高空项目、障碍跑道、勇敢者道路、勇攀珠峰、毕业墙、趣桥世界、益智游戏、才艺展示等课程。

3、“科学实践”包括:科技教育、海模、航模、科学自由行、机器人、模型创意设计、光纤动画、电子DIY等课程。

4.、“专题教育”包括:海洋教育、陶艺、泥塑、电烙画、布艺、纸艺、篆刻、中国结艺、十字绣和刺绣、京剧脸谱等课程。

5、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心还组织学生进行联欢晚会、观看励志演讲等文娱活动。

五、活动流程安排:

1、制订并贯彻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预案和活动计划、讨论活动内容,制定好活动细节。

2、召开参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培训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次活动的有关材料,群策群力,研究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3、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活动,如果在活动中出现突发情况,分管老师要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领导,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4、每天要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小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对下阶段工作作出合理安排。

5、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评价工作。

6、总结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撰写活动总结。

六、本次活动需要注意事项:

1.学生需带的生活用品:毛巾、抹布、拖鞋、刷牙用品、洗头膏、水杯、少量的换洗衣物等;医务室不备任何药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准备相应的常规药物(尤其是特殊体质的孩子,一定要备齐自身体质需要的药品); 建议学生,背背包,不要带箱子。

2.学生需带的体育用品:有特色项目,跳绳、毽子、橡皮筋等。

3.学生需带的学习用品:中性笔、笔记本、彩笔(手抄报需要)、铅笔、橡皮、尺子等,没有必要带平时的作业和课外书到实践教育中心。

4.学生需带的文艺用品:参训学校准备一台晚会,时间在90分钟左右,所需个人道具自己准备。(晚会当天晚上,想参加的家长自愿驱车至基地,结束后自行返回。)

5. 不得随意进果园摘水果,禁止吃口香糖,学生只有在午间和晚休期间可以进宿舍,其他时间不得随意进出宿舍。

6. 禁止学生带手机等电子产品、手电筒、望远镜、管制刀具、扑克、游戏卡牌和钱财。

7. 拓展结束后的第一周周二以前上交学生感言,均为电子档。

8. 如有特殊体质的学生,请提前告知班主任,填写特殊体质学生信息表。不参加剧烈运动,有些比较容易激动的活动不参加,旁观。(一定要跟班主任嘱咐好)

9. 吃饭,唱歌,上课,跑操,睡觉,礼貌,作品,表演等都要拿出xx一中的一流水平,要有集体荣誉感,为xx一中争光。 10. 安全问题,重中之重。

基地的实际情况是:目前围栏基本完工,周围有山、水库和树林;教学课堂上的安全隐患(电烙铁、剪刀、钳子、胶水等);教师人员比较少,因此,家长一定要嘱咐好学生,注意各项人身安全,严格遵守基地管理。

课间:不允许离开上课楼层,不允许疯打闹。

宿舍:注意用电安全,窗户只能开一条缝通风,爱护基地公物。

校园内:不能私自离开班集体去玩耍,远离湖边。

11、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学生要注意宿舍卫生,卫生纸巾要放在规定的位置,并要时刻保持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卫生整洁。

12、学校教师原则上不允许参与学生的活动项目,并且也不允许和活动中心教师索取耗材。

13、活动中心有热水,告诉学生在喝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总之,为了让学生顺利度过一次有意义的拓展活动,在基地学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基地的纪律,对待老师要有礼貌,服从基地统一安排,听从老师指挥,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报告。班主任和学生会检查过程中,记录违反纪律的学生名单,一次违纪警告,两次违纪遣送回家。

xx一中

2018年9月9日

第8篇:中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课程目标

1. 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2. 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3. 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4. 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二、课程原则

(1)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3)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评价:

1、评价的对象:由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三部分组成。

2、评价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

3、对课程的评价:学校行政、教师和学生三部分合成。

4、对学生评价: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

(1)学习成果: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专题研究

论文等;

(2)多元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直至获得满意的他评为止。

5、对教师的评价:由学校行政和学生评价两部分合成。

四、工作重点

(一)、强化理论学习,贯彻听评课制度:

鼓励任课老师根据各自学科开发出一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通过网上或其他学习方式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框架结构》等,通过学习、讨论、交流体会,使教师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通过教育观念的改变,使教师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培养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让其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参加各级课堂教学评比。

(二)、根据实际,合理确定活动内容

1、从日常生活中生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原来爱吃肥肉,现在都偏爱吃瘦肉了;原来爱吃新鲜蔬菜,现在爱吃野菜了。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也都能成为活动主题。这些活动的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在易行。以往的活动

脱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忽视了现实生活这宝贵的资源,使学生的生活“沙漠化”。

2、从学科中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学科完全分开、割裂,可以大胆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的学科领域的知识,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科领域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3、从中外节假日中生成。

一年四季中,有许多中外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此外还有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有特定意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都能成为一个活动主题。如愚人节到了,同学们也纷纷赶时髦,相互开开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但是,对愚人节的来历和意义却一无所知。据此可引申出一个活动主题。另外,也可让学生对中外的节日进行对比。

4、从生存环境中生成 。

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我们应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 学生一旦确立了自己所关注的研究课题,只要环境许可,随时随地都能进入一种活动状态。它能激发学生主动生成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得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学生将伴着浓厚的兴趣,全

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会觉得快乐无比。

(三)确保活动时间,加强过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亲历过程,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自主构建,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我们要注重活动的过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为此,我们应选择“小而精”,简便易行的主题。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活动。

(四)、评价制度

本学期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计划制定、活动实施、总结、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第9篇:中学2012年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中学

2012年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学习,进一步端正教育观念和态度,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全校每一位教师乐于指导的课,让全校每一位学生乐于上的课。

2、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以规范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为重点,积极完善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系列内容。

二、目标任务:

(一)、调整综活内容,掌握指导方式。

1、课程内容的开发

本的课程内容,我们将以依托环境教育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和利用为目标,以课题为抓手,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学校提供主线,配以其他方面的实践活动。

2、课程实施的方式

课程改革倡导课程向青少年的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要求我们转变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A、组织形式

⑴个人活动:针对研究课题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走访、查阅资料、调查等形式写出调查报告。1

⑵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明确研究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写好小组总结,汇报研究成果。

B、教学形式

⑴ 任务驱动。向学生提出有明确具体要求的任务,引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

⑵ 集中与分散、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师针对性指导。需要利用一部分课内时间,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或由学生进行交流研讨;需要利用较多的课外时间,包括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由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的研究活动。

C、课程安排:严格按课标上课,走访、调查等内容可以适当调剂。

D、成立导师团(分年级定)

分年级确定指导教师名单,45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都要参与指导,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每位教师可以担任某一年级或某一班级的导师,本项内容将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二)、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要扎实细致落实教师的行为要求:⑴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⑵真诚地肯定学生的努力。⑶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⑷教会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做事有序;⑸鼓励学生尝试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并赞赏他们的成功;⑹遇到学生的纪律问题,学会冷静、善于引导,运用最利于见效、最人道、最科学的方法。

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综合实践老师不可随意挤占综合实践课

的时间或停课。

3、做好过程资料的搜集。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集体活动为主,每组4~6人为宜,每组分工要细致,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照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要让学生对调查的参考资料、书籍等进行记录。要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每次大课题结束,必须指导学生整理出一份活动报告。期末,每班各上交一份活动报告评比并存档。

4、评价工作。

一是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教学态度、成果显现等方面来评价。本学期要继续认真组织学习新的课堂评价方案及实施操作说明,在学习中加强认识,提高理论水平。同时提高每位教师的评价能力和水平,端正教学评价的态度和风气,使课堂评价标准真正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教学态度主要看教师能否按课表上课,能否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及时开展有关活动。成果显现,主要看每次活动的学生成长档案,指导学生活动的经验体会或优秀案例,以及学生、老师、家长的反映。二是对学生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点应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要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等提高和改变,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注重过程。教师要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帮助学

生建立全面的活动档案,包括相关的数据、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研究成果等。学生的每次专题(课题)研究要做到三有:有活动方案,与活动记录,有活动小结。老师以搜集到学生资料的信息进行针对性过程评价。

(2)尊重多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三、每月主要活动安排:

一月份:

1、各年级制定教学计划,聘请导师,拟定导师团成员名单。

2、迎新年,“绿的艺术”制作品展示。

二月份:

1、采用自学与集体研讨的形式学习研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资料和书籍。

2、开展以“春节的变化”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

三月份:

1、举行“感受社会,体验人生”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制订上报落实方案。

2、结合学习雷锋月,重点开展“走进社区”实践活动

四月份:

1、重点开展“走进农家”实践活动

2、组织书法、绘画才艺展示

五月份:

1、开展 “文艺展示活动”

2、组织“沐浴书香,健康成长”读书活动

六月份:

1、重点开展好“走进农田”实践活动

七月份:

1、重点开展好“走进家庭”实践活动

八月份:

1、重点开展好一项“调查”活动

九月份:

1、以军训和国防教育为主线,重点开展好“拥军”活动 十月份:

1、重点开展好“走进农田”实践活动

2、组织开展好全校“科技活动展示”

十一月份:

1、组织开展好全校“读书成果展示”

十二月份:

1、组织开展好全校“五进优秀活动展示”

2、进行“感受社会,体味人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上一篇:驾驶员聘用合同范本下一篇:邮储银行工作总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