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孤残儿童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爱孤残儿童(精选10篇)

关爱孤残儿童 篇1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了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切实做好关注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这一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活动顺

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和孤残

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集宁六中

关爱孤残儿童 篇2

关键词: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不断推进, 家庭寄养作为一种新型的孤残儿童养育方式在国内逐步推广起来, 许多城市在实践中因地制宜,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模式。但家庭寄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着缺乏完善的评估机制、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当前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加强家庭寄养工作管理, 完善家庭寄养过程中的不足, 切实提高其实施效果。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

一、家庭寄养模式探讨的角度

目前, 国外家庭寄养比较典型的模式是“英国模式”, 国内比较典型的模式有“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和“香港模式”, 国内学者在对家庭寄养模式进行探讨的过程中, 不仅对模式本身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也注重了不同模式间的比较。如张诚学在《英国、香港、上海家庭寄养比较》一文中, 通过对三地的服务理念、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的作用、服务的形式和流程、社会工作专业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寻找推动寄养工作发展的有益启示。

随着家庭寄养模式的不断发展, 国内许多城市在实践中因地制宜,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如李迎生《一种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一文对“昆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进行了介绍, 该模式是在昆明附近的几个农村开辟寄养点, 将孤残儿童安排由农村家庭寄养, 同时在市福利院内设立管理机构对寄养家庭进行支持与管理, 形成了一种城乡结合的、相对集中的寄养救助模式;周菊平《依托社区促进孤残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中介绍武汉在家庭寄养管理上融入社区环境, 与社区建立良好关系, 依托社区力量帮助孤残儿童融入社会, 从而形成了一种社区式家庭寄养。

家庭寄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可见我国孤残儿童的照顾方式已呈现从机构照顾到家庭寄养的趋势。相对于机构照顾, 家庭寄养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如满足孤残儿童普遍的情感需要、促进孤残儿童的全面发展、推动福利院功能的发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等 (王先进, 2007) 。可以说, 家庭寄养模式为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注入了新的内容, 符合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方针, 因而这种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目前, 我国家庭寄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 我们应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 批判地吸收国外家庭寄养模式的先进经验, 注重国内不同城市模式间的比较和借鉴, 不断提高我国家庭寄养工作的水平。

二、家庭寄养效果评价的角度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寄养模式对寄养儿童成长的多方面均有显著影响, 且多表现为更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吴鲁平对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的寄养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 探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效果, 表明家庭寄养不仅给被寄养儿童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如生理状况得到康复、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等, 也给寄养家庭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家庭更加和睦、家庭成员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均有所提高等。

综观研究, 学者对家庭寄养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为以下几个角度: (1) 对孤残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王子才对上海124例寄养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 得出结论寄养开始年龄小, 寄养时间长, 儿童的智力发育较好。 (2) 对孤残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平均调查指出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与寄养初期相比, 有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 且在生活技能、排泄习惯、语言表达等方面最为明显。 (3) 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影响。曾凡林对上海市的70名家庭寄养及31名在院的孤残儿童进行测量, 发现被寄养孤残儿童的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在院孤残儿童, 表明家庭寄养有助于孤残儿童的适应能力的发展, 而且传统的隔离式孤残儿童养育方式向融合式转变是成功的。

总之, 家庭寄养模式的发展, 适应了孤残儿童的需要。家庭父母的关心与照料, 使孤残儿童与寄养父母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了情感依恋, 弥补了心理的空缺;家庭环境为孤残儿童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发展空间, 同时家长给予一定的教育与示范, 为其生活技能的恢复和智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家长及邻里的交流, 扩大了孤残儿童人际交往网络, 有利于其融入社会。大量实践表明, 家庭寄养模式是有利于孤残儿童身心发展、帮助其回归社会的最佳养育模式。

三、家庭寄养效果提升的角度

家庭寄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何提高寄养效果, 完善寄养机制, 也是国内大量研究的重点。

1. 加强寄养家庭的招募与筛选

目前孤残儿童寄养家庭的招募方式主要有:通过政府的招募、通过媒体的招募以及通过亲戚朋友、组织机构的招募等。实践证明, 招募到合适的家庭是保障寄养效果的重要环节, 因此应考虑多方因素, 做好寄养家庭的招募与筛选工作。但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规范性文件只有2003年民政部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在实际实施家庭筛选的过程中, 许多标准难以规范与把握, 如家长寄养孤残儿童的目的等。因此, 在招募和选择寄养家庭时, 除了经济利益吸引寄养家庭外, 还应让寄养家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加强培训和学习, 提高照料质量, 促进寄养儿童的健康成长 (曾林凡, 2003) 。

2. 构建家庭寄养评估机制

评估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从多方面审视家庭寄养工作的绩效, 从而有效加强家庭寄养监管, 规范家庭寄养行为, 提高寄养效果。构建家庭寄养评估机制的核心是确立评估体系。家庭寄养工作专业评估体系是由评估框架与评估标准体系构成。评估框架包括寄养儿童、寄养家庭、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三个版块;评估标准体系是根据每个板块中的具体内容确定不同的评估点, 依据每个评估点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标准 (章淑萍, 2002) 。此外, 家庭寄养评估体系应贯穿寄养过程的始终如陶隽主张建立包括寄养前对孤残儿童及寄养家庭的全面评估、寄养过程中的各项评估、终止寄养关系的终结评估在内的评估体系。总而言之, 寄养前对孤残儿童的评估主要表现为身体、心理状况的评估, 以了解其是否适合被寄养, 对寄养家庭的评估表现为家庭成员素质、家庭环境、照料能力、教育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这两项评估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家庭寄养的匹配程度, 为保证寄养效果奠定基础;寄养过程中对儿童的身心恢复状况、智力发展情况、环境适应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 将对寄养行为起到有效的监督与敦促作用, 提高寄养效果;寄养终止时的评估可帮助寄养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3.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寄养工作

在美国, 儿童社工已有近百年历史, 社工在家庭寄养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满小欧在《论美国儿童寄养体系中社工的角色与职能》中介绍到, 美国儿童寄养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主要为个案管理和社会心理诊断, 包括为寄养儿童寻找寄养家庭、参与移交儿童的重要决定、将儿童安置到寄养家庭并进行监督、与寄养家庭合作、与儿童原生父母保持密切联系以及为儿童及原生家庭提供离开寄养体系后的照料。国内社工职业化建设虽起步较晚, 但大量学者已对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家庭寄养体系进行了探析。如李细香通过分析我国家庭寄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社会工作在我国家庭寄养工作的介入空间, 着重阐述了从寄养家庭选择工作、寄养家长培训工作、家养中断工作、资金问题与社会支持网络建立问题四个方面的介入。再如朱孔芳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研究个案, 试图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理念、过程、方法、技巧等进行研究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寄养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建议。由此可见, 社会工作在家庭寄养工作中有着较大的介入空间, 应灵活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等社会工作方法, 推动家庭寄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国孤残儿童的“韩国妈妈” 篇3

10年前,当姜美京来到沈阳,成为了沈阳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们的“妈妈”时,她非常兴奋和满足!她感到这些孤苦的孩子太需要她了,她也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从此,她全身心融入了福利院“大家庭”,十数年如一日地操持这些孩子们的生活,成了孩子们难舍难离、至亲至爱的“妈妈”。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很多孩子需要我

姜美京1964年出生于韩国一个建筑工程师的家庭。她出生时,家里租住的房屋,曾是一个孤儿院旧址。因此她小时候,经常听家人和邻居们谈到“孤儿”。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孤儿,想象不出孩子没有妈妈怎样生活?对没有妈妈的孤儿充满了同情。

后来,美京的家搬离了旧孤儿院。“但从小在我心中种下的梦却一直没有改变,我梦想长大后能去帮助‘孤儿’,梦想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个孤儿院的院长。”

自上中学后,美京开始参加福利院的志愿服务工作。考大学时,美京起初学习理工专业,而她内心却对社会福利专业抱有浓厚兴趣。

大二时,她参加了一次学校论文比赛。那时她爸爸正患糖尿病,她就把如何潜心研究帮助爸爸治疗糖尿病的内容写进了论文,没想到,这篇论文一举获得了全校第一名。师生们从论文中认识了这位富有爱心和献身精神的大二女生。美京随后也转入自己热爱的社会福利专业学习。

1991年大学毕业后,美京选择了去菲律宾大学社会福利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她在菲一边学英语,一边学专业,5年寒窗之后,于1996年毕业,获得了社会福利专业硕士学位。

1997年,姜美京第一次来到中国旅游,她打听中国大学里是否有社会福利专业的课程,想来中国的大学教授这个专业。而她发现,那时中国的高校里还没有开设这个专业,而社会上的专业福利工作者也非常缺,人们对此了解甚少。

回到韩国后,美京继续考虑自己的工作选择。她觉得,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对我来说,中国和韩国都是一样的。我要尽可能去帮助一个社会福利工作刚刚起步的国家,帮助那里更需要我的孤残儿童。”

这时,美京做了一个梦,梦见很多残疾孤儿在呼喊她!“他们那么需要我,不愿意让我走。”

于是,美京顺从自己心灵的召唤,决定去中国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并先到了沈阳学习中文。这期间,她认识了美国慈善组织亚洲医疗服务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并加入其中。一年的中文学习结束后,她便作为该慈善组织中国办事处的成员,被派往沈阳社会福利院照顾那里的孤残儿童。

“自1999年,我开始了新生活。当上了沈阳社会福利院的‘妈妈’。”

最初,家人并不支持美京。因为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妈妈舍不得小女儿受这份累。后来,美京把妈妈接到了沈阳,带她看了自己在福利院的工作状况,看了那些让人怜爱的孩子们的生活和变化。后来,妈妈的态度转变了不仅支持美京的工作,还和家人一道资助她,并帮助她在韩国募捐。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委派姜美京的美国慈善组织要派她去另一地方干另外的工作,而美京却感觉“妈妈”角色才是她最爱和最胜任的,她离不开福利院的这些孩子们。于是她决定留在福利院,把“妈妈”这个角色继续当下去,并和一位来自美国的“妈妈”艾莲娜一道,用爱心共筑了一个小家——“欢乐家园”。

从受慈善组织委派,到独立支撑一个抚养着几十名孤残孩子的“大家庭”,谈何容易。美京每天下班回来,一边和艾莲娜一道做饭、打理家务,一边通过网站和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联络美国和海外朋友为“欢乐家园”的孤残儿童们募捐。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大家庭”维持下来了,她们每年能募集几十万元的爱心捐款,为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训练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真为她高兴!就像妈妈为女儿高兴一样!”

一头浅黄头发的小明革,皮肤白皙,右侧脸庞上,一只大眼睛水汪汪的,惹人怜爱;而她的左半张脸,看了却令人触目惊心:从左眼睑向下,至左半侧鼻子部位完全深陷下去,呈现了一个血红色的“洼面”——医学上称之为面裂。

小明革2005年1月出生,刚出生几天,就被生身父母无情地抛弃在福利院附近的荒地里。当时正值数九隆冬,一位好心人发现小明革时,她已被冻得浑身青紫,送到福利院后经全力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虽然福利院曾经收养了不少残疾孩子,但像小明革这样息先天性面裂的孩子,大家还是头一次见到。福利院的阿姨们为她起了个名字叫“沈明革”。

面对小明革这张特殊的脸,美京妈妈被深深震惊了,更增添了几分对这个小弃婴的怜爱。她和艾莲娜认养小明革为“女儿”,明革从此有了两位分别来自韩国和美国的洋“妈妈”,全责照顾她的生活。

“自认了这个女儿后,我每天清早7时30分就驾车从家中出发,8时准时赶到福利院,开始照料小明革一天的生活。

“我必须每隔1个小时就要用面巾纸为她擦拭,还要定期用卫生棉球来消毒。一旦感染,就会危及这孩子的生命!”

由于小明革的鼻泪管已破裂,左眼根本闭不上,眼泪只能顺着裂开的面部向外侧流淌,如果不及时消毒,面裂内部就会受感染,可能会危及呼吸道功能。

“除了脸部患面裂外,小明革的身体非常健康!”美京妈妈像对亲生女儿一样,教小明革练习爬;练走路,还时时夸奖她:“明革,你真棒!”

2006年,一岁半的小明革在辽宁协和整形外科医院做了脸部再造手术,医院免费为她重新塑造了一张完整脸庞,为改变她一生的命运迈出了重要一步。

小明革就像“妈妈”的影子,美京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一步都不离。就连“妈妈”上卫生间她也跟着。有一次,她看“妈妈”蹲着如厕,回屋便效仿“妈妈”,再也不坐便盆了。小明革的听力极佳,每次听到“妈妈”用钥匙开门,她都会马上跑出来迎接,即使美京的动作很轻,明革也能感觉到。人们都说,这就是母女之间的‘心有灵犀”。

明革在国内做了3次脸部手术后,又去美国做了一次脸部矫正手术。她的面容渐渐在改变,她的未来也充满了光明。就在这时,一位美国朋友来福利院帮忙,看见小明革后对她喜欢有加,决定收养她。

2009年春,明革被美国的养父母接去了口临行前,她有点不愿意去,美京也舍不得她走。但美京却故意疏远她,让她尽早习惯离开“妈妈”的生活。

现在,明革和她的美国父母经常从美国打来电话。小明革在电话中唱歌、表演,呼唤着“美京妈妈”,这让“妈妈”倍感欣慰。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小明革生活得很幸福。“我真为她高兴!就像妈妈为女儿高兴一样!”

我做的都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

在美京照顾过的孩子里,让她最有成就感的是沈路平。

姜美京第一次看见路平时,他才3岁。“我觉得他很漂亮、很可爱。”

其实,小路平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生下来10几天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了。脊柱的残疾,使路平不能行走,大小便也无法自理。

后来的这些年,美京就一直做路平的“妈妈”,精心照顾这个让人,冷爱的孩子。

200i年时,美京帮路平联系在沈阳奉天医院做了第一次手术,2003年,又帮他联系了美国医生的援助,并陪路平赴美国佛罗里达医院做了第二次手术,手术的成功使小路平终于可以自己走路,日常生活也可以自己料理了

2002年,路平到了上小学年龄,美京又为他争取和正常孩子一样的上学机会,在美京眼里,路平就是个正常孩子啊!但城里的学校,因路平的残疾异样而不收,最后在美京的奋力奔走下,一所农村小学才接收了他。

现在,路平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离开了福利院去上中学。即便如此,美京还是经常和他保持联系,去看望他。路平的性格有点内向,和“妈妈”在一起时话很多,但一接触外人就显得生涩和沉默,美京妈妈就有意让路平离开福利院的环境,住到外面,有意识地锻炼一下他的独立生活和应对能力。

美京说:“路平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外语好,手也巧,他用电脑打字速度飞快,还能给福利院安装电扇,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翻译。”

美京妈妈现已帮路平找到了寄养家庭,希望他将来能自立于社会。“我希望他能考上大学,毕业后找个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不再成为社会的负担。我相信,他应该有更精彩的未来。”

姜美京觉得,“妈妈”这个角色很重要。孩子都有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他们又有残疾,比较敏感,渴望别人的尊重,有妈妈在身边,就能很好地呵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安全。

“至于耐心和宽容心,也是孩子们需要的。福利院的孩子一直在接受别人的爱,我希望他们能懂得爱别人,珍惜别人的爱。”

在姜美京看来,照顾这些孤残孩子不是什么值得发愁的事。每个妈妈都要细心照顾自己的孩子,都要面对孩子的淘气啊、不听话等等。“我和所有妈妈都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一个人考虑自己的得失太多,就会有很多烦恼,但我不计较这些。在福利院的工作,我并不是把它当工作来做,我就是孩子们的妈妈,我做的都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这话发自姜美京的心声。

我不想做“有你没你都无所谓”的那种人

一转眼,姜美京已经在中国的沈阳和孩子们生活了10个年头。她始终如一的辛勤努力,也换来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10余年来,她已帮助了70余名孤残儿童到国内外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帮助了200余名孤残儿童改善了健康状况,并帮助8名孩子具备了接受正常学校教育的能力。

姜美京每年都去美国各地参观多家福利院和残障儿童的康复机构,学习国际先进的特教理念和教学训练方法,回来便在“欢乐家园”进行试验,指导并传授给这里的老师和阿姨,并结合实际创新特教模式,现在“欢乐家园”智障康复班的孩子们既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又学习基本生活技能,为逐步走向生存自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些年来,姜美京不遗余力地通过自筹和社会筹资形式,为孤残儿童解决了生活、治疗、学习训练等费用400多万元。同时她还为福利院及“欢乐家园”购置了大量康复训练器材。她热心动员社会力量投身于社会福利事业,通过网络等方式争取了240余名外国志愿者,经常来“欢乐家园”做义工。她还想方设法牵线联系,为9名孤儿找到了国内国外的收养家庭。

现在,美京的“欢乐家园”不仅收养着脑瘫、聋哑、弱智的孤残儿童,还收养了不少各种残障的青少年,她担负起了教养这些孩子的义务,日复一日地教给他们基本生活技能,包括算数、语文、电脑等等,盼望着他们能早日回归社会,争取成为寓立于社会的人。

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人间过美京:“选择这样的生活,你是否后悔过?个人感情上是否有点缺憾?”

美京坦诚地说:“我对我的生活完全没有后悔过。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想做‘有你没你都无所谓’的那种人。我觉得一定有人需要我,我的一生一定要给那些需要我的人,那样他们的人生和我的人生,就都没有缺憾了。我天天被孩子叫‘美京妈妈’,心里很满足,只是顾不上所有的孩子,实在分不开身,我真愿意复制我自己,复制很多个。”

“我一直都为孩子们忙碌,常常会想到他们的未来,却很少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将来。我一心等我的孩子们早日长大,将来能够组织自己的家庭,生育子女,过上一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希望看到我的孩子们越来越好!”

“我45岁了,没有结婚,也没有买房。没有自己的家庭生活,这让我能全情奉献给孩子们,做好全职妈妈。并没有谁要求我这样做,这是我愿意做的,是我喜欢的生活。”

“有人说,你过了40,会后悔,我现在还没有后悔,也有人说,你过了60,就会后悔,我看着吧……但我觉得,永远跟孩子在一起,没有时间孤独,看到一个个孩子在你的抚爱下进步,你总有前进的目标,总会感到开心快乐!会有永远年轻的感觉。”

善良的中国人民铭记着这位韩国“妈妈”的爱心和真诚奉献!辽宁省在2000年就授予姜美京辽宁省政府“友谊奖”,沈阳电视台还为她颁发了一枚“平民英雄”奖章。2009年60周年国庆前夕,姜美京还荣获了中国政府为在华工作的外国人颁发的最高荣誉——中国政府“友谊奖”。

在享受荣誉之时,姜美京最惦记的仍是那些她离不开的孩子们。住在北京的宾馆里,她清早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阿姨们发短信:“今天是洗澡的时间,天气渐凉了不要忘记了给孩子们多加些热水。”

关爱孤残儿童 篇4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延边州福利彩票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与全州福彩投注站业主代表走进延边儿童福利院,共同看望了生活在这里的孤残儿童。

5月31日上午,延边福彩一行来到延边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了牛奶、饼干、新鲜水果等食品,详细了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并与这里的孩子们进行爱心互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

关爱孤残儿童是延边福彩中心践行福彩发行宗旨的具体体现之一,希望通过开展此类活动来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关心、帮助、关爱孤残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深刻的了解到福利彩票发行工作是利国利民、为国家募集公益资金的神圣事业,是传递希望、传播善良与爱心的事业。

参与活动的业主代表亲眼见证了发行福利彩票的意义所在,福彩22240231

探望孤残儿童新闻稿 篇5

——我院青年志愿者陪孤残儿童提前过“六一”

为弘扬文明新风,传递社会正能量,5月30日上午,我院10余名志愿者来到平顶山市爱之家孤儿院,为孩子送去们温暖和爱心,为他们提前送上节日的祝福。

志愿者们带着精心挑选的六一儿童节礼物和满满的爱心来到这里,想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一个特殊群体送去他们内心的祝福。据孤儿院负责人介绍,孤儿院现有十多名孤残儿童,他们因患有脑瘫、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等疾病而被家人遗弃,孩子的生活基本都无法自理,主要靠保育员照顾。缺少关爱的孩子们看到志愿者,拉着他们的手不肯松开,共同感受着这温馨的氛围。期间,志愿者还帮助保育员阿姨一起清理床铺,打扫卫生。院团委书记杜新珂详细的记录了各个孩子们的详细情况,以便将这些情况传播出去,让爱心传递下去。

恒爱行动孤残儿童倡议书 篇6

世界上最温暖的衣服是妈妈亲手编织的毛衣,穿在身上最幸福、最温馨;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妈妈的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当妈妈们为自己的孩子编织温暖的毛衣时;当孩子们穿着暖暖的衣服在妈妈身边撒娇时,您可曾留意到: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的群体---孤残、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对他们来说,穿一件妈妈亲手编织的毛衣,是一个梦想、一种奢望。

亲爱的朋友们,孤残、贫困、留守流动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最需要呵护和关爱。您可曾想过,一团毛线,就能编织一份心灵的慰藉;一件毛衣,就可以遮蔽严寒的侵袭;一份关爱,就会点燃他们生活的热情;一次支持,就能让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为更好的关爱孤残、贫困、留守流动儿童,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我代表全州的爱心妈妈向大家发出倡议:“伸出你温暖的双手,活动你灵活的十指,拿起手中的棒针,用爱心为需要‘温暖’的孩子编织一件充满爱意的毛衣。让他们知道身边有那么多人支持他们,鼓励他们挑战困难;有那么多双手送去温暖,为他们抵御严寒;有那么多双眼睛关注着他们,传递对他们的爱。”

“爱人者,人恒爱之”。亲爱的朋友们,给予别人的是幸福,自己收获的是快乐;给予别人的是温暖,自己收获的是满足;给予别人的是关爱,自己收获的是真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和谐。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共同努力,为孤残、贫困、留守流动儿童,为社会和谐共谱爱的华章!

倡议人:XXX

制度伦理视野下孤残儿童医疗救助 篇7

1 我国现行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安排

1.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发的法律

我国现行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体现在各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中,最高层面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发的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这些法律主要从整体、原则上鼓励发展儿童福利事业。

1. 2 国务院及其相关部委出台颁发的各项行政法规

涉及孤残儿童医疗救助方面的相关行政法规通常为条例、通知、意见、办法等形式,包括:《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通知》等。

1. 3 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及法律解释

涉及孤残儿童医疗救助的地方性法规一般为具体的实施意见。例如,江西省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合救助《关于全省建立城乡居民困难家庭儿童大病救助慈善基金实施意见》[2];江苏省镇江市《儿童大病医疗慈善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广西省《关于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实施方案》等。地方性法规是确保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因地制宜的开展实施,是对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做出更加具体的、补充性的规定。

1. 4 国际公约

《世界人权宣言》、《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儿童权利宣言》等,这些涉及儿童医疗救助的公约要求缔约国遵守公约内容,担负国家责任。

2 现行中国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2. 1 孤残儿童医疗救助法律制度缺失

孤残儿童由于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在其成长过程中极易受疾病的侵袭和外界危险事物的伤害,尤为需要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其利益。然而,我国并未出台专门针对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的法律。我国儿童医疗救助已实施一段时间,立法时机已经成熟,应尽早进行专门针对孤残儿童医疗救助的立法,为医疗救助制度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2. 2 现行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操作性及协调性不强

我国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工作是在中央和地方制定的政策性文件指导下开展的,中央政府规划制度的框架与原则,各个地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其执行模式多种多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导致我国儿童医疗救助制度的整体性、可操作性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六条规定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但对于开展残疾儿童的抢救性治疗和康复的经费及具体实施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难于操作执行。

2. 3 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规定纳入医保的病种有限

现行儿童医疗救助制度采取“坚持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的作法,不仅没有将儿童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肾功能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包含在内,而且对于所救助的大病种类和范围限制也较多。如《卫生部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优先解决十四岁以下儿童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类重大疾病,包括六个病种进行试点。仅此六项病种能够做到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的衔接,确定为报销目录内容,一旦超出目录则不能获得报销救助,使一些急需救助的孤残儿童可能因为病种的原因得不到救助。

2. 4 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不能充分满足现实医疗救助需求

我国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困境一方面是需要救助的孤残儿童数量巨大。据统计: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孤儿人数从2005年的57. 4万上升至2010年的71. 2万,五年间增长约24% 。0 17岁的各类残疾儿童共计504. 3万大约占残疾人总数的6.08% ,其中0 - 14岁的残疾儿童有386. 78万,占到0 - 14岁儿童总数的4. 66%[3]。另一方面是医疗救助标准偏低,医疗救助起伏线设置较高,封顶线设置较低,报销空间偏窄,大幅度降低了救助的实际效果[4]。

3 我国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

3. 1 制度制定者对社会救助认识的偏差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的法律法规,是因为政策制定者对社会救助认识不足。国家不仅要对孤残儿童实施生活救助,而且要对孤残儿童实施医疗救助使其实现生存与发展的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暴露于家庭之外,受儿童权利最大化理念影响,国家对孤残儿童的救助一直侧重于传统的生活救助,在医疗救助方面并未给予过多的重视。政策制定者这一救助理念的偏差直接影响相关制度的制定,致使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专门针对孤残儿童的医疗救助法律法规。

3. 2 制度设计与运行中的不公平性

我国目前的医疗救助制度之所以缺乏整体性与操作性,未明确统一的医疗救助标准,其原因:在医疗救助制度设计上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非均衡性,在医疗救助运行中又出现了地域差异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一种“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并出现城乡二元分割的医疗救助局面。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9》第 55、99 页相关数据计算

地域差异性是医疗救助制度运行中不公平的表现,其原因是我国地域辽阔,地域间的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同地域的人们享有的医疗资源不平衡。经济不发达地区,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越需要改善(见表1)。我国医疗救助的筹资方式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在出台医疗救助意见时没有规定统一标准,仅要求各地依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医疗救助[5],导致贫困地区负担较重的筹资压力,政府实施医疗救助的动力不足,制定救助的标准较低,进一步扩大了医疗救助的地域性差异。

3. 3 医疗救助资金不足

我国孤残儿童报销病种窄以及现有医疗保障制度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医疗救助资金不足。首先,医疗救助的经费预算份额偏少[6]。社会保障力度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当前国家的任务仍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能够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经费有限。其次,医疗救助资金的社会筹资机构不明确。受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单靠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医疗救助问题并不现实,同时需要慈善公益事业的帮助。然而目前我国的公益事业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制度还在建设中。再次,缺乏透明有效的监督机制。个别贪污挪用捐赠基金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公益事业的形象,使人们对慈善事业充满顾虑。

3. 4 忽视孤残儿童康复与防治方面的救助

现行孤残儿童医疗制度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的另一原因在于忽视了孤残儿童康复与防治方面的救助。当前医疗救助制度设计的目标多定义为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但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却很难实现。大部分因病致贫的人群由于没有医疗救助项目或患大病久治不愈而无法实现缓贫或脱贫。因此,另一个目标就值得重视:尽力避免社会家庭中出现新的久病不愈的现象[7]。当前出现因病致贫的问题,医疗救助效果并不好,是因为医疗体制的注意力只关注了财政投入,忽视孤残儿童的康复救助以及防治方面的宣传,致使一些残疾儿童错过了最佳治疗恢复期,并增加了残疾新生儿或者残疾儿童的数量。

4 完善我国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的伦理路径

4. 1 我国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应有的伦理价值取向

4. 1. 1公正

我国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首先应具备公正这一伦理价值取向。公正是一切制度的基本价值,是制度伦理的核心规范。制度公正包括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实质公正也称为分配公正,是指制度安排中对社会资源、要素及权益的分配结果的合理与正当。程序公正指制度安排中社会资源、要素及权益分配规则在制定和适用过程中的正当和公道[8]。WHO和SIDA( 瑞典国际发展合作机构) 在《健康与卫生服务公平性》倡议书中明确指出,卫生领域的公平性意味着生存机会的分配应以需求为导向,而不是取决于社会特权或者收入差异。因此,应立法确保孤残儿童获得相应的医疗救助权利,使其平等的享有卫生服务资源。

4. 1. 2 正义

制度的正义不仅是制度公正的补充,也是制度公正的目标和指向。制度公正主要解决分配的程序和结果“各得其份”的问题,只是社会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不是制度的唯一价值取向,因此,还需要借助制度正义。制度正义在分配领域中体现为补偿正义,即在制度公正的基础上,对公正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矫正与补偿。补偿正义是对公正制度结果的调节和对公正实施中问题的解决。如果说实质公正是按市场原则的第一次分配,那么补偿正义就是在分配公正基础上的第二次分配。[9]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是一项保障孤残儿童群体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再分配制度,再分配过程中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应体现公平与正义原则,应实现医疗救助制度的一体化供给,即实施城乡统一、区域均衡的医疗救助制度。

4. 1. 3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即将人本身为最高的价值或尊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主张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公民,反对任何人享有特权并且不允许以不公正的态度待人[10]。医疗救助应以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为宗旨,是一种对人类尊严的维护,应将医疗救助作为社会救助的一块基石,对于当前医疗救助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情况,政府应推行综合救助模式与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向陷入生活困境的孤残儿童家庭提供医疗援助与支持,做好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三种救助方式。

4. 2 完善我国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的具体措施

4. 2. 1 提升孤残儿童权利认识,加强医疗救助立法建设

将公正理念、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原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孤残儿童医疗救助。法律法规应明确孤残儿童医疗救助的对象、标准、方式、内容和程序以及救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等。将孤残儿童医疗救助的立法作为医疗救助立法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下来。

4. 2. 2 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促进部门之间合作

在完善孤残儿童医疗救助立法建设的基础上,真正推行“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管理机制,特别是加强民政与卫生、财政部门之间的合作。将原来分散在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的医疗救助资源整合,避免职能交叉、多头救助的低效状态[11]。

4. 2. 3 应用以人为本理念,完善医疗救助工作

政府应逐步推行综合救助模式,使孤残儿童“小病能治,大病有救”,将儿童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医疗康复项目等考虑在救助范围之内。医疗救助应逐步取消起付线的规定,适当提高封顶线,让身患疾病的儿童家庭获得更多的救助。另外,探索简便的医疗救助申请方式,简化办理程序。

4. 2. 4 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提高医疗救助能力

为解决当前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不能满足现实医疗救助需求,寻求建立以财政支持为主的多元筹资渠道,将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慈善援助、家庭自救模式相结合。此制度运行模式既体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又实现社会责任的共担,确保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摘要:我国现行孤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存在法律制度缺失、制度操作性及协调性不强、纳入医保病种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制度制定者对社会救助认识的偏差、制度设计与运行中的不公平性、资金不足等原因。对此,应在坚持公平、正义、人道主义的伦理价值取向基础上,加强医疗救助立法建设、促进部门之间合作、完善医疗救助工作、提高医疗救助能力。

浅析孤残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孤残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家庭是孩子情感孵化的来源,父母作为孩子的抚养者,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社会中还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称之为孤残儿童,主要是指被父母抛弃后由福利院抚养长大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加上被父母抛弃的伤痛深入骨髓,让孩子产生了自闭心理,不愿意与外界产生情感联系。在家庭的缺失,情感的枯竭中孩子表现出普遍的社交困难,情感孤僻等状况,这些负面的心理因素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一、孤残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孤残儿童由于自身特殊的经历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越来越复杂,纠结的心理问题,需要加以正确对待,如果处理不好会对孩子的发展埋下难以磨灭的阴影。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孤残儿童相比于普通孩子在心理上会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并且更加容易体会到孤独。在日常的生活中,极度的内向让孩子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遇事退缩,长期的负面因素影响不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孤残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心的自卑与自闭上。有特殊经历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表现出未成年人少见的成熟,但是内心也更加的自闭与脆弱,不愿意外人碰触自己的内心,更因为曾被抛弃的经历让孩子害怕与别人建立情感联系,在日常生活中遇见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不会向别人寻求帮助,在独自一人的煎熬中抵御外在世界异样的眼光.与此同时,孤残儿童相比于其他孩子也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与强烈的自尊心。由于内心的敏感度非常强烈导致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需要来自外界的肯定实现对自我价值的强化。倘若有与自己意见相反的观点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在长时间负面情绪的累积之下孩子的心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强烈的自尊心需要在自我保护中得以维系,但是孤残孩子不会将自己的意见表现出来,会压抑的心中,进而表现出明显的内向,不合群等行为特征的出現。除此之外,孩子由于担心自己被人抛弃的状况再次出现,会非常渴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一旦自己的行为出现差错就会产生强烈的自责心理,又没有将负面情绪进行适度的发泄,导致孩子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

二、促进孤残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在社会交流中促进孩子的社会化

孤残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敏感,自尊心强烈的心理状态,在长时间对自我情感的压抑下导致孩子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使得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够突出。所以,为了促进孩子即使修正自己的生活状态,需要在鼓励中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与人的交际中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关心。遇见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学会辩证的看待对方的想法,在彼此的协商之间妥善的处理问题。与此同时,在社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深入社会生活,在社会行为的模仿教化中调整孩子的行为特征。将孩子从自我狭隘的天地中解放出来,在社交圈子的建立中促进孤残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二)在自我建立中重建孩子的自信心

孤残孩子由于非常自已别人的想法,需要在外界的肯定中确定自我的价值。这种评价体系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因素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所以需要引导孩子从外界的评价体系中逐渐过渡到自身的客观认识。在孩子的自我教育中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充分调动自身的乐观因素,能够在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中实现自我成长,只有在独立人格的建立中才能帮助孤残孩子适应社会生活,为个人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

对于孤残孩子来说,自闭心理非常强烈,所以建立定期心理辅导机构非常必要。辅导人员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只有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够帮助孩子疏解心理压力。孩子的科学正规的心理机构的帮助之下,合理的宣泄个人的情绪,在正确思想理念的引导下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更加顺利的融入不同的生活环境。统一社会组织的志愿帮助也是让孤残孩子感受社会关爱的有效途径,可以参与注资捐款,图书衣物等多样化的形式满足孩子的需要,但是社会组织或者爱心人士在表现自己关爱的同时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让孤残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特殊性,不要给孩子产生自己属于弱势群体的错觉,采用更加自然,贴心的方式给人帮助,在注意孩子生活问题的同时更需要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帮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孤残孩子敏感,自闭,自尊心强烈,所以需要更多的关爱以抚慰自己受伤的内心,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为孩子的成长创建温暖,没有歧视与异样眼光的环境。需要鼓励孩子正确的看待,评价自己,在正面,积极思想的引导下帮助孩子与人交际,在社会活动的参与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孤残孩子是被世界遗忘的孩子,只有更多的关爱才能焕发孩子最为本真的一面,当社会爱心人士试图表达自己的善意时,需要让孩子的内心感受到尊重,重视,不要在俯视,救助等不平等的关系下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孤残孩子能够拥有同样掌控自己人生的机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美芳,庞维国.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3(2):15- 20.

[2]崔丽娟.家庭寄养对孤儿社会成长作用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1).

向孤残儿童献爱心活动倡议书 篇9

“爱心妈妈群”爱心行动一直在持续中,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助餐活动、为福利院家寄的小朋友六一献爱心活动、陪福利院孩子做手工活动、为福利院孩子上特长课活动、帮助福利院小孩子日常带养活动。减轻妈妈们的压力,我们正在组织向孤残儿童献爱心活动,来获取更多的资金帮助孩子们。第一期的活动是“爱心妈妈”走入社区活动,第一期产品为厨卫用品,采取礼包形式,价格略低于超市,所得利润全部放入爱心妈妈群的专款账户,专款专用。

我们深知社会上的孤残儿童还有很多,单纯依靠妈妈们的力量是微薄的。因此我们呼吁更多爱心人士的参与,不论您是“爱心爸爸”、“爱心奶奶”、“爱心爷爷”,请加入到我们中间来,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请您放心的是,妈妈们在这郑重承诺:我们将所有爱心款每一分都用在孩子身上,一切活动经费都由妈妈们自己解决,也欢迎社会人士的随时监督!

请您投入到2010年6月20日向孤残儿童献爱心活动中来,用这些善款帮助智残,伤残的孩子学到一技之长,帮助他们成为未来可以独立生存,且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相信:“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生活有爱才精彩!我们热切期盼您的参与,请献出您的爱心,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让关爱成为我们的习惯。

关爱孤残儿童 篇10

2012年1月4日清晨8时许,河南兰考县收养孤儿和弃婴累积超过100人的市民袁厉害家发生火灾,造成7名孩童死亡。尽管自2007年兰考县民政局就已认定袁厉害属于违法收养,但直至事故发生仍未执法。在政府尚不完善的收养、寄养制度之下,孤残儿童事故再次发生似乎难以避免。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作为历史上被最广泛批准的“人权公约”,规定“儿童在童年时期有权获得特别照料和帮助”。序言和不少条款都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创造一个有益于儿童健康发育和成长环境的必要性。而当孩子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孤儿、父母失职或者没有能力等)无法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时,应该由国家出面抚养。国家亲权的理念主张国家在充任未成年人“父母”时,应当为了儿童的利益行事,即以儿童的福利为本位。对于孤残儿童,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抚养责任和义务。

2005年,民政部启动了自1949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孤儿现状调查,并发布《我国孤儿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报告称,全国18周岁以下父母双亡及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共计57.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4.43;其中农村户口的孤儿占总数的86.3%。

2008年,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研究》中提出:“全国需要由国家抚养的孤残儿童428万人,而各类福利机构能够提供的床位只有3.15万张,仅能够满足需求量的0.7%。”

随后在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等机构推出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称,目前已开展家庭寄养的社会福利机构占有儿童收养任务的福利机构的50%以上,这些机构中有超过一半的孤残儿童委托寄养家庭照顾。

如今,中国尚缺乏统一的《儿童福利法》,而英国、瑞典、挪威等发达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早在上世纪就出台了儿童福利专门法案,并成立了儿童福利局等专门机构。而中国的儿童福利管理则分散于民政部、教育部、妇联及司法等众多部门中,尚未成立专门的全国统管儿童福利机构,客观上使儿童福利行政管理处于“虚化”状态。同时,由于政策缺失,已被收养的孤残儿童在教育、户口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根据1999年5月25日实施的《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规定,对于弃婴,需要公安机关出具“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再去民政局办领养证,才能报户口。一旦没有在获得弃婴的第一时间去办理有关手续或证明,或难以获得当事者或目睹者或派出所相关证明,派出所更无法补发有关证明。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的就业住房问题逐渐显现。

2008年,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曾联合下发“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公民捡拾弃婴的,一律到当地公安部门报案,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一律由公安部门送交当地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的抚养机构抚养。公民申请收养子女的,应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收养登记。”

而根据河南兰考县民政局主管救助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媒体回应时称:并不具备收养资格的袁厉害自1987年起收养共超过110名弃婴,民政局曾多次要求其放弃收养并交由政府,均得到拒绝。而面对“如果当事人拒绝移交,法律没有规定该怎么办”的情形,民政局没有强制执法权,无法强制将孩子送走。

在中国农村地区, 家庭和多代家庭, 是养护儿童的主体。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 绝大多数还在家庭中得到保护, 得到政府救助的人数非常有限。根据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调查, 养育人的年龄分布为: 50岁(含)以上的, 占总数的3 /4以上;在60岁(含)以上的, 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加强孤儿保障工作意见》以及一揽子制度和25亿中央财政资金,对东、中、西部地区孤儿分别按照月人均180元、270元、36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而这一补助计划则是由民政部门通过福利机构已登记的孤儿名单进行申请和发放,仅面向“父母双亡或事实上无人抚养”的部分孤残儿童。

与之相反的是,美国的儿童福利项目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大部分福利项目的执行都是以资产调查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穷人靠国家,余下的人靠市场”的制度设计原则。儿童福利项目安排非常详尽,几乎涵盖了儿童需求的每一个方面。

除收养制度以外,另一种儿童福利模式——家庭寄养的起源于发展,也同样对中国孤残儿童的生态环境产生的较为重要的影响。

联合国关于保护儿童和儿童福利,特别是《关于国内和国际寄养与收养的社会和法律准则的宣言》(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和关于在跨国收养中保护儿童和进行合作的《海牙公约》均认为,当亲生父母和其家族成员不能满足一名儿童充分而和谐地发育成长所必要的条件时,负责保护儿童和儿童福利的被授权团体,必须寻求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如果情况需要的话,可通过收养或长期寄养家庭照管,向孩子提供一个永久性的替代家庭,要比在一个机构照管孩子更好。

其中只有当孩子需要短时间照管的情况下,寄养家庭照管作为一种福利措施才可予以考虑。为了使孩子有可能最终同他(或她)的家庭重新团聚,必须计划寻找同他(或她)的出生家庭继续保持联系的机会。

1951年,英国精神病学家提出“儿童依恋理论”,提出机构教养使儿童失去了母爱以及融入社会的成长基础,并主张将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特殊儿童移出,走向家庭。随后,欧洲多国将大部分儿童福利机构解散,其中英国60%的特殊儿童为家庭寄养,而澳大利亚这一比例则高达90%。在美国,截至2007年约有542000名寄养儿童,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大约7名儿童进入寄养系统。

1997年以来,中国许多省份开始进行实验性的家庭寄养项目,天津、烟台、齐齐哈尔、南昌、开封、成都、莆田、乌鲁木齐、拉萨、北京共建立的10所中国SOS儿童村。其中“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在民政部随后的推广中被树为典型。2000年,按照《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的要求,民政部明确提出要“使家庭寄养成为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于随后的2003年颁布《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家庭寄养工作的管理、服务、标准及规范。

然而,实践中的“家庭寄养”模式仅仅是由部分地方政府投入所进行的“实验性工程”,不仅缺乏广泛的覆盖面,具体操作更呈现出各地纷纷“树立典型”的现象。2000年10月,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借鉴国内外家庭寄养新模式,与国际慈善组织合作,投入近70万资金开展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形成了以儿童福利院、乡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家庭5级共同参与的“本土化”农村监护网络。至今这种模式已开展10年。

理论上来说,中国“家庭寄养”是指由政府出资,由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由这些家庭为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服务,寄养儿童的监护人并非收养家庭,而仍是民政部门。

按照《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孤儿到14岁时便要送到社会福利院;寄养中途如果有人提出对这些孩子的收养,原有的寄养关系便自动终止。以南京市为例,2011年南京市公收养500余名孤儿,多半住在福利院,其余都寄养在郊区的社会家庭中。福利院根据国家规定,支付每个孩子每月700元的生活费;孩子的医疗教育等费用,也由福利院结算。先后有两百多位孤儿在寄养家庭中找到了“新家”,至今尚有103个孤儿生活在这里。但其中,几十名儿童因被涉外家庭领养而离开。

上一篇:结业演讲下一篇:牛年元旦贺词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