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复习时政热点

2022-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019高考复习时政热点

2014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

一、金融改革启新篇

【背景材料】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中国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

2014年1月11日,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考点探析】

《经济生活》角度: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使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3.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推动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

《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国政府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推进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试题预测】

1.2013年7月20日,央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

①促进银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③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答】A。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促进银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①②正确。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诸多因素有关,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不一定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③错;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有关,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不能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④错。故选A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不少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财政部表示,2014年将探索更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和手段。

材料二 金融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市场导向、高效而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化解金融风险,与财税体制和要素价格改革等相配合。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

(1)有人说,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靠政府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金融体制改革涉及国内国际多方面的问题,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为防范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风险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1)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加强对民间资本市场的管理和引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该观点看到了政府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的作用,有正确的一面。

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企业本身制定科学的企业经营战略,优化企业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小微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增强金融机构的信贷信心。故这个观点又是片面的。

(2)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金融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国内国际等多方面的问题以防范风险。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要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要加强金融合作与监管,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国内和国际的关系,防范和化解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风险。③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金融体制改革,要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应对改革中的各种风险。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金融体制改革涉及财政和货币、银行和企业、国内和国外等方面,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统筹考虑,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防范风险。

二、感动中国树楷模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10日晚上20时,“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于2013年10月启动,经《光明日报》等全国30家媒体组成的“感动中国媒体联盟”联合推选、网络公开投票以及评选委员会综合评定产生。最终,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考点探析】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群众爱国热情等,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能够进一步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举措。

《生活与哲学》角度: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感动中国人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人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试题预测】

1.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都有一段感人的事迹,体现出他们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和无私贡献的美好品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②应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答】A。“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①应选;“感动中国人物”都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正确。③是政治生活中的要求,不是哲学方面的启示;④观点本身正确,但不是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从2002年开始,迄今共举办了13届,共评了一百多位“感动中国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每个中国人,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材料二 沈克泉和沈昌健只是普通的农民,却有培育出优质油菜花品种的梦想。35年的科研路,28万元的负债,1000多次反反复复的失败都没有让沈克泉、沈昌健放弃心中的梦想。2014年,这对追逐科技梦想的 “油菜花父子”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探究人生价值的实现路径。

【参考答案】(1)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对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油菜花父子” 培育出优质油菜品种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这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油菜花父子”为培育优质油菜品种,辛勤劳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像“油菜花父子”一样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索契冬奥促交流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索契冬奥会共有88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队参加,是历次冬奥会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索契冬奥会共设15个大项、98个小项比赛项目。俄罗斯凭借东道主优势力压挪威、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时隔20年后重登冬奥会奖牌榜首位。中国代表队获得3金、4银、2铜。

习近平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二次选择俄罗斯作为年度首访国。

【考点探析】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推动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冬奥会为索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这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冬奥会上,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对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3.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冬奥会可以展现各国的风土人情、独特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形态,有利于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政治生活》角度: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中俄两国元首2014年的首次会晤,对中俄关系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达成新的重要共识,这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试题预测】

1.索契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起到了振兴俄罗斯大国地位的作用。这说明了(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答】A。冬奥会有助于振兴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说明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正确。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②错;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③错;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而不是基础, ④错。故选A项。

2.对于索契冬奥会,西方国家显得十分冷淡,而习近平主席在美欧等领导人都不参加的情况下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二次选择俄罗斯作为年度首访国。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探析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中俄两国元首会晤,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习近平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

四、习连会晤话梦圆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联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考点探析】

《政治生活》角度:

1.公民应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生活与哲学》角度:

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试题预测】

1.习近平主席从两岸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两岸双方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说明了( )

①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答】C。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①错;④是认识论角度,不选。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与连战会晤时指出,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如何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答案】①公民须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国公民,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②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胜利

第2篇:2011年高考地理时政热点预测

高考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根据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分析,有哪些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将会在2011年的高考中重现?2011年的高考又将有哪些亮点与特色呢?本文试图归纳、揭示这些新动向。

热点一 没有终点的战争——中国的资源和能源困境

【考情分析】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导致了巨大的资源、能源需求总量,目前我国资源、能源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GDP在2010年赶超日本,居世界第二,但是能源消耗量也是世界排名数一数二,中国能源告急愈加紧迫。1993年起中国第一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5%。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所需石油的2/3将依靠进口。2010年我国煤炭净进口扶摇直上,昔日煤炭出口国变净进口国。钢材、铁矿石进口量也屡创历史新高,世界大宗商品价格连连被推涨。我国单位GDP的煤消耗量是日本的15倍,是美国的8.7倍;单位GDP所需有色金属(铜、铝、铅、锌)资源消耗量约为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矿产资源回收率比国外低20%。

关注现实、为时而考,凸显学科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功能,已成为高考地理的亮点与特色。我国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进入高考视野亦在情理之中。考纲涉及的主要考点有: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高考中可能涉及的主要考点有:我国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及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出路;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枯竭型城市与地区经济转型等。备考中要关注的主要热点有:我国石油、煤炭、铁矿石、稀土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钢铁工业的临海布局、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等热点。

【新题设计】目前,我国钢铁产能6.6亿吨,市场需求4.7亿吨。下为“我国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针对我国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的变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扩大铁矿石进口量,拓展进口渠道 B.加大投资,鼓励低品位矿的开采

C.建立铁矿石储备机制与储备基地 D.技术革新,提高铁矿石的利用率

2.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优化钢铁产业的布局应 ()

A.提高产业集中度B.建设沿海钢铁基地

C.推进城市钢厂搬迁 D.到海外投资建厂

【解题思路】第1题,进一步扩大铁矿石进口量,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不利于经济安全,不可行。故A不合理。第2题,今后我国钢铁工业过剩的产能要依靠出口消化,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因此从原料、产品运输的角度考虑,我国钢铁工业应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故选B。

【参考答案】1.A 2.B

【新题设计】3.从自然资源基本特性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解题思路】从自然资源基本特性来分析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因。

【参考答案】我国各种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与经济发展格局不适应;数量有限,且人均占有量低;经济发展迅速,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相对短缺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热点二 生存之本——可持续发展

【考情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是各类地理问题的中心和归结,是高考中再现率最高的内容之一。近年来高考命题多以案例的形式,结合某个区域对人类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强调观点与方法的运用。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用于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已成为高考应用能力考查的亮点。复习中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新实践,如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城市、节能减排、碳汇和碳源、“地球一小时”等。

2011年高考命题趋势:

1.根据有关的资源和人口的数据、图表、时事资料等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分析和运用的能力,揭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分布的地域特征,联系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关内容,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和防治对策,从而考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当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行为作出分析和评价。

3.通过对清洁生产、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体案例的分析,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4.以典型地区资料为背景,以图表资料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表现及治理措施,如西北地区荒漠化、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三峡工程对中下游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

5.以重大时事为切入点,以热点焦点问题为背景,考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中国GDP统计出现的新变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世界贸易与环保的关系、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大江大河治理与农业发展等问题。

【新题设计】读右边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1~2题。

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2.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的是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 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

【解题思路】第1题,读题干及图可知,该生态区既注重了林区、湖区的生态保护,又充分利用了各种环境条件,使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均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而“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选C。

【参考答案】1.B 2.C

热点三 畅行天下——交通运输建设

【考情分析】便捷、畅通、安全、高效是交通运输建设的目标与追求。“十一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公路基本形成;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8 358公里,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位居世界第一;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天津港、大连港打造现代化物流强港,连云港实现年吞吐量4 000万吨,日照港全力提升港口的国际化水准;2010年,长江已超过了密西西比河和伏尔加河成为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内河。

交通运输建设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又必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一些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2011年高考要特别关注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的自然、人文地理背景,尝试用书本原理解释、解决生活世界中的地理问题,涉及的主要考点有:交通运输点(线)的布局因素、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以“京沪高铁”为例:影响京沪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即京津唐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客运量大;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干扰。京沪高铁建设的意义有:缓解京沪通道运输压力紧张状况;密切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联系;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缩短沿线城市间的出行时间,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新题设计】2010年11月12日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成都—重庆)全线开工,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约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该工程正线全长160公里。据此回答1~3题。

1.影响成渝高铁和沪杭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国防因素 D.科技因素

2.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沪杭高铁建设中遇到的自然障碍分别是 ()

A.地势起伏、河网密布B.穿山越岭、地质复杂

C.沼泽广布、干旱缺水D.高寒缺氧、气候湿热

3.沪杭高铁开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沪杭两地间的航空运输量增加 ②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③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④形成新的出海通道,促进对外开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题思路】第1题,区域内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是两地区建设高铁的主要区位因素。故选B。第2题,成渝客运专线沿线地势起伏大,沪杭高铁地处长三角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故选A。第3题,高铁会冲击航空运输的市场;有利于缩短区域内各城市间的运输时间,增强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故选D。

【参考答案】1.B 2.A 3.D

热点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考情分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正越来越明显和深刻地影响着地球未来、左右着人类命运。2010年5~10月,历史上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正逢城市人口升至地球总人口一半比例的十字路口。对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探索,有形的展馆也许只是刚刚起步……2010年5月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2010年5月中国改革开放最美的缩影——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在高考中,城市一直是高频考点,2011年高考也不会例外。从考纲看,与“城市”相关的考点主要有: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分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及新老城区功能定位;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0年高考将会:更加关注生活经验,精选城市规划图、城镇布局图、模式图等素材,重点考查区位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规律(促进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城市产业区位选择等);加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示意图、坐标图、表格数据等为载体,综合考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渗透“人地协调、生态城市”理念。

【新题设计】读上海各县区城市功能定位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钢铁宝山”到“精钢宝山”转变的原因不可能是 ()

A.集约发展的需要

B.提升循环经济的需要

C.产业升级的需要

D.绿化美化的需要

2.崇明区(岛)的功能应该界定为 ()

A.商业崇明 B.生态崇明 C.渔业崇明 D.知识崇明

【解题思路】第1题,“精钢”反映了集约发展、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故选D。第2题,崇明岛作为上海的后发展地区,有着丰富的低成本土地资源,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具备比较现成和明显的空间优势,因此建设生态岛是其战略选择。故选B。

【参考答案】1.D 2.B

热点五 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考情分析】产业结构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产业比重升高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要向上发展,就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必然发生产业区域转移,产业区域转移的规律通常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和一幅多元而复杂的图景。一方面,人均GDP到2010年已经超过3 000美元,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于世界前列,出口规模列世界第二;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以投资和数量扩张推动的第二产业。从产业来看,第二产业高度依赖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仍然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研发与科技服务、设计、营销、金融、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薄弱,耕地、水资源等对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约束不断强化,小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不适应性也越来越明显。综合来说,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科技服务、设计、营销等关键环节滞后的制约。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高考中,“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多与产业转移联姻,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切入点一般比较小,多为一个企业、一类产业或一个地区,其对应的能力要求主要为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描述阐释实际问题的能力。2011年高考值得注意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热点素材有:“中国制造”何去何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腾笼换鸟”)等。

【新题设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产品风靡世界,“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世界性话题。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DVD和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1/3的彩电、箱包等产自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国之一,制造业吸引了大部分外资。

材料二 2007年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份额图 制造业“微笑曲线”示意图

1.结合所学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2.比较“中国制造”与发达国家制造的主要差别。

3.简述今后我国制造业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与途径。

【解题思路】第1题,要从原材料、劳动力、市场、土地、政策、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第2题,注意从图示中找出有用信息,从在经济、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两方面说明其差异。第3题,要针对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从产业升级、品牌、附加值等角度找出相应的措施。

【参考答案】1.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资源、原材料丰富;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任意四点即可)2.发达国家制造业在经济中仍占据重要位置,主要占据产业链的两端(设计、营销环节),附加值高;中国制造业规模大,发展迅速,但多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以低端产品为主),附加值低。3.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

热点六 “盘活一江春水”——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考情分析】河流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因子。河流是地形、气候的产物,河流又是塑造地貌、改善气候的因子。因其流动、活跃,河流成为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制约、不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河流的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利(农业、河运、聚落、旅游)、水患(水多、水少、水脏)。

河流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最好体现,因此也是高考命题必不可少的素材。近年来对河流(流域)的考查多以河流分布图、流域水系图、流量曲线图或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考查河流的自然、人文特征、流域开发与整治(人地关系)等内容。

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但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其一般过程和方法是:第一,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第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发展的方向——说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以长江为例,开发要着眼于流域各段的优势条件,如上游的水能,中游的矿产、农业,下游地区的农业、区位优势与经济区建设;整治要着眼于流域各段的主要问题(生态或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如上游的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中游的洪水灾害,下游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新题设计】阅读下列澜沧江流域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的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仍是个十分贫困的区域。

1.说出澜沧江流域的主要资源优势有哪些。

2.对澜沧江流域(我国境内)的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位置、地形推断其主要的资源优势(气候、生物、水能、旅游),从图中找出矿产资源。第2题,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分析开发方向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1.气候资源(水热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铅锌等矿产资源。2.水电梯级开发;发展航运;发展与邻国的经贸合作;加快旅游资源开发;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热点七 生态与发展的博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考情分析】热点案例:我国湿地面积锐减 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因经济快速发展,短短几十年间,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土地利用大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大量的城市扩容、高速公路兴建……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占用大量耕地,而这也正改变着湿地,更多的湿地被开垦成耕地。在这样的格局中,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的湿地,劣势难扳。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湿地开垦面积达1 000万公顷,全国沿海滩涂面积已削减过半,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原有沼泽失去近八成,“千湖之省”湖北省的湖泊锐减了2/3,东南沿海56%以上的红树林也消失了。全国各类大小湖泊消失了上千,众多湿地水质逐年恶化,不少湿地生物濒临灭绝,约1/3的天然湿地存在着被改变、丧失的危险。

湿地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主要间接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加快。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长期沿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

“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思想的核心与精髓。生态环境问题走进高考既是学科价值的体现,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考纲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要求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备考中可选取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典型案例采用如下模式进行复习备考:危害(对当地、周边地区或对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成因(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治理措施(对症下药,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2011年高考命题方向预测:以热点问题切入,结合图文资料考查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等,可能引入辩证评述型问题,如从多种生态治理方案中选择合理的并进行分析说明。这类“菜单式”的问题意在考查从多个侧面或角度对复杂地理事物进行有选择的分析,既可赞成也可反对,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新题设计】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如今,地下丰富的矿产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财富的重要来源。草原牧区究竟该不该工业化,业界争论不休。要摆脱贫困还是死守生态,看起来是个两难,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未来如同那曾经美丽的草原一样茫茫无边。

1.简析呼伦贝尔地区成为肥美草原的原因。

2.你认为呼伦贝尔草原该不该工业化?请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第1题,抓住水分这一主导因素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等方面分析适合草原形成的原因。第2题,支持、反对都可以,支持要从工业化的有利影响及经济、生态双赢的角度分析;反对要从工业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潜在后果)的角度阐明。

【参考答案】1.位于温带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降水较少;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2.应该。开发矿产资源,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可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矿产开发中要加强生态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发展与生态的双赢。不应该。矿产开发导致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工业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

热点八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新区域经济版图

【考情分析】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板块,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八大经济圈,再加上已经通过的西藏和新疆等振兴规划、成渝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等,中国版图几乎全部贴上了区域大发展的标签。

2009年至今,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已经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黄三角,至此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国家密集出台区域规划,主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主体功能不突出的问题。

这些区域规划热点都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选材,高考中对区域的定位是:区域作为试题背景和思考对象,提供问题素材和知识载体。区域不作为问题本身,即不考区域的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即从区域背景中提取信息,运用所学原理和规律解释区域地理现象、论述和说明区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高考中选取哪个区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学会区域分析方法和探究思路。因此备考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区域规划热点都“一网打尽”,行之有效的办法是:选取典型案例,“解剖麻雀”,触类旁通,其基本思路是:

(1)对某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进行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要从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区域发展“问题—措施”分析思路: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分析措施建议,其分析模式可表达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际联系+注意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新题设计】规划建设的“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读图回答1~2题。

1.“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不同点是 ()

A.城市体系完整,城市群带动能力强 B.市场潜力大,经济腹地广阔

C.产业基础强,协作关系好D.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优势明显

2.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基地建设,建设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B.打造西部开发的引擎和龙头,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C.加快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

D.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题思路】第1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带动力强、腹地广、产业基础好。西三角经济圈地处西部地区,矿产丰富,能源供应充足。故选D。第2题,建设西三角经济圈是为了打造西部地区的龙头,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故选B。

【参考答案】1.D 2.B

热点九 “三农”问题的出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情分析】我国13亿人,9亿多农民。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而推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所以在历年高考中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都给予了充分关注与体现。

考纲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高考以农业为主题的设计,既可以综合考查自然、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又能从整体性、差异性的角度考查区域分析与研究方法,同时还能有机渗透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地理观点、思想。

近年来高考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考查,主要特点有:选取现实中的区域农业素材(如西北绿洲农业、中美玉米生产、我国粮食生产、生态农业模式等);以区域图、统计表为载体;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隐形介入热点问题,映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今后还可能在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方面有所加强,如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提出问题和解决对策等。

【新题设计】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棉花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并在中国稳坐首把“金交椅”;西红柿加工产品居亚洲“老大”位置,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西红柿生产国;葡萄、红枣、哈密瓜、香梨等优势特色林果驰名中外。每届乌洽会,这些特色农产品在各地州展台上都会出现,成为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参会者提供了特色农业汇集的美味“大餐”。

1.简要分析新疆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2.简述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3.新疆可否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试简述理由。

【解题思路】第1题,注意关键词“品质优良”,据此应该从优势自然条件来分析,如气候、环境、水源等。第2题,根据“迅速发展”的限定判断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从政策、交通、技术等方面分析。第3题,既可支持也可以反对,支持要从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影响来阐述,反对要立足“干旱缺水”找出大规模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1.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浇灌;深居内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环境清洁。2.政府政策支持;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消费市场区域的拓展。3.可以。理由:人均耕地较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否。理由: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会消耗大量水资源,水源枯竭易导致荒漠化;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热点十 地理科学的新工具——地理信息技术

【考情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属于学科研究新手段、新工具的知识,在地理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日常生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因此,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新高考的亮点,在各地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2009、2010年高考基本每套试题中都有涉及。复习备考中应对这一考点予以充分重视。

一些同学在高考中一遇到地理信息技术的题目就“力不从心”、“损失惨重”。其实同学们大可不必被地理信息技术的高科技背景所吓倒,课程标准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要求,主要是结合实例来了解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高考试题在设计上不是要求死记硬背,空泛地说出它们都有哪些用途,而是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具体实例的方式,来考查大家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了解程度以及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研究起来很复杂,但应用起来并不难,其功能差异可简单地理解为:GPS负责找位置,解决“在哪里”的问题;RS负责拍片,解决“是什么”的问题;GIS如人脑,负责存储和处理信息,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3S的功能差异恰恰是高考命题的钟情点所在。

在备考中可结合一些热点或生活实例来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如“3S”技术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汶川周边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震后信息中断,指挥部利用汶川、映秀最新遥感影象,获取了灾区的数据信息,了解灾情分布及变化,为抢险救灾提供依据;救援人员借助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迅速进驻灾区,为抢救生命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利用GIS技术制作的“汶川地震灾区数字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抢险救灾建立决策指挥系统、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新题设计】2010年我国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基本建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和水平。全国“一张图”是多源信息的集合,与国土资源的行政监管系统迭加,将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据此回答1~3题。

1.以全国“一张图”为基础,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主要是基于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和全球定位系统

2.对最新土地影像资料与全国“一张图”本底对比分析,可以 ()

A.分析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B.对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进行监管

C.了解土地权属及其变化情况D.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3.从国情判断,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展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是 ()

①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题思路】本题是对“3S”技术知识及其应用的综合考查,其能力要求主要是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解答的关键是分清“3S”技术的相互联系与功能差异。“天上看”要靠遥感来获取土地资源的最新信息,“网上管”要把最新土地遥感影像与全国“一张图”本底对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功能找出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数量的变化,而交通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权属变化都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可能通过这种对比来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1.A 2.B 3.C[Q]

作者:李慎中

第3篇: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知识

政治学科在高考中难度可以说是算的一号人物的,不过只要经过合理系统的学习,坚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蕴含的规律,再结合政治所特有的特点,就可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1

经济生活

1.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

③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增强国际竞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

2.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调,保证财政收入力度。

③发挥财政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⑤消费的反作用,提高文化产业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进外资人才,学习优秀文化成果。

3.怎样建设诚信的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有法制性特征,要求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②政府应加强宏调,注重自身信用建设。

③产品经营者提供职业道德,遵守交易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

①文化企业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②文化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迎合市场需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生产高质量产品。

政治生活

1.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社义文化的政治意义?

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发展社义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

文化生活

1.加强文化建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意义?

①文化对社会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作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④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文化生活分析如何推动社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义精神文明。

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成果。

⑤高举中国特色社义伟大旗帜,弘扬主旋律。

⑥个人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哲学生活

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因。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由我国面临的现实矛盾决定的。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现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深化文体改革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③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社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义的强大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2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文化生活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义荣辱观?

①文化的作用。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金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③社义荣辱观是社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社义荣辱观给社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做出道德选择提供基本价值取向。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①大力发展现金文化,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③建设社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义荣辱观。

④建设社义精神文明,发展教科文事业。

⑤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⑥重在实践,脚踏实地。

3.简要说明国家重视道德模范表彰的文化依据。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的作用,对社会;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建设,对个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政治生活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理由。

这个从党和政府的性质、地位、宗旨、原则、职能、执政方式和理念等去套,很简单,所有涉及党和政府的都这样。

高考时政热点与政治知识复习3

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经济生活

1.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①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为确保经济请问运行需加强宏调。

②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加强宏调。要把人民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

③当经济发展出现严重供需不平衡时,需加强宏调,才能使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2.我国怎样对经济发展实行宏调?

①制定正确财政政策,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③制定正确货币政策。

④完善市场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⑤加大对市场秩序的监督,建立问责考核机制。

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⑦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3.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

①价值决定价格,农产品成本上涨引起其他商品价格上涨。

②供求影响价格。

③国家政策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刺激经济投入大量财政。

④经济全球化使风险全球化,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引起国内价格上涨。

4.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生产生活影响。

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涨需求下降,但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需求影响不大,必然加重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负担。

②促使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农产品价格上涨收益增加,扩大生产规模。

③食品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变大,影响居民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

④有助于人民树立正确消费观。

5.稳定物价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和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增加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支出。

③为企业发展和生活消费创造良好环境,避免经济波动、混乱。

④有利于稳定汇率,树立国际信誉,提升国际地位,促进外贸发展。

文化生活

1.从文化角度谈谈如何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政府应加强正面宣传,让社会全面认识价格形式,增加稳定物价的信心。

②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消费观。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义荣辱观,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2.文化生活分析我国加强网路文化市场管理的原因。

①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政府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腐朽落后的文化会污染文化环境,必须对落后文化加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坚决打击,依法取缔。

③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部分国家借世界多极化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有利于国家安全。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加强管理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⑤文化对人的影响,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有利于生产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哲学生活

1.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要求调整宏调政策。

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与经济、人民生活、物价等密切相关,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⑤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⑥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认识,完善宏观调控。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国家重视物价上涨问题的原因。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路线,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第4篇: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时政热点:大国崛起

一.热点背景

2006年11月13日至24日,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一套共8册的同名系列丛书也已同步发行。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2007届高考和2008届高考都十分重视对“大国崛起”问题的考查,预测2009届也不例外。 二.考试说明

1.英国的兴衰:

(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英国的殖民扩张。

(2)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揭开序幕的标志、主要技术成就、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工业革命的影响);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4)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世界工厂”地位丧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5)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西欧经济的逐渐恢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2.欧洲大国法国:

(1)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拿破仑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对内措施、拿破仑对外战争及意义)。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鸦片战争。

(3)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4)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西欧经济的逐渐恢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3.美国资本主义持续发展:

(1)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美国的建立(共和政体的确立)。

(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4)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霸主地位衰落;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美国的基本态势。

(5)多极化趋势: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华尔街金融风暴。 4.德国三落三起: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3)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欧共体的形成。 5.亚洲强国日本: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日本明治维新(背景;武装倒幕;改革的目的、内容、成功原因和影响)。

(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3)中国抗日战争。

(4)二战后的两极格局: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谋求成为政

治大国。

6.扩张野心强烈的俄国: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2)十月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成就与问题;评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二战的两极格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改革和挫折;美苏争霸(三阶段态势及其对苏联的影响)。

(4)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的过程、原因;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 三.高考真题 01.(2006全国Ⅱ卷文综16)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在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02.(2006广东历史18)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 03.(2006北京文综22)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4.(2007海南历史9)一般认为,英国在

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足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05.(2008广东历史18)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06.(2008海南历史14)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07.(2008上海共同部分26)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参考答案:AACCBCB 08.(2007江苏历史30)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4分)

答:政治: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实现。经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现。 (2)(3)(4)(略) 09.(2008江苏历史23)(14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答: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答: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

答:原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表现: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答:共同之处: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启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四.预测演练

01.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没有经受文化复兴的洗礼 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02.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03.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自由主义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

04.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下各国的近现代历史最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新加坡在二战后的经济腾飞 C.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D.一战后德国重新崛起

0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1)材料一中,英国获得“非常特殊的位置”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英国工业革命和对外殖民角度答题)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获得经济霸主地位,成为“世界工厂”;英国凭借其实力,进一步奠定了

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2)结合近代中英关系的史实,驳斥材料一中的“兄弟之情”的说法。

答:(从近代史上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及其后果思考)驳斥: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中国的财富,发动侵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使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材料二 当一个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公司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先进零件的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和营销服务,余下的近4000美元才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罗伯特·赖克:《国家任务》

(3)材料一中国际性生产分工与材料二中的国际性生产分工相比,各有何不同?

答:(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国际经济格局和分工程度等方面对比)①背景不同:材料一是建立在世界殖民体系的基础上的;材料二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②国际格局不同:材料一中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材料二反映生产分工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③分工程度不同:材料一中国际分工相对简单,分为制造业与原料产地;材料二反映国际分工更加细密,深入到生产要素各个环节。

材料三 《新闻晨报》报道:2004年9月16日晚,在西班牙埃尔切市发生攻击并焚烧中国侨民鞋店的恶性案件,犯罪分子烧毁了价值100多万欧元的货物。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此次焚鞋事件?一位中国鞋批发商说:“一双不错的中国鞋运到西班牙后只卖5欧元,而西班牙生产的鞋最低价也要8欧元。”3欧元的差价,让中国鞋在西班牙市场赢得了巨大的优势。埃尔切被誉为“欧洲鞋都”,但近年来中国鞋大举进入该市,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鞋厂纷纷倒闭。近30年来,该市制鞋工人失业率增长了30%。 请回答:

(4)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什么困境?

答:(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及资金问题角度答题)发达国家面临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工人失业等问题;发展中国家产品缺乏技术竞争力,严重依赖低成本竞争优势。

附:预测演练答案及解析

01.D 这实际上是分析西班牙在早期殖民扩张时代掠夺的原始资本外流的原因。

02.C 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思考17世纪英国“傲视全球”的原因。

03.C 1801—1901年英国农业人口比例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例上升的主因是工业革命造成的城市化进程回快。

04.B 和平崛起即是要反殖民、反霸权,通过改开与开放来崛起。

第5篇:2016年高考政治后期复习应渗透25个时政热点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

1、“五大发展理念”对“发展观”进行了新的阐释。

2、进一步完善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的总 思路和总布局

3、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社会公平成为“十三五”期间关键目标。

“创新发展”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2)发展新空间: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加快开放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

(3)发展新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4)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5)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6)构建发展新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

“协调发展”

(1)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2)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

“绿色发展”

(1)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倡导合理消费,反过度包装;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开放发展”

(1)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2)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人民币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共享发展”

(1)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政府购买服务,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缩小收入差距,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二、进一步完善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的总思路和总布

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一个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在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六大建设”和“六大原则”: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

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三、社会公平成为“十三五”期间关键目标

在区域发展上,“十三五”期末要消除目前标准下的贫困县; 在分配机制上,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待遇;

在教育上,中专教育要免除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中阶段要免除学杂费。

在2020年目标制定时,“十三五”强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 。“十三五”期间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要“双翻番”,意味着人均收入增速应大致和人均GDP增速持平甚至超过后者的增速。

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以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

结构性改革更多注重在供给侧发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变依靠成本投入、粗放式发展的模式,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改革创新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供给体系适应生产结构的变化,释放微观主体活力,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五大政策支柱”是适用于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结构性改革战略要求,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 “五大任务”是性的,主要针对明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具体分解为“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去产能”,去掉的就是无效供给,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本着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原则。

“去库存”,去掉房地产库存要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 “去杠杆”,强调的是防范经济风险。

“降成本”,体现了制度供给能力的提高,降低企业成本。

“补短板”,体现了要尽快弥补在劳动力供给、技术供给上的欠缺,通过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等方面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2、 “五大政策支柱”

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

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上,由去年的“松紧适度”调整为“灵活适度”。自2014年底起,中国正式步入降息降准通道,进行了5次降准,6次降息。央行通过定向降准,MLF、SLF、PSL等定向工具向三农、小微等领域提供流动性,以支持这些薄弱环节的发展。

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 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尽可能做好保障职工安置,化解失业风险。

3、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突出深化国企改革四大特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的方向;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改革的体制保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改革的重要途径;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改革的重要保证。

4、减轻企业成本

“组合拳”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支出。 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以及物流成本。

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预算管理改革、税制改革、理顺中央地方事权与财力 划分关系三大改革任务

预算管理改革,2015年全国卷已考。

税制改革中,新一轮税制改革重点锁定六大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还有税收征管法。

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

6、“注重高水平双向开放”

推进双向对外开放,意味着外国对华投资和我国对外投资两个领域都需要有所作为。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要改善利用外资环境,高度重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内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要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消费结构升级要求供给结构升级,供给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15年以来央行5 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4个歼灭战和4条主线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关键的4个“歼灭战”。

供给侧改革应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一、优化劳动力配置:

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二、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

其次是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

四、政府自身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改革行政体制、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名词解释:“全要素生产率”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所谓“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

从生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

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杠杆率?产能去化意味着企业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户籍制度改革和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去化意味着居民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升意味着政府部门杠杆率将大幅上升,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意味着金融部门杠杆率将缓慢上升。

六、中国制造2025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国产铁路大直径盾构机11月14日在湖南长沙顺利下线,11月29日,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从上海飞往成都,长沙中低速磁浮铁路是中国首条自主研发的磁悬浮线,11日9时28分江苏南京220千伏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工程正式投运行。

七、经济体制改革

1、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39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

2、2015年9月13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突出深化国企改革四大特点。

3、财政部2015年12月3日向社会发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

八、人民币加入SDR与国际化

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和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迫切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支撑业务发展。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

反过来,人民币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也将倒逼国内的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央行表示,人民币加入SDR也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有更多期许,中方将继续加快推动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做出积极贡献。此举实际上是增强了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让人民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之一,人民币入篮SDR将间接利好人民币境外消费和投资。

九、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

1、《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分六部分二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方案》指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要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行动指南。

十、2015城市工作会议

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做好城市工作;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的同时,对城市工作也进行了研究部署。。这是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

习近平谈2015城市工作的10观点:1“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城市工作要更加重视。2首先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3要完善城市规划。4要改革城市管理体制。5增强城市宜居性。6要加强城市安全监管。7要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8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9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10执法重心力量下移,建设一支过硬执法队伍。

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第三,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第四,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第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第六,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会议强调,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十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三严三实”教育

习近平7月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

遵循“三严三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出于公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政绩内容很丰富,创造政绩的办法也很多,但无论走哪条路子,都应做到实事求是,扎扎实实。

习近平强调,践行“三严三实”,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要修枝剪叶,自觉改造提高;要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靠自身努力,也靠党和人民监督。我们党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

十二、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谈到了简政放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5月,国务院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提出2015年要重点抓好8个方面65项任务,进一步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有权不任性,权力只在我的“清单”里;11月12日通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确保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清理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部署运用大数据优化政府服务和监管、听取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的汇报等。建设法治、创新、廉洁和服务型政府。

十三、宪法宣誓制度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决定的通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十四、《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以大量数据和事实从9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包括:发展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公正审判权、少数民族权利、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利、残疾人权利、环境权利、对外交流与合作。白皮书说,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中国成功地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这条人权发展道路上,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人权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人权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坚持依法治国,把人权发展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统一,推动人权建设和各领域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

白皮书还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人权实践成果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努力发展有利于人权保障与实现的各项事业,让每个人都能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机会。

十五、县乡人大建设提速

2015年党中央加强人大工作特别是县乡人大工作。6月22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若干意见》。为保证《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于法有据、顺利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启动相关立法程序,并在8月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十六、统战工作升格新高度

5月18日至20日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将原本的全国统一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这一新提法,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它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统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凸显出中央的“大统战”思维。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年轻一代,这三方面人士在总书记的讲话中被特别提起。

十七、各民族共同发展

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历史见证》白皮书。《白皮书》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放在第一部分,就是要让国内外读者首先了解中央为什么要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政策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作为制度实践则是各民族的共识,是各民族共同参与实施的成果,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保证。 十

八、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球覆盖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原则。大国是关键,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周边是首要,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多边是重要舞台,积极参与多边事务。“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欧是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中欧合作更具全球性、战略性、示范性,对推动国际力量平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一带一路”、“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计利当计天下利”, 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是合作共赢。投射到“一带一路”中,习近平格外强调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强调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大国担当,“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多边是重要舞台,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等。

十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共十八大报告: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古代中国的自信及在近代的式微。当代中国自信形成的基础: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中国的崛起赢得了国际社会关注和认同;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大。“一带一路”不是中国被动对外开放,而是将中国的发展扩展到国际社会。既是一种政治宣言,也是一种政治承诺,意在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国家自信、民族自信与政党自信的统一。“三个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十、纪念抗战胜利活动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强调,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他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充分体现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实现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巨大升华,凝聚了戮力同心的奋斗力量,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展示了我国维护和平正义的国际形象。

二十一、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 张志军说,两岸领导人这一跨越66年的首次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巩固深化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根本政治基础。两岸领导人共同对“九二共识”的确认,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了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凝聚了两岸携手实现民族复兴的热情和力量,习近平指出,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也是两岸同胞的最大公约数;彰显了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部事务,同时又受到外部势力介入。

二十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个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第二个问题: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第三个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人民需要文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文艺工作者要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文艺需要人民,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第四个问题: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十三、教育专题

1、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勉励广大教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2、李克强: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年还会继续。

3、《中英教育孰优孰劣?》——一部BBC纪录片引发的业界深思,该片旨在通过研究和借鉴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为英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中英两国教育的未来,可能更多是融合平衡”。

二十四、世界遗产

1、在德国波恩4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9日发布的消息,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二十五、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最终找到了制取青蒿素之法,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同时也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第6篇: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8年6月份国际时政热点汇总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8年6月份国

际时政热点汇总

1、欧盟委员会5月29日发布2021年至2027年欧盟财政预算案细则,计划增加对南欧国家的支出,削减对东欧国家的补贴。尤其在占欧盟预算1/

3、旨在弥补欧盟成员国间贫富差距的团结基金上,波兰和匈牙利将分别面临23%和24%的削减。

2、6月1日,意大利新政府在意大利总统府宣誓就职,孔特任新政府总理。

3、西班牙议会6月1日以180票赞成、169票反对和1票弃权通过对首相拉霍伊的弹劾案,拉霍伊被弹劾下台,工人社会党总书记桑切斯接任西班牙首相。

4、6月3日,为期3天的第十七届亚洲安全会议暨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落下帷幕,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参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中将率领的中方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全部主要活动。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重点宣介关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等重要理念,积极阐述实现亚太地区长治久安的“中国方案”,引发强烈反响。

5、6月6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届会议上,中国以123票高票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本届新当选委员国的任期从2018年到2022年。

6、总部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6月6日发布报告表示,2017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并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和对外投资国。

7、第72届联合国大会6月8日选举南非、比利时、多米尼加、德国、印度尼西亚5国为2019年和2020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8、当地时间6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登上“空军一号”前往新加坡,预计周二(12日)在新加坡会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9、“七国集团”(G7)峰会6月8日在加拿大揭幕。峰会前夕,美、法、加三国领导人在社交媒体上率先唇枪舌剑,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更上演一场“兄弟反目”。目前,特朗普没有等到G7峰会结束,就于9日离开了加拿大魁北克,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各国已经商定了峰会最终公报。

10、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和马其顿总理扎埃夫6月12日宣布,两国就国名问题达成历史性协议,马其顿将改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11、6月14日晚,第二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应邀出席开幕式。国际足联世界杯是世界足坛竞技水平最高、

知名度最高的一项赛事。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次承办世界杯足球赛,也是世界杯首次在东欧国家举行。未来32天时间里,32支球队将通过64场赛事争夺代表世界足球最高荣誉的“大力神杯”。除东道主队外,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中美及加勒比地区、南美洲五个赛区的31支队伍在历时两年多的预选赛后锁定世界杯决赛圈名额。当日,在莫斯科进行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揭幕战中,俄罗斯队以5∶0大胜沙特阿拉伯队。

12、韩国国防部6月14日发表声明说,韩朝双方当天在板门店举行高级别军事会谈,就恢复朝鲜半岛东西海域军事通信线路达成一致。此次会谈是双方时隔10年6个月重新启动将军级军事会谈。

13、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重要责任。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希望双方团队按照我同特朗普总统北京会晤达成的共识,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管控分歧,扩大合作,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14、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6月18日上午7时58分,日本大阪府发生里氏6.1级地震。地震已造成4人死亡、370多人受伤。

15、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马丁·格里菲思6月16日抵达也门首都萨那,就也门港口城市荷台达发生的战事与胡塞武装进行磋商。截至18日,格里菲思两周内在也门政府和胡塞武装代表之间的第二次斡旋仍毫无进展。在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多国联军支援下,也门政府军16日收复荷台达国际机场,随后巩固了对荷台达周边地区的控制。

16、当地时间6月19日,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HRC),指责人权理事会“长久以来对以色列存有偏见”。联合国对美国做出该决定表示失望。

17、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已经揭开两党大规模初选的序幕。截至6月12日,美国50州已有半数举行党内预选。尽管距离11月正式的选举日尚有数月,但共和党、民主党两党的“烧钱战”已打得如火如荼。美国媒体统计,过去四届中期选举的花费不断飙升,本届选举花费有望超过上届的38.4亿美元,创造新的纪录。

18、欧盟6月20日正式批准对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的实施条例,22日起将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

19、第72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莱恰克的发言人瓦尔马6月20日说,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后,联大将从地区国家中新选出一个国家填补这一空缺。

20、6月23日是英国“脱欧”公投两周年。20日,英国议会表决通过了政府提出的《退出欧盟法案》,确立明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欧盟后的法律框架。这一关键性法案的通过,

标志着议会正式放弃了在“脱欧”进程中的最终决定权,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领导的政府主导同欧盟谈判“脱欧”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21、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月22日在美国纽约会见出席第二届联合国警长峰会的中国代表团时,高度评价中国为联合国维和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22、2018年6月26日是第三十一个国际禁毒日,今年禁毒日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连日来,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都积极通过新闻媒体开展禁毒宣传,并举行毒品销毁活动。

23、2018年6月26日电,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理事会26日在此间举行的年会上宣布,已批准黎巴嫩作为意向成员加入,其成员总数将增至87个。成立两年半以来的成绩单,与会人士纷纷表示赞赏,认为亚投行持续扩容是国际社会投给中国的一张信任票,作为21世纪成立的多边发展机构,中国展示了令人敬佩的姿态。

24、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建交近40年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中美关系发展得好,可以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有利于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繁荣。中美在广泛领域存在共同利益,双方的共同点远远大于分歧。宽广的太平洋可以容纳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中美双方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25、6月28日,中国企业在欧加登盆地为埃塞俄比亚产出了第一桶原油,标志着该国油气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7篇: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8年5月份国内时政热点汇总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8年5月份国

内时政热点汇总

1、近日,清华大学段路明教授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打破了先前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4个量子接口之间纠缠的世界纪录。

2、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向全国各族青年、向全国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强调,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近年来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并于今年1月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习近平来到这里参观“北京大学与马克思主义主题展览”。习近平认真观看展览,深入了解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情况。他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习近平强调,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强调,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广大青年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要知行合

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要以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3、为集中展示当代优秀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全国广大青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日前决定,授予万晓白等28名同志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蓝剑突击队等10个青年集体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同时决定,对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中作出特殊贡献的陈冬同志、在第二十三届冬奥会上为国家赢得荣誉的武大靖同志授予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中国科学院5月3日在上海发布了我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纪MLU100。这一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提供的核心芯片,可支持各类深度学习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充分满足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经典数据挖掘等领域复杂场景下的云端智能处理需求。

5、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5月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6、第123届广交会在广州闭幕,据统计,截至5月3日,第123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203346人,同比增长5.3%,为5年来最高水平;累计出口成交1891.97亿元人民币(折合3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1%,为4年来春交会最高水平。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格局,本届广交会仍然实现了到会采购商与成交额“双增长”。

7、5月6日,2018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男团冠军争夺战在瑞典结束,马龙、樊振东和许昕代表中国男队出战决赛。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战,中国男队最终以3∶0击败实力强劲的德国男队成功卫冕。中国乒乓球男队实现了夺取 “九连冠”的壮举,这也是中国男队在世乒赛历史上第二十一次捧起斯韦思林杯。

8、5月8日上午,经过110分钟的转体施工,我国高海拔地区首座转体梁桥——格库铁路格东特大桥转体梁顺利合龙,标志着转体梁工程在青藏高原转体成功,为2018年底格库铁路青海段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9、5月8日电,5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筹建的国际应急医疗队正式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证,成为全球第一支最高级别的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队,也是中国第一支、全球第二支国际最高级别Type3的国际应急医疗队(EMT)。

10、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的封面文章,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完成。

11、中国化学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正式签署基础设施建设成套项目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项目的EPC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共计25.65亿欧元。

12、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京迎宾馆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李克强强调,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条约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明确提出发展两国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双方都要恪守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维护政治基础,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共同开创两国关系未来。日本政府和领导人多次表示愿正视和反省过去那段历史,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加以体现。在台湾问题上,希望日方信守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双方要共同维护东海局势稳定向好的局面,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真正视对方发展为机遇,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体现在行动中,使和平共处、世代友好始终成为中日关系的主旋律和前进方向。

13、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初开征的环境保护税首个征期全国共有24.46万户纳税人顺利完成环保税纳税申报,基本实现了应申报尽申报,共计申报应纳税额66.6亿元,扣除申报减免税额22亿元后,实际应征税额44.6亿元。

14、5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吸引2308家单位参展,并举办“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精品展”,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成就。

15、习近平5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要注意边实践、边总结,把好经验运用好,周密组织地方机构改革,使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在工作部署、组织实施上有机衔接、有序推进,确保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全面胜利。

16、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17、2017年6月,24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迅速部署相关工作。他强调,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为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8、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推进会5月14日在成都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乐际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维护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巡视工作的“纲”和“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守政治巡视职能定位,自觉承担“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扎实推进《规划》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巡视巡察全覆盖质量,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障。

19、尼泊尔时间5月14日8时26分(北京时间10时41分),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年龄最大也是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20、5月14日上午,川航3U8633航班在执飞后不久,因为驾驶舱副驾驶员面前的风挡玻璃掉落,挂出了7700的特勤代码。幸运的是,在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架遇险航班最终完成了一次惊险的紧急着陆,中途安全备降成都。除了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员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外,乘客全部安全。

21、习近平5月15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2、习近平5月16日上午视察军事科学院,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军事科学院第八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军事科学院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他强调,军事科学是指导军事实践、引领军事变革的重要力量。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坚持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军民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军事科学,努力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

23、5月16日,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智能大会以“智能时代:新进展、新趋势、新举措”为主题,将举办3场主论坛和18场专题论坛等活动。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与会。

24、5月17日7时33分31秒,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我国西北某基地成功点火升空。

25、当地时间5月15日,第七届女子划艇世界杯赛在匈牙利赛格德结束。中国皮划艇队选派的15名女子划艇运动员参加了全部10个项目的比赛,最终收获7金4银1铜,成绩位于金牌榜首位。

2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27、5月20日电,世界海拔最高、设防抗震级别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近日全面投运,工程投运后每年可输送清洁水电200亿千瓦时,约占深圳市年用电量的1/4。

28、5月20日电,上海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风电施工平台——2000吨“龙源振华叁号”日前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大型风电安装平台国产化,为我国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提供了装备支撑。

29、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鹊桥号中继星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年底择机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30、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的外方代表团团长。习近平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成员国始终把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优先方向,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实践,严厉打击“东突”等“三股势力”,积极防范热点问题负面影响扩散外溢,为确保地区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扩员之后,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潜力更大,肩负的责任更重,承载着地区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更多期待。安全会议秘书会议机制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切实履行职责,为成员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更有力支持。

31、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教育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要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五个过硬”,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化考核结果反馈和运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要理直气壮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全面落实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干部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要着力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注重培养专业作风、专业精神,涵养干部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要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注重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要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大力宣传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32、我国自主研发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在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首台套应用揭牌仪式在中广核阳江核电站举行,阳江核电5号机组成为我国首个使用自主研发“神经中枢”的百万千瓦级核电项目。

33、习近平5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

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34、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习近平欢迎默克尔第11次访华,赞赏默克尔对中德关系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指出,2014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关系得到长足发展,合作广度和深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方愿同德方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高度。

35、国务院日前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

开放的战略举措。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行以来,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各具特点、各有侧重的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新模式、以信用风险分类为依托的市场监管制度、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四个一”、企业简易注销等改革试点经验已向全国复制推广,改革红利、开放红利逐步释放,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36、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5月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把握好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处理好数据安全、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交流互鉴、深化沟通合作。

37、2018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羽毛球赛5月27日在泰国曼谷落下帷幕,中国羽毛球男队以3∶1击败日本男队,6年后再夺汤姆斯杯。

第8篇:2019广东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8年10月份国内时政热点汇总

2019广东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8年10月份

国内时政热点汇总

1、天地英雄气,浩然壮国魂。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9月30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仪式。

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邀请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招待会。9月30日下午国庆招待会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他们,并同大家合影留念。习近平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就是要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飞行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似平凡,但保障每一个航班安全就是不平凡。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3、9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至此,我国关税总水平将由上年的9.8%降至7.5%。

4、生态环境部日前表示,生态保护红线主要保护的是生态功能重要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目前15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结束。剩下的16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待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对外发布。初步估计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将达到或超过占国土面积25%左右的目标。

5、北京时间10月5日晚,在格鲁吉亚巴统进行的第四十三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传来喜讯:中国男队、女队双双逼平对手,最终均凭借小分优势携手夺冠,这是中国国象队首次加冕奥赛“双冠王”,也是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自1986年以来首次迎来“双冠”。

6、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倒计时一个月,各类展品正从西欧、南太平洋、中美洲、南部非洲漂洋过海、日夜兼程赶往上海,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7、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机构改革方案》,这是首个获得中央批复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近日,海南省一批新部门集中组建挂牌。

8、2018年10月8日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纪念日。15年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正式签署《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联合宣言》,将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成为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对话伙伴国。

9、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专家表示,此前1月、4月、7月央行已经执行了3次降准,此次将是年内第四次降准。

10、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坚决撤销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虚头巴脑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大幅度压缩数量,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清理后保留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确保执行到位。各地区各部门清理情况要报中央办公厅。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化督查检查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通知》还指出,对各种告状信、检举信,经核实有问题的要依纪依法处理,没问题的要及时澄清、公开正名,对诬告陷害的严肃追究责任,推动形成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抵制歪风邪气的良好政治生态。

11、习近平10月1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铁路规划建设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规划建设川藏铁路,对国家长治久安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定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12、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中广核德令哈光热示范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戈壁滩上,占地2.46平方公里,项目由25万片共62万平方米的反光镜、11万米长的真空集热管、跟踪驱动装置等组成。这些巨型反光镜就像向日葵一样,可以跟踪太阳的转动,把热量源源不断地收集并贮存起来,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13、氢能具有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可储能等优点。10月11日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提到,我国是第一产氢大国,具有丰富的氢源基础;到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达10%,广泛应用于交通、化工原料、工业、建筑等领域,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近日,中办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在广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通知》的印发是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反映了党中央关心干部、心系群众、着力给基层减负松绑的决心,必将进一步激发干部主动有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

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6、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项目团队研制的液态金属锂实验回路,在国内首次实现1500K(相当于1227摄氏度)超高温稳定运行1000小时,标志着我国先进核能系统液态金属冷却剂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17、从应急管理部获悉:目前来看,金沙江堰塞湖水位基本恢复常态,上下游水情平稳,堰塞湖下泄洪峰已平稳到达云南境内,下游水电站已提前腾库防范应对。截至14日17时,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在此次险情处置中未出现大的险情,未出现人员伤亡,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18、不久前,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京兰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交易量3.6万吨。这标志着塞罕坝机械林场碳汇产业迈出实质性一步。

19、习近平10月15日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强调,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贯彻落实,提高法治化水平,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会议要求,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统一协调相关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项目,统一调动所需的人、财、物等创新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发扬钉钉子精神,实干苦干,不断取得军民融合发展新成效。要加快工作机构建设,尽快实现机构到位、职能到位、人员到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敢于啃硬骨头,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抓军民融合发展任务落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自觉在大局下把方向、定政策、抓落实,勇于革故鼎新,坚持埋头苦干,不断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20、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工作。《意见》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水生生物保护形势严峻,水域生态修复任务艰巨。《意见》提出了开展生态修复、拯救濒危物种、加强生境保护、完善生态补偿、加强执法监管、强化支撑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等7个方面19项政策措施,涵

盖了生态修复、生态调度、增殖放流、健康养殖、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栖息地建设管理、生态补偿、全面禁捕、执法管理、投入保障、科技支撑、责任落实和社会动员等与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有关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21、10月15日上午,中国商飞公司与天骄航空在北京签署ARJ21飞机购机协议,计划今年底向天骄航空交付首批ARJ21飞机。这标志着首个国产喷气客机机队即将落户内蒙古,天骄航空将成为首家国产喷气客机机队运营平台。

22、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明确,发挥海南岛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23、10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从严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作出行政处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国药准字S20120016)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撤销涉案产品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并处罚款1203万元。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没收违法生产的疫苗、违法所得18.9亿元,处违法生产、销售货值金额3倍罚款72.1亿元,罚没款共计91亿元;此外,对涉案的高俊芳等14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作出依法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了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62.01亿元,同比增长9.4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34207.75亿元,同比增长8.95%,占GDP总量的4.14%,这是自2012年首次超过4%以来连续6年保持在4%以上。

25、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40年的接续奋斗,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现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

26、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10月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党委办公厅(室)作为党委的综合部门,是党委履行领导职责的参谋助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办公厅(室)服务大局、勇于担当、辛勤工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新时代,要进一步增强“四

个意识”,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队伍素质,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面提高“三服务”工作水平,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27、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10月20日上午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施首次水上试飞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希望各有关方面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创新发展,再接再厉,大力协同,确保项目研制成功,继续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建设航空强国目标而奋斗。

28、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20日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对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予以肯定,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踏踏实实办好企业。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习近平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9、首届健康中国标志城市推选结果日前在京发布,银川、福州等5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南通、延安等6个地级市获评健康中国标志城市。

30、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王沪宁代表党中央致词。承载着亿万职工的重托,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2000多名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和近百名特邀代表出席盛会。

31、为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力营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社会氛围,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改革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新华社、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将在北京联合举办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有序推进。

32、10月24日,历经十余年研究论证与施工建设之后,我国又一项世界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33、习近平日前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5年来,各自由贸易试验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勇于突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至全国,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

34、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习近平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广东40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总结好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35、习近平10月25日上午到南部战区视察调研,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南部战区全体指战员致以诚挚的问候。他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聚焦研究打仗、指挥作战推进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全面提升打赢能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推进战区指挥能力建设,履行好军委赋予的指挥权责,完善指挥运行机制,确保指挥顺畅高效。要加强作战需求牵引,抓好实战化运用,提高指挥手段先进性、有效性和自主可控水平。各级指挥员要带头加强学习,加强军事斗争实践锻炼,大兴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之风,增强打赢现代战争实际本领。习近平强调,战区党委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要求,确保对任务部队日常战备和军事行动实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武装官兵,打牢坚决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激发投身强军事业的政治热忱。要适应新体制新职能,加强战区机关各级党组织建设,增强领导备战打仗、指挥完成任务能力。

36、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6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习近平指出,中日是近邻,两国利益高度交融。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本地区和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1978年,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两国持久和平友好大方向,为双方开展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以及妥善处理历史、台湾等敏感问题提供了坚实遵循和保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当前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重现积极势头。这值得双方共同珍惜。双方要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坚持和平友好大方向,持续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日关系在重回正轨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

37、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连日来,回访总书记考察所到之处,处处感受到,总书记的到来,让南粤大地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坚定的信心、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10月26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主要领导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在新时代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宣言书、动员令,是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动力源,为广东在新时代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38、习近平10月29日上午在中南海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团结动员亿万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加大对职工群众的维权服务力度,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开创新时代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一生最后悔什么下一篇:学校经费使用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