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计划安排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政治复习计划安排(精选13篇)

高考政治复习计划安排 篇1

对于某些科目的薄弱环节,可以把教科书或者相关的复习资料拿出来,然后逐一阅读每本书上关于这方面知识的论述,再详细对比解题步骤和答案,弄清自己出现差错的地方。

这种复习方法就是为了消灭自己的薄弱环节,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找出些比较典型的习题拿去复印,然后裁掉其中的答题步骤,仅留下题干部分。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组极具针对性的习题,提高复习效率。

2、掌握得分技巧

高考所考的知识点一般比模拟试卷的难度低,出现偏题、怪题的几率比较小。在高考前几天做往年的高考真题,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熟悉高考的题型。

以每两天为一个周期,同步高考的时间去安排训练,在相对应的时间点做对应科目的试卷。每份试卷做完之后,都应当仔细核对答案,并给自己打分,掌握答题的得分技巧。

3、调整作息时间

因为高考的时间安排与在学校时的学习计划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回家复习的第一天起,就要把时间进行调整,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高考政治复习计划安排 篇2

(一) 压缩再现新课

有的教师不了解政治第一轮复习课的基本要求, 处理教材几乎是按照新课教学的模式进行, 不同的是一节课教学的内容相当于新课的二节或三节课的压缩, 是简单的新课相加。看起来面面俱到, 但没有主干没有重点, 实际上只会是浅尝辄止, 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

(二) 课堂满堂灌输

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 自己既要梳理知识, 又要联系时政热点, 还要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 学生很被动地接受, 没有安排学生消化的时间, 更没有安排相关知识解题能力的训练, 把知识消化都留在课外, 学生苦不堪言, 复习负担很重。

(三) 教学效率低下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 不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 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设计进行教学, 不管学生有没有收获或收获有多大, 没有注意学生在该部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情况, 无法确定讲课的重点。在教学前没有研读高考考点, 没有研究考高试卷, 在教学中既不进行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 又不与时政热点结合, 更没有应试针对性, 复习课内容干瘪、不生动, 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率低下。

(四) 缺乏能力培养

做好文综试卷既需质量也需速度, 有的教师把解题能力部分全安排在第三轮, 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就知识讲知识, 讲课中缺乏能力培养意识。教师没有给学生安排适度训练, 没有对学生进行各类解题方法指导, 更没有规范学生答题, 这样即便学生对知识很熟, 但面对题目仍然不会做或不能很好很快地完成。

二、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科学的策略

(一) 教材知识:举纲列目

纲就是知识体系, 目就是知识点。加强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同时突破重难点, 可有效提高第一轮复习效率。

经济常识部分的复习, 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基本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活动和对外经济三条主线来进行复习, 把每一条线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 要求学生逐个落实, 并结合热点进行分析提高。

高中哲学部分的复习, 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大版块进行复习, 把每一个版块的所有原理和对应的方法论要求以及与之相结合的热点梳理出来, 在要求学生逐个落实知识点的同时还要重点把握。这样学生对整个高中哲学就体系明了, 使每一个范畴里的知识点能对号入座。

政治常识部分的复习。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政党、国家机关、公民、主权国家、民族宗教五个主体来进行复习, 把每一主体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 要求学生逐个落实, 并结合典型习题从抓主体的角度落实知识突破重点提高能力。这样整个高中政治五本书就用345的编码串接起来, 学生在宏观上可有效把握知识脉络。

(二) 各种题型:归类总结

教师以题型类别为线索对教材进行经济常识、哲学、政治常识的归类总结。

计算型选择题。在经济常识教材中共有十二个知识点可设计计算题, 把这十二个知识点抽出来, 每个知识点安排一个高考题或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经常复习, 这样可确保计算型选择题不丢分。

措施类主观题。把经济学、政治学中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点整理出来, 再结合讲解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从主体找措施, 从教材找措施, 从问题的反面找措施, 从材料找措施, 从党的方针政策时政热点中找措施, 并在专题练习和学科综合练习中重点训练和讲解。还有原因类、意义类, 也是运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就在第一轮复习中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后面的二轮三轮复习做好准备。

(三) 提高能力:注重讲评

学生的能力, 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 讲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复习讲评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归类讲评

归类的内容很多, 可按考点归类, 按能力要求归类, 按解题思路方法归类, 按高考题型归类, 按错题、错因归类等。如重点向学生介绍组合型选择题的三审九排法, 如把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整理出来, 每个易错易混知识点对应一个典型例题, 分经济常识、哲学、政治常识印发给学生训练, 老师和学生互动讲解, 并要求学生经常温习。

2. 重点讲评

在每一份练习和试卷的讲评中要有重点。整体上要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 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典型题时, 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规范。

3. 过程讲评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要想学生为什么会错, 学生怎样才能不错, 引导学生怎样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完成解题过程, 规范语言表述。

4. 变式讲评

注重变式 (改一改、扩一扩、变一变、代一代、反一反、合一合、分一分) 思维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 单选变成组合选怎么做, 选择题变成问答题怎么做等等。讲评不是就题论题, 更重要的是借题发挥, 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 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 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跟踪讲评

高考临近如何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 篇3

一天,一个少年正埋头在阁楼上学习,母亲几次叫他下来吃饭都不见动静,只好把饭菜端上去。少年一面看书,一面下意识地将盘子里的东西夹起来往嘴里送,很快就将它们一扫而光。

母亲走上来收拾盘子时问:“鱼子酱的味道如何?”“鱼子酱?”少年感到莫名其妙。“你刚才吃的呀!”母亲也莫名其妙。“它是鱼子酱?”少年深感遗憾。要知道,这是他最爱吃的食物,母亲今天特意为他做了一盘。谁知光顾看书,竟不知道吃的是一盘向往已久的鱼子酱。

故事中的少年就是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奖者朱利叶斯。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朱利叶斯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跟他抓紧时间有关。对此,贝多芬和莫泊桑也深有同感,贝多芬说:“我的一切成就取决于我对时间的珍惜。”莫泊桑感慨:“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成就功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以致默默无闻了。”

高考就是有氧运动

实现高考目标,最重要的资源莫过于时间。你可能会说,高三了谁不知道“惜时”呀!我和班上的同学开夜车、加班加点学习那是常事,睡眠和休息时间都被减少了,体育锻炼甚至被取消了。

其实,同学们如此“惜时”短时间内学习成绩能上去,可时间一长,大脑和身体就吃不消了,就会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头昏脑胀、精力无法集中等。学习效率反而严重下降,真是得不偿失。高考复习就像长跑一样是有氧运动,因此,我们不能采取短跑的冲刺战略。复习时间安排应该遵循“持久和高效学习”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时间安排方面要立足长远,保证高考复习过程中大脑机能和身体活动能力处于良好水平,至少不能有明显下降。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提高效率,做到高效率的学习和生活。真正的“惜时”是有效率地完成每一件事,真正的“惜时”是节约时间而不是延长时间。鲁迅先生说:“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高效复习的两条原则

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学习生活高效,这两条原则是:

第一、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它要求我们一张一弛地安排生活,换言之,我们要把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排;这样既保证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完成,也保证了大脑得到休息和身体机能得到较好的维持。

第二、交叉安排,高效学习

这要求我们不要长时间复习同一门课程,也不要长时间采取同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因为长时间从事某种单一活动会使大脑某些活动区域的细胞活动过度,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交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可以使得部分疲劳大脑区域得到休息,休息的大脑区域则进行工作,这样既没有妨碍大脑的休息,也保证了学习活动高效率地进行。

具体说,交叉安排表现在:a不同学科复习时间的交叉安排,比如语言、数学、外语、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按照文理交叉的形式安排,不要长时间进行一门课程的复习;b不同学习形式之间交叉安排,比如记忆、解题、阅读和知识整理等活动交替安排,不要长时间采取同一种学习形式。

7-1>7还是7+1<7

7+1会小于7。因为人休息不好,就工作不好。有的同学以为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哪怕当时自己并没有进入学状态。他们会认为坐在座位上就算学习,就对得起父母,自己也就问心无愧。其实这个时候思想跑马,根本没有学进去,也没有得到休息,造成了7+I<7的困境。

7—1会大于7。如果你善于安排休息时间,会有利于大脑和身体机能得到恢复,从而提高效率。另外,许多同学休息以后发现其他同学还在那里坚持刻苦学习,对于自己的休息会感到有些内疚,产生学习上的紧迫感,可以造成激发学习动力的客观效果。他们在学习时会更专心,学习效率会更高。因此,7—1反而可以大于7。

作息时间规划的五个步骤

我们把上面的思想落实到自己高三阶段时间安排上,需要经过五个步骤:

第一步,列出每日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比如上课、写作业、睡眠、吃饭、上下学、体育锻炼、看新闻联播……

第二步,根据自己现在的生活习惯,安排好各项活动的基本顺序。如起床、洗漱、早餐、上学、上课……

第三步,测算各项活动的时间长度。你可以观察和记录自己近期做每一件事情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作为参考。

第四步,根据劳逸结合、科学用脑,以及交叉安排、高效学习的原则调整各项活动的顺序和学习时间安排。最基本的思路是:a各项学习活动之间应该安排生活、劳动等其他活动:b学习时间比较长(90分钟以上)时应该安排两门课程(最好是文理科)间插复习或者两种方式(阅读和解题)间插学习。

高考冲刺阶段复习计划安排 篇4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讲练结合,要防止满堂灌、上课简单对答案、没有重点要点的错误做法。

3)努力提高课堂效益,严防三个误区:以讲为懂,以懂为会,以会为通。要在复习讲授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加强训练、运用,要让学生对所讲所练的内容进行思考,领悟、消化、反思、订正。

4)注重把握复习课的深度和广度。该讲就讲,该舍就舍,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艺术生高考复习计划怎么安排 篇5

一般来说,艺术生在高三上半年基本都会将注意力集中放在专业课上,不少会离校参与小长期的专业集训,一直到上学期期末的艺术类省统考联考完成了专业课考试,之后再回到到文化课学习上去。这样的安排会致使艺术考生的文化课学习一定程度的脱落,刚回到学校一时半会难以适应和调整。面对已经开始进入状态的文化生同学,以及各种校级、班级的大考小考,艺术考生很容易有种受挫感。特别是从寒假延续到高三下学期开学的各种校考,艺术生一时间会要面对及其多的挑战,大部分艺术生会因为调整不好心态,对文化课失去信心。

因此,对于艺术生而言,要明白自己相对其他同学,是面对更大的挑战的,所以更要觉察自己的心态,及时调整,如果遇到了困难一定要求助家长,或者有经验的老。家长方面,也要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要一味地只跟孩子强调自己的期望,因为这样会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家长最好跟相应的专业课老师、文化课老师、特别是心理老师一起,制定相对应的激励方案,充分调动考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拼搏欲望,让他们在学习上能保持饱满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相信自己志在必得,坚定提升文化成绩的信心。

二、专业课与文化课兼顾

艺术类考生在高中整个过程中,需要准备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方面的考试内容,相对而言,比单纯的文化生考生要学习的内容更多,时间也更加紧张。

专业课学习与文化课学习是可以兼顾的。艺考生可以在筹备专业课考试之前先针对文化课的薄弱环节进行补习和加强,为之后的文化课学习打好基础。也可以要求补习老师将高考中的考点归纳总结成知识条目,在准备专业课考试的空当进行高考知识条目记忆的学习。专业课考试完成之后,由于有了之前专业课知识的积累,在文化课知识集中补习阶段也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高考题型的针对性练习,从而为高考拿到理想的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做到专业课学习和文化课学习兼顾,为高考成功录取增加砝码。

三、选对学习方式,做好复习规划,巩固基础知识

高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占70%,难题偏题只占少部分。大多数艺术类考生因为专业学习耽误了不少文化课,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以艺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复习时要学会取舍,重点抓基础,不需要在偏题难题上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艺考生只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题型、基本方法就能考到400多分,这足以达到艺术类考生文化课的分数要求。

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补习重点应该是强化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艺考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专门的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艺术类考生在选择补习班时,最好选择一对一的辅导,或者可以选择参与都是艺考生的班级进行文化课辅导,这样老师也更加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辅导联系。另外,艺考生在专业课备考期间可能会离校准备,导致回到学校后,难以适应紧张的课程节奏和环境。这时候一对一老师或者小班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情绪上的波动,及时进行学习目标上的调整和心理上的帮助。

考研政治暑期复习计划安排放送 篇6

考研政治 精题精做提高复习效率

2014考研政治分析题 巧夺高分

临近7月,当广大考研学子刚刚告别痛苦无奈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后,马上又要迎来期末考试季。选择考研的学子总是那么辛苦,但是你们既然已经选择学习的生活方式,就要一路坚持下去。的暑期将至,在忙完各种期末考试之后,广大考研学子就要进入繁忙的暑期复习阶段了。众所周知,暑期的复习对于考研学子是至关重要的。

牢记一句话:“得暑期者得天下!”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篇7

一、一轮复习要以课本为主建构体系

在第一轮复习中强调夯实基础, 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应以本为本, 以纲为纲, 记忆和理解的具体内容就是课本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及考纲规定的主要内容。对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准确地去理解, 及时地去强化记忆并能科学准确的表达。我们经常强调的主观题在准确审题基础上运用学科语言准确进行表达, 就是以对课本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为基础的。

备考复习中要以本为本, 回归课本, 通览全书, 整合相关知识点, 建构知识体系, 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立体化, 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比如说“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 它自身包括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 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知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 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 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 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 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第一轮复习, 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第一, 先把课本读“厚”。

具体做法是: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 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 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 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特别是以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 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 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 时间不够要抽时间, 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

另外, 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 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有没有漏洞, 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第二, 再把课本读“薄”。

根据记忆规律, 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第二轮复习, 但时间有限, 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每进行完一个阶段, 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 用一个专门的本子, 列出这一个阶段的知识框架结构, 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 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 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 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础比较好, 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 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 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 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 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

比如, 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 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钟左右, 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 用30分钟时间记忆, 30分钟理解, 30分钟做题, 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 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那种在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事实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 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 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政治虽是文科, 但也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 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步骤有两个:

第一, 在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 并作一归类。

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 特别要注意各个领域内的重大时政。

第二, 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 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 学会自己命题。

这一步要求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 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跟自己提问, 同时要注意平时考试中知识点和时政的结合角度。

作为高三学生要注意克服自己浮躁的毛病, 切忌好高骛远和粗枝大叶, 特别是不能眼高手低。该重新记的要记一下, 该做的大题要做一下, 不能只看不做。组织答案也是一种能力, 需要在平时培养, 不能光用眼而不用手。在第一轮复习中, 考生要平静自己, 一步一步地走, 稳扎稳打, 只有保持一份好的心态做好第一轮复习, 才能在以后的复习中游刃有余, 轻松制胜。

高考政治复习的计划 篇8

笔记本——整理知识体系,明确重点难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总结完善形成自己的知识模型体系;

错题本——记录错题,查漏补缺,总结方法,不断提升。

整理标答本——分知识模型和解题模型两种体系去分类整理标答,积累答题术语和解题模型

准备这三个本是很容易的事情,更关键的是要坚持去用,坚持总结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当你坚持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的时候,收获是出人意料的!

高考政治全三轮复习计划设计 篇9

一、 找准立足点,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

第一轮复习中,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到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规律进行。第二、三轮复习侧重掌握重点知识内容,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下功夫。随着讲解的内容跨度加大,练习综合性强度加大,且与现实问题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习题的参考答案也随之越来越带有时政化倾向,许多学生往往自觉不自觉的轻视书本,认为看不看书本无所谓,背不背理论关系不大,进而抛弃书本,结果导致理论水平明显下降,体现在解答客观题失去理论依据靠瞎蒙,解答主观题言之无物靠乱写,洋洋洒洒,天马行空。

因此,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变的肯定是题目的背景材料,题目的设问,这是绝对千变万化的。而相对稳定不变的一个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个是对考生能力要求,应该怎么去审题,怎么答题,应该怎么分析具体材料,有针对性的、概括性、较完整的发散的来回答问题。在后期复习中,为有效的提高学生能力,应指导学生认真做好以下两方面。

1、将考试内容系统化、网络化

要求学生复习必须立足于课本,熟练掌握教材所涉及内容,指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串通、综合起来,形成网络加以强记。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考来考去,也不过是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罢了。如果我们能够对课本上所学的这些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那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遇到什么题都可以从容应对。所以复习中首先应该回归课本,通过列知识结构图表对原来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这既有利于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具体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考虑的更准确、更全面。

具体做法:一是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上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似是而非的感觉。二是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顺序记住各部分的知识点,重难点及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的头脑里形成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科知识树,各部分知识纵横贯通,精简浓缩。三是对学习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2、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导学生解题时能遵循这样的思路:

(1)阅读题目。

(2)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

(3)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问题材料情景有无符合的知识原理。

(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

为在练习中减少失误,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要求学生做到:

(1)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出错误的原因。

(2)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

(3)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做错题,然后与正确解法进行对照、比较,以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记忆。

二、把握练与思的关系,在考试中体现能力

在后期复习阶段让学生做必要的高考模拟训练题既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最好的复习,还可以通过做题发现问题,以便在复习中及时的进行查漏补缺。同时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知道自己在知识方面究竟有那些地方学的不扎实,理解的不够透彻,以便在考试前及时的将这些缺漏的地方补齐,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综合训练阶段(学科内综合),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1、读题、审题要仔细、慎重。

(1)对“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应当特别仔细、认真阅读,注意它的细微变化。

(2)对新颖的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只要耐心多读几遍,熟能生巧,就能找到解问题的办法。

(3)注意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4)阅读题目时注意区别显现信息与隐信息。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内容是属于教材的哪一部分,然后再根据题意认真作答。

答题要确切、简练,书写规范、工整,尽量采取要点式答题。答题时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避免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

2、建议学生按顺序作答

因为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是按梯度逐渐地提高对考生的能力考查的,所以按顺序回答,能力容易发挥出来,后面试题难度高,学生如答得不顺利,容易产生障碍、恐惧或者慌乱。再者,如果考生先答后面的主观题,然后再回头做客观题,脑袋的信息装得过多,可能干扰也会变多,考试的出错率就有可能增大。当然,考场上合理的分配时间也是应试成功的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视个人实际把握答题速度。

三、把握中心点,处理好考点与热点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能否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该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要注意掌握那些与考点内容相关的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并且政治高考试从来都不回避社会重点、热点问题,而且还往往是迎着热点上的。政治一般是以时事为材料来出题,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都可以使用。对这些国内外大事的了解,不仅对人提高觉悟很重要,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也至关重要。

高考的既不可能为考材料而考材料,也不可能为考知识而考知识。而是通过材料和知识,要考学生的能力,要考学生的素质。要联系实际,除了有了观点和理论,还需要了解实际的材料,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你这个观点和理论就没有办法运用。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中的热点和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用这些理论来联系实际,联系实际的时候,要注意多角度看问题,多层次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进而达到题目所要求的各个要点,从而得到高分。

总而言之,政治高考复习作为学习、备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决不可以掉以轻心,学生只有把握好了这一个重要环节,其知识结构才能得以进一步完善,知识水平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读书学习有两个飞跃,一是从薄到厚,二是从厚到薄。第二个飞跃更为重要,它代表着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高考前的复习,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从厚到薄:理线索、清思路、观大势,应重点把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当年重大热点问题密切相连的学科主干知识;二是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渗透的内容。摒弃繁杂,立足核心,突出主线,便于记忆,有利发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从微观角度,应对考纲中规定的100多个考点进行认真梳理,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外延,以及与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这一部分有8个考点,可以浓缩为“性质”、“地位”、“作用”、“方式”、“建设”、“路线”、“制度”等7个关键词。它们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地位和作用,而党的地位和作用又是通过党的领导方式实现的。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搞清这些知识及其联系,在分析实际问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从宏观角度,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网络。每个学科的内容很多,但决非杂乱无章,要通过一个中心把各个知识点网络起来,比如政治常识,可以说如何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中心,各知识点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精讲多练,节节练,课课考。

(1)通过考试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教师教学中的空档,查缺补漏。(2)把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错题集中起来,帮助学生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隔一段时间再考一次易错的题,杀个回马枪,看学生是否真正落实了。

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科思维方法。

(1)解题方法

以高考题为例,指导学生归纳出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重点在审题,审题从设问审起(审角度、审原理、审主体)。

▲问答题

①带着设问读材料;②阅读材料找观点;③运用观点析材料。

▲选择题

审主体、分层次、抓关键,用排除法做。

①观点错误不能选;②外延不符不能选(肢干不一);③变相重复不能选; ④倒果为因不能选;⑤单项选最佳;⑥组合沾边选。(2)思维方法

①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②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

第二轮复习:1月中到3月,系统复习,形成三棵知识树。

3月到4月,学科内综合,主要是政治学科中各年级内容的分块训练和综合训练。

4月时政热复习,主要是对时政热点重点的专题讲解。

4月底到5月底文科综合,跨学科综合的练习,主张集团军作战方式,政史地三科坐在一起办公,营造协作氛围,共同探讨学科间的相关问题,避免各自为政。寻找政史地三科在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上的交汇点,增加教学与复习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以实现学科知识的和谐渗透。

高考政治复习计划安排 篇10

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综观今年各地高考政治试题, 有三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是注重考查综合能力。下面, 笔者就以《政治生活》知识为例, 结合今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 对2014年高考复习提几点建议。

一、以本为本, 夯实基础知识

今年各地政治高考, 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考查考生对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因此, 高三政治复习, 尤其一轮复习, 必须以教材为依据, 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具体做到以下两点:

1. 从内容看, 知识复习务必全面

所谓“全面”, 就是“考纲”所列知识点必须全部掌握, 努力做到“点点清”。

一是重视“知识热点”。政治高考, 无论政治单科卷还是文综卷政治试题, 受时间和题量限制, 经常考查的是学科主干知识。如, 《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的知识, 年年都有试卷考到, 今年新课标Ⅰ卷、Ⅱ卷、北京卷、天津卷、安徽卷、山东卷、海南卷以及福建卷、江苏卷, 就分别以选择题或问答题形式考查了这一知识。对于这类经常考查的“知识热点”, 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必须重点“关照”, 熟练掌握。

二是兼顾“知识冷点”。政治高考在主要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 也会兼顾知识覆盖面。因此, 一些偏冷知识点会偶尔考到。如, 今年上海卷第4题考查的“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江苏卷第15题考查的“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就是不常考的“知识冷点”, 它属于《政治生活》中“依法治国”范畴, 但教材并未具体讲解 (该知识在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才有具体要求) 。

三是忌有“知识盲点”。高考复习过程中, 一些老师和同学在整理各地高考试题时, 会发觉有些知识点从未考过, 于是认为今后高考也不会考, 就不去复习, 于是出现了“知识盲点”, 这是比较危险的。这类知识一旦考到, 大则可能全“班”覆没, 小则可能个人一分不得。理论上, 只要“考纲”列出的考点, 都可能考到, 我们应当全面把握, 不能有知识遗漏。

2. 从方法看, 知识复习重在落实

所谓“落实”, 就是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方法得当、措施有力, 有实在的“抓手”。

一要用好“导学案”。目前, 许多学校的老师通过编制“导学案”引导高三学生复习。由于政治一轮复习, 要求全面、详细地把握“考纲”所列知识点, 因此, 老师常常以“课”或“框题”为单位精心编制“导学案”, 通过“考点展示、知识梳理、重点难点、随堂检测”等环节, 帮助我们复习、巩固、检测所学知识。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充分利用“导学案”, 扎扎实实进行一轮复习。

二要关注“小切口”。今年许多地方的政治高考主观题, 不再笼统要求考生运用整个模块知识回答, 而是通过“小切口”, 考察某一具体知识。如, 新课标Ⅰ卷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天津卷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 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上海卷要求“分别从顺应时代潮流和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角度, 简要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同金砖国家的合作”;浙江卷要求“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 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这样的试问方式, 既可以避免猜题押宝, 又能防止“普遍撒网”碰运气得分的现象, 提高了考生对知识理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一轮复习中, 对具体知识的把握必须细致、深入, 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 浙江卷考查的《政治生活》中“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知识, 不仅要知道“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是什么) , 还应当结合该模块其他知识, 归纳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为什么) 、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发展 (怎么办) 。

三要抓住“关键词”。政治教材知识, 涉及大量概念、原理, 对这些知识的把握, 不可能也不需要一字不落的背上。事实上, 无论是高考试题答案的组织, 还是高考阅卷的操作, 都强调抓关键词。因此, 我们的一轮复习, 应当抓住对知识记忆和理解具有决定作用的关键词句, 提高复习效率。如, 《政治生活》有关“依法行政”的知识, 从含义看, 要抓住“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主体) 、“行政权力” (对象) 、“法律” (依据) 三个词;从意义看, 要抓住“人民权利和自由”、“廉政建设和政府权威”、“行政管理水平和民主法治建设”三组词;从要求看, 要抓住“立法”、“队伍建设”和“体制改革”等主要词句。在考试组织答案时, 通过联想并结合试题材料, 将“关键词”扩成完整句子, 就能成为较好的答案要点。

四要画好“结构图”。高考政治主观题, 考查知识, 多以多样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考查能力, 突出对解决问题思路的整体把握。如, 广东卷要求“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 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该题答案, 涉及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及其形成、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等多个知识点。这就启示我们,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必须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 加强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的构建, 应当根据不同模块特点, 选择不同的方式。以《政治生活》为例, 可以国家、公民、政府、政党、民族、国际组织等不同行为主体为单位, 画好知识结构图。比如“公民”, “考纲”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就有9个, 知识点比较多且零碎, 一些同学觉得难以全面把握。不过, 如果我们能对教材知识按其内在逻辑进行整合, 从公民“为什么能参与、从哪些方面参与、如何正确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画出知识结构图 (见下图) , 那么相关知识就一目了然, 如果考到有关“公民”的问答题, 就能比较全面地回答。

二、关注时政, 理论联系实际

今年大多地方的高考政治试题, 不刻意回避热点, 而是迎着热点上。单从考查《政治生活》知识引用的情境材料看, 党的十八大 (新课标卷、上海卷、安徽卷等) 、全国“两会” (安徽卷、福建卷、海南卷等) 、“中国梦” (江苏卷、上海卷、浙江卷等)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江苏卷、四川卷、海南卷) 、国务院机构改革 (江苏卷、天津卷、山东卷)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新课标卷、北京卷、天津卷) 、食品安全 (江苏卷、海南卷) 、网络问政和网络反腐 (新课标卷、天津卷)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 (重庆卷) 、“最美群体” (福建卷) 等, 都是重大时政、社会热点或中学生熟悉和关注的问题。这种命题思路,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新高考坚持“三个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

对于高三政治复习中热点问题的把握, 传统做法是在二轮复习阶段集中进行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在一轮“知识复习”复阶段就要坚持联系实际, 有机渗透时政热点复习。具体要做到:及时、选择、系统。

1. 及时, 即平时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 一轮复习中就注意积累时政。

(1) 日常复习, 要将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并作归纳。从范围看, 可以分为国内、国际两块;从类型看, 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2) 将收集的时政资料, 及时与教材知识结合, 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分析, 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设置问题并组织答案。这样做, 就能对重大时政形成深刻印象, 且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对“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这一重大时政, 我们不仅要及时了解时政本身, 还应当运用不同模块知识进行思考。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这一时政热点, 可从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国家利益、和平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2. 选择, 即积累时政知识要“挑选”, 不能不加区别的全部收入“囊中”。

(1) 内容选择。掌握时政知识首先要立足国内, 重点把握能够体现党和政府现阶段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会议、讲话、事件、法律、数据等。同时还要关注国际社会, 特别是与我国密切相关的、能够充分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作用的重大国际事件。

(2) 分清主次。掌握时政热点, 应分清主次,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时间上以近期为主, 远期为辅;内容上以政治、经济、民生为主, 其他方面为辅;角度上坚持正面为主, 反面为辅。

如, 民族团结问题。新中国成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坚决维护民族团结, 并领导各族人民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近年来在民族团结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 特别是2009年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今年4月23日在新疆巴楚县和6月29日在新疆鄯善县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 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伤害。对此, 我们应当结合《政治生活》知识, 多从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公民义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宗教政策等角度, 进行正面分析, 充分认识“团结稳定是福, 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 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3. 系统, 即时政热点收集和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应形成系列, 不能杂乱无章。

时政热点, 有的是偶发事件, 有的由系列事件组成。对于后者, 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并能用教材某一具体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以适应政治高考主观题“小切口”设问的要求。

如, 钓鱼岛问题。我们应当知道问题的由来、关注问题的现状、预测问题的走势, 明确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贯态度以及采取的系列措施, 并能运用《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 从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

三、适当练习, 提高综合能力

今年各地政治高考, 都非常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 江苏卷最后一道探究题, 该题提供4段550字的文字作为情境材料, 从哲学、经济、政治三个角度设置问题要求考生探究回答, 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能力, 凸显政治命题能力立意为主导的要求。

在提高综合能力的众多途径中, 加强练习无疑是重要的一条。一轮复习, 我们就会遇到众多不同类型的练习, 有充斥市场的复习资料, 有老师编制的各类习题, 还有来自各地的模拟试卷。我们该如何面对浩淼的“题海”, 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呢?笔者认为, 应当尽量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把握“经典”。一轮复习, 老师会在认真研读“考纲”和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走势基础上, 根据自己所教学生实际, 系统编制或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说是“经典”。对于“经典”练习, 我们必须认真去做, 做错的题目要收集整理成错题集, 到综合复习阶段再拿出来练习, 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要走“精练”之路。一轮复习重在“双基”过关, 所以吃透教材才是重中之重。对于面广量大的习题, 我们的练习贵在精不在多, 要能进行“任它长水三千里, 我只取其中一勺”的大胆取舍。做练习的关键, 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和老师强调的要求, 踏踏实实地逐步完成。

三要有“水滴石穿”精神。提高解答政治主观题的能力, 不能指望一两次练习速成, 也不能仅靠二轮强化训练, 需要在一轮复习阶段就通过不断练习慢慢提升。如果在一轮复习阶段, 能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 我们的解题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四要找到正确答题的“规律”。平时的练习, 我们不仅要善于做, 更要善于总结。要在自己做题和老师讲评过程中, 总结准确答题、规范答题的“规律”。笔者认为, 回答高考政治主观题, 具体方法很多, 但基本要求必须达到以下四点:一是读懂材料, 包括确定材料中心, 将材料分出层次, 找到关键词或句子;二是读懂设问, 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层次;三是联系知识, 能够将教材知识与题目材料准确对接;四是组织答案, 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规范使用学科术语。

高考政治复习计划安排 篇11

其实我们学会把高考的命题方向把握准,高考出题的模式给弄明白了,平时复习的时候就会显得很轻松。并不是物理、化学等理科题有典型题,文科的复习也可以遵循这一原则的。就好像语文的作文写作,一篇高考的满分作文,我们都可以进行模仿创作。

复习就是一个由模仿到驾驭的过程,我们在模仿别人做法的同时,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最终由量变到质变,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所谓是熟能生巧。

2、训练解题思维

高三的题型有很多都是存在共性的,尤其是理科科目。题目和条件都会有其内在的关系点的,只有学会从题目本身寻找做题的切入点,才能在高考的时候熟悉各种题型,才能战胜高考。

相信大家都知道欲速而不达的道理吧?这个道理告诫我们做题的时候不要追求速度,千万不要麻木做题,看到什么题都想抓来就做,结果对照答案全是错误的,到考试的时候还是不会。所以要求我们,要转化一下解题的思维。

3、几种常见备考方法

一般而言,现在的复习方法是题海战术和课本反复查看。比较科学的做法是进行归类解答,或者是归纳之前错误的题型。

高考政治复习计划安排 篇12

纵观考研各科目,政治是最需要突击的一门。作为必考的公共课之一,政治一直是很多考生心存畏惧的科目。现在已经是中,距离考研笔试仅剩半年时间。很多刚刚下定决心准备考研的同学,都暗自担心2015考研政治复习时间不够,从而对整个考研计划失去信心。在此,老师提醒大家,政治是一门讲究技巧的科目,只要合理安排,充分利用2015考研政治复习时间,实现政治单科突破乃至拿下高分是非常有可能的。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担心2015考研政治复习时间不够的心理,往往来自于对这门课程的误解。政治的内容较多,如果不能选择合理的`复习计划,面对大量而陌生的内容时心理容易受挫。在规划复习计划之前,先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关于这个时间段的政治复习,专家是这样建议的:目前是6月份,暑期突破往往集中在英语、数学等科目,如果专业课要求较高,这个时间段也要开始专业课复习,而政治作为一门突击科目,这个时间段只需要简单了解一下考试内容。从鹰飞集训营课表里也可以看出端倪,5天的示例课程中,政治只占了20%左右的时间。当然,集训的体制决定了政治精讲等模式可以达到夯实基础的目标,不过,从总时间的分配比例依旧可以看出专家们对政治单科的复习规划思路。

可见,大家一直担心2015考研政治复习时间不够,在专家眼里,这个问题并不存在。甚至在这个时间段上,政治并不能作为主要的科目投入大量的时间。如果按照专家的要求,在暑期简单地了解一下考试内容,之后的考研政治复习时间该怎么安排呢?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表示:9月份之后,可以重点对政治这个科目进行强化记忆,并以大量的习题辅助,对考试内容有全面而清晰的了解,这对应试状态有很大的好处。11月份以后,经过考前模拟卷突击,加上基础知识的重新梳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树立起对考研政治的全面认知,并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高考政治复习计划安排 篇13

一是把握方向, 总结规律, 提高复习的效率

应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和近几年来的考试大纲, 2009年文综试卷、新课改的形势, 严格把控好复习考试的范围, 注重研究试卷的特点及命题的发展方向, 努力提高备考的质量。对于美术生来说, 复习的时间尤为紧张, 这就要求老师更要注意研究这些内容, 找到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使学生不走弯路, 提高效率。同时针对艺术生的特点, 提出了既要完成一轮的复习任务, 又要达到二轮的复习效果的教学目标。因此, 我们采用了学案导学法。学案的编制本着既便于教师的教, 又便于学生的学的原则编制。内容包括:高考考点, 知识梳理, 疑难解析, 高考回放, 与本节联系的社会热点, 自我测评等, 省去了学生翻阅大量资料的时间,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二是了解学情, 沟通思想, 提高复习效率

进入复习阶段, 老师都有自己的复习计划, 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 并且十分渴望成功。因此, 复习前师生之间不妨沟通一下思想, 了解一下学生对复习是怎样想的, 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主体作用,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老师根据实际调整复习计划, 师生达成共识, 以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同时, 在复习时, 坚持使用学情反馈表,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易错易混点、疑惑点、认识的误区等, 增强了课堂教学讲解和点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情反馈表还充分发挥了学科论坛的功能, 成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探讨的平台, 促进了教学相长。

三是夯实基础, 构建体系, 提高复习效率

综观每年的高考试题, 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 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 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 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所以说主干知识的复习非常重要。而美术生相对来说基础比较薄弱, 同时复习文化课的时间又相对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比较少, 基础知识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时, 要紧扣基础知识, 让学生领会到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 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精练, 使用政治术语要规范, 这就要求老师要结合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要突出重点和主干, 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 即要抓纲织网, 扣考点, 度目录, 绘结构, 抓主干。

四是精选习题, 强化落实, 提高解题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的文综高考试题, 强调综合, 以问题为中心, 以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 重思维, 重迁移。重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这个能力是要靠练出来和悟出来的。在提高解题能力方面, 首先, 要精选习题, 精选高考经典题, 再辅之以一些优秀的习题。高考题所蕴含的信息量大, 迷惑性强, 但是又很规范和科学, 做此类试题便于学生找到高考的感觉。其次,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要想在高考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必须大力培养审题和解题能力。在练习的基础上, 审题的方法一般为, 一审设问的指向与要求, 然后带着问题审材料提供的信息。审题要全面, 不能断章取义;要准确, 不能似是而非;要到位, 不能浅尝辄止。再次,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严谨的学习习惯。艺术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学生规范化答题, 在作答、卷面、布局、层次术语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细节性的规定, 注意检查落实, 引导学生向规范要分数。最后。引导学生做好练习和测试后的反思、补练和自我调节。学生的反思和自我感悟是促进提高的捷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我们不能靠题海战术来取得成绩, 一定要做好反思和补练等工作。

五是把握重点, 强化复习, 理论联系实际

上一篇:行走春天,风度翩翩作文下一篇:高星级酒店术语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