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有机转化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材料的有机转化范文一:

【技法梳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写文章也离不开充足的材料。所谓“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然而,仅仅有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将细碎零散的“米粒”做成可口的“饭菜”。那么,怎样才能把粗糙的原始材料转化为有较强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写作素材呢?笔者认为如下方法可行:

一、针对文体,简略概括

记叙文里的叙述讲究具体、生动、形象,甚至可以用细描手法。如《勾践灭吴》一文中,作者用了几千字叙述吴、越交战的形势和越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图大业的历史故事。其中文种出使吴国,吴王拒听忠谏,越国贿赂太宰,勾践刻苦自勉等情节的描写曲折生动、波澜起伏。这则材料经提炼加工在一学生作文《忍+退≠懦弱》中是这样叙述的:“春秋时期,吴越交战,越王勾践被俘。如果常人遇到这种情况必定会一死了之。可是,勾践这样一个有雄心大略的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死,而是忍。他想积蓄力量东山再起。于是他用几年的忍辱含垢赢得了光复国家大业的机会。他卧薪尝胆,终于成为一代霸主。”短短百十字,作者便将勾践灭吴的故事叙述得生动清晰,并且始终紧扣“忍让”这一话题。由此可见,多数原始材料是生动具体地再现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过程的记叙文,在议论文中使用时,我们应紧扣话题,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地叙述人物活动或事件过程。

二、紧扣论点,各取所需

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将材料转化为例证时,要紧扣中心论点,恰当地对材料进行裁剪,选择最能证明论点的叙述角度,强调、突出、扩展相关内容,剔除意义不大的内容,从而收到最佳的论证效果。原始材料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因此在运用时更应该细心甄别,找准它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一面进行叙述,使论据与论点保持高度一致。如从“烟王”到“橙王”的褚时健的传奇经历,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角度的转述。用它来论述“要理智面对欲望”的观点时,可以这样叙述:因为有欲望,褚时健带领红塔集团登上辉煌的巅峰;不能理智对待欲望,他又从功臣沦为囚犯,进而在年迈时跌入谷底;学会理智面对一切,他又用汗水和智慧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若是论述“在困境中奋起”的观点,叙述角度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从举世瞩目的英雄到身败名裂的囚犯,从身价数亿的富豪到一文不名的平民,褚时健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没有沉沦,而是选择从头开始,终于在七十多岁时,成为中国“橙王”。通过对比可见,同一材料在论证不同的观点时,必须注意叙述角度和侧重点的调整,真正做到材料在作文中的有机转化。

三、叙议结合,浑然一体

议论文应做到精选事例和深入说理相结合。只是简单地将材料机械地引入议论文中,给人的感觉将是一堆砖头而不是万丈高楼,文章便会缺乏深度和说服力。如果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将事例和分析巧妙地结合为有机的整体,就能更好地挖掘出议论的深度。那么,怎样恰如其分地分析材料呢?作文时,可以运用“始发叙述”,即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或摘录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材料的大致意思。但要注意,千万不可以过多的引述材料。之后迅速由叙述转入议题或论点,在此,可以恰当地使用“连接句”,即在观点和材料之间使用过渡性的语句,对材料进行精当地评析,使观点和事例水乳交融;或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在转述材料时穿插析理,边叙边议,让叙、议融为一体。如学生文章《让善点亮人间》一文中运用“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时这样写道:“他是一名普通的司机,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开车,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他知道,他身上担负着一车人的安危。善字当头,责任在心。当飞来的铁片穿过玻璃无情地击中他的腹部时,他忍着剧痛,完成了一系列精准的停车动作,他艰难地站起,引导24名乘客安全疏散并报警。乘客的生命得到了保证,他却因重伤而与世长辞。76秒的坚守,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责任,更是一种大善,一种感动你我、点亮人间的大善。”材料夹叙夹议,将“最美司机”吴斌的善举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恰当转述,详略有致

为了把道理阐述得更加透彻,一篇议论文中往往要运用多则事实材料,在叙述这些事实材料时,不能不加以区别、一概而论,而要根据观点的需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一般来说,新鲜的材料要详写,陈旧的材料要略写,典型的材料要详写,一般的材料可略写。如学生作文《捧起善心》一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杨善洲老人用善举使山变绿、水变清,使大亮山改头换面的事例。之后用排比手法简略概括了三个众所周知的事例:最美女孩刁娜,做好事不留名的青岛市民,最美妈妈吴菊萍。作者疏密有致的安排,既有力论证了中心论点,又使文章繁简得当、错落有致。

【思考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分别从歌颂和批评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转化,使其成为论述“把命运转化为使命”和“何妨让思维转个弯”这两个论点的合理论据。

西西弗斯在天庭犯了法。天神对他的惩罚是: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西弗斯都要费很大力气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可是,石头很快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西弗斯又得再次把石头往山上推。每次他推石头的时候,天神都会打击他,说他永远不可能成功。可他仍然反复坚持推巨石上山。

答:

2.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转化为以“学海无涯苦作舟”为论点的叙议结合的论据。

相传,苏东坡少时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见多识广,颇有些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有一次,他很自负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此联贴出不久,就来了一个老者,一边拿出几本书,一边对他说:“听说你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今天特来请教。”苏东坡接过书一看,顿时就愣了,因为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他面红耳赤,马上将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答:

3.以“善良”为话题,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简略写出一组事实论据。

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一个事实论据。

林书豪在美国长大,高中的时候逐渐展露了优秀的篮球天赋。从哈佛毕业后,他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了金州勇士,之后一年,他仍默默无闻,其间还曾被下放到发展联盟。毕竟他的身体素质不够优秀,只有1米91的身高在NBA江湖里,根本算不上什么。随后他又接连被勇士和火箭队裁掉,正在他苦等机会甚至考虑加盟CBA的时候,缺少控球后卫的纽约尼克斯队决定在这个华人小子身上试试运气。2012年,加盟尼克斯之初的一个多月里,他仍然表现平凡,但突然之间他爆发出了超级巨星的能量――2012年2月,一周之内的连续四场比赛里,他以一己之力率领困境之中的球队打出了四连胜,震惊了整个NBA。

答:

材料的有机转化范文二:

巴西一位名叫加巴斯・阿格内里(Jarbas Agnelli)的音乐家,有一天他在报纸上发现一张鸟儿排列在电线上的照片。他从鸟的位置看上去,觉得像音乐曲谱上的一个个音符。于是产生灵感,把照片剪切下来,用鸟儿的准确位置作为音符写了一首曲子。

阿格内里用木琴、巴松管、双簧管和单簧管来为曲子配乐,用苹果公司的Logic Studio软件谱写了这首乐曲,并用Adobe公司的After Effects制作了相关视频。随后,他在原创视频分享网站上发表了他根据鸟儿所站位置创作的曲子,立刻就引起了艺术家们的共鸣。

鸟儿们站在电线上的情景,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司空见惯。但这位音乐家却凭借着敏锐的感觉和不凡的才情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和天才的创作,将这一平凡的景象化作音乐艺术,优美地展现给世人。这期间,是艺术的想象和再加工起到了化平凡为神奇的作用。

这一则故事中主人公将照片再加工成乐曲的能力在写作中叫做“转化”能力。写作中的转化,就是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升华,最后点石成金,使其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就是作文材料的转化过程。

我们需要的恰恰是掌握这种材料的有机转化的方法,即想方设法将细碎零散的“生米”做成美味可口的“熟饭”,写成一篇语言优美、行文流畅、有理有据的文章。那么,在写作时,怎样才能实现材料的有机转化呢?下面笔者以议论文为例,对材料如何进行有机转化来作具体说明。

一、材料向例证的转化应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在运用材料进行例证时,要有必要的叙述,但这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是不同的。议论文中的事例只是为了论证观点,不必把事例按部就班地、不厌其烦地详细叙述。因此在例证过程中,材料的哪些内容可以用,哪些内容不能用,都要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来决定。中心论点是文章的灵魂,全文的统帅。材料必须服从中心论点的安排,这就需要我们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剪裁。筛选与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信息,剔除与中心论点无关的材料,正确选取叙述角度来丰富最能证明中心论点的内容,即“取其一点”,集中火力,强调、突出和扩展与中心论点有关的方面,收到有力的论证效果。如《公则生明》一文是这样转述材料的:

人们首先得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韩非子》中有一则寓言:宋国一富人,一日大雨把他家墙淋坏了。他儿子认为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家老人也如此认为。夜里,果然富人被窃。富人于是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家老人为窃贼。可见,富人对被窃一事,完全受感情亲疏所左右,自己的儿子,偏私地认为他聪明,邻翁却是怀疑对象。这样不客观,很难认识到真相。或许,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所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理智客观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智子疑邻”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因此在用此材料作论据时,没有浪费笔墨细描细绘地讲故事,而是根据“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简要交代各方的态度,说明亲疏关系影响了客观判断的事实,从而论证“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这一论点。在由材料向论据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剪裁,明确重点,这样才能极具说服力。

二、材料和议论要紧密结合,做到有叙有议,有理有据

在议论文中运用材料进行论证时,要做到在事例前后加议论性语言,如在举例前可加过渡性语言,使文章结构严谨。这样上下文也自然流畅起来,观点和事例就不会脱节。而在运用材料后,要针对材料进行精当的评析,使材料与中心论点紧密结合,文章便能主题集中,浑然一体。如《做一个敢负责任的人》一文就是这样论述的: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虽然著作等身,名满天下,却对自己的每一篇文章一丝不苟,对每一位读者认真负责。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天,他“已经没有力气了”,却仍然在吃力地修改那篇最终未能成文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修改的痕迹竟达五十多处!正是具有这种超乎寻常的责任心,先生才在《一件小事》里高度赞扬了那位敢负责任、令人仰视的“车夫”;正是具有这种超常的责任心,先生之风,才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这段文字就既有与前文衔接的语言,又有对事例的分析。

在议论文中,我们可以不拘泥于将所给材料作为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植入文中,我们可以把材料分解开,穿插着分析,边叙边议,让叙议水乳交融。下面以《执子与通子》为例说明: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这段文字以屈原为例论证中心,对材料的转化手段就是一边叙述,一边有针对性地评析说理。叙述精练概括,言简意赅;议论评说,见机而析,相应而生,材料与观点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一、自古圣贤多磨难。很多时候,没有经历苦难,往往难成大器。表面上看,经历苦难的日子是苦涩的,可怕的,它会使一些人意志低迷消沉。但苦难又是我们生活中最真诚的朋友。因为真正促使你成熟,促使你坚强、再接再厉、百折不挠,鞭策你取得更大进步的不是别人,在一定的意义上正是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

举世闻名的作曲家贝多芬,苦难伴随了他的一生。童年时,艰辛的生活剥夺了他上学的权利,而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又使喜怒无常、嗜酒如命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成为摇钱树的愿望。4岁起他就在父亲的打骂、逼迫下整天没完没了地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22岁他到维也纳学习音乐时患上严重的耳疾。音乐家耳聋,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可是,面对这个苦难,他没有屈从命运的安排,而是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第一交响曲》《管弦乐七重奏》和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都是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完成的。苦难并没有打垮贝多芬,反而更激发了他向命运抗争的斗志。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高 强《正视苦难》

作者在论证时对论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将材料转化成论据时作了合理的取舍。在例证之前,以“举世闻名的作曲家贝多芬,苦难伴随了他的一生”开头,与中心论点紧紧相扣,然后对所给材料进行严格转化。把以记叙性为主的材料搬到议论文中作论据,细节描述转换为概述,贝多芬年轻时所取得的成就等相关内容与苦难无关便不再提及。在材料转述完毕之后又针对事例进行议论,将议论和叙述紧密结合,水乳交融,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综观古今,无论是国家繁荣还是个人的成功,无不与勇于创新密切相关。战国时赵武灵王敢于颁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大胆向顽固者宣战,让他们脱下传统的宽大衣服,淘汰笨重的战车,最终使赵国国力强盛,百姓富足。这凭的是什么?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理论禁锢了人们两千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不畏权威,不肯盲从,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发现自由落体理论,将人们引向了自由探索真理的道路。这同样凭的是创新精神。可以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兴旺离不开创新,科技进步离不开创新,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

――赵文怡《呼唤创新》

本文在论述“无论国家繁荣还是个人的成功,无不与勇于创新密切相关”这一论点时用了赵武灵王和伽利略两个事例作论据。两个事例的论证过程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论证方法。其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事件内容是“脱下传统的宽大衣服,淘汰笨重的战车”,作者在叙述这个事件之前和之后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穿插说理,令人信服。

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嫉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奋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坚强不屈,表现出坚忍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4月8日)

本文一开篇便提出“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入题快。然后摆出历史上人们对“压力”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举出做学问的例子来补充说明中心论点。

作者在将材料转化为论据时采用的方法灵活而有针对性。在论证分论点“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时,作者选用了巢氏、燧人氏、神农氏三个事例来论证。这三个事例大多是读者比较熟悉的,他们的经历和成就也耳熟能详,因此作者不作过多的叙述,而只是高度概括并有力论证了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语言简洁。而在印证“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重大成就”这一分论点时,所选材料是司马迁的名言和曹植的事例。为了进一步论证,作者在对这个材料转化时作了比较详尽的交代。两个分论点的论据,繁简适当,错落有致。在转化前后又进行了紧密的论证,分析中肯,说理透彻,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一、细节的魅力

刘韶倩

闻名世界的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感叹“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李斯也曾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二人虽然国籍不同,时代各异,却传达了共同的思想:细节魅力无穷,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关注细节。

注重细节,可取得成功。一位作家曾说:“细节是构成金字塔的一块块方石,是铺就铁路时自甘居下的一条条枕木。”当代世界著名汽车大王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公司应聘,发现应聘者全是博士、硕士,他却仅本科毕业。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开着,他走过去,发现门口地板上有一个废纸团,弯腰拾起来,将那纸团投入废纸筐中。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被经理看在眼里。经理认为注重这样一个细节,绝非一日之功,而这种注重细节的精神恰是公司少有却又正好需要的。接着,福特顺利进入公司,并一展才华,为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忽视细节,却可导致失败。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的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行后,才发现一号线中有那么多的细节在设计二号线时被忽略了,二号线省去了三级台阶、出口转弯设计、站台门等。结果二号线的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表面上看似乎节省了不少建设资金,真正运行后却又不得不弥补原来认为没有必要设计的东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实,不是我们笨,而是我们忽视细节。而恰恰是细节决定了我们的成败。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王永庆注重细节,由细心捡出米中掺杂的石子省去主妇挑拣的麻烦到亲自送货上门给予妇孺方便,再到细心记下所有客户家中人口及饭量,就是这种注重细节的精神推动着他的事业的发展。美国“挑战者号”不注重细节,最终发射失败。由于一个螺丝钉没有拧紧而使多名航天员罹难,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小事不小,细节彰显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没有细节就没有生活。我们常常因没有重视某些细节而付出惨重代价,我们也常常因为重视细节而获得成功。生命因为有了细节,才充满惊喜!人生因为注重细节,才成就辉煌。

本文角度集中,论证充分。文章开篇引用中外名言点明题旨,语言简洁,意思明了。接下来用了两个事例进行论证,正反对照,说理清晰。两个事例的转化很恰当,第一个福特的事例只选取一个与文章中心相关的细节叙述,叙述完毕,便紧接着论证细节的作用,紧扣中心论点。第二例从反面论述不注重细节的后果,材料的转化采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法,叙得简洁,论得充分。

二、明智的“忍”

贾 涛

“忍”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忍不行,太忍也不行。由此,我们要倡导明智的忍让。明智的“忍”其实充满智慧,富有真情,有节制。

古语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隋炀帝在李渊因病不能上朝时“他会死吗?”的随口一问,使李渊知道自己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兵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隋炀帝听到这些,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唐朝的建立。李渊的忍成就了他的梦想。晏子使楚,却被要求从狗洞一样的小门进入。晏子忍住了心中的不满和怒气,与楚国据理力争,最终迫使自大高傲的楚王打开大门以贵宾的仪式迎接自己。晏子的忍使自己获得尊严,使国家不受辱,忍得有理又充满智慧。

明智的忍富含真情,是指忍耐中所体现出的一个人可贵的人格。在这里我特指在忍耐中所体现出的高尚的爱国情怀。“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机智保玉,多次为君王化险为夷之后,官位在廉颇之上,招致廉颇不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处处忍让回避,“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终与廉颇成为刎颈之交。蔺相如的忍耐退让既体现了自己的高尚品格,又表现了极大的爱国情怀。

忍要有节制,是说忍要有限度,不是凡事都得忍,凡事都需忍。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多次辱我中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火烧圆明园。但慈禧懦弱,君主无能,一步步退让,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忍是辱国的忍,是懦弱的忍,是毫无节制的忍,是国家和人民的奇耻大辱。

忍并不是古人的专利,它在当代社会也有重大意义。智慧的忍体现了人的宽容大量,体现了“大人不记小人过”的胸襟。忍有利于自身性格的磨炼和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在现今这个全新的时代,就让我们将“忍”的精神贯彻到底,学习“忍”的智慧,掌握“忍”的度,将中华民族明智的“忍”传承到永远。

本文论点鲜明,言简意赅,采用总分的结构,条分缕析。开篇表明立场“倡导‘明智的忍’”,之后用三个短句明确“明智的忍”的内涵,行文简洁,干脆利落。随后采用分述的形式分别用李渊、晏子、廉蔺之交、清朝政府的无能四个事例来印证分论点。四个材料的转化均是先叙后议,叙议结合,水乳交融。

原文在线

大行不顾细谨

李 亚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而刘邦幸得项伯的庇护,才逃得一死,出了鸿门。樊哙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广为世人传颂,一直以来被许多人奉为人生箴言。

注重行大事,不去顾虑小的细节,才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伟业。换言之,一些细枝末节与大行伟业比起来,有时是应该被忽略的。

陶渊明,历史上有名的田园诗人。他就是一个做大事不拘小节的典范。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喜欢在读书时为一些不必要的细节而停留。正是这种不求甚解,忽视小细节的读书方法才使他能够节省大部分时间,从而更好地去涉猎群书,创作出无数优美的田园诗歌供后人欣赏。

与他齐名的还有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说的就是这个事例。

还记得那个“牝牡骊黄”的成语故事吗?故事的主角是伯乐的徒弟九方皋。他受命前去为秦穆公寻找千里马,数月之后归来,称自己在沙丘那个地方为大王找到了千里马――一匹黄色的母马,可是人们买来之后却发现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地召见伯乐,责备他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不能分辨,更不用说识别千里马。而伯乐长叹一声,说:想不到他竟然有如此高超的相马技术,实在罕见。九方皋看到的,是天机,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九方皋所相之马远远超过了千里马。可见,九方皋所注意的是马的风骨品性、内在精神,那些外表他已不去留心,这正是他善于相马的证明。等到有人将那匹马从沙丘牵到秦穆公和伯乐面前时,果然名不虚传,是天下稀有的千里马。

由上文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做大事不必在乎小的细节,因为一些小的细节往往会绊住我们的双脚,一些小事常常会蒙蔽我们的双眼。那么,就让我们不去计较得失,但求寻得真理;不去考虑成败,但求问心无愧。让我们抛却细枝末节的阻碍,用最博大的胸怀去拥抱快乐。

本文整体看是一篇议论文,但很明显的失误便是材料转化的失败。第一个事例转化还算详略得当,第二个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就叙述太繁杂,以至于篇幅太长,喧宾夺主,反而成为文章的累赘。我们需要对材料重新转化,可不拘泥于简略、连贯地引入,可以把材料分解开,穿插析理,边叙边议,让叙议融为一体。

化蝶之作

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其意在沛公。而刘邦幸得项伯的庇护,才逃得一死,出了鸿门。樊哙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广为世人传颂,一直以来被许多人奉为人生箴言。试想,如果刘邦拘泥于礼节,那么中国历史将要改写。

以大行为宗,才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伟业。换言之,一些细枝末节和大行伟业比起来,有时是应该被忽略的。

记得那个“不求甚解”的陶渊明吗?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正是这种不求甚解,忽视小细节,不固执于一点的读书方法才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广泛地涉猎群书,从而为我们创作出许多平淡、自然、闲适的田园诗歌。假使他时时处处关注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不弄明白誓不罢休,那他怎能有充足的时间去读,去思考,去想象,去创作呢?

与他的读书方法如出一辙的还有诸葛亮和朱熹。《三国志・诸葛亮传》言:“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张洪的《朱子读书法》中也提到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二人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读书“观其大略,不计小节”,这样做大事大学问方能不染微尘杂念,才能有所成就。

还记得那个“牝牡骊黄”的九方皋吗?他称自己相得的千里马是“牝而黄”,找来之后却是“牡而骊”。但所得之马却是世上难得的好马。可以说,他观马的境界已达到“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的境界。可见,九方皋所注意的是马的风骨品性、内在精神,那些外表上一些小细节早已不去留心。这正是他善于相马的原因。

我们如果执著于一点,往往会被绊住双脚;我们如果盲目聚焦于琐事,往往会被小事蒙蔽了双眼。让我们不去计较得失,但求寻得真理;不去考虑成败,但求问心无愧。让我们抛却细枝末节,用最博大的胸怀去做一番大的事业,去拥抱最真实的快乐。

修改后的文章保留了原文的中心和基本框架,只是将事例论据进行了修改。两个事例采取大体相等的篇幅,详略一致,且段首运用整句,来使文章看起来整齐美观。尤其九方皋的事例,作者将细致描绘的部分删去,只保留故事的梗概,然后在引述的基础上夹叙夹议,让读者既有了阅读的兴趣,又体会到了论证的严密有力。

上一篇:临终患者心理护理论文下一篇:高职儿科护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