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管理价值与追求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的颁布, 幼儿园的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在近几年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 课程管理越来越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 在我园依托《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 围绕如何创造性的使用《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 如何根据自己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 切实、有序的组织主题教学活动, 如何寻找突破口, 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 使幼儿园课程管理工作有序地进行, 这也是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的切入口。

面对新世纪, 面对新课程, 我们必须着眼于课程的管理, 去探索、构建新的课程管理机制, 使每一个主题活动得以充分的开展, 为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 管理课程的关键因素———领导审议课程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科学实施, 因此在实施主题活动课程中, 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是:审议课程。

1.1 完善管理制度, 明确职责

我们知道, 我们会审议各个年级的主题活动, 但没有记载审议的情况, 为此幼儿园能不断完善课程管理制度, 成立以园长为首的课程审议小组, 认真制订好课程管理制度、审议制度, 明确审议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我们还设计表格作审议记录, 有主题活动的审议记录表, 开放活动审议记录表, 使审议课程后留下第一手资料。

1.2 加强课程审议, 引领方向

在使用《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的过程中, 我们能始终坚持以“把握方向、审议课程”为主线, 充分发挥领导对课程审议的领导力度, 把握好幼儿园课程选择、开发等关口。

(1) 参与各个年级主题活动制订。幼儿园领导亲自参与主题教育活动计划的制订。如, 在参与大班计划制订时, 从校历表看这个学期较短, 大家一致认为制订五个主题, 四个综合活动丛书上的主题, 即“小问号、我们在春天里、人们是怎样工作的、期待上小学”, 一个班本主题。同时, 又及时提醒各位老师“小问号”主题科学活动偏多, 要兼顾社会、健康、音乐领域都要考虑制订进去。

(2) 审议各个主题活动详细内容。在实施主题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与前一个主题衔接, 在准备实施新的主题时, 园领导进行再次审议课程。如:在审议大班第二个主题“我们在春天里”, 每周的内容语言、健康、科学、社会各个领域比较平衡, 但发现艺术领域中音乐活动缺少, 在第七周中“瓶花”这一内容重复了, 是否打印错误。于是建议进行修改、调整内容, 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3) 指导参与年级教师集体备课。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 出现疑惑和困难是必然的。我们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权, 给予教师自主开展教育教学的空间。另一方面, 我们园长层也积极加强指导, 对于一些活动的定位, 是综合活动还是单科活动, 如果是综合活动, 目标是偏哪一领域的, 现场指导, 力求使教师在备课时学会选择、修改、调整, 不断提高认识及组织活动的能力, 并使预设活动更具实效性、系统性, 坚决杜绝照搬照抄。

(4) 深入一线听课监控实施过程。“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他终生实践的经验之谈谆谆告诫校长们的至理名言。因此, 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与听课, 来加大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力度, 及时发现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幼儿的实际情况, 为我们更好的课程管理提供依据。如:小班的齐老师组织“我们的幼儿园”活动, 自己一会儿定位综合活动, 一会儿又改为语言活动, 自己心中不清楚模棱两可, 而且在《综合活动丛书》中, 它有一个很清楚的目标, 了解自己班级所在的位置, 齐老师改成知道幼儿园所在的位置,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目标概念。对于青年教师在使用《丛书》中, 出现的种种问题现象, 在青年教师身上反映明显, 为我们管理人员在以后一阶段时间中指导教师实施课程、驾御课程指明方向。

2 研究课程的基本策略———开展园本教研

“质量就是生命”, 对幼儿园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 但我们在指导教师工作时发现, 教师并没有将理念在自己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 是一起调整课程、研究课题、改革课堂、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 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

2.1 聚焦教研活动, 研中训, 促进教师建立理念与行为新的联系

我们营造一种开放、和谐宽容的教研方式, 给教师说的空间, 还教师辩的时间, 将研讨与培训有机融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幼儿园主题课程、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等文章,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2.2 聚焦课堂教学互动, 听中研,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升

“聚焦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今天的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不再提倡教师当“太阳”, 孩子当“月亮”, “月亮”只能绕着“太阳”走的教学方式, 而是倡导教师、幼儿要频频交往与相互沟通。组织开展一课多研的教研活动, 加强听课的针对性, 明确听什么, 怎么听, 听了以后怎么磨课。如:组织五年以下青年教师教学活动研讨, 针对五个教学活动进行了一课多研, 听课老师耳听、眼看、手记、心想, 听、看、研结合, 对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做出分析和判断。对于上课的教师能认识真实的自我和隐性的自我, 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问题, 同时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及行为背后的理念是什么, 可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对教学有一个新的认识, 又使新理念物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2.3 聚焦教师, 说中引, 构建学习共同体, 促进专业成长

随着园本教研的开展, 给每个教师创造了不断学习、反思的各种机会。在每一个主题实施前, 认真组织教师对主题的“目标”、“环境资源”、“指导要点”等进行学习领会。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活动时间、场地等情况提出实施建议及修改意见, 对有关活动内容进行集体磨研, 最后确定实施方案。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将实施情况加以整理、记录。在每一个主题实施结束后, 组织教师进行主题实施情况的反思、交流、记录。这样将实施中个人经验、观点化为一种共享的资源, 通过集体性学习的学习、交流, 有效将群体对《丛书》内涵的认知结晶融入到个人的认知中, 以此来启发、提示每一位教师各自检查、思考、重构和扩展自己的实践经验,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3 实施课程的主导理念———环境与课程的整合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良好的课程环境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 我们始终以幼儿为主, 追随主题的发展, 注意利用墙面、游戏等物质环境给幼儿感官上提供了直接的刺激, 给幼儿营造一种全方位的主题氛围, 吸引孩子们去探索、去思考, 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主题活动中, 真正以整合理念为导向, 个性化实施新课程。

3.1 强化主题墙创设研究, 体现个性化

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 主题墙创设也成为我们管理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内容, 主题墙随着主题的变化而更换墙饰, 且体现个性有品位、有特色, 体现活动性、教育性, 让每块墙面都让幼儿有参与的机会, 都成为幼儿表现表达的空间, 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 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

(1) 主题墙框架的产生。主题墙虽然应该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但不是盲目地抛给孩子, 应该是有目的地引领孩子。所以小班主题墙创设可以老师先设定一个框架, 这个框架有其寓意所在。进入中班、大班后, 可逐渐引导幼儿参与到主题墙框架的设想中来。如:在实施春天这个主题, 中班老师组织孩子们绘画一节一节的竹子, 用渐变的涂色方法涂竹子, 教师用这些竹子拼接成一根根长长的竹子, 孩子们添画上竹叶, 这样就隔成明显的几大块内容“我找到了春天、春天可以干什么、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大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设计三只飞舞的蝴蝶, 同时将小盒子进行简单的包装, 设置成楼梯状的展示台放在主题墙下面, 可以展示孩子的手工作品或一些亲子小制作等。主题墙的框架不仅起到点题、美化的作用, 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将墙面自然分割, 将墙面内容按照网络分类清楚地归类, 同时也体现出孩子的参与性。

(2) 主题墙的内容。主题墙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 有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有幼儿教学活动或区域游戏中的作品、有调查表、有幼儿家长收集的资料、有幼儿的照片等等, 有的是平面的, 有的是立体的, 给孩子提供展现自己的真正舞台, 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3) 家长资源的利用。在主题墙的创设过程中, 我们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发动家长共同收集“人们怎样工作、你好小鸟、宝宝用品商店、在春天里”许多主题的图片、照片、查找资料等, 家长们从网上下载的资料既全又多, 而且图文并貌, 孩子们了解的知识也就丰富了许多, 而教师们不仅省去了一些查资料的时间, 自己还从家长们的资料中学到了很多教科书外的知识。家长们既及时了解幼儿园近阶段的教学活动, 同时也让孩子在活动前先获得相关经验, 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总之, 主题墙的创设, 每个班级的每个主题都能凸现各自的个性和特色, 充分体现了我们幼儿园老师的创新能力、孩子的主体性。

3.2 开展自主性区域游戏研究, 体现整合性

幼儿园的区角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活动, 这是其他任何游戏和活动所不可替代的。因此, 怎样更好的结合主题活动, 使环境和课程整合, 来设置游戏、创设环境、提供材料, 一直是我们所思考、探讨的。

(1) 开设丰富的区域游戏内容。结合主题活动, 孩子的兴趣、实际情况从角色游戏到区域游戏, 相应地生成了许多游戏区角, 如在大一班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设置建构区春之园, 角色区春之声新闻坊、绿色美食。老师将教育意图有意识地渗透在环境中, 让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 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良好的物质环境也能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 使环境和课程有机融合。

(2) 创设逼真的区域游戏场景。一个游戏、一个区域, 创设一个逼真的游戏场景, 能激发孩子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因此, 我们能注重游戏大场景的创设。如:大班的春天的主题, 教师用绿色纸卷成竹子, 成立体状, 孩子们画上竹叶后我们将竹子垂挂起来, 紧接着绿色餐厅、春之声新闻坊、春之园建构区、植物王国、鲜花坊等一些具有浓郁春天气息的区域应运而生。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活动室、午睡室、走廊等现有场地来设置这些区域游戏场景时, 我们不仅注意外观形象, 更注重的是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可活动, 富于变化的活动环境。

(3) 投放丰富的区域游戏材料。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好以后, 我们老师就有意识的投放所需要的成品和半成品材料, 让幼儿在与材料的操作中发展能力、发展游戏情节。

总之, 在主题活动课程管理过程中, 我们园领导主要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 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等管理活动, 通过教师参与实施, 有效的提高了课程管理的效益。同时, 我们也清楚的意识到幼几园的课程不仅仅是静态的, 有计划的, 更是动态的、而且是整合的, 一个好的课程便是一个能提供“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方案”, 更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青藏线格拉段行车调度指挥系统解析下一篇:土石坝的除险加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