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其实是指大学生内心对法律选择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外在对法律的行为服从。法律是人民的集中意志,法律作用的发挥也依赖人民的遵循,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法律信仰直接关系到法治大厦的建成。当前,造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认真研究并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阈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的培育,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凝聚法治力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治教育是青年学生法治精神与法律信仰生成的基础。只有通过法治教育的精心培育、久久为功,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校园环境的耳濡目染,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才可能逐渐生成。

[关键词]法治;法律信仰;法治教育;大学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蓝图。建设“法治中国”既需要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又需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是“法律知识的拥有者、法律意识的先行者、法律文明的传播者”。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培育他们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是当下高校法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新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所谓法律信仰,是指人们对法律的无比信服与无限敬畏,并以之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大学生法律信仰是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法及法律产生的无比信服与无限敬畏,包括对法律的信仰心理与信仰行为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它表现为大学生对法律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感,体现出大学生对法治、公平、正义、平等、秩序等法律价值的执著追求。我国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直接反映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加强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的培育,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改进高校法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

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要看人民是不是信仰法律。人民群众信仰法律,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中央领导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对法律有了信仰,群众就会自觉按法律办事。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有效执行。一个社会、一个公民只有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法律信仰,才能自觉遵守法律,想问题、办事情都遵循法治原则,坚守法律底线。当代大学生作为最富时代朝气、最有创新潜力、代表祖国未来的重要社会群体,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法治观念将极大的影响到整个社会全体人民的法治态度,他们的法治思想和法律素质水平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的整体法治建设水平。因此,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对于我们正在走向法治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人民来说不仅是必要的,更是一种必然,理应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

(二)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不实现“法治梦”,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法律与法治寄托着我国社会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价值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强大的中国力量,更离不开法治力量的保驾护航。“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律与法治力量的无比强大,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才能无比强大。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神圣使命。毫无疑问,加强高校法治教育,着力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高校法治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有利于推进法律文化建设,营造整个社会良好的法治环境,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全体公民的法治信仰水平,进而为建设法治国家、实现中国梦不断注入生生不息的法治力量和前进动力。

(三)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是时代对高校法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校法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是筑牢大学生思想防线,帮助其树立起法律信仰的重要平台。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实践,其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注重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与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大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敬畏法律、崇尚法律和信仰法律,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是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使命、新课题,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

(四)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成长需要价值领航。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离不开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的培育。对法律的坚定信仰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实基础。当前,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公民的行为规范须臾不可间断。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增强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含法量”,让大学生从内心拥护法律,真诚信仰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养成将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大学生从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上自觉确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取向,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成才。因此,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对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规范个人行为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觉成为祖国需要的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十分必要而有价值。

二、法治教育是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的基础

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归根结底要靠法治教育,只有良好的法治教育,才能使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高校法治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培育新的法治理念

正确的法治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做到“守法”、“用法”和“护法”。一是培育法律至上的理念。高校法治教育应当使大学生深刻认识,法律是法治社会中最高的统治规则,是衡量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其特权。二要培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也是滋养法治信仰的精神基础。三是培育依法办事的理念,大学生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法律为出发点,自觉遵纪守法,勇于监督法律、维护法律,敢于同社会上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四是培育大学生公民权利义务理念。引导大学生了解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具体权利和应尽义务,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要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时刻履行对国家、对党、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义务。

(二)传授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是树立法治精神、培育法律信仰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缺乏法律教育、法律知识储备不足的大学生就不可能养成坚定执著的法律信仰。法律知识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二者对法律信仰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掌握了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更好地领会理解法律的精神,养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当前高校法治教育要从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构建科学、丰富的大学法治教育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中:既要把法理学、宪法学作为法律基础知识的重点,让大学生掌握法的本质、价值、功能等方面的法理;又要注重传授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范。例如,就业保障、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婚姻法、及人生财产安全等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在校生活以及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法律知识储备。

(三)形成良好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就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以法律规范为基准认识、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特征是按照法律规范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思维方式是法律信仰生成的基本路径。法治思维方式体现为法律的权威性和法律的优先性,表现出谋划工作首先考虑是不是合法,遇到法律问题必须依靠法律来处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养成,是建立在良好法治思维基础之上的。高校法治教育突出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训练,使法律融入大学生的灵魂,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方式,自觉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这样大学生才会真正敬畏法律、忠于法律、信仰法律,在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时始终坚持法律至上。

(四)法律规范的认知

法律信仰的核心是人们内在的心理信念,离不开公民对法律规范普遍的心理认同。所以培育法律信仰,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规范的意义和内容,并把他们化作内心深处的自觉。一是让大学生了解知道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规范要求公民“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是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二是让大学生了解知道法律规范是人们行为和评价的标准,它指向人们当前怎么做才不违法,这是法律规范的标准作用;三是让大学生知道法律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需要国家强制保证实施,违背了法律规范,就是违背国家意志,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家的法律处罚,这是法律规范的强制作用。

三、进一步探索高校法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可行性路径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与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于求成,既需要高校法治教育坚持不懈的努力、润物无声,也需要高校教师的恒心耐心,久久为功。

(一)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培育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最有效的途径。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公共课来实施,其教学内容的相对单薄和教学方式、方法的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良好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法治素养的提升。有学者批评道:高校法治课程内容与大学生要求脱节,授课方式基本上是课堂讲解,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导致学生对法治教育课程产生排斥心理,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高校法治课堂教学要大胆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停留在过去纯粹法律知识的传授,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精神的培育和法律价值的引导,让青年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养成法律行为习惯,在教学方式上,要由单纯的法律知识灌输向法律问题探讨方式转变,从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重点抓住大学生关注的当前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法律问题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例分析,增强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为高校法治教育提供现代化的新平台,增强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要主动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充分掌握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这样方能让大学生乐于学法守法,感受到法律给社会的人文关怀,也体会到教育者传播法律知识体系的热度与温度,从而达到树立法律信仰的自觉。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杜绝空洞说教,法治教育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深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中央领导指出,“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事实上,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法律信仰培育的过程。高校法制教育必须把法治实践教育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抓好法治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开展法律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信仰,让信仰指导实践。一方面,法治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观为指导,从理论高度指导法治教育和法治建设的实践。另一方面,要拓展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把实习实训、法律咨询、社区服务等作为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进一步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法治讲座、开辟法治宣传专栏,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法制教育。通过亲身经历和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使大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更多地了解我国法治进程中取得的社会巨大进步,从而让法律信仰在每个大学生内心落地生根。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法治教育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体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和深度情感。

(三)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法治教育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态度,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资源,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一是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依法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让法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使高校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良好的法治校园文化,使每位大学生都成为法治教育的受益者与践行者;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再教育,引导高校教师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办事,依规管理,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给大学生上好法治教育课。三是要加强校园法治环境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以法育人”,营造良好的学法、尊法、守法的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促进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生成。四是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法治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家长、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活动中来,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生动局面。总之,只有通过高校教育的精心培育、久久为功,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校园环境的耳濡目染,使法治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唤,当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成为人生的自觉追求,大学生对法律的尊重、信任和坚定信仰才能逐渐生成。

作者:熊文景 崔晓丹

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2: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及其培育

摘 要: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其实是指大学生内心对法律选择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外在对法律的行为服从。法律是人民的集中意志,法律作用的发挥也依赖人民的遵循,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法律信仰直接关系到法治大厦的建成。当前,造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认真研究并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中国人的法律意识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法制的迅速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法律的数量不断增长,但法律的质量不尽如人意;法律的知识普及与传播迅速,但人们法治的观念滞后;中国传统的人治观念根深蒂固,法治的人文生态脆弱,加之现实生活中部分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的存在,甚至是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这些令人担忧的状况损害了法律在人们心中应有的地位和尊严。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中,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也遭到负面社会环境的消解。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历史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关于依法治国理论实现了从法治到全面法治的第二次飞跃,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程。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并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法律是人民的集中意志,法律作用的发挥也依赖人民的遵循,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法律信仰直接关系到法治大厦的建成。因此,我们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

一、大学生法律信仰及其特征

所谓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其实是指大学生内心对法律选择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外在对法律的行为服从。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法律能够催生大学生强烈的信服感,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才具有生成的主观机制,另一方面只有大学生通过法律的宣传与学习感受到法律的作用与价值时,法律才能成为信仰的对象。法律信仰是人类信仰模式中的一种,它体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法律信仰是科学理性的信仰。人类的信仰具有多样性和層次性,不同时期信仰的侧重点不同。随着人类物质生产生活的进步,科学理性的信仰逐渐成为人类信仰的主旋律。科学理性的信仰是以充分的客观事实为依据,是对事物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审慎把握,它要求人们积极地投身于现实生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更不同于迷信。原因就在于法律虽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却是对某种公平、正义、平等的善的追求,同时法律所蕴含的客观的科学规则也具有真理性。迷信虽然也是一种信仰模式,也代表了一定生产力阶段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但它借助的是超越现实生活的神的世界,因而只能导致人们消极地对待现实生活。

第二,法律信仰具有人类终极关怀的价值。人是追求秩序的存在物,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秩序,人类从对神的信仰中转向对人的信仰,既表明了人类解决自身问题的信心,也体现了人的尊严与价值。而法律在维护人类秩序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人们往往把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自由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来表达对美好价值的追求。因此,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不仅是科学理性的,同时也是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

第三,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法律并不是单纯的行为规则,不仅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它是精神和价值的结合体,法治实质上是精神原则指导下的价值选择。西方法治大厦的根基并不仅仅是他们有一套完整的法治原则和制度本身,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对法律的普遍尊重与信仰,如果没有对法律的普遍尊重与信仰,再完善的法治原则与制度都无法支撑法治的大厦。因此,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精神内核,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大学生处在人类文明的最前沿,他们不仅接受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是树立法律信仰最容易的群体。因此,法律信仰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生法律信仰必须在科学理性精神的熏陶下,在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下,内在地尊重和认同法律的权威,做法律的信仰者。

二、影响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因素分析

当前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历史与现实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不同的解读,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如果说传统文化存在糟粕或者短板,那么法治精神或者说法律信仰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礼法社会,发挥社会调节功能的主要是社会的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为了维护宗法和政治等级制度,集政治、伦理、宗教、法律、习俗于一身,根据等级的次序确立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样的礼法社会中,自下至上的不可避免的是人治的传统,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里父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家族里族长甚至可以按照家法处死违反族规的人,国家里皇帝的个人权力大于一切。传统社会也有法,但是“法即刑”的观念深入人心。当前虽然身处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宗法制度和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礼法精神仍然难以消除人们对法律工具主义的误读。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有法律也有法治,但这些都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与法治存在较大差距,文化中法律信仰的短板作为一种文化惰性也影响着在该文化下成长的大学生,给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带来负面与消极影响。

第二,现实的法治环境的消极影响。法律如要被信仰,一方面取决于所指定的法律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是法治实施过程中所展现的力量与价值。除了缺乏法律信仰与法治的历史文化传统,现实的法治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法律信仰的重要方面。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法律的精神与价值是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实现出来的。首先从立法上看,尽管我国的立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漏洞,使得法律在现实的运用中产生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伤害了大学生对法律的情感,降低了法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其次,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执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法律的看法,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守法意识、执法公正是维护法律尊严的保障,是大学生法律信仰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司法领域的腐败、舆论媒体的不对称宣传都对当前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高校的法律教育相对滞后。在当前高校的法律教育过程中,法育系統处于相对薄弱的局面。从法律教育所占的比重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社会课程,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专门的章节进行法律教育,但是所占的比例较低,课时极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法律知识。在法律教育的评价上,由于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进行背诵的多,真正运用法律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却较少。此外,在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自己是育法工作者,自己都没有树立起法律的信仰,很难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起到引导作用。总之,高校法律教育的相对滞后加上整个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的消极影响,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面临许多不利局面。

三、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对策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重要性和培养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都要求我们积极改变当前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状况。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涉及方方面面,从外在大环境到高校小环境,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到大学生个体层面,我们要从纷繁复杂的系统中把握住增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主要矛盾,明确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主体、路径、方式方法。这里由于篇幅的限制,将从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要树立法律权威至上的观念。要树立法律信仰,首要的就是树立法律权威至上的观念。法律权威的树立一方面取决于法律本身的理性与科学,即法律本身是良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法律能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当前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需要用法律调节的行为,仍然存在大量的以道德、伦理、风俗、舆论、制度、纪律来解决,法律被置于补充、替代的地位。从法的实施效果看,很多法律制定了但是有法不依,法律权威至上的观念难以深入人心,各种特权思想、等级观念、政策代法等人治观念余毒未清。在对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教育中,教育者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让大学生树立法律权威至上的观念。

第二,讲清楚传统文化中的法律与现代法治的关系。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当前现实中不良社会现象的文化根源,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诊断,解除大学生的思想迷茫。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是权大于法,由此产生法是统治人民的工具,如“刑不上大夫”。这一传统的理念至今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他们手握实权潜意识认为法律是其他人遵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在全党全国营造一种全民必须树立法律信仰、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大学生中很多对法律信仰的思想困惑源于我们所背负的历史包袱,这些思想的糟粕在现实中的表现挫伤了他们的情感,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法律教育中予以澄清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第三,加强法律的宣传和灌输。法律信仰的产生有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大学生对法律的体验、感受、认同、接纳,是通过学习和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确立起来的。邓小平就曾指出:“法制观念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加强法制重要的是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1]只有长期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解决好“人”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问题,才能彻底地根除“人治”思想的余孽,做到真正的“法治”。

总之,大学生法律信仰是在理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大学生进行法律信仰的培育一定要遵循科学的规律,遵循人的认识形成和法治的规律。同时,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下功夫,努力净化当前的法治环境,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形成合力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2]李晓燕.论教师的职业法律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作者:李占秋

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3:

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体系的构建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8801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大方(1967-),男,湖南益阳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统计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与统计分析;秦建辉(1972-),女,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流通部主任,馆员。

【摘要】大学生作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未来生力军,其法律信仰关系建设成败。然其法律信仰却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法律教育缺位和社会法治现实洗礼的冲击,其法治漠视和法律信仰缺失的问题十分严重。文章通过理性审视其法律信仰现状,从诠释、认同、践行诸多方面探索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体系的构建,帮助其跨越法律信仰的迷茫和危机。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体系;构建

法律信仰是一个法治国家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信仰取向将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建设的兴衰成败。为此,我们课题组以“‘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调查问卷”为依托,对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现状进行调查,探索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体系的构建之道。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选取江苏省部分高校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310份,收回有效问卷28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6%。问卷主体由法律知识了解状况(法律知识获取的途径、法律知识了解的范围、法律知识理解的程度)、法律情感状况(法律的认同取向、信赖度、敬畏感)、法律意志状况(守法精神、护法品格)等三个方面的二十几个问题组成。

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现实环境中,在长期传统文化熏陶、法律教育缺位和社会法治现实洗礼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法治漠视和法律信仰缺失的问题十分严重。当下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法治国是其根本保障。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生力军,探索其法律信仰培育体系构建的途径,对于提高其法律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法律信仰内在涵义辨析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1]没有法律信仰,法律是苍白的、法治是无望的。那么何谓“法律信仰”?学术界有多种描述。各家之言,各有所重。在笔者看来:法律信仰是一种心态和信奉,是一种基于法律条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神圣化之上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对社会法信任和依归感。具备法律信仰素质的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切行为中,将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合符法要求的方式来为或不为。坚信一切行为价值的评判都应该在“法”的尺度之内,坚信只有“法”才能保护和实现人的最高价值,视“法”为最终的评价标准,禁止任何逾越“法”的评价,是一种超越理性和情感的对“法”的信奉。

三、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体系的途径

然法律信仰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培育更是如此。构建完善一套适合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体系迫在眉睫。下面我们仅从高度教育处着手,就其法律信仰的软件方面探寻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

(一)继承传统,辨析法律信仰内在要义

伯尔曼指出:法律信仰“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情感,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2]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造就了宗教派别林立、信教人数众多的历史现状。五千年的人文精神积淀也奠定了一个国家治理的传统和模式。“法自君出”、“君权至上”、“君权神授”等传统思想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人们的思想中。法即权、权即法的概念成就了许多人的梦想,也在大学生的早期家庭教育中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传统的儒家文化与理念也在引导着他们的成长。因此,对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继承传统,掌握法律信仰内在要义的问题。

诚然,传统文化倡导的“伦理精神”,推崇个人内在德行修养,强调人与人之间伦理化、感情化和道德化的关系,这对于提升人的内在修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信奉的坚定性对于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也有着极强的典范作用。然其“刑乃不详之器”“尚德而远刑”的观念,却让人们对法充满了恐惧和排斥,与“法”避而远之,使法律信仰丧失了内在情感上最基本的动力支持。而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来看,“人类信仰的世俗化过程中,冲破宗教幻想的樊篱,向着信仰的现实化方向迈进。这一信仰的现实化方向代表了信仰世俗化的积极方面,扬弃了世俗化的消极方面即庸俗化的方面。这种信仰的现实化不是沉溺于世俗享乐,也不是以赤裸裸的方式恢复对盲目的现实力量的崇拜,而是通过对现实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深刻、全面的把握来塑造真实而崇高的信仰,它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世俗生活与神圣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完美的统一。”[3]因此,传统的发展也要求在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过程中,既要明确法律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有别于传统文化,又要理解法律信仰的内在要义在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继承中发展,在辨析中不懈追求。

(二)强化认同,树立法律信仰至上权威

大学生虽然在多年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基于法律知识之上的法律认同却有着许多缺乏。“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4]在这里“法”的含义得以引申,它不再是冰冷的条文和治理工具,而是沁入人心的信任与归依。大学生作为生机勃勃的年轻一代,在接受事物理念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对待强加的思想有着天生的抗拒。因此,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法律知识是法律信仰形成的知识基础。法律信仰必须是建立在对法律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法律才是法律信仰的对象。“大学承担了文化贮存、文化传播和交流,以及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专门功能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成为现代大学引人注目的话语。”[5]现在各高校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秉承法律教育的根本,着力凸显和强调大学生法制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德育目的性。然而,教材的利用和深加工是这门课程成败的关键。教材内容繁杂,既不可走面面俱到如蜻蜓点水,也不可删减内容光突出重点。广大教师需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教学教法改革,将走出去和请进来有机结合,将案例教学、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引入课堂,突出以法律信仰为核心的“法”的原理性教育,而非法律条文的技术性教育。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法律教育特点,有利于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教育方法,把课堂教育改革为一种基于法律信仰培育的知识传播。使大学生法律教育成为完成其人格升华和人性陶冶的过程,将大学生消极被动的行为心态,提升为积极主动的道德心态,培育大学生对“法”的认同和执着追求,实现“法”的知识、情感、意志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

(三)正视现实,升华法律信仰完整涵义

法律信仰绝非空中楼阁,它需要脚踏实地。法律本身是不足以唤起人们对它的信仰的,人们的法律信仰是凝聚在法律践行背后的某种社会效果,只有当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与法律社会正义得到耦合时,它才能被信仰。因此,法律信仰需要“良法”和信仰“良法”的人们。

当下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注重实践,不喜欢被说教和灌输,具有一定的反叛性。而法律信仰本身就具有亲历性的特点,法律信仰绝不是被灌输出来、被教导出来的,而是一个真切的体验过程,是基于人们对法律的自觉信服和尊敬。然而,“法律不只是一整套规则,它是人们进行立法、裁判、执法和谈判的活动。它是分配权利与义务、并据以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6]从过程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法律制度本身,还是法律践行都需要人的参与,必将会打上时代发展的烙印。其法的权威和法律信仰都将存在于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绝非一成不变。现实中,大学生经常看到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出现“法”的背离。法律践行的效果与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和道德期望相差甚远。以言代法、以关系人情代法的事件屡见不鲜,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的法的扭曲报道此起彼伏。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正视这一现实,绝不能将其视为冲击和误导法律诠释的理由,影响自身法律信仰的形成。因为,法律信仰绝非蛮从。“法”的涵义绝非局限于个别法律条文和行为,而是一种法的整合,对于个别法律条文和行为的质疑恰恰是法律信仰的精髓所在,对背离法律行为的揭露正是法律得以信仰的源泉,只有不断完善的“法”才能成为公正的法,才能激起人们对社会法的信任和依归感,才会跳出将法律作用工具的误区。

总之,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依法治国,探索一条当下大学生熟悉的、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培育体系,使其在实践中理解法律、尊崇法律,直至信仰法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2][6][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1.

[5]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作者:张大方 秦建辉

上一篇:硅工业调研报告下一篇:税务局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