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开发案例教学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頒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应该怎样结合区域、结合学校、结合专业的特点去推行,才能真正达到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值得我们不断探究。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电子技术课程开发案例教学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电子技术课程开发案例教学论文 篇1:

深化职教课程改革,加快专业内涵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任务。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不仅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现实要求,而且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由此,“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确立,也必然对课程改革赋予特定的内涵并提出新的具体要求。专业建设要走内涵发展道路,课程改革是核心。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全市率先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专业之一。为了落实《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学校遵循以点带面,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原则,以汽修专业为试点,采用更新观念、全面发动,加强领导、制订规划,专家导引、加强研究,整合资源、科学推进的策略,坚持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边调整、边优化的方法。以我校的常州市“十一五”立项课题《中等职教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为载体,全面推进汽修专业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这几年的课改实验中,我校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为什么要改

常州市武进区剑湖职业高级中学是与原武进横林职业高级中学于2000年9月合并而成的职业中学,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最早开设于1984年9月。从开办至2000年,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达150人左右。2000年两校合并后,当年度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只招了28人,并且持续几年招生形势低迷。学校的主专业面临如此困境,将严重阻碍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当时许多老师认为这主要是两校合并造成的影响。学校专门对汽车专业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大讨论,大搞调查研究之风。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调研。

(一)常武地区汽修行业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

2006年6月—2008年10月,经我校实训部门调查,常武地区现有340多家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维修行业的人员的数量可以基本适应常武地区维修业务的需求,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轿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汽车维修行业的车源、车种、服务对象,以及维修作业形式已发生新的变化。传统汽修岗位减少,机修、电子电器、钣金、涂漆占82%;智能型、复合型岗位增加,如汽车故障诊断检测占7%;AT、ABS、GRS等新专项维修岗位出现;汽车服务延伸,销售、保险、二手车回收等人员岗位需求增大。因此,进一步提高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群体的素质,是汽车维修行业为消费者提高更加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汽车维修服务的首要任务。另外,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维修及相关行业高素质从业人员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据各大企业人事部介绍,目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更少。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离开土地的农民、初高中毕业生、转岗择业的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即使是一些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于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高。从专业能力分析,要适应汽车维修及相关工作的需要,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掌握必备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基础及汽车运行材料,汽车的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等。

2.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基本能力。

主要包括: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专业英语与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等等。

3.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

主要包括:热爱专业,不断钻研提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客户诚实、守信、热情,等等。

通过调研,我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陈旧(主要以货车为主)、繁难、学问化(中专教材),按知识的逻辑体系构建,强调学科知识的完备性、系统性和储备待用,与企业的工作结构和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不关心学生是否能掌握,教学效率很低,脱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2)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和验证,是理论的附属。(在黑板上讲汽车)

二、如何改

从2006年开始我校在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上进行了以“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长江三角洲的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课改存在以下不足。

1.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2.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

3.与社会、企业对人才提出的培养要求仍有一定距离;

4.专业课没有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5.文化课的社会性、实用性,特别是生活性不够。

为了保证汽修专业课改顺利进行,学校成立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校长李升学任组长,负责对课改的统筹、切调、指导,并成立由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为主体的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课改的研究和课程开发的指导工作,并参与任务分析工作。汽修专业还设立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小组,具体负责社会调研、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具体工作。为了使汽修专业的课程改革一开始就步入正常轨道,学校专门制定了校课程规划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并完善了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设立课改专项经费,提供10万元作为课程开发经费。为保证项目课程的实施,学校加大了投入,添购、更新了专业设施,改造原汽修实验实训中心,建立了理论实践一体的专门化实训室,对课程改革给予配套支撑,保证课程的科学实施。

在课程开发的实施中,汽修专业确立了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以典型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理念,在对市场行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建立DACUM委员会,运用工作任务分析的方法,形成DACUM表(即工作任务分析表)。然后进行专项任务分析和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建立了适应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和以任务(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群。目前汽修专业已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有三个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所以我校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流程是科学规范的,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使他们参与工作任务分析全过程。目前,符合课程新理念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已全部制订完成,部分项目课程的学习包正在编制。学习包的编写,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知识、技能及情感培养;坚持以实践为主线,用工作任务整合知识、技能;立足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理实一体,部分项目课程学习包编写已完成,正付诸教学实践。

在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我校开发小组达成以下共识。

1.课程开发的第一阶段——市场调研是关键。调查汽车行业的数量、规模等都有一定的讲究。数量大不容易操作(也没有必要),数量小又不符合统计学原理(样本数一般要大于20以上)。调研汽车企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而要按大中小规模企业进行抽样调研,这样调查的结果才具有代表性。在刚开始调研的过程中,适合中等职校毕业生的工作任务很多,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最后我们发现不管大中小规模企业,企业的岗位都是分汽车机电、汽车商务、汽车钣金、汽车装潢与美容等几个岗位。我们按上述岗位分类调查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

2.课程转换是难点。要把专项任务表中的任务转化为课程内容,必须在课程开发专家引领下,由一线汽车教师完成。参与者不仅要对汽车专业的工作任务和知识结构非常熟悉,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知识,尤其是项目课程的理论知识。

3.正确处理好项目、模块、任务三者的关系。在课改过程中对于项目与模块两者哪个大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包括江苏省汽车专业课改实验点的其他兄弟学校。最后我们达成共识:项目与模块两者哪个大的争论没有必要,按课程专家进行分类,即一门项目课程可设计为若干个项目,一个项目又分为若干模块,其逻辑关系的依据是工作逻辑,并因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异,可分递进式、流程式、并列式,等等。把专项任务中的任务内容通过课程分析转化为课程内容,即模块。

三、如何实施

课程实施不是遵循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线性路径,而是动态建构和生成的过程。新课程进入学校、进入课堂,所带来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以及课程管理制度等全方位的变革,对学校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我校在实施新课程之中,预见到了以下几种情况:(1)新课改的教育观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2)“穿新鞋,走老路”,举起新课程改革的大旗,实行的是旧有的教学模式。要课改,学校大会小会天天讲,落实上,组织几堂公开课,组织教师听一听、评一评,管它是否符合新课改精神,讲完了,任务也完成了,新课程改革就可以暂告一段落。(3)教师教育学生失误后,责任归咎于新课改;(4)课改的超前性与课改评价制度的滞后性。当前,我校汽修专业的课程改革已全面进入新课程的实施试行阶段。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已经改变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中心。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教学为主要形式,班级授课形式为辅助形式进行组织实施,教学方法为师生互动,教师指导与学生操作、讨论相结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项目专门化教室内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从教室情境转向工作情境。我们还重视课程评价的改革,以课程三维目标为依据,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改革评价方法,重视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结合方法,实行分层要求,分层考核,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和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文化课、德育课虽然没有打破学科体系,仍以传授知识为主,但我们已经开始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德育课将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纳入德育课教学内容中,寓教于活动之中,并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尽量摆脱空洞说教,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文化课教学在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前提下,坚持够用、实用为度,适当降低要求,根据文化课基础性和工具性特征,将文化课分为基础部分+为专业教学服务部分,基础部分仍采用省教育厅规定教材,但我们采取删减教学内容、降低要求的方法,为专业教学服务,立足应用,联系专业实际,在文化学习中,巩固学习专业有关知识,安排在高二上学期。目前我们正在制订课程标准,编写校本讲义。在文化课教学中,我们注重三个原则:①注重基础,突出应用,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贯彻知能转化原则,着眼学生能力的提高;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探索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考核,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有所提高,体现职教特色。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完善专业课项目教学课程模式,加快推进文化课和德育课的改革。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新课程专业设备设施的配置和专业文化的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毕业生质量的优劣。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我校十分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对汽车实验实习中心的建设,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体现先进、与企业生产同步、重在使用的原则,近三年来,先后共投入100多万元添置和更新了大量实验实习设备,现已拥有各类电喷发动机50多台,轿车整车3辆,各种检测仪器齐全;建成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自动变速器维修实训室、汽车空调实训室、轿车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维修实训室、汽车涂装室、汽车商务实训室等19个实训室,设备总价值达308万元。我们还与企业合作,引资入校,共建前厂后校式的实习基地。2011年,我校提供土地、建造厂房,提供汽修设备,苏友达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提供技术、管理及资金,成立了合资型金茂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承担汽车维修、汽车维修培训、车友俱乐部等任务,办成前厂后校的实训基地,形成“请进来”的办学模式,学生按工学结合要求培养。

我校还十分重视汽车文化建设。要使汽修专业的学生“热爱汽修、敬业汽修、奉献汽修”,这与在校期间汽车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从2006年开始,我校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增添了汽车文化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接触到与汽车和汽车工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激发专业兴趣和爱好,提高对汽车的鉴赏能力,促进职业意识的形成。同时通过网络,突破时空的限制,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为汽车文化课程教学服务,引导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学校汽车资料室拥有汽车专业藏书达4500多册,定时对学生开放。在专业文化环境布置方面有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工作流程。实训中心每个实训室张贴有关实训制度和操作规则,在学生学习环境周围,布置优秀毕业生风采的宣传资料,国内汽车发展史,以及国内外名车介绍。上述文化建设,体现了职业教育特有的素质教育。

四、展望

(一)以争创省课改实验点为契机,进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1.全面推进实践与理论一体化为核心的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离、老师讲授为主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实施“行动导向,任务引领”,使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实际职业工作任务为主线,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实施项目。

2.深化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沟通与衔接的改革,构建以高质量就业为主要标准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要求,使人才培养直接对接企业生产实际需要,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强化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技术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为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二)抓住学校迁入新校区的契机,建设汽修实训楼。注意生产实际场景的课程环境建设,打破教室与实训车间的界限和教学环境普教化概念,用“教学工厂”的理念和企业化氛围改造课程环境和教学环境。

五、结语

课程改革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并不能立竿见影,需要勇气和胆略,要高瞻远瞩,敢于标新立异;在探索和实施过程中,又需要科学决策,持之以恒。我们坚信,只要有决心,课程改革之树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李升学

电子技术课程开发案例教学论文 篇2:

构建工学结合“321”专业课程体系的案例分析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頒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应该怎样结合区域、结合学校、结合专业的特点去推行,才能真正达到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值得我们不断探究。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努力实践从基于知识获得的学科体系走向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体系,从基于做加法的局部求整体走向做积分的整体把握局部,从基于技能和知识的习得及掌握走向隐性的能力迁移。尤其是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推动下,我校的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逐渐完善并形成了工学结合“321”课程开发框架。几年的实践证明,该框架能较好地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工学结合的“321”课程开发的构建

“321”课程开发是五年制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321”中的“3”指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该课程开发中的三种能力培养阶段,即专业基本能力阶段、专业核心能力阶段和综合职业能力阶段。“321”中的“2”指能力从构成到生成的过程,课程开发提供给学生的两个平台,即技能大赛平台和创新大赛平台,从总体上把握技能、理论、价值三个因素,给学生锻炼和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321”中的“1”指面向全体学生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即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组织学生参加中级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结构图见图1。

1.三种能力培养阶段

我们通过定期到企业调研,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专业教师团队与行业专家共同商讨,确定以电子产品装调、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与售后服务、SMT工艺设计及操作、电子电路的辅助设计和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六个职业岗位并分析主要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分解出培养专业基本能力的工作任务、培养核心能力的工作任务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

一是专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系统设计课程载体,采用项目、任务、案例的“做”去实现,以实现在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知识。如根据电子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分解,将电子制作课程融入《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教师以项目为中心,先提出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讲解需要的理论,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教师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实例,在一个项目中完成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过程性训练很重要,但孤立重要“点”的技能训练也必不可少。我校在一年级、二年级安排为期两周的技能实训周,强化学生技能基本功。具体安排如表1。

通过这些“点”的训练,学生具备了识读电气原理图、阅读工艺文件的能力,熟练掌握插件、贴片手工焊等焊接技能,会操作仪器设备,能连接仪器仪表与被测电路,会用仪器设备进行电参数、电路性测量,能进行测量数据处理。能熟练使用常用电路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电路图、电气工程系统图和电气控制电路。

二是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在有效实施专业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我校以开发综合课程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的载体。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项目培训,开发了五年制高职学生专用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实例教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等校本教材。校企合作开发了包括SMT综合课程、遥控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电气照明、供电技术、PLC综合实训、电子产品维修、电源综合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等模块的专业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体现了“三融合”,即项目与核心能力相融合,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项目与专业方向相融合。

三是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以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阶段。我校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南京地区企业合作的实际、学校发展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总结出立足“三个结合”,即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学生兴趣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实习就业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构建了校企共赢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校、企业和学生实现了多赢。实践证明,该方案运行效果好,社会及家长认可度高,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

2.两个平台

一是技能大赛平台。我校每年以学校技能节为起点,动员各教研室结合专业、结合南京市技能大赛项目,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比赛项目,为南京市技能竞赛的选拔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技能竞赛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南京市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甚至国赛集训。通过五年的技能竞赛实践,教师把大赛的要求与相关课程、教学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课程改革。

二是创新大赛平台。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创新制作成果,我校组织学生从生活的技术、身边的技术、生产的技术思考,以拓展专业核心课程,由学生“创新社团”统筹作品开发,组织专业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认真选题,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调试技术参数,连续两年取得了好成绩。

3.分阶段实施职业技能鉴定

如果说技能大赛和省创新大赛给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舞台,那么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给大部分学生提供了成果检验的场所。中级工鉴定安排在第5学期,高级工鉴定安排在第8学期。根据这样的设置,相应开设了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与数字电子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与电子产品设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学生的技能,也培养了职业素质。

二、启示与思考

一是系统开发专业综合课程的课程意识。在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时代,职业教育的受众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青少年。他们不太善于用符号去思考,而乐于在具体情境或氛围中通过“行动”来学习。我校开发的专业综合课程就是满足学生需求的一种课程载体。这种载体的设计在内涵上含有原来所要传递的知识信息,在形式上通过项目、任务、案例等的“做”去实现,达到获得技能的同时习得相应的知识。专业综合课程是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开发的,它在开发时就注意体现项目与核心能力相融合、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项目与专业方向相融合。目前我校已经开发出SMT、遥控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电气照明、供电技术、PLC综合实训、电子产品维修、电源综合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等模块的专业综合课程。学生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有能力实现从“有饭碗”到“好饭碗”,进而获得“新饭碗”。

二是努力打造优秀课程团队。优秀课程团队是完成该案例的重要技术力量。为保证课程建设的进程与质量,我们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的指导作用,开展教学研究、技术革新和社会服务。学校从三方面给予支持。第一,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该专业师资在年龄、学历、职称上做到分布基本合理,师生比1:16。第二,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教师主动深化课程改革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如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和市级培训,职称评聘优先。第三,建立课程团队展示平台。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每年认真举办课改论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公开课评比、各级各类优秀教师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扩大综合课程的影响力,提高课改的成效。

三是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是该课程开发的重要保障。我校自2005年省级实训基地的启动建设以来,大幅度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有力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我校目前可以提供给该课程使用的实验实训基地有SMT生产工场、电工实习车间、单片机编程中心、气动与液压实验中心、传感器实验中心和博士西门子生产车间等。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保证了专业教学与企业零距离、与实际岗位零距离,项目教学、主题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得到落实。

四是探索工学结合的评价机制。在该课程开发中努力探索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我们加大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如探索专业实践课评价标准和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标准的研究。改革对教师的传统评价方式,持续开展校内优质课堂评比,改变评课的形式主义,要求在评课中找问题,开展评课案例评比等。改革对学生的传统评价方式,广泛采用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电子产品制作、电子产品市场调研报告、作品演示和作品评价等评价方式。

三、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贡献率、服务力的必然要求。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如充分使用财税杠杆,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免税、补助措施,调动骨干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积极性,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共赢的机制。行业企业的指导与深度参与是该模式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关键。

二是进一步创新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也需要引进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拓宽职业学校教师选聘渠道,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面向行业企业招聘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重点推进职业学校用人机制改革,设立“流动编制”,采取“定编不定员”、“财政按编拨款”等办法,规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的聘用和管理。

(作者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张荣

电子技术课程开发案例教学论文 篇3:

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介绍了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构建的整个过程。实践证明:经过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作者简介:杨桂婷(1982-),女,湖南邵阳人,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电子电路、单片机。(湖南 邵阳 42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教机职字[2009]188号)、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教改课题(课题编号:2009007)的研究成果。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移植普教: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出现与推广;第二阶段,洋为中用:国外职业分析导向课程模式的引进和借鉴;第三阶段,本土创生:中国特色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初露端倪。但总体上仍未脱离基于知识传授的学科化的束缚,这势必会影响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进入21世纪后,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诞生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国内多所职业院校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通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把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思想精髓,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课程,成为解决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取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段完整的工作程序,它是动态的却又是相对稳定的。所谓“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是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加强了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了理论与实践,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建构过程,其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下面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进行具体的阐述。

1.通过市场调研,分析职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学院成立了以行业现场专家为主的机电类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对本专业所服务的产业或产业链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学院实际,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在“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电气控制为核心,以机电设备维修为发展方向”的层面上,并确定本专业职业岗位(群)为:机电设备操作岗、设备装配调试岗、设备维护检修岗、设备改造与工艺设计岗、售后服务岗。

在对企业专家、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岗位分析,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频率、重要性及所能承载的知识、技能程度为依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针对5个岗位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了机床电气系统运行维护、数控加工与编程等16个典型工作任务。

2.分析职业行动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构建本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对应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任务,研究专业职业的行动能力,按照专业职业能力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归类整合职业行动领域,并列出职业行动领域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归纳出机械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实施、机床电气的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等8个行动领域。

根据学习者现有的能力基础,研究要完成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研究培养学习者职业行动能力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为依据,选择必需够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确定课程内容,将行动领域转换成适合教学的本专业学习领域,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8个行动领域提升凝练成12个专业学习领域。经过学习领域方案汇总,学习领域与职业行动领域对应关系梳理,确定学习领域的数量和内容,从而确定本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并以此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教务处初审、院长审核、学院学术委员会终审确定,形成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文件。

3.选择课程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设计,由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院的教学设施条件,教师执教能力和专长,由教师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建立学习情境要选择恰当的载体,将有教学价值的工作过程描述出来,将典型性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并将其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情境。职业教育由于专业繁多,面向不同的岗位,每个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工作范畴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每个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学习情境的载体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经过周密的分析来选择确定。学习情境设计的载体大体可归纳为:项目、任务、案例、现象、设备、活动、产品、条件、材料、场地、岗位等。如以产品为载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电工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学习领域课程是把电工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低压电器技术和交流异步电动机等知识融合在一起。每个情境的编排是依据产品制作所具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注重产品的工学结合与实用性,以递进关系选择5个典型的产品制作任务作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4.依据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创新考核评价方法

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学生则是在工作中进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实施中,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全部采用理实一体的方法,实训室即是理实一体化教室,实现教学做评合一,合理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每一个学习单元中都以实际工作任务来引导内容,采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学,体现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并按企业调研得出的工作流程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考核评价上,依据学生完成工作成果的质量及工作和学习表现,采取职业素质考核、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学习领域(课程)的成绩。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实现了五个转变:考评人员由原来的学校单方面组成向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共同组成转变;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转变;考试内容由理论知识向职业技能转变;考核标准由标准答案向综合评价转变;考核形式由闭卷考试向开卷考试转变。

三、实施效果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改革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改革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创建了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实现职业技能的发展和相关知识的构建,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万荣泽,何春玟.工业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36):118-120.

[2]杨凤翔.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方法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2):23-24.

[3]赵飞,曾宪均,侯江丽,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6):120-122.

(责任编辑:麻剑飞)

作者:杨桂婷

上一篇:某县环境整改实施方案下一篇:安监局加强安全教育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