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市场经济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 要: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新型的公民。而我国公民教育事业对于经济发展来说相对滞后。公民素质水平不高的现状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公民教育的内涵、内容体系及实施途径等做了系统阐述,以公民教育的内涵为切入点,重点从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深入探讨我国的公民教育。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公民教育市场经济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民教育市场经济论文 篇1:

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公民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公民教育作为社会基础工程,是为现代国家培养本国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的公民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在我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公民价值观和道德的迷失,公民法制观念的淡化等问题。因此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公民教育;我国的公民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58

1我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期,我国就已经意识到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民教育理念缺乏合理性,公民教育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公民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11我国公民教育理念缺乏合理性

我国公民教育过多注重对公民意识形态的培养,而放松了对公民作为责任主体的教育,由此看来,这种教育理念是缺乏合理性的。我国的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助推下,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也随之变化,这就促使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开放性不强,比较闭塞,这种僵化的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缺少互相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即使各科教师在同一所学校内也没能形成互相学习的风气,理科和文科教师都各自关注自己所在领域的培养重点,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国公民教育应该加强公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公民教育的时效性和实践性,而不仅仅停留在对理论意识的养成,公民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应该更多地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最终实现终身教育理念。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化的公民教育有机地融合。让公民能够身体力行地投入到社会发展当中去。

12我国公民教育目标性不强

我国公民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往的公民教育目标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目标缺乏清晰的定位。公民教育目标的主体以开展品德课、社会课、政治课的教学来实现,而公民教育的目标也仅仅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等综合课程的内容,公民教育的开展缺乏相对应的教育类课程作为支撑。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没能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区别看待,加之缺乏合理的知识安排,严重影响了我国公民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注重道德教育而忽视了意识形态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也就是政治能力与公民知识传播的教育,公民教育的宗旨意在培养合格公民。而我国现阶段公民教育仅仅简单地向思想政治教育靠拢,没有自己的目标主体,公民教育目的性不清,制约了我国公民教育的长远发展。

13我国公民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的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从小学阶段一直到大学阶段缺乏独立性,公民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单纯依靠学校各类课程的开展来实现,而忽略了公民在家庭和社会受教育的意义,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公民受教育的源头,而在家庭教育中,绝大多数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进行教育,公民的启蒙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我国当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往往比較弱,这种现象的发生也归因于过度依赖学校的教育,而没能将社会实践能力贯穿到公民教育始终,没能合理有效地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进行结合,没能形成“三位一体”的公民教育模式。由此可见,在我国推行“三位一体”的公民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2改善我国公民教育的对策

21注重公民教育的实践性,拓宽公民教育渠道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教育都不约而同地采取灌输形式,所不同的是,灌输的内容、形式及其方法。因此,探讨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关键任务是坚定理论自信、政治自信,找到切实可行、事半功倍的教育方法。所以意识形态教育可以与各专业学科相互贯通,将其与公民教育有关的科目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并利用多方的教育资源,提升公民教育实效。同时广泛采用实践教学等方式进行渗透,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将公民知识深植于学生内心,促其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公民信念、公民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公民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将富有时代内涵的道德、法治、平等、自由、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程。利用大众传媒在公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倡导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中清风正气,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舆论导向,使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真正根植于百姓生活,服务于人民。

2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环节,两者教育目标异曲同工。首先,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公民政治意识,即公民明确自己在其国家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及法律地位,自觉接受以宪法规定为基础的权利和义务,显而易见,我国公民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符合中国社会要求、坚定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当前中国正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开展公民教育,增强民众的法治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公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的目标。换言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离开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就丧失了时代的生命力。最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活力。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推行公民教育已迫在眉睫,只有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全新内涵,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发展,才能迅速提升国民素质,满足现代文明发展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性是我国公民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也是我国公民教育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一个明显标志。

23公民教育应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创建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体系公民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基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沿革中,不同国家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的形式上存在着质或量的差异,但都不约而同地遵循一个原则,即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华夏民族的瑰宝,虽然有其阶级局限性,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为中华民族培育了许多仁人志士,有效维持了封建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他们的道德示范至今为后人称道,为我国的公民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当前我们应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依时代发展所需而有所扬弃,整合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和伦理观念,使其与公民教育有机统一,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加强和完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先后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时代的号召。因此,我国公民教育的实施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注重时代的革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提倡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与社会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赋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新的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升华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我国当前公民教育必须坚持继承优良文化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品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现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资源的合力。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2版北京:中国高教出版社,2007

[2]刘光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10-16)http://xhxhbynet/mp1/html/2007-10/16/content_5992797htm

[4]卢文洁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研究与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刘华荣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刘刚(1982—),男,黑龙江牡丹江人,会计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封頔(1990—),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助理会计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为本文通讯作者。

作者:刘刚 封頔

公民教育市场经济论文 篇2:

我国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及实施途径

摘 要: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新型的公民。而我国公民教育事业对于经济发展来说相对滞后。公民素质水平不高的现状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公民教育的内涵、内容体系及实施途径等做了系统阐述,以公民教育的内涵为切入点,重点从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深入探讨我国的公民教育。

关键词:公民 公民教育 内涵 内容体系

一、我国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教育这一概念来自于西方。关于公民教育的含义,我国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公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公民教育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狭义公民教育是指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份子必要的公民学科。在公民教育当中,公民教育的主体是自由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公民教育以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和公民参与能力为核心,所培养的公民不仅要满足国家政治生活对公民的要求,更要满足社会生活对公民的要求。公民教育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前提,尊重人的主体性。公民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而要把知识外化为公民的行为习惯,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二、我国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

公民教育是将青少年和社会成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的教育,公民教育是主要强调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教育以及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的自觉认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公民对国家的服从和责任相比,公民教育更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具体来说,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意识教育

包括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教育、平等意识和公正意识教育、自由意识与法治意识教育、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教育。

2.宪法和法律教育

作为国家公民,不仅要学习和了解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用宪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还要建立充分的法律意识,学法、懂法、用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公民道德教育

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现代道德意识。道德和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两大支柱,是公民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公民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所有公民,但本文仅针对学生这一群体进行论述。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家庭和社会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因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生活的三维空间。

1.学校方面

包括对学校教师进行公民教育、把公民教育的内容贯穿于课程当中、把公民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日常管理当中、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公民参与技能。

2.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打造一个民主的平台,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其次,家长自身要做合格的好公民,具有公民意识,切身参与国家社会公共生活,做孩子的好榜样。

3.社会方面

专家应该编纂适合学生阅读的有关公民教育的书籍;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建立适合中国的公民教育制度;在网络盛行的今天,政府可以创办一个专门网站,资源共享,针对国家公共生活、公共事业使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做好孩子的榜样。

总之,要打造有效整合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渠道,形成无隙链接的公民教育平台。在公民教育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每种教育都应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李荣娟,施雪华.公民教育正当其时[N].中国教育报,2008_3_11.

[2]谭萍,何红力.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施途径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邢永富.危机面前公民教育思考[N].人民日报,2003_6_10/.

[4]鲁军,杨雅彬.建立公民教育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_3_31.

[5]李茂.英国公民教育面临两大瓶颈[N].中国教师报,2003_9_17.

[6]刘畅.加强公民教育培养现代公民[N].珠海特区报,2008_7_15.

[7]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黑龙江技师学院)

作者:张璐

公民教育市场经济论文 篇3:

公民教育的本土追求

摘 要

公民和公民教育都是西方的产物,代表着西方的政治文化,我们不可以把这种西方政治文化的产物普遍化,并以此衡量中国公民教育,进而否定中国的公民教育。中国的公民教育应该基于中国的立场、中国的问题、中国的文化,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概念和体系。

关 键 词公民教育;本土建构;中国公民教育

文献编码A

公民教育作为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代表着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近代以来,中国引入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理论,使公民教育以异域文化的身份进入中国文化之中。在公民教育的引进过程中,无论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本土化的过程都客观地发生着,使公民教育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因此,处理好西方公民理念和中国文化的关系,成为公民教育本土追求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有公民教育吗

中国究竟有没有公民教育?这个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至今没有形成共识。这一方面是由于公民及公民教育本身是非常复杂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因为公民教育自引进以来,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遭遇的社会变革异常纷繁复杂,加之,中国文化接受异域文化并将其本土化的过程也相当复杂。然而,对“中国有没有公民教育”这一问题必须予以澄清,因为这是建立中国公民教育概念的前提。那么,中国有没有公民教育?对这一问题,我们不宜笼统作答,需要进行历史的考察。

1.辛亥革命前的公民教育

学界对于辛亥革命前“中国没有公民教育”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因为公民教育建立在公民社会的基础上,公民社会又与民主化的进程相依相存、相互作用,因而,辛亥革命前的封建社会是不会产生公民和公民教育的。朱小蔓等指出:“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中,中国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遑论公民教育。”[1]她在另一篇文章中又指出:“专制体制只能孵化匍匐于王权之下的臣民而不能提供现代公民发育的土壤,封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根本上是以培养与教化忠臣、顺民为指向的。”[2]郑航也从封建社会的人没有独立人格,只是依附性存在,进而论述,封建社会只会培育出“臣民”和“顺民”,而不会有“公民”:“以‘家族—皇权’二者关系为轴心的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无‘个人’、无‘社会’的社会,她以个人的人身依附关系为条件,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对上是‘臣民’‘忠顺良民’,对家族是孝梯为本、光宗耀祖的‘肖子肖孙’,因此不可能产生所谓‘公民’”。[3]

2.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

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这一时期,中国是否有公民教育呢?

有学者认为,虽然民国时期有公民教育思想的引入,然而公民教育是民主国家的产物。辛亥革命后,虽然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其共和宪政也以法律的形式得以规定,这就使得公民意识的产生有了一定的条件,但由于并未彻底动摇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这时的公民教育是不成体系的。[4]

但也有学者对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进行了充分的肯定。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明确了“中华民国主权在民,全体国民一律平等,依法享受选举、参政、居住、言论、信教等项权利”,“这意味着以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为基础的公民权利在法律上得到确认,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有了法律基础之后,“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是公民教育产生的条件;大批留学生的宣传则是公民教育产生的催化剂。在这一系列因素的促使下,公民教育终于在我国生根发芽,最终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5] 1923年,公民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确定下来,标志着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正式发展起来。

3.新中国成立后的公民教育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是否有公民教育?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宪法虽然确定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宪法并没有赋予公民权利,即使有一定的权利,也都停留在抽象层面,没有制度的保障。新中国将公民及公民教育看作西方资产阶级的产物,不仅不提倡,反而比较忌讳。“公民”为“人民”这一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所取代,“教育宗旨亦着重于培养革命班接人的政治意涵,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公民教育被等同于资产阶级教育而蒙上政治禁忌色彩”[6]。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真正的公民教育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现代公民教育新要求,发展公民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成为大势所趋。”[7]同时,市场经济的出现,为现代独立人格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也孕育了新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才能培养出新一代具有独立人格,具有自由、民主、平等精神的公民。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段时期的公民教育只是“公民道德教育”,“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公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政策主导下发展的公民道德教育。国家化身为理性人,利用行政、经济等手段控制教育发展,教育沦为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工具,而公民教育则被当作推广国家意志、维护社会统治的工具”[8]。具体到公民教育的实践层面,有学者认为,这段时间并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教育体系,“更多的情形则是以政治教育、纪律教育来替代道德教育、公民教育”[9]。

进入新世纪,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公民”这个字眼出现在了官方重要文件中,但是《纲要》缺少对政治德性的提及,而政治德性“恰好是作为一个现代民主社会的民主公民所应该具有的最为关键的德性,因为缺少了这种德性,公民就不能很好地履行其对国家的责任,就不能很好地行使其参政议政、监督政府或政府官员的权利”。因而,公民道德教育不能替代或等同于公民教育,也不能培育出合格公民,“当前我们所理解的公民道德教育,充其量只是对全体国民进行的道德教育,而不是关于公民德性的教育;……这样一种公民道德教育,必定带有致命的缺陷:它培养的公民,不是权利的主体,而是义务的主体,培养的结果,或许有利于对于公民的管理,而非公民的自我管理”。[10]

二、移植西方公民教育的反思

中国文化作为有着几千年传统的智慧文化,不可能毫无理由地贸然引进西方公民理念。因为一旦引进了西方公民思想,就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承认。这种文化承认的发生,使得公民教育理念也融入到本土文化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因而,公民教育自引进中国起,就一直存在着,只是因为本土化的发生,而改变了本来的面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所有西方思想学说在汇入中国人观念意识的过程中,多少都被染上了些中国文化的特有色彩——或是其内容被赋予中国形式,或是接受其形式而改变其内容”[11]。一些学者之所以否认中国有公民教育,是因为他们只认可西方的公民教育,以西方的公民教育标准来裁量中国的公民教育,从而否定中国的公民教育。这显然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百年来,由于中国的落后贫弱,导致文化不自信的产生,因而有人认为西方国家是先进国家,西方文化也是先进的,是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学习的文化。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发展与西方是线性关系,我们的“明天”就是要达到西方的今天。公民教育起源于西方,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而西方的民主就是全人类的普遍价值,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西方作为模本进行学习。以西方文化为检测标准,是百年来文化不自信在各个领域表现出来的通病。在现代化的诉求中,教育几乎是义无反顾地抛弃了传统文化的一切而走向了西方化。百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主要是学习西方教育,教育现代化也就变成了单一的西方化。公民教育同样如此。中国的公民教育仅仅是将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进行中国化的解释和运用,由于无视本土实践和本土问题,当然无法完成公民教育的中西方对话。

其实,“任何‘主义’或理论本身都可以简单移植,但在它的原产地,它所针对的理论靶子、它产生和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文化环境却不能同时移植”[12]。公民教育同样如此。而当我们传播异域理论的时候,异域的问题必然会随之而来,这就需要本土文化作为疫苗进行预防。任何理论如果本土意识不强,本土程度不高,那么其发展不仅无法带来实践的改变,而且会因为异域问题的输入使实践变得更为糟糕。

三、中国公民教育建构的本土自觉

本土化需要一种自愿意识和主动精神,需要我们“站在中国历史立场、中国社会立场、根据社会的布景(Social Scenery)与社会的背景(Social Background)、环境的要求与社会的需要而来谈这个问题”[13]。当今的公民教育研究,以西方为检测标准暴露出的问题越发严重,学者的本土化情结也越来越浓。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百年的教育学发展历程就是一个离家出走的过程。由于我们离本土教育学家园越走越远,所以对自我家园的眷恋之情也越来越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加剧了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情愁”[14]。

晏阳初先生早就指出,“外国的公民教育未必可直接模仿为中国的公民教育。外国的公民教育活动亦未必可直接模仿为中国的公民教育活动。有外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而后产生出它特有的公民教育。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我国办教育数十年,成效未著,其原因固然庞杂,而我国从事教育者奴隶式的抄袭外人,漠视国情,也不能不说是失败的一大原因”[15]。钱穆先生也认为,中国的问题只能靠中国文化自身来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把生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别人家有变,我们不能尽跟着他变。自己应有一股‘文化传统’。出了问题,只能靠自己。我们这一百年来,只想靠抄袭模仿西洋文化来救自己,而不幸西洋文化又是一种内部多冲突的文化,我们要抄袭模仿它,于是在无冲突中造冲突”[16]。培育中国的公民,只能建立适合自身的中国公民教育,而不能以西方的公民概念作为评判标准,更不能指望用西方的公民教育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任何异域文化在本土的生根发芽,都契合着本土的需要,带有本土的基因,外来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会发生改变。中国的公民教育首先要面对的是鲜活的中国公民教育实际,只有回归中国的公民教育现实,直面中国公民教育的问题,才能闯出自己的公民教育之路。如果以西方的标准来评判中国的公民教育,所研究的问题只能是从西方问题中推演、生产出的西方式的公民教育问题。长此以往,只会使得我们的公民教育在邯郸学步中走向消亡,在公民教育面前丧失中国的“话语”。

当然,西方公民教育起步早,一定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可以在公民教育研究上明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区别,西方的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实施手段、技术是可以借鉴的,但在研究的价值取向、理论旨趣上一定要基于中国立场,一定是本土的。至于“公民”这一名称问题,早在1930年,教育家、进步人士吴研因先生就针对公民教育、党化教育、党义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等名称的争辩,提出“对于名称,我们可以不必咬文嚼字地计较他。名称本是假定的,不尽合乎论理的”[17]。1924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上,冯顺伯等试图辨明公民学的学科性质,指出“我们觉得公民学所要养成的公民,狭义言之,是中国的理想的国民;广义言之,是社会的标准人物”[18]。为国家培育理想的国民,岂是西方国家所独有?中国也有!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名称大可不必再咬文嚼字,姑且跳过名称的束缚看其实质,将国家为培育合格的、理想的成员的教育都称为公民教育,这不仅是研究的需要,也是建立中国文化自信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6][7]朱小蔓,冯秀军.我国公民教育观的历史演进[J].民主,2007(2).

[2]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6(12).

[3][9]郑航.社会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演进——兼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4]陈滢.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基本内涵[J].鄂州大学学报,2005(4).

[5]王兆璟,康夏飞.中国公民教育:一个观念史的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8]王慧.中国大陆公民教育三十五年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4(3).

[10]曹辉.新中国60年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反思[J].伦理学研究,2009(5).

[11]李天纲.基督教传统与晚清“西学东渐”[C]//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A].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79.

[12]吴黛舒.繁荣背后的反思——中国的“教育学本土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13]韦善美,马清和.雷沛鸿文集(续编)[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94.

[14]邬志辉.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2005(1).

[15]晏阳初.“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J].新教育评论,1926(1).

[16]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60.

[17]吴研因.党义教育问题——在暑期学术演讲会演讲[J].辽宁教育公报,1930(13).

[18]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256.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刘霞 冯建军

上一篇:幼儿保育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财务分析财务报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