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篇1

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摘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途径,并结合高等教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和提高;高等教育

综观世界各国,一些国家(如中东产油国)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却较弱,而一些资源奇缺的国家,如日本、以色列却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其原因在于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本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1]。由此可见,全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碰撞的重要因素。

一、公民科学素质的内涵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科学素质给出了一个定义:“全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众事务的能力。”[2]

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科学素质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①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②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③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3]。

概括来讲,公民科学素质即为“四科两能力”[4],而“两能力”比“四科”更根本。“四科”的内容中,相当多的是认识性、理解性、或者观念性的东西。对于一个人来说,掌握了“四科”,更重要的是运用它们去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众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检验我们对“四科”的理解程度的标准,也是科学 [1] 王章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审思与重塑.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1):124.马来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基本认识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08(8):4.龚雄.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自法.关于公民科学素质.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28日 [2][3][4]

自然辩证法

素质水平的标志。

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总体状况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旧很大。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且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尤为欠缺[5]。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进行了第七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6][7]。通过这次科学素质调查的结果以及与以前调查结果的对比,可以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2007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25%,比美国1990年的6.9%低4.65个百分点,比欧共体1992年的5%低2.75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1]。

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基[8]。在目前全世界公认的20个创新型国家中(例如美国、日本、芬兰),他们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而且他们的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一个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以较高的公民科学素质为依托和保障,反过来一个创新型国家必将促进整个国家的科学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

2.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和城乡差异,不利于社会的建设。第七次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群比例为:城镇居民3.6%,农村居民1%;东部地区3.9%,中部地区1.8%,西部地区1.3%[1]。[5] 徐道丰.论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理论界,2007(10):36.何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分析与研究.科普[6]研究,2008(6):8.[7] 高宏斌.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发布.中国科学基金,2009(2):126.侯波波.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公民科学素质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8(8):286.[8]

自然辩证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呈现正相关态势。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这会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加剧中国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建设。

3.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因职业、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职业方面,农民的科学素质在各种职业群体中水平最低[5]。在年龄和教育程度方面,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大,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呈递减趋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也依次降低,学生是科学素养最高的人群。从性别方面看,男性公民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2.9%,女性为1.6%,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1]。

4.诸多愚昧迷信的观念和行为还在生活中存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中国传统原因的因素,迷信活动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偏远地区。像风水、生辰八字、算命等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见。而且由于我国教育模式的影响,科普活动的局限等因素,使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5]。

三、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和提高的因素

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①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进行对比,经济因素是影响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②另外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历史上长期对科学技术的忽略,导致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③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迷信等封建思想的存在也阻碍了科学的普及过程。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清形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由国家主导,进行全民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普及。各国都在采取积极行动,来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如美国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澳大利亚1989年推出的“提高国民科技意识计划”;英国1994年启动的“公众了解科学、工程和技术计划”等[9],中国必须由国家来主导,坚持长久的进行科普活动。

2.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从以上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9] 俞国女.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90.自然辩证法

农民是科学素质较低的人群,那么为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必须采取可行的办法,例如通过科普来说明怎样科学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要注意方法,调查显示,除了正规教育,我国公民获得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和报纸。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根据调查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有效的方法,调动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由于历史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限制,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长期而有效的体制,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四、大学教育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国民科学素质与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学校正规的科学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渠道。

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研究表明,中美两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明显差距出现在大学阶段[10]。那么,我们所经历的高等教育与美国的高等教育究竟存在哪些不同:

美国所采用的教育模式可以认为是通识教育,其基本理念是:青年学生不应该单单接受专业知识,而是需要受到负载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教育,从而将学习的中心从现成知识的传授挪移致综合判断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的陶冶上面。

而我们所经历的高等教育,是受到严格的专业限制的高等教育,其宽广度甚至不及我们所受的初等教育。而初等教育的深度又根本达不到高等教育应有的深度。因此,我们就是错误的过早进入了专业领域。

由于我们过度的强调专业知识及面向社会需要,使我国高等教育渐渐的变成了一种职业教育或者技能教育,这对于培养国民的科学素养显然是很不利的。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还需要国家和个人深入的思考和长久不懈的努力。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篇2

1. 提高信息素养从科普开始

1.1 信息素养与科普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 简尔而言之就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利用信息检索工具或主要信息源的技术与技能, 是公民整体素质的一部分, 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王吉庆在《信息素养论》一书中对信息素养下了定义:“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 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且信息素养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变化。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最根本的两点是公民要有获得信息的能力与意愿和社会要有提供信息资源的机构与服务。而全民阅读的兴起必将会逐步提高公民在掌握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与意愿, 并且会更加主动地利用为全社会提供无偿文献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说, 是先由依靠人们简单劳动生产经验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依凭科学技术的工业社会而后才是迈入到如今我们无时无刻不依赖的信息时代, 由此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信息素养的提高与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完全建立在相当发达的科学技术之上的。我们仅仅有想加快实现信息社会的愿望和激情是不够的, 必须针对我国的国情做好对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工作, 为进入信息社会做好充分的科学技术准备。

1.2 科学普及工作

在全社会的基础教育基本完成以后, 社会公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就显得十分必要, 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 也只有高科学素养的公民才能成就其国家的科技实力。现今的信息社会对公民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 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 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 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 公民的科学普及便是提高其信息素养的基础与前提。因此, 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应努力营造阅读氛围, 助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肩负起其社会教育的重任, 借力全民阅读推进公民的科学普及宣传工作。

科学普及, 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 是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传播科学思想, 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 科学普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面行。这就是说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科学普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为科学普及提供了动力, 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与时代特点。从本质上说, 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教育。而作为社会教育这也正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 科学普及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显而易见的。

1.3 科学普及的现实状况

虽然我国现阶段在科普投入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 各大中城市兴建了一些科技馆和使用现代传媒技术推进科学普及工作,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教育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 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不高。另外我国还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的因素造成了公众的科学素养的巨大差异。因此我们的科学普及工作应该是一多层次的立体工程。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特别是文化传媒、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及为社会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图书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的农业社会的历史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我们逐渐缺失了尊重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的理念, 阻滞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使我们渐渐地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应比之一般概念上的科学普及具有更丰富的内容。也就是不能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 而更为重要的是要着重在公众中倡导科学的方法, 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的理念的培养。也正之于此, 从早在改革开放初始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到2002年6月我国政府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的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和随后的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 显示出了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与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因此全社会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国家实力的前提。

1.4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就是要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 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 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此公共图书馆要把公民应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这几个方面作为向全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工作重点。搜集整理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 创建与之相对应的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已备公众方便利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科普宣传架构, 形成简便的、常态化的科学普及教育体系。公共图书馆还应作为科学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集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 建立起相应的科普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 为科研机构与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文献资源支持和为社会公众提供科学普及服务。

科学普及工作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在其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和知识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交集。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 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 图书馆在传递文献、传播知识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科学普及原本就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公共图书馆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便自然地担负起对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历史使命与职责。图书馆作为全社会的知识中心所具有的文献资源是其他任何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天然地具备科学普及教育工作的优势。

2. 公共图书馆在科学普及中应采取的工作途径与方法

2.1 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确定工作方式

把握当前社会的热点, 对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有关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发掘, 形成相关的课题。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确立专门的主题服务。例如选择定时下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有关地震、禽流感、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 把它们制作成与之相对应的减灾防灾知识、医学医疗知识和物理化学及环境科学知识的科普主题在读者群中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推介。持久地做好这项工作就会不断地扩大科学普及宣传教育的知识范围, 就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积极的良好影响, 就能逐渐地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2.2 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通信等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把“提高利用信息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 公共图书馆完全可利用自身的优势,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服务, 在公民中普及科学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 使他们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 初步形成运用先进技术设备的能力。图书馆应针对不同的科普内容搜索下载整理视频视听资料, 将其按不同的类别制作成2D或3D演示课件和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仿真一些科技产品或其工作原理, 在图书馆内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向读者受众进行宣传演示。采用当今大众乐于使用的触摸屏技术还能使读者与科普演示活动产生互动效果,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用读者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把所收藏的音视频资料建设成有相当规模的科普宣传数据库并使它成为向全社会开放的共享信息平台。

2.3 聘请有关科学技术专业人员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公共图书馆邀请有关科技人员或专家学者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并可在读者群中建立不同的科普兴趣组群进行各种形式与各种不同科普主题的研讨和交流活动。以图书馆为中心创建科普论坛刊发读者有关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文章或作品, 使他们在大众化的科普活动中产生认同感和得到一定的激励, 确立图书馆的科普服务工作在社会公众中的重要位置。还应当充分利用时下流行的短信、微信与微博等通信社交服务平台进行科学普及信息的即时推送服务, 使科普活动不受时空条件的局限, 即时提供科普知识的宣传服务。

2.4 公共图书馆与当地的企业科研机构进行科普教育合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各地兴建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区, 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涉及了各行各业产品多种多样极为丰富。公共图书馆与这些新兴的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展示活动。这样既实现了企业将产品推向社会的目的, 又进行了科普宣传工作, 形成了图书馆科普宣传与企业产品推广的双赢格局。

2.5 科学普及教育从娃娃抓起

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家庭、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三者的作用和功能都具有各自不可替代性。公共图书馆 (少儿分部或少年儿童图书馆) 作为专门为少年儿童提供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有义务与学校、家庭共同培育少年儿童的综合科学文化素质。少年儿童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和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 针对这些特点在科普教育中就要采取吸引力更强的技术手段, 用更先进的科教设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用新颖的和娱乐的方式引导他们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探求。提高少年儿童对科普知识的认知水平, 便是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

当然, 图书馆在科普工作中也还存在诸多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对社会大众如何具体地倡导科学 (下转第83页) (上接第80页) 方法, 怎样做才能正确地传播科学思想, 从哪些方面入手才是真正地弘扬科学精神, 等等, 所以进行深入的科普宣传教育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科学普及工作是一个偱续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普通大众的科学思想的形成, 科学精神理念的确立, 以及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只能通过不断的日积月累的学习与实践才能逐步完成。因此, 公共图书馆要认真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对社会公众的这项长期的科学普及工作, 真正地担负起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科普zh.wikipedia.org/wiki/科普.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年) www.gov.cn/jrzg/2006-03/20/content_23160.htm.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篇3

摘 要:根据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在公众中进行集体选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并非公众所认为的“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结果。无论是企业行为还是各种公共选择,其结果均来自各个利益主体的相互较量和博弈。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工程无论对于国家实力提升、社会均衡发展还是公民个体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公共选择,然而在具体政策的制定与措施的实施方面,仍缺少相应的理论依据。基于公共选择理论,从政府支持、科普组织以及主体参与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科学素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25-03

近年来,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在总体上有显著的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而言形势却比较严峻。根据中国科协在2010年公布的第8次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外的全国范围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所占比例仅为3.27%[1],数据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仅相当于1991年的日本(3%)、1989年的加拿大(4%)和1992年的欧盟(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2]。低下的公民科学素质与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不加以重视,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时也将影响到我国软实力的提升。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低下的公民科学素质必将影响到当前经济体制的改革,城乡公民差距显著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事实证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根本动因和基础主要在于生产力水平的上升和大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这项工程需要财政投入、健全的体制和配套政策作为保障,须借助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事业的大力地发展这些教育路径,在广大民众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才能有效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3]。在社会矛盾凸显的形势下,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需要包括政府、教育机构和组织、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组织以及公民个体的参与。公共选择理论的首倡者詹姆士·布坎南(James Buchanan)认为:在行动能力范畴中,人们被理解为最大利益的理性追求者。选择策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各参与主体的策略性选择[4]。公共选择理论主张,在涉及公众利益的集体性抉择中,并不是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而是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缔约结果。这个结果和企业行为的结果一样,是源自各个利益主体博弈和较量的产物[5]。公共选择理论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决策形成的过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来构建包括政客、官僚集团与利益集团以及权威人士之间相互博弈和妥协的当代政治行为模式。其主要假设的基本点在于:政治行动主体同经济行动主体一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理性行动和理性行为。以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政策分析基于四种假设:首先政策过程所涉及的政策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其次各政策主体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贯穿于整个政策决策的全过程。再次每个政策主体均有意识地回避各种未知的政策风险与损失。最后各主体围绕各自利益而开展的博弈结果制约着政策的成败。“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每个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既包括基于公共利益的诉求,也包含在基于自利性行为的倾向内。”[6]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学理论中对“经济人”的假设引进对主体政治行为的研究中,以“理性经济人”的眼光来辨析产生于政治交易中的各种弊端,认为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制定者还是作为选民的公民都是理性经济主体,都以追求最大化利益为目标,其行为选择都是以各自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前提的。本文旨在公共选择理论的视野下,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结构发生的变迁和实际国情,分别从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科普组织以及所有公民基于各自利益选择策略的分析,力求探讨出契合公共選择理论的切实有效的途径,推进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建设,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一、政府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

中央政府是公民科学素质建构系统的主导者。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工程这项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发起人,其前提必须基于有利于广大民众的公共利益。近十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研究公民科学素质的基准,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其中包括: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通过多个课题组分期分阶段展开公民科学素质全面调查,定期形成研究成果集并公布调查结果;制定国家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标准和途径。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其效用函数的变量主要有权力、威望、地位和名声,而提高公共利益虽然也列入其位,但肯定不是权重最大或位置最前的变量。”[7]在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分析中央政府关于国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利益诉求可知,从表面看,以中国科协为主导的政府机构确实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系统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效果并不显著,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国内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城乡居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虽然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但改革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再加上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教育主体发展还未成熟,单靠政府的公费教育政策显然无法真正满足公民科学素质尤其是农村青年科学素质的需求。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中央政府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稳政权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策略。而其最优策略则是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这两个方面的政府支持。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这项大工程上给予足够的政策保障,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宜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环境,并完善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而准备的基础设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学校科学教育制度,同时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推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包括公立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深化教育改革进程。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内在质量的提高,继续扩大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教育的入学率,在强化正规教育对培养公民科学素质培养的功能同时,鼓励和发展非政府组织的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教育和培训,是已经脱离了学校的人群的科学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其次,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科普活动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如能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与当地新农村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将促使城乡经济发展不断趋于新的平衡。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高,与男性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须强调和重视农村女性科学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女性作为子女教育、家庭卫生保健的主力军,如能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在整个家庭系统的健康上,在子女教育、家庭成员的健康与保健以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培养上将都有较大的优势。

最后,政府应加大对科学教育、科普活动等项目进行财力、物力的投入,切实推行公民科学素质工程[3]。政府如能增加专项科普投入作为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一个重点和支点,政府的财政支持将成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最基本保障。我国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要想国家强大,首先必须加大对科教的经费投入,并且投入费用的增长幅度应大于政府常规性支出的比例。从公共选择理论来看,政府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它们意识到推动国民科学素质将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旦具有这样的利益需求,在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政府将选择把资金投入到可在短期内产生效益或可让公众显而易见的领域上。因此,出于提升地方政绩的考虑,各级政府关于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策略选择是在贯彻中央政府的指令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工程,探索适合自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对策。

二、科普组织在科学普及和科普教育中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

目前,科学技术协会这一科普机构是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工程的主导组织,也是主要的倡导机构。然而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仍然比较小,各地级市科协对此项工程投入还比较少,积极性不高。如果把科协这样的科普组织看作一个类似于企业的主体和实体,本身同样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因此,科协最优策略应该是,在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号召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加大对公民科学素质行动项目的宣传和支持力度来实现协会宗旨。在具备了政府鼎力支持的基础后,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建设一支职业化的科学传播队伍,完善和普及科技场馆和科学文化设施同时采用网络等先进宣传手段。采取有效的方法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和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和日益多元化的大众需求,使之深入人心。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3]。

其次,增加科技场馆的建设是发挥科学普及功能的重要物质载体。日本不到1.5亿人口,有超过320座科技博物馆,平均每38万人拥有一座科技博物馆。比较而言,我国的科技场馆和科学文化设施非常匮乏。2001年为止,在现有的280座科技博物馆中,基本达到建设标准、以科普展览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只有15座[8]。同时,不少科技馆的建筑格局、场地设施由于展厅和教室面积过小等问题并无法符合标准建筑的要求。许多地方政府把科技馆兼做其他用途如服务接待、会议、联谊等综合性科技活动场所,其建设目标和定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就说明,作为科学普及物质载体的科技博物馆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无法满足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需求。

最后,在大数据时代,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拓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当今世界,智能手机已经取代电视、报纸等媒介成为主要的传媒载体,具有不可估量的舆论影响力。目前,我国现有的专业型科普网站有几十个,比较著名的网站有“中国科普网”“中国公众科技网”和“中国科技博览”等。但通过网络这种大众媒体而进行的科普活动在质量上和力度上仍不尽如人意,有很大潜力尚待挖掘。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科普组织若想在科学普及和科學传播中获得利益最大化,应进一步加强诸多科普网站的建设,提高科普网站的覆盖率和传播质量,扩大影响面和受益面,从而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

三、全民主体作为参与者与受益者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一项宏大的行动计划,仅依靠自上而下推进和调控还不够,须依靠我国全体公民自觉地参与其中,积极参加到各种科学普及活动中来,产生自下而上的效应,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两条线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才能真得到实现。全民主体包括了科学家、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所有国民。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公众的自主参与将会极大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人的职业发展、收入提升,从而实现理性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人人参与、自主自觉投入这项民生工程中来是个体最好的利益诉求方式和策略选择。

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科学教育的主要作用,成为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核心渠道。教育工作者应依托各级学校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来开展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具有吸引力的校外科技活动,培养教育对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人教育和培训在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质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扫盲、在岗人员培训和岗前培训、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等的培训形式对于已经脱离了校园的群体大有裨益。

全民总动员式的全民参与将为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科学素质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全民总动员式的全民式参与到科学素质行动中来,自觉抵制和破除各种封建愚昧迷信和落后的风俗,最广范围地弘扬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通过长期努力,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项工程中,人人都是利益获得者,个人获得的全面发展进而会带动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时期,反过来又能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的风气形成。可以说,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实现其工程的全面性、整体性和持续性,人人参与,广泛理解是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EB/OL].科技日报,http://210.73.64.124/bjkpzc/kpxx/327293.shtml

[2]邓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及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1(8):228.

[3]鄧环.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4]詹姆斯·J·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桑伍,曾获,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36

[5]田爱丽,张晓峰.对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反思:“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1):18.

[6]邱瑜,张彩云.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0(3):87.

[7]贾勇宏.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短缺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13.

[8]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报告2002[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citizens scientific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DENG Huan, LU Jieyu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Buchanan, s public choice theory,all kinds of special interests "contracting parties" in the public between collective choice plays a key role,rather than the public think "undertake choosing according to the public interest".Both enterprise behavior and all kinds of public choice, all the results are competing and gaming from various related stakeholder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quality of the citizen project is important for both the strength of a Country 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public choice. However, there still  lack  of  corresponding  concrete policy and measures of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We need the government's support,scientific organizations,as well as main body participation  to  support this subject. With thei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ill be well done.

公民环境科学素质内涵分析论文 篇4

公民的环境科学素质对于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型社会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民普遍具备较高的环境科学素质不仅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保障,也提供了强大的行为实践推动力。但是,目前对于环境科学素质的表述却并不统一,甚至与环境素养、环境意识等概念混用,使得环境科学素质显得无准确意义,极大的影响该概念的传播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本文仅对环境科学素质的内涵和层次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究。

一、环境科学素质的概念和内涵

我们认为,环境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并在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理性分析、科学判断所形成的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行为能力和行为践行水平的综合反映。

理论上,一个具备较高环境科学素质的公民应该是掌握了必须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方法,崇尚并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面对现实与未来的环境问题,均能够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掌握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及可查询的科学证据与信息,进行综合的、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给出现实环境中的最优行为选择倾向,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理性的环境保护理念、态度和一定的环保行为能力,而且能够在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坚持选择,积极践行。

二、环境科学素质的内涵分析

环境科学素质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不是简单的环境素质、环境意识等概念,也不是仅仅在科学素质定义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环境保护领域的限定范围。

首先,环境科学素质确立了“科学性”在环境科学素质形成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强调在学习和掌握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同时要具备科学精神和思想,并在科学精神和思想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对实际面对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并通过这个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内化形成个人的、系统的、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以及与个人行为能力水平相平衡的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付诸实践的行为预期。“科学性”将伴随整个环境科学素质的养成过程和实践过程,它既是环境科学素质养成的基础,也是环境科学素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的保障。

其次,强调了“意识”是在科学分析、判断过程中内化、升华而形成。环境科学素质定义中的“意识”与简单的、朴素的初级环境保护意识有着明显区别。简单的、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没有科学知识基础,他可以来源于社会舆论宣传的口号,来源于人类潜意识对美好资源环境的向往,来源于生产、生活中个人利益的驱使,或者是个人的生活习惯与风俗等等,例如人们对青山绿水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保护,对个人生活空间的爱护以及由此产生的废物管理和处置习惯,由于生存地区资源限制或经济原因导致的对资源的节约意识等等,这些“意识”的形成没有经过科学分析、判断和升华的过程。这种朴素的意识往往在面对某一特定的问题或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时显现明显。因此,在将这种意识独立于理论基础和形成过程之外,作为评价个人和社会整体意识水平的测量尺度时,往往会给出一个全社会“环境意识较高”的假象,这种“较高的环境意识”在没有科学知识支撑的情况下,缺少了“意识”向“行为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说,这种朴素的初级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整体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而环境科学素质中的“意识”,是一种科学的意识,是经过科学的洗礼后,内化而升华的环境保护意识。相比于朴素环境意识它具备了三种特点:一是环境科学素质中所指的环境保护意识脱胎于个人的学习、分析和实践过程,具有良好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基础,具备了情况判断和指导行为的能力;二是环境科学素质中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动态的、广义的,不限定于某一领域,或者某一具体环境问题,这种意识在不同的领域,面对不同的环境问题时均可以重复显现并发挥作用,三是环境科学素质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的同时,将伴随着行为能力的生成,意识与行为能力相伴相生。这个特质极大的提升了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将“行为践行水平”作为环境科学素质的核心落脚点。国外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核心落脚点是“对科学的理解和支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落脚点是“行为能力”,环境素质的核心落脚点是“正确的环境行为”,环境意识的落脚点是“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力”。上述观点都是基于“意识决定行为”的理论基础,认为“有意识+有行为能力=有行动”。这个观点在大多数社会行为领域都是成立的,但是在环境保护行为的实践中,“有意识+有行为能力”的简单组合距离有行动不仅不能划等号,而且存在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从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到行为的实践要受到成本因素和其他自然人为环境保护行为实践率的影响。因为个体在选择是否践行环境保护行为时,不仅仅要考虑各种成本因素(例如经济成本、个人舒适度等),很大程度还要考虑他人不采取环境保护行为对自身采取环境保护行为产生的损失和抵消作用,进而可能选择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践行环境保护行为,从而导致全社会都不践行环境保护行为的困境,这种结果使得仅仅关注于“有意识+有行为能力”的环境科学素质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公众具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也具备节约用水的行为能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公众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公共厕所、宾馆)或家庭生活中(如过度洗澡、洗衣等)不选择节约用水的行为。又如近年在我国形成的垃圾焚烧、X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公众的不支持行为,这种“有意识+有行为能力”的组合,社会调查的结果分值很高,但是这种“虚高”的意识和行为能力,对于环境的改善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因此,本文将“行为能力和行为践行水平”纳入到环境科学素质的概念中来,而不是将践行水平作为环境科学素质的外在表象来研究。这种环境行为的实践,是在科学意识和行为能力的支撑下,克服了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和阻碍而发生的纯粹的环境保护行为。

三、环境科学素质的三维理论模型

环境科学素质包含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方法、环保意识和态度、行为能力和践行水平三个维度。

(一)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方法,是指对环境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对环境科学技术研究过程和分析方法的基本了解。知识层面要求理解与环境保护柏关的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术语和概念,了解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通用技术名词和术语;方法层面要求能够理解环境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常用环境保护技术方法,理解环境科学证据与结论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分析方法。

(二)环保意识和态度,是指对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环境行为转化的原动力。本研究所指的意识和态度,是具备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意识和态度,而非简单的原始朴素意识和态度,要求公众具备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科学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客观理性看待环境问题,理解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并能够清醒认识到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三)行为能力和践行水平,是指基于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了解,能够对环境事务做出客观判断、理性处理以及正确践行的能力。行为能力包括学习查阅能力、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个人行为的约束能力、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以及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抗拒能力;践行水平包括个人环保行为的实践与持久性、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环保行为的实践和持久性,强调自觉去践行。

四、公民环境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分析

研究者们对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有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认为可以从“有、无”来判定。类似于文盲和脱盲,一个人或者具备科学素质或者不具备科学素质,这两种状态之间可以有一个明显的划分界限。另外一种观点是通过科学素质的高低来衡量和划分层次,认为科学素质不是简单的“有或无”的关系,而是“高或低”的关系,可以根据高低水平划分不同的层次结构。

本研究认为,仅仅通过简单的“有或无”来衡量环境科学素质,或者通过“高或低”的标尺来描述环境科学素质,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公民环境科学素质水平。因为环境科学素质是一个综合素质,是个人多方面素质、意识态度以及行为的综合反映,我们认为,环境科学素质用“处于不同的状态”来定义更加合适。按照三维结构模型,公众的环境科学素质水平,可分为如下状态,。如表所示,三维结构维度的排列组合共计得到了8种结果,其中三维结构内容均为“无”的情况,可以视为完全没有环境科学素质的状态,是一种“启蒙状态”,从目前社会环境与调查结果来看,这种人群数量非常少,不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第二种到第八种组合的结果,都可视为为“有环境科学素质”,根据每个维度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7种结果。其中第五种和第七种结果是一种理论模型下产生的结果,现实情况中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很难理解和解释为什么会有环境科学知识和方法都合格的人,没有一点环境保护的意识态度和行为能力,也不能解释掌握一定环境科学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具备行为能力并进行了有效的实践的人,会没有正确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因此这两种组合结果也没有研究和分析的必要。第三种和第四种组合结果,我们可以命名为“本能的环保行为”和“朴素的环保行为”,这两种行为都缺少科学性指引,因此可将这两类人群合并为“朴素的环保行为状态”来研究。下面,将详细对四个典型状态人群进行分析:

(一)朴素的环保意识状态

就个体而言,目前大多数的公众都处于这个状态。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感受和从媒体、社会宣传得到的零散(甚至缺乏科学依据的极端环保理念)信息,形成目的性简单(以对自身有益为主)的环保意识和态度。这类人群很容易在各类调查、访谈中表现出对生态环境的高度关注与关心,对环保事业发展的支持与理解,但是在具体怎么参与、如何参与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尤其是面临自身利益的时候,则出现困惑甚至非常矛盾的选择。例如生活垃圾的处理,公众都会表现出支持生活垃圾的分类和无害处理,但是当要在自家附近建立焚烧厂或填埋场时,则表现出极度的反对和不理解。社会上称之为“邻避运动”,其实这是朴素环境保护意识,遇到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保护问题后,非理性意识被迅速放大和极端化的表现。这种意识水平,参杂上其他社会因素,例如政府公信力、社会阴谋论、以及缺少科学依据的舆论引导时,会迅速的演变为行为人自以为“科学、合理、正确”的社会行为。比如垃圾焚烧厂的建立,只要有极少数人随便抛出一个“焚烧有害”的所谓科学结论,就迅速的将公众的朴素环保意识唤醒、扩大,演变为缺少理性的公共社会事件。这说明缺少科学知识支撑的朴素环境意识,某种程度上是在增加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在缺少科学知识支撑的环保意识面前,公众通常无法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科学判断,很容易被误导并相信错误的信息(心里学上都是倾向于向更坏方向发展的,也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念),这时的科学证据、论断和专家的科学解读,均会被强大的公众集体意识绑架,进而被孱弱的社会公信力等社会因素削弱的毫无说服力了。因此,这类人群是最需要加快开展素质提升,提高其知识水平,以期形成科学的.环保意识和态度。

(二)朴素的环保行为状态

处于这个状态的公众基于道德约束、社会规范等原因形成了浅层次的环境保护行为。以个人行为为主,是一种无意识、无科学基础、未经过深度思考和选择而发生的行为(从众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类明显特征的人群,一类是生产者,以个体生产者为主,他们出于利益需求,例如高附加值、高利益的环境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促使他们选择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另外一个人群是以追求时尚为主的消费群体,他们在概念炒作的指引下,以追求时尚、高端生活为主要导向,选择有机食品,选择有环保理念的时尚产品。这个群体的行为虽然不是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其现实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环境有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社会环境行为的养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行为践行氛围。尤其是一些环境意见领袖的环境行为的选择,他们在毫无科学理念支持的前提下,通过个人的号召,带领某个村或者社区的一部分人,按照意见领袖的思想,直接开展了环保行为的践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行为虽然不能对全社会形成真正的影响,但是他对促进社会的环境行为的养成,科学的环境意识的形成,是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的。

(三)科学的环境意识状态

这个状态的公众基于科学知识、方法的学习和了解,经由个人思考、分析、判断、选择,内化而形成对环境保护的正确认识。具有科学的环保意识和态度的群体,以精英阶层和知识分子群体为主。这类群体人员数量不够庞大,基于个人素质的综合修养,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或者具备较高的科学知识储备,潜意识中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善的环境保护理念。这类人群可能出于各种个人的、社会的因素干扰,使他们仅仅停留在高意识(或者高意识的形成状态),他们喜欢坐而论道,却很少起而行之。或者刚刚打算起而行之,又觉得自身力童过于渺小,又继续坐而论道。这类人群是缺少一个“起而行之”的社会氛围。只要时机成熟,可以迅速成为环境保护的实践者和中坚力置。这类人群,如果遇到第一类人群,会很愿意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却不会引领大家一起践行。他们遇到第二类人群,会在意识的感召下,迅速的加入到第二类人群的行列中,并帮助第二类人群提升行为的科学性,一边传道授业解惑,一边进行具体实践。

(四)科学的环保行为状态

这个状态的公众是真正具备环境科学素质的人群。基于科学知识、方法的学习和了解,经由个人思考、分析、判断,选择,形成对复杂环境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能够给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并能够排除感情、习惯、经济等因素干扰,赋予实践。这种状态是个人环境科学素质的最高状态。

五、结语

大学生如何提高公民素质 篇5

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一名法学系的学生。

那么我就先以法律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大学生如何提升公民素质。大家都知道公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总体水平。

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自觉关注和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决不依附于他人,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也是自由的,要做自己的主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能够自觉地以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当然这些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活动。

我们要有权利意识,要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和社会方面的基本权利,并依法行使;其次,应主动追求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有意识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再次,要自觉做到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养成尊重法律,信奉法律的信仰。

接下来我们谈谈在道德方面提升公民素质,我们在平常的学校生活中,要懂得尊师重道,与同学们要友好相处,热爱生活、生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掌握好人际交往能力,平常不要羞羞答答,像个大姑娘。我们要活泼开朗,自信大方,做一个有道德的川农人。我们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我们不歧视别人,我们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爱护公物,不践踏花花草草......我们爱学校就像爱我们自己。

我们要建立起我们的责任意识。我们来学校读书就要肩负读书的责任,我们要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呀,不能在学校里百无聊赖地过日子。不能像养老一样地在学校过日子。

紧接着我们来说一下在科普方面提升公民素质。首先,我们要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再次,在遇到封建迷信活动的时候,不仅要拒绝参加,而且要告诉亲人们这样做的危害,而且,在节假日可以和亲朋好友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不仅能享受天伦之乐,更能学习科学知识。此外,我们可以成为科普工作的志愿者,组成团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以讲座、问答等形式的科普活动。当然我们大学生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提升公民素质,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因为我相信你们的慧眼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公民素质水平。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篇6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8-08-23 11:35 阅读次数:327 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企事业(园区)科协,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决定面向全市举办南京市首届公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1、线上:8月1日00∶00—8月31日24∶002、线下:9月15日上午9∶00

二、活动主题

普及科学知识 提升科学素质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科技馆、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服务中心

经办单位:上海拓节有限公司(全民竞赛网http:///CaseList.aspx)全民竞赛网是一家专业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各类社会机构等提供公众宣传和知识普及的网络竞赛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微信、现场抢答等形式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此外,还衍生出:微信答题抢红包、闯关游戏、擂台赛、问卷调查、微信投票评选、答题瓜分红包、手机随手拍等活动项目。

全民竞赛网是一家专业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各类社会机构等提供公众宣传和知识普及的网络竞赛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微信、现场抢答等形式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此外,还衍生出:微信答题抢红包、闯关游戏、擂台赛、问卷调查、微信投票评选、答题瓜分红包、手机随手拍等活动项目。

截止目前,已经同全国1600余家党政企客户合作,承办了2500余场次大型竞赛活动,累计有超过9750万公众参与。

四、参与对象

面向全市公众开展网上有奖知识竞答。

五、参赛方式

线上阶段:

1.关注“南京科普”和“全民竞赛网”微信公众号,点击“线上活动”->“科学素质大赛”即可参与答题。也可直接扫描本次活动二维码参与答题。

2.进入“南京科普”微信平台的“南京市首届公众科学素质知识竞赛”首页后,点击“注册”,输入姓名、选择所在区和街镇(或学校)、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完成注册后进入答题比赛页面,即可参赛。点击“开始”按钮,开始答题,每次回答20题,每题限时30秒,答题时间共计10分钟。

3.竞赛题目

竞赛题型全部为标准化试题,分别为是非题、单选题和多选题。系统将随机抽取题库中的20题进行问答,其中:是非题7道、单选题7道、多选题6题,每题5分,共计100分。

试题共2500题,其中包括:①公共题目《公民科学素质试题》1500道、《科技创新成果试题》200道、《环保科普知识试题》300道、《公共安全科普试题》300道、《健康生活科普试题》150道、《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试题》50道(与科技科普相关);所有试题和答案均不对外公开。

4.参与答题

每位参赛者在活动时间内每天可答题一次,系统自动取最高分。参赛者点击“开始答题”后,系统将自动随机生成20道试题,每题限时30秒,时限内不作答则视为放弃不得分,答题完毕后,系统自动评分并进行排名。答完20题后有标准答案提示,有助于进一步学习提高。

参赛者可将成绩单页面分享到朋友圈,每1位朋友使用你给的链接答题后,你的贡献分将增加1分,但最多增加20分。

特别说明:若邀请者与被邀请者的使用网络IP相同(一般情况下使用同一个Wifi的所有上网者对外的网络IP都相同),则邀请无效,不加贡献分。

答题结束后,系统提示用户,参与“科普中国”有奖科普竞答还将有一次赢奖的机会。

5.实时排名

竞赛系统实时显示竞赛的个人成绩排名,以及团体(各区)排名。

个人排名:按个人成绩的高低,显示参赛用户的成绩排名;若成绩相同,则按答题用时来排序,较短者排名靠前。

团体排名:按单位人数的多少,显示每个单位(各区)的参与人数排名。点击排行榜中的“单位”,还可以进入查看该区下属各街道(镇)的排名。

个人和团体排名以活动最后一天的结果为准!

6.奖励规则

线上竞答活动结束后,将依据成绩排名评选出个人优胜奖,以及单位优秀组织奖、组织奖。同时,全民竞赛网将统计各区参赛名单,并按成绩高低排序,分发给各区,用于选拔决赛的参赛选手。

系统将公布个人成绩总排名,即一个月以来,取所有竞答者答题中最好成绩排名,前300名,可获得竞赛的优胜奖。

排名规则说明:个人成绩排名中若出现得分相同,则按答题用时来排序,答题用时较短者排名靠前,若两者都相同,则按参赛者先后来排序。

活动截止后,系统将公布全市各区参赛人次统计数据,参赛人次较多的单位排名靠前,前6个获得“优秀组织奖”,后6个获得“组织奖”。

线下阶段:

9月15日上午9:00在南京科技馆进行决赛。线上竞答排名前8的区入围决赛,各区选拔3名代表组队参加决赛,决赛题型分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类型。

(9月6日至10日向参赛选手开通决赛题库的60%用于赛前训练,不含风险题。)

六、奖项设置

(一)线上部分

1.个人优胜奖:300名,50元的手机话费;

2.个人幸运奖:竞赛过程中,每天发放80个现金红包,用户每次答题后,分享朋友圈即可获得一次抽奖资格;

3.优秀组织奖、组织奖:“2018年南京市公众科协素质网络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6个,组织奖6个,颁发水晶奖杯。

(二)线下部分

1、一、二、三等奖(分别为集体总分排名1、2-

3、4-6的参赛集体),颁发证书和奖品。

2、鼓励奖,颁发证书和奖品。

南京市全面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篇7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科学已经成为人类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科技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指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用科学思想来思考和分析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并自觉用科学精神来塑造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能力[2]。

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要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保障。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和谐社会构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作为一种软力量是和谐社会的实力基础,是和谐社会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科学技术成果推广传播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简要提出了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途径。

1 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

1.1 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指标,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才能确保和谐社会的实现。了解本国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并且提出有效的途径提高本国公民的科技素质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解本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不定期的开展调查。中国科协借鉴国际通用的测试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分别于1992年至2010年间进行了8次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外)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为止,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3]与2007年调查结果相比,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对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基本科学术语的掌握、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的认识到达一定高度。

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提升速度较快;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显著攀升,利用科普设施及参加科普活动的公民比例有所提高;公民对科技的理性支持态度和参与科技事务意识仍保持较高水平。

1.2 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存在的问题

尽管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的比例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透过这些调查数据,仍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和反思。

一是不同性别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存在差异且有扩大化的趋势。根据2003年的数据,男性的科技文化素质为2.3%,女性的为1.7%。到2007年,男性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9%,女性具备的比例为1.6%,男女性公民科技文化素质间的差距拉大了0.7个百分点[4]。

二是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跟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密切相关,受过高等教育及身份为教师、公务员、外企人员和学生的群体,具备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比个体户和农民等其他群体高出2-6倍。

三是城乡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差距在扩大。城镇劳动者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2.37%提高到2010年的4.79%;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0.72%提高到2010年的1.51%[3]。两者之间的差距从2005年的1.65个百分点扩大到了2010年的3.28个百分点。受经济因素和教育水平影响,农村居民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这是制约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四是邪教、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仍有市场。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取得不断进步的同时,在一些地方求神拜庙、巫婆神汉、神怪洞府、丧葬挥霍、宣传迷信等愚昧行为仍频繁发生。假冒科学之名的伪科学、反科学的诈骗行为又有所抬头。这些丑恶的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上不和谐现象的集中表现[5]。

2 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广大公民具备基本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基础和支撑,有效克服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的瓶颈制约[6]。因此,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和谐社会的发展依赖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的广泛传播又以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低下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必然会制约高科技的研究和发展,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最大障碍。公众科技文化素质水平高的社会能够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成为高科技诞生的土壤。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取得了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才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水平仍然落后,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有相当比例的人口是文盲、半文盲。因为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所以劳动生产率很低,辛苦劳作,却难以摆脱贫困,重大人为灾害、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构建和谐社会,使之真正称之为“和谐”,就必须提高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2.2 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迫切要求

科技文化素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正反馈机制,会导致公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准之间的“两极分化”。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2009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不到1%的家庭掌握着全国41%的财富,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收入的两极分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知识差距互为因果的,知识差距是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最重要的可控因素。

据2009年统计,我国约有1200万贫困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农村、革命老区。他们是物质上最穷,经济上最落后,又是科技文化素质最低的一部分。在这些贫困地区,人口低下的科技文化素质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不仅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农村稳定。只有缩小城市和农村的知识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才能得到遏制。

2.3 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因素

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经不同程度地品尝到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只有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使人们意识到,人们的实践活动既要符合社会经济规律,又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正如罗尔斯顿说过:“当我们要知道我们怎么样归属于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才会从那种资源关系的原型中得出自然界不归属我们的方式。我们是想要把自己限定在自然界的关系中,而决不是把自然界限定在我们的关系中”[7]。人与自然之间只有从过去异己、敌对的关系,变成和谐、互惠的关系,才能获得恒久和持续的发展。

我国由于技术低下的原因,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2009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率仅为65%,城市垃圾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不到69.1%,大量没有得到处理和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堆积在城市郊区或流入江河湖海,成为二次污染源。对我国来说,要改变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的困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从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开始。

2.4 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基础,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科学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对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来说,科学精神应该成为公民自身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它既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宝贵财富,又是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灵魂所在,它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学习、掌握和应用科学,鼓舞人们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攀登前进,而且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领导和管理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表明:不少依靠科技和改革开放而富裕起来的人们却热衷于愚昧迷信的活动,甚至个别政府官员也在大兴土木建各种庙宇。这说明我国社会当前科学精神缺失已经相当严重。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成为我们在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道路上应该遵守的原则,成为我们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勇于修正错误的强大动力。

3 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途径

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对于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已经形成共识,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城乡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凸显的形势下,提高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绝不是仅仅依靠学校、科协的科学普及这两种传统渠道就可以达到目的,而是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投入和参与,整合社会上一切的力量和途径才能实现。

美国学者雅诺斯基(Thomas Yanoski)关于公民社会的认识,现代文明社会是国家领域、市场领域、公众领域以及私人领域这四大互相重叠又相对独立的领域构成的[8]。根据雅诺斯基划分现代文明社会的思路,结合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立足我国国情,面向全社会成员,发挥从政府、科普组织到公民自身的作用,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建设。

3.1 政府的全力支持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保障

政府对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最强有力的支持就是进行有效投入,包括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两个方面。政府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宜政策并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经费投入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并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投入,建立促进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事业发展的奖励制度,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财政拨款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主要保障,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重视对科学普及的投入。为此,“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3]。

3.2 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的科学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科技工作者团体面向公众开展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对提高全民特别是大批没有完整接受基础教育的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各类大众传媒开展的科学技术传播,已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对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立一支职业化的科学传播队伍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主体保证。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日益高度专业化,科学家的知识通常是面向专家同行的、最前沿的研究热点,而科学传播者所传播的科学知识是面向大众的、相对通俗的科学知识,使得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由于信息内容的差异而产生距离。

其次,建立足够的科技场馆是发挥科学普及功能的重要物质载体。与2005年相比,公民去过科普场所的比例明显提高,由于“本地没有”而没有去过科普场所的比例明显降低。以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参观情况为例:2010年参观过的公民比例为27.0%,比2005年的9.3%提高了17.7个百分点。2010年因“本地没有”而未参观过的公民比例为37.6%,比2005年的55.7%降低了18.1个百分点[3]。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公民利用科普设施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机会增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科技场馆和科学文化设施仍非常缺乏。截止2009年,我国先后建立了约921座科技类博物馆,其中,自然类博物馆287个,科技馆280个,专业科技博物馆154个。从科技类博物馆的数量与人口总数的比例看,我国大陆地区仅相当于美国的1/4、英国的1/2.4、5 1日本的1/8和我国台湾地区的1/7[9]。

再次,利用网络媒体等先进手段来拓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提高。与2005年的调查结果相比,2010年公民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提高,比2005年的6.4%提高了20.2个百分点。这就说明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互联网这个现代媒体,加强科普网站建设,提高科普网站的覆盖率和传播质量,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水平。

3.3 全民参与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关键

要切实有效的提高全面的科技文化素质,无论是财政投入、人力支持,还是主体的自身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我国全体公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到科学普及的宣传与学习活动中来,产生自下而上地效应,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线路地合并融合,利用多元化、多层次的渠道和方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才能真的得到实现。

和谐社会构建要求全民积极参与到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中来。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这项工作,人人都是受益对象,公众的广泛理解参与和全社会的支持与倡导,是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全民参与,才能保证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提供一个正常、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摘要:分析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物质保障和精神源泉,并从政府支持、科学普及和全民参与三个层面提出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科技文化素质,和谐社会,科学精神,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大光.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目的到底是什么[J].民主与科学,2006(6):23

[2]杨怀中,邓环,胡仕勇.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调查分析及途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4):102

[3]刘莉.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N].科技日报,2010-11-25

[4]底东娜.2007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布家长眼中教师职业声望最高[N].法制晚报,2008-12-16

[5]河南科技编辑部.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养[J].河南科技,2000(2):1(卷首语)

[6]中国科协网站.《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点解读[EB/OL].http://kphn.cast.org.cn/n891871/n906050/n906051/33897.html

[7]罗尔斯顿.价值走向原野[J].王晓明,译.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2):34

[8]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篇8

本次调查对象为山西省18至69岁成年公民,旨在考察山西省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共抽取了2244个样本,涉及到全省11个市的26个县(市、区),224个居(村)委会的2244个被访户。

此次调查还对公民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统计和了解。调查显示,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别是86.4%和62.8%。山西省公民对科普设施的利用率明显高于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公民参观各类科普类场馆的比例依次为: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65.6%),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30.2%),自然博物馆(25%);公共图书馆(58.4%),美术馆或展览馆(29.2%)。参观身边的科普场所的比例依次为:图书阅览室(61%)、科普画廊或宣传栏(46.6%)。参观各种专业科技场所的比例依次为: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33%),工农业生产园区(33.7%),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13.9%)。山西省公民对科学技术保持积极理性的支持态度,赞成“科学技术既给我们带来好处也带来坏处,但是好处多于坏处”的观点比例较之东、中、西部更高。对职业声望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56%)、科学家(43.7%)、医生(42.3%),排在職业声望的前三位,在最希望子女人事的职业排名上,医生、教师、工程师位于科学技术职业的前三位。无论是对职业声望的认识还是希望子女人事的职业,都体现了公民对科学技术相关职业的尊敬和对其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高度认可。(山西科技报刊总社 周君彦 编辑:张素琴)

上一篇:如何做好调研工作下一篇:初入职场,心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