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展长效机制分析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全面提高水利资金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健全水利资金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切实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的意见》(财农〔2012〕22号)要求,财政部、水利部决定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利发展长效机制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水利发展长效机制分析论文 篇1:

基于熵权指数的吉林省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协调关系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熵权指数法对吉林省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是在全国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从城镇偏向的城乡收入分配体制和固定资产偏向城市的投资体制对吉林省城乡一体化有负向影响,不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熵权指数法;城镇化;农村发展

当前,吉林省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时期。因此,正确判断和理解吉林省城镇化、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现代农业村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契合关系,对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及现代农业共同发展,构建新型和谐城乡关系,是吉林省特色城镇化、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要战略目标。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公益性特征比较明显,但是对于城乡一体化作用如何需要对吉林省城乡发展动态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一、熵权指数法

本研究采用熵权值指数法测算。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矩阵中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出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获得该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李艳春等,2008)。基于熵权的TOPSIS法比原来的TOPSIS法的改进在于:其一,采用比例归一化替代向量归一化;其二,采用熵权的权重模型(吴智诚等,2007)。设有n个待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m个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数据矩阵为:

由于各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在进行加权求和时,数值大的指标会对最终的评价指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消除指标数据量纲的不同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需要将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在利用样本数据计算信息熵时要对数据取对数。其中,对于正项指标越大越好,采取如下公式:

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和吉林省政府不断加大惠农强农力度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背景下,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见表1。但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看,城乡收入差距也有一定的扩大的趋势,农业占总产业产值比重大幅度下降,农业从业或者乡村劳动者所占比重仍较高。对于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过度依赖,决定了吉林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建设受阻,农民增收途径单一,幅度不大,背离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虽然,在国家不断加大惠农强农力度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仍很大,加之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仍未建立起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面临很大困难。

采用熵值指数法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见图1所示,近年来吉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一直维持在05左右,说明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程度比较低。而且城乡劳动力产出效率比值持续下降,城乡可支配收入比也在20世纪90年代显著拉大以后,近年来虽然有所降低,单是幅度非常小,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与城市比较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上,仅为城市的1/8左右。城镇偏向的城乡分配体制和投资体制将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基于熵权指数的农村发展与城镇化关系分析

采用熵权指数法分析吉林省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在全国中的情况。本部分中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在研究中采用了31个省(市)的数据。评价不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情况,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考虑到指标的覆盖面,重点按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辅助指标三个层次筛选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为城乡和谐综合评价指数,参考刘红梅等(2012)、李志杰(2009)、朱金鹤等(2012)研究,设计第一层次指标包括城镇化发展情况、农村发展情况和农业发展条件情况指标。第二层次是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城镇化发展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经济规模等七项指标,农村人口数量比重,农村经济发展规模等七项指标,和谐发展指标包括城乡经济规模差距、城乡消费差距、每百人城乡电话比,城乡千人床位数比等指标,共21项指标。第三层次是辅助指标,是测评二级指标的基础,是最低级的评价指标,这些辅助指标用以测算二级指标。在评价中主要采用数据是二级指标,而二级指标是通过辅助指标计算得来,采用数据来源于官方的统计年鉴资料数据。

再根据标准化公式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正项指标越大越好,对于逆向指标越小越好。根据熵权指数法测算的权重指数给予不同的指标以不同的权重,从而更有效的甄别各指标在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位置。首先,根据权重和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权重指数确定最优方案(最优向量)和最劣方案(最劣向量)。再将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值带入到距离公式,计算每个评价对象到最优方案的距离S+i和到最劣方案的距离S-i。最后计算每个评价对象接近于最优方案的相对贴近度Ci*。根据第一层次评价指标层计算每一指标贴近度值,以判别吉林省城乡和谐发展关系和农业发展情况在全国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根据测算结果,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吉林省按照人均水平的衡量的人均肉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耕地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森林覆盖率等指标衡量的农业发展条件均处于全国前列,但是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吉林省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在全国中的位置远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在全国中的位置,说明城镇经济对于吉林省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不到有效的带动作用,也表明吉林省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瓶颈。

再借鉴刘红梅等(2012)的研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引力因素和阻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引力因素包括城乡经济规模、农业发展情况等;而影响城乡发展的阻力因素主要是城市偏向的固定资产投资体制和收入分配体制等。首先,从影响吉林省城乡一体化的引力因素看,城镇经济规模和农村经济规模与城乡一体化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而且农村经济规模与城乡一体化正相关关系比较显著,但是相关系数较小,不足05。吉林省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尽管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都曾较高的速度同向发展,但是处于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就地建设新农村建设模式下,吸纳安排农业农村劳动力、促进人口城镇化转移能力还比较薄弱。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关系不协调,吉林省城乡一体化决定因素仍然是内在的就业和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因素。其次,农业发展情况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才相关关系,但是也不显著,而且系数较小。这表明,吉林省农业生产发展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有一定的正向作用。特别是规模经营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现代生产方式采用,可以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但是相关系数较小、且不显著,说明农业发展情况并不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第三,从城镇偏向的城乡收入分配体制和固定资产投资体制看,这两个指标对于城乡一体化有负向影响。一直以来,吉林省实行的是城镇偏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和城镇倾斜的投资政策,没有将统筹城乡发展落到实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的格局已然没有较大改观;固定资产于农村规模较小,与农村人口和广阔的农村区域不相称。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上存在差异,这些均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为了有效均衡城乡发展的引力因子、阻力因子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契合关系,并剔除任一子系统偏颇对城乡整体和农业发展契合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测算城乡与农业发展契合度指数CI来说明农村建设、城镇化与农业发展进程契合水平,即:

其中,CI表明吉林省城乡契合度指数,FI表示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引力因子、阻碍因子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子,结果见图2所示。根据测算结果,在1990-2012年期间吉林省农业发展对于提升城乡契合度有正向影响,而城乡经济规模和城乡一体化反映的城乡发展引力因素的契合程度呈下降的趋势,阻力因素在此期间有所改善,对近年来实现城乡契合发展有促进作用。综合来看,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农业发展契合度总体变动趋势看,三者之间并不协调。这主要原因在于城乡经济发展引力因素下降导致的,并吞噬掉了农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和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该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缓慢是制约这一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瓶颈。

四、研究结论

吉林省城乡一体化决定因素仍然是内在的就业和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因素。农业发展条件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也不显著,而且系数较小。表明吉林省农业生产发展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不是决定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条件。从城镇偏向的城乡收入分配体制和固定资产偏向城市的投资体制对吉林省城乡一体化有负向影响,不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特色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就是在考察吉林省省情的基础上追求城市文明、乡村文明与现代农业文明的有机融合。追求其城乡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所承载的文明形态上的统一,但是并不追求其完全一致。吉林省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城镇化建设为主导,并通过城镇化发展带动农业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资助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系农村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0418006FG)。

参考文献:

[1] 李艳春,黄毅斌,王义祥,翁伯琦.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中国农学通报[J].2008(9):387-390

[2] 吴智诚,张江山,陈盛.基于熵权法赋权的TOPSIS法评价水体营养类型.水利科技.2007(1):22-24

[3] 刘红梅,张忠杰,王克强.中国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中国农村经济.2012(8):4-15

[4] 李志杰.我国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设计及实证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综合考察.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2):95-101

[5] 朱金鹤,崔登峰.新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因素与评价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2):22-27

作者:王夷平

水利发展长效机制分析论文 篇2:

“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高水利资金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健全水利资金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切实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的意见》(财农〔2012〕22号)要求,财政部、水利部决定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目标任务

“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监管、提高效益”为主题,主要任务是:

(一)完善水利资金管理制度体系。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全面清理、完善现有各项水利资金管理制度,将水利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资金管理全过程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起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规范有效、覆盖全面的水利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督促基层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取得实效。

(二)创新水利资金分配管理机制。围绕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水利资金分配机制,积极推行项目专家评审、竞争立项制,进一步完善公式法、因素法、绩效挂钩等科学的资金分配方式。切实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研究加大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力度。加大水利财政资金整合力度,逐步完善水利财政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机制。建立完善项目规划、实施方案、项目储备和资金安排相互衔接的机制。推进水利财政专项公示制度,对水利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通报,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完善激励约束并重、奖惩结合、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

(三)强化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针对水利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薄弱环节,组织开展监督检查,认真分析研判,着力解决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基层单位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监管措施,充分利用财政财务及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全程动态监控,把好资金管理使用的每一道关口,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四)着力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进水利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扩大绩效管理范围,逐步将所有水利财政资金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组织体系,创新绩效评价方式,注重中期考核与最终评价的有机结合,确保绩效评价质量。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规范部门预算管理,重点加强项目支出管理。根据事业发展和部门职责需要,科学评估、充分论证,切实推进项目整合,合理确定项目支出安排重点。加快预算执行,强化执行分析,建立重点项目支出跟踪问效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工作安排

(一)部署启动阶段。2013年9月,全面启动“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和水利部直属单位结合实际,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并将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于2013年9月中旬前分别报送财政部、水利部。

(二)制度清理阶段。2013年10月—11月,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和水利部直属单位全面清理完善现有水利资金管理制度,查漏补缺,健全水利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制度尚未建立的,要尽快制定;制度不完善的,要尽快修订完善。特别要针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专项资金整合的要求,尽快修订完善有关制度(制度清理情况填列附表)。同时,重点抓好制度落实,组织开展制度执行情况调研,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

(三)检查提高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资金检查和整改提高活动。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水利财政资金自查工作,重点对2012年、2013年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资金、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应急度汛)、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资金、中央分成水资源费等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资金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具体方案另行印发)。在自查基础上,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联合组织开展重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切实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水利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将检查结果于2014年6月底前报财政部、水利部。财政部、水利部视情况组织重点抽查。

水利部直属单位要组织开展项目支出情况自查工作。在自查基础上,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将对水利部直属单位项目支出使用管理情况开展重点检查。

(四)建言献策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和水利部直属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调研等多种形式,动员各方面力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围绕强化水利资金管理进行建言献策。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将建言献策相关情况随检查结果一并于2014年6月底前报财政部、水利部。

财政部、水利部将对水利资金管理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予以推广;对水利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创新科学管理水利资金的制度、体制、机制,促进建立水利资金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总结通报阶段。2014年7月—8月,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和水利部直属单位对“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逐级报送总结报告。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应将总结报告于2014年8月底前报财政部、水利部;水利部直属单位应将总结报告于2014年8月底前报水利部。

财政部、水利部于2014年9月底前,对“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工作扎实、材料报送及时、资金管理取得突出成效的地区和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材料报送不及时、工作不扎实、存在走过场的地区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和水利部直属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强化指导协调。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切实组织开展各阶段工作,及时沟通情况,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和水利部直属单位要强化对本地区和所属单位的指导督促,避免走过场和流于形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三)及时报送材料。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和水利部直属单位要按时间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材料。同时,对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重要情况,请及时与财政部、水利部联系。

水利发展长效机制分析论文 篇3:

河南省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  要:文章介绍了河南省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河南省车辆工程专业当前所面临的缺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专业扩张速度过快、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适当控制普通本科专业的招生数量,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大教育教学经费投入以及坚持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车辆工程;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汽车产业链较长,具有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其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也逐渐热了起来,促生了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院校相继开设车辆工程专业,河南省也不例外。车辆工程专业的设立解决了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急需,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但随着安全、节能、环保、智能化为主题的汽车新技术的兴起,以及汽车产业步入稳步发展、转型升级阶段,对车辆工程类人才的需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根据产业发展趋势,摸清河南省车辆工程及相关学科与专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对培养适合河南省域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车辆工程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省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发展概况

(一)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是工学学科门类——机械类下的一个专业。它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逐步发展壮大、完善,且已被广泛认知、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一个专业。汽车专业是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工科专业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有大学开设汽车专业或课程[1]。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科专业设置,在跟随经济发展的需要中也经历了多次变化。车辆工程专业也在发展变革中,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目录外专业——车辆工程(080306W)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版正式的车辆工程(080207)本科专业,在2020年新一轮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机械类下又增设了与之密切相关的智能车辆工程(090214T)和新能源汽车工程(090216T)专业,车辆工程在满足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不断发展壮大。

(二)河南省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层次教育情况

截至2020年7月,河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學校52所,其中民办高校14所,这其中设有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达22所(见表1)。除此,还有设有与其相近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高校18所。

河南省最早设置车辆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是河南科技大学(原洛阳工学院在2001年获教育部批准),其次是河南工业大学和中原工学院,专业获批最晚的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才获教育部批准。在22个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中,公办高校12所,民办高校10所。2020年,这些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在河南省内不同批次的招生计划总计达到2575人(见表2)。

(三)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

截至2020年7月,河南省设置有车辆工程硕士点的高校共有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7所高校。在2020年各校公开的招生计划中,明确为以车辆工程(080204)专业招生的有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和中原工学院3所高校,总计计划招生人数6人。其他学校都是采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招生,没有明确该专业的具体招生计划。

全省设有车辆工程(080204)专业博士研究生点的只有河南科技大学,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内招生。2020年,河南科技大学博士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的4个二级学科计划招生9人。车辆工程方向有导师5人,设有“车辆传动理论与控制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和“车用发动机节能与低排放”等研究方向。

除河南科技大学外,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院校也在机械工程学科下设有与车辆工程相关的研究方向,有博士研究生导师多人。

二、车辆工程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车辆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汽车行业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的技术人才[2]。多年来,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各高校纷纷开设车辆工程专业,但随着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趋于稳定、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的新形势需要,河南省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及层次结构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缺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

随着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汽车产业正迅速发展为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特征的新业态[3]。在此形势下,汽车产业内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凸显,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类人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电子、通信、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有着明显的跨行业特点。要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在河南省的加速发展,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适合行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但在该领域,河南省和全国一样面临人才紧缺的状况,“懂互联网的不懂车,懂车的不懂互联网”现象普遍,“汽车+IT+通信”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除此,在核心的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等)、控制芯片等方面的研发人员数量奇缺,总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智能互联网汽车快速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扩张速度过快

近几年,河南省车辆工程专业除了招生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外,招生规模也在急剧增加,从表2可见,车辆工程本科招生计划数从2019年的1920人增加到2020年的2575人,增幅达34.1%,远高于高校招生总体规模的增长速度。除此,按教育部2020年版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科机械类下共有16个专业,其中特设专业8个。河南省2020年的招生计划中,省内高校有机械工艺技术等7个特设专业,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共8个专业没有招生,其余的机械工程等8个专业总计招生计划13455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共5387人;其次是车辆工程,2575人(见表3)。车辆工程招生占机械类总量的19.14%。除此还有相近的汽车服务工程招生计划1304人,两者总计占机械类招生计划总量的28.83%。除此,还有外省的高校招收車辆工程610人。尽管河南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但每年吸收的人数是有限的,若不适当控制车辆工程专业招生规模,将会造成该专业毕业生的过剩,一方面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是就业困难。

(三)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尽管河南省开办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较多,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条件有限,培养的数量、规模,综合实力跟不上发展需要。车辆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的地位一样处于“洼地”,博士点、硕士点数量、实力以及招生计划数量远远不能支撑产业发展的需要。仅有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车辆工程博士点也是最近几年才获得的资格,导师少,招生计划不多。硕士培养规模也十分有限,硕士点总数只有7个,导师队伍人数少,基础条件差,研究课题少,整体实力不足。招生计划也是少的可怜,如2020年,明确以车辆工程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总数只有6人。

三、车辆工程专业发展与改革建议

(一)适当控制普通本科专业的招生数量

高等教育的学科发展也如生命周期变化一样,需要经历萌芽、发展、成熟和衰变四个阶段,学科结构调整也应如产业结构调整一样,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4]。就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在产业处于发展成长期时,专业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催生新专业的开办和增加,但专业人才的培养总是滞后的,尤其是跟随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布局设置与开办的一些专业更是要滞后一定周期。当产业发展处于成熟后,对人才的需求趋于稳定并逐步减少,就应当及时调整压缩规模,避免培养人才的数量过剩,造成人才和资源浪费。当前我国的汽车产业经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步入质量提升稳步发展阶段。因此,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转型升级,要将数量的增加转变为质量的提升作为发展的首要考虑,适当控制普通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减少招生数量。

(二)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在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人才需求出现转型迹象的现实情况下,一方面是传统汽车人才的需求受压缩,另一方面是高层次人才的紧缺愈加显现。要创造条件增加高校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数量。鼓励高校通过多种途径的合作办学,扩大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在现有条件下,增加已有学位点的招生计划。深化研究生招生选拔和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研究生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机制,鼓励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定向培养,建设一批科教、产教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在政策、课题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的资助力度,解决成绩优异、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优秀学生在读研、读博期间的实际问题,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之中。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有效合作能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走向,是沟通、平衡人才需求的纽带。要通过加强高校与汽车行业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建立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合作的长效机制。要鼓励高等院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叉任职或兼职合作开展教学和研究,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发挥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教师及科技人员的水平和实力,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也可快速直接应用于教学之中,促进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快速更新,进而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合作。

(四)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经费投入

打造一流学科、一流专业,教学实验、研究条件水平提升是基本保障之一。企业提升竞争能力,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教育教学更不可少。要多渠道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政府要履行发展高等教育的职责,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在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优秀特色学科和省重点高校建设的行动中,打造若干个车辆工程一流专业。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投入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参与高等教育办学。落实教育捐赠优惠政策和财政配比支持办法,积极鼓励社会、校友捐资助学等,全方位为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创造条件。

(五)坚持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推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内容之一[5],在此制造强国发展战略推动下,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如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领域都需要创新发展,对于具有新知识、新视野的人才需求会进一步扩大。高校要坚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不动摇,要快速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地方高校在进行车辆工程学科建设时,应该针对相关地方产业对车辆工程人才的需求,明确建设方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车辆工程专业[6]。要按照新工科发展目標要求,科学制定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规范核心课程要求,拓展选修课程体系,增加能够适应人工智能在车联网领域应用需求的视觉、语音、图像处理和AR/VR等方向的课程和内容。

四、结束语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人才强则产业强,人才新则产业新。产业重构将对人才需求造成重大变化,而如何跟上新时期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而从战略高度理清车辆工程学科与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寻求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改革方向,满足河南省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推动汽车产业进步,建设汽车产业强省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桑.浅议“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80-83.

[2]汪莉,吴迪,卢剑伟.面向行业需求发展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4):130-134.

[3]臧利国,文少波,孙海燕,等.基于工程化项目教学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2):158-160.

[4]李欣.河北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5]程源,冯杰.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的发展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20(8):21-24.

[6]计国蕊.面向地方产业发展的车辆工程特色专业建设[J].商情,2016(21):246.

作者:李冠峰 应继来 都兴隆 马雁 刘晓明 李金宝

上一篇:最新小学教师演讲稿下一篇:信用社岗位的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