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管理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管理(精选6篇)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管理 篇1

关于加强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

项目法人管理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需要,加强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整合基层技术力量,规范建设管理行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根据国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组建有关规定和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实际,经研究,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规范项目法人组建

(一)本意见所称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指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由县级(包括县级以下)负责实施的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小型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央财政补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牧区水利、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项目。

(二)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以下简称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责,对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管理负总

责。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法人的指导和帮助。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兼任项目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三)大力推广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建设管理模式。按照精简、高效、统一、规范和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县级人民政府原则上应统一组建一个专职的项目法人,负责本县各类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全面履行工程建设期项目法人职责,工程建成后移交运行管理单位。对项目类型多、建设任务重的县,可分项目类别组建项目法人或由项目法人分项目类别组建若干个工程项目部,分别承担不同类别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职责。对有能力独立实施中小水利工程建设的乡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其的业务指导和监管。

有条件的县可组建常设的项目法人,办理法人登记手续,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承担本县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职责。

(四)实行集中建设管理模式的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由县级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并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项目法人的主管部门。

(五)项目法人组建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法人名称、办公地址。

2.拟任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简历,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工程建设管理经历等。

3.机构设置、职能及管理人员情况。4.主要规章制度。

5.其他有关资料,包括独立法人单位证明等。

二、健全项目法人机构

(六)项目法人的人员配备要与其承担的项目管理工作相适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法定代表人应为专职人员,熟悉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组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经历,有比较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参加过相应培训。

2.技术负责人应为专职人员,具有水利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有比较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参与过类似规模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处理工程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3.财务负责人应为专职人员,熟悉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经济财务管理的政策法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相应的从业资格,有比较丰富的经济财务管理经验,具有处理工程建设中财务审计问题的能力。

4.人员结构合理,应有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技术、经济、财务、招标、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员,人员数量原则上应不少于12人,其中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应不少于总人数的50%。

(七)项目法人应有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的组织机构,一般应

设置综合、计划财务、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并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合同、档案、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三、明确项目法人职责

(八)项目法人是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

1.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批准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组织工程建设,按照有关规定履行设计变更的审核与报批工作。

2.根据工程建设需要组建现场管理机构并负责任免其行政、技术、财务负责人。

3.负责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开工申请报告报批手续。4.负责与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落实工程建设外部条件。

5.依法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材料及设备等组织招标,签订并严格履行有关合同。

6.组织编制、审核、上报项目建设计划和建设资金申请,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工程建设资金,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和投资计划,严格按照概预算控制工程投资,用好、管好建设资金。

7.负责监督检查现场管理机构建设管理情况,包括工程投资、工期、质量、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责任制等情况。

8.负责组织制订、上报在建工程度汛方案,落实安全度汛— 6 —

措施,并对在建工程安全度汛负责。

9.负责按照项目信息公开的要求向项目主管部门提供项目建设管理信息。

10.负责组织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11.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组织或参与工程验收工作。12.负责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包括对各参建单位所形成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九)现场建设管理机构作为项目法人的派出机构,其职责应根据实际情况由项目法人制定。

(十)县级人民政府可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对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落实工程建设地方配套资金和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工程建设相关的重要事项,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加强对项目法人的监督管理

(十一)建立和完善对项目法人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项目法人的监督管理。对项目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以下简称考核对象)的考核管理工作由其项目主管部门或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考核组织单位)负责。

(十二)考核工作要遵循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实行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相挂钩、建设管理责任可追溯的考核制度。

(十三)对项目法人的考核一般包括考核和项目考核,对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的考核一般包括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组织单位要根据考核对象的职责,细化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重点考核工作业绩,并建立业绩档案。

(十四)根据考核情况,考核组织单位可在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和安全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对做出突出成绩的法定代表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奖金可在建设单位管理费或结余资金建设单位留成收入中列支。

(十五)根据考核情况,结合各级有关部门开展的检查、稽察、审计等情况,考核组织单位可对不称职的法定代表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和调整。

(十六)项目法人及相关人员的信用信息纳入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体系,不良行为记录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公告。

五、试行代建制等管理方式

(十七)试行代建制。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在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试行代建制,由项目法人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代建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程建设。

(十八)试行总承包制。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在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试行总承包制,由项目法人通过招标选择具有总承包资质的单位,实行项目总承包。

(十九)村民自建的小型民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县级水— 8 —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管理 篇2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项目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 水利局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了河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并下设项目执行办公室, 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 明确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对工程的前期工作及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组织和协调, 并对项目法人负责。

2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投资的使用和工程建设的质量, 委托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对项目扎扎实实进行前期勘测、设计等工作, 设计深度、设计质量都达到规范要求, 同时水保、环评也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提前做好迁占赔偿及“四通一平”等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签订合同, 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为工程开工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 通过招投标, 选择好的施工单位

一个施工单位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建设过程到竣工验收使我们看到一个良好的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进度方面, 严格按照业主单位的要求实施, 而且在质量控制方面是可以让业主单位放心的, 选择业绩好、信誉好、施工队伍素质强、技术力量雄厚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以及竣工验收等方面中体现出很大的优势。因此, 通过招投标筛选出好的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的一个有力保证。

4 抓好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工作

工期最短、质量最优、成本最低是工程项目管理者追求的三大建设目标, 三者既矛盾又统一, 项目法人是项目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对工程开工至工程竣工的整个实施过程负责。本文从工程出发结合整个建设过程提出工程在建设实施阶段的一些认识。

4.1 督促抓好岗前培训工作

参建单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 参建人员对项目建设的认识程度也不一样, 在项目实施前督促监理和施工单位抓好岗前培训工作, 熟知工程中涉及的规程、规章、合同、设计图纸等内容, 明白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作, 做到心中有数。

4.2 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体系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说明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施工单位要把工程质量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质量管理措施, 业主单位建立质量检查体系, 加大对工程建设质量的跟踪检查。加大奖惩力度, 落实奖惩办法, 根据质量评定标准, 对工程建设期各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获得优质工程的项目, 根据合同进行奖励, 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奖励一次兑现, 若出现质量事故将一追到底, 按照国家、水利部、自治区水利厅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4.3 确保工程进度措施

项目法人及时掌握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 要求监理单位定期汇报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 并提供进度报表, 对涉及进度的重大问题, 及时组织各方参加进度协调会, 分析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 以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

4.4 资金控制管理

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债资金的效益。

4.5 加强档案管理

通过本工程竣工验收,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工程档案资料在工程竣工验收以及后期运行管理的作用, 为确保档案资料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确定工程项目负责人的同时, 设立专职档案管理员, 具体负责工程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对立项、设计、施工中形成的报告、批复、图纸、合同、标书、协调文件及领导视察活动等资料悉数归档。为后期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4.6 加强廉政建设

为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 防范商业贿赂和干部违纪问题, 必须加大监督力度, 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签订《工程建设廉政合同》, 以合同条款的形式明确双方廉政建设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4.7 尽快做好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建设工程验收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工程是否达到批准的设计要求, 检查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否具备运行条件, 总结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 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 及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 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摘要:本文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和要求, 重点对建设实施阶段就项目法人如何进行管理进行讨论, 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强调了水利工程资料的重要性, 从而保证水利项目建设质量。

电力工程管理法人制分析 篇3

项目法人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从事项目开发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法人对所开发的项目负有项目的筹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等一系列责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而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因而对电力行业的项目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国电力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不少问题,而在电力系统中实行项目法人制是解决一写问题的重要手段。

电力系统中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这有它的社会必要性和必然性。

对于快速发展的电力行业而言,在旧有模式下的因为政企不分,粗放型管理等原因所致的效率低、无竞争、管理水平低以及工程造价失控等各种弊病必须依靠一种新的体制才能减少或消除,从而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电力行业改革应运而生,也必然性地有了:政企分离、厂网分开等政策措施。继而是竞价上网,电网联网,同网同质同价等调整方式。在改革开放以后,电力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了“五制”管理内容,项目法人制度就属于其中。

在实行电力项目法人制的过程中,法人必须为自己建设的项目负责,这样,在旧有的模式下出现的比如安全事故等各种问题,有些如果要去追究责任,是无法追究到对象的,或者说对象就是国家,那么项目具体实施者就显然不会那么认真了。而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利于长远发展的。同时,因为资金用不到实处所表现出的效益差,对于一个项目或者整个行业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于是,实行项目法人制成为一种必然。

从整体上讲,法人代表以法人名义要承担刑事民事责任,这样,法人就自然起到了监管项目的责任,这迎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相应就会出现高效率、高服务。电力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后,项目管理形式以项目法人为主体,项目法人向国家和投资方负责。新模式中,施工、物流等方面通过招标投标和履行项目合同为项目法人提供建设服务,而政府部门则要营造有利环境,在符合条例和法规的前提下,尽量在各具体方面配合项目法人。一般来讲,项目法人和项目实施方有合同关系,所以,履行合同是对双方的要求。项目法人除了监管项目外,还应积极通过一些合适途径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法人制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1)组建建设项目法人时应充分考虑建设和今后运行管理这两方面的问题,把握电力工程建成以后的投产与效益的重要性,眼光要长远;

(2)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项目法人的权责,权责的程度也要因具体项目情况而适当把握;

(3)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并运用有效地监管政策以增加监管透明度,形成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竞争;

(4)政府部门需要增强对项目法人的配合程度,但时刻注意不能直接介入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篇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k in thewater project,to prove the importance of the riskmanagement of water projects,and then identi-fies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life circle of water pro-jects,and finally describes the common riskstrategies,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isk,and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roject benefits.Key words: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water project,risk analysis,measures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类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为了能规避风险,将风险降到最低,人们所想出的办法日益增多,技术也日趋先进。到20世纪中期,风险管理已经作为一门系统的管理科学被提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而它具有工程规模庞大、建设工期长、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复杂、资源投入数量大、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在建设过程中,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影响方面众多、关系复杂,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后果可能完全不同,这就导致了项目预期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工程建设时对投资控制、风险分析等是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根据工程实际特点,减少或避免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抓住有利机会,降低损失,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是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因此,开展水利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对确保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1.常规风险分类

在水利工程中,风险是指潜在灾害发生的概率及其对社会后果的度量。风险包含客观、普遍、动态和规律等特点。

风险的分类多种多样,按照风险来源来分,项目风险主要包含政策与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项目进度风险等。

政策和环境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存在很大的不可预料性、突发性,虽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这些风险的发生往往是不可控制的,一旦发生就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少突发风险带来的危害,在项目前期,根据项目所在位置的环境特点制定一定的相应对策,尽量降低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而管理风险则主要是主观性的人为风险,由于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能力,就很有可能导致管理层决策失误,从而会引起项目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发生,对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各种风险之间相互影响,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并可能相互转换的同时增加新的风险,例如,项目进度风险是因为工程施工进度的延误而导致的,随着工程时间的拖长其施工成本也就相应的增加,实际施工的使用资金与工程前期的预算相差较多时,就会使得资金的融通、调度、周转、利息等各方面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影响着项目的预期收益;

项目财务发生风险时就可能会影响新设备的引进、新技术的研发等,从而导致技术风险,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功。

因此,要做好风险管理的系统规划,就需要对整个项目中各阶段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制定应对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发生风险时的损失,确保工程项目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偏离程度小。

2.常规风险应对策略

工程项目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评估的,目前一般估算失事概率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贝叶斯估计法、历史性态法(重现期法)、蒙特--卡罗法等。借助评估结果,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在风险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手段优化方案,在众多的方案中选优汰劣,作出最佳决策,这就是风险策略,它也是整个风险管理的核心。常用的风险策略主要包括风险控制、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

2.1风险控制

针对可控性风险而言,风险控制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在风险未发生之前就防止其发生、减少损失,它是绝大部分项目应用的主要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必须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项目的具体问题提出,主要分为向内和向外两种。通过对项目内部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等方式来进行风险控制;同时也可以采取向外分散的方式来减少项目承担的风险,自然灾害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最大风险之一,洪水就是其中的一种,然而对于不同等级或类型的洪水,可以分析出它的流速、水位以及淹没范围等,从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估计洪水所造成的损失结果,并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泄洪、转移下游的财产等方法,把损失降到最低,从而达到被人们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2.2风险回避

在一些项目中,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危险性高的,并且风险控制的难度较大时,主动放弃该项目,从而达到回避该项目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和损失的一种处置风险的方式,这就是风险回避。风险回避虽然彻底消除了实施该项目可能带来的风险,但同时也失去了实施该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它既是一种最彻底的风险处置技术,也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处置方式。风险回避有几种常用的处理方式:一是通过严格的招标投标程序,选择合适的承包商,降低技术风险;二是严格控制工程分包,防止将工程分包给劣质承包商;三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规划和拆迁,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回避施工地质条件复杂、拆迁困难的地域。

2.3风险转移

将项目的风险有意识地转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来承担的风险的处置方法就是风险转移。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采用的风险转移方式主要有:为工程合同的履行提供履约担保;设置保护性条款;投保建筑工程的一切险。

2.4风险自留

当采用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损失数额时,通常可以采用风险自留。风险自留又称为风险承担,是指项目班子自己承担由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其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的风险自留是指项目管理者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作比较,权衡利弊,从而间接将风险留置内部,主要的措施有将损失计算进入经营成本,并建立损失基金。被动的风险自留是指项目管理者认为主观或客观原因,对风险的存在性和风险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没有对风险进行处理,而最终由项目班子自己承担风险损失。

在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前,管理人员都应对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决策,在制定决策时常常将几种应对策略组合使用,发挥更大的功效,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和目的。

结语

风险的复杂多样性、客观存在性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很多的风险,而风险会对工程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风险分析和管理十分重要。目前,风险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作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处于整个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的项目管理者而言,不会管理风险就不能成功地管理项目,因此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意识,掌握风险识别技术,开展风险评估与分析,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通过人们对风险的重视,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效率同时造福于人类,真正做到水利工程服务于人民的目的。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论文 篇5

1、施工控制质量

整个建设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质量施工控制,在参与工程施工的各方都与施工质量控制负有一定相应的责任,其中施工单位要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为此,对施工质量有影响的因素有五个主要方面,即“材料、人、技术、机械、环境”,施工阶段控制质量也就是要对这五个质量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1.1人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决定于工作质量和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又取决于工序质量,而工作质量决定于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参与建设人员的技术水平、心里行为、文化修养、身体条件、职业道德等因素,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人是可控制的对象,要杜绝产生失误,就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发挥“人是第一因素”的主导因素。第一,要有符合条件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管理工作的特点是覆盖面宽以及专业交叉渗透,施工管理人员不只是要有相当深度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的知识与经验,以及更要具有丰富的工程时间经验及遭到突发实践的紧急经验。而施工企业也要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更加提高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使其能够因人、因环境、因目标、因事的不同而采用的相应组织管理的方法,使之与实际情况尽可能保持协调,要做到真正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管理工作。第二,工程建设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要不断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管理人员、直接施工人员都要具备资格证。要不定期的进行培训,要有过硬合格的现场技术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管理者,而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者,施工人员的技术条件、职业道德、文化修养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如何。

1.2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个优质的工程必须要采用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合格与否的材料,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为此,必须要加强材料的采购,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材料包括工程材料和施工用料,也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各类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所以对于所有采购的施工材料入库前,均应根据严格规范的报检制度进行抽样检验,在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

1.3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工程实施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施工的机械设备,选择合适的并准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施工质量保证的主要措施。它的主要质量控制是从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与操作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

1.3.1机械设备的选型选择机械设备的要求,应按照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用、经济上合理、使用上安全、操作上方便的原则。选配的施工机械应具备工程的适用性,同时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及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1.3.2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主要是性能参数,它的参数指标确定必须满足施工的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

1.3.3使用操作要求应执行“人机固定”的原则,要做到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的使用管理制度,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机械设备技术的规定,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例行工作,以便机械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杜绝出现安全质量事故,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3.4施工方法或工艺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法指的是施工技术方案、工法、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措施等。从一定程度来讲,技术工艺水平的高或低,都决定了施工质量的好坏。采取先进合理的技术、工艺,根据规范的工法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定会对组成质量因素的产品精度、平整度、密封性、清洁度等物理、化学特征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1.3.5质量控制环境因素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作业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现场自然环境因素。施工作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给排水措施,各种能源介质的供应,通风、安全措施、照明,施工场地空间条件、通道、交通运输、道路条件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否达到要求,直接影响到施工是否进行顺利,施工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及各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因素;现场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及周边建筑、地下障碍物和其它不可抗力等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进度控制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作为三大控制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进度失控,定会导致人力、物力的增加,甚至可能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拖延工期后再赶进度,将会增加建设的直接费用,工程也可能出现问题。如果在关键时刻(如截流、下闸蓄水等)耽误工期,赶不上有利的施工机会,就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延误工期就会直接导致经济的损失,盲目地、不协调地追赶工程进度,同样也是片面的,同时也会对非生产性支出产生大量的增加。工程建设各部位的施工进度步调要统一协调,与资金投入、设备供应、材料供应以及移民征地等方面要做到协调一致,同时要适应自然规律,如现场气候、水文、气象等,这样才能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果。为此,进度控制就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主要文件包括合同文件、进度计划、现场地管理性文件(如现场指令)等。施工企业在确定可行的进度计划应在投标阶段就要拟定,在施工期间必须要严格依照合同及计划进度进行施工,根据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整个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多个施工阶段,控制好每个施工阶段,以确保总工期能按期或者提前完成;按分包单位的分解,确定各分标的阶段性进度目标。项目各项管理的基础是工序的管理,通过了解各道工序的完成质量及时间,方可控制各分部工程的计划进度。

3、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阶段当中,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如近一时期以来,有部分工地因施工人员的一个烟头而引起大火,从而导致影响工程质量;还有因为施工人员不系安全带而发生坠落事件等。因此加强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的大事。

3.1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监督体系,完善安全监督网络的建立,管理机构要坚持以项目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安全委员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逐层制定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2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程建设中重要一项,应贯穿整个生产全过程,包括水利工程项目部的所有人员。因施工人员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因此要对新进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3.3安全检查

为了消除不安全的因素,施工企业可通过工程特点来选择经常性安全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等方式,来保障安全生产。如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4、施工过程中的信息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管理 篇6

为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确保工程质量, 2005年3月正式施行的《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将质量保证体系由原有的三级调整为四级, 即在原有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基础上, 增加了“法人管理”。这一规定, 以政府法令的形式明确了法人管理的特殊地位, 同时给法人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在项目管理中的实践经验, 以及平时与其他项目的沟通、交流, 就目前法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点就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等方面, 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 合同管理

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施工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机械设备等常常不能按投标承诺履约到位;主要管理人员往往发生较大变更, 资质或资格出现实质性下降。

2) 施工单位在选择协作队伍或分包队伍时有较大的随意性。部分施工单位在选择协作或分包队伍时, 往往碍于领导情面或畏于地方“黑”势力等诸多主客观因素, 选择一些施工资质不合格甚至无任何资质、施工经验欠缺的施工队伍。

3) 施工单位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部分项目的分包单价明显偏低, 甚至少数还低于成本价。

1.2 应对措施

1) 严格审查承包人的人员、机械设备的进场到位情况, 切实履行投标承诺, 此项条件应作为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的必要条件, 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同意开工。

2) 根据交通部[2004]14号令规定“施工单位可将非关键性或适合专业化队伍施工的分部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并对分包工程负连带责任”, 故在符合上述规定的前提下, 项目法人必须严格审查协作队伍或分包队伍的资质, 杜绝不合格队伍进场;而对主体工程和关键工程, 严禁分包。

3) 严格审查分包单价。所有工程细目的分包单价必须报项目法人备案, 低于成本价的分包单价必须有充分、合理的理由, 并附有降低正常成本的主要措施和保障手段的书面报告。

我们鼓励和提倡施工单位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科学管理等有效措施降低成本, 但绝不是任何变相的“偷工减料”, 否则项目法人有权随时禁止该项工程的分包行为。

2 质量控制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项目法人管理力量不足。近几年来, 在已交工的新改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多数项目办现场管理人员仅副主任、工程部长二人, 且多数同时兼职其他项目事务。

2) 对日常试验检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管理人员仍然习惯于凭经验判定工程质量;试验检测设备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大多数项目均未建立合格的中心试验室, 且缺乏合格的管理和操作人员。

3) 对施工单位不规范的施工行为管理不力, 整改措施未落到实处, 没有做到跟踪监督与管理。有些管理人员碍于情面或受限于自身的管理水平等, 对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没有一追到底, 留下了质量隐患。

2.2 应对措施

1) 配备足够、合格的管理人员。大型项目的管理人员应能做到专人专岗, 并保持相对稳定, 这样他们才能做到常驻工地现场,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主要管理人员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改变以前完全凭经验做事的错误思想观念, 坚持运用科学、准确的试验数据指导施工。

大型项目应配备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基本需要的中心试验室, 除少数特殊材料需送检外。鉴于目前实际情况, 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由各县分局组建小型中心试验室, 添置一些基本的常用试验设备, 抽调并培训一批合格的操作人员。这样各分局管养的路网项目, 均可利用这个中心试验室。

3) 加强工程质量跟踪管理, 对存在质量隐患的地方必须一追到底。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留下书面记录或图片资料, 整改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实行跟踪监督与管理。

各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 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 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对质量问题实行逐级追究制。首先从施工单位查起, 然后监理单位, 再项目法人。哪个环节出现重大失误或失职等, 将逐级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3 进度控制

“十一五”以来开工的项目, 绝大多数项目均按时完工, 但仍有少数项目的实际进度很不理想, 滞后了一年, 甚至超出计划进度的一倍。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的征地、拆迁工作严重滞后, 这是工程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

2) 施工单位的自身管理原因。部分施工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组织协调能力有限, 协作或分包队伍施工能力差, 施工机械投入不足, 施工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纠偏。

3) 地方政府对施工环境的保障力度不足。少数项目由于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效率较差、存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等, 不能为施工单位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4) 不可预见性或不可抗力因素。一是诸如水泥、钢筋、沥青等主要材料的单价在施工期间的突飞猛涨;二是自然灾害或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影响, 如季节性台风、“非典”、禽流感等。

3.2 应对措施

1) 项目法人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主动联系, 督促地方政府在项目开工前能够及时为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场地。按照省交通厅、公路局要求, 公路部门要及时与地方政府签订“一路一协议”, 并将协议实质性内容落到实处。

2) 当实际进度严重滞后时, 项目法人应按照合同文件规定, 及时书面通知承包人整改;限期整改无果或采取一系列措施仍然赶工无望时, 应及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 采取更换项目经理、切标甚至清理出场等果断措施。

3) 项目法人会同施工单位要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公安部门等联系协调, 寻求他们对施工环境的有力保障。遇到困难不退缩, 想方设法地处理好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必要时报告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和上级政府。

4) 招标时, 在投标报价经济合理的前提下, 项目法人应优先选择经济与技术实力雄厚、履约信誉良好、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 因为他们对不可预见性因素考虑得更全面、准备得更充足, 这样可减少不可预见性因素对日后施工进程的影响。

4 投资控制

“十一五”以来开工的新改建项目, 大部分项目法人在投资控制方面做得很好, 但仍有少数项目决算价超出合同价较多等。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设计质量存在的缺陷, 无论是设计的深度、广度, 还是实际可操作性等, 设计与实际有较大的距离。

2) 少数监理人员或管理人员由于职业道德较差、责任心不强或业务水平较生疏等, 随意越权批准变更项目。

4.2 应对措施

1) 全面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跟踪服务水平, 从源头上控制投资规模。

全力做好前期勘察、调查工作, 充分结合实际;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查, 必须将专家评审意见落到实处;做好设计跟踪服务, 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加强对设计工作的考核, 设计费用将直接与设计质量挂钩, 促进提高设计质量。

2) 加强对监理人员和内部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 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规定履行变更报批程序。

对于确需变更的工程项目, 根据承包人申请, 通过现场勘察, 审查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等, 按审批权限及时报批;验收变更数量时, 建设三方代表必须同时在场, 必要时须邀请设计代表, 并留下书面记录, 隐蔽工程和较大变更必须附有图片或影像资料。

5 结论

上一篇: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一篇:小班社会《咕噜噜》优质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