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学水平学校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政府在2001年提出:“农村办学应该集中人力与资金,办好中心学校,因而全国将拆掉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农村区、乡学校,实行集中办学的策略”。“集中资源办学”政策实施的出发点之一在于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一地区的中心学校相对而言有更好的教学设施和更强的师资力量,因此,撤并校点有助于农村的学龄儿童享受到质量更高的教育服务。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村办学水平学校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村办学水平学校管理论文 篇1:

农村中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困境及建议

2016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优质均衡已经成为当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笔者选择河南省某市3个县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农村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从制度上提出确保城乡统筹、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均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调研主要以河南省豫东南农村学校为主,笔者选择某市3个县,在样本县内选取3—5所农村中小学作为样本学校。笔者访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8人,参加座谈会的样本学校教师21人,共发放教师问卷296份,剔除无效问卷之后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67份。同时,依据《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教育数据。发现如下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持续流失

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流失问题已成为县域义务教育阶段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在走访调研中笔者发现:农村专任教师总量呈下降趋势,且初中比小学下降速度快。《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专任教师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1975223人,2020年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1756333人,年均减少率为2.89%;2016年农村初中专任教师数607760人,2020年农村初中专任教师数556051人,年均减少率为2.20%。从学校所需教师数量调研结果来看,26.59%的样本学校教师认为学校教师数量与实际需要相比严重不足。

(二)农村学校办学规模逐渐萎缩

城镇化进程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影响最直接、最广泛。具体表现为:城镇学校数量持续增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农村学校则数量持续减少、办学规模不断萎缩。我国乡村教育經历了从“村村办学”到“撤点并校”再到目前的“小校小班”。2016年,《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指出:“未来农村中小学教育呈现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的基本格局。”其中,乡村小学一半以上为小规模学校,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小规模学校或成常态。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为数不少的学校出现10人以下的超小规模学校,甚至空壳校。七成以上的样本学校教师对小规模(100人以下)学校发展不乐观并表示忧虑。他们表示:“冷清的课堂,不仅难以让教师进入状态,也无法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启发、相互竞争的氛围。”也有不少学校中层管理者反映:“农村小规模学校中普遍存在教师‘教非所学’现象。许多教师都是‘身兼数职’,尤其是一些课程大多是由非专业教师担任。”走访调研结果显示:乡村教育弱的关键问题是乡村教师队伍弱,优秀教师留不住。再加之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基础设施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学校教育的危机。

(三)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设备利用率较低

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不仅与充足的教学资源有关,还与其教学资源设备利用率挂钩。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配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很多学校配备了科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但这些资源设备的使用率有待提高,尤其是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过低。调研数据还显示:38.58%的样本学校教师认为本校的实验、体音美教学仪器利用率一般,33.33%的样本学校教师认为本校的实验、体音美教学仪器利用率较差,还有16.85%的样本学校教师认为本校的实验、体音美教学仪器利用率非常差。因此,加强实验室、图书馆管理,提高图书借阅率和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是农村学校管理的应有之义。

(四)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薄弱环节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教育现代化的薄弱环节。2021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师数量不足且年龄偏大,与高质量发展和教育需求有差距,缺乏办学自主权。

二、城乡统筹确保农村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统筹和城乡教育均衡都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最终目的都是达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因此,政府一定要从制度上提高保障,落实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立足教育公平,科学制订城乡教育发展规划

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各种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城镇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而生源大量流失的农村小学,因教育资源有限、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而难以支撑。所以,当前我省城镇化进程中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城镇学校办学条件的优化与乡村学校办学标准化难以实现的矛盾。

针对这一矛盾,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依托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为农村中小学确立一条适宜的发展道路。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学龄人口变化、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等,相关部门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包括学校区划调整,学校的撤销、合并、改扩建和新建等。通过科学规划,相关部门以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为起点,以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为主线,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县域教育发展格局。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农村中小学办学标准化

制定县域基础教育办学标准。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是积极探索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体系。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体系应包括两个层次: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基本标准具有强制性,即对农村中小学在校舍条件、生均经费、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发展标准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按照差异原则,即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上,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上保留有一定的空间,以较好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

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要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就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费管理方面,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农村中小学都应该建立经费使用信息透明化机制,将各项经费纳入预算范围,合理配置教育经费,减少教育经费的滥用,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规范化。二是经费监督方面,建立相应的审计机构,采取定期审计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防止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被挪用、占用等现象的发生。

(三)结合布局调整,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配置均衡化

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制度。以利益为导向,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扎根农村学校,实现在工资待遇、福利待遇、职称评审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现用待遇留人、用环境留人。

完善城乡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都建立了城乡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沟通交流制度,然而,交流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要想真正提高城乡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的实效,就必须从制度入手。如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统筹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等,合理采用管理学激励的办法,建立有效的城乡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补偿机制。

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机制。教育培训部门应当意识到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首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县本培训,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专业发展机会。其次,运用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教育平台,采取“上引下联”方式,构建高校与中小学一体化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最后,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与退出制度,以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更新换代,解决农村中小学因师资不稳定而造成的师资缺乏问题。

(本文系2020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400410305)

(责编 桑 涛)

作者:徐艳伟

农村办学水平学校管理论文 篇2:

集中资源办学后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分析及思考

我国政府在2001年提出:“农村办学应该集中人力与资金,办好中心学校,因而全国将拆掉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农村区、乡学校,实行集中办学的策略”。“集中资源办学”政策实施的出发点之一在于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一地区的中心学校相对而言有更好的教学设施和更强的师资力量,因此,撤并校点有助于农村的学龄儿童享受到质量更高的教育服务。“农村集中人力、资金办好中心小学”的政策实施后,存在着很多因地因时的差别,尤其是对像贵州这类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例如,许多儿童尤其是女童因此政策而失学、原有教学资源遭到流失或浪费,等等。

一、集中资源办学给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原因

1.在实施“集中人力、资金办学”政策以后,农村基础教育面临许多突出问题

(1)引发了村民纠纷

校点撤并后,新校点的选址成为村民们争夺的焦点,很多村民都希望新学校

建在自己村寨以方便本村的孩子上学。在调查中,由于校址问题协调不成而引发村民矛盾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严重违反了集中资源办学的宗旨与目的,也与新农村建设所提倡的新风尚格格不入。

(2)失学率增加

失学率增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严重的迟到早退现象。按照农村“集中人力、资金办中心小学”的政策,校点的服务半径为3公里。然而由于道路曲折、上山下坡,校点服务半径实际上远远大于3公里,导致学生经常性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二是推迟了上学年龄。山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导致安全性问题比较突出,集中资源办学使更多的孩子要到更远的地方上学,路途遥远,下雨时容易发生山洪或泥石流,有些孩子需要涉水过河才能到校,再加上夏天毒蛇比较多,孩子的安全问题让学生家长忧心忡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家长只能推迟孩子的入学年龄。“ 三是上课效率低。由于学校离学生的家太远,到校时大部分学生已经筋疲力尽,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是较普遍的现象,学习效率极低,严重影响了学生成绩。

(3)增加了学生家长的负担。

有的家长为了方便孩子读书将孩子寄住在邻村亲戚家,但很多学生家长在邻村是没有亲戚的,为了让孩子上学,他们只有分出一人在学校附近租房以照顾年幼的孩子,不但增加了村民的家庭经济负担,还损失了家里的一个劳动力。

(4)教师队伍的重新整合困难重重

集中资源办学后,教师的需求量减少了,但对教学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如果辞掉所有的民办教师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有些民办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较好,他们为山区的教育贡献了一辈子,辞掉他们于情于理都不太合适。如果辞掉教学能力差的公办教师又不符合相关人事制度的规定,整合高质量教师队伍的计划只好暂时搁浅。

(5)多头管理导致矛盾增加,有利时互相争夺,有责时互相推委

为考虑服务半径,有的地方两个村互不相让,结果将校点设在两村边界的边远处,交通的不便给孩子上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学校的管理上,由于校舍偏远,哪个村也不愿意守护,每到假期,教学设施被盗和被破坏现象严重。

2. 集中资源办学本是一件好事,但对边远贫困山区却产生如此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1)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农村基础教育的资源严重不足,乡中心校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其条件大多不能完全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 ① 校舍不足。如贵州省某乡全乡学龄儿童1636人,实际入学1400多人。乡中心校要负责全乡村寨五、六年级学生就读。学生中住家最远的有5个小时的路程。由于教室严重不足,四、五年级两个班共有145名学生,一至六年级至少应该有14个班,但每年仅招收10个班。已经进校的学生每个班6O名,在4O平方米左右的教室上课。学校有1间实验室,已被占用作了教室。住校生有1O0人,每一张高低床要睡4人,一问教室就住50多名男生,其他的一些学生不得不投亲靠友。按标准,五、六年级学生住在5公里以外就该住校,但因无条件,只有住在10公里外的学生才有资格住校。② 学校基础设施缺乏,导致部分学生不断在村小四年级留级,甚至辍学。还有约10%的学生因路远无法上学。在各村寨,村小条件很差,校舍破爛不堪,学校教室几乎没有窗户,逢雨天就漏雨。③ 师资不足。由于在边远山区教学生活条件太差,很多公办老师纷纷想方设法调到中心小学去,而部分愿意在那里从事教学工作的民办教师在教育改革后又纷纷被辞退,从而造成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2)边远贫困山区的特殊性

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 人口及居住方式的特殊性。多年来一直是按照“集中人力、资源办好中心小学”的政策进行校点布局,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乡镇的居住人口较多,居住也相对集中,② 学校管理体制的特殊性。边远贫困县,群众和村、乡财政都较穷,由于乡镇基本没有额外的财政收入,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对学校实行的县、乡、村三级管理体制在这里却无法实行,而仍然采用县财政一包到底的管理体制。然而,全年的县财政收入还不够给全县老师发工资。

二、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新模式构想

在边远山区发展私塾教育或者私人举办的,小规模学校(主要是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边远山区,政府和各村务机构要动员离退休教师和有志愿的人士以及原来比较负责任而后来被辞退的民办教师,在村寨开办私人学堂,负责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工作,待其年龄稍大后再到较远的公办学校读书。这样可以解决年幼小孩上学难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构想的可行性。

(1)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习以为常的共产式平均主义逐步得到废除,竞争与效益受到日益普遍的重视,私有制具有了合法性,社会整体和个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近几年来,民办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就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使中国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看到了新的希望。

(2)从历史的角度看。民问办学或称私人办学有相当悠久的历史,目前虽不能将当时的私学与现代教育中的私立学校相提并论,但中国古代的私学以及后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盛行的私塾,在中國教育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私立学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占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比重很大。

(3)从目前我国边远山区的基础教育现状来看。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的年平均投资为500亿元,学生人均仅40元。因教育经费严重短缺,许多边远山区农村地区没有足够数量的学校或校舍接收更多的学生,使每年约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学生没有机会继续初中和高阶段的教育,更没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严重影响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

此外,在边远山区发展私塾教育或者私人举办的小规模学校还有很多成熟的条件。如在校舍方面可以起用各村原有的校舍,教室里的桌椅黑板也可以用原来的,这就为边远山区发展私塾教育或者私人举办的小规模学校提供了必须的物质条件,降低了办学的成本。在师资方面,首先可以起用已经离退休的热爱教育事业的有经验的老教师;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现行正在实行的大学生西部青年志愿者计划和大学生特岗教师计

划,大量吸收优秀的大学生到边远山区从事教育事业;再次还可以起用在改革中被辞退而工作认真负责的民办教师。从筹集教学经费方面来看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是边远山区,不可能让老百姓交高额的学费,但从整体费用来看也不是一个大数目,建议由省级政府补贴、市级政府补贴,加上与村委会集资相结合,这样在边远山区发展私塾教育或者私人举办的小规模学校就有了可行性和可靠的保障。

(1)强化中心学校校长责任意识,真正把教学点当成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校长来说,首先必须要保证本部与教学点在管理、待遇上都一视同仁,而且要对教学点倾斜投资,不能把年老体弱的全放在教学点,要选派有责任心、上进心的人到教学点担当点长职务;其次,本部与教学点要资源共享,不能全部优化到本部,不能只到教学点收钱,不为教学点办事。只有做到本部人员与教学点人员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教学点教师在人格上得到尊重,他们才会安心教学。

(2)教学点在师资上全方位挂靠中心小学,提高教学点教师的素质

首先是提高教学点教师的思想素质,使其从事业的高度去认识教师职业。其次是提高其业务素质。教学点的老师往往因为地处闭塞之所,缺乏沟通,缺少学习,因而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知之甚少。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实行教学点教师和中心校本部教师定期换岗,每位教师每隔一定的时间(如3年)必须到教学点教学一年。此外,在评优和评职称方面要优先考虑教学点的教师。

(3)教学点在经费上全方位挂靠中心小学,以维持教学点的良好运转

既然教学点作为中心小学的一部分,那么加大对教学点的经费投入(或倾斜)就应成为学校必须完成并做好的任务,坚决杜绝只到教学点收费,而对教学点的经费投入为零的现象发生。

(4)教学点在监管力度上全方位挂靠中心小学,加强对教学点的监管力度

教学点的监管关键在学校.学校的校长、领导班子成员应把对教学点的监督检查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排上议事日程,也可以与教学点的点长、老师们之间开展互查,加强互相的监督,促进交流。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对教学点的监督检查作为考核学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做到每查必到,把教学点的管理纳入到学校工作的评估体系之中,绝不能把教学点沦落为上级检查中“被遗忘的角落。”教学点全方位挂靠中心小学,教学点的工作搞好了,才真正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体现;把教学点的工作搞好了也必将推进教育布局调整的步伐,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全面提高边远山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边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谭娟

农村办学水平学校管理论文 篇3:

农村薄弱学校成因分析及建设路径

摘   要 农村薄弱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它的“薄弱”具体表征为办学条件差、教师素质低、领导班子弱、生源质量差等方面。其“薄弱”的原因主要有: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体制、重点学校制度的重要选择、低层次化的教育投资、城镇化步伐加快产生的负面效应。为了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须重新定位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关注其内涵;创新农村薄弱学校管理思路,提升管理水平;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增加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投入;坚持就近入学,均衡城乡学校生源。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薄弱学校  城乡二元结构  重点学校制度

自20世纪末开始,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对教育认识的逐渐转变,教育公平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情形下,国家提出教育均衡发展,旨在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国家层面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之后,政府、学界及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很多探索,尤其关注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建议。但这些研究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问题缺乏考虑。对此,本文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域来讨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问题,提出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的路径。
一、农村薄弱学校的具体表征

1.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差

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学校整体办学条件、教学环境等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因薄弱学校位于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环境状况不好,交通不便,其办学条件仍没能得到根本改善。有调查显示,很多农村薄弱学校的校舍破旧不堪,教学设施落后、陈旧,实验室设备简陋,图书资料短缺,有的甚至没有阅览室、图书资料室,更谈不上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整体来说,农村薄弱学校所在地比较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封闭。尤其是一些薄弱寄宿制学校,其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无法满足农村学生的住宿与学习需求,尤其是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致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任难以落实。

2.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素质低

我国农村薄弱学校因学校环境、交通状况、办学条件等多种原因,通常留不住也吸引不到优秀教师。整体来看,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具有几大特点:一是教师老龄化。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老化现象极其严重,39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人数很少,而50岁以上的老教师人数较多。二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短缺。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不仅在数量上不足,其学科结构也不合理,英、体、音、美及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缺编。三是缺乏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尽管学历达标率比价高,但是有学科背景的师范类教师很少。四是教师流失严重。农村薄弱学校地处偏僻地区,交通状况较差,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很多教师会想尽一切办法调往工作环境较好的学校,尤其是青年优秀教师的流失现象更为突出[1]。

3.农村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力量弱

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校的硬件条件,也取决于管理者与教师的责任心。故好校长、好教师、好的管理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领导班子力量“弱”是农村学校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薄弱学校的领导者在学校管理中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缺乏法制与人本意识,通常注重应付具体事务;忽视新教育理念的学习和运用,重农村成绩,轻教学过程。领导者对学校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与设计,对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具体规划。另外,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成分比较复杂,领导班子成员与教师之间大多有血缘、亲缘或地缘关系,在日常工作中不好管理。长久以往,薄弱学校走向独立王国,在悄无声息中落后于周边社会,逐渐脱离于快速发展的现代学校。

4.农村薄弱學校的生源质量差

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学生生源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就近入学。然而,近年来,普遍存在择校现象,很多农村中小学生愿意进城读书。因大量学生流失,村级基本只有教学点和1~3年级的村小,其他学校已经消失。而与此相反的是,县城里的中小学因大量农村学生融入,大班额问题严重。此外,从农村学校流出的学生大多来自父母重视子女教育、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优质生源,而这些学生进入县城学校又强化了优质学校,这使农村薄弱学校的生源进一步下降,最终出现“马太效应”。
二、农村薄弱学校“薄弱”的成因分析

1.深层原因: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体制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巨大的深层制约原因,而这种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突出表现。建国后,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农村支援城市、农业哺乳工业”的发展战略,这种扶城市抑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制度在“户籍制度”的庇护下产生了身份不同的“农村人”与“城市人”。长期以来,这两个群体在社会地位、就业机会、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平等现象,尤其是拥有不同的身份地位,这种从制度层面对城乡居民进行的分割,不仅隔离了城乡居民身份,也隔离了城乡儿童,使他们在不同的制度框架中获取的教育资源也不均衡。近年来,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为此在做努力,但国家教育资源倾向城市的现象是长期形成的,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2]。

2.直接原因:重点学校制度的重要选择

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来看,不论城乡、贫富,不论经济状况如何,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办学标准与教学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应尽的基本义务。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教育环境下,我国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曾将注意力有意无意地放在了重点中小学,我国义务教育中出现了“重点学校”制度。首先是教师优势。很多教师个人会因重点学校的工作条件、教学环境、工资待遇及社会地位等优势而愿意调到重点学校,同时,同一县域内任何一所学校的优秀教师也都可以被重点学校调走,使重点学校的师资队伍增强。其次是生源优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升学考试分数将初中毕业生进行划分,分数最高的学生被重点学校先行招收,使重点学校生源质量最优。从历史来看,义务教育重点学校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从客观来看,重点学校垄断了大量稀缺教育资源,导致对普通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减少。

3.根本原因:教育投资不均衡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即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由地方基层政府负责,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但同时默许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义务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和不利影响。由此造成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决定着各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长期以来,有一些县(市),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县(市)存在严重的财政问题,而教育经费支出占县级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比较大,这种巨大的教育支出给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县(市)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有一些地区的教育经费支出已远远超过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其县级财政被称为“教育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成占据整个财政支出的大头。事实上,在同一县域范围内,县城教育优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乡镇与村级学校的发展速度以及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县城学校,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4.主要原因:城镇化步伐加快产生的负面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快速增长,2011年国内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人口数量占据总人口的比重大于50%[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量农村学龄儿童随父母进入城镇。一方面大量的学龄人口从农村流出,导致农村学校生源短缺,一些农村学校甚至被迫撤并,另一方面农村学龄儿童的涌入,导致城市学校生源膨胀,班级规模扩大,给城市教育带来较大的压力。有调查显示,进入县城的农村人口中有80%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的年轻一代。他们的子女随父母到城镇学校就读,这些学生的流出降低了农村学校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县城学校的生源质量,这在同一县域范围内又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不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因生源少、规模小很难获得发展资金,而城市学校因生源充足、规模较大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金,这样农村薄弱学校会越显“薄弱”。
三、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的路径选择

1.重新定位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关注其内涵

人们的潜意识中,农村学校通常是教育落后、教学质量低、学生生源差的代名词,这是极其不公正的。应该从观念层面改变对农村学校的这种标签。在我国就近入学的政策制度下,生源是先赋性的,学校的办学质量不应只根据生源质量来评判。现实中,有很多在艰难环境中的农村学校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因地制宜地办学,走向了富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因此,应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来思考农村教育问题,结合区域特点确定适合的学校办学目标。另外,政府要转变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方式,在加强硬件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加大软件建设投入,改善师资结构,补充英音体美等学科师资,扶持农村学校特色项目,促进农村学校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还要下放管理权限,搭建合作通道,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专门针对农村学校及学生设置其评价标准与准则,并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结合当地实际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与机会。

2.创新农村薄弱学校管理思路,提升管理水平

农村薄弱学校“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管理“弱”。好校长、好的领导班子是一所好学校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薄弱学校的状况,最重要的是要选好校长,配好领导班子,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思路。当校长觉悟高、责任强、能力强,领导班子力量强时,即使学校资金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筹集,能够充分利用政府的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实中有很多实践可以证明,如湖北省宜昌市某区教育局为该区6所农村薄弱学校配置20多名校级干部,以此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他们均是从学校选配的优秀干部,其中有一半以上是青年干部。这些优秀干部有活力、肯干事、业务能力强,他们的进入为农村薄弱學校注入了新血液,改变了薄弱学校的面貌,大大提高了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明显地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促进了所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4]。

3.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增加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投入

政府提供财政以保障城乡所有学生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这是义务教育的性质。但长期以来,政府将更多的教育投资偏向重点学校,在某些地区,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一半用在了重点学校,很明显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这使重点学校的优势更为凸显,学校本身对优秀教师与学生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而农村薄弱学校本身缺乏吸引力、办学条件较差,再加上政府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匮乏,缺乏对社会赞助者的吸引,日积月累,越来越拉大了与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所以,政府应加大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在体制层面重新分配对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农村薄弱学校与其他同级同类学校达到同等的教育品质与教学条件,这既是义务教育公共产品属性的体现,也是教育公平理念的要求[5]。

4.坚持就近入学原则,均衡城乡学校生源

就近入学的政策目标是保证教育公平,让每一位儿童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事实上,义务教育发展一直处于不均衡状态,区域范围内生源争夺战持续不停,不只是中心城区学校抢夺农村学校的“尖子生”,城区周边学校也加入抢夺农村学校生源的行列。农村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几个优秀学生,随时都有可能会流失,甚至一些学习成绩一般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也在不断流出农村学校。为了有效抑制这种生源抢夺战,一些地方积极采取有效举措均衡城乡学校生源,坚持就近入学原则。如广西武鸣县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规范办学行为,严肃办学纪律,维护教学秩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享有同等的学习条件。

参考文献

[1] 娄立志,刘文文.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与应对[J].教师教育研究,2016(02).

[2] 鲍传友.农村薄弱学校的信心缺失与信任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

[3] 陈俊珂.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文化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4] 党志平.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03).

[5] 罗丹.基于U-A-S合作的农村薄弱学校变革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04).

作者:孔养涛

上一篇:学习情况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选煤厂机械自动化技术论文